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山行
山行整首诗的意思
山行整首诗的意思
山行整首诗的意思是:山石小路远上山巅弯弯又斜斜,白云生发之处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只因爱那枫林晚景我把马车停下,霜染的枫叶胜过鲜艳二月的花。
《山行》是诗人杜牧的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在这首诗中,杜牧以情驭景,敏捷、准确地捕捉足以体现自然美的形象,并把自己的情感融汇其中,使情感美与自然美水乳交融,情景互为一体。
三年级古诗山行的诗意
三年级古诗山行的诗意《山行》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诗。
《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全诗的诗意:弯曲的石头小路远远地伸至深秋的山巅,在白云升腾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停下马车来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霜染后枫叶那鲜艳的红色胜过二月春花。
“远上寒山石径斜”,写山,写山路。
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蜓伸向山头。
“远”字写出了山路的绵长,“斜”字与“上”字呼应,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白云生处有人家”,写云,写人家。
诗人的目光顺着这条山路一直向上望去,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处山石砌成的石屋石墙。
这里的“人家”照应了上句的“石径”,—这一条山间小路,就是那几户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吧?这就把两种景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了。
有白云缭绕,说明山很高。
诗人用横云断岭的手法,让这片片白云遮住读者的视线,却给人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在那白云之上,云外有山,定会有另一种景色吧?对这些景物,诗人只是在作客观的描述。
虽然用了一个“寒”字,也只是为了逗出下文的“晚”字和“霜”字,并不表现诗人的感情倾向。
它毕竟还只是在为后面的描写蓄势—勾勒枫林所在的环境。
“停车坐爱枫林晚”便不同了,倾向性已经很鲜明,很强烈了。
那山路、白云、人家都没有使诗人动心,这枫林晚景却使得他惊喜之情难以抑制。
为了要停下来领略这山林风光,竟然顾不得驱车赶路。
前两句所写的景物已经很美,但诗人爱的却是枫林。
通过前后映衬,已经为描写枫林铺平垫稳,蓄势已足,于是水到渠成,引出了第四句,点明喜爱枫林的原因。
“霜叶红于二月花”,把第三句补足,一片深秋枫林美景具体展现在我们面前了。
诗人惊喜地发现在夕晖晚照下,枫叶流丹,层林如染,真是满山云锦,如烁彩霞,它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还要艳丽呢!难能可贵的是,诗人通过这一片红色,看到了秋天象春天一样的生命力使秋天的山林呈现一种热烈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唐诗《山行》赏析
唐诗《山行》赏析唐诗《山行》赏析【小编寄语】古诗,就是一个艺术作品,一个塑造作者情感世界的`艺术作品,或表达某种情感,或描绘某种期待。
今天,语文小编跟大家分享的《山行》古诗赏析,一起来学习一下。
【年代】:唐【作者】:杜牧——《山行》【内容】: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作者:杜牧斋牧,字牧之,京兆人也。
善属文。
大和二年韦筹榜进士,与厉玄同年。
初未第,来东都,时主司侍郎为崔郾,太学博士吴武陵策蹇进谒曰:“侍郎以峻德伟望,为明君选才,仆敢不薄施尘露。
向偶见文士十数辈,扬眉抵掌,共读一卷文书,览之,乃进士杜牧《阿房宫赋》。
其人,王佐才也。
”因出卷,搢笏朗诵之。
郾大加赏。
曰:“请公与状头!”郾曰:“已得人矣。
”曰:“不得,即请第五人。
更否,则请以赋见还!”辞容激厉。
郾曰:“诸生多言牧疏旷,不拘细行,然敬依所教,不敢易也。
”后又举贤良方正科。
沈传师表为江西团练府巡官。
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
拜侍御史,累迁左补阙,历黄、池、睦三州刺史,以考功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
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利病尤切。
兵法戎机,平昔尽意。
尝以従兄悰更历将相,而已困踬不振,怏怏难平。
卒年五十,临死自写墓志,多焚所为文章。
诗情毫迈,语率惊人。
识者以拟杜甫,故称“大杜““小杜“以别之。
后人评牧诗,如铜丸走坂,骏马注坡,谓圆快奋急也。
牧美容姿,好歌舞,风情颇张,不能自遏。
时淮南称繁盛,不减京华,且多名妓绝色,牧恣心赏,牛相收街吏报杜书记平安帖子至盈箧。
后以御史分司洛阳,时李司徒闲居,家妓为当时第一,宴朝士,以牧风宪,不敢邀。
牧因遣讽李使召己,既至,曰:“闻有紫云者,妙歌舞,孰是“即赠诗曰:“华堂今日绮筵开,谁唤分司御史来。
忽发狂言惊四座,两行红袖一时回。
”意气闲逸,傍若无人,座客莫不称异。
大和末,往湖州,目成一女子,方十余岁,约以十年后吾来典郡,当纳之,结以金币。
洎周墀入相,牧上笺乞守湖州,比至,已十四年,前女子従人,两抱雏矣。
山行古诗的诗意 古诗意思
山行古诗的诗意古诗意思
《山行》古诗的诗意是: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深处,居然还有人家。
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晚景。
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山行》是诗人杜牧的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
诗歌通过诗人的感情倾向,以枫林为主景,绘出了一幅色彩热烈、艳丽的山林秋色图。
远上秋山的石头小路,首先给读者一个远视。
山路的顶端是白云缭绕的地方。
路是人走出来的,因此白云缭绕而不虚无缥缈,寒山蕴含着生气,“白云生处有人家”一句就自然成章。
然而这只是在为后两句蓄势,接下来诗人明确地告诉读者,那么晚了,我还在山前停车,只是因为眼前这满山如火如荼,胜于春花的枫叶。
与远处的白云和并不一定看得见的人家相比,枫林更充满了生命的纯美和活力
全诗构思新颖,布局精巧,于萧瑟秋风中摄取绚丽秋色,与春光争胜,令人赏心悦目。
这首小诗不只是即兴咏景,而且进而咏物言志,是诗人内在精神世界的表露。
《山行》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
山石小路远上山巅弯弯又斜斜,白云生发之处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只因爱那枫林晚景我把马车停下,霜染的枫叶胜过鲜艳二月的花。
古诗山行所表达的情感
古诗山行所表达的情感
《山行》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诗。
诗歌通过诗人的感情倾向,以枫林为主景,绘出了一幅色彩热烈、艳丽的山林秋色图。
《山行》原文: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诗歌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欣赏之情。
同时,诗歌也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宁静、和谐和神秘的欣赏,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追求之情。
《山行》的诗意是: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深处,居然还有人家。
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晚景。
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傍晚枫树林中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欣赏之情。
山行古诗的意思注释
山行古诗的意思注释关键信息项:1、古诗《山行》的作者2、古诗原文3、诗句中重点字词的解释4、诗句的整体意思解读5、古诗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6、古诗的创作背景(如有相关确切资料)11 古诗《山行》介绍《山行》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以其清新自然的笔触和深远的意境而广为流传。
111 原文呈现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12 重点字词解释“远上”:指登上远处的。
“寒山”:深秋季节的山。
“石径”:石头铺成的小路。
“斜”:此字读 xiá,为倾斜的意思。
“白云生处”: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
“坐”:因为。
“霜叶”:经霜的枫叶。
12 诗句意思解读首句“远上寒山石径斜”,描绘了一条蜿蜒曲折的石头小路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
“远上”写出了山路的绵长,“寒山”点明了季节,给人以清冷的感觉,“石径斜”则形象地展现了小路的崎岖。
第二句“白云生处有人家”,在白云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这一句不仅展现了山中的高远和清幽,也给整幅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气和温暖。
第三句“停车坐爱枫林晚”,诗人因为喜爱这傍晚的枫林美景而停下了马车。
“坐爱”表达了诗人对枫林景色的陶醉和喜爱之情。
末句“霜叶红于二月花”,经霜的枫叶比二月的春花还要红艳。
通过对比,突出了枫叶的艳丽和生机,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121 情感与意境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日山行所见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诗中的意境高远、清新,既展现了秋天山林的宁静与美丽,又透露出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
杜牧在诗中营造了一种空灵、深邃的氛围,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绚丽多彩的枫林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
122 创作背景(如有相关确切资料)关于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目前尚无确凿的历史记载。
然而,结合杜牧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他的诗歌风格,可以推测此诗可能是在他游历山川、感受自然之美的过程中所作。
《山行》原文及翻译赏析
《山行》原文及翻译赏析《山行》原文及翻译赏析5篇《山行》原文及翻译赏析1山行·布谷飞飞劝早耕清朝姚鼐布谷飞飞劝早耕,舂锄扑扑趁春晴。
千层石树遥行路,一带山田放水声。
《山行·布谷飞飞劝早耕》译文布谷飞来飞去的劝说人们早些耕种,白鹭趁着天晴在天上扑打着翅膀。
在层层石树之间的路上行走,听得山里田园放水的声音。
《山行·布谷飞飞劝早耕》注释舂(chōng)锄:白鹭;扑扑:扑打翅膀。
《山行·布谷飞飞劝早耕》赏析开头两句用形象而整饬的对仗句式刻画两种鸟儿的活动,为写春耕营造一种正当其时的氛围。
布谷鸟即杜鹃,是人们再熟悉不过的,它在南方春天耕种季节鸣叫,它“播谷播谷”的叫声听上去就像在催人种谷一样,所以叫布谷鸟。
一“劝”字,将布谷鸟的叫声人格化,形象生动而富有情味。
舂锄即白鹭,它也是江南常见的一种鸟类,全身雪白,两腿细长,喜欢在水田与河边活动。
这种鸟在水中起飞,很远就能听到翅膀打水的“扑扑”的声音,当它们成群地在清澈的水边、绿色的山野、湛蓝的碧空飞翔时是很美的,所以杜甫留下了“一行白鹭上青天”千古佳句。
该诗中,作者着一“趁”字,同样将舂锄人格化,好像它明白风和日丽的大好春光转瞬即逝似的,因此要抓紧时间一展风姿。
可以说,春耕期间山间这两种鸟的活动,既将春天的山乡点染得生机勃勃,又为下文写春耕营造了浓浓的氛围。
第三句写扣题发挥,从仰望的角度写山路之陡峭曲曲。
从山下向上望去,只见山路盘旋而上,被层层叠叠的树木和岩石遮断阻隔,有时又露出那么一小段,就这样时断时续,蜿蜒而上,层层盘旋,越盘越高,越高越细。
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巧妙的视角,将江南山路的特点形象地表现出来了,也凸显了山乡生活的大背景。
同时,又暗扣了一“行”,暗写了诗人沿山路而上,边登山边欣赏的情形,给人以无穷的想象和回味。
如果没有这一句,那么最后通过山田放水声写春耕也就没有依据了。
最后一句是全诗的主旨所在,写的是山乡农民放水播谷的繁忙景象。
【经典诗句】古诗山行的诗意_古诗山行的意思
【经典诗句】古诗山行的诗意_古诗山行的意思[导语]《山行》作者: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注释: 1、山行:在山中行走。
2、寒山:指深秋时候的山。
3、径:小路。
4、白云生处: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山行》作者: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注释:1、山行:在山中行走。
2、寒山:指深秋时候的山。
3、径:小路。
4、白云生处: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
5、斜:此字读xiá,为伸向的意思。
6、坐:因为。
译文:山石小路远上山巅弯弯又斜斜,白云生发之处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只因爱那枫林晚景我把马车停下,霜染的枫叶胜过鲜艳二月的花。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
首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
“寒”字点明深秋季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游山。
次句“白云深处有人家”,描写人山行时所看到的远处风光。
一个“生”字,形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
“有人家”三字会使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从而感到深山充满生气,没有一点儿死寂的恐怖。
“有人家”三字还照应了上句中的“石径”,因为这“石径”便是山里居民的通道。
第三句“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字解释为“因为”。
因为夕照枫林的晚景实在太迷人了,所以诗人特地停车观赏。
这句中的“晚”字用得无比精妙,它蕴含多层意思:(1)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傍晚之景。
(2)因为傍晚才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
(3)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红叶喜爱之极。
(4)因为停车甚久,观察入微,才能悟出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富有理趣的警句。
“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全诗的中心句。
三年级上册古诗《山行》的诗意
三年级上册古诗《山行》的诗意杜牧诗《山行》原文和翻译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
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杜牧诗《山行》原文和翻译,欢迎来参考!【原文】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注释】山行:在山里行走。
寒山:指深秋时节的山。
石径:石头小路。
白云生处:指山林的深处,白云生出的地方。
坐:因为、由于。
红于:于红,比……红。
【翻译】深秋的傍晚,上得山来,眼前一条石头小路,盘旋屈曲地向山林深处蜿蜒伸展,在山林中升起白云的地方,隐约可见有居住的人家。
山路旁大片的枫林,景色撩人,不仅停车观赏,那经历了秋霜的枫叶,比春天里的鲜花还要鲜艳。
【赏析一】杜牧(803年~805年),字牧之,号樊川,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代诗人,时称“小杜”。
他的作品多为讥评时事之作,其诗风格豪爽清丽,独树一帜。
其写景小诗,清新生动隽永。
这首诗描写了山行途中所见,全篇画意与诗情相互生发,随着诗人悠然自得的行迹展开,信笔写来,尤以最后一句意味无穷,表达了诗人奋发向上的精神,极富感染力。
“远上寒山石径斜”,写山,写山中小路。
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蜓伸向山林深处。
“远”字写出了山路的悠长,“斜(xiá)”字与“上”字呼应,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写出了小路屈曲盘旋的特点。
“白云生处有人家”,写人家。
诗人的目光顺着这条山路一直向上望去,在升起如云炊烟的地方,有几户人家的居所掩映的山林之中,“白云”之下。
这里的“人家”照应了上句的“石径”,这斜长屈曲悠远的山间小路,和那几户人家应该有关吧?这就把两种景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了。
“停车坐爱枫林晚”是写诗人的行为变化,走着走着,诗人停下来了,因为什么?因为那些“红于二月花”的“霜叶”,那枫叶经过秋霜的洗礼之后,特别的鲜艳火红,连二月的鲜花也比不上。
那山路,那白云、那人家都没有使诗人动心,而这枫林晚景却令他惊喜到停下来观赏,顾不得驱车赶路,足见其美的程度。
山行古诗7首
以下是7 首关于山行的古诗:
《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行留客》——张旭山光物态弄春辉,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山行》——姚范百道飞泉喷雨珠,春风窈窕绿蘼芜。
山田水满秧针出,一路斜阳听鹧鸪。
《山行》——项斯青枥林深亦有人,一渠流水数家分。
山当日午回峰影,草带泥痕过鹿群。
蒸茗气从茅舍出,缲丝声隔竹篱闻。
行逢卖药归来客,不惜相随入岛云。
《山行》——叶茵青山不识我姓字,我亦不识青山名。
飞来白鸟似相识,对我对山三两声。
《山行》——雍陶野花幽鸟几千般,头白山僧遍识难。
世上何人怜苦节,应须细问子瞻禅。
《山行》——戴叔伦山行分曙色,一路见人稀。
野鸟啼还歇,林花堕不飞。
云迷栖鹤寺,水涩钓鱼矶。
回首天将暝,逢僧话未归。
古诗山行的大意
古诗山行的大意古诗山行的大意如下:山石小路远上山巅弯弯又斜斜,白云生发之处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只因爱那枫林晚景我把马车停下,霜染的枫叶胜过鲜艳二月的花。
《山行》全诗杜牧朝代:唐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注释1.山行:在山中行走。
2.寒山:指深秋时候的山。
3.径:小路。
4.白云生处: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
5.斜:此字读xiá,为伸向的意思。
6.坐:因为。
赏析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
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这些景物不是并列的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主有从,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有的则处于陪衬地位。
简单来说,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
“远上寒山石径斜”,写山,写山路。
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蜓伸向山头。
“远”字写出了山路的绵长,“斜”字与“上”字呼应,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白云生处有人家”,写云,写人家。
诗人的目光顺着这条山路一直向上望去,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处山石砌成的石屋石墙。
这里的“人家”照应了上句的“石径”,—这一条山间小路,就是那几户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吧?这就把两种景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了。
有白云缭绕,说明山很高。
诗人用横云断岭的手法,让这片片白云遮住读者的视线,却给人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在那白云之上,云外有山,定会有另一种景色吧?对这些景物,诗人只是在作客观的描述。
虽然用了一个“寒”字,也只是为了逗出下文的“晚”字和“霜”字,并不表现诗人的感情倾向。
它毕竟还只是在为后面的描写蓄势—勾勒枫林所在的环境。
“停车坐爱枫林晚”便不同了,倾向性已经很鲜明,很强烈了。
那山路、白云、人家都没有使诗人动心,这枫林晚景却使得他惊喜之情难以抑制。
为了要停下来领略这山林风光,竟然顾不得驱车赶路。
前两句所写的景物已经很美,但诗人爱的却是枫林。
古诗《山行》译文
古诗《山行》译文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
月花。
咱来说说这的译文哈!
“远上寒山石径斜”,这不就是说我沿着弯弯曲曲的石头小路,一直
往那寒冷的山上走嘛。
就好像咱们去爬山,那山路可不是平坦笔直的,是吧?
“白云生处有人家”,哎呀,在那白云缭绕的地方居然还有人家。
这
多神奇呀!想象一下,你在山里走着走着,突然发现云雾里有几间房子,像不像仙境里的住处?
“停车坐爱枫林晚”,我停下马车,就因为太喜欢这傍晚的枫林啦!
这不就跟咱们有时候看到特别美的风景,就走不动道了一个样嘛!
“霜叶红于二月花”,那经霜的枫叶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红呢!你说这
枫叶得多美呀,难道不比春天的花还迷人?
我觉得呀,这首诗的译文把秋天山里的美景描绘得活灵活现的,让
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诗人当时的那种陶醉和喜爱。
这不就是古
诗的魅力所在吗?。
《山行》古诗赏析
山行
原文: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文字注释:
山行:在山中行走。
寒山:指秋未时候的山。
径:小道。
斜:引向的意思。
红于二月花:比二月里开的花还娇艳。
于:比
坐爱:因为
翻译:
顺着一条曲曲弯弯的小路上山,没想到在那个白云深处,居然还有人家居住。
停下车来,是由于钟爱这秋未枫林晚景。
枫树叶经秋天寒霜染过,比二月春花还要娇艳。
赏析:
《山行》是诗人杜牧的一首描绘和歌颂秋未山中景色的七言绝句。
这首古诗描绘的是一幅动人的山中秋景图:山道、人家、云朵、枫叶,组成一幅自然和谐的画面。
在这首诗中,杜牧以情驭景,灵巧、清晰地抓取能够表现自然之美的形象,然后把自己的情感汇聚其中,使情感的美与自然之美浑然一体,场景互为一体。
本诗咏颂山中秋景,展现了一幅美妙、清悠的秋天斜日的山色图。
前两句描写黄昏时候山中的明艳风景:深山老林之中的寺院为绿树所拥簇,霞光掠过山亭;后两句写山中之清幽:这是美丽的秋天却没有游客来欣赏,路上仅有松花在不时地飘下。
整诗共四句,句句描景,一、三写静,二、四句寓动于静而愈发其静,技法新巧独特,描绘精巧。
整诗不用激烈的对比、衬托来增强画意,只是淡淡地轻描漫拨,来传递静寂中的些许动感,描绘精巧。
同时在描写中又非常注意色调的变换:绿色的树林、红色的霞光以及铺满地面的松花,在静而动的山中图画中
又染上了独特的色彩。
本诗洋溢着诗人对这个世界的钟爱以及安闲自得的乐趣,表达了诗人独自一人山行时趋尘出尘脱俗的感觉。
山行古诗的意思翻译赏析
山行古诗的意思翻译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小学资料、初中资料、高中资料、大学资料、文言文、中考资料、高考资料、近义词、反义词、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imary school materials, junior high school materials, senior high school materials, university materials, classical Chinese, senior high school examination materials,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materials, synonyms, antonym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山行古诗的意思翻译赏析《山行》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诗。
描写山行的古诗10首
描写山行的古诗10首1.《山行》清·施闰章野寺分晴树,山亭过晚霞。
春深无客到,一路落松花。
2.《山行》唐·杜牧家住白云山北,路迷碧水桥东。
短发潇潇暮雨,长襟落落秋风。
3.《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4.《山行》清·姚范百道飞泉喷雨珠,春风窈窕绿蘼芜。
山田水满秧针出,一路斜阳听鹧鸪。
5.《鲁山山行》宋·梅尧臣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6.《山行即事》宋·王质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
荷雨洒衣湿,蘋风吹袖清。
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
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
7.《入昌松东界山行》唐·高适鸟道几登顿,马蹄无暂闲。
崎岖出长坂,合沓犹前山。
石激水流处,天寒松色间。
王程应未尽,且莫顾刀环。
8.《暮秋山行》唐·岑参疲马卧长坂,夕阳下通津。
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
苍旻霁凉雨,石路无飞尘。
千念集暮节,万籁悲萧辰。
鶗鴂昨夜鸣,蕙草色已陈。
况在远行客,自然多苦辛。
9.《赴彭州山行之作》唐·高适峭壁连崆峒,攒峰叠翠微。
鸟声堪驻马,林色可忘机。
怪石时侵径,轻萝乍拂衣。
路长愁作客,年老更思归。
且悦岩峦胜,宁嗟意绪违。
山行应未尽,谁与玩芳菲?10.《山行》唐·项斯青枥林深亦有人,一渠流水数家分。
山当日午回峰影,草带泥痕过鹿群。
蒸茗气从茅舍出,缲丝声隔竹篱闻。
行逢卖药归来客,不惜相随入岛云。
古诗山行的意思
古诗山行的意思《山行》是唐代诗人杜牧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为:“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意境优美,韵味无穷。
“远上寒山石径斜”,诗人开篇便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寒山远景图。
“远上”二字,表明诗人是在山下眺望远处的山峦。
“寒山”点明了季节,给人一种清冷、萧瑟之感。
而“石径斜”则描绘出了一条蜿蜒曲折的山间小路,顺着山势向上延伸。
这条小路或许崎岖不平,或许布满了碎石和杂草,但它却引领着诗人的目光不断向山上探寻。
一个“斜”字,不仅形象地写出了山路的形态,也增添了几分灵动和活泼。
“白云生处有人家”,在那白云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可以看到几户人家。
这一句给整个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气和温暖。
想象一下,在这清冷的寒山之中,竟有几户人家居住在白云深处,他们的生活该是多么宁静和安逸。
这里的“白云生处”并非指白云形成的地方,而是指白云缭绕的地方,给人一种飘渺、神秘的感觉。
这户人家或许是隐士的居所,或许是普通的山民,但他们的存在,让这片山林不再那么孤寂。
“停车坐爱枫林晚”,这一句是整首诗的关键所在。
诗人因为喜爱这傍晚时分的枫林美景,所以停下了马车。
“停车”二字,表现出诗人被眼前的美景深深吸引,情不自禁地驻足观赏。
“坐爱”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枫林的喜爱之情。
一个“晚”字,点明了时间,此时已是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洒在枫叶上,使得枫叶更加绚烂夺目。
“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诗人对枫叶的赞美。
经霜的枫叶比二月的春花还要红艳。
二月的春花固然娇艳,但枫叶在经历了风霜的洗礼后,却展现出了一种更加深沉、更加浓郁的美。
这种美不仅在于它的色彩鲜艳,更在于它所蕴含的坚韧和顽强。
诗人通过对比的手法,将枫叶与春花相比较,突出了枫叶独特的魅力。
整首诗以其清新自然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杜牧在这首诗中,没有直接抒发自己的情感,而是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他内心的喜悦和陶醉。
古诗山行的原文
古诗山行的原文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一、解析。
1. 首句“远上寒山石径斜”- “远上”就是向远处延伸的意思。
诗人远远望去,那山路是朝着寒山的方向延伸的。
这个“寒山”呢,可不光是说山很冷,它还带着一种秋意凉凉的感觉。
你想啊,秋天的山,树叶开始落了,风一吹,凉飕飕的。
“石径斜”,这山路是歪歪斜斜的,可不是那种笔直的大道。
就像我们去爬山的时候,很多山路都是弯弯曲曲的,这样写特别有画面感,感觉那山路就像一条小蛇在山间蜿蜒爬行似的。
2. 第二句“白云生处有人家”- 这一句超有意境。
“白云生处”,就好像那白云是从山里冒出来的一样。
在那白云缭绕的地方,居然还有人家。
你可以想象一下,在高高的山上,云雾缥缈之中,隐隐约约有几间小房子。
这家人住在这么高的地方,感觉就像住在仙境里一样。
他们是不是每天早上一推开窗户,就能看到白云在身边飘来飘去呢?这也说明山很高,因为只有山高了,才会有白云在附近产生。
3. 第三句“停车坐爱枫林晚”- “停车”就是停下马车或者牛车之类的(古代的交通工具啦)。
“坐”在这里可不是坐下的意思,而是“因为”的意思哦。
诗人为什么要停车呢?原来是因为他太喜爱这傍晚的枫林了。
你想啊,在夕阳的映照下,一片火红的枫林该有多美啊。
就像我们在路上看到特别美的景色,也会忍不住停下来好好欣赏一番。
4. 末句“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一句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
“霜叶”就是被霜打过的枫叶。
一般来说,二月的花是很鲜艳的,像桃花啊、杏花啊,红的粉的特别好看。
可是诗人却说这被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的花还要红。
这就很厉害了,他把秋天的枫叶写得比春天的花还美。
这说明诗人特别会发现美,别人都觉得春天的花美,他却看到了秋天枫叶独特的美。
而且这个“红于”用得很妙,直接把枫叶和二月花作比较,让我们一下子就感受到了枫叶的红得热烈,红得独特。
古诗山行的全文和意思
《山行》古诗的意思如下:
深秋时节,沿着远处的石子铺成的倾斜小路上山,在那生出白云的地方居然还有几户人家。
停下马车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经过深秋寒霜的枫叶,比二月的春花还要红。
创作背景:
这首诗记述了一次远山旅行,其具体创作时间难以确证。
作者深秋时节登山赏景,沉醉于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之中,于是创作此诗以记之。
作品简介与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
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这些景物不是并列的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主有从,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有的则处于陪衬地位。
简单来说,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
诗人没有像古代一般文人那样,在秋季到来的时候,哀伤叹息。
他歌颂的是大自然的秋色美,体现出了豪爽向上的精神,有一种英爽俊拔之气拂诸笔端,表现了诗人的才气,也表现了诗人的见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山行
本文是关于诗词名句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古诗山行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注释:
1、山行:在山中行走。
2、寒山:指深秋时候的山。
3、径:小路。
4、白云生处:白云缭绕而生的地方。
5、坐:因为;由于。
6、斜:此字读xiá
译文:
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缭绕而生的地方,居然还有人家。
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的枫林晚景。
经霜的枫叶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红。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小诗。
首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
“寒”字点明深秋季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游山。
次句“白云生处有人家”,描写诗人山行时所看到的远处风光。
一个“生”字,形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
“有人家”三字会使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从而感到深山充满生气,没有一点儿死寂的恐怖。
“有人家”三字还照应了上句中的“石径”,因为这“石径”便是山里居民的通道。
第三句“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字解释为“因为”。
因为夕照枫林的晚景实在太迷人了,所以诗人特地停车观赏。
这句中的“晚”字用得无比精妙,它蕴含多层意思:(1)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傍晚之景。
(2)因为傍晚才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
(3)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红叶喜爱之极。
(4)因为停车甚久,观察入微,才能悟出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富有理趣的警句。
“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全诗的中心句。
前三句的描写都是在为这句铺垫和烘托。
诗人为什么用“红于”而不用“红如”?因为“红如”不过和春花一样,无非是装点自然美景而已;而“红于”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
风霜考验。
这首小诗不只是即兴咏景,而且进而咏物言志,是诗人内在精神世界的表露,志趣的寄托,因而能给读者启迪和鼓舞。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
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这些景物不是并列的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主有从,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有的则处于陪衬地位。
简单来说,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
“远上寒山石径斜”,写山,写山路。
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蜓伸向山头。
“远”字写出了山路的绵长,“斜”字与“上”字呼应,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白云生处有人家”,写云,写人家。
诗人的目光顺着这条山路一直向上望去,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处山石砌成的石屋石墙。
这里的“人家”照应了上句的“石径”,—这一条山间小路,就是那几户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吧?这就把两种景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了。
有白云缭绕,说明山很高。
诗人用横云断岭的手法,让这片片白云遮住读者的视线,却给人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在那白云之上,云外有山,定会有另一种景色吧?
对这些景物,诗人只是在作客观的描述。
虽然用了一个“寒”字,也只是为了逗出下文的“晚”字和“霜”字,并不表现诗人的感情倾向。
它毕竟还只是在为后面的描写蓄势—勾勒枫林所在的环境。
“停车坐爱枫林晚”便不同了,倾向性已经很鲜明,很强烈了。
那山路、白云、人家都没有使诗人动心,这枫林晚景却使得他惊喜之情难以抑制。
为了要停下来领略这山林风光,竟然顾不得驱车赶路。
前两句所写的景物已经很美,但诗人爱的却是枫林。
通过前后映衬,已经为描写枫林铺平垫稳,蓄势已足,于是水到渠成,引出了第四句,点明喜爱枫林的原因。
“霜叶红于二月花”,把第三句补足,一片深秋枫林美景具体展现在我们面前了。
诗人惊喜地发现在夕晖晚照下,枫叶流丹,层林如染,真是满山云锦,如烁彩霞,它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还要艳丽呢!难能可贵的是,诗人通过这一片红色,看到了秋天像春天一样的生命力使秋天的山林呈现一种热烈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诗人没有象一般封建文人那样,在秋季到来的时候,哀伤叹息,他歌颂的是大自然的秋色美,体现出了豪爽向上的精神,有一种英爽俊拔之气拂拂笔端,表现了诗人的才气,也表现了诗人的见地。
这是一首秋色的赞歌。
第四句是全诗的中心,是诗人浓墨重彩、凝聚笔力写出来的。
不仅前两句疏淡的景致成了这艳丽秋色的衬托,即使“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看似抒情叙事,实际上也起着写景衬托的作用:那停车而望、陶然而醉的诗人,也成了景色的一部分,有了这种景象,才更显出秋色的迷人。
而一笔重写之后,戛然便止,又显得情韵悠扬,余味无穷。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