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声读,读出语文味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声读,读出语文味
摘要:由于中考指棒的影响,语文课堂的朗读教学被逐渐挤占,本文重申了朗读教学的作用。

并就如何读出趣味谈了几点看法,读出趣味不仅要读入——读出意、形、味、情、神,还要读出——将文章的语言化作自身的语言。

关键词:大声朗读读出趣味读入读出
小时侯,因被家附近的小学里琅琅读书声吸引,嚷嚷着要读书。

现在自己当语文教师已有二十年了。

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学校已经没有了书声琅琅,语文课堂上除了偶尔因讲析需要指名个别学生朗读外,再也没有过去那种师生放开喉咙大声读书的情景了。

语文课堂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沉寂的现象呢?经过调查发现,都是因为应试教育造成的。

由于中考指挥棒的影响,大家都认为课堂上让学生朗读是浪费时间,不如将用于朗读的时间用来传授知识,剖析课文,进行语文能力训练。

以为这样就能增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于是课堂上,绚丽的多媒体课件展示,老师密集的提问,学生热烈的回答,虽然热热闹闹,但总觉不是味,因为学生是在按照老师设计好的思维而思维,没有自己的体验、感悟。

这样的语文课没有语文味。

这样的教学或许能培养学生应试能力,但绝不能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更不能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课堂上还是要给予一定的时间用于大声朗读课文。

朗读,就是用清晰、响亮的标准语音,有感情地朗读出文章来,是将书面语言,通过声音加工成生动活泼的口语,是多种感官参与的
再创作活动。

口而诵,心而惟。

出之于口,入之于心。

学生在朗读中,从字词段到篇,从文字到语音、语义,从表层意思到潜在的情味,对文章进行全面感知。

人在朗读的时候,从视觉扩大到听觉,从而扩大了大脑皮层的刺激渠道,促使读者深入领会词语的含义和文章的情感,品味意境,发展语感。

可见,朗读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其作用是任何教学手段所不能替代的。

自古以来,人们都重视朗读教学,把吟诵当作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素养的不二法门,且形成了“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的经验总结。

我国现代语文教育大家对诵读教学也有独到的研究和精辟的见解。

叶圣陶曾说:“国文和英文一样.是语文学科,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与耳才好。

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方法。

……唯有不忽略探究,也不忽略吟诵,那才会不偏。

吟诵的时候,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间,内容与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

”20世纪80、90年代,《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用普通话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如今《语文课程标准》对朗读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要求教师鼓励学生多朗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

所以教师应在课堂上读起来,学生更应该在课堂上读起来,尤其是对那些富于情韵、语言优美、琅琅上口的作品,或朗读,或吟诵,或吟唱,或记背,在这样的活动中积累佳句,体验艺术魅力,陶冶思
想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养成高雅气质。

当然教学中不能为了朗读而朗读,要读出趣味来,所谓读出趣味,即读出意,读出形,读出味,读出情,读出神,这就是所谓“读入”。

还要“读出”,即能将文章语言化为自身的语言。

怎样才能读出趣味呢?
首先,教师要能声情并茂地范读。

美国心理学家梅拉列斯在研究中发现,学生接受信息的总效果=7%文字+38%语调+55%面部表情。

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回忆到先生读书时有一段描写,“只有他大声朗读:‘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金笸罗,颠倒淋漓,千杯未醉荷……’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这证明了梅拉列斯的发现,先生读书的神态,让在课堂贪玩的鲁迅疑心先
生读的是最好的文章,且在相隔几十年后,仍能记得先生朗诵的极
难懂的语句。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在回忆她的国文老师时,也道出了老师动情的朗诵,对她的感染和激发。

可见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会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产生丰富的情感想像。

不过老师的范读一定做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那样:“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委婉。

……务期尽情地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

”这样的范读一定能让学生进入角色,与作者共鸣,与作品中的人物共鸣。

其次,学生要响亮的朗读。

有声朗读是经过大脑指挥口、耳、眼将书面文字转换为有声语言,调动口、耳、眼、脑等器官一起参与的复杂的思维活动过程。

它与默读相比较,增加了口、耳锻炼,更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和用语音描摹事物、表情达意的能力。

有人说:“读、吟、诵乃至唱,是学习语言,体味意境不可缺少的过程。

”所以大声朗读课文,千万不能和尚念经——有口无心,首先要“整顿几案,正坐身体”。

即要有饱满的精神状态。

其次要“四到”即要眼到、口到、手到、神到,如此才能保证诵读的效果。

朱熹有言:“凡读书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
几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我们还要求学生用普通话朗读,吐字清晰,且在朗读中感悟、琢磨、想像、理解,争取读出节奏、读出韵味、读出情感、读出意境。

那么,响亮的诵读就能把教学推入一个新的境界——通过读,加深对语文的理解;通过读,提高遣词造句的能力;通过读,强化记忆,培养语言思维能力:通过读,最终提高感悟语言
的能力;通过读,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思想教育。

第三,朗读要有明确具体的目标。

如果只是让学生大声朗读而不作要求,这只是放羊式朗读,这样的读是没有任何收获的。

朗读前教师一定要给学生提出要求和目标。

当然要求和目标应视情况而定,一般是随着对文本理解的深入,要求和目标也随之提高。

初读课文时,只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准句断,读通、读顺课文。

进一步则可思读,教师可提出几个简单问题,如:这篇课文写了哪几件事?写了
哪几个人?文章写了哪几个场面?文章的线索或感情基调是什么?等等。

带着问题,学生在朗读中不自觉地感知了课文。

进而可以进行美读,要求学生读出感情,读出语言气势,把握朗读速度,这是高要求,达到这个高度,学生就能进入语境.体验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
美。

甚至还可以进行想象朗读,让学生边读边想象,如读朱自清的《春》,可以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文字所描绘的春景,相信学生一定能感受到春风拂面、花草芬芳、百鸟和鸣,对春天的赞美之情也便油然而生。

再如,读《背影》中父亲给儿子买橘子时的背影,让学生想象父亲吃力的神态,我想同学们一定能体会到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深情。

有了明确具体的目标,才能真正从文中读出味道,读出情趣。

此外,课堂上要搞形式多样的朗读。

为了提高朗读效果。

教师可以借助于丰富多彩的朗读方式,如齐读、单读、一个接一个读、对读、赛读、配乐读、表演读、分角色读等等。

这样可以点燃学生的朗读兴趣,激发学生的朗读感情,促进学生朗读训练。

当然各种形式的朗读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

当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宜用齐读,如《白杨礼赞》一文,作者用四个反问句来揭示白杨树象征意义,此段就适宜齐读,在齐整顿挫的朗读中,引起感情共鸣,从而
体味文心。

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文章时,宜采取分角色朗读,如《变色龙》、《皇帝的新装》等。

古诗句还可以进行接龙朗读。

有时根据需要,还可以进行分组朗读、男女生交叉读。

相信丰富多彩的朗读,能够让学生涵咏于课文的示范语言之间,口诵心悟,其乐融融。

课堂是语文教学的阅读场,我们只有将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
的语言,才能准确生动地传达出作者的“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使学生体验到赏心美感,感受到无穷趣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