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层砌体结构住宅设计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多层砖混房屋的抗震能力与墙体材料,面积大小及砂浆强度等级高低成正比。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1】【摘要】砌体结构多采用砖和砂浆砌筑,通过内外砖墙的咬砌达到整体连接性,这种组成材料和连接方式决定了其脆性性质,变形能力小,虽经几次规范修改,加强措施,但抗震性能,抗拉和抗剪能力均低,结构易于发生脆性的剪切破坏,从而导致房屋的破坏和倒塌,因此在震设防地区多层砖混砌体房屋改善结构延性,提高抗震性能意义极其重要。
【关键词】砌体结构抗震设计由于选材方便、施工简单、工期短、造价低等特点,砌体结构房屋在我国当前城镇民用建筑中使用广泛,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虽然比例有所减少,但仍有不少应用。
不少地方的廉租房,棚户区改造工程即以砌体结构为主。
我认为,结合自身设计的实践经验,在满足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的前提下,多层砖混房屋抗震设计上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建筑平面和立面的科学布局结构设计中一个十分基础、重要的内容是建筑平面、立面的规整性。
平面布置不规则的房屋,质心与刚度中心不易重合,地震作用下产生扭转效应,加剧地震的破坏力度;立面不规则的房屋,错落的立面,突出的结构,则容易发生鞭梢效应。
因此抗震设计中,建筑平面宜尽可能简洁、规则,结构质量中心与刚度中心相一致,平面形状应具有良好的整体作用;建筑的立面和竖向剖面力求规则,结构的侧向刚度宜均匀变化,墙体沿竖向布置上下应连续,避免刚度突变;竖向抗侧力结构的截面和材料强度等级自下而上宜逐渐减小,避免抗侧力构件的承载力突变。
建筑设计应符合抗震概念设计的要求,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设计方案,这就要求结构设计人员在建筑方案设计阶段即参与进来,提出相应的建议,比如在适当部位设置防震缝,将体型复杂,平面特别不规则的建筑布局分割成几个相对规则的独立单元,房屋的顶层不建议设置空旷大房间,房屋的底层不宜设铺面等通敞开大门洞等等。
多层砌体住宅建筑结构设计易忽视的问题

Building & Science︱108︱2017年8期多层砌体住宅建筑结构设计易忽视的问题陈博文河南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 郑州 450000摘要:多层砌体住宅建筑结构的模式是一项历史悠久的土木工程之一,适用于楼层少,高度低的建筑,多层砌体住宅建筑结构的优点有:能就地取材,砌体结构所用材料具有良好的持久性和耐火性,且墙体本身兼具良好的隔音、隔热以及保温的效果。
因为其自身的这些优点而被广泛采用并流传至今,在现代化的住宅建筑中多层砌体住宅建筑结构是常见形式之一。
但是多层砌体住宅建筑结构在设计时候有一些细节问题容易被工程设计师们所忽视掉,本文主要针对在多层砌体住宅建筑结构设计中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做相关的探究。
关键词:多层砌体;结构设计中图分类号:TU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8465(2017)08-0108-01住宅建筑安全与每一位使用者休戚相关。
在现代化的住宅建筑中,多层砌体住宅建筑结构依旧是被广泛应用的,虽然随着技术的进步,这种多层砌体住宅建筑结构的安全系数也在相应的提高,但是在设计时候,工程设计师依旧会忽视一些问题,造成质量隐患甚至发生住宅建筑坍塌、倾斜等事件。
1 多层砌体住宅建筑结构存在的问题 1.1 防震问题 因为多层砌体住宅建筑有着就地取材的特点,节省了人力物力,但是就该建筑区域的土地类型级别等考虑不周甚至忽视,在做结构设计时对建筑的防震级别设计与现实情况严重不符。
导致建筑出现倾斜甚至坍塌的危险。
多层砌体建筑所采用的材料一般以脆性材料为主,只要是承担竖向的压力,这种墙体刚度比较大,延展性和变形能力比较差,但是一些建筑设计师在设计时可能会忽视掉这种指标。
另外,开发商为了追求销售额,在进行方案设计时,一味的迎合一些表面化的市场需求,在一栋楼里面组合了多种户型,表面看这种户型花样翻新,实质上完全忽视了承重墙的相关问题,因为不同的户型承重墙的位置不一样,深度也不一样,这样会导致户型的承重墙错位的问题,受力不均匀,存在严重的质量隐患。
讨论多层砌体结构房屋设计要点与常见问题

体结构。 对房屋层高和横墙间距进行严格的控制。 当使
用普通砖、多孔砖和小砌块做房体的承重墙时,房屋 的层高不应该超过 3.6 m。 层高降低会使房屋的整 体空间刚性提高,更加有利于抗震。 房屋的整体结 构体系是由纵、横向承重构件加上楼、屋盖组成的, 所以它的抗震能力的大小与空间的整体刚度和稳
定性有关。 一般情况下,房屋设计的横向尺寸是小 设 于纵向尺寸的, 如果将房屋横墙之间的距离加大, 计
0于砌体结构房屋的破坏是非常严重的。 造成这 种结果的主要原因就是砌体材料的脆性问题,由于 这种特点使得房屋的整体结构质量不利于抗震,危 险系数增大。 但是砌体结构的建筑投入造价较低, 施工周期短,技术简单,所以在我国很多建筑中被 广泛使用。 想要解决现今存在的这种问题,就要从 我国目前多层砌体结构的技术出发,改善它的材料 与技术,更好的增强房屋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危害的发生。 砌体结构房屋的砌体在横向和纵向两
施 个方面都要承受巨大的承重压力,想要保证房屋的 工 结构有着足够的强度,就必须要严格执行设计过程
中对建筑尺寸的要求。
选择正确的施工方案。 对实际的施工安排一定
要遵循先重后轻,先高后低,先深后浅的原则。 注意
施工时的技术与方法,在基础施工过程中,着重保
护建筑基槽底部,减少外部事物扰动。
选择建筑场地要慎重。 建筑场地的选择对于整 个建筑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如果所选的建筑地点 存在地基不稳、承载力不够、下卧层过于软弱的问 题都会影响到建筑的质量,更严重的会影响到建筑 设施的安全。 所以在选择场地之前一定要先进行实 地的考察工作,检验场地地基的稳固性,一定要将 容易发生地基失效的场地避开,防止安全事故的发 生。 在选地基时一定要选择土质干燥、坚实、密集的 地区,不能选择在人工填造的土层和松散的沙土层 等地段进行房屋建造。 在山区建房子时,还要远离 突出的高岗、山坡等地方,防止因自然原因发生滑 坡、泥石流等对房屋造成损害。
多层砌体住宅建筑结构设计易忽视的问题

多层砌体住宅建筑结构设计易忽视的问题【摘要】经济建设的发展,推动了住宅建设结构的优化,该文就多层砌体住宅建设结构设计展开分析。
通过该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采取措施,解决住宅建设结构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多层砌体房屋是一种多层房屋模式,它实现了对烧结普通砖,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等砌体的有效应用。
【关键词】多层砌体住宅;建筑结构;设计方案;管理措施前言城市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深化,在此过程中,城市基础建设的规模越来越大,房建工程得到发展。
目前来说,城市建设过程中的砌体结构应用越来越普遍,也与它的工程优势是离不开的,其工程造价较低,有利于房屋建设的综合效益的提升。
一、多层砌体住宅建筑结构设计的分析1.目前来说,我国的住宅建设结构设计系统依旧是不健全的,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这与它的自身砌体的结构特点是有重要联系的。
具体来说,由于相关承载能力的缺乏,温度应力的不足,导致的墙梁板开裂的现象是很普遍的,这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为了促进多层砌体住宅建设结构设计的发展,我们要进行相关结构设计方案的优化,确保其建设工程的可持续发展,随着经济建设的推动。
多层砌体住宅建设结构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现代化农村经济建设发展,推动的该类型模式的房屋建设的发展,其存在一定的劣势,比如资源的消耗量大、砂浆的抗剪强度低、材料的相对脆弱性等,都不利于新农村建筑建设的稳定推展。
为了促进砌体建筑结构的广泛应用,我们要进行相关结构设计措施的深化,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砌体建筑结构的要求更加严格。
传统的砌体建筑结构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经济局势的发展需要。
在此过程中,其传统的建筑结构体系,已经难以满足建筑设计的具体要求了,特别是经济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建筑功能的变化,其对施工工艺、施工标准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在其设计环节中,经常出现一系列的弊端,不利于建筑工程的整体性能的提升,尤其是系统内部各个环节之间的不协调,更加不利于砌体建筑结构的优化。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是确保房屋在地震发生时能够保持结构完整性、人员安全的重要措施。
砌体结构房屋在设计中需要考虑各个方面的抗震设计要求,包括结构的抗震设计、墙体的布置和加固、屋面和地基的抗震设计等。
以下是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计的一些建议。
首先,结构的抗震设计是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计中最基本的要求。
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地震产生的惯性荷载和地震波的作用,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和构造。
常见的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结构形式包括框架结构、框剪结构和筒体结构等。
其中,框架结构是一种较常见的结构形式,通过设置纵横向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来承受地震荷载。
框架结构设计时需要考虑墙体和柱子的相互作用,通过设置合适的墙柱配筋和连接方式来提高房屋的整体抗震能力。
其次,墙体的布置和加固是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计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在多层砌体结构房屋中,墙体起到承担地震力的作用,因此需要合理布置和加固。
一般情况下,墙体应沿着房屋周边和内部的支撑结构布置,以增加抗震能力。
墙体的加固可以采用加厚墙体、设置纵向和横向加筋等方式来提高抗震能力。
此外,使用抗震构造技术,如水泥砂浆填塞、钢筋加固等,也可以有效提高墙体的抗震能力。
第三,屋面和地基的抗震设计也需要考虑。
屋面在地震发生时容易受到地震波的冲击和水平力的作用,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加固屋面结构,如增加屋面横向抗倾覆设计、采用加筋梁等。
地基在地震中是房屋抗震的基础,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基类型和加固措施,如采用钢筋混凝土地基、地基加固灌浆等,以增加地基的稳定性和抗震能力。
最后,对于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还需要进行相应的工程勘察和试验分析。
通过工程勘察,了解地震易发区的地形地貌特点、地层情况等,为抗震设计提供依据。
试验分析可以通过使用抗震模型、模拟地震波进行振动台试验等方法,检验和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综上所述,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需要全面考虑结构、墙体、屋面和地基等方面的因素。
多层砌体住宅建筑结构设计易忽视的问题

多层砌体住宅建筑结构设计易忽视的问题摘要:目前,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发展,建筑用地日益紧张,高层建筑拔地而起,日益增多。
砌体结构作为我国房屋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之一,在土木工程中,砌体结构亦拥有最为古老的历史。
发展至今,多层砌体住宅建筑结构设计中尚存在些许问题以待解决。
文中笔者根据多层砌体房屋住宅在如今的房建工程中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了其存在的几点缺陷,期望能够给广大同行予以借鉴思考。
关键词:多层砌体;建筑住宅;结构设计;忽视中图分类号: tu31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一、前言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结构设计人员容易在砌体结构设计、屋面梁与配筋、楼层平面刚度计算及原则、构造箍筋等环节出现失误, 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都带来了很大的危害。
而多层砌体住宅建筑结构作为我国房屋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之一,在如今的住宅建筑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主要优点有:优良的耐久性及耐火性;较好的隔热、保温、隔声效果;在建筑筑基时省去了模板及一些特殊的施工设备等。
但是,多层砌体住宅建筑结构设计中还存在些许问题尚待解决,下面笔者就几个设计、施工中易被忽视的几个问题进行论述。
二、多层砌体结构设计中易忽视的两点1、砌体结构布置方式及抗震分析(1)横墙承重的结构布置:大多数房屋的结构布置主要体现为矩形平面,而其纵向刚度远远大于横向刚度。
因此,要想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保证足够多的横墙才是主要途径。
通过分析历次的地震,由震害可知,大多数墙体被破坏主要是由于墙体的剪切破坏,因此,提高墙体的抗剪能力也是提高墙体的抗震能力的主要方式之一。
主要操作措施为:增强横墙上的轴压力、提高材料的强度等级,尽量使横墙成为隔断和承重合二为一的墙体。
(2)纵墙承重的结构布置。
在选择纵墙承重的结构布置时,应注意其布置对抗震不利的几点:数量小、横墙间距大、轴压力较小等。
砌体结构选择纵墙布置时,其纵墙很容易引起弯曲以至被破坏,因此在选择上应格外谨慎选用。
建筑工程中多层砌体房屋结构设计要点及理由

建筑工程中多层砌体房屋结构设计要点及理由导言砌体结构是一种脆性材料,使用其砌成的结构也是比较脆弱的,尤其是在遭受地震作用时,可能比较容易坍塌。
但是由于多层砌体房屋的造价低、施工期比较短等,在我国的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还有着广泛的使用。
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其设计。
多层砌体房屋结构的设计要点1.严格制约房屋层数和高度调查表明,房屋的层数越多,高度越高,则在遭受地震时,其损失的程度也就越大。
因此,要严格制约房屋的层数,严格制约房屋的高度,对于医院和学校教学楼等多层砌体房屋结构,其高度应比规定的低3m。
2.严格制约房屋层高和横墙间距如果多层砌体房屋的建材是普通砖、小砌块或者多孔砖,则其层高不能超过3.6m。
在同等的条件下,降低房屋的层高,可以提高房屋的整体性能,从而有利于房屋的抗震。
众所周知,房屋的抗震能力取决于房屋结构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
通常而言,房屋的横向尺寸应小于纵向的尺寸,但如果情况相反,加上横墙的间距比较大,则房屋的刚度也就比较下,容易遭到破坏。
3.科学合理布局房屋结构房屋的平面布置应遵循简单、规则和对称的原则,且应有较好的整体性。
而结构的侧向刚度变化应均匀,其自上而下逐渐增加。
因此,房屋平面布置要避开不规则。
另外,要严格制约墙段的开动率,从而提高房屋的整体刚度。
房屋不宜设计的太薄,而太薄易容易影响其抗震性能。
4.选择最优的房屋建筑场地房屋建筑场地的选择应该避开地基不稳定、承载能力差和地基不均匀的地段,因为这些因素均会影响房屋建筑的质量,甚至可以对房屋建筑的安全产生严重的威胁。
房屋建筑场地的选择有一定的原则:第一,地基必须具有很强的稳定性,避开地震发生时地基可能失效的松软场地;就是说,应当选择基岩或者干燥密实的土层作为房屋地基;其次,应避开填土层、松散砂层以及淤泥层、古河道等不良地段。
5.科学合理确定房屋结构体系多层砌体房屋结构应当采用横墙承重或者是纵墙共同承重的房屋结构体系。
其中,纵横墙的布置必须达到对称和均匀的要求,且沿着平面内对齐,上下之间应连续。
关于多层砌体结构房屋设计的思考

关于多层砌体结构房屋设计的思考文章结合近年来我国发生的几起地震灾害,分析了砌体结构的特点,详细探讨了砌体结构的设计要点,以提高砌体结构的设计质量,消除设计质量隐患,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关健词】砌体结构特点;设计要点控制;问题由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等多次震害结果显示,砌体结构房屋倒塌损坏非常严重,其原因是由于砌体材料的脆性特点所致。
但由于砌体结构房屋造价比较低,施工周期短,施工工艺简单,因而目前中小城市的多层建筑和农村建筑仍普遍采用,因此,改善砌体结构的延性,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应该引起广泛重视。
1 砌体结构的特点多层砌体房屋是指由烧结普通粘土砖、烧结多孔粘土砖、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等砌体承重的多层房屋。
通常砌体结构房屋给人们的印象多数是建筑高度不大、层数较少、层高较低、窗户较小、内部橫墙较多,立面造型简单,这种印象正好说明了砌体结构的建筑特点。
砌体结构由粘土砖或砌块砌筑而成,材料呈脆性,其抗剪、抗拉和抗弯强度较低,因此抗震性能较差,即便有圈梁、构造柱等加固措施,在强烈地外,巷子中砖瓦紧凑地接着淅淅沥沥的水滴。
“滴答滴答下小雨了,种子说我要发芽,我要发芽。
”记得初来时,我在小巷中震作用下,破坏率仍然较高。
2 加强结构设计要点控制2.1 严格控制房屋层数和建筑高度震害调查表明,同等条件下,房屋层数越多,高度越高,其震害程度和破坏率也越大,所以控制砌体房屋的层数和总高度对减轻震害有很大作用。
房屋要尽可能建得矮一些,屋盖尽可能轻一些,以便降低重心,提高稳定性。
多层房屋的层数和高度应符合表1 的规定,对于医院、教学楼等橫墙较少的多层砌体房屋,总高度应比表中规定降低3m,层数相应减少一层;各层横墙很少的多层房屋还应再适当降低总高度和减少层数。
设计时我们较多取表中的上限,但却容易忽略其他限制条件。
根据震害实际和发达国家的情况,笔者认为规范对于多层砌体房屋的层数和总高度限制还应该更严格一些,医院、学校和人员密集的场所应该限制或禁止采用多层砌体结构。
浅谈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

浅谈 多层 砌体 结构 房 屋的抗 震设 计
孙 小 燕
摘 要: 综述 了地 震 震 级 、 度 和抗 震 设 防 目标 , 析 了工程 结 构破 坏 的主 要 情 形 和 多层 砌 体 结构 的抗 震 设 计 要 点 , 烈 分 以提 高房 屋 的 抗 震 能 力 , 少 建 筑物 由于 地 震 而 造成 的破 坏 。 减 关键词 : 级 , 震烈度 , 震 地 工程 结 构 破 坏 , 多层 砌 体 结 构 抗 震设 计 中图 分 类 号 :U 7 .l T 9 33 文 献 标 识 码 : A 的 防震 标 准 设 计 是很 重 要 的 一环 。
0 引言
盈 江 县 又 发生 了里 氏 7 1 、. 大地 震 , 震 给人 类 社 会 带 来 . 级 5 8级 地
抗 2 0 我 国 四川 汶川 80级 大 地 震 以后 , 海 玉树 县 、 南 1 地震震级 与烈度 、 震设 防 目标 08年 . 青 云
地壳内部存在极大的能量, 地壳 中的岩层在这些 能量所产 生 灾难 , 造成不同程 度 的人 身伤亡和 经济损失 , 地震专家 对历次 地 的巨大作用下发生变形、 弯曲 、 褶皱 , 当最脆弱部分 的岩层 承受不 震的分析显示 , 地震 中人员伤亡 总数 的 9 %以上是 由房屋倒塌造 了这种作用力时 , 5 岩层就 开始断裂、 动 , 错 这种 运动传至 地面 , 就 成 的。如何防止或减少建筑物 由于地震而造成 的破坏 , 建筑结构 表 现 为地 震 。地 下岩 层 断 裂 和 错 动 的地 方 称 为 震 源 , 源 正 上方 震
完整的。由参数研究结果提出了更理想的设计规则 。A t sSr [ ] A W. E D Y Cnet t aso r kw r. s f ,y- 6 . H N R . ocnr e l d nb c o e i ado i k m kz ] aei 1研究 了集 中荷载 作用 下砌体 的强度 , s1 E 采用正 交各 向异 性单元模 型模拟墙 体行为 。考虑 了砌体 的材料非线性 变形特性 式的各 向异性屈服 ( 破坏 ) 曲面 。采用参量 分析 了加 载区长度与 总长度 比值 , 加载位置与墙端关系 , 墙体几何特性的影 响。 4 结 语
浅谈多层砖混住宅的结构设计

浅谈多层砖混住宅的结构没计王艳(河南省国防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郑州450000)工程技术£}齑要】本文通过鸿元职工住宅小区的设计,提出了在多层砖混住宅设计中应注意加强抗震设计及抗震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为同类建筑的设计提供了一些参考。
陕键词】多层砖混住宅;抗震设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住宅建设规模的扩大,住宅日渐商品化的形势,使人们及开发商对住宅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促使住宅设计者不但要设计出美观合理、经济实用的住宅,更要设计出安全可靠、质量达标的住宅,在中原地区,多层砖混结构仍是比较普遍的一种住宅设计形式。
1工程概况长城铝业公司鸿元职工住宅小区全部为六层或七层砖混结构,有五个单元、四个单元、三个单元、两个单元的组成形式,还有点式楼,形式基本均为一梯两卢,户型有两室两厅(面积90m2)、三室两厅(120m2)、四室两厅(140m2),共计34栋,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作为一个小区,要特别注意整体的和谐美观,户型的方便实用、经济合理,更要把诵十质量放在第—位,为铝厂职工交出—个安全可靠、美观实用的小区。
2方案选择及设计思想要想做到安全可靠,最重要的是要做好结构的抗震设计,要严格尊照抗震设计规范,并目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多从实际的震害经验总结实施应对措施,新建的多层砖混结构房屋怎样设计,才能防止震害呢7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房屋的平立面布置应均匀在房屋的平面布置和结构方案上,要切实执行规范规定的一些设计原则,如房屋体形力求平面简单、规则,立面变化、刚度变化和质量分布力求均匀;建筑物高度适当,高宽比不宜过大:选择合适的建筑场地,避免把建筑物建于易液化的地基上:基础要有足够的埋深。
该住宅小区平面布局规则合理,纵横墙对应规整,对抗震有利。
22应适当提高砌体的强度砌体结构是我国当前建筑业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结构形式,但由于砌体结构具有结构自重大,自振周期短,砌体结构抗剪强度低的特点,使得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较差,如果纵横承重墙承受不了强大地震力的剪切破坏,会导致整栋楼房屋倒塌,与地震力平行的墙体是主要承担地震作用的构件,而这些墙体往往因为主拉应力强度不足而引起剪切破坏,这种破坏特点是层数越高横墙越少,砂浆标号越底,破坏越重,而目横墙比纵墙破坏多,下层比上层墙体破坏多,墙段长短不均匀布置的破坏多。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

乙类的多层砌体房屋仍按本地区设防烈度查表,其层数应减少一层且总高度应降低3m;不应采用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
横墙较少的多层砌体房屋,总高度应比表的规定降低3m,层数相应减少一层;各层横墙很少的多层砌体房屋,还应再减少一层。
室内外高差大于0.6m时,房屋总高度应允许比表中的数据适当增加,但增加量应少于1.0m;
采用蒸压灰砂砖和蒸压粉煤灰砖的砌体的房屋,当砌体的抗剪强度仅达到普通黏土砖砌体的70%时,房屋的层数应比普通砖房减少一层,总高度应减少3m;当砌体的抗剪强度达到普通黏土砖砌体的取值时,房屋层数和总高度的要求同普通砖房屋。
1
2
3
总高度一般从室外地面计算至房屋的檐口,平屋顶时不计入超出屋面的女儿墙高度,不计入局部突出屋面楼梯间等的高度;高度限值以米计算,小数位四舍五入,室内外高差大于0.6m 时总高度允许多1.0m。
烈度
6
7
8
9
最大高宽比
2.5
2.5
2.0
1.5
注:1 单面走廊房屋的总宽度不包括走廊宽度; 2 建筑平面接近正方形时,其高宽比宜适当减小。 规范抗震横墙间距的限制 横向地震作用主要由横墙承受。横墙间距较大时,楼盖水平刚度变小,不能将横向水平地震作用有效传递到横墙,致使纵墙发生较大出平面弯曲变形,造成纵墙倒塌。
开滦煤矿医院,砖混五层(局部七层),大部分倒塌
2.墙体裂缝 (1)“X”形裂缝:在竖向压力和反复水平剪力作用产生的裂缝。 常出现“X”形裂缝的位置:与主震方向平行的墙体;在横向,房屋两端的山墙;在纵向,窗间墙。
1999年9月21日九二一大地震中台湾的台中县一实验室学生室墙壁出现交叉裂缝
大量震害表明传统的砌体结构抗震性能较差
刚度大、自重大,地震作用也大; 砌体材料质脆,抗剪、抗拉、抗弯强度低,地震作用
建筑工程中多层砌体房屋结构设计要点及理由

建筑工程中多层砌体房屋结构设计要点及理由多层砌体房屋结构设计要点及理由:1.结构稳定性要求高:多层砌体房屋的结构要求能够承受较大的自重和各种荷载,如风压、人员活动、家具设备等。
因此,建筑工程中的多层砌体房屋必须具备较高的结构稳定性。
2.合理的结构布局:多层砌体房屋的结构布局要合理,采用合理的抗震设计,以提高房屋的整体稳定性。
建筑工程中的抗震要点包括合理布置各层墙体的位置、设置合理的水平承重墙、预留合理的构造缝、设置合理的柱与墙的连接等。
3.选用适当的砌体材料:建筑工程中的多层砌体房屋对砌体材料有一定的要求。
通常情况下,常用的砌体材料有砖、空心砖、混凝土砖等。
不同的材料具备不同的特点和性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当的砌体材料。
4.严格质量控制:多层砌体房屋结构设计中质量控制非常重要。
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砌体的质量,确保墙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此外,还需要控制砂浆的配比和施工工艺,以确保砌体结构的质量。
5.设计合理的承重系统:多层砌体房屋的结构设计中需要合理设置承重系统,确保整体结构能够承受各种荷载。
承重系统通常包括墙体、柱和梁。
墙体承担垂直荷载和水平荷载的传递,柱和梁则起到承载和传递荷载的作用。
因此,承重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各个部件的强度和刚度。
6.满足隔热、隔声要求:砌体结构的房屋通常具备良好的隔热和隔声性能。
多层砌体房屋的结构设计应当考虑合理的隔热和隔声措施,以提高室内的舒适度和居住质量。
7.考虑建筑工期和施工成本:多层砌体房屋的施工时间较长,对建筑工期和施工成本有一定的要求。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施工的便利性和经济性,尽量减少施工时间和成本。
综上所述,多层砌体房屋结构设计的要点包括结构稳定性高、合理的结构布局、选用适当的砌体材料、严格质量控制、设计合理的承重系统、满足隔热、隔声要求以及考虑建筑工期和施工成本等。
这些要点能够保证多层砌体房屋的结构安全和性能,提高房屋的使用寿命和居住质量。
浅谈多层砌体结构抗震设计

浅谈多层砌体结构抗震设计摘要:砌体结构是建筑工程中使用最广泛的结构形式之一,它在我国住宅建筑中所占比例高达80%,但这种结构的材料整体性差,易发生脆性破坏,抗震性能低,未经合理抗震设计和正常施工的砌体结构更是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本文针对砌体结构的特点,对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计算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多层砌体结构的布置,提出了对附属构件进行抗震设计及验算时应注意的事项,并列出了多层砖房构造柱及现浇混凝土圈梁的设置要求,以完善多层砌体结构的抗震设计。
关键词:砌体结构;抗震设计;构造柱;圈梁前言砌体结构房屋是我国民用建筑的主要结构类型之一,在我国城镇建设中,这类房屋的数量最多,分布最广。
但是这类房屋建筑,由于是由脆性材料的粘土砖和砂浆砌筑而成,在未合理的抗震设计时,其抗震性能一般来说是较差的。
尽管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如此之差,然而在城镇建设中,由于我国人口集中,土地有限,所以我们不可能把砌体结构限制过严,而是要适应发展的需要,在研究和总结震害的基础上,改进砌体的抗震性能,提高它的建造层数和高度,满足抗震需要。
1震害在砌体结构中的表现地震震害表明:6、7度区房屋破坏较轻,少数墙柱出现弯曲水平裂缝:8度区出现倒塌或局部倒塌。
主体结构发生破坏:9度区房屋破坏较为严重,倒塌率很大。
在地震作用下,结构类型和抗震措施的不同是造成砌体结构房屋破坏情况不同的原因。
主要有以下两种。
1、结构承载力不足引起破坏房屋在受到地震的横向影响时,水平地震作用大部分是通过楼盖传给横墙,再传到基础和地基,这时横墙承受着主要震力,当地震作用所产生的震力大干砌体抗震承载力时,墙体上的交叉裂缝或斜裂缝便随之产生;当水平地震纵向影响房屋时,水平地震作用大部分是通过楼盖传给纵墙,再传给基础和地基。
2、由构件间连接不牢而引起的破坏有的砌体结构的房屋承载力很高,构件的尺寸也比较大,可往往由于支撑系统不完善、:睦接不牢靠、整体性较差而破坏。
地震时这种破坏也比较常见,如厂房中的砖柱如果没有与楼盖屋盖连接牢靠,就会导致局部砖柱发生弯曲断裂,致使整个厂房倒塌。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多层砌体房屋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多层砌体房屋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人们居住条件的改善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多层砌体房屋作为一种常见的住宅形式,其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多层砌体房屋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的重要性、常用设计方法、结构加固技术等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多层砌体房屋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地震中,房屋因地震力的作用会产生震动,若房屋结构设计不合理或者使用材料不符合要求,将导致房屋倒塌,给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
因此,通过合理的抗震设计,确保房屋在地震中具有足够的抵抗能力,是保障居民安全的关键。
其次,多层砌体房屋地震抗震设计常用的方法包括地震安全性分析、抗震设计参数确定、结构模型选择和计算模型建立等。
在地震安全性分析中,需要对建筑物所在地区的地震烈度进行评估,了解地震力的作用方式和强度,确定设计地震力。
抗震设计参数的确定包括选择适当的抗震设防烈度等级、设定结构形式和材料强度等。
结构模型选择是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形状和高度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如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等。
计算模型的建立则是利用有限元分析等方法对结构进行静力和动力分析,了解结构在地震荷载下的受力情况。
此外,多层砌体房屋的结构抗震设计还可以采用结构加固技术来提高房屋的抗震能力。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在原有结构上加设钢筋混凝土框架或加固剪力墙,增加房屋的整体刚度和抗震承载力。
另外,可以采用预应力技术或者增加构造柱等方式来提高结构的延性,使其在地震中发挥更好的抵抗能力。
此外,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还需加强对砌体墙、屋顶和地基等关键部位的处理,以确保整个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总之,多层砌体房屋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是保障居民安全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的设计方法和结构加固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房屋的抗震能力,并确保居民在地震中的安全。
因此,在多层砌体房屋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应注重抗震性能的考虑,确保房屋能够承受地震力的作用,为居民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然而,由于砌体结构的特点,其在抗震设计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从设计原则、材料选择、结构布置等方面探讨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
首先,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整体性设计原则:在设计中应注重整体性,将建筑结构、构造形式、材料选择等各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要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整体性,减少房屋在地震中发生局部破坏的可能性。
2.强度设计原则:根据不同地区的地震分级,在设计中要确保房屋的强度满足要求。
可以采用增大房屋断面或加固结构的方法来增加强度。
3.刚度设计原则:在设计中要保证房屋具有足够的刚度,能够承受地震引起的水平位移。
可以采用增加墙体、柱子等构件的截面尺寸或加固节点的方法来增加刚度。
其次,材料的选择对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常见的砌体材料有红砖、轻质砖、空心砖等。
在抗震设计中,需要选择质量好、强度高的砖,以保证房屋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
此外,还可以使用钢筋混凝土构件来加固砌体结构,使其具备更好的抗震性能。
最后,结构布置也是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
在结构布置方面,应尽量避免长条形布置形式,应采用合理的布置方式,使结构力线合理分布,提高房屋的整体抗震能力。
此外,还要注意墙体与柱子、墙体与屋面的连接方式,保证连接牢固,防止在地震中发生脱离。
总之,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需要注重整体性、强度和刚度的设计原则,选择合适的材料,合理布置结构。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提高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性能,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当然,针对具体的地区和工程项目,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设计和计算分析。
多层砌体结构住宅抗震设计技术探讨

王中坚 徐 月兴
浙江勤业建筑设计有 限公 司 浙江
杭州 3 1 1 2 0 0
【 摘 要 】由于砌体结构具有选材方便 、施工简单 工期短 .造价低等特 点. 目 前砌体结构房屋在我 国仍 占有相 当大的比重。因而.砌体结构 的抗 震设计便成为结构设 计中不可忽视 的问题 。本文对多层砌体 结构住 宅抗震设计技术进行探讨 ,供 大家参考 【 关键词 】多层砌体 抗震设计 构造 延性
每边伸入墙内不小于 1 m 。 第三 , 对墙与墙在地震烈度为 7 度, 长度大于 7 。2 m的大房间 ,以及墙 与墙在地震烈度为 8 度和 9 度时 , 外墙转角及
内外墒交接处未设构造柱时.应沿墙高每隔 5 0 0mm设 2根 d 6i n o 的拉 t
结钢筋 , 每边伸入墙内不小于 1 m 。第四, 屋顶阃的连接。对突出屋面的 楼梯 问,构造柱应从下一层伸到屋顶问顶部 ,并与顶部圈粱连接 。屋顶 间的构造柱与砖墙以及砖墒与砖墙的连接 ,可按上述抗震措施采取 。 ( 3 ) 悬臂构件的连接。 第一 , 女儿墙在地震烈度为 6 度~ 8 度, 2 4 0 m m
( 3 ) 在住宅砖房建设中.为追求大厅 ,布置大开问和大门洞( 有的大
门洞间墙竟仅有 2 4 0 m  ̄ ) . 并将阳台做成大悬挑( 悬挑长度大于 2 m ) , 延扩
客厅面积 ,对部分 “ 局部尺寸”不满足要求时,有 的不采取加强措施 ,
对横墙承重或纵横墙共同承重的装配式钢筋砼楼 、屋盖或木楼、屋盖的 多层砖房 ,应按要求设置圈梁 ;对于隔开 问或每开问设置构造柱 的多层
( 2 ) 在综合楼的建设 中.勾满足部分大空间需要.在底层或顶层局部
采取可靠的抗震措施是多层砖房 “ 大震不倒”和不做 “ 二阶段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33·
建筑设计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年7月下 浅谈多层砌体结构住宅设计
郭 文
(德州市新湖风景区设施维护所)
【摘要】针对实际工程多层砖混结构住宅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关键词】浅谈 多层 砌体 住宅 设计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建筑结构无论从理论还是施工技术都有长足发展。
建筑物结构形成越来越多,使用的材料也越来越丰富,其中砌体结构在土木工程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多层住宅建筑中,用砌体内外承重墙和钢筋混凝土楼板组成的混合结构房屋占主导地位。
砌体结构有其自身优点,如耐久性好、耐火性好、便于就地取材、施工技术要求低、造价低廉等;但其也有缺点,如强度低,整体性能和延性差,自重大,砌筑工作量大,劳动强度高等。
为充分发挥其优势,砌体结构在材料和结构构造方式上进行了很多的探讨,取得了一些新进展,如采用配筋砌体、组合砌体和预应力砌体等新的结构形式,可以克服材料的性能不足,改善砌体结构的受力性能;采用空心称重砌块,降低结构自重;进行墙体材料改革,发展非烧结材料,利用工业废料,减少对农田的占用。
在商品房住宅小区设计中,大部分建筑采用了砌体结构。
由于用户对房屋使用功能要求的多样化,使得建筑平面布置和立面造型都较为复杂,增加了设计难度。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总高度和层数接近规范限值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7.1.2条规定“房屋的总高度指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板板顶或檐口的高度,半地下室从地下室内地面算起,全地下室和嵌固条件好的半地下室应允许从室外地面算起;对带阁楼的坡屋面应算到山尖墙的1/2高度处。
”城镇中小区内多数住宅楼均采用一层为车库,顶层带阁楼或是坡屋面的形式。
这样房屋的总高度和层数就会接近或超过规范规定的极限值。
这时,横墙内的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层高的2倍,即一般不宜超过5.4米;纵墙内的构造柱一般不超过3.9米(外纵墙)和4.2米(内纵墙),即大致每开间均应设置一根构造柱,如此要求是十分必要的,实验证明墙段的宽高比超过2时,构造柱的约束作用会降低。
二、纵向布置较弱
随着住宅商品化,使得砌体住宅楼的客厅面积增大,由于业主使用要求不同,大房间内不设置纵墙或只设置较短的墙段,便于其以后用隔断自由分割。
众所周知,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性能主要取决于砌体墙,而水平方向地震作用分为两个方向,房屋的纵向相对于横向比较弱,在地震作用下率先产生裂缝,严重者会出现倾斜、错动、倒塌等现象,进而使房屋遭到破坏。
所以在拿到建筑专业的条件图后,结构设计人员要先思考分析,务必要和建筑设计人员沟通,尽量做到纵、横墙的布置均匀对称,沿平面内宜对齐,沿竖向应上下连续,同时一轴线上的窗间墙宽度宜均匀。
多层砖混住宅一般采用横墙承重或纵横共同承重的结构体系。
由于内纵墙体少,因而房屋该方向空间刚度和整体性均较差,拉震能力低。
当纵墙不能贯通布置时,可在纵横墙交界处采取加强措施,如在纵、横墙交接处增设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并适当加强构造配筋或者可以在纵横墙交接处每隔一定高度放置水平拉结构筋如2ф6@500,以加强房屋整体性,防止纵、横墙交界处在地震力的作用下被拉开。
另外,构造柱与墙体必须依靠楼层上下楼盖圈梁的拉结才能成为一个整体。
构造柱作为一种竖向构件,一般沿墙截面不变,配筋也少有变化。
因此,在各楼层柱高处必须有圈梁作为锚固点,以形成上下和左右墙段的约束作用。
楼盖圈梁在多层结构中很难准确计算,它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如增强拉接,提高结构的整体性,抵御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加强楼板与墙体的连接等。
三、墙体上下不连续
住宅楼底层平面局部内收或外伸,形成上下层墙体不连续,或底层作为汽车库、小商店以致外墙的门洞间墙宽度较小时,底部应采用框架—抗震结构体系。
6、7度且总层数不超过五层的底层框架之间的砌体震墙,但应计入砌体墙对框架的附加轴力和附加剪力;其余情况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抗震墙。
底层框架—抗震墙房屋,应允许采用嵌砌于框架之间的砌体抗震墙,但应计入砌体墙对框架的附加轴力和附加剪力;其余情况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抗震墙。
底层框架—抗震墙房屋的纵横两个方向,第二层与底层侧向刚度的比值,6、7度时不应大于2.5,8度时不应大于2.0,且均不应小于1.0。
底部两层框架—抗震墙房屋的纵横两个方向,底层与底部第二层侧向刚度应接近,第三层与底部第二层侧向刚度的比值,6、7度时不应大于2.0,8度时不应大于1.5,且均不应小于1.0。
底部抗震墙的布置宜均匀对称,避免由于水平地震作用下扭转导致破坏;抗震横墙间距应满足规范要求;同时调整底部大片剪力墙的布置形式和开洞方式,当墙体较宽时可考虑开设一些洞口,以减少该大墙片的刚度。
钢筋混凝土抗震墙周边应设置由梁(或暗梁)和边框柱(或框架柱、暗柱)组成边框;各墙段的高宽比不宜大于2。
底层框架—抗震墙的纵、横地震剪力设计值应乘以增大系数,以提高底层或底部两层结构的安全度,满足规范对于薄弱部位应采取必要措施的要求。
其值应根据第二层与底层的侧向刚度比值的大小在1.2—1.5范围内选用。
对于采用嵌砌于框架之间的普通砖砌抗震墙,墙厚不应小于240mm ,砌筑用的砂浆强度等级不应小于M10的要求,且施工时应先砌墙后浇筑框架的施工方案。
四、异形楼板的配筋
现代住宅为了保证空间的整体性和使用灵活性,有时上下墙体不能对齐,有时建筑要求在某些房间中不能布置梁,这样就会产生一些“L ”形,“刀把”形的异形板。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及屋盖具有整体性好、水平刚度大的优点,是较理想的抗震构件。
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及屋盖对平面上墙体对齐的要求也可予以适当放宽。
异形楼板的配筋可以采用双层双向拉通配筋,也可以采用分离式配筋。
实践证明,分离式配筋虽较双层双向拉通配筋的用筋量有所减少,但在异形板内凹的阴角处板面应力集中情况突出,容易出现贯穿裂缝。
所以,要在这些部位的板面根据计算布设双向钢筋网片以覆盖板面应力集中区域,板底和其他板面支座处按常规配筋,板厚基本按1/45来考虑。
以上为本人在砖混结构住宅小区设计中总结的四方面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案,供同行参考。
广大同仁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相应处理方法,不足之处请多批评指正。
(上接440页)
式中——窗孔a 的余压,Pa ;——窗孔b 的余压,Pa ;
、——窗孔a 和b 的空气动力系数; h ——窗孔a 和b 之间的高差,m 。
3.结语
掌握了自然通风利用方式,可在建筑设计中灵活运用,合理组织建筑通风。
根据风压原理,通过选择建筑朝向、设计门窗洞口等方法,创造住宅自然通风的先决条件;利用楼梯间的热效应,
组织建筑内部的自然通风,最终实现良好的室内通风效果。
图2.3-1 风压热压同时作用下的自然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