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基础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全汇总

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全汇总在九年级上册物理学习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贯穿了整个学期的学习内容,为我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下面就让我们来全面总结一下这些重要的物理知识点。
一、物理学的基本概念1. 物质的定义:物质是构成一切事物的基本元素,具有质量和体积。
2. 质量的定义: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数量,是一个物体固有的属性,通常用千克(kg)来表示。
3. 时间的概念:时间是一种衡量事物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物体在运动和变化过程中的参照物。
二、力和运动1. 力的定义: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或形状的原因,通常用牛顿(N)来表示。
2. 力的分类:重力、弹力、摩擦力、张力等。
3. 运动的描述:位移、速度、加速度等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重要物理量。
三、力的合成与分解1. 力的合成:若有多个力同时作用在物体上,可以通过力的合成求得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2. 力的分解:可以将一个力分解为多个分力,方便对物体的运动状态进行分析。
四、力的平衡和力的不平衡1. 力的平衡:当多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且合力为零时,物体处于力的平衡状态。
2. 力的不平衡:当多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合力不为零时,物体将产生运动。
五、机械能1. 势能和动能: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或形状而具有的能量,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状态而具有的能量。
2. 机械能守恒:在不受非弹性碰撞和外力作用的条件下,机械能守恒,总能量保持不变。
六、压强和浮力1. 压强的概念:压强是单位面积上承受的压力大小,通常用帕斯卡(Pa)表示。
2. 浮力的概念: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或气体的重量。
七、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1.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一种均质介质中传播时沿直线传播,当遇到界面时发生折射。
2. 光的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光线的入射角、反射角和法线共面。
八、光的折射和光的色散1. 光的折射:光在从一种介质到另一种介质中传播时,会产生折射现象,光速随着介质的变化而改变。
初中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初中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一、物理学的基本概念与方法1、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物理学研究物质、能量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研究内容包括物理学基本定律、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各种物理现象。
2、物理学的基本方法;物理学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实验、理论和模型。
观察是最基本的物理学研究方法,通过对物理现象进行观察、记录并总结规律。
实验是检验和验证某个理论的方法,通过实验可以得到数据,进一步分析得到规律和结论。
理论是在实验基础上进行思考和推理,总结规律并归纳为理论,它可以解释和预测物理现象,深化人类对世界的认识。
模型是对物理现象进行简化的表达,通过建立模型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
3、物理学基本概念的认识;物理学基本概念是从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实验和思考中逐渐形成的。
例如:时间、空间、质量、力、能量、电、热等都是物理学基本概念。
4、物理量和单位;物理量是可以用数量描述的物理现象,例如长度、质量、速度、加速度、力、功、能量等都是物理量。
物理学中规定了一些标准单位,例如长度单位是米,质量单位是千克,时间单位是秒,力的单位是牛等。
二、物理学中的力学1、牛顿三大运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一个物体如果没有外力作用,它原来的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就会保持不变;牛顿第二定律:当一个物体受到作用力时,它会产生加速度,加速度的大小与作用力的大小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牛顿第三定律:如果两个物体相互作用,它们产生的力具有相同大小、相反方向和相同作用线。
2、惯性、质量和质量单位;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状态的一种性质,质量是描述物体惯性的物理量,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质量单位是千克,它是基本的质量单位,表示质量的大小和惯性的大小。
3、摩擦力和力的合成;摩擦力是物体相互接触的表面之间发生的一种力,它使得物体相互间隔着不断地产生抵抗和摩擦。
力的合成是指两个或多个力共同作用于一个物体时,它们产生的效果等于一个合力作用于物体的效果。
九年级物理复习提纲_九年级物理知识点

一、力和压力1.力的概念及其计量单位2.力的合成与分解3.弹力与胡克定律4.压力的概念及其计量单位5.压强的计算公式二、运动的规律1.牛顿第一定律2.牛顿第二定律及其计算公式3.牛顿第三定律4.重力与万有引力定律5.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因数的计算三、机械能与动能1.动能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2.动能守恒定律3.动能与力的关系4.重力势能及其计算公式5.机械能守恒定律四、简单机械1.杠杆原理及其计算公式2.轮轴原理及其计算公式3.斜面运动的计算4.功率与效率的计算五、热和热传导1.热的传递方式2.热对物体的影响3.温度计的原理及使用4.热传导的条件5.热传导的计算方法六、光和光的传播1.光的概念及其传播特性2.光的反射定律3.光的折射定律4.镜面反射和球面反射的特点5.光的色散现象七、电学基础1.电荷的概念及其计量单位2.历史上的电学实验3.电流的概念及其计量单位4.电阻的概念及其计量单位5.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与计算方法八、电能转换1.静电场的概念及其特点2.静电场强度与电场线的计算3.荷质比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4.电磁场的概念及其特点5.频率和周期的概念与计算九、电磁感应1.感生电动势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2.磁生电现象和电磁感应规律3.电磁感应的应用实例4.变压器的原理及其公式5.二线圈线圈的自感和互感现象十、电能的输送与变换1.交流电与直流电的概念与特点2.电能输送中的损耗现象3.发电机的原理及其工作过程4.变压器的使用和工作原理5.车间电路的特点与安全用电原则。
九年级全册物理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全册物理知识点汇总一、力与运动力的概念与分类力的单位力的合成与分解平衡力与不平衡力重力与物体的重量弹力摩擦力压强与压力动量与冲量质量与惯性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二、机械能与机械功功的概念与计算功率的概念与计算机械能与能量转化势能与动能弹性势能与动能转化重力势能与动能转化人体劳动功率与机械效率三、力的作用与效果静力平衡条件条件反射动力学平衡测力计的使用摩擦力的应用牛顿摆简单机械杠杆原理滑轮原理斜面轮轴系统四、声音的传播与特性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传播速度的影响因素噪声与声音污染声音的反射与回声声音的吸收五、光的反射与折射光的传播与光的反射光的折射与折射定律光的波长与颜色镜子与光的反射透明与不透明物体的区别折射实验与现象棱镜与光的分散与合成六、电路与电流电流的概念与计算电流的方向与大小电阻的概念与计算电阻与电流的关系电阻的影响因素欧姆定律电流的测量与电表的使用串联与并联电路电阻的组合电源与电池七、电的传导与绝缘导体与绝缘体电的传导与绝缘静电的产生与消失电荷的基本属性电荷守恒定律电荷的带电方式带电物体间的相互作用静电的应用八、磁场与电磁感应元件与复现有源元件与电压源无源元件与电阻电容和电感电基础与电容和电感串并联电动势的表达电动势与电势差速域偏转仪真实图象和实在图象反射率和透射率干涉和衍射位相差和干涉色光栅和分光光度计九、电磁感应与电能变换电动势与电流的关系磁场产生的原理电磁感应的现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洛伦兹力与电动势发电机与电磁铁电能与其他形式能量的转化十、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与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理论的创立与发展科学的发展史及其影响以上是九年级全册物理知识点的汇总,希望对你有帮助。
物理九年级上册必背知识点

物理九年级上册必背知识点一、运动和力1. 速度- 定义: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改变的位移。
- 公式:速度(v)= 位移(s)/ 时间(t)- 单位:米每秒(m/s)2. 加速度- 定义:加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改变的快慢。
- 公式:加速度(a)= 速度变化(Δv)/ 时间(t)- 单位:米每平方秒(m/s²)3. 牛顿定律-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 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物体受力等于物体质量乘以加速度。
- 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所有作用力都有相等大小、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二、能量和功1. 能量- 定义:物体具有做功能力的物理量。
- 单位:焦耳(J)2. 功- 定义:力沿着位移方向作用在物体上所做的功。
- 公式:功(W)= 力(F)×位移(s)× cosθ- 单位:焦耳(J)3. 功率- 定义: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大小。
- 公式:功率(P)= 功(W)/ 时间(t)- 单位:瓦特(W)三、光的传播和反射1. 光的传播- 光的传播方式:直线传播和反射传播。
- 光的速度:在真空中,光的速度为常数,约为3.00×10^8米每秒(m/s)。
2. 反射定律- 定义:光线和反射面之间的入射角和反射角之间的关系。
- 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四、电学基础知识1. 电荷和电流- 电荷(Q):物体带有的电性质。
- 电流(I):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 电流的方向:正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负电流(从负极流向正极)。
2. 电阻和电阻率- 电阻(R):导体阻碍电流通过的程度。
- 电阻率(ρ):单位长度和单位横截面积导体的电阻。
- 电阻和电阻率的关系:电阻(R)= 电阻率(ρ)×长度(L)/ 横截面积(A)3. 欧姆定律- 定义:电流通过一段导体时,导体两端的电压与电流成正比。
- 欧姆定律:电压(V)= 电流(I)×电阻(R)五、声音和光的特性1. 声音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方式:机械波传播。
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知识点

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知识点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知识点概述一、力和运动1. 力的概念- 力的定义- 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符号表示2. 力的分类- 重力- 弹力- 摩擦力- 支持力- 拉力3. 力的合成与分解- 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4. 运动的描述- 机械运动- 速度与加速度- 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5.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第二定律(加速度定律)- 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二、能量1. 能量的概念- 能量的定义- 能量守恒定律2. 动能与势能- 动能的计算- 重力势能的计算- 弹性势能的计算3. 机械能的转换与守恒- 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能量转换的实例分析4. 功和功率- 功的定义与计算- 功率的概念与计算三、热学1. 温度与热量- 温度的概念- 热量的传递方式2. 热膨胀- 热膨胀现象- 线膨胀、面膨胀和体膨胀3. 物质的相变- 相变的类型- 熔化与凝固- 沸腾与凝结4. 热机- 热机的工作原理- 热效率的概念四、声学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的产生机制- 声音的传播条件2. 声音的特性- 音调、响度和音色- 声音的测量3. 声音的反射、折射和干涉 - 回声和共振- 声波的干涉现象五、光学1. 光的反射- 平面镜反射- 反射定律2. 光的折射- 折射现象- 折射定律3. 光的色散- 色散现象- 光谱的组成4. 透镜成像- 透镜的类型与成像原理- 透镜公式5. 光的直线传播- 直线传播的应用- 光的阴影和日月食六、电学1. 电荷与电场- 电荷的性质- 库仑定律- 电场的概念2. 电路基础- 电路的组成- 欧姆定律- 串联与并联电路3. 电能与电功率- 电能的计算- 电功率的概念4. 电磁感应-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发电机与电动机的基本原理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的知识点概述,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深度应依据当地教育部门的课程标准和学校的教学计划进行调整。
九年级物理上册主要知识点概览(最新最全)

九年级物理上册主要知识点概览(最新最全)1. 物理基础知识- 物理量与单位:力、功、能、压强等常用物理量及其单位。
- 物理量的测量:直接与间接测量、准确度与精确度等测量相关概念。
- 物理规律与物理模型:物理规律、物理模型及其关系。
2. 运动- 矢量与标量: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矢量与标量的区别与性质。
- 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等基本运动形式。
- 抛体运动:平抛运动、斜抛运动等抛体运动的特点与规律。
- 圆周运动:半径、周长、弧长等圆周运动相关概念。
3. 力与运动- 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合成与分解。
- 牛顿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等力学的基本规律。
- 惯性与质量:惯性与质量的概念与关系。
- 摩擦力:静摩擦力、动摩擦力等与摩擦力相关的概念与公式。
4. 能量与能量转换- 功与能量:功的定义与计算、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等相关概念。
- 功率与效率:功率的定义与计算、效率的计算与应用等相关概念。
- 机械能与动能:机械能的定义与计算、动能与重力势能的转化等相关概念与公式。
- 弹性势能与弹簧:弹性势能的计算、弹簧的特性与应用等相关知识。
5. 压强与浮力- 压强:压强的定义与计算、压强的应用与实例等相关概念。
- 浮力与浮力原理:浮力的产生与大小、浮力原理的应用等相关概念与实验。
- 原子与分子:原子结构、分子运动等与原子分子相关的基本知识。
以上是九年级物理上册的主要知识点概览,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请根据具体教材的内容进行详细学习和理解,并配合教师的指导进行实践与应用。
享受探索物理世界的乐趣吧!。
九年级物理笔记大全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物理笔记大全知识点归纳一、光的传播与成像1. 光的传播光的传播是指光在媒质中的传输过程。
光可以直线传播,当遇到界面时会发生折射、反射和透射。
2. 光的成像光的成像是指光线经过透镜或反射后在物体上形成的像。
光的成像可以用光线追迹法和光线反射法来分析。
二、电学基础1. 电流与电路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的数量,用安培(A)表示。
电路由电源、导线和电器元件组成,有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之分。
2. 电阻与电功率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程度,用欧姆(Ω)表示。
电功率是电流通过电器元件时所能产生的功率,用瓦特(W)表示。
三、机械原理1. 力与运动力是使物体发生形状变化或者速度改变的作用。
根据牛顿定律,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加速度成正比。
2. 机械能与功率机械能包括势能和动能,机械能守恒定律指出,在封闭系统中,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
四、声学基础1. 声波的产生和传播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能够通过介质传播的波动。
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无法在真空中传播。
2. 声音的特性声音的特性包括频率、振幅和声速。
频率决定了声音的音调,振幅决定了声音的音量,声速与介质的性质有关。
五、能量转换与节能1. 能量转换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进行转换,如机械能、热能、电能、光能等。
能量守恒定律指出,能量转化过程中总能量保持不变。
2. 节能与可持续发展节能是指通过合理使用能源和科学技术手段降低能量损耗。
实施节能政策对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六、电磁学基础1. 电场与电势电场是指电荷周围产生的力场,电势是单位正电荷在电场中所具有的能量。
2. 磁场与磁感应强度磁场是由电荷运动产生的,磁感应强度是磁场对磁场中单位长度导线的作用力。
七、热学基础1. 热与温度热是物体之间传递的能量,温度是物体内部微观粒子的平均动能的指标。
2. 热量与传热热量是能量的传递形式,传热方式有传导、对流和辐射。
以上是九年级物理的知识点归纳,通过深入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能够更好地应对考试和实际问题解决。
九年级物理各章节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物理各章节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力和压力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和形状。
2. 力的计量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
3. 力的合成:当多个力共同作用于一个物体时,可以通过力的合成求得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4. 压力:压力是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力的大小,计算公式为力除以面积。
单位是帕斯卡(Pa)。
第二章:机械运动1. 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轨迹运动称为直线运动,可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2. 弹力:当物体被压缩或拉伸时,弹性形变产生弹力,回复力的大小与形变量成正比。
3. 摩擦力:物体之间的接触阻力称为摩擦力,包括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4. 动能和势能:物体具有运动能力称为动能,物体由于位置关系而具有的能力称为势能。
5. 机械功和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功是力对物体的作用与物体位移的乘积,机械能守恒定律指出,在不受外力的干扰下,机械能(动能和势能之和)保持不变。
第三章:力学1. 速度和加速度: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的位移,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率。
2. 加速度公式:加速度等于物体速度变化量除以时间。
3. 平抛运动:物体在水平方向的速度恒定且垂直向上抛出的运动。
4. 自由落体:物体仅受重力作用下落的运动。
5.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在受力平衡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6. 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物体所受合力等于物体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
7.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任何物体施加在其他物体上的力,都会得到同等大小但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第四章:浮力与密度1. 浮力: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浮力。
2. 阿基米德原理: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等于其排斥液体的体积乘以液体的密度和重力加速度的乘积。
3. 密度: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计算公式为物体质量除以物体体积。
第五章:工作和能量1. 功:力在物体上所做的功,计算公式为力乘以位移和力的夹角的余弦值。
九年级物理基础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物理基础知识点归纳在九年级的物理学习中,有许多重要的基础知识点需要我们掌握。
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以便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1. 力和运动- 力的概念:力是改变物体状态的原因,单位是牛顿(N)。
-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速度、方向等。
- 力的叠加:多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时,可以通过叠加原理求合力。
- 运动的描述:速度、位移和加速度是描述运动的重要概念。
-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受力作用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称为惯性定律。
- 牛顿第二定律: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F=ma。
-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2. 动量和能量- 动量的概念:动量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速度,单位是千克·米/秒(kg·m/s)。
- 动量定律:当外力为零时,系统的动量守恒。
- 动能和功: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功是力对物体做的功。
- 功与能量转化:力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能量发生改变。
3. 电学- 电荷和电场:电荷是产生电场的源,电场是描述电荷相互作用的物理量。
- 电流和电阻: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的数量,电阻是导体阻碍电流流动的程度。
- 电阻与电压关系:欧姆定律描述了电阻与电压之间的关系,U=IR。
- 并联和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中电阻总和小于每个电阻的最小值,串联电路中电阻总和等于每个电阻的和。
- 电能和电功率:电能是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的能量,电功率是单位时间内的电能转换率。
4. 光学- 光的传播和反射:光沿直线传播,并在遇到界面时发生反射。
- 光的折射:光在介质之间传播时,会改变传播方向,产生折射现象。
- 光的色散:光在通过棱镜等介质时,会分离成不同颜色的光谱。
- 光的成像:凸透镜和凹透镜可以将光线聚焦或发散,产生实像或虚像。
- 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描述了光的传播规律。
5. 其他知识点- 声音的传播和特性: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机械波,需要介质传播。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大全总结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大全总结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包含了力和运动、光学和声学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下面将以这些知识点为基础,对九年级物理进行全面总结。
一、力和运动1. 火箭推力原理:火箭的推力是通过燃料燃烧产生的喷射气体向后排出,火箭就会获得向前的推力。
2. 弹力:弹簧的弹力是指在拉伸或压缩状态下恢复原状的力。
3. 摩擦力:当物体相对运动或发生相对运动趋势时,接触面上的相互阻碍运动的力被称为摩擦力。
4. 合成力:多个力合成为一个力的过程称为合成力。
5. 平衡力:当物体的合外力等于零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称为平衡力。
6. 动能定理:动能定理指出,物体的动能等于物体所受合外力沿着运动方向所做的功。
7. 力的分解: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分力的过程称为力的分解。
二、光学1. 光的传播:光的传播方式包括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
2. 反射定律:光线在反射过程中,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3. 折射定律:光线在折射过程中,入射角、折射角和介质的折射率之间满足一定的关系。
4. 光的色散:当光从一个介质射入另一个介质时,颜色会发生分离现象,这种现象称为光的色散。
5. 光的衍射:光通过物体的边缘或小孔时,会发生透射和弯曲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光的衍射。
三、声学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是由物体做快速振动产生的,通过介质的传导传播。
2. 声音的传播速度: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来说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次之,气体中传播速度最慢。
3. 回声:当声音遇到反射面,反射回来的声音称为回声。
4. 共振:当一个物体受到外力振动时,如果与该物体自身的振动频率相同或接近,就会产生共振现象。
以上是九年级物理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为进一步的学习和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
希望同学们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能够充分理解这些知识点,并通过实验和练习运用到实际中去,提高自己的物理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
-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以相近于光速的速度直线传播;光在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折射。
- 光的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 镜面反射:光线经过镜面反射形成像。
2. 光的折射和透镜
- 光的折射定律:折射角、入射角和折射率之间的关系。
- 透镜的种类:凸透镜和凹透镜,以及它们的特点和成像规律。
3. 光的色散和光的原理
- 光的色散:由于不同波长的光在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所以会发生色散现象。
- 白光的分光:白光经过三棱镜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谱。
- 光的干涉和衍射:光的干涉是光的波动性质,衍射是光的波动性质和直线传播性质共同作用的结果。
4. 机械波和声音
- 机械波的分类:横波和纵波。
- 声音的传播:声音是通过介质的震动传播的,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 声音的特性:声音的频率决定了音调,声音的振幅决定了音量。
5. 电学基础
- 电流和电压:电流是电荷的流动,电压是电场力对单位正电荷所做的功。
- 串联和并联电路:串联电路中电流相同,电压之和等于总电压;并联电路中电压相同,电流之和等于总电流。
- 电阻和电功率:电阻是电流受到的阻碍,电功率是电势差和电流的乘积。
这些是九年级上册物理的主要知识点,具体内容可以根据教材进行深入学习和理解。
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知识点总结

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知识点总结物理学是关于大自然规律的知识;更广义地说,物理学探索分析大自然所发生的现象,以了解其规则。
接下来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知识点,供大家学习和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知识点【篇一】【力学部分公式】1、速度:V=S/t2、重力:G=mg3、密度:ρ=m/V4、压强:p=F/S5、液体压强:p=ρgh【热学部分公式】1、吸热:Q吸=Cm(t-t0)=CmΔt2、放热:Q放=Cm(t0-t)=CmΔt3、热值:q=Q/m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η=Q有效利用/Q燃料5、热平衡方程:Q放=Q吸【篇二】1.实验:用两相同的电加热器给M相同的水和煤油加热,它们在相同的时间里吸收的热量是相同的。
可以看到:1)在通电相同的时间里,煤油的温度升高得高。
2)要使水和煤油升高到相同的温度,则应给水的加热的时间要长一些。
2.结论:质量相同(如:1kg,也叫单位质量)的不同的物质在温度升高的度数相同时(如:大家都升高1°C时),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
物理上,把物质的这一种特性叫比热容。
3.比热容定义:单位质量的某一种物质的温度升高(降低)1°C时吸收(放出)的热量a.单位:J/(kg°C)读作:L焦耳每千克摄氏度b.符号:C如:C水=4.2×103J/(kg°C)c.意义:1kg水在温度升高(降低)1°C时,吸收(放出)的热量为4.2×103Jd.比热表:1)水的比热要记住。
水的比热很大。
2)水和冰的比热不一样,说明:同一物质,在不同的状态下的比热一般不同。
3)液体的比热比固体的比热大。
金属的比热都较小。
e.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不受温度、质量和物体的形状的影响,但要受物态的影响。
f.练习:关于比热容,下列廉洁正确的是:()A.比热容大的物体吸收的热量多。
B.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热容在的吸收的热量多。
九年级物理基础知识点归纳

一、力学1.速度与加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加速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2.牛顿三定律:惯性定律、动量定律和作用反作用定律的概念和应用;3.力和运动:力的概念、合力与分力、单位力N的定义、重力和弹力的计算;4.惯性与非惯性系:惯性系和非惯性系的区别、非惯性系中的万有引力和离心力;5.运动的描述: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图形表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计算方法;6.自由落体和斜抛运动:重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自由落体和斜抛运动的计算公式;7.动能与势能: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换、机械能的守恒;8.摩擦力: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和力的平衡、摩擦力的计算公式;9.机械工作和机械效率:功的概念和计算、机械工作和机械效率的定义和计算;10.杠杆原理:力的平衡和力的条件、杠杆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二、电学1.电流和电路:电流的概念和计算、电路的基本元件和连接方式;2.电阻和电阻率:电阻的概念和计算、电阻率的定义和计算;3.欧姆定律: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和计算、串联和并联电路的计算方法;4.简单电路的分析:串、并联电阻的计算、电流的分配、总电阻的计算等;5.电功和电能:电功的概念和计算、电能的定义和计算;6.电的分布和平衡:电场的概念、电势差和电势能的计算、等势面和电势线的性质;7.磁学基础知识:磁场、磁力线和磁场强度的概念、磁场的方向和计算;8.电磁感应:磁通量和法拉第定律、电磁感应的方法和应用;9.电磁感应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表达式和计算方法、感应电动势和自感现象的原理。
三、光学1.光的直线传播和速度:光的直线传播、光速的概念和计算;2.光的反射和折射: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的表达式和计算方法;3.镜子的成像和光的传播规律:平面镜的成像、球面镜的成像、光的传播规律的应用;4.透镜的成像: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透镜公式和成像规律的应用;5.光的色散和光的干涉:光的色散现象、光的干涉现象和干涉条纹的形成。
物理九年级一到三章知识点

物理九年级一到三章知识点物理是一门探索物质世界的科学,涵盖了广泛的知识领域。
在初中物理的教学中,九年级的一到三章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点。
以下将就这些知识点展开一些论述。
第一章:运动与力运动与力是物理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九年级物理学习的第一个章节。
在这章中,主要学习了运动的描述和力的概念。
在描述运动时,我们常常用到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
位移是指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变化量,而速度则描述了物体在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变化量。
进一步,加速度则描述了速度随时间的变化量。
这些概念是描述运动的基石,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广泛的应用。
力是物体运动或变形的原因,也是运动和变形之间相互作用的媒介。
力的大小和方向决定了物体运动的状态和方式。
牛顿的三大力学定律是力学研究的基础,在九年级的物理学习中我们也会学习到这些定律的应用。
例如,第一定律指出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直到有外力作用于它;第二定律指出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第三定律则指出任何一个物体施加作用力的同时,也会受到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第二章:能能是物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物体拥有的使其发生运动、变形或发生其他物理现象的能力。
在这章中,我们主要学习了能的种类和能的转化。
能的种类有很多,如机械能、热能、电能和化学能等。
这些能种类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机械能的转化。
例如,一个物体在高处具有重力势能,当物体下落时,势能转化为动能,物体加速前进。
此外,热能的转化也是非常常见的,例如我们烧水时,热能会转化为水的温度上升。
能的转化涉及到能量守恒定律,也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原理。
能量守恒定律指出能量在封闭系统中是不会被创造或破坏的,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这个原理对于我们理解各种物理现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三章:声音声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物理现象。
在这章中,我们主要学习了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
九年级物理必背知识点(精华)

九年级物理必背知识点(精华)九年级物理必背知识点(精华)一、力和压力:1. 力的定义:力是能够改变物体状态或形状的原因。
2. 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
3. 力的合成:多个力同时作用于一个物体时,可以合成一个等效的力。
4. 压力的定义: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叫做压力。
5. 压力的计算:压力的计算公式为 P = F/A,其中F表示力的大小,A表示受力面积。
二、力的效果:1.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的速度不变,则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或者说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合外力为零。
3. 牛顿第二定律:F = ma,力等于物体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
4.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三、力的形式:1. 弹力:物体被拉伸或压缩时产生的恢复力。
2. 摩擦力:物体相对运动或准备相对运动时,由于接触面间的粗糙程度产生的力。
3.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是物体质量乘以重力加速度的结果。
4. 浮力:物体浸没在液体或气体中时,液体或气体对物体的上升力。
四、功、能和机械能转化:1. 功的定义:力沿着位移方向做功,即力与位移的乘积。
2. 功与能的关系:功是能的转化形式,能转化成功,功转化成能。
3. 功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J)。
4.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力。
5. 机械能守恒定律:一个封闭系统中,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
6. 功和能的转化:机械能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比如热能、电能等。
五、简单机械:1. 杠杆:利用转动力矩平衡原理的简单机械。
2. 轮轴:利用转动力矩平衡原理的简单机械。
3. 楔子:用来抵御外力和分割物体的简单机械。
4. 螺旋:将旋转运动转化为推力和位移的简单机械。
5. 轮子:用来降低摩擦力和改变力的方向的简单机械。
六、光学:1.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传播是直线传播。
2. 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入射光线、法线和反射光线三者共面。
初三物理总复习知识点大全

初三级物理复习提纲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第1节长度与时间得测量第2节运动得描述第3节运动得快慢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第二章声现象第1节声音得产生与传播第2节声音得特性第3节声得利用第4节噪声得危害与控制第三章物变态化第1节温度第2节熔化与凝固第3节汽化与液化第4节升华与凝华第四章光现象第1节光得直线传播第2节光得反射第3节平面镜成像第4节光得折射第5节光得色散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1节透镜第2节生活中得透镜第3节凸透镜成像得规律第4节眼睛与眼镜第5节显微镜与望远镜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第1节质量第2节密度第3节测量物质得密度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力第1节力第2节弹力第3节重力第八章运动与力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第2节二力平衡第3节摩擦力第九章压强第1节压强第2节液体得压强第3节大气压强第4节流体压强与流速得关系第十章浮力第1节浮力第2节阿基米德原理第3节物体得浮沉条件及应用第十一章功与机械能第1节功第2节功率第3节动能与势能第4节机械能及其转化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1节杠杆第2节滑轮第3节机械效率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热与能第1节分子热运动第2节内能第3节比热容第十四章内能得利用第1节内能得利用第2节热机第3节热机效率第十五电流与电路第1节电荷摩擦起电第2节电流与电路第3节串联与并联第4节电流得强弱第5节串、并联电路得电流规律第十六章电压电阻第1节电压第2节串、并联电路电压得规律第3节电阻第4节变阻器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第1节电阻上得电流跟两端电压得关系第2节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第3节电阻得测量第十八章电功率第1节电能第2节电功率第3节测量小灯泡得电功率第4节焦耳定律及其应用第十九章生活用电第1节家庭电路第2节家庭电路电流过大得原因第3节安全用电第二十章电与磁第1节磁现象磁场第2节电生磁第3节电磁铁电磁继电器第4节电动机第5节磁生电第二十一章信息得传递第1节现代顺风耳──电话第2节电磁波得海洋第3节广播、电视与移动通信第4节越来越宽得信息之路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1节能源家族第2节核能第3节太阳能第4节能量得转化与守恒第5节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一章机械运动基础知识梳理一、长度与时间得测量1、长度得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米(m)、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九年级全册物理知识点公式

九年级全册物理知识点公式【九年级全册物理知识点公式】一、力和压强1. 力的计算公式:力 = 质量 ×加速度2. 压强的计算公式:压强 = 力 ÷面积二、速度和加速度1. 速度的计算公式:速度 = 路程 ÷时间2. 加速度的计算公式:加速度 = (终速度 - 初速度) ÷时间三、力的合成与分解合力 = F₁ + F₂ + F₃ + ...2. 力的分解公式:F₁ = F × cosθF₂ = F × sinθ四、重力和弹力1. 重力的计算公式:重力 = 质量 ×重力加速度 (g)2. 弹力的计算公式:弹力 = 弹性系数 ×形变长度五、功和机械能1. 功的计算公式:功 = 力 ×距离× cosθ动能 = ½ ×质量 ×速度²3. 动能定理:动能的改变 = 功六、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和电阻1. 电流的计算公式:电流 = 电量 ÷时间2. 电阻的计算公式:电阻 = 电压 ÷电流七、电功率和电能1.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电功率 = 电流 ×电压2. 电能的计算公式:电能 = 电功率 ×时间八、光的反射和折射1. 折射定律:入射角 / 折射角 = 入射介质中的光速 / 折射介质中的光速2. 平面镜的成像公式:1 / 物距 + 1 / 像距 = 1 / 焦距九、声音的传播和频率1. 声速的计算公式:声速 = 路程 ÷时间2. 频率的计算公式:频率 = 振动次数 ÷时间十、电磁感应和电磁场1. 感应电动势的计算公式:感应电动势 = 磁感应强度 ×导线长度 ×速度2. 磁感应强度的计算公式:磁感应强度 = 磁场中力 / 测试电荷 ×速度以上是九年级全册物理知识点的一些公式,它们是我们学习物理的基础,帮助我们理解和解决各种物理问题。
九年级物理知识清单

九年级物理知识清单
以下是九年级物理的知识清单:
1. 物理学的基本概念:物理学的定义、物质和能量的概念、物理量的定义和测量等。
2. 运动学:位移、速度、加速度等运动学概念,包括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3. 力学:力的概念、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作用效果、牛顿三定律等。
4. 能量:机械能的概念、动能和势能、能量守恒定律等。
5. 电学:电荷和电场的概念、电流和电路的基本知识、欧姆定律等。
6. 光学:光的传播和反射、光的折射和色散、光的成像等。
7. 热学:温度和热量的概念、热传递的方式、热平衡和热膨胀等。
8. 声学:声音的传播、声音的特性和性质、声音的反射和回声等。
9. 核能与原子物理:原子结构、放射性衰变、核能的利用和危害等。
10. 天文学:天体的运动和结构、太阳系的组成和特点、星座和天体观测等。
这里列出的知识清单仅包括了九年级物理的基本知识点,具体的学习内容可能还包括一些实验和数学计算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物理基础知识点一.比热内能热量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和的总和叫内能。
2.物体的内能与有关:物体的越高,分子越快,内能就。
3.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和,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的。
4.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
5.物体吸收,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物体放出,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
6.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转移的多少叫热量。
(物体含有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
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物体或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有。
7.比热容(c ):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吸收(或放出)的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比热容的单位是:。
8.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相同,状态一定,比热容就。
9.水的比热容是:C= J/(kg·0C),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0.热量的计算:Q吸= =cm△t(Q吸是吸收,单位是;c 是物体,单位是:;m是;t0是;t 是 .Q放=,其中to-t=Δt指物质的温度。
11.热值(q ):某种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叫热值。
单位是:。
12.燃料燃烧放出热量计算:Q=mq;(Q是,单位是;q是,单位是。
13.热机是利用燃料燃烧获得的能转化为的机器。
在压缩冲程中能转化成能。
在做功冲程中能转化为能。
14.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由、、、四个冲程组成,每个工作循环活塞上下运动次,曲轴转动,对外做功次。
15.在热机中,用来做功的那部分能量跟所获得的能量之比叫热机的效率。
热机的效率总 1。
(大于、小于)二. 电路电流电压1.电源:能提供的装置。
电源的作用是在电源内部不断的使正极聚集,负极聚。
在电源外部电流是从流向。
2.电源是把能转化为能。
如干电池是把能转化为能。
发电机则由能转化为能。
3.用电器使用电能进行工作时,把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
4.电路是由、、、组成。
5.电路有三种状态:(1)通路:的电路叫通路;(2)开路:的电路叫开路;(3)短路:直接把导线接在上的电路叫短路。
6.电路图:用电路元件符号表示电路元件实物连接的图叫。
7.串联:把用电器连接起来,叫串联。
(电路中任意一处断开,电路中都没有电流通过)8.并联:把用电器地连接起来,叫并联。
(并联电路中各个支路是互不影响的)9.物理学中用来表示电流的大小。
电流I的单位是:国际单位是:;常用单位是:毫安(mA)、微安(µA)。
1安培= 毫安= 微安。
在台灯、彩色电视机、半导体收音机、电风扇、冰箱、电熨斗几种家用电器中正常工作时电流最大的是,电流最小的是。
10.测量电流的仪表是:,它的使用规则是:①电流表要联在电路中;②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使电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在不知被测电流的大小时,应采用的方法选择量程。
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
11.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①0~0.6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安;②0~3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安。
12.电压(U):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的原因,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13.电压U的单位是:国际单位是:;常用单位是:千伏(KV)、毫伏(mV)、微伏(µV)。
1千伏= 伏= 毫伏= 微伏。
14.测量电压的仪表是:,它的使用规则是:①电压表要在电路中;②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使电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15.实验室中常用的电压表有两个量程:①0~3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伏;②0~15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伏。
16.熟记的电压值:①1节干电池的电压伏;②1节铅蓄电池电压是伏;③家庭照明电压为伏;④安全电压是:伏;⑤工业电压伏。
三. 电阻欧姆定律1.电阻(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作用。
(导体如果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那么电阻就越 )2.电阻(R)的单位:国际单位:;常用的单位有:兆欧(MΩ)、千欧(KΩ)。
1兆欧= 千欧; 1千欧= 欧。
3.研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1)当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一定时,不同,电阻一般不同。
(2)导体的和相同时,导体越长,电阻越(3)导体的和相同时,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4)导体的电阻还和有关,对大多数导体来说,越高,电阻越。
4.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和。
(电阻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5.的物体叫导体。
的物体叫绝缘体。
橡胶,石墨、陶瓷、人体,塑料,大地,纯水、酸、碱、盐的水溶液、玻璃,空气、,油。
其中是导体的有6.导体和绝缘体是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常温下的玻璃是,而状态的玻璃是。
7.半导体:导电性能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物体。
8.超导体:当温度降到很低时,某些物质的会完全消失的现象。
发生这种现象的物体叫,超导体 (有、没有)电阻。
9.变阻器:(滑动变阻器和变阻箱)(1)滑动变阻器:①原理:改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来改变电阻的。
②作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来改变电路中的。
③铭牌:如一个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2A”表示的意义是:④正确使用:A应联在电路中使用;B接线要“一上一下”;C通电前应把阻值调至的地方。
(2)变阻箱:是能够表示出的变阻器。
10.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成正比,跟导体的成反比。
(当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当 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 。
11.公式: ( IU R IR U ==⇒;) 式中单位:I → ;U → ;R → 。
13.欧姆定律的应用:① 同一个电阻, 不变,电阻与电流和电压 。
加在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时,电阻 。
通过的电流将 (填“变大、不变、变小”)(R=U/I )② 当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大,则通过的电流就越 。
(I=U/R )③ 当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大,则电阻两端的电压就越 。
(U=IR )14.电阻的串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 1,R 2串联)①电流: (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②电压: (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① 电阻: (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如果n 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则有R 总= ② 分压作用:U1:U2 = ;③比例关系:电流:I 1∶I 2=电阻的并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 1,R 2并联)①电流: (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②电压: (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③电阻: (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和) 如果n 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则有R 总= ; ④分流作用: ;⑤比例关系:电压:U 1∶U 2=15.伏安法测电阻:(1)测量原理: 。
(2)电路图: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主要作用是 。
四. 电功 电功率 电热1.电功(W ): 叫电功。
2.电流做功的特点:电流做功时,把 能转化为 。
3.电功的单位:国际单位: 。
常用单位有:度(千瓦时),1度=1 = 焦耳。
4.电能表是测量 的工具。
5.电流做功的多少与 、 和 有关。
电功计算公式: 。
利用W=UIt 计算电功时注意:①式中的W.U.I 和t 是在同一段电路;②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③已知任意的三个量都可以求出第四个量。
6.计算电功还可用以下公式:W= ;t RU W 2= ,W= ; 7.电功率(P )定义:电流在 。
国际单位有: ;常用单位有: 8计算电功率公式:P= = (式中单位P → ;W → ;t → ;U → );I →9.利用tW P =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①如果W 用焦、t 用 ,则P 的单位是 ;②如果W 用 、t 用 ,则P 的单位是 。
10.计算电功率还可用右公式(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P=I 2R 和P=U 2/R11.额定电压(U 额):用电器 的电压。
额定功率(P 额):用电器在 下的功率。
13.实际电压(U 实):实际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实际功率(P 实):用电器在 电压下的功率。
以灯为例子: 当U 实> U 额时,则P 实 P 额 ;灯很 ,易 。
当U 实< U 额时,则P 实 P 额;灯很 ,当U 实= U 额时,则P 实 P 额;灯 。
如:当实际电压是额定电压的一半时,则实际功率就是额定功率的 。
例一盏灯标有“220V100W ”是表示 是220伏, 是100瓦,如果接在则实际功率是 。
) 六.测小灯泡的电功率 1.实验原理:2.实验器材:(图中所画元件)3.电路图:(如右图)4.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开关闭合之前应把滑动变阻器调至15.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 成正比,跟导体的 成正比,跟 成正比。
16.焦耳定律公式: ,(式中单位Q →焦;I →安(A);R →欧(Ω);t →秒。
)17.当电流通过导体做的功 (电功) 全部用来产生热量(电热),则有W= ,可用计算电功的公式来计算Q。
(如电热器,电阻就是这样的。
)18.电热器是利用电流的效应的设备,电热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它是由大、高的电阻丝绕在绝缘材料上组成的。
家用电器中属于电热器的有、、、等等。
七. 家庭安全用电1.家庭电路由:进户线→→→→用电器组成2.两根进户线是和,它们之间的电压是,可用来判别。
如果测电笔中氖管发光,则所测的是,不发光的是。
测电笔使用时,手一定要接触,手一定不能接触。
3.所有家用电器和插座都是的。
而开关则要与它所控制的用电器。
4.保险丝:是用大,的合金制成。
它的作用是当电路中有过大的时,保险产生较多的,使它的温度达到,从而熔断,自动,起到保险的作用。
由于铁和铜的较高,所以不能用铁丝和铜丝来代替保险丝。
5.现在有一种新型保险装置叫,这种装置被附加在总开关上。
6.螺丝口灯座的螺旋套也要接在上。
一只电能表标有“220V,5A”表示:是220V,是5A。
可以用在最大功率为的家庭电路中。
7.三孔插座中比两空插座中多的一孔是与相连的,当用电器的三脚插头插在三孔插座里时,除了将用电部分连在电路中外,还把用电器的和连接起来。
8.引起电路火灾的原因:一是;二是电路中某处。
9.引起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电路发生;二是用电器过大。
10.家庭电路的触电事故,都是人体直接或间接和接触,引起一定强度的电流通过人体所造成的。
(1)单线触电:人站在地上单手触到。
(2)双线触电:人站在绝缘体上双手同时接触到和。
11.安全用电的原则是:①;②。
12.家庭电路中发生触电事故时,应当赶快,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竹竿将电线挑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