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行为心理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环境行为心理学

1、先民对环境行为心理的认知

在国外,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著名学者对人的行为、心理都有过论述。被誉为医学之父的古希腊的希波克瑞特(Hippocrates)把人的气质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4种类型。

2、对20世纪世界发展思潮的反思

唯经济增长论:从20世纪下半叶起,人们一味把经济增长的数量简单的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强弱的重要指标,经济增长被简单地规定为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这样一来,单纯的经济增长就带来了人口膨胀、资源匮乏、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经济危机、贫富不均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

3、可持续发展的时代需要

在此背景下,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提出了持续发展的思想:认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同资源和环境的保护相协调,人类社会的发展要处理好人口增长、资源使用与环境维护三者之间的关系。

环境心理学的第一本教科书在1974年编著完成,随着环境行为心理学科的发展和普及,1986年,其正式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至此,环境行为心理学正式出现在学术界中。

与环境行为心理学相关的学科主要有

①环境科学(Environmental science)②建筑学(Architecture) ③行为科学(Behavioral science)④心理学(Psychology)⑤美学(Aesthetic)

与环境行为心理学相关的学科主要有:

②建筑学(Architecture)

a.1959年,凯文.林奇(Kevin Lynch)的《城市意象》一书,把道路、边界、区域、结点、标志物作为城市意向的5种构成要素进行了一系列研究,认为它们的相互结合形成了人们对城市的心理印象。

道路——线形元素,城市意象的主导元素,人们通过在道路上的移动来观察和认识城市,其它的元素都是沿着道路展开布局。

边界——线形元素,起到了划分领域的作用。

区域——面,由于有某些共同的特征而联系形成了二维的平面。

节点——点状要素,两层含义:a.道路的连接点,是人们集中的焦点;b.某区域的中心点,是区域的核心和集结的中心。

标准物——点状要素,具有极强的代表性和可意象性.

b.1966年,霍尔(Hall) 出版的《隐匿的尺度》(The Hidden Dimension)一书,是从极为精细的角度来分析环境—行为—心理的相互关系。

3、可持续发展的时代需要

②1966年,霍尔(Hall) 出版的《隐匿的尺度》

a.密切距离:是在父母与子女,夫妻之间的距离。近程距离(0-15cm)是耳鬓厮磨的距离;远程距离(15-45cm)是促膝谈心的距离。

在密切距离内,可以清楚辨认对方表情的细微变化,嗅觉、听觉、震动、触觉的感受非常敏锐,会伴随着较为亲密的行为发生。

b.个体距离:是师生、朋友、亲戚间相处的距离。近程距离(45-75cm)是握手言欢的距离;远程距离(75-120cm)是挥手致意的距离。在个体距离内,可以看清对方的面目,听清对

方的言语。此距离也适用于顾客与售货员,游客与导游。

c.社会距离:是同事、上下级、邻居相处的距离。

近程距离(120-210cm)是在教研室内老师们备课的距离,既不会相互干扰,又保持了交流的可能;远程距离(210-360cm)如上下级开会,中间放着桌子,以保持距离和维持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气氛。二者必须大声讲话才能听清,但同时会影响别人。

d.公众距离:是演讲、演出、上课所需要的距离。近程距离(360-750cm)是受到威胁可以见机行事的距离;远程距离(750cm以上)面部表情难以识别,必须大声说话,采用缓慢语速,陪以大幅度的姿势,才能使别人明白表达者的意思。适用于人们只愿旁观而无心参与的诸如集会、演讲这些比较拘谨的场合。

④心理学(Psychology)

心理学是一门关于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性的科学,主要研究的是心理现象描述、心理机制解释和心理状态调节等问题,探索主观世界规律及其运用的学科。

心理学家萨姆的陌生人个人空间模式图

⑤美学(Aesthetic)

美学的希腊词源意为“感官知觉”,它研究“美”,同时也研究“丑”。最早是研究艺术的哲学问题,因此黑格尔称美学为“艺术哲学”或者“美的艺术的哲学”。美学关心的问题主要是美的本质、审美意识与审美对象的关系。

一、环境行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环境行为心理学一般只对知觉范围内的环境进行研究。更准确地说,环境行为心理学只研究人的常规视力范围以内的环境与行为、心理的相互关系。因为,只有在这样范围内的环境、情景才能对人的心理、行为产生直接的、显著的影响。

二、环境行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①观察法②调查法

1、观察法

观察就是细察事物的现象和动向。在心理学的专业领域内,观察被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知觉形态,是有预定目的、并按一定计划进行的知觉活动。

①观察法须注意的10个条件:

(1)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即在开始观察之前,应明确观察什么,为什么观察和观察的注意事项。

(2)观察通常要求有一个周密的计划,确定观察的对象,以及观察对象的组分和展开过程,计划应尽可能确切、可行。

(3)观察前应有充分的准备,尽可能全面地掌握观察对象的预备知识,必要时应向有经验的人请教。

(4)观察时应有严肃认真的态度,严格践行观察计划,切忌走马观花、不求甚解、浅尝则止。

(5)观察要求全面和精密。所谓全面,就是不要轻易忽略每一个细节;所谓精密,就是要细致而准确,特别要留心观察对象的典型特征。

(6)观察时应进行比较和对照。这可以是运动和静止、个人与群体、整体与局部等的比较和对照,还可以是空间、形体、色彩、时段等的比较和对照。通过比较和对照,特别是反复的进行,可有效地减少错觉的干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