(学前卫生学课件)第六章学前儿童的安全与急救
学前卫生学:学前儿童护理方法及常用急救术PPT课件

01
03
05
02
04
06
预防工作:
惊厥
01
也叫抽风,常见于5-6岁以下的儿童,尤其是以2岁以下婴儿多见。 畅通呼吸道 专人守护 想法降温 辅助处理
02
பைடு நூலகம்
01
患儿由于高热而大量出汗,使体液中水分以及盐分大量丧失,临床上表现为头晕、头痛,还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全身乏力、面色苍白、大量出汗、运动失调,甚至昏厥等。
减少痛苦。
2、婴幼儿意外事故急救的原则
简单性创伤
01
简单性创伤是幼儿园保健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急症之一。
02
创伤局限于直接受伤处。按创伤性质分为:擦伤、扎伤、划伤、割伤、挤伤等。
03
(二)幼儿园常见意外事故的急救与处理
2、鼻出血
鼻出血的部位大多位于鼻中隔的外1/3处,因该处鼻粘膜较薄、血管集中成网,儿童挖鼻孔或鼻外伤时,易造成出血。通常把该部位称为“易出血区”。
酒精擦拭
03
水温在32-34℃,与正常人皮肤温度接近 。
温水擦浴
7.降体温
8、热敷法
01
该法用于减轻疼痛,特别是腹部疼痛。可用于疖肿初起时,有辅助消炎、消肿作用。
02
湿热法 水温在40-50℃
干热法 水温略低于50℃
运用热敷法时,要注意两个问题:
幼儿户外活动出现扭伤时,在24小时内不宜用热敷或用手按揉,以防局部血流增多而造成充血肿胀。
02
止血方法
创伤出血的预防
防止婴幼儿跌伤出血 防止幼儿切割伤出血
一般止血法 加压包扎止血法 指压止血法
6、头面部创伤
(1)伤后出血时 (2)伤后未出血时 伤后未见出血,成人要对摔伤的幼儿进行密切观察,在24小时内有无下列症状出现: ①平时很调皮、好动的幼儿此时变得很温顺,而且感觉疲乏; ②受伤后有恶心、呕吐的现象; ③受伤后有过意识丧失的现象,或正处于意识丧失的状态; ④头部剧烈疼痛,脸色变白; ⑤ 眼、耳、鼻周围有出血; ⑥发生痉挛、手脚麻痹、言语障碍的情况。 如有以上情况出现,可能有发生颅内出血的危险,应立即送医院救治。
幼儿园急救科普课件(含内容)

止血方法
总结词
止血是应对意外伤害导致出血的重要措施 ,可以有效防止失血过多,降低危险。
VS
详细描述
在幼儿园中,孩子们的自我保护意识较弱 ,容易发生意外伤害,如摔跤、割伤等。 在发生出血时,正确的止血方法能够迅速 控制出血量,减轻伤势。幼儿园老师和家 长们应该掌握止血的基本方法,如直接压 迫止血、加压包扎止血等,以便在紧急情 况下能够迅速采取措施进行止血。
固定方法
总结词
固定是一种紧急处理措施,通过使用夹板 、绷带等材料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以减 轻疼痛、避免二次伤害。
详细描述
在幼儿园中,孩子们的骨骼发育尚未成熟 ,容易发生骨折等意外伤害。在发生骨折 时,正确的固定方法能够有效地减轻疼痛 、避免二次伤害。幼儿园老师和家长们应 该掌握基本的固定方法,如夹板固定、绷 带固定等,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采 取措施进行固定。
02
急救的步骤包括:评估现场和患者情况、呼救、保持呼吸道通
畅、进行基本生命支持、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
在进行急救时,需要冷静、迅速、准确地进行操作,同时注意
03
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02
儿童常见意外伤害及处理方法
烧伤、烫伤
总结词
烧伤、烫伤是儿童常见的意外伤害,需要掌握急救处理方法。
详细描述
儿童好奇心强,容易接触热水、热锅等高温物品,导致烧伤、烫伤。发生烧 伤、烫伤后,应迅速脱离热源,用冷水冲洗受伤部位,并进行局部包扎,及 时送往医院治疗。
知识的普及
本次课件涵盖了多个方面的急救知识,包括烧伤、跌倒、中毒等常见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
实践的操作
通过模拟实操的方式,孩子们可以亲身体验到急救的步骤和技巧,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张晓焱)515-9课件 第六章

急救处理
要遵循“固定伤肢、限制 活动”的原则,以免断骨再刺
伤周围组织。 紧急情况下就地取材,垫一
层棉花或布类,将断骨的上下两 个关节固定,露出手背或脚趾, 以便观察肢体血液循环情况。
2.8 咬伤、蜇伤
蛇咬伤
减少肢体活动 捆扎伤口上方 冲洗伤口 挤毒液 立即就医
涂弱酸性液体 除刺,就医
黄蜂蛰伤
蜈蚣咬伤
2.6 异物入体
1.眼内异物 2.鼻腔异物 3.咽部异物 4.外耳道异物 5.气管异物 6.食道异物
2.7 骨折
症状
疼痛:骨折处因断骨刺伤周
围的组织,有剧烈的刺痛和 局部明显的压痛。
功能障碍:骨折后患肢丧
失部分或全部正常功能。
畸形:骨折后,原来附着在
骨骼上的肌肉失去平衡,组 织肿胀,局部出现畸形。
3)注意事项 ① 对于重症患儿,应及时送往医院洗胃。 ② 若吃进毒物已过4个小时,毒物进入肠道,洗胃就没有用了,应速送医院处理。 ③ 若患儿已出现严重腹泻,则不必导泻。 ④ 急救时要特别注意患儿的状态,对重症患儿要边检查边抢救,并及时送往医院。 ⑤ 急救的同时要收集患儿吃剩的东西、呕吐物,以供医生检验毒物的性质。
2. 岸上急救措施
1)顺畅呼吸道:使溺水儿童头朝下,迅速清除其口鼻内的淤泥杂草,然后连续击打 其肩后背部,让其呼吸道畅通,并确保其舌头不会向后堵住呼吸通道。
2)控水
3)快速复苏
2.15 惊厥
惊厥俗称抽风,是大脑皮质功能紊乱所引起的一种病症。
1. 病因
1)伴有发烧的惊厥:多因夏秋季节患乙型脑炎、中毒性菌痢,或冬春季节患流行性 脑脊髓膜炎引起。此外,任何季节的感冒发烧都有可能引起学前儿童的惊厥。 2)不伴有发烧的惊厥:多因缺乏维生素D而患手足抽搐症引起。
学前卫生学学前儿童护理方法及常用急救术

常见呼吸道疾病
感冒
感冒是学前儿童最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之一,表现为发热、咳嗽、流涕等症状。 预防感冒应注重保暖,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
哮喘
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过敏反应,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胸闷等症 状。预防哮喘应注意避免过敏原,保持室内空气清洁,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常见消化道疾病
利的边角、不稳定的家具等。
监督与教育
家长应加强对孩子的监督,教育 孩子认识危险物品和行为孩子在 特定场所的活动范围和行为准则
,减少意外发生的机会。
处理方法
伤口止血
对于轻微的割伤或擦伤,家长可以使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进行压 迫止血。
冷敷与热敷
对于扭伤或关节脱位等情况,家长可以先进行冷敷,减轻肿胀和疼 痛,再进行热敷促进血液循环。
心肺复苏术
总结词
心肺复苏术是针对心脏骤停患者 的紧急抢救措施,通过胸外按压 和人工呼吸来恢复患者的生命体 征。
详细描述
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步骤包括判断 意识、呼救、胸外按压、开放气 道和人工呼吸,需要定期进行培 训和演练,确保熟练掌握。
止血方法
总结词
止血方法是指通过压迫、包扎、填塞 等方式控制出血,减轻伤者的失血和 休克风险。
动物咬伤处理
总结词
动物咬伤处理包括清洗伤口、压迫止血、就医接种疫苗等步骤,以预防感染和狂犬病的发生。
详细描述
在处理动物咬伤时,应尽快用流动的清水和肥皂清洗伤口,避免挤压和包扎,及时就医接种相关疫苗,并注意观 察身体状况。
05
学前儿童意外伤害预防与处理
预防措施
家庭安全环境
确保家庭环境安全,消除家居中 可能导致意外伤害的隐患,如锐
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确 保学前儿童每天有足够的 睡眠时间。
2020年10月自考《学前卫生学》2020第六章 学前儿童常用护理方法和急救技术

意外伤害
意外伤害是指突发事件、意外事故对儿童健康和 生命造成的损害。
婴幼儿常见的意外伤害主要有窒息、溺水、车祸、 中毒、烧伤、烫伤,气管异物、以及跌伤、动物 咬伤等等。这些意外伤害都会给孩子生理和心理、 家庭乃至社会造成严重损害。
意外伤害事故给幼儿园 带来的不良后果
声誉受损:发生事故后,家长往往对幼儿园失去信 任,使幼儿园声誉直接蒙受损失。
经济损失:有些重大事故发生后,幼儿园不得不在 经济上进行赔偿,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影响工作:意外事故的发生给园领导、教师容易造 成较大的心理压力,工作起来束缚手脚,使正常工 作的无法进行。
发生在幼儿园的意外事故
案例一:新学期开学第一天上午10点,多数幼儿 已经到园,教师布置让幼儿到室外阳台上自由玩 耍。这时,一位家长来送孩子,两位教师与家长 在活动室交谈,忽然几名幼儿拽着一男孩的胳膊、 腿往教室抬,该男孩额头上鲜血直流。经询问才 知几名男孩在阳台上追逐跑,该男孩摔倒后碰在 了台阶上,额头上碰破一较深的小口子。教师问 清情况后,急忙将该男孩送医院进行缝针处理。 放学后对该男孩进行了家访,讲明了事情发生的 经过,并诚恳地给家长道了歉。
案例三:某幼儿园小班幼儿在午睡时,教师发现 一幼儿有异常低哼声,过去后发现该幼儿将一小 段油画棒塞入鼻孔中,且越抠越深,后在医务室 医生的帮助下方取出油画棒,脱离了危险。
案例四:某幼儿园中班一幼儿于午后突然躺在地 上,口吐白沫,不省人事,后经医生诊断是高烧 引起的抽风,在医生抢救下方脱离了危险。
2.鼻腔异物
• 处理方法:
• (1)轻声安慰,使其安静配合操作。避免 大哭。
• (2)异物置入较浅,可擤鼻。如无效,切 不可用镊子等器具夹取圆形异物。
• (3)异物取出后,如有鼻粘膜损伤,可根 据具体情况涂点消炎药膏或口服消炎药。
自考学前卫生学第六章学前儿童的安全与急救

.
5
学前儿童意外伤害的种类与特征
1、交通事故 2、跌落 3、烧伤与烫伤 4、中毒 5、溺水与窒息 6、拐卖
.
6
影响学前儿童意Leabharlann 伤害的危险因素家长因素年龄 性别
内外 因因
经济发展水平
地理环境
其他因素
.
7
年龄
1、学前儿童是意外伤害的高危人群,年龄不一样,学前儿童 意外伤害的发生率也不一样。
2、美国儿童意外事故致死原因: 婴儿及5岁以下学前儿童,虐待、溺水和烧伤; 5~9岁学前儿童,车祸和行人意外; 10~14岁组,车祸; 13~19岁年龄组,车祸、枪击和开枪自杀。
.
20
培养自理自立能力的主要措施
1、端正态度相信孩子,望子成人。 2、创造环境,以身作则,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教育环
境,包括物质和精神环境。 3、多方配合,正向强化。 4、耐心、严格、持之以恒。
.
21
学前儿童自理与自立
一、现状:培养孩子自立、自强家长的不是很重视。更关心的 是孩子的健康、发孩子的智力。
.
22
事例
97年的时候有75位科学家都是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他 们都在巴黎聚会,有一个记者采访一个老者,就问他:"您 是在哪所大学?在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 "这个老者就跟他说是在幼儿园里,当时记者感到很奇怪, 在幼儿园里能学到什么重要的东西?
老者是这样说的:"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 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做事要坚持到底, 做错了事要表示欠意,要仔细观察四周的大自然,我学到 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这一段话给我们什么启示呢?在幼 儿期给他获得的是终生难忘,而且是终生受益,他获得的 是知识吗?不光是,在这个阶段他学会了做人,学会了做 事,这些都是很好的品质。
(学前卫生学课件)第六章学前儿童的安全与急救

三、托幼园所安全教育
(二)学前儿童安全教育的内容及要求 • 1.交通安全 • 2.消防安全 • 3.食品安全 • 4.游戏安全 • 5.生活安全 • 6.自然灾害避险 • 7.求救方法
一安全教育的对象及任务对学前儿童而言安全教育的重点是学习和了解安全常识丰富学前儿童的生活经验加强学前儿童对周围环境中潜在危险的认识树立安全意识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自我保护技能和求助方法不断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学前卫生学课件)第六章学前儿童的安全与急救
主要内容
• 学前儿童的意外伤害 • 托幼园所的安全与管理 • 学前儿童意外伤害的急救
三、影响学前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的 主要因素
(四)认知水平 • 学前儿童的认知水平直接影响儿童对危险的识别和判断及
对危险的规避能力。 (五)家庭 • 家庭环境、家庭教养方式、家庭结构、父母受教育程度、
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均与学前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有关。 (六)托幼机构 (七)社会 (八)其他原因 • 当幼儿身体疲劳、身体欠安、情绪低落、受挫折时,意外
洗手,不玩水;专心进餐,不边吃边说,保持桌面干净;上下 楼梯与小朋友保持一定的距离,不推挤;按教师的指令回班级, 不逗留,不私自离开;不带危险物品到幼儿园,放学不跟陌生 人走;与同伴友好合作,出现冲突协商解决;遵守游戏规则, 正确使用活动器械,不争抢。
二、托幼园所的环境安全
• (一)室内安全 • 1.地面安全要求 • 2.家具和设备安全要求 • 3.空间和器具布局安全要求 • 4.物品摆放安全要求 • 5.玩具和活动材料安全要求 • 6.通信联络安全要求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课件——单元六

(三)学前儿童意外伤害的预防
2.创设安全的幼儿园环境 (1)注意室内外设施设备的安全检查
室内设施安全:①门窗安全②地板和楼梯安全③家具和家电
的安全
室外设施安全:
①专人定期对户外器材安全性进行全面检查,做好登记工作 ②大型玩具应标明安全使用的方法,有明显的安全标志 ③幼儿玩户外器材应由家长或教师组织,不可单独进行玩耍
①发现幼儿烧、烫伤后要立即用冷水冲洗烫伤部位或将烫伤部位浸入冷
水中,轻者涂抹牙膏、肥皂水等,以防感染。如果幼儿是穿着衣服鞋袜 被烫伤,一定不要直接将衣物脱掉,更切忌用手揉搓烫伤处,而要用剪 刀轻轻剪开幼儿烫伤部位的衣物,视幼儿烫伤的具体情况用纱布包扎处 理后及时送往医院治疗。
②若是被石灰烧伤时,切忌用水冲洗,因为生石灰与水作用时会产生大
(四)学前儿童的安全教育
3.安全教育的内容
(1)交通安全教育 (2)消防安全教育 (3)食品卫生安全教育
(4)防触电,防溺水教育
(5)幼儿园玩具安全教育 (6)幼儿生活安全教育
二、常见意外伤害的急救与处理
(一)意外伤害急救的原则 1.抢救生命 2.减少痛苦 3.预防并发症 (二)常见意外伤害的类型与急救处理
单元六 学前儿童常见意外伤害的 急救与处理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托幼机构的安全管理的内容和方法,知道如何对学前儿童进行安
全教育。 ◎了解学前儿童常见意外伤害的种类及特点,熟悉导致各种意外伤害的 主要原因。 ◎掌握学前儿童常见意外伤害的急救原则,并知道常用的急救方法。
技能目标 ◎能独立设计与组织幼儿园安全教育活动。 ◎掌握症状较轻的意外伤害的处理方法和技巧,如轻微跌碰伤、流鼻血、
学前卫生学第六章常见病及急救

3
பைடு நூலகம்
急救的基本原则
急救的基本原则是保护生命、防止进一 步伤害、提供紧急救援。
急救培训
接受急救培训可以帮助人们提高急救技 能,增加生命救援的成功率。
常见急救病例分析
病例 窒息 心脏骤停 意外溺水
症状 气道堵塞,呼吸困难 突然昏倒,无呼吸,无心跳 无意识,呼吸困难
急救措施 进行背部拍击和人工呼吸 进行心肺复苏术 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
急救设备和急救药品的使用
急救设备
• 急救箱:内含常用的急救工具和药品。 •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用于心脏骤停患者的除颤。 • 人工呼吸器:帮助呼吸困难的患者进行呼吸。
急救药品
常用急救药品包括止血药、镇痛药、抗过敏药等,用于急救过程中的紧急情况。
3 常见病的标准
常见病的标准基于发病率和临床表现,能够帮助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
常见病的病因和传播途径
病因
常见病的病因复杂多样,包括病毒感染、细菌感染、 环境因素等。
传播途径
常见病可以通过空气飞沫、接触传播、食物传播等 途径传播给他人。
常见病的临床表现和检查方法
临床表现
常见病的临床表现各不相同,可能包括发热、咳嗽、 腹泻等症状。
检查方法
常见病的检查方法包括体温测量、听诊、观察症状 等。
常见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预防措施
常见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接种疫苗、保持良好的个 人卫生习惯等。
控制措施
常见病的控制措施包括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加 强疫情监测等。
急救的基本原则和流程
1
急救流程
2
急救流程包括判断病情、做好急救准备、
进行急救操作、观察病情等。
学前卫生学第六章常见病 及急救
学前卫生学

(二)鼻出血
1.安慰幼儿不要紧张,安静等大人来处理
2.头略向前低,用手指捏住鼻翼,张口呼吸
3.用湿毛巾冷敷幼儿的前额,鼻根 4.出血过多时,可用脱脂棉卷纱布卷堵塞鼻腔, 5.止血后短时间内不可用力揉鼻,不可做剧烈运动
(三)咬伤.蜇伤
1.阻止蛇毒扩散 2.去除蛇毒 3.药物急救 4.速向医院求救
学前儿童常见意外事故的急救与处理
(一)学前儿童意外事故危险程度的判断
1.根据发生意外的原因判断 2.根据伤者的情况判断
(1)呼吸状况 (2)脉搏状况 (3)瞳孔反应
(二)学前儿童意外事故急救的原则
1.抢救生命 2.防止残疾 3.减轻痛苦
二.幼儿园常见意外事故的急救与处 理 (一)简单性创伤
1.擦伤
(四)异物入体
1.眼内异物
2.鼻腔异物 3.咽部异物 4.外耳道异物 5.气管异物 6.吞咽异物
(五)创伤出血
1.创伤出血的鉴别 2.止血方法
(1)一般止血法 (2)加压包扎止血法 (3)指压止血法
3.创伤出血的预防
(1)防止幼儿跌伤出血 (2)防止幼儿切割伤出血
(六)头面部创伤
1.伤后出血时 2.伤后未出血时 3.预防儿童头面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伤
(十二) 骨折
1.症状 2.急救处理
(十三)触电
1.症状 2.急救
(十四)心肺复苏技术
1.人工呼吸
(1)畅通呼吸道
(2)口对口吹气
2.胸外心脏挤压
(1)合理选择急救场地 (2) 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挤压 (3)胸外心脏挤压往往与口对口吹气同时进行
(七)烧伤,烫伤
1.立即清除造成烧伤,烫伤的根源
自考学前卫生学学前儿童的安全与急救

1 了解学前儿童意外伤害特点 2 熟悉学前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原因 3 掌握托幼园所的环境安全要求 4 熟悉幼儿园的安全教育内容 5 了解托幼园所的安全管理制度 6 掌握常见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方法
第一节 学前儿童的意外伤害
一 学前儿童意外伤害现状及特点 (一)学前儿童意外伤害现状 (二)学前儿童意外伤害的特点 1 意外伤害种类多样化并存在年龄差别 2 意外伤害发生原因复杂 3 意外伤害性质随发生场所不同而不同 4 意外伤害发生频率与活动方式相关 5 意外伤害部位多为头面部和上下肢 6 意外伤害发生存在城乡差异和性别差异
影响学前儿童意外伤害的危险因素
家长因素
年龄 性别
内外 因因
经济发展水平
地理环境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因素
年龄
1、学前儿童是意外伤害的高危人群,年龄不一样,学前儿童 意外伤害的发生率也不一样。
2、美国儿童意外事故致死原因: 婴儿及5岁以下学前儿童,虐待、溺水和烧伤; 5~9岁学前儿童,车祸和行人意外; 10~14岁组,车祸; 13~19岁年龄组,车祸、枪击和开枪自杀。
是指突然发生的各种事件对人体所造成的损伤
意外伤害已成为大多数国家0-14岁儿童及青少年的第 一位死因
意外伤害的主要类型:交通伤害、溺水、跌落、烧烫 伤、中毒、窒息、自杀。
儿童期伤害已被国际学术界确认为21世纪儿童期重要 健康问题和儿童保健领域里的一个前沿课题。
学前儿童意外伤害的现状
20世纪70年代末期,欧洲的流行病学报告表明,意外伤 害已成为儿童总死亡顺位的首位。
3、我国: 0~岁组为意外窒息、坠落伤和烧烫伤; 1~3岁组依次为烧烫伤、跌伤、动物咬伤和交通伤害; 4~6岁组为跌伤、动物咬伤和烧烫伤、坠落伤、溺水; 5~14岁则是车祸。
2016学前卫生学(高教版)授课教案:6.2急救技术

学前卫生学(高教版)授课教案第六章常用护理技术及急救术第二节急救技术(一)发生意外后意外事故有大有小,伤势有轻有重。
在最初的几分钟里,要迅速判断出病情的轻重,以及是否需要应急处理。
1、根据发生意外的原因判断根据发生意外的原因判断可迅速危及生命的意外:如淹溺、触电、雷击、外伤大出血、气管异物、中毒、车祸等,这一类意外事故,必须在现场争分夺秒地做急救处理,以挽救生命。
还有一类虽不会马上致命,但迟迟不做处理或处理不当,可造成伤残,如烧烫伤、腰椎骨折等等。
上述意外伤害发生后,都需要进行急救。
2、根据意外的情况判断:包括呼吸、脉搏和瞳孔情况判断呼吸:垂危病儿的呼吸可变得不规则,时快时慢、时深时浅,也就是出气不均匀,有明显的呼吸困难。
一般观察胸、腹的起伏,听其呼气的声音,并以面颊感觉其呼气,来检查呼吸。
呼吸已停,立即做人工呼吸。
脉搏:可触摸挠动脉、颈动脉,检查脉搏。
严重创伤、大失血等病人,心跳增快,力量减弱,脉搏细而快。
心跳停止,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摩。
瞳孔:瞳孔一般直径毫米,左右两侧瞳孔大小相同,遇到光线能迅速收缩。
当病儿头部受到严重伤害时,左右两侧瞳孔可大小不同,用光照射反应不灵敏,都是危险的信号。
(二)呼吸停止的急救处理口对口吹气法是国内外学者一致推荐的一种简便的人工呼吸方法,常可起到起死回生的效果。
操作的方法是:(1)畅通呼吸道尽量清除病人口鼻中的污泥、痰涕。
已昏迷者,舌根后坠,阻塞呼吸道,要将病人在颈部垫高,头部后仰,使舌根抬起,保持呼吸道通畅。
(2)注意吹气方法对小乳儿:用嘴衔住乳儿的口鼻,往里吹气,以—秒间隔吹一次。
吹气时不要太用力,见到其胸部隆起,便把嘴松开,再压其胸,帮助呼气。
这样有节奏地进行,直至将病人送到医院,或病人又恢复了匀称的呼吸。
若吹气后不见胸部隆起,可能呼吸道仍不通畅,要及时纠正自己的动作,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对较大的小孩:救护者深吸一口气,捏住病儿的鼻孔,用嘴贴紧病儿的嘴,向里吹气。
(学前卫生学)第六章学前儿童的安全与急救

上页
下页
返回
主页
结束
四、学前儿童意外伤害的预防
路看红绿灯,走人行横线等安全行为。②技术干预是指通 过对设备和产品进行设计和技术革新,降低或消灭伤害发 生的风险,达到降低意外伤害的作用。如在汽车方向盘上 安装安全气囊、保险带,将幼儿园的桌椅边角设计为圆弧 形等。③强制干预是指通过国家立法对可能发生伤害的危 险行为进行干预。如各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均规定不 许酒后驾车等。④经济干预是指采用经济手段,即奖励或 罚款来控制和影响人的行为,降低意外伤害的发生。如我 国规定酒后驾车处以200~500元的罚款,并暂扣1~3个 月的机动车驾驶证。 研究表明,在上述四种干预措施中,技术干预起到的预防 效果最直接、最快,其次是教育干预。
2.意外伤害发生原因复杂 个体意外伤害事件的发生与当时特殊环境、儿童个体身体状况和心理 发展水平及能力、监护人的照料等多因素有关。儿童意外伤害是一类 与社会、心理、行为、环境等密切相关的社会性疾病。不可否认的是, 大多数学前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与家长、教师等监护人员的疏忽、照 顾不周有关,尤以0~3岁婴幼儿最为突出。
上页
下页
返回
主页
结束
一、学前儿童的意外伤害现状及特点
3.意外伤害性质随发生场所不同而不同 最易发生意外伤害的场所是家庭,其次是托幼儿园所、街道/公路、 娱乐场所等。调查数据显示,将近一半的学前儿童(有的报道发生比 例更高)意外伤害发生在家庭中。家庭中常见的意外伤害是烧烫伤、 气管异物、电击伤、中毒等,公共场所常见的是交通事故、溺水等。
如由烧伤、烫伤、溺水、雷电、摔伤、交通事故、地震、 洪水等所致的伤害。
2.化学性意外伤害
如由药物中毒、农药中毒、酸碱中毒、重金属中毒等所致 的伤害。
学前卫生学常见病及急救课件

学前卫生学常见病及急救
28
▪ 治疗和预防:
▪ 弱视、斜视的治疗愈早愈好。因此,早期发现, 积极治疗弱视和斜视,就成为恢复患眼正常视 觉功能的关键因素。
学前卫生学常见病及急救
7
▪ 护理:
▪ (1)腹部保暖每次便后用温水洗臀部。
▪ (2)己有脱水,无论程度轻重,均应立即送医 院治疗。元脱水,可服 “口服补液盐”,根 据袋上注明的量,倒人适量凉开水,搅匀后即 可饮用。
▪ (3)不要让腹泻的小儿挨饿。仍在吃母乳的婴 儿,可继续喂母乳。巴加固体食物,可根据病 前的饮食情况,确定食物的种类和量,但烹调 宜软、碎、烂,少食多餐。
牙膏。
学前卫生学常见病及急救
25
(二)弱视
▪ 弱视:是指视力达不到正常,但查不出影 响视力的明显眼病,验光配镜也不能矫正。 弱视是儿童视觉发育障碍性疾病。
学前卫生学常见病及急救
26
▪ 病因:
▪ 1.先天性弱视。 ▪ 2.斜视性弱视。 ▪ 斜视是指眼睛在注视某一方向时,仅一眼视轴指向
目标,而另一眼视轴偏离目标,表现为两眼的黑眼 珠位置不匀称。
▪ 3.屈光参差性弱视。 ▪ 两眼的屈光状态在性质与 (或)程度上有显著差异,
称屈光参差。
▪ 4.形觉剥夺性弱视。 ▪ 由于某种原因,某只眼因缺少光刺激,视觉发育停
顿。
学前卫生学常见病及急救
27
▪ 危害:
▪ 正常视功能包括立体视觉,即物体虽然在两眼 视网膜上单独成像,但大脑能将其融合成一个 有立体感的物像,称双眼单视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学前儿童意外伤害的分类
(三)按意外伤害发生场所分类
1.家庭意外伤害如儿童在家中发生的磕碰伤、刀割 伤、烫伤、触电、砸伤、窒息、误食药物、煤气 中毒、动物咬伤等意外伤害。
2.托幼园所意外伤害如儿童发生在幼儿园室内、室 外等教学活动中的摔伤、跌伤、烫伤、咬伤、运 动器械致伤、尖锐物体戳伤;儿童走失或被他人 接走;外来人员在幼儿园作出侵害等意外伤害。
3.公共场所意外伤害如儿童在电影院、游乐场、动 物园、游泳池、公路等公共场所发生的摔伤、交 通意外、溺水等意外伤害。
三、影响学前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的
(一)现状 • 意外伤害是突发事件,是对人的生命和健
康形成严重威胁的危险因素。 • 国际疾病分类(ICD一9)将意外伤害列为一
组疾病。 • 据WHO报告,意外伤害是世界上大多数
国家儿童和青少年致死、致伤、致残的主 要原因,对儿童健康的威胁甚至已超过一 般疾病对儿童健康的危害。
一、学前儿童意外伤害的现状及特点
(一)现状
• 我国儿童死亡监测报告显示,意外伤害已成为我 国0~14岁儿童死亡的第一位原因,致死人数已 超过4种常见病(肺炎、恶性肿瘤、先天畸形和心 脏病)死亡人数的总和,并呈逐年增长趋势。
• 据推算,我国每年大约有1000万名0~14岁儿童 受到各种形式的意外伤害,有10万名儿童死于意 外伤害,将近40万名儿童因此而伤残。导致0~ 14岁儿童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溺水、交通事故, 两者占到总死亡人数的66%。每年有超过1.85 万名14岁以下的儿童死于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率 是欧洲的2.5倍,是美国的2.6倍。
四、学前儿童意外伤害的预防
2.Haddon模型
• 三因素:该模型认为,伤害的发生取决于宿主、致病 因子和环境三个因素的互相作用。
• 三阶段:
• 伤害发生前:①不使危险形成;②减少危险的数量; ③减少暴露于危险因素的机会;④改变危险的释放率 及空间分布;⑤在时间和空间上将受保护者与危险分 开;
• 伤害发生时:⑥用屏障把危险与受保护者隔开;⑦变 革危险因素的性质;⑧加强机体对危险的抵抗力;
(学前卫生学课件)第六章学前儿童的安全与急救
主要内容
• 学前儿童的意外伤害 • 托幼园所的安全与管理 • 学前儿童意外伤害的急救
• 一、学前儿童意外伤害的现状及特点 • 二、学前儿童意外伤害的分类 • 三、影响学前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的主要因素 • 四、学前儿童意外伤害的预防
一、学前儿童意外伤害的现状及特点
伤害的发生率增高。
四、学前儿童意外伤害的预防
• 大量研究表明,尽管意外伤害是突发事 件,但是可预防的。通过降低环境中的 不安全因素,加强对儿童、儿童监护者 和儿童看护者等相关人员的安全教育, 可大幅度降低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率。 如美国自1987年开展安全教育及预防以 来,其意外伤害的发生率降低了45%, 德国降低了80%。
一、学前儿童意外伤害的现状及特点
(二) 特点 1.意外伤害种类多样化并存在年龄差别 • 常见:跌伤/坠落伤、碰伤/挤压伤、切割伤、
锐器刺伤、动物咬伤、交通事故、烧烫伤等。 • 1~4岁:溺水;学龄前儿童:跌伤和气管异物;
5~9岁儿童:多见交通事故和溺水 2.意外伤害发生原因复杂 • 大多数学前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与家长、教师等
二、学前儿童意外伤害的分类
(一)按国际疾病分类法(ICD一10)分类 ①交通伤害;②跌伤;③溺水;④烧伤; ⑤烫伤;⑥意外窒息;⑦急性中毒; ⑧砸伤(死);⑨自杀、他杀; ⑩其他意外(医疗事故、过劳致死,地震、洪
水、雷击等自然灾害所致等)。
二、学前儿童意外伤害的分类
(二)按意外伤害的性质分类 • 1.物理性意外伤害如由烧伤、烫伤、溺水、
监护人员的疏忽、照顾不周有关,尤以0~3岁婴 幼儿最为突出 3.意外伤害性质随发生场所不同而不同 • 家庭>托幼儿园所、街道/公.意外伤害发生频率与活动方式相关 • 意外伤害的发生以娱乐活动最为多见,其次为体
育活动、休息、进食、洗澡、如厕、步行、上下 楼梯、乘坐交通工具等 5.意外伤害部位多为头面部和上下肢 6.意外伤害发生存在城乡差异和性别差异 城市儿童交通事故发生频率高,农村儿童溺水事故 发生频率高;男孩意外伤害发生率比女孩高。
四、学前儿童意外伤害的预防
(一)意外伤害预防与控制的研究 1.四E干预 • ①教育干预是指通过开展安全教育,提高人们对危险的认
识和识别能力,从而改变其危险行为,增加安全行为,降 低意外伤害的发生。 • ②技术干预是指通过设备和产品进行设计和技术革新,降 低或消灭伤害发生的风险,达到降低意外伤害的作用。 • ③强制干预是指通过国家立法对可能发生伤害的危险行为 进行干预。 • ④经济干预是指采用经济手段,即奖励或罚款来控制和影 响人的行为,降低意外伤害的发生。 • 研究表明,在上述四种干预措施中,技术干预起到的预防 效果最直接、最快,其次是教育干预。
三、影响学前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的 主要因素
(四)认知水平 • 学前儿童的认知水平直接影响儿童对危险的识别和判断及
对危险的规避能力。 (五)家庭 • 家庭环境、家庭教养方式、家庭结构、父母受教育程度、
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均与学前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有关。 (六)托幼机构 (七)社会 (八)其他原因 • 当幼儿身体疲劳、身体欠安、情绪低落、受挫折时,意外
(一)年龄
主要因素
• 受年龄影响,学前儿童的活动能力、生活经验、 对危险的识别和认知水平以及活动范围等都非常 有限。
(二)性别
• 0~14岁儿童意外伤害男孩发生率高于女孩,且随 年龄增加这种性别差异加大。
(三)个性和行为特征
• 难以照看型气质类型;多动、情绪不稳、大胆冒 失、粗暴易冲动、好奇心太强等;社交退缩、抑 郁和攻击性儿童。问题行为可作为预测儿童意外 伤害发生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