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痫病类医案83例
中医医案——癫痫(七)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辨证治愈痫证两例病案一:窦某,女,1岁半。
初诊:1979年2月13日。
主诉及病史:近2个多月来,常于夜间发痫,双上肢阵发性抽搐,眼上翻,先啼叫,后呼之不应,每次发作持续1分钟左右,三四天即发作一次。
发作前常有蹲动表现,发作后无特殊表现。
病儿素来饮食欠佳,曾赴遵义医学院检查,考虑为“癫痫不典型大发作”,脑电图并提示为“癫痫”。
曾用苯妥英钠等药,无明显效果,于1979年2月13日求治于中医。
诊查:症同上述,并见患儿面色少华,指纹微紫,舌质淡,苔薄黄。
处方:苏条参5g 白术5g 茯苓5g 甘草2g 陈皮3g 法夏3g 西砂仁3g 谷芽5g 水竹茹3g 茅根3g 贝母3g3剂,水煎服。
二诊:2月20日。
服上方药后饮食增加,精神好转,1天前又发作1次。
余同前。
继以前方加羚羊角磨水冲服。
三诊:2月27日。
服上方药后食欲增强,发作较前缓和,但仍几天发作1次。
指纹微紫,舌淡红,苔薄黄。
予清火之剂,酌加和胃化痰之品。
处方:栀子15g 白术12g 茅根9g 法夏9g 陈皮12g 北沙参15g 黄柏12g 砂仁9g 青黛6g 琥珀15g 酒军9g 茯苓15g 谷芽18g 黄芩12g 贝母15g 胆草15g上药共为细末,蜂糖为丸,怀山药、朱砂为衣,每次3g,1天2次,白糖水送服。
四诊:4月17日。
已半月未见发作,近因饮食欠佳而又来诊视。
指纹色较前柔和,欠流畅。
再以和胃健脾消积之药调理。
处方:泡人参5g 谷芽6g 莲米6g 山楂3g 桔梗3g 水竹茹3g 陈皮3g 白术3g 茯苓6g 鸡内金3g(水洗)经治疗,随访1年未见复发。
按语该患儿为脾胃虚弱,痰湿内生,郁久化火而发病,治疗先健脾胃,以六君子汤加味酌加钩藤以祛风,贝母祛痰,水竹茹、黄芩、茅根以清热,不急于投清火之品。
次诊再以羚羊清肺肝之火,并仍守健脾和胃之剂。
待脾胃得以健运,再投以清火之味。
中医医案——癫痫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定痫汤治疗癫痫治疗期间共服药65剂,治疗时间2个月余。
病案:李某,男,29岁,2012年3月16日。
主诉:癫痫时作14年。
病史:患者14年前无明显诱因猝然倒地,口吐白沫,四肢抽搐,醒后如常,就诊于某权威西医院,诊断为“癫痫”,后于全国各大医院治疗无效,多方探求,而来就诊。
患者每年癫痫发作2-6次不等,多在夜间发作,伴有心悸气短、失眠、遗精等证。
初诊:癫痫多在夜间发作,发作时口吐白沫,四肢抽搐,颈歪,双目上视,伴心悸气短、失眠、遗精。
查体:血压110/70mmHg,舌苔薄白,舌质淡紫,脉沉弦。
心电图示:窦缓伴不齐;脑电图示:异常脑电图。
西医诊断:癫痫中医诊断:痫症辨证审机:痰蒙清窍,阻滞脑络,脑腑不清。
治法:豁痰通络,开窍宁神。
方药:定痫汤加减熊胆粉2克海螺粉40克地龙40克僵蚕30克全虫10克天麻20克钩藤20克羌活25克半夏15克茯苓20克生甘草15克胆南星20克生牡蛎35克龟板15克土虫20克陈皮20克生龙骨35克。
日一剂,水煎两次,分早晚饭后服。
服前方七剂,癫痫未发,心悸气短已除,睡眠、遗精改善。
血压110/70mmHg,心律齐,心率80bpm,舌苔薄白,舌质淡紫,脉沉弦。
脉证不变,方药同前。
方药:熊胆粉2克海螺粉40克地龙40克僵蚕30克全虫10克天麻20克钩藤20克羌活25克半夏15克茯苓20克生甘草15克胆南星20克生牡蛎35克龟板15克土虫20克陈皮20克生龙骨35克。
日一剂,水煎两次,分早晚饭后服。
后患者继服汤药两个月,癫痫再未发作,于2014年7月19日晚上不慎跌伤,行手术后,卧床休息时自觉头晕,担心癫痫再次复发,又来就诊。
舌苔白厚腻,舌质淡紫,脉弦滑。
辨为痰浊血瘀,投黄连温胆汤加味,豁痰通络。
方药:黄连25克半夏20克陈皮25克茯苓30克胆南星20克竹茹25克薏苡仁40克蜈蚣6克(约1条)僵蚕30克生甘草10克钩藤20克菊花20克全虫10克苍术30克白芷25克天麻20克。
【医案】王绵之治癫痫(完整过程)
【医案】王绵之治癫痫(完整过程)王某,女,7岁,1996年1月12日。
癫痫,3年发过3次,中医调治。
二诊(2月27日),继以健脾益气,化痰息风调治。
注:小儿癫痫以脾虚痰湿化风为多,盖小儿有“脾常不足”的特点,所以治疗以益气健脾,化痰息风为主。
患儿3年有3次发作,频率低,加上年龄小,选用中医辨证论治比较安全。
方中党参、炒白术、茯苓、化橘红、僵蚕健脾化痰;炙远志、石菖蒲交通心肾,化痰宁心;炒枳壳理气,制香附疏肝理气;脾气虚则血亦虚,故用丹参、当归、枣仁养血宁心安神。
二诊在首诊基础上稍有出入,结合重镇化瘀之品,亦为必要。
王某,男,12岁,1994年9月9日。
癫痫已经脑电图证实,家属无类似病史,曾有摔伤史,曾服苯巴比妥等治疗,效不显。
癫痫睡时发作较多,1分钟左右自已,现越发越严重,次数也较前为多,大便饮食正常,舌苔白腻不厚而干,脉弦滑。
二诊(10月18日),查脑电图:双额、中央、顶左叶广泛中度脑电波异常。
现在服药治疗中。
12日中午发作一次,持续1分钟左右。
三诊(11月4日),西药已停,一周未发作。
注:小儿外伤后癫痫频繁发作,脑电图显示有广泛异常脑电波,因1994年手术治疗开展较少,只有内服药物治疗,但抗癫痫药物长时间服用虽抑制异常放电,也抑制了小儿的大脑和智力的发育。
如何做到既要控制癫痫发作又不影响其智力发育?结合中医辨证治疗,尽量减少西药用量或种类,是临床的优选方案。
首诊从痰瘀入手,化痰用温胆汤出入(清半夏、化橘红、炒枳壳、竹茹、茯苓),养血活血以桃红四物为基础(减当归、生地、川芎,加丹参),炙远志化痰宁心,钩藤息风止痉,磁石重镇。
二诊仍以化痰活血为法,减白芍、竹茹、川牛膝,加生山楂化瘀,石菖蒲化痰开窍,地龙化痰通络。
三诊加瓜蒌皮、大贝母加强化痰作用。
柴某,女,14岁,1994年9月27日。
素有癫痫病史,1989年在此治疗后一直未发,近日又有小发迹象,关节不利,月事已潮。
注:年轻女子有癫痫史,曾用中医治疗,5年未发。
中医医案——癫痫(十八)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泻火涤痰、镇痉熄风法治愈癫痫病案:陈某,女,23岁。
初诊:1974年7月23日。
主诉及病史:癫痫反复发作四年余,近月来夜间发作频繁,发作前无先兆症状,发时突然大叫一声,随即全身抽搐,口吐白沫,喉间痰鸣,口唇青紫,小便失禁,呼之不应,约半小时方苏醒。
平时寐中多梦,起身行走做事而不自知,多则一夜数次,白天精神委顿,香不思纳,口苦。
诊查:舌苔黄,脉细弦。
辨证:肝风痰火,上扰心神,横窜脉络,蒙闭灵机。
治法:泻火涤痰,镇痉熄风。
处方:煅礞石20g 制锦纹5g 炒黄芩9g 上川黄连2g 法半夏9g 陈胆南星4.5g 朱茯苓12g 杭菊花9g 小川芎4.5g 煅磁石30g 煅龙齿15g 蜈蚣2条二诊:药后癫痫发作次数减少,昨夜仅作齘齿,梦游未作。
药尚合机,治从原意。
原方去茯苓,加广郁金9g。
三诊:续服上药,癫痫梦游均获控制。
改投丸剂化痰息风,1以资巩固,定痫丸5g,1日2次,礞石滚痰丸3g,每晚睡前服。
此后半年内间服原方,癫痫梦游均未发作,遂停药,追访数年,期间结婚并生育一女,癫痫仅偶有小作,梦游迄未复发。
按语本例痫证又兼梦游,究其病机,无非痰火为患。
阅前病史,一般化痰息风之剂俱投而未效,曹老诊之,认为该患者属痰火内扰,形实证实,乃投礞石滚痰丸泻火涤痰,加入镇痉息风之品,而得以取效,痫证控制后,所配服的定痫丸,乃江苏省中医院制剂室自制丸剂,长期用于临床,颇多效验,配合汤药调理脏腑功能,注意生活调摄,饮食节制,劳逸适度,情志舒畅,可以防止成减少癫痫复发。
本医案摘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第3集,P159-160,曹鸣高医案。
曹鸣高(1907-1985),男,苏州籍,出身于六代业医之中医世家。
14岁起先后随祖父(清代御医曹沧州)、父亲(曹甫侯)、伯父(曹南笙)临证习医,17岁于苏州悬壶应诊。
新中国成立后任苏州市中医工作者协会主任,苏州中医门诊所所长,卓有声望。
贵州中医治羊癫疯医案
贵州中医治羊癫疯医案患者张某,男性,18岁,因突发性癫痫病发作到贵州中医医院就诊,经专业医生检查,被确诊为羊癫疯病。
患者家属对中医治疗有信心,因此选择在中医院进行治疗。
经为期三个月的中医治疗治愈出院,并且进行康复训练,效果显著。
治疗经过:1、中医诊断: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法,患者张某的舌质淡白,苔薄白,脉象偏细和,症状为突发性晕倒、手臂、腿部抽搐、口吐白沫等。
结合辅助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癫痫病(羊癫疯)。
2、中药治疗:根据张某的病情,中医采用了“清热降火,祛痰化瘀”等治疗法则,开方用药:龙骨、牡蛎清热降火;钩藤、僵蚕、蜈蚣祛风镇惊;枳壳、桑白皮、苍术燥湿化痰;天麻、通草祛痰开窍;黄芩、红花活血化瘀。
同时饮食忌口辣烫、酒类等食物。
3、针灸治疗:针刺耳穴和足三里穴,以调整患者的气机,舒缓神经过度兴奋,促进睡眠等。
4、中草药熏蒸:使用中草药,如艾叶、柴胡、川芎等,熏蒸患者脸部、背部、腿部、足部等穴位,起到祛风镇惊、安神定志的作用。
治疗效果:经过三个月中医综合治疗,患者张某的病情得到了显著改善,症状减轻,间隔时间变长。
后患者因病情好转出院,并继续进行康复训练。
六个月后,患者家属来院说:“之前患者张某病情一直很不好,每天都有抽搐症状,癫痫病药治疗长期效果不佳,而且还有副作用。
但是在贵州中医医院治疗后,患者现在状态很好,没有再出现过抽搐,我们对中医治疗感到非常满意。
”结语:癫痫病是种难治性疾病,中医治疗具有常规治疗所不能替代的优势,亦有良好的综合治疗方案可行性。
本例的成功治疗为其他癫痫患者的治疗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中医医案——痫证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化痰散瘀、凉血和营法治愈痫证病案:徐某,女,40岁。
初诊:1975年1月11日。
主诉及病史:去年4月患疟疾之后,时时发作抽筋,同时神志昏迷,半日始醒,平时头昏。
诊查:脉右弦滑数,左细数带滑。
辨证:盖属疟邪不彻,痰瘀互结,上扰清空,发为痫证。
处方:制首乌9g 当归9g 党参9g 生白芍12g 生甘草4.5g陈皮9g 橘贝半夏曲9g(包煎)茯苓9g 生苡仁12g 炒枳壳9g 白金丸15g(包煎)大枣5枚 7剂二诊:1月18日。
服药后抽筋未发,但晚上失眠。
脉右滑数,左细数带滑,苔净。
治用十味温胆出入。
处方:生白术9g 朱茯苓9g 陈皮4.5g 炒枳壳4.5g 党参9g 炒枣仁9g 远志3g 炙甘草3g 全当归9g 7剂三诊:1月17日。
抽筋迄今未发,时有头昏,睡眠已安。
脉沉细,舌红,据云服初诊方药时月经先期而至(距上次月经只有半月余),拖延至今已有半月未净。
此郁热得泄,原属佳象,但亦不可使其血去过多。
1处方:女贞子9g 墨旱莲9g 制首乌9g 全当归9g 丹皮4.5g 朱茯苓9g 生甘草3g 淮小麦9g 赤白芍各4.5g 生牡蛎15g(先煎)7剂1977年10月随访,痫证以后未发作。
按语本案首方用何人饮(何首乌、当归、人参、陈皮、煨姜)合温胆汤加减,一治其疟邪之不彻,一散其痰瘀之互结,药后中病,月经早期而至,郁热得有去路。
但在三诊时脉由滑数转为沉细,经未止而舌红,阴虚端倪已见,故转方为凉血清热、和营润燥,虽不重用镇痫之药而痫自止,盖由“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故能奏效。
本医案摘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第1集,P580-581,金寿山医案。
金寿山(1912-1983),浙江省绍兴市人。
中医教授。
出身于中医世家。
早年丧父,自学成医。
解放前曾在上海新中国医学院任教,解放后历任上海中医学院伤寒温病教研组主任、教务处处长、副院长、中医文献研究所所长、上海市中医内科学会主任委员、国务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医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医年鉴》(1983年版)主编等职。
中医治疗痫病类医案83例
中医治疗痫医案83例中医在治疗疾病方面有见效快、副作用小、经济等优势。
本文提供中医治疗痫医案83例,以供大家参详。
1风痰交阻清窍被蒙张某,男,13岁。
癫痫年余,恼怒易发,发则昏厥,口吐白沫,四肢抽搐,移时则苏,醒后如常,一个月或间月而作。
脑电图检查证实为癫先。
此因风痰交阻,流窜筋脉,浊痰不化,清气不升,清窍被蒙,苔腻,脉弦滑。
拟涤痰宣窍,熄风定痫。
抱胆丸一料(三十粒),每晨空腹时服一粒,鲜石菖蒲9克煎汤化,服30天。
二诊:药后痰浊渐化,癫痫未作,苔薄,脉弦,再宗前治,原方连服四料。
四年后随访:初诊后,共服药五料,迄今癫痛未发,脑电图复查正常。
原按:抱胆丸为我家祖传秘方,处方内容如下:飞雄黄15克郁金30克陈胆星30克白明矾18克天竺黄30克(因缺货以川贝母30克代,如能用天竺黄效果更佳)。
上药共研极细末,以不落水之猪心血捣和为丸,分三十粒,如楂园大,朱砂为衣。
上方以化痰宣窍为主,雄黄能定痛化痰,陈胆星、川贝母(天竺黄),均能清化痰热,明矾升清降浊涤痰,郁金宣窍开郁,朱砂定心宁神,不落水猪心血则取其引药归经。
《临证指南》说:“痫病或由惊恐,或由饮食不节,或由母腹中受惊,以致脏气不平,经久失调,一触积痰,厥气内风,卒焉暴逆,莫能禁止,待其气反然后已”本方即根据以上学说而拟定,对原发性癫痈及继发性癫痫,均可应用,效果颇佳。
(《上海老中医经验选编·徐治本医案》)2中医认为癫、痫、狂是三种病。
癫是疯疯癫癫,说话语无伦次,颠三倒四,处境不分秽洁,言语不懂善恶,时悲时笑,神识不正常,是精神病的一种。
狂是猖狂刚暴,妄见妄言,漫骂不避亲疏,抵触不畏水火,逾垣上房,无所不能,是一种精神分裂症。
痫是平时依如常人,但病来突然昏扑倒地,肢体抽搐,胸背强直,口眼相引,叫吼吐涎,有如羊鸣。
本处所说癫痫是西医病名,即中医的痫证。
有大发作、小发作之分。
癫痫大发作症状特点,是在意识丧失前有自觉眩晕或肢体麻水感觉等先兆症状;继之昏倒在地,出现抽搐,口吐白沫,舌唇咬破,时间长短不等,后即进人嗜睡状态,醒后对发作无所记忆。
中医医案——癫痫(十七)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平肝清肝法治愈癫证病案:刘某,男,26岁。
初诊:1989年2月21日。
主诉及病史:自幼患癫痫,经中西医多方治疗,多年无效。
近1月来因精神刺激,发作频繁。
平素情绪急躁,心烦失眠,记忆力减退。
现头痛面赤,口苦胸闷,大便干燥,2日一行。
以往1月之内癫痫发作数次,近期二三日发作一次,每次10分钟左右,突然仆倒,昏不知人,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
诊查:面赤、呼吸气粗,舌绛苔黄腻,脉细弦滑。
辨证:此乃肝肾阴虚,肝阳上亢,阳极化风,风痰上扰,阻塞心窍所致。
治法:重镇潜阳,豁痰熄风。
处方:青礞石15g 生龙齿30g 生磁石30g 珍珠母30g 紫贝齿30g(以上诸药均先煎)钩藤20g 龙胆草10g 姜半夏10g 明天麻10g(单煎)节菖蒲10g 白僵蚕10g 全蝎8g 胆南星10g 酒川军10g(后下)白矾4g(冲)甘草10g 3剂二诊:服药1剂后,22日下午曾一度精神恍惚,两目上视,2分钟后上述症状消失。
无昏仆抽搐现象。
服药3剂,癫痫未发1作,睡眠平稳,但仍梦多。
大便每日2次,脉细弦滑,舌绛苔黄腻,仍継前法治之。
原方减胆草、半夏、僵蚕、全蝎,加朱茯神20g、广郁金12g、炒仁30g、杭白芍20g,3剂。
三诊:2月28日。
药后情绪平稳,精神好转,夜寐梦减,头痛渐愈。
一周多癫痫未发作。
脉滑尺虚,舌红苔厚腻。
继服上方加天竺黄10g、姜半夏10g。
7剂。
四诊:3月10日。
病人精神甚佳,头痛胸闷消失,食量增加,夜寐安然,半个月来痫症未发作。
脉滑,舌红苔白。
处方:生磁石30g 紫贝齿30g 珍珠母30g(均先煎)云茯苓15g 广陈皮12g 姜半夏10g 胆南星10g 山萸肉10g 熟地黄10g 枸杞子10g 杭白芍20g 炒枣仁15g 甘草10g 10剂患者服此方10剂后,再未发病。
至1992年春节随访时,已有3年未再发病。
中医痫症医案分析(发作性精神恍惚2年)
中医痫症医案分析(发作性精神恍惚2年)王某,男,17岁。
初诊:202*年8月7日。
主诉:发作性精神恍惚2年。
现病史:2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感精神恍惚,呈发作性,每次持续5-6分钟,过后周身不适,喜卧嗜睡,倦怠乏力,腰膝酸软,记忆力渐减退,盗汗,时感头晕,口燥舌干,大便秘结,舌红苔少,脉细数。
辨证:肝肾亏虚。
治则:滋补肝肾,潜阳安神。
处方:左归丸加减。
方药:熟地24g,枸杞12g,白芍15g,山茱萸12g,牛膝12 g,菟丝子15g,龟胶6g(烊化),制首乌15g,决明子30g,枳壳12g,地骨皮9g。
7剂,水煎服。
二诊:服上方后,精神恍惚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每次持续1—3分钟,身体较前有力,嗜睡明显减轻。
手足心热,大便正常,舌淡红苔白,脉沉细。
守前方继服,10剂,水煎服。
三诊:服上方后,精神恍惚未见发作,身体较前有力,嗜睡明显减轻。
手足心热明显改善,记忆力好转,大便正常,舌淡红苔白,脉沉细。
给予左归丸中成药,继服。
按语:痫症又称“癫痫”,俗称羊癫疯,是一种发作性神志异常的疾病。
痫病首见于《内经》,不仅提出“胎病”“癫疾”的病名,并指出发病与先天因素有关。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癫狂候》指出:“癫者,卒发仆也,吐涎沫,口,目急,手足缭戾,无所觉知,良久乃苏。
”朱丹溪《丹溪心法·痫》云:“无非痰涎壅塞,迷闷心窍。
”强调痰迷心窍引发。
王清任则认为痫病的发生与元气虚,“不能上转入脑髓”,和脑髓瘀血有关,并创龙马自来丹、黄芪赤风汤治之。
患者平素肝肾阴虚,脑府失养,故记忆力减退,头晕。
肝肾阴虚,阴不敛阳,风阳升动,扰及清窍神明,则呈发作性精神恍惚。
发作后,神志未复,而现周身不适,喜卧嗜睡,倦怠乏力,腰膝酸软,手足心热,夜热骨蒸,大便秘结,为阴虚所致,舌红苔少,脉细数系火旺之象。
“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本方纯补无泻,阳中求阴是其配伍特点。
患者平素学习用功,阴血暗耗,日久致肝肾阴虚,阴不敛阳,虚火内生,风阳升动,上扰清窍神明,发为本病。
中医治疗癫痫的真实案例
中医治疗癫痫的真实案例
《中医治疗癫痫的真实案例》
嘿,你知道吗?癫痫这病可真够折腾人的!我就来讲一个我亲耳听到的中医治疗癫痫的真实故事吧。
有个叫小李的小伙子,年纪轻轻的就被癫痫缠上了,那日子过得,别提多闹心了!整天提心吊胆的,就怕发病。
他和家人那是四处求医问药啊,西医看了不少,药也吃了一堆,可效果就是不明显,这可把他们愁坏了!
后来啊,经人介绍,小李他们一家找到了一位老中医。
这老中医看起来慈眉善目的,他详细询问了小李的病情,那认真的劲儿,就像在挖掘宝藏一样!老中医说:“咱中医治疗癫痫有咱的办法,咱得从根儿上调理。
”小李和家人将信将疑,心想:真的能行吗?
嘿,你还别说!经过一段时间的中药调理,小李发病的次数还真就慢慢减少了。
这就好像是黑暗中的一束光,给小李一家带来了希望啊!每次去复诊,老中医都要仔细叮嘱小李各种注意事项,那语气,就像在叮嘱自己的孩子一样。
有一次小李去复诊时高兴地说:“大夫,我感觉我现在好多了呢!”老中医笑呵呵地说:“好啊,好啊,坚持下去,肯定能越来越好。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李的状态越来越好,他慢慢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了。
这难道不是个奇迹吗?
我就想问问,这中医是不是特别了不起?中医的智慧真的是博大精深啊,就像一座挖不完的宝藏。
它可以用看似普通的草药,创造出令人惊叹的效果。
所以说啊,咱可不能小瞧了中医!
我觉得,对于一些疑难病症,中医真的是一个值得尝试的途径,说不定就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呢!就像小李,如果没有遇到这位厉害的老中医,他又会过着怎样痛苦的生活呢?中医,真的值得我们去深入了解和信任。
中医医案——癫痫(十六)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天麻钩藤汤治愈癫痫病案:高某,女,7岁。
初诊:1986年8月20日。
主诉及病史:表情呆滞,话少,反应差,1981年时曾患癫痫病,经医院治疗病愈。
几年没发作,自1985年6月起两三个月发作1次,以后发作次数逐渐频繁,最近1个月内即发作2次。
发作时症见口吐白沫,抽搐,两手紧捏,头向一侧偏,然后不省人事,约七八分钟后慢慢缓和清醒,醒后自觉特别疲倦,食量少。
诊查:苔白,脉芤。
辨证:此为癫痫复发。
治法:祛风、除痰、安神。
方选天麻钩藤汤加味。
处方:当归10g 党参10g 龙骨6g 磁石10g 朱砂(另包)1g 竹沥10g 代赭石10g 天竺黄3g 僵蚕6g 全蝎6g 天麻10g 生草3g 二诊:服药3剂后食量增加,精神好转,守方续进。
上方去竹沥,加钩藤15g。
三诊:服药3剂后,发作间隔时间延长,20余天始发作1次,发作昏迷时间亦减至四五分钟。
上方药续进,全蝎量减至3g。
1四诊:服药3剂后,症状续减,能上学,用原方改丸药缓图。
处方:当归30g 党参20g 龙骨15g 赭石9g 磁石(另包)20g 朱砂(另包)2g 僵蚕15g 全蝎20g 钩藤40g 天麻20g 天竺黄6g 生草10g以上诸药碾成细粉,制成小蜜丸,每日3次,每次3g。
按语癫痫一病,多为禀赋不足,风阳痰浊,闭蒙清窍,阻滞经络而成。
治疗上依“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发作时采用化痰熄风、开窍定痫之法,而缓解时则以固本为要。
本案先用天麻钩藤汤祛风化痰安神以定痫止搐,后改丸剂加以巩固。
本医案摘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第2集,P628-629,张之亮医案。
张之亮,字维熙,1904年生,甘肃省秦安县人。
主任中医师。
幼入私塾,后曾务农,当过学徒,做过店员。
1928年甘肃大旱,只身逃荒至古城西安,后拜西安光华国医学校蒋成邹先生为师,习医5年。
1935年冬开业于兰州,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有独到之处,加之当时面向底层,奉行“穷人免费,赤贫赠药”的宗旨,深受劳动群众赞誉。
医案分享:癫痫
医案分享:癫痫
医案分享:癫痫--痫症丸
处方:天竺黄、沉香、天冬、白芍、茯神、炙甘草、远志肉、麦冬、旋复花、苏子、制香附、姜半夏、皂角荚
上药共为细末,以怀山药适量粉糊和水为丸,硃砂为衣,每日服2-3次,一次9克
中医辨证:寒郁化热,心阴气虚,肝风内动,扶痰上逆
治法:化痰熄风,滋阴定痉
临床效果:蔡某某,男,25岁,患者癫痫症已有9年之久,曾多方求治而效果不佳,诊前仍坚持每天服用苯妥莫钠,然隔10-20天仍发作一次,发作时光有尖叫,其后昏倒,口吐白沫,手足抽搐,余诊后投以“痫症丸”一料,病者服用月余,其间病症未再发作。
再续配一料,嘱其继续坚持服用,药尽病除,随访近2年,情况良好,状如常人,癫未再发作。
药方因人而异,用量根据实际情况而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辨证论治,请在医师指导下用药。
癫痫治疗医案
癫痫治疗医案尹某,男,32岁。
患癫痫病,平素头晕,失眠,入寐则呓语不止。
胸胁苦满,自汗出而大便不爽。
癫痫时常发作,望其人神情发呆,面色青白,舌质红,苔白而干,脉沉弦。
柴胡9克,黄芩9克,半夏9克,生姜9克,茯苓9克,桂枝6克,龙骨9克,牡蛎18克,大黄6克,铅丹4.5克,大枣6枚。
服一剂后,呓语止而胸胁满去。
精神好转,但见气逆,欲吐不吐之状,加竹茹,陈皮各10克再服二剂而证全消。
此后癫痫未发。
(刘渡舟医案)按语头晕,胸胁满而脉弦,证属少阳无疑。
入夜梦呓犹如白昼谵语,自汗出又不恶寒,复兼大便不爽,已露阳明腑热之机。
此病得于惊恐之余,又与肝胆之气失和有关。
《伤寒论》说:“胸满烦惊……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与此证极为合拍。
学习经典《伤寒论》第107条: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各家论述黄元御:下伤中气,胃逆而为胸满。
胆木拔根,而为烦惊。
心神扰乱,而为谵语。
乙木郁遏,疏泄不行,则小便不利。
己土湿动,机关壅滞,则一身尽重,不可转侧。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大枣、参、芩,补土而泻湿,大黄、柴胡、桂枝,泻火而疏木,生姜、半夏,下冲而降浊,龙骨、牡蛎、铅丹,敛魂而镇逆也。
曹颖甫:伤寒八九日,正二候,阳明受之之期,本自可下,惟下之太早,虽不必遽成结胸,而浮阳冲激而上,水湿凝沍而下,势所必至。
浮阳上薄于脑,则谵语而烦惊,水湿内困于脾,则胸满而身重,所以小便不利者,下既无气以泄之,上冒之浮阳,又从而吸之也。
以太阳寒水下并太阴而为湿也。
因有胸满身重小便不利之变,故用柴胡汤以发之。
以阳明浮热,上蒙脑气,而为谵语,上犯心脏而致烦惊,于是用龙、牡、铅丹以镇之。
以胃热之由于内实也,更加大黄以利之。
中医医案——癫痫(八)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豁痰攻下法为主治愈惊痫病案:齐某,女,4岁。
一诊:1969年5月9日。
主诉及病史:患儿自1969年3月起惊痫时发,日作一二十次不等,发时目瞪神呆,角弓反张,手足抽搐。
诊查:现面色带青,喉中痰鸣,胸痛闷胀,夜烦不安。
两脉滑数,舌苔薄腻。
辨证、治法:此系痰痫,先予豁痰攻逐。
处方:钩藤6g 竹沥30g(姜汁3滴兑入)胆星3g 干菖蒲3g 龙齿15g 茯神9g 琥珀2.4g 白附子6g 天竺黄6g 远志6g 另用保赤散0.3g(分2次化服)。
4剂。
药后下痰甚多,症势稍缓。
原方加抱龙丸1粒,连服药10剂,症情大减,痰少眠安。
即以金箔镇心丸1料治本。
二诊:11月5日。
据诉服上方药后曾有2个月不发,但8月中因突遭异常雷响,极度震惊后痫证复作,抽掣连发,日夜数十次。
为此又服金箔镇心丸1料,竞未见效。
现肢搐阵作,发时神清,未闻痰鸣,复卧身颤,肢体诉痛。
舌红无苔,脉弦而涩。
盖突受雷惊,震动心肝,使血滞而筋失濡养,致风动而搐。
改予王1氏身痛逐瘀法活血行滞,养筋定搐。
处方:赤芍6g 桃仁6g 红花4.5g 当归9g 醋炒五灵脂9g 怀牛膝9g 丹参9g 党参9g 枳壳3g 生甘草3g 5剂以后又连服药5剂,痫定不发。
随访知其证已平。
按语本例之治,分前后两个阶段,初时主因化痰,故用豁痰逐下之法,痰去而渐安。
嗣后因突遭雷惊,痫搐大作,但其病因已变。
《经》云“雷气通于心”,雷惊而心伤气乱,势必血行失常,筋脉不养,故搐且身痛也。
身痛逐瘀汤方原治痹证身痛,现减去风药,增入丹参、党参扶神和血,使血行筋濡,其搐即定。
本医案摘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第1集,P512,董廷瑶医案。
董廷瑶,1903年生,浙江省鄞县人。
主任中医师。
世业中医儿科,幼承庭训,弱冠即继祖业,悬壶行医,迄今已60余年。
精于幼科,擅治小儿热性病。
提倡“开门逐盗”的治疗原则,在救治麻疹重症逆症中,常用解毒活血透疹法而屡挽危重;创制熊麝散治疗腺病毒肺炎,每每药下应手;以集成金粟丹防治小儿发热性惊厥,疗效极佳;惯用活血利气法主治小儿复发性肠套叠症,曾获好评。
(二十二)癫痫大全——针灸疗法,甘麦大枣汤,柴胡加龙牡汤
(二十二)癫痫大全——针灸疗法,甘麦大枣汤,柴胡加龙牡汤30成人痫症——杜雨茂医案惊惧不解酿成痫每夜抽搐目睛翻贺××,男,32岁,咸阳市周陵公社社员。
1963年5月18日初诊:阵发性抽搐频繁发作一年。
患者平素健康,原为生产队干部,因突受惊恐,随后整日惊慌不安,渐致抽搐,目睛上视,并进行性加重,曾多方求医,疗效不显,特来诊。
现每睡后发作一次,发作时目睛上翻,口眼抽动,四肢先抽搐后强直,遗尿,约半小时左右渐渐苏醒,面色青黄,精神不振,食欲不佳,消瘦无力,脉弦细,舌淡红苔白。
证属痫证,由于惊恐损伤心肾而致,加之发作频繁,日久胆脾亦虚,法当扶正为主,佐以化痰定痫,因服药不便,故采用针灸治疗。
取穴:心俞、胆俞、脾俞、鸠尾、丰隆、内关、风池、风府,间日一次。
各穴均针刺,心俞、胆俞、脾俞针后加灸。
经针治一星期多后即停止发作,精神食欲日趋好转,继续针治共一月余,未再发作,给予定痫丸丸剂处方,令其服用以防复。
按:中医痫证即西医之癫痫病,多缘脾虚心亏,风痰上扰所致,每因顽痰胶结不去,反复发作,其治疗较为不易,常经年累月,甚至羁伴终生。
部分儿童,罹患是疾,迁延不愈,每致呆傻。
本例患者,卒受惊吓,心气耗散,神明不安。
且惊恐不除,终日惶惶,胆决断无能,心胆虚怯,六神无主,脏气不平,气机逆乱,即《内经》所谓“惊则气乱”,不循经行,动而为风。
忧思不解,脾气乃伤,脾虚不运,痰湿内生。
昼日阳旺,心脾之阳得助尚可制阴霾,入夜阳衰阴盛,内生之风痰肆虐,闭塞经络,上扰神明,且熟睡之后,阳去入阴,无力制约,癫痫乃发。
故治遵扶正为主,取穴心俞、胆俞、脾俞,补心胆以安神定志,统摄诸脏,调理气机,气机顺达,循环有度,风自灭熄,健脾气以消痰生之源而治其本。
针鸠尾、丰隆、内关,化痰通络,止痉定痫,刺风池,风府,祛风达邪,诸穴同取,标本兼治,取效尤捷。
至风熄痰化。
正气康健,诸证平复之后,再以丸药调理善后,以杜复发。
从以上两案可以看出,针灸之法对该病具有良好的疗效,尤其是该病频繁发作之时,针灸常能迅速控制发作。
中医医案——癫痫(二)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痫证验案病案:何某,男,43岁,2015年7月23日。
主诉:今晨抽搐约6分钟左右。
病史:十岁时患者经常清晨抽搐,反复发作,睡眠如魇,继之抽搐几分钟不等,经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断为癫痫,多方抗癫痫治疗,有效不显,14岁就诊于此,余曾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近两周,痫止不发,以后治疗月余,近30年未发。
近因忧思恼怒,急躁焦虑,又是于今晨4时许,女儿在另寝被主卧其父捶击声与吼声惊醒,至前发现右手频繁捶胸,双目上掉,双下肢抽搐强直,呼之不应,口中吐沫,叫来邻居帮助,掐人中等,历时约6分钟而醒,患者对当时所发一无所知,于今晨诊于本院。
初诊:头晕乏力、善叹息,口苦而干,面热不红,胸闷不舒,大便二日一行,舌红苔微黄腻,脉弦滑。
脑电图所见:慢波:各导可见稍多量4-7C/S 50-60uvθ活动,额颞部中央区著,过度换气诱发慢波明显增多。
痫性放电:额颞部偶见尖-慢波阵发岀现。
过度换气诱发后阵发加重。
脑电地形图所见:θ频段额颞部中央区高功率、α2频段枕部高功率。
西医诊断:癫痫辨证审机:忧思恼怒,少阳气郁,生热化火,引动肝风,触动伏痰,少阳相火,厥阴风木,痰随风火,上犯心脑,横串经络,扰乱于神,神机失用,元神失控,风火痰郁(瘀)上扰为本,心脑神失控用为标。
中医诊断:痫证(阳痫)治法:和解少阳,泻火熄风,重镇定神,化痰定痫。
方药: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柴胡20克黄芩10克大黄10克磁石50克龙骨50克牡蛎50克茯苓15克旱半夏10克大贝15克明矾5克郁金15克全蝎3克(研冲) 白芍20克生甘草10克生姜15克蜈蚣2克(研冲)。
七剂日一剂,水煎三次共取汁600ml,去渣再煎,取300ml,温分3服,忌辛辣肥甘。
二诊:2015年7月31日。
药后一周内未发,面热除,大便畅,少阳诸证缓解,唯头晕未减,即用前方加川芎15克、葛根30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治疗痫医案83例中医在治疗疾病方面有见效快、副作用小、经济等优势。
本文提供中医治疗痫医案83例,以供大家参详。
1风痰交阻清窍被蒙张某,男,13岁。
癫痫年余,恼怒易发,发则昏厥,口吐白沫,四肢抽搐,移时则苏,醒后如常,一个月或间月而作。
脑电图检查证实为癫先。
此因风痰交阻,流窜筋脉,浊痰不化,清气不升,清窍被蒙,苔腻,脉弦滑。
拟涤痰宣窍,熄风定痫。
抱胆丸一料(三十粒),每晨空腹时服一粒,鲜石菖蒲9克煎汤化,服30天。
二诊:药后痰浊渐化,癫痫未作,苔薄,脉弦,再宗前治,原方连服四料。
四年后随访:初诊后,共服药五料,迄今癫痛未发,脑电图复查正常。
原按:抱胆丸为我家祖传秘方,处方内容如下:飞雄黄15克郁金30克陈胆星30克白明矾18克天竺黄30克(因缺货以川贝母30克代,如能用天竺黄效果更佳)。
上药共研极细末,以不落水之猪心血捣和为丸,分三十粒,如楂园大,朱砂为衣。
上方以化痰宣窍为主,雄黄能定痛化痰,陈胆星、川贝母(天竺黄),均能清化痰热,明矾升清降浊涤痰,郁金宣窍开郁,朱砂定心宁神,不落水猪心血则取其引药归经。
《临证指南》说:“痫病或由惊恐,或由饮食不节,或由母腹中受惊,以致脏气不平,经久失调,一触积痰,厥气内风,卒焉暴逆,莫能禁止,待其气反然后已”本方即根据以上学说而拟定,对原发性癫痈及继发性癫痫,均可应用,效果颇佳。
(《上海老中医经验选编·徐治本医案》)2中医认为癫、痫、狂是三种病。
癫是疯疯癫癫,说话语无伦次,颠三倒四,处境不分秽洁,言语不懂善恶,时悲时笑,神识不正常,是精神病的一种。
狂是猖狂刚暴,妄见妄言,漫骂不避亲疏,抵触不畏水火,逾垣上房,无所不能,是一种精神分裂症。
痫是平时依如常人,但病来突然昏扑倒地,肢体抽搐,胸背强直,口眼相引,叫吼吐涎,有如羊鸣。
本处所说癫痫是西医病名,即中医的痫证。
有大发作、小发作之分。
癫痫大发作症状特点,是在意识丧失前有自觉眩晕或肢体麻水感觉等先兆症状;继之昏倒在地,出现抽搐,口吐白沫,舌唇咬破,时间长短不等,后即进人嗜睡状态,醒后对发作无所记忆。
中医分析癫痫之因主要是痰浊夹肝风上蒙清窍所致,也有因为肾中相火上升,夹热夹惊的。
治疗癫痫一定要抓住清痰、逐痰、平肝熄风、镇痉止搐等主要治法,熄风要注意活血,因为“血行风自灭”。
赵老常用下列两方:方一:青礞石10克石决明12克天麻6克天竺黄10克胆南星6克钩藤3克全蝎2.4克僵蚕6克代赭石10克南红花5克桃仁3克法夏5克方中青礞石、天竺黄、胆星、法夏,豁痰,逐痰,兼有宣窍之力;石决明、代赭石、天麻、钩藤,有平肝、镇肝熄风之功;佐用桃仁、红花,活血以助熄风之效;全蝎、僵蚕镇痉止搐。
根据上述原则,临床上还可以随证加减。
方二:生石决明12克天麻6克蜈蚣2条广郁金10克南红花5克菖蒲6克僵蚕6克胆草5克神曲10克桑枝10克全蝎3克朱砂1.2克(分冲)此方与上方比较,开窍醒神镇痉止抽之力加强,方中天麻、僵蚕、蜈蚣、全蝎熄风止抽化痫;石决明、龙胆草、桑枝清肝利络;郁金、菖蒲舒郁开窍;红花活血以助熄风;朱砂安神以助镇静;神曲健胃醒脾。
方一痰火盛者用之宜,即阳痫、痰痫之类;方二肝风盛者用之宜,即惊痫、羊痫。
赵心波临床运用三甲复脉汤,要紧扣厥阴阴虚,风阳内动这一病理特点,其辨证特点以头晕、心悸、肢体抽搐或瘛瘲,舌红绛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或结代为主。
或头痛耳鸣,神倦而夜寐不安,或昏眩欲仆,步履不稳,或厥,或舌体颤动,语言不利而肢麻,或大便干秘难行等。
治疗范围涉及脑膜炎后遗症、癫痫、小脑病变综合征、帕金森综合征、心脑病、精神分裂症以及各种以眩晕、抽搐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刘渡舟胆火型痫发直视,吐沫肢抽,平时易急躁,脉多滑弦。
治宜熄风平肝,方选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6克钩藤5克铃羊角1克银柴胡5克全蝎2.4克胆草6克石决明12克(分冲)僵蚕6克赵心波一儿七岁,发惊痫。
令其恣饮人乳,后发渐疏而轻。
至十四岁,复发。
用乳不效。
亦用河车丸数具而愈。
常用加减八味丸而安。
后至二十三岁,复发而手足厥冷,仍用前法,佐以八味丸、十全大补汤而痊。
薛立斋张×× 女 19岁辨证:癫痫。
病因:痰热郁遏日久,伤及肝阴,肝风内动。
症候:神志发愣,手指不利。
脉细弦。
舌质红,苔微黄。
治法:清热化痰。
处方:朱连翘6克陈胆星3克朱通草3克忍冬藤9克石菖蒲6克丝瓜络6克杭白芍6克妙竹茹6克白金丸6克(包)钩藤9克(后下)石决明12克方解:朱连翘、忍冬藤、瓜络清热通经络以利手指。
胆星、菖蒲、竹茹、白金丸开心气,清热涤痰。
朱通草引热下行利小便。
杭白芍泻肝火敛阴气。
石决明、钩藤钩平肝熄风。
二诊:症候:神志愣减,手指见利。
脉细弦。
舌质红,苔薄黄。
治法:清热化痰。
处方:钩藤6克(后下)石菖蒲3克佛手3克茯神6克夜交藤9克黛蛤散6克(包)杭白芍6克合欢花6克陈胆星3克丝瓜络6克石决明9克方解:钩藤、杭白芍、石决明清热平肝熄风。
佛手舒气宽胸。
菖蒲、茯神、胆星开心气,化痰涎益肝胆。
夜交藤、合欢花、丝瓜络通络安神。
黛蛤散清肝火化痰热。
【按语】此症为痰热郁遏日久,肝胆两虚之候。
痰热郁久成火,热极生风,以致风火互结而神志发愣,手指不利。
故宜清热化痰为主,以使风静火熄,则诸征自除矣。
陆观虎谢四府尊令爱与乃坦俱在任,青年初妊将及七月矣,日间责一婢大怒,又与夫反目,号哭半日夜,即不能寐,至半夜,忽口中谵语不已,目窜上视,竟于床褥中裸形而出,其夫力抱之,遂昏愦不知人事,问之不语。
即于是夜,令人延予,予适往德清。
另延一医进看,不识何病,署中人多以为祟。
谢公夜起,着红袍,执剑压之,而号詈嘻笑,千端万状。
急令人到德清,促予来,比至,悉其病状,予令数妇女执定其手诊之,六部弦洪有力。
予白:此子痫症,非祟也。
谢公曰:曾有此否?予曰:此亦妊孕所时有,但令爱发太甚耳。
用真正霞天曲、贝母、黄连、山栀、天麻、青皮、白芍、龙胆草、青黛,加灯心、竹沥,一帖而和,二帖愈其半,四帖而疾尽愈。
及问其两日间景状,毫无所知。
陆闇生曰:孕至七月,气血壅滞,津液不能流通,未免聚为痰涎,加之盛怒,木旺生火,火并痰涌,聚于包络,包络为痰所扰,斯心亦不能自主,成此痫症。
惟大泻心肝之火,火息则痰平,痰平则诸症悉愈。
(《陆氏三世医验》)陆养愚王秦川之妻,临产发作时吃鸡汤泡饭一碗,约一时久,即眼斜口牵,手足掣掉,人事不省,恐临产气虚,用芪、术补剂不醒。
次日迎余诊,面色惨淡,身有微汗,脉六七至而紧结,余曰:此鸡汤泡饭之为害也,其体乃阳虚中寒,汤饭饱食,停滞胃脘,即化痰阻塞脾之大络,遏蔽灵气,致精神昏乱,而为仆倒牵引,如痫证然。
治宜消导,与二陈汤加厚朴、砂仁、山楂、麦芽、菖蒲二剂,呕出顽痰而醒。
任贤斗七情抑郁,思虑伤脾,心营耗散,气郁不舒。
以致不寐、胆怯,惊疑不定,肝木作胀,时时暖气;脉形弦细,痫证之机。
能舒怀抱,戒烦恼,服药方许奏效。
用加味归脾法。
西党参炙甘草川郁金柏子霜远志肉制于术生山栀煨木香白茯神龙眼肉何书田寒湿致痉瑞昌王孙毅斋,年五十二。
素乐酒色。
癸酉九月初,夜起小解,忽倒地,昏不知人,若中风状。
目闭气粗,手足厥冷,身体强硬,牙关紧闭。
诸医有以为中风者,有以为中气中痰者。
用乌药顺气散等药俱不效。
又有作阴治者,用附子理中汤,愈加痰响。
五日后,召予诊治,六脉沉细紧滑,愈按愈有力。
其兄宏道问曰:“此何病?”予曰:“寒湿相搏,痉证也。
痉属膀胱,当用羌活胜湿汤主之”先用稀涎散一匕,吐痰一二碗,昏愦即醒,随进胜湿汤,六剂全愈。
以八味丸调理一月,精气复常。
宏道曰:“病无掉眩,知非中风,然与中气、中痰、夹阴三者观之,似亦无异,先生独以痉病名之。
夫痉病缘寒湿而成,吾宗室之家,过于厚暖有之,寒湿何由而得?痉病何由而成?”予曰:“运气所为体虚者得之。
本年癸酉,戊癸化火,癸乃不及之火也。
经曰:岁火不及,寒水侮之。
至夏土气太旺,土为火子,子为母复仇,土来制水。
七月八月主气是湿,客气是水,又从寒水之气。
水方得令,不伏土制,是以寒湿相搏,太阳气郁而不行,其证主脊背项强,卒难回顾,腰似折,项似拔,乃膀胱经痉病也”宏道曰:“痉病缘寒湿而成,乌药顺气等药,行气导痰去湿者也;附子理中汤,去寒者也。
诸人用二药俱不效,先生用胜湿汤,而诸证顿除,何取效之速如是?”予曰:“识病之妙,贵在认得脉体形证。
用药之妙,全在理会经络运气。
脉证相应,药有引经,毋伐天和,必先岁气,何虑不速效耶?夫脉之六部,俱沉细紧滑,沉属里,细为湿,紧为寒,中又有力而滑,此寒湿有余而相搏也。
若虚脉之证,但紧细而不滑。
诸医以为中风,风脉当浮,今脉不浮而沉,且无掉眩等证,岂是中风。
以为中气中痰,痰气之脉不紧。
今脉紧而体强直,亦非中气中痰,此正痉病。
诗云,强直反如弓,神昏似中风,痰流唇口动,瘛疭与痫同。
今体强直坚硬,脉沉紧细而滑,非痉而何?前用乌药附子理中汤,去寒不能去湿,去湿不能去寒,又不用引经药,何以取效?若胜湿汤,藁本羌活,乃太阳之主药,通利一身百节;防风蔓荆,能升上下之湿;独活散少阴肾经之寒。
寒湿既散,病有不瘳者乎?”(《医书十二种》易氏医案)按:素耽酒色,夜起小解,卒然昏仆,口噤肢强,气粗肢厥。
诸医或云中风,或云中气中痰。
易氏以脉沉细紧滑,且无掉眩之象,力辟中风、中气、中痰之非,而以运气阐其寒湿为痉之理,予羌活胜湿汤而愈。
此案识证、辨脉、遣方、用药,皆胜人一筹。
中风之人,有中风之先兆,且有掉眩之征,然脉未必皆浮。
中痰之人当痰声漉漉,脉不紧而滑。
中气之人,当有情志拂郁之因可查,脉沉滞而不紧滑。
痉乃筋之病,寒湿转于筋脉,气血不通,阳气不煦,阴血不濡,拘急而痉。
附子理中与乌药顺气不效者,其因有二:一是病因不对;二是病位不对。
乌药、理巾,寒湿不相兼顾,且治不在表而在里,故尔不效。
羌活胜湿走表,能除经络之湿寒,邪去经通痉自已。
一日痫来七次,神倦力乏,纳谷不思,卧不安寐,虚汗淋漓。
所谓肾中龙火上升,而肝家雷火相从,互助为虐是也。
用苁蓉、菟丝、山药、熟地一面滋肾;萸肉、丹皮、归身、川芎一面补肝。
肝得补而龙雷自藏,龙雷藏而痫厥自平。
淡苁蓉菟丝子淮山药大熟地山萸肉粉丹皮炒川芎粉归身金箔干石菖蒲二诊:滋补肝肾,痫厥已稀。
似乎龙雷已杀其势矣。
昨日思贪面食,家人不与,未遂所愿,怒气勃勃,龙雷之余焰又从此上升,痫来一次,不过较前略轻而已。
再从原方出入,冀其除根为佳,然非易言矣。
全当归大熟地山萸肉淮山药九节菖蒲陈胆星龙胆草菟丝子竹沥青礞石煅(《孙氏医案》)按:峻补肝肾以治痫厥而有效,录此以广见闻。
次诊因怒触发,故补益之中,参以清胆平肝之品。
孙绳武朱丹溪治一妇人如痫,或作或辍,恍惚不省人事。
一日略苏醒,诊视,忽闻床上有香气,继又无所知识。
朱曰:气因血虚,亦从而虚,邪因虚入,理或有之。
遂以秦承祖灸鬼法灸治,病者哀告曰:我自去,我自去,我自去。
即愈。
朱丹溪一老人生子方周岁,秋初暴冷,忽发搐,似惊痫,过则气息奄奄,此元气虚弱所致,与补中益气汤而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