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二)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音与环境章末2新版粤教沪版(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音与环境章末2新版粤教沪版(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新版粤教沪版:第二章章末2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2章卷2 声音从声源发出,在空气中传播过程中与实际情况符合的是:()(假设空气是均匀的)A.声音的传播速度不断减小B.声音的频率不断减小C.声音的振幅不断减小D.声音的音调不断减小【分析】声音在传播时,速度不变,振动的频率不变,由于能量的损失,振幅会减小. 【解答】当空气均匀时,声音传播的速度不变,A不符合题意;声音的频率与声源的振动快慢有关,在传播过程中频率不会减小,B不符合题意;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能量越来越小,响度越来越小,所以振幅不断减小,C符合题意;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不变,所以音调也不变,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2.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2章卷2 我们生活在声的海洋里,美妙的音乐可以让人心旷神怡,而一些机器的轰鸣声也能使人心烦意乱。

下列关于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如果在月球上发生爆炸,只要爆炸足够剧烈,地球上的人也可以听到C.超声波的传播速度比次声波的传播速度快D.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不能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分析】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在同种介质中,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和次声波的传播速度相同.【解答】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A符合题意。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月球上没有空气,周围为真空,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在月球上发生爆炸,地球上的人听不到爆炸声,B不符合题意。

C.在同种介质中,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和次声波的传播速度相同,C不符合题意。

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3.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2章卷2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色会不同B.“闻其声辩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防止噪声D.演奏二胡用不同手指按弦是为了改变响度【分析】(1)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2)防止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解答】A、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响度不同,故A错误;B、“闻其声辩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不同的发声体,故B错误;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防止噪声,故C正确;D、演奏二胡用不同手指按弦是为了改变音调,故D错误.故选C.4.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2章卷2 在演奏会上有二胡、小提琴、笛子共同伴奏,听众能辨别出不同乐器的声音,辨别的依据是()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分析】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与发声物体的材料有关,一般不同物体发声的音色是不同的.【解答】:由于二胡、小提琴和笛子振动物体的材料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故选:C.5.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2章卷2 300年前,意大利科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在房间里挂了许多铃铛,然后让蝙蝠在房间中自由飞翔。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2章声音与环境 第2节我们怎样区分声音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2章声音与环境 第2节我们怎样区分声音

的音调越高。
课堂小结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
1.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程度,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声源的振动 频率可以通过改变发声体本身的特性(如长度、松紧、大小、厚薄 等)改变其频率,例如:管乐器是靠改变空气柱的长度来发出各种 音调(如笛子等),弦乐器是通过改变弦的粗细、松紧、长短从而改 变音调(如二胡、小提琴、钢琴等),打击乐器是通过它们的体积和 松紧的不同来改变音调(如鼓、编钟等)。
调都一样
转动速度相同
感悟新知
知2-讲
知识点 2 物理学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建构模型
观察波形图,分析比较:
图像法—— 波形图:将声音 信号通过话筒,转换成电信号,
再通过示波器,在显示屏上显示
出声音的波形,让声波可以“看
得见”,把声波更形象、生动地
表现出来。
两图比较, 上疏下密
感悟新知
知2-讲
1. 在相同时间内,甲振动次数少,频率低,音调低;乙振 动次数多,频率高,音调高。甲、乙两个音叉振动频率 不同。
知1-讲
海因里希·鲁道夫·赫兹,德国物理学家,于1888 年
首先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对电磁学有很大的贡献,
故频率的单位赫兹以他的名字命名。
感悟新知
信息浏览
知1-讲
人和动物的发声频率范围各不相同,能听到的声音频
率范围也不相同。
人的发声频率范围是85 ~ 1 100 Hz, 人能听到的声
音的频率范围是20 ~20 000 Hz,低于和高于这个频率范
感悟新知
知3-练
编号
AB C
D
材料 规
长度/cm 格
横截面积/mm2
尼龙 55 1
尼龙 55 0.5
尼龙 55 1

2.1_我们怎样听见声音(第2课时)

2.1_我们怎样听见声音(第2课时)

1.将振动的音叉放在耳朵附近,听音叉的声音。
2.用手指将耳朵堵住,再听音叉的声音。
3.请同学用手指将自己的耳朵堵住,把振动的 音叉的尾部先后抵在前额、耳后的骨头和牙齿上, 看看能否听到音叉的声音?
讨论: 在这几种情况下,人是如何听 到声音的?
2.骨传声
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 觉神经,引起听觉,科学中把声音的 这种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
无立体声
立体声收音机上的STEREO-MONO开关
既然立体声更为逼真,为什么 还要设置这样的开关?
使用的电路不一样,耗电量也不一样。当 你用单声道的时候,它就不再运算另一个声道 的信号了,直接将单一信号传到两个耳机。你 有没有发现,当你从立体声调到单声道的时候, 声音突然变大?这就是用立体声时更加耗电的 证据。立体声逼真,但是它更加耗电,而且很 多电台都不放立体声。
什么是耳聋
在声音传递给大脑的整个过程中,任 何部分发生障碍(例如鼓膜、听小骨或听 觉神经损坏),人的听力损失在70分贝以 上者为聋 。
分贝是声音强弱 等级的单位,在第四 节中我们会学习到。
耳聋的分类
神经性耳聋
由于内耳及听觉神经损坏而引起 的耳聋。神经性耳聋不易治愈 。
非神经性耳聋(传导性耳聋)
由于声音的传导发生了障碍(如 鼓膜、听小骨损坏)而引起的耳聋。 非神经性耳聋容易治疗,可以治愈。
3.
学会关心他人,特别是关心残疾人。
本节导航
1.人耳的构造 2.骨传声
1.人耳的构造
老师的讲课声大家都能听到,你 想过没有,为什么你能听到我的讲课 声呢?它应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
(1)要有声源; (2)要有传声介质; (3)人耳能感受声音。
1.人耳的构造

江西省新余九中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音与环境》教案 粤教沪版

江西省新余九中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音与环境》教案 粤教沪版

江西省新余九中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音与环境》教案粤教沪版一、课标要求1.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了解乐音的特性。

3.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

4.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二、本章教材分析本章主要学习声的产生和传播条件,乐音的三个主要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探究影响音调、响度的因素,了解声音在生活和技术中的应用,以及减弱噪声的方法、途径。

本章第一节“追根求源”,首先让学生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接着探究声音如何传播。

这些内容既是学习声学的基础;同时一些实验技巧和方法,又对接下来探究“影响音调和响度的因素”有很好的启发和铺垫作用。

第二、三节“我们怎样区分声音”两节课,从造成声音千差万别的原因出发,让学生认识乐音的特征,并通过“探究影响音调和响度的因素”的实验过程,让学生初步学习控制变量的思想方法。

第四节“让声音为人类服务”,则是对前面所学声音知识的拓展和延伸,一方面,通过介绍声现象的有关知识在音乐、建筑方面的应用,以及人们利用超声与次声的成果,让学生了解声音可以为人类服务;另一方面,介绍了噪声的危害及减弱噪声的途径,从而引导学生关注生产和技术中的物理,渗透“事物具有两面性”的辨证思想。

教学重点:(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2)声音的高低、声音的强弱探究。

涉及到科学探究的方法以及控制变量的思想。

教学难点:(1)探究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2)探究响度跟哪些因素有关。

课时安排全章共4节,每节计划用1课时;全章小结与检测:3课时;共7课时。

2.1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教学点滴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知道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同介质传播声音的快慢不同。

3.了解声波进入人耳后引起听觉的过程。

教学重点:声音产生的原因及传播条件教学难点: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录音机、音叉和小锤、锣鼓、钢锯条、乒乓球(带线)、橡皮筋、抹布和水盆。

真空泵、水槽、电铃、电池。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续)》声音与环境PPT课件2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续)》声音与环境PPT课件2
2、闻其声不见其人,根据说话声即可判断出是哪个熟人在讲 话,这是因为不同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 3 编钟是我国古代音乐文化的杰作,古代工 匠运用高超的工艺铸造出大小不同的编钟, 这些钟在敲击时能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 这是由于不同的钟在敲击后振动的__频__率___ 不同。乐队合奏乐曲时,我们可以根据声 音的__音_色______来辨别不同种类的乐器。
8、女同学说话声音“尖细”,是指女同学声音的音__调_ 高,这是因为女同学说话时声带振动比较_快___ 的缘故。那么一个大声说话的男声与一个小声说 话的女声相比,音调高的是_女__声_,响度大的是_男_。声
检测预习 交流展示
1.声音的第三大特征是什么? 2.三个声音主要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为什么我们一听到声音就知道发声物体是什么了呢?
分辨不同发声体出的声音的重要 特征
作业:
• 课堂作业:p38页1、2、3、4。 • 课外作业:基础训练,检查。 • 导学(预习):a、简单介绍声音
与音乐的关系;简单介绍声音与建 筑的关系;简单介绍双耳效应及应 用。b、什么叫噪声?危害有哪些? 怎样控制噪声?组长检查。
4、女高音与男低音中的“高”与“低”是指声音的 音调 不一样,主要是由声源的振动 频率决定的。
5、弦乐器的音调高低跟弦的 粗细、 长短都有关系
和松紧
6、要使小提琴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变低,可以采取的方法 是( B)
A 拉紧弦线
B 增加发声部分弦的长度
C 缩短发声部分弦的长度 D 用更大的力弹拨弦线
7、人的听觉上限的频率是2__0_0_0_0_Hz,人们把高 于这个频率的声波叫做_超__声__波_;人的听觉下限的 频率是_2_0___Hz,人们把低于这个频率的声波叫 做__次__声__波。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声音与环境PPT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声音与环境PPT

4悠扬的笛声是
分层作业
5声音从空气传到水中,它的传播速度将(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A )
D.不能确定
分层作业
6宇航员在飞船内可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工作时,必须借助电
子通信设备才能进行通话,原因是( C )
A.太空中噪声太大
B.用通信设备对话方便
C.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
D.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
声带
;蜜蜂嗡嗡声的声源是 蜜蜂的翅膀
;管乐器靠 管
内空气柱
琴弦
的振动发声;弦乐器靠
的振动发声。
预习导学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3.声音以 声波 的形式向四周传播。
4.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物就会被反射回来产生
回声 。
预习导学
5.回声的应用:由于回声和原声在均匀介质中都是沿直线传播,
所以可以利用回声测距离。你知道如何利用回声测海底的深度
3.将悬吊着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观察到的现象是 乒乓球
被弹开
,这说明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总结上述现象可得:声音是由物体的 振动 产生的,一切发声
物体都在 振动 , 振动 停止,发声也停止。
学习小助手
发声体在振动时,有的振动明显,有的不明显。我们可采
取一些方法把振动放大,例如:扬声器播放音乐时在扬声器的纸
听觉,这种传导方式称为骨传导。
合作探究
声音的产生
1.用手触摸自己的喉结,说话时会感到喉结在 振动 ;停止
说话时,喉结振动 停止
。此现象说明了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
动产生的

2.把一些纸屑放在桌子上,用手敲桌面,观察到的现象是纸屑
跳起,不敲时,纸屑静止在桌面上,这说明了 声音是由物体的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 第2节我们怎样区分声音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 第2节我们怎样区分声音
11 某研究小组利用一些长短、粗细不同的琴弦进行了 “探究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他们选用的琴 弦长度、材料在图中已标出(其中琴弦的直径关系a=c =d<b),并且每根琴弦固 定在“音箱”上的松紧程 度一致。
探究培优·拓展练
(1)若他们想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应选择 琴弦__a_和__d___(填字母序号)。
整合方法·提升练
【点拨】 由图可知,相同时间内(比如时间都为2 ms)甲振
动的次数比乙少,即甲的振动频率比乙小,所以甲声 音的音调低,乙声音的音调高,故选B。 【答案】B
整合方法·提升练
8 如图,硬卡片快速划过梳齿发出的声音音调较 ____高____(填“高”或“低”),慢速划过梳齿发出的 声音音调较___低_____(填“高”或“低”),这是因为 两种情况下,声源振动的___频__率___不同,本题所说的 声源是__硬__纸__片__(填“梳齿” 或“硬纸片”)。
的叫声大象永远也听不见 【答案】B
整合方法·提升练
10 往暖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瓶中水位 的高低。请你简要说明其中的道理。 解:往暖瓶里灌开水,是根据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来 判断水位高低的。往暖瓶里灌开水时,瓶内空气柱越 来越短,其振动频率越来越快,发出的声音音调越来 越高。
探究培优·拓展练
沪粤版 八年级上
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
课2题. 2 我 们 怎 样 区 分 声 音
习题链接
温馨提示:点击 进入讲评
1D
6
11
2A 3
7B 8
4 300
9B
5
10
答案呈现
夯实基础·逐点练
1 关于音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音调的高低只与发声体的长度有关 B.“闻其声而知其人”判断的依据就是音调 C.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无关 D.音调的高低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

沪粤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音与环境 复习

沪粤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音与环境 复习

第二章《声音与环境》一、思维导图二、知识梳理(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 声源:正在____ ____的物体叫声源,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作为声源.2. 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__ __产生的;当__ __停止,发声也停止.注意:正在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但不能认为声音也消失,因为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但原来发出的声音可能仍在传播.3. 声音的传播:声音以___ _的形式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___ ___,任何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__ ___不能传声.4. 声速:(1)影响声速的因素: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__ __和_____ ___有关. (2)声音在15 ℃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___ ______.(3)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比在液体中传播___;声音在液体中比在气体中传播_ __.5. 回声:(1)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_____ ____的现象叫做回声.(2)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____ ___以上,人耳才能把回声和原声区分开来,即障碍物要离声源____ ___m以上.(3)回声的应用:、 .(二)声音的特性1. 音调:(1)定义:声音的高低叫_____ ___.(2)影响因素:音调与声源的振动_ _有关,振动的越高,音调越.注意:频率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

(3)改变音调的方法:改变发声体的___ __、__ __、__ __.2. 响度:(1)定义:声音的强弱叫______ ____.(2)影响因素:响度与发声体的_ __ 有关,__越大,响度越大;响度还与距离声源的__有关:离声源越远,声音越分散,声音的响度越小. (3)人们用____ ____作为单位来计量声音的强弱。

分贝数越大,表示声音的响度越____ ____.3. 音色:(1)定义:声音的品质叫做____ _____,又叫__ ___.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__ __,利用音色可以区分不同的发声体. (2)影响因素:音色由发声体的__ ___、____ __及___ __决定. 注意:音调和响度这两者没有必然的联系,音调高响度不一定大;音色只与发声体本身有关,不受音调、响度的影响.(三)声音的分类1. 可闻声: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为__ __Hz到____ ______Hz.2. 次声波:频率_____ _______的声音.3. 超声波:频率______ __的声音.(四)声音的利用1. 声音能够传递___ ___,例如:______、__ _.2. 声音能够传递_ _,例如:__ _、__ . (五)噪声的危害与控制1. 噪声与乐音:(1)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___ __振动发出的声音,噪声的波形杂乱无章;而乐音是发声体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波形是的.(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 _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都属于噪声.注意:乐音有时也会变为噪声.2. 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____ __ _减弱,如:____ __、__ _____等. (2)在__减弱,如:_ __、等. (3)在___ __减弱,如:__ _____、___ ___等.三、重点考点突破(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例1.一个声源在振动,但是,人却听不到声音,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是声源的振幅太小B.一定是声音的频率过高或过低C.一定是声源与人耳之间没有介质在传播声音D.以上三种说法都有可能例2.关于声的发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声源一定在振动C.振动快的物体能发声,振动慢的物体不能发声D.不振动的物体也有可能发声例3.下列关于声音产生的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物体发声是靠敲打实现的B.一切声源都在振动C.物体振动停止后,声音立即消失D.只有固体才能发声例4.著名风景区浮来山上有一座定林寺,寺内有一大钟,人们经常会撞钟祈福.在大钟敲响后,虽然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大钟仍“余音不止”.对于其原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余音是大钟的回声B.大钟仍在振动C.是人的听觉“延长”了时间D.大钟虽已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例5.下面是一些正在振动着的物体:甲是两分钟振动61440次的音叉;乙是每分钟上下振动108次的物体;丙是蝙蝠发出的频率为105Hz的振动;以下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丙都是声源,人耳都能听到它们发出的声音B.甲、乙、丙都是声源,人耳只能听到甲发出的声音C.甲、乙、丙都是声源,人耳能听到甲、乙发出的声音D.只有甲是声源,人耳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例6.根据图M2-1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大象之间的“交谈”有时用超声波,声音很小,人类听不见但大象们能听清B.静谧的夜晚我们身边的狗狗有时突然耳朵一竖并转动几下,这可能是狗狗听到了人类听不见的声音C.家人之间悄悄说话,身边的狗狗无动于衷,因为“悄悄话”的频率狗狗是无法感知的D.因为大象和狗的“发声频率”没有重叠区,所以狗的叫声大象永远也听不见(二)音调、响度和音色例1.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而在旷野中要“高声”呼喊才能让远处的人听见.这里的“轻声”和“高声”是指声音的()A.音调B.音色C.频率D.响度例2.《歌手》节目中,最大的“黑马”是来自哈萨克斯坦的迪玛希.他把《歌剧2》的“海豚音”依次提高3个八度进行演绎,震惊全场.这主要是指声音的()A.音调高 B.响度大 C.振幅大 D.音色美例3.琴弦H比琴弦L每秒内振动次数多,推断此时H比L发出的声音()A.音调高B.音调低C.响度大D.响度小例4.“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我们能区分蛙声是根据声音的()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频率不同例5.夏商时期,已有铜制的铃和皮质的鼓.人耳能分辨出铃声和鼓声是根据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例6.二胡是中国民族乐器,有粗(内弦)、细(外弦)两根弦,拉弓时马尾和弦摩擦发出声音,不能改变二胡音调的是()A.加大摩擦弦的力量B.用手指按压同一根弦的不同位置C.旋转弦轴,增加弦的紧张度D.手指按压在弦的相同位置,从摩擦内弦换到摩擦外弦例7.仔细观察图M2-3中所示两个波形图,____的音调高,_____的响度大.例8.下列有关声音的语句中,各表示声音的哪一个特性:(1)“你的声音真好听”指声音的__________.(2)“雷声震耳欲聋”指声音的__________.(3)“小孩尖叫声刺耳”指声音的__________例9.海菲同学是位音乐爱好者,钢琴独奏或手风琴独奏她一听便能分辨,她的区分依据是这两类乐器发出声音的_______不同;她用不同的力弹琴时,琴发出的声音的________不同.弹奏电吉她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吉他声是通过__________传播到我们耳中的. (三)噪声的防治例1.下图中,表示噪声的波形图的是()例2.下列不属于噪声的是()A.车辆刹车声B.冲击钻发出的声音C.优美的小提琴声D.音响设备发出的震耳的歌声例3.如图所示,“辽宁号”航母上起飞引导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目的是()A.减弱飞机发动机噪声的传播B.防止次声波对人耳的伤害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减弱飞机发动机噪声的产生例4.如图M2-5所示是我们经常看到的禁鸣标志,广州市区禁鸣喇叭,请你在下列方法中,选出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A.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B.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C.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D.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例5.下列做法属于在传播途径中控制噪声的是()A.汽车进入市区后禁止鸣喇叭B.图书馆里不能大声喧哗C.飞机旁的工作人员带上耳罩D.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透明板墙例6.“大妈广场舞,吵得我好辛苦”,说明健身的同时,也产生了噪声,为了共建和谐社会,社区委员会与大妈沟通,跳舞时:(1)调小音量,属于在_____处减弱噪声;(2)社区居民关闭门窗,属于在__________中减弱噪声.为了使双方的利益都得到尊重,和谐相处,你认为还可以采取下列哪种方法()A.禁止“广场舞”活动B.住宅楼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C.跳舞的大妈都戴一个播放音乐的耳机D.住宅楼的居民都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例7.中国最年轻的兵种——特种兵,被称为“陆地猛虎、海底蛟龙、空中雄鹰”,他们装备着黑色特种作战消音靴,最拿手的是穿消音靴上天、入地、下海.消音靴能够在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这样做主要是防止__________(填“音调”或“响度”)过大而暴露目标.四、计算题例1.有一山谷,两旁都是峭壁,有位猎人在山谷内放了一枪,0.5s后听到第一声回声,1.5s后听到第二声回声,求这个山谷的宽度。

声音与环境章节习题

声音与环境章节习题

第二章声音与环境我们怎样听见声音1.“山间铃响马帮来”这句话中,铃响是由于铃身受金属珠子的撞击而发声,在山间小路上人们听到远处传来的铃声,是通过传入人耳。

2.音叉振动时,邻近的空气粒子随音叉振动,形成一系列疏密相间的形状向四周传播,这就是。

3.人潜入水中,仍然能听到岸上人的讲话声,着名音乐家贝多芬晚年失聪,他将硬捧一端抵在钢琴盖板顶上,另一端咬在牙齿中间,通过硬棒来“听”钢琴的弹奏,根据以上两例,请说出传声物质除了气体外,还有和。

4.科学家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深度为 m。

(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1500m/s),用这种方法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其原因是。

5.玻璃鱼缸中盛有金鱼,用细棍轻轻敲击鱼缸上沿,金鱼立即受惊,这时鱼接收到声波的主要途径是。

A.鱼缸——空气——水——鱼 B.空气——水——鱼C.鱼缸——水——鱼 D.水——鱼6.雷雨来临时,电光一闪即逝,雷声却隆上不断,这是因为。

A.雷打个不停 B.雷声经过地面、山岳、云层多次反射造成C.电光比雷声的速度快 D.以上说法都不对7.人们倾听地声,利用岩层发生形变时的地声异常来预报地震这是利用了。

A.地震声不能由空气传到人耳 B.固体传播声音快C.固体传播声音慢 D.以上说法都不对8.百米赛跑时,终点计时员必须看发令枪的烟火就开始计时,如果计时员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所记录的成绩与运动员的实际成绩相比,一定。

A.少了 B.多了 C.一样 D.少了9.把一个鼓平放后,在上面放上一些纸屑,然后用力敲打鼓面使之发声,这时会看到什么现象?此现象说明了什么?10.有经验的土着居民在打猎时,经常伏身贴地,他能听到一般人站立时不易觉察的动静,并且能及时发现猎物,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其道理。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1.震耳欲聋反映声音的很失声尖叫反映声音的很低声细语反映声音的很粗声粗气反映声音的很闻其声而知其人是依据声音的2.声音的强弱指的是,越用力击鼓,声音就越响,是因为用力击鼓时,鼓面振动的大,所以就更大。

2.2 音调(课件)沪粤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2.2 音调(课件)沪粤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教材深挖一般而言,发声体越大、越重,振动的频率越低,发出的声音越低沉,音调越低;发声体越小、越轻,振动的频率越高,发出的声音越尖细,音调越高.
典例1 小雨在课外活动中制作了一种发声装置.他在纸筒的开口端打两个孔,并用一根绳子穿过这两个孔后系紧.如图所示,他抓住绳子的一端,以平稳的速度在头上方转动此装置,筒中空气柱______而发出声音.当转速增大时,他发现纸筒发出声音的音调变高了,这是______变大的缘故.
(2)影响打击乐器和管乐器音调高低的因素①打击乐器:鼓、锣等乐器受到打击时鼓面、锣面振动,发出声音.以鼓为例,鼓皮绷得越紧,受到打击时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音调就越高.②管乐器:长笛、箫、唢呐等乐器,它们的发声体是空气柱,因此它们发出的声音音调的高低取决于空气柱的长短.一般来说,长的空气柱振动发声的音调低,短的空气柱振动发声的音调高.
350
8
苍蝇

[解析] 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为 .苍蝇飞行时,内翅膀振动了42 000次,则频率为 .蝴蝶翅膀振动的频率是 ,表示它每秒振动8次.人不能听到蝴蝶翅膀振动的声音,可以听见苍蝇飞来飞去的声音.大象的听觉范围为 ,蝴蝶翅膀振动的频率在大象的听觉范围内,大象能听见.
(3)其他常见声音音调高低的影响因素一般来说,音调偏高的声音有蚊子的嗡嗡声,儿童的哭喊声,警笛声,男、女高音的歌声.音调偏低的声音有成年男子低沉的声音,牛叫声,重物落地声,男、女低音的歌声.
典例3 如图所示,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_______________.某苍蝇飞行时内翅膀振动42 000次,则频率是_____ ;而蝴蝶翅膀的振动频率是 ,即它每秒内振动___次;______(选填“苍蝇”或“蝴蝶”)翅膀振动的频率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蝴蝶翅膀的振动大象能听见吗?____.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声音与环境PPT课件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声音与环境PPT课件
6 .用两个小纸盒和一根铜线做成的“土电话”说明
_声__音__可__以__通__过__固__体__传__播___。
7.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 __乒__乓__球__弹__跳__起__来___,这说明___发__声__的__物__体__在__振__动___。此探究中悬挂着的乒乓球 的作用是_____显__示__音__叉__的__振__动_____。



传播
以类似水波的形式
接收
声速
课堂检测
1.手拨动琴弦,发出悦耳的声音,发声的物体是( B )
A.手指
B.琴弦
C.弦柱
D.空气
2.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 C ) A.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 B.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 C.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 D.人在小溪边听到流水的“哗哗”声 3.用手握住正在发声的自行车车铃,你就听不到铃 声了,原因是( B ) A.手吸收了声音 B.手使车铃停止了振动 C.手挡住了声音 D.手太用力了
3.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 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 其发声时,有何特征?
说出一些比较新奇的发声现象,它们是
怎样发声的?

蟋蟀
苍蝇
吉他
笛子
流水
思考、讨论问题
(1)以上声音,发声的物体 相同吗?发出的声音相同吗?
不相同
(2)这些物体在发声时,有 什么共同的特征?
发声的物 体都在振动
(3)由此推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与水波相似,音叉振 动使得它周围的空气 也像水似的,产生波 动,并向四周传播。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ppt课件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ppt课件
人耳的结构
2
4
9
9
9
声波
鼓膜振动
听小骨
耳蜗
听觉神经
大脑
在这个过程中,任何部分发生障碍(例如鼓膜、听小骨或
听觉神经损坏),人都会失去听觉。如果只是传导障碍,而又
能够想办法通过其他途径将振动产生的信号传递给听觉神经,
2
4
9
9
9
人也能够感知声音。
声音通过头骨、颌
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
引起听觉
2
4
9
9
9
骨传导
活动2
把声音显示出来
将声音信号通过话筒,转换成电信号,再通过计算机或一种叫
2
4
9
9
9
示波器的仪器,就能在显示屏上显示出声音的波形。
图(a)是音叉振动时,示波器显示的声波波形,图2-5(b)
是同学唱歌时,示波器显示的声波波形。
2
4
9
9
9
(a)音叉振动时,示波器显示出的声波波形
(b)唱歌时,示波器显示出的声波波形
知识点一:声音的产生
活动1
观察发声物体的振动
2
4
9
9
9
A. 敲击音叉,将叉股插入水中,
仔细观察发生的现象。
B. 把手指放到正在播放音乐的
收录机的扬声器上,感受一下扬
观察音叉振动
2
4
9
9
9
感受振动
声器和机身的振动。
思考 很多发声的物体无法观察到,它们到底是不是
在振动呢?
演示实验:
这里用到了什么
方法?
②回声测距:
当声源静止时,声音从出发到再次回到声源处所走
过的距离,是声源到障碍物距离的两倍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现象 中考热点
2、图书馆和医院的墙壁上都醒目地写着“安静” 40dB 二字。“安静”是要求声音不超过 ,从 声源 减轻噪声的途径看,这是在 处减弱噪声。 信息 。 我们日常生活中说话是利用声音传递 分析: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强弱的等 级:0dB是人耳刚刚能听到的最弱声音;在 30dB~40dB的环境里人感到最舒适;超过50dB 就会影响睡眠和休息;超过90dB时,人的听力 会受损。在医院和图书馆不许大声喧哗,是从 声源处减弱噪声。日常生活中人们用语言交流 则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
第二章《声音与环境》复习
(二)
知识结构 概念辨析 中考热点 典型例题 模拟考场
声现象 知识结构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 体都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 声 声音的 2、声音在介质中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传播 3、声音的传播速度是由介质的种类和温度 决定的 现 人耳听见回声的条件 4、回声 应用:回声测距、回声定位 象 1、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20Hz~20000Hz 声音的 2、乐音 音调 音色 响度 接收 3、噪声 利用声音传递信息 4、人类对声音的利用 利用声音传递能量
声现象 概念辨析
四、回声
回声到达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人耳 才能把回声和原声分开
思考题3、利用回声可以测海底的深度,判断海 中物体的存在,请想一想利用回声测海底的深 度需要先知道什么?然后怎样计算? 答: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v,从发出声音 到接收回声所用的时间t。海水深度S的计算公 式为 S 1 vt
2、要认真分析实验现象,善于把不同的现象 联系起来,推得正确的结论。
答案:只看到小球多次被弹开,但听不到音 叉振动发出的声音。 注重对演示实验的观察与分析,并能 说明: 用准确的语言表述实验的现象、原理和结论。 思考: 1、在上述实验中小球起什么作用? 2、人在月球上如何交流呢? 答案:1、将音叉振动时的微小形变放大。2、 通过打手势、无线电等方式。
声现象 典型例题
例:如图1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 叉紧靠悬挂在线上的小球,会发现小球 物体振动 多次被弹开,这个现象表明________ 产生声音 _______。如果将这个实验拿到月球表
图1 面上去做,你会观察到什么现象? 解题关键: 1、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 传播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 ,真空不能传声;同时 要知道月球表面没有空气。
声 现 象模 拟 考 场
3、假定有前后两次声音传到人的耳朵里,如果这两次声音到达 人耳的先后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0.1 s,人耳就能够把这两次声 音分辨开.也就是说,如果两次声音传到人耳的时间间隔不足 0.1s,人耳就只能听到一次声音。某农村中学8年级课外活动小 组的同学为了体验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的物理现象, 他们请一位同学在输送水的直铁管道(充满水)上敲击一下,使铁 管发出清脆的声音,其余同学沿铁管分别在不同位置耳朵贴近 铁管听声.实验结束以后,A同学说自己只听到了一次响声;B 同学说自己听到了两次响声;C同学说自己听到了三次响声.已 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v气=340 m/s,在水中的传播速 度是v水=1700 m/s,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是v铁=5100 m/ s.请你通过计算说明:在铁管上某处敲响一次,A、B、C三位 同学的位置到敲击点的距离各在什么范围内?(请写出计算过程和 对结论的分析过程)
声现象 概念辨析
二、声音的传播 请大家做一个小实验: 一位同学敲击桌面,另一位同学把耳朵贴在 桌子的另一端,你听到了什么? 看来,除了气体,液体以外,固体也能传播声音
声音能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物质作媒介传 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常简称为介 质。声音是靠介质传播的。
思考题2、 如果没有介质,例如在真空中声音 能否传播?





具有反射现 象,反射回 来的声音传 到耳内,形 成回声;回 声在生活生 产中有多种 应用。
如果对人们 的学习、工 作、生活造 成影响,即 为噪声,是 一种严重的 环境污染, 应予防护。 如果对人们 的学习、工 作、生活造 成影响,即 为光污染, 也是一种 环境污染。
由光源发出

能在真空和 真空中的光速 具有反射现 象,从物体表 透明介质中 最大,为 传播。 c=3×108米/ 面反射过来 秒。 的光线进入 人的眼睛,使 人能看见物 体。
声现象 典型例题
分析:实验1中,橡皮筋振动快慢反映振动频率 的大小,声音尖锐或低沉反映音调的高低。审题 时要注意表格中音调高低与振动频率大小的对应 关系。实验2中,塑料球被弹起的高度反映了音 叉叉股振幅的大小,而声音的大小反映的是声音 的响度。审题时要注意它们的对应关系。 声音的第三个因素是音色,可以用不同的乐器奏 同一个音符来研究,注意控制变量法的运用。
声音的产生 声源(固体、液体和气体)振动产生声音
声现象 概念辨析
发 生 介 声
由声源(振 动的物体) 产生,固体 液体、气体 振动都会发 出声音。
传 质
要依赖固体 液体、气体 等一定的物 质做媒介, 真空不能传 播声音。
播 速 度
不同介质中 传播速度是 不同的,固 体、液体中 的声速较大 在空气中, 温度越高, 声速越大 。
2
回 声 的 利 用
声现象 概念辨析
声音的接收: 1、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20Hz~20000Hz 2、人耳感知声音的两种途径 3、乐音的三要素: 音调 音调的高低由频率的大小决定 响度 响度由声源的振幅和听者离声源的 距离共同决定 音色 两种定义 4、噪声 来源、等级和危害 防止危害的三种途径
声现象 概念辨析
三、声音的传播速度 请大家猜想一下声音在固体、气体、液体中传 播时,在哪种介质中传播得最慢?
声音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的速度不相同, 20℃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4米/秒
思考题2、 请计算一下当你和同学去爬山时,你大声呼喊 远离你680米处的同学,你发声后多久他才能听 到你的?你还可能会听到什么声音?
声现象 中考热点
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这句话 给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
分析:风声、雨声、读书声分别是由空气、雨 水和人的声带振动产生的,经过空气传入人耳 的。 解答:信息1、气体、液体和固体都能振动产 生声音。 信息2、空气能传声。 信息3、这些声音的频率都大于20Hz,且都 小于20000Hz。 信息4、这些声音到达人耳时都大于0dB。
听 觉 的 形 成
振 动 频 率 与 音 调 高 低
声现象
中考热点
思考: 能用声音的发生、传播的有关知 识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古代的侦察兵为了及早发现敌人骑兵的 活动,常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以下解释 错误的是:( C ) (A)马蹄踏在地面时,使地面振动发声 (B)马蹄声可以沿土地传播 (C)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到人耳 (D)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
声现象 典型例题
例2、在探究声音的特性时,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1如图1-1所示,先拨动张紧的细橡皮筋, 再拨动粗橡皮筋,观察先后两次发声时橡皮筋 振动快慢及声音的特点,记录如下表:
图1-1 橡皮筋长短 相同 相同 序号 甲 乙 橡皮筋粗细 振动快慢 细 粗 快 慢 声音 尖锐 低沉
声现象 典型例题
声现象 概念辨析
1、一切
正在发声 的物体都 在振动, 振动停止, 发声也停 止
2、发声
的物体 叫声源
声现象 概念辨析
二、声音的传播 接下来我们来看书第26页图2—6所示的实验
(请大家仔 细听,随着 空气的抽出, 铃声发生了 怎样的变 化?)
声现象 概念辨析
二、声音的传播
除了空气等 气体外,液 体也能传播 声音,请看 课本图2-7。
实验2如图1-2所示,两次敲打音叉,观察泡 沫球被弹起,第一次轻敲音叉,发现塑料球 被弹起的高度较小;第二次重敲音叉,发现 塑料球被弹起的高度较大,而且音叉前后两 次发出的声音是前者较小后者较大。
图1-2
分析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主要是研究声音的 与发声体振动频率 的关系: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越快,声音的 越 。 (2)实验2主要是研究声音的 与发声体振动的幅 度的关系:发声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的 越 。 (3)如果还要研究声音的第三个因素,你打算设计一 个怎样的实验?请举一例。
声 现 象模 拟 考 场
2、小敏和小晖跟爸爸去钓鱼,他们来到湖边跑来跑去, 并大声谈笑。爸爸说:“你们俩把鱼儿吓跑了,我怎 么钓啊?”鱼儿是怎么被吓跑的呢? 小敏猜想:鱼儿离人较鱼儿没有耳朵,可能看到晃动的人影被吓 跑了。 请你针对他俩的猜想,各设计一个方案,验证他们的 想法是否正确(符合就地取材、现场实施的原则)。 方案一: ; 方案二: ;
模拟考场答案
1、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现象是乙和丁。 甲说明真空不能传声,丙说明空气柱的 长短会影响空气发声的音调. 2、方案一:人离远点或躲起来,大声叫喊或突 然击掌,观察鱼儿是否有反应。方案二:人站 在水边,突然向鱼儿挥手或用鱼杆在水面上晃 动,观察鱼儿是否受惊
模拟考场答案
3、(1)A、B、C;ADF或HI;80 1.02(2)先用E材料,拨动 较松琴弦,观察其频率高低;再拨动较紧的琴弦,观察其频率高 低;换H、I材料重复上述实验。 (3)比较运动快慢。 42、声 音到达人耳的先后顺序(传声物质)依次是:铁、水、空气.设声音 传播的距离为S米. 要分辨(相邻的)空气和水传来的声音,应有: S1/340-S1/1700≥0.1 解得:S1≥42.5(m) 要分辨(相邻的)水和 铁传来的声音,应有:S2/1700-S2/5100≥0.1解得:S2≥255(m) 结论:C同学与敲击处的距离:S≥255m时,三种物质传播的声 音到达听声者的间隔时间均等于或大于0.1 s,能听到三次敲击 声.B同学与敲击处的距离:255m>S≥42.5m时,水和铁传播的声 音到达听声者的间隔时间小于0.1 s(不能区分),但水和空气传播 的声音到达听声者的间隔时间仍然等于或大于0.1 s,能听到两次 敲击声.A同学与敲击的距离:S<42.5 m时,任意两种物质传播 的声音到达听声者的间隔时间小于0.1 s,只能听到一次敲击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