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纳粹宣传及其群体心理学分析

早期纳粹宣传及其群体心理学分析
早期纳粹宣传及其群体心理学分析

早期纳粹宣传及其群体心理学分析

国内学者在有关德国现代史和纳粹运动的研究中,对纳粹宣传的背景、内容、手段和性质等方面有不同程度的论述,但多从属于其他主题,专题性论述尚少。①西方学界对纳粹宣传的研究较为充分,视角和方法亦多样化。②在此基础上,本文主要从宣传思想、宣传内容、宣传运作三方面探讨早期纳粹宣传(1919-1933),并进行群体心理学分析。对纳粹宣传进行群体心理学分析,其认识论与方法论如西方新弗洛伊德主义创始人弗洛姆所言:“除了解产生法西斯主义的经济和社会条件之外,还有一个人性的问题需要探讨”。[1](第17页)这促使我们关注作为现代人性格结构动力因素的心理因素。对心理因素的重视并不排斥其他因素。纳粹宣传有一个心理学的问题,但心理因素受社会政治经济因素制约;纳粹宣传是一个经济的和政治的问题,但它对德国民众的控制必须从心理基础来理解。

纳粹宣传思想的形成有较为丰富的认知资源。政治实践为纳粹思想提供了极为直观的素材,首先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战。一战期间,各国为自己的“正义性”大造舆论,渲染民族主义,肆意“妖魔化”敌国。如英国的战时宣传把德国人描绘成“无论如何要加以消灭的、野蛮又可怕的敌人”[2](第67页)。英国的宣传模式、宣传人员的高素质,都远胜于德国。纳粹党对此感触颇深。希特勒认为德国一战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宣传上的失败,他不仅对英国的宣传极为钦佩,对这一教训也念念不忘。

20世纪早期正处在西方政治民主化浪潮第一长波的波峰。[3] 民主化以人权平等和扩大参与等主张不断消解以血统、神意、天意等为基础的旧政治权威,使之合法性来源发生转移。其重大结果之一就是群众走到历史舞台的前沿,成为现代政治权威合法性的重要来源。时人对群众的崛起早有敏感认知。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勒庞在19世纪末就指出,“现代至高无上的力量,即群体的力量”出现了。自此,“群体的势力便成为无可匹敌的力量,而且它的声势还会不断壮大。我们就要进入的时代,千真万确将是一个群体的时代”[4](第6页) 。认识群众并掌握这一力量,随之成为历史性要求。纳粹党对群众政治运动及争取群众的政治宣传有深刻体认。希特勒在维也纳流浪期间,就注意观察奥地利各政党的活动。他赞扬奥地利社会民主党领袖“认识到大规模宣传的价值”,“是真正善于启发其选区群众的大师”。[5](第111页) 他还十分崇拜维也纳市长、基督教社会党领袖卡尔·卢格博士,认为他“了解现代社会问题和宣传与口才在左右群众时的重要性”。[6](第39页)

纳粹党在早期没有正规宣传部,但有专人负责宣传工作。从1920年起,希特勒、埃塞等人先后负责宣传工作。1925年,纳粹党重建。在新纳粹党组织机构中,专门设立了宣传部。在同期出笼的《我的奋斗》中,希特勒就“战争宣传”与“宣传和组织”作了专门论述。早期纳粹宣传思想亦初步成型。戈培尔指出:“宣传是实用艺术,是达到夺取整个权力目的的手段”,[7](第60页) 纳粹宣传即服务于纳粹党夺权目的的手段。其使命则是招致信徒。希特勒说,“宣传的使命,就是使一小部分的中心人物,能够接受新主义,以造就将来组织的时候所必需的分子。所以宣传工作就是孜孜不倦地为自己的主义去招致信徒”,而无须顾虑信徒的道德品质与智能。为此,“宣传必须进行在组织的前面,而且必须广征人才,作为组织的成立基础”。[5](第319-320页) 宣传应着力争取群众。希特勒宣称:“宣传不应以知识分子为对象,而应以群众为对象。”[5](第107页) 戈培尔也说:“宣传自身并没有任何基本的方法。但它有一个目标,在政治中这一个目标总是围绕着一点而转变:征服群众。”[7](第47页) 纳粹运动兴起之际,关于群众问题的论述已经颇多。这为纳粹宣传思想的充实与体系化提供了认知资源。在这方面,勒庞关于群体心理的研究具有典型性,影响亦大。〖ZW(〗希特勒或其他纳粹党人是否读过勒庞的著作,尚无定论。勒庞的《乌合之众》出版于1895年,到1921年已印到第29版。有研究者如Robert Edwin Herzstein认为纳粹宣传思想受勒庞影响(The War that Hitler Won〖WT6BZ〗),此论合乎时代状况.

勒庞认为,群体的特点是它受“群体精神统一律的支配”,即群体的“感情和思想全都转到同一个方向,他们自觉的个性消失了,形成了一个集体心理”。[4](第16页) 这就是所谓从众心理。群体成员因群体的数量优势感到无穷的力量,形成“法不责众”观念,失去责任感。群体中的情感和行动则具有传染性。

群体的感情低劣。冲动、易变、急躁使群体易受各种刺激的影响,难以统治。他们听命于暗示,不受理性影响,失去批判能力,且很容易陷入极端轻信的状态。群体只进行简单的形象思维,并“把歪曲性的想象力所引起的幻觉和真实事件混为一谈”,且“很少对主观和客观加以区分”。[4](第29页) 群体的感情简单而夸张,很容易被极端感情所打动。有鉴于此,勒庞指出:“希望感动群体的演说家,必须出言不逊,信誓旦旦。夸大其辞、言之凿凿、不断重复、绝对不以说理的方式证明任何事情——这些都是公众集会上的演说家惯用的论说技巧。”[4](第36页) 群体对各种外部意见、想法和信念只做简单化处理。他们对于自身强大力量的意识,则赋予其偏执专横的性质。群体绝不接受不同意见,以致“在公众集会上,演说者哪怕做出最轻微的反驳,立刻就会招来怒吼和粗野的叫骂。在一片嘘声和驱逐声中,演说者很快就会败下阵来”[4](第39页) 。感情的专横和偏执使群体只敬畏并听命于强权,而视仁慈为软弱可欺。群体的观念、推理与想象力水平也十分低下。群体只能接受简单明了的观念。为此,需要把观念改造得通俗易懂,只注重其实际效果而不考虑其固有价值。群体不理解逻辑论证,不会推理或只会错误地推理,也不受推理过程的影响。群众的想象力活跃而敏感,但形象化。影响群众想象力的关键不是事实本身,而是引起注意的方式。

纳粹党对上述内容颇有共识。戈培尔指出:“选民的绝大多数始终是愚蠢、粗鲁、盲目的。他们很容易被蛊惑者和政客所蒙骗。”[8](第150页) 希特勒鄙视群众的抽象思维能力,认为他们不做冷静客观的思考,而只凭情感的好恶决定其行为,掌握群众的关键在于从情感上打动他们。他说:“每一种宣传必须是通俗易懂的,也是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要将宣传的知识水平,根据那些想要注意但又知识程度低浅的人们所能接受的能力加以调整。做宣传时,纯知识层面的标准愈低,就愈能掌握更多的群众。”[5](第108页) 纳粹宣传亦无视道德理性。戈培尔讲:“客观性与宣传没有任何关系,宣传和事实没有任何关系。”[7](第50页) 希特勒则露骨表白,对群众进行宣传时,“弥天谎言往往有某种可信的力量,因为一个国家的广大群众常常比自觉或自愿更加容易地腐蚀在他们感情的深渊中,因此在他们纯朴的思想上,在大谎言和小谎言之间他们更容易成为前者的牺牲品,因为他们自己时常在小事上说谎,而不好意思编造大谎。他们从来没想杜撰大的谎言,他们认为别人也不可能厚颜无耻地歪曲事实……极其荒唐的谎言往往能够产生效果,甚至在它已被查明之后”[5](第196-199页) 。宣传绝不能客观,更不能承认对手的任何观点,对之做丝毫让步。宣传需要讥讽敌人,更需将之“妖魔化”。这有助于利用人们对恐怖的逆反情绪与敌人斗争。宣传不仅要有激烈的内容,以吓退那些怯弱且性格不坚定的人,而且还需伴以暴力恐怖行为。恐怖的价值在于不仅能来恫吓人们,而且可以争取追随者。后来成为纳粹广播负责人的奥根·哈达莫夫斯基曾明言:“宣传与分等级的使用暴力必须用巧妙的方式结合在一起使用。它们绝不相互排斥,使用暴力是宣传的一部分。”[8](第16页)

勒庞认为,形象、词语、套话、幻觉是影响群体意见和信念的直接因素。“词语的威力与它们所唤醒的形象有关,同时又独立于它们的真实含义。最不明确的词语,有时反而影响极大。例如像民主、社会主义、平等、自由等等,它们的含义极为模糊,……。然而这区区几个词语的确有着神奇的威力,它们似乎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各种极不相同的潜意识中的抱负及其实现的希望,全被它们集于一身。”[4](第85页) 群体往往处在幻觉的影响下,他们充满幻想,“像趋光的昆虫一样,本能地转向那些迎合他们需要的巧舌如簧者”。[4](第91页) 纳粹宣传者认为,言辞对群众感情的影响比报刊文字更具力量。希特勒说:“在历史上推动最伟大的宗教运动和政治运动的力量,从远古时候起,一直是说话的神奇力量,而且也仅

仅是说话的神奇力量。”[6](第39-40页) 只有演说家才能将群众中蕴藏的情感力量激发出来。戈培尔宣称:“革命不是由伟大的作家产生的,而是由伟大的演说家产生的。”[7](第47页) 勒庞将断言、重复和传染视为领袖说服、动员群体的重要手段。断言必须简洁有力且不断重复才能发挥威力,影响群众的观念。“得到断言的事情,是通过不断重复才在头脑中生根,并且这种方式最终能够使人把它当作得到证实的真理接受下来。”[4](第103页)得到有效重复的断言能够消除异议,并形成流行意见,是为“传染”的启动。传染的威力迫使个人接受某些意见和感情模式。当时流行于工人阶级中的学说,被勒庞视为断言、重复和传染的成果。纳粹宣传亦要求以简单易懂的方式重复表达。希特勒指出:“群众对于(宣传的)接受能力是非常有限的,领悟能力低但遗忘性高,从这个事实来看,每一种有效的宣传只能局限在很少的几个要点,并以简短的标语形式表达,一直如此运用到确定任何人也都能够知道含意。若把这些基本原则牺牲而想要多方面发挥,就将造成宣传功效整个都散失掉。这是因为群众对过多供应的材料,既无法加以消化也记不住。”[5](第108页)

弗洛伊德曾言,勒庞的“问题意识”“使他的见识即使只从经验层面看,也没有人敢于断然否认其价值”。[4](中译者序第9页) 但勒庞群体心理学分析的许多内容并未得到实验心理学的充分支持,且偏见亦多。如何理解许多偏见、非理性的内容被纳粹宣传惊人地大量套用,仍需要对纳粹宣传之心理因素做深入探讨。

弗洛姆的群体心理分析认为,人类活动取决于两种心理需要:一是与同类交往以逃避孤独,一是需求自由以发展个性。但是,“摆脱了既保护人又限制人的前个人主义社会的枷锁的现代人,并没有获得能使他的个人自我得以实现,即他的智力、感情和感官方面的潜力得以发挥这一意义上的积极自由。自由给人带来了独立和理性,但同时又使人陷于孤独、充满忧虑、软弱无力。这种孤独是人所难于忍受的。摆在人面前的道路只有两条:一是逃避自由的不堪忍受的负担,重新去依赖、屈从他人;二是进一步去争取建立尊重个性、把人置于至高无上地位这一基础上的积极自由”[1](第11-12页) 。

实际上,逃避自由是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异化”人的结果。进入20世纪,高度集中的垄断资本使许多人在经济上失去了自主性,感到孤独、无助和不安全。在20-30年代,德国民众特别是下层中产阶级,在“君主和国家”的失败和倾覆及通货膨胀、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心理上和经济上变得双重匮乏。残酷的现实摧毁了他们原有的首创精神和勇气,使其指望通过个人努力而成功的希望破灭,信念动摇,这些处于无助与无望困境的“德国的数百万人民,渴望放弃自由的程度,不亚于其祖先渴望追求自由的程度,他们非但不要自由,而且想方设法逃避自由”[1](第16页) 。

对逃避自由的现象,弗洛姆用“权威主义性格”(施虐—受虐待狂性格)做了心理学分析。他认为:“正是这种性格结构使纳粹的意识形态具有最强大的号召力。”[1](第217页) 西方“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威尔海姆·赖希在用性经济的性格结构心理学解释法西斯主义时亦指出:“正是人的畏惧自由的权威主义性格结构,使希特勒的宣传获得了根基。”[9](第35页) “施虐—受虐待狂者的主要特征体现在对待权威的态度上。他仰慕权威,愿意屈从于权威,但同时又渴望自己成为权威,迫使他人屈从于他。”[1](第217页) “虐待狂旨在以不受限制的权力,多少带有破坏性的方式支配另一个人;受虐狂旨在将自我消融于一种压倒一切的强权之中,以分享其威力和荣耀。”[1](第289页) 在一战后的动荡岁月中,渴望权威以结束混乱是德国民众普遍的心理需求。观察德国舆论可见一斑。《法兰克福报》要求结束“议会党团的混乱局面”;《德意志报》则宣称“人民深深渴望着领导和权威”。许多人认为专制手段是解决德国难题的好办法,并“象宗教迷信那样渴望有一位神奇人物式的领袖,由他来拯救这个多灾多难的世道”。[10](第35页) 希特勒正是扮演了这样一个角色。1923年10月,一位参加希特勒演说集会的妇女说道,“每一个人,在当前与经济灾难同时发生的心灵苦难中,都在寻求支持,并且将从一个不会使她感到失望的人身上找到这种支持,因此,我们能理解

为什么他一出现就引起强烈的感情……”[11](第118页) 。从心理学角度看,实如有论者所言,“希特勒的窜起与其说是个人精彩无比的演技发挥,不如说是那个时代德国人内心无比的脆弱”[2](第61页) 。

勒庞亦曾论及群众对权威的态度:“群体喜欢的英雄永远像个凯撒。他的权杖吸引着他们,他的权力威慑着他们,他的利剑让他们心怀敬畏”;“群众随时会反抗软弱可欺者,对强权低声下气”[4](第40页) 。纳粹宣传者深谙此道。戈培尔说:“除了想要个象样的统治,人民什么也不想要。”人民对于他“无异于石头对雕塑家。领袖和群众有点象画家和颜料。”[1](第291-292页) 希特勒也认为,群众需要“强者的胜利和弱者的消灭及无条件投降”,“热爱支配者而不是哀求者”。[1](第289页)从宣传角度出发,他把演说者以其优势打垮听众意志作为宣传之要义,认为“具有一种盛气凌人的使徒性格的出众演说才能”更容易地争取群众。而进行这种演说的最佳时间则是群众意志力最弱的晚上。这一时间,群众“更易于屈从于一个更强意志的支配力”,很容易对听众施加肉体疲劳术以使他们接受暗示。[1](第290页) 希特勒还对从众心理做了分析:一个强大团体会对因孤独而恐惧的与会者“产生一种增强和鼓舞信心的效果”,一个参加群众集会的人,发现“周围成千上万尽是和他抱有相同信心的人”,“他自己就会顺从于我们所说的集体暗示的魔术般影响”。[1](第291页) 纳粹宣传实际上也发挥了复兴德国民众心理的作用。许多德国民众正是借助投身纳粹运动,扮演了虐待狂和受虐狂的双重角色,既满足服从权威的渴望,也实现了支配弱者的要求。

“权威主义性格”也适用于解释纳粹宣传施动者的心理。纳粹宣传施动者也是“渴望权力的虐待狂”。弗洛姆指出:“这种渴望乃是希特勒与德国群众、他的政敌的关系的特征,对德国群众他以虐待狂的方式予以蔑视和‘热爱’;对他的政敌们,他则显示了那些破坏性因素,而这是他的虐待狂的重要组成部分。”[1](第289页) 戈培尔现身说法,解释了施虐狂对施虐对象的依赖。“有时人被一种深刻的忧郁支配着,只有他再次面对群众,他才能克服这种忧郁。人民是我们权力的源泉。”[1](第292页) 纳粹宣传施动者渴望获得权力支配他人,并因此而具有活力,得到心理满足。正是在此意义上,弗洛姆说“权威主义性格”的实质是“虐待狂和受虐狂冲动的同时并存。……虐待狂和受虐狂这两种倾向之产生,都是由于隔绝的个人无力保持孤独而需要克服这种孤独的共生共存关系”[1](第289页) 。纳粹宣传施动者的性格结构,最集中而典型地体现了宣传受众各自独特的人格结构。受众很容易对施动者宣传的内容产生共鸣,并追随施动者。由此,不难理解纳粹宣传何以会招致那么多的狂热信徒。诚如有论者所言:“在法西斯主义上升阶段,某些基本说法只不过是为了宣传或其追随者的自我欺骗而已。……追随者某种程度的自我欺骗或领袖们对追随者进行某种程度的欺骗构成了法西斯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即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12](第84页)

纳粹宣传思想体现于宣传内容,并贯彻于宣传运作。

内含民族复仇和对外扩张的极端民族主义是纳粹宣传的重要内容,“凡尔赛的耻辱和平是德国人苦难和仇恨的渊薮”[13](第10页) 成为其不朽的话题。法国则被“妖魔化”为不共戴天的死敌。纳粹党鼓吹要建立“大德意志帝国”。希特勒宣称,新帝国不只是恢复1914年的德国疆界,而且要“扩大空间,开拓世界。必要时使用刀剑,开辟道路。在争取生存的斗争中取得胜利!”[14](第113页) 魏玛共和国和议会民主制被视为德国民族不幸的祸根,而“惟有根本肃清德国现行之全部制度,始有挽救之道”[15](第274页) 。

在纳粹种族理论中,犹太人被看作劣等民族,现代文明的病源,人类文明的破坏者,应该被淘汰和灭绝。纳粹党还要求犹太人单独为1918年德国战败及其后果负责。在纳粹宣传中,反犹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紧密相连,“二十五点纲领”要求“反对国内外犹太人的唯物主义精神”[15](第109页) 。在纳粹党看来,犹太人种下的祸根中最坏的,就是民主主义、马克思主义和苏维埃国家,必须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工人运动,乃至将之从德国政治、社会生活中清除出去。

民族主义愤恨体现了心理学上所谓的“投射作用”:“原先的中产阶级成员不是意识到他们这个阶级的经济和社会命运如何,而是自觉地从民族的角度考虑自己的命运。民族的失败和凡尔赛和约都变成一种象征,人们把真正的挫败——社会的挫败——转移到那上面去了。”

[16](第181页) 极端民族主义和反犹主义宣传也利用了群体的道德观。勒庞指出,如果把“舍己为人、自我牺牲、不计名利、献身精神和对平等的渴望”算作“道德”的内容,则“群体经常会表现出很高的道德境界”。“以名誉、光荣和爱国主义作为号召,最有可能影响到组成群体的个人,而且经常可以达到使他慷慨赴死的地步。”[4](第41、42页) 在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感召下,宣传受众不以自己的暴行为不道德,反视其为无私奉献的美德而自觉崇高。但问题在于,“哪里存在着一个凌驾于一切的共同目标,哪里就没有任何一般的道德或规则的容身之地”。纳粹宣传的危害性结果,便如西方新自由主义代表人物哈耶克所说,是“从集体主义的立场出发而产生的不容忍和残酷地镇压异己,完全不顾个人的生命和幸福”。[17](第143页) 不仅如此,这还导致任何对德国、纳粹运动的攻击和诽谤宣传反过来强化了那些本不认同纳粹党的人对它的忠诚。

领袖原则和绝对权威也是纳粹宣传的重要内容。领袖原则不仅指最高领袖的个人独裁,也指处于各种领导地位的所谓精英们可以按领袖原则在权力所及的一切领域行事。它是一种所谓绝对责任和绝对权威无条件相结合的制度。“二十五点纲领”要求“建立帝国强大的中央集权,中央政治国会及其一切机构拥有绝对权威”[15](第108页) 。希特勒声称,绝不能实行多数决定的制度,必须由一个人单独来做出决定。他追求的“领袖的意志,以及他以任何方式表达的意图”,可以修改乃至取消现行法律。[5](第449-450页)纳粹宣传极力树立希特勒是德国人民“救世主”的形象。领袖独裁而又做人民之“救世主”体现了权威主义施虐—受虐狂性格。

纳粹宣传的“社会主义”别有含意。希特勒指出:“我们使用的社会主义这个名词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毫无关系,马克思主义是反对私有财产的,真正的社会主义则不是。”

[11](第147页) 反资本主义也另有所指。希特勒对垄断资本家解释说,纳粹党只反对“贪婪的犹太资本”,而绝不反对“创造性的雅利安人资本”。这不仅对后者没有实质性危害,反而有助于将群众引入反犹太主义轨道。民族社会主义中的“社会主义”是一种仅限于向民众提供衣食娱乐的社会政策,并不触动私人财产,与经济和政治决策无关;相反,国家通过采取福利政策,把工人争取到民族主义方面,建立一个克服阶级对立的“民众共同体”,会为工业家带来更大利润。可见,民族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最多不过是后来加上的配料而已”。或如戈培尔所谓:“在我们纲领中的社会主义只是一个捉鸟的笼子。”[14](第158页) 希特勒还对“社会主义”做了民族主义的解释。他将民族而非阶级视为民族社会主义运动的根本,宣扬将“民族”和“社会”合二而一,“民族必须置于民众的共同体之上”。[18](第134-135页) 其结果是使“社会主义”从属于“民族主义”。在纳粹宣传中,“社会主义”是不分阶级的民族的“群众运动”。纳粹党从1926年起也宣称它不是一个“阶级的政党”,而是一个“大众的政党”。勒庞认为社会主义强大的原因即因为它是具有活力的幻想有其认识上的偏见,但纳粹宣传利用民众对“社会主义”的幻想却是不争的事实。勒庞对只看效果,不顾理性,以词语和套话影响群众意见和信念的心理分析,在此亦找到了例证。

1925年纳粹党重建后,格利戈尔·施特拉塞和戈培尔先后负责宣传工作。宣传部门在党的各级机构中建立起来,进行体系化运作。宣传部自上而下发布特别指令,内容细致到规定在群众集会上使用的主题和口号。宣传部还负责为各地区统一印制海报、传单,地方活动的信息则被收集起来逐级上传。在宣传部的统筹指导下,纳粹宣传以复杂多样的方式展开。

一是利用报刊及其他印刷品。1920年12月,纳粹党拥有了正式的机关报《人民观察家报》。该报所宣传的内容从下述评论可见一斑:“如果有人想以对敌人的仇恨作为判断报纸的价值,那么它就是德国最有价值的报纸。……对犹太人、马克思主义者罪犯、勒索者……的

仇恨,没有任何一家报纸报道得象民族社会主义党的《人民观察家报》那样多。”[8](第23页) 此后,纳粹党的《冲锋队员》、《观察家画报》、《民族社会主义通讯》、《柏林工人报》、《萨克森观察家报》、《进攻报》先后创刊。《人民观察家报》的发行量:1929年26,715份,1930年84, 511份,1931年108,746份,1932年126,622份。报纸的种类增加到121种,总发行量超过100万份。[8](第32-33页) 传单、海报、小册子等也为纳粹宣传广泛利用。在海报、招贴画上,刺激而具有煽动性的语言与触目惊心的图画交相衬托。其内容多为反犹、反共和国,美化纳粹党。如有的海报画着一个肥胖而丑陋的小犹太人,骑坐在一个被道威斯计划捆缚的强壮的德国人的肩膀上用鞭子抽打他,标题是“打倒金钱奴役!投民族社会主义的票!”有的画着一只纳粹巨拳将一群犹太阴谋的代理人、银行家、魏玛政府官员、社会主义代理者打倒在地,标题是“打倒腐化堕落!投民族社会主义者的票!”[19](第181页)有的画着纳粹党人向众多只手发放工具,标题是“工作和面包”。勒庞说,要影响群体的想象力,“必须对它们进行浓缩加工,它们才会形成一种令人瞠目结舌的惊人形象。掌握了影响群众想象力的艺术,也就掌握了统治他们的艺术”[4](第53页) 。海报、招贴画以直观的方式指引了群众的形象思维。其效果如依安·凯尔肖所言:“这些纳粹宣传的视觉影响是十分强烈的。”[20](第41页) 二是利用演说集会。“演说集会作为达到认同感和统一党员情感的方式,可为大量使用群众宣传技术以赢得群众支持这一目的服务。”[11](第33页) 群众集会还是“一个人对大部分人施加真正有效影响的唯一方式”[19](第273页) 。纳粹演说集会颇具特色,海报主题、音响、色彩、出入口等每个细节都得到精心安排。一次典型的夜间集会场景如下:人潮旗海,会场周围配以描绘着图画或简单有力文字的大型图版,巨大光柱亮射天空,在庄严隆重甚至令人屏息的气氛下,奏起激昂奋发慑人魂魄的瓦格纳乐章,接着演说者以煽动性的演说使集会达到高潮。“这种气氛逐渐地也感染了那些出于好奇或模糊的同情而来参加大会的人,他们被卷进大会上弥漫的激动与狂乱的情绪中,千年至福的希望和深深的仇恨交加的漩涡中。”[11](第154页) 演说集会的吸引力在《人民观察家报》对1932年君茨堡一次集会描述中可见一斑:“在下午,人们从各方汇集而来,或步行,或骑自行车、摩托车,或乘货车和汽车。……演说尚未开始,大厅就被挤满了。数千人只好站在外面。”[20](第60页)

三是发明宣传标识和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威廉·夏伊勒说:“希特勒要作艺术家没有成功,做宣传家却成了一个大师。”[6](第67页) 希特勒认为纳粹党缺少一个能够表达政治主张、打动群众心灵的徽号,一面旗帜,一种象征。他设计的党旗,使“纳粹党由此有了一个任何其他政党所不能比拟的标记”,“旗帜上带钩的十字仿佛具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吸引着在战后初期混乱的年代中一直彷徨无依、生活没有保障的下层中产阶级,鼓舞着他们朝着一个新的方向采取行动”。[6](第69页)纳粹党还是使用现代技术进行宣传的先行者:一方面是借助现代传播技术:另一方面是借助现代运输工具。唱片、麦克风、扬声器成为纳粹宣传所用的标准装备。在竞选活动中,纳粹党用卡车载着扬声器四处宣传。希特勒还租用飞机,在全德做飞行演说。

四是在宣传中伴以暴力恐怖行为。这主要体现在冲锋队的活动中。希特勒指出:“冲锋队绝对要起政治作用:他们必须是从属于党的进行政治恐吓和宣传的工具。”[21](第114页) 他们的任务是在“一种以恐怖手段进行的持续竞选中”[10](第101页) 瘫痪对手的意志。冲锋队整齐有序、威武雄壮的游行,不仅对群众产生心理压力,而且在当时低沉的气氛中给人以蓬勃向上的印象。曾管辖冲锋队的扎洛蒙说道:“一大群人表里一致,有纪律,可以明确无误地看出或者猜出他们不遗余力的战斗意志,这种场合会给德国人造成极深刻的印象,而且对他们的心灵产生比任何文字、演说和逻辑都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语言。”[10](第101页) 其效果在施佩尔的记述里有例证:他的母亲看了一次冲锋队的示威游行,“这次游行在当时一团糟的形势下表现出纪律性,在当时普遍感到无希望的气氛中给人以朝气蓬勃的印象,似乎博得了她的好感。不管怎么说,她在甚至没听到过一次演说或阅读一份小册子的情况下参加了纳粹

党”。[22](第17页) 这是典型的从众心理。冲锋队打击对手的暴力行为也具有公众效应。1938年出版的一份德国官方文件提到,在早期,“党的最大困难实际上在于无人注意到它”。但暴力行为促使新闻界转变了对纳粹党的冷淡态度,此后,“资产阶级和红色报刊每日都要与纳粹打交道”[8](第16-17页) 。在暴行影响下,许多人惶惶不安地投靠了冲锋队。奥托·施特拉塞在一次冲突后写道:“所有那些在斗争后留在大厅里的人,自发地站到我们这一边。……在短时间前,对我们还持怀疑态度的人……现在这种态度改变了。”[8](第21页)冲锋队拥有力量并加以施展,参与者分享权力与荣耀,纳粹暴力宣传深刻体现了“权威主义性格”。

就宣传本身而论,它是价值中立的。宣传既可用于劝说、改变既定态度和思想,也可用于加强现存思想倾向和信念,使之更明确更集中。虽然宣传在历史上不断被用于追求各种价值属性不同的目的,但诚如纳粹宣传研究者特伦斯·考尔特所言:“由于我们的态度和行为也是理性决定的结果,所以宣传也必须诉诸人类本性中的理性因素”[23](第2页) 。无视这一现代性要求,民主政治的发展必受危害。纳粹党夺取政权的过程也是德国由民主政治走向极权主义的过程。此间早期纳粹宣传所扮演的角色毋庸赘言。真正发人深思的则是其深远性危害。这可见于西方新自由主义代表人物哈耶克对极权主义宣传的评价:“极权主义所特有的不是宣传本身,也不是它所使用的技术,在一个极权主义国家里,完全改变了宣传的性质和效果的事实是:一切宣传都为同一目标服务,所有宣传工具都被协调起来朝着一个方向影响个人,并造成了特有的全体人民的思想‘一体化’。这样做的结果是:在极权主义国家里,宣传的效果不但在量的方面,而且在质的方面都和由独立的与相互竞争的机构为不同的目标所进行的宣传的效果完全不同。如果所有时事新闻的来源都被唯一一个控制者所有效地掌握,那就不再是一个仅仅说服人民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灵巧的宣传家于是就有力量照自己的选择来塑造人们的思想趋向,而且,连最明智的和最独立的人民也不能完全逃脱这种影响,如果他们被长期地和其它一切信息来源隔绝的话。”比这种危害还要严峻的,则是“极权主义宣传所引起的一种更为深远的道德影响。它们对于一切道德都是具有破坏性的,因为它们侵蚀了一个一切道德的基础,即对真理的认识和尊严”[17](第146-147页)。

对纳粹宣传的心理学分析也提醒我们,尊重理性而不能陷于理性“崇拜”与迷信。毕竟,在政治和理性的关系上依然存在着难以解决的问题(如对政治现象的理性认识和政治能否成为理性指导的对象)。赖希认为,在政治上表现为法西斯主义的普通人的非理性性格结构,“既不限于某些种族或民族,也不限于某些政党,而是普遍的和国际性的”。从人的性格的角度来看,“‘法西斯主义’是具有我们权威主义机器文明及其机械主义神秘生活观的被压抑的人的基本情感态度”[9](第三修订增补版序言第3页)。如此讲,每个人在性格结构上都具有法西斯主义的情感和思想因素,都有某种程度的“权威主义性格”倾向。这也提醒我们,在理性之外还要关注影响人类行为的诸多非理性因素。民主的危机,乃至人自身发展的危机不是专属于哪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每一个现代国家所面临的。要解决这些危机,不仅要关注外在因素,还要从人类自身,从自己的心中、自己的态势中探究原因,寻求智慧与力量。惟其如此,我们才能免于成为为逃避自由而失去自我的乌合之众。

权威主义性格----完全盲目相信权威,迷信权威,崇拜权威;打压弱小,欺压弱势,贬低比自己弱的人.其实本质就是害怕孤独,怕被孤立,所以才想方设法的跟大队,迷失了自我.

心理学对传播学的影响知识讲解

心理学对传播学研究发展的影响(摘自大众传媒心理学) 一、行为主义心理学 1.简介 1.1华生古典行为主义 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刺激的各种躯体反应的组合,有的表现在外表,有的隐藏在内部,在他眼里人和动物没什么差异,都遵循同样的反射规律。 1.2斯金纳新行为主义 他受实证主义哲学的影响,认为研究意识现象没有意义,主张心理学应描述环境和有机体行为之间的关系。他致力于行为的实验分析,在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创立了操作条件反射并提出条件反射的强化联结理论。斯金纳是极端的环境决定论者,认为可以通过操纵刺激条件来塑造动物的行为,并创造了训练动物行为的方法。 1.3托尔曼认知行为主义 修正华生的极端观点,指出在个体所受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存在着中间变量,这个中间变量是指个体当时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它们是行为的实际决定因子,包括需求变量和认知变量。需求变量本质上就是动机,它们包括性、饥饿以及面临危险时对安全的要求。认知变量就是能力,它们包括对象知觉、运动技能等等。 1.4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提出的观察学习模式同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一起被称为解释学习的三大工具。在其观察学习的研究中,注重社会因素的影响,并且吸收了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把强化理论与信息加工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改变了传统行为主义重刺激—反应、轻中枢过程的思想倾向,使解释人的行为的理论参照点发生了一次重大的转变。提出的学习理论包括交互决定论、自我调节论、自我效能论。 2.行为主义对传播学的影响 2.1行为主义研究范式与效果研究 行为主义假设可以通过可观察的外部表现——即对各种环境刺激的反应——来了解人类。虽不否认有机体的内部过程,但认为由被试自我报告的发生在有机体内部的事情是无法通过客观的观察予以证实的。通过对行为的客观研究,既可以预测已知刺激引起的反应,也可以预测引起反应的刺激。行为主义采用实验方法,研究可观察、可测量、可控制的外显行为,这就要求所研究的现象(因变量)必须是能在实验当场被直接观测到的。 行为主义方法论影响下早期传播研究把传播效果定义为可观察的态度和行为改变,采用实验法进行研究,因此只能以即时的显性的短期效果作为研究对象。当未能发现态度或行为的改变时,就只能解释为效果是强化而不是改变,或者是没有效果。这一研究模式局限了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传播效果研究思路。现在传播研究中的行为主义主要作为一种研究方法而起作用,它所强调的客观实证的研究方法至今仍然对传播学有深刻的影响,甚至可以说已成为传播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 2.2 S-R联结与魔弹论 行为主义的S-R理论是魔弹论的理论基础。魔弹论所隐含的“主动性是传播者专属的,效果是受众专属的”。这和华生所认为的,只要控制刺激,就能控制行为和预测行为的思想是一致的。即只要确定了传播内容,掌握了宣传技术,效果就会自然产生。魔弹论”的出现和流行还与当时的新的传媒形式——收音机和电影的出现有关。对于新事物的出现,人们总是带有本能的恐惧。 2.3观察学习与传媒暴力研究 在对传媒暴力的心理学解释中,最有影响的当属来自观察学习理论(Bandura,1973)

变态心理学测验考试

2007年4月变态心理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把心理异常归纳为体内四种体液的失调,是疾病,并且有器官上的原因的古希腊学者是( b ) A.盖伦B.希波克拉底 C.比奈尔D.克雷佩林 2.同时面对两个对自己具有威胁性的事件,而且只能接受其中一个才能避免另一个事件的威胁时,所引起的矛盾冲突叫b A.双趋式冲突B.双避式冲突 C.趋避式冲突D.双重趋避式冲突 3.病人以想象的、未曾亲身经历过的事件填补他所遗忘的某一片段经历,称之为c A.遗忘B.错构 C.虚构D.似曾相识症 4.分裂样人格障碍的定义性特征是b A.敏感性B.社会性分离 C.对他人的掠夺性态度D.古怪的言谈、行为、思维或感知5.痴呆是认知功能全面的、逐渐的衰退,并经常伴有兴奋、冷漠和 A.抑郁B.焦虑 C.恐惧D.强迫 6.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并不包括 A.思维联想障碍B.情感障碍 C.意志行为障碍D.妄想

7.躁狂发作的核心症状并不包括. A.活动增多B.心境高涨 C.思维奔逸D.夸大妄想 8.抑郁症的自杀高峰期常为 A.抑郁发作中期B.抑郁发作末期 C.起病初期和抑郁发作末期D.抑郁发作中末期 9.在性功能障碍的分类中,性交恐惧障碍属于 A.性欲障碍B.性唤起障碍 C.性高潮障碍D.性心理障碍 10.患者看见“和平”二字,马上想到“战争”二字;一见“安全”,便想到“危 险”,这种症状属于 A强迫性怀疑B.强迫性回忆 C.强迫性穷思竭虑D.强迫性对立思维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 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11.研究心理异常现象比较直接的方法是临床法,包括个案研究与调查研究。其中调查研究又可分为 A.相关研究调查B.反应式调查 C.非反应式调查D.病程实验调查 12.感觉障碍除感觉过敏和感觉减退外,还包括

社会心理学第六章题目知识讲解

Chapter6 Conformity and Obedience 3#409 名词解释 1、Conformity: 2、Obedience: 3、Autokinetic phenomenon 4、Informational influence 答案:1 conformity: a change in behavior or belief as the result of real or imagined grop pressure. 2 obedience:acting in accord with a direct order or command. 3 aotokinetic phenomenon: the apparent movement of a sationary point of light in the dark. 4 informational influence: conformaity occurring when people accept evidence about reality provided by other people. 填空题 1、( ) is acting in according with a direct order or commend. Answer:Obedience 2、( ) is conformity that involves both acting and believing in accord with social pressure. Answer:acceptance 3、( ) is conformity that involves publicly acting in accord with an implied or explicit request while privately disagreeing. Answer:compliance 4、( ) experiment refers to autokinetic phenomenon. Answer:Sherif’s studies of norm formation 5、( ) occurs when people accept evidence about reality provided by other people. Answer:informational influence. 单选题

教育心理学 第六章

第六章认知学习理论 一、填空题 1、布鲁纳认为在人类智慧生长期间,经历了()、()与()三种表征系统的阶段。 2、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可分为()、()和()三种类型。 3、()指人和动物在无强化的条件下进行的学习。 4、奥苏贝尔根据新旧观念的概括水平及其联系方式的不同,提出了三种同化方式,分别为()、()和()。 5、加涅把学习条件分为()和(),在他看来,教学设计属于()。 6、奥苏贝尔认为,讲授教学的原则有()、()、序列组织原则和巩固原则。 7、()指一组相互关联的、非具体的类别。 8、学习是个体利用智慧对情境与自身关系的顿悟,该学说的创立者是()。 9、格式塔和桑代克之间的明显对立在于()和()。 10、加涅认为,在智力技能的子技能中,()是最基本的智力技能。 答案:1、动作性表征;映像性表征 2、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 3、潜伏学习 4、下为学习;上位学习;组合学习 5、内部条件;外部条件;外部条件 6、逐渐分化原则;整合协调原则 7、编码系统 8、苛勒

9、顿悟;试误 10、辨别技能 二、单选题 1、学生学完了“胡萝卜”“白菜”这些概念后,再学习“蔬菜”这一概念。这种学习属于() A 上位学习 B 下为学习 C 组合学习 D并列学习 2、“北京市中国的首都”这个句子属于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类型中的() A 表征学习 B 概念学习 C 非概括性命题 D 概括性陈述 3、()主张将行为主义S-R公式改为S-O-R公式,O代表机体的内部变化。 A 苛勒 B 布鲁纳 C 桑代克 D 托尔曼 4、下列哪一选项不属于学习学科基本结构的必要性内容。() A 利于记忆的保持 B 利于学生直觉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得提高与发展 C 懂得基本原理,使学科更容易理解 D 有利于缩小“高级”知识与“低级”知识间的间隙 5、加涅将学习过程分为八个阶段,其中“对所学知识进入短时记忆,即对信息进行编码和存储”属于()阶段。 A 保持阶段 B 回忆阶段 C 获得阶段 D 概括阶段 答案:1、A 2、C 3、D 4、B 5、C

变态心理学完整大全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社交恐惧症 陈某,女,23岁,未婚,中专文化。因与人交往时紧张、局促不安三年,羞见生人、回避社交一年求治。 病人19岁进入某专科学校,在花枝招展的女生中间感到压抑,立志发奋读书,以示不随波逐流,但成绩平平,故时而气馁、悲观,时而愤愤不平,甚至嫉妒。常暗中注意同学们对自己的态度,如言语中有无含沙射影?眼神中有无蔑视怠慢?某日上课,发现新来的男老师似乎老是注意自己,颇难为情。迎面相逢,病人会面红耳赤、心慌气促。此后只要遇上该老师就言行失措。久而久之,觉得同学们都洞悉了其心中秘密,于是与同学们相处也不自然了。毕业工作后,从不参与同事活动,有同事与其主动交谈,也因不敢正视对方而借故走开,上下班故意加快或放慢脚步,避免与人同行。知道这样做没有必要,但又不敢与人相处。后经人介绍结识一男友,虽然同在一市,却多是鸿雁传书,每次决定约会,马上心慌、脸红,以致勇气全消,偶尔赴约,也是故意迟到。有一次男方父亲寿辰,邀病人赴约,无法推托,一直忐忑不安。赴宴那天,还没见公婆就心慌气促,四肢发颤,与公婆见面,顿觉头晕目眩,满身大汗,语无伦次。以为中暑,被送至医院。此后,羞见一切外人,甚至与家人共餐也有些不自然。为避免窘迫,常托词休病在家,以免交往。 病例讨论: 本例病人的症状以恐怖为主要临床相,恐怖的对象主要为人际接触和社交场合,恐惧发作时伴心慌、面红、气促,甚至颤抖、大汗、头晕目眩等植物神经症状,并有回避行为。病人知道恐惧过分,不必要,但无法控制。符合社交恐怖症的诊断标准。 本例诊断: 社交恐怖症 一、心理动力学观点(精神分析理论

心理动力学派认为神经症的根源在于本我冲动的威胁和自我的压抑与防御之间所形成的冲突。恐惧症被视为恐惧反应的无意识转移,即从小时候曾经造成过创伤性恐惧体验的刺激物转移到一个与之有某种联系的新的刺激物。 本例中病人可能在童年期经历过创伤性体验,尤其是家庭生活和童年的社交经历。有研究发现家庭成员间缺乏相互帮助和支持,儿童会对他人产生不信任和不安全感,在社交中容易敏感、多疑以及紧张焦虑。本例中患者表现出过分的多疑,例如怀疑同学“言语中有无含沙射影?眼神中有无蔑视怠慢”,这可能与其生活的家庭环境有关。另外,父母过于频繁、严厉的惩罚、责骂和苛刻的要求,促使子女形成“高道德”标准的社会价值观,这时,子女在评价自身的行为、态度和欲望时,往往过分苛刻和严厉,从而产生明显罪恶感、耻辱感和自我 谴责,为神经症的产生提供了充分的条件。父母的严厉、惩罚,会使孩子变得胆怯、小心翼翼,在社交中过分担心自己的言行,惟恐遭人指责;父母对子女过多的拒绝、否认,使其个性变得自卑、自我否认、内倾而逃避社交,或过分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和心理状态来刻意表现自己,以渴望得到外界的认可或过分渴求他人的赞誉,对受到批评或拒绝很敏感,因此,在社会交往中始终处于焦虑恐惧之中,从而出现回避行为。本例中患者表现出较高的自卑水平,可能与父母的不良的教养方式有密切关系。 社交恐惧症患者较正常人过度使用中间型和不成熟防御方式,例如:解除、制止、回避、同一化、投射、潜意呈现、幻想、退缩和躯体化等,而较少使用成熟防御方式,如幽默。社交恐惧症患者较正常人特征性地使用回避防御方式。本例患者也多采用不成熟的防御方式。 本病例可采用精神分析疗法,帮助患者回忆童年的经历,重点在家庭生活环境和童年社交情况,找到发病的深层次原因,对症下药,在采用行为或认知方法进行治疗。 二、人本主义观点

普通心理学第2阶段测试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二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普通心理学》第六章至第十章(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优柔寡断、草率决定,这是()品质不好。 A、意志的自觉性 B、意志的果断性 C、意志的坚持性 D、意志的自制性 2、看照片时认出了某个熟人,这种现象叫()。 A、再认 B、识记 C、回忆 D、再现 3、一个人在解决问题之后所产生的喜悦、快慰之感叫()。 A、道德感 B、幸福感 C、理智感 D、成就感 4、当事物不在眼前时,人们头脑中出现的关于该事物的形象叫()。 A、表象 B、想象 C、知觉 D、幻想 5、“一题多解”属于()。 A、动作思维 B、形象思维 C、集中思维 D、发散思维 6、听了一首乐曲,头脑里浮现出乐曲表现的现实世界,这种想象称之为()。 A、幻想 B、理想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 7、从不同角度组织感性材料,使其非本质要素变异,突出本质特征的方法叫()。 A、下定义 B、变式 C、类化 D、辨别 8、一种强烈、短暂、爆发式的情绪状态叫做()。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热情 9、()是一种自问自答以及自己思考时的言语活动。 A、独白言语 B、外部言语 C、语言 D、内部言语 10、最佳的学习程度是()。 A、50% B、100% C、150% D、200%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工作记忆的容量是()。 A、有限的 B、无限的 C、7个组块 D、7士2个组块

教育心理学第六章知识点整理

第六章知识学习 第一节知识学习概述 知识是信息的表征。 按照所表征的信息类型与表征方式的不同,分为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两类。 陈述性知识:能够描述或者识别客体、事件、观念等,是指人类心智表征事实、观念与概念的方式,由于能够用口头或书面语言的方式来陈述这种知识,故而得名。 时间序列储存的是个体对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的知觉; 表象是表征物体物理特征与空间结构的信息组块; 命题是表征观念及概念间有意义联系的信息组块,是一种基于语言的表征; 陈述性知识的整合与组织机制主要是图式或陈述性知识网络一一 图式:是个体在特定领域中拥有的有组织和内在联系的陈述性知识的记忆结构; 陈述性知识网络:是陈述性知识的组块被表征为相互联系的节点,从而形成由时间序列、表 象及命题形成的网络; 程序性知识:是指导个体如何执行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的知识。程序性知识所表征的技能有 一个重要特点一一自动化。 条件部分储存了能够激发行为的环境条件和心理条件的相关信息; 行动部分储存了指导心智和身体行动的信息; 程序性知识的整合与组织机制主要是产生式系统一一 产生式系统包含一系列产生式,它们逐个被激活从而完成一个复杂的行为。也就是说,产生 式系统的激活会使一系列离散的行为形成一个连锁,并且以顺畅且相对自动化的方式运行,知道达到主要目标。 知识分类的教学含义? 区分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对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实施非常重要,如物理中的一些概念和事 实可以被学生表征为陈述性知识,而一些实验所需的技能则可被学生表征为程序性知识,教师需要理解两种知识的性质、表征方式及它们是如何被学习的,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有效教 学。 符号学习:是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符号本身代表什么,奥苏伯尔称之为“表征学习”。符号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词汇学习。 概念学习:是指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的过程,实质上是通过学习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 特征和本质属性。 概念同化:用定义的方式,让学习者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概念来理解新的概念。是学生学习概念的主要方式。 奥苏伯尔指出,概念学习一般说来要经过概念形成和概念名称学习,但也可以用定义的方式, 让学习者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概念来理解新概念,这种获得概念的方式,叫做概念同 化。一般说来,概念学习是通过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两种方式同时进行的,但概念同化是学 生学习概念的主要方式。 命题学习:命题是由句子来表述的,句子是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命题学习就是学习若干概念 之间的关系,掌握句子表述的意义。 下位学习:就是把新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原有的上下位观念之下,并使之联系起来,从而获 得新观念意义的过程。学习者原有的观念总是带有总体性上位观念,新学习的观念是它的下位类

传播心理学

第一讲传播心理学概述 1、传播学(communication)是一门研究人类信息传播活动过程及其基本规律的科学,是在借鉴、吸收其他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 2.传播学通常把社会传播区分为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 3、研究内容从传播及其演变(从符号、语言、文字到现在的网络、新媒体)到对信息符号的解读;从传播的类型(内向传播、人际传播到大众传播)到传播过程;从传播者、传播内容到受众;从传播媒介到传播效果等无不涉及。 就传播过程与心理活动本身而言: 1、传播是心理获得信息的唯一来源——心理离不开传播,心理离开了传播就会退化、萎缩甚至死亡 2、传播必须依赖人的心理来实现——传播离不开心理。传播活动离不开对“人”的研究,人的心理贯穿传播的各种类型。 就学科形成与发展的角度而言 1、传播学与心理学密不可分传播学的四大奠基人:勒温(卢因)(Lewin,K.)霍夫兰(Hovland,C.L.) 2、传播学的主要理论发展?魔弹论、需要与满足理论、积极受众论··· 心理学是传播学的母体学科之一 “研究传播学其实就是研究人:研究人与人、人与他的团体、组织和社会的关系;研究人怎样受影响,怎样相互影响…… 要懂得传播学,应先了解人与人怎样建立关系——施拉姆 心理学基础知识 1、心理学是对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研究。 2、心理学研究的不同角度: 认知过程 (1)心理过程:情绪过程具有一定的心理操作的加工程序 动机过程 心理状态:人在一定时间内各种心理活动的综合表现。 心理特征:是个人的心理活动过程进行时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 (2)意识和潜意识 (3)常态心理和变态心理

变态心理学论文作业

变态心理学论文 本学期我选择了变态心理学作为我的选修课,尽管本学期的变态心理学课时我们都是在看一些关于一些心理变态的电影,但是通过自己阅读完整本课本和看了那么多的心理变态的电影,我对变态心理学还是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虽然算不上深刻。 首先变态心理学史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它研究的人的心理和行为的饿异常表现,包括认知活动、情感活动、动机和意志行为活动、智力和人格特征等方面的异常表现。所以,也可以说,变态心理学是研究和揭示心理异常现象的发生和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 整本心理变态学分为20章,在这里我对于自己理解和认为最有实际意义的几章做一个大致的说明。关于第4章中对于变态心理和环境的关系与我起初的想法不谋而合,一开始我就认为变态心理产生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环境的后天影响,当然前面一张说道的和一个人本身的生理也是有点关系的我不反对,毕竟每个人的性格是有差异的,内向的人可能相对于外向的人而言,更容易产生变态的心理,但是要是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进行引导我相信会对于一个人产生一些积极的引导,当然这只是我的一家之言。 对于第八章——人格障碍,书中解释:人格代表着人的整体精神面貌,是一个人与其他人相区别的特质或心理特征。它是在人和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下塑造出来的独特的认知方式、情感特征和行为风格。对于人格障碍实际上并不能算做事一种精神疾病,因为它没有明确的病因。人格障碍最易发生在幼儿时期,由于这个时期孩子们的人

格未发育完全,可能由于不良的环境就会导致孩子的人格发生扭曲。所以这个时期我们要尤为注意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和人格的形成。生物学家们还做过一个调查——人格障碍患者的亲属中人格异常的发生率和血缘是成正比的,对于这个我认为绝对有理:1.亲缘关系越近接触的机会越大,可能就会有一个潜移默化的影响。2.可能血缘的遗传也有一定的影响。 对于精神分裂这一章我看得最仔细,同样感触最深,理解也最深刻。精神分裂症心理异常表现非常复杂、多样。其基本特点是病人的精神生活与现实环境脱节;思维、情感和意志行为互不协调,甚至互相分裂。它的主要症状分为以下几种:1思维障碍2意志行为障碍3感知觉障碍4 情感障碍5 其他异常表现。对于精神分裂症它的致病因素很复杂,可能是生物遗传和化学影响,也可能是早期脑发育和脑结构变化引发,也可能是社会家庭发面的因素。对于这一块的治疗的话。应该及时,尽量在发病的早期或急性期,由于病人症状活跃而丰富,内心矛盾冲突明显,情绪不稳,心理活动的各方面不协调。因此此时因以药物知了为主。同时配以心理治疗,渐渐的帮主病人走出异常的心理状态。 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不同变态心理的问题书中也有写到,不过仅有儿童和老年时期的心理障碍问题,我认为笔者有必要在增加一张关于青年人的心理障碍,因为我认为最主要的人群还是集中在青中年,发生变态心理的也可能会更多的集中在青中年,不过可能对于青中年的变态心理分布比较广泛和前面的一些可能有重复之嫌吧,不想儿童

附答案和重点 2016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心理学分章练习第六章

《教育心理学》平时练习题(中小学适用) 第六章知识的学习 一、选择题: 1、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些作业形式问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是【 C 】P85 A.感性知识 B.命题知识 C.程序性知识. D.陈述性知识 2、在学过正方体、长方体、拦河坝等形式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学习一般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V=sh)。这种学习属于【A 】P87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归属学习 3、学生在学习“哺乳动物”这一概念之后,很方便就掌握了“鲸”这个概念。这是【 B 】 P86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概念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4、儿童在知道“苹果”、“梨子”和“香蕉”等概念之后,再‘学习“水果”概念,这种学习是【 B 】 A.下位学习 B.上位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5、学生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丁180。”,这种知识属于【 C 】 A.策略性知识 B.条件性知识 C.陈述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 6、个体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是【 D 】P85 A.感性知识 B.命题知识 C.程序性知识 D.陈述性知识 7、演示各种实验,到工厂或农村进行现场参观访问等属于【D 】P89 A.迁移 B言语直观 C.模象直观 D.实物直观 8、观察和显示各种图片、图表、规模、幻灯片和教学电影、电视等,属于【 D 】P90 A.迁移 B.实物直观 c.言语直观 D.模像直观 9、通过观察事物、演示实验、到工厂或农村进行实地参观访问等方式获得直观经验,属于 【 A 】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言语直观 D.知识直观 lO、历史课中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学习属于【 A 】P85 A.符号学习 B.概念学习 C.命题学习 D.程序性学习 1l、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进行了遗忘发展进程研究,绘成了经典的遗忘曲线,规律是【B】P99 A.先慢后快 B.先快后慢 c.平均下降 D.无规则变化 12、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是【B】P99 A先慢后快 B.先快后慢 C.匀速下降 D.不平衡 13、根据遗忘曲线,遗忘的进程是【 A 】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倒U型! D.加速器 14、不包含或只包含了一小部分概念或规则的主要属性和关键特征的例证是【反例】 (不包含或只包含了一小部分概念或规则的住要属性和关键特征,传递了最有利于辨别的 信息的例子是)【 B 】P94 A.正例 B.反例 C.直观材料 D.高级概念) 15、概括出同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特征,这种思维形式是【 D 】 A.判断 13.推理 C.概念 D.比较 16、变化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突出本质特征。这是【 D 】P95 A.原型 B.定势 C.直观 D.变式

从传播心理学视角分析

从传播心理学视角分析“网络暴力”成因 https://www.360docs.net/doc/4213806100.html,/2008-04-21 10:03:28来源:人民网 [摘要]自“虐猫事件”后,网络暴力现象愈演愈烈,“铜须门”事件、“史上最毒后妈事件”、“很黄很暴力”事件接踵而至,网民的道德审判、恶搞谩骂给当事者心理造成极大的创伤。在本文中,笔者试图运用勒温的“场理论”分析网络暴力现象的成因,第一部分分析了网民心理,探讨了集体无意识、从众心理、狂欢心理与网络暴力现象的关系;第二部分分析了网络环境,解析了网络匿名性、BBS把关人议程设置对网络暴力现象的推波助澜作用。 关键词:“网络暴力”道德审判网民心理网络环境 不经意间,“很黄很暴力”成了网络火爆的流行语。这条短语的流行缘于2007年12月27日央视新闻联播播出的关于净化网络环境的新闻,其中采访了北京某小学生张殊凡,她这样描述自己对网络环境的看法:“上次我查资料,忽然蹦出一个网页,很黄很暴力,我马上把它给关了。” 短短几秒钟的出镜,张殊凡自己可能也没想到,会引起轩然大波。只因一句“很黄很暴力”,关于她上镜的视频、图片一夜成灾;各大论坛随即出现了许多帖子来恶搞“很黄很暴力”;还有人制作了色情漫画图来影射张殊凡,更有人发起了人肉搜索令,公布了张的履历等私人资料…… 姑且不论网络环境到底黄不黄,暴不暴力。从人文关怀的角度来说,她还只是个孩子,幼小的心灵能承受起这样的恶搞吗?所幸的是,各大网站终于关闭了有关视频,以正确的舆论导向淡化这起事件,让当事人回到正常的生活。 始作俑者这样为自己辩解:小姑娘很正经的“表态”之所以会被恶搞,其实是因为她在“特殊的年龄”、“特殊的场合”说了一些“特殊的话”。一个网页既“很黄”又很“暴力”,这么“特别”的“集大成网页”,怎么偏偏被这位查资料的小学生给碰上了?一个13岁的

变态心理学主观题示例

五、案例现象描述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案例一: 男性,36岁,医生。两年前得知自己同科室的同事曾经因为嫖娼被抓,以后就对该同事接触过的东西避而远之,担心传染上性病。逐渐出现碰过一些他认为该同事碰过或有可能碰过的东西就反复洗手。以后担心的范围逐渐扩大,乘公共汽车,在饭店吃饭,在宾馆住宿,之后都要反复洗手,洗澡,并尽量回避公共场所。洗手、洗澡的次数越来越多,每次的时间也越来越长。意识到这样做没有意义,但无法控制,非常痛苦。已不能去上班,并尽可能地减少外出。 (1)以上描述的为何种心理障碍 (2)根据上文及掌握的知识,概括此类心理障碍患者的主要特征。 答:(1)此案例描述的心理障碍是强迫症。 (2)强迫症的主要症状特征是强迫(观念或行为)和反强迫现象。 案例中出现强迫行为:反复洗手、洗澡。 案例中出现反强迫现象:意识到这样做没有意义,但无法控制,非常痛苦。 2.案例二: 患者男性,60岁,初中文化,退休。多年来染上了吸大麻烟恶习,并成瘾,已持续20年。记忆减退,工作中差错多,有时说话颠三倒四。如不吸大麻烟则食欲不振,饭量锐减,入睡困难脾气暴躁,烦恼焦急,坐卧不宁,控制不住自己,甚至寻衅闹事打人。曾被开除公职,后经收容治疗了2年,强制收容后,烟瘾减退,但感到脑子已经坏了,不能看报,记忆力差。 (1)以上描述的为何种精神障碍 (2)根据上文及掌握的知识,概括此类精神障碍患者的主要特征。 答:(1)此案例描述的精神障碍是大麻依赖与成瘾。 (2)案例中有大麻依赖和戒断反应。 大麻依赖:吸食20年。如不吸大麻烟则食欲不振,饭量锐减,入睡困难脾气暴躁,烦恼焦急,坐卧不宁,控制不住自己,甚至寻衅闹事打人。 大麻戒断反应:强制收容后,烟瘾减退,但感到脑子已经坏了,不能看报,记忆力差。 3.案例三: 张某似乎对发报员的工作很称职。他认真负责,要求完美,对事情周到入微,但和同事的关系不但不亲密,反而很“疏远”。即使日常事务中的微小变动,也会使他极度不安。例如,如果同事没有严格按照他详尽的日程安排或计划去做,他也会紧张和急躁。生活缺少乐趣,并总因为小事闷闷不乐,他严格的日程安排根本不可能实行,因此经常出现紧张性头痛或胃痛的症状。 (1)以上描述的为何种人格障碍 (2)根据上文及掌握的知识,概况此类人格障碍患者的主要特征。

普通心理学重点整理1

第六章感觉 1、感觉:是个体对刺激作用于某种感受器所产生的体内外的初级经验或觉知。即感觉是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 2、感觉阈限;在刺激情境下感觉经验产生与否的界限。 3、感受性:感觉器官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4、绝对阈限:刚刚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心理学家通常把有50%的次数被觉察到的那个刺激值规定为绝对阈限。 5、差别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叫差别阈限或最小可觉差 6、韦伯常数:K=ΔI/I 其中I为标准刺激的强度或原刺激量,ΔI为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增量,即差别感觉阈限。K 为一个常数称为韦伯分数。这个公式叫韦伯定律。 7、费希纳定律:S=KlogR+C,这里,S是感觉强度,R是刺激强度,K和C均是常数。感觉的大小是刺激强度的对数函数,即当刺激强度按照几何级数增加时,感觉强度只按算数级数增加 8、感觉适应: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9、暗适应:一种视觉适应,比如晚上从明亮的室内走到室外时,开始我们的眼前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一段时间后就能够分辨出黑暗中的物体了 10、光适应:一种视觉适应,比如由漆黑的室外走到明亮的室内时,开始就感到炫目耀眼,什么都看不到,后来就能清楚看清了 11、感觉后效:对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停止以后,感觉印象并不立即消失,仍能保留一个短暂的时间。这种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现象 12、感觉的基本规律,举例说明:①感受性和感觉阈限②感觉的一般特征⑴适应;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⑵感觉对比:从同一张灰纸上剪下的四个小的正方形,分别放在不同背景纸上,由于背景的灰度不同,感觉对比的效果也不同。⑶感觉的相互作用:听觉影响痛觉温度觉影响味觉⑷联觉:红橙黄暖色调;蓝青绿冷色调⑸感受性的发展和补偿:③感觉后效④感觉对比分同时对比: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产生的对比现象;先后对比: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产生的对比现象 13、除视觉和听觉外,还有哪些感觉?各有什么特点:(1)皮肤感觉①触压觉——触觉与压觉②温度觉——冷觉与热觉(2)痛觉(3)嗅觉和味觉(4)内部感觉(机体觉)(5)运动感觉(动觉)(5)平衡感觉(静觉);(6)内脏感觉—饥、渴、痛、温等机体状态的感觉 第七章知觉 1、知觉:是个体把来自感觉器官的信息转化为有意义对象的心理过程 2、知觉恒常性: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人对物体的映象仍保持相对不变 3、空间知觉:是物体空间特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4、双眼视差:人两只眼睛相距约65mm当看物体时,两只眼睛从不同角度看这一个物体实现便有差别,观察物体时两眼视网膜上的物象差异就是双眼视差 5、时间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6、似动知觉: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人们把客观上静止的物体看成是运动的,或把客观上不连续的位移看成是连续运动的 7、自主运动:比如在暗示中注视一个静止的亮点,注视一段时间后,光点会古怪的动起来,这种运动就叫做自主运动 8、诱导运动:由于周围其他物体云顿,使本来静止的物体看上去在运动的一种错觉 9、运动后效:大多数运动都会产生朝相反方向的运动后效 10、错觉:由大脑对环境讯息所作的推测,称为知觉性假设,错误的知觉性假设就是我们通称的错觉 11、为什么说知觉是对人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过程:①感觉是个体对刺激作用于某种感受器所产生的体内外的初级经验或觉知。即感觉是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感觉是认知过程第一步,是高级认知的基础②知觉是个体把来自感觉器官的信息转化为有意义对象的心理过程。③知觉以感觉为基础,从感觉到知觉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知觉是对感觉材料的加工和解释。感觉是感性认识的初级阶段,知觉属于高于感觉的感性认识阶段,因而知觉对事物的反映

社会心理学 第六章 社会认知

---------------------------------------------------------------最新资料推荐------------------------------------------------------ 社会心理学第六章社会认知 第六章社会认知 1/ 71

第一节社会认知的概念一、社会认知的定义二、社会认知的特征三、社会认知的图式四、社会认知的范围

---------------------------------------------------------------最新资料推荐------------------------------------------------------ 一、社会认知的定义定义:社会认知(social cognition)是个体在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观察、了解他人并形成判断的一种心理活动。 社会认知的对象是人及其行为,而非物或者非人的客观存在;且包括感知、判断、推测和评价等一系列活动。 3/ 71

相关概念辨析社会知觉Social perception印象归因刻板印象社会认知社会推理Social inference人际知觉自我认知人际关系自我意识

---------------------------------------------------------------最新资料推荐------------------------------------------------------ 二、社会认知的特征?认知的选择性?认知反应的显著性认知的防御性认知的完形特性:“认知分离”?? 5/ 71

中学教师资格证_教育心理学___第六章__知识的学习选择题

第六章知识的学习 一、单项选择题 1.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 )。A.感受与体验 B.前人经验 C.记忆的内容 D.信息及其组织 2.知识的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 A.客观描述 B.关键特征 C.主观表征 D.内在规律 3.由于反映活动的()不同,知识可以分为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 A.形式 B.深度 C.复杂程度 D.数量 4.由于反映活动的()不同,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A.形式 B.深度 C.复杂程度 D.数量 5.()是人脑对当前所从事的活动的对象的反映。A.概念 B.命题 C.表象 D.感知 6.()是人脑对从前感知过但当时不在眼前的活动的反映。 A.概念 B.命题 C.表象 D.感知 7.()反映的是活动的本质属性及其各属性之间的本质联系。 A.概念 B.命题 C.表象 D.感知 8.()反映的是不同对象之间的本质联系和内在规律。 A.概念 B.命题 C.表象 D.感知 9.()是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A.陈述性知识 B.程序性知识 C.感性知识 D.理性知识 10.()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A.陈述性知识 B.程序性知识 C.感性知识 D.理性知识 11.()是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 A.陈述性知识 B.程序性知识 C.感性知识 D.理性知识 12.()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A.陈述性知识 B.程序性知识 C.感性知识 D.理性知识 13.加涅认为,程序性知识包括()和()两个亚类。 A.动作技能;动作技能 B.心智技能;认知策略C.动作技能;认知策略 D.心智技能;操作技能14.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外办事的程序性知识是()。A.动作技能 B.心智技能 C.认知策略 D操作技能 15.()是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内调控的程序性知识,主要用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和自己的加工活动。 A.动作技能 B.心智技能 C.认知策略 D操作技能 16.感性材料是想象活动进行的()。 A.原因 B.动力 C.基础 D.目标 17.感性知识是对活动的外表特征和外部联系的反映,可分为感知与 ( )两种水平。 A.注意 B.能力 C.表象 D.想象 18.概念学习指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实质上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 A.客观描述 B.本质属性 C.科学原理 D.普遍规律 19.命题学习必须以符号学习和()为基础。A.词汇学习 B.概念学习 C.事实性知识的学习D.认知策略

摇滚乐的传播心理学分析(一)

摇滚乐的传播心理学分析(一) 摘要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摇滚之所以能在青年一代中迅速传播开来除了摇滚乐中所要表达和追求的东西符合当时时代的心理脉搏外,还于与青少年特殊心理特征有关。青少年的这些特征都为摇滚乐的传播留下了心理空间。 关键词摇滚乐传播青少年心理 AbstractFromapsychologicalpointofview,thereasonswhytherockintheyoungergenerationispopular arethepursuitofthingstherockandrollexpressesbeinginlinewiththepsychologicalpulseofthetimes,a ndthepsychologicalcharacteristicsofyoungpeople.Thecharacteristicsoftheseyoungpeopleofrockleft apsychologicalspaceforthespread. Keywordsrockdisseminationofadolescentmental 摇滚乐发源于美国,以黑人音乐、蓝调为基础。开始流行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摇滚乐以其灵活大胆的表现形式,富有激情的音乐节奏,受到了年轻人的喜爱。如果说50年代的摇滚乐还是把眼光停驻在小汽车、姑娘、爱情、逃学之类反映青春骚动的主题之上,那么60年代则使摇滚开始具有了相当的思想深度和社会责任意识。……(摇滚乐)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或者一宣泄青春期过剩精力的方法,而已经成为一种年轻人思考和表达的途径。①当这种以“思考和表达”著称的音乐形式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传入我国后,不仅出现了象崔健、郑均等这样摇滚乐手,还出现了“黑豹”、“超载”等摇滚乐队。连主流人士也给于了很高的评价,如美学家高尔泰就曾形成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判断:也许崔健和他的摇滚乐是中国惟一可以启蒙的文化形式。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摇滚有如此巨大的魅力来吸引那些为它痴狂的青少年呢?本文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读它在青年一代中广泛传播的原因。 一、宏观上,摇滚乐的传播符合了时代的心理脉搏 1986年5月9日、10日夜,北京工体“让世界充满爱”百名歌星演唱会上,崔健挽着一高一低的裤脚登上舞台,吼出了那首标志着中国摇滚诞生的《一无所有》。从此,摇滚乐开始在中国落地、发芽。此时,正值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期,中国人民刚从文革浩劫的政治阴影之中摆脱出来,经历着一个文化复兴与反思的过程。这时引入的摇滚乐也和其他新兴的文艺类型一样成为解放被压抑的人性、唤醒人们生活热情的有力助手。而摇滚乐的反叛精神恰恰切合了当时的青年一代反思历史、批判腐朽传统的心理需要。②可谓是当时中国的气候为摇滚的进入和传播提供了土壤,而摇滚自身的“思考和表达”方式符合了当时中国一代青年人的心理脉搏。 二、微观上,摇滚乐的传播符合了青少年特有的心理特征 1.青春期偶像崇拜心理的必然选择 偶像崇拜也许是青少年发展过程中必然经历的过渡性行为,它是青少年在自我否定期追求自我肯定和理想自我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有助于青少年投射自我及自我价值以及重新建构自我。 ③心理学认为,偶像崇拜是个人对所喜好人物的社会认同和情感依恋,其本质在于对崇拜对象的社会学习和依恋。人们之所以崇拜偶像,是因为人们相信偶像的真实性。④弗洛伊德认为偶像崇拜是青少年发展的标准方向,因为青少年增强的欲望行动不能只指向父母及同辈人,也需指向象偶像这类较远的人。⑤而摇滚所表达的那种激情和伟大、叛逆和反抗正好表达了青少年的心声,青年人也在那些摇滚斗士的身上找到了自己所追随的自由和叛逆。摇滚满足了青年的心理需求,摇滚歌手成了青年心理表达的代言人。自然也就成了他们追逐和模仿的榜样,成为了他们的心理偶像,摇滚乐也就自然而然在青年人中传播开来。 2.摇滚乐满足了青少年追求自由、渴望真实的内心表达 青少年在走入一个由成人构成并掌握话语权的社会以后,他们的言行往往会显得另类,受到来自家长和社会的管教和制约。这时的青少年就会在内心产生摆脱束缚、追求自由的欲望。按照弗洛伊德及其女儿的观点:青春期(12—20岁)的发展,个体最重要的任务是要从父

变态心理学案例分析

变态心理学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某女,33岁,大专文化,某国企行政人员,未婚。 来访者在沟通中诉说从小性格内向,非常听话,一直表现良好,十分乖巧,也没有什么过错让父母担心。但父母要求较严格,特别是上中学后,不仅对学习要求很严,还特别在意她与男孩子的交往,经常告诫她不要与男孩子来往,偶尔有男同学找电话来,总是盘问半天,假期里的活动如果有男同学参加,一般上不会让她去的。事实上她与男孩子的交往并不多,大约从上初中开始,看见了男孩子就会脸红,紧张,不知说什么好,有些手足无措。上高中时,暗恋某同学,见了该同学,尤其紧张,害怕与该同学眼神接触,后来发展到只要见了男同学就非常紧张。在中学和大学时都有男同学明确表示喜欢自己,但都因为恐惧而不敢与他们交往。工作后这种情况更为严重,见了年轻的异性就紧张、恐惧,也因此很少参加单位里的活动。近几年来,不断有人为其介绍男朋友,一般情况是不见,实在推托不了,勉强见了,也往往弄的别人很尴尬。近半年来甚至见了人都觉得害怕,不愿意与人交往,下班后就在宿舍看书、看电视。吃不好,睡不香,自己也对自己这种状况不满,多次想来咨询但又对见心理咨询师很害怕,在父母的再三鼓励下,自己前来咨询。 心理咨询师了解到:上小学前曾经和小朋友玩的时候互相抚摸对方的生殖器,当天晚上母亲知道了,责备她怎么那么坏,还狠狠的打了她的屁股。后来她就忘了这件事,初中讲生理卫生课时,突然想

起此事,觉得自己不纯洁、下流,自己很坏。并且从此经常想起此事,怕人知道。上高中时暗恋男同学,觉得自己不纯洁,不敢看老师,不敢与老师交往。上高中和大学时,症状有所加重,以至于最后连普通男性都害怕了。这种担心与害怕严重地影响了工作和生活,工作岗位调整了多次,领导和同事都很有意见,多次批评过她。她为此也很苦恼,30多岁了还没有结婚,出现这种情况根本没法找男朋友,本意上她也愿意与他人交往,可就是害怕他人知道那件事,害怕他人从自己的目光中看出自己不纯洁,看出自己很坏,所以特别害怕与他人目光接触,害怕与他人交往。 对该求助者的分析与判断如下: 1、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 行为:对异性(继而对同性)而退缩、回避。 内心体验:性焦虑;道德冲突被唤起焦虑、自责、抑郁情绪体验 社会功能:正常学习、工作、生活被破坏。 2、本案最可能的诊断: 按许又新教授关于心理冲突性质与神经症诊断的理论,最可能的诊断是:(性道德冲突导致的)异性交往心理与行为障碍,属于心理障碍。按许又新教授病程、精神痛苦程度、社会功能三维度诊断法,可诊断为神经症。社交恐怖症。恐人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