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教学法是指教师通过创设情境以及善导问题
问题教学法在作文教学上的应用
问题教学法在作文教学上的应用【关键词】问题教学法作文教学问题教学法是一种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善导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巾努力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法具有较强的创新性、灵活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发展性。
在作文课堂教学中,笔者作了以下尝试:一、创设问题,引导学生发掘素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很多学生在写作之前往往缺乏写作素材,感到无话可说。
所以,在布置作文之前,我首先设计几个问题,启发、引导学生从生活中、书本里去发现、挖掘写作材料,从而充实写作的“米缸”。
例如,在进行《沟通》这篇作文写作时,我设计了三道预习题:1.跟同学沟通,并把你的体会或感受记录下来;2.与老师沟通,你会有哪些新的收获和感触´3.与家人沟通,体会一下亲情的魅力。
学生通过完成这些问题,不仅获得了第一手写作材料,也加深了与同学、老师、家人之问的感情。
这样,写起文章来,自然就有话可说,有情可抒了。
二、创设问题,激活学生写作灵感拥有材料只是完成作文之前的准备,如何着手写作,就需要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来激活学生的写作灵感,点拨、启发学生的写作思路,教给学生写作方法了。
在学生写作之前,我主要让学生从三个方面人手:首先,检查预习效果。
让学生先交流预习的收获,谈谈预习的感受。
学生把搜集到的第一手材料和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展示出来,让全班一起分享、借鉴。
其次,启发提问。
老师进行启发引导,提问讨论:本次作文还有哪些疑问和困难?需要什么帮助?第三,讨论归纳,一起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比如,如何对搜集到的素材进行立意、选材、剪裁等。
最后,总结归纳。
老师就讨论结果进行归纳、总结,教给学生写作方法。
比如,写作《20年后的我》这篇作文时,我先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想。
针对学生想象不够充分、大胆、丰富的毛病,我用几个问题启导学生:1.假如你是联合国秘书长,你如何使世界没有战争?2.假如你是一名医学家,你如何去攻克癌症?3.假如你是一位海洋学家,你如何让海洋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我这样一提问,学生想象马上被激活了。
问题教学法在化学教学中运用论文
问题教学法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新课程问题教学法的内涵是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通过创设情景、善导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努力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获得终身学习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完成一个教学过程的教学方法。
新课程问题教学法的内涵是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通过创设情景、善导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努力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获得终身学习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完成一个教学过程的教学方法。
问题教学法的过程包括指导预习、问题教学、设问练习、简结转新四个环节。
每个环节都贯穿着问题,着力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实施问题教学法时,要结合学科特点教学。
因此,我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认为在化学课中实施问题教学法可遵循以下流程: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我们要趁此机会,趁热打铁实施问题教学法,运用已有的知识提出问题,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下面具体谈谈我在化学教学中实施问题教学法的体会:一、创设问题情景创设问题情景的主要作用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知识在学生中的印象,让学生记得更牢。
创设问题情景的初中化学是初三才开设的一门课程,对此学生充满好奇心,再加上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生动有趣的实验往往方法很多。
如:在探究“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成分”的实验中,我是这样引入的:让学生做深呼吸。
然后问做呼吸时,既吸入了空气也呼出了气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区别和联系吗?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一课中,送给学生一份礼物,学生很兴奋,可打开一看却没发现有“东西”,此时及时设疑“真的什么都没有吗?”这时学生会豁朗开朗,原来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
二、设置问题,引导学生预习在第一个环节—问题情景的刺激下,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被激发了,是引入正题的时候了。
如何运用问题教学
如何运用问题教学法什么是问题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就是教材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在寻求,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进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种课上,教师有意地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的探索活动,让学生提出学习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这种作法的问题性水平较高),或由教师自己提出这些问题并解决它们,在此同时向学生说明在该探索情境下的思维逻辑(这种作法的问题性水平较低)。
“问题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探索、发展的平台,使学生在问题解决中感受语文的价值和魅力,在教学活动中以“问题”为线索,基于问题情境发现探索知识,掌握技能,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
问题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源远流长,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展和实施,问题教学法的优势已日渐凸显,它是革除传统教学弊端的手段之一,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源泉。
如何正确问题教学法?正确可从下面入手:一、问题教学法内涵及理解问题式教学法,就是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线索,并把这一线索始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即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材,理解问题、讨论问题,最后教师根据讨论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讲解,准确地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问题教学法,就是以问题为载体贯穿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设问和释问的过程中萌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进而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问题教学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问题教学法是通过提出一系列问题来处理教材组织教学的一种阅读教学方法。
其特点是打破按课文顺序逐段讲读的限制,抓住与理解课文密切相关的几个关键问题,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和思考。
由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面广量大,教师应予以归纳整理,有针对性地选择与课文重点、难点有关的问题提交学生讨论。
问题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中心,进行创造性教学的方法。
“问题教学法”在变革高中历史教学模式中的应用
观调控好 , 学生会 越问越 多 , 让老师 难以招架 , 这样 就 变成 了一堂问题繁多但又不能解决 的“ 问题课 ” 。因此
老 师 在 上课 时 , 定 要 有 的 放 矢 、 放 有 收 。笔 者 在 讲 一 有
人 . 单 又好 记 。 简
今” 拉 近历史 与现实 的距 离 , , 让学生 关注社会 和 自己
的生活 、 关注 国家的命 运和未来 、 关注人类的生存和发 展,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 的人文素养的 目的。如社会 主义
建设 在探 索中 曲折发展这 一课 ,通过学习社会主 义建 设在探索 中的 曲折 , 从中 国社会的 主要矛盾 、 的工作 党 中心 、 法制 建设 、 党群 关系 和辩证 唯物 主 义基本原 理 等方 面 出发去总 结 , 出 的教 训有 :1三 大改造 完成 得 () 后 , 国处 于社 会 主义初 级 阶段 , 我 阶级 斗争 已不 是 主
历史教 材有些问题时 间跨度 大 ,课本的叙述又 简
学生 的学习兴趣 的 , 如改为 : 史书上 说 : “ 春秋无 义战。
资本 主义的发展。中国封建经济发展 的原 因我 们可 以 归 纳为 5 词 1 个字 , : 技 、 策 、 定 、 流 、 个 0 即 科 政 稳 交 劳
动 。哪朝 哪代 经 济发 展的 原因 都可把 相 应 的 内容 套
底 瓦 解 ) 知 识 来构 建 完整 、 面 的知 识 网络 。 等 全 七、 以史为鉴 。 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索解 决问题的途径是每一个 中学 历史教 师应该 具备的 基本素质 。中学历史教学有其 自身 特点 , 只有遵循历史 教学 的规 律 , 根据学生学 习的实际进行教学 , 能优化 才
问题教学法在工业工程专业课教学上的应用
问题教学法在工业工程专业课教学上的应用【摘要】本文对问题教学法的定义、实施过程、实施意义进行了探讨,并对其在工业工程专业课中的应用举出了三个实证例子,最后阐述实施问题教学法的若干思考。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IE专业课例证高等教育工业工程(industrialengi-neering,以下简称IE)专业培养的是具备现代工业工程系统管理等方面的知识、‘素质和能力,能在各类企业或相关部门领域从事生产运营管理系统的规划、设计、评价和创新工作,具有复合型特征的工业工程与管理高级专门人才。
IE专业的学生在大三和大四学习阶段,如果一直都在单一的满堂灌的教学过程中成长,其中一部分人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会处于一个低潮期,十分不利于极其重要的专业课的学习。
对此,必须采用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保证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效实施。
问题教学法对于一些综合性专业课程的教学,以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问题教学法概述(一)定义。
所谓问题教学法,就是教师通过创设情景,善导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由此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问题教学法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它可以开发学生智力,塑造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提升学生学习情趣,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是组织教学的基石。
(二)实施程序。
问题教学法的实施程序是:问题情景设置一阅读作答一讨论小结一巩固运用。
第一,设置问题阶段。
备课时,按本节课教学目的任务、重难点以及学生的知识水平状况和学习特点,设置几个问题。
问题设置注重情景的构造、问题的反差离奇性和矛盾冲突性,具有吸引力,易激发学生的困惑感及好奇心。
第二,阅读作答阶段(重点阶段)。
教师指导学生以问题为线索,有目的地快速浏览课文,结合已有知识,找出答案。
该阶段不宜对学生提过高要求,只需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感性认识,但提倡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此阶段为感性阶段。
第三,讨论小结阶段。
简谈高中数学的问题教学法
简谈高中数学的问题教学法作者:王名晗来源:《教育·综合视线》2020年第05期数学是高中学科中的一门基础科目。
数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与逻辑性,是高中科目中的一个重难点。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高中数学难度较大。
因此,高中數学教师应当积极探索数学教学的方法,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方式进行优化与调整,确保教学效率的提高。
问题教学法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教学方法,应用广泛,将它运用到高中数学教学当中,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升学习效率,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本文简要谈谈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课中的实践。
问题教学法的含义问题教学法是指在课堂上,教师通过提出各种问题促使学生进行积极思考,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在思考和探索中获得知识、解决问题。
通过问题教学法,能够培养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意识,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当中,教师主要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即教师对学生进行单向的知识传输,教师占据学习中的主导地位;这样处于从属被动地位的学生,经过长时间的知识灌输,往往会产生一定的厌学心理,学习兴趣降低。
而问题教学法,是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感受,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时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培养正确的数学思维。
在问题教学法中,除了教师对学生进行提问之外,也鼓励学生之间相互提问,学生对自己不了解的问题提出疑问,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探索解答,或是同学之间互相考验,巩固知识点。
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率。
问题教学法的特点趣味性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对学生提出几个带有趣味性的问题,能够让学生在快乐中进行学习,激发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索的动力,同时也能够使学生透过表面的问题探究到本质的知识,在过程中得到能力和思维的提升与锻炼,从而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层次性问题教学法在设置问题的时候,可以为学生设置层层递进的问题,教师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对相关阶段的问题进行探索,即带领学生由浅入深地学习到更多知识。
问题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问题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作者:陈巧云来源:《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0年第05期“问题教学法”是指学生依据对教材内容的理解结合自己的所思所想,采用预习思考等形式向教师提出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选取或归纳出典型的问题,进行课堂讨论、探究,解决问题,在总结和反思中养成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问题教学法”的起步——“问题情境”创设中学数学教学有各种形式,但不论哪种形式都离不开“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解决问题”这一教学环节。
构造好的问题情境、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研究性学习的起步,也是“问题教学法”的首要环节。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尤其是学生的自主问题意识的培养是学生研究、创新的原动力。
通过学生提出问题,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组织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数学教师传授,学生接受过程,以问题为中心的分析已知、发现、确立、探索、解决的过程,学生也由被动的接受者、服从者、执行者变成了主动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二、“问题教学法”的关键——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课堂应该是一个思考的王国”。
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动手实践交流自学的成果,并对典型的问题开展深入讨论,探究问题、讨论问题的真谛是“问题教学法”的关键。
因此,数学教学应重视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通过各种活动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思考现实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由此发展他们对数学的理解。
实际上,学生数学学习基本是一种符号化语言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学习,两者之间的相互融合与转化,成为学生主动建构的重要途径。
通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提高教学的效率。
进行问题讨论会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即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提问,编制出适合学生讨论的问题,这也就要求教师事先必须重视问题的设计。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做到:①加强基础性训练,触类旁通;②注重分析概括能力的训练,加深理解;③注意相仿知识辨析,纠正负迁移现象。
问题教学法的教学应用
问题教学法的教学应用问题教学法历史悠久,在我国古代的孔子以及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就已经存在。
在今天的教学中运用的范围也是非常广泛的,凡是以问题为核心组织的教学活动,大都可以归于问题教学方法的范畴。
它是启发式教学的具体形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问题教学的含义1、问题式教学是通过设置情境,提出、解决问题,进行教学。
——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词典》2、问题式教学是在一般不改变教材的内容,不打乱教材体系的前提下,在教学过程中把教材以问题的形式向学生提出来,并使其接受后成为自己的问题。
其目的不仅在于引起学生注意与兴趣,更主要是激发学生思考,从而培养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朱智贤《心理大词典》综合归纳:问题教学是指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它是把教学内容化作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解决问题从而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养成心理品质的过程。
问题教学是师生双向互动的活动。
二、问题的类型(一)根据美国教育家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教学提问由低到高分六个水平:1、知识水平的问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记忆。
(如概念、方法、步骤、观念、原则、原理等)。
教学中常用于“检查性提问”。
教师常使用的关键词是:谁、什么、哪里、什么时候等。
例: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他还写过哪些作品?函数的数学表达式是什么?什么是“厄尔尼诺”现象?这是最低层次水平的提问,学生只要回忆学过的知识,或直接从教材中,就可以提取答案。
这种提问不宜过多,更不宜连续进行。
2、理解水平的问题——主要考察学生对一些原理知识的理解程度,可用语言、文字、符号、数字等形式来表达或说明。
包括三种情况:第一种,一般理解提问。
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对事实、事件等进行描述,以便了解学生对问题是否理解。
如:请叙述光合作用的过程。
你能说说这篇文章的意思吗?第二种,深入理解提问。
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段义、中心主题、原理、法则等,以理解学生是否抓住了问题的实质。
临床案例问题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临床案例问题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11-10-12T13:35:17.490Z 来源:《职业技术教育》2011年第9期供稿作者:韦运东[导读] 培养学生的临床(疾病)问题意识是问题教学法的首要环节。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韦运东(广西柳州市卫校广西柳州545006)摘要:要改变以往的传统教学方法,适时采用新课程临床问题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善导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努力地发现问题、提出临床案例,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由此获得终身学习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关键词:临床案例问题教学法药理教学随着当今社会对人才需要的多样性,职业教育也加快了发展步伐,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与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之间的矛盾也逐渐凸显出来。
职业教育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这里所说的能力,包括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基础差,学习能力弱,无心向学,教师运用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的教师花很多时间钻研教材备课,着眼点主要在自己的讲授上,忽略了与学生的交流,教学效果不理想。
为解决这一矛盾,笔者改变以往的传统教学方法,适时采用了新课程临床问题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善导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努力地发现问题、提出案例,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由此获得终身学习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这样把着眼点放在与学生的交流上,努力发掘学生求知的闪光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下面谈几点具体做法和体会。
一、具体做法1、通过预习和阅读教材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临床(疾病)问题意识是问题教学法的首要环节。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通过预习笔记、课堂即时发问等形式向教师提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临床(疾病)问题。
浅谈问题教学与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活动 的本质要求 。 自主探究教学 法 就是 导引 学生 的 自主学 习以促 使学 生进 行主动 的知识建 构 的教 学模 式 。 自主学 习不 是让 每 个学 生各 学各 的, 是 要激发起 全 体 同学 的学 习兴趣 , 使 每个 学 生都 积极 主动地去探索 、 去学 习, 并 加强 合作 交流 , 少走 弯路。 自主学 习 能力可 以说是学 生学 会求 知 、 学 会学 习 的核 心 , 它是 一种 在教 师的科学指导下学生制定 有效 的学 习计 划和学 习策 略 、 调 节和 控制各种任务行 为的创造 性学习活动 。 学生通过 自主学 习 , 学生 在预 习时对所 要学 习的 内容 有 了 初步的认识 , 并 积累 了一些 问题 , 通过 自主探究 学 习 , 对其 有 了 进一步的认识 , 对不 明 白的 问题进 一 步 明确 , 从而 能 迅速 提 出
问题。
认知 图式 , 成为学生头脑 中的认 识信 息单元 , 可 以随时调 用 , 使
能力得到发展 。所 以, 问题 是 生物 教学 的核 心 , 生物 教学 的过 程应 当是一个不 断地提 出问题 和解 决问题的过程 。 二、 自主学习与问题教学 狭义 的“ 自主学习” 是指学生在教 师的科学 指导下 , 通过 能 动 的创造性 的学 习活 动 , 实现 自主性发 展 。教师 的科学 指导是 前提条件和主导 , 学 生是 教育 的主体 、 学习 的主体 ; 学生 能动 的 创造性 的学 习是教育教学活动 的 中心 , 是 教育 的基 本方式 和途 径; 实现 自主性 发展是 教育 教学 活动 的 目的 , 是一 切教 育教 学
中 学{ 累 i 东 乏 筮
浅 谈 问题 教 学 与 自主 学 习 、 合 作 探 究
问题教学法就是教师通过创设情景
问题教学法就是教师通过创设情景,善导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努力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由此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完成一个教学过程的教学方法。
它以问题作为一根主线,以问题引入,以问题归结,又以新的问题引入新的学习,问题贯串于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
问题是问题教学法的主要特征。
采用问题教学法的课堂教学模式,可称之为问题课型。
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并重的是“培养学生的自我解决问题意识”。
还学习的主动权给学生,让学生主动思考探讨,有利于学生主题意识的觉醒,主体精神的培养,主体能力的形成。
从教师方面来看,由于提问总和思考紧密联系,不会思考就不会提问,但思考是隐性的,提问就使它显性,透过问题,我们往往能更多了解到学生在想什么,关注什么,思考落在哪个层面上。
在初中数学里,应用问题教学法进行教学的时,教师可以根据三种原则设置问题:(一)探索性原则,设置问题:所谓探索性原则,是指教师以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为目的,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把要传授的知识信息精心组织成一些“疑问”,让学生在好奇心驱使下,自己尝试去探索、解开“疑问”。
此时,学生的探索活动是以“疑”为基础的,而“疑”是人类心理活动的内驱力,它是引导思维、启迪智慧的重要的心理因素。
实践表明,教师能否成功地设计和组织疑问情景,在很大程度上将影响学生探索活动的水平。
举例如下:如无理数的引入,我们可以一开始让学生进行一项相对简单的拼图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学生的思维。
有两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如右图所示),剪一剪,拼一拼,设法得到一个大的正方形。
然后提出问题:①设大正方形的边长为a,a满足什么条件?②a可能是整数吗?说说你的理由。
③a可能是以2为分母的分数吗?可能是以3为分母的分数吗?说说你的理由。
④a可能是其他分数吗?说说你的理由,并与同伴交流。
学生经过思考和争论后发现:a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事实上它不是有理数。
新课标下数学课堂中“问题教学”初探
新课标下数学课堂中“问题教学”初探江苏省宝应县天平初级中学生长绘内容摘要:问题教学法就是教师通过创设情景,善导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努力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由此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完成一个教学过程的教学方法。
它以问题作为一根主线,以问题引入,以问题归结,又以新的问题引入新的学习,问题贯串于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
问题是问题教学法的主要特征。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问题教学开放性问题; 教学策略问题解决客观需要心理活动在新课程改革下的中学数学教学研究探索实践活动在各个学校中开展。
前几年在我任教的两个教学班开始采用我市教育学院数学科《问题教学》课题小组的材料进行“问题教学”的教学研究。
下面谈谈我的几点认识:一、问题解决对中学数学课程改革重要性的认识问题解决已引起国内外数学教育界的广泛重视,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时代和社会需要的反映。
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人们越来越清楚认识到,对科学技术知识的学习、掌握及创造性和实际应用能力重要性。
但创造能力并非与生俱有,必须通过有意识的学习和训练才能形成。
学校教育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性工作的能力,问题解决正反映了这种社会需要。
(二)我国数学教育的成功和不足。
我国的中学数学教学与国际上其他一些国家的中学数学教学比较,具有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基本技能训练,数学计算、推理和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等显著特点。
然而,改革开放也使我国数学教育界看到了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一些不足。
其中比较突出的两个问题是,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不强,创造能力较弱。
虽然我国数学教育界采取了一些相应措施。
例如,在近年高校招生数学考试中,也加强了对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和创造性思维方法与能力的考查等。
虽然这些措施收到了一定的成效,然而要从根本上改变现状,还应在诸多方面有所突破。
一些人认为,在中学数学教学中体现问题解决的思想,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
农村中学《历史与社会》课堂贯彻问题教学法的尝试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对许多事物,他们都有自己的看法。
即使一些问题他们还没有接触过,没有现成的经验,但当新的问题一旦呈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往往可以基于相关的知识和经验,形成对问题某种自己的解释。
因此采用问题教学法能够凭借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依靠自身的力量去孕育真理、产生真理。
所谓问题教学法,就是教师通过创设情景,善导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努力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由此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完成一个教学过程的教学方法。
一般来说,在城镇中学,问题教学法开展的比较好。
但在农村中学,由于一贯以来基础薄弱,教学观念落后,问题教学法开展的很少,在《历史与社会》课堂也是如此。
不过,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进行,新课程理念不断深入,问题教学法的开展有了新的机遇。
而《历史与社会》由于课程设计和评价方式的不同,开展问题教学法的条件尤为成熟。
按照笔者的思路,即要把问题教学法贯穿于《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并把这个过程分成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合作学习,解决问题;总结学习,反思问题三个阶段。
1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这是《历史与社会》课堂贯彻问题教学法的基础和前提。
但是由于《历史与社会》课程的特殊性,加上农村中学的教学实际,几乎不可能进行课前预习。
针对这种情况,在课堂上课的前5分钟,我要求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即:①通读即将学习的课文内容,弄通内容阐述的思路和方法,明白其表达的意思和知识要点。
②在此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有那些收获、认识和发现,有那些疑问、困难和问题,要动脑动笔,明确下来。
③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要求每个小组综合刚才的收获、认识和疑问提出1~2个有价值的问题,以便在接下去的教学过程中提出交流、讨论、探究。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非要迅速亲自学习这一内容不可。
浅淅语文"问题教学法"之我见
陕 西省 宜君县 城 关一 小
近 年 以来 。 国家基础教 育进 行了新一 轮的课 程改 革 。 问题教学法 作为中国基础
任 瑞 造成重大的创伤。 ” ……这教学情景, 就是
通过教 师创设 问题情景 , 激发学 生学习兴 趣。 指导 学生 发散思维 , 最终获取新知识。
就会在 自然而然的讨论 中发现新 问题 、 解 文 , 还是 学完课文 . 我都 要求学生们想想 : 人之 间的互相信任 的美好品质。
最后 。 在“ 问题教学法 ” 中教 师更要有 以下三个意识 :
一
情景、 善 导 问题 、 引导 学生 积极 主动地 自 主、 合作、 探 究 的学 习过程 中努 力地发现
朵教育奇芭 .深受广大教育工作者喜欢,
一
些 中小 学校 和教 师 自觉地开 展 了问题 现象 的。 有 的是反映人 物性格 、 心理 、 行为
爱 因斯 坦 说过 : “ 提 出一个 问题往 往 比解决一个 问题更重 要。 因为解决一个 问 技能而 已, 而提 出新的问题 、 新的可能 性、
指导应在 以下这些 学习环节上形成 问题 :
道 了什 么? ” 学生们在议论 纷纷。 这时我抓 是决定 问题 教学法能否 成功 的关键所在 。
这段主要 写什么? 你认 为哪一个词语用得 住 时机 启发学生 : “ 同学们 , 你 们知道 了种 所 以,教师应不断扩 大 自己的知识面 。 努
教 育学的试验 。 取 得了较好 的效 果。在全 国也产生 了良好的影 响 。本人在探索 、 实
个问题。 如北师版五年级下册的< 信任> 这 题也许 仅仅是 一个 数 学上 的或 实验 上的
浅谈初中数学“问题教学法”
浅谈初中数学“问题教学法”作者:石春宁来源:《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2010年第07期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因此在新课程下的中考解答题是以问题为中心,形成问题串,问题链,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提出的问题,从而有效地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数学教师如何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问题教学呢?一、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问题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创设的围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形成的一种氛围.问题情境的内容、氛围是情境的形式,二者缺一不可.问题情境是以问题为核心形成的数学氛围,教学中要围绕问题转,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中,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思维的出发点.创新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一个高质量的问题情境能构建学生的学习心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训练学生的学习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应把问题作为教学活动的核心,没有问题,教学是无法进行的,什么样的问题,就决定什么样的思考,思考才能决定行为.所以提出问题要能引发学生的质疑、探究,让学生在质疑、探究中获得知识和经验.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要取材于学生的实际,要便于学生理解,让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亲身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例如,在学完有关梯形知识时,可提出一个实际操作问题:一个梯形,只剪一刀,能否拼成一个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若不能,至少需要剪几刀?这样问题情境的创设,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去制作、设计、发现,通过探讨、归纳、总结,发现规律.二、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新课程强调课程上要有预设,更要有生成,教师不要怕学生提问,应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该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氛围,使学生主动思考,大胆提问.在很多课上,总是教师在问,不给学生思考提问的机会,这就大大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我们知道,思起于疑,没有疑问,何以谈思考?没有思考又何以谈主动地探究和解决问题呢?教师应该认识到,当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时,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灵活性就能充分体现出来;当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时,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就能得到张扬;当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和思考问题时,学生就形成了一种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学生就已具备了发散思维的优秀品质.例如,在学完三角形角平分线后,可设计一个实际的作图问题:要在三条两两相交的公路平面上建立一个物流中心,使物流中心到三条公路的距离相等,那么物流中心应建在什么位置呢?学生通过作图后,迅速地表述了自己的答案,在三角形内部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当教师肯定同学们的答案后,再暗示提问还有没有其他位置呢?于是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讨论、探索、交流后得出共有四个位置.学生各方面数学思维得到了锻炼,也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三、要用问题打开学生的智慧之门问题的出现使学生产生一种需要,产生一种解决问题的渴求,这种渴求就是一种学习的动力,一种创新的因素.创新始于新问题、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是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产生的.人类创新史告诉我们,所有创新都源于问题.问题诱发创新需要,产生创新动机.苹果熟了从树上落下来,古往今来是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然而,牛顿却从这种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了一个问题:苹果为什么会落下来?正是由于这个问题的提出,才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提出问题源于发现问题,因此,新课程特别重视问题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一方面,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成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生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是放飞思维与想象的钥匙.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给学生一泓创新的源泉,让问题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例如,在讲完九年级教材相似三角形中如何测量河宽后,可提出了一个与之相似的问题,即如何测量池塘宽的问题.学生通过思考,交流,探索,踊跃发言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案,进一步活跃了课堂气氛,有的利用全等三角形知识,有的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有的利用对称知识,有的利用相似三角形知识等等,有十种方案之多,教师再适时补充,引导,指正.此问题具有条件不完备或答案不确定性,解决策略具有发散性和创新性等特征,能够让不同的学生在同一个问题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使学生乐于参与,主动探索,从而让每个人都有体验成功的机会,同时在成功的基础上,又能去探索更深层次的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责任编辑易志毅)。
新课程问题教学法的应用
新课程问题教学法的应用我们知道,特级教师、问题教学专家蔡梓权老师所创立的新课程问题教学法,就是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通过创设情景,善导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努力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由此获得终生学习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完成一个教学过程的教学方法。
李政道博士曾经说过:“我们祖先提出了‘学问’两个字,就是要‘学问问题’,不是‘学答’。
”而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问,学生答;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教师考,学生背”的师授生受的状况。
这样,既不利于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实施,也不适应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
从教多年,我认为在课掌中应广泛推广新课程问题教学法。
1新课程问题教学法具有鲜明的特征细观蔡老师的学说,它具备以下几个特征:①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②以问题为主线组织课掌教学;③注重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采用新课程问题教学法,教师作为一个研究者,作为课掌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以先进的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注重指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从而实现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新课改理念,就得到了全面的贯彻和体现。
往深一层思考,如何让学生提出问题是摆在至关重要的头等大事。
教师要致力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养成以问为荣,学以致用,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的习惯,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十分重视师生间相互的信息交流和传递,充分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并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
如使用程序学习、小组学习、分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职能,加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的互相交流和探讨,从而产生问题、发现问题。
在教学中,我们通过使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并利用分组学习、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较为宽松的环境中自主思考,增强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相互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产生和提出问题,进行开放性的讨论,并通过讨论不断地解决问题、产生新的问题,培养学生质疑问难、求异思维的习惯和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情境教学创设高效课堂问题教学法是指教师通过创设情境以及善导问题,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在积极的合作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进而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学会学习的方法,最终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应在政治课教学中灵活合理地运用问题教学法,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一、问题教学法了理论依据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媒体,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
建构主义者对教学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思路和方案,但“通过问题解决来学习”是一条核心思路。
2、美国实用主义心理学家杜威认为,所谓问题教学法,就是引导学生运用智慧去探究或探索,以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
问题教学法的价值在于,一方面可以避免传统教育灌输教材的方法,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真知。
二、问题教学法的实施的步骤1、创设情境,诱导思维,问题呈现。
在进行“问题教学法”情境化尝试之前,要对本框题的知识点有一个准确地把握,哪些是一般性的知识、哪些知识容易掌握、哪些知识是重点知识、哪些知识是难点知识。
对于一般性知识和比较容易把握的知识,运用一般的教学法就可以解决,没有必要浪费过多的时间进行情景化教学,通过一般的课堂提问进行教学即可。
而对于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学生通过自学和简单的课堂提问很难掌握,就需要教师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激起学生的求职欲望,然后通过教师的重点讲解,释疑解惑,获得知识、能力和情感上升华。
问题情境设臵是问题教学法的开始。
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是多样的,如由旧知识拓展引出新问题、一组漫画、一段录像片、一个小品、一组材料等。
在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
目的是引发学生的心理冲突和认知冲突,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就此产生疑问,激发起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学生积极思维,大胆提出个人见解,勇敢地与周围同学争论,从而感知问题。
如在《一国两制》教学中,教师用多媒体显示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中英、中葡举行行政权交接仪式这样一个情境后,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马上用多媒体显示导读思考题来激活情境问题: (多媒体显示) “一国两制”的涵义? “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中国共产党提出“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依据是什么?实行“一国两制”有什么重大意义?学生根据导读思考题自读教材,基本能自主解决上述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发现、提出若干问题:在“一国两制”中我们为什么要实行“两种制度”而不实行“一种制度”?实行“一国两制”会不会动摇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怎样理解“一国两制”条件下特别行政区享有的高度自治权?特别行政区享有的高度自治权和民族自治区域享有的自治权的关系等等。
2、问题分析。
学生在感知情境中的问题后。
就有一种想解决问题的冲动。
这时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问题。
学生讨论的方式是多样的,可以是学生之间讨论、师生之间讨论,可以是小组之间讨论等,目的是经过充分的讨论,学生获取更多的问题信息.解决探究过程中的理解障碍,对问题有一个全面的理解。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或合理的假设。
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明确了目标。
凭借自身的知识经验尝试解决问题。
但是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往往会发现,问题并不是由某个知识点就能解决的,要运用多个知识点,甚至涉及其它学科的知识才能解决,这就要求学生对现有的知识进行重组。
如回答在“一国两制”中,我们为什么要实行“两种制度”而不实行“一种制度”这个问题时,只要把“一国两制”提出的科学依据和实行“一国两制”意义进行重组就可以了,而有的学生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这些学生对自身所掌握的知识不能很好地进行重组,教师在教学上应加强引导,让学生明确问题的各个目标,然后根据问题目标涉及的相关内容,检索自身知识结构中的相关知识,尝试解决这个问题,同时,教会学生分析问题目标的策略和进行知识重组的方法。
3、问题探讨。
学生对现有相关知识进行整合、取舍后,自主探究问题,确定解决方法。
此过程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思维的独创性得到最明显的体现。
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
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学生与问题情境、学习材料,自己的经验、体验、实验等互动获得信息,积累直接经验和获得问题的初步结论,但由于学生理解或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同,就会有不同的解决过程,对解决的体验、结论也就可能不同。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发挥课堂反馈、调节、监控的作用。
4、问题深化。
学生自主探究中,可能会提出新的问题,或者教师通过问题变式,提出新的问题,使问题深化。
为了让学生对问题有一个全面的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自己前面探究获得的知识成果,相互合作交流,进行推理、抽象、概括,促进知识的迁移、应用、丰富,解决新问题。
丰富和完善认知结构。
比如在讨论探究了“一国两制”上述问题后。
继续设问:“一国两制”和吕秀莲鼓吹的“远亲近邻说”的本质区别在哪里?在当前,我们青年学生应该怎样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贡献力量等等。
5、问题解决。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问题解决的完成情况进行小结和评价。
教师要对学生获得的知识成果、能力培养、情感体验进行评价。
评价的内容包括: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同学间的相互协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自我小结。
小结是政治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自己小结,总结这节课的主要收获学到了什么,搞懂了几个问题,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还有什么疑惑,需要大家再一起探讨、解决。
这样,不仅能及时反馈信息,而且可以进一步促进主体的发展,学生通过对本堂课的回顾总结,真正参与了教学的全过程。
三、问题情境教学法特点1、问题性。
问题教学是以问题为中心、以问题为驱动开展的教学形式,问题是诱发学生思维活动的直接动因,问题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教学活动自始至终围绕着问题的提出、问题的探究和解决展开。
2、开放性。
思想政治课问题教学突出开放性,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研究问题。
在同一问题下,由于个人兴趣、经验和研究活动的方式不同,研究视角的确定、研究目标的定位、切入口的选择、研究过程的设计、研究方法的运用以及研究结果的表达等也各不相同,有很大的灵活性,为学习者、指导者发挥个性特长和才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而形成一个动态的开放的学习过程。
3、过程性。
问题教学法侧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这一过程既是暴露学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又是展示学生聪明才智、独特个性、创新成果的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
4、互动性。
现代心理学认为,多向交往较之单向和双向交往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相互作用的潜能。
在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彼此交往,互相质疑,让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能够互相影响、互相激励,产生链式反应,某一学生的新看法又可以激发更多学生的新看法,反过来又影响原来的看法,如此反复循环,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就能得到异常迅速的发展。
5、应用性。
问题教学强调学生把学到的基础知识、掌握的基本技能应用到实际情境中,加深对知识内涵的理解和体验,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价值。
四、问题教学法对教师与学生的要求1、努力营造安全氛围。
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是真理的化身和绝对的权威。
师生之间不能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交流。
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致力于创设一种给学生心理安全的教学气氛,艺术地运用有声语言和身体语言营造积极、民主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向教师提问,教师对学生充满尊重、关心、信任和期待。
以一颗爱心去包容学生,学生反过来也会给教师相应的、积极的情感回报。
在这种积极、民主的课堂气氛之中,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和显现,各种奇思异想、独特见解就会层出不穷。
同时,要允许学生出现错误,培养学生敢于质疑问题的勇气和信心,而这种勇气和信心,恰恰是培养问题意识的关键。
2、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教学法首先要求学生具有问题意识,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无疑而生疑、由有疑而思疑、由思疑而释疑、由释疑而心怡的心理过程。
“问题教学法”在课堂中的实施,教师并不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而是以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形成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为目的。
学生“生疑”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首先就要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
“想问”的基础还要求“会问”。
“会问”才会增长智慧。
教师应指导学生自学阅读教材,自己质疑,对教材中不懂或似懂非懂的问题提出来,打消学生问问题的顾虑。
教师应特别强调要大胆提问,问题没有对错之分,只要提出来就是好的。
同时,为了保证问题的质量,教师可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问题必须是经过独立思考产生的,不得照搬书上或其他同学的问题。
同时,教师可挖掘教材中的疑点,巧布疑阵,开拓学生的思路。
教师还可以成为课堂“战争”的发起者,提出一个观点或一个话题,展开师生问答,最好是生生之间的面对面的思想交锋。
下面提供几种常用方法以供参考:(1)课前做好充分的预习,鼓励学生大胆有准备地提问。
上每一节课之前,作为教者,应该布臵相应的预习任务,让学生学会在预习中发现问题,这样一来,既可以避免由于课堂时间局限性带来的弊端,同时也让学生充分熟悉了文本。
预习新课时,要布臵相应的要求。
一般而言,我会要求学生在预习时作这样的准备:了解重点词语含义、分析文本主要内容、分清重点难点、通过文本质疑提问题课上交流。
(2)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推动学生积极高效地提问。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情境,向学生积极呈现与本节学习内容相关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的内在情感得到激发,达到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的积极状态,产生迫切解决问题的内在需要和动力。
五、问题教学法教学的反思其实问题教学法情景化尝试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情境创设和课堂提问的过程中存在问题和不足,需要我们加以质疑和完善。
1、教师必须科学的设计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智力因素,带动他们的创新思维,教师设计问题要围绕教学目标也要把握好难度,问题太难难以启动学生的思维,有劳无益;问题偏离了教学目标,教学则缺乏针对性,做了“无用功”不能提高课堂效率。
2、适时转到以学生发现问题为主的模式,让学生自主探究,自觉提出问题,主动解决问题。
教师在课堂上创设情境,鼓励提问,促使学生产生疑惑,提出问题。
这不仅可以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和认知驱动力,调动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而且有助于学生摆脱接受知识时思维的羞涩与定式,在探究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激活想象力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