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静说”与“心里距离说”是一回事吗

合集下载

庄子虚静说简答题

庄子虚静说简答题

庄子虚静说简答题
摘要:
1.庄子虚静说的概念
2.庄子虚静说的内涵
3.庄子虚静说的意义
4.庄子虚静说的影响
正文:
一、庄子虚静说的概念
庄子虚静说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提出的一种关于人心修养的理论。

这一理论主张人应保持内心的虚静,不受外界纷扰的影响,从而达到精神的宁静和人生的自在。

二、庄子虚静说的内涵
1.虚:庄子认为,人心原本是虚空的,可以容纳万物。

只有保持内心的虚,才能使心灵不受外界的束缚,从而达到自由自在的境界。

2.静:庄子强调,人心应当保持宁静,不为外物所动。

在静的状态下,人们可以明心见性,洞悉世间万物的真相。

三、庄子虚静说的意义
1.对个人修养的指导:庄子虚静说为个人心灵修养提供了一种方法,使人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内心的宁静,从而提高自身品质。

2.对社会和谐的促进:庄子虚静说强调人们应保持内心的宁静,不争名逐利,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四、庄子虚静说的影响
庄子虚静说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学概论 名词解释

文学概论 名词解释

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

也称文学学。

文学史:是一门以研究主流文学为对象的,清理并描述文学演变过程,探讨其发张规律的一门学科文学活动:把文学理解为一种活动,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要素组成,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的精神活动文学理论:对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标准等问题的研究文学批评:以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为指导,专门地去具体分析和评论一个个作家、作品文学四要素:美国现代学者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中提出文学四要素理论,即作品、艺术家、世界、欣赏者文学观念:文学观念就是对文学的看法,是对“文学是什么”的回答。

文学观念是发展变化的。

再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世界”与“作品”的对应关系,即认为作品是对世界的摹仿或再现。

表现说:表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作品与作家的关系,即认为作品是作家情感的自然流露、表现、传达实用说:实用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作品被读者所利用的关系,一般地说实用说认为文学是一种工具,可以为某种社会目标服务独立说:主要强调文学是无关现实功利的独立的艺术形式的创造。

与实用说相对立的观念,包括文学自律,艺术无功利,纯形式,纯审美。

“为艺术而艺术”是这种观念的主要口号。

客观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客观说把作品抬到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地步,认为作品一旦从作家的笔下诞生之后,就获得了完全客观的性质,它既与原作家不相干,也与读者无涉,它从外界的参照物中孤立出来,本身是一个自足体,出现了所谓的“客观化走向”。

体验说:体验说是文学四要素中强调读者对作口的意向性的体验这种关系,强调读者阅读作品是的体验和现创造。

文以载道:中唐时期韩愈等古文运动家提出,经宋代理学家的解释得到完善。

“文以载道”的意思是说“文”像车,“道”像车上所载之货物,通过车的运载,可以达到目的地。

如果车装饰得很漂亮,却不载物,那么车再美也是无用的。

可见文学也就是传播儒家之“道”的手段和工具。

论接受心境对阅读效果的影响

论接受心境对阅读效果的影响

论接受心境对阅读效果的影响内容摘要:接受心境作为文学接受的发生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其产生与读者的审美心理机制所构成的阅读期待视野与阅读的动机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接受心境又从多个方面影响着阅读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接受心境与阅读效果可谓是息息相关多的,所以把握好接受心境,有助于提高阅读的质量。

关键词:接受心境素质阅读期待动机效果文学阅读,是广大的读者为了获得一定的审美愉悦,而对文学作品进行再创造的一种实践活动,这也是文本开始对读者产生影响的一个过程,通过文学的阅读,读者获得了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而接受心境在阅读中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它直接影响到阅读的效果,因此要提高阅读审美能力,就不的不研究阅读这一影响文学接受发生的必要要素之一-----接受心境。

它是如何产生的,对阅读有何影响,怎样才能够支配好接受心境,以提高阅读审美能力。

一、接受心境的产生人总是要处于一定的现实环境中,伴随着一定的情感,诸如喜、怒、哀⑤乐,这些复杂的情感构成了独特的心境。

所谓心境,从字面上看,就是心灵的一种境界,又由于心灵境界各有差异,所以人们看待事物也就会呈现出不同的差异,境由心生,故抱着一种良好的心境去接纳事物就显的尤为重要。

那么,何为接受心境呢。

接受心境作为文学接受的发生的一个因素,在美学中定义为:在文学阅读活动开始之前,生活中的情绪状态会伴随着读者进入阅读过程,读者的这种影响阅读的情绪状态,叫接受心境.1⑥文学接受心境的产生主要有以下的原因(一)期待世界又叫阅读期待视野,它主要是指读者在阅读文本之前,面对文学文本的呈现方式而在心里面事先就生成的一种理解上的期待,作为一种心里预期和指向,它会唤起主体已有的阅读记忆,然后将读者带入一种特定的情绪态度中。

“期待视野”是联邦德国美学家汉斯罗伯特姚斯从阐释学借用到接受美学研究中的一个核心理论概念,也是他最重要文章的“方法论顶梁柱”2阅读作为文学接受活动的最主要一种形式,它是主体通过搜集信息,材料,然后进行加工处理,认识世界,发展思维,从而获得审美体验的一个过程,是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也是思想和心灵进行交流的一个动态过程,所以文学接受心境的产生条件之一是必须要有一定的文学修养,。

艺术心理学 第十章 艺术心理学

艺术心理学 第十章 艺术心理学

第四章艺术心理学艺术心理学——审美心理学/实验美学/文艺心理学(审美过程的心理体验、艺术创作的心理流程、艺术家的心理特征、艺术创作的动机系统、艺术作品的心理蕴含以及艺术接受的心理规律)。

许多已被认可的艺术规律都同时蕴含着心理学的规律。

例:构图的均衡——《西斯汀圣母》和翻转的《西斯汀圣母》色彩的冷暖、色彩与情感……第一节审美注意一、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的指向性和集中性。

大脑皮层形成了优势兴奋中心,使意识集中于一定的客体或客体的特定方面。

人的心理活动不能朝向一切方向,而是有所选择。

注意的集中性就是人的心理活动离开一切无关的事物,从各个方面集中到某种对象或现象上,并对其它活动产生抑制性影响。

于是客观对象从注意的边缘移向中心,因而得到鲜明而清晰的反应。

注意不是心理活动的过程,而是一种意识倾向特征,伴随心理活动过程。

二、审美注意特征之一——无直接功利性(虚静说)审美注意必定是一种境界或一幅图画霎时占领你的意识全部,使你聚精会神地观赏、领略,以至于把它以外一切事物都暂时忘却。

凝神的境界——没有实用世界的牵绊,获得单纯的意象世界。

“艺术要摆脱一切然后才能获得一切”举例:一个诗人与一个采药者。

采药人只关注树丛草丛中的药材,对于山间美景则视而不见;而诗人则相反,摇动的树枝,歌唱的小鸟,飞舞的蝴蝶,变幻的云彩,成为关注中心,采药人眼中的“前景”变成了“背景”,而“背景”变成了“前景”。

例:家住海边的渔夫当别人称赞他门前的美景时说:“门前没什么好看的,屋后的这一园菜还不差。

”同样的例子,一幅古画,必须撇开价值因素,专注于画本身,它才是美的;实用意义的摄影(毕业合影)与艺术摄影(纯粹美的追求)实践采风(西藏、非洲)甚至战地摄影,优秀作品的产生往往在忘我的境界。

中国古代的“虚静说”——《管子》认为要虚静恬淡、专心致志,才能可能达到最高的认识;《心术》中:“去欲则寡,寡则静,静则精,精则独,独则明,明则神矣。

”——虚静是鉴赏美和把握美的前提。

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课后习题答案及考研知识总结

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课后习题答案及考研知识总结

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名词解释:1、文艺学2、文学活动3、文学理论4、文学批评 5文学史简答:1、文学理论的对象和任务是什么?2、文学理论有哪几种基本形态?其划分依据是什么?3、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4、文学价值学为什么必然成为文学理论的一种形态?5、为什么文学文化学及时最古老又是最新的文学理论形态?论述:1、谈谈你对中国“文学理论”课程设置的看法,应如何改进?(见参考第6页)2、谈谈现在我们的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

小知识点:1、文艺学的三个分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2、文学理论的七大形态: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3、早期研究文学的学问被称作:“诗学”4、美国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5、美国,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传统》6、文学活动的四个要素:作品作家世界读者7、中国古代文论举例:“比兴”说“虚静”说“神思”说“滋味”说“物感”说“出入”说“意境”说“象外”说“妙悟”说“童心”说“星灵”说“神韵”说8、西方文论举例: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净化说, 德 立普斯: 移情说 瑞士 布洛: 心理距离说 意大利 克罗齐: 直觉说德 康德: 审美态度说 奥地利 弗洛伊德: 无意识升华说 瑞士 荣格: 原型说 英国 冈布里奇: 投射说9、法国,丹纳:《艺术哲学》提出文学创作决定于种族、环境、时代三个因素。

10、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民主的,科学的,现代的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的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属于人文学科的范畴,也叫“文学学”,它是由若干相互联系但又具有不同科学形态的分支构成的知识体系。

文艺学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文艺学的三个分支紧密联系、互相包容,组成一个有机整体。

文艺学是文学实践的理论总结,又受到文学实践的检验和修正,并给文学实践以指导。

美学原理

美学原理

名词解释部分1、美感:美感是人们对美的感受、体验、关照、欣赏的评价,以及由此而在内心生活中引起的满足感、愉悦感和幸福感,外物的形式契合了内心的结构所产生的和谐感,暂时摆脱了物质束缚后精神上的自由感。

这是人类精神生活中所获得的最高享受,也是人类心灵所达到的最高境界。

2、距离说:在我与物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从而以审美的态度来观赏外物,这时就产生了美。

代表人是英国的爱德华。

布洛。

3、移情:所谓移情,是指人在审美活动中将自己的知觉、情感外射到外界的事物上,设身处地的把原来无生命的东西看成有生命的东西,仿佛他也有了感知和情感,从而构成了物我同一,甚至物我两忘的境界。

移情说作为一种正式的审美经验理论形成于19世纪的德国,其代表人物是利普斯。

4、美的规律: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所谓“美的规律”是指事物之所以具有美的特征,之所以成为美的对象的规律。

美的规律实际上就是美的事物的本质,或者说是美的事物之所以美的本质。

意思是说任何事物,凡是符合美的规律就是美的不符合就是不美的,换言之,凡是美的事物就是符合美的规律,反之就不符合美的规律。

5、崇高:是审美范畴的一种,又称壮美。

它主要指(1)、崇高的对象通过感性形态体现出粗犷博大的形式,或劲健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或雄伟的气势等;(2)、让人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引起敬仰和赞叹的情怀;(3)、提升和扩大人的精神境界。

6、悲剧:也可称之为悲或悲剧性,不同于作为戏剧种类之一的悲剧,它比后者的含义更为广泛,它还包括现实生活中的悲剧和其他艺术种类中的悲剧(2分)。

究其实质来说,所谓悲剧是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的信号,是社会生活中新旧力量矛盾冲突的必然产物。

悲剧是崇高的集中形式,是一种崇高的美。

7、净化:就是通过艺术作品,舒缓、疏通和宣泄过分强烈的情绪,恢复和保持心理平衡,从而产生一种精神上的快感,即美感。

8、自然美:所谓自然美,就是指客观世界中自然物的美,产生和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美,即自然事物、自然景观及其关系所呈现出来的美。

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1、文学概念“三义”——三种不同概念,广义文学(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的总称,包括今天所谓的文学和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狭义文学(是指今日通行的文学,即包括情感、虚构和想象等综合因素的语言艺术行为和作品,如诗、小说、散文等)折中义文学(介乎广义文学和狭义文学之2、原始意象——按容格的解释,就是“人类远古的深层集体无意识”,是自远古人类在生活中形成的、并且时代遗传下来的深层心理经验,是一种亘古绵延、无所不在、四处渗透的最深远、最古老和最普遍的人类思想,即人类精神本体。

3、艺术构思——是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指导下,以心理活动和艺术概括方式,创造出完整的呼之欲出的意象序列的思维过程。

4、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对文学活动的特殊性质的概括,指文学是一种交织着无功利与功利、形象与理性、情感与认识等综合特性的话语活动。

5、精神生产——指人类为了取得精神生活所需要的精神资料而进行的对于自然、社会的观念活动。

科学、哲学、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和艺术(7种)都属于精神生产。

(精神生产的概念首见于《德意志的意识形态》,此后在《共产党宣言》《剩余价值理论》等著作中多次出现)7、艺术发现——是作家在社会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生活材料的基础上,依据自己认识生活和评价生活的思想原则和审美趋向,对外在事物进行观察和审视时所得到的一种独特的感知。

8、艺术真实——是文学创造的基本原则之一,它要求作家以主观性感知与诗艺性创造,在其营构的假定性情境中表现对社会生活的内蕴、特别是那些本质性规律性的东西的认识与感悟。

(文学创造的基本原则:艺术真实,情感把握,形式创造)9、情感把握——是文学创造的基本原则之一,它要求作家对自己的创作对象作情感性体验和评价。

情感把握作为一种主体心理过程,内隐着人的政治、经济、文化、伦理、宗教和审美等社会性需要与态度,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对社会生活的情感性评价。

美学历年真题考过的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1)

美学历年真题考过的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1)

美学(课程代码00037)历年真题考过的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一、名词解释2016年10月1.审美体验2.荒诞3.有趣味的形式4.虚静2016年4月1.审美情趣2.审美理解3.生物本能说4.美育的内涵2015.101.意象的结构2.劳动说3.审美形态的生成性4.艺术品的开放性2015.41.意象的生成2.“悟”3.巫术说4.席勒的《美育书简》2014.101.审美意识2.罗森克兰兹的《丑的美学》3.审美理解的多义性4.以道制欲2014.41.载道说2.化育3.优美4.审美距离说2013.71.再造性想象2.审美体验3.游戏说4.艺术的审美功能2013.41.集体无意识说2.审美教育3.审美活动无功利4.兴2012.71.审美趣味2.荒诞3.有意味的形式4.艺术敏感2012.41.喻象2.以美育代宗教说3.悟4.审美需要2011.71.审美形态2.无我之境3.有趣味的形式说4.崇高2010.71.审美形态2.劳动说3.对比联想4.灵感2010.41.有我之境2.审美体验3.空间艺术4.净化说2009.71.审美理想2.审美体验3.优美4.寓教于乐2009.41.审美趣味2.艺术品的他律性3.仿象4.趣味教育2008.71.有趣味的形式说2.寓教于乐3.审美形态4.审美体验2008.41.审美直观2.审美理想3.崇高4.美育代宗教说1.游戏说2.寓教于乐说3.艺术敏感4.审美意识2007.41.命运悲剧2.表现说3.贺拉斯的美育观4.美的问题的性质2006.71.心理距离说2.美感3.艺术的审美功能4.无我之境2006.41.悲剧性2.席勒的美育观3.有趣味的形式说4.审美个性2005.71.内在感官说3.美学思想4.灵感2005.41.观2.移情说3.埃斯特惕卡4.心理能量消耗的节省说2004.71.心理距离说2.山羊之歌3.生命的机械化4.游戏说5.《审美教育书简》2004.41.柏拉图的美育观2.美学思想3.审美态度4.艺术敏感2003.41.寓教于乐2.“上升的乖讹”与“下降的乖讹”3.无我之境4.美感欣赏活动2002.41.寓教于乐5.美学研究的对象3.生命的机械化4.集体无意识说浙江2012.71.丑2.畅神说3.载道说4.以道制欲浙江2010.71.虚静2.再造性想象意象的物态化3.审美情趣浙江2010.41.审美经验2.崇高3.模仿说4.意境浙江2009.7 1.艺术敏感3.移情说3.观4.模仿说浙江2009.41.审美需要2.审美距离3.符号说4.审美教育浙江2008.71.移情2.审美距离3.有意味的形式4.寓教于乐浙江2008.41.审美体验2.审美距离3.表现说4.灵感浙江2007.71.内在感官说2.崇高3.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4.无我之境浙江2003.71.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2.突然荣耀说3.意象的物态化和物化4.美育5.埃斯特惕卡浙江2002.71.乖讹说2.意境3.期待视界4.美育二、简答题2016.101.简述意象的结构2.简述审美趣味的标准3.简述悲剧的特征4.简述艺术品的鉴赏过程5.简述蔡元培的美育观2016.41.简述审美经验的动态过程2.简述优美和崇高是两种不同的人生境界3.简述柏拉图的美育观4.简述审美实践是一种人生实践5.简述艺术品的形式符号层2015.101.简析审美主体的存在状态2.简述意象与意境的区别3.简述艺术技巧与艺术形式的关系4.简述崇高与壮美的联系与区别5.简述席勒的美育思想在西方美育史上的意义2015.41.简述美学在研究方法上的主要特点2.简述艺术的审美功能3.简述审美惊异的主要特点4.简述艺术接受的主体性5.简述王国维的美育观2014.101.简述审美关系与审美活动的关系2.简述西方悲剧理论的主要发展过程3.简述想象力在审美对象的构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4.简述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联系5.简述美育的独特性2014.41.简述审美活动作为人生活动的独特之处2.简述审美感知的基本特征3.简述艺术的核心功能4.为什么不能把美育等同于人格教育5.简述悲剧的基本特征2013.71.简述审美经验具有非功利性的原因2.简述马克思的存在论的基本内容和特色3.简述生物本能说的缺点4.简述审美理想在审美活动中的作用5.简述悲剧作为审美形态的主要特征2013.41.如何提高审美趣味2.简述艺术存在动态过程中的三个环节3.简析审美关系的内涵4.比较“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5.为什么不能把美育等同于艺术教育2012.71.美学研究的核心方法是什么2.艺术家的审美经验与其人生实践的关系是怎样的?3.简述审美情感在审美想象中的作用4.简述喜剧的特征5.简述近现代美育思想的基本线索2012.41.简述美学学科形成的三个阶段2.简述意象的生成3.简述审美对象形式规律的多样统一性原则4.简述亚里士多德划分艺术形态的方法5.简述美育与审美活动之间的联系与区别2011.71.简述喜剧的特点2.简述审美情感在审美活动中对审美想象的作用3.简述审美经验的特点4.简述审美价值与一般价值活动的共性5.简述原始意识的特征1.简述作为人文学科的美学在研究方法上的主要特点2.简述艺术接受的主体性3.美育与人格教育的关系4.简述艺术品的层次结构,并说明其内在关系5.简述审美活动作为价值活动的特殊性2010.71.自然在什么条件下才能成为审美对象?2.为什么美不能先于人而存在?3.在审美经验中情感与理智的关系是怎样的?4.简述审美活动的特殊性5.简述什么是意境以及意象与意境的区别2010.41.简述艺术意象的基本特征2.如何理解审美活动是一种价值活动3.简述作为审美活动中介的艺术品的基本特征4.美育的功能5.简述美学的研究方法2009.71.作为审美形态的荒诞具有什么样的特点?2.审美经验的主要特征有哪些?3.构成审美理解多义性的原因是什么?1.简述主体在审美活动中作为精神存在的特征2.简述审美境界的性质、特点3.简述艺术创造的核心是意象的生成4.简述艺术品与非艺术品之间的区别5.简述感性形象在美育中的重要作用2008.71.简述审美感知的特点2.康德与博克在优美论上的区别3.简述意境与意象的区别4.如何理解审美活动中无功利性与有功利性的统一? 2008.41.简述审美关系的特征2.简述审美经验的动态过程3.简述意象的物态化和物化4.悲剧的基本特征5.美育的基本特点2007.71.简述人的感觉能够产生美感的原因2.简述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特点3.简述喜剧性的笑的基本特征2007.41.如何理解美学研究方法的多层次性特点?2.简评郎吉诺斯的崇高观3.简述美育与德育的区别与联系4.简述形式因素在美感中所起的重要中介作用5.艺术的接受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2006.71.简述审美活动中会产生通感现象的原因2.简述先当代西方的一些美学家反对给美和艺术下定义的原因3.简述美育转移人的心理气质和精神面貌的途径2006.41.为什么说艺术应当是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2.艺术意象有何基本特征3.简述生活丑与艺术美的关系4.简述艺术功能的多元性5.简述探讨审美欣赏活动心理特征困难的原因2005.71.简述意境与意象的区别2.简述美育的特点3.简述优美的特征2005.41.简析现当代,西方的一些美学家反对给美和艺术下定义的主要原因2.简述欣赏者在艺术接受中对艺术的重建过程3.为什么应当把审美关系作为美学研究的出发点2004.71.简述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主要内容2.为什么说美是自由的形象3.艺术品与非艺术品有何区别与联系4.美育的基本特性2004.41.简述艺术的存在方式2.简述美感与美的关系3.简述黑格尔的崇高观2003.41.简述美育的特点2.简述“美感是性本能的升华”3.简述罗丹的雕塑“欧米哀尔”“丑得如此精致”的原因2002.41.为什么说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的命题符号生活的常识,却不符合生活的辩证法?2.简述喜剧性的效果3.简述美育与体育的区别与联系浙江2012.71.简要说明马克思实践观的基本特征5.简述悲剧的基本特征3.简述审美感知的基本特征4.简要说明意象的物态化和物化5.简述美育和艺术教育的关系浙江2010.71.简述美学研究的方法2.简述优美的特征3.审美趣味的特征和健康标准4.简述什么是意境以及意象与意境的区别5.简述王国维的美育观浙江2010.41.美学学科孕育与形成中经历了哪些阶段2.如何理解审美活动中无功利性与有功利性的统一?3.简要评述席勒的美育思想浙江2009.71.作为审美形态的荒诞具有什么样的特点?2.简要评述席勒的美育思想3.如何理解审美活动中无功利性与有功利性的统一?4.简要说明美学学科孕育和形成的三个阶段浙江2009.41.简述审美感知的特点2.简述审美对象的特点3.简述审美活动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基础的原因4.简述巫术活动对审美的原始发生具有重要意义的原因5.简述人变为“非人”的真实含义浙江2008.71.审美活动在思维方式上不同于科学认识、道德判断活动的特点是什么?2.荒诞作为现代审美形态有哪些基本特点?3.(通常意义上的)艺术品是什么性质的物品?4.为什么说“趣味无可争辩”是十分有害的?浙江2008.41.审美活动在思维方式上不同于科学认识、道德判断活动的特点是什么?2.作为审美形态的喜剧的基本特点是什么?3.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4.意象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浙江2007.71.简述艺术的存在方式2.简述意境与意象的区别3.简述美育转移人的心理气质和精神面貌的途径4.简述抽象性在审美活动中的意义浙江2003.71.试简评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这一命题2.试述丑的审美价值3.意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有何区别?4.为什么说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最重要方式?浙江2002.71.简述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特点2.美感中的直觉有哪些特征?3.什么是意象的物态化和物化?4.简述美育与智育的区别与联系三、论述题2016.101.结合具体事例,论述审美活动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

文学概论笔记二(童庆炳)

文学概论笔记二(童庆炳)

文学概论笔记【童庆炳】第三编文学创造第六章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概念解释1、物质生产物质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活动形式,是人类为取得生存所必需的物质资料(如衣、食、住等的物质资料)而进行的对于自然界的物质改造活动。

它是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

在物质生产活动中,人对对象世界的关系是一种物质实践的关系。

就是说,物质生产是人凭借工具通过物质行为对物质世界进行实际改造并创造新的物质世界的活动。

2、精神生产精神生产是人类生产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是人类为取得精神生活所需要的精神资料(如科学知识、艺术品等)而进行的对于自然、社会的观念活动。

在精神生产活动中,人对对象世界的关系是一种精神关系。

就是说,精神生产是人通过意识活动对外部世界进行观念性的思索或体验,并在此基础上凭借符号创造新的观念世界的活动.3、艺术生产艺术生产就是艺术创造活动。

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它是人对世界的一种审美掌,握方式,即主要通过情感体验和直观的方式掌握世界,形成对世界的审美意识并运用艺术符号将其物化、创造一个独特的具有审美价值的形象世界的活动。

在各种精神生产活动中,艺术创造突出地表现为“精神个体性的形式严和保持着“精神的自律”,因而皋一种最富于创造个性的“真正自由的劳动”。

4、文学创造的对象文学创造的对象即文学的反映对象,也称文学客体。

文学客体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生活,是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总和。

自然界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也是文学的反映对象。

文学创造无论直接描写和反映的是什么,归根到底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因而社会生活是文学创造的唯一源泉。

社会生活作为文学创造的反映对象,是整体性的、具有审美价值或经过提炼之后具有审美价值的、为作家体验过的生活.5.文学创造的主体文学创造的主体指处于文学创造活动中的作家、诗人,也称为艺术生产者。

但在这种活动中,作家、诗人只有处于对客体的主动、主导地位即具有主体性或者说具有自由自觉的创造性时,才是真正的文学创造主体。

虚静及其功能

虚静及其功能

虚静及其功能虚静及其功能什么是虚静首先,虚静是习练健身气功过程中必须保持的心理状态,良好的虚静体验对于心理健康的影响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对于虚静的概念多来源于古文献记载,比如:《性命圭旨》中谈到:“心中无物为虚,念头不起为静。

”由此可以看出,虚和静主要是指两个方面,虚主要是指放下心里的一切事情,暂时从纷繁的事物中摆脱出来,进入一种特殊的练功状态。

静主要指的是排除大脑出现的一系列杂念,避免突如其来的一系列念头。

而对于虚静状态中的心理状态,《性命圭旨》中也有描述:“有闻如不闻,有见如不见焉,毁誉善恶不入于心,其名曰虚。

”由此可以看出,健身气功习练者在习练健身气功的过程中必须对外界的各种刺激泰然处之,即“不动心”。

《七部名薮要记》记载:“遗忘形体,恬然若无谓之虚。

”指出忘掉形体,逐渐地体验空无的精神状态。

“反神服气,安之不动谓之静。

”则又指出了精神应当从外界转到身体内部来,关注于自我生命体验,有意识地调节呼吸,保持虚静的练功状态。

虚静的功能《性命圭旨》记载:“功夫到虚极静笃时,精自化气,气自化神。

”由此记载可以发现,“炼神还虚”主要是指精神逐渐地体悟虚静,也即老子讲到的“致虚极,守静笃。

”如此,健身气功的习练则可以实现锻炼精气神的目的。

除此之外,《听心斋客问》记载:“心归虚静,身入无为,动静两忘,到这地位,三宫自然升降,百脉自然流通,精自化气,气自化神,神自还虚。

”这里的记载也指出了精神和身体的无为状态会实现“百脉流通”。

由此看出,虚静不是简单的什么都不做,而是“无为无所不为”。

在无为的过程之中,身体的潜在机能会被调动起来,培补正气,激发人体的免疫机制,改善人体的免疫机能。

美学原理第六章 审美心里复习题

美学原理第六章   审美心里复习题

第六章审美心里一.审美心理结构的主要因素审美心理是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产生的极其复杂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审美心理产生于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相互作用之中。

现当代的大量研究成果表明,审美心理结构中包含着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基本要素。

感知包括简单的感觉和较复杂的知觉。

所谓感觉是指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在人脑中所产生的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是一切认识活动的基础,也是审美感受的心理基础。

所谓知觉,则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事物的综合的、整体性的把握。

知觉具有整体性、选择性、恒常性等基本特征,它是一种更加积极主动的心理活动。

感觉和知觉和称为感知。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深入。

想象是指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心理学上把想象分为再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两大类。

所谓再造性想象,是人类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再现出记忆的客观事物的形象;所谓创造性想象,是在经验的基础上对记忆进行加工组合,创造出新的形象。

在审美心理中,既有再造性想象,也有创造性想象。

在审美活动中,人们总是把从感觉、知觉所得到的关于对象的完整表象,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想象的活动再造出来,或创造出新的形象。

身后经验越丰富、学识教养越多,想象的翅膀也就越丰满,所得到的审美愉悦和审美享受也就越强烈。

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的一种复杂的心理反应,是主体对待客体的一种态度。

情感在审美心理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前面我们已经讲到,审美心理是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多种心理因素的统一体。

那么,这些心理因素是如何在审美心理中统一起来的呢?它们不是机械的相加,而是以情感作为中介所形成的有机统一。

理解是审美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这是因为,美的事物不仅具有感性的形式和生动形象,而且还有内在的本质和深刻的意蕴。

审美心理的理解因素主要包括:首先,对于审美对象的认识内容,不能脱离理解因素;其次,对于审美对象形式的认识,也不能脱离理解因素;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对于审美对象内在意蕴和意味的认识,更不能脱离理性因素。

艺术心理学第十章艺术心理学

艺术心理学第十章艺术心理学
色彩的冷暖、色彩与情感……
第一节审美注意
一、注意
注意是心理活动的指向性和集中性。大脑皮层形成了优势兴奋中心,使意识集中于一定的客体或客体的特定方面。
人的心理活动不能朝向一切方向,而是有所选择。注意的集中性就是人的心理活动离开一切无关的事物,从各个方面集中到某种对象或现象上,并对其它活动产生抑制性影响。于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现实主义————古典主义————形式主义
纪录片———————————故事片——————————————先锋派
纪录片中的形象之所以令观众激动,通常是由于拍摄得真实,而不是由于拍摄得美。
思考题:分析摄影的写实性与心理距离说
四、审美注意的功能
虚静与心理距离引发的审美注意,是艺术创作的前提条件。
1、审美注意激发艺术家进入创作的预备情绪
同样的雾引发不同的注意情境,缘于主体与对象的距离,与海雾的关系太密切(距离太近),所以不能“处之泰然”地去欣赏,而后一种体验恰恰是把雾摆在实用世界之外(离开一定距离)所以注意向审美集中。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2、距离说与艺术创作
·与事物的功利保持一定距离,是艺术创作的重要原则。这里的距离不是实际的“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在上述海上遇雾的情境中,人们的情绪由恐怖转化为欢快,并非由于时间空间的变化,而是由于人们强行对自己的注意力进行了自我调节。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c)中国画的缺乏透视感无远近阴影
d)写实主义与理想主义
写实主义偏重模仿自然,在实际生活中寻材料并用客观的方法表现出来,忌讳掺杂主观情感和想象。
理想主义注重人为的创造,虽然也拿自然作材料,却凭主观的情感和想象加以选择和配合,将自然理想化。
纯写实派通常把距离放得过近,例如画西湖,在没见过的人看总有美感,而本地人看则淡薄;再比如电影中的长镜头用得过度则是完全再现生活,往往缺少视觉的冲击力。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心理距离说名词解释

心理距离说名词解释

心理距离说名词解释心理距离是指人与人之间在心理上的距离感受,这种距离不是物理上的距离,而是指感知、情感和认知上的距离。

心理距离可以影响个体与他人之间的密切程度、亲近程度和交流的深度。

心理距离的远近程度会对人际关系、团队合作和组织管理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

心理距离可以分为几个不同的层次:1.身体距离:身体距离是指人与人之间在物理空间上的距离。

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关系类型会影响不同人对于身体距离的接受程度。

例如,在一些亚洲国家,人与人之间的身体距离通常比较近,而在一些西方国家,则相对较远。

2.情感距离:情感距离是指人们之间的情感联系的亲密程度。

这种距离取决于个体对他人的感情和情感需求的满足程度。

情感距离近的关系通常是基于亲密关系、信任和支持,而情感距离远的关系则可能缺乏亲近感和情感支持。

3.认知距离:认知距离是指个体之间在认知和理解上的距离。

这种距离可以包括对思维方式、价值观和知识水平的差异。

认知距离远的人往往难以沟通和理解对方的观点,而认知距离近的人则更容易建立共鸣和共同理解。

4.文化距离:文化距离是指不同文化背景之间的差异。

这种距离涉及到语言、习俗、价值观和信仰等方面的差异。

文化距离可以影响人们之间的交流和相互理解的能力,可能导致误解和冲突。

心理距离的远近程度会对人际关系产生重要的影响。

若心理距离较远,人们可能会感到陌生、疏离和孤独,友谊和亲密关系的建立也会面临困难。

而若心理距离较近,人们则更容易感受到彼此的支持、理解和亲近感。

因此,了解和管理心理距离对于建立健康、稳定的人际关系至关重要。

心理距离对于团队合作和组织管理也具有重要影响。

心理距离过大可能导致沟通障碍、合作困难和冲突。

因此,领导者应该创造一个氛围,减小心理距离,促进成员之间的互信和交流。

同样,组织应该重视文化差异,在管理上考虑到不同文化背景带来的心理距离,从而提高团队的效率和凝聚力。

总之,心理距离是人与人之间在感知、情感和认知上的距离感受。

名词解释心理距离说

名词解释心理距离说

名词解释心理距离说
心理距离是指个体在心理上感受到的与他人之间的亲疏关系或情感距离。

这一概念主要用于描述人际关系中的情感接近或疏远程度,而非实际的空间距离。

心理距离可以影响人们之间的交往、沟通和互动方式。

心理距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体验和感受:
1.情感距离:描述个体与他人之间的情感联系程度。

情感距离短暂时,人们可能感觉彼此亲近、信任,而当情感距离拉远时,可能会感到疏离或冷漠。

2.认知距离:涉及到个体对他人了解的程度。

认知距离较近时,人们可能对他人有更深刻的了解,而当认知距离较远时,可能对他人的内心感受和思想了解有限。

3.行为距离:描述在行为和互动上个体之间的距离。

行为距离短暂时,人们可能更愿意参与互动和合作,而行为距离拉远时,可能表现为回避或疏离的行为。

心理距离的感知和体验受到个体文化、社会背景、性格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人们在不同的情境和关系中可能对心理距离有不同的感受和表现。

心理距离的变化可以受到情绪、信任、共享的经历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对个体的行为和情感产生影响。

心理距离理论在社会学、心理学和人际关系研究中被广泛应用,有助于理解人际关系的动态和复杂性。

比较中西审美注意理论之不同形态——虚静说和距离说

比较中西审美注意理论之不同形态——虚静说和距离说

们 从 心 理 学 角度 出发 去 加 以思 考 分 析 的话 , 不 难 发 现 其 能得到充分施展和最大限度地发挥 ; 就 能使创作主体思维空 前 活跃 , 闪现 灵 感 火 花 , 同样 也 使 创 作 主体 提 高 艺 术 概 括 实 两 者在 其 内涵 上 都 有 着及 其 相 似 之 处 。
2 1 2 。 l l 0 0由年 月 l 警1 0 _ l l l ≯l | 0 l _
_蕾
第期 总 l 。 5 5 期 蚤 | 霸 奏 ? 一 鬣
比 较 中 西 审 美 注 意 理 论 之 不 同 形 态
— —
虚 静说 和 距 离 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徐倩 ( 陕西 师 范大 学 美 术学 院 陕西 西 安 7 0 8 ) 1 0 2
中图分 类号 : 0 J
文 献 标 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 0 8 9 5 2 1 ) 2 0 8 一 2 1 0 — 2 X( 0 1 0 — 0 8 O
摘要: 审美注意理论在中国和西方有着完全不同 的形态, 即西方的 “ 虚静说? 中国的 “ 说” 两者虽然是不同的 和 距离 , i 理论形态, 但都共 同揭示了 审美的特征和功能 国的 “ 中 虚静说 是人们审 心 美J态极其生动的描绘, 是审美主 体的升 华, 而达 到实现了 高的审美境界 而作为西 方的一种 审美理论 的 “ 理j 从 最 ・ 眶离” , 说 即人的审美心理与功 并心理 q
首 先 我 们 知 道 审美 注 意 有着 两 大特 征 : 一 是 审 美 的 能 力 。 以 “ 静 ” 鉴 赏 美 、 握 美 的 前 提 。 第 所 虚 是 把
选 择 性 、 向性 。当我 们 在 注 意一 个 事 物 的 时候 , 们 所 指 我

从“虚静说”和“距离说”看中西艺术鉴赏论的差别

从“虚静说”和“距离说”看中西艺术鉴赏论的差别
第l 3卷
第 5期
鸡 西 大 学 学 报
J OURNAL OF J I XI UNI VE RS I T Y
Vo I . 1 3 No . 5
MI d v . 2 01 3
2 0 1 3年 5月
文章编号 : 1 6 7 2—6 7 5 8 ( 2 0 1 3 ) 0 5— 0 0 9 9— 2
从“ 虚静说 ’ ’ 和“ 距 ( 延安大学 文学 院 , 陕西 延安 7 1 6 0 0 0 )
摘 要: 作为 中西 艺术鉴 赏论 的代表 性 旨趣 , “ 虚静说” 和“ 距 离说 ” 有 着极为相似 的理论 内涵, 两者都 属 于审 美态度论 范畴 , 都讲 求审美主体在 审美活动 中心理状 态的 无直接 功利性和 审 美悟性。但 它们毕竟产 生 于不 同的文化地域 , 影响其发展 的文化背景和哲 学基 础也 有天壤 之别 , 这就使 得 “ 虚静说 ” 与“ 距 离说 ” 同样 蕴含 着截 然相异 的审美理想。就此 , 试从 两种范畴的审 美倾 向入手 , 对 中西 艺术鉴 赏论的差 别做 出有价值 的
西方的距离说则重点突出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以布洛的海雾为例这原本是一件极度具有威胁性的突发事件直接威胁到乘客的生命安全也必然造成物我的尖锐对立但在布洛的距离说中他使主体刻意忘记自然灾害的威胁而去审美从而达到心理层面上暂时性的超越这就给我们造成了距离说追求物我合一的假象同时这种带有实验性质的论证有很大程度上的主观性
探 索。
关键词 : “ 虚静 ” 说; “ 距 离” 说; 中西比较诗 学; 审美鉴赏论 中图分类号 : 1 0 2 文献标识码 : A 综上所论 , 中国古代 美 学 的“ 虚 静说 ” 和布 洛的 “ 心 “ 虚静说 ” 是中 国古 代哲学 和文艺美 学 的重要 范畴 , 理距 离说” 有着 明显 的相似 之处 : 其一 , 两者 都属 于审美 强调以空追有 、 以静追 动 , 以宁静混沦 的心灵空 间去映照 态度 论 , 强调审美观 照时的超 功利性 和非理智性 , 都认为 使 审美 的 活泼泼的生命 情 调 。作 为审美 态 度论 的 “ 虚 静说 ” 有着 理性 因素和主观意识会 消弭 审美感 知 的灵性 , 复杂的理论内涵 , 朱 良志在《 “ 虚静” 论 和“ 距离” 说 不是 悟性 难以展示其魅 力。其二 , 两 者都 对审美 主体有 艺术 等同的美学范畴》 中将 这种 理论内涵划分为三个层次 : 一 修养 上的要求 , 无论 是单纯 的 “ 虚静 ” 还是单 纯 的“ 心理 是虚, 即虚静心态 的创 造 ; 二是静 , 即虚 静 的稳 态心 理定 距离 ” 都不能完成对艺术 的鉴 赏 , 它还要求审美主体有一 势 的形成 ; 三是动 , 动 是艺术 伟力 的 释放 , 审美 飞跃 的实 颗艺术 之心 , 并能在 鉴赏 过程 中积极 发挥非 情感化 的能 现 。这 就是说 , 无论是 艺术 创作 实践还是艺 术审美感 知 , 动性 , 从而实现超越 自我 的移情 活动。因此 , 传统 观点往 都需要 在“ 虚静 ” 之心 的指 引和 主导之下 才能 真正完 成。 往将 两者混为一谈也就不足为奇 。 总而言之 , 中 国美 学 史 上 的 “ 虚静 ” 论 既 是 一 种 审 美 态 度 论, 又是一种艺术创作论 ; 它不但体现 了中 国人 的艺术趣 中国传统文论 中的 “ 虚静 ” 说 和西 方“ 心 理距 离 ” 说 味, 还具有指导创作实践 的效用 。“ 虚静” 论作 为艺 术鉴 有着各 自的理论渊源 和文化 背景 , 这就 决定 了两者并 非 赏领域 里的典型范畴 , 虽 然并 没有庞 杂 的理论 体系 和框 等 同的文 艺范畴 , 从 中西 比较诗学 的角度 看 , 它们 的差异 架, 却拥有极为精深 的内涵 , 是 中国人形 而上学 的审美 旨 主要 体 现 如下 。 趣 在 文 艺领 域 的 完 美 呈 现 。 第一 , “ 虚静 ” 说 比“ 距离 ” 说有着更 为广泛 的文 艺价 与中国古典文学理论 相对应 的是 西方 的“ 心理距 离 值和指导 性 , 两者 虽 同属于 审美 态度论 , 但“ 虚静 ” 说 还 说” , 它是 由英 国著 名美 学家兼心理学家爱德华 ・ 布 洛于 影响着艺 术创作 实 践 。“ 虚静 ” 说 不但 讲求 审美 主体 在 1 9 1 2年在其《 作 为一 个艺 术 因素 与审美 原则 的“ 心理 距 艺术鉴赏 时的超功 利性 , 还要求在创作实践 中 , 艺术创 造 离说 ” 》 中最早 阐释 的。布洛认 为 , 在审美活 动中 , 只有 当 者 的“ 心斋 ” “ 坐忘” 等, 正 如老子所 说 的“ 涤 除玄鉴 ” , 它 审美 主体 与 对 象之 间 保 持着 一 种 恰 如其 分 的心 理 ( 或 要求 人们 排 除主 观欲 念 和主观 成见 , 保 持 内心 的虚静 。 “ 精 神” ) 距离 时 , 审美主体 眼中 的对 象才 是美 的 , 因此 这 这都表 明“ 虚静” 说 的内涵要 比“ 心理 距离” 说更 为丰 富。 种理论被 称为 “ 心理 距离 说 ” 。西方 文化 倡 导细致 的逻 另外 , 布洛在其理论 中把 “ 心理距 离 ” 当作艺术 评价 的标 辑分析 与实证演绎 , 布洛在 阐释 “ 距离 ” 说时 即用 了海 上 准 , 否定 审美对 象本 身所 具有的客观的美 , 把心理机制 看 航船遭遇大雾 的事例 。船行 海上 而遇大 雾 , 乘客 们对 不 成美感唯一 的源 泉 , 也即, “ 距 离” 说强调 审美 的标 准 是 可预知危险 的恐惧 , 对耽误行程 的焦虑 , 对恶 劣环境 的烦 “ 距离 ” 而非 客观美感 , 这 和“ 虚静” 说是 大相径庭 的 , “ 虚 躁, 都会使得 乘客游兴 全无 , 现场乱 作一 团 , 但倘若 换种 静” 说恰恰认为 , 首先是 审美对 象具有 美感 , 审美 主体才 心境去看待这种事故 , 抛开 其他一 切不 舒 畅的心情 和担 会 去 用 “ 虚静 ” 之 心去感知 , 而 不 是 假 定 客 体 具 有 整 体 的 忧, 而代之 以一种 “ 静观 ” 的心 态去 欣赏 大 自然带 给人类 美 才 去 追 求 。 的奇观 , 就 会 使 人 产 生 一 种 审 美 的 的享 受 , 造成 这种差距 第二 , “ 虚静” 说 的理论 内涵超越 了文艺 的范畴 , “ 距 的原因正是“ 心理距 离” 。布 洛认 为 , 对 待海 雾 的两 种态 离” 说却是 单纯 的艺 术 鉴 赏 标 准 。中 国传 统 文论 中 的 度也缘于两种感 知方式 , 即一般 感知 和 审美感 知。一般 “ 虚静” 说经历 了漫长的发展 历程 , 它从最 初 的哲 学领域 感 知单纯 以眼前 的功 利 和实 际需 要 为动机 , 是一种 机械 推进 到之后的文艺领域 , 但无论如何演 变 , 其作 为一种人 的本能观照 , 而审美 感 知则抛 开 了功利 的束缚 和 主观需 生理想 和精神追求的意味并未消减 。在传统道 家学说体 要 的牵 绊 , 以一种纯客 观的视角去审视对象 , 因而具 有难 系中 , “ 虚静 ” 是 一 种无 为 的处世 态度 和人 生原则 , 道家 以超越 的绝对客 观性。在 布洛 的美学 体 系中 , 只有 用审 以这种原 则为纲 , 致 力 于 自我 精神家 园 的构造 。儒 家美 美感 知检验 出来 的艺术 才能 真正 称 之为 艺 术 , 这种 “ 距 育思想和 “ 虚静” 的紧 密联系体 现道德 修养上 , 在儒 家思 离” 也正是艺术之所 以成为艺术 , 美之所 以为美 的根 源。 想 的视野 中, 虚怀若谷 的心胸 和静 心观物 的态 度是 同步

中西方审美注意理论比较

中西方审美注意理论比较

中西方审美注意理论比较作者:张蕊来源:《文学教育》 2021年第12期张蕊内容摘要:中国的“虚静”说和西方的“距离”说都属于审美注意理论,二者共同揭示了审美注意的目的性和无功利性;同时,二者在审美“距离”、适用范围和审美过程三方面,又有着巨大的差异。

在当今中西比较诗学普遍兴起的背景下,二者相互比较、相互借鉴吸收,是非常有意义的。

关键词:虚静说距离说审美注意审美注意理论在中西方表现出不同的形态,在中国表现为“虚静”说,在西方表现为“距离”说。

“虚静”说是道家的一种修心方式,最早由老子提出,他主张只有保持虚静状态,才能体察万物;后来经过庄子发展,提出“坐忘”、“心斋”,主张排除世间杂念,追求内心的澄澈空明,将审美认知与人生态度联系起来,建立了审美心胸理论;刘勰、陆机又将其用于文学创作,要求审美主体要调动自己的审美情感、想象力、理解力等心理机制,进入活跃状态,才能完成文学创作。

“距离”说是由爱德华·布洛提出,主张只有当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保持一种恰如其分的心理距离时,审美主体眼中的对象才是美的。

由此可见,“虚静”说和“距离”说在揭示审美注意特征上表现出很大的一致性,又因为产生背景不同,又有着巨大的差异性。

一.“虚静”说与“距离”说概念的由来(一)中国的“虚静”说“虚静”说最早出现于先秦哲学。

托名于春秋时代的管仲学派的《管子》,《管子·心术》篇中提到:“天曰虚,地曰静,乃不伐。

洁其宫,开其门,去思毋言,神明若存。

纷乎其若乱,静之而自治。

”[1]要清除欲望,虚静恬淡、专心致志,保持内心的虚静,才能明察事物,领悟宇宙的本质。

《管子》中的“虚静”说,主要是从认识论角度提出的,而真正将虚静用于审美领域的是老子和庄子。

最早构建“虚静”这一概念的是老子,《老子》十一章中:“涤除玄览,能无疵乎?”《老子》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其根,归根日静,是为复命。

”这是老子创设的体“道”方法,只有“涤除玄览”,虚而静,静而远,以达无穷才能洞彻天地万物的玄妙。

虚静说及其产生原因之管见

虚静说及其产生原因之管见

虚静说及其产生原因之管见
毅敏
【期刊名称】《武警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7(023)009
【摘要】"虚静说"这一创作理论的提出,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影响甚大."虚静"式构思就是在情绪的静态中寻求诗歌的形象和语言的.诗人在"虚静"状态下曾创作出大量意境优美的"短歌",可以唐诗为代表.另外,社会因素(包括政治、经济)、民族性格、审美趣味、诗歌风格以致诗人创作时"虚静"式构思状态的形成是这一创作理论的外部因素.
【总页数】2页(P80-81)
【作者】毅敏
【作者单位】呼和浩特边防指挥学校,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044
【相关文献】
1.审美观照之"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中国"出入"说、"虚静、物化"说与西方"移情"、"距离"说之比较 [J], 张燕玲
2.试论“虚静”说与“距离”说 [J], 郑莉
3.论中国山水画的“虚静”说——道家“虚静”理论在中国山水画中的渗透 [J], 羊草
4.论中国山水画的"虚静"说——道家"虚静"理论在中国山水画中的渗透 [J], 羊草
5.庄子的“虚静”说及虚静在文艺创作中的作用 [J], 张学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试论“虚静”说与“距离”说

试论“虚静”说与“距离”说


莉: 试论 虚静” 说强 调 以静观 的心态 和 澄澈 的心灵 去关 照 客 观 事 物 的 生 命 情 调 。从 审 美 态 度 层 面 来 讲 , 中
从 上文 叙述 中可 以看 出 , 道 家 的“ 虚静” 说 和 布 洛 的“ 距离” 说都 是 审 美 主体 的 审美 态 度 , 都 是 对 审 美 主体 主观 修养 的 要求 , 二 者 在 揭 示 审 美 活 动 主 体
另 一 些 方 面 所 形 成 的 盲 目 而 反 常 的 焦 躁 之 情 形 成 了 尖 锐 的 对 比 ̄ [ 4 3 7 o o 。 而造 成这 种 效 应 的 , 不 是 观 赏 者 与 被 观赏 对象 时 间或 者 空 间 上 的距 离 , 而 是 一 种 审 美 心理 上 的距 离 , 是 审 美 主 体 对 审 美 客 体 在 审 美 活 动 中 以超越 功 利性 的态 度 而 产 生 的 美感 , 从 而 使 得 审 美 主 体 获 得 崭 新 的 审 美 体 验 。 这 是 一 种 具 有 积 极 意 义 的审美 态 度 , 是 超越 了功利 、 世俗 、 需要、 目 的 的 心理 状 态 , 是 审 美 主 体 对 审 美 对 象 理 想 的 自 由 的 审
第 1 3 卷
第 5 期
淮 海 工 学 院学 报 ( 人文社会科学版)
J o u r n a l o f Hu a i h a i I n s t i t u t e o f Te c h n o l o g y ( Hu ma n i t i e s&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E d i t i o n )
* 收 稿 日期 : 2 O 1 5 一 O 4 一 】 3 ; 修 订 日期 : 2 O l 5 0 4 — 2 4 作者简介 : 郑莉( 1 9 8 6 一) , 女, 四川 仁 寿 人 , 四川 师 范 大 学 文 学 院 硕 士研 究生 , 主要从事文艺美学方面的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观以复。

”这句说是说,置身于静寂无极的虚空中,保持着空明的心灵状态,万物的生命状态,我反复的观察他。

也就是说,他在虚、静的状态下才能去观察万物的生长规律。

那么,什么是虚,什么又是静呢?
根据老子的说法: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

芸芸众生万物各自回归到其根源,即初始状态。

这样就叫做“静”。

静,就是指复归本性。

人回归到初始状态就是婴儿时期。

婴儿时期,人类拥有的是“赤子之心”,混沌如天地初始,即什么也没有的但又可以容纳万物。

虚就是无。

“无,名天地之始。

”无,是用来表述天地初始时混沌未开的状态的。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因此,长期保持“无”的状态,来观察其中的奥妙。

所以,无,指的也是一种混沌未开、空灵明净的物我两不在的境界。

综合所述则得出道家的所谓虚静指的是天地初始时混沌未开、物我两不在的境界。

在这时,人们可以看到万物的生长规律。

从道家的虚静再到文学上的虚静。

刘勰《文心雕龙。

神思》讲:“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沦五藏,澡雪精神。

”这是说在文学创作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虚静”。

而这里的“虚静”则等同于后面的“疏沦五藏,澡雪精神”,即去除心中的欲念,逝去精神上的污垢。

换句话说则是保持一种无欲无求、宁静空明的心态。

而南宋学者朱熹也说,举世学诗者之所以难出好诗,“只是心里闹不虚静之故”。

可见,这里的虚静指的是文学上的无功利之心。

中国的水墨山水画讲究“留白”。

于一张白纸上或浓或淡地勾勒几笔,图画也就成了。

这样的画看似简单,却韵味无穷。

例如齐白石的虾。

简简单单几笔却神态活现,灵气逼人,仿佛可以看见它们在水里扭须游动的灵动身姿。

中国的诗歌讲究意境(意境之美当然后很多种,但这里只讲有关虚静的),一缕幽香,几片残叶,皆可为诗。

例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诗名《江雪》,写的是雪景。

大雪茫茫一片什么也没有,鸟飞绝,人踪灭,只有孤舟上的一个老翁独自垂钓。

晃眼一看,我们能看到的是什么呢?雪那么大,到处都是皎洁的白,能看到的,只怕只有孤舟上的老翁了。

但是,闭眼细想的话,却又满心丰盈,什么都有:有山,有水,有人:有山则有草木,有水则有鱼虾,有人则有俗世生活。

何其完整,何其丰富!而在如此雪天,老翁为何还要垂钓?他钓到鱼了吗?他又是什么人呢?如此等等无穷尽。

唐代诗人王籍之诗《入若耶溪》说:蝉噪林愈静。

就是说,在空旷的山林里,蝉鸣叫得越是厉害,山林越是显得幽静。

因为“噪”,而愈发显得静。

因其虚无,才更显得丰富。

老子曰:“天下万物生于有,而有生于无。

”天下万物从“有”中产生,而“有”又从“无”中产生,说的是同样的道理。

因此,综上所述,虚静就是使人的精神进入一种无欲无求的无功利的极度平静的状态。

这样,事物的一切美和丰富性就会展现在眼前。

所以我认为,虚静是一种促进审美活动的心理状态。

那么什么又是心理距离呢?心理距离和虚静是否是一回事呢?
布洛认为,在审美活动中只有当主体和对象之间保持着一种恰如其分的心理距离时,对象对于主体才可能是美的。

所谓的心理距离是指只有主体和对象之间没有利害关系时,才可能产生审美愉悦。

因此,我们首先从概念来分析:心理距离是指只有主体和对象之间没有利害关系时才可能产生审美愉悦。

“只有“二字限定了它的范围,说明它是产生美的唯一条件或评判美的唯一标准。

而“只有主体和对象之间没有利害关系时”则说明了只有无功利性目的才能产生美。

虚静是使人的精神进入无欲无求无功利的极端平静的状态,事物的一切美和丰富性就会展现出来。

从这里可以看到,“虚静”并没有从概念上限定只有“虚静”才可以产生美。

也就是说,除了虚静外,还有其他形式也会产生美。

而从另一方面讲,虚静产生的不只有美,还有其他的“丰富性”。

因此,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相同点:它们都强调无功利性,都是一种审美态度
不同点:产生的效果不同。

心里距离说只有主体和客体之间没有厉害关系时才会产生审美愉悦。

它只是一种审美方式。

而虚静不只有“美”,还有其他“丰富性”。

换而言之,虚静可以是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

它们所产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从产生条件方面来讲,简单来说,就是事物离现实功利越远,越容易引起美感。

距离本身就是使事物成为审美对象的依据。

这就是心理距离产生的条件。

将事物距离化,往往在不经意或一瞬间发生。

例如高山流水、彩云追月等自然现象往往是在不经意间成为审美对象。

而现实社会中的事,如看电影、听音乐等,之前都还有一个动作的提示,让你去欣赏它。

当你的大脑接受到这一信息时就会自动将它转化为审美对象。

这一转变是瞬间的,你几乎无法发现它。

而虚静呢?虚静作为一种促进审美活动的心理状态,他有时是瞬间的、不经意的,有时却需要一定修为。

虚静先由道家而来。

道家修道需要达到一个澄静空明、物我两忘的境界。

这种境界的达成是需要一定时间的。

后来说写诗者要摒弃功利性、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也需要一定的修养。

朱熹之所言“举世学诗者之所以难出好诗,只是心里闹不虚静之故”真好说明了这个道理。

而在诗人、画家创作动机中表现出来的虚静则是一种意境,也非有虚静之心者不能品味。

因此,从产生条件方面来看:
心理距离的产生往往是瞬间或不经意间产生的,而虚惊则有可能是如此也有可能是要长时间的修炼。

另外,从产生的环境看,布洛的心里距离说属于西方哲学体系中的一环,具有西方哲学的特征:细致而深刻。

而虚静说产生于东方文明古国中国,且有道教衍生而来,玄妙、笼统,不易说得明白。

此外,布洛的心里距离说将“心理距离”作为评判美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美的本质的条件。

但在虚静说则没有如此强化。

综上所述,我认为,心里距离说和虚静说有一致的地方,但也有差异。

因此,它们不是一回事,不能等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