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月夜》教学设计
【授课对象】高二学生
【设计依据】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学习任务群5:文学阅读与写作。
【教材分析】
《月夜》是粤教版选修1第一单元《杜甫诗五首》中的第一首。通过学习诗人“关注民生,抨击时政,感叹兴亡”,实现对自我的认识,对社会的思考以及对自我的追求。
【学情分析】
面对诗歌,大部分学生表示读不懂,读不懂诗人的情感,读不懂诗歌的艺术。为什么呢?原因有几个。一是诗歌是用文言写成的,但比普通的文言文语言更加凝练,学生文言基础比较薄弱,理解诗歌自然更加困难。二是没有掌握阅读诗歌的相关方法。三是学生阅历尚浅,经历不多,对他人的情感自然了解不多。本节课旨在通过《月夜》的学习,引导学生读懂诗歌、品味语言、体会诗人感情、掌握对写法。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诵读《月夜》,品味诗歌语言、掌握对写法。
2.以《月夜》为起点,引导学生阅读杜甫诗歌,感受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
3.学习杜甫“达则兼济天下,穷更心怀天下”的高尚情操。
二、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古典诗歌的格式,抓住关键词语与重点语句,品味这首诗的语言艺术,培养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
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诵读、对比阅读、联想与想象的方法,描绘诗中情景,提升发展思维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主动积极地理解诗中意象,感受诗中意境,感受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培养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
文化传承与理解:感悟“诗言志”的传统文化魅力,体会诗人忧国忧民忧君的情怀,学习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为国家、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而努力。
【教学重点难点】
如何读懂诗歌,理解诗人情怀。
【活动过程】
活动一:检测预习,了解作者(2分钟)
杜甫(公元712-770年),字子美,唐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现实,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被人们誉为诗史。他忧国忧民忧君,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有《杜工部集》。
活动二:诵读知其意——写了什么?(10分钟)
1.学生自由朗读,结合课后注解理解诗句意思,并备注有疑惑之处。
2.结合诗歌内容、注释,找出诗句中所隐藏的人。
月夜
今夜鄜州月,(妻子)闺中只独看。
(我)遥怜小儿女,(小儿女)未解(妻子)忆长安。
香雾(妻子的)云鬟湿,清辉(妻子的)玉臂寒。
何时(我们)倚虚幌,双照(我们的)泪痕干。
3.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的情景。
月夜
今天夜晚,妻子独自一人孤独地看着鄜州的月亮。
我在遥远的长安,怜惜着小儿女,想到小儿女怎么会理解妻子在思念我呢!
想到夜里,妻子久久地站在外面,望着月,想着我。雾渗着鬓鬟的香气,打湿了妻子的鬓发,冷冷的月光让妻子的玉臂受寒。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一起倚着窗望月?让月光双双照着我们,才能照干我们的眼泪。
4.齐诵全文,读出感情。
活动三:赏读入其境,品读悟其情——写得怎么样?(10分钟)
1. 听录音范读,朗诵者重读了哪些字?为什么?(感受形象、情感,品味语言)
2.学生回答,师生点评,教师板书重点。
独看
怜、忆——思念之痛
月夜湿、寒——思念之深
双照——思念之广
泪痕干——万家团圆
3.跟录音读,体会诗人情感。
附:《月夜》赏析
题为《月夜》,作者看到的是长安月。如果从自己方面落墨,一入手应该写“今夜长安月,闺中只独看”。但他更焦心的不是自己失掉自由、生死未卜的处境,而是妻子对自己的处境如何焦心。所以悄焉动容,神驰千里,直写“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这已经透过一层。自己只身在外,当然是独自看月。妻子尚有儿女在旁,为什么也“独看”呢?“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一联作了回答。妻子看月,并不是欣赏自然风光,而是“忆长安”,而小儿女未谙世事,还不懂得“忆长安”啊!用小儿女的“不解忆”反衬妻子的“忆”,突出了那个“独”字,又进一层。
在一二两联中,“怜”字,“忆”字,都不宜轻易滑过。而这,又应该和“今夜”、“独看”联系起来加以吟味。明月当空,月月都能看到。特指“今夜”的“独看”,则心目中自然有往日的“同看”和未来的“同看”。未来的“同看”,留待结句点明。往日的“同看”,则暗含于一二两联之中。“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这不是分明透露出他和妻子有过“同看”鄜州月而共“忆长安”的往事吗?我们知道,安史之乱以前,作者困处长安达十年之久,其中有一段时间,是与妻子在一起度过的。和妻子一同忍饥受寒,也一同观赏长安的明月,这自然就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当长安沦陷,一家人逃难到了羌村的时候,与妻子“同看”鄜州之月而共“忆长安”,已不胜其辛酸!如今自己身陷乱军之中,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那“忆”就不仅充满了辛酸,而且交织着忧虑与惊恐。这个“忆”字,是含意深广,耐人寻思的。往日与妻子同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虽然百感交集,但尚有自己为妻子分忧;如今呢,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遥怜”小儿女们天真幼稚,只能增加她的负担,哪能为她分忧啊!这个“怜”字,也是饱含深情,感人肺腑的。孩子还小,并不懂得想念,可是,杜甫又怎能不念呢?!从小孩的“不念”更能体现出大人的“念”之深切。
第三联通过妻子独自看月的形象描写,进一步表现“忆长安”。雾湿云鬟,月寒玉臂。望月愈久而忆念愈深,甚至会担心她的丈夫是否还活着,怎能不热泪盈眶?而这,又完全是作者想象中的情景。当想到妻子忧心忡忡,夜深不寐的时候,自己也不免伤心落泪。两地看月而各有泪痕,这就不能不激起结束这种痛苦生活的希望;于是以表现希望的诗句作结:“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双照”而泪痕始干,则“独看”而泪痕不干,也就意在言外了。这首诗借看月而抒离情,但所抒发的不是一般情况下的夫妇离别之情。作者在半年以后所写的《述怀》诗中说:“去年潼关破,妻子隔绝久”;“寄书问三川(鄜州的属县,羌村所在),不知家在否”;“几人全性命?尽室岂相偶!”两诗参照,就不难看出“独看”的泪痕里浸透着天下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