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禁忌对比共40页
不同国家禁忌的对比分析
不同国家禁忌的对比分析摘要:禁忌语是语言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中西方语言禁忌方面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了解中西方语言禁忌文化的异同,人们就能在跨文化交际中顺利的交流信息,避免不必要的误会与矛盾。
该文通过对中西方禁忌的对比分析,从而帮助人们顺利的进行跨文化交际。
关键词:中国禁忌西方禁忌对比引言在世界飞速发展,经济和信息日益全球化和一体化的今天,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也日益繁盛起来。
但当不同文化群体的人们在互相的交流之中,我们看到了一系列的障碍和矛盾,这主要是语言不通和文化上的诸多差异造成的,而这其中,对不同文化的禁忌问题的忽视是造成矛盾的主要原因。
禁忌现象反映了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了解和遵守彼此的禁忌,才能使交际得以友好顺利的进行。
一、中西方禁忌的共同点文化之间存在共性,即使西方国家与中国文化背景不同,中西方在禁忌方面也有诸多共同特征。
1、对与灾难意味词语发音相同或相似词语的禁忌中西方人民普遍认为某些与含有灾难意味的词语发音相同或相似的说法都会给他们带来厄运,于是在日常生活中都力图避免或听到此类表达。
例如,在中国,人们送礼时忌讳把表、钟、伞作为礼物,因为“送终”与“送终”同音,“送伞”与“送丧”相似,是认为不吉利的。
而英语中人们会用“donkey(驴)”代替“ass(傻瓜)”,因为“ass”与“arse(屁股)”同音,而这是一个不雅词汇。
2、对疾病、死亡、残疾方面词汇的禁忌中西方文化都对“死”怀有强烈的恐惧,不愿提及,尽量回避。
需要使用时都用委婉的代用语如“去世、谢世、辞世、长逝、与世长辞”等。
英语中也有相应的委婉语,如be gone,depart,depart from life,leave the land of the living,go/depart hence,go out,depart from the world forever,go to a better world,be with God等。
中西文化禁忌对比共40页
END
中西文化禁忌对比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从语言禁忌看中西文化差异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行为与举止
西方人注重个人隐私,不喜欢过多询问私人信息 中方更注重礼貌和谦虚,有时会过分夸大自己的能力或成就 西方人表达方式较为直接,中方表达方式较为委婉含蓄 西方人强调个人独立,中方强调家庭、亲情和友情
异禁中
第 四
忌西 章
的语
差言
语言禁忌的种类差异
话题禁忌:中西方对于某些话题有不同的敏感度,如宗教、政治等。 词语禁忌:某些词语在中西方文化中具有不同的含义或敏感性。 表达方式禁忌:中西方在表达方式上存在差异,如委婉语和直接表达等。 礼仪禁忌:中西方在礼仪方面存在差异,如称呼、问候、告别等。
语言禁忌与社会地位
中西方语言禁忌的差异源于文化背景 和社会地位的不同。
在西方,语言禁忌与宗教、政治等 敏感话题相关,而在中国,语言禁 忌则与家庭、职业等社会地位相关。
中西方语言禁忌的差异反映了不同文 化背景下人们的社会地位和价值观的 差异。
了解中西语言禁忌的文化内涵有助于 跨文化交流和沟通。
语言禁忌与民俗习惯
西方语言禁忌主要涉及宗教、 政治等敏感话题
中国语言禁忌则更多地与道 德、礼仪、吉利等有关
中西语言禁忌的差异源于文 化背景的不同
中西语言禁忌都反映了各自 的民俗习惯和价值观念
代禁中
第 六
价忌西 章
值的语
现言
语言禁忌与跨文化交际能 力
语言禁忌在不同文化中的表现 形式
语言禁忌在现代交际中的影响
跨文化交际能力在避免语言禁 :原始社会中的崇拜 和信仰
发展:封建社会的等级制 度和宗教观念
演变:现代社会的多元文 化和全球化趋势
跨文化交流中的语言禁忌: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禁
中西文化对比与应用之禁忌语
中西文化对比与应用之禁忌语某些词语和概念令人不快,最好不用,而换一种婉转的说法——这就是委婉语。
有些词语因传统习惯或社会风俗不同,会引起对方强烈反感,应避免使用——这就是禁忌语。
禁忌英语taboo,原义为“神圣”,“不许触摸”的意思。
一、禁亵渎性词语在西方国家,人们认为滥用上帝或上帝的名字是不敬的,所以与这类相关的词语一般是要避免的,而且也常常避免谈到魔鬼,如:上帝的名字JehovahGod(上帝)hell(地狱)devil( 魔鬼)Christ(基督)Jesus ChristHoly Mary如果要使用,则God说成Dod,Gom,Godfrey等,将Jesus Christ说成Caessar’Crutch等或是使用god of this world, the Big D( Lord of flies), the good man 等委婉语。
在中国,人们也尽量避免对“神”的不敬, 对自己信奉和崇拜的神仙不能在言语上有任何的轻慢和不敬。
但对于“鬼”却是不避讳的,如汉语中就有“牛鬼蛇神”、“妖魔鬼怪”、“鬼东西”、“扮鬼脸”等。
另外,在中国的封建社会,皇帝的名字,甚或与皇帝的名字同音或同形的字都在禁忌之列。
如中国的秦始皇名“嬴政”,为避其“政”名,一年的“正月”被该为“端月”;宋朝知州一官吏名“田登”,为避其“登”字,下令百姓不能说“点灯”,而说“放火”,因此有“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之说。
二、禁辱骂性词语辱骂性语言在英语中属于淫秽性语言(obscene language),也可以说是脏话(dirty words),常常是人们避讳的。
如:son of bitch(狗娘养的)For Christ's sake! (为了基督!)God damned! (神啊,受诅咒吧!)Oh, damn it! (诅咒它吧!)英语里还有用动物的名称来骂人的,如骂某人为cow, swine, pig,stallion等等, 这些是禁止使用的。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英禁忌文化差异
提高跨文化沟 通能力,促进 国际交流与合
作
培养尊重多元 文化的态度, 增强包容性和
开放性
提高跨文化适 应能力,为全 球化时代的发
展做好准备
汇报人:
添加标题
语言表达:中文 禁忌文化中,常 用委婉、含蓄的
表达方式,如 “死”、“病” 等词常被替代; 英文禁忌文化中, 常用直接、明确 的表达方式,如
“death”、 “illness”等词 常被直接使用。
添加标题
社会习俗:中国禁 忌文化中,注重家 庭、家族、血缘等 社会关系,如婚丧 嫁娶、祭祀祖先等; 英国禁忌文化中, 注重个人自由、平 等、尊重等现代价 值观,如个人隐私、 平等对待他人等。
食物禁忌:中国人不吃牛肉, 英国人不吃羊肉
餐桌礼仪:中国人用筷子,英 国人用刀叉
饮食文化:中国人注重团圆, 英国人注重个人主义
饮食健康:中国人注重养生, 英国人注重营养均衡
春节:中国人在春节期间会贴春 联、放鞭炮、吃团圆饭等,而西 方人则更注重家庭团聚和礼物交 换。
端午节:中国人在端午节会吃粽 子、赛龙舟等,而西方人则更注 重家庭团聚和户外活动。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清明节:中国人在清明节会祭祖 扫墓,而西方人则更注重纪念逝 去的亲人。
圣诞节:西方人在圣诞节会装饰 圣诞树、互赠礼物等,而中国人 则更注重家庭团聚和美食。
数字4:在英语中,数字4与死亡有关,而在汉语中,数字4与幸运有关 数字13:在西方文化中,数字13被视为不吉利,而在汉语中,数字13并无特殊含义 数字8:在英语中,数字8与财富有关,而在汉语中,数字8与幸运有关 数字9:在英语中,数字9与长寿有关,而在汉语中,数字9并无特殊含义
最新各国礼仪禁忌PPT课件
二、饮食习惯禁忌
• 饮酒方面,西方的酒类繁 多,忌滥用。饭前吆喝开 胃酒,饭中要喝佐餐酒, 饭后要喝鸡尾酒或威士忌, 庆祝胜利要喝香槟酒。中 国人一般不会在一次宴会 中饮用多种酒。
三、节日庆祝禁忌
• 圣诞节是西方的重大节日。在这一天,人们 会做布丁,家庭的每个成员都要搅动布丁并许 下一个心愿。忌讳的是:千万不可以逆时针搅 动布丁,只能顺时针,并且自己的心愿不能告 诉任何人,否则就不灵验了。元旦这天,西方 人认为第一个来访的人会决定新的一年的运气, 因此不希望一个长着红头发、面目不端正、或 女子拜访,因此,他们常常会邀请一个男性朋 友第一个来家里和崇拜的神的任 何不敬。姓名方面,中国古代有五忌: 国讳、官讳、家讳、恶人讳,就是说不 能取和皇帝本人及其父祖的名字,触犯 国讳要引来杀身之祸;不能取和达官贵 人一样的名字, 也不能取和圣人,如孔 子、老子、孟子等,那样会认为是对圣 人的不尊敬,还不能取和家长、老师一 样的名字,避讳家讳是敬祖德的表现, 最后因为讨厌恶人,因此不能取和恶人 一样的名字。
一、社交礼俗禁忌
• 在谈话的内容方面,西方国家严禁涉及 个人隐私,不能问年龄、收入、婚姻、恋 爱、财产、胖瘦等等。个人隐私被放置在 极高的位置,甚至可能涉及个人隐私的所 购物品的价格、个人时间的安排都可能会 被看作是侵犯隐私,由此看见西方的个人 主义、自我中心是多么的严重。
一、社交礼俗禁忌
• 在中国,谈论收入、年龄、婚姻、身材等是非 常正常的事。电话中最常问的话就是“在哪 呢?”,中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在 一些农村地区更是把他人家的事当作是自己的 事来办,首先考虑的是怎样帮助对方,不考虑 对方的意愿,觉得这是理所应当的事。在中国 的谈话内容中禁忌的是所别人的短处,所谓 “打人不打脸,说话别揭短”,中国人好面子, 批评的话不能直说,要委婉地表达。
风俗习惯之世界各地的文化禁忌中英文对照版
禁忌:
环球托业英语学习中心
Take off your shoes when arriving at the door of a London dinner party and the hostess will find you uncivilized, but fail to remove your shoes before entering a home in Asia, Hawaii, or the Pacific Islands and you ’ ll be considered disrespectful. Not only does shoe removal very practically keeps sand and dirt out of the house, it’s a sign of leaving the outside world behind. 到伦敦人家里参加宴会时脱掉鞋子,女主人会认为你不文明,但去亚洲、夏威夷或太平洋群 岛的居民家中不脱鞋却被认为失礼。脱掉鞋子不仅把沙粒与尘土留在了门外,更意味着把外 面的世界抛之脑后。
Talking Over Dinner 就餐时谈话 Where It’s Offensive: Africa, Japan, Thailand, China, Finland. 禁忌地:非洲、日本、泰国、芬兰
What’s Offensive 禁忌: In some countries, like China, Japan, and some African nations, the food’s the thing, so don’t start chatting about your day’s adventures while everyone else is digging into dinner. You’ll likely be met with silence--not because your group is unfriendly, but because mealtimes are for eating, not talking. Also avoid conversations in places a country might consider sacred or reflective--churches in Europe, temples in Thailand, and saunas in Finland. 在日本和一些非洲国家,吃饭就是吃饭,所以当其他人都在大快朵颐时,不要谈论你当天的 经历。你可能会遭遇沉默——这并非你的同伴不友好,而是因为就餐时间只应吃饭,无需交 谈。也要避免在一些被认为是神圣或需要沉思的地方谈话——比如欧洲的教堂、泰国的庙宇 和芬兰的桑拿浴室。
中西方禁忌语的差异
中西方禁忌语的差异称谓方面的差异由于汉英文化背景的差异, 使得两种语言在称谓和礼貌方面的表达截然不同。
西方人大多喜欢别人直呼其名,不论职位、年龄的差异如何悬殊, 他们认为这样的称呼很亲切。
如果称他们先生、夫人或小姐, 他们总觉得过于郑重其事, 不利于缩短相互间的距离。
西方人为了表示对前辈的尊敬, 晚辈可与长辈同名, 在外国人看来司空见惯的事情, 中国人则觉得不可理解。
对长辈或年龄大的人直呼其名或者取与之相同的名字, 被认为是大不敬或没教养的表现。
在中国, 人们用师傅、同志来代替不同的称谓, 而西方人经常用“Hi, hello”与别人打招呼, 或轻微发音来引起别人的注意。
4.2 私人话题方面的禁忌西方人很看重个人隐私, 对于他们来说, 年龄、金钱、婚姻状况, 一个人在政治上的见解和宗教上的信仰都属于他们的私事, 别人无权过问。
询问这些方面的问题会被看作是干涉他人隐私, 不礼貌、无教养的行为。
然而此类的禁忌在中国并不存在。
因为中国人热衷于密切的联系和相互之间的信任与关心。
一个人的事情也常常是所属大范围内的人们共同关心的与自己有关的事情。
询问在外国人看来是禁忌的问题, 中国人则认为这是密切人际关系,联络感情的表现, 在这种文化背景下, 所谓个人隐私几乎是不存在了。
4.3 数字方面的禁忌在数字方面的禁忌中西方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
例如, 在中国的很多地方谈论岁数忌言73 和84。
传说是因为孔子73 岁死, 孟子84 岁死。
英语国家避讳13 和星期五, 因为耶稣遇难的日子恰好是13 号, 星期五。
另外, 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人们对偶数和奇数的态度也不同。
中国人偏爱偶数, 好事成双, 六六大顺, 成双成对都是很好的例子; 而西方人则把奇数(13 除外) 当作幸运的象征。
4.4 动物方面的禁忌在中国, 人们认为猫头鹰是倒霉、晦气的象征, 汉语中夜猫子进宅意味着厄运将至, 而在西方, 猫头鹰则被认为是智慧的象征; 中国人对蝙蝠很有好感, 认为蝙蝠是吉祥、健康、幸福的象征, 通常与寿字连在一起出现, 如“五蝠拜寿”。
中西禁忌文化比较
中西禁忌文化比较作为跨文化交际的主要工具,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本身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本文从中英委婉语的视角探讨中西方在宗教迷信、社会心理、社会文明禁忌文化方面的异同点,以减少跨文化交际中可能出现的尴尬与麻烦。
标签:避讳与禁忌;中西文化;委婉语一、避讳、禁忌文化与委婉语的关系中西方避讳与禁忌思想历经数千年的变迁与发展,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不但没有消失,反而在此基础上产生出形形色色的委婉表达方式,这些曲折的表达又构成了另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委婉语文化也随历史发展、社会形态变迁和人们价值观的改变等经历着发展与变化。
作为避讳和禁忌文化的产物,委婉语长期以来广泛应用于社会各阶层及各领域,成为跨文化交际中协调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
因此,委婉语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
美国学者休.劳森说“委婉语如此深深植根于我们的语言,以致我们中间没有谁——即使是那些自诩言谈直截了当的人——能够在不使用委婉语的情况下过完一天。
”[1]各民族的语言禁忌都是在其特定的社会与民族文化中形成的,跨文化交际中若稍有不慎,便会产生尴尬、矛盾甚至冲突。
早在中国古代《礼记·曲礼上》就有记载:“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为避免言语犯禁,各类委婉语随之诞生。
语言学家陈原认为,委婉语词就是用“好听的,含蓄的,使人少受刺激的,或矒着邪恶的代表使他一时听不明白的代词,代替所要禁忌的语言”[2]二、中西禁忌文化与委婉语从古至今,禁忌文化广泛存在于中西方各民族、各阶层。
“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保护禁忌的权威,维持禁忌的实施。
”[5]因此,中西方的禁忌语林林总总,数量繁多。
语言学家沃德霍认为:“禁忌语乃社会对某种被认为有害于成员的行为表示不赞成的一种方法。
不赞成的原因或是超自然的,或是这种行为违背某种道德准则。
”[6]形形色色的禁忌语也催生出大量的委婉语。
(一)、迷信与宗教禁忌文化。
受迷信思想作祟或宗教文化影响,东西方各民族都存在诸多禁忌。
中西方禁忌文化课件
佛教禁忌
❖ 分布于印度,斯里兰卡,缅甸,中国,日本, 朝鲜半岛和东南亚国家。
❖ 主要教义:施与一切有生命者以慈爱和怜悯, 广施博爱,不计善恶,不分人畜,均一视同 仁。在这个教义的基础上,佛教有五戒、八 戒、十戒等戒律。
❖ 佛教五戒:不杀生;不邪淫;不盗窃;不饮酒; 不妄语。
伊斯兰教禁忌
❖ 忌食猪肉;忌用猪的形象做装饰图案。忌食动物的血液;忌食在 神石上宰杀的动物。忌酒及其他含有酒精的饮料。
❖ (E)保护一般人不受鬼神的愤怒或其力量所伤害。
基督教禁忌
❖ 《圣经》记录了“上帝十戒”(the ten commandments),它们是 基督教思想的核心。这十戒是:
❖ 1。除上帝外不可敬拜别的神; ❖ 2。不可敬拜偶像; ❖ 3。不可妄称上帝的名; ❖ 4。当守安息圣日; ❖ 5。当孝敬父母; ❖ 6。不可杀人; ❖ 7。不可奸淫; ❖ 8。不可偷盗; ❖ 9。不可假陷害人; ❖ 10。不可贪婪人的财物。
禁忌的目的
❖ (A)保护重要人物------领袖、僧侣等------和使事物免 受到伤害。
❖ (B)保护弱小者----妇女、儿童和一般民众----不受到 领袖和僧侣的曼那所伤害。
❖ (C)防止以手触摸或接触到死人所引起的危险或误吃 某些食物。
❖ (D)保护或避免危及生命的重要行为----生育、成人礼、 婚姻和性机能-----受到干扰。
❖ Powder room, convenience, cloakroom, loo (waterloo), gentlemen(’s),
ladies’ (mostly in UK)
❖ Bathroom, restroom, men(’s), women(’s), comfort station (mostly in US)
浅析中西方禁忌文化及差异
影 响融合 的趋势 , 禁忌 文化也不 再是传统 意义上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极 、迷信 、愚 昧的 ,
在跨 文化 的交往 中 ,它愈 来愈 显现 出其作 为一 种社会 规范 的积 极 、合 理 、科学 的作用 。比如 1 9 5 1 年人 民解放 军第 十八 军进 藏前 ,为得 到藏 民的欢迎 和接受制定 了一个 3 O 条的 《 进军守则》 ,内容主要包括 :尊重
一
纱 ,而且红色常常 与 “ 战争” “ 鲜血 ” “ 死亡 ” “ 危险” 建立起关 系。 而在 中国的汉族文化 中认 为 白色 意 味着 “ 死亡” ,只有 在 “白事 ” 即 “ 丧事 ”的时候才会把 白色穿在身上或戴在头上。 3 、家居 禁忌。与东方人崇 尚的 “ 远 亲不如 近邻 ” 不 同,西方 人看 中隐私 ,与邻里往来不 多 ,也没有 中国的社 区文化 ,如果不 了解 这一禁 忌 ,可能会 在沟通 中造成不必要 的尴尬 。在西方国家 ,一旦成 年就不会 在 与父 母 合 住 ,这 种 愿 望 不 仅 是 子 女 渴 望 个 人 空 间 也 是 父 母 的愿 望 。 在 中国 ,两代 同住或者几代合住 的是及其常见 的。 4 、社 交禁忌。在 中西方 不同 的文化背景 下 ,在拜访 友人 ,商 务交 往, 请客 吃饭等交往上 的禁忌是极其不 同的。在西方 ,拜访友人 前需要 提前 预约 ,如果 突如其来 的贸然来访受访者会感到不快 。中国人 在传统 上受 客观条 件的限制,往往没有提前预约拜访 的习惯 ,但 随着 全球 化交 流的日 益深入和通 讯工具 的进 步 ,访前 预约 的习惯 已渐 渐被 中 国人 接 受 。西方人一般会严格遵守公共场合 的秩序 ,比如到邮局或银行 办事会 按 照先来后 到得顺序排 队 , 并保持一定 的距离 。中国人也有 自己的禁忌 和规 矩 ,只是由于种种原 因,很 多人不在乎 ,排 队加塞 ,拥挤 哄抢这类 不 文明举动 屡见不 鲜。 在全球 化发展 的大 背景下 ,各个地 区和民族的禁忌文化呈 现出相互
浅论中西方禁忌语对比
浅论中西方禁忌语对比中西方禁忌语是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反映,每个文化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价值观念,因此在表达中会有一些禁忌语涉及到的内容也会不同。
本文就中西方禁忌语进行对比,分析其差异和原因。
一、言辞直率与严肃性的差异在中西方文化中,禁忌语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言辞直率程度和严肃性上。
在西方社会中,人们更加倾向于直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因此禁忌语的使用相对来说会更加自由和宽松。
在西方国家中,人们在日常交流中经常使用一些带有性暗示或粗俗语言的表达方式,而这在中国文化中是禁忌的。
这主要是因为中西方文化中的性观念和道德观念有所不同,西方社会更加开放和进步,对性的认知和接受程度较高,因此涉及到性话题的禁忌语也相对较少。
在严肃性方面,西方社会更加倾向于幽默和调侃,对于一些严肃话题也会采用一些幽默和调侃的方式进行表达。
西方人在开会或讨论一些敏感话题时可能会用一些讽刺和讥讽的语言,来缓解紧张的氛围。
而在中国文化中,人们通常更加注重尊重和庄重,对于一些严肃话题会采用更加谨慎和谦虚的方式进行表达,禁忌语的使用相对会较为严格。
二、尊重和礼貌的不同观念三、宗教信仰对禁忌语的影响宗教信仰也是中西方禁忌语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西方社会中,基督教是主要宗教之一,而基督教中强调的爱、宽容和谦逊等价值观念对西方人的行为方式有深远影响。
西方社会中对于一些与宗教相关的话题,如神灵、圣经等的讨论通常会更加谨慎和尊重。
与此相反,中国文化中的传统宗教是佛教和道教,这两者对于禁忌语的定义并没有那么明确,因此在中西方禁忌语中对于宗教话题的限制也会有所不同。
中西方禁忌语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言辞直率程度、严肃性、尊重和礼貌观念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
这些差异源于中西方文化的不同背景和价值观念,每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禁忌。
在跨文化交流中,了解和尊重对方的文化差异是十分重要的,避免因为禁忌语的使用而引发不必要的误会和冲突。
中西文化禁忌对比
用比喻来代替不吉的词语
• “崩”、“崩殂”、“贺崩”及“山陵崩” 等用来指帝王之死的词语。再如湖南临湘 早上忌说“龙”字,因“灯笼”的“笼” 与“龙”音同,故而把“灯笼”比喻为 “亮壳里”。上海郊县恋人通常忌言 “梨”、 “伞”,而将它们比喻为“圆 果”、“竖笠”,是避讳“离散”的意思。 现代汉语里,士兵打仗受伤叫“挂彩”, 南方则叫“带花”,皆为受伤后扎了绷带 的比喻。
送礼禁忌( taboos in giving presents)
• 英语国家的人在日常交往 中, 尤其是在他们的传统 节日圣诞节, 朋友同事之 间, 家庭成员之间送些小 礼品是常有的事, 但忌送 重礼。因为花费较多送重 礼可能被认为是一种贿赂 行为; 另外, 重礼意味着还 礼时也要重礼, 但他们没 有这种习惯, 也不想这样 做。
英语语言中的禁忌
一般认为包括下列四大类: • 疾病(disease) • 死亡(death) • 性(sex) • 排泄(excretion)
疾病
• 英语中为了避开癌(cancer)这个词,用 “the big C”或“long illness”来代替。 • 19 世纪在西方国家, “社会病(social disease) ”被用来婉称“梅毒” ,如今 被用来婉指“艾滋病” 。
节日禁忌
• 圣诞节是西方的大节日, 这个节日的禁忌主要和圣 诞布丁联系着。不少西方 人认为,搅动布丁能使自 己在未来的一年中万事如 意。因此,在做圣诞布丁 时,家庭的每个成员都至 少要搅动一下布丁,并许 下一个心愿,他们相信这 个心愿极有可能实现。但 要注意,搅动布丁只能按 顺时针方向,不能逆时针 方向;许下的心愿不能告 诉任何人。
• 打喷嚏( sneeze) 是一种生理现象, 但在公共场合或与朋友聚会, 绝对禁 止冲着他人打喷嚏。这是中西都有 的禁忌。实在要打喷嚏或擤鼻子时, 要用纸或手绢捂着鼻子, 转过身去。 事后还要说一声对不起( Excuse me) 周围的人会说一声“上帝保佑 你” ( God bless you) ,或“ 祝你健 康” ( keep fit/wish you healthy) 的 话语, 其来源说法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