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加强混凝土生产与施工过程得质量控制,促进技术进步,确保混凝土得质量,制订本标准。
第1、0、2条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得普通混凝土质量控制。
第1、0、3条混凝土得质量控制应包括初步控制、生产控制与合格控制。
实施混凝土质量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通过对原材料得质量检验与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得确定与控制、混凝土生产与施工过程各工序得质量检验与控制、以及合格性检验控制,使混凝土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二、在生产与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检测,计算统计参数,应用各种质量管理图表,掌握动态信息,控制整个生产与施工期间得混凝土质量,并遵循升级循环得方式,制订改进与提高质量得措施,完善质量控制过程,使混凝土质量稳定提高。
三、必须配备相应得技术人员与必要得检验及试验设备,建立与健全必要得技术管理与质量控制制度。
第1、0、4条对混凝土得质量控制,除应遵守本标准得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得规定。
第二章混凝土得质量要求第一节混凝土拌合物第2、1、1条混凝土拌合物得各项质量指标应按下列规定检验:一、各种混凝土拌合物均应检验其稠度;二、掺引气型外加剂得混凝土拌合物应检验其含气量;三、根据需要应检验混凝土拌合物得水灰比、水泥含量及均匀性。
(Ⅰ)稠度第2、1、2条混凝土拌合物得稠度应以坍落度或维勃稠度表示,坍落度适用于塑性与流动性混凝土拌合物,维勃稠度适用于干硬性混凝土拌合物。
其检测方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得规定进行。
第2、1、3条混凝土拌合物根据其坍落度大小,可分为4级,并应符合表2、1、3得规定。
注:坍落度检测结果,在分级评定时,其表达取舍至临近得10mm第2、1、4条混凝土拌合物根据其维勃稠度大小,可分为4级,并应符合表2、1、4得规定。
1、5-2得规定。
坍落度允许偏差 表2、1、5-1 维勃稠度允许偏差 表2、1、5-2(Ⅱ)含气量 第2、1、6条 掺引气型外加剂混凝土得含气量应满足设计与施工工艺得要求。
GB50164-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混凝土质量控制(一)GB50164-20114月2日颁布5月1日执行前言•什么是混凝土的质量?•混凝土拌合物不是最终产品,完成最终产品的是混凝土工程。
•合格的混凝土工程质量:达到处于具体环境的具体工程所要求的各项性能指标和匀质性,并且体积稳度。
•上述要求首先由原材料来保证,然而高质量的配制如果脱离工艺,仍无法保证工程质量。
决定混凝土最终质量的关键是工艺。
•混凝土工程已被分离到不同行业(原材料、配制搅拌、施工),混凝土工程的责任者难以确定。
产生问题时,必然纠纷不断。
•混凝土工作者当前只能且必须做的是对脱离工艺的混凝土拌合物负责。
•管住混凝土工艺的环节是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和监理的不可推卸的责任。
1、总则1.0.1 为加强混凝土质量控制,促进混凝土技术进步,确保混凝土工程质量,制订本1.0.2 本适用于建设工程的普通混凝土质量控制1.0.3混凝土质量控制除应符合本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有关国家的规定。
2、原材料质量控制2.1 水泥2.1.1 水泥的选择:•水泥品种与强度等级应根据设计、施工要求以及工程所处环境确定。
•对于一般建筑结构及预制构件的普通混凝土,宜采用通用硅酸盐和水泥•高强混凝土和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有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要求的混凝土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硅酸盐水泥和普通水泥胶砂强度较高,适合配制高强度混凝土,可掺用较多的矿物掺和料来改善高强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参加混合材较少,有利于配制抗冻混凝土•有预防碱骨料反应要求的混凝土工程,采用碱含量不大于0.6%的低碱水泥•采用低热水泥有利于限制大体积混凝土由温度应力引起的裂缝。
2.1.2水泥质量控制项目:凝结时间、安定性、胶砂强度、氧化镁和氯离子含量,低碱水泥还包括碱含量中、低热水泥还包括水化热2.1.3应用方面尚应符合以下规定1宜采用旋窑或新型干法窑生产的水泥2水泥砖的混合材品种和掺量应得到明示3用于生产混凝土的水泥温度不宜高于60℃•细度为选择性指标,没有列入主要控制项目,但水泥出厂检验报告中有细度检验内容;三氧化硫、烧失量和不溶物等化学项目可在选择水泥时检验,工程质量控制可以出厂检验为依据。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第一节混凝土拌合物1.1.1、各项质量指标检验:1、稠度。
通过塌落度(适用于塑性和流动性混凝土)或维勃稠度表示(适用于干硬混凝土);大于等于100mm塌落度混凝土允许偏差±30mm;2、外加剂。
掺引气型外加剂的混凝土应检查其含气量(粗骨料最大粒径40mm的混凝土含气量限值4.5%,允许偏差范围±1.5%)。
引气剂的作用:⑴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混凝土中形成大量微小的封闭球形气泡,减少骨料间的摩擦力,增加混凝土的流动性。
若流动性不变,可减少水泥用量⑵降低混凝土强度:由于气泡的存在,①使其弹性变形增大,对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是有利的②减小混凝土的受力面积⑶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包括抗渗性(混凝土试件在抗渗试验时所承受的最大水压力)和抗冻性(混凝土试件所能承受的反复冻融循环次数):气泡的存在,堵塞或隔断混凝土中毛细管渗水通道,改变了混凝土的孔结构。
3、水灰比、水泥含量及均匀性。
第二节混凝土质量初步控制1、骨料质量检验:有质量证明书。
应按批检验其颗粒级配、含泥量及粗骨料的针片状颗粒含量,海砂还检验其氯盐含量。
2、粉煤灰等掺合料检验:烧失量及有害物质含量。
3、外加剂检验:有质量证明书。
检验其氯化物、硫酸盐等有害物质含量。
第二节C50以上高标号混凝土原材料要求1、水泥:水泥强度等级与混凝土标号之比0.9~1.5。
2、碎石:⑴碎石的抗压强度与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之比不应小于2.0⑵最大粒径不易大于25mm⑶含泥量不大于0.5%3、细骨料:含泥量不大于2%4、粉煤灰:采用一级粉煤灰(超细粉煤灰)。
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标准
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标准一、前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材料,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工程的安全性、使用寿命和经济效益。
因此,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是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的关键。
本文将从水泥、骨料、粉煤灰、膨胀剂、外加剂等方面,详细介绍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标准。
二、水泥水泥是混凝土的主要胶凝材料,其质量对混凝土的强度、抗裂性、耐久性等指标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水泥的质量控制应遵循以下标准:1. 外观质量:水泥应呈灰色或浅黄色,无结块、凝结、沉淀物和其他杂质。
2. 物理性能:水泥应符合以下要求:(1)初始和终凝时间应符合标准要求;(2)比表面积应在280-550m2/kg之间;(3)标准稠度应在0.78-0.90之间;(4)28d抗压强度应符合标准要求。
3. 化学性能:水泥的化学性能应符合以下要求:(1)硅酸盐含量不低于60%;(2)氧化钙含量不高于6%;(3)游离石灰含量不高于4%;(4)硫酸盐含量不高于3.5%。
三、骨料骨料是混凝土的主要骨架材料,其质量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耐久性等指标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骨料的质量控制应遵循以下标准:1. 外观质量:骨料应呈均匀色泽,无泥块、泥包、裂纹、腐蚀、硬块和其他杂质。
2. 物理性能:骨料的物理性能应符合以下要求:(1)骨料强度应符合标准要求;(2)骨料吸水率应在2-5%之间;(3)骨料含泥量应低于2%。
3. 化学性能:骨料的化学性质应符合以下要求:(1)含碱量应低于1.0%;(2)含有害物质的量应低于标准要求。
四、粉煤灰粉煤灰是混凝土中的一种矿物掺合料,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耐久性和强度等指标。
因此,粉煤灰的质量控制应遵循以下标准:1. 外观质量:粉煤灰应呈细粉状,无结块、凝结、沉淀物和其他杂质。
2. 物理性能:粉煤灰的物理性质应符合以下要求:(1)比表面积应在300-600m2/kg之间;(2)标准稠度应在0.85-1.05之间。
3. 化学性质:粉煤灰的化学性质应符合以下要求:(1)SiO2+Al2O3+Fe2O3含量不低于70%;(2)SO3含量不高于5%;(3)LOI(可燃物含量)不高于6%。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其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1. 原材料控制
混凝土的质量取决于原材料的质量,因此必须对原材料进行严格控制。
水泥应符合国家标准,骨料和砂应符合国家标准,水应符合符合国家标准。
原材料的供应商应有资质,并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2. 配比控制
混凝土的配比应根据工程要求进行控制。
配比设计要满足强度、耐久性和施工性能等要求。
配比计算应符合国家标准,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
3. 浇注过程控制
混凝土的浇注过程应符合国家标准和施工规范。
例如,浇注前应进行充分的拌合,以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一致性。
浇注时应注意振捣,以排除混凝土中的气泡。
还应注意浇注速度和浇注方式,以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一性。
4. 养护控制
混凝土的养护是保证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关键。
国家标准规定了混凝土养护的时间和条件。
在养护期间,应保持混凝土湿润,并避免湿度和温度的剧烈变化。
此外,还应定期检查和维护混凝土结构,以确保其质量和性能。
5. 强度检测控制
混凝土的强度是其最重要的性能之一。
根据国家标准,应定期对混凝土进行强度检测。
通过取样和试验,确定混凝土的强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如果混凝土的强度不合格,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总之,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涉及原材料控制、配比控制、浇注过程控制、养护控制和强度检测控制等多个方面。
通过严格控制这些环节,可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和耐久性。
砼质量控制标准
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混凝土的质量要求第一节混凝土拌合物(Ⅰ)稠度(Ⅱ)含气量(Ⅲ)水灰比和水泥含量(Ⅳ)均匀性第二节混凝土强度第三节混凝土耐久性第三章混凝土质量的初步控制第一节组成材料的质量控制(Ⅰ)水泥(Ⅱ)骨料(Ⅲ)水(Ⅳ)掺合料(Ⅴ)外加剂第二节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与控制第四章混凝土质量的生产控制第一节计量第二节搅拌第三节运输第四节浇筑前的检查第五节浇筑第六节养护附录附加说明第一章总则第1. 0. 1条为加强混凝土生产和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促进技术进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制订本标准。
第1.0.2条本标准合用于工业与民用建造的普通混凝土质量控制。
第1. 0. 3条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应包括初步控制、生产控制和合格控制。
实施混凝土质量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通过对原材料的质量检验与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与控制、混凝土生产和施工过程各工序的质量检验与控制、以及合格性检验控制,使混凝土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二、在生产和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检测,计算统计参数,应用各种质量管理图表,掌握动态信息,控制整个生产和施工期间的混凝土质量,并遵循升级循环的方式,制订改进与提高质量的措施,完善质量控制过程,使混凝土质量稳定提高。
三、必须配备相应的技术人员和必要的检验及试验设备,建立和健全必要的技术管理与质量控制制度。
第1. 0. 4条对混凝土的质量控制,除应遵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第二章混凝土的质量要求第一节混凝土拌合物第2.1.1条混凝土拌合物的各项质量指标应按下列规定检验:一、各种混凝土拌合物均应检验其稠度;二、掺引气型外加剂的混凝土拌合物应检验其含气量;三、根据需要应检验混凝土拌合物的水灰比、水泥含量及均匀性。
(Ⅰ)稠度第2. 1. 2条混凝土拌合物的稠度应以坍落度或者维勃稠度表示,坍落度合用于塑性和流动性混凝土拌合物,维勃稠度合用于干硬性混凝土拌合物。
其检测方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的规定进行。
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标准
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标准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标准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地基、路面等方面。
而混凝土的质量问题往往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性、耐久性和使用寿命。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施工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标准出发,探讨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标准,并分享个人观点和理解。
一、指标标准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配合比标准混凝土的配合比直接决定了混凝土的强度、流动性和耐久性等性能指标。
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和设计规范,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确保混凝土拥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和抗压强度。
2. 原材料标准混凝土的原材料包括水泥、砂、石子和外加剂等。
这些原材料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整体性能。
在施工过程中,应选择质量合格的原材料,并依据相关标准进行检查和验收,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3. 浇筑标准浇筑是混凝土施工的关键环节,直接决定了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确保浇筑工艺的合理性,包括温度控制、振捣方式、浇筑顺序等。
还需要注意防止混凝土的二次污染,如杂质的控制和污水的排放等。
4. 养护标准养护是混凝土施工后的关键环节,用于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在养护过程中,应根据混凝土的具体要求和设计规范,采取适当的养护方式,如覆盖保湿、喷雾养护等。
养护时间也是一个关键因素,通常需要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前保持养护状态。
以上几个指标标准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合理掌握和应用这些标准,可以有效保证混凝土施工的质量。
二、个人观点和理解我个人认为,在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过程中,追求高标准和高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混凝土是承担结构荷载的重要部分,其强度和稳定性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物的安全性。
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也与建筑的使用寿命和维修成本密切相关。
在混凝土施工中,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控制,确保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是建筑行业的基本要求。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关键信息项:1、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标准水泥的品种、强度等级、性能指标骨料的种类、粒径、级配、含泥量外加剂的类型、性能、掺量掺和料的品种、质量、掺量水的质量要求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求强度等级的确定坍落度的设定范围耐久性指标的考虑配合比的计算方法和调整原则3、混凝土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原材料的计量精度搅拌时间和搅拌方式运输过程中的注意事项4、混凝土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浇筑方法和顺序振捣方式和时间施工缝和后浇带的处理养护方式和养护时间5、混凝土质量检验和评定检验项目和检验频率强度评定方法外观质量的检查标准11 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标准111 水泥水泥应根据混凝土工程的特点、环境条件及设计要求,选用适当品种和强度等级的水泥。
水泥的各项性能指标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等特殊工程,应选用相应特性的水泥。
112 骨料骨料包括粗骨料和细骨料。
粗骨料应选用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粒径符合要求的碎石或卵石,其含泥量、泥块含量、针片状颗粒含量等应符合相关标准。
细骨料应选用级配合理、质地坚硬、洁净的天然砂或人工砂,其含泥量、泥块含量等指标应符合规定。
113 外加剂外加剂的选用应根据混凝土的性能要求、施工条件和环境等因素确定。
外加剂的品种、性能和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并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要求。
外加剂的质量应稳定,不得对混凝土的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114 掺和料掺和料可选用粉煤灰、矿渣粉等。
掺和料的品种和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其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并应在满足混凝土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合理控制掺和料的用量。
115 水混凝土拌制用水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不得使用含有有害杂质的水。
1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求121 强度等级的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根据工程结构的设计要求、使用条件和环境等因素确定,并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122 坍落度的设定范围坍落度应根据混凝土的浇筑方式、构件截面尺寸、钢筋密集程度等因素确定,以保证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施工性能。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完整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 B 5 0 1 6 4 — 9 2目录第二章混凝土的质量要求第三章混凝土质量的初步控制第四章混凝土质量的生产控制第一章总则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 1993 年 5 月 1 日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的通知建标〔1992〕667 号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委(建设厅)、有关计委,各计划单列市建委: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630 号文的要求,由中国建造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的《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已经有关部门会审。
现批准《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50164—92 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1993 年 5 月 1 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中国建造科学研究院负责解释。
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2 年 9 月 29 日编制说明本标准是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630 号文的要求,由中国建造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
在编制过程中,对全国混凝土的质量状况和有关质量控制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吸取了行之有效的生产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并借鉴了国外的有关标准。
在先后完成本标准的初稿、征求意见稿及征求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后,完成送审稿,经审查会审定稿。
本标准共分为四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混凝土的质量要求、混凝土质量的初步控制、混凝土质量的生产控制等。
本标准为首次编制,在实施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随时将发现的问题和意见寄交给中国建造科学研究院(100013),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建设部1992 年 9 月第一章总则第 1.0.1第二章 混凝土的质量要求第一节 混凝土拌合物第 2.1.1 条 混凝土拌合物的各项质量指标应按下列规定检验:一、各种混凝土拌合物均应检验其稠度;二、掺引气型外加剂的混凝土拌合物应检验其含气量;三、根据需要应检验混凝土拌合物的水灰比、水泥含量及均匀性。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引言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工程中。
为了确保混凝土的质量达到标准要求,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质量控制的标准要求,包括原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施工过程以及强度检测等方面。
原材料选择混凝土的质量控制首先从原材料的选择开始。
以下是混凝土原材料的标准要求:水泥水泥是混凝土的主要胶凝材料,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起着关键作用。
水泥应符合以下标准要求:•原材料:水泥应选用矿渣、石灰石、粉煤灰等作为主要原材料。
•化学成分:水泥中的氧化钙、氧化铝、氧化铁等化学成分应符合标准要求。
•物理性能:水泥的压力强度、抗折强度、初凝时间、终凝时间等物理性能应符合标准要求。
骨料骨料是混凝土的主要填充材料,对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
骨料应符合以下标准要求:•原材料:骨料可以选择山石、河砂等作为主要原材料。
•粒度分布:骨料的粒度分布应符合标准要求,包括最大粒径、最小粒径等指标。
•圆度和强度:骨料的圆度和强度应符合标准要求,以确保混凝土的稳定性。
水水是混凝土中的化学反应介质,对混凝土的硬化过程起着重要作用。
水应符合以下标准要求:•清洁度:水应是清洁的,不含有杂质和污染物。
•pH值:水的pH值应符合标准要求。
•用量控制:水的用量应根据混凝土配合比进行控制,以保证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配合比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是保证混凝土强度和性能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配合比设计的标准要求:水灰比水灰比是指水的质量与水泥的质量之比,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有着直接影响。
水灰比应符合以下标准要求:•范围选择: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应有不同的水灰比范围。
•最大限值:水灰比应有最大限制值,以防止混凝土强度过高或过低。
骨料用量骨料的用量对混凝土的强度和密实性有着重要影响。
骨料用量应符合以下标准要求:•体积比例:骨料与水泥的体积比例应符合标准要求。
•混凝土容重:混凝土的容重应符合标准要求,以确保混凝土的结构密实。
混凝土质量要求规程
混凝土质量要求规程混凝土是建筑和土木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因此,混凝土质量要求规程必不可少。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混凝土质量要求规程。
一、原材料要求1.水泥要求:水泥应符合国家标准GB175-2007《水泥》的要求,其标号应与设计要求相符,其初凝时间应控制在1~2小时内,最终凝固时间应控制在10小时左右,短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骨料要求:骨料应符合国家标准GB/T 14684-2001《建筑用砂石骨料》的要求,其粒径应符合设计要求,砂子应偏砂细,石子应坚硬耐磨,无损坏,无明显裂纹。
3.水要求:水质应符合国家标准GB/T 8527-2008《建筑用水质量标准》的要求,悬浮固体物质含量不得超过10mg/L,水的酸碱度应在6~9之间,无色无味,无异味。
4.掺合料要求:掺合料应符合国家标准GB/T 8074-2008《混凝土掺合料》的要求,掺合料的掺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掺合料质量应稳定。
二、混凝土配合比要求1.混凝土配合比应在设计要求内,掺合料的配合比要控制在5%以内。
2.混凝土配合比应根据工程部位和用途进行区分,强度等级应与设计要求相符,含水率应掌握在水泥充分反应和非缩减状态范围内。
三、混凝土施工要求1.混凝土应按照设计要求的配合比精确搅拌,并保持充分砂浆状态,使用时不宜过量砂浆,施工现场不得局部灌缩。
2.混凝土施工时应掌握适宜的施工环境,施工现场应保持湿润状态,温度和湿度应符合标准规定。
3.混凝土施工在密实和振实保持质量的同时,也应避免过度振实和过度挤压。
四、混凝土养护要求1.混凝土养护应保证在充分塑性挺性但尚未开始硬化时进行,养护方式应根据不同状况选择适当的养护方式。
2.养护时间应控制在规定范围内,保证混凝土强度的稳定和均匀,防止混凝土表面龟裂和起泡。
以上就是混凝土质量要求规程的主要内容,混凝土质量要求规程是保证混凝土强度、稳定性和使用寿命的重要措施。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加强混凝土生产和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促进技术进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制订本标准。
第1.0.2条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普通混凝土质量控制。
第1.0.3条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应包括初步控制、生产控制和合格控制。
实施混凝土质量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通过对原材料的质量检验与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与控制、混凝土生产和施工过程各工序的质量检验与控制、以及合格性检验控制,使混凝土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二、在生产和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检测,计算统计参数,应用各种质量管理图表,掌握动态信息,控制整个生产和施工期间的混凝土质量,并遵循升级循环的方式,制订改进与提高质量的措施,完善质量控制过程,使混凝土质量稳定提高。
三、必须配备相应的技术人员和必要的检验及试验设备,建立和健全必要的技术管理与质量控制制度。
第1.0.4条对混凝土的质量控制,除应遵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第二章混凝土的质量要求第一节混凝土拌合物第2.1.1条混凝土拌合物的各项质量指标应按下列规定检验:一、各种混凝土拌合物均应检验其稠度;二、掺引气型外加剂的混凝土拌合物应检验其含气量;三、根据需要应检验混凝土拌合物的水灰比、水泥含量及均匀性。
(Ⅰ)稠度第2.1.2条混凝土拌合物的稠度应以坍落度或维勃稠度表示,坍落度适用于塑性和流动性混凝土拌合物,维勃稠度适用于干硬性混凝土拌合物。
其检测方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的规定进行。
第2.1.3条混凝土拌合物根据其坍落度大小,可分为4级,并应符合表2.1.3的规定。
第2.1.4条 混凝土拌合物根据其维勃稠度大小,可分为4级,并应符合表2.1.4的规定。
混凝土按维勃稠度的分级 表2.1.4的规定。
坍落度允许偏差 表2.1.5-1 维勃稠度允许偏差 表2.1.5-2(Ⅱ)含气量第2.1.6条 掺引气型外加剂混凝土的含气量应满足设计和施工工艺的要求。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一、材料质量控制1.水泥:应选用质量稳定的水泥,其标准强度等级属于设计要求的范围内。
必要时,可以对水泥进行检测以确保其质量。
2.细骨料:细骨料应具有良好的颗粒形状、坚固的质地和充实的表面,不含有害物质。
应根据设计要求控制细骨料的石粉含量、吸水率和含尘量等指标。
3.粗骨料:粗骨料应具有良好的物理和力学性能,不含有害物质。
应控制粗骨料的强度、吸水率和骨料粒径分布等指标。
4.混凝土外加剂: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外加剂,并按设计要求进行控制和检测。
二、混合比设计和调整1.混合比设计应满足结构的要求,并根据材料的特性进行合理调整,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能等指标符合设计要求。
2.混合比调整时,应参照现场试验数据和实际情况,合理调整水灰比、水胶比、骨料用量和砂率等指标,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三、施工工艺质量控制1.搅拌:搅拌过程应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搅拌时间应满足设计要求,确保混凝土达到均匀、充实和流动性好的状态。
2.浇筑:浇筑过程中应采取适当的浇筑方式和工具,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度。
3.养护: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养护,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以促进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发展和减少开裂的风险。
四、现场质量控制1.施工过程中,应进行现场检验和测试,监测混凝土的坍落度、强度、抗渗性能和温度等指标,并及时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施工工艺。
2.对混凝土样品进行强度试验,确保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的标准强度等级。
3.对混凝土进行抽n样检验,并根据试验结果对施工进行调整和控制。
五、质量管理及监督1.对施工过程中的混凝土质量进行监督和检验,及时发现和处理混凝土的质量问题。
2.实施严格的质量管理措施,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和施工记录,确保混凝土质量的可追溯性。
3.对施工中的混凝土质量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查和检测,确保施工的质量稳定和达到设计要求。
六、质量控制的记录和报验1.对混凝土的材料和施工过程进行记录,包括材料的采购、检验、运输和使用情况,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过程等。
混凝土质量控制的标准
混凝土质量控制的标准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质量的控制对于工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至关重要。
混凝土质量控制的标准包括了物理性能、化学性能以及施工工艺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从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选择、施工过程控制等方面探讨混凝土质量控制的标准。
1. 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混凝土配合比是指将水泥、骨料、粉煤灰、掺合料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混凝土。
配合比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能等重要指标。
在混凝土质量控制中,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制定配合比,确保混凝土达到强度要求,并避免出现裂缝、浮层等质量问题。
2. 原材料选择的控制:混凝土的原材料包括水泥、骨料、粉煤灰、掺合料等,其选择对混凝土的质量控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水泥的选择应符合标准要求,并要进行质检。
骨料应满足强度、粒度和含水率等方面的要求,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粉煤灰和掺合料的使用也需符合相关标准,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抗裂性和耐久性等指标。
3. 施工过程控制的标准:混凝土的施工过程包括搅拌、浇注、振捣、养护等环节,每个环节都对混凝土质量的控制起到重要作用。
在搅拌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搅拌时间和搅拌速度,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
在浇注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浇注速度和浇注压力,避免出现堆积和分层现象。
振捣过程中,要选择适当的振捣方法和时间,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
在养护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温度和湿度,保证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和长期耐久性。
总结回顾:混凝土质量控制的标准主要包括配合比的控制、原材料的选择和施工过程的控制。
在配合比的制定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
原材料的选择要符合标准要求,并进行质检,以提高混凝土的稳定性和抗渗性。
施工过程中的搅拌、浇注、振捣和养护等环节都需严格控制,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密实性和耐久性。
只有通过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混凝土质量控制,才能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
个人观点:混凝土质量控制是建筑工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混凝土质量保证标准
混凝土质量保证标准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其质量对工程的安全和使用寿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制定一套严格的混凝土质量保证标准,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从原材料、配合比、施工过程、性能指标等方面,详细介绍混凝土质量保证标准。
一、原材料要求1.水泥1.1 水泥品种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规定的水泥品种,严禁使用过期或不符合标准的水泥。
1.2 水泥品质水泥应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规定的质量标准,不得混杂其它杂质。
1.3 水泥储存水泥应存放在通风、干燥、防潮、避光的仓库中,不得接触地面和墙体,并应按照生产日期先进先出原则使用。
2.骨料2.1 骨料品种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规定的骨料品种,严禁使用含泥、含腐殖质、含盐等不符合标准的骨料。
2.2 骨料质量骨料应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规定的质量标准,不得混杂其它杂质。
2.3 骨料储存骨料应存放在通风、干燥、防潮的仓库中,不得接触地面和墙体,严禁混杂其它杂质。
3.水3.1 水源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规定的水源,不得使用含有过多杂质、含有重金属等不符合标准的水源。
3.2 水质水质应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规定的质量标准,不得混杂其它杂质。
3.3 水储存水应存放在通风、干燥、防潮的储水池中,不得混杂其它杂质。
二、配合比要求1.配合比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按照国家、地方、行业标准规定的强度等级、耐久性等要求进行设计,并通过试验进行验证。
2.配合比调整在施工过程中,如需调整配合比,应经过专业的设计人员审核和试验验证,并严格按照调整后的配合比进行施工。
三、施工过程要求1.拌和1.1 拌和时间混凝土应在拌和开始后的2小时内完成浇筑,施工现场应严格控制拌和时间。
1.2 拌和方式混凝土的拌和应采用机械搅拌方式,严禁人工搅拌。
2.浇筑2.1 浇筑温度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应在5℃-35℃之间,严禁在冰冻、高温、强风等恶劣天气条件下进行浇筑。
混凝土制品的质量控制标准
混凝土制品的质量控制标准一、前言混凝土制品是建筑行业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材料,它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等特点,因此在建筑中应用广泛。
然而,混凝土制品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性能和寿命,因此对混凝土制品的质量控制十分关键。
本文将从混凝土制品的原材料、生产工艺、检验标准等方面详细介绍混凝土制品的质量控制标准。
二、原材料的质量控制1.水泥的质量控制(1)水泥应符合国家标准,且应有生产厂家提供的质量合格证;(2)水泥应具有一定的早期强度,且应具有稳定的韧性和耐久性;(3)水泥应保持干燥,避免受潮受露,避免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存放;(4)水泥应按照规定的比例配制。
2.骨料的质量控制(1)骨料应符合国家标准,且应有生产厂家提供的质量合格证;(2)骨料应具有一定的强度和韧性,且应具有稳定的耐久性;(3)骨料应保持干燥,避免受潮受露,避免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存放;(4)骨料应按照规定的比例配制。
3.混凝土外加剂的质量控制(1)混凝土外加剂应符合国家标准,且应有生产厂家提供的质量合格证;(2)混凝土外加剂应具有一定的增强效果,且应具有稳定的耐久性;(3)混凝土外加剂应保持干燥,避免受潮受露,避免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存放;(4)混凝土外加剂应按照规定的比例配制。
三、生产工艺的质量控制1.配料的质量控制(1)配料应按照规定比例进行;(2)配料时应确保各原材料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3)配料时应使用干燥的原材料,避免受潮;(4)配料时应加强搅拌,确保各原材料均匀混合。
2.混凝土的浇筑(1)混凝土的浇筑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2)混凝土的浇筑应避免出现空鼓、裂缝等缺陷;(3)混凝土的浇筑应避免出现渗漏等现象;(4)混凝土的浇筑应加强振捣,确保混凝土均匀分布。
3.养护的质量控制(1)混凝土应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养护;(2)混凝土应充分保湿,避免出现龟裂、干裂等现象;(3)混凝土应充分固化,避免在未充分固化情况下进行负载;(4)混凝土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养护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3年5月1日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的通知建标〔1992〕667号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委(建设厅)、有关计委,各计划单列市建委: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630号文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的《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已经有关部门会审。
现批准《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1993年5月1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解释。
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2年9月29日编制说明本标准是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630号文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
在编制过程中,对全国混凝土的质量状况和有关质量控制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吸取了行之有效的生产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并借鉴了国外的有关标准。
在先后完成本标准的初稿、征求意见稿及征求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后,完成送审稿,经审查会审定稿。
本标准共分为四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混凝土的质量要求、混凝土质量的初步控制、混凝土质量的生产控制等。
本标准为首次编制,在实施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随时将发现的问题和意见寄交给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100013),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建设部1992年9月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混凝土的质量要求第一节混凝土拌合物(Ⅰ)稠度(Ⅱ)含气量(Ⅲ)水灰比和水泥含量(Ⅳ)均匀性第二节混凝土强度第三节混凝土耐久性第三章混凝土质量的初步控制第一节组成材料的质量控制(Ⅰ)水泥(Ⅱ)骨料(Ⅲ)水(Ⅳ)掺合料(Ⅴ)外加剂第二节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与控制第四章混凝土质量的生产控制第一节计量第二节搅拌第三节运输第四节浇筑前的检查第五节浇筑第六节养护附录附加说明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加强混凝土生产和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促进技术进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制订本标准。
第1.0.2条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普通混凝土质量控制。
第1.0.3条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应包括初步控制、生产控制和合格控制。
实施混凝土质量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通过对原材料的质量检验与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与控制、混凝土生产和施工过程各工序的质量检验与控制、以及合格性检验控制,使混凝土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二、在生产和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检测,计算统计参数,应用各种质量管理图表,掌握动态信息,控制整个生产和施工期间的混凝土质量,并遵循升级循环的方式,制订改进与提高质量的措施,完善质量控制过程,使混凝土质量稳定提高。
三、必须配备相应的技术人员和必要的检验及试验设备,建立和健全必要的技术管理与质量控制制度。
第1.0.4条对混凝土的质量控制,除应遵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第二章混凝土的质量要求第一节混凝土拌合物第2.1.1条混凝土拌合物的各项质量指标应按下列规定检验:一、各种混凝土拌合物均应检验其稠度;二、掺引气型外加剂的混凝土拌合物应检验其含气量;三、根据需要应检验混凝土拌合物的水灰比、水泥含量及均匀性。
(Ⅰ)稠度第2.1.2条混凝土拌合物的稠度应以坍落度或维勃稠度表示,坍落度适用于塑性和流动性混凝土拌合物,维勃稠度适用于干硬性混凝土拌合物。
其检测方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的规定进行。
第2.1.3条混凝土拌合物根据其坍落度大小,可分为4级,并应符合表2.1.3的规定。
第2.1.4条混凝土拌合物根据其维勃稠度大小,可分为4级,并应符合表2.1.4的规定。
第2.1.5条坍落度或维勃稠度的允许偏差应分别符合表2.1.5-1和表2.1.5-2的规定。
(Ⅱ)含气量第2.1.6条掺引气型外加剂混凝土的含气量应满足设计和施工工艺的要求。
根据混凝土采用粗骨料的最大粒径,其含气量的限值不宜超过表2.1.6的规定。
第2.1.7条混凝土拌合物含气量的检测方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的规定进行。
检测结果与要求值的允许偏差范围应为±1.5%。
(Ⅲ)水灰比和水泥含量第2.1.8条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第2.1.9条混凝土拌合物的水灰比和水泥含量的检测方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的规定进行。
实测的水灰比和水泥含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Ⅳ)均匀性第2.1.10条混凝土拌合物应拌合均匀,颜色一致,不得有离析和泌水现象。
第2.1.11条混凝土拌合物均匀性的检测方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搅拌机性能试验方法》的规定进行。
第2.1.12条检查混凝土拌合物均匀性时,应在搅拌机卸料过程中,从卸料流的1燉4至3/4之间部位采取试样,进行试验,其检测结果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混凝土中砂浆密度两次测值的相对误差不应大于0.8%;二、单位体积混凝土中粗骨料含量两次测值的相对误差不应大于5%。
第二节混凝土强度第2.2.1条普通混凝土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N/mm2)划分为C7.5、C10、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等12个强度等级。
第2.2.2条混凝土强度的检测,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的规定进行。
第2.2.3条混凝土强度,除应按《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规定分批进行合格评定外,尚应对一个统计周期内的相同等级和龄期的混凝土强度进行统计分析,统计计算强度均值(μfcu)、标准差(σ)及强度不低于要求强度等级值的百分率(P),以确定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其中μfcu应符合本标准的第2.2.7条规定,σ和P应满足表2.2.3的要求。
第2.2.4条对商品混凝土厂和预制混凝土构件厂,其统计周期可取一个月;对在现场集中搅拌混凝土的施工单位其统计周期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第2.2.5条混凝土强度标准差(σ)和强度不低于规定强度等级值的百分率(P),可按下列公式计算:一、标准差:二、百分率:P=N0/N×100%(2.2.5-2)式中fcu,i——统计周期内第i组混凝土试件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值(N/mm2);N——统计周期内相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试件组数,该值不得少于25组;μfcu——统计周期内N组混凝土试件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平均值(N/mm2);N0——统计周期内试件强度不低于要求强度等级值的组数。
第2.2.6条盘内混凝土强度的变异系数(δb)不宜大于5%,其值可按下列公式确定:δb=σbμfcu×100%(2.2.6-1)盘内混凝土强度均值(μfcu)及其标准差(σb)可利用正常生产连续积累的强度资料按下列公式确定:第2.2.7条按月或季统计计算的强度平均值(μfcu)宜满足下式要求:fcu,k+1.4σ≤μfcu≤fcu,k+2.5σ(2.2.7)式中μf——按月或季统计的强度平均值(N/mm2);f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N/mm2);σ——按月或季统计的强度标准差(N/mm2),确定标准差的试件组数不得少于25组。
注:对有早龄期强度和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其强度平均值可不受该上限限制。
第三节混凝土耐久性第2.3.1条根据混凝土试件所能承受的反复冻融循环(慢冻法)次数,混凝土的抗冻性划分为D10、D15、D25、D50、D100、D150、D200、D250和D300等9个等级。
第2.3.2条根据混凝土试件在抗渗试验时所能承受的最大水压力,混凝土的抗渗性可划分为S4、S6、S8、S10、S12等5个等级。
第2.3.3条混凝土的抗冻性和抗渗性试验方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的规定进行。
实测的混凝土抗冻性或抗渗性指标,不应低于设计要求。
第2.3.4条混凝土拌合物中的氯化物总含量(以氯离子重量计)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对素混凝土,不得超过水泥重量的2%;二、对处于干燥环境或有防潮措施的钢筋混凝土,不得超过水泥重量的1%;三、对处在潮湿而不含有氯离子环境中的钢筋混凝土,不得超过水泥重量的0.3%;四、对在潮湿并含有氯离子环境中的钢筋混凝土,不得超过水泥重量的0.1%;五、预应力混凝土及处于易腐蚀环境中的钢筋混凝土,不得超过水泥重量的0.06%。
第三章混凝土质量的初步控制第3.0.1条混凝土质量的初步控制应包括组成材料的质量检验与控制和混凝土配合比的合理确定。
第一节组成材料的质量控制(Ⅰ)水泥第3.1.1条配制混凝土用的水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碴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快硬硅酸盐水泥》的规定。
当采用其他品种水泥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
第3.1.2条应根据工程特点、所处环境以及设计、施工的要求,选用适当品种和标号的水泥。
第3.1.3条对所用水泥应检验其安定性和强度。
有要求时,尚应检验其他性能。
其检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水泥细度检验方法(筛析法)》、《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和《水泥化学分析方法》的规定。
注:根据需要可采用水泥快速检验方法预测水泥28d强度,作为混凝土生产控制和进行配合比设计的依据。
第3.1.4条水泥应按不同品种、标号及牌号按批分别存储在专用的仓罐或水泥库内。
如因存储不当引起质量有明显降低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为一个月)时,应在使用前对其质量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的结果使用。
(Ⅱ)骨料第3.1.5条普通混凝土所用的骨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第3.1.6条骨料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要求:一、粗骨料最大粒径应符合下列要求:1.不得大于混凝土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并不得大于钢筋最小净距的3/4;对于混凝土实心板,其最大粒径不宜大于板厚的1/2,并不得超过50mm;2.泵送混凝土用的碎石,不应大于输送管内径的1/3;卵石不应大于输送管内径的2/5;二、泵送混凝土用的细骨料,对0.315mm筛孔的通过量不应少于15%,对0.16mm筛孔的通过量不应少于5%;三、泵送混凝土用的骨料还应符合泵车技术条件的要求。
第3.1.7条骨料质量应按下列规定进行检验:一、来自采集场(生产厂)的骨料应附有质量证明书,根据需要应按批检验其颗粒级配、含泥量及粗骨料的针片状颗粒含量;二、对无质量证明书或其它来源的骨料,应按批检验其颗粒级配、含泥量及粗骨料的针片状颗粒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