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元思书 吴均
吴均的《与朱元思书》有什么特点?
吴均的《与朱元思书》有什么特点?吴均(469—520),南朝梁代文学家,史学家。
字叔庠。
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县)人。
出身寒门,好学有俊才,其诗文深受一代文宗沈约的称赞。
《梁书·吴均传》称他“文体清拔有古气”。
其诗文语言质朴,对仗不务工巧而追求一种雄迈的气势,在当时颇有影响,时称“吴均体”。
《与朱元思书》是作者吴均写给友人的一封骈文书信,但与一般书信不同的是,这封书信没有问候的套语和日常事务的叙述,而是一篇由清词丽句构成的写景小品文。
该文最早见于初唐人编的《艺文类聚》。
文章讲述了作者乘船自富阳至桐庐的路途所见,以简练明快的笔墨,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大自然画卷。
全文仅用一百四十四字便生动逼真地描绘出富春江沿途雄奇秀丽的景致,被视为骈文中写景的精品。
吟诵此文,但觉景美、情美、词美、韵美,如此短的篇幅,却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令人叹为观止。
首先,文章的特点是运用多种手法从多种角度来精细地刻画景物,使其形象生动,富于立体感。
作者能着眼于景物的空间位置、形态动静、听觉和视觉上的不同来观察和把握事物的各种特征,从而使笔下的山水显得物态纷纭。
另外,作者对不同的对象能灵活采用不同的笔法加以描摹,善于找出其共同点和不同点,曲尽其态。
其次,文章笔法空灵,构思精妙。
作者既然是随兴而游,文章亦自然是随兴而发,兴到笔随。
自然之山水与任意之心灵互相映照,互相沟通。
故真情所至,笔似游龙,看似漫不经心,却自合于天籁。
文章开头“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两句,仿佛是猛然间看到半空有一朵彩云,不知它从何而来,又向何处而去,显得十分潇洒从容,格调超迈。
结尾几句却意外地用平稳的四言句式,似断非断,既缓和了文势,又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余地。
这些足见此文的空灵奇崛。
而作者行笔放纵,任意挥洒,却又并非毫无章法。
在任意挥洒的后面,作者对时空的取舍、材料的选择和结构的安排都是服从于自己特定审美需要的,文章的构思十分巧妙周到。
再次,文章还以明畅的语言和贴切的典故创造出了一种清新自然的意境,使人读后悠然神往,仿佛也亲自跟随作者领略到了其间的山水之美;同时也通过“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物者,窥谷忘返”等含蓄地否定世俗和官场生活,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之趣,反映出当时一部分士大夫、文人流连山水的生活情趣和回避现实的清高隐逸的思想。
吴均《与朱元思书》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青白色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可以看到底,毫无障碍,这是 形容江水清澈见底。 湍急的江流。 湍,急流。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甚于箭, 比箭还快 动词活用为名 词,飞奔的马
第二自然段以简练传神的 动态两方 笔法从______ 静 态和_____ 异水 。 面描写富春江的________
2、文章是如何抓住“异”和“奇”两字来 写水和山的?
异水
水色—— 缥碧 静(清) 水态—— 动(急)
夸张、侧面描写 比喻、夸张
奇山
山势—— 高山寒树 (秀丽、高峻) 比拟 轩邈成峰 以动写静 山声—— 水激 鸟鸣 (幽静) 对偶 以声衬静 蝉转 猿叫 山色—— 横柯上蔽 (林茂荫浓) 疏条交映
3、作者用“负势竞上,互 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写山,这样写好在哪里?
与朱元思书
吴均
云鸟 竹 山 从向 中 际 窗檐 窥 见 里上 落 来 出飞 日 烟 。, 。 , 吴
均
山 中 杂 诗
关于作者: 吴均(469-520)南朝梁文 学家、史学家。字叔庠,吴兴 故鄣人。他的散文以写山水景 物见长,文体清拔,时人或仿 效之,人称“吴均体”。
关于本文: 本文是作者吴均写给友人朱元 思信中的一段话,写的是浙江境内 富春江的秋景, 与南朝陶弘景的 《答谢中书书》可称双璧,同为六 朝山水小品的名作。从公元3世纪初到6世纪末,中
“鸢飞戾天者”和
“经 纶世务者”分别指什么人?
指追逐名利的人 热衷于官场的人。
5.作者抒写了“鸢飞戾天者”和 “经纶世务者”看到富春江奇异的景色以 后“望峰息心”和“窥谷忘反”的感受, 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寓情于景,进行议论性的抒 情。衬托了山水景物的魅力,表现出 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透露出作者对 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和避世退隐的思想 感情。
第12课《与朱元思书》知识点梳理及练习
第12课《与朱元思书》知识点梳理及练习一、文学常识吴均,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
出身贫寒,善诗文。
其文工于写景,文辞清新挺拔,不少人仿效,称为“吴均体”。
一些写景小诗也颇著名,如《山中杂诗》,诗中有画,自成一格,颇具刚健清新的特色。
其文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称。
二、三行对译【原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注释】净,消散。
共色,共同的颜色。
从,跟,随。
东西,向东或向西。
【译文】风完全停了,烟雾完全消散了。
天空和群山都是共同的颜色。
(我乘着小船)随着江流飘荡,任凭船随意向东或向西。
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奇山异水,天下独一无二。
【原文】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注释】缥碧,青白色。
湍,急流的水。
甚,胜过。
奔,奔驰的骏马。
【译文】水都是青白色,千丈之深的地方一望到底。
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子一直看下去,没有阻碍。
湍急的江流比箭还快,汹涌的大浪像奔驰的骏马。
【原文】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注释】负,凭借。
竞,争着。
上,向上。
轩邈,比高远。
指,向上。
【译文】夹江两岸的高山,都生长着耐寒常绿的树。
凭借山势争着向上,互相仿佛都在争着向高处或远处伸展。
争着高耸笔直的向上,形成成千上百的山峰。
【原文】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注释】激,冲击。
泠泠,形容水声清越。
韵,和谐的声音。
穷,停止。
绝,停止。
【译文】泉水冲击石头,发出清越的水声;美丽的鸟儿互相鸣叫,形成和谐动听的声音。
蝉长久不断地叫着,猿持续不断地叫着。
【原文】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注释】戾,至,到达。
息,平息。
经纶,治理、筹划。
世务,国家大事。
反,同“返”,返回。
蔽,遮蔽。
犹,还。
昏,昏暗。
疏条,稀疏的枝条。
交映,交相掩映。
与朱元思书实用分析
líng yīng piǎo bì héng kē kuī gǔ
泠 嘤 缥碧 横 柯 窥谷
yuān hè míng lì tiān xī xīn jīng lún
鸢 和鸣 戾天 息心 经纶
合作学习,集思广益
1 以小组为单位,翻译全文。
2 分析结构,归纳内容。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江安吉)人,南朝粱文学家。出身贫寒,好学,有 俊才,通史学,善诗文。其诗清新,且多反映社会 现实之作。其文工于写景,文辞清新挺拔,不少人 仿效他的文章,称为“吴均体”。
《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朱元思的书信节选 ,全文已散佚,朱元思其人其事皆不可考。
朗读
1、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要注意恰当停顿, 读出语句意思。 2、从上下文的语句关联中,要读出自己的理 解,从语气、语调中表现出来。 3、对语句中的意思要通过重音强调出来。
从从视觉①听来“觉写风来:烟俱写净:,天山共色”,作者不仅为我们描绘出 一幅天清“气泉朗,水明激快石秀丽,的泠景色泠,作而响且将;富好春鸟江放相在“天 ”鸣这个,壮嘤阔嘤背景成上韵来。描写蝉,则就勾千勒转出不了一穷个,广阔猿的则空间境 界百。②叫“无从绝流飘。荡”,:任意泉东水西”泠,泠既,写出鸟富鸣春江成水韵陡,山 形,千回蝉百声转不的特断色,,猿也表啸现无了作绝者,陶组醉于成大了自然一美部好景色 的美闲适妙心的情大。 自然交响曲,绘声绘色,使 示人了深③产秋“生的夹亲时岸令高临特山其征,境,皆也生之写寒感出树,了”人,令的中人主的神观一感个往受“。。寒”字,暗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轻快)
(舒缓)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惊叹)
南朝梁-吴均《与朱元思书》原文、译文及注释
南朝梁-吴均《与朱元思书》原文、译文及注释题记:魏晋南北朝时,社会动乱,官场黑暗。
所以不少知识分子寄情山水来排解心中的苦闷。
《与朱元思书》就是吴均融合其情后写给他的朋友朱元思的一封书信。
原文:与朱元思书南朝梁-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翻译: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风和烟都消散了,天和山变成相同的颜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我乘着船)随着江流漂荡,随意的向东或向西漂流。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奇异的山,灵异的水,天下独一无二的。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水都是青白色的,清澈的水千丈也可以看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直接看见,毫无障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夹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密而绿的树,高山凭依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彼此都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形成了无数个山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泉水飞溅在山石之上,发出清悦泠泠的响声;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美丽的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蝉儿长久地叫个不停,猿猴长时间地叫个不停。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像凶猛的鸟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追逐功名利禄的心也就平静下来。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那些整天忙于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文言文与朱元思书
《与朱元思书》吴均
原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翻译:
烟雾都散净了,天空和远山是一样的颜色。
(乘船)随着江流飘荡,任意往东或往西。
从富阳县到桐庐县一百里左右,奇山异水,是天下的。
江水都是青白色,(清澈得)千丈深也能见到水底。
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看到底,毫无障碍。
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波浪好像飞奔的马。
两岸的高山,都长着茂密碧绿的树木,使人看了有寒意,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向高处和远处伸展,(它们)都在争高,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无数的山峰。
泉
水冲激着石头,冷冷地发出声响;美丽的鸟儿互相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蝉儿长久不断地叫,猿猴也不住地啼。
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之心;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流连忘返。
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象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见到阳光。
《与朱元思书》
“反”通“返”,返回 “转”通“啭”,鸟叫 声 风烟俱净(消净、消散,形容词作动词) 任意东西(向东向西漂流,名词作动词) 皆生寒树(使人觉得有寒意,形容词作动词) 互相轩邈(向高处和远处伸展,名词作动词)
• 一词多义:
天下独绝(绝妙),百叫不绝(停止) 负势竞上(向上),横柯上蔽(上面)……
• 古今异义:一百许里(左右/允许)
飞奔的马
译文
• 水都是青绿色,千丈之深的地 方也能看到底,水底的游鱼和细小 的石子,直看下去,可以看得清清 楚楚,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 还快,汹涌的巨浪像飞奔的骏马。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
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
轩,高;邈,远
这两个字在这里作动词用,意 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 高处和远处伸展。
山川美景在文人笔下恣情挥洒,请 根据图片配上合适的文字
风烟俱尽 天山共色
游鱼细石 直视无碍
急 湍 甚 箭 猛 浪 若 奔
夹 岸 高 山 皆 生 寒 树
争负 高势 直竞 指上 千互 百相 成轩 峰邈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
猿则百叫无绝。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与朱元思书
吴 均
背景介绍 南朝时,我国文坛上盛行着一种讲求辞藻、声 律、对偶的骈体文,这种文体的作品,大多追求 一种形式主义的倾向。但这些骈体文中也不乏优 秀作品,《与朱元思书》就是其中一篇出色的写 景小品文。
作者简介 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 江安吉)人,南朝粱文学家。出身贫寒,好学,有 俊才,通史学,善诗文。其诗清新,且多反映社 会现实之作。其文工于写景,文辞清新挺拔,不 少人仿效他的文章,称为“吴均体”。 《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朱元思的书信节 选,全文已散佚,朱元思其人其事皆不可考。
《与朱元思书》优秀完整版课件
二、填空题
⒋《与朱元思书》选自《 艺》文,类作聚者 。
本文是吴均文,多处使用骈了体对偶句。结构是
式,总写的一句是“总分
”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牛刀初试
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横线的字。 (1)任意东西 向东向西漂流,名词作动词 (2)水皆缥碧 青白色 (3)经纶世务者 筹划、治理 (4)窥谷忘反 看到; 通“返”,返回 (5)横柯上蔽 树木的枝干
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我泛着小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听任它时 而向东,时而向西。 B.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急流猛浪,比箭还飞得快,又像奔马一样。 C.好鸟相呜,嘤嘤成韵。 美丽的鸟儿在相互对叫着,鸣声嘤嘤,和谐 动听 D.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蝉鸣不叫停了地千叫次着也,不 猿停 不歇 停, 地猿 啼啼 着叫 。了百次也 不断绝。
文言积累:
• 通假字:
窥谷忘反 “反”通“返”,返回
• 词类活用: 千转不穷
“转”通“啭”,鸟叫
风烟俱净(消净声、消散,形容词作动词)
任意东西(向东向西漂流,名词作动词)
• 一词多义: 皆生寒树(使人觉得有寒意,形容词作动词)
互相轩邈(向高处和远处伸展,名词作动词)
• 古今异义:
天下独绝(达到极点),百叫不绝(停止) 负势竞上(向上),横柯上蔽(在上面)……
与 朱元思 书
吴均
山中杂诗
山际见来烟, 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 云从窗里出。
作者:吴均
作 者 简 介yàng
一 吴均(469~520),字叔庠,吴 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文 学家。出身贫寒,好学,有俊才,通 史学,善诗文。其诗清新,且多反映 社会现实之作。其文工于写景,文辞 清新挺拔,不少人仿效他的文章,称 为“吴均体”。
《与朱元思书》
4.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 互相之间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5.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那些极力攀高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 峰就会平息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6.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那些忙于世俗事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 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蝉不断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
看到这些雄 奇的山峰, 那些极力攀 高的人就平 息了忙于政 务的人就会 流连忘返。
横斜的 粗壮的枝条互 树枝在上边遮蔽着, 相掩映,有时 即使在白昼,林间仍 可以见到阳光。 显得昏暗;
结构内容
一、总叙富春江 奇特秀丽的景 色—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 “从流飘荡,任意 东西”
互相轩邈: 高 远 --动词 蝉则千转不穷:表示“多” 通“啭”,鸟叫 鸢飞戾天: 到 声 经纶世务者:筹划 窥谷忘反: 通“返”,回 去
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苍翠 的树,透出一派寒意. 凭借着(高峻的)山 势,争着向上,相互比远 争高,笔直地向上,直插 云天,由此形成无数的山 峰。 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 泠的响声; 美丽的鸟儿彼此嘤嘤地叫着,十分和谐。
富春江是钱塘江从桐庐至萧山县闻堰段 的别称,七里泷也包括在内。两岸重山复 岭,环抱屏峙,或奇峰插云,或岩石峥嵘; 江水清洁澄绿,云影岚光,上下一色,有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誉称。
七里泷全长23公里, 两岸青山连绵不断, 一水中流,净如匹练, 水浸山足,旁无沙渚; 行舟其上,如坐天半。葫芦瀑布在七里泷 东岸,瀑布光泻入葫芦口中,再从底部冲 出,水珠溅玉,直落深潭。潭下又有小瀑 布20余处,首尾相衔,拾级而下。沿岸还 有峰峦突兀而立的桐庐山,誉称“峨眉一 角”,为一理想的登临胜地。
吴均《与朱元思书》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吴均《与朱元思书》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与朱元思书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译文:烟雾都消散尽净,天空和群山融为一色。
我乘着船随着江流漂荡,任凭船按照自己的意愿,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的水路上,山水奇特独异,天下独一无二。
水都是浅青色的,深深的江水清澈见底。
一直看下去,水底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都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
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好像飞奔的骏马。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木,一看便让人心生寒意,高山凭依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千百座山峰。
山间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蝉长久不断地鸣叫,猿不停地啼叫着。
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追求功名利禄的人,追逐名利的心就会平静下来;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忙于治理国家大事的人,就会流连忘返。
横斜的树木遮蔽了上面的天空,即使在白天,林间也昏暗如黄昏;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还能露出阳光。
注释: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风烟俱净:烟雾都消散尽净。
风烟,指烟雾。
俱,全,都。
净,消散尽净。
共色:同样的颜色。
共,同样。
从流飘荡:乘船随着江流漂荡。
从,跟,随。
任意东西:任凭船随意向东或向西漂流。
东西,向东或向西。
东西:方向,在此做动词,向东漂流,向西漂流。
自:从。
至:到。
许:表示大约的数量,上下,左右。
独绝:独一无二。
独,只。
绝,绝妙。
皆:全,都。
缥(piǎo)碧:原作“漂碧”,据其他版本改为此,浅青色。
吴均《与朱元思书》原文及译文
吴均《与朱元思书》原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译文:(那空间的)烟雾都消散净尽,天空和远山呈现出相同的颜色。
(我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流荡漾,任凭船儿东西漂泊。
从富阳县到桐庐县(相距)一百里左右,奇山异水,是天下绝无仅有的。
江水清白色,(清澈得)千丈深也能见到水底。
游鱼和细石可以看到清清楚楚,毫无障碍。
(那飞腾的)急流比箭还快,汹涌的波浪猛似奔马。
两岸的高山,都长着郁郁葱葱的树木,使人看了有寒凉之意,(高山)凭着(高峻的)形势,奋力直向上耸,仿佛互相竞赛向高处和远处发展;(它们)都在争高,笔直地指向(天空),形成了成千成百的山峰。
泉水冲激着石头,发出冷冷的清响;好鸟儿相向和鸣,唱出和谐而动听的声音。
(树上的)蝉儿一声接一声不断地叫,(山中的)猿猴也一声一声不住地啼。
那些怀着对名利的渴望极力高攀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之心;那些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
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象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可以见到阳光。
赏析【《与朱元思书》赏析(丁长河)】梁陈之际的吴均以写景小品文在当时文坛上独树一帜。
《梁书》本传说他:“文体清拔有古气,好事者或效之,谓之吴均体。
”《与朱元思书》就是其代表作。
这篇文章是作者写给友人的信,可是却突破了一般书信的格式,非通常事务的叙述,亦无客套的絮语,而是奇山异水的描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开篇别开生面,新辟奇境,节奏明快,如陡板走丸,精彩夺人。
《与朱元思书》吴均
文章疏通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 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 zhuà n 独绝。 piǎo tuān à i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 yīng yù n lí ng xuān 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miǎo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 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 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 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 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 n 交映,有时见日。 yuān lì kuī kē bì lú
我乘船随着江流飘荡,任凭船随 意向东或向西漂流。 句解:本句叙事,描写作者随船 漂流、自由洒脱的情态,表现了 作者陶醉于美好的大自然的闲适 心情。
句短全解 从 到 表示约数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 独一无二 从富阳到桐庐大约一百多里的水路上, 奇异的山水风光,是天下独一无二的。 句解:概括了作者在百里富春江上的 所见所感。在结构上统领全文,在内 容上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两岸“奇山 异水”的赞美之情。 第一段:
争着向上。上,方位名词用作动词,向上 凭借
句短全解
这里形容树绿而密,让人心生寒意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 这些山峦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轩, 高。邈,远。 形成千百座山峰。成,形成
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绿而密的树,山峦 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往 高处和远处伸展,互相争夺高处,笔直地向上, 直插云天,形成千百座山峰。 句解:化静为动,用拟人的手法描写富春江两 岸崇山峻岭高耸入云的雄奇美景,突出解 青白色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江水都是青白色的,千丈之深的地方也 能看到江底。 句解:用夸张手法写水之色、水之清。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与朱元思书
• 通假字: 窥谷忘反 千转不穷 • 词类活用:
文言积累:
“反”通“返”,返回 “转”通“啭”,鸟叫 声 风烟俱净(消净、消散,形容词作动词) 任意东西(向东向西漂流,名词作动词) 皆生寒树(使人觉得有寒意,形容词作动词) 互相轩邈(向高处和远处伸展,名词作动词)
• 一词多义:
天下独绝(绝妙),百叫不绝(停止) 负势竞上(向上),横柯上蔽(上面)……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从听觉写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触景生情的感受,表达了作者怎 样的思想感情?
流露出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 视,含蓄的传达出爱慕美好 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总写: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分写:
异水—清、急
奇山—峻峭(树多、山高、景美)
• 水皆 •游鱼 •急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千丈 , ,猛浪
。 无碍。 。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5)负势竞上,互
轩,高;邈,远
凭借
向上
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 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6)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停止,消失 同”啭”,鸟鸣
冲击, 撞击
停止,消失
夹着江水的两岸的高山,都生长着苍翠的树 ,让人心生寒意。 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 远处伸展;(它们)都在争高,笔直地向上 ,直插云天,形成 千百座山峰。(山间的)泉水冲击着石头,发出泠泠的响声;美 丽的鸟儿互相和鸣,鸣声嘤嘤 ,和谐动听。蝉儿长久不断地叫 ,猿猴也不停地啼着。
跟,随
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
里, (3)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与朱元思书_吴均
与朱元思书吴均一.作者:吴均,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
生于宋明帝泰始五年(469),卒于梁武帝普通元年(520)。
家世寒贱,均好学而有俊才。
沈约曾见其文,颇为赞赏。
天监初,柳恽任吴兴太守,召他为主簿,常与他赋诗。
后为建安王萧伟记室,升国侍郎。
入为奉朝请。
他曾表求撰写《齐春秋》,完稿后上呈武帝,武帝恶其实录,“以其书不实”,命焚毁。
后奉诏撰写《通史》,未就而卒。
事见《梁书》卷四十九、《南史》卷七十二《吴均传》。
吴均是史学家,他著有《齐春秋》三十卷、《庙记》十卷、《十二州记》十六卷、《钱塘先贤传》五卷,注释范晔《后汉书》九十卷等,惜皆已亡佚。
他是著名的文学家。
二.写作背景■《与朱元思书》是南朝山水小品中的名作,原是作者写给朋友的一封信,但这里看到的不是当时的完整信件。
文中生动细腻地描绘了富春江从富阳到桐庐一段沿途百里的秀美风光,如诗如画,引人入胜,历来被人们当做独立成篇的山水佳作。
本文是作者给友人朱元思信中的一段话,写的是浙江境内富春江的秋景;原信中应当另有所述,但已散轶,亦无其他资料可考,只留下这看似随兴之所至而写下的一段文字。
虽然只是片断,但这段文字无论从内容还是结构上看,都有相对的完整性,是一篇优秀的山水小品。
三.字音①注音缥(piǎo)湍(tuān)轩(xuān)邈(miǎo)泠(líng)嘤(yīng)鸢(yuān)窥(kuī)柯(kē)②通假字窥谷忘反“反”通“返”,返回千转不穷“转”通“啭”,鸟叫声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五.翻译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
吴均《与朱元思书》原文赏析及翻译
吴均《与朱元思书》原文赏析及翻译原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译文:(那空间的)烟雾都消散净尽,天空和远山呈现出相同的颜色。
(我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流荡漾,任凭船儿东西漂泊。
从富阳县到桐庐县(相距)一百里左右,奇山异水,是天下绝无仅有的。
江水清白色,(清澈得)千丈深也能见到水底。
游鱼和细石可以看到清清楚楚,毫无障碍。
(那飞腾的)急流比箭还快,汹涌的波浪猛似奔马。
两岸的高山,都长着郁郁葱葱的树木,使人看了有寒凉之意,(高山)凭着(高峻的)形势,奋力直向上耸,仿佛互相竞赛向高处和远处发展;(它们)都在争高,笔直地指向(天空),形成了成千成百的山峰。
泉水冲激着石头,发出冷冷的清响;好鸟儿相向和鸣,唱出和谐而动听的声音。
(树上的)蝉儿一声接一声不断地叫,(山中的)猿猴也一声一声不住地啼。
那些怀着对名利的渴望极力高攀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之心;那些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
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象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可以见到阳光。
赏析【《与朱元思书》赏析(丁长河)】梁陈之际的吴均以写景小品文在当时文坛上独树一帜。
《梁书》本传说他:“文体清拔有古气,好事者或效之,谓之吴均体。
”《与朱元思书》就是其代表作。
这篇文章是作者写给友人的信,可是却突破了一般书信的格式,非通常事务的叙述,亦无客套的絮语,而是奇山异水的描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开篇别开生面,新辟奇境,节奏明快,如陡板走丸,精彩夺人。
与朱元思书
本文通过描写富春江的奇 山异水,抒发了作者流连山水的 生活情趣和回避现实的清高隐逸 的思想.情感的抒发与景物的描写相
得益彰,用大自然的美景与社会世俗 作对比,反衬出富春江景色惊人之美 和移情易志的巨大魅力。
质疑探究:
本文情景兼 美,能给人美的 享受、心灵的愉 悦。请同学们自 己再品读课文, 看看作者采用了 哪些艺术手法写 就这篇美文?
夹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 密而绿的树,让人心生寒意。山 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 上,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远处伸 展,(互相)争夺高处,笔直地 向上直插云天,形成千百座山峰。 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 声;美丽的鸟儿互相和鸣,鸣声 嘤嘤,和谐动听。蝉长久不断地 叫,猿持续地啼叫着。
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 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 平息名利之心;那些治理国家 大事的人,看到(这幽深的) 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 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 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 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还 能见到阳光。
与朱元思书
吴 均
译文:
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全都消散。天空 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我乘船)随着江流 漂荡,任凭船随意向东或向西漂流。从富阳 到桐庐一百多里(的水路上),奇山异水, 天下独一无二。 水都是青白色,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看到 底。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子也可以直接看 见,毫无障碍。湍急的江流比箭还快,凶猛 的巨浪像飞奔的马。
相同之处:
内容: 写水都提到了水大浪急,写山都突出了山 势高峻,其中也都提到了密林、泉水、猿 啼…… 表达方式: 都主要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突出描写了 山水的景色。 表达情感:
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欣赏和热爱之情。
不同之处:
内容: 《三峡》在写景方面突出了四时的变化;写 山时,还突出了山的连绵不断。 体裁: 《三峡》是散文,而《与朱元思书》是骈 体文。 写作目的: 《三峡》主要是为了客观地介绍地理知识, 而《与朱元思书》则突出了对大自然的赞赏, 而且写出了作者的内心感触。
《与朱元思书》阅读答案(15篇)
《与朱元思书》阅读答案《与朱元思书》阅读答案(15篇)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都要用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具有开放性,不是唯一的,我们要敢于辨证扬弃,吸取精华,弃其糟粕,使其更完善。
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可以有效帮助到我们的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与朱元思书》阅读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与朱元思书》阅读答案1与朱元思书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小题1:下列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寒暑易节,始一反焉/窥谷忘反B.猛浪若奔/奔走相告C.自富阳至桐庐/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D.猿则百叫无绝/绝巘多生怪柏小题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3分)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小题3:本文先勾勒出富春江沿岸“ ,”的景色特点;饱览富春江绮丽风光,作者发出“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感慨,含蓄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态度。
(3分)(前两个空用原文的话回答)小题4:下面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全文按照先总后分的结构组材,第二段写水,第三段重在写山。
B.本文第二段最后一句和《三峡》中的“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在表达效果上不同之处是:《三峡》运用准确的数字和作比较的方法,具体突出了水流湍急的特点,而本文则运用比喻和对偶的手法形象地表现水流之急。
C.“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是从正面描写水的清澈见底。
D.第三段主要从山势险峻、山中音响、游者感受和树形山色四方面表现富春江沿岸的“奇”。
参考答案:小题1:A小题1:(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互相竞赛,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21.《与朱元思书》
吴均
吴均
作者
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 , 叔庠,吴兴故鄣 今浙江安吉 今浙江安吉) 吴均 南朝梁文学家。 人,南朝梁文学家。 出身贫寒,好学,有俊才,通史学,善诗文。 出身贫寒,好学,有俊才,通史学,善诗文。其诗 清新,且多反映社会现实之作。 清新,且多反映社会现实之作。 其文工于写景,文辞清新挺拔, 其文工于写景,文辞清新挺拔,不少人仿效他的文 称为“吴均体” 章,称为“吴均体”。 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朱元思的书信节选, 《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朱元思的书信节选,全 文已散佚,朱元思其人其事皆不可考。 文已散佚,朱元思其人其事皆不可考。
淸溪行
李白
淸溪淸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严子陵钓鱼台
旱麓
瞻彼旱麓,榛楛济济,岂弟君子,干禄岂弟。 瞻彼旱麓,榛楛济济,岂弟君子,干禄岂弟。 瑟彼玉瓒,黄流在中,岂弟君子,福禄攸降。 瑟彼玉瓒,黄流在中,岂弟君子,福禄攸降。 鸢飞戾天,鱼跃在渊,岂弟君子,遐不作人。 鸢飞戾天,鱼跃在渊,岂弟君子,遐不作人。 清酒既载,骍牡既备,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清酒既载,骍牡既备,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瑟彼柞棫,民所燎矣,岂弟君子,神所劳矣。 瑟彼柞棫,民所燎矣,岂弟君子,神所劳矣。 莫莫葛藟,施于条枚,岂弟君子,求福不回。 莫莫葛藟,施于条枚,岂弟君子,求福不回。
富阳
富阳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翼, 杭州毗邻, 上海 多公里。 富阳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翼,与杭州毗邻,距上海200多公里。 毗邻 多公里 富阳古称富春,秦王政二十六 二十六年 富阳古称富春,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置县,自古以来, 年 置县,自古以来, 人们以“江南何处览名胜,佳丽之地数富春”赞誉富阳。 人们以“江南何处览名胜,佳丽之地数富春”赞誉富阳。
与朱元思书
•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泉水飞溅在山石,发出清越的泠泠之声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百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 和谐动听。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 蝉儿长久地叫个不停,猿 猴也长时间地叫个不断。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反” 通 “返” 像老鹰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
思考: 富春江山水的特点是什么?
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
水有何异?运用什么手法?
山奇在哪?怎样写出来的?
竞上争高 山曲交响
视觉
听觉
息 心 忘 反
如此奇山异水,不禁使人产生 怎样的心理?
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富 春江及其夹岸的奇山,抒发了对 世俗功名利禄的蔑视之情,含蓄 的流露出爱慕美好大自然、避世 退隐的高洁志趣。
请同学们认真思考 后,自我检测,完成 下列题目!
牛刀初试
1、请同学们尝试着解释下列字的意思! (1)任意东西 (2)水皆缥碧 向东向西漂流,名词作动词 青绿色
(3)经纶世务者 处理国家大事 (4)窥谷忘反 (5)横柯上蔽
看到; 通“返”,返回
树枝
(6)皆生寒树 使人看了感到有寒意,形容词作动词
2、重点语句翻译。
与 朱 元 思 书
吴 均
字词检查:
piāo fù shì xuān miǎo
飘 荡
piǎo
负 势
yuān lì
轩 邈
jīng lú n
缥 碧
lí ng yīng
鸢飞戾天
hé kē ng
经 纶
kuī
泠
嘤
横 柯
窥 谷
关于本文:
本文是作者吴均写给友人朱元思 信中的一段话,写的是浙江境内富 春江的秋景,可称得上是一篇优美的 山水小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朱元思书吴均一.作者:吴均,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
生于宋明帝泰始五年(469),卒于梁武帝普通元年(520)。
家世寒贱,均好学而有俊才。
沈约曾见其文,颇为赞赏。
天监初,柳恽任吴兴太守,召他为主簿,常与他赋诗。
后为建安王萧伟记室,升国侍郎。
入为奉朝请。
他曾表求撰写《齐春秋》,完稿后上呈武帝,武帝恶其实录,“以其书不实”,命焚毁。
后奉诏撰写《通史》,未就而卒。
事见《梁书》卷四十九、《南史》卷七十二《吴均传》。
吴均是史学家,他著有《齐春秋》三十卷、《庙记》十卷、《十二州记》十六卷、《钱塘先贤传》五卷,注释范晔《后汉书》九十卷等,惜皆已亡佚。
他是著名的文学家。
二.写作背景■《与朱元思书》是南朝山水小品中的名作,原是作者写给朋友的一封信,但这里看到的不是当时的完整信件。
文中生动细腻地描绘了富春江从富阳到桐庐一段沿途百里的秀美风光,如诗如画,引人入胜,历来被人们当做独立成篇的山水佳作。
本文是作者给友人朱元思信中的一段话,写的是浙江境内富春江的秋景;原信中应当另有所述,但已散轶,亦无其他资料可考,只留下这看似随兴之所至而写下的一段文字。
虽然只是片断,但这段文字无论从内容还是结构上看,都有相对的完整性,是一篇优秀的山水小品。
三.字音①注音缥(piǎo)湍(tuān)轩(xuān)邈(miǎo)泠(líng)嘤(yīng)鸢(yuān)窥(kuī)柯(kē)②通假字窥谷忘反“反”通“返”,返回千转不穷“转”通“啭”,鸟叫声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五.翻译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
(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飘荡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
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上),奇山异水,独一无二。
水都是青白色,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看到底,水底的游鱼和细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
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
(重重叠叠的)山峦各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仿佛要比一比,看谁爬得最高,伸得最远,由此而形成无数的山峰。
(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儿彼此嘤嘤地叫着,十分和谐。
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
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世俗事务的人就会流连忘返。
树枝纵横交错挡住了上面的天空,虽在白昼,林间仍显得昏暗;在枝条稀疏的地方,有时还能见到阳光。
六.理解型默写:1.文章第1、2段中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天共长天一色'意境相同的句子是什么?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文章突出水清的句子是什么?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3.文章突出表现水急的句子?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4.文章第3段中在意思上前后呼应的两句话是什么?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与'夹岸高山,皆生寒树'相呼应。
5.全文的总领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6.从侧面衬托山的奇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7.富阳至桐庐之间的山光水色的总特征是怎样的?奇山异水,天下独绝8.写登舟纵目总体感受的句子: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9.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句子:从流漂荡,任意东西。
10.概括赞叹富春江景的句子: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11.写富春江水清澈的句子: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12.写江流气势磅礴的句子:急湍甚箭,猛浪苦奔。
13.写听觉感受的句子: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绝。
14.写山\'奇\'的句子: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15.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湍急,《三峡》一文中那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七.理解:段落内容:第一段:文章的总起,概括了从富春江至桐庐路上的奇山异水。
第二段: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描写富春江的异水。
水色、水清、水深、水急都突出了“异”的特点。
第三段:详写了富春江夹岸的奇山,并抒发了人在此刻见到山中的感受。
在这里,作者既从侧面烘托出山水之美,也抒发了对世俗官场和功名利禄的鄙视,含蓄地流露出热爱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写作特色:本文构思别具一格,描写形神兼备,动静互见,虚实相生,行文骈散相间。
体裁:这篇文章从应用范围及标题形式看,它属于什么文体?从文章内容上看,又属于什么文体?从语言特点看,是什么文体?从应用范围及标题形式看,它属于书信。
从文章的内容看,它属于游记(散文)。
从语言特点上看,它属于骈文。
重点难点:1.第3段写景的手法运用在文中有何作用?答:大量使用了四字或六字的对偶修辞方法,作者从景物的形状、光线、声响和给人的感受等多角度去描绘两岸的山景。
景色写得生机勃勃,富于动感,富于生命力。
2.作者为什么发出'望峰息心'、'窥谷忘反'的感慨呢?答:因为作者此时可谓陶醉于大自然的绝美景色之中,自然人世间争名夺利、官场角逐的一切,都变得了无趣味了。
另外,作者被这奇伟、瑰丽、美妙、和谐的山光水色所陶醉,人变得更奋发,精神得到洗涤而变得高尚,境界超出世俗的追求了。
这里的一切是那么恬美而和谐、幽静而美妙,作者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之中,自然暂时忘记了尘世的角逐和俗务的缠身。
3.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作者在这封信中生动地描绘了浙江富阳、桐庐一带的富春江上的秀丽景色,表现了他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同时也流露出作者既否定仕宦生活,又幻想逃避现实、寄情山水,想过隐居生活的消极处世思想。
3. 文中对偶句的作用:答:句式整齐,音韵和谐,琅琅上口,节奏感强。
4. 句子赏析:■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不仅描绘一幅天清气朗、明快秀丽的景色,勾勒出一个广阔的空间境界。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作者陶醉于大自然美好景色的闲适心情。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寒”暗示了时令特征,也写出了人的主观感受。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江的两岸崇山峻岭、高耸入云的雄伟景色。
“竞”“争”一字把静止的山写活了,赋予了它的生命的动感。
5. 结合文中语句说说作者有怎样的志趣和情怀。
(4分)答:(1)从“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句中表现作者对自由的渴望;(2)从“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句中表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歌颂;(3)从“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句中表现作者对山水风光的热爱,对世俗官场和功名利禄的鄙视,含蓄地流露出热爱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附录I:(2008年福州市)(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15题。
(9分)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4.本文先勾勒出富春江沿岸“口口口口,口口口口”的景色特点,再细致描绘了水之游、水之口、山之口、山之口,让人们充分领略寓春江山水的雄奇秀美。
(5分)15.文中画线的句子抒发了作者的情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态度。
(4分)答案:14.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急高险(峻;峭;陡)(每空1分,共5分。
最后两空中“山”的特点若答“多”者也可得分)15.热爱(赞美)大自然美好景色淡泊名利,向往宁静闲适生活附录II:(潍坊市)对比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0-23题。
(12分)(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乙)西湖最盛,为春为月。
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
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
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
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
月景尤为清绝: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袁宏道《晚游六桥待月记》,有删节)注:①罗纨(wán):丝织品。
②午未申:指午时、未时、申时三个时辰,相当于现在从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五时的这一段时间。
③夕舂:夕阳。
2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奔:②泉水激石,泠泠作.响作:③梅花为寒所勒.勒:④山岚设.色之妙设:21、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①负势竞上.,互相轩邈A.①猿则百叫无绝.B.②月景尤为清绝.①夹岸高山,皆.生寒树C.②皆.在朝日始出①梅花为.寒所勒D.②歌吹为.风22、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①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译文:②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译文:23、甲、乙描写的对象各不相同,但是两位作者却都流露出相似的思想感情。
请从对待风景和对待世俗社会两个角度写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4分)答: 。
答案:20、①奔:飞奔的马。
②作:发出。
③勒:约束,阻止。
④设:着,涂。
21、C 22、①(那些)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②这种快乐(只能)留下来给山中的僧人和游览的客人享受,怎么能够对那些庸俗的人说呢?23、寄情山水、热爱山水,欣赏大自然之美,洗掉内心的尘垢,保持一份内心的清净和独立的人格、情操;但又流露出一种避世、避俗的心态。
②横柯上.蔽,在昼犹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