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路梨花 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驿路梨花》教学设计
《驿路梨花》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文中的生字词,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分析文中描写梨花的语句,体会其作用。
(3)理解小茅屋的主人是谁,把握文章的主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课堂发言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哈尼小姑娘和解放军的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分析文中描写梨花的语句,体会其作用。
(2)理解小茅屋的主人是谁,把握文章的主题。
2.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深刻的主题和细腻的情感,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等美德。
三、教学方法1. 朗读法: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提问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章的内容和主题。
4.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情感。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播放一段梨花盛开的视频或展示梨花的图片,让学生欣赏梨花的美丽。
2. 提问学生:看到梨花,你会想到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梨花的洁白、美丽、纯洁等特点)3. 教师引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驿路梨花》也与梨花有关。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美丽的故事,感受梨花的魅力和人性的温暖。
(二)初读课文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借助工具书解决。
2. 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正音释词。
3. 学生默读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精读课文1. 找出文中描写梨花的语句,读一读,说一说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1)“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作用:描写了梨树林的美丽景色,为故事的发展营造了一个优美的环境。
(2)“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
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
初中语文《驿路梨花》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驿路梨花》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驿路梨花》的基本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和心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梨花的喜爱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
(2)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激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驿路梨花》的基本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
2.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三、教学难点1. 分析课文中的细节描写,理解人物性格和心理。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驿路梨花》的作者和背景。
(2)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2)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细节描写,理解人物性格和心理。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课堂讲解,深入分析课文内容。
(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梨花的喜爱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
5. 课堂练习:(1)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点评学生练习成果,进行反馈和指导。
6. 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强调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为学生课后学习提供指导。
五、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驿路梨花》,巩固所学知识。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读后感,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3. 预习下节课内容,做好学习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的准确性以及合作探讨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理解程度。
2.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驿路梨花教学设计(精选6篇)
•••••••••••••••••驿路梨花教学设计驿路梨花教学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驿路梨花教学设计(精选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驿路梨花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的一、学习以梨花为代表的青年一代的优秀品质。
二、学习本文在立意、构思、描写等方面的特点。
教学设想一、这是一篇小说,但根据初一册的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际,仍按记叙文教学。
因此不必象分析小说那样重点放在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等方面,而应着重放在对有关事物具体生动的描写,反映几个人物的精神面貌方面。
二、预习时要求学生事先完成课后习题一,填好表格以熟悉并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然后引导学生体会文章在立意、构思、写景、标题等方面的特点。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四、教具准备:幻灯教学内容与步骤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理清文章线索,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
2.揭示文章主题,明确写景的作用及标题设立的巧妙。
一、检查习过程中字词的掌握情况。
(幻灯展示)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学生到黑板上注音)⑴ A 驿路() B 荆棘() C 陡峭()⑵ A 竹篾() B 简陋() C 恍惚()⑶ A 麂子() B 修葺() C 讴歌()2.解释下列词语,(本题结合课文语境进行讲解,由学生回答)陡峭:形容山势直上直下。
修葺:修理房子。
恍惚:看得不清楚,不真切。
修长:长。
折损:因过分尊敬使人承受不起。
悠闲:闲适自得。
二、导入新课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上新课第二十一课《驿路梨花》。
板书课题:二一. 驿路梨花作者:彭荆风同学们是否有这样的生活体验:我们到一座深山去玩或到荒无人烟的野外去玩,就在我们玩得十分开心而肚子开始饿起来、腿开始酸起来时,天已不知不觉地暗了下来,这个时候你们最渴望的是什么呢?(有个落脚点,哪怕是一座破旧的小茅屋供休息也好。
)要是没有怎么办?(只好露宿山林或野外了。
《驿路梨花》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掌握生词和短语,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运用批判性思维,对课文进行深入分析,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通过课内外拓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培养学生尊重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3)培养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掌握生词和短语,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
2.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
(2)运用批判性思维,对课文进行深入分析。
(3)课内外拓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朗读音频,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内容。
(2)简要介绍课文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互相交流,讨论生词和短语的含义。
3.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难点词汇。
(2)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
4. 小组讨论:(1)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分享。
5. 课内外拓展:(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课文主题的理解。
(2)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课文主题的作文。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
(2)评价学生在讨论、汇报中的表现。
2. 作业评价:(1)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价学生的写作能力。
(2)关注学生在作文中对课文主题的理解和运用。
3. 综合评价:(1)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驿路梨花》教案设计【优秀6篇】-最新
《驿路梨花》教案设计【优秀6篇】主持词已成为各种演出活动和集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当今不断发展的世界,主持词的实用频率越来越高,一般我们都会做好相关准备的,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分享的6篇《《驿路梨花》教案设计》,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的好友哦。
《驿路梨花》教案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体会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了解鲁迅作为普通人的一面,理解作者由衷的爱戴之情。
2、学习作者善于撷取生活琐事来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学习作者用质朴平实的语言表达真情实感的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作者浅白质朴、清新隽永的语言和善于通过生活琐事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1、理解萧红笔下的鲁迅形象,体会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
2、学习从多角度多侧面挖掘人物内涵。
教学方法:讨论法问题教学法【教学过程】:一、课文导入同学们,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这样一个人,为了疗救愚弱的国民,他弃医从文;为了揭露“吃人”的社会,他上下求索。
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他是一位清醒的智者;在白色恐怖的年代,他是一位不屈的斗士。
他一生致力于唤醒麻木不仁的国民,是当之无愧的伟人。
这就是鲁迅先生。
对于鲁迅先生,同学们再熟悉不过了,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曾经学过的鲁迅的作品。
鲁迅文学中的鲁迅形象:小时候的鲁迅—— 天真、烂漫、充满童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赴日本求学时期、弃医从文的鲁迅—— 觉悟、思想、爱国情怀《藤野先生》回国组织同盟会时期的鲁迅—— 觉醒追求、执着坚定《孔乙己》老师启发导入:从学过的这些文本中,同学们似乎很容易不由自主地选择“伟大”这个词来形容鲁迅,他的地位如同圣人一般高大,好像他的一言一行都充满了严肃的意味,让人只可远观,难以接近。
在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回忆鲁迅先生》里,作者萧红就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平凡的鲁迅先生。
作者简介萧红二、初步感知——感悟鲁迅的普通与平凡同学们课前也做了预习工作,下面同学们快速通读文本,感悟萧红塑造的鲁迅形象。
驿路梨花教案5篇
驿路梨花教案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老师,写教案是我们必须专心学习的事情,在下笔写一份教案时,我们都要有着较强的思维规律能力,以下是我精心为您推举的驿路梨花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驿路梨花教案篇1(一)教学建议1.结合小说的文体特征解读文本,以情节结构、人物形象、叙述手法和主题思想为重点。
2.课前要让学生反复阅读文本,整体感知文本的主要内容,根据时间挨次理清主要人物和主要时间。
3.老师要留意思维方法的指导和点拨,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问题。
(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理清篇章结构。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理解小说的叙述手法及表达效果。
多角度分析小说的主题。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人物形象分析;2.难点:小说深厚的思想内蕴分析。
教学方法问题讨论法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理清篇章结构。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及内容一、引入新课今日我们要学习的《驿路梨花》,是一篇小说,是彭荆风。
(板书标题、)二、问题探讨(一):结构分析阅读小说,首先要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
本文以“我们”的行止和见闻为主线。
根据你的理解,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要点全文以“我”和老余的见闻为主线展开情节,可分五部分:第一部分(1—8自然段),从开头到“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我”和老余在梨树林中发现小屋;第二部分(9—12自然段),从“老余打着电筒走过去”到“可能是一位守山护林的老人”,小屋帮助“我们”解除了饥饿疲惫;第三部分(13-27自然段),从“正说着”到“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唱歌”,“我们”和老猎人之间的误会;瑶族老人述说小屋主人名叫梨花;第四部分(28—36自然段),从“第二天早上”到“常来照管这小茅屋”,写“我们”遇到梨花妹妹,梨花妹妹讲出小屋的来历;第五部分(37自然段),从“我望着这群”到篇末,点名主题,收束全篇。
三、问题探讨(二):人物分析课文中写了哪些人?他们出场的挨次是怎样的?他们为路边小茅屋做了些什么?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文章在刻画这些人物是采纳了怎样的手法?要点①课文中写的人物及其出场挨次是:“我”和老余、瑶族老人、一群哈尼小姑娘、(解放军)、(梨花)。
驿路梨花优秀教案(通用7篇)
驿路梨花优秀教案驿路梨花优秀教案(通用7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驿路梨花优秀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驿路梨花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习略读,快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梨花”的象征意思和作用。
2.理清文章思路,体会构思巧妙,设置悬念、误会使故事情节一波三折的写法。
3.体会文章描写的朴实民风,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能对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
4.培养学生修身正己的公德意识。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点拨法。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查找作者彭荆风的资料,雷锋精神的资料,南宋诗人陆游《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
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首先欣赏一首诗,说一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南宋陆游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
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
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
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
这首诗最后一句“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
”是说,可以预料到来年寒食节,祭扫宋先帝陵墓的使者,将通过梨花盛开的驿道而到达洛阳。
表达了陆游听到收复西京的消息,异常高兴的心情。
作家彭荆风借用这首诗的诗句“驿路梨花处处开”写了篇散文《驿路梨花》,今天我们学习这篇文章,探究彭荆风要通过“驿路梨花处处开”表达怎样的情感?二、出示学习目标三、汇报自学,展示自我1、关于梨花的诗句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苏东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白居易)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苏东坡)红袖织凌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李商隐)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杜牧)2、雷锋精神雷锋(1940-1962),中国家喻户晓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他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却助人无数。
驿路梨花教案 驿路梨花教案余映潮优质
驿路梨花教案驿路梨花教案余映潮优质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培养热爱自然、珍惜环境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3.文章主题的把握与体会。
三、教学难点1.课文内容的深层理解。
2.文章主题的提炼与表达。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及作者。
(2)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
2.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2)学生分享生字词学习心得。
3.课堂讨论(1)教师提问:课文讲述了哪些内容?4.内容解析(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
(2)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
5.主题探讨(1)教师引导学生探讨文章主题。
(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
(2)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
7.作业布置(1)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2)学生预习下一课内容。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较好,但个别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够深入。
2.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引导。
3.作业布置环节,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适当调整作业难度。
六、教学评价1.课后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跟踪调查,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2.通过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效果。
七、教学资源1.课文原文。
2.生字词表。
3.课文解析资料。
八、教学建议1.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结合课后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九、教学拓展1.学生课后收集关于梨花的诗句,进行分享交流。
2.学生以“驿路梨花”为主题,进行绘画或写作创作。
本节课通过学习《驿路梨花》,使学生了解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喻冰《驿路梨花》教案教学
喻冰《驿路梨花》教案教学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课文《驿路梨花》的基本内容,感受作品中的美好情感。
2.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美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品中的美好情感;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技巧。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主题。
2.自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感知作品内容,初步理解作品主题。
3.分析课文(1)分析课文结构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划分段落,概括段意。
(2)分析人物形象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主要人物形象,讨论其性格特点。
(3)分析写作技巧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如:象征、拟人等。
4.精讲课文教师针对课文中的重点句子、词语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课堂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就课文主题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
6.课堂小结7.课后作业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主题。
二、自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感知作品内容,初步理解作品主题。
三、分析课文结构1.划分段落,概括段意2.分析课文结构,讨论课文主题第二课时一、分析人物形象1.分析主要人物形象,讨论其性格特点2.分析其他人物形象,感受作品中的美好情感二、分析写作技巧1.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2.分析课文中的拟人手法第三课时一、精讲课文1.讲解重点句子、词语2.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技巧二、课堂讨论1.就课文主题进行讨论2.分享自己的感受第四课时一、课堂小结二、课后作业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分析课文《驿路梨花》,使学生深入理解了作品内容,感受到了作品中的美好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人物形象和写作技巧,提高了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同时,通过课堂讨论,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驿路梨花》教案设计优秀7篇
《驿路梨花》教案设计优秀7篇【课时安排】1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小说设置悬念和误会的巧妙构思。
2.体会小说设题的精妙。
3.弘扬传承雷锋精神。
一、直接入题,明确目标二、精读课文,初识小屋及屋主人1.请同学们齐读8--11段,从文中提炼信息,说说这是一间怎样的房屋。
2.从小屋陈设可以看出屋主人的什么特点?三、略读课文,体味悬念和误会的妙处4.到底谁是小茅屋的主人?四、细读课文,品味“梨花”之美5.跳读课文,勾画出和“梨花”相关的内容,分析理解“梨花”在文中的不同含义及作用。
6.你怎样理解文章的标题《驿路梨花》?五、总结延读,一花引得百花开六、板书设计驿路梨花处处开爱暖人间雷锋精神代代传知识与技能学习本文传神的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过程与方法学习快速浏览课文,借助小标题,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航天人所具有的科学精神,激发民族自豪感。
重点学习快速浏览课文,借助小标题,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难点学习本文内容的科学性与语言的通俗化相结合的特点。
方法:速读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多媒体课件。
1课时导入:大漠长空,天高地阔,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秋色斑斓。
待发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静默在发射塔架。
全世界的目光,都跨洋过海穿山越岭,投注在中国西北部这片大漠深处,聚焦在广袤旷野中这巍峨耸立的塔架上。
接着,我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杨利伟来为我们讲述我国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情况。
杨利伟,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特级航天员。
他是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在中共某某大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
杨利伟在原空军部队安全飞行1,350小时之久。
202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象征着中国太空事业向前迈进一大步,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
2023年9月15日,太空探索者协会第27届年会在北京闭幕,杨利伟被授予“列昂诺夫奖”。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是“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简称“神五”,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五艘飞船,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射的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
驿路梨花(教案)-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
-课文内容的理解:学生能准确把握《驿路梨花》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及作者表达的情感,理解课文中生词、成语、特殊句式等语言表达方式。
-写作手法的掌握:学生能识别并理解课文中运用的对比、衬托、抒情等写作手法,并学会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精彩语句的品味:学生能够从课文中挑选出具有美感的语句,分析其修辞效果,提高自己的审美鉴赏能力。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练习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课文写作手法在实际写作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写作中的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课外知识的拓展:学生能够了解课文的历史背景,增加对相关文学常识的了解,提升文化素养。
举例解释:
-对于故事情节的理解,如“夜宿梨花村,主人竟是谁?”这一悬念的设置,学生需理解其对于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在写作手法上,如“山花烂漫,鸟语花香”这一句,学生需学会如何运用抒情手法来表达对自然美景的喜爱。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驿路梨花》的基本情节和主题。这篇文章通过对梨花村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思乡之情。这种情感表达是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手法,有助于读者产生共鸣。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对梨花的具体描写。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色,以及这样的描写如何唤起读者的情感。
七年级语文下册《驿路梨花》教案、教学设计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教师将组织学生:
1.分组讨论文章的主题、写作技巧、情感态度等方面,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进行思维碰撞。
2.每个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分享本组的讨论成果,其他小组可进行补充或质疑。
1.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幅美丽的梨花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特点,引发他们对美的思考。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梨花在我国哪个地区盛开吗?”引导学生回答,进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驿路梨花》。
3.简要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让学生对文章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4.提出问题:“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他希望通过这篇文章传达给读者哪些信息?”引发学生的思考,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4.学生在团队合作、表达交流方面,个体差异较大。部分学生表现活跃,善于表达;另一部分学生则相对沉默,需要教师给予关注和鼓励,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并掌握文章的写作技巧,如对比、衬托等,能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
2.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理解文本所传递的价值观,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四)课堂练习,500字
在课堂练习环节,教师将设计以下练习:
1.根据文章内容,让学生运用所学写作技巧进行仿写,提高写作能力。
2.设计填空、选择、简答等题型,检测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让学生结合文章主题,谈谈自己的感悟,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5.融入情感教育,培养正确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态度,培养他们的同理心。
《驿路梨花》教案
《驿路梨花》教案《驿路梨花》教案篇1l 教材分析《驿路梨花》是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是略读单元。
这个单元的课文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中华美德以及时代对这些美德的呼唤,《驿路梨花》以“我”和老余的见闻为主线展开叙述,围绕“小茅屋的主人是谁”这个问题展开,设置悬念,中间穿插了两次误会,步步深化悬念,分别引出解放军搭建小屋、梨花姑娘照料小屋的往事,从而彻底解开悬念。
讴歌了以梨花为代表的青年一代的优秀品质,生动地表现了雷锋精神在少数民族地区生根、开花、不断传承的动人情景,歌颂了各族人民助人为乐的高尚美德。
l 学情分析初一下学期的学生通过七上教材的学习,以及本册书前三个精读单元的学习,对记叙文的相关知识有了较全面的掌握,对学习记叙文的方法也有了一定的积累。
因此我更强调对于__的整体感知,课上引导学生有目标地进行筛选式阅读,以学生阅读、讨论、感悟为主,教师适当地“插言”“拨问”,帮助学生完成重难点的突破,教会学生略读的方法;且七年级学生的表达能力整体较弱,常出现知而不擅言的情况,因此在教学中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准确表达观点的能力,真正给学生话语权。
l 设计理念1.《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通过朗读,学生进入课文情境,直接真切地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这是实现改变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主动发现的一个有效方法。
因此该教案设计中不用分析讲解代替学生对课文的自主感悟,而是采用朗读作为学生学习探究的重要手段,根据学生情况精心设计记叙文诵读教学的层次,每读一遍提出不同要求,这样由浅入深,通过“读”把感情主旨等主要问题解决了,从而提高学生对__的整体感知能力。
2.新课程重视把语文与生活联系起来,强调创设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去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
这篇__创作于1977年秋,是在中央重新提出了学习雷锋的大背景下创作的,而零零后的学生对于这类__的情感距离较远,阅读兴趣不浓,故本课堂安排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表演和诵读中体会梨花精神(雷锋精神),并让学生说说身边的“梨花”。
《驿路梨花》教案
《驿路梨花》教案•相关推荐《驿路梨花》教案(通用11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驿路梨花》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驿路梨花》教案篇1教学目的1.学习本篇顺叙故事波澜起伏、运用插叙表明原委和间接描写物的.写作方法。
2.体会本篇巧妙标题的深刻含意。
3.学习优秀人物的向雷锋学习。
教学设想本篇不是从解放军盖起小屋,梨花姑娘照料小屋写起顺叙出十多年的时间跨度、直接描写解放军和梨花姑娘。
而是集中在一个夜晚和早晨,按“我们”宿在小屋的得解饥疲和见闻顺序,组织材料,结构篇章,间接描写解放军和梨花姑娘,叙中融情,叙后抒情,抒情结尾;其中两段具有插叙作用的人物语言,表明小屋的建造者和照料者,并在叙写所见所闻当中,先设置出一个悬念,穿插两个误会,步步深化悬念,最后彻底解开悬念;从而体现出了作者构思谋篇的匠心,构成了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和回环递进的结构形式,有力地表达了赞美青年一代学习雷锋、心灵纯美的主题。
引导学生体会这种艺术形式的表现力量,达到教学目的。
本篇以“驿路梨花”为题,一语双关,譬喻恰切,形象鲜明,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
引导学生在分析作品基础上体会标题含意,培养鉴赏能力。
本篇安排两个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教学重点把握故事梗概,理清篇章结构,分析梨树林中发现小屋。
教学过程1.由新单元教学的开始,引出《驿路梨花》(板书课题)。
2.要求学生阅读预习提示,初步了解本篇;参看注释阅读课文,理解词义、句意、全文大意。
3.引导学生读准字音。
驿:yi蔑miè陋lòu撵niǎn麂jǐ葺qì4.指定学生朗读课文。
要求读音准确,缓急得当。
5.引导学生把握故事梗概,理清篇章结构。
(1)本篇的核心事物是什么?直接描写并贯穿全篇的是什么人?学生回答,教师明确:本篇的核心事物是小屋,直接描写并贯穿全篇的人物是“我们”。
驿路梨花(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驿路梨花》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学科领域:语文年级:八年级课时:2课时编写日期:2024年9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驿路梨花》的诗句;(2)能够分析诗中的意象、意境和表现手法;(3)能够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歌的主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诗文内容;(2)通过分析、比较等方法,掌握诗歌的表现手法;(3)通过创作、展示等途径,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2)培养学生热爱文学、热爱生活的态度;(3)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句的理解和背诵;(2)诗歌意象、意境和表现手法的分析;(3)诗歌主题的领会。
2. 教学难点:(1)诗歌表现手法的理解与应用;(2)学生创作能力的提升;(3)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歌的美;2. 互动式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3.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诗歌的奥秘;4. 情感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诗人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题目《驿路梨花》,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朗读感悟(1)让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意象,如“驿路”、“梨花”等;(3)讨论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3. 分析解读(1)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如比喻、拟人等;(2)引导学生掌握诗歌的主题,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3)举例说明诗歌的表现手法在实际写作中的应用。
4. 创作展示(1)让学生根据诗歌的主题和表现手法,进行小练笔;(2)选取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升创作能力。
《驿路梨花》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故事中的人物间关系构成了复杂而丰富的人物关系网,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深化了故事主题。同时 ,这些人物间关系也反映了社会现实中的种种人际关系,使得故事更加具有现实意义和普遍价值。
04
故事情节梳理与主题思想 探讨
故事情节梳理及关键事件回顾
引子
描述驿路上的梨花盛开景象,为 故事铺垫背景。
解放军战士
勇敢、无私,为人民服务 ,是梨花姑娘的救助者和 精神导师。
“我”和老余
旅途中的过客,通过与梨 花姑娘的相遇和交往,展 现了普通人之间的善良和 互助。
人物性格特点及塑造方法
01
梨花姑娘的性格特点
美丽、善良、纯朴、乐于助人。通过描写她的外貌、语言、行动等方面
来塑造这一形象,如“她美丽的面庞上带着一丝羞涩,却又透露出坚定
,决定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她”。
人物间关系及其影响
梨花姑娘与解放军战士的关系
解放军战士是梨花姑娘的救助者和精神导师,他们的存在使得梨花姑娘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和追求。
“我”和老余与梨花姑娘的关系
通过与梨花姑娘的相遇和交往,“我”和老余不仅得到了帮助和关怀,还从梨花姑娘身上学到了许多宝贵的人生经验 和道理。
学生分组讨论作品的相关问题, 如“雷锋精神”在当代的现实意 义等,增加课堂互和作者,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强调 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 知识。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文章结构与写作特点
巧妙的悬念设置
生动的细节描写
延伸阅读推荐:《边城》等经典文学作品
《边城》简介与主题思想
简要介绍沈从文的《边城》及其主题思想,引导学生比较两部作品在描绘自然风光、塑造人物形象和表现人情美 方面的异同。
《驿路梨花》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驿路梨花》教案学科领域:语文年级:八年级课时:2课时编写日期:2024年10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理解主人公驿路梨花的品质。
(3)掌握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分析比较,提高学生对文章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
(3)通过课内外资料的搜集,了解课文背景,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3)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共生关系。
三、教学重点1. 课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式的理解与运用。
2. 主人公驿路梨花品质的分析。
3. 课文表达技巧的鉴赏。
四、教学难点1. 课文中一些隐喻和象征手法的理解。
2. 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共生关系。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驿路梨花》的作者、背景。
(2)学生齐读课文,感受课文意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生僻词语和句式。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尤其是主人公驿路梨花的品质。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尤其是驿路梨花的品质。
第二课时5. 深入探讨(1)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中的一些表达技巧,如象征、比喻等。
(2)学生通过实例分析,提高对文章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
6. 课内外拓展(1)学生搜集课内外相关资料,了解课文背景。
(2)学生分享资料,教师点评并总结。
7. 情感升华(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共生关系。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教师点评并总结。
8.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尤其是对课文表达技巧的鉴赏和情感态度的培养。
八年级语文教案驿路梨花教案
八年级语文《驿路梨花》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分析文章结构,掌握文章的表达技巧。
(3)了解作者背景,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阅读名著的习惯,提升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梨花的喜爱和对自然的热爱。
(2)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学会关爱他人。
(3)懂得珍惜美好生活,传承雷锋精神。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
2. 分析文章表达技巧,欣赏作品的美。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如梨花象征雷锋精神。
2.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验关爱他人的快乐。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驿路梨花》2. 相关背景资料(作者、时代背景等)3. 教学多媒体设备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作者背景及作品时代背景。
(2)板书课题《驿路梨花》,引导学生齐读课题。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语言美。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点评、指导。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梨花象征着什么?(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总结。
4. 深入分析(1)分析文章结构,掌握文章的表达技巧。
(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梨花的喜爱和对自然的热爱。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分享关爱他人的经历。
(2)讨论:如何传承雷锋精神?6.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知识点。
(2)布置课后作业:熟读课文,完成相关练习。
7. 课后反思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的能力:通过课堂上的朗读展示,评价学生的朗读水平。
2. 学生理解课文的能力:通过课后练习和课堂讨论,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通过课后练习和课堂讨论,评价学生对文章结构的把握能力。
八年级语文《驿路梨花》教案
八年级语文《驿路梨花》教案八年级语文《驿路梨花》教案(通用6篇)《驿路梨花》主要是要我们感悟以梨花为代表的青年一代的优秀品质,弘扬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
下面由店铺为大家精心准备八年级语文《驿路梨花》教案(通用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语文《驿路梨花》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仔细体会记叙中的抒情。
2.掌握基本的快速阅读法。
过程与方法认真体会并掌握直接写人和间接写人的技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以梨花为代表的青年一代的优秀品质,弘扬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
重点文章的记叙顺序和写人技法。
难点对小屋主人和文章中心的理解。
朗读法、品析法、合作交流法。
课文朗读音频、多媒体课件。
2课时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喜欢)春天一到,万物复苏,百花竞放。
不必说鲜艳如火的桃花,也不必说粉红似霞的杏花,单是那洁白胜雪的梨花,就能引起人们的无边遐思。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倾其笔力,大绘春花,曾留下许多不朽的篇章。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当代著名作家彭荆风的——《驿路梨花》。
作者彭荆风,江西萍乡人。
1946年开始发表作品。
著有长篇小说《鹿衔草》《断肠草》《绿月亮》等,长篇传记文学《秦基伟将军》,长篇纪实文学《滇缅铁路祭》《挥戈落日》,短篇小说集《当芦笙吹响的时候》《佧佤部落的火把》《绿色的网》《红指甲》等,中篇小说集《蛮帅部落的后代》《爱与恨的边界》《雾茫茫》等,散文集《泸沽湖水色》《九月衣裳》,文学评论集《彭荆风谈文学》,电影文学剧本《边寨烽火》(合作)、《芦笙恋歌》(合作)、《绿色的网》等。
本文发表于1977年,是一篇短篇小说,写的是发生在哀牢山中的一个助人为乐的故事。
1.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本文的线索。
本文以“梨花”为线索。
2.划出文章中描写梨花的句子。
第一处:4—6自然段(文章的开头)第二处:27自然段(文章的中间)第三处:37自然段(文章结尾)3.这几处的描写哪些是实写的,哪些是虚写的?第一处:实写;第二处:虚写;第三处:望梨花(实写),想梨花诗句(虚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驿路梨花》教学设计【教学思想】《驿路梨花》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中的第二篇课文,文章以梨花为线索,以物喻人的形式,在寻找小茅屋主人的曲折情节中,再现了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热情好客,乐于助人的纯朴民风,讴歌了以梨花为代表的青年一代的优秀品质。
语文教学专家吕志范在《一个老教师的话》中有这样一段话:“课堂教学是一种特殊艺术。
因为,它要创造某种意境,氛围和格调——境;它要表露某种情感,情绪,情趣——情;它要传递某种意念,思想,观点,法则——意,它要培养某种应用、操作、实践能力——能;它要进行某种习惯,方法,技巧的指导——法。
”的确,一节好的语文课不应仅仅是一节课它更应该是一种高雅的艺术,《驿路梨花》处处彰显着美,眼前的梨花林美,边疆的梨花姑娘美,“乐于助人”的梨花精神更美,因此本篇文章在教学时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梨花的不同层次的美,在感受美的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掌握一定方法和技巧,从而提升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1、学习略读的方法,粗知故事梗概。
掌握“驿路、撵、迷茫”等生字词。
2、细读课文,分析、理解“梨花”在文中的不同含义及作用。
2、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感悟助人为乐的朴实民风,提高自我的公德意识。
【教学重点】细读课文,分析、理解“梨花”在文中的不同含义及作用。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感悟助人为乐的朴实民风,提高自我的公德意识。
【教学方法】略读、创设情境读、交流讨论、点拨追问【教具使用】ppt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读诗句初步感受梨花之美投影:“梨花雪压枝,莺啭柳如丝。
”——温庭筠“雪作肌肤玉作容,不将妖艳嫁东风。
”——雷渊“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
”——李白交流:读完这些诗句,你觉得诗人笔下的梨花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觉?明确:梨花清纯、玉洁,白得无瑕,如雪一般晶莹,美而不娇,秀而不媚,倩而不俗。
设计理念:课堂导入的作用在于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和情感,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进入到课堂教学最佳状态中去。
恰到好处的一些诗文名句,不但能够很快地渲染一种诗情画意的典雅气氛,而且能创设“先声夺人”的审美情境,让课堂充满诗情画意,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二、略读课文,感知梨花美1、齐读课题,会写“驿”字,知道驿路的意思。
投影:古时传递政府文书等用的道路,沿途设有换马或休息的驿站,这里指过往行人所走的道路。
(学生上黑板写“驿”这个字,其余学生在本子上写,教师适时点拨“马”作为部首时最后一笔横变为提)设计理念:字词不但是语文基础的一部分,是学生提高自我修养的一个重要手段,更是提高学生领悟中华文化一个最具体最直接的载体。
因此,语文教学应重视学生的字词积累。
2、略读课文,找找在这驿路上都有哪些人,又发生了什么事呢?在这条驿路上“梨花”也多次出现,找找文中描写梨花的句子。
投影: “我”和老余瑶族老人一群哈尼小姑娘解放军战士梨花投影: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唱歌……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的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设计理念:略读是本单元及本课要承载的基本教学任务,是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同时也为下一个环节理解梨花不同层次的美作下了铺垫。
三、细读文本理解梨花之美1、眼前的梨花投影: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树林啊!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
山间的夜风吹得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
交流:梨花给他们的第一印象是什么?用文中的一个词回答。
为什么说梨花是美丽的呢?你能在这几句话中找出关键词吗?明确:引导学生找出“美丽”这个词,引导学生关注叠词。
投影:叠词的作用:1、使描绘的景色或人物更加形象,富于艺术魅力;2、既可摹声,又可摹色,使表达的意象更加确切;3、使音律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声声悦耳。
设计理念:每篇课文都是由字、词、句、段、篇组成的,要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就要善于抓住那些主要的、关键的词语,以点带面,从而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抓住关键词句,深入理解文本,是学习语文的一种策略,是语文教师值得探索的内容。
投影:“看,梨花!”“这里有梨树,前边就会有人家。
”“快看,有人家了。
”交流:读一读这几句话,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他们现在所走的这条驿路是怎样的一条驿路?明确:是一种欣喜,充满希望与喜悦的语气,眼前的梨花是他们在绝望中继续走下去的希望,自然觉得它是美丽的。
他们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心情正是因为他们所走的这条驿路环境很恶劣。
投影:这是哀牢山南段的最高处。
这么陡峭的山,这么茂密的树林,走上一天,路上也难得遇见几个人。
夕阳西下,我们有点儿着急了,今夜要是赶不到山那边的太阳寨,只有在这深山中露宿了。
交流:从这段话中找找关键词说说这里的环境特点。
明确:地势严峻,荒无人烟,杳无人迹情境创设:满眼望去,是连绵起伏的群山,一座挨着一座,望不到头,拖着一身的疲惫,行走在这大山的最高处,一不小心就有坠入深谷的危险,没有吃的,没有喝的,没有人烟,没有希望,有的只是这丛林深处传来的夜的恐惧,突然,眼前出现一片茂密的梨花林,老于指着这梨花林叫了起来:投影:“看,梨花!”这梨花就如这黑夜中的一盏明灯,点亮了前方的道路,有了这梨花,我们就不要在挨饿了,不要再带着着一身疲惫了,有了这梨花,我们就不用在忍受这黑夜的恐惧了。
因为:投影:“这里有梨树,前边就会有人家。
”这是一片美丽的梨花林,更是一片充满希望的梨花林。
投影:“快看,有人家了。
”设计理念:合理的情境创设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使学生能够在特定的氛围下很快地进入文本,为此,情境创设在语文教学中是尤为重要的。
交流:这片梨花林给他们带来了希望了吗?请读8—12段,说说那些语句或者关键词能体现“希望”?明确:门是从外面扣着的,“请进”,厚厚的稻草,粗大的字等细节体现着“希望”。
交流:让我们再次来读读这几句话:投影: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树林啊!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
山间的夜风吹得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
设计理念:朗读和分析是达到理解课文内容的两条途径。
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朗读是分析的前提,分析之后的朗读又是分析的深化,以提高朗读的质量,可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梦中的梨花投影: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唱歌……交流:这梦里的梨花指的是什么?有香气四溢的梨花林,这是植物,还有哈尼小姑娘是人物梨花,为什么会梦到人物梨花呢?他们是怎样评价梨花这个人的?投影:多好的梨花啊!交流:为什么“我们”认为梨花好?她“好”在哪里,请默读13——26段。
明确:热情、乐于助人3、心中的梨花交流:略读28——37段说说哈尼小姑娘的心灵美还体现在哪些地方,找出文中的相关语句。
明确:知书达理,传承雷锋精神,梨花已不是仅仅在作者梦中出现了,在这边疆地区有很多梨花,这梨花不再只是梨花林,也不仅仅是一个人,它已然成为一种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深深的植根在作者心里,它是作者心中的梨花。
设计理念:所谓“一线串珠”“一线贯穿”的“线”,即语文教学设计的切入点,即推进语文课堂教学的支点,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明一点而悟全文。
“梨花”就是本文的线。
四、拓展延伸投影:云南边疆民风淳朴,他们一向有助人为乐的好习俗,好客,热情关心他人。
我在他们竹楼里做过客,养过病,也曾和他们一起跋涉远行,钻老林,爬大山,睡过无人的山间小茅屋,也常在大树下肩并着肩露宿……我想起了边疆许许多多朴实的人和事,我想到了我曾见到过的那深山大岭里的小茅屋(那只是为方便旅人,并无他求),默默为茅屋打柴、背水的哈尼族人,想到这些,一股无形的力量迫使我立即拿起笔来。
交流: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难怪作者会说?投影:驿路梨花处处开。
交流:这里的梨花指的是什么?谁可以是这朵“梨花”?明确:是的,雷锋精神在祖国的边疆军民中已生根、开花、发扬光大,学了这篇文章,我想,这梨花不能只开在边疆地区,更要开遍祖国甚至是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不仅是文中的这些人物,还有生活中的你,我,我们每一个人。
投影:你、我……交流:学了这篇文章你的感受是什么?设计理念:白居易曾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如果学生连对作家所想所感都缺乏基本的了解,又怎么对作品联系现实有所感受?可见了解写作背景有助于学生将书本上的情感迁移到现实生活中来。
五、小结全文你们中间一定有很多人已然成为梨花了,其实,老师也为梨花写了一首诗,最后,老师想把这首诗送给所有的梨花们,希望大家永远做一支洁白的梨花。
投影:如身穿素裙的嫦娥,在春风中伫立,千朵、万朵、千千万万,是山坡上的婚纱展,你,美丽、洁白、芬芳。
如姑娘脸上绽放着天真烂漫的笑,秀而不媚,清而不寒,是身披月光的缥缈仙子,你,风姿绰约,素洁淡雅。
一阵微风吹来,片片花瓣像一个个白色的精灵,漫天飞舞,我想凑上去触摸一下,风摆动着我的衣袂,我转过身,扬起眉毛,在这风中,我要和你一起开花。
(教师和学生配乐朗读)设计理念:从古诗开始,从现代诗结束,从梨花的外表美开始,从梨花的心灵美结束,整个课堂更显得浑然一体,在优美的音乐声中缓缓结束本节课教学,更使整节课笼罩在“美”的氛六、板书设计设计理念:如果说课堂教学是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画,那么板书就是这幅水墨画中最浓的一笔。
好的板书具有美感性,趣味性,可以帮助教学达到最好的效果,益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心灵,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本课的板书设计紧扣本堂课的关键词“梨花”,加深学生对梨花内涵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