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现象 概念辨析
二、声音的传播 请大家做一个小实验: 一位同学敲击桌面,另一位同学把耳朵贴在 桌子的另一端,你听到了什么? 看来,除了气体,液体以外,固体也能传播声音
声音能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物质作媒介传 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常简称为介 质。声音是靠介质传播的。
思考题2、 如果没有介质,例如在真空中声音 能否传播?
实验2如图1-2所示,两次敲打音叉,观察泡 沫球被弹起,第一次轻敲音叉,发现塑料球 被弹起的高度较小;第二次重敲音叉,发现 塑料球被弹起的高度较大,而且音叉前后两 次发出的声音是前者较小后者较大。
图1-2
分析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主要是研究声音的 与发声体振动频率 的关系: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越快,声音的 越 。 (2)实验2主要是研究声音的 与发声体振动的幅 度的关系:发声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的 越 。 (3)如果还要研究声音的第三个因素,你打算设计一 个怎样的实验?请举一例。
声现象 中考热点
2、图书馆和医院的墙壁上都醒目地写着“安静” 40dB 二字。“安静”是要求声音不超过 ,从 声源 减轻噪声的途径看,这是在 处减弱噪声。 信息 。 我们日常生活中说话是利用声音传递 分析: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强弱的等 级:0dB是人耳刚刚能听到的最弱声音;在 30dB~40dB的环境里人感到最舒适;超过50dB 就会影响睡眠和休息;超过90dB时,人的听力 会受损。在医院和图书馆不许大声喧哗,是从 声源处减弱噪声。日常生活中人们用语言交流 则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
声音的产生 声源(固体、液体和气体)振动产生声音
声现象 概念辨析
发 生 介 声
由声源(振 动的物体) 产生,固体 液体、气体 振动都会发 出声音。
传 质
要依赖固体 液体、气体 等一定的物 质做媒介, 真空不能传 播声音。
播 速 度
不同介质中 传播速度是 不同的,固 体、液体中 的声速较大 在空气中,Fra Baidu bibliotek温度越高, 声速越大 。





具有反射现 象,反射回 来的声音传 到耳内,形 成回声;回 声在生活生 产中有多种 应用。
如果对人们 的学习、工 作、生活造 成影响,即 为噪声,是 一种严重的 环境污染, 应予防护。 如果对人们 的学习、工 作、生活造 成影响,即 为光污染, 也是一种 环境污染。
由光源发出

能在真空和 真空中的光速 具有反射现 象,从物体表 透明介质中 最大,为 传播。 c=3×108米/ 面反射过来 秒。 的光线进入 人的眼睛,使 人能看见物 体。
声现象 中考热点
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这句话 给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
分析:风声、雨声、读书声分别是由空气、雨 水和人的声带振动产生的,经过空气传入人耳 的。 解答:信息1、气体、液体和固体都能振动产 生声音。 信息2、空气能传声。 信息3、这些声音的频率都大于20Hz,且都 小于20000Hz。 信息4、这些声音到达人耳时都大于0dB。
声现象 典型例题
例2、在探究声音的特性时,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1如图1-1所示,先拨动张紧的细橡皮筋, 再拨动粗橡皮筋,观察先后两次发声时橡皮筋 振动快慢及声音的特点,记录如下表:
图1-1 橡皮筋长短 相同 相同 序号 甲 乙 橡皮筋粗细 振动快慢 细 粗 快 慢 声音 尖锐 低沉
声现象 典型例题
模拟考场答案
1、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现象是乙和丁。 甲说明真空不能传声,丙说明空气柱的 长短会影响空气发声的音调. 2、方案一:人离远点或躲起来,大声叫喊或突 然击掌,观察鱼儿是否有反应。方案二:人站 在水边,突然向鱼儿挥手或用鱼杆在水面上晃 动,观察鱼儿是否受惊
模拟考场答案
3、(1)A、B、C;ADF或HI;80 1.02(2)先用E材料,拨动 较松琴弦,观察其频率高低;再拨动较紧的琴弦,观察其频率高 低;换H、I材料重复上述实验。 (3)比较运动快慢。 42、声 音到达人耳的先后顺序(传声物质)依次是:铁、水、空气.设声音 传播的距离为S米. 要分辨(相邻的)空气和水传来的声音,应有: S1/340-S1/1700≥0.1 解得:S1≥42.5(m) 要分辨(相邻的)水和 铁传来的声音,应有:S2/1700-S2/5100≥0.1解得:S2≥255(m) 结论:C同学与敲击处的距离:S≥255m时,三种物质传播的声 音到达听声者的间隔时间均等于或大于0.1 s,能听到三次敲击 声.B同学与敲击处的距离:255m>S≥42.5m时,水和铁传播的声 音到达听声者的间隔时间小于0.1 s(不能区分),但水和空气传播 的声音到达听声者的间隔时间仍然等于或大于0.1 s,能听到两次 敲击声.A同学与敲击的距离:S<42.5 m时,任意两种物质传播 的声音到达听声者的间隔时间小于0.1 s,只能听到一次敲击声.
听 觉 的 形 成
振 动 频 率 与 音 调 高 低
声现象
中考热点
思考: 能用声音的发生、传播的有关知 识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古代的侦察兵为了及早发现敌人骑兵的 活动,常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以下解释 错误的是:( C ) (A)马蹄踏在地面时,使地面振动发声 (B)马蹄声可以沿土地传播 (C)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到人耳 (D)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
声现象 中考热点
3、用大小不同的两个力分别敲打同一个音叉, 所发出的声音不同的是( A ) A.响度 B.频率 C.音色 D.音调 4、在下面几幅交通标志牌中,能明显表示用 于环境保护的是(C )
20t
宿迁 20km
A B C D 5、我们平时所说的 “女高音”、“男低音”, B 这里说的“高”和“低”指的是( )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速度
2
回 声 的 利 用
声现象 概念辨析
声音的接收: 1、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20Hz~20000Hz 2、人耳感知声音的两种途径 3、乐音的三要素: 音调 音调的高低由频率的大小决定 响度 响度由声源的振幅和听者离声源的 距离共同决定 音色 两种定义 4、噪声 来源、等级和危害 防止危害的三种途径
声现象 典型例题
分析:实验1中,橡皮筋振动快慢反映振动频率 的大小,声音尖锐或低沉反映音调的高低。审题 时要注意表格中音调高低与振动频率大小的对应 关系。实验2中,塑料球被弹起的高度反映了音 叉叉股振幅的大小,而声音的大小反映的是声音 的响度。审题时要注意它们的对应关系。 声音的第三个因素是音色,可以用不同的乐器奏 同一个音符来研究,注意控制变量法的运用。
声现象 概念辨析
三、声音的传播速度 请大家猜想一下声音在固体、气体、液体中传 播时,在哪种介质中传播得最慢?
声音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的速度不相同, 20℃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4米/秒
思考题2、 请计算一下当你和同学去爬山时,你大声呼喊 远离你680米处的同学,你发声后多久他才能听 到你的?你还可能会听到什么声音?
声现象 概念辨析
四、回声
回声到达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人耳 才能把回声和原声分开
思考题3、利用回声可以测海底的深度,判断海 中物体的存在,请想一想利用回声测海底的深 度需要先知道什么?然后怎样计算? 答: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v,从发出声音 到接收回声所用的时间t。海水深度S的计算公 式为 S 1 vt
声 现 象模 拟 考 场
3、假定有前后两次声音传到人的耳朵里,如果这两次声音到达 人耳的先后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0.1 s,人耳就能够把这两次声 音分辨开.也就是说,如果两次声音传到人耳的时间间隔不足 0.1s,人耳就只能听到一次声音。某农村中学8年级课外活动小 组的同学为了体验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的物理现象, 他们请一位同学在输送水的直铁管道(充满水)上敲击一下,使铁 管发出清脆的声音,其余同学沿铁管分别在不同位置耳朵贴近 铁管听声.实验结束以后,A同学说自己只听到了一次响声;B 同学说自己听到了两次响声;C同学说自己听到了三次响声.已 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v气=340 m/s,在水中的传播速 度是v水=1700 m/s,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是v铁=5100 m/ s.请你通过计算说明:在铁管上某处敲响一次,A、B、C三位 同学的位置到敲击点的距离各在什么范围内?(请写出计算过程和 对结论的分析过程)
第二章《声音与环境》复习
(二)
知识结构 概念辨析 中考热点 典型例题 模拟考场
声现象 知识结构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 体都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 声 声音的 2、声音在介质中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传播 3、声音的传播速度是由介质的种类和温度 决定的 现 人耳听见回声的条件 4、回声 应用:回声测距、回声定位 象 1、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20Hz~20000Hz 声音的 2、乐音 音调 音色 响度 接收 3、噪声 利用声音传递信息 4、人类对声音的利用 利用声音传递能量
解答:(1)音调 音调 高;(2)响度 响度大; (3)用同样大小的力吹口琴和笛子的同一个音符, 如“1”;或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好的瓷碗和有裂 纹的瓷碗,仔细比较声音的区别。
声现象模拟考场
1、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 实验现象: 甲: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 一些后铃声会明显减小。 乙: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后, 让笔尖在纸上迅速滑动,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 曲的细线。 丙:吹笛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丁: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会溅起浪花。 你认为: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是哪一个或 哪几?其他现象虽不能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但是分 别说明什么问题?
2、要认真分析实验现象,善于把不同的现象 联系起来,推得正确的结论。
答案:只看到小球多次被弹开,但听不到音 叉振动发出的声音。 注重对演示实验的观察与分析,并能 说明: 用准确的语言表述实验的现象、原理和结论。 思考: 1、在上述实验中小球起什么作用? 2、人在月球上如何交流呢? 答案:1、将音叉振动时的微小形变放大。2、 通过打手势、无线电等方式。
声现象 概念辨析
1、一切
正在发声 的物体都 在振动, 振动停止, 发声也停 止
2、发声
的物体 叫声源
声现象 概念辨析
二、声音的传播 接下来我们来看书第26页图2—6所示的实验
(请大家仔 细听,随着 空气的抽出, 铃声发生了 怎样的变 化?)
声现象 概念辨析
二、声音的传播
除了空气等 气体外,液 体也能传播 声音,请看 课本图2-7。
声现象 典型例题
例:如图1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 叉紧靠悬挂在线上的小球,会发现小球 物体振动 多次被弹开,这个现象表明________ 产生声音 _______。如果将这个实验拿到月球表
图1 面上去做,你会观察到什么现象? 解题关键: 1、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 传播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 ,真空不能传声;同时 要知道月球表面没有空气。
声 现 象模 拟 考 场
2、小敏和小晖跟爸爸去钓鱼,他们来到湖边跑来跑去, 并大声谈笑。爸爸说:“你们俩把鱼儿吓跑了,我怎 么钓啊?”鱼儿是怎么被吓跑的呢? 小敏猜想:鱼儿离人较远,可能听到人的吵闹声被吓 跑了。 小晖猜想:鱼儿没有耳朵,可能看到晃动的人影被吓 跑了。 请你针对他俩的猜想,各设计一个方案,验证他们的 想法是否正确(符合就地取材、现场实施的原则)。 方案一: ; 方案二: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