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态学视角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校生态文化教育问题与对策
高校生态文化教育问题与对策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生态文化教育在高校教育中越来越受到关注。
目前高校生态文化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手段陈旧、学生参与度低等。
为了推动高校生态文化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需要采取一些对策。
一、问题1.教育内容单一当前,高校生态文化教育内容主要集中在理论知识的传授上,忽视了生态文化实践与体验的教育。
学生缺乏实际操作和现实体验,对于生态文化的理解和认识仍处于表面化阶段。
2.教育手段陈旧传统的生态文化教育手段主要包括课堂讲授、文字材料阅读等,缺乏足够的互动性和参与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对于生态文化教育内容的学习热情不够高涨。
3.学生参与度低由于生态文化教育内容单一、手段陈旧,学生对于生态文化教育的参与度较低,缺乏积极的主动性和探索欲。
他们对于环境问题和生态文化的重要性认知不够深刻。
二、对策高校生态文化教育内容需要多元化,不仅包括生态文化理论知识的传授,还应该注重生态文化实践与体验的教育。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户外实地考察、生态保护志愿者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态环境,增强对生态文化的认识和感悟。
创新生态文化教育手段,提高教育的互动性和参与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学校可以引入一些先进的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技术、仿真实验设备等,让学生在互动体验中深入了解生态环境,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
激发学生参与生态文化教育的热情,需要学校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学校还可以设立一些生态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开展相关活动,吸引更多学生参与。
三、总结高校生态文化教育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学校作为重要的教育机构,应该在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学生参与度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
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促进高校生态文化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为培养具有现代环保意识和责任感的人才做出贡献。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高校生态文化教育能够取得更加明显的成效,为我国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高校生态文化教育问题与对策
高校生态文化教育问题与对策高校生态文化教育是培养大学生生态环保意识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重点探讨高校生态文化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对策。
目前高校生态文化教育的宣传力度不够。
许多大学生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相关知识和意识。
对策可以是增加生态文化教育课程的开设,引入相关的教材和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对生态环境护理、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
还可以通过举办生态文化教育活动和讲座等形式,扩大宣传的范围和影响力,提高大学生对生态文化教育的关注度。
高校生态文化教育在实践中的落实不够。
虽然大学生学习了很多生态文化知识,但往往难以将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对策可以是在校园中建立起一些生态文化实践基地,供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实地体验和实地实践。
与此建立起一套评估体系,对学生的实践行为进行评估和奖惩,激励和引导学生更好地参与生态文化教育实践。
高校生态文化教育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还存在不足。
一些大学教师对生态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缺乏相关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
对策可以是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观念,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实施生态文化教育。
还可以鼓励教师参与生态文化教育的科研工作,推动学术研究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高校生态文化教育需要与社会各界合作,形成联动机制。
生态环境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对策可以是建立起高校、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参与的生态文化教育合作机制。
在教育、经济、生活等各个领域加强合作,共同推动生态文化教育的发展和实施。
高校生态文化教育在宣传、落实、师资队伍建设和合作机制上面临着一些问题。
通过增加宣传力度、加强实践落实、加强师资培训和建立合作机制等对策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提升高校生态文化教育的质量和影响力,培养更多具有生态文明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大学生。
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和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
然而,在当前社会背景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大众化与肤浅化、流于形式与缺乏实质等。
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首先,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普遍呈现出大众化和肤浅化的倾向。
随着大学生规模的扩大和多样化需求的增加,高校校园文化活动正在面临着规模化、商业化的压力。
一些校园文化活动更多地迎合大众口味,追求热闹和刺激,而忽视了深度和内涵。
同样,一些校园文化建设项目过分注重外部形式,缺乏内在内涵,导致文化的肤浅化。
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之一是注重文化内涵的培养。
高校应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讲座、演出等途径培养对人文艺术的热爱和追求,提高文化品味和修养。
同时,校园文化建设应注重精品活动的策划和推广,鼓励学生参与高质量的艺术节、文化讲座、展览等,使这些活动充满深度和内涵。
其次,目前部分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流于形式,缺乏实质。
校园文化建设需要深入挖掘学校的独特文化资源,传承和创新学校的文化传统,而不是仅仅为了形式而举办各类活动。
然而,一些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忽视了文化深度,只注重活动的形式和数量,导致文化建设缺乏内涵与实质。
为解决这一问题,高校需要深入挖掘学校的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发掘学校历史和优秀校友的文化资源。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传统节庆活动,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传承,增强学生对学校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
此外,学校应鼓励学生自主组织各类文化社团和团队,提供场所和经费支持,促进学生在文艺、篮球、足球等领域的文化交流与竞技,使校园文化建设更接地气,更丰富多样。
最后,校园文化建设也面临着资源匮乏和短板问题。
目前,一些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面临着场地、资金、人才等方面的不足,难以实现全面发展。
一些高校的文化设施建设滞后,艺术团队和社团组织缺乏专业人员和经费支持,制约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深入发展。
高校生态文化教育问题与对策
高校生态文化教育问题与对策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生态文化教育问题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高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培养未来社会精英的重任,生态文化教育成为了高校教育体系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目前我国高校生态文化教育存在着许多问题,亟需采取相应的对策加以解决。
1. 教育内容单一目前大部分高校的生态文化教育内容较为单一,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缺乏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内容。
学生在课本知识外很少接触到更广泛的生态文化教育,导致他们对生态环境和生态文化的了解较为片面。
2. 学生环保意识淡薄当前高校学生的环保意识相对较为淡薄,对于环境保护和生态文化的认识不够深刻。
部分学生抱有消极态度,甚至对环保问题漠不关心,这不利于未来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 缺乏实践机会在校园中,学生们很少有机会参与到实际的生态文化保护和建设中,缺乏实践机会导致他们对生态文化的认识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实际操作能力。
二、高校生态文化教育对策1. 多元化教学内容高校应当在生态文化教育中增加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包括开设生态文化课程、组织学生参与生态文化实践活动、举办生态文化主题讲座等,让学生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生态文化知识。
2. 强化实践教育学校可以通过建立生态文化保护的志愿者团队、组织生态文化考察实习活动等方式,让学生们接触到实际的生态文化保护工作,增强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环保意识。
3. 增加环保意识教育学校可以开展环保意识教育宣传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到环保公益活动中,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4. 建立生态文化教育基地学校可以积极与相关单位合作,建立生态文化教育基地,为学生提供学习、实践和交流的场所和平台,让他们在实践中深入了解生态文化知识。
5. 强化师资力量建设学校应加强对生态文化教育师资力量的培训和建设,提升教师的生态文化教育水平和教学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资源。
三、结语高校生态文化教育问题是一个需要长期关注和解决的重要问题,只有通过多方面的对策和努力,才能实现高校生态文化教育的全面提升。
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问题1:缺乏参与度和活力目前,学校的文化建设工作存在着学生的参与度不高以及缺乏活力的问题。
许多学生对校园文化活动缺乏兴趣,参与度低,导致活动效果不理想。
对策1:增加吸引力和创新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校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设计有趣且具有吸引力的校园活动,如主题派对、文化展览、演讲比赛等,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 引入新的活动形式和创新元素,例如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流行音乐会等,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活力。
问题2:缺乏交流和合作学校的文化建设工作中存在着缺乏交流和合作的问题。
各个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调,导致文化建设活动的效果受限。
对策2:加强交流与合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校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创建一个跨部门的合作机制,促进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合作。
- 定期组织文化建设工作的会议或研讨会,让各个部门可以交流经验、分享成果,以加强合作。
问题3:缺少长期规划和持续推动学校的文化建设工作缺乏长期规划和持续推动,导致一些文化项目只停留在表面上,没有形成持久可持续的影响力。
对策3:制定长期规划和推动机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校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制定明确的文化建设规划,包括目标、战略和具体措施,以确保文化建设工作能够持续推动。
- 建立文化建设的评估与反馈机制,定期对文化项目进行评估和改进,以保证工作的长期性和效果。
总结为了解决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学校应该增加吸引力和创新性,加强交流与合作,并制定长期规划和推动机制。
这些对策将有助于提升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效果,提高学生参与度和活力,促进学校文化的多样性和发展。
高校生态文化教育问题与对策
高校生态文化教育问题与对策
随着生态环保加强和环境问题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在高校中进行生态文化教育必然成
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然而当前的高校生态文化教育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单一教育方式、
教育内容过于理论化、学生环保意识薄弱等。
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
措施:
一、丰富教育内容。
高校生态文化教育应该注重教育内容的实践性与科学性,通过多
样的形式进行生态保护知识的传授:组织实地考察、设置生态教育的必修课程、开设环保
实践课程等。
二、多元化教育方式。
高校生态文化教育应该采用多种方式来进行,如通过文艺演出、节能减排比赛、环保创意设计大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爱
护环境的习惯。
三、推进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高校生态文化教育要注重实践,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可以开展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实践类实习课程等,让学生深入社会,感受环境问题的
现实性,增强对环保行动的认识和参与意识。
四、建立有效的课程评价体系。
高校生态文化教育的课程评价应该是全过程的,不仅
要考虑学生单个课程的成绩,还要考虑学生在生态保护方面的参与和贡献。
评价应该是一
种风俗,学生们应当了解并接受有关课程评价的标准,树立健康的学习态度。
总之,高校生态文化教育应该注重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的结合,多方面的引导和尝试,加强多方面的实践与交流,同时也应该加强课程评价,这样才能扎实地开展生态文化教育,引导更多的人认识自然,爱护环境。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探析1 高校校园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1.1 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分析不够各高校普遍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应该怎样建设校园文化,却存在诸多问题。
一是重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方面,忽略了轻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
由于当前大学债务危机已经化解,各高校都加大了校园硬件建设的投入,而作为校园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化软件却不知如何着手。
这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弘扬传承什么样的文化,怎样传承优秀文化?在部分高校并没有统一的认识,这就导致在具体的校园文化建设中,没有充分利用好已有的设施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二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形式单一,导致文化建设的效果很不明显。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从十九大报告可以看出校园文化建设的要求和校园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
但从各高校建设的实际看,没有领悟好中央精神,展现出来的形式较为单一。
1.2 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手段和方法研究不够一是在新时期下文化宣传没有很好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结合,制度宣传和文化宣传脱节。
虽然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部分高校也在逐渐重视这一问题,但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问题。
例如,校园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结合不到位,从而造成文化建设就仅仅是文化宣传,而没有制度宣传。
二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主要集中在对学生的文化宣传和文化教育方面,忽略了老师与学生的结合。
老师作为高校文化建设的实施者与参与者应该更加全面的了解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同时,老师作为文化的传播者对学生的引导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但在部分高校文化建设中承担这一任务的仅仅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老师。
所以,文化建设仅仅是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而忽略了老师作为引导者与学生的结合。
文化生态学视角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文化生态学视角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目前,我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一些严重问题。
在文化生态学观照下,本文通过分析这些问题,提出了生态建设我省高校校园文化的系列举措:包括树立文化生态观、物质环境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等方面,以期对我省高校校园文化的新型发展及我省高等教育的“起来”有所帮助。
【关键词】文化生态学;高校校园文化;问题;对策研究1 研究背景、方法及意义2011年,中原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在2012年举办的主题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的第二届中原经济区论坛中,论坛主持人龙永图说道:“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文化的软实力,这个国家不可能有长期的、可持续的发展。
抓住文化和人的素质问题在建设中原经济区中具有重要意义。
”(龙永图:2012)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在论坛上讲道,中原崛起,短板在高等教育。
“河南的大学起不来,‘中原崛起’便缺乏坚固的支撑——我说的主要不是科学与技术,而是思想、文化、精神。
”(陈平原:2012)因此,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不仅是我省高等教育发展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将是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文化建设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研究颇多,然而,大都是从校园文化的某一方面入手进行研究的,如课堂文化(李雄德,2012),社团文化(王洋,2008),寝室文化等,这样做的不足之处是过于孤立地看待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而不是以系统的视角去审视它。
本项研究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出发,把大学校园文化的各类载体(如:环境文化、学术文化、制度文化等)看作是既独立又相互关联的生态因子,在各生态因子竞争、共生的状态中研究大学校园文化传递与婵变的规律,发现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从而全面地、整体地、辩证地把握大学校园文化生态化建设的一系列问题,这是一个研究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全新路径,对河南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生态化研究、对于河南高等教育的“起来”以及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文化反作用都将起着重要作用。
高校生态文化教育问题与对策
高校生态文化教育问题与对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校生态文化教育成为了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目前高校生态文化教育存在一些问题,亟需采取相应的对策。
高校生态文化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高校生态文化教育课程往往被放置在辅修课程中,很少成为主修课程。
这导致了学生对于生态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学习热情低下。
为解决这一问题,高校需要重新审视生态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并将其纳入主干课程中。
可以开设一些与生态文化相关的选修课程,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高校生态文化教育内容过于理论化。
目前,高校生态文化教育更多地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却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实际操作的机会。
为应对这一问题,高校可以增加实践环节,组织学生参观生态景点、开展实地考察等活动,增强学生对生态文化的亲身体验和认识。
高校生态文化教育缺乏师资力量。
目前,高校生态文化教育的师资力量相对匮乏,导致教育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为解决这一问题,高校可以加大对生态文化教育领域的师资培训力度,提高相关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还可以引进一些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加强学生的实践指导和研究引导。
高校生态文化教育缺乏社会参与。
目前,高校生态文化教育往往局限在校园内部,缺乏与社会的互动。
为解决这一问题,高校可以积极与社会各界建立合作关系,开展一些与社会有关的生态文化教育活动。
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与社区居民一同开展环境保护活动,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高校生态文化教育评价机制不完善。
目前,高校生态文化教育评价主要以考试分数为主,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
为解决这一问题,高校可以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包括课堂表现、实践报告、小组讨论等多项评价方式,全面考察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态度等方面的发展。
高校生态文化教育问题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教育内容、师资力量、社会参与和评价机制等方面。
针对这些问题,高校可以采取相应的对策,包括调整课程设置、增加实践环节、加强师资培训、加强与社会合作、完善评价机制等,从而提升高校生态文化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问题
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 缺乏多样性:学校校园文化缺乏多样性,仅围绕少数群体的兴趣和需求展开,不能满足全体学生的文化需求。
2. 缺乏参与度:学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参与度较低,很多学生对校园文化活动缺乏兴趣,缺乏积极参与的意愿。
3. 活动内容单一:学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呈现单一化趋势,缺乏创新和多样性,不能吸引更多学生的参与。
4. 缺乏长期规划: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缺乏长期规划和持续性发展策略,导致文化活动的可持续性较差。
对策
为解决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 提倡多样性:学校需要鼓励和支持各类学生兴趣小组的创办
和活动组织,促进多种文化价值观的交流和碰撞,增加校园文化的
多样性。
2. 提高参与度:学校可以通过组织有趣且富有吸引力的校园文
化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文化
活动,并提供适当的奖励和认可机制。
3. 创新活动内容:学校可推动文化活动的多样性和创新性发展,鼓励学生提供新颖的活动主题和形式,增加学生对校园文化活动的
兴趣。
4. 制定长期规划:学校应制定长期规划和持续性发展策略,包
括文化活动的定期评估和改进,确保校园文化建设能够持续发展并
得到更好的管理和支持。
通过以上对策的实施,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
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促进校园文化的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中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近年来,各高校都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加强了校园文化建设,拓展了环境育人的途径。
但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
一、目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一些问题(一)大学精神的失落。
大学精神是在某种大学理念的支配下,经过所在大学人的努力,长期积淀而成的稳定的、共同的追求、理想和信念,它是大学生命力的源,是大学校园文的精髓和核心之所在,是对大学的生存起决定性作用的思想导向。
其基本内容包括自由精神独立精神、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批判精神等几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可是看今日的大学校园大学精神何在?是在发展中消失了吗?还是在发展中迷失了方向?过浓的功利性,使大学把更多的资金、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如何去研制新型的科学技术、如何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实用性成果、如何带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上,而对人文精神大为忽视。
不少理工科学生连基本的中国历史常识都不知道,更不用说欣赏中国古典诗词。
或许这对他们来说有点苛刻。
但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不只在于他为社会贡献了多少实用性财富,还在于他如何促进社会和谐的发展。
和谐需要的是文明的精神。
刘海洋与马加爵的学业水平应该是比较优秀的,但是他们却不能算是合格的大学生,因为他们的价值取向与社会主流文明发生了太大的偏差。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就在于大学一味地突显物质的追求,而忽略了精神的追求。
洪堡曾说,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之地。
纽曼也说,大学是传授普遍知识的场所。
不论是高深学问,还是普遍知识,都是为了人类的进步与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
作为研究主体的知识分子,更应该保持陈寅恪先生所说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但是受社会物质化浪潮的侵袭,学术世俗化倾向凸显。
不少教师为了金钱与地位,可以放弃了自己本应遵循的价值取向,把学术当成是谋求获得金钱与地位的路径,大量制造学术垃圾,心态浮躁、急功近利。
在这样的校园里,在大学精神失落的校园里,如何让大学生去追求提高人文素养、去热情地追求真善美呢?(二)运行机制不当。
高校生态文化教育问题与对策
高校生态文化教育问题与对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教育越来越被重视。
高等教育水平的提高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开放、谦虚、自由和民主。
但高等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却无法让社会的进步真正实现。
高校生态文化教育问题非常突出,而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是至关重要的。
高校生态文化教育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态文化意识淡薄,缺乏生态文化教育的应有意识。
二是生态文化价值观整体性偏低,学生的认知价值较低,缺少全面性和系统性。
三是生态文化体验缺乏,缺少与生态文化相关的实践活动和互动学习机会。
四是生态文化教育存在缺草率高的现象,学校教育仍以知识传授为主要方式。
如何解决高校生态文化教育的问题呢?由于存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解决问题的策略也应该多样化,做到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
一是加强生态文化意识教育。
从生态文化建设的基础入手,加强生态文化多元化的教育。
学校应该开设一些生态文化基础课程,让学生在深入了解生态文化的同时,学会如何去面对生态问题,如何保护生态环境。
此外,学校还应该加强教材建设,插入生态文化元素,实现与现实相结合。
二是加强生态文化价值观培养。
学生的生态文化价值观与一定的社会环境和文化习俗密切相关。
因此,学校应该注重对学生价值观的建设,到一些生态文化现场进行考察、参观,让学生切身体验,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良好的生态文化观念。
三是注重生态文化体验。
生态文化体验能够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生态文化学问和地方特色文化的融合;更重要的是,体验具有更强的心理影响。
因此,学校应该在课程设置上注重生态体验,包括课程地理服务、社会实践等课程及其他兴趣课程。
四是开展生态文化教育互动课程。
生态文化教育互动课程是一种让学生快速的认知和领悟生态文化的教育形式。
例如组织学生参与生态文化活动,经过互动和交流,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生态文化的认识,而且也能够促进学生们之间互相交流,更好地实现了生态文化教育的目的。
高校生态文化教育问题与对策
高校生态文化教育问题与对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生态文化教育在高校教育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实际教育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高校生态文化教育的效果。
本文将介绍高校生态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缺乏实践环节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生态文化教育往往只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实践环节。
学生缺乏直接接触和亲身体验的机会,难以形成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深刻理解和认同。
2. 教育内容单一现有的高校生态文化教育内容过于单一,主要关注生态环境保护,缺乏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理解和培养。
学生对于生态文化的认知仅停留在环境保护的层面,缺乏对生态文化的深入思考和探讨。
3. 教育方法陈旧传统的教育方法往往过于单一和传统,缺乏针对性和趣味性。
在生态文化教育中,老师往往只是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学习,缺乏主动参与和自主思考的机会。
在高校生态文化教育中,应加强实践环节。
学校可以组织实地考察、参观生态保护区、开展生态环境调研等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生态环境并参与到生态保护的实践中。
在高校教育中,应丰富生态文化教育的内容,不仅关注生态环境保护,还要关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伦理道德等方面。
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方式,拓宽学生的思维视野,培养综合素质。
在高校生态文化教育中,应采用创新的教育方法。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进行小组活动、讨论和社会实践等形式,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案例分析、问题导入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加强师资建设高校在开展生态文化教育时,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素质提升。
教师应具备丰富的生态文化知识和实践经验,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
学校也应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引进和培养,吸纳更多具有专业知识和教育经验的人才。
5. 加强协作与交流高校应加强院系间的协作与交流,开展生态文化教育的共建共享。
通过开展学术研究、组织学术交流会议等形式,促使不同院系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生态文化教育的整体效果。
浅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校园文化建设已逐渐成为高校工作的重点之一。
但不可忽视的是,在建设高校校园文化过程中还存在各种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分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1. 校园文化建设的理念存在偏差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理念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但仍然存在一些偏差。
例如,一些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时将重点放在了艺术、体育等特定领域,而忽视了文化建设的整体性;一些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强调“商业化”,将文化产业视为一个赚钱的产业,而忽视了文化建设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对策: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该更具整体性,全面推动文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协调发展。
同时,不断强化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自觉,保证文化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2. 校园文化氛围营造的不足虽然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形式上获得了极大的进步,但校园文化氛围营造上仍存在不足。
一方面,校园文化活动缺乏生气和活力,很多学生没有参与的兴趣;另一方面,学生自主文化活动缺乏支持和参与度,无法持续发展。
对策:高校应该加强校园文化氛围营造工作,打造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扩大学生参与度。
同时,支持学生自主文化活动,保障活动开展的资金和场地,提高支持力度,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
3. 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管理混乱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管理混乱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
由于领导层培养文化意识的薄弱,对文化建设的管理和支持不到位,执法不严格,从而导致文化建设中出现一些不规范、不合规的现象。
对策:高校应该规范文化建设的相关法规和制度,建立健全的组织架构,减少管理混乱的问题。
加强领导层的培养,培养领导的文化观念,引导领导层关注文化建设,充分利用高校的资源,在文化建设中起到表率作用。
4. 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资金问题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需要资金的支持,但由于资金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文化建设的发展。
亟需解决的问题包括:资金来源单一、筹集难度大、管理不严格等。
对策:高校应该加强资金筹集和管理,建立科学完善的资金筹集体系。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摘要: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搞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不少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作者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问题对策高校校园文化作为大学校园精神以及培养这种精神所需要的文化环境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等,集中表现为一种共同的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具有先导、辐射、熏陶、教育、约束等功能,在大学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前,不少高校在建设校园文化过程中存在诸多误区,这大大影响了高校校园文化功能的发挥。
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建设整体滞后。
部分高校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不到位,对环境育人的重大意义缺乏深刻理解,没有把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提高到塑造人的灵魂的高度来认识。
与思想上不重视相联系,许多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结构不完善,投入严重不足,导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整体滞后,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满足不了师生员工工作学习的需要。
2.发展不平衡。
部分高校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缺乏正确的理解,过于简单化的理解高校校园文化,把学生搞的一些文体活动、社团活动,和教职员工开展的一些娱乐活动等同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全部,忽视了高校校园文化更深刻的内涵。
3.主体不全面。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非常广泛,包括高校内所有的组织和成员(学生、教师、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等)。
但在当前校园文化建设中,高校校园文化的主体仅限于大学生群体,特别是政工干部队伍影响下的骨干分子和特长生,而校园中的其他组织成员大多游离在校园文化建设外,这也是高校校园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4.缺乏个性和特色。
许多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没有真正考虑到学校自身的特点、历史渊源和发展趋势,趋同现象严重,校园文化个性特征不明显,缺乏特色。
当前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当前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
然而,当前的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相对单一的内容和形式、缺乏深度和广度、融入性不足等。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就当前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对策以促进其健康发展。
一、问题分析1.相对单一的内容和形式当前校园文化建设过于偏向于娱乐化和消费化,内容过于单一。
学生在校园里接触到的文化形式多为综艺节目、明星文化等,缺乏对优秀传统文化和人文知识的深入了解和传承。
这导致了学生的兴趣和审美观念过度依赖商业文化,对其他形式的文化缺乏兴趣与理解能力。
2.缺乏深度和广度当前校园文化建设缺乏深度和广度,过于依赖单一的活动和节目。
文化课程设置较少,学生的知识面相对狭窄。
而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科技文化、国际文化等方面的了解和学习,过于片面和肤浅。
这使得学生们对于文化的体验和感悟不够深入,导致他们缺乏对文化的真正理解与欣赏能力。
3.融入性不足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相对独立,缺乏紧密的融合。
传统的文化活动和学术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没有良好的结合,导致学生的学习与文化的融合度较低。
缺乏对学生的文化需求的了解,使得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脱离,难以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和参与度。
二、对策提出针对当前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1.多样化内容和形式校园文化建设应更加注重多样化的内容和形式,不仅包括娱乐文化,还应加强对传统文化和人文知识的传承与推广。
丰富的文化表现形式可以包括文学讲座、戏剧表演、书画展览等,以满足学生对不同文化形式的需求。
可以通过加强学生对优秀文化创作和传统文化的学习,培养他们对文化的鉴赏能力和创造力。
2.加强深度和广度校园文化建设应更加注重深度与广度的平衡。
要加大对各个方面文化的推广和宣传力度,如科技文化、国际文化等。
要加强课程设置,增加有关文化的课程,提供更多不同主题和形式的文化讲座、沙龙等丰富多样的活动,使学生对文化的了解更加全面和深入。
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问题:
1. 缺乏多元文化包容性: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对
不同文化的包容性不足的问题,导致某些学生感受到排斥或歧视。
2. 缺乏学生参与度: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一般由教师或领导制定
和推动,学生参与度不高,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3. 文化传承不完整:学校校园文化传承中,存在着传统文化教
育和现代文化融合的不平衡问题,导致学生对校园文化的理解和认
同程度不高。
对策:
1. 提高多元文化包容性: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倡导尊重
和包容多元文化,开展多元文化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
能力。
2. 增加学生参与度:学校可通过组织学生代表参与决策和规划,鼓励学生提出建议和创意,提升学生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参与度。
3. 加强文化传承教育:学校应注重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通过
融入现代文化元素,提升学生对校园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
通过以上对策的实施,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将更加多元和包容,学生参与度将提升,文化传承也将更加完整和有效。
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当前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校园文化建设问题日益凸显。
本文将探讨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问题一:校园文化创新不足。
当前,很多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存在创新不足的问题。
许多高校的校园文化活动重复性较高,缺乏新意。
这种情况往往会导致学生对校园文化活动失去兴趣,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推进。
对策一:加强校园文化创新。
高校应注重校园文化的创新,积极探索新的文化形式和内容。
可以组织一些新颖、有趣的文化活动,吸引学生参与。
同时,还可以邀请一些知名文化人士到校园讲座或举办文化交流活动,丰富校园文化内涵。
问题二:校园文化缺乏深度。
当前,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往往只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度。
校园文化活动过于注重形式,却忽略了内涵,导致学生难以真正体验到校园文化的魅力。
对策二:加强校园文化内涵建设。
高校应注重校园文化内涵的建设,通过开展一些深度性的文化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和感受校园文化的内涵。
同时,还可以组织一些文化艺术培训班或课程,让学生有机会学习和掌握一些文化技能,提高文化素养。
问题三:校园文化建设缺乏整合。
当前,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普遍存在分散、零散的现象。
各个学院、社团之间缺乏协调和整合,导致校园文化活动难以形成整体性。
对策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整合。
高校应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的整合,建立校园文化建设的统一规划和管理机制,加强学院、社团之间的协作和合作,形成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性。
同时,还可以通过建立校园文化交流平台,促进学院和社团之间的交流互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协调和整合。
总之,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较为突出,需要高校重视,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加以改进。
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校园文化建设真正发挥作用,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
高校生态文化教育问题与对策
高校生态文化教育问题与对策1. 引言1.1 现状分析高校生态文化教育现状分析当前,高校生态文化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逐渐受到重视。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高校生态文化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责任感的重要途径愈发凸显。
在当前的高校生态文化教育实践中,一些高校通过开设相关课程和组织环保志愿活动等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环保工作中来。
一些高校还建立了绿色校园,推广节能减排的理念,促进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实践。
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行动能力。
但与此高校生态文化教育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一些高校在教育资源配置和课程设置上存在不足,导致生态文化教育的深度和广度不足。
一些学生对环保意识较低,缺乏对环保知识的了解和关注,这也对生态文化教育的实施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当前高校生态文化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
有必要对高校生态文化教育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对策,推动高校生态文化教育向更高水平迈进。
1.2 问题意义高校生态文化教育的问题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和环境责任感,引导他们树立珍惜自然、尊重生命的观念,推动学生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活动。
在当今社会,人类面临着诸多生态环境问题,包括气候变化、资源枯竭、生物多样性丧失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高校作为培养未来人才的重要阵地,应该承担起引领学生关注生态环境、传承生态文化的重要责任。
通过开展生态文化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环境素养和创新能力,激发他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兴趣和热情,培养他们的绿色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生态文化教育也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与自然关系,在生活中更加尊重和爱护自然,促进人与环境和谐相处。
加强高校生态文化教育的意义重大,对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只有通过加强生态文化教育,才能培养出具有环境意识和责任感的优秀人才,为构建美丽中国、和谐世界做出积极贡献。
高校生态文化教育问题与对策
高校生态文化教育问题与对策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我们面临的重大挑战。
而在这一挑战中,高校生态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目前高校生态文化教育存在诸多问题,亟待寻求有效对策。
本文将从问题出发,探讨高校生态文化教育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分析1. 教育内容单一目前大部分高校生态文化教育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缺少实践操作。
学生往往只是被要求掌握一定的环保理论知识,而忽略了环保实践的重要性。
这种教育内容单一的现象导致学生的环保意识不够深入,环保知识不能转化为实际行动。
2. 教育手段落后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生态环保教育的需求。
而在高校中,仍存在过分注重理论知识传授,而忽略实践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的现象。
3. 教育效果不明显当前高校生态文化教育的效果并不明显。
学生对环保知识的接受程度和对实际环保行动的参与度都不高,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之间的落差较大。
4. 教师队伍不足高校中专业的环保教育教师相对匮乏,学生接触到的环保教育资源并不丰富。
这使得教育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高校生态文化教育难以取得良好效果。
二、对策建议1. 综合化教育内容在高校生态文化教育中,应该优化课程设置,将环保知识与环保实践有机结合,引导学生从课堂走向社区、校园,开展实际的环保活动。
还应鼓励学生参与环保志愿者活动,让他们深入了解环保工作的实际操作并亲身体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
2. 创新化教育手段高校生态文化教育应当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比如多媒体教学、实践教学等方式,提高环保教育的吸引力与趣味性。
还要结合互联网技术,在线教育等形式,更好地传播环保知识与理念。
3. 评估化教育效果高校应建立环保教育的长效机制,通过对学生环保意识与环保行为的调查与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提升教育效果。
在此基础上,可建立相关的奖惩机制,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4. 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高校应加强对环保教育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生态学视角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目前,我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一些严重问题。
在文化生态学观照下,本文通过分析这些问题,提出了生态建设我省高校校园文化的系列举措:包括树立文化生态观、物质环境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等方面,以期对我省高校校园文化的新型发展及我省高等教育的“起来”有所帮助。
【关键词】文化生态学;高校校园文化;问题;对策研究
1 研究背景、方法及意义
2011年,中原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在2012年举办的主题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的第二届中原经济区论坛中,论坛主持人龙永图说道:“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文化的软实力,这个国家不可能有长期的、可持续的发展。
抓住文化和人的素质问题在建设中原经济区中具有重要意义。
”(龙永图:2012)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在论坛上讲道,中原崛起,短板在高等教育。
“河南的大学起不来,‘中原崛起’便缺乏坚固的支撑——我说的主要不是科学与技术,而是思想、文化、精神。
”(陈平原:2012)因此,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不仅是我省高等教育发展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将是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文化建设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研究颇多,然而,大都是从校园文化的某一方面入手进行研究的,如课堂文化(李雄德,2012),社团文化(王洋,2008),寝室文化等,这样做的不足之处是过于孤
立地看待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而不是以系统的视角去审视它。
本项研究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出发,把大学校园文化的各类载体(如:环境文化、学术文化、制度文化等)看作是既独立又相互关联的生态因子,在各生态因子竞争、共生的状态中研究大学校园文化传递与婵变的规律,发现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从而全面地、整体地、辩证地把握大学校园文化生态化建设的一系列问题,这是一个研究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全新路径,对河南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生态化研究、对于河南高等教育的“起来”以及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文化反作用都将起着重要作用。
2 文化生态学
文化生态学(cultural ecology)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其来源学科主要是文化学和生态学。
1955年,美国学者j.h.斯图尔德最早提出了文化生态学的概念,指出它主要是“从人类生存的整个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研究文化产生、发展、变异规律的一种学说”(司马云杰,1990:199)。
此后,文化生态学为越来越多的人类学家和生态学家所重视,逐渐形成一门新的学科。
(戢斗勇:2004)文化学是其研究对象,生态学是其主要的研究方法。
换句话说,文化生态学就是将生态学的方法运用于文化学研究的新兴交叉学科。
3 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3.1 知识与文化失衡发展
长时间以来,“上学即求知”、“知识即文化”的传统观念一直占
据着人们的思想。
“塑造知识人”或“知识等同于文化”这种漠视知识所负载的文化意义的谬见或偏执,极大地影响着校园文化生态的当然秩序。
究其原因,一方面,一些学校把教给学生精深的专业知识视为唯一的目标,而忽略学生良好教养的养成和精神世界的修炼。
另一方面,不少大学生学习知识,只关注自己考试的分数,而把提升全面的文化修养视为“异类的诉求”加以拒斥或忽略。
3.2 传统精英文化的式微
按照国内学者邹广文(2000:57)的观点,精英文化是知识分子阶层中的人文科技知识分子创造、传播和分享的文化。
西方社会评论家列维斯认为,精英文化以受教育程度或文化素质较高的少数知识分子或文化人为受众,旨在表达他们的审美趣味、价值判断和社会责任的文化。
(http:///view/693322.htm 2013年3月30日 10:00)从理论上来讲,我省高校具有发展传统精英文化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传统精英文化可以在我省高校校园得到充分释放并发展壮大。
然而,我省校园文化的应然境态和实然之状存在着显著差异,我们对此不能不关注与深思。
3.3 发展盲目从众,缺乏特色与个性
高校校园文化应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
所谓共性,指的是高校校园文化的一般性,是所有高校共同具有的文化,如高校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
所谓高校校园文化的个性或特色,指的是高校校园文化的特殊性、身份识别性,它和特定的、具体的校园文化内容相连,具有鲜明的个体差异性。
就我们的调查情况来看,
目前省属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普遍存在倾向共性发展,特色发展不明确的发展特点。
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处理不好会直接影响校园文化的和谐发展,而且个性发展的忽略也会让我们高校逐渐失去身份的认同性。
3.4 民主平等意识的缺失
高校的民主平等意识既指师生之间的关系,也指教师与教辅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还指教辅工作人员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学校是一个传授知识、科学研究的场所,所以教研活动是大学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其他一切都要服从、服务于此。
然而,在对几所省属高校的调研中我们发现,我省高校民主平等意识的淡薄现象极具普遍。
个别学生对教师在课堂上公然顶撞、网络发帖进行人格侮辱;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唯我独尊,限制学生个人观点的表达;个别教辅人员不清楚自己的职责所在,将自己凌驾于教师和学生之上,对前去办理教学事务的教师或学生态度蛮横、粗鲁。
所有这些现象的发生都无助于校园和谐文化的建设,只会造成三者关系的进一步恶化。
4 文化生态学视角的河南省属高校校园文化体系建构
4.1 用先进的文化生态观念指导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我们用生态学方法研究大学文化,就要把大学文化看作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生态系统,把大学文化的各类载体看作是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的生态因子,在各生态因子竞争、共生的状态中探究大学文化传递与嬗变规律,发现大学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从而全面地整体地辩证地把握大学文化生态化建设的系列问题。
这一点是我们
每一个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者必须树立的观念。
4.2 环境物质文化建设
高校校园环境物质文化史学校内物质范围的文化层,它涵盖教学、科研、生活、环境、设施等方面的物质条件,同时赋予它文化内涵,是校园文化的物质基础。
利用景观文化与标示性文化多样化的特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塑造和配置校园文化传统的一个过程。
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资源,要将其开发出来,以器物形式为载体呈现出来。
如河南大学的“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的汉白玉校门旁矗立着河南大学首任校长、著名教育家林伯襄的铜像。
林先生的雕塑手握卷轴,目视远方,安详中带有几分坚定,整个雕像处处流露着河南大学所提倡的严谨与勤奋的精神,让瞻仰着励志奋进、不懈追求,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学生。
4.3 制度文化建设
在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省属高校不仅要在地区内与兄弟院校进行竞争,而且还要在全国范围内、全球范围内与其他高校竞争。
高校为了提升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则成为了当务之急。
围绕公平、客观、科学、规范的目标,与时俱进,建立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高校校园制度文化体系。
注重“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树立民主参与意识,彰显高校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中各主体的地位。
4.4 精神文化建设
逐步开展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
校风是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努力、在长期教育管理中逐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精神状态和作风。
它是道德情操、学习风尚、工作态度的综合反映。
教风是教师长期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教育教学的特点、作用和风格。
学风是指学生集体在学习过程所表现的出来的治学态度和方法,是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表现。
校风、教风和学风是学校发展的基准。
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文化建设。
第二课堂在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在教学计划之外组织学生开展的各种有意义的教育活动。
第一课堂是进行课堂教学活动,是知识性的活动,它对人才培养提出普遍性的要求,解决的是共性问题。
第二课堂的目的是发挥学生的特长,解决的是特殊性、个性的问题。
一个高校第二课堂开展的形式越多样,内容越丰富,就说明该高校越重视精神文化建设。
高度注重高校德育文化建设。
大学生道德文化建设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使命,是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关键因素。
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应根据社会转型的现实和大学生的特征,大力弘扬主旋律,重塑道德理想;要树立科学的德育观,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考虑大学生的个性需求,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5 结语
本文在文化生态学的视角下,通过分析目前我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了一套生态化的校园文化建设方
案,以期对我省高校校园文化的生态化建设有所帮助,为我省高等教育的“起来”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http:
///view/693322.htm[ol].2013-3-30,10:00.
[2]陈平原.中原崛起何处是短板:在第二届中原经济区论坛上的讲话[r].2012,3.
[3]刘春花.文化生态视野下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j].湖南文理
学院学报,2007(5):117-119.
[4]戢斗勇.文化生态学纲论[j].佛山科技学院学报,2004(5):1-7.
[5]龙永图.在第二届中原经济区论坛上的讲话[r].2012,3.
[6]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199.
[7]孙庆珠.高校校园文化概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