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中议论要深刻 (精选)
高考作文复习:议论文说理精辟透彻
议论文说理精辟透彻议论文要做到议论精辟是一大难点,也是阅卷老师在批阅议论文时最为关注的内容。
所谓精辟,是说见解、主张或看法深刻透彻。
考场议论文,能不能精准地理解观点,或独特、富有预见性地分析理解周遭事物与现象,就显得特别重要。
精辟议论考查的是考生对事物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识见能力,而很多考生恰恰不注意这一点,或者缺乏必要的议论艺术,导致议论文的写作貌合神离、流于现象的罗列,或者思维混乱、强拉硬扯,致使事与理严重分离,直接制约文章判分层级的提升。
一、精辟的议论常常表现为精准的辨析理解议论文离不开观点,辨析理解常常针对的是文章的观点。
观点是什么?是文章的灵魂和统帅,是议论的源头,是命题者的命意所在,所以要求“精确、准确”地解读。
比如2008年广东高考作文“不要轻易说‘不”’,这是文题也可以是文章的观点。
“不要说‘不”很好理解,难就难在中间插入了“轻易”二字,“不要轻易”的言下之意是“可以直接说不,但考虑到事物的复杂性,不要草率、简单、轻易地说‘不”’,强调的是在表达立场态度的时候应采取谨慎的态度,这样,我们才能准确地进入议论的过程。
请看广东高考标卷58分高分作文的片段:不要轻易说“不”,在世事尚未洞明、人情尚未练达的时候,在没有深刻理解什么是“不”之前,理智地运用“不”。
不要轻易说“不”。
还因为它需要我们付出代价。
有时候甚至是血的代价、生命的代价。
兵败垓下的项羽对乌江亭长说“不”,放弃东山再起的机会,自刎乌江,从此霸王别姬成为一曲绝唱;而韩信。
不对漂母说“不”,不拒绝她的帮助,忍辱负重,终成一代名将。
究其原因是项羽太在乎他的英雄气概,殊不知大丈夫能屈能伸,像韩信。
假如项羽不轻易说“不”,那历史恐怕就要改写,项羽或许就不仅仅是一个悲剧英雄了。
说“不”,有时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选择.请慎重考虑,请三思后行。
这三个自然段的议论,就充分体现了该考生对“不要轻易”几字的精准理解。
为了突出。
不要轻易”,该考生设置了“世事尚未洞明、人情尚未练达”的前提,设置了“说‘不’有时要付出血甚或生命的代价”这样的后果。
揭示本质,议论才能深刻透彻(全文)
揭示本质,议论才能深刻透彻《考试说明》在作文“进展等级”之“深刻”要求中说文章要“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从议论文的层面来衡量,透过现象看本质,就是在表述事例之后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内涵、根本属性。
议论文要深刻透彻,说理充分,论证严密,揭示事物的本质是有效的方法。
那么,如何“揭示本质”呢?其一,从事物的性质、作用、意义、影响的角度来揭示事物的本质。
事件的根本特征可以从其性质、意义、作用和影响中释放出来,议论文能适时进行揭示、分析,就可以幸免空洞的口号和声嘶力竭的教训,而使文章透其骨髓,彰显微言大义。
请看:戴晨《平民价值的认可》片段:平民价值的认可是时代潮流,是大势所趋,彰显人类的博大情怀和平等意识深入人心。
美国《时代周刊》20XX年10月3日出版,ZG“超女”李宇春登上封面并且成为该周刊评选的该年25位年度亚洲英雄人物之一。
或许在半年之前,不仅仅是《时代周刊》,连ZG大多数媒体都不可能注意到李宇春这样一个邻家女孩。
一个一般的孩子能够成为“亚洲英雄”,说明今天ZG社会所呼唤的平民英雄正在走上ZG的历史舞台。
他们可能没有轰轰烈烈的丰功伟绩,也可能不具备骄人的政治、经济或者文化资本,甚至有些大家都有的小毛病、小缺点,但是来自民间的他们,以自身的努力奋斗,通过社会公众的认同赢得尊重。
画横线的段落对上段所述事件的意义、影响进行了分析,深入浅出。
这就使平面的叙述有了纵深的发掘,在深度的掘进中体现了思想的深度与厚度,也从根本上幸免了“观点加材料”的弊端。
其二,从事物的危害的角度来揭示事物的本质。
坏事情的危害一经揭示,就能使人们更深入地了解事件,可以起到振聋发聩的作用,而让人们引以为戒。
请看,顾晓昕《尊严》一文的片段:余杰在《烈与火》中写道,在大街上,不少孩子向路人强行乞讨,而嗾使他们这样做的母亲则在不远处微笑。
这是一种蔑视生命尊严的行径。
孩子自小就没了人性的尊严,长大以后就会是行尸走肉,这跟杀了他们有什么两样?毫无疑问,生命的尊严是支撑生命的骨骼,是生命之火得以燃烧的柴禾,是生命成长的阳光雨露。
掌握并运用四类议论句式说理:让议论深刻的基本招式——高考议论文写作要诀(5)
— —
高考 议 论 文 写作 要 诀 ( ) 5
画 杨志 芳 【 摘要】 在议 论 文 写 作 中 , 当地 运 用 几类 议 论 句式 , 以增 强文 章 的 议 论 说 理 性 , 恰 可 使议 论 的 内容 思 维严 密 , 写作 议论句式 语言
边 主 义 。 行 霸道 的 嚣 张 大 国、 个 谍 眼 密 布 , 横 那 自以 为 是 的 “ 界 警 察 ” 却 在 本 土 遭 到 了所 谓 “ 怖 分 子 ” 世 . 恐 的
说 理 深 刻 , 满 思辩 性 。 本 文 对 于 四种 典 型 的 句式进 行 了举 例说 明 , 望 对 学 生的 议 论 文 写作 有 一 定 的 帮助 。 充 希
【 键词】 论文 关 议
语 言 是 文 章 思 想 内 容 的 载体 .语 言 的 深 刻 与 丰 富 多彩 ,往 往 就 是 思 想 的 深 刻 与 丰 富 多 彩 的 反映 。 反过 来 。 章 的语 言 新 颖 而 丰 富 文 文章 的 思 想 内 容 也 就 会 表 达 得 新 颖 而 丰富 。不 同文 体 的 文 章 表达 方 式 各 异 , 言 语
“ 而” 然 转折 , 出 了 自己独 到 的 见解 , 出 中心论 点。】 提 亮
记 忆 中有 一 幕 至 今 令 我 心 痛 的 画 面 : 是 “ .1 那 9 1”
生命 是 否 同样 珍 贵?答案 必 然 是 肯 定 的 。 然而 何 以
在 我 们 眼 中有 了不 同 的地 位 — — 那是 因 为 我们 被 报 复 和愤 恨 的情 感 烧 昏 了 头 。 住 了眼 . 时 对 那 个 政 权 的 遮 平
大语 文 论 坛 ・复 习 备 考
议论文如何做到观点深刻
议论文如何做到观点深刻所谓深刻,就是文中提出的观点,应该是作者对于事物的新鲜、独到的思考和见解,言人之未曾言,发人之未曾发,能够深入地揭示事物的本质,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想意义,以便更有力地说服读者,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要做到议论文的观点深刻,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化大为小,小中见大所谓“化大为小”,就是在一个大的、宽泛的范围内,“择其一点,不及其余”。
也就是抓住大范围中的某一小方面去写作,不求面面俱到。
“小中见大”的“小”是指一人、事、一物、细节等,“大”是指这一人、一事、物、细节等所代表的某种典型的、普遍的社会象征意义。
如“生命的底色”这个话题,写作的范围就比较宽泛。
也就是说,这里的“底色”包含多种色彩:我们可以让生命的底色是充满希望的嫩绿色,是热情饱满的火红色,是果实累累的金黄色,是冰清玉洁的白色。
这时要想立意深刻,避免泛泛而谈,就可采用“化大为小,小中见大”法。
我们可从这四种生命底色中,只选择其中某一种进行深入挖掘来写。
比如,我们选择“热情饱满的火红色”来作为我们作文的中心,据此可以提炼出“红色昭示着一种生命的热情,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以及心系苍生的宽阔胸襟”等这样一些小中见大”的、较有深度的观点。
、由表及里,揭示本质表”就是表面的,浮于生活现象之上的,我们一一看即知的;“里”就是本质的。
我们在确立观点时,就要通过分析,从现象的背后挖掘到那些带有普遍性的本质。
由表及里”就是让我们在初步认识到一些生活现实的基础上,从独特的视角揭示出深刻的本质,这个本质可以是一种认识,也可以是一种理趣或情感等。
如文题“倾听潮声” ,按一般的思维,如果提炼出“倾听潮声,让自己的胸怀更加宽广”之类的观点,那就太表层化了。
其实,我们可以由“潮声”的表层义出发去探究它深潮”“时代之潮”,等等,这些都有较深刻的内涵。
比如我们可以写“历史风潮人物” ,据此可以提炼出这样的观点层的引申义和比喻义,如“思想之潮”文化之潮” “改革之倾听潮声,感受历史风潮人物不一样的人生,引领我们前进”。
议论文见解新颖,观点深刻
议论文见解新颖,观点深刻【知识提要】议论文的观点是作者对议论的对象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是经过提炼和浓缩了的观念、思想。
具体地说,就是作者针对某个概念、事件和问题,证明自己的观点,反驳对方的观点;表示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赞扬什么、反对什么的态度。
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
一个好的论点的提出要注意自我议论的“可阐述性”以及读者的“可接受性”。
好的论点一般具有以下条件:①深刻性。
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深入本质,揭示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抓住关键,切中要害;点明原因,揭示结果),提出自己从概念、材料中领悟的正确观点,表达出自己的深切体会,能够引发读者思考。
②新颖性。
不是重复他人的老生常谈,也不是无关痛痒、流于一般的泛泛而谈,而是有自己独特的观点,能够引起读者共鸣。
③穿透性。
立论有哲学基础,思辨性强,指出规律,预见发展,能够给读者以启迪。
④人文性。
论点中肯、隽永,从人性、人生、生命、道德、人际关系等人文角度对概念、材料加以分析,从而提出关乎社会人性健康和谐的观点。
【运用关键】本技法成功运用的关键有三处:(1)依托事实,深挖论点。
议论文的论点既不可脱离事实,空穴来风,也不可不分主次,机械地照搬事实原貌。
要分析事实中最能印证、说明论点的某一点、某一侧面,甚至是某一层次上的事实,将其作为议论的由头展开论述,成为整个论证推理体系的奠基石。
写入文章的事实内容一经确定就要根据论点和论证的需要,分析事实,深挖隐含在事实背后的思想理论内涵,将之抽象升华到相应的理论高度,深化论点内容,形成严密的推理层次和论据链条。
实现由事实个性特征向思想理论高度共性特征的过渡,实现议论的普适性目标。
(2)论题具体,一事一议。
议论文要达到在有限的篇幅内深挖思想内涵,并且讲清道理的目的,有效的做法就是紧扣所依附的事实,抓住其中最值得议论之处,对其一点或一事进行议论。
这样由于论题集中,才能在有限的篇幅内开阔思路,分析到位,有的放矢。
(3)小处着手,角度唯新。
高考满分议论文(精选十篇)
高考满分议论文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特别是作文中不可忽视的议论文,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
那么写这类作文时还应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考满分议论文(精选十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一:中国是个人情大国,除原有的宗族关系之外,又重新发展了诸如情同手足、亲如兄弟之类的新感情。
在处理各类事务中,喜欢拉关系找后门、找熟人等等,仿佛这样做才能万无一失,如同上了保险一样。
我们不能否定这样做带来的好处,但靠感情的亲疏来处理事务和认识事情,是否片面了些,岂不知这样做的后果往往会得不偿失,会蒙蔽我们看待事物真实一面的双眼!《韩非子》中有这样一个寓言,说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
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
'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
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
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东西。
自己的儿子与邻居说同样的话,而宋人对此却做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论断,究其原因,都是感情惹的祸。
邻人出于好心却被认作贼,只是缺少了一份血缘关系,宋人做此论断不但会伤了邻里关系,而且会有真贼逍遥法外,而他丢失的东西也不可能失而复得,片面地强调感情亲疏与事情发展的紧密联系,毕竟会使我们走进某些误区,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诚然与你关系亲密的人值得信赖,可以给予你帮助,但与你疏远或是完完全全的陌生人,就一定会陷你于不义,想加害于你,成为被怀疑、被仇视的对象吗?有一句老话:'世上总归是好人多。
'在你处于困难的泥淖不能自拔,当你面临四面楚歌的境地无法突围,当你徘徊于迷途之中不能前进时,也许有些与你平时亲如手足的人只会观望,而许多好心的陌生人会交给你一根救命的稻草。
多少人当官时门庭若市,又有多少人下台后门可罗雀,'人走茶凉'的话并不是平白无故就有的,'落井下石'者往往是你意想不到的人。
《议论要言之有据》写作指导及优秀范文(3篇)
《议论要言之有据》写作指导写作实践要求:一、议论文文章中的论据,需要平时多积累。
平时要关注生活,关心时事,多读书看报,勤动笔,多积累。
比如,在自己的练笔本中开辟一个“素材库”专栏,把平时生活或阅读中发现的典型事例、统计数据、名言警句、精辟见解等,及时摘录下来,并按内容进行分类。
二、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诚信,自古就是一种美德。
欺诈、造假等不讲诚信的现象历来为人们所深恶痛绝。
请以“谈诚信”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不少于600字。
三、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对此,你怎样看?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
不少于600字。
电子课本写作指导概要图片电子课本写作指导概要(有补充,电子课本见文后):1.议论不仅要提出观点,还要有能证明观点的材料。
言之有据,才能让人信服。
用来证明观点的材料,就是论据。
论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2.使用材料时,首先要确保材料准确,经得出推敲。
列举事例或引用名言警句等都要真实准确。
在写作时,要先确认事例是否真实,然后再使用;引用名言警句,要注意核对原文,保证引述准确。
3.使用材料还要保证材料与观点一致。
如果所用材料不能与观点相对应,就起不到支撑或证明观点的作用。
使用事实论据时,仅需通过概括叙述对支撑观点有用的事件,然后再通过对事例的分析,建立事例与观点之间的联系,从而证明观点。
使用道理论据时,要先找准这个论据支撑观点的逻辑联系,然后再从正反两方面进行阐发。
4.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还要注意材料的丰富性。
比如可以用历史事件、生活事件、统计数据等做事实论据,用名言警句、民间谚语、精辟的理论等做道理论据,两者可以交替使用。
2020年秋《教师教学用书》写作指导图片一、选取材料,真实可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学生要能够“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论据是作者闻述或论证观点的根据,使用准确、恰当的论据,有助于提高文章的说服力,做到有理有据。
议论文纵深说理6角度
明、揭、谈、析、提、论——议论文纵深说理“6角度”议论深刻是考场议论文“发展等级”的一个评分标准。
选择合适的说理角度,不仅能帮助我们迅速地打开写作思路、整体把握写作内容,而且使得我们发表的议论更具目的性,更加深入深刻。
本文总结了议论文说理常见的六个角度:明是非、揭本质、谈意义、析原因、提方法、论影响。
写作者可以根据说理的需要,围绕中心论点选择若干角度展开议论,把道理讲明白,讲深刻。
一、明是非事物是一个矛盾体,好与坏,是与非,是对立统一的。
用一分为二的眼光看问题,既要看到事物好的方面,也要看到不足之处;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好的会变坏,坏的也会朝好的方向发展。
论述道理时,利用好“对立统一”的原理,往往能把道理讲得辩证严密。
【精选例段】幼童与书法的关系,在中国的历史上曾非常紧密,却在浮躁喧嚣的现世,蓦然两下里彼此遗失。
同样遗失的,更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绵绵情意。
与文化母体的疏离,会让一代人都难以挣脱与精神家园隔绝的无根之痛。
当我们将书法课纳入中小学正式课程,书店里醒目摆上了“描红帖”和名家碑帖,书法老师热心地在微博微信上开讲课徒,孩子们纷纷以诗文书法为载体,重续文化基因,重温祖先遗泽,这样的场景,让人温暖,也让人安心。
(选自李泓冰《以翰墨书香养浩然之气》)【角度分析】文段在分析幼童与书法的关系时,既看到了疏离传统书法的喧嚣现状,也看到了现实中推广发扬书法艺术的一系列努力。
字里行间,隐约可以感受到写作者那股重振“翰墨书香”的信心与浩气。
二、揭本质任何事物都是通过有形或可感的方式呈现的,这就需要我们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寻找出蕴含其中的规律或道理。
议论文的理,往往就包藏在纷繁复杂的事实现象当中,这就需要我们去发现、挖掘和总结,才能够明白规律,悟出道理。
【精选例段】大众文化的缤纷舞台上,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独角戏。
《百鸟朝凤》中,“唢呐匠”栖身其间的乡村礼俗秩序已经远去,把唢呐作为唯一精神娱乐的时代也已一去不返。
现代社会中文化市场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不同定位的作品都有自己的存在空间,并能找到各自的欣赏人群。
高考议论文选例、叙例、议例三
事例论证的三个环节及要求
选例、叙例、议例。 选例要恰切、典型、新颖。 叙例要简明、扣点。 议例要深刻、透彻。
事实论据的分析
议论文完整议论段: 观点+论据
(阐释)
事实论据
+ 议论分析 道理论据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论点 )拿破 仑是个优秀的军事家,偏偏是个矮个子,不够 威武,美中不足。罗斯福性格刚毅,在他的领 导下,美国人民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决定性 胜利,但他却是个体弱接近死亡的人,真遗憾。 喀麦隆足球队老将米拉,技术非常精熟,但是 体力难支,常常下半场刚上场,就会被解说员 抱怨说米拉跑得太慢了,又是个美中不足。 摆具体的事实论据 (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即 使伟人也不是完美的,人们总是追求完美,可 是又有谁是完美无缺的呢?( ) 分析议论
就是在引述一个事实论据后,针对材料所反映的情况, 将条件与结果进行判断,用相应的关联词来表现充分 条件(“只要……就……”)、必要条件(“只有…… 才……”)和无条件(“无论……都……”)的关系来 证明论点,为论点服务。
实例借鉴:
观点:只有付出,才有收获 左思为写《三都赋》闭门谢客,数载耕耘。三九 严冬,笔耕不辍;三伏酷暑,意兴犹酣。多少白日, 三餐忘食;多少夜晚,独对孤灯。“衣带渐宽终不 悔”的执着,换来了丰硕的成果,《三都赋》轰动 全城,一时洛阳纸贵。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为了 揭示电和磁的奥秘整整奋斗了十年,十年中,他不 懈地努力,却不断地失败;不断地失败,却又不懈 地努力。十年之后,他成为揭示电磁奥秘的第一人。 左思和法拉第,不同时代,不同国籍,不同的研 究领域,而他们成功的道路却是相同的——付出, 无悔地付出。付出心血和汗水,付出精力和智慧。
善于运用假设因果法、同类归类法、正反 对比法、意义分析法、条件分析等进行论证。
议论类文章的深刻
议论类文章的深刻深入浅出,振聋发聩知识导学孔子在谈到教授方法时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话。
启发,即指阐明事理,引起对方联想思考而有所领悟。
从文章的教育功能来看,观点具有启发作用也是为文的高境界。
观点的“启发作用”具体表现为文章阐明事理能深入浅出,提出观点能振聋发聩,分析论述能勾起联想,抒发情感能引人共鸣。
一般地说,考场作文都必须既“养眼”,又“抢眼”。
所谓“养眼”,即思想内容有一定的分量,让人觉得有可看性;所谓“抢眼”,即有迅速博得读者好感的表现,让人短时间也看得过来。
高考作文就是这样,它的评卷具有限时快评、直观阅读、独力判分、对象陌生、高频转换、单调重复等特点,瞬间获得的直观印象将直接影响得分。
因此,文章的思想深刻固然是胜人一筹的重要因素,但思想深刻不见得就一定能获得高分,有时立意过高,表意过深而至艰涩,拐弯过多,反而容易使人费解,甚至导致误解,影响得分。
这就是说,写文章要有一定的读者意识,做到“深入浅出,振聋发聩”。
以“深入”见高度,以“浅出”见效率。
言论精辟,道理深刻,见解高明,鞭辟入里,凸显哲理,这是“深入”;措辞浅显,设譬形象。
主次分明,条分缕析,言简意赅,这是“浅出”;晓人以理,启人心智,言近旨远,发人深思,唤醒愚陋,这是“振聋发聩”。
正如孟子所说,“言近而指(旨)远者,善言也。
”例如,庄子讲过一个故事:一个博弈者用瓦盆做赌注,他的技艺可以发挥得淋漓尽致;而他拿黄金做赌注,则大失水准。
庄子把这个道理叫做“外重者内拙”。
同样的道理,在心理学那里则由实验得到证明:在给细小的绣花针引线的时候,你越是全神贯注地努力,你的手抖动得越厉害,线越不容易引入。
在美国著名高空钢索行走表演者华伦达那里则用生命作了注脚:他在一次重大的表演中不幸失足身亡。
事后他妻子说,这次表演肯定会出事,因为华伦达在上场前总是不停地对自己说,这次演出太重要了,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而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前,他只想着走钢索的表演过程,而绝少考虑表演的结果。
高中议论文写作——立意深刻
如何才能议论深刻?“深刻”,就是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揭示观点的现实意义,预测未来的方向、后果、发展趋势)。
议论性文章指的深刻是说理透彻,论点深刻。
首先对命题要有独到,深层的认识,就得多角度、立体式的思考命题。
思考角度越多,越有价值,就越有深度。
切入点尽量要小,切入的小,论证就透,这是发散思考的结果。
围绕作文题目的中心思考问题,体现了思维的广度与深度。
但我们写作时,不能面面俱到地解决所有提问。
我们要做的是选取一两个有价值的问题及答案,作为支撑中心论点的分论点或一个拓展段落的中心,然后再充实表达。
基本方法大致有以下四种。
一、命题中的关键词“是什么?”比如全国卷作文,以“扬长避短”为论点,我们采取关键词提问法——“特长”是什么,找到答案后扩充一说理段:特长是什么?特长就是我们身陷深渊时垂下的一根青藤,我们要学会攀着青藤成长。
(解释概念——说理段)对“特长”的阐释形象到位,并且新颖。
又如金开诚的《漫话清高》第一段: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清高曾是个褒义词,清高的人一般说来是受到敬重的。
清高的"清",意思比较明白,无非是为人清白正直,不搞邪的、歪的、见不得人的勾当。
至于"高"的含义,则似乎不同于高风亮节、德高望重之高,而是总要带上一点孤独乃至孤僻的意味,或者可以解释为孤高。
通过概念的分析,对“清高”一词做了到位的阐释,作者的理解全面而到位,对概念的到位阐释,也便是深刻的一个体现。
二、“为什么”这体现了思维深度之因果分析。
比如湖南卷“踮起脚尖”,立意时,应思考为什么要“踮起脚尖”。
找到了答案也就透过命题的结论深入挖掘其原因。
比如全国卷立意“扬长避短”,立意时,发问“为什么要扬长避短?”一位学生根据自己独特的认知思考,写出一段:哲学家说,世界上总有一条除了你之外,别人无法走的路。
诚然,每个人都有发挥自己特长的空间,扬长避短,发挥特长,又何尝不是一种生存的方式?(分析原因——说理段)该生用引用的手法,分析了“扬长避短”的原因,非常有哲理韵味。
议论内容要深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眷顾 的早 产儿 , 却有 着对 宇宙无穷无尽 的好奇心 , 应 了这从他 身体 里衍生 出去接通 光明与真理 的触 角 ,
的语 言 中必 然 负 载 的是 平 庸 的 思想 。 议 论 文 章 内 容 要深 刻 ,就 要 关 注 社 会 ,思 考 人 去 会 是 怎样 一 个 结果 , 识 就 会很 深 刻 。 认 你 可 以将 文 章 的 总 观 点 分 解 出 几 个 小 分 论 点 ,
生, 强阅读 , 加 只有把作文置于人生 、 社会、 未来 的角 分 头 从 不 同 角度 论 述 。这 几 个 小 分 论 点 可 以 是并 列
你可以采用点面组合方式交代 材料 。一般来 说
【 一 试】 试
是 由 “ ”到 “ ” 点 面 。作 “ ”的论据 避免材料 空 点
具有典型可感性; “ 作 面”的材 料扩 充论据 的容 请 你 想 一 想现 实 生 活 中有 哪 些 事 例 与 命 题 提 到 泛 , 量 , 缩 文 章 的篇 幅 。如 果将 面 上 的 一 系列 材 料 用 一 浓 的事实有相似之处, 若能快速准确地举 出两三个 典型 个 排 比句 表 达 , 效 果会 更 好 。 那 事例 , 第一步就走好 了。当然, 为了避免形似而神不 似, 我们可以把命题材料内容 ( 或命题内容要点) 进行
分 解 , 分 点对 应相 似 , 体必 然 吻合 。 若 整 要注 意 的 是不 应 站 在单 一 角度 选 择 同类 材 料 。 多角 度 联想 , 充 材 扩 料 的 涵盖 面 , 揭示 问题 实质 做好 量 的准 备 。 为 你 可 以把 自己对 材料 所 有 的 印象 所 形成 的结 论 ,
一
点。 无论 是一 大片 还是 一条 线 , 内容未必 都 是 自己需 层 的 观 众 以 “ 掐 住 脖 子 的 鸭 子 ” 似 的 虔诚 耐 心观 被
语文写作技巧点拨——议论文写作难点突破
语文写作技巧点拨——议论文写作难点突破一、怎样议论深刻透彻深刻是考纲中“发展等级”对作文的要求,考纲原文对“深刻”是这样进行阐述的:“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作为议论文,怎样议论深刻透彻?其实,大而言之,考纲所说的三点要求就是议论深刻透彻的三种技巧,下面就这三种技巧分别进行阐释说明。
(一)透过现象深入本质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事物的本质往往通过表象反映出来。
每一个客观事物,都是多种规定的复杂统一体,这些复杂的规定通过丰富多彩的现象表现出来。
人们接触一个事物,总是先认识到它丰富多彩的现象,由感觉、知觉而到表象,取得关于这个事物整体的、感性的认识。
通过分析事物的现象,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事物的本质。
事物的本质是蕴含在事物的现象之中的,往往很难一眼看出。
同时,其本质也有层次深浅或主次的区别,不易一下抓准。
因此,动笔写作前须仔细审度、深入探究,不可贸然做出判断。
要透过现象深入本质,必须具备如下条件:1. 要独具慧眼,认真细致地观察事物对阅历尚浅的高中生来说,观察时不要放过生活中那些“不起眼儿”的凡人小事。
如果能开动脑筋,透过那些“芝麻绿豆”的小问题去发现蕴含的深刻含意,同样可以得到“寻常中显本质,微尘中见大千”的卓尔不群的立意。
2. 掌握揭示本质的一些方法第一,要用理性的睿智之光,对观察到的表象下一番“振叶以寻根,观澜而溯源”的功夫。
第二,注意运用比较的方法,对事物的现象进行概括,去伪存真,去粗存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进而上升、飞跃,形成对事物理性化的认识。
第三,注意对事物发展过程进行动态分析,探求事物在各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上的特殊性。
第四,在探究事物本质特征的时候,一定要特别注意:相同、相似的现象可能反映不同的本质,不同的现象也可能反映相同的本质。
3. 把握一些“理论武器”事物的现象是错综复杂的,往往真假交织,鱼龙混杂,不易分辨。
事物的本质往往也有个逐步暴露、逐渐展开的过程,因此,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并非易事。
如何让议论文说理生动深刻
说理是议论文的基本特点,理 性的展示是对中学生写作的基本要 求。
回顾: 议论文的特征 1、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 运用判断推理的方法,摆事实,讲道理,使 读者接受作者要表达的观点的一种文体。 2、论点、论据、论证是议论文的三要素。 3、议论文的结构分为并列式、对照式、 层进式和总分式四种。 4、常见的说理方法有事例论证、道理论 证、类比论证、对比论证等等。
引言证理
例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 同。”从各个方面的理性观察,将帮助我 们迈过感情的误区,真正认识到事物的复 杂与多变性。而在一览无余的最高层,摆 脱情感羁绊的我们,或许可以长吟:“莫 让浮云遮望眼!”(福建考生《莫让浮云遮 望眼》)
1、类比说理 示例:相信自己的价值(论点)
没有蓝天的深邃,可以有白云的 飘逸;没有大海的壮阔,可以有小溪 的优雅;没有原野的芬芳,可以有小 草的翠绿!(类比)我们不可能都成为伟 人,但我们总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 自己的光源,自己的声音。(观点)
论述上要注意:
1.由表及里。就是不要搞“观点加例子等于结 论”简单推理,而要对例子进行具体分析,揭 示其本质、根源、危害或造成的影响等。 2.由此及彼就是说不要局限于论述对象本身, 就事论事,而要把与之相关或相似的事理、现 象扯到一起,进行比较、分析,从而使说理深 透。 3.由正及反就是说不要只从正面谈几点就完事 了,还要注意由正面转入反面、以反面突出正 面的论述。正反结合的论述符合人们认识事物 的辩证规律,可以使说理全面、深刻。
类喻明理
例文:其实探知也如同喝茶的艺术。我们泡茶的时 候,第一泡淡洌,第二泡沉香,第三泡甘醇,为 什么第三泡时才最爽口宜人?那是因为前两泡冲 击了茶叶上的蜡质与灰尘,第三泡才泡出茶叶的 真醇之味,香味才更浓郁。我们探知亦如此。在 对事物的认知上,逐渐抛下认知的阻碍,用澄静 清明的心智,抛下感情亲疏的羁绊,用一尘不染 的心灵,轻装上路,才能在探知的道路上取得丰 硕的成果,领悟认知的真谛。(湖南考生《探知的 阻碍》)
议论文的特点和要素
议论文的特点和要素议论文也称论说文,这类文章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用议论或者说理的方式直接表达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一)、议论文的特点1、内容的理论性议论文以议论和说理为主,它的内容具有一定的理论性。
有的议论文直接阐明理论,有的议论文则以某种理论为指导来论述一个问题。
2、语言的概括性议论文需要对具体事物作理论上的分析,它的语言往往是抽象而概括的。
理论性越强,语言的概括性也就越强。
3、写法的逻辑性议论文是议论和说理的,它的写法就需要有严密的逻辑性。
只有把文章写得有条有理,道理讲得头头是道,言之有理,才能说服读者。
总之,议论文主要是对客观事物或者存在的问题,用概括的语言,按照一定的理论和逻辑关系,表达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使人信服,并受到启发和教育。
在日常工作中,议论性的文章经常遇到。
党和政府的文件大多数是带有议论性的,阅读这些文件,需要具有分析和理解议论文的能力。
我们读报时经常读到一些社论、短评、国际评论、杂文以及各种理论性文章,这也需要一定的议论文知识,才能把这些文章理解得更好。
总结工作经验、分析调查材料、讨论学术问题、提出革新建议,这些往往需要写议论文。
总的来说,议论是一种常用的而且不可缺少的表达方式,议论文的应用十分广泛而且重要。
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学习议论文,努力培养议论文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特别是写议论文的能力。
国家公务员,就更需要具备这方面的能力了。
(二)、议论文的三要素议论文具有论点、论据和论证三个要素。
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事物或者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科学原理和典型事实,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1、论点论点就是文章中要加以阐述和说明的基本观点,在议论文中要解决的是"证明什么"的问题。
在一篇议论文中,论点是文章的价值所在,一篇文章的高下优劣主要取决于它。
因此,对论点有以下几方面的要求:(1)、论点要正确。
论点一定要符合客观实际,作者除了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以外,还要以辩证法的观点去研究分析问题,防止认识上的主观片面性。
议论文分析说理的深刻透彻
训练:汶川发生地震,很多人捐款。
不久,易中天质疑余秋雨的捐款动机,称余秋雨“捐泪、捐学校、捐图书馆”是诈捐,有炒作之嫌。
同样有人质疑易中天,认为易中天这种说法是为保持自己的“公共热度”。
换言之,易中天对余秋雨的质疑本身也近乎炒作。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身边出现了一种流行态度:动机质疑。
质疑是否天经地义?人们对公共事件是否有提出质疑的权利?行使质疑权利的时候,只问动机不问其它是否合适?请你就“动机质疑”现象写一篇文章。
肯定动机质疑(是什么)1.动机质疑是正常心理,是天经地义,也是公民的权利。
政府和个人要有接受动机质疑的气度,真金不怕火炼。
2.动机质疑是维护、改变社会风气的守护神。
它可以去伪存真,净化社会风气,让作假者原形毕露,引领社会走向真善美。
3.动机质疑是一个民族理性、成熟的标志。
富有质疑精神的民族,才是一个成熟理性的民族,才会有一双明辨的慧眼,不再受愚弄、受欺骗。
我思故我在。
——笛卡尔人是一颗会思考的芦苇。
思考使人类强大。
——帕斯卡尔“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北岛否定动机质疑(为什么)1.动机质疑是揣测,是以己之心度人之腹,往往是不负责任的主观臆测。
(标哥)2.动机质疑会冷了善良的心,伤了温暖的手,危害社会风气。
(救人反被诬陷,质疑救人者的动机:不是你撞的你为什么要救?)3.结果比动机更重要。
不能要求人人都是圣人,做好事的动机都纯洁得像天使。
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又怎么了?只要他在做好事,需要帮助的人因他而获益,又何必苛求他的初衷?辩证看待动机质疑(怎么办)1.有根据时要该出手时就出手,这是公民的责任,不管他是专家还是名人。
2.无根据时要慎重,小心求证,避免不负责任的误伤。
3.能宽容时不妨大度,瑕不掩瑜,要允许玉中有瑕,花上带刺。
英国威斯特敏斯特大教堂的一个墓碑上写着这样一段话:当我年轻时,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
当我发现这个世界是不能改变的,于是我就想改变我的国家吧!但我的国家似乎也是我无法改变的。
例谈议论文论证如何深刻
作文教学74㊀2018 5思呢?这个词更应该侧重外部环境的描绘ꎬ如写环境的静㊁宁静㊁寂静等ꎮ而在这个材料中ꎬ 沉静 应该侧重于内心世界ꎬ是与外部浮躁的环境相对应的部分ꎬ这才是材料的题旨ꎬ材料本身有明确的指向性ꎮ所以这位学生对 沉静 一词的理解不够深入ꎬ未能结合材料作文所给的材料深入把握 沉静 一词的深刻内涵ꎬ只是就这个词语的表象进行了阐释ꎬ这是远远不够的ꎬ也完全偏离了此次作文的原本意思ꎮ除此之外ꎬ这个概念的后半句 是为之后那经久不息而作准备 又是不知所云ꎬ完全看不懂学生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ꎬ 沉静 又怎么为 经久不息 做 准备 了ꎬ要做什么样的 准备 ?让阅卷者一头雾水ꎬ始终在云里雾里就是看不清 前方 ꎮ四㊁游离概念本义游离概念的本义是指在概念界定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似是而非或者是贴标签式的界定ꎮ有一位学生写道: 沉静ꎬ沉ꎬ深沉ꎬ宁ꎬ宁静ꎬ就是所谓的深沉而又宁静ꎬ是可以成为保护自己的护身符ꎮ 在这个概念的界定中ꎬ学生指出了沉静的两个方面ꎬ即 宁静 深沉 ꎮ这两个方面似乎没有什么错误ꎬ但是材料的指向性要求我们侧重内在心理ꎬ学生两方面并没有侧重ꎬ导致行文游离ꎬ弄不清楚到底写哪个方面ꎮ而后半部分 是可以成为保护自己的护身符 更是胡诌一通ꎬ属于画蛇添足ꎮ概念界定最怕游离于 表义 与 本义 之间ꎬ这样的游离必然会使行文混乱㊁无序ꎬ脱离主题ꎮ概念界定是议论文写作中的一个关键点ꎬ教师教学与学生写作都不能忽视ꎮ假若能很好地界定概念ꎬ就确定了中心ꎬ让阅卷者一目了然ꎬ弄懂你所要写的主题ꎮ在概念界定的过程中ꎬ我们要注意概念界定的基本常识ꎬ如概念界定的一些基本方法ꎬ语言表达的逻辑性㊁层次性ꎬ深入本质的内涵解说和相应的外延阐述ꎬ等等ꎮ学生在界定概念时若能处理好这些关系ꎬ我相信他们议论文写作的概念界定一定会取得好的效果ꎬ从而提升作文的水准ꎮ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四甲中学(226141)例谈议论文论证如何深刻高㊀梅㊀㊀有人认为ꎬ世界上最痛苦的人有两种:一种是走在最前面的人ꎬ一种是走在最后面的人ꎮ你对上述观点有何思考?请自选角度ꎬ自拟题目ꎬ联系实际ꎬ写一篇文章ꎮ对于这样一篇议论文ꎬ学生的整体写作情况不容乐观ꎬ除了审题偏差之外ꎬ最重要的原因是议论流于浅表ꎮ议论不深刻ꎬ这是高中生写作议论文时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ꎮ而在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ꎬ最高发展等级之一便是深刻 ꎬ可见ꎬ优秀的议论文一定要鞭辟入里ꎬ入木三分ꎮ那么ꎬ如何做到深刻?以本则材料为例ꎬ不妨采用以下几种可行的办法ꎮ一㊁找准角度ꎬ有的放矢对本则材料而言ꎬ角度很多ꎬ既可肯定又可否定.从正面立意:走在最前(最后)最痛苦ꎮ从反面立意:走在最前(最后)未必最痛苦ꎮ但角度多并不意味着所有角度都可在文中涉及ꎬ而应找准其一ꎬ巧妙为文ꎮ此即为鲁迅先生所倡言:开口要小ꎮ如此ꎬ本文不妨如此立意:先行何畏苦?走在最后ꎬ何其苦也?乐莫乐兮先行ꎻ焉知先行不乐?选择一个着力点ꎬ方能重拳出击ꎮ二㊁追问原因ꎬ发掘要深议论文的论证要对论题进行深入追问ꎬ通作文教学75㊀20185常思路是 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办 ꎮ而在这其中ꎬ多问几个 为什么 是使文章议论深刻的最重要的方法ꎮ以本则材料为例ꎬ在探究原因过程中ꎬ能挖掘出哪些原因呢?走在最前面的人 为什么是最痛苦的?1.主观方面(1)因为走在前面的人没有现成的经验可资借鉴ꎬ需要经历很长时间的痛苦摸索ꎮ(2)因为前途艰险ꎬ情况难料ꎬ一路前行意味着冒险ꎬ遭遇失败甚至牺牲自我ꎮ(3)因为要走在最前面ꎬ只有不断挑战自我㊁超越自我ꎬ不能有半点松懈ꎬ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ꎮ(4)因为走在最前面的人往往有敏锐的洞察力ꎬ超出常人的感受力ꎬ所以容易见着社会的烂朽㊁人性的丑陋等阴暗面ꎬ导致痛苦ꎮ2.客观方面(1)因为走在最前面的人不被人理解ꎬ往往被认为是异类ꎬ受人冷落ꎬ孤独寂寞ꎮ(2)因为这一路难免会有后进者㊁旁观者的羡慕嫉妒恨ꎬ流言中伤ꎬ诽谤侵袭ꎬ身心俱疲ꎮ任选其中的两三个原因ꎬ渐渐探向问题的本质ꎬ并以由浅入深㊁从主观到客观的顺序逐层深化式地呈现ꎬ一环扣一环ꎬ步步推向文章总论点.这样ꎬ文章才会在议论上显得深刻ꎬ此即为鲁迅先生所提倡的 发掘要深 ꎮ三㊁打开思路ꎬ多维论证不少学生仅在一个层面上展开论证ꎬ陈述两个原因ꎮ一位学生的作文立意为:走在前面的人未必痛苦ꎮ他的构思为:开头引出论点ꎬ中间主体部分拟立两个分论点:①走在最前面的人未必痛苦ꎬ因为他们能开拓未知领域ꎬ用他们的智慧创造发明ꎬ实现自我价值ꎻ②走在最前面的人未必痛苦ꎬ因为他们看见了前方的真理之光ꎬ带领世人脱离蒙昧ꎬ开启时代的新纪元ꎮ然后结尾重申主旨ꎮ这样的结构观点没有问题ꎬ分论点也能成立ꎬ但文章整体势薄ꎬ没有足够的说服力ꎮ究其原因:论证单一ꎮ思维打不开ꎬ文章必然显得单薄无力ꎬ何来深刻?怎样打开论证的思路?除了从 为什么 这个角度展开ꎬ还可以从以下多个角度进行论述:①走在最前面的人所承受的痛苦的具体表现是什么?②自然界中有没有类似的现象?如 木秀于林ꎬ风必摧之 ꎬ进行相关迁移论证ꎮ③走在最前面的人承受痛苦的意义是什么?④走在最前面的人虽承受痛苦但意义非凡ꎬ与诸多众人虽不痛苦却泯然无成进行对比论述ꎮ⑤走在前面的人最痛苦ꎬ为此ꎬ走在前面的人应如何面对这样的痛苦?要做怎样的精神㊁心理准备?议论中若能打开思路ꎬ会让文章内容丰富ꎬ结构跌宕多姿ꎬ而不是在一个面上单调展开ꎬ无法深入ꎮ这种思路往往通过相似相关㊁相反对比㊁类比联想来打开ꎬ进行多维论证ꎬ从而达到论证深刻的效果ꎮ四㊁指向现实ꎬ彰显深度所有的议论文都不应该脱离现实空发议论ꎬ它应该能够明示褒贬ꎬ确切地指向现实生活ꎬ解决当下生活中存在的种种问题ꎮ下面这段文字就值得借鉴:而今观乎世界ꎬ人们高唱着 几人赴沧海ꎬ几人归田园 ꎬ乐得缩头缩脑ꎬ甘心做那 归田园 的 隐人 ꎮ我们并不缺少基础支持ꎬ只是萎靡的风气实在太坏ꎮ科研ꎬ有科学家ꎻ著书ꎬ有网络连载ꎻ社会不文明ꎬ有国家裁判ꎮ是否就乐得清闲逍遥ꎬ过那不问世事的缩壳生活了?天下之大ꎬ人心却小ꎬ小得只容下一个自己ꎮ他们记住了 痛兮冲锋 ꎬ却忘记了 乐兮先锋 ꎬ他们就是时代后方的茫茫大军ꎬ这种人因脱节㊁愚昧ꎬ一旦产生一点波折ꎬ便更痛苦ꎬ更要缩壳ꎬ更向后退ꎮ这段文字处于文章倒数第二段ꎬ作者将触角指向现实ꎬ直陈某些人不敢向前甘居后方的萎靡流弊ꎬ掷地有声ꎬ铿锵有力ꎬ将文势推向一个新的高度ꎬ使文章显得深刻独到ꎬ发人深省ꎬ也让我们从中看出作者对人生㊁对生活的高度关注及辩证思考能力ꎬ体现出作者较高的综合素养ꎮ这样的论证ꎬ怎不让人拍案叫绝?当然ꎬ若想议论文论证深刻ꎬ离不开平时的广阅读㊁多积累㊁勤思考㊁常练笔ꎮ毕竟ꎬ厚积方能薄发ꎮ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高级中学(211900)。
议论如何做到深刻透彻指导
议论能力写作指导议论文要求议论深刻,说理透彻,能发人深省,给人启迪。
“深刻”一直是高考评价考生作文的重要标准。
评分标准有关“深刻”的表述共有三点:1.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对现象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存精,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加工,发掘出寓于事物中的本质来。
写论述文,应在纷纭复杂的事物表象中,剥去现象的外壳,抓住问题的核心,确立自己的观点。
2.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
善于追溯事物的本源,以敏锐的目光,借助事物发展变化的脉络,探寻问题发生的原因,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观点要有启发性。
所持观点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有时代感和前瞻性,并能引发别人的思考,产生心灵的共鸣、灵魂的震颤、思想境界的升华。
【技法指导】议论深刻“四法”1.朝深处想,揭示深层原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事物间的因果联系是普遍存在的,任何一种现象都不可能平白无故地产生。
因果关系是复杂多样的,大致有这么几种:一因多果、一因一果、同因异果、多因一果、异因同果。
在作文中运用因果思维,可以使文章构思较常规思维更有优势,更有逻辑性。
如:知人善任,是齐桓公成就伟业的重要保障。
要治理好一个国家,需要有领路人,但更要有各行各业的人才各尽其职。
齐桓公通过鲍叔的介绍,了解到管仲的才华,与管仲探讨称霸之术后,任用管仲,尽显其能。
可以说,齐桓公做到了知人善任。
同样,汉高祖刘邦也有知人善任的优秀品质。
刘邦在总结他能夺取天下的原因时曾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此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刘邦如果不懂得知人善任,也就不可能战胜项羽。
他做到了知人善任,成就伟业便有了保障。
(2020年全国卷Ⅰ优秀作文《汇集英才,成就伟业》) 这段议论深刻的文字,采用了因果分析的论证手法,分析了齐桓公、刘邦成就伟业的原因在于知人善任。
2.朝广处想,丰富作文内容比较分析,就是由文章的材料、观点扩展开去,联系更大范围的现象展开分析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议论文中议论要深刻 (精选)
第七讲议论要深刻
怎样做到叙事简洁、议论深刻
执著是金
一位地理老师讲课时讲到中国的四大海产,有学生问道:“大黄鱼和小黄鱼有什么区别?”这位老师一时语塞。
事后,他查资料,问同事,仍不得其解,终于,他在乘火车时从一位海产工作人员那儿得到了答案,向学生解释后,他才如释重负。
(提示1:选材典型,叙事简洁而有侧重点。
)
这个故事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一位老师,即使他读书破万卷,也定有其不懂之处。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位老师可贵的不仅仅是他承认了自己的无知,更可贵的是他下来后千方百计地查找,不弄清楚绝不罢休。
这种执著的精神,是千百年来成功人士的可贵品格和赖以成功的法宝。
(提示2:紧扣“叙”的侧重点作分析,提出论点。
)
有了执著,才会有成功。
清代考据家阎若璩便是如此。
有一次,一人问他,“使功不如使过”这句话出自何典,他一时回答不出便四处查找,十五年后才在《唐书·李靖传》上找到了这句话,可他还想知道这句话的最早出处,五年后终于在《后汉书·独行列传·索卢故传》中找到了。
现在,可能有人会笑阎若璩是个“傻帽儿”,可认真想想就会明白。
若他没有了这种“傻劲儿”,没有这种执著的精神,他怎能成为一个流芳千古的考据学家?
(提示3:运用古代阎若璩的例子证明“有了执著,才会成功”。
)
(提示4:论据具体、完整而有侧重点。
)
(提示5:能按中心需要扣住事例议论。
)
只要学有所成的人,都具有执著的精神,前几天,在《读书》中得知费孝通老先生在为滕王阁题字时,按导游提供的苏帖写下了“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一句,而后,费老却在另一本帖上发现是“宁移白首之心”,为此,费老折腾了一夜
一晨,终于悟出了原文为“移”,后被改作为“知”,二者皆通,可他还不满足,又研究起“知”字是何人创改的,这真有些难为费老了,他——一位88岁高龄的老人,不在家中坐享清福,却做这些在旁人看来是“无聊的”且又并非他的专业的考证。
按理说,他写的这几个字是从苏帖上抄下来的,就算有错,也怪不到他头上去,反正有书为证,可费老却这般的寻根究底,由此可见,凡是学有所成的人,在事业上都有那种不寻常的,很难被世人理解的“执著”。
(提示6:用今人费孝通先生的例子证明学有所成的人,都具有“执著精神”。
)(提示7:对费老的例子分析具体、落实。
)
当你对着一道数学难题冥思苦想时,别放弃,你必须执著;当你因背古文而头脑发胀时,别放弃,你还得执著;当你因想提高成绩而苦苦奋战时,别放弃,你还需执著。
执著才能成就学业,执著才能提高修养,执著才能追求到真理。
(提示8:富有哲理。
联系中学生实际从多角度点明应怎样做,照应题目突出中心。
)
执著并不意味着成功,而成功却需要执著。
我们中学生要想学有所成,就必须向那位地理老师,向阎若璩、费孝通老先生学习。
请永远记住执著是金!
解题思路:
本文语言畅达、有力。
选择一位老师、阎若璩、费老执著追求知识的事例,十分典型。
叙例清楚而有层次;针对事例逐一议论,材料与观点一致。
命题意图:
学习议论文的写作,并揣摩“一事一议”的写法。
本文的“议”紧扣“叙”,先就事论事“议”,后再引申到一般意义上去,升华认识。
选择典型例子从“执著才能成功”、“成功者必具执著”两方面展开议论,最后结合中学生实际,点明“议”的现实意义。
“叙”“议”结合浑然一体,突出了“一事一议”的特点。
综合能力培养指要
第一,“一事”的陈述要简洁。
作为“一事一议”的“一事”,可以由老师指定,也可以由作者自己来寻找。
如果是老师已经指定好的“一事”,那么,我们在议论文的开头必须简洁地转述一下这件事。
有的同学看见文题中已经介绍过这件事,便不再转述,直接发表议论,这是不妥的。
这样别人会觉得很突然。
所以,尽管文题中已经介绍过这件事了,我们在议论文的开头也得转述一番。
当然,这种转述应力求用最简洁的语言,把事情交代清楚就行。
不必加入细节描写。
同样,如果是你自己生活中遇到的事,也不必进行“栩栩如生”的描述,因为这不是记叙文,而是议论文开头的一个引子。
有些同学不懂得议论文与记叙文的区别,对“一事”详加渲染,占了全文的大部分笔墨,只在结尾时议了三五句。
这样的习作和写人写事的记叙文就没有区别了。
以议论结尾的记叙文是非常普遍的,但它们不是“一事一议”的议论文。
这个区别一定要弄清楚,并在行文中体现出来。
第二,“一事”的分析要深刻。
“一事”的陈述,可以说是罗列现象,那么,“一议”则转入对该现象本质的揭示了。
议论得深与浅,表面上看,是作文问题,其实是头脑中的认识能力问题。
平时看问题肤浅,头脑简单的人,很难写出见解深刻的议论文。
所谓“一议”,便是对“一事”的分析,贵在深刻二字。
如对乱扔果皮这一
坏现象的分析,如果只认识到它容易滑倒行人,是远远不够的,而应进一步分析它对于环境美的破坏,对于环卫工人劳动的不尊重,对于人类健康的影响,对于社会公德的轻视,对于个人恶习的助长等。
只有这样分析才能使议论逐步深化。
第三,“一议”的论据要充分。
有人以为,“一事一议”的议论文既然是简单议论文,那么,随便议上三言两语就行了。
这种看法,纯属误解。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简单议论文只是篇幅小而已,三要素必须齐全。
论点可以是一句话概括,论据可不能“走过场”。
比如对乱扔果皮的批评,必须有理有据。
举出环卫工人得花多长时间打扫卫生,一个不卫生的环境会给人类健康带来多大害处,从小不注意社会公德的维护会使一个人走上什么样的邪路等,这样的议论才能叫人心悦诚服。
荐东亚文化之都(1000字)作文荐今天你说谢谢了吗(600字)作文荐生活哲理(350字)作文荐梦的启示·随心幻想(800字)作文荐高贵的生命不卑微(6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