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答谢中书书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答谢中书书》题目及详解

《答谢中书书》题目及详解

《答谢中书书》题目及详解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词语在文中表示“五彩缤纷”?A. 五色交辉B. 青林翠竹C. 沉鳞竞跃D. 晓雾将歇答案解析:A. "五色交辉"指的是多种颜色交相辉映,形容色彩斑斓,与“五彩缤纷”意思相近。

2. 文中“高峰入云”这句话主要描绘了山的什么特点?A. 高耸B. 云雾缭绕C. 雄伟D. 连绵起伏答案解析:A. "高峰入云"直接描绘了山峰之高,直插云霄,突出其高耸的特点。

3. 以下哪个词语在文中表示“清晨的雾气即将消散”?A. 晓雾将歇B. 夕日欲颓C. 猿鸟乱鸣D. 沉鳞竞跃答案解析:A. "晓雾将歇"中的“将歇”意味着即将结束,这里指的是清晨的雾气即将消散。

4. 文中“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中的“其”指的是什么?A. 山川之美B. 欲界之仙都C. 谢灵运D. 陶弘景答案解析:A. "其"指的是前文提到的“山川之美”,表明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与这山川之美相比。

5. 以下哪个句子描述了傍晚时分的美景?A.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B.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C.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D.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答案解析:B.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描述的是夕阳即将落下时,鱼儿在水中跃动的景象,属于傍晚时分的美景。

二、解释字词1. 请解释“清流见底”中的“见底”。

答案解析:“见底”指的是水清澈到能够看到底部,形容水流清澈透明。

2. 请解释“五色交辉”中的“交辉”。

答案解析:“交辉”指的是不同颜色相互辉映,形容色彩斑斓,光彩夺目。

3. 请解释“晓雾将歇”中的“将歇”。

答案解析:“将歇”意味着即将停止或消散,这里指的是清晨的雾气即将散去。

4. 请解释“沉鳞竞跃”中的“竞跃”。

答案解析:“竞跃”指的是争相跳跃,形容鱼儿在水中活泼跳跃的情景。

5. 请解释“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中的“奇”。

答案解析:“奇”在这里指的是非常奇特、美妙,用来形容山川之美的独特和非凡。

2024年陶弘景《答谢中书书》阅读及答案

2024年陶弘景《答谢中书书》阅读及答案
2024年陶弘景《答谢中书书》阅读及答案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阅读及答案1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①。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②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山谷所资,于斯已办③。仁智所乐,岂徒语哉!——吴均《与顾章书》
5.两文都以写景为主,也有抒情的点睛之笔。摘出两文中的抒情句子。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独一无二 ②超过,比……更快 ③奔驰的马
注释:①薜( bì)萝:薜荔与女萝,皆为香草。后人常以薜萝为隐者服饰。②英英:声音和盛之貌。③办:具备。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四时俱备 前人之述备矣 B.遂葺宇其上 择其善者而从之
C,仆去月谢病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日 D.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邑人奇之
11.展开联想与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下面语句所表现的情景,(!分)
(吴均《与朱元思书》)
〖注释①缥碧(piǎobì):青白色。 ②轩邈(xuāunmiǎo):争高争远。 ③泠泠(línglíng):形容水声的清越。 ④嘤嘤(yīngyīng):鸟鸣声。 ⑤鸢(yuān):一种猛禽 ⑥戾(lì):至、达到。 ⑦经纶(jīnglún):筹划、治理。

答谢中书书习题及答案

答谢中书书习题及答案

1.高 答谢中书书[南朝齐梁]陶弘景一、易考实词梳理 1. 古今异义 (1)晓雾将歇.古义:___________ 今义:休息(2)夕日欲颓. 古义:___________ 今义:消沉,萎靡(3)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古义:__________今义:和,同。

)2. 重点实词(1)古来共.谈 ★共:_____________ (2)高峰入.云 ★入:_____________ (3)五色交.辉 交:_____________ (4)四时俱备.... 四时:___________★俱:______________ (5)猿鸟乱.鸣 ★乱:_____________ (6)夕日欲.颓 欲:_____________ (7)沉鳞竞...跃 沉鳞:___________★竞:_____________ …(8)实是欲界..之仙都.. 欲界:___________仙都:___________二、一词多义高.峰入云[F] 常有高.猿长啸[F](《三峡》) 而年又最高.[F](《醉翁亭记》)晓雾将.歇,猿鸟乱鸣[F] 其将.归见其亲也[F](《送东阳马生序》)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F]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学而时.习之(《〈论语〉十二章》) 有时.朝发白帝[F](《三峡》)4.时2.将,3.奇春冬之时.[F](《三峡》)三、重点句子翻译1.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2、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3、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4、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5、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

6、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四、理解1. 本文写景的语言精炼且生动,试以“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为例,说说该句是如何体现此特点的。

2.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说说这几句的描写取得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3.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五、练习一、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回答第1~4题。

(共10分)《(一)《答谢中书书》全文(二)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

(完整版)答谢中书书练习及答案

(完整版)答谢中书书练习及答案

《答谢中书书》1、解释下列词语(1)交辉:(2)四时:(3)歇:(4)夕日:(5)颓:(6)沉鳞:(7)欲界:(8)仙都:(9)奇:(10)与:2、翻译。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3)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4)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5)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6)实是欲界之仙都。

(7)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重点问题:⑴山川之美,在诗人陶弘景的笔下是怎样的情景?(引原句)⑵作者是怎样从听觉与视觉的角度来写一天中的景物变化?(引原句)⑶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绘自己隐居地的秀美景色?⑷陶弘景是怎样赞赏谢灵运山水石的成就?(引原句)⑸作者是怎样进行动静结合的景物描写的?⑹“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这两句描写了哪些景物?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⑺、“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试用形象的语言描绘其画面,并说说这几句描写取得怎样的表达效果?(8)“猿鸟乱鸣”一句中的“乱”字用得好,它写出了“鸣”的状态,写出了晨景的热烈欢跃的气氛,“沉鳞竞跃”一句中的“竞”字用得也好,你能说一说好在哪里?(9)“沉鳞竞跃”的跃意思是,“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一句中的其指代的内容是。

(10)《答谢中书书》一文体现了作者的志趣,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字点明了全文中心。

教师版参考答案: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1)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2)四时俱备。

晓雾将(3)歇,猿鸟乱鸣;(4)夕日欲(5)颓,(6)沉鳞竞跃。

实是(7)欲界之(8)仙都。

自(9)康乐以来,未复有能(10)与其(11)奇者。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1)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

五色,古代以青、黄、黑、白、赤为正色。

交辉,交相辉映。

(2)四时:四季。

(3)歇:消散。

(4)夕日:夕阳。

(5)颓:坠落。

(6)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

鳞,指代鱼。

(7)欲界:佛教把世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

《答谢中书书》练习及答案

《答谢中书书》练习及答案

《答谢中书书》练习知识梳理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答谢中书书.书:(2)五色交辉..交辉:(3)四时俱...备四时:俱:(4)夕日欲颓.颓:(5)沉鳞..竞跃沉鳞:(6)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与:(7)实是欲界..之仙都欲界: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3)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3.内容理解。

(1)“猿鸟乱鸣”一句中的“乱”字用得好,“沉鳞竞跃”一句中的“竞”字也用得好,你能说一说好在哪里吗?(2)“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这句话描写了哪些景物?是从哪些视角来写的?(3)作者是怎样动静结合来描写景物的?精题演练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晓雾将歇.歇:(2)沉鳞..竞跃沉鳞: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6.下面对文章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文章以感慨起笔,囊括了山水,纵观了古今。

B.“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清,突出了山水映衬之美。

C.“猿鸟乱鸣”突出了猿、鸟的鸣叫传入耳际,让人感到繁多杂乱。

D.“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描绘出众彩纷呈、绚丽动人的景象。

7.本文是一篇美文,请从不同角度简要赏析。

对比阅读(一)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二)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潭。

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①。

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

其石之突怒偃蹇②,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

其嵚然③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④之登于山。

(柳宗元《钴潭西小丘记》)【注释】①鱼梁:一种捕鱼的设施,用石头围成一道阻水堰,中间留有空洞,以安放竹笱(ɡǒu)。

《答谢中书书》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答谢中书书》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答谢中书书》课后练习题及答案《答谢中书书》课后练习题及答案《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

文章以感慨发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有高雅情怀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将内心的感受与友人交流,是人生一大乐事。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答谢中书书》课后练习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文章开头这句话对全文有什么作用?文章开头用“山川之美,古来共谈”一句总领全文。

[2]这句话是如何写高山和流水的?极写山之高,水之净,用笔洗练;通过俯视与仰视,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景物,境界清新。

[3]这两句从哪些角度描写景物?用平远和高远的视角极目远眺,青翠的竹木和五彩的山石相映衬,呈现出一派灿烂辉煌的气象,在清爽宜人的画卷上平添了万物勃发的生命力。

[4]此句的景物描写有怎样的特点?由静景转入动景的描写。

通过描写朝与夕两个特定的时间段的生物的活动,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生命气息。

[5]文章表达了什么中心思想?作者以高雅的`情怀品味山川之美,将内心的感受与友人交流,把谢中书当作能够谈山论水的朋友,同时也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

[6]作品具有什么艺术特色?[7]文中从哪些方面体现出了优美的意境?本文清幽隽雅,意境像诗一般优美动人。

其一,山水相映之美。

有山无水则无趣,有水无山又乏味。

山水相伴相映,则神采焕然,情味盎然。

山是“高峰入云”,山下是“清流见底”。

峰高水清,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的倒影给水铺上了异彩,相映成趣。

其二,色彩配合之美。

山青水绿固然清幽雅静,但色调单一却使人感到冷寂。

这里“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还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石岩壁立千仞,五色争辉,众彩纷呈,熠熠耀光,青林翠竹间杂其中,就如五彩锦缎上缀以碧玉翡翠,顿成奇观。

答谢中书书专题训练附答案

答谢中书书专题训练附答案

答谢中书书专题训练附答案第一篇:答谢中书书专题训练附答案《答谢中书书》训练题一、翻译句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4、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二、简答题1、“书”的意思是?“答谢中书书”的意思是? 2.找出统领全文的句子。

4.本文第一句话“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5.全文抓住哪一个字去写?共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6.文中所提到的“康乐”是指谁?作者举他有什么深意?7.文中哪些语句写山,哪些语句写水,请在原文上用波浪线画出。

8、文章用平远、高远的视角极目远眺,青翠的竹木与五彩的山石相映衬,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有那几句?9.这四句通过哪两个特定时间段的生物的活动?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生命气息。

10、写山水相映之美的语句是:11、写景物色彩配合之美的语句是:12、写晨昏景物变化之美的语句是:13.《答谢中书书》文中“ ”这句话直接抒发了作者对山水景物的赞叹之情。

14.《答谢中书书》文中的议论句“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的理解:15、由静景转入对动景的描写的语句是:16.以感叹总括前文的一句是:17.“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内含作者什么感情?18.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是:19.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景象的对偶句是20.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21.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22、“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谢中书书》一、翻译句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⑴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啊。

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早晨的雾气将要消散,猿和鸟都一同叫了起来4、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完整版)《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练习题附加答案

(完整版)《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练习题附加答案

比较阅读甲文《答谢中书书》和乙文《记承天寺夜游》【甲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标出停顿(2分)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2.解释下列加点の词(4分)(1)晓雾将歇( ) (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怀民亦未寝( )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5)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6)夕日欲颓()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2)相与步于中庭(3)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4.填空(8分)(1)甲文写景动静相衬,其中通过生命活动の描写,为景增添动感の语句是“”和“”乙文写景の名句是“”(4分)(2)甲乙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甲文描绘了“□□之美”,乙文描写了“□□之美”但两文表达の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甲文表达了作者の思想感情;乙文则把赏月の欣喜、漫步の悠闲、贬谪の悲凉、人生の感慨等微妙复杂の思想感情浓缩在文中“”の语句中(4分)5.解释加点词の词义。

①月色入户:()②沉鳞竞跃:()③庭下如积水空明:()④沉鳞竞跃()6、词の用法、意思相同の一组是:()A.之:山川之美 甚矣,汝之不惠B.是:实是欲界之仙都 问今是何世C.与:念无与为乐者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D.寻:寻张怀民 寻病终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の意思。

①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②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8.①从表达方式看,两文都有紧扣景物特征の_______,也都有堪称点睛之笔_______。

②从思想感情看,两文都表达了对自然の亲近和热爱,但作者の心绪并不同。

(完整版)《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练习题附加答案

(完整版)《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练习题附加答案

比较阅读甲文《答谢中书书》和乙文《记承天寺夜游》【甲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标出停顿(2分)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2.解释下列加点の词(4分)(1)晓雾将歇.( ) (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怀民亦未寝.( )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5)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6)夕日欲颓.()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2)相与步于中庭(3)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4.填空(8分)(1)甲文写景动静相衬,其中通过生命活动の描写,为景增添动感の语句是“”和“”乙文写景の名句是“”(4分)(2)甲乙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甲文描绘了“□□之美”,乙文描写了“□□之美”但两文表达の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甲文表达了作者の思想感情;乙文则把赏月の欣喜、漫步の悠闲、贬谪の悲凉、人生の感慨等微妙复杂の思想感情浓缩在文中“”の语句中(4分)5.解释加点词の词义。

①月色入户.:()②沉鳞..竞跃:()③庭下如积水空明..:()④沉鳞竞跃.()6、词の用法、意思相同の一组是:()A.之:山川之.美甚矣,汝之.不惠B.是:实是.欲界之仙都问今是.何世C.与:念无与.为乐者未复有能与.其奇者D.寻:寻.张怀民寻.病终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の意思。

①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②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8.①从表达方式看,两文都有紧扣景物特征の_______,也都有堪称点睛之笔_______。

②从思想感情看,两文都表达了对自然の亲近和热爱,但作者の心绪并不同。

《答谢中书书》练习及答案

《答谢中书书》练习及答案

答谢中书书》练习(2)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3)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3.内容理解。

(1) “猿鸟乱鸣”一句中的“乱”字用得好, “沉鳞竞跃”一句中的“竞”字 也用得好,你能说一说好在哪里吗?(2)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这句话描写了哪些景物?是从哪些视角来写的?(3) 作者是怎样动静结合来描写景物的?精题演练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 晓雾将歇. 歇:(2) 沉.鳞.竞跃 沉鳞: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2)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 答谢中书书.书: (2) 五色交.辉.交辉: (3) 四.时.俱.备四时: (4) 夕日欲颓.颓: (5) 沉.鳞.竞跃沉鳞: (6)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与: (7) 实是欲.界.之仙都欲界: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俱:知识梳理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6.下面对文章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文章以感慨起笔,囊括了山水,纵观了古今。

B.“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清,突出了山水映衬之美C.“猿鸟乱鸣”突出了猿、鸟的鸣叫传入耳际,让人感到繁多杂乱。

D.“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描绘出众彩纷呈、绚丽动人的景象。

7.本文是一篇美文,请从不同角度简要赏析。

对比阅读(一)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二)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潭。

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①。

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

其石之突怒偃蹇②,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

其嵚然③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④之登于山。

(柳宗元《钴潭西小丘记》)【注释】①鱼梁:一种捕鱼的设施,用石头围成一道阻水堰,中间留有空洞,以安放竹笱(ɡǒu)。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答谢中书书》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答谢中书书》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答谢中书书》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1、选出加点字意思不同的一项()A、高峰.入云重岩叠嶂.B、晓.雾将歇朝.发白帝C、青.林翠竹清.流见底D、夕日.欲颓不见曦.月2、选出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A、与: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选贤与.能B、将:晓雾将.歇出郭相扶将.C、是:实是.欲界之仙都自是.指物作诗立就D、自:自.康乐以来自.李唐来3、选出加点词解释有误的项()A、古来共谈.(谈论)B、五色交辉..(交相辉映)C、夕日欲颓.(落下)D、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奇怪)4、词的用法、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之山川之美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B、是实是欲界之仙都问今是何世C、与念无与为乐者未复有能与其奇者D、寻寻张怀民寻病终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隐居。

题目中的第二个“书”字的意思是信。

B、《记承天寺夜游》选自《东坡志林》,作者是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朝的文学家。

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为“三苏”,都被列入“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中。

C、“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短短三句话,没有写一个月字,却无处不是皎洁的月光。

作者采用的是动静结合,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

D、“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寥寥数语,感慨深长。

它包含着作者宦海沉浮的悲凉之感和由此领悟到的人生哲理。

6、选出说法有误的一项()A、本文是陶弘景给谢中书书信中的一段文字,历来被当作独立成篇的山水佳作来欣赏。

B、全文以“山川之美,古来共谈”为话题,以山峰、河流、石壁、树木等景物的铺陈刻画为主体,最后以无人与之共赏山川之美结束。

C、本文文字清新流畅,精于铸炼,以散句为主,长短结合、骈散交错。

D、文章表达了作者对谢灵运的仰慕之情,也抒发了作者自己欣赏山水时不同凡响的审美感受。

5、翻译文中画横线句①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译:②实是欲界之仙都。

《答谢中书书》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答谢中书书》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答谢中书书》课后练习题及答案《答谢中书书》课后练习题及答案导语:《答谢中书书》,其作者陶弘景,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思想家、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

人称“山中宰相”。

以下是由应届毕业生网小编为您整理的《答谢中书书》课后练习题及答案,欢迎阅读!一、文学常识1、作者: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隐居。

南朝梁时人,被称为“山中宰相”。

著有《陶隐居集》二、语音颓(tuí) 与(yù) 歇(xiē)三、重点词语解释1、五色交辉交:交相2、四时俱备时:四季俱:都3、晓雾将歇歇:消散4、夕日欲颓颓:坠落5、沉鳞竞跃竞:争相6、古来共谈共:共同7、实是欲界之仙都实:实在欲界:人间8、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与:参与,这里指欣赏四、理解性默写1、统领全文的语句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写山水相映之美的语句是: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3、写景物色彩配合之美的语句是: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4、写晨昏景物变化之美的语句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五、重点语句翻译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山河的美丽,是自古以来文人雅士共同谈论赞赏的。

2、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两岸的悬崖峭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早晨的`雾将要消散,可听到猿猴长啸,鸟雀乱鸣;4、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5、实是欲界之仙都。

*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6、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自从谢灵运之后,还没有人能欣赏这奇美的山水。

六、课文内容理解1、写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通过写人间奇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2、全文抓住哪一个字去写?共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①“美”字②山峰,河流,石壁,青林,翠竹,猿鸟,鱼儿③有静有动,有声有色。

3、文中所提到的“康乐”是指谁?作者举他有什么深意?*谢灵运;说明能够欣赏领略山川之美的人很少,表现作者的自得之情。

答谢中书测试题及答案

答谢中书测试题及答案

答谢中书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答谢中书书》是南朝文学家谢灵运的代表作之一,请问“中书”指的是什么?A. 一种书法B. 中书省C. 一种官职D. 一本书的名字答案:C2. 《答谢中书书》中,作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请问文中提到的“山川之美”是指什么?A. 山和河流的美丽B. 书法艺术的美C. 人的品德之美D. 文学作品的美答案:A3. 在《答谢中书书》中,作者提到了“实是欲界之仙都”,这里的“欲界”是什么意思?A. 指人间B. 指天堂C. 指地狱D. 指仙境答案:A二、填空题4. 《答谢中书书》中的“________”一句,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深深喜爱。

答案:山川之美,古来共谈5. 文中“________”一句,反映了作者对于自己能够欣赏到如此美景的自豪感。

答案: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三、简答题6. 请简述《答谢中书书》中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是如何表达的?答案:在《答谢中书书》中,作者谢灵运通过对山川之美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自然景色的深深喜爱和赞美。

他用“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来说明山川之美是自古以来人们共同欣赏和谈论的话题,而“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则表达了自己能够欣赏到这样的美景,感到无比自豪和满足。

四、阅读理解题7. 阅读《答谢中书书》全文,分析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态度。

答案:在《答谢中书书》中,作者谢灵运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极高评价和深厚情感。

他不仅赞美了山川的壮丽,还表达了自己能够亲眼目睹这些美景的幸运和自豪。

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真挚流露,作者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向往自然仙境的高远情怀。

五、写作题8. 请以“自然之美”为主题,写一段不少于200字的短文,表达你对自然美景的感受和思考。

答案:(此题答案不唯一,考生需自行创作)自然之美,是上天赋予我们的最宝贵的财富。

每当我漫步在山林间,听着溪水潺潺,看着绿树成荫,心中便涌起一股宁静与和谐。

自然之美不仅仅在于它的外表,更在于它给予我们的心灵慰藉。

答谢中书书练习含答案

答谢中书书练习含答案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2019/10/24命题人:班级:姓名:得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一、解释下列加点字。

1. 五色交辉..俱备() 3. 晓雾将歇.()..() 2. 四时4. 夕日欲颓.()5. 沉鳞竞.跃()6. 与.其奇者()二、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2.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3.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4.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三、回答下列问题。

1.划分节奏,每句限1处。

(用“/”)①实是/欲界之仙都②未复有/能与其奇者2. 全文抓住哪一个字去写的?共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美”。

山峰、河流、石壁、青林、翠竹、猿鸟、鱼儿。

有静有动、有声有色、有山有水、色彩绚丽。

3. 文章流露出作者什么样的情感?亲近自然,沉醉山水之乐。

能与谢灵运比肩,能够欣赏景中无尽妙处的自豪。

流露出希望归隐山林的高洁志趣。

4. 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句中的“乱”或“竞”。

乱,是缤纷之意,形象写出了猿鸟“鸣”的状态,渲染了清晨山林热闹欢悦的气氛。

竞,争着、争相之意,形象写出水中游鱼争相跃出水面的状态,渲染了傍晚热闹欢快的气氛。

5.《答谢中书书》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像一首流动的山水诗,美不胜收。

你能否再找出两句写山或写水的优美诗文?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6. 有人将《答谢中书书》的优美意境概括为“四美”,即山水相映之美、色彩配合之美、晨昏变化之美、动静相衬之美,请你任选一个角度进行阐述。

山水:如高峰和清流。

色彩:如五色和青林翠竹。

晨昏:如晓雾和夕日。

动静:如高峰、石壁、青林翠竹和猿鸟。

答谢中书书专题训练附答案

答谢中书书专题训练附答案

答谢中书书训练题一、翻译句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4、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二、简答题1、“书”的意思是“答谢中书书”的意思是2.找出统领全文的句子;4.本文第一句话“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5.全文抓住哪一个字去写共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6.文中所提到的“康乐”是指谁作者举他有什么深意7.文中哪些语句写山,哪些语句写水,请在原文上用波浪线画出;8、文章用平远、高远的视角极目远眺,青翠的竹木与五彩的山石相映衬,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有那几句9.这四句通过哪两个特定时间段的生物的活动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生命气息;10、写山水相映之美的语句是:11、写景物色彩配合之美的语句是:12、写晨昏景物变化之美的语句是:13.答谢中书书文中“”这句话直接抒发了作者对山水景物的赞叹之情;14.答谢中书书文中的议论句“自康乐以来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的理解:15、由静景转入对动景的描写的语句是:16.以感叹总括前文的一句是:17.“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内含作者什么感情18.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是:19.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景象的对偶句是20.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21.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22、“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谢中书书一、翻译句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⑴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啊;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早晨的雾气将要消散,猿和鸟都一同叫了起来4、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二、简答题1、“书”的意思是“答谢中书书”的意思是信给谢中书的信2.找出统领全文的句子;山川之美,古来共谈;4.本文第一句话“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全文的引子,引出下文的写景、议论;5.全文抓住哪一个字去写共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美”字;山峰,河流,石壁,青林,翠竹,猿鸟,鱼儿;有静有动,有声有色;6.文中所提到的“康乐”是指谁作者举他有什么深意谢灵运;说明能够欣赏领略山川之美的人很少;7.文中哪些语句写山,哪些语句写水,请在原文上用波浪线画出;写山:高峰入云、两岸石壁、青林翠竹;写水:清澈见底,沉鳞竞跃;8、文章用平远、高远的视角极目远眺,青翠的竹木与五彩的山石相映衬,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有那几句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9.这四句通过哪两个特定时间段的生物的活动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生命气息;朝与夕10、写山水相映之美的语句是:高峰入云,清流见底;11、写景物色彩配合之美的语句是: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12、写晨昏景物变化之美的语句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13.答谢中书书文中“”这句话直接抒发了作者对山水景物的赞叹之情;实是欲界之仙都14.答谢中书书文中的议论句“自康乐以来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的理解: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带有自豪之感,同时表达了自己能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15、由静景转入对动景的描写的语句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阳欲颓,沉鳞竞跃”16.以感叹总括前文的一句是:实是欲界之仙都17.“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内含作者什么感情有高雅情怀的自豪感以及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之情;18.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是:“高峰入云,清流见底”19.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景象的对偶句是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具备;20.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21.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2、“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答谢中书书练习含答案完整版

答谢中书书练习含答案完整版

答谢中书书练习含答案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答谢中书书》1本文第一句话“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全文的引子,引出下文的写景、议论。

2.全文抓住哪一个字去写共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美”字。

山峰,河流,石壁,青林,翠竹,猿鸟,鱼儿;有静有动,有声有色。

3 .文中所提到的“康乐”是指谁作者举他有什么深意谢灵运;说明能够欣赏领略山川之美的人很少。

4.文中哪些语句写山,哪些语句写川。

写山:高峰入云、两岸石壁、青林翠竹;写水:清澈见底,沉鳞竞跃。

5 .找出文中的议论句,并说说其作用。

最后一句;表明能欣赏山水美景的人很少问题探究?(1).作者描写景物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观察角度:由仰而俯;景物形象:由显而微;景物状态:由静而动;时间交代:由朝而夕。

使山川景物和谐、完整、统一。

(2).“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内含作者什么感情?答:有高雅情怀的自豪感以及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之情。

(3).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是什么?答:“高峰入云,清流见底”(4).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景象的对偶句是什么?答: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具备。

(5).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什么?答: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6).“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7).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什么?答: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8).分析“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答:“歇”“颓”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感情和行为,有过程,激发人的想像,充满生命气息。

《答谢中书书》习题及答案

《答谢中书书》习题及答案

《答谢中书书》习题及答案一、阅读理解《答谢中书书》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像一首流动的山水诗,美不胜收。

你能否再找出两句写山或水的`优美诗文?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字词解释五色交辉消散四时俱备争相晓雾将歇交相夕日欲颓坠落沉鳞竞跃季三、译①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译:②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译:③ 实是欲界之仙都。

译:四、默写理解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答谢中书书》选自《_________》,作者_________,字_________,号_________。

2、填补原文空白。

3、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一、①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送青来。

”(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②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王湾《次北固山下》)③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郦道元《三峡》)④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望天门山》)三、①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交相辉映。

② 早晨的雾气即将消散,猿猴和鸟的叫声杂乱无章。

(交织在一起)③ 实在是人间天堂。

《答谢中书书》阅读答案_文言文阅读答案

《答谢中书书》阅读答案_文言文阅读答案

《答谢中书书》阅读答案_文言文阅读答案《答谢中书书》阅读答案_文言文阅读答案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所涉及的内容可能只是某一知识体系中的一个或几个知识点,或某一知识点中的一部分内容,在我们的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大家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好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答谢中书书》阅读答案_文言文阅读答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答谢中书书》阅读答案_文言文阅读答案1【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乙】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1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负势竞上(负担。

)B. 蝉则千转不穷(不断。

)C.古来共谈(皆,共同,一起。

)D.晓雾将歇(休息。

这里指散尽。

)1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猿则百叫无绝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B.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择其善者而从之C.实是欲界之仙都。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D.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以其境过清。

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4分)⑴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⑵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14.两篇选文都写到了山峰,【乙】文中写到“高峰入云”,请写出【甲】文中具体描写高峰动态的句子。

(2分)15.【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谢中书书》阅读答案_文言文阅读答案2(一)比较阅读甲文《答谢中书书》和乙文《记承天寺夜游》,完成9—12题。

答谢中书书试题及答案

答谢中书书试题及答案

答谢中书书一、基础部分1.记承天寺夜游选自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_;北宋_______家,_______家;和父亲_______、弟弟_________________同列于“唐宋八大家”,合称“_______________”;2.下列加粗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五色交辉交相辉映晓雾将歇消散B.夕日欲颓坠落沉鳞竞跃争相跳C.月夜入户窗户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和D.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但少闲人只是3.翻译句子;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3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二、一阅读下列文段,完成4~8题;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4.“书”的意思是________,“答谢中书书”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找出统领全文的句子;6.下边两个句子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7.本文分_______层,写出各层大意;8.写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二阅读下列文段,完成9~12题;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9.找出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反问句;10.把全文划为三层,并写出各层大意;11.古人爱把竹柏比作君子,比作好友;苏轼写竹柏的用意是什么12.找出文中的议论句;这些句子表现了苏轼怎样的心境结合苏轼被贬的情况三、试一试18.人们常把“松、竹、梅”称为“岁寒三友”,请写出它们所比喻的高贵品质;参考答案一、1.东坡志林苏轼子瞻东坡居士文学书画苏洵苏辙三苏2.C户:门;与:参与,此指欣赏3.1早晨的雾气将要消散,猿和鸟都一同叫了起来;2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3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览作乐的同伴,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4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4.信给谢中书的信5.山川之美,古来共谈;6.1对偶2对偶,借代7.三1自古以来,文人们都夸赞山水的美丽;2具体描绘各种美丽的极致;3感叹这样的人间天堂,再也没有人能欣赏到;8.通过写人间奇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9.比喻:庭下如积水空明;拟人: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反问: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10.1点明夜游的起因、时间、同游的人及游览的地点;2运用比喻描绘庭院月色3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情感;11.借景抒情,表达和张怀民的深厚友情;12.何夜无月……两人者耳;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谢中书书》
1、解释下列词语
(1)交辉:(2)四时:(3)歇:(4)夕日:(5)颓:(6)沉鳞:(7)欲界:(8)仙都:(9)奇:(10)与:2、翻译。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3)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4)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5)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6)实是欲界之仙都。

(7)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重点问题:
⑴山川之美,在诗人陶弘景的笔下是怎样的情景?(引原句)
⑵作者是怎样从听觉与视觉的角度来写一天中的景物变化?(引原句)
⑶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绘自己隐居地的秀美景色?
⑷陶弘景是怎样赞赏谢灵运山水石的成就?(引原句)
⑸作者是怎样进行动静结合的景物描写的?
⑹“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这两句描写了哪些景物?是从哪些角度来写
的?
⑺、“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试用形象的语言描绘其画
面,并说说这几句描写取得怎样的表达效果?
(8)“猿鸟乱鸣”一句中的“乱”字用得好,它写出了“鸣”的状态,写出了晨景的热烈欢跃的气氛,“沉鳞竞跃”一句中的“竞”字用得也好,你能说一说好在哪里?
(9)“沉鳞竞跃”的跃意思是,“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一句中的其指代的内容是。

(10)《答谢中书书》一文体现了作者的志趣,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字点明了全文中心。

教师版参考答案: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1)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2)四时俱备。

晓雾将(3)歇,猿鸟乱鸣;(4)夕日欲(5)颓,(6)沉鳞竞跃。

实是(7)欲界之(8)仙都。

自(9)康乐以来,未复有能(10)与其(11)奇者。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1)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

五色,古代以青、黄、黑、白、赤为正色。

交辉,交相辉映。

(2)四时:四季。

(3)歇:消散。

(4)夕日:夕阳。

(5)颓:坠落。

(6)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

鳞,指代鱼。

(7)欲界:佛教把世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

欲界是没有摆脱世俗的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的境界,即指人间。

(8)仙都:神仙生活于其中的美好世界。

(9)康乐:指南朝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他继承他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

(10)与:参与,这里指欣赏。

(11)奇:指奇山异水。

2、翻译。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啊。

(2)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巍峨的山峰耸人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3)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4)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

(5)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呜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6)实是欲界之仙都。

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7)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3、重点问题:
⑴山川之美,在诗人陶弘景的笔下是怎样的情景?(引原句)
答、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⑵作者是怎样从听觉与视觉的角度来写一天中的景物变化?(引原句)
答: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⑶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绘自己隐居地的秀美景色?
答:从形态、色彩、声音三个方面描绘其美景的。

⑷陶弘景是怎样赞赏谢灵运山水石的成就?(引原句)
答: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⑸作者是怎样进行动静结合的景物描写的?
答:一是形体的动与静:高峰为静,流水为动。

二是光色的动与静: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

三是声响的动与静: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

⑹“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这两句描写了哪些景物?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
答:描写了高山、白云、流水三种景物,突出了山之高,水之净;分别从仰观、俯察两种视角来写。

⑺、“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试用形象的语言描绘其画面,并说说这几句描写取得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猿鸟的呜叫声穿越了清晨即将消散的薄雾,传入耳际;夕阳的余晖中,鱼儿在水中竞相嬉戏(意思对即可)。

这几句描写,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生命气息。

(8)“猿鸟乱鸣”一句中的“乱”字用得好,它写出了“鸣”的状态,写出了晨景的热烈欢跃的气氛,“沉鳞竞跃”一句中的“竞”字用得也好,你能说一说好在哪里?写出跃的状态,争相跳,静中有动,写出热闹的气氛。

(9)“沉鳞竞跃”的跃意思是跳,“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一句中的其指代的内容是山川之美景。

(10)《答谢中书书》一文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的志趣,总领全文的句子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美”字点明了全文中心。

(218.9.223.15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