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锻炼对骨质疏松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锻炼对骨质疏松的影响

2012530107 曾永莉运动康复与健康

摘要:本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高和骨折危险性增加为特征的系统性、全身性骨骼疾病;是一种以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骼脆性增加和易发生骨折的全身疾病。目前, 对于骨质疏松的主要防治有三种主要方法, 即营养疗法、药物疗法和运动疗法, 而运动疗法的效果常被忽视。据最新研究发现, 运动对骨密度的影响(40 %)远远超过与骨代谢相关的激素、钙及维生素D 对骨密度的影响(3 % ~10 %)[ 1] 。长期科学地进行身体锻炼能维护和提高骨矿密度, 增强肌肉力量, 提高人体运动平衡能力, 减少摔跤的危险性, 从而降低因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发生率, 适宜的运动锻炼还能减轻因骨质疏松引起的疼痛症状, 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适当的体育运动可以减缓随年龄的增长而发生的骨质疏松, 促进人的身心健康。综述运动锻炼对骨的代谢不同运动方式、运动强度对骨质疏松影响的及运动中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运动锻炼骨质疏松骨密度骨代谢

1 前言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 作为老年退行性重要疾病之一的骨质疏松症及其所致的骨折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我国有骨质疏松患者6000~ 8000万, 美国每年因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120万, 日本65岁以上老人中有1 /3患骨质疏松症。随着老年人口逐年增多, 骨质疏松由于其高发病率给各国增加了巨大负担。从目前国内外研究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补钙、运动疗法和饮食调节等措施。在这些治疗方法中,运动疗法具有安全经济,疗效显著等特点,因此,运动锻炼成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治疗方法。

2 体育锻炼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机制

2.1 体育锻炼能改善骨的血液循环,促进骨代谢目前的研究资料均认为由于进行体育运动时,肢体不断地移动,肌肉急剧的收缩,强有力地牵拉所附着的骨骼增加了骨的机械负荷,从而改善了骨的血液循环,有助于阻止骨的流失,有效刺激了骨细胞的生成。同时,机械负荷刺激骨组织对摄入人体内的钙及其它物质的充分吸收和利用,吸收的钙及其它矿物质不断在骨架中储蓄以增加骨密度的峰值,补充巩固骨微细结构。一方面减少了骨质的丢失,另一方面使骨质含量增加,因而引起了骨的良性影响,防治和延缓了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和发展。

2.2 体育锻炼能促进性激素分泌性激素与骨代谢关系非常密切,雌性激素是稳定骨钙的重要因素,女性绝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的下降,骨量丢失加快。运动使绝经后妇女雌激素浓度增加,从而增加骨钙含量[2]Vogel报道,骑自行车功率50%45min,,血浆睾酮和游离睾酮增加。睾酮与雌二醇能促进骨的蛋白合成,骨基质总量增加,使骨盐沉积保留、骨质增厚、骨骺融合,从而促进骨的生长发育[3]。一旦雌激素降低破坏了骨吸收与骨形成的偶联关系,使骨代谢呈负平衡;同时抑制了GHI 的分泌,使肠钙的吸收减少,导致骨量减少,引起骨质疏松。因此,体育锻炼使体内性激素分泌发生正性改变,对骨骼保持正常的代谢起着十分重

要的作用。

2.3体育锻炼可促进钙吸收和利用长期适宜的系统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和神经体液调节,促进钙、磷、锰等元素的吸收利用,利用血钙向骨内输送和破骨细胞向成骨细胞转变;促进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促进受体的应答反应,提高饮食营养物质的吸收率,尤其是钙的吸收率等。这些都引起骨性结构良性改变,如骨的物理强度和坚固性增加、骨密质增厚、骨质退行性变化推迟和减轻等[4]。另外,大多数体育锻炼是在户外进行,运动过程能得到适宜太阳光照射,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以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

3运动强度对骨质疏松的作用

在大量报道运动对骨形成的正向作用的同时, 出现了高强度运动降低骨密度的报道。Smidt等进行了为期1年的高强度的躯干运动(仰卧起坐、弯腰、双腿曲伸) 对绝经后妇

女影响的研究, 结果发现运动组第一腰椎至第四腰椎以及股骨颈、转子部位的骨密度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Slemenda的研究显示, 10~ 25岁花样滑冰运动员的股骨颈、胫骨骨密度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而减少。

动物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证明。Bour rin用5周龄雄性大鼠进行了大强度跑台运( 80%VO2 max ) 11周组织计量学的研究, 结果显示所测骨骼发生了骨丢失。该强度运动对椎体无影响, 使胫骨纵向生长减少, 胫骨近端骨密度降低, 骨骺端骨小梁变薄, 胫骨总吸收面积增加,类骨质厚度减少而破骨细胞数目和类骨样面积无改变, 提示骨丢失主要原因是成骨细胞活性低。提示高强度运动不利于生长期动物的骨形成。No rdslet ten报道3月龄去卵巢大鼠进行高强度的跑台训练9周后力学性能降低、生长迟缓、对股骨的骨质疏松的发展无抑制作用, 提示高强度运动对去卵巢大鼠骨的生长性变化起着负作用。So gar rd的研究也显示长期大强度运动对骨骼成骨作用有负作用。其研究显示2月龄大鼠长期( 4月~ 10月) 大强度耐力性运动达4月后, 运动对股骨颈的骨骼力量有阳性作用, 股骨总长度明显增加, 但当训练达10月后股骨颈力量增加的情况不再保持, 且股骨总长度与安静组比较无差异, 同时运动组动物生长线有较早闭合的趋势。kaastad的力学研究也显示出高强度运动不能增加大鼠的力学kaastad等研究了高强度8周的运动对活体去卵巢大鼠骨骼的力学影响,用右侧后肢进行活体含肌肉的三点弯曲的骨折实验, 结果显示活体和离体骨折的力学性能运动组和非运动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动物实验从组织计量学、骨密度测定和力学性能测定的研究都显示生长期动物运动负荷及运动持续时间超过一定限度后对骨骼有负作用。

应该说这些研究应验了Frost的理论, 即随着压力增加, 骨的生长增加, 当达一峰值后如果负荷继续增加, 则骨生长反而减少。

近年研究者们在研究骨密度的同时对妇女激素水平、月经情况进行了研究。1996年Winster 等报道大强度训练的长跑者的全身骨密度较适宜强度长跑对照组明显降低, 骨折的发生率较对照组高, 腰椎的骨密度降低且与每周跑的距离成负相关。同时研究发现高强度组雌激素水平较低, 他们认为这可能是造成骨密度下降的最可能原因。Foldes等用超声波检查了27名年轻女性芭蕾舞学生和27名非舞蹈学生的胫骨和腰椎, 结果显示胫骨的超声速对照组显著降低。他们认为可能是舞蹈演员要求低体重导致营养不足、激素失调所致Khan对女性退休芭蕾舞演员的研究发现, 她们的抗重力骨骼股骨颈、股骨转子和腰椎的骨密度与非舞蹈对照组比较无差异, 而非抗重力作用的胫骨远段和中段骨密度较对照组降低, 且骨密度与月经紊乱的程度成反比。通过研究他们提出高强度运动导致的女性运动员激素失调、月经紊乱、闭经是导致骨丢失、发生骨质疏松的最可能原因。

4运动方式对骨质疏松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