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港澳台联考历史大纲
1.2港澳台联考课件--秦汉
6.西域都护府设置:BC60年;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7.王莽改制: 背景:政治黑暗;土地兼并;赋税沉重;社会动荡 目的:缓和矛盾,巩固统治 内容:王田;不允许买卖;限制占田;改变币制;对外战争 结果:不切实际,矛盾激化;旱灾和蝗灾引发农民起义(绿林、赤眉)。 8.光武中兴 25年称帝,定都洛阳 措施:吸取教训,加强尚书台权力;裁并机构与官员;提倡节俭;整顿 吏治;1/30;释放奴婢;清查户口,重视文教;以柔道治天下。 9.班超经营西域 西汉:元帝,王昭君;呼韩邪单于 东汉:窦固;窦宪;甘英;安敦王166
长城:东起辽东,西至临洮 蒙恬
秦朝的灭亡
暴政的表现:赋税沉重;兵徭役繁重;刑法严酷;土地兼并
灭亡:BC206年刘邦入咸阳 1.陈胜,吴广,张楚政权 2.刘邦、项羽:巨鹿之战BC207
两汉的统治
1.楚汉之争BC(206-202)鸿门宴、垓下、四面楚歌
2.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 BC202 刘邦称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 文景之治表现:休养生息;重视农业;轻徭薄赋;提倡节俭;减轻刑罚 汉武帝的统治---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的措施 1.政治:推恩令;中朝;刺史;察举制;作用酷吏;强化法制 2.经济:改革币制,造五铢钱;盐铁官营;推行均输平准;兴修水利,治理黄河 3.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军事:北击匈奴;夺取河西走廊;进军南越 5.民族关系上:西域(凿空)、东南、西南。 丝绸之路开通对中国和世界有何重要影响? 丰富人们日常生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中西文化交流,推动世界文明进 程;此外促进民族融合,宗教交流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2)措施二:加强思想控制,实行焚书坑儒(5分)。
评价:一方面,加强思想控制,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的巩固;另一方面, 焚书坑儒摧毁很多先秦的文化典籍,并且钳制了人民思想,对后世带来消极影响(5分)。
2008年港澳台暨南大学华侨大学两校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08年暨南大学、华侨大学招收港、澳、台湾、华侨、华人及其他外籍学生入学考试题目历史一、单项选择题(将所选答案的代号填在答题纸上。
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1.十九世纪末在殷墟发现的甲骨文是研究哪一个朝代社会状况的重要资料A 夏朝B 商朝C 周朝D 秦朝2.作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和儒家学派创始人的孔子,提出了下列哪些思想①礼②兼爱③仁④人定胜天A ①③B ①②C ③④D ②④3.秦消灭六国,实现统一之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上实行了A 行省制度B 县制C 分封制度D 郡县制度4.道教产生于中国本土,由东汉张角、张道陵等创立。
该教奉哪一位为教祖,并尊称其为“太上老君”A 老子B 庄子C 孟子D 孙子5.隋朝采用开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吏。
这种制度被称作A 考试制B 科举制C 九品中正制D 察举制6.从1405年至1433 年,郑和先后多少次下西洋A 五B 六C 七D 八7.清朝道光年间,在广东主持禁烟运动的钦差大臣是A 琦善B 奕经C 林则徐D 魏源8.清政府于1861年开始推行的洋务运动,主要内容是学习西方的A 科学技术B 学术思想C 政治制度D 宗教精神9.1905年8月,孙中山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的革命政党是A 兴中会B 中华革命党C 同盟会D 国民党10.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A 民主与法治B 道德与法治C 民主与科学D 民主与道德11.1924年国民党和共产党第一次建立合作之后,孙中山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创建了一所新型的军事学校。
它被称为A 保定军校B 中央陆军大学C 云南讲武堂D 黄埔军校12.1928年12月,有一位军事将领宣布“东北易帜”,服从南京国民政府的领导,从而标志着全国统一的完成。
这位将领是A 张学良B 李宗仁C 杨虎城D 阎锡山13.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国共两党进行了三次大规模军事决战。
这三次决战是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A 武汉会战B 徐州会战C 渡江战役D 平津战役14.拉斐尔擅长画圣母像,他所画的众多圣母充满人情和母爱。
2024年历史学考研大纲
2024年历史学考研大纲
2024年历史学考研大纲是针对历史学科的全国性考试大纲,旨在为历史学科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提供明确的考试范围和要求。
这份大纲包括了历史学的各个方向,如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等,并详细规定了各部分考试的内容、题型和分值。
具体来说,2024年历史学考研大纲可能会包括以下内容:
1. 考试性质:明确考试目的、性质和要求。
2. 考试内容:详细列出各部分考试的具体内容,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等。
3.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包括考试时间和题型,如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等,以及各部分分值的分配。
4. 考查的知识点:按照学科方向和内容列出考查的知识点,包括各历史时期的主要事件、人物、思想等。
5. 考试要求:对考生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提出要求,包括知识应用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6. 参考书目:提供各部分考试的参考书目,供考生备考时参考。
通过仔细研读这份大纲,考生可以了解历史学科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试形式、要求和知识点,并根据大纲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考。
同时,大纲也是评价考生能力和选拔优秀人才的重要依据之一。
2010年港澳台联考历史解析
我们需要明确2010年港澳台联考的背景和意义。
2010年,港澳台三地的历史考试首次进行了联合命题,这标志着港澳台三地历史考试进入了新的阶段。
这一联合命题的举办,旨在加强对港澳台三地历史教学的统一规划,推动港澳台三地历史课程的质量和水平的提高,促进港澳台三地历史学科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互补。
我们需要对2010年港澳台联考的历史试卷进行具体的解析。
在此次联考中,命题者设置了笔试和口试两部分。
笔试部分主要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论述题。
选择题考查考生对历史知识的基础掌握能力;填空题考查考生对历史相关名词的理解和记忆能力;解答题考查考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归纳能力;论述题则考查考生对历史问题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口试部分则主要考查考生对历史问题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随后,我们需要对2010年港澳台联考历史试卷的命题特点进行分析。
整个试卷的命题紧抠港澳台三地的历史教学大纲,命题内容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
试卷的难易程度适中,既考查了考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考查了考生对历史问题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再次,试卷的命题立意新颖,注重考查考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试卷的命题方式多样,既有客观题,又有主观题,充分考察了考生的全面发展。
我们需要对2010年港澳台联考历史试卷的考试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价。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此次联考考试结果总体较好,考生的得分分布比较均衡,整体通过率较高。
这充分说明了此次联考的命题合理,考试内容贴近教学大纲,考生得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历史知识和综合能力。
通过对2010年港澳台联考历史试卷的分析和评价,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此次联考的历史试卷命题合理,考查内容全面,考试结果良好。
希望未来港澳台三地能够持续开展联合命题的历史考试,共同推动港澳台三地历史教学水平的提高,为港澳台三地的历史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2010年港澳台联考历史试卷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港澳台三地历史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联合命题的历史试卷反映了港澳台三地历史教学的协调发展,为三地历史课程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港澳台联考考纲
港澳台联考考纲港澳台联考考纲2010-06-27 11:57北京澳特华侨港澳台联考辅导中心发布联系方式:咨询专线:134 262 262 89地址:中国人民大学邮箱:aotejiaoyu@ QQ:59139338网址: 1)语文Ⅰ.考试要求中国语文指的是汉语和中国文学。
本学科主要考查考生在中国语文方面的能力,即基础知识、阅读和写作能力。
阅读能力包括现代汉语(白话文)的阅读和古代汉语(文言文)的阅读两个方面的能力。
写作能力是指用现代汉语普通话和现代汉字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能力。
考生答题的语言以现代汉语普通话为标准,文字则繁体字和简体字。
Ⅱ.考试内容一、语文基础知识1.汉语知识(1)正确辨析词义(2)正确使用词语(3)根据表现方法、场合、对象和目的的差异,恰当地运用语言(4)分析结构复杂的长句,正确把握语意(5)借助语法、逻辑知识修改表达不清楚的语句,使之清晰连贯(6)借助修辞、语法知识,使语句表达准确、有文采(7)正确使用标点符号2.中国文学常识(1)了解文学体裁的主要特点(辞赋、乐府、古体诗、近体诗、词、曲、杂剧、章回小说)(2)了解中国古代著名作家及其代表作(3)了解与重要文学作品相关的古代文化常识(4)默写常见的中国古代名言名句二、阅读1.现代汉语(白话文)阅读(1)理解重要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2)理解文章中结构复杂的句子(3)筛选并整合文章中重要的信息(4)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5)归纳文章的主旨(6)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7)分析和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8)评价、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和写作技巧2.古代汉语(文语文)阅读(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词义(2)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3)了解古代汉语的句式和用法(4)把浅近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5)了解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6)归纳文章的主旨(7)评价、鉴赏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三、写作1.准确理解题意2.观察准确,联想恰当、想象合理3.语言规范、连贯、得体4.文章中心明确,结构完整,条理清楚5.文章内容充实,情感健康6.记叙清楚完整、详略得当;描写具体、生动;说明能把握特征、语言简明;议论论点明确、论述充分、论证合理7.了解常见应用文的格式及行文习惯Ⅲ.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1.考试方式采用闭卷、书面笔等。
华侨港澳台联考历史大纲
四、戊戍變法和義和團運動 1.戊戍變法 康有為、梁啟超的變法活動 百日維新 戊戍變法的歷史意義 2.義和團運動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義和團運動的興起 抗擊八國聯軍的戰鬥 《辛丑條約》 五、辛亥革命和清朝的滅亡 1.資產階級革命運動的興起 孫中山和興中會的建立 民主革命思想的傳播和資產階級革命團體的建立 中國同盟會及三民主義綱領 2.資產階級革命運動的發展和辛亥革命的爆發 廣州黃花崗起義 四川保路運動 武昌起義 3. 中華民國的成立 南京臨時政府的成立和清朝統治的結束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五、隨、唐 1.隨朝 隨朝的統一 科舉制的創立 大運河的開鑿 隋煬帝派人去琉球 2.唐朝 唐朝的建立 均田制和租庸調制 三省六部制 康太宗和”貞觀之治” 武則天”開元盛世” 曲轅犁 唐都長安與洛陽 邊疆各族的發展 唐與朝鮮、日本、印度的友好往來 安史之亂 兩稅法 藩鎮割據 黃巢起義 3.隋唐文化 趙州橋 雕版印刷術 僧一行 孫思邈和《千金方》唐詩 昊道子 敦煌莫高窟
六、五代、遼、宋、夏、金、元 1.五代和北宋 五代十國 陳橋兵變 中央集權的加強 宋瓷 交子 王安石變法 2.遼夏金和宋的並立 契丹的興起 澶淵之盟 西夏的建立 女真的興起 北宋的滅亡 南宋的建立 岳飛抗金 南方經濟的發展 海外貿易的發展 3.元朝 成吉思汗統一蒙古 元朝的建立和統一 行省制度 澎湖巡檢司 西藏正式成為元朝的行 政區域 民族融合和民族分化政策 棉紡織業的發展 漕運和海運 4.五代、宋、元文化 活字印刷術 指南針和火藥 理學 沈括和《夢溪筆談》 郭守敬和《授時歷》 司馬光和《資 治通鑒》 宋詞 元曲 《清明上河圖》 七、 明、清(鴉片戰爭以前) 1.明朝 明朝的建立 君主專制的加強 明成祖營建北京 一條鞭法 資本主義萌芽 瓦刺和韃靼 明長 城 滿洲的興起和努爾哈赤建國 鄭和下西洋 戚繼光抗倭 葡萄牙殖民者租占澳門 明末農民 戰爭 明朝的滅亡 清軍入關 2.清朝 軍機處 文字獄 攤丁入畝 資本主義萌芽的緩慢發展 鄭成功收復臺灣和清朝設置臺灣府 粉 碎噶爾丹的分裂活動 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亂 加強對西藏的管轄 清朝的疆域雅克薩之戰和 《尼布楚條約》 3.明清文化 李時珍和《本草綱目》 《農政全書》 《天工開物》 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三國演義》 《水滸傳》 《西遊記》 《紅樓夢》
澳台全国联考历史复习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结构三
港澳台全国联考---历史考试大纲 中国近代史三、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资本主义国家侵略中国的加剧1.洋务运动 洋务派的出现 近代军事工业 北洋海军的建立 近代民用工业 ①1861年总理衙门建立。
(清前期,无常设外交机构,由礼部和理藩院分管部分外交事务)它是主管外交、通商和其它洋务事宜的中央机构,地位高于六部,奕为办事大臣。
下设英法俄美海防五股, 同文馆和海关总税务司署是其附属机构。
总理衙门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外交机构。
它加强了清清与外国的联系, 但更有利于列强控制清朝内政外交,它是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的标志。
②辛酉政变:1861年咸丰帝病死,6岁皇太子载淳即位,八位大臣辅政;慈禧太后与奕联手发动政变,处置 八大臣后夺权;慈禧太后遂开始垂帘听政,年号“同治”,载淳为同治帝。
③1862年,清政府向英法两国“借师助剿”,标志着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
背景----内忧外患(内:阶级矛盾尖锐,农民起义;外:外国侵华加剧)目的----巩固封建统治①地主阶级洋务派产生(实力派); ②新思想的萌发; ③慈禧太后暂时支持;(顽固派以大学士倭仁为代表,盲目排外,仇视一切外洋事务) ④总理衙门的推动; ⑤中外反动势力暂时“和好”提供了较为安定的内部环境。
代表人物:中央----恭亲王奕;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时间:19世纪60---90年代口号:“师夷长技以自强” 指导思想:“中体西用”①中国经济近代化:60-70年代,以“自强”为旗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70-90年代,以“求富”为旗号,兴办近代民用工业。
②中国军事近代化:70年代中期筹划海防;80年代中期初步建成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 成立了海军衙门。
③中国教育近代化:创办30多所新式学校(1861年,京师同文馆,最早培养译员翻译外文) 派留学生出国深造,培养人才。
(1872年,第一批留学生赴美,詹天佑等) 失败标志: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破产。
2023华侨生联考考试大纲
2023华侨生联考考试大纲
2023年华侨生联考考试大纲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具体内容如下:
1.语文:考试内容包括语言知识与表达、阅读与鉴赏、写作等,注重考查考生
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2.数学:考试内容包括代数、几何、概率与统计等,难度相当于普通高考数学
难度。
3.英语:考试内容包括听力、阅读理解、完形填空、翻译与写作等,注重考查
考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此外,2023年华侨生联考还增加了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等科目,具体考试内容如下:
●历史:考试内容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等,注重考查考生
对历史事实的掌握和历史思维的能力。
●地理:考试内容包括地球与地图、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注重考查考生对
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物理:考试内容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等,注重考查考生对物理概念和物
理定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化学:考试内容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化学实验等,注重考查考生对化
学知识的理解和实验操作的能力。
总体来说,2023年华侨生联考考试大纲更加注重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
应用能力,同时也增加了对物理、化学等科目的考查,以适应不同专业方向的需求。
北京学桥华侨港澳台联考11月月考历史试卷
北京学桥11月月考历史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0题,共计60分)1.漆器是中国古代在化学工艺及工艺美术方面的重要发明。
下列原始人类中,懂得使用天然漆的是()A. 元谋人B. 北京人C. 半坡人D. 河姆渡人2.曾经在城濮大战中大败楚国,做了中原霸主的是()A. 齐桓公B. 宋襄公C. 秦穆公D. 晋文公3.《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
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面对这样的社会状况,西汉统治者釆取的治国政策是( )A. 休养生息B. 建立郡县C. 削弱侯国D. 实行分封4.汉武帝时期发明的新的播种工具是()A.犁壁 B.耧车 C.水排 D.提花机5.《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可以从该书中查阅的史实有()①商汤灭夏②齐桓公称霸③商鞅变法④光武中兴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6.废除科举制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
科举制存在时间是()A. 唐朝一清朝B. 隋朝一清朝C. 隋朝一中华民国D. 三国一清朝7.明清时期的时代特征是()A. 统一国家的建立B.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C.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社会的危机8.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组织的标志是()A. 金田起义B. 永安建制C.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D. 天京事变9.一个外国资本家来到中国开办工厂,这种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A. 《南京条约》签订后B. 《北京条约》签订后C. 《马关条约》签订后D. 《辛丑条约》签订后10.《辛丑条约》内容中,最能体现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是()A. 赔款4.5亿两白银 B. 拆毁大沽炮台C. 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D.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11.下列属于洋务派在后期开办的民用工业的是()A. 安庆内军械所B. 轮船招商局C. 福州船政局D. 江南制造总局12.孙中山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述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
最新港澳台全国联考历史真题及答案(word版)
港澳台全国联考历史真题及答案(w o r d版)------------------------------------------作者xxxx------------------------------------------日期xxxx绝密★启用前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台湾省学生入学考试历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直致力于对夏文化的探寻工作,并取得了重大进展.在目前所发现的文化遗址中,最有可能属于夏文化的是A 二里头遗址B殷墟遗址C周原遗址D周口店遗址2.秦末大泽乡起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斩木为兵"是指A截取树木,兴起义军旗帜 B 砍断树木,誓师反秦C起义军兵力不足,做木人为疑兵 D 起义军缺乏武器,砍削树木用作兵器3。
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13州,并设置刺史,当时的刺史位卑权重,他们代表朝廷监察A 州内诸侯王及其下属B 州内所属郡县各级官吏C 州内王国及郡县所有官吏D 州一级地方官4。
秦代以后,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和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是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内的两个主要矛盾。
下列选项中,有协调君、相权力作用的是A 西汉颁布“推恩令"B 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C 北宋“杯酒释兵权”D 明代实行卫所制5.古代著名科学家郭守敬曾主持了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从事历法的改订.郭守敬主持制定的新历法以365。
2425日为一年,与现行公历基本相同,却比现行公历早了约300年。
这一历法是A 授时历B 太初历C 大衍历D 夏小正6.在东南亚地区有“三宝城"“三宝港”“三宝庙”“三宝井”,用“三宝"命名是为了纪念A 郑和B郑成功C 鉴真D法显7.鸦片战争以前,为了扭转逆差,英国开始向中国输入鸦片。
影响英国对华商品贸易的主要原因是A清朝政府仅开一地为通商口岸,影响了英国商品的销售B 英国手工工场产品价格昂贵,限制了英国商品销售C 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对外国商品需求有限D清朝政府征收高额关税,增加了英国商品销售的困难8.清光绪元年,有人描述中国的航运情况时说:“(外国轮船)侵寻而及内江,自汉口以下,各船废业者逾半。
北京博飞港澳台华侨联招:中古史之先秦史卷二(含答案)
历史联考考前资料专项训练(含答案)第一章先秦史单元检测题1.夏、商两朝的覆灭,给后世君主的启示是()A.重视教育,奖励学术B.加强国防,充实军备C.任用贤臣,勤政爱民北京博飞华侨港澳台培训学校D.发展经济,增强国力2 西周“国人暴动”的性质是()A.奴隶的武装暴动B.平民的武装暴动C.手工业者的武装暴动D.诸侯的武装暴动3.周武王伐纣灭商成功的根本原因是()A.纣的残暴统治激起奴隶的反抗B.商朝前线兵力弱北京博飞华侨港澳台培训学校C.文王时任用姜尚进行政治军事改革D.一些小国、部落参与伐商战争4 下列西周时期的诸侯国,最北和最南面的是()A.燕、卫 B.宋、楚 C.卫、晋 D.燕、楚北京博飞华侨港澳台培训学校5.周初实行分封制是为了()A.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北京博飞华侨港澳台培训学校B.削弱功臣、贵族权力C.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D.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6.西周分封制核心内容是()A.分封土地B.分封爵位 C.规定义务 D.规定贡赋北京博飞华侨港澳台培训学校7.西周分封制存在的基础是()A.井田制的存在 B.周王拥有的实力 C.诸侯国的承认 D.大量奴隶的存在8.西周分封制和井田制之间的纽带是()A.王位和权力 B.土地、爵位和义务 C.贡赋和工具 D.工具和奴隶9.下列各项最能体现井田制实质的是()A.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B.大道之行,天下为公C.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D.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北京博飞华侨港澳台培训学校10.下列符合西周井田制规定的是()A.奴隶分散耕作; B.奴隶交纳田租;北京博飞华侨港澳台培训学校C.诸侯交纳贡赋; D.土地可以买卖11.下列内容不符合西周社会历史特点的是()A.通过分封制扩大了疆域 B.奴隶制经济高度繁荣北京博飞华侨港澳台培训学校C.井田制开始出现并迅速瓦解 D.奴隶地位低下,用于社会生产各部门12.关于商周农业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种植粮食作物“五谷” B.奴隶和庶民集体耕作北京博飞华侨港澳台培训学校C.人们已懂得使用粪肥、草木灰和绿肥 D.主要劳动工具为青铜器13.周王室东迁后,势力衰落的表现有:()①王畿之地大大缩小②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③诸侯不再朝觐和纳贡④被迫依附于强大的诸侯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北京博飞华侨港澳台培训学校14.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实质是()A.满足新兴地主扩张领土和掠夺财富的私欲 B.大国兼并小国,促进民族融合C.奴隶主扩张领土和掠夺财富的战争 D.给人民带来灾难,是历史的倒退15.从地理位置分析,春秋时期秦国争霸中原的最大障碍是()A.晋国B.楚国北京博飞华侨港澳台培训学校 C.宋国D.齐国16.春秋时期奴隶社会崩溃,在政治上的突出表现是()A.各诸侯国普遍进行改革 B.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北京博飞华侨港澳台培训学校C.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D.奴隶起义频繁17.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反映在政治领域中的实质问题是()A.井田制瓦解 B.分封制崩溃C.周王室衰微北京博飞华侨港澳台培训学校 D.诸侯野心增大18.春秋争霸和战国纷争的最大不同是()A.战争目的 B.战争结果 C.战争性质 D.参战国家北京博飞华侨港澳台培训学校19.之所以说“春秋无义战”,主要是因为这些战争()A.瓦解了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北京博飞华侨港澳台培训学校 B.造成国家分裂、社会动荡C.是奴隶主进行的掠夺性战争 D.在客观上无进步性可言20.公元前7世纪,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决定性战役是()A.城濮之战B.马陵之战 C.桂陵之战 D.长平之战北京博飞华侨港澳台培训学校21.春秋时期争霸战争的客观进步作用有()①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奴隶主贵族集团势力②促进了华夏族与其他各族的融合③加强了统一的趋势④便利了新兴地主势力的发展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北京博飞华侨港澳台培训学校22.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积极意义是()①大国拓展了疆域,实现了区域统一②促进了民族融合③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④加强了集权的趋势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北京博飞华侨港澳台培训学校23.“战国七雄”局面的出现反映了当时的历史发展趋势是()A.诸侯割据混战更加扩大 B.人民遭受灾难更加严重北京博飞华侨港澳台培训学校C.历史朝着统一的方向发展 D.封建制度逐渐确立24.齐桓公霸主地位得以正式认可的主要依据是()A.周王也派代表参加会盟活动 B.参加会盟的诸侯服从齐桓公命令C.大多数诸侯参加了葵丘会盟 D.齐桓公先后灭掉了30多个诸侯国25.战国初期三家分晋的性质是()A.新兴地主的争权斗争 B.奴隶主阶级内部的矛盾北京博飞华侨港澳台培训学校C.奴隶阶级争权的斗争 D.奴隶起义的改朝换代26 下列关于春秋战国时期历史发展阶段特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社会大变革时期B.兼并战争客观上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和国家统一北京博飞华侨港澳台培训学校C.百家争鸣是社会大变革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D.诸侯林立,战乱频繁,导致社会经济停滞不前27.下面叙述与战国历史相符的是()A.周王室派代表参加葵丘会盟 B.齐、晋、楚、秦等国争霸;C.诸侯国内卿大夫执掌朝政 D.南方楚王率军到洛阳问鼎北京博飞华侨港澳台培训学校28.下列关于我国使用铁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铁器 B.我国是世界上首先使用铸铁的国家C.春秋战国时期已发明铸铁柔化技术 D.我国在战国时期较普遍使用铁器29.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器时代的到来,我国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这一时期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是指()A.铁农具的使用 B.牛耕的运用 C.水利的兴修 D.曲辕犁的发明30.战国时期,面对秦国东进的巨大压力,韩国国君曾派水工郑国去劝说秦王修筑水渠,你认为其真实的目的是()A.帮助秦国治理水患北京博飞华侨港澳台培训学校 B.促进秦朝友好往来C.传播韩国水利技术 D.消耗秦国人力物力31.战国后期,导致关中平原北部盐碱地变成高产良田的水利工程是()A.都江堰 B.芍陂 C.西门豹渠 D.郑国渠北京博飞华侨港澳台培训学校32.下面关于春秋战国经济史的叙述正确的有:①出现了精巧漆器②青铜器出现金银错新技术③已能用曲造酒④出现了手工业工艺专著《考工记》()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北京博飞华侨港澳台培训学校33.《吕氏春秋》载:“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
2024全国港澳台联考考纲
2024全国港澳台联考考纲一、考试性质全国港澳台联考是中国大陆为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学生提供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旨在选拔优秀人才进行高等教育。
本考纲是针对2024年全国港澳台联考制定的考试标准和要求,旨在规范考试内容,确保考试公平、公正。
二、考试目标全国港澳台联考的考试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考查考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包括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学科的知识;2.考查考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包括逻辑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3.考查考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三、考试科目与分值1.语文(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数学(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3.英语(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4.文综(满分300分,其中历史100分、地理100分、政治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或理综(满分300分,其中物理100分、化学100分、生物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四、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2.试卷结构: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选择题为四选一型,非选择题包括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计算题等形式。
其中,选择题约占60%左右的分值,非选择题约占40%左右的分值。
试卷难易程度比例为:较易题目约占30%,中等难度题目约占50%,较难题目约占20%。
五、考试内容与要求各科目具体考试内容和要求如下:1.语文:考查考生对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的掌握程度,以及对文学常识、文言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的理解能力。
要求考生能够正确理解文章内容,分析文章结构,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并且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
2.数学:考查考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数学思维和数学方法的运用能力。
要求考生能够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定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推理和分析问题,并且能够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港澳台联考考试大纲.
考试大纲:1) 语文 2) 数学 3) 英语 4) 物理5) 化學1) 语文Ⅰ.考试要求中国语文指的是汉语和中国文学。
本学科主要考查考生在中国语文方面的能力,即基础知识、阅读和写作能力。
阅读能力包括现代汉语(白话文)的阅读和古代汉语(文言文)的阅读两个方面的能力。
写作能力是指用现代汉语普通话和现代汉字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能力。
考生答题的语言以现代汉语普通话为标准,文字则繁体字和简体字。
Ⅱ.考试内容一、语文基础知识1. 汉语知识(1) 正确辨析词义(2) 正确使用词语(3) 根据表现方法、场合、对象和目的的差异,恰当地运用语言(4) 分析结构复杂的长句,正确把握语意(5) 借助语法、逻辑知识修改表达不清楚的语句,使之清晰连贯(6) 借助修辞、语法知识,使语句表达准确、有文采(7)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2. 中国文学常识(1) 了解文学体裁的主要特点(辞赋、乐府、古体诗、近体诗、词、曲、杂剧、章回小说)(2) 了解中国古代著名作家及其代表作(3) 了解与重要文学作品相关的古代文化常识(4) 默写常见的中国古代名言名句二、阅读1. 现代汉语(白话文)阅读(1) 理解重要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2) 理解文章中结构复杂的句子(3) 筛选并整合文章中重要的信息(4) 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5) 归纳文章的主旨(6) 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7) 分析和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8) 评价、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和写作技巧2. 古代汉语(文语文)阅读(1)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词义(2) 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3) 了解古代汉语的句式和用法(4) 把浅近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5) 了解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6) 归纳文章的主旨(7) 评价、鉴赏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三、写作1. 准确理解题意2. 观察准确,联想恰当、想象合理3. 语言规范、连贯、得体4. 文章中心明确,结构完整,条理清楚5. 文章内容充实,情感健康6. 记叙清楚完整、详略得当;描写具体、生动;说明能把握特征、语言简明;议论论点明确、论述充分、论证合理7. 了解常见应用文的格式及行文习惯Ⅲ.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1. 考试方式采用闭卷、书面笔等。
2024年暨南华侨两校联考大纲
2024年暨南华侨两校联考大纲
2024年暨南华侨两校联考的大纲包括以下内容:
1. 语文:测试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表达能力,包括阅读理解、写作和语言表达等部分。
2. 数学:测试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包括代数、几何、概率统计等部分。
3. 英语:测试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包括听力、单项选择、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翻译和写作等部分。
4. 历史和地理(文科):历史测试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的基本知识掌握程度,以及分析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能力。
地理测试学生对地理环境、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
5. 物理、化学和生物(理科):物理测试学生对物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实验操作的掌握程度。
化学测试学生对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实验操作的掌握程度。
生物测试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实验操作的掌握程度。
6. 面试:测试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变能力,包括对问题的分析、判断和表达能力等。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大纲仅供参考,具体考试内容和形式可能会有所调整,建议考生以官方发布的最新考试大纲为准。
同时,为了顺利通过考试,建议考生提前了解考试形式和内容,制定备考计划,全面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综合能力。
港澳台联招历史考试大纲
5) 历 史Ⅰ.考试要求1.历史学科高考内容包括古今中外最重要的历史事实,要求考生通过历史基础知识的学习,初步认识人类文明和中华文明的发展演变以及中华民族在世界历史上的卓越贡献。
2.知识与能力并重。
考生应能在记忆基本史实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归纳、分析、比较,以阐明其相互关系,引出适当的结论。
3.考生掌握历史知识,还应注意时间与空间(如地理沿革)、抽象概念与形象事物并重。
Ⅱ.考试内容中国古代史一、远古时代1.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2.氏族公社山顶洞人 河姆渡氏族 半坡氏族 大汶口文化中晚期3.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黄帝、炎帝的传说 尧舜禹的禅让二、夏、商、周1. 夏朝2. 商朝商朝的建立 殷墟 甲骨文 青铜器3. 西周武王伐纣 分封制 井田制4. 春秋时期春秋五霸 老子 孔子 《孙子兵法》5. 战国时期战国七雄 商鞅变法 都江堰 冶铁业 扁鹊 鲁班 “百家争呜” 屈原编钟三、秦、汉1.秦朝秦的统一 中央集权制度 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 焚书坑儒 秦长城 陈胜、吴广起义 楚汉战争2.两汉文景之治 犁耕和耧车 汉武帝的大一统 汉武帝对匈奴的战争 张骞出使西域 西域都护的设置 丝绸之路 王莽改制 光武中兴 班超经营西域3.秦汉文化造纸术的发明《九章算术》张衡发明地动仪 华佗 司马迁和《史记》佛教的传人和道教的兴起 秦始皇陵兵马俑四、三国、两晋、南北朝1.三国鼎立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三国 吴派卫温到夷洲2.两晋两晋的短暂统一 少数民族的内迁 东晋与十六国 淝水之战3.南北朝南北朝的兴替 江南的开发 士族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4.三国两晋南北朝文化祖冲之和圆周率 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范缜和《神灭论》 王羲之的书 云冈石窟五、随、唐1.随朝随朝的统一 科举制的创立 大运河的开凿 隋炀帝派人去琉球2.唐朝唐朝的建立 均田制和租庸调制 三省六部制 康太宗和”贞观之治” 武则天”开元盛世”曲辕犁 唐都长安与洛阳 边疆各族的发展 唐与朝鲜、日本、印度的友好往来安史之乱 两税法 藩镇割据 黄巢起义3.隋唐文化赵州桥 雕版印刷术 僧一行 孙思邈和《千金方》唐诗 昊道子 敦煌莫高窟六、五代、辽、宋、夏、金、元1.五代和北宋五代十国 陈桥兵变 中央集权的加强 宋瓷 交子 王安石变法2.辽夏金和宋的并立契丹的兴起 澶渊之盟 西夏的建立 女真的兴起 北宋的灭亡 南宋的建立岳飞抗金 南方经济的发展 海外贸易的发展3.元朝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元朝的建立和统一 行省制度 澎湖巡检司 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域 民族融合和民族分化政策 棉纺织业的发展漕运和海运4.五代、宋、元文化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理学沈括和《梦溪笔谈》郭守敬和《授时历》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宋词元曲《清明上河图》七、明、清(鸦片战争以前)1.明朝明朝的建立君主专制的加强明成祖营建北京一条鞭法资本主义萌芽瓦刺和鞑靼明长城满洲的兴起和努尔哈赤建国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殖民者租占澳门明末农民战争明朝的灭亡清军入关2.清朝军机处文字狱摊丁入亩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设置台湾府粉碎噶尔丹的分裂活动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加强对西藏的管辖清朝的疆域雅克萨之战和《尼布楚条约》3.明清文化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天工开物》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中国近代史一、鸦片战争1.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的禁烟运动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西方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林则徐和虎门销烟2.战争经过英国发动鸦片战争虎门之战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昊淞口之战3.战争的影响中英《南京条约》新思想的萌发4.第二次鸦片战争战争的爆发《天津条约》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北京条约》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二、太平天国运动1.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金田起义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2.太平天国后期的斗争天京变乱《资政新篇》李秀成和陈玉成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及历史意义三、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资本主义国家侵略中国的加剧1.洋务运动洋务派的出现近代军事工业北洋海军的建立近代民用工业2.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3.中法战争战争的爆发马尾海战和镇南关大捷《中法新约》清政府在台湾建立行省4.甲午中日战争战争的爆发黄海大战日军旅顺大屠杀威海卫战役《马关条约》5.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帝国主义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 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四、戊戍变法和义和团运动1.戊戍变法康有为、梁启超的变法活动百日维新戊戍变法的历史意义2.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义和团运动的兴起抗击八国联军的战斗《辛丑条约》五、辛亥革命和清朝的灭亡1.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孙中山和兴中会的建立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和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建立中国同盟会及三民主义纲领2.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和辛亥革命的爆发广州黄花岗起义四川保路运动武昌起义3. 中华民国的成立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和清朝统治的结束《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六、北洋军阀的统治1.反对袁世凯统治的斗争北洋军阀政权的建立“二次革命”日本提出《二十一条》袁世凯复辟帝制护国运动2.段祺瑞的独裁统治和护法运动军阀割据张勋复辟护法运动3.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七、近代文化1.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严复2.科学技术李善兰的数学成就华衡芳和徐寿的译书活动詹天知和京张铁路冯如设计制造飞机3.文书艺术和史学“诗界革命”与黄遵宪的诗讉责小说京剧的形成八、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堂的创立1.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新文化运动的内容2.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五四运动及其历史意义马克思主义的传播3.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4. 工人运动的高潮香港海员大罢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九、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和北洋军阀统治的崩溃1.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国共产党制定革命统一战线政策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的建立2.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北京政变和孙中山北上五州运动省港大罢工广东革命根据地国民政府和国民革命军的建立3.北伐战争4.国民党右派发动政变和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中山舰事件“四一二”事变“七一五”事变十、第二次国共合作与抗日战争“九一八”事件“一二.九“运动 西安事变 ”七七“卢沟桥事变 ”八一三”抗战八路军与新四军台儿庄战役平型关战役南京大屠杀抗战胜利十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八一”南昌起义井冈山根据地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红军长征陕北抗日根据地中共“七大”重庆谈判与《双十协议》内战爆发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渡江战役大陆的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十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经济建设和祖国统一大业经济建设在曲折中发展改革开放及其成就外交领域的主要成就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世界史一、资本主义的兴趣1.资本主义的最初萌芽2.新航路的开辟3.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殖民扩张4.宗教改革5.文艺复兴但丁 达.芬奇 莎士比亚 哥白尼 布鲁诺 伽利略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2.王权和议会的斗争3.革命战争的进程4.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5.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688年政变《权利法案》三、第一次工业革命1.英国工业革命2.工业革命的扩展和影响四、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 英法的殖民扩张 英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 殖民主义的双重历史使命五、美国独立战争1.独立战争的背景 殖民地与英国矛盾尖锐化 波士顿倾茶事件2.独立战争 来克星顿枪声 乔治.华盛顿 《独立宣言》 战争的胜利3.美国联邦政府的成立 1787年宪法 联邦政府成立六、法国大革命和法兰西第一帝国1.启蒙运动 伏尔泰 孟德斯鸠 鲁索 “百科全书派”2.革命的开始 封建专制制度的危机 攻克巴士底狱 《人权宣言》3.革命战争的爆发和王位倾覆 1792年8月起义 瓦尔密大捷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成立 4.吉伦特派统治和雅各布宾派专攻 1793年5至6月起义雅各布宾派专政 热月党的统治 雾月政变 5.法兰西第一帝国和维也纳体系 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兴亡 维也纳会议七、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1.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2.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和《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八、沙皇俄国的改革和侵略扩张1.彼得一世改革2.1861年改革3.俄国的侵略扩张九、美国内战1.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2.南北战争 内战爆发 《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的宣言》 美国内战的历史意义十、亚洲革命风暴1.亚洲革命风暴2.1858-1859年印度民族起义 印度完全沦为英国殖民地 士兵起义十一、日本明治维新1.19世纪中期日本的社会矛盾 幕府统治的危机 武装倒幕2.明治维新十二、德意志和意大利的统一1.德意志的统一2.意大利的统一十三、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1.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内容 垄断组织的形成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阶段的经济、政治特征3.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重新瓜分世界的争斗 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十四、亚洲、非洲的民主运动1.亚洲觉醒2.非洲人民的反帝斗争十五、第一次世界大战1.大战的爆发和大战的性质2.重要战役3.大战结束十六、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十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巴黎和会 巴黎和会的召开 凡尔赛和约 国际联盟2.华盛顿会议 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五国海军协议 九国公约十八、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1.德国十一月革命2.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3.土耳其凯末尔革命十九、战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1.英国、法国2.美国、日本3.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建立二十、两次世界大战之间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2.罗斯福新政3.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4.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廿一、第二次世界大战1.慕尼黑阴谋2.大战的进程 德国突袭波兰 法国的溃败 德国突袭苏联 太来洋战争爆发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斯大林格勒战役 中途岛战役3.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 意大利投降 德黑兰会议 开罗宣言 诺曼底登陆 雅尔塔会议 德国投降 波茨坦会议 日本投降 4.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廿二、战后世界1.战后的世界形势雅尔塔体系 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建立2.美国的霸权地位和“冷战”的开始 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北大西洋公约》和《华沙条约》 朝鲜战争 越南战争3.美苏争霸 美苏争霸的形成 六七十年代的美苏争霸 80年代的美苏关系4.殖民体系的崩溃和第三世界的兴起 万隆会议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东盟的建立 韩国、新加坡、香港等的经济发展5.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状况 第三次科技革命 美、日等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 欧洲共同体6.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7.世界格局的新变化Ⅲ.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1.考试形式采用闭卷。
港澳台联考试卷--中国近现代史复习--30红军的长征
北京博飞华侨港澳台全国联考—中国近现代史系统复习资料30红军的长征联考考纲紅軍長征知识清单一、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1、原因:A.“九一八”事变,蒋介石不抵抗政策,使东北三省全部落入日本之手。
B.“九一八”事变后,全国人民愤怒谴责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强烈要求国民政府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2、实质:对日妥协、对内剿共;3、表现:(1)发动第四次反革命围剿失败——红军由周恩来、朱德指挥(2)发动第五次反革命围剿——红军失败,原因是左倾错误导致(3)围追堵截长征中的红军(4)围攻西北红军(5)1935年《何梅协定》(6)镇压一二·九运动4、放弃标志: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后蒋答应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二、红军长征:1、原因:直接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客观——敌强我弱;主观原因(根本原因)——王明左倾错误:进攻中冒险主义、防御中保守主义。
2、经过:(1)初期失利——左倾错误:逃跑主义(2)历史转折——遵义会议:时间;1935年1月;内容:纠正博古等在军事、组织上的左倾错误(思想错误肃清——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意义:纠正左倾领导,确立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标志(理由:独立自主、妥善解决);生死悠关转折点。
(3)走向胜利:四渡赤水——打乱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包围圈;渡大渡河、夺沪定桥、过雪山、草地……甘肃、陕北(注意顺序)(4)胜利标志:中央红军胜利:1935年10月陕北会师;完全胜利:1936年10月会宁会师(一、二、四方面军)3、意义:要点:(1)粉碎企图、转危为安(2)保存精华、构成主干(3)宣传主张、播下种子重点、难点、考点解析1.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第一次独立自主的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
妥善的解决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戊戍變法和義和團運動 1.戊戍變法 康有為、梁啟超的變法活動 百日維新 戊戍變法的歷史意義 2.義和團運動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義和團運動的興起 抗擊八國聯軍的戰鬥 《辛丑條約》 五、辛亥革命和清朝的滅亡 1.資產階級革命運動的興起 孫中山和興中會的建立 民主革命思想的傳播和資產階級革命團體的建立 中國同盟會及三民主義綱領 2.資產階級革命運動的發展和辛亥革命的爆發 廣州黃花崗起義 四川保路運動 武昌起義 3. 中華民國的成立 南京臨時政府的成立和清朝統治的結束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六、五代、遼、宋、夏、金、元 1.五代和北宋 五代十國 陳橋兵變 中央集權的加強 宋瓷 交子 王安石變法 2.遼夏金和宋的並立 契丹的興起 澶淵之盟 西夏的建立 女真的興起 北宋的滅亡 南宋的建立 岳飛抗金 南方經濟的發展 海外貿易的發展 3.元朝 成吉思汗統一蒙古 元朝的建立和統一 行省制度 澎湖巡檢司 西藏正式成為元朝的行 政區域 民族融合和民族分化政策 棉紡織業的發展 漕運和海運 4.五代、宋、元文化 活字印刷術 指南針和火藥 理學 沈括和《夢溪筆談》 郭守敬和《授時歷》 司馬光和《資 治通鑒》 宋詞 元曲 《清明上河圖》 七、 明、清(鴉片戰爭以前) 1.明朝 明朝的建立 君主專制的加強 明成祖營建北京 一條鞭法 資本主義萌芽 瓦刺和韃靼 明長 城 滿洲的興起和努爾哈赤建國 鄭和下西洋 戚繼光抗倭 葡萄牙殖民者租占澳門 明末農民 戰爭 明朝的滅亡 清軍入關 2.清朝 軍機處 文字獄 攤丁入畝 資本主義萌芽的緩慢發展 鄭成功收復臺灣和清朝設置臺灣府 粉 碎噶爾丹的分裂活動 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亂 加強對西藏的管轄 清朝的疆域雅克薩之戰和 《尼布楚條約》 3.明清文化 李時珍和《本草綱目》 《農政全書》 《天工開物》 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三國演義》 《水滸傳》 《西遊記》 《紅樓夢》
第三次科技革命 美、日等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的發展 歐洲共同體
6.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 7.世界格局的新變化
Ⅲ.考試形式及試卷結構 1.考試形式採用閉卷。考試時間 120 分鐘。 2.試卷滿分 150 分,選擇題 60 分,非選擇題 90 分。 3.非選擇題中的問答題部分共三題,可任意選答其中二題。 4.中國古代史、中國近代史、世界史的試題各占約三分之一
十、 第二次國共合作與抗日戰爭 “九一八”事件 “一二.九“運動 西安事變 ”七七“盧溝橋事變 ”八一三”抗戰八路軍與新四軍 臺兒莊戰役 平型關戰役 南京大屠殺 抗戰勝利
十一、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鬥爭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 “八一”南昌起義 井岡山根據地與”中華蘇維埃共和國” 紅軍長征 陝北抗日根據地 中共“七 大” 重慶談判與《雙十協定》 內戰爆發 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 渡江戰役 大陸的解放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中國近代史
一、鴉片戰爭 1.英國的鴉片走私和中國的禁烟運動 鴉片戰爭前的中國和西方 英國向中國走私鴉片 林則徐和虎門銷烟 2.戰爭經過 英國發動鴉片戰爭 虎門之戰 三元里人民的抗英鬥爭 昊淞口之戰 3.戰爭的影響 中英《南京條約》新思想的萌發 4.第二次鴉片戰爭 戰爭的爆發《天津條約》 英法聯軍攻占北京《北京條約》 沙俄侵占中國大片領土
十八、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革命運動和民族解放運動 1.德國十一月革命 2.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3.土耳其凱末爾革命
十九、戰後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 1.英國、法國 2.美國、日本 3.意大利法西斯政權的建立
二十、兩次世界大戰之間 1.1929-1933 年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危機 2.羅斯福新政 3.歐洲戰爭策源地的形成 4.亞洲戰爭策源地的形成
八、 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堂的創立 1.新文化運動 新文化運動的興起 新文化運動的內容 2.五四運動和馬克思主義的傳播 五四運動及其歷史意義 馬克思主義的傳播 3.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共產主義小組的建立 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4. 工人運動的高潮 香港海員大罷工 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
九、 國民革命運動的發展和北洋軍閥統治的崩潰 1.第一次國共合作 中國共產黨制定革命統一戰線政策 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黃埔陸軍軍官學校的 建立 2.國民革命運動的興起 北京政變和孫中山北上 五州運動 省港大罷工 廣東革命根據地 國民政府和國民革命軍的 建立 3.北伐戰爭 4.國民黨右派發動政變和國民革命運動的失敗 中山艦事件 “四一二”事變 “七一五”事變
1688 年政變 《權利法案》
布魯諾
伽利略
三、 第一次工業革命 1.英國工業革命 2.工業革命的擴展和影響
四、 西歐國家的殖民擴張 英法的殖民擴張 英國成為最大的殖民國家 殖民主義的雙重歷史使命
五、 美國獨立戰爭 1.獨立戰爭的背景 殖民地與英國矛盾尖銳化 波士頓傾茶事件 2.獨立戰爭
來克星頓槍聲 喬治.華盛頓 《獨立宣言》 戰爭的勝利 3.美國聯邦政府的成立
六、北洋軍閥的統治 1.反對袁世凱統治的鬥爭 北洋軍閥政權的建立 “二次革命” 日本提出《二十一條》
袁世凱復辟帝制 護國運動 2.段祺瑞的獨裁統治和護法運動 軍閥割據 張勛復辟 護法運動 3.民族工業的進一步發展
七、近代文化 1.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嚴復 2.科學技術 李善蘭的數學成就 華衡芳和徐壽的譯書活動 詹天知和京張鐵路 馮如設計制造飛機 3.文書藝術和史學 “詩界革命”與黃遵憲的詩 讉責小說 京劇的形成
1787 年憲法 聯邦政府成立
六、 法國大革命和法蘭西第一帝國 1.啟蒙運動
伏爾泰 孟德斯鳩 盧梭 “百科全書派” 2.革命的開始
封建專制制度的危機 攻克巴士底獄 《人權宣言》 3.革命戰爭的爆發和王位傾覆
1792 年 8 月起義 瓦爾密大捷 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的成立 4.吉倫特派統治和雅各賓派專攻
1793 年 5 至 6 月起義 雅各賓派專政 熱月黨的統治 霧月政變 5.法蘭西第一帝國和維也納體系
华侨港澳台联考历史考试大纲
歷史
Ⅰ.考試要求 1.歷史學科高考內容包括古今中外最重要的歷史事實,要求考生通過歷史基礎知識的學習, 初步認識人類文明和中華文明的發展演變以及中華民族在世界歷史上的卓越貢獻。 2.知識與能力並重。考生應能在記憶基本史實的基礎上,進行綜合、歸納、分析、比較,以 闡明其相互關係,引出適當的結論。 3.考生掌握歷史知識,還應注意時間與空間(如地理沿革)、抽象概念與形象事物並重。
Ⅱ.考試內容 中國古代史 一、遠古時代 1.我國境內的早期人類 2.氏族公社 山頂洞人 河姆渡氏族 半坡氏族 3.黃帝和堯舜禹的傳說 黃帝、炎帝的傳說 堯舜禹的禪讓
大汶口文化中晚期
二、夏、商、週 1. 夏朝 2. 商朝 商朝的建立 殷墟 甲骨文 青銅器 3. 西周 武王伐紂 分封制 井田制 4. 春秋時期 春秋五霸 老子 孔子 《孫子兵法》 5. 戰國時期 戰國七雄 商鞅變法 都江堰 冶鐵業
重新瓜分世界的爭鬥 兩大軍事集團的形成
十四、亞洲、非洲的民主運動 1.亞洲覺醒 2.非洲人民的反帝鬥爭
十五、第一次世界大戰 1.大戰的爆發和大戰的性質 2.重要戰役 3.大戰結束
十六、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
十七、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1.巴黎和會
巴黎和會的召開 凡爾賽和約 國際聯盟 2.華盛頓會議
華盛頓會議的召開 五國海軍協定 九國公約
十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經濟建設和祖國統一大業 經濟建設在曲折中發展 改革開放及其成就 外交領域的主要成就 香港和澳門的回歸
世界史 一、 資本主義的興趣 1.資本主義的最初萌芽 2.新航路的開辟 3.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殖民擴張 4.宗教改革 5.文藝復興 但丁 達.芬奇 莎士比亞 哥白尼 二、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1.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2.王權和議會的鬥爭 3.革命戰爭的進程 4.克倫威爾的獨裁統治 5.君主立憲制的確立
扁鵲
魯班
“百家爭嗚”
屈原 編鐘
三、秦、漢 1.秦朝 秦的統一 中央集權制度 統一度量衡、貨幣和文字 焚書坑儒 秦長城 陳勝、吳廣起義 楚漢戰爭 2.兩漢 文景之治 犁耕和耬車 漢武帝的大一統 漢武帝對匈奴的戰爭 張騫出使西域 西域都 護的設置 絲綢之路 王莽改制 光武中興 班超經營西域 3.秦漢文化 造紙術的發明 《九章算術》 張衡發明地動儀 華佗 司馬遷和《史記》 佛教的傳人和道 教的興起 秦始皇陵兵馬俑
廿二、戰後世界 1.戰後的世界形勢 雅爾塔體系 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的建立 2.美國的霸權地位和“冷戰”的開始
杜魯門主義 馬歇爾計劃 《北大西洋公約》和《華沙條約》 朝鮮戰爭 越南戰爭 3.美蘇爭霸
美蘇爭霸的形成 六七十年代的美蘇爭霸 80 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美蘇關係 4.殖民體系的崩潰和第三世界的興起
萬隆會議 不結盟運動的興起 東盟的建立 韓國、新加坡、香港等的經濟發展 5.戰後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狀況
廿一、第二次世界大戰 1.慕尼黑陰謀 2.大戰的進程
德國突襲波蘭 法國的潰敗 德國突襲蘇聯 太來洋戰爭爆發 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形 成 斯大林格勒戰役 中途島戰役 3.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偉大勝利
意大利投降 德黑蘭會議 開羅宣言 諾曼底登陸 雅爾塔會議 德國投降 波茨坦會 議 日本投降 4.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偉大歷史意義
印度完全淪為英國殖民地 士兵起義
美國內戰的歷史意義
十一、日本明治維新 1.19 世紀中期日本的社會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