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学概论第一章绪论(4)
《旅游学概论》第一章:绪论
理论体系即旅游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它直接体现了旅 游学的学科内容,即由对象研究而产生的与对象相对应的 理论。旅游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构成便是由对旅游学对象的 研究及其任务的实施而形成的相关内容。
清华版•高等院校旅游与饭店管理专业规划教材
旅游学概论
李肇荣 曹华盛 主 编 饶雪梅 连 漪 副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旅游学的研究对象 与内容 旅游学的研究概况 旅游学的学科性质 与体系 旅游学的研究方法
学习目的与提要
旅游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的旅游活 动和旅游业活动的产生、发展、 结构及其相关的各种关系矛盾运 动规律和影响的综合性边缘科学 。本章主要介绍旅游学的研究对 象与内容、国内外旅游学研究概 况、旅游学的学科性质与体系和 旅游学的研究方法。通过本章的 学习,使学生对旅游学的学科领 域有一个初步了解。本章分四节 来学习:
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增长,旅游研 究成果逐渐丰富,如美国伦德博格的《旅游业》、日本田 中喜一的《旅游事业论》、津田升的《国际观光论》和前 田勇的《观光概论》、英国克里斯托弗•霍洛韦的《旅游业》、 南斯拉夫翁科维奇的《旅游经济学》等是代表性著作。
二、我国旅游学的研究状况
1927年春创刊的《旅行杂志》(于1954年停刊),是中 国第一本旅游杂志,它为我国旅游研究的开端搭建了平台。
一、旅游学的学科性质
一、旅游学的学科性质 二、旅游学的学科体系
对旅游学是不是一门学科、是哪一个层次的学科、旅游 学科的性质等存有争议。由于旅游学不成熟以及人们对这门 学科的性质认识不深,一些人并不认为它能构成一个体系, 形成一门学科,或者认为它只是某一学科的分支。
旅游学概论第一章
• 2、三次社会大分工是旅行产生的根本前提
• •
旅行产生的根本前提:社会大分工。它产生于原始 社会末期,它是伴随商业活动的兴起而产生的 旅行:是人们出于迁徙以外的任何目的,离开自己 的常住地到异地作短暂停留并按原计划返回的行为。
•
• 总结:在最初的年代中,主要是商人开创了旅行的通
道
迁徙与旅行的区别 1 、迁徙目的是为求生存而不是消 遣游玩。 2 、迁徙离开原来居住地而不是暂 时的。 3 、旅行离开后一般还要返回原来 住地。
二、旅游专业学生为什么要学习 《旅游学概论》?
• 一是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对旅游的总体认识 (其它课程则是形成部分或某方面的认识) • 二是为其它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பைடு நூலகம்
本课程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和作用
景区(点)经营与管理 旅游心理学 旅游资源规划、 开发、保护
主要客源国概况
旅游学概论
旅游市场营销
重点 难点
中国古代旅行的类型,近代旅游的产生,现代 旅游发展的特点,现代中国旅游业发展趋势。 近代旅游产生的原因,现代旅游发展的原因, 中国现代旅游业的发展阶段
教学方法 讲授法
今天的旅游业从何而来?旅游业在发生着怎样 课堂导入 的变化?
旅游活动是否自古有之?
第一节
十九世纪中叶之前旅行的发展
随着旅游活动的发展,过去的客栈、 驿站已经不能适应旅客的需要, 因此,在铁路、公路和码头 建造了许多较舒适 的旅馆。
19世纪初,在德国的巴登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豪华的旅馆
四、近代旅游发展的基本特征
• • • • (一)旅游者阶层结构单一的现象有所改变 (二)旅游活动内容单调的现象有所改变 (三)旅游活动组织形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四)旅游条件大大改善
《旅游学概论》第一章绪论
二、国内的旅游定义
1、我国经济学家于光远1985年对旅游的定义 为:“旅游是现代社会中居民的一种短期性的特殊 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的特点是:异地性、业 余性和享受性。”
• 这个定义强调的是:旅游是一种生活方式,并且 指出了旅游的一些主要特点,即:异地性、业余 性、享受性。
2、李天元对旅游下的定义: 旅游是人们出于移民和就业任职以外的其他原
3、流动性 线上运动:即旅游者从离家外出到结束旅
游返家这一空间移动过程。 点上运动: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的逗留活
动。 4、暂时性:是在时间、地点上的特点。 5、综合性 旅游活动的构成内容上 旅游活动的涉及范围上 提供服务的行业与部门的多样性
第三节 旅游的基本属性
一、社会属性。 旅游是一种社会现象,在不同社会时期,旅游现 象具有不同的特点。
• 旅游 = 混血
•
•
极端
•
身份
•
丰盛
•
造梦
•
创世
• 旅行会让人谦卑,你会知 道地球之大,永远有着与你 截然不同的人、事、物在地 球的彼端发生。见的世面广 了,也就不会把自己局限在 小格局里,不再愤世嫉俗, 与人为敌。
第一节 旅游的概念
一、旅游的词义 • “旅”——即旅行,指人们在空间上从一个地到另一地方的
•3、特点 •(1)从课程内容构成看,旅游学概论具有 综合性的特点。 •(2)从课程内容深浅程度看,旅游学概论 具有基础性的特点
•二、旅游专业学生为什么要学习《旅游学概论》? •一是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对旅游的总体认识 •二是为其它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课程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推荐资料
• 中国旅游出版社、旅游教育出版社、广东旅游出 版社等);我国现有旅游专刊12种(旅游学刊等 ),旅游专报7种(中国旅游报等)。
《旅游学概论》(第1章)
3、 旅游学是研究旅游对旅游目的地的经济、社会环境方面影响 的科学 概括而言,旅游学是将旅游作为综合的社会现象,以世界范围 为统一整体研究旅游的产生发展及其活动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二)旅游学研究的任务
从旅游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出发,对旅游活动的产生 ( 和发展、旅游活动的三要素(主体——旅游者、客体—— 旅游资源、媒介——旅游业)、旅游业的构成、旅游市场、 旅游经济和社会影响等方面的问题,作出比较科学的系统 的阐述。 具体而言: 1、阐明旅游的本质和社会性质,揭示旅游活动的产生、 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2、研究旅游活动的基本因素以及 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3、研究旅游业的实质、结构和组织。 4、阐明旅游行政组织和旅游政策的重要意义。 5、研究旅游活动及旅游业产生的各种社会影响 。
【Q】国内外旅游学研究概况如何?
一、国外旅游学研究概况 其研究的发展可分成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之前:主要从经济角 度来研究旅游经济问题。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 的进一步发展,西方国家旅游业也以较快的速 度向前发展。 最早对旅游活动进行比较系统研究的国家是 意大利、奥地利、德国、英国和美国。
[Q] 旅游的本质属性有哪些?
1、旅游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 2、旅游是精神上的高层次消费活动; 3、旅游是一种以审美为特征的休闲活动; 4、旅游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Q]旅游活动内容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一、旅游活动内容的构成要素:行、游、住、 食、购、娱六个方面。 二、旅游活动体系的构成要素: 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者; 旅游活动的客体——旅游资源; 旅游活动的中介体——旅游业。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旅游综合性特点的凸显,跨 文化、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方法逐步被采用,从旅游地 理和经济以外的其他学科角度对旅游的研究也涌现出 了 许多成果。 但是我国旅游研究还存在着 理论落后于时间的滞 后现象和定量分析不足的问题。 旅游研究又是一个多 学科的交叉综合研究,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尚有 一定的难度,应开拓研究范围,改进研究方法,逐步 地加以完善和发展。
旅游学概论优化版(李天元第七版)1绪论
小结: 近年来,国内旅游业旅游接待总人数和旅游收入
皆呈不断增长趋势,发展前景可观。
2020年世界十大旅游目的地
2020年世界十大客源国
国外旅游学研究的演进过程可以分为三 个时期:
A. 早期的认知时期 B. 中期的过渡时期 C. 近期的发展时期
A.早期的认知时期
(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
旅游学研究始于欧洲,最初是从统计学的角度, 依据游客人数、逗留时间和消费能力等指标进行比 较直观的描述和考察。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 各国致力于恢复和发展经济,旅游业因其强劲的经 济拉动能力而受到格外关注。
中国旅游收入
2007年
旅游创汇419美元,世界第4位
中国旅游发展预测:
世界旅游组织(WTO)在1997年做出关于 21世纪前20年世界旅游业发展的预测,到2020 年中国将成为:
世界第一大国际旅游目的地国; 世界第四大旅游客源国,仅次于德国、日 本和美国而超过英国和法国。
(德国、日本、美国、中国、英国、法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是世界上旅游业 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1978年
旅游接待人数180万人次,世界第41位
2002年
中国旅游人数
旅游接待人数9791万人次,世界第5位
2007年
旅游接待人数1.32亿人次,世界第4 位
1978年
旅游创汇2.6亿美元,世界第47位
2002年
旅游创汇204美元,世界第5位
文化和旅游部:
春节
经中国旅游研究院综合测算,2019年春节假期,全
《旅游学概论》第一章 旅游概述
第一节 旅游的基本概念
李天元:旅游是人们出于移民和就业任职以外的其它原因离 开自己的长住地前往异国他乡的旅行和逗留活动,以及由此 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旅游一词作为一般日常用语,其含义不包括以商务为代表的事务性外出活 动。但在旅游研究中,差旅事务性活动应纳入旅游概念的范畴,因为: 差旅期间几乎都伴有参观或游览活动 旅游接待国或地区都把因事来访者的消费纳入旅游收入账户 包括联合国在内的众多国际组织都将事务性来访者纳入旅游者的统 计范畴
三、旅游活动的构成
三要素论:
旅游主体—旅游者(主体地位) 旅游客体—旅游资源(客体、对象的地位) 旅游媒体—旅游业(媒介、桥梁和纽带)
六要素论:
吃、住、行、游、购、娱六类活动。
旅游者 (主体)
旅游服务业 (中介体)
三个支柱
旅游饭店
旅行社
旅游资源 (客体)
旅游交通
行宿游食购娱
四、旅游活动的特征
旅游行为特征—文化干涉
旅游者以异乡人的身份前往旅游目的地,他所表现出的 不同文化气息会与当地文化形成反差,一般认为,在旅 游发展的不同生命周期,旅游者对这种文化反差会采取 不同的态度,从顺应到漠视在到干涉。
旅游者对当地文化的干涉表现为两种情况,这两种情况 互为矛盾,一种是旅游者对当地文化的古老、陈旧、落 后表示蔑视,通常,旅游出发地文化属高势能文化,而 旅游目的地文化属于低势能文化,对于高势能文化的 “携带”者——旅游者,往往会为自己拥有的先进文化 感到骄傲和自豪,而对当地文化的表示出傲慢与偏见甚 至干涉。另一种是旅游者极力追捧当地那些极具特色的 民俗文化,并竭力保护即将消失的文化遗产,这种情况 都是旅游者本能的占有意识在旅游文化上的体现。
旅游消费与日常消费不同 由于旅游本身的特征,旅游消费与人们日常生活消费存 在许多差异。
旅游学概论第一篇
旅游与旅行 旅行泛指一切有目的的离家外 出过程。(出差、访友)旅行的含义范 围宽于旅游。因此,所有的旅游 者肯定都属于旅行者,而所有的 旅行者却不一定都属于现代意义 上的旅游者。
二、旅游的属性 旅游的特殊属性:文化属性、社会属性、休闲 属性(P6) 旅游的本质属性:文化属性、社会属性、休闲 属性、消费属性 三、旅游的特征 异地性 暂时性 流动性(诱发行为表现出明显倾向性P10) 四、加拿大学者斯蒂芬· 史密斯在《旅游分析手册》 中对旅游的定位(P11)
★
艾斯特定义(P4):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
时居留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导致 长期定居,并且不牵涉任何赚钱活动。【国际旅游科
学专家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ientific experts in tourism/简称AIEST)】 旅游:非定居者出于和平目的的旅行和逗留引
2013-10-9
第二节 旅游活动的特点和性质
一、旅游活动的特点 综合性 异地性和暂时性 流动性 享受性 二、旅游活动的性质 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 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人类一项综合性的社会活动 超出人类生存需要的高级消费活动 旅游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
2013-10-9
第三节 旅游活动的发展脉络
●从历史眼光看,人类旅游活动大致经历了三个大的
2013-10-9
第三节 旅游学的发展历程
一、国外旅游学研究的基本态势 (1)国外旅游学研究的三个基本特征
把旅游学作为社会科学范畴来研究 旅游学比较多地通过理论途径来研究 把旅游现象作为旅游学的主要对象来研究
(2)旅游学研究的四个阶段
起步阶段(产业革命) 功利性阶段(两次世界大战) 综合化阶段(大众旅游) 前学科阶段(三个明显特点:理论研究、方法论、学术期刊)
PPT电子教案:旅游学概论
第三节 旅游业的性质与特点
• 旅游业的性质 • 旅游业的特点
• 综合性 • 依托性 • 涉外性 • 脆弱性 • 服务性 • 季节性
第四节 旅 行 社
• 旅行社的定义 • 旅行社的分类
• 欧美国家旅行社的分类 • 我国旅行社的分类
• 国际旅行社 • 国内旅行社
• 旅行社的作用
• 旅行社是旅游活动的组织者
• 旅游资源的分类
• 自然旅游资源 • 人文旅游资源
• 旅游资源的特点
• 观赏性和可认识性 • 可开发性和不可再生性 • 地域性和整体性 • 多样性和异质性 • 经济性和社会性
第二节 旅游资源的评价
• 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
• 旅游资源的质量
• 旅游资源特性与特色 • 旅游资源的价值与功能 • 旅游资源的节律变化
• 定量评价法——层次分析法
第三节 旅游资源的开发
• 旅游资源开发的含义 • 开发工作的必要性
• 旅游资源开发是提高旅游资源吸引力的必要 手段
• 旅游资源开发是形成良好旅游目的地的有效 途径
• 旅游资源开发是旅游业三大效益协调发展的 重要保证
• 旅游资源开发是推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有 利措施
• 开发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旅游学概论
第一章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学习目标
• 了解古代旅行的发展及旅行活动 • 掌握近代旅游的兴起原因、发展情
况和特点 • 熟悉中国近代旅游业的发展情况 • 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经营
市场的变化及其演进原因
第一节 远古旅行
• 原始人类的迁移活动 • 原始人类的旅行活动
• 经商旅行 • 原始宗教旅行 • 部落首领巡游
第四章 旅游的客体——旅游资源
旅游学概论_第一章绪论
主要内容: 1 旅游之乐 2 什么是旅游 3 什么是旅游学? 2 旅游学研究现状 3 旅游学研究的内容 4 旅游学体系的两个模型 5 旅游学课程的性质与内容 6 中国旅游业与旅游教育现状
第一讲 第一节
绪论 旅游之乐
国际旅游联合会主席杜吕克:“最富有的人是眼睛 里看到更多风景的人 ”.
1979年,上海旅游专科高等学校作为我国第一所旅游高等学 校在上海成立,标志着我国高等旅游教育的开端.
2003年上海师范大学 合并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 校.
返回
中国旅游教育现状(二)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高校的旅游管理教育形成了以国 家旅游局为核心,以南开大学﹑西北大学﹑杭州大学和中山 大学为龙头的格局.
旅游学课程的性质
《旅游学》是高等教育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 课程,是该专业学生学习和掌握旅游管理专业 知识的入门课程。
旅游学课程内容
中心问题主要有如下几个: (1)旅游活动产生与发展的历史。 (2)旅游的概念、旅游活动的类型和特点。 (3)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三大基本要素):主体—旅游者; 客体—旅游资源;中介—旅游业。 (4)旅游活动的影响(包括经济、社会文化及生态环境等方面 的正面、负面影响) 。 (5)其他相关问题,如旅游组织、旅游市场问题等。
二、休闲的本质
休闲是人主动、自发的行动。 休闲体现了人类生命创造的 本能与独特个性。 休闲是对人生意义的领悟, 是人生的一种完善。
三、休闲与旅游
旅游是休闲的重要方式和主要内 容。如果生活的意义在于追求幸福, 那么,除却旅行,很少有别的行为 能呈现这一追求过程中的热情和矛 盾。不论多么不明晰,旅行仍能表 达出紧张工作和辛苦谋生之外的另 一种生活意义。(阿兰德波顿 旅 行的艺术 2004)
旅游学概论绪论
(1)多米尼加:最棒的海滩。
白色的沙滩和新建的豪华度假村为这个加勒比海小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一个乌托邦社区正在建设中,将会吸引很多富有创造精神的人。
对于普通的游客来说,一些已经成熟的景点也会是不错的选择。
(2)埃塞俄比亚:最佳探险动物园。
非洲的其他地方大都已经被捕猎者践踏,但埃塞俄比亚在近些年才吸引了高端探险者的注意。
里夫特峡谷观鸟,肯尼亚边境看鳄鱼都让人感到很惊险。
(3)洪都拉斯:最佳潜水胜地。
南美洲的洪都拉斯的岛屿湾是潜水爱好者的天堂。
这一地区有大量的珊瑚礁,水下洞穴,海底火山和沉船残骸,更少不了鲸鲨、海马这样的野生动物。
那里的热带蝴蝶公园和棕榈海滩也值得一游。
(4)老挝:最佳观光胜地。
老挝有东南亚最大的瀑布,众多保留完好的寺庙和纪念堂,以及静静流淌的湄(音同煤)公河。
那里的一切都会让你流连忘返。
(5)纳米比亚:全家出游理想之地。
自从来自美国的布拉德·皮特一家来此度假之后,大批旅行者都慕名而来。
纳米比亚沙漠的苏丝斯黎沙丘的美景多次登上《国家地理》画册。
你可以乘热气球进行这次沙漠之旅,也可以选择尽情地滑沙。
(6)塞舌尔群岛的北岛:一个让你挥金如土的地方。
从机票到别墅房间都是这10个地方中最贵的。
但等到在座各位成功奔小康之后,只要你在这别具一格的露天别墅里呆上几晚,想必会认为这是物有所值的。
(7)阿曼:最实惠的旅游目的地。
住在很豪华酒店需要360美元一晚。
游客可以从首都出发到洼海巴沙漠去看当地的部落或去纳克侯参观阿曼古老的堡垒,这一到两天的行程需要花费75美元。
(一说到美元,很多同学就开始快速在心理计算,现在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是多少。
需要注明的是这种实惠是相对的实惠。
)(8)巴拿马:最佳生态游胜地。
那里的旅社都是用可持续材料,如陶土、竹子、野生树枝建造的,使用的也是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
在那里你可以感受大自然的种种神奇。
(9)阿根廷:最佳品酒胜地。
安第斯山脉脚下的门多萨,是葡萄酒产地的“新生代”。
旅游学概论讲义1-4
旅游学概论杨富荣QQ:1263004119旅游*我对旅游的最感性的认识*68节课来探讨旅游*认识旅游:食住行游购娱你所知道的旅游……?Topic 1: Tourism History•在最初的年代中,主要是商人贸易开创了旅行的通路•富有阶层的享乐行为(政治旅游)•求知为目的的学者文人漫游(Gap year)•宗教旅行一、国际旅游业人物:托马斯·库克•1841.7.5,禁酒大会旅游团,近代旅游业开端。
(公众性、全陪、规模570多人、旅行社模式的建立)1845年•英国中部地区莱斯特•——海港城市利物浦•商业目的•长途线路•实地考察•利物浦之行手册•全陪+地陪•1865年托马斯·库克父子公司1855年—20世纪初•1855年,英国莱斯特到法国巴黎参观世界博览会的团队游。
——出国包价游的开端•代金券——最早的旅行支票•20世纪初,英国托马斯·库克公司,美国运通公司和比利时铁路卧车公司成为当时旅行社行业中三大公司。
交通对旅游的影响•公共马车——火车——汽车——飞机•蒸汽机——内燃机•速度、价格——交通工具的选择现代旅游:二战后,20世纪60年代以来•原因:人口增加、经济发展、交通工具进步、带薪假期出现、城市化进程压力增大,教育和信息传播•结果:大众化旅游率先出现在西方经济发达国家中,欧美占国际旅游人数的96%。
二、中国旅游业—并非与世界同步陈光甫先生•1923年,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旅行部设立。
•1924年,上海-杭州观光•1925年,赴日观樱旅行团•1927年,旅行杂志•1927年6月,中国旅行社成立两个阶段1.建国—改革开发19782.改革开发1978之后建国—1978•政治性接待而非经济型经营•华侨服务社•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1954.4.15)•中国旅行和游览事业管理局(1964)•文化大革命(停顿)•71年周恩来总理:宣传自己,了解别人•73年,中国华侨旅行总社恢复74年,更名中国旅行社总社78年改革开放之后•1978-80年代中期,入境旅游为主,国内旅游:不提倡、不鼓励、不反对。
旅游学概论
中国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西方
四、古代旅行特点
1、以商人旅行为主 2、主观缺乏旅行愿望 3、消遣旅行为少数帝王、贵族、地主等 消遣旅行为少数帝王、贵族、 4、旅行活动与政治经济状况有直接关系
第二节 近代旅游
一、旅游的出现
旅游(tourism) 旅游(tourism)指人们出于消遣性目 的而暂时离家外出的活动,完成活动后, 的而暂时离家外出的活动,完成活动后, 需返回居住地。 需返回居住地。
三、封建社会时期
1、我国
交通发展:陆路、水路 交通发展:陆路、 类型:商人、文史考察、科学考察、公务旅 类型:商人、文史考察、科学考察、 士人漫游、宗教旅行、航海旅行、 行、士人漫游、宗教旅行、航海旅行、帝王 巡游等 巡游等
2、欧洲:温泉、修学旅行 欧洲:温泉、
3、旅行特点
旅行活动与政治经济状况有直接关系 商人旅行为主 主观缺乏外出旅行要求 消遣旅行多为少数帝王、贵族、 消遣旅行多为少数帝王、贵族、地主等
1、更趋向大众化 2、发展规范化 3、形式多样化
第四节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历史
一、建国前
1、陈光甫:1923.8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旅行部 陈光甫: 1927.6 中国旅行社 2、其它
二、建国后
1、改革开放前:政治性接待为主 改革开放前: 1949.11, 1949.11,厦门华侨服务社 74年 中国旅行社(中旅) 74年,中国旅行社(中旅) 1954.4,中国国际旅行社(国旅) 1954.4,中国国际旅行社(国旅) 1964年 1964年,中国旅行和游览事业管理局 82年 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
旅游学
旅游经济学 旅游管理学 旅游行业管理 旅游企业管理 旅游科技学
旅游开发与规划学
旅游学概论高职(全套课件)
(一)旅游概论的主要研究对象
• 旅游概论是以旅行游览活动作为特定的研 究领域,以旅行游览活动过程中特有的矛 盾及其发展变化规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 旅游者与旅游资源是旅游概论的主要研究 对象。
(二)旅游概论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一、旅游概论的首要任务是确立旅游概 念,揭示旅游的本质、属性和特征,讲明 旅游是什么这个核心问题。
•
人们以松散的团伙组织,依靠采集、渔获、狩猎等集体劳动并共
同分享劳动产品。然而,采猎生活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也最直接,人类
只能不停地迁徙,寻找适宜的生存环境。
•
正是这种迁徙活动,才极大地拓展了原始人的视野,为人类意识
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活的源泉。
早 期 人 类 迁 徙 示 意 图
二、旅游在旅行的发展中孕育和分离
第二节 旅游学与旅游概论
• 一、什么是旅游学 • 二、旅游概论的主要研究对象和内容 • (一)旅游概论的主要研究对象 • (二)旅游概论的主要研究内容 • 三、旅游概论的学习方法
一、什么是旅游学
• 旅游学的产生有其曲折的孕育过程,其中 包括对旅游实践经验的积累、认识的深化、 理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升华。
• 旅游学是一门以全球为整体,研究人类旅 游的产生、基础、结构、性质和运行手段 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综合性基础理论学科。
(二)我国封建社会在政治上比较安定,经济上比较
繁荣,甚至在技术上也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遥
遥领先于世界。所有这些条件的存在,给旅行的
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
2.我国古代旅行活动的种类 (1)帝王巡游 秦始皇 (2)官吏宦游 苏轼、欧阳修 (3)学术考察 徐霞客 (4)士人漫游 陶渊明
(5)宗教旅游 (6)探险旅游 (7)商务旅游
第一章绪论《旅游学概论》
旅游管理学是旅游学借鉴管理学的理论,研究旅游现象而产生的分 支学科,其任务是探讨能够使旅游活动和旅游业得以正常发展的管理理 论和管理方法: (1)旅游行业管理,是把旅游业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部门来进行管理,是 政府和旅游组织对旅游末至20世纪60年代 )
➢ 该时期为旅游学研究的早期认知阶段,主要是从旅游活动带来经济 利益的角度对旅游现象进行研究,认知旅游现象的经济含义。 ➢ 这一时期的旅游学研究虽然由于西方经济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的影响发展缓慢,但是也出现了具有重大意义的理论突破。即有些学者 开始提出旅游现象不单纯是一种经济现象,更是一种社会现象,具有多 方位、多层面的结构,需要从不同学科而不只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去研究。 但由于先前旅游活动产生的巨大经济利益以及早期学者对旅游活动经济 性质的论证,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还是在旅游活动的经济研究上。
2.理论体系
理论体系即旅游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它直接体现了旅游学的学科内 容,即由对象研究而产生的与对象相对应的理论。旅游学理论体系的基 本构成便是由对旅游学对象的研究及其任务的实施而形成的相关内容。
第一章绪论《旅游学概论》
3.方法论
一个学科有其自身的规律,学科与学科的研究方法有共同之处,也 有各自的专有方法。旅游研究方法论是构成旅游学科体系的支撑系统。 旅游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在综合研究中,从其他相关学科借鉴而来的。
我们认为:旅游学是一门研究旅游活动及其引起的各种 关系(旅游主体、旅游客体与旅游媒介三者之间的关系), 探讨旅游的内在本质及其矛盾运动规律的科学。
1.3 旅游学的学科体系
一、旅游学的学科性质
1998年之前,在我国国家教委划定的本科专业学科目录中,就 没有“旅游学”这个学科名称,只有“旅游经济”二级学科,这与人 们把旅游作为经济现象、用旅游经济来取代旅游学不无关系。1998年 调整专业目录时,又把旅游经济改为“旅游管理”,隶属于管理学下 面的工商管理专业。
旅游学概论_高等教育-大学课件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旅游的基本概念随着世界及各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活动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一词亦成为人们十分常见与常用的一个普通名词,但关于“旅游”一词的科学概念和定义至今并无一公认的说法。
一般认为旅游一词,是以英文Tourism翻译过来的,并且考证出Tourism这个词首次出现是在1811年出版的《牛津词典》中。
在此之前,于1800年出版的英文《牛津词典》中还出现了Tourist一词。
不论Tourism,还是Tourist,都是从Tour这个词引伸而来的。
在英语和法语里,Tour都含有巡回的意思,而其语源皆出于法文的Touter。
由Tour发展为Tourist,是指以观光游览为目的的外来游客,以区别于为职业或其他特定目的而旅行的旅客(Business traveler);至于Tourism原意是指游览的嗜好,而后才引伸为指有关游览的学问,这与Journalism一词被翻译成新闻学的情况有相似之处。
在我国的文献中,与“旅游”相近的有“观光”和“旅行”两个词。
“观光”一词最早出现于二干多年前的《易经》和《左传》。
《易经》中有“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一词,《左传》中则有“观光上国”之语。
在这里,观光可被理解为观看、考察一国的礼乐文物、风俗人情,即旅行游览的意思。
“旅行”一词是指我国古代帝王的巡游、官吏的宦游、和尚道士的云游、文人墨客的漫游、学者的科学考察,以及群众性的踏青等活动。
“旅游”一词在我国出现则比较晚。
1931年编写的《辞源》中只有“旅行”一词,其解释是:“今泛称外出做客”。
这说明,那时虽然有旅游活动,但旅游作为一个普遍的概念还没有形成,也没有流行。
1959年完成初稿,次年印行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关于“旅游”的解释是“旅行游览”,实际上是将它作为一个复合词,直至1979。
年修订的《辞海》,1981年截稿的《辞海》增补本都没有“旅游”一词的条目,仍只有“旅行”一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散客旅游:
含义:旅游者根据个人兴趣自行设计旅
游路线和活动项目,以个人、家庭或朋 友结伴而行的旅游方式。 优点:自由灵活(行程、线路、观光停 留时间、费用等)。 缺点:麻烦、难以预料。
2.按计价方式:包价、非包价
(1)包价旅游:旅行社以一定价格向市场推
销的成批量组合的旅行路线产品。 ①全包价:包括一次旅游活动的全部旅游 服务。 ②小包价:只包括其中主要的几项服务。 (2)非包价旅游:指旅行社根据旅游者需要 按单项计价的旅游活动。主要对象是散 客,所以非包价旅游又称散客旅游。
英国Coopet,Fletchet,Gilbtrt,Wanhill:
旅游是人们离开通常居住和工作的 地方,暂时前往目的地的旅行和在 该地停留期间所从事的活动,以及 旅游目的地为了满足旅游者的需要 而创立的各种设施。(强调旅游者 的活动以及由旅游活动而引发的目 的地的旅游供给)
例6:时间定义(1979年)
美国通用大西洋有限公司的马丁· 普
雷博士:“旅游是为了消遣而进行 旅行,在某一个国家逗留的时间至 少超过24小时。” (强调旅游者的 逗留时间至少超过24小时。)
例7:世界旅游组织定义( 1991年)
旅游是人们为了休闲、商务或其他
目的离开他们惯常环境,到某些地 方停留在那里,但连续不超过一年 的活动。
属性:事物所具有的性质和特点。
本质: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 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
社会属性:
旅游是一种社会现象,在不同社会
时期,旅游现象具有不同的特点。
政治属性:
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才会有旅游的
发展。 旅游作为交往活动,有利于加强国 家民族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有利于 改善国际关系和促进世界和平。
例4:目的定义( 上世纪50年代)
奥地利维也纳经济大学旅游研究: “旅游是暂时在异地的人的空余时 间的活动,主要是出于修养;其次 是出于受教育、扩大知识和交际的 原因的旅行;再是参加这样或那样 的组织活动,以及改变有关的关系 和作用。(强调旅游的基本目的是 消遣和增长知识)
例5:供需定义
[3]从构成上看是众多休闲活动的再组合。
2009年9月
讨论:
你认为旅游的本质是什么?
分析根本属性
从旅游活动产生的原因看,旅游活动是
人类在基本生存需要得到满足后产生的 一种精神文化需求,本质属性是文化属 性。(旅游者角度) 从旅游业兴起的原因看,是因为经济利 益的驱动,旅游可以产生巨大经济效益,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旅游是一种经济现 象,本质属性是经济性。(旅游经营者 角度)
1980,美国密执安大学的伯特· 麦金 托什和夏西肯特· 格波特:“旅游是 在吸引和接待旅游及其访问者的过 程中,由于游客、旅游企业、东道 政府及东道地区的居民的相互作用 而产生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强调旅游引发的各种现象和关系, 即旅游的综合性。)
李天元: 旅游是人们出于移民和就 业任职以外的其他原因离开常住地 前往异地的旅行和暂时逗留活动, 以及由此所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 的总和。
经济属性:
旅游本身就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消费活动。
并正在发展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基本 需求。 经济发展的水平,决定着旅游的规模、 内容、方式和范围; 旅游的发展又促进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 的繁荣。
文化属性:
旅游是人类在基本生存需要得到满足后
产生的一种精神文化追求,包括休闲、 追求体验、新知等,是人类社会的一种 文化现象。
异地、暂时性
旅游行为特征
审美享受和综合性
责任约束松弛
消费 攀高 道德 弱化 旅游外部效应
占有意识外显
文化 干涉 物质 摄取
再判断下列活动哪些是旅游?
学生异地读书 农民异地打工 学者外地参加学术会议 三峡大移民 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回大陆定居 新人到三亚度蜜月 外籍教师来教育学院任教 留学生到外国留学 到某国担任外交人员 外国高层政府代表团来华访问
例3:流动定义( 1974年)
英国的伯卡特和梅特列克:“旅游
发生于人们前往和逗留在各种旅游 地的活动,是人们离开他平时居住 和工作的地方,短期暂时前往一个 旅游目的地运动和逗留在该地的各 种活动。”(强调旅游的本质特征 异地性和暂时性)
英国里考瑞什:“旅游是人的运动,
是市场的运动而非一项产业的运动, 总之,是流动人口对接待地区及其 居民的影响。(强调旅游活动的本 质是人的流动以及旅游对东道社会 的重要影响)
四、旅游的基本类型
学习目的:了解旅游的定义 、旅游活动
的主要特征、本质及属性;掌握旅游活 动的划分方法游的本质与属性
一、 旅游的定义
测试:判断下列活动哪些是旅游?
学生异地读书 农民异地打工 学者外地参加学术会议 三峡大移民 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回大陆定居 新人到三亚度蜜月 外籍教师来教育学院任教 留学生到外国留学 到某国担任外交人员 外国高层政府代表团来华访问
消费程度 逗留时间
便利程度
经济作用等。
2009年9月
两者关系:
国内旅游的发展先于国际旅游。
在当今全世界旅游活动中,国内旅游
一直占据极大的比重。
2009年9月
(三)其他划分:
1.按组织形式:团体旅游、散客旅游 (1)团体旅游:
含义:由一定数量的人们组织起来以团
体方式进行的旅游活动。 优点:方便、经济、顺利、安全。 缺点:不自由(行程、线路、观光停留 时间等)。
——这里所谓的“旅游”,是诗人因为客居他乡思念故国从而外出游 赏以解忧愁,旅游一词在当时就已含有外出游览的意思了。 ——沈约(441~513),南朝文学家。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吴兴) 人。历仕宋、齐、梁三朝。沈约政治地位很高,加上耆年硕望,深于 世故,所以成为当时公认的文坛领袖。沈约是讲求声律的“永明体” 的创始人之一。
例8:生活方式定义( 1985年)
我国经济学家于光远:“旅游是现
代社会中居民的一种短期性的特殊 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的特点是: 异地性、业余性和享受性。”(强 调旅游是一种生活方式,并且指出 了旅游的一些主要特点,即:异地 性、业余性、享受性。)
◎旅游是
——(你的定义)
二、旅游的本质属性
二分法:
1.单纯的旅游:以娱乐休闲为主要目的
的旅游,即消遣旅游,包括观光、度假、 探险等。 2.联带的旅游:以公务、商务等为主要 目的联带的旅游,即事务旅游,包括商 务、公务、会议、探亲、宗教朝拜、体 育、修学等。
(二)按地理范围划分:
1.国内旅游:
含义:
①公民在本国国境范围内的旅游活动。
①一般指外国公民到本国的旅游活动。
来大陆地区的旅游访问活动。 出境旅游: ①一般指本国公民到他国的旅游活动。 ②特殊情况:大陆居民前往港澳台地 区的旅游活动。
国际旅游
入境旅游
出境旅游
过夜 过夜 不过夜 国际旅游 国际一日游 国际旅游
不过夜 国际一日游
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的差别:
根本差别:是否跨越国界 其他差别:
◎什么是旅游?
考证
关于“旅”,《周易》中有旅卦,唐代学者孔颖 达在《周易正义》中解释“旅”字是这样说的: “旅者,客寄之名,羁旅之称。失其本居而寄他 方,谓之为旅。 ”
——旅卦是《易经》第56卦火山旅(旅卦)依义顺时,属下下卦。象曰:飞鸟树上垒窝 巢,小人使计举火烧,君占此卦为不吉,一切谋望枉徒劳。
区分旅游、旅行和迁徙
迁徙是离开定居点,并不计划再回来。
同现在的移民;旅行仅仅是为完成某 个动机的一般空间流动过程,强调返 回定居点;旅游则包含旅行和游览。 旅行仅仅是为完成某个动机的一般空 间流动过程,旅游则包含旅行和游览。 旅游从属于旅行,有旅游必定有旅行, 有旅行不一定有旅游;旅游者同时是 旅行者,旅行者不一定是旅游者。
四、 旅游的基本类型
(一)按旅游目的划分:
三分法
1. 消遣旅游:以娱乐休闲为主要目的的旅
游。 “” (1)观光旅游:以参观、欣赏自然景观和 民俗风情为主要目的和游览内容的旅游 消费活动。它是最为普通、最为常见的 旅游活动类型。 (2)度假旅游:以度假和休闲为主要目的 和内容的一种旅游消费活动。
2. 公共事务旅游: (1)商务旅游:以经商为目的、将商业经营
与旅行游览结合起来的旅游活动。 (2)公务旅游:政府人员因公出访在公务之 余进行的参观游览活动。 (3)会议旅游:以组织、参加会议为主要目 的,并提供参观游览服务的一种旅游活 动。
3.个人或家庭事务旅游:
(1)探亲旅游 (2)修学旅游
徒步、骑车 6.按活动内容:观光、考古、探险等 7.按旅游资源特征:风景名胜、城市旅游、 海滩、山地、温泉…… 8.按享受程度:豪华、标准、经济
对于“游” ,《礼记· 学记》谓:“闲暇无事谓之 游。”相较起来,可以说“游”字与现代所说的 “旅游”观念更加接近。指由旅游审美而达到的 那种自由自在、逍遥无为的精神境界和由此而来 的对待世界的审美态度。
2009年9月
将“旅”与“游”合在一起讲
较早可追溯到南朝(梁代)诗人沈约在《悲哉行》 中写道: 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 徐光旦垂彩。和露晓凝津。 时嘤起稚叶。蕙气动初频。 一朝阻旧国。万里隔良辰。
例2:综合性定义( 1942年)
瑞士学者汉沃克尔和克拉普夫:旅
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逗留而 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些人 不会导致长期定居,并且不会牵涉 任何赚钱的活动。(强调旅游必将 产生经济和社会关系,即旅游的综 合性内涵。上世纪70年代为“旅游 科学专家国际联合会AIEST”所采用, 又称“艾斯特”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