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的联系与区别
法律规则法律原则法律概念
法律规则法律原则法律概念法律规则、法律原则和法律概念在法律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构成了法律体系的基石,为社会秩序的建立和维护提供了指导和保障。
本文将对法律规则、法律原则和法律概念进行解析,并探讨它们在法律实践中的应用。
一、法律规则法律规则是法律体系中最基本的构成要素之一。
它是国家制定、经过正式程序公布并具有强制力的规定,用于规范人们的行为。
法律规则一般由立法机关通过法律形式制定,其中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
这些规则规定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权利、义务、责任和限制。
法律规则的特点是明确、具体。
它们对于特定行为给予明确的规定,使得人们能够准确判断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例如,在刑法中规定了不同罪行的构成要件和处罚标准;在合同法中规定了合同的成立、履行和违约等方面的规则。
法律规则的明确性和具体性,使得它们能够有效地引导和规范人们的行为。
二、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相比,法律原则更具有一般性和抽象性。
法律原则是指法律中蕴含的基本观念、原则和价值取向。
它们不同于具体的法律规定,没有具体的适用范围和操作步骤。
法律原则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指导性,对法律规则的制定和解释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法律原则常见的有平等原则、自由原则、公正原则、公序良俗原则等。
例如,在刑法中,平等原则要求法律对于相同的犯罪行为采取相同的处罚;在民法中,自由原则保障了个人的自由意志和合同自由。
这些原则对于法律的解释、适用和补充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法律概念法律概念是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的表现形式和具体载体。
它们是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在具体法律条文中的体现和具体化。
法律概念通过对一些事物、制度或行为的描述和定义,满足了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的具体实施需求。
法律概念的运用在法律实践中非常常见。
例如,在刑法中,对于“盗窃”的法律定义就是一个法律概念。
它界定了何为盗窃行为,并为判定是否构成盗窃提供了法律依据。
在合同法中,对于“合同”的法律定义也是一个法律概念。
法律基本知识的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
法律基本知识的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是构成法律基本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在法律体系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和功能。
本文将探讨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的定义、特点以及在法律实践中的应用。
一、法律规则法律规则是通过立法程序确定的,是对个体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的准则。
它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具体性法律规则通常是具体明确的,能够明确规定何种行为是合法的,何种行为是非法的。
例如,在刑法中,对于盗窃行为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具体列举了盗窃的对象、方式和刑事责任等。
2. 强制性法律规则是强制性的,违反法律规则会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
法律规则通过国家机关制定并执法,具有责令行为或禁止行为的效力。
3. 可操作性法律规则是可操作的,即可以被人们描述、理解和遵守。
法律规则需要行为主体具备一定的行为能力,并能够按规定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二、法律原则法律原则是指法律制定和适用过程中所遵循的基本准则和价值观念,是法律规则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性原则。
法律原则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普遍性法律原则是普遍适用的,它们超越具体的法律规则,具有更高的抽象性和广泛适用性。
法律原则可以跨越不同的法律条文和领域,为法律制定和适用提供指导。
2. 引导性法律原则是法律体系的基本导向,能够对具体的法律规则进行解释、补充和调整。
法官在审理案件时,往往依据法律原则进行判断和裁决。
3. 灵活性法律原则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随着社会的变化和发展进行调整和更新。
法律原则考虑到社会实际情况和公平正义原则,能够适应不同时期和不同环境下的需要。
三、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的关系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在法律体系中相互关联、相互依存。
法律规则是法律原则的具体化,而法律原则是法律规则的理论基础。
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共同构成了法律体系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在法律实践中,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经常发生互动和冲突。
在解决具体案件时,法官需要根据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进行权衡和判断。
法律原则既能够解释和补充法律规则,又能够限制和规范法律规则的适用。
试述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的联系与区别
试述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的联系与区别法律规则指经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关于人们行为或活动的命令、允许和禁止的一种规范。
著名法学家张文显的解释是:“……是指具体规定权利义务以及具体法律后果的准则,或者说是对一个事实状态赋予一种确定的具体后果的各种指示和规定”;法律原则是指在一定法律体系中作为法律规则的指导思想、基础或本源的综合的、稳定的法律原理和准则,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无禁止即权利等。
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两者间即有联系又相互区别。
两者间的联系主要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都属于法律规范的范畴。
二是法律规则和法律规则都需要法律概念进行表述。
三是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都是法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规则可以反映出法律原则,法律原则可以弥补法律规则在适用过程中的不足和漏洞。
法律原则是为法律规则提供某种基础或根源的综合性、指导性的价值准则或规范,是法律诉讼、法律程序和法律裁决的确认规范。
两者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在来源上,法律规则在国家法上只能出自立法者之手,这在成文法国家中显得尤为突出;而法律原则的来源刚较为广泛。
二是在内容上:法律规则是明确、具体的;法律原则是笼统、模糊的;三是在适用范围上:法律规则只适用于某一类行为,其无法具有普遍适用性;法律原则对人的行为及其条件有更大的覆盖面和抽象性,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能贯穿于任何法律事实之中。
因此,原则的适用范围也宽于规则。
一条规则只能对一种类型的行为加以调整,而一条原则却调整较为宽阔的领域,甚至涉及大部分社会关系的协调和指引。
四是在适用方式上:法律规则是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应用于个案当中;法律原则不是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应用于个案当中的,不同强度的原则甚至冲突的原则都可能存在于一部法律当中。
五是适用条件上: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相比具有优先适用性,法律规则在针对具体案例时可以具体有针对性的应用,切实做到一对一的针对性适用;法律原则只有在以下方面方可适用:在穷尽法律规则时,除非为了实现个案正义否则不得舍弃法律规则而直接适用法律原则,没有更强理由不得径行适用法律原则。
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的应用和解释
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在法律体系中各有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虽然它们在某些方面存在差异,但它们在法律实践中都是不可或缺的。
本文旨在探讨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的应用和解释,以期更好地理解它们在法律体系中的作用和意义。
一、法律原则的应用和解释法律原则是指具有普遍性、综合性、稳定性、明确性、一致性的价值准则,是法律体系的基础和灵魂。
在法律实践中,法律原则的应用和解释具有以下特点:1. 法律原则具有普遍性、综合性、稳定性、明确性、一致性,是法律体系的基础和灵魂。
因此,在法律实践中,法律原则的应用和解释具有普遍性、综合性、稳定性、明确性、一致性。
2. 法律原则的应用和解释需要结合具体案件的情况进行。
虽然法律原则具有普遍性、综合性、稳定性、明确性、一致性,但在具体案件中,需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对法律原则进行解释和应用。
3. 法律原则的应用和解释需要注重程序正义。
程序正义是实现实体正义的保障,在法律原则的应用和解释中,需要注重程序正义,确保程序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4. 法律原则的应用和解释需要注重结果正义。
结果正义是实现实体正义的最终目标,在法律原则的应用和解释中,需要注重结果正义,确保法律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二、法律规则的应用和解释法律规则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具有明确规定的内容,对人的行为有普遍约束力的准则。
在法律实践中,法律规则的应用和解释具有以下特点:1. 法律规则具有明确规定的内容,对人的行为有普遍约束力。
因此,在法律实践中,法律规则的应用和解释具有明确性、普遍性、一致性等特点。
2. 法律规则的应用和解释需要注重程序的合法性。
虽然法律规则具有明确规定的内容,但在具体案件中,需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对法律规则进行解释和应用。
3. 法律规则的应用和解释需要注重结果正义。
结果正义是实现实体正义的最终目标,在法律规则的应用和解释中,需要注重结果正义,确保法律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2021军转干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常识:简析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的区别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常识:简析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的区别法律规则,简而言之,就是明确的,可以直接作为判决依据的法律条文,其格式一般为某预设行为将导致何种法律后果。
例如,刑法240条规定,拐卖妇女、儿童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条文所列八种加重情节之一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这就是一条法律规则。
而刑法第五条规定,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这一条并不能直接作为司法判决的依据,严格的说,是法律原则而不是法律规则。
除此之外,二者还有以下区别:1. 法律规则内容明确、具体;法律原则内容宽泛、抽象。
2. 法律规则只针对行为的共性;法律原则既针对共性,也注重个性。
最终得到了一个结论:原则之下才能容纳个性,实现最佳效果。
3. 法律规则适用范围较小于法律原则。
4. 使用方法上来看,法律规则以全有或全无适用于个案;法律原则是以权衡强度或分量,通俗理解就是原则彼此间不是相互排斥的。
5. 一般来看:穷尽法律规则,方得适用法律原则。
这两个概念的关系是,法律原则是法律规则制定的依据和法律规则所维护的对象,法律规则是法律原则的具体体现。
我们做一道题目来体会一下:下列关于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的判断正确的是( )A.法律规则较为抽象笼统;法律原则更为具体B.在没有法律规则的时候,法律原则可起到弥补不足的作用C.法律原则优先于法律规则适用D.法律规则适用面更广泛;法律原则适用面更狭窄答案:【B】解析:法律规则适用冲突时,适用的是“全有或全无的方式”,完全地适用某一规则也就同时排除了相冲突规则对该案的效力。
而法律原则冲突时,并不是一种有效与无效的冲突,而是针对该案时最佳化最优化的竞争,是分量的竞争,针对一般案件,首先适用规则,规则穷尽后,才能适用原则。
故正确答案为B。
试述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的联系与区别
试述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的联系与区别法律规则指经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关于人们行为或活动的命令、允许和禁止的一种规范。
著名法学家张文显的解释是:“……是指具体规定权利义务以及具体法律后果的准则,或者说是对一个事实状态赋予一种确定的具体后果的各种指示和规定”;法律原则是指在一定法律体系中作为法律规则的指导思想、基础或本源的综合的、稳定的法律原理和准则,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无禁止即权利等。
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两者间即有联系又相互区别。
两者间的联系主要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都属于法律规范的范畴。
二是法律规则和法律规则都需要法律概念进行表述。
三是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都是法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规则可以反映出法律原则,法律原则可以弥补法律规则在适用过程中的不足和漏洞。
法律原则是为法律规则提供某种基础或根源的综合性、指导性的价值准则或规范,是法律诉讼、法律程序和法律裁决的确认规范。
两者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在来源上,法律规则在国家法上只能出自立法者之手,这在成文法国家中显得尤为突出;而法律原则的来源刚较为广泛。
二是在内容上:法律规则是明确、具体的;法律原则是笼统、模糊的;三是在适用范围上:法律规则只适用于某一类行为,其无法具有普遍适用性;法律原则对人的行为及其条件有更大的覆盖面和抽象性,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能贯穿于任何法律事实之中。
因此,原则的适用范围也宽于规则。
一条规则只能对一种类型的行为加以调整,而一条原则却调整较为宽阔的领域,甚至涉及大部分社会关系的协调和指引。
四是在适用方式上:法律规则是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应用于个案当中;法律原则不是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应用于个案当中的,不同强度的原则甚至冲突的原则都可能存在于一部法律当中。
五是适用条件上: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相比具有优先适用性,法律规则在针对具体案例时可以具体有针对性的应用,切实做到一对一的针对性适用;法律原则只有在以下方面方可适用:在穷尽法律规则时,除非为了实现个案正义否则不得舍弃法律规则而直接适用法律原则,没有更强理由不得径行适用法律原则。
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
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法律是社会运行的基石,它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以保障社会秩序的正常运作。
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在法律体系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为司法实践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准则。
本文将以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为主题,探讨其定义、作用和相互关系。
一、法律原则的定义和作用法律原则是指在一定历史和社会条件下,几个或多个法律规定中所具有的普遍适用性和根本性的规律。
它是法律的基础和核心,是法律条文所归纳和概括后的结果。
法律原则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 普遍适用性:法律原则是指导法律规则制定和解释的普遍准则,适用于各类具体问题;2. 根本性原则:法律原则是法律条文中的核心思想,体现了法律的基本理念和制度设计的根本性要求;3. 可变性和稳定性:法律原则既具有一定的可变性,能够适应社会变革和法律发展的需要,又具有相对稳定性,不宜轻易改变。
法律原则在法律实践中起着重要的指导和约束作用。
首先,它为立法者提供了制定法律规则的依据,能够保证法律的合理性和规范性。
其次,法律原则为司法实践提供了解释法律的依据,能够确保司法判决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此外,法律原则还有助于法律的适用和运用,促进社会秩序的正常发展。
二、法律规则的定义和作用法律规则是具有强制力的法律性规范,是法律原则在具体情形下的具体化和补充。
它是法律原则的具体体现,通过对具体行为和关系的规定,实现法律原则的具体落实。
法律规则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 具体确定性:法律规则是具体明确,并针对特定行为和关系提供了明确的规定;2. 强制约束性:法律规则具有强制力,设立了相应的法律责任和制裁措施,对违反规则的行为进行制止和惩罚;3. 可操作性:法律规则能够为行为主体和社会成员提供明确的行为准则,有利于遵守和实践。
法律规则在法律实践中起着具体指导和限制的作用。
首先,它提供了行为主体和社会成员遵守的明确准则,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其次,法律规则为司法机关审理案件提供了具体法律依据,有利于保障司法公正和一致性。
法学中的法律原则与规则
法学中的法律原则与规则法学是一门研究法律的学科,涉及众多的理论与实践。
其中,法律原则与规则是法学中重要的概念。
本文将探讨法学中的法律原则与规则,并分析它们的意义与应用。
一、法律原则与规则的概念法律原则是法律的基本原理和价值观念,反映了社会道德和理念。
它们是法律制度的基石,决定了法律的发展方向。
法律规则则是法律中具体的规范性规则,明确了人们在具体情境下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
法律原则与规则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
原则是比较抽象的,起到指导和约束的作用,而规则则是具体的行为准则,用于解决具体的法律问题。
二、法律原则的意义与应用1. 统一法律的解释与适用法律原则为法律的解释与适用提供了指导,使法律的解释与适用有了一定的标准,避免了主观性的随意性。
例如,在合同法中,诚实信用原则就是约束和指导法官在合同纠纷中的决策的原则。
2. 保障公平与正义法律原则以其道义与伦理的内涵,保障了社会公平与正义。
例如,在刑法中,法律原则诉诸于罪刑法定原则,确保了刑罚的公平与合理性。
此外,法律原则还体现在民法、行政法等领域,维护了社会的平等与正义。
3. 推动法律发展与更新法律原则不仅反映了社会的价值观念,也随着社会变革的需求而不断发展和提升。
它们在法学理论的研究中,不断被解构和重构,推动了法律的进步与发展。
法律原则的不断完善,有助于法律规则的适应性与灵活性。
三、法律规则的意义与应用1. 解决特定的法律问题法律规则是对具体法律问题的解决方案和行为准则。
它们提供了具体的条文和规定,为社会生活中的法律问题提供了明确的解决途径。
例如,在民法中,规定了合同的成立、违约等具体规则,使双方交易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2. 保障法律权益与秩序法律规则的制定与执行,保障了社会的法律权益与秩序。
它们约束了人们的行为,防止了违法与侵权行为的发生。
法律规则对于社会秩序的维护起着重要的作用。
3. 塑造社会行为与规范法律规则通过对社会行为的规范,推动了社会的行为规范化和规范的认同。
法理学简答(知识要点)
法理学简答(一)法律的特征1.法律是调整人们行为或社会关系的规范,具有规范性。
2.法律出自于国家,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具有国家意志性。
3.法律规定了人们的权利和义务,具有权利义务统一性。
4.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国家强制性。
(二)法律原则适用的条件1.穷尽法律规则2.实现个案正义3.更强理由(三)法律原则适用的特征1.在适用过程中,法律原则具有三大功能:指导功能、评价功能、裁判功能。
2.法律原则具有不确定性、模糊性和非规范性的特征。
3.法律原则直接作为规范标准用于案件裁判过程,对案件事实进行涵摄,这是法律原则可诉性的根本特点。
(四)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的区别1.内容上,法律规则着眼于共性,法律规则着眼于个性。
2.适用范围上,法律规则比法律原则适用范围广。
3.适用方法上,法律规则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应用于个案中,法律原则在适用时,不同的原则具有不同的“强度”。
4.对法官来说,法律规则比法律原则的自由裁量度要小。
(五)当代中国的法律部门宪法、行政法、民法、商法、经济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刑法、诉讼法。
(9)(六)习惯法和国家制定法之间的关系1.共同性2.冲突性3.补充性(七)当代中国的法律渊源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法规、经济特区的规范性文件,规章,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国际条约、国际惯例,国家政策,习惯法。
(9)(八)法律关系的特征1.法律关系是一种理想社会关系。
2.法律关系是以法律规范为前提形成的社会关系。
3.法律关系是特定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4.法律关系是以国家强制力作为保障手段的社会关系。
(九)法律权利和义务的相互关系1.从结构上看,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2.从价值上看,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代表了不同的法律精神和价值取向。
3.从产生和发展看,权利和义务经历了从浑然一体到割裂对立再到相互一致的过程。
4.从数量上看,权利和义务的总量是相等的。
法律基本知识的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
法律基本知识的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法律基本知识在现代社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对于个人和组织而言,了解法律的基本原则和规则将能够帮助他们遵守法律、保护自身权益、规避法律风险。
本文将探讨法律基本知识中的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并阐述它们的作用与区别。
法律原则是法律的基础,是法律制定和适用的指导思想,体现了社会公正和法治原则。
法律原则旨在维护公平、公正和法制的原则,它们是法律制定和解释的基石。
法律原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平等原则:平等原则是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不应该歧视任何个体或群体。
在法律领域中,不论种族、性别、年龄、社会地位或其他因素,每个人都应当受到同等对待。
2. 诚信原则:诚信原则是法律中重要的基本原则之一。
它要求人们在法律行为中保持诚实、守信,不得以欺诈、虚假陈述等手段损害他人权益。
3. 公平正义原则:公平正义原则要求法律程序和结果必须公平、公正。
在法律制定和适用中,应当遵循公平正义原则,确保每个人都能够获得公正的待遇和保护。
法律规则是针对特定行为的规范性规则,是法律制度的具体化和细化。
法律规则是一种具有强制力的规范,规定了人们的行为规范和权利义务。
法律规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刑法规则:刑法规则是针对犯罪行为及其后果的规定,规范了犯罪行为的种类、定性和处罚。
2. 民法规则:民法规则是针对个人和财产关系的规定,主要包括合同法、物权法、婚姻家庭法等。
3. 行政法规则:行政法规则是针对行政行为的规定,包括对政府行为和公共事务的规范。
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相辅相成,互相协调作用。
法律原则为法律规则的制定提供了指导,而法律规则是法律原则的具体体现。
法律原则体现了社会公正和法治原则,而法律规则则是针对具体问题和具体行为的规范。
理解和遵守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的作用是人们正确处理法律事务和维护自身权益的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各种法律问题和情况。
掌握法律基本知识,了解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的作用,对于我们维权、规避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规则与原则辨析
规则与原则辨析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而法律上的规则和原则是存在很大的区别和不同。
无论是在适用范围上、内容上、作用上、适用方式上都存在着差别。
虽然很多时候规则与原则之间的冲突有时不可避免,但只要法官秉承公平、正义、利益、人权、政策等方面综合分析各种价值因素来考虑一个事件,定能从维护和体现法律价值和社会价值两方面的结合上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标签:规则;原则;区别如果不是从法律的角度而是从现实生活中来理解原则,那么诚信,谦虚等等都是与其相关的一些词语。
原则是一种道德,是一种在“我们”集体里必须遵守的最重要的和最基本的道德。
比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人有工作保障和生活保障,人民民主专政等等都应该是我们社会主义中国所必须坚持的基本道德。
为什么要遵守原则呢?人们常常把它与做人的一些道理联系在一起。
例如:做人的原则。
而规则是由少数人制定约束多数人的方法。
人为什么要遵守规则,或者说人在什么条件下要遵守规则?答案很简单,如果遵守规则能够带来利益,那么人们一定会而且会督促和影响身边的人遵守规则。
规则可以是由书面形式规定的成文条例;也可以是约定俗成,流传下来的不成文规定而更多的时候,规则是因为得到每社会公民承认和遵守而存在的。
而从法律上赋予原则什么样的特殊含义呢?各家对法律原则的定义各不相同。
张文显的《法理学》是这样解释原则的:法律原则是法律的基础性真理,原理,或是为其他法律要素提供基础或本源的综合性原理或出发点。
法律原则可以是很抽象的,例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自然公正原则等等。
也可以很具体,例如,任何人不能做自己案件的审判者。
法律原则的功能是规则所不能替代的,它的功能主要表现为:(1)为法律规则和概念提供基础或出发点。
对法律制定具有指导意义,对理解法律规则也有指导意义。
(2)直接作为审判的依据。
例如,美国的正当程序原则常常作为直接的审判依据。
(3)法律原则可以作为疑难案件的断案依据。
原则就是人们行为的基础性准则,是具有一定持续性的规则。
问题:请简述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的区别
【问题】请简述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的区别。
【回复】法律规范可以分为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法律规范是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的上位概念。
法律规则是指经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关于人们行为或活动的命令、允许和禁止的一种规范。
法律原则是法律上规定的用以进行法律推理的准则。
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的区别在于:(1)在内容上,法律规则的规定是明确具体的,着眼于主体行为及各种条件的共性;法律原则的着眼点不仅限于行为及条件的共性,而且关注它们的个别性,其要求比较笼统、模糊。
(2)在适用范围上,法律规则只适用于某一类型的行为;而法律原则对人的行为及其条件有更大的覆盖面和抽象性,适用范围比法律规则宽广。
(3) 在适用方式上,法律规则是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而法律原则的适用则不同,它不是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应用于个案当中的,当两个原则在具体的个案中冲突时,法官必须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及有关背景在不同强度的原则间作出权衡。
(4)在作用上,法律规则具有比法律原则强度大的显示性特征,即相对于原则,法官更不容易偏离规则作出裁决。
1.在内容上,法律规则的规定是明确具体的,它着眼于主体行为及各种条件(情况)的共性;其明确具体的目的是削弱或防止法律适用上的“自由裁量”。
与此相比,法律原则的着眼点不仅限于行为及条件的共性,而且关注它们的个别性。
其要求比较笼统、模糊,它不预先设定明确的、具体的假定条件,更没有设定明确的法律后果。
它只对行为或裁判设定一些概括性的要求或标准(即使是有关权利和义务的规定,也是不具体的),但并不直接告诉应当如何去实现或满足这些要求或标准,故在适用时具有较大的余地供法官选择和灵活应用。
2.在适用范围上,法律规则由于内容具体明确,它们只适用于某一类型的行为。
而法律原则对人的行为及其条件有更大的覆盖面和抽象性,它们是对从社会生活或社会关系中概括出来的某一类行为、某一法律部门甚或全部法律体系均通用的价值准则,具有宏观的指导性,其适用范围比法律规则宽广。
【法理学、民法学、行政法学汇总】党校法学复习资料汇总
法理学、民法学、行政法学、英语(缺)(一)、法理学8题一、法的基本特征1、法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
法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规范,它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而达到调整社会关系的目的。
法并不会对人的所有行为都进行规范,因而也不会对所有社会关系都进行调整,它只是调整它认为重要并且适合由法律进行调整的社会关系。
2、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由国家制定或认可,是国家创制法的两种方式。
国家制定的法,即通常所说的“成文法”,是由有权创制法律规范的国家机关制定的。
在不同的社会制度、政治制度和法律传统下,国家制定法律的方式有所不同。
国家认可的法一般是指习惯法。
习惯法是根据调整社会关系的需要,由国家立法机关或司法机关赋予社会上既存在的某种习惯、教义、礼仪等以法律的效力而形成的法律规范,或者是法官对特殊的地方习惯的认可。
由于它们一般不是通过规范性文件表现出来的,所以被称作“不成文法”。
法既然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它就必然具有国家意志的属性,因此具有高度的统一性、极大的权威性。
3、法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
法通过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以权利和义务为机制,影响人们的行为动机,指引人们的行为,调节社会关系。
法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不仅指个人、组织(法人)及国家(作为普通法律主体)的权利和义务,而且包括国家机关及公职人员在依法执行公务时所行使的职权和职责。
4、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
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对违法和犯罪行为,国家将通过一定的程序对行为者进行强制制裁。
二、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的区别1、在对事及对人的覆盖面上,法律原则较宽,法律规则较窄,即法律原则有更大的宏观指导性,某一法律原则常常成为一群规则的基础。
2、在变化的速率方面,法律原则有较强的稳定性。
法律原则通常是社会重大价值的积淀,不会轻易改变,相比之下,法律规则的改变要容易得多。
3、在是否适用的确定性方面,原则较为模糊,而规则较为明确;当原则与原则、规则与规则相互冲突时,选择的方法也不同。
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模拟试卷140
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模拟试卷140(总分:6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第1-45小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
</B>(总题数:13,分数:26.00)1.关于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的区别和联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法律原则表述比较笼统模糊,法律规则比较明确具体B.法律原则的适用范围比较宽,法律规则一般只适用于某一类行为C.法律原则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应用于个案中,法律规则则不然√D.法律原则只具有宏观的指导性,可以对法律规则的实践进行指导本题考点为法律原则及其与法律规则的联系和区别。
A、B、D三选项是比较好理解的,关键在C选项对有关“全有或全无的方式应用”的理解,简单说“全有或全无的方式”是指相互冲突的两个法律规则不可能同时适用于同一案件,也不可能同时存在于同一部法律中,要么适用这个,要么适用那个。
法律原则却不同,同一部法律中可能存在两个完全对立的法律原则,具体案件中的适用则具体案件具体分析,进行权衡运用,并不意味着绝对不能并存。
这主要是因为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的具体程度有差别,越具体越不能协调并存。
2.下列各选项,属于法律概念中的关系概念的是A.不可抗力B.法律责任√C.原告D.违约本题考点为“关系”概念。
关系概念强调的是法律关系主体间权利、义务和责任的概念,涉及双方主体,不可抗力是对客观情况的描述,属于事实概念;原告是诉讼法律关系的一方主体,属于主体概念;违约是指一方的违反约定的行为,属于事实概念;法律责任指一方对另一方的责任,是对双方关系的一种表述,B 为正确选项。
3.下列各选项,不属于客体概念的是A.孳息B.法人√C.不当得利D.不动产本题考点为法律客体概念有关内容。
客体是权利、义务所指向或者说所处理的对象的概念,通常是物,孳息是所有权的对象,不当得利是返还义务的对象,不动产是产权的对象;与客体相对的是主体,即权利、义务的行使者或者承担者,法人可以成为权利义务的实施或者承担者,属于主体。
法理学简答论述
法律体系与法律渊源体系区别有:
①从基本构成因素看,法律体系的构成因素是由法律规范组成的法律部门;立法体系的构成因素是由法律条文组成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法律行为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 主观要件是主体的行为意志和认知状态。 客观要件是指行为外在地表现出来的行动、手段和结果。 在法律行为的结构中,外在方面(法律行为的客观表现)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这是因为: 1、人的内心状态只有外化为行动并对外界发生影响,才能成为法律评价的对象和依据 2、个人的真实思想和感觉只有通过一个标准,即个人的行动,才能加以判断。 3、行为有无法律意义以及属于何种性质的法律行为,需要由其外在方面来决定。法律行为构成的主观要件是行为主体在实施行为时一切心理活动、精神状态及认知能力的总和。生活中,常常出现主观认识与客观存在之间不一致的情况,即“认识错误”(包括事实错误和法律错误)。依据“不知法者不免其罪”原则,事实错误和法律错误均不构成免责的前提
3、试论建设现代法治国家的基础和条件。
4、试述我国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
司法法治原则 司法平等原则 司法独立原则 司法责任原则 坚持上述原则的意义。
5、试论我国的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如何相互促进。
1)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在实质上都是一致的。 (2)社会主义法律和道德的相互关系也体现在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社会主义法律的充分实现必然会提高一般公民和国家工作人员的道德水平,反过来,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又必然会促进社会主义法律的实现。 (3)执行法律的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司法工作人员,应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法 律在促进道德水平中的巨大作用。如人民法院举行的公开审判和判决,往往可以成为道德教育讲坛或教材。 (4)国家工作人员和一般社会成员的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法律的实施。在法律执行中,一个国家工作人员或司法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道德水平,才能正确理解和执行与社会主义道德相联系的社会主义法律;而—般社会成员必须具有相应的道德水平才能自觉遵守法律,抵制违法行为,实施法律监督。
法律原则
法律原则一、法律原则的概念和特征(一)法律原则的概念法学界关于法律原则(principles of law)的定义有很多,以下定义具有代表性:庞德认为:法律原则是指用来进行法律推理的权威性出发点。
[转引自《现代西方法理学》300页]沈宗灵认为:“法律原则是法律上规定的用以进行法律推理的准则。
”[沈宗灵《法理学》36页]布莱克法律辞典认为:法律原则是“法律的基础性原理或真理,为其他规则提供基础性或本源的综合性规则或原理,是法律行为、法律决定的决定性规则。
”[转引自郭道晖《法理学精义》235页]笔者认为,法律原则是法律运行(法律规则、法律概念、法律行为、法律程序、法律决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出发点。
(二)法律原则的特征1.法律原则是法的价值的规范化的表述。
例如,人权价值转化为人权原则,自由价值转化为自愿原则。
同时,法律原则又指导着法律规则的制定、解释和实施。
正如麦考密克所说:“法律原则是规则和价值观念的会合点。
”[转引自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54页] 法律原则是连接法的价值和法律规则之间的桥梁。
在大陆法系国家,法律原则一般由立法机关在某一法律文件的序言或第一章中规定。
在英美法系国家,判例法在法的渊源系统中占据优势地位、法官的权威较高,法律原则一般由法官在某一判例的判决理由中提出。
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官对法律原则(特别是具有原则)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佘祥林杀妻案。
湖北省京山县农民佘祥林的妻子失踪,在村边发现一具女尸。
原荆州地区中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决佘祥林有期徒刑。
在刑期即将届满的时候,佘祥林的妻子经多年走失后又回到家里。
荆州地区中院在该案的诉讼中采用了“疑罪从有,疑罪从轻”的原则(也是一种刑事司法习惯)。
这一不成文的原则是在重秩序、轻人权的文化背景下形成的。
2.法律原则深受经济、政治、道德等社会要素的影响。
文化包括道德、风俗习惯、价值倾向等因素。
例如,民法中的平等原则体现了商品——市场经济社会所崇尚的平等价值。
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的区别
1.律原则与法律规则的区别 1.法律规则是更具体的法律原则,而法律原则不具体设定权利义务内容,只是规定指向; 2.在适用范围上,一个案子只能适用一个规则,而原则的适用范围要广泛得多; 3.在适用方式上,法律规则是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应用于个案当中的;而法律原则则不是此种情况;2.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的区别 1.法律规则是更具体的法律原则,而法律原则不具体设定权利义务内容,只是规定指向; 2.在适用范围上,一个案子只能适用一个规则,而原则的适用范围要广泛得多; 3.在适用方式上,法律规则是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应用于个案当中的;而法律原则则不是此种情况;3.法的渊源1法的渊源有不同的含义,法学中的“法的渊源”又指“形式渊源”,是法的法律效力的来源,即一个行为规则通过什么方式产生、具有何种外部形式才被认为是法律规范,具有法律规范的效力,并成为国家机关审理案件或处理问题的规范性依据;2中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有:宪法、法律、国家最高行政机关的行政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地方国家机关的地方性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特别行政区的法、国际条约;3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主要有三种方法:即法规清理、法规汇编、法典编纂;4.简述法律关系的特征:a.法律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b.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建立的社会关系;c.法律关系是主体之间以法律上的权利、义务为纽带而形成的社会关系5.★法的效力的概念:广义,指法的约束里和强制力,即凡是由国家制定和颁布的法律,都对人的行为具有一种普遍性的法律上的约束力和强制力,这是规范性法律档的效力;狭义,仅指由国家制定和颁布的规范性法律档的效力;★法律体系的概念:是由一国现行的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不同的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形成的一个呈体系化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法律部门的概念:法律部门是法律体系的基本组成要素,各个不同的法律部门的有机结合,便成为一国的法律体系;★权利和义务的概念:权利是规定或隐含在法律规范中、实现于法律关系中的、主体以相对自由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获得利益的一种手段;义务是设定或隐含在法律规范中、实现于法律关系中的、主体以相对受动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保障权利主体获得利益的一种约束手段;★法律责任的概念:因损害法律上的义务关系所产生的对于相关主体所应当承担的法定强制的不利后果;★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的概念: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是指构成法律责任的各种必须具备的条件或必须符合的标准,它是国家机关要求行为人承担法律责任时进行分析判断的标准;★法律关系的概念:是法律在调整人们行为的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法律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种特殊形态;★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和公平责任的概念:1过错责任、是以存在主观过错为必要条件的法律责任,换言之,即承担责任以其行为有主观过错为前提的一种责任;2无过错责任、是不以主观过错的存在为必要条件而认定的责任,换言之,即承担这种责任不必考虑行为人是否存在主观过错;3公平责任、法无明文规定适用无过错责任,但适用过错责任又显失公平,因而不以行为人有过错为前提并由当事人合理分担的一种特殊责任;★法律关系主体的概念: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在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或负有义务的人,通常称为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权利能力的概念:权利能力是由法律所确认的享有权利或承担义务的资格,是参加任何法律关系都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也就是说,不具有权利能力,就意味着没有资格享有权利,甚至也没有资格承担义务;★行为能力的概念:行为能力是法律所承认的,由法律关系主体通过自己的行为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能力;具有行为能力首先意味着法律允许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独立地以自己的名义参加法律关系,行使自己的权利或履行自己的义务;★法律创制的概念:法的创制是指有法的创制权的国家机关或经授权的国家机关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定程序,制定、补充、修改和废止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以及认可法律的一项专门性活动;★法典编纂的概念:法典编纂是指对属于某一类的或某一法律部门的全部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整理、审查、补充、修改、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一部新的系统化法典的法的创制活动;★法的遵守的概念:法的遵守通常简称为“守法”,是指各国国家机关、社会组织政党、团体等和公民个人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去从事各种事物和行为的活动;★法的执行的概念: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执行法律的活动;广义:指一切执行法律的活动,包括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执行实施法律的活动;狭义:仅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执行法律的活动,谓之为“行政执法”;★法的适用的概念:法的适用,通常简称为“司法”,是法的实施的重要方式之一;法的适用是指国家司法机关依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法律监督的概念:是指一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对各种法律活动的合法性依法所进行的监察和督促,这是广义的法律监督;狭义的法律监督专指有关国家机关依照职权和法定程序,对立法、执法和司法活动的合法性所进行的监察和督促;★法律解释的概念:是指有权的国家机关依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根据法定权限和程序,对法律的字义和目的所进行的阐释;★法律推理的概念:指以法律与事实两个已知的判断为前提运用科学的方法和规则为法律适用结论提供正当理由的一种逻辑思维活动;★法律程序的概念:指人们进行法律行为所必须遵循或履行的法定的时间与空间上的步骤和形式,是实现实体权利和义务的合法方式和必要条件;★法学研究的基本方法:1阶级分析法,是用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阶级社会中各种社会现象的方法;2价值分析法,马克思主义法学在运用价值分析法的时候必须遵循生产力标准和人道主义标准,必须坚持现实主义原则和历史主义原则;3实证分析法,特点是通过对经验事实的观察和分析来建立和检验的理论命题;以及,比较的方法、逻辑分析方法、语义分析方法;三、确定性规则、委任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确定性规则是明确的规定了行为规则的内容,无须再援用其他规则来确定本规则内容的法律规则;委任性规则是没有明确地规定了行为规则的内容,而授权某一机构加以具体规定的法律规则;准用性规则是没有明确规定行为规则的内容,但明确指出可以援引其他规则来使本规则的内容得以明确的法律规则;四、调整性规则与构成性规则;调整性规则是对已经存在的各种行为方式进行评价,并通过授予权利或设定义务来调整相关行为的法律规则;构成性规则是以本规则的产生为基础而导致某些行为方式的出现,并对其加以调整的法律规则;★法律原则的功能:1法律原则直接决定了法律制度的基本性质、基本内容和基本价值倾向;2法律原则是法律制度内部协调统一的重要保障;3法律原则对法制改革具有导向作用;★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的形式:法律汇编、法律编纂、法律清理;1法律汇编是指将规范性法律档按照一定的目的和标准进行排列汇编成册的一项规范性法律档系统化的整理归类活动;2法律编纂是指对属于某一类的或某一部分法的全部规范性法律档进行整理、审查、补充、修改,或者在此基础上编制一部新的系统化的法律的法律创制活动;3法律清理是指有关国家立法机关或授权机关根据国家的统一安排或法律的规定;按照一定的程序,对一定时期和范围的规范性法律进行审查、清理、整理等,并重新确定其法律效力的活动;★法的对象效力的范围有哪些1属人主义2属地主义3保护主义4结合主义★法律体系的特点:1法律体系是一个国家的全部现行法律构成的整体;2法律体系是一个由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形成的呈体系化的有机整体;3法律体系的理想化要求是门类齐全、结构严密、内在协调;4法律体系是客观法则和主观属性的有机统一; ;★法律部门的划分标准:1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2法律规范的调整方法;★权利和义务在法中的地位:1权利和义务是从法律规范到法律关系再到法律责任的逻辑联系的各个环节的构成要素;2权利和义务贯穿于法的一切部门;3权利和义务通贯法的运行和操作的整个过程;4权利和义务全面地表现和实现法的价值;★权利和义务的关系:1结构上的相关关系:权利和义务二者是互相关联的,即对立统一的;2数量上的等值关系:权利和义务在数量上是等值的;3功能上的互补关系:法是以权利和义务双重机制来指引人们的行为,调动社会关系的,并且是在权利和义务的互动中运行的;4价值意义上的主次关系:从结构视角,任何类型的法法律制度都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法律行为释义:法律行为作为实体是从一般行为中分化出来的特殊行为,作为范畴是一个组合概念,“法律”是对“行为”的命定;国家强制力作为保障手段的社会关系;★法律关系的三要素:主体、客体、权利与义务;★自然人和法人的区别:自然人是指有生命并具有法律人格的个人,是权利主体或义务主体最基本的形态;法人是自然人的对称,指具有法律人格,能够以自己的名义独立享有权利或承担义务的团体;★法律关系客体的主要典型形态:1物、法律上说的物包括一切可以成为财产权利对象的自然之物和人造之物;2行为、在法律关系客体的意义上,行为指的是权利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主体的义务所共同指向的作为或不作为;3智力结果、作为客体的智力成果指的是人们在智力活动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它是知识产权所指向的对象;4人身权利、包括人格利益和身份利益,是人格权和身份权的客体;★我国现行的立法体制:一元、两级、多层次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修改宪法,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2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规,发布决定和命令;3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4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规章;5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有权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6在我国现行立法体制中,还应包括一种特殊类型的立法,即特别行政区立法;★法律程序的意义:1正当的法律程序是权利平等的前提;2正当的法律程序是权利制衡的机制;3正当的法律程序是解纷效率的保证;4正当的法律程序是权利实现的手段;5正当的法律程序是法律权威的保障;★诉讼结构的特点:1诉讼结构的主题主要是指控、辩解、裁判三方;2诉讼结构的内容是控、辩、判三方程序权利和义务;3诉讼结构主要存在于起诉和审理两个环节;4诉讼结构体现并受制于一定的立法目的和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法的本质1 法的本质最初表现为法的正式性2 法的本质其次表现为法的阶级性3 法的本质最终体现为法的社会性二法的特征1 法是调整人的行为的社会规范2 法是公共权力机构制定或认可的具有特定形式社会规范3 法是具有普遍性的社会规范4 法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规范5 法律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通过法律程序保证实现的社会规范3、法律规则的分类按照规则的内容规定不同——授权性规则、义务性规则按照规则内容的确定性程度不同——确定性规则、委任性规则、准用性规则。
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在法律运行中的差别
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在法律运行中的差别
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在法律运行中有着重要的区别:
一、范围不同
1、法律规则:是指法律赋予行为人的行为规定,由宪法和法律及其他法律裁量的规定组成的条文形式的规范。
2、法律原则:是指在合理范围内,司法机关根据法律及其他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对某些特殊情况下规定的行为规律,可以看作是对普遍行为有效并可实施的准确概括。
二、适用性不同
1、法律规则:由宪法、法律及其他法律文件赋予的客观规则,各位被规定行为人,均需要遵守,非遵守者都将受到相应的法律处分。
2、法律原则:法律原则不仅仅受法律文件的约束,也受司法实践的约束,它更多的是由法学家根据广泛的文献经验,对以往司法实践及案例来确立的,它更多的专为特殊情况所定,情况不同可以予以调整,而且它的条件往往不明确,而是要面得体的处理。
三、实施效力不同
1、法律规则:除宪法外,由立法机关具体发布、包装和制定,受法律体系排他性保障,具有强制性和实质性,对于行为人具有约束力,一般受立法机关的调整和解释。
2、法律原则:并非由立法机关制定,而是由司法机关根据特定情况,解释和实施,只具有指引性,无法强制执行,实施效力要取决于司法机关的解释和裁量。
四、法律效果不同
1、法律规则:明确禁止行为,遵守者有利,违反者承担法律问责;
2、法律原则:原则并不明确禁止和有利润,依据此原则处理问题则需要看具体情况,不能一概而论,违反原则不构成法律问责,但可能引起行政处分或民事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的联系与区别
两者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在来源上,法律规则在国家法上只能出自立法者之手,这在成文法国家中显得尤为突出;而法律原则的来源刚较为广泛。
二是在内容上:法律规则是明确、具体的;法律原则是笼统、模糊的;
三是在适用范围上:法律规则只适用于某一类行为,其无法具有普遍适用性;法律原则对人的行为及其条件有更大的覆盖面和抽象性,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能贯穿于任何法律事实之中。
因此,原则的适用范围也宽于规则。
一条规则只能对一种类型的行为加以调整,而一条原则却调整较为宽阔的领域,甚至涉及大部分社会关系的协调和指引。
四是在适用方式上:法律规则是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应用于个案当中;法律原则不是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应用于个案当中的,不同强度的原则甚至冲突的原则都可能存在于一部法律当中。
五是适用条件上: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相比具有优先适用性,法律规则在针对具体案例时可以具体有针对性的应用,切实做到一对一的针对性适用;法律原则只有在以下方面方可适用:在穷尽法律规则时,除非为了实现个案正义否则不得舍弃法律规则而直接适用法律原则,没有更强理由不得径行适用法律原则。
六是从表现形式上看;任何法律规则均由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三个部分构成,而法律原则一般情况下无固定的表现构成形式。
七是从功能上看:法律规则的基本功能在于对人们行为提供确定的、可预测的导向;法律原则是法律规范的基础或在法律中较为稳定的原理和准则。
它不预先设定任何确定而具体的事实状态,也没有规定具体的权利、义务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