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核生物及其多样性1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区别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区别在生物界中,生物可以分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两大类。
原核生物指的是没有核膜包围细胞核的生物,而真核生物则拥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
这两类生物在结构、功能以及生命周期等方面存在许多显著的区别。
本文将以清晰的排版、通顺的语句和流畅的表达,详细阐述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区别。
一、细胞结构原核生物的细胞结构相对简单,通常只含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以及染色体等基本结构。
细胞壁是原核生物细胞的外层,起到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
细胞膜则位于细胞壁内部,具有选择性渗透的功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细胞质是细胞内部的液体基质,包含许多细胞器,如核糖体和原核生物特有的类似线状的DNA结构——核区。
真核生物的细胞结构相对复杂,除了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质外,还有许多细胞器。
其中一个关键的细胞器是真核生物的细胞核,它被核膜包围并分隔成许多内外核膜之间的空间。
细胞核内含有真核生物的染色体及核糖体。
除了细胞核,真核生物的细胞内还有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等细胞器,各细胞器协同工作以完成各种细胞功能。
二、基因组组成原核生物的基因组组成相对简单,基本都为环状DNA。
环状DNA 是一种单个环状分子,其中包含了原核生物细胞的全部遗传信息。
这种基因组结构使得原核生物的遗传信息相对较少且较简单。
另外,某些原核生物还可通过质粒进行基因间的转移。
真核生物的基因组相对复杂,染色体为线状DNA分子。
真核生物的染色体由DNA与蛋白质组成,在细胞核中以染色质形式存在。
由于染色体的存在,真核生物能够包含大量的遗传信息,并通过基因重组和突变形成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三、基因表达原核生物在基因表达方面相对简单。
它们通常只有一种RNA聚合酶,只能合成一种类型的RNA。
原核生物通过转录将DNA转录成RNA,然后由核区中的核糖体将RNA翻译成蛋白质。
真核生物在基因表达方面更为复杂。
真核生物拥有多种RNA聚合酶,可以合成不同种类的RNA。
真核生物的转录分为前期转录和后期转录,前期转录在细胞核中进行,产生前RNA,而后期转录则在细胞核外进行,产生成熟的mRNA。
第一章 原核生物
蓝细菌
巨大芽孢杆菌
大肠杆菌 肺炎球菌 嗜血流感菌
nanobacteria 50nm
纳米细菌
How to comprehend bacterial size?
A、芝麻(3毫米)= ? 个E.coli 长度。 1500个
B、头发直径(60微米)= ? 个E.coli “肩并肩”紧挨在一块。 120
3、螺旋菌(spirilla)
弧菌 螺菌 螺旋体菌
弧菌:
蛭 弧 菌
菌体只有一个弯曲,其程度不足一圈, 形似“C”字或逗号,鞭毛偏端生。
霍乱弧菌
螺菌
菌体回转如螺旋,螺
旋数目和螺距大小因
(a)具有可见的双极生鞭毛的迂回螺菌(×4种50)而异。鞭毛二端生
(b)迂回螺菌;相差显微镜( ×550)
细胞壁坚韧,菌体较 硬。
蜡样芽胞杆菌L型的镜下形态(多形性)
细菌L型生长缓慢,营养要求高,对渗透压敏感,普通营养基上 不能生长,培养时必须用高渗的含血清的培养基。
细菌L型在高渗的含血清的培养基上生长后形成三种类型的菌落
油煎蛋样菌落 (典型L型菌落)
颗粒型菌落
丝状菌落
原生质体(protoplast):是指在人为条件 下,用溶菌酶除尽原有细胞壁或用青霉素 抑制新生细胞壁合成后,所得到的仅有一 层细胞膜包裹着的圆球状渗透敏感细胞, 一般由革兰氏阳性细菌形成。
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特殊组分
周质空间(periplasmic space)
在革兰氏阴性细菌中,一般指其外膜与细胞膜之 间的狭窄空间(宽约12~15nm),呈胶状。
在周质空间中,存在着多种周质蛋白 (periplasmic proteins),包括: ①水解酶类,例如蛋白酶、核酸酶等; ②合成酶类,例如肽聚糖合成酶; ③结合蛋白(具有运送营养物质的作用); ④受体蛋白(与细胞的趋化性相关)。
高中生物生物多样性的进化28生命起源及原核和原生生物课件高中全册生物课件
第八页,共三十三页。
(4).从多分子体系(tǐxì)进化为原始生命
无论哪一种(yī zhǒnɡ)多分子体系(团聚体或微球体), 如果具备以下特征的综合,那么,原始生命就诞 生了。
第九页,共三十三页。
(a)具有脂双层膜围成的与周围环境隔开的含水囊泡。 (b)囊泡内有多种核酸、蛋白质、糖类大分子。
第28章生命(shēngmìng)起源及原核和原生生物
多样性的进化
一、生命的起源
二、原核生物(shēngwù)多样性及其进化
三、非细胞性生物-病毒 四、原生生物多样性及其进化
重点:生命的化学进化过程,病毒的结构特点、增殖过 程,原核生物、原生生物界的结构特点。
第一页,共三十三页。
一、生命 的起源 (shēngmìng)
• 吸附
• 侵入 • 合成
• 装配(zhuāngpèi)
• 释放
第二十五页,共三十三页。
病毒学研究的重要(zhòngyào)意义
病毒是人类传染病的主要病原
据统计,人类传染病大约有70%以上是由病毒
引起的,其余30%由细菌、真菌和原生动物等造
成。 病毒病至今没有十分理想的预防(yùfáng)和治疗手段,
中找到氨基酸、嘧啶、脂酸等。
第四页,共三十三页。
(2).从有机小分子(fēnzǐ)合成生物大分子(fēnzǐ)
在原始海洋的岸边、岩石、粘土的表层或像
湖泊样的小水体中,氨基酸、核苷酸等有机小分 子沉积,吸收能量,通过(tōngguò)溶液聚合或浓缩聚合的
方式生成原始的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
美国福克斯(F.FOX)试验证实:
No 泊样的小水体中,氨基酸、核苷酸等有机小分。(e)囊泡因大分子增多而“生长”和“繁殖”。自养原核生
原核生物及其多样性2
原核生物及其多样性摘要:所谓原核生物,其定义最早由Chatton(1937)提出,是指一类无真正细胞核的单细胞生物或类似于细胞的简单组合结构的微生物【1】。
人们对原核生物的研究,最早课追溯到19世纪70年代,迄今为止,与真核生物的种类相比,已发现的原核生物种类虽不甚多,但其分布却非常广泛,生理性能也极复杂,研究其多样性有很大的意义。
关键词:原核生物多样性1.原核生物原核生物是由原核细胞构成的,主要包括:细菌、蓝藻、原绿藻、放线菌和立克次氏体及衣原体【2】。
Woese等人与1990年提出,地球上的细胞生物是沿着三个主要谱系进化的,这三个进化谱系在分类学上称为三个域,即目前被广泛接受的生物三域分类学说:细菌域、古菌域、和真核生物域。
细菌和古菌都是原核生物【3】。
相对于真核生物而言,原核生物的细胞结构有3个特点:基因载体是由不具核膜而分散在细胞质中的双链DNA所组成;缺乏由单元膜隔开的细胞器;核糖体为70s型,而不是真核生物的80s型。
人类对原核微生物的分离培养研究开始于病原微生物,1877年培养了炭疽病菌,1882年培养了结核杆菌和引起肺炎的链球菌,1883年培养了霍乱弧菌,还有历史上数次流行并杀死了数以万计生命的鼠疫、伤寒的病菌,植物病原原核生物是仅次于真菌和病毒的第三大类病害【4】,会造成农作物的严重减产,如国内外普遍发酌茄科植物的青枯病,水稻白叶枯病等。
这些都是原核生物的负面作用。
后来人们发现原核微生物并不都是人类的敌人,它们的许多种群具有丰富的代谢功能可服务于人类。
比如,“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致突变、致畸和致癌这三者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即多数的致癌物就是细菌诱变剂,而且通常的致畸剂量就可引起致突变,加之各种环境因子对原核生物的致突变作用与它对哺乳动物的潜在致癌作用有关【5】利用这一特点,就可以用原核生物来研究可能致癌的原因。
此外,原核生物rRNA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6】。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区别和细胞多样性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区别和细胞多样性2.细胞多样性的体现及原因(1)体现:细胞的形状、大小、种类、结构等方面的差异,如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同一个体不同类型的细胞。
(2)直接原因:构成细胞的蛋白质分子不同。
(3)根本原因:DNA的多样性(不同生物间)及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同种生物不同细胞间)。
3.着眼于5个方面归纳细胞的统一性(1)化学组成:组成细胞的元素种类(种类、数量)基本一致,化合物种类也非常相似(水、无机盐、氨基酸、核苷酸等)。
(2)结构: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
(3)遗传物质: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且遗传密码通用。
(4)能源物质:都以ATP作为直接能源物质。
(5)增殖方式:主要以细胞分裂的方式增殖。
1.巧记常见原核生物的“一、二、三”2.“二看法”判断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4.细胞学说(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连线)(2)基本内容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③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3)意义①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统一性。
②揭示了生物之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
1.观察下列四幅图,请思考:(1)上述生物中,属于真核生物的是________;①~④中,在组成结构上明显区别于其他三类生物的是________,它的最大特点是________,且只含一种________。
(2)①②的细胞壁与植物细胞的细胞壁成分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提示(1)④③无细胞结构核酸(2)不同2.下图中的三个圆圈a、b、c分别表示含有细胞壁、核糖体、中心体的细胞,那么阴影部分表示的细胞可能是①~④中的哪种细胞________。
①肝细胞②衣藻细胞③乳酸菌细胞④棉花叶肉细胞提示①~④中均有核糖体,①无细胞壁,③④无中心体,只有②(衣藻)既有细胞壁、又有中心体。
原核生物基因
原核生物基因一、引言基因是生物体的基本遗传单位,负责编码生命活动所需的蛋白质。
原核生物是指没有核膜的一类生物,主要包括细菌、支原体、衣原体和蓝藻等。
原核生物基因的研究对于理解生命本质、探索生物进化、开发新的生物技术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介绍原核生物基因的结构、表达调控、多样性以及其他生物基因的对比等方面的内容。
二、原核生物基因结构原核生物基因通常由编码区和非编码区组成。
编码区负责编码蛋白质,由一系列连续的核苷酸组成,按照三联体密码子的方式编码氨基酸。
非编码区则是一些调控序列,如启动子、终止子等,它们参与基因的表达调控。
原核生物基因的结构相对简单,但它们却具有一些特殊的结构特征,如重叠基因、多顺反子等,这些特征与真核生物基因存在显著差异。
三、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原核生物基因的表达调控主要涉及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
转录是指将DNA 中的信息转录为RNA的过程,而翻译则是将RNA中的信息翻译成蛋白质的过程。
原核生物基因的转录调控主要包括对转录起始、延伸和终止等过程的调控,而翻译调控则主要涉及对翻译起始、延伸和终止等过程的调控。
此外,原核生物基因的表达还受到环境因素的调节,如温度、pH值、营养物质等。
这些调控机制使得原核生物能够快速适应环境变化,维持生命活动。
四、原核生物基因的多样性原核生物基因具有丰富的多样性,这与其独特的进化历程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密切相关。
原核生物基因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物种多样性:原核生物包括许多不同的物种,如细菌、支原体、衣原体和蓝藻等,它们具有各自独特的基因组和遗传特征。
2.基因重组与变异:原核生物基因组中的基因可以通过重组和变异等方式产生遗传变异,这有助于它们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
3.适应性进化:某些原核生物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能够发生适应性进化,产生新的基因和蛋白质,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
4.共生与互作:某些原核生物之间存在共生或互作关系,这种关系有助于它们在特定环境下的生存和繁衍。
1.2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教案【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一
阅读教材、回答问题,积极思考
阅读教材、回答问题,积极思考,注意记笔记
阅读教材、理解、回答问题
讨论,归纳总结。
以教材为载体、教师重点讲解,突破重难点
年级
高一
学科
生物
班级层次
平行班
教师
课题名称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课 时
1
第 1 课时
课 型
新授课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
2了解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种类
能力目标
学生观察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结构模式图,小组合作讨论、,禁采发菜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学习方法
师生合作探究小组交流讨论
学习重点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
学习难点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
易错易混
原核生物真核生物类群
近五年中高考命题特点趋势(知识点、题型、素养、能力、难度)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 Ⅱ
板书设计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一 原核生物二 真核生物 三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
课堂练习
7分钟
选择题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区分
做题巩固
巩固,加深理解
归纳总结,整合提升
3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总结
回忆总结
归纳总结,整合提升
1.生物种类 1.生物种类
2.细胞结构 2.细胞结构
课后练习
教 学 环 节 设 计
基本流程
创设情境→投放目标引领方法→应用拓展,内化完善→归纳总结,整合提升
《原核生物界》课件
原核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 作用,如光合作用、分解有机物等, 对地球的生态系统平衡起着至关重要 的作用。
原核生物在地球上的分布非常广泛, 从极地到热带、从海洋到陆地都有它 们的踪迹。
05
原核生物的应用
在工业上的应用
生物制药
原核生物被广泛用于生产各种生 物药物,如抗生素、疫苗、生长
因子等。
酶的生产
《原核生物界》PPT 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原核生物界简介 • 原核生物的细胞结构 • 原核生物的繁殖方式 • 原核生物的进化历程 • 原核生物的应用 • 原核生物与人类生活
01
原核生物界简介
原核生物的定义
总结词
原核生物是指没有核膜包裹的细胞核,遗传物质裸露,仅由 DNA集结成拟核的微生物。
详细描述
原核生物是一类单细胞或多细胞的微生物,其细胞结构简单 ,没有像真核生物那样的细胞核膜和细胞器,只有由DNA集 结形成的拟核。它们的遗传物质直接暴露在细胞质中,没有 染色体或染色质结构。
原核生物的分类
总结词
原核生物主要包括蓝细菌、细菌、古菌、放线菌、支原体和衣原体等。
详细描述
原核生物界是一个庞大的微生物类群,包括了许多种类的微生物。其中,蓝细菌是古老的光合作用微生物,细菌 是最常见的原核生物,古菌则是一类生活在极端环境中的原核生物。此外,放线菌、支原体和衣原体也是原核生 物界的重要成员。
06
原核生物与人类生活
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农业领域
原核生物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广泛,如利用固氮菌提高土壤肥力, 减少化肥使用,提高农作物产量。
医学领域
原核生物在医学领域具有重要价值,如利用细菌生产药物、疫苗等 ,以及利用噬菌体进行细菌治疗。
原核生物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分析
原核生物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分析微生物群落是指生态系统中存在着大量微生物的群体。
微生物群落研究是微生物学领域中的一个热点。
在微生物群落中,原核生物数量是占据主导地位的一个群体。
原核生物是指没有真核细胞核的单细胞生物。
原核生物的多样性分析是微生物群落研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
下面,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即原核生物微生物群落的定义、多样性分析方法和分析技术的发展进行讨论。
一、原核生物微生物群落的定义微生物群落中,原核生物数量是占据主导地位的一个群体。
原核生物包含细菌和古菌两种生物。
细菌是最常见的原核生物之一。
细菌具有一细胞质膜、一细胞壁和一个核糖体。
细菌可见于肉眼下。
与之相反,古菌较少见,它们存在于生长环境逆境的地方,如深海海底或高温泉。
古菌并不像细菌那样常见。
微生物群落分析中,针对原核生物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二、多样性分析方法1. 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16S rRNA基因是原核生物细胞中呈现高度保守性的一种基因。
可以通过对其进行PCR扩增,然后测序获得相应的序列信息。
通过序列分析,可以对样品中的原核生物进行分类和鉴定。
2. 元基因组分析元基因组分析是指通过对微生物群落中不同成员的基因组进行测序和分析,获得它们在群落中的功能和生态学角色。
通过元基因组分析,可以对原核生物微生物群落更好地理解其多样性和生态角色。
3. 生态学建模在对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研究中,生态学建模是一种通过对环境因素进行建模来预测物种组成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评估环境对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以及微生物和其它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三、分析技术的发展1. 高通量测序技术高通量测序技术是微生物群落分析发展中最重要的一项技术。
这种技术使用Illumina测序和Pyrosequencing等方法来大规模测序微生物群落中的DNA。
这种方法可以提高测序的深度和准确性,使研究者能够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2. qPCR技术qPCR技术是一种高效、精确且灵敏的测定微生物群落物种组成的技术。
原核生物进化和遗传多样性研究
原核生物进化和遗传多样性研究原核生物,相比于真核生物来说,缺乏细胞核和其它的细胞器,其大小也要比真核生物来的小很多,传统的原核生物包括细菌和蓝藻。
而随着序列技术的发展,我们发现了更多的原核生物。
原核生物在生态和系统学的研究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它们被广泛应用于很多领域,包括食品微生物学、医学、环境、气候、能源等。
在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原核生物如何应用和理解就成为关键问题。
原核生物进化和遗传多样性就成了研究的重点之一。
原核生物对遗传多样性的贡献原核生物是自然遗传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原核生物有悠久的生命历史,其繁殖快,适应力强,对环境的影响强烈,以致于它们对地球上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动态平衡影响深远。
从理论上说,原核生物具有起源繁华时代以来的大量的可塑性和适应性,可以应对不同的环境要求和生态压力,因此其遗传多样性与生态功能密切相关。
原核生物的遗传多样性不仅包括基因组水平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水平),还包括其代谢、分子生物学、细胞解剖学等方面的遗传多样性,从而影响了其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和功能,包括污染物降解、同化、环境适应性、固氮、硫代谢等。
此外,原核生物在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领域中的重要性也是不可忽视的。
原核生物的进化原核生物的进化研究,对于理解生命起源、早期生命如何适应不同的栖息地以及它们如何形成和影响生态系统等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原核生物的进化方向包括突变、基因重组、水平基因转移等等。
在遗传学研究中,我们发现原核生物的遗传机制独特,例如,DNA聚合酶不具有证明和修复序列(mismatch repair)的能力,这意味着它们“不在意”碱基对的匹配程度,从而导致突变率高。
近年来,一些具有突出特点的原核生物进化研究引起了高度关注,例如,在探索肠道菌群结构和功能的研究中,原核生物在肠道菌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在多种疾病和健康状态中有关键的作用。
此外,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关注水生态系统中的原核生物的生态功能,例如藻类-细菌共生、生物异质结构的分解和利用,以及天然有机物降解等。
生命起源及原核生物多样性的进化
生命起源及原核生物多样性的进化一、生命的起源地球上的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经过长期演化而来的,即化学进化过程,分为4个阶段:1.有机小分子的非生物合成;2.生物大分子的非生物合成;3.核酸-蛋白质等多分子体系的建成;4.原始细胞的出现。
二、原核生物多样性的进化1.原核生物(1)微生物微生物是指个体微小、结构简单、进化地位低的微小生物。
(2)微生物的构成微生物由病毒、细菌(即原核生物)、真核生物中的真菌、原生生物构成。
(3)细菌的分类细菌分为真细菌和古核生物。
(4)细菌的观察①观察细菌一般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②还可观察其菌落,即由单个或少数细胞生长和繁殖而成的集群。
(5)细菌的特殊结构①鞭毛鞭毛固定在原生质膜和细胞壁上,借助鞭毛旋转推动菌体前进,移向营养物或逃避有害刺激。
②菌毛菌体表面有比鞭毛短、直、数目多的菌毛,帮助细菌黏附在人和动物的肠中或石头的表面,其中性菌毛为执行“交配”功能的菌毛。
③芽孢细菌中的几个属在生活史的一定阶段产生特殊结构的休眠体,即芽孢。
芽孢壁厚,有抗干燥、抗热、抗辐射、抗化学药物等特性,使细菌能在恶劣环境下存活。
④荚膜一些细菌的细胞壁外有由多糖或蛋白质构成的荚膜,能帮助细菌附着和抵抗白细胞吞噬。
2.生命三域分类学说(1)理论基础两个生物之间rRNA序列的相似程度可以说明两个生物之间的进化关系。
(2)学说内容生物界是由真细菌域、古核生物域和真核生物域所构成。
3.真细菌多样性的进化真细菌包括(狭义上的)细菌、蓝细菌、放线菌、螺旋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和支原体等。
(1)真细菌根据碳与能量来源不同的分类①光能自养型:以CO2为唯一或主要碳来源、以光为能源;②化能自养型:以CO2为主要碳来源、自无机物氧化获得能量;③光能异养型:以有机物为碳源、以光为能源;④化能异养型:以有机物为碳源、以有机物氧化获得能量。
(2)真细菌根据生长过程中对氧的需求不同的分类①需氧菌:有O2才能生长;②厌氧菌:有O2不能生长;③兼性厌氧菌:不需O2,有O2生长更好;④微需氧菌:低浓度O2生长最好;⑤耐氧菌:不需O2,有O2无毒害。
原核生物多样性
原核生物多样性姓名:学号:专业班级:【摘要】微生物是一群以分解代谢为主的重要生物类群,其生物学多样性十分丰富。
但由于它们的微观性,尤其原核微生物不但形态简单、而且不存在有性生殖,也缺乏化石资料[29]而造成难以对其进行种群数目和数量的统计,因而对微生物的多样性研究远没有宏观生物那样深入和受到重视。
本文根据原核微生物的特性,从其形态结构、进化分支、生理代谢类群、遗传及应用等方面简述了它们的多样性及重要意义,意在引起科学界和全社会对这类生物资源的认识和保护的重视。
【关键词】原核微生物多样性应用原核生物包括细菌、放线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蓝细菌。
(一)、形态结构的多样性以细菌为代表说明原核生物形态结构的多样性:1、细胞壁原核生物经过革兰氏染色,可分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
革兰氏染色反映的是细胞壁结构的差异。
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主要由肽聚糖和磷壁酸组成,其中肽聚糖是细菌特有的成分,而磷壁酸则是革兰氏阳性菌所特有。
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主要是由肽聚糖和脂多糖(LPS)组成。
其中脂多糖为革兰氏阴性菌特有。
2、细胞膜细菌细胞膜有如下功能:控制细胞内外物质交换和运输;壁多糖和荚膜等大分子物质合成场所;氧化磷酸化或光合磷酸化产能基地;鞭毛着生点并提供运动所需能量。
3、细胞质中的内含物细菌细胞质中的内含物主要包括: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载色体,质膜内陷形成囊状载色体,属内膜系统,是光合细菌光合作用的场所;羧化体,在化能自养细菌中常发现由膜内陷包裹形成的羧化体,是将CO2还原成糖的场所;气泡,水生,无鞭毛的光合细菌细胞内所含众多充满气体的小泡囊,由蛋白质膜包围而成。
4、细菌细胞的特殊结构[30]荚膜:某些细菌细胞壁外包裹的一层胶状结构,统称荚膜。
化学组成多是胞外多糖类,少量蛋白质,常呈粘稠状;鞭毛:某些细菌在体表长出的波曲的长丝状物,是细菌的运动器官;菌毛:是细菌表面的一种纤细、中空、外直、数量多的蛋白质附属物,功能是使菌体细胞粘连在宿主各器官表面。
生物起源及原核生物多样性的进化
10
General Biology
28.1 生命的起源
1、陆相起源说
火山的局部高温地区发生聚合反应合成生物大分子,经
雨水冲刷汇集到海洋里
General Biology
28.2 原核生物多样性的进化
特殊结构——鞭毛、芽孢和荚膜,这些结构有助于细菌在各
种环境中生活。
鞭毛:运动;
菌毛:粘附、生殖;
芽孢:恶劣环境下存活; ology
28.2 原核生物多样性的进化
二、真细菌多样性进化
营养和代谢类型的多样性:
依据碳源、能量源及电子供体性质不同,分4种营养类型:
光能自养型:以CO2为唯一或主要碳来源、以光为能源; 化能自养型:以CO2为碳来源、自无机物氧化获得能量; 光能异养型:能量来自日光、碳来源为有机物;
化能异养型:依靠有机物氧化获得能源和碳源。
依据氧的需求:好氧菌、厌氧菌、兼性厌氧菌、微好氧菌
现真核单细胞生物,6亿年前出现真核多细胞生物,太古宙 和元古宙的时期是原核生物的世界。 2、原核生物的分类
生命三域分类学说:真细菌域、古核生物域和真核生物域
原核生物
16
General Biology
28.2 原核生物多样性的进化
细菌多为单细胞 基本形态:球状、杆状、螺旋状
球菌
杆菌
形成菌落
17
蓝细菌(螺旋藻)
3
General Biology
28.1 生命的起源
一、生命的起源是自然的历史事件
神创论——上帝创造万物,最后造成人。 宇生论——地球上的生命来自宇宙空间别的星球。 自然发生论——生物是从非生物环境中自然发生出来的。
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一第1章 第2节 第2课时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第2课时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一、原核细胞的多样性1.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分类依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常见原核细胞的结构 (1)蓝细菌(旧称蓝藻)⎩⎪⎨⎪⎧组成:[①]为拟核,[⑤]为核糖体生活方式:因其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所以能 进行光合作用,为自养生物(2)细菌⎩⎪⎨⎪⎧组成:[③]为鞭毛;[④]为细胞质; [⑦]为细胞壁; [⑥]为细胞膜生活方式:绝大多 数营腐生或寄生 生活,为异养生物3.常见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归类 ①蓝细菌 ②绿藻 ③发菜 ④硝化细菌 ⑤酵母菌 ⑥大肠杆菌 ⑦链球菌 ⑧颤蓝细菌⑨念珠蓝细菌 ⑩色球蓝细菌 ⑪变形虫 原核生物:①③④⑥⑦⑧⑨⑩; 真核生物:②⑤⑪。
关键点拨识名巧辨生物类型(1)真菌和细菌是原核生物()(2)原核生物中既有自养生物又有异养生物()(3)原核生物是单细胞生物,真核生物既有单细胞生物也有多细胞生物() 答案(1)×(2)√(3)√观察下列七幅图,请思考:1.上图中原核生物有哪些?请说出你的判断依据。
提示蓝细菌、细菌、支原体。
它们都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蓝细菌的种类有哪些?一个湖泊中所有的蓝细菌是一个种群吗?提示色球蓝细菌、念珠蓝细菌、颤蓝细菌、发菜等。
不是。
3.支原体与细菌、蓝细菌在结构上有什么区别?提示支原体无细胞壁。
4.带“菌”字的都是细菌吗?提示不一定。
真菌(如酵母菌、霉菌、食用菌等)为真核生物,球菌、杆菌、螺旋菌都是指细菌(如大肠杆菌、醋酸杆菌、乳酸杆菌、肺炎双球菌、幽门螺旋杆菌、霍乱弧菌等)。
知识拓展(1)放线菌因菌落呈放线状而得名。
它是一个原核生物类群,土壤特有的泥腥味,主要是放线菌的代谢产物所致。
链霉菌属是最高等的放线菌。
(2)支原体是一类没有细胞壁、高度多形性、能通过滤菌器、可用人工培养基培养增殖的最小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由于能形成丝状与分枝形状,故称为支原体。
支原体广泛存在于人和动物体内,大多不致病,对人致病的支原体主要有肺炎支原体、溶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生殖器支原体等。
原核生物的进化历程
原核生物的进化历程原核生物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形式之一,它们构成了生命起源和演化的基础。
研究原核生物的进化历程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命的起源和演化过程。
本文将以时间顺序为线索,从早期的原核生物开始,逐步探索它们的进化历程。
1. 早期的原核生物早期的原核生物生活在距今约35亿年的地球上,它们是最早出现的生物形式之一。
这些原核生物并不具备真核生物的复杂细胞结构,其细胞内没有核膜和细胞器。
然而,它们是第一批能够自主进行代谢活动的生物,并通过光合作用或化学合成来获取能量。
2. 原核生物的多样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核生物逐渐发展出了多样的形态和生理特性。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细菌和古细菌。
细菌是最常见和广泛分布的原核生物,它们可以在各种环境中生存,包括水、土壤、空气和生物体内。
细菌的形态和大小各异,有些是球形、棒状或螺旋形,而有些形成了链状、菌落或丝状结构。
另一方面,古细菌则生活在极端环境中,如高温、高压、酸碱度极端的环境中。
它们具有耐受极端条件的特性,并且在地球上最早的生命演化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3. 原核生物的进化机制在原核生物的进化历程中,水平基因转移和自然选择是两个关键的机制。
水平基因转移是指原核生物通过接受外源DNA的方式进行基因交换。
这种机制使得原核生物能够快速获取新的基因型,从而适应不同的环境。
此外,水平基因转移还为后续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基因多样性和突变的可能性。
自然选择则是根据适应性原则对不同基因型的选择和保留。
适应性高的个体具有更高的生存和繁殖机会,从而能够将其有利的基因传递给下一代。
通过自然选择的作用,原核生物逐渐演化出了适应不同环境的特征和功能。
4. 原核生物的进化成果原核生物的进化成果在地球生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原核生物的进化为真核生物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真核生物拥有复杂的细胞结构和细胞器,能够进行更高级的代谢和生物功能。
其次,原核生物也为氧气的积累和大气层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
原核生物多样性和功能细胞分子学研究
原核生物多样性和功能细胞分子学研究随着人们对微生物及其共生关系的研究不断深入,原核生物的多样性和功能逐渐得到了更准确和详细的描述。
原核生物包括细菌和古菌,是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形式,其特殊的细胞结构和代谢途径对于生态系统的维持和功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基于诸如CRISPR-Cas等工具的细胞分子学研究也进一步加深了对原核生物的理解。
细菌和古菌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可以在各种环境中存活和繁殖,其遗传多样性和代谢特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对环境的响应以及所扮演的角色。
比如,在自然界中,一些细菌可以在有害物质上生存,从而发挥对环境净化的重要作用;而另一些细菌则对人体健康有益,可以被用于制药和保健产品的研发。
因此,对原核生物的多样性和功能逐渐得到的认识也有助于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人类健康的促进。
原核生物的多样性和功能分子学研究主要通过测序技术和分子检测方法来进行。
其中,测序技术是目前最为先进的一种方法,可以获得原核生物基因组的完整序列信息,并进一步分析其基因功能。
同时,分子检测方法也可以通过对原核生物代谢产物、酶活性和代谢通路的检测来研究其生物学特性。
基于这些方法的研究已取得了一系列令人振奋的成果。
例如,一项最近的研究报道了一种不同于其他细菌的氧化硝化作用细菌。
这种细菌的氧化硝化速率是现有氧化硝化细菌的5倍左右,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和一定的耐受性。
同时,其基因组中还发现了多个未知基因,这为进一步研究其产生高效氧化硝化的代谢机理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此外,CRISPR技术已成为生物学研究重要的工具之一,其在原核生物研究中的应用也逐渐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应用CRISPR技术,可以直接编辑原核生物基因组,从而研究其基因和代谢的相互关系。
这一技术已被用于生物制药领域的研究,为大规模生产高质量制药品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综上所述,原核生物的多样性和功能细胞分子学研究已成为生物学研究中重要的方向之一。
在这个领域里,测序技术和分子检测方法的应用不断推动着原核生物研究逐步深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核生物及其多样性【摘要】:原核生物是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1】,其多样性在维持生物圈生态平衡和为人类提供广泛的、大量的未开发资源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原核生物生活在各种生境中,包括在其他生物无法生存的条件下,其仍能进行多种形式的物质循环,并以我们初步了解的方式同其他生命形式相互作用。
原核微生物的多样性在形式和分化上表现并不突出,而主要表现在物种和基因水平上。
因此,研究原核微生物及其重要性具有主要的意义。
【关键字】:原核生物多样性【正文】:1.原核生物原核生物最早是由Chatton提出的,原核生物是指一类无真正细胞核的单细胞生物或类似于细胞的简单组合结构的微生物【2】。
20世纪70年代,Woese和Fox根据不同生物类群细胞中的ssuRNA的序列同源性提出了生物的三域学说,即地球上所有的细胞生物由细菌域、古菌域和真核生物组成,细菌和古菌都是原核生物。
原核生物是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原核细胞中无膜围的核和其他细胞器。
原核生物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或线粒体的一类单细胞生物。
原核生物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有利也有弊。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是仅次于真菌和病毒的第3大类病原生物,浸染植物可引起许多重要的病害,造成农作物的严重减产,例如国内外普遍发生的茄科植物的青枯病、水稻白叶枯病、白菜软腐病;有国外危害严重,国内尚未发生的检疫性病害梨火疫病和玉米枯萎病,还有在国内较普遍的泡桐丛枝病和枣疯病等【3】。
但是原核生物也有着许多对人类有益的地方,比如,中国的泡菜制作,就需要利用乳酸菌来发酵。
现在,已经发现越来越多的原核生物的有利之处。
例如,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致突变、致畸和致癌这三者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即多数的致癌物就是细菌诱变剂,而且通常的致畸剂量就可引起致突变,加之各种环境因子对原核生物的致突变作用与它对哺乳动物的潜在致癌作用有关【4】,原核生物rRNA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5】,对冰河消退时土壤微生物碳含苗的研究表明,微生物生物量与冰河峰面消退程度和植被盖度均呈正相关【6】。
总的说来,原核生物对人类的利大于弊。
目前全球已描述的已描述的原核微生物种数约7000种,许多原核生物所生存的环境,一般生物都无法生存。
位于中国西南边陲的腾冲的大滚锅(DGG)和龙陵的大沸泉(DFQ)相距约70km,两泉泉水出口温度均在96℃左右,据研究又如细菌和古茵在腾冲的大滚锅(DGG)和龙陵的大沸泉(DFQ)2个高温热泉中均有一定数量的存在【7】。
2.原核微生物的多样性不同人对原核生物多样性的定义不一。
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1UCN)提出的定义,原核微生物的生物多样性包括所有原核微生物的生命形式、生态系统和生态过程以及有关在遗传、分类和生态系统水平上的知识概念【8】。
而 Watve等则认为,微生物多样性可细致划分为生活环境多样性、生长繁殖速度多样性、营养和代谢类型多样性、生活方式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多样性等【9】。
微生物多样性的分析主要集中在土壤、海洋和地表水【10】,本文主要探讨原核生物的生态多样性、代谢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
2.1生态多样性原核生物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大部分微生物都生活于温和的地方,土壤、大气水体以及生物体内部有它们的踪迹,如在反刍动物瘤胃内栖息着复杂、多样、非致病的各种微生物【11】,但也有少的微生物生活于各种极端环境,它们直接决定着生命的疆域【12】。
原核生物通过适应性不同的单细胞群体而形成了可耐受和适应性广泛的特殊环境的生物种群。
他们能够耐受高温、冰冻、酸、碱、高盐、无氧、营养极限等其他生物无法承受和生存的极端环境。
尤其是古菌,它们最适应的环境大多是地球上开始出现生命的原始环境和极端生境【13】。
如Yamamoto等应用16S rDlNA序列分析和原位杂交(Insire hybridization)的方法证实了菌席样品中存在大量新的嗜热细菌【14】。
这是因为在超高温,高酸碱度,高盐及无氧状态,具有独特的细胞结构【15】。
仅以细菌为例,人们现在认识的细菌,已达1400种之多其生命力极强、分布广泛的生物,岩石、土壤、水体、;空气以及生物体中都能找到它的踪迹,可谓“无处不在、无孔不入”。
土壤里生活的细菌占土壤中微生物总数的70%一90%,它们能将动物、植物残骸分解成能被植物直接利用的营养物质;生活在岩石上的细菌,能将岩石腐蚀、分解成矿物养分,供植物吸收利用。
在不同的环境中,不同原核生物的数量和种类都不同,比如海水细菌以变形菌居多,其次是古菌和芽单胞菌,海-陆交错带地下水细菌则以古菌居多【16】。
原核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多样性即影响着环境,同样又收到环境的影响。
太量实验证明因原始环境的改变使放线菌多样性急剧减少【17】,铅锌银尾矿污染区土壤微生物区系结构和数量发生了明显变化【18】,轮作能够改善土壤的通气性,有利于自生固氮菌、硝化细菌、氨化细菌等多种生物数量的增加【19】,土壤微生物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群落结构多样性及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土壤的质量【20】。
2.2代谢多样性原核生物代谢的多样性远超过所有真核生物的总和。
所有真核生物上可见到的营养模式在原核生物中都存在,且原核生物还有某些独特的营养模式是真核生物所没有的。
根据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的性质(碳源),可将生物分成两种基本的营养类型,即异养型生物,在生长时需要以复杂的有机物质作为营养物质;自养型生物,在生长时能以简单的无机物质作为营养物质。
原核微生物既有异养型的也有自养型的,大多数属于异养型生物,少数属于自养型生物。
根据生长时能量的来源不同,又可将生物分成两种类型,能营养型生物,依靠化合物氧化释放的能量进行生长;光能营养型生物,依靠光能进行生长。
这样,就可把原核生物分为四大类,即光能自养型,如含有叶绿素的蓝细菌;光能异养型;化能自养型,如硝化细菌、铁细菌、硫细菌等;化能异养型,包括各种腐生、寄生和兼性寄生原核生物。
原核生物细胞中,蛋白质、核酸、多糖等大分子占细胞干重的50%以上,细胞中约有2/3的能量用于这些细胞结构物质的合成。
这些物质的性质不同,因而合成路径也不同。
同样,微生物在次生代谢产物上也有所不同。
根据次生代谢产物的作用的不同,主要可分为抗生素、激素、毒素和色素【21】。
2.3遗传多样性与高等生物相比,微生物的多样性在基因水平更为突出,不同种群的遗传物质和基因表达具有很大的差异。
从宏观生态学概念上讲,原核微生物多样性与微生物的基因库的保持有关。
而已有的研究证明,在基因水平上,原核微生物的多样性远比高等生物的多样性丰富。
原核生物的遗传成分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此外,还有部分存在于质粒上。
绝大多数的原核生物只有一条环状的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的核质区,又称为拟核。
有的则有两条染色体,如类球红细菌;有的染色体是线状的,如根癌土壤杆菌有一条环状染色体和一条线状染色体。
而质粒多以环状双螺旋DNA分子存在,大小差别悬殊,小的仅有数千碱基对,大至1000kb 以上。
原核生物DNA化学组成差异很大,不同种群的基因组DNA序列差异也很大,两种DNA-DNA的结合(杂交)比例间接地反映了两种细菌DNA序列的相似性程度。
通常同一种的细菌间的序列相似性≥70%,可见同种菌株间序列的差异可高达30%。
近年来发展的DNA差别很大,常用的AFLP等都是鉴别菌株间的重要手段。
16S rDNA为原核生物核糖体中一种大小约1 500 bp的核糖体DNA,因其分子大小适中、结构与功能上的高度保守性,有分子时钟、黄金标准、细菌化石之称。
目前, 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已广泛应用于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22】。
微生物的一大特点是易变异,原核微生物由于环境的影响,也可能发生变异。
研究表明,转基因作物的外源基因和基因表达产物可通过根系分泌物或残茬进入土壤生态系统,进而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造成影响【23】。
2.4物种多样性微生物是地球上生物物种多样性最为丰富的资源,原核生物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数量巨大, 参与多种全球性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传递【24】。
原核生物分类中存在的问题由来已久【25】,尤其以种的问题最为复杂。
高等动、植物中,“种”的定义是可杂交并可稳定地繁殖后代的所有个体的总和,即同种的个体间不存在有性生殖障碍。
高等生物的物种鉴定依据是形态结构等表观特征以及个体间的可杂交性及其后果,而且高等生物的种类较少,形态和结构比较直观,其杂交性也容易观察,所以高等生物的“种”的鉴定相对比较容易而且稳定。
但是,细菌的“种”的界定一直是困扰从事细菌研究学者的一个问题。
主要是因为,细菌是单细胞生物,个体形态非常简单,形态结构所能反映的“种”的信息很少,不足以反映不同“种”的差别。
细菌的种类太繁杂,分布很广,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变异又非常快。
同种细菌的不同菌株栖生环境可能有巨大的差异,生物多样性(表型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繁杂。
不同“种”的细菌之间可以通过一定的渠道实现遗传重组,以是否可杂交来划分“种”的标准显然是错误的。
有的细菌无法培养,依据传统的纯培养方法来研究,无法取得结果。
这个“种”的定义受到了非分类学家的批评,“其分类方法经历了多次改变”【26】,甚至是原核生物的种的概念也常常被质疑。
但是,《伯杰系统细菌学手册》中的分类方式目前被微生学家广泛接受【27】。
微生物的物种资源极其丰富,是地球上仅次于昆虫的第二大类群生物,原核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是整个生物多样性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28】。
利用微生物分解有毒有害物质的生物修复技术是一种有价值的方法,在治理大面积污染区域中的作用效果显著,已被公认【29】。
原核生物在自然生态系统的功能发挥和维持能力方面极其重要的作用【30】。
了解微生物物种多样性,是深刻理解和认识微生物生态多样性、代谢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形态结构多样性的基础,是正确认识和鉴别不同微生物类群,更好地开发利用微生物资源的基础【31】。
【参考文献】:1.鹿红:《浅析原核生物的两个问题》2.陶天申,杨瑞馥,东秀珠:《原核微生物系统学》3.许志刚:《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分类现状》4.朱文,杨志荣,侯若彤,刘世贵:《细菌灭蝗剂对原核生物致突变性的研究》5.魏建春,俞东征审:《原核生物rRNA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6.田耀华,冯玉龙:《微生物研究在土壤质量评估中的应用》7.李华兰,王涛,李沁元,张东,彭谦,崔晓龙:《滇西二高温热泉原核生物多样性的比较分析》8.宋延龄,杨亲二,黄永:《物种多样性研究与保护》9.Watve M G.Gangal RM.1996. Problems in measuring bacterial diversity and a possible solution10.李明,叶德赞,黄翔玲:Aprimary study on populati on bi odiversity of marine microorganis ms from east pacif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