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同频全双工场景中的射频域自适应干扰抵消_王俊

合集下载

同时同频全双工原理与应用

同时同频全双工原理与应用

同时同频全双工原理与应用一、引言在无线通信领域,同时传输与接收数据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

同时同频全双工技术能够在同一频段上同时进行发送和接收,大大提高了通信效率。

本文将介绍同时同频全双工的原理和应用。

二、原理同时同频全双工技术的实现主要依靠两个关键技术:自适应消除自我干扰技术和高效信号处理技术。

1. 自适应消除自我干扰技术同时同频全双工技术的核心是如何解决自我干扰问题,因为在同一频段上同时传输和接收信号时,发送信号会对接收信号产生干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采用自适应消除自我干扰技术。

自适应消除自我干扰技术主要包括两个步骤:信号检测和干扰消除。

信号检测是通过检测接收信号中的自我干扰信号,提取出干扰信号的特征参数。

干扰消除是根据提取的特征参数,通过算法对干扰信号进行消除。

这样就能够有效地降低自我干扰,实现同时传输和接收。

2. 高效信号处理技术同时同频全双工技术需要对同时传输和接收的信号进行高效处理。

高效信号处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信号分离和信号解调。

信号分离是将同时传输和接收的信号分离成发送信号和接收信号。

这需要采用复杂的算法和高性能的硬件设备来实现。

信号解调是将接收信号进行解调,得到原始数据。

为了提高解调的准确性和效率,需要采用先进的解调算法和高速的处理器。

三、应用同时同频全双工技术在无线通信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应用场景:1. 蜂窝通信蜂窝通信是同时同频全双工技术的重要应用之一。

传统的蜂窝通信只能实现半双工通信,即同一频段上只能同时进行发送或接收。

而采用同时同频全双工技术后,可以在同一频段上同时进行发送和接收,大大提高了通信效率和频谱利用率。

2. 无线局域网无线局域网是另一个适合同时同频全双工技术的应用场景。

在传统的无线局域网中,同一频段上只能有一个设备进行发送或接收。

而采用同时同频全双工技术后,可以实现多个设备在同一频段上同时进行发送和接收,提高了无线网络的容量和吞吐量。

3. 卫星通信在卫星通信领域,同时同频全双工技术也有广泛的应用。

全双工无线通信中射频自干扰抑制的凸优化分析

全双工无线通信中射频自干扰抑制的凸优化分析

全双工无线通信中射频自干扰抑制的凸优化分析作者:周娟刘岚陈超何梦沈莹来源:《现代电子技术》2020年第11期摘; 要:全双工无线通信网络中,通过有效的自干扰抑制手段,终端设备可以采用同时同频收发的全双工模式工作。

文中主要研究的是有用信号对射频域自干扰抑制性能的影响。

通过对射频自干扰抑制性能的分析,可以看出,在不存在有用信号的情况下,射频自干扰抑制是一个凸优化问题,可以得到最优估计参数及最佳射频干扰抑制性能。

当有用信号存在且信道时变,射频自干扰抑制不再是凸优化问题,自干扰抑制能力下降。

实验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有用信号的信道条件是限制射频域自干扰抑制性能的重要因素,且在非凸优化情况下,干扰抑制性能恶化。

关键词:凸优化分析; 无线通信; 全双工模式; 射频域自干扰抑制; 理论分析; 仿真验证中图分类号: TN92⁃34;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 A; ; ; ; ; ; ; ; ; ; ; ; ; ;文章编号:1004⁃373X(2020)11⁃0029⁃04Convex optimization analysis of radio frequency self⁃interference suppressionin full⁃duplex wireless communicationZHOU Juan1, LIU Lan1, CHEN Chao1, HE Meng2, SHEN Ying2(1.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Chengdu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hengdu 610225, China;2. Lab of Anti⁃interference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Chengdu 611731, China)Abstract: With the efficient means of self⁃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the terminal equipment in full⁃duplex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is allowed to transmit and receive signals infull⁃duplex pattern simultaneously in the same frequency band. The effect of useful signals on the self⁃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performance of the radio frequency (RF) domain is studied mainly in this paper. By analyzing the performance of RF self⁃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it can be found that, in the absence of useful signals, RF self⁃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belongs to a convex optimization category, and the optimal estimation parameters and optimal RF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performance can be obtained. However, when the useful signal exists and the channel is time⁃variant, the RF self⁃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is no longer a convex optimization problem,and the self⁃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capability is degraded.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results were verified by both the simulation and the experiment, which further show that the channel condition of the useful signal is an important factor limiting the self⁃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performance of the RF domain, and the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performance is degraded under the condition ofnon⁃convex optimization.Keywords: convex optimization analysi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full?duplex pattern; RF self⁃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theoretical analysis; simulation verification0; 引; 言同时同频全双工通信系统中,无线终端在相同时间、相同频率进行信号收发,产生很强的自干扰。

应用于同频带全双工中的宽带自干扰射频抵消技术

应用于同频带全双工中的宽带自干扰射频抵消技术

应用于同频带全双工中的宽带自干扰射频抵消技术许江涛;唐炳俊;翟羽健;伍民顺【摘要】针对同频带全双工通信系统存在的自干扰问题,设计完成了一款可集成的单天线同频带全双工自干扰射频抵消系统.同频带全双工系统最关键的问题是:收发机内部发射信号经过不同的路径反射后,通过天线耦合到接收端给接收机带来的强自干扰.由于干扰信号和接收信号位于同一频带内,传统的滤波技术无法将干扰信号滤除,基于正交矢量合成原理,所提可集成自干扰射频抵消技术采用单天线模式,通过自适应控制从发射机获取的两路正交参考信号幅值,合成与自干扰信号幅值相同、相位相同的抵消信号,最后在接收机的射频前端进行相减从而实现自干扰射频抵消.该方法摒弃了限制带宽的相移元件,使得抵消带宽不再严格受限,而且结构简单,易于片上集成,并且采用了自适应控制算法,使得系统工作的适应性更广.系统仿真结果表明,在60 MHz频带内,自干扰射频抵消比均大于41 dB.【期刊名称】《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8(052)009【总页数】6页(P71-75,108)【关键词】同频带全双工;自干扰;射频抵消;正交矢量合成【作者】许江涛;唐炳俊;翟羽健;伍民顺【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710049,西安;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710049,西安;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710049,西安;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710049,西安【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432在通信领域,为了防止发射和接收信号之间的干扰,通常采用频分双工(FDD)或时分双工(TDD)的双工方式。

无论哪种方式,在同一时间、同一频带上均只存在单一方向的信号,如果能够实现同一时间同一频带上的双向通信,即同频带全双工,将在不增加额外频带的基础上,使网络吞吐量加倍,因而可提高频谱的利用率[1-3]。

然而,同频带全双工技术最大的障碍源于收发机内部发射信号耦合到接收端而给接收机带来的自干扰(SI)。

同时同频全双工射频快速自适应干扰抵消算法

同时同频全双工射频快速自适应干扰抵消算法

同时同频全双工射频快速自适应干扰抵消算法王俊;赵宏志;唐友喜【摘要】在同时同频全双工收发信机中,考虑单径无线自干扰信道场景,提出了基于快速搜索思想的射频自适应干扰抵消算法.通过分析自干扰幅度估计误差、相位估计误差对射频自干扰抵消后剩余接收信号功率的影响,引出了射频域的快速自适应干扰抵消算法,并讨论了该算法的收敛性.分析与仿真表明,在同时同频全双工系统中,基于快速搜索的射频自适应干扰抵消算法可以有效实现射频域自干扰的抵消;与现有的射频自适应干扰抵消方法相比,其收敛时间减少了约60%.%In a full-duplex transceiver which transmits and receives at the same frequency simultaneously, a radiofrequency (RF) adaptive self-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quick search is proposed to cancel the single path self-interference. By analyzing the impact of the magnitude and phase estimation errors on the residual received signal power after the self-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the RF quick adaptive self-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algorithm is derived, and its convergence performance is discussed. By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the RF adaptive self-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quick search can effectively cancel the self-interference at the RF domain, and its convergence time decreases by 60%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RF adaptive self-interference canceller.【期刊名称】《电子科技大学学报》【年(卷),期】2017(046)004【总页数】8页(P505-512)【关键词】自适应干扰抵消;全双工;快速搜索;射频自干扰【作者】王俊;赵宏志;唐友喜【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成都 610041;电子科技大学通信抗干扰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成都 611731;电子科技大学通信抗干扰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成都 611731;电子科技大学通信抗干扰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成都6117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2同时同频全双工收发信机能够在同一频段上同时收发数据,与传统的时分双工、频分双工收发信机相比,信道容量及频谱利用率更高[1-2]。

同时同频全双工数字自干扰消除研究

同时同频全双工数字自干扰消除研究

数字自干扰消除技术在通信领域的应用
高精度雷达探测
数字自干扰消除技术可有效抑制雷达接收机内部干扰,提高探测精度和目标分辨率。
雷达制导与跟踪
在雷达制导与跟踪系统中,数字自干扰消除技术可增强目标跟踪的鲁棒性和精度。
数字自干扰消除技术在雷达领域的应用
音频信号处理
数字自干扰消除技术可用于音频信号处理,提高音频质量,抑制噪声和回声等干扰。
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库的实现方法
使用硬件电路来实现数字自干扰消除技术。这种方法需要设计和实现硬件电路,对信号进行采样、数字化处理、滤波等操作。相对于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库的实现方法,基于硬件电路的实现方法具有更高的实时性和可靠性,适用于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无线通信系统中。
基于硬件电路的实现方法
04
同时同频全双工数字自干扰消除技术
电力线通信
在电力线通信场景中,数字自干扰消除技术可有效抑制电力线上的噪声干扰,提高数据传输速率和稳定性。
数字自干扰消除技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06
研究展望和未来工作
研究展望
深入研究同时同频全双工通信技术的理论基础和关键技术,以提高通信效率和可靠性。
针对不同场景和需求,研究适应不同情况的同时同频全双工数字自干扰消除技术,拓展应用领域。
1
研究目的
2
3
研究同时同频全双工数字自干扰消除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算法设计。
分析数字自干扰消除技术的性能和优化方法,并对其进行实验验证。
研究同时同频全双工数字自干扰消除技术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并进行性能评估和优化。
02
同时同频全双工技术概述
同时同频全双工技术是一种允许两个或多个用户在同一时间和频率上传输信号的技术。
xx年xx月xx日

应用于同频带全双工中的宽带自干扰射频抵消技术

应用于同频带全双工中的宽带自干扰射频抵消技术

716,P(&6@16'*N,0.K#&',+.,+,&),/(61%O+,Z5,&)8$(&),001&2 Q,)*&1Z5,.%+N1&20,K$*(&&,0O500!5M0,V
/)'GJDRBJ71,+2bGDRNODaQ,06ONGJDc) VGDEAOD
5FA7787U48:FBX7DGFJDI0DU7XHJBG7D4DRGD::XGDR/GJD'GJ7B7DR)DGY:XEGBZ/GJD>%$$K#TAGDJ
=>-'+()'1A:X:J8G\JBG7D7UEGDR8:<FAJDD:8UO88IO;8:MA:8;E:JE:BA:F7DBXJIGFBG7DP:BW::DBA: :Y:X<RX7WGDRX:[OGX:H:DBU7XIJBJXJB:JDIBA::MBX:H:8ZEFJXF:E;:FBXOH X:E7OXF:9Q7W:Y:X BA:PGRR:EB PJXXG:XGEBA: EBX7DR E:8U<GDB:XU:X:DF: WA:D BA:BXJDEHGBBGDR EGRDJ8X:U8:FB:I PZ IGUU:X:DB;JBAEGE F7O;8:IGDB7 BA: W:JC X:F:GYGDR EGRDJ8BAX7ORA BA: JDB:DDJ9 V7X:7Y:X BXJIGBG7DJ8UG8B:XGDRB:FADG[O:EFJDD7BUG8B:XBA:GDB:XU:X:DF:EGRDJ8P:FJOE:BA:GDB:XU:X:DF:EGRDJ8 JDIBA:X:F:GY:IEGRDJ8X:EGI:GDBA:EJH:UX:[O:DFZPJDI90DBAGE;J;:XJEGDR8:JDB:DDJH7I:GE JI7;B:IJDI JDGDB:RXJBJP8:E:8U<GDB:XU:X:DF:XJIG7UX:[O:DFZ FJDF:88GDR B:FADG[O:GE ;X7;7E:I PJE:I7DBA:;XGDFG;8:7U7XBA7R7DJ8Y:FB7XEZDBA:EGE91A:FJDF:88GDREGRDJ8BAJBAJEBA:EJH: HJRDGBOI:JDI ;AJE:JEBA:E:8U<GDB:XU:X:DF:EGRDJ8GE;X7IOF:I PZJIJ;BGY:8ZF7DBX788GDRBA: HJRDGBOI:E7UBA: [OJIXJBOX:X:U:X:DF: EGRDJ8E 7PBJGD:I UX7H BA:BXJDEHGBB:X9.GDJ88ZBA: EZDBA:EG\:IFJDF:88GDREGRDJ8JDIBA:E:8U<GDB:XU:XGDREGRDJ8JX:EOPBXJFB:IJBBA:XJIG7UX:[O:DFZ UX7DB:DI7UBA:X:F:GY:XB7JFAG:Y:BA:FJDF:88JBG7D:UU:FB91AGEEFA:H::MF8OI:EBA:OE:7UPJDI< 8GHGB:IF7H;7D:DBEEOFAJE;AJE:EAGUB:XE7BA:FJDF:88GDRPJDIWGIBA8GHGBJBG7DGEF7H;8:B:8Z

同时同频全双工数字自干扰消除

同时同频全双工数字自干扰消除
同时同频全双工
同时同频全双工(Co-Time Co-Frequency Full Duplex,CCFD)技术是指在 相同的频率和时间上,通信双方可以同时进行发送和接收,理论上可以实现频 谱效率翻倍。
工作原理与模式
工作原理
在同时同频全双工通信中,通过采用先进的物理层干扰消除 技术,使得在相同频率上同时进行的发送和接收操作不会相 互干扰。这需要在电路设计、信号处理算法等多个层面进行 精细的设计和优化。
1. 算法性能优化:通过 对比分析不同自干扰消 除算法的性能,找出最 适合同时同频全双工通 信场景的算法,并对其 进行优化和改进,提高 消除效果。
2. 降低计算复杂度:在 保证自干扰消除性能的 前提下,尽可能降低算 法的计算复杂度,以满 足实际通信系统的实时 性要求。
3. 硬件实现可行性:评 估所设计的自干扰消除 算法在硬件上的实现可 行性,为算法的实际应 用奠定基础。
,以模拟真实通信场景。
实验过程与数据收集
实验过程
首先进行设备初始化,设定实验参数;然后启动发射机和接收机,进行数据传输;通过数字自干扰消 除算法处理接收到的数据,并记录实验结果。
数据收集
在实验过程中,实时收集误码率、信噪比、吞吐量等关键性能指标,为后续的性能分析提供数据支持 。
实验结果与分析
1 2
技术优势与挑战
技术挑战
• 自干扰消除:在同时同频 全双工通信中,发送端的 信号会对接收端产生强烈 的自干扰,需要设计高效 的自干扰消除算法和电路 。
• 非线性失真:由于电路的 非线性效应,会产生非线 性失真,进一步加剧自干 扰消除的难度。
• 硬件复杂度高:实现 CCFD技术需要高性能的 硬件支持,例如需要设计 具有高线性度、低噪声等 特性的射频前端电路,硬 件设计复杂度高。

全双工大规模MIMO网络中最优天线分配

全双工大规模MIMO网络中最优天线分配

全双工大规模MIMO网络中最优天线分配王建伟;张海林【摘要】在全双工大规模MIMO网络中,为了降低自干扰,提升频谱效率,提出了一种最优天线分配算法.该算法在基站采用迫零线性信号处理和存在信道估计误差的前提下,首先推导出系统和速率的紧下界.通过分析该下界,以系统和速率最大化为优化目标,得到最优的收发天线比.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1)收发天线比与上行导频信号发射功率成正比,与下行导频信号发射功率成反比;2)当天线数目无穷大时,最优天线比趋近于1.【期刊名称】《电子科技大学学报》【年(卷),期】2018(047)005【总页数】5页(P660-664)【关键词】天线分配;信道估计误差;全双工;大规模MIMO;最优化问题【作者】王建伟;张海林【作者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综合业务网理论及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7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综合业务网理论及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2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半双工通信已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全双工通信作为5G通信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允许信号接收和发送同时同频进行,可以有效地利用频谱资源,降低系统时延[1-2]。

大规模MIMO同样作为5G关键技术之一,通过在基站端布置成百上千根天线,可以有效提升数据速率和链路可靠性[3-4]。

在新一代无线通信系统中,多种技术相结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5-6]。

由于接收天线可以收到自身节点发送的信号,全双工通信面临严重的自干扰问题。

现有的自干扰消除技术主要分为两大类:主动干扰消除和被动干扰消除。

主动干扰消除通过在通信链路部分模块加入有源信号消除自干扰的影响。

文献[7]提出了一种射频端快速自适应干扰抵消算法。

文献[8]提出了一种变窗长全双工自干扰信道估计算法。

被动天线消除技术主要是通过天线自身特性和信号传播特点来设计天线模式,达到干扰消除的目的。

近几年,天线分离技术作为一种被动自干扰消除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9]。

多维度光电联合的同时同频全双工自干扰抑制系统及方法[发明专利]

多维度光电联合的同时同频全双工自干扰抑制系统及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多维度光电联合的同时同频全双工自干扰抑制系统及方法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朱舸,李小军,谭庆贵,董亚洲,王建晓,梁栋,李琪
申请号:CN202011185122.4
申请日:20201029
公开号:CN112468239A
公开日:
20210309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多维度光电联合的同时同频全双工自干扰抑制系统及方法,属于微波毫米波通信技术领域。

本发明将空域、射频域、数字信号域与微波光子域、码域干扰抑制技术结合,形成对同时同频全双工自干扰的多维度综合处理,可达到较高的的干扰抑制度。

申请人: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地址:710100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航天基地东长安街504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代理人:程何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同时同频全双工数字快速自干扰抵消算法

同时同频全双工数字快速自干扰抵消算法

制导与引信GUIDANCE & FUZE第41卷第4期2020年12月Vol. 4 1 No. 4Dec. 2020文章编号:1671-0576(2020)04-0022-05同时同频全双工数字快速自干扰抵消算法芮正雄】, 赵彦龙2,陈 旭2,胡 阳1(1.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上海201109; 2.空军装备部驻上海地区第一军事代表室,上海201109)摘 要:针对同时同频全双工数字自干扰抵消算法迭代次数多、重建自干扰信号所需时间长、自干扰抵消能力不佳的问题,将快速横向递归最小二乘算法用于自适应干扰抵消。

该算法根据信道环境的变化,实时调整重建滤波器的抽头系数,得到最优化的自干扰重建信号,用于同时同频全双工系统自干扰抵消。

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干信比条件下,快速横向递归最小 二乘算法的自干扰抵消能力和误码率均优于递归最小二乘算法和最小均方算法,且收敛速度最快,收敛后性能最稳定。

关键词:同时同频全双工;快速横向递归最小二乘算法;自干扰抵消中图分类号:TN92文献标志码:ADOI : 10.3969/j.issn.l 6710576.2020.04.005Digital Self-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Algorithm of Co-timeCo-frequency Full DuplexRUI Zheng-xiong 1 , ZHAO Yan-long , CHEN Xu 2 , HU Yang 1(1. Shanghai Radio Equi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 Shanghai 201109, China ; 2. First Military Representative Office of Air Force Equipment Departmentin Shanghai , Shanghai 201109, China)Abstract : Aiming at the problem that digital sel--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algorithm hasmany iterations , takes long time to reconstruct the self-interference signals, and has poorself-interference cance l ation ability ,fast transversal recursive least squares (FTRLS ) algorithm is applied to adapt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of cotime co-frequency full duplex.Accordingtothechangeofchannelenvironment ,thetapcoe f icientofthereconstructionfilter is adjusted in real time to obtain the optimized self-interference reconstruction signal , which can be used for self-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of the co-time co-frequency full duplex system.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FTRLS algorithm has better self-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ability and lower bit error rate than recursive least squares (RTS) and least mean squares (LMS) algorithm under the condition of same interference to signal ratio. FTRLS algorithm has the fastest convergencespeedandthemoststableperformanceafterconvergence.Key words : co-time co-frequency full duplex ; FTRLS algorithm ; s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收稿日期:2020-03-30作者简介:芮正雄(1993—),男,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数据链信号处理技术研究。

同时同频全双工LTE射频自干扰抑制能力分析及实验验证

同时同频全双工LTE射频自干扰抑制能力分析及实验验证

关键词 :无线通信 ;全双 工; 白干扰 ;射频抑制 ;长期演进( L T E)
中图分类号: T N 9 2 D O I : 1 0 . 3 7 2 4 / S P . J . 1 1 4 6 . 2 0 1 3 . 0 0 7 1 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9 — 5 8 9 6 ( 2 0 1 4 ) 0 3 — 0 6 6 2 — 0 7
同时同频 全双 工 L T E射频 自干扰抑 制能力分析 及实验验证
徐 强 全 欣 潘 文生 邵士 海 唐友 喜
( 电子科 技大学通信 抗干扰技术 国家级重点 实验室 成都 6 1 1 7 3 1 1 摘 要 :同时 同频全双工本地发射信号会对本地接收信号产生 强 白干扰 , 为 了使信号 a n d Ex p e r i me n t a l Ve r i ic f a t i o n o f RF S e l f - i n t e r f e r e n c e Ca nc e l a t i o n f o r Co - t i me Co — f r e q u e n c y F u l l — d u p l e x L TE
v e r i i f c a t i o n e x p e r i me n t i s p r e s e n t e d b a s e d o n t h e L o n g T e r m E v o l u t i o n( L T E)t h a t a d o p t s RF S I C wi t h t h e
Ab s t r a c t : C o — t i me Co - f r e q u e n c y F u l l — Du p l e x( CC F D) r a d i o t r a n s mi s s i o n w i l l c a u s e a s t r o n g s e l f - i n t e r f e r e n c e i n i t s

同时同频全双工数字域自干扰抵消技术

同时同频全双工数字域自干扰抵消技术

摘要摘要同时同频全双工(Co-time Co-frequency Full Duplex, CCFD)概念的提出,意在通过改变无线通信技术来缓解快速增长的业务需求与有限的频谱资源之间日益紧张的关系。

理论上,CCFD通信模式能够在同一频率的信道上同时进行信号的发送与接收,使频谱利用率提高到目前的两倍。

然而,由于CCFD系统中存在严重的自干扰问题,且具体的解决方案尚在研究优化过程中,因此CCFD技术在5G的白皮书中仅被列为潜在的关键技术。

目前,关于自干扰抵消的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空域、模拟域以及数字域。

其中,数字域因其极高的灵活性和强大的信号处理能力,近年来得到国内外无线通信领域的广泛关注。

本论文围绕如何优化数字域的自干扰抵消技术进行展开,并且与空域、模拟域相结合,实现CCFD系统的自干扰抵消。

已有的自干扰抵消技术虽然已经能够提供一定的自干扰抑制能力,基本保证简单CCFD系统的正常通信。

但是在实际的全双工系统中,仅通过线性抵消不可能实现自干扰的完全抑制,收发链路中存在的器件损耗还会引入一些非理想因素,比如:非线性失真、相位噪声、量化噪声、高斯噪声、IQ不平衡等。

本文首先将发射链路中功率放大器(Power Amplifier, PA)的非线性效应考虑在内,分析了当输入为宽带信号时的非线性特征,对比后选择并联Hammerstein模型来近似PA的非线性失真。

然后基于单发单收全双工收发系统,根据最小二乘(Least Square, LS)准则对信道进行离线估计,实现数字域的非线性自干扰抵消。

仿真结果证明,与线性自干扰抵消相比,该方案能够在数字域获取更高的干扰抵消比。

然后在此基础上,针对时变信道,又提出了基于自适应滤波的数字域非线性自干扰抵消方案。

在考虑PA非线性失真的前提下,采用自适应滤波原理,根据最小均方(Least Mean Square, LMS)准则,对信道实时进行跟踪,保证信道估计的准确度,从而确保数字域的自干扰抵消能力。

全双工系统的全数字自干扰消除

全双工系统的全数字自干扰消除

Al l -d i g i t a l S e l f - i nt e r f e r e n c e Ca nc e l l a t i o n i n Fu l l -d up l e x Sy s t e m
FU Ya -f e i , ZHOU Ro n g
( C o l l e g e o f C o mmu n i c a t i o n&I n f o r ma t i o n E n g i n e e r i n g , N a n j i n g Un i v e r s i t y o f P o s t s a n d T , N a n j i n g 2 1 0 0 0 3 , C h i n a )
t e ms h a v e pa i d mo e r a t t e n io t n s d u e t O i t s wi d e r c o v e r a g e, l a r g e r s y s t e m hr t o u g h p u t a n d mo r e e f f e c i t v e s p e c t r u m e ic f i e n c y. Ho we v e r , he t
பைடு நூலகம்
e f f e c i t v e u i t l i z a t i o n o f r a d i o s ec p t r u m i s a h o t s p o t f o r i n v e s i t g a i t o n i n c u r r e n t w i r e l e s s c o mmu n i c a i t o n s . F D R( F u l l D u p l e x Re l a y )s y s -

同时同频全双工射频快速自适应干扰抵消算法

同时同频全双工射频快速自适应干扰抵消算法

r a d i o 仃 e q u e n c v( R F ) a d a p t i v e s e l f - i n t e r f e r e n c e c a n c e l l a t i o n a l g o r i t h m b a s e d o n q u i c k s e a r c h i s p r o p o s e d I n a f u 1 1 . d u p l e x t r a n s c e i v e r wh i c h t r a n s mi t s a n d r e c e i v e s a t t h e s a me r f e q u e n c y s i mu l t a n e o u s l y , a
关 键 词 自适应干扰抵 消: 全双工: 快速搜 索: 射频 自干扰 中图分类号 T N9 2 文献标志码 A d o i : 1 0 . 3 9 6 9 0 . i s s n . 1 0 0 1 . 0 5 4 8 . 2 0 1 7 . 0 4 . 0 0 5
Qu i c k Ad a p t i v e S e l f - I n t e r f e r e n c e C a n c e l l a t i o n a t R F Do ma i n i n F u l l
第4 6卷 第 4期 2 0 1 7 年7 月
电 子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Un i v e r s i t y o f El e c t r o n i c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o f Ch i n a
2 . Na t i o n a l Ke yL a b o f S c i e n c ea nd T e c h n o l o g y o nC o m mu n i c a t i o n s , Un i v e r s i yo t f E l e c t r o n i c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o f C h i n a C h e n g d u 6 1 1 7 3 1 )

同时同频全双工数字自干扰抑制关键技术

同时同频全双工数字自干扰抑制关键技术

同时同频全双工数字自干扰抑制关键技术同时同频全双工在相同时间使用相同频率发送接收信号,相对传统的时分双工和频分双工,最高能获得两倍的频谱利用率,是提高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容量的有效措施之一。

实现同时同频全双工需要解决同频自干扰的问题,目前普遍采用的是天线抑制、射频抑制和数字抑制联合的自干扰抑制方案。

数字抑制作为最后一道抑制手段,其残留的自干扰将会作为最终残留自干扰,所以对最终抑制效果的影响非常重要。

本文聚焦于高性能、低成本的数字自干扰抑制技术研究,具体贡献包括:第一,给出数字自干扰抑制下干信比与ADC位数影响误符号率的闭式解。

通过分析数字自干扰抑制下干信比与ADC位数对实际判决门限的影响,推导得出QAM调制系统误符号率表达式,从而可为工程上设定模拟自干扰抑制指标限制干信比和选择ADC位数提供依据。

在16-QAM调制,比特信噪比14dB,干信比不大于40dB时,只需12位ADC即可能达到接近510-的极限误符号率。

第二,提出一种反馈辅助精确测量非线性自干扰的抑制方案。

首先通过分析抑制能力,证明反馈方案由于获知了发射通道非线性因而优于非反馈方案。

在相位噪声方差为0.0075rad2,反馈与接收通道时延误差为30ns时,反馈方案比非反馈方案的抑制能力高27dB。

然后提出一种去除反馈中占主导地位的线性分量并精确测量非线性分量的自干扰抑制方案,在不损失抑制性能的前提下降低对反馈通道ADC位数的需求,从而降低成本。

在原反馈通道使用12位ADC接收包含线性与非线性分量自干扰的情况下,本方案只需使用8位ADC接收自干扰非线性分量。

第三,提出一种可用于单天线全双工系统的数字预处理自干扰抑制技术。

所提技术通过在发射基带引入数字预消除信号,消除时延较大的自干扰径,达到抑制自干扰的效果。

当幅值误差在5%范围内时,其对目标径的抑制能力大于20dB。

第四,提出一种补偿串扰的全双工MIMO数字自干扰抑制方案。

在发射通道存在串扰与非线性失真情况下,通过发射前补偿串扰与数字预失真,抑制自干扰中非线性分量,使得数字自干扰抑制仅需进行线性重建,降低复杂度。

《5G移动通信系统及关键技术》第03章 5G无线技术3.2-3.3

《5G移动通信系统及关键技术》第03章 5G无线技术3.2-3.3
1-9
3.2.1 灵活双工技术
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CA)——将多个不同频率(或者相同) 的载波聚合成一个更宽的频谱,同时也可以把一些不连续的 频谱碎片聚合到一起,从而达到提高带宽的效果 载波聚合、非载波聚合都可以采用灵活双工技术。 载波聚合应用场景中,网络可将原用于上行传输的频带用于 下行传输,并将该频带配置成辅载波辅小区; 非载波聚合应用场景中,网络可将原用于上行传输的频带用 于下行传输,并将该频带和上行频带配置成配对的频带。
1-17
3.2.2 同频同时双工
双工干扰分两类:
➢ 发射天线到接收天线的直达波 ➢ 经过多物体反射的多径到达波
全双工技术包括两方面:
➢ 全双工系统的自干扰抑制技术 ➢ 组网技术
双工干扰消除越多,系统频谱效率增益越大, 双工干扰被完全消除,则系统容量提升1倍。
1-18
3.2.2 同频同时双工
3、同时同频全双工中的干扰消除技术
简单,用户间干扰较小,但是受传输中信道衰落的影响比较 大。 – 间隔扩展子载波(Comb Spread Subcarriers),其特点是 通过频域扩展,增加频率分集,从而减少了信道衰落的影响。
多载波技术
(a) 分组子载波方式 (b) 间隔扩展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技 术是主流无线通信所采用的信号形式
Duplex,CCFD ——通信双方能够使用相同的时间、相同的频 率,同时发射和接收无线信号,从而将频谱效 率翻倍。 同频同时全双工的关键在于干扰的有效消除。
1-16
3.2.2 同频同时双工
2、同频同时全双工节点
节点基带信号经射频调制,从发射天线发出,而接收天线正在 接收来自期望信源的通信信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的双工技术, 与现有的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ing, TDD) 和频分双工 (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 FDD)体制相比, 其频谱效率最大可以提 [2-5] 升一倍 。考虑到其高频谱效率的特点,同时同 频全双工技术已成为 5G 技术的重要候选方案。 在同时同频全双工传输模式的收发信机中,接 收信号受到了来自本地发送信号的大功率干扰。由 于模数转换器(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 ADC) 的动态范围有限,在进入 ADC 之前接收信号干信 比必须降低到一定水平[6]。 因此, 在同时同频全双工 系统中,射频域的自干扰抵消技术研究尤为重要。 在已有的同时同频全双工射频域自干扰抵消技
Adaptive Self-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at RF Domain in Co-frequency Co-time Full Duplex Systems
Wang Jun
① ①
Zhao Hong-zhi

Qing Chao-jin
①②
Tang You-xi

(National key Labera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n Communications,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Chengdu 611731, China)

(4)
2
系统模型
本文采用的同时同频全双工系统模型如图 1 所 [9] 示 , 系统包括近端与远端两个收发信机。 为了便于 分析,本文以近端收发信机为例,阐述其射频域自 干扰抵消算法。为便于标识,用下标 n 表示近端发 射信号参数,下标 f 表示远端发射信号参数。 近端发射机对本地发送比特流 bn (k ) 进行二进 制相位调制(BPSK),再经过脉冲成形、数模转换以 及射频前端处理馈入发射天线。近端接收机接收到 两部分信号,分别是来自远端的期望信号 x f (t ) ,以 及来自近端发射机的自干扰信号 x n (t ) 。在近端接收 机链路中,首先进行射频信号的自适应干扰抵消; 经模数转换、匹配滤波后,解调得到远端期望信号 的估计值 b f (k ) 。
dn (t ) =
k =-¥
å dn (k )h(t - kT )

(1)
其中 T 是待发送符号周期; h(t ) 是根升余弦成形脉 冲[11], b 为根升余弦滚降因子, 0 £ b £ 1 。 dn (t ) 变频到发射频率 fc 后,近端发射机的射频 信号输出 x n (t ) 可表示为
x n (t ) = 2Pn dn (t ) cos (2p fct + fn )
第 36 卷第 6 期 2014 年 6 月
电 子 与 信 息 学 报 Journal of Electronics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Vol.36No.6 Jun. 2014
同时同频全双工场景中的射频域自适应干扰抵消




赵宏志

卿朝进
①②
唐友喜
成都 610039)
1
引言
目前,全球第 5 代移动通信技术(5G)的研究已 经开启,其中的一个主要技术指标是峰值传输速率 增长至第 4 代移动通信系统(4G)的 100 倍[1]。同时 同频全双工(Co-frequency and Co-time Full Duplex, CCFD) 技术是一种在同一频段上同时传输上下行
1436
电 子 与 信 息 学 报
第 36 卷
术中,文献[7, 8]利用本地发送射频信号作为自干扰 信号的参考,通过改变参考信号的相位和幅度,分 别在 2.4 GHz 频段、530 MHz 频段验证了射频域自 干扰抵消的可行性;文献[9, 10]则采用由正交、同相 两条支路构成的自干扰信号估计结构,通过手动方 式调整两支路的衰减器增益,实现了在 2.4 GHz 频 段的射频域自干扰抵消方案验证。虽然文献[7~10] 验证了射频域自干扰抵消方案的可行性,但是它们 均未给出参考信号参数调整的具体方法,无法直接 应用于实际的通信系统。 针对这个问题,本文以正交、同相参考支路构 成的自干扰估计结构为基础,首先对接收信号强度 与两支路权矢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进而 提出了一种射频域的自适应干扰抵消算法;然后分 析了该算法的收敛性,并讨论了干信比、统计时间、 迭代步长等参数对收敛速度的影响;最后进行了仿 真验证。 本文结构如下:第 2 节给出同时同频全双工系 统模型;第 3 节详细阐述射频域自适应干扰抵消算 法;第 4 节分析该算法的收敛性;仿真结果在第 5 节中给出;第 6 节为本文的结论。
*①
(电子科技大学通信抗干扰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61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31)
(西华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成都

要: 考虑同时同频全双工无线收发信机的射频域自干扰抵消技术, 现有研究多集中于利用手动方式调整自干扰
估计信号的参数。针对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射频域的自适应干扰抵消算法。以正交、同相参考支路构成的自干 扰估计结构为基础, 利用梯度下降法搜索支路的最优权矢量, 估计出自干扰信号, 实现了射频域的自适应干扰抵消, 并且给出了该算法的收敛性分析。分析与仿真表明,当迭代步长越大或统计时间越短时,算法的收敛速度越小。在 100 倍符号周期的统计时间,0.3 的归一化步长,80 dB 干信比以及 0 dB 信噪比的仿真条件下,该文提出的射频域 自适应干扰抵消算法可以实现约 100 dB 的自干扰抑制。 关键词:无线通信;同时同频全双工;射频域干扰抵消;收敛性 中图分类号: TN92 DOI: 10.3724/SP.J.1146.2013.011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5896(2014)06-1435-06
2.1 发射机模型 首先考虑近端发射机,设 bn (k ) Î {0,1} 为近端发 送的第 k 个比特。bn (k ) 经 BPSK 调制后,得到输出 序列 dn (k ) ,其中 dn (k ) Î {-1,1} 。 dn (k ) 经过脉冲成 形、数模转换器(ADC)后,输出信号 dn (t ) 为

(School of Electrical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Xihua University, Chengdu 610039, China)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the RF domain self-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algorithms in the co-frequency and co-time full duplex system, the current research focuses mainly on the manually adjusting of self-interference parameters. To solve this problem, a RF domain adaptive self-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is proposed. On the basis of the self-interference estimation construction within an in-phase and quadrature reference signal channels, the self-interference is reconstructed by searching the optimal weight vector with the method of gradient descending and cancelled at last. In addition, the convergence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is analyzed. The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show that the convergent speed is faster when the iterative step size is larger and the statistical time is shorter. The self-interference can decrease almost 100 dB adopting the RF domain adaptive self-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algorithm proposed in this paper, when the statistical time is 100 symbol periods, the normalized iterative step is 0.3, the signal to noise ratio is 0 dB, and the interference to signal ratio is 80 dB. Key word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o-frequency and Co-time Full Duplex (CCFD); RF self-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Convergence
(2)
其中 Pn 是近端发射信号功率,fn 为近端发射载波初 始相位。 与近端发射机类似,远端发射机的射频信号输 x 出 f (t ) 可表示为
x f (t ) = 2Pf d f (t )cos (2p fct + ff )
(3)
其中
d f (t ) =
k =-¥
å d f (k )h(t - kT )
2013-08-06 收到,2013-12-16 改回 国 家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U1035002/L05, 61001087, 61101034, 61271164) , 国 家 科 技 重 大 专 项 (2011ZX03003010-003, 2014ZX03003001-002) 和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 (12ZA161) 资助课 题 *通信作者:唐友喜 tangyx@uestc. Edu. c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