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设计-第13课罗斯福新政(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 罗斯福新政》(教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 罗斯福新政》(教案)

第13课罗斯福新政教案
.展示材料,回答后面两个问题。

14.介绍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15.展示图片和材料,分条讲述新政的内容和作
用。

16.介绍“3R政策”,提问:这些新政措施都是
由谁实施的?
17.归纳新政的作用。

18.展示材料,提问:从上述材料中你能分析出
罗斯福新政有何作用?
19.提问:罗斯福新政能否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
机?讲述新政的局限性。

20.归纳有史以来著名的经济危机。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部分借鉴苏联
的做法。

课堂小结从经济的虚假繁荣到经济大危机的爆发,经济的发展不能自由放任,也不能像前
苏联一样高度集中。

要正确处理市场和政府
的关系,结合本国国情的历史条件,我国的
改革应该吸取罗斯福新政的经验教训,调整
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因素。

板书。

2024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教学九年级电子教案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2024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教学九年级电子教案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设计说明本课主要学习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这两部分内容之间关系密切,经济大危机是罗斯福实施新政的背景。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依据课标要求确立学习目标,通过设置问题链,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

学习目标1.了解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表现,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等基本史实。

2.分析罗斯福新政的实质,理解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3.体会罗斯福总统临危受命的勇气和改革的决心。

重点难点教学重难点:罗斯福新政。

教学方法问题链设置、合作探究法等。

资源与工具图书馆资源、多媒体课件、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情境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空前繁荣,新兴产业迅猛发展,收音机、电冰箱、吸尘器等新产品开始进入大众家庭。

然而,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后,许多家庭失去了住房,只能住在临时搭建的窝棚里。

这场危机的特点是什么?美国是如何渡过这次危机的?二、预习检查1.经济大危机首先爆发于哪个国家?2.面对危机,哪位总统领导美国进行了改革?3.美国最终度过危机了吗?从繁荣到危机1.20世纪20年代的繁荣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58页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的发展状况。

学生回答: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空前繁荣。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结合前面所学的知识,分析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空前繁荣的原因。

学生回答: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大规模运用;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大发战争财;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缓解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20世纪初,美国政府实行“自由放任”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经济的发展;等等。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联系所学知识,帮助学生形成历史思维。

2.繁荣背后的危机教师活动:在美国经济繁荣的表象下隐藏着巨大的危机。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58页的内容,分析危机有哪些。

学生回答:贫富分化加剧,工人的工资增长缓慢,购买力严重不足,导致生产过剩;股票投机活动盛行。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教案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教案
抢答的形式让学生在欢快的氛围中进行知识的回顾。
用数据说话,是论证经济发展的一项有效手段。
三、经济大危机
1.展示数据:1929年美国经济增长与财富分配图。
2.出示一对母女的谈话内容。
3.出示美国危机爆发后的图片,感受当时情境。
4.对这场经济大危机进行病症分析。
1.材料阅读,并情景演绎当时父母谈话内容,分析当时美国出现生产与消费的严重脱节。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柯立芝繁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富兰克林.罗斯福及其新政。
了解“柯立芝繁荣”背后的危机。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以及作用的分析,逐渐培养综合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能力。
通过对罗斯福及其新政的内容及影响的分析,逐渐培养正确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能力。
1.小组合作:创意思维导图的形式整理归纳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并以小组的形式展示。
2.正反方辩论,论证新政带来的影响。
3.比较罗斯福新政与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总结改革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1.逐条解读新政的每一项内容及其带来的效果。
2.重点解读为什么《全国工业复兴法》是核心措施。
3.从积极和局限性两个角度分析新政的影响,得出新政的特点和实质。
再现当年的总统大选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很好地进入本课的学习。
教学内容
环节
一、展示本节课学习目标
教师PPT展示学习目标,并强调下划线内容为课程标准内容。
学生齐读学习目标,做到人人心中有数。
1.了解“柯立芝繁荣”与繁荣背后的危机。2.通过材料阅读,分析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危害。3.通过合作学习,列表归纳罗斯福新政的内容。4.通过分析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和影响,得出改革要适应本国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

人教部编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 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 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罗斯福新政》名师教案一、课标内容知道经济大危机,了解罗斯福“新政”,理解国家干预政策对西方经济影响。

二、教学目标目标1: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识记美国从繁荣到危机的表现、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等基本史实。

目标2:阅读材料或观看视频,知道经济大危机出现的原因,导火线、表现;概括经济危机的影响与特点。

(重点、难点)目标3:结合所学,概括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并说出罗斯福新政“新”在哪里?结合罗斯福新政的内容,说出哪些内容说明revival (复兴)relive(救济)reform(改革)这三方面的内容?评价罗斯福新政。

(重点、难点)三、教学活动1.课堂导入师:播放教学视频:罗斯福视频中提到罗斯福曾连续四年当选美国总统,为什么罗斯福会有这么大的威望?他做了什么伟大的事情,本节课,让我们一起寻找答案。

2.讲授新课(1)合作探究出示任务:任务一【自学识记】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识记美国从繁荣到危机的表现、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等基本史实。

出示任务:任务二【合作探究】1.阅读材料,概括美国20实际20年代经济大危机出现的原因。

并说出导火线是什么?学生阅读材料,小组合作探讨,教师讲解。

材料一20年代美国国民收入的1/3为占人口的5%的最富有者攫取;另一方面,1929年约60%的美国家庭生活在仅够维持生活的水平上(一年2000美元)或在这一水平之下。

他们的总收入在全国总收入中尚不足24%。

更为严重的是21%的家庭年收入不到1000美元,他们的收入在国民总收入中不足4%。

材料二1920—1929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2%,而工厂中生产率却增长55%。

农业工人的工资还达不到非农业工人的40%。

材料三整个社会对新技术和新生活方式趋之若骛,“炫耀性消费”成为时代潮流。

当时人们追求的消费包括收音机、电影、新型电器(吸尘器,冰箱和洗衣机等)、汽车等等。

对新汽车的追求永无止境,当福特在1928年宣布他将推出新的A型车时,数以百万计的美国人对这种尚未谋面的汽车下了订单。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罗斯福新政》优质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罗斯福新政》优质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罗斯福新政》优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教材以罗斯福新政为主题,内容涵盖了罗斯福新政的背景、特点、主要措施和影响。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罗斯福新政在美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它对缓解经济危机和改善人民生活的作用。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美国历史和经济危机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具体分析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和影响方面,学生可能需要更深入的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罗斯福新政的背景、特点、主要措施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罗斯福新政在美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理解政府干预经济的重要性和局限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罗斯福新政的背景、特点、主要措施和影响。

2.难点: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和影响之间的内在联系。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准备相关的历史资料和案例,制作PPT。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和特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美国经济危机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你们知道1929年至1933年的美国经济危机对美国社会造成了哪些影响吗?”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罗斯福新政的背景、特点、主要措施和影响,让学生对罗斯福新政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和PPT,分析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和影响。

例如:“罗斯福新政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应对经济危机?这些措施产生了哪些影响?”4.巩固(10分钟)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总结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和意义。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罗斯福新政的局限性,以及政府干预经济的作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罗斯福新政》是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的第13课,主要讲述了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的经济大危机以及美国总统罗斯福为应对危机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本课内容重点介绍了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其在美国历史上的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能够了解罗斯福新政的基本情况,认识其在缓解经济危机、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罗斯福新政的认知可能较为片面,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深化对罗斯福新政的认识。

此外,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正处于发展阶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审视问题,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罗斯福新政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其特点,认识罗斯福新政在美国历史上的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件、归纳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能力,认识其在缓解经济危机、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启发学生从中汲取历史经验,关注现实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其在美国历史上的重要意义。

2.难点:罗斯福新政的实施背景及其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掌握罗斯福新政的相关知识。

2.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

3.案例分析:选取典型实例,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罗斯福新政的实施过程及其效果。

4.对比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及其与以往政策的差异。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2.辅助材料:相关的历史图片、文献资料、罗斯福新政的实施细则等。

3.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版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13课罗斯福新政

版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13课罗斯福新政

第13课罗斯福新政【课程标准】知道经济大危机,了解罗斯福“新政”,理解国家干预政策对西方经济发展的影响。

知识与技能知道经济大危机的基本史实,认识经济大危机的特点和影响;了解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和效果等史实;理解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经济危机特点的分析,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综合能力。

2.通过对罗斯福新政措施、效果的分析,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

3.通过历史图片、资料,增强课堂的活跃气氛和教学的直观性,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经济问题和经济政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罗斯福新政的学习,认识新政是美国历史上一次富有创新意义和深远影响的重要改革,培养学生的改革创新、不断进取的意识。

同时通过对罗斯福崇高品德的学习,鼓励学生向伟大人物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重点:罗斯福新政。

难点:如何评价罗斯福新政。

●导入新课播放:歌曲《Brother,Can You Spare A Dime》(兄弟能给我一角钱吗?)。

配图: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

中文歌词大意:“我曾修过一条铁路,使它运行,它与时间赛跑;我曾修过一条铁路,如今它已建成。

兄弟,能给我一角钱吗?我曾建过一座塔楼,直逼太阳,用了砖瓦、铆钉和石灰;我曾建过一座塔楼,如今它已竣工。

兄弟,能给我一角钱吗?”这是美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经济大危机时期非常流行的一首歌。

面对经济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力挽狂澜实施新政,扭转了经济形势,对美国以至于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探究新知1.新政的背景——从繁荣到危机教师:一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使世界处于相对稳定时期,经济快速增长。

展示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使用的汽车和卡车由900万辆到1928年骤增到2 600万辆;美国工厂动力设备的电气化程度,由1914年的30%,增加到1929年的70%。

教师:但繁荣的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危机。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优质教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优质教案
——罗斯福
教学
反思
答案:1929年;经济大危机。
(2)根据材料二,美国采取了什么措施缓解了它面临的严重困难?它的历史影响是什么?
答案:措施:罗斯福新政。影响:使美国经济缓慢恢复,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是,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A.缓解了国内的经济危机B.增强了国家的军事实力
C.体现了自由放任的思想D.提高了美国的国际地位
教材图
片分析
1.经济大危机时期美国穷人居住的棚户区——“胡佛村”:1929年爆发于美国的经济危机,致使大量企业破产,美国有1 500万—1 700万人失业,穷人们常常食不果腹,衣不御寒。
2.罗斯福发表演讲:他是1933年就任美国总统的,是美国第32任总统,美国历史上唯一连任超过两届(连任四届,病逝于第四届任期中)的总统,美国迄今为止在任时间最长的总统。
板书
设计
当堂
达标
1.富兰克林•罗斯福在第一次就任总统演说中鼓励美国人民:“真正让我们感到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你认为当时美国人感到恐惧的是(A)
A.经济危机B.法西斯的侵略扩张
C.日本偷袭珍珠港D.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破产
2.1929—1933年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首先发生于(D)
A.英国B.法国C.日本D.美国
材料二“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
材料三只要国家仍处于危急存亡的关头,我就要求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的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使我可以向紧急状态宣战……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3课 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3课 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3课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3课罗斯福新政》是本学期的一篇重点课文。

本课主要介绍了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的经济大危机,以及美国总统罗斯福实施的一系列新政措施。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经济大危机对美国社会的影响,以及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内容和意义。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这样的复杂历史事件,仍需要通过深入的学习和分析来理解。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经济概念和政策理解存在困难,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耐心讲解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经济大危机对美国社会的影响,掌握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特点和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国家政策调整的认识,理解政府在面对危机时应采取的措施,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经济大危机的影响,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特点和意义。

2.难点:经济大危机的成因,罗斯福新政的具体措施及其效果。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2.案例教学法:以具体的历史事件为例,分析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和效果。

3.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合作精神,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查阅相关资料,制作课件,准备历史教案。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的基本情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经济大危机时期的新闻报道,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经济大危机的成因、影响,然后重点讲解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特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罗斯福新政的具体措施,如金融改革、工业复兴、农业调整等。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第13课罗斯福新政-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第13课罗斯福新政-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第13课罗斯福新政-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美国大萧条的原因及其影响;2.了解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和成效;3.回顾和探究政府干预经济对于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1.理解美国大萧条的原因及其影响;2.掌握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和成效。

三、教学难点1.探究政府干预经济对于社会发展的影响;2.发现政府对于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4.1 大萧条的起因1.讲述火车和汽车工业的发展,以及农业生产的增长;2.谈论美国经济在20年代的繁荣和股市的狂热;3.分析美国1918年参战对开发大工业、加快全球市场化的影响;4.探究美国做工业的代价以及通货膨胀带来的影响;5.分析农村经济危机和股市大崩盘对美国经济的打击。

4.2 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及作用1.介绍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目的;2.详细解释新政策的主要措施和意义;3.阐述新政策对美国经济和社会的重大影响。

4.3 结合案例分析新政的作用1.通过具体案例,展示新政策的成效和优点;2.分析新政中的一些缺点和不足。

4.4 政府干预经济对于社会发展的影响1.通过课堂讨论和阅读材料,展开关于政府干预经济的探究;2.分析政府在经济方面的影响以及其在人民生活中的作用;3.总结政府应该在经济、社会生活和文化方面起到什么作用。

五、教学总结本课主要讲了美国大萧条的起因及其影响,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和成效,以及政府干预经济对于社会发展的影响等。

学习之后,学生们应该对于美国历史中的重要事件和政府作用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希望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入地探究这些问题,学以致用,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充分准备。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13《罗斯福新政》精品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13《罗斯福新政》精品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13《罗斯福新政》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3课《罗斯福新政》内容。

具体包括:解19291933年经济危机对美国影响,掌握罗斯福新政背景、主要内容、实施过程及其影响。

重点分析新政中“三R 政策”(救济、恢复、改革)以及它对美国社会和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19291933年经济危机原因和影响。

2. 使学生解罗斯福新政主要内容,理解其实质,分析其实施效果。

3. 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罗斯福新政背景、主要内容、实施过程及影响。

教学难点:新政中“三R政策”具体实施及其在美国历史上地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课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经济危机时期美国社会现象,引发学生对这一历史事件关注。

2. 新课导入:介绍19291933年经济危机背景,引导学生解危机对美国社会和经济影响。

3. 讲解:详细讲解罗斯福新政背景、主要内容、实施过程及影响。

4.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所学,设想自己是当时美国政府一员,如何解决经济危机。

5. 例题讲解:分析罗斯福新政中“三R政策”,讲解具体实施案例。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分析罗斯福新政对美国社会和经济影响。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罗斯福新政2. 板书内容:a. 背景:19291933年经济危机b. 主要内容:“三R政策”(救济、恢复、改革)c. 实施过程:新政实施步骤及措施d. 影响:新政对美国社会和经济影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列举罗斯福新政背景、主要内容、实施过程及影响。

b. 分析罗斯福新政中“三R政策”对美国社会和经济影响。

2. 答案:a. 背景:19291933年经济危机。

主要内容:“三R政策”(救济、恢复、改革)。

实施过程:新政分阶段实施,包括救济措施、恢复经济、改革制度等。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罗斯福新政》教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罗斯福新政》教案

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3课罗斯福新政【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及影响,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效果等史实;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究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资本主义的发展、矛盾、危机以及自我调节和改良等历程有较辩证和全面的认识。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不治之症”,只要有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

【教学重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教学难点】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中涉及经济学方面的一些知识。

一、新课导入1929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持续到20世纪30年代,是资本主义世界有史以来最严重、时间最长的经济危机。

这场危机的基本特点是什么?罗斯福采取了哪些拯救危机的措施?为什么这些措施被称为“新政”呢?二、课堂活动目标导学一:从繁荣到危机教师讲述: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空前繁荣,新兴产业迅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企业利润大幅增加,但是,繁荣的表象下却潜藏着巨大的危机。

这种经济繁荣是生产处于无政府下的产物。

资本家为了追求利润,盲目扩大生产,造成生产过剩,预示着经济危机的到来。

关于危机爆发的标志,始于美国纽约股票交易所的股票抛售。

为什么股票抛售会导致经济危机?股票市场的价格是美国经济的晴雨表。

经济繁荣,股票就升值,人们就会抢购;反之,经济凋敝,股票就贬值,人们就抛售。

1929年10月,纽约股票抛售狂潮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在这以前,美国的汽车工业、钢铁工业等都已出现停滞状况。

学生识记此次经济危机爆发时间、开始地点和特点。

多媒体呈现第59页的“1922—1939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图表和第60页的“1913—1938年美国失业率”图表,以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遭到破坏的相关材料。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教案)-九年级历史下册备课全套(部编版)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教案)-九年级历史下册备课全套(部编版)

九下第13课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课题名称让学生初步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提示:新政的特点:政府全面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5.“罗斯福新政”的效果如何?对你有什么启示?效果:美国的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

罗斯福新政为后来美国参加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奠定了政治和经济基础,但它不可能根除资本主义社会爆发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痼疾。

启示:罗斯福新政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先例,成为今天许多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制定政策法规的依据,说明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具有自我调节和改良的功能。

三、合作探究:如何评价罗斯福新政?答:对新政的评价,可从两个方面进行:①由于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因此,包括罗斯福新政在内的任何改革都无法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②罗斯福新政由于采取了得力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从经济上看,避免了经济的崩溃,走出了经济的死胡同,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从政治上看,新政缓和了阶级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从影响上看,这种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对“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课堂 小结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打击了美国,罗斯福放弃了美国自由放任政策,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消除危机。

罗斯福新政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增强了国家对社会经济的调控能力,重振了美国经济,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挽救和加强了美国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先例。

它说明: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调节手段,不同体制和政策可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促进体制创新和发展。

总结提升五、板书设计(流程)六、作业设计教学至此,请使用学案同步训练部分七、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3课《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3课《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3课《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3课《罗斯福新政》是本学期的重要内容。

本课主要介绍了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的背景、罗斯福新政的实施及其在美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罗斯福新政的基本措施、特点及其在美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认识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面对较为复杂的历史事件,部分学生可能会感到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历史事件中分析问题,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此外,学生对于现实生活中的经济问题可能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罗斯福新政的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的背景,掌握罗斯福新政的主要措施、特点及其在美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国家发展的关注和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罗斯福新政的主要措施、特点及其在美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2.难点:罗斯福新政的具体实施过程及其对美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3.案例分析:以具体的历史事件为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罗斯福新政;4.对比分析:将罗斯福新政与其他历史事件进行对比,突出其特点和意义。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2.辅助材料:相关的历史图片、视频等;3.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的背景,引导学生关注经济危机对美国社会的影响。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罗斯福新政》精品教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罗斯福新政》精品教案

第13课《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3课罗斯福新政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原因、特点、实质;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教学难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位美国记者对一位美国总统的评价:“他推翻的先例比任何人都多。

他打碎的古老结构比任何人都多。

他对美国整个面貌的改变比任何人都要迅猛而激烈。

”师:你们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我们这节课的主人公——富兰克林·罗斯福。

师:请同学说说你眼中的罗斯福。

生:一位身残志坚的总统、一位成就了伟业的总统;改革创新、自强的伟人;维护世界和平的总统等。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1.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与发生原因、实质。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图文资料并结合材料,说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和实质。

材料一:1922—1929年,美国经济出现了繁荣的景象:汽车猛增、家用电器丰富、建筑市场活跃。

汽车、电器、房屋建筑业成为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的三大支柱行业。

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初,在一个美国煤矿工人家里,瑟瑟发抖的女孩问妈妈:“妈妈,天气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起火炉呢?”妈妈叹了口气,说:“因为我们家里没有煤,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买煤。

”“妈妈,爸爸为什么会失业呢?”“因为煤太多。

”与此同时,在密西西比河畔,农场主们正把一桶桶牛奶倒入河中,把一车车肥猪倒入河中……设问:材料一、二分别反映的是美国的什么情况?农场主为什么要将商品倒入河中?提示:材料一反映了美国经济的空前繁荣;材料二反映了美国的经济危机。

原因:为了维持商品价格,保证利润。

说明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而不是绝对过剩。

(2)总结经济危机原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教材总结:如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工人的工资却增长缓慢,购买力严重不足,导致出现生产过剩等。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教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教案
课时计划
1课时
实际完成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利用朱镕基总理正确应对东南亚经济危机的故事导入新课。
通过新颖的导入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展示学习目标
1.了解和掌握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及影响,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效果等史实;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
课时计划1课时实际完成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利用朱镕基总理正确应对东南亚经济危机的故事导入新课
第13课罗斯福新政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和掌握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及影响,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效果等史实;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分析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学会运用历史辩证法客观、全面地分析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对资本主义的发展、矛盾、危机以及自我调节和改良等历程有较辩证和全面的认识。“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不治之症”,只要有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
重点
经济危机的特点和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及影响。
难点
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中涉及经济学方面的一些知识。
先通过自学了解课本的大致内容,在经过老师的讲解让知识更加的巩固。
四、合作学习
小组内先合作学习,后教师总结。
一、从繁荣到危机
1.繁荣
(1)何时美国经济空前繁荣?
20世纪20年代
(2)空前繁荣表现在哪些方面?
美国经济空前繁荣,新兴产业迅猛发展,收音机,电冰箱,吸尘器等新产品开始进入大众家庭,汽车也不再是富人才能买得起的奢侈品。
阅读学习目标,明确本课学习任务。

人教版部编 九年级下册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课程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 九年级下册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课程教学设计

第13课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及其影响,从而认识罗斯福新政的背景;2.掌握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3.分析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学会运用历史辩证法客观、全面地分析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重难点】重点: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作用。

难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2分钟)(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导入语:出示美国历史上三位伟大总统图片,华盛顿和林肯的伟大之处?有人说华盛顿使美国获得了新生,林肯拯救了美国,而罗斯福拯救了整个资本主义制度。

罗斯福是怎样拯救资本主义制度的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罗斯福对美国历史的贡献(二)出示学习目标大屏幕展示学习目标,让学生齐读学习目标,教师在学生读完后对重难点进行强化。

二、先学环节(课前完成)阅读课文P58-61,思考下列问题,在文中做好标注,写清提示词并记忆。

1.经济大危机的时间、原因、表现?2.罗斯福新政的时间、目的、内容、作用?(三)我的疑惑过渡语:请你将自学过程中的疑惑举手提出来,请其他同学帮助解决。

没有问题的话我们开始今天的探究之旅。

三、后教环节活动一危机重重探究竟材料一 1920—1929年,美国工人工资增长2%,而工厂生产率却增长55%。

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的40%。

到1929年,美国国家财富的三分之一由只占人口总数的1%的人拥有。

------【美】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一位牧场主,将牛羊全部射杀后扔进山沟,因为运往市场的运费超过了卖掉它们的价钱。

地里的棉花没有采摘,果园里挂满正在溃烂的葡萄和橄榄,用玉米棒子当燃料比卖玉米买煤还合算。

材料二课件展示图片(1)阅读材料一,你发现美国社会出现了什么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经济危机生产相对过剩(直接原因)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根本原因)(2)根据材料二,分析这次危机的特点。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罗斯福新政教案设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罗斯福新政教案设计

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3课罗斯福新政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经济大危机发生的背景、特点、表现;知道罗斯福新政实施的内容、作用;认识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了解经济大危机的时代背景,知道美国经济危机的爆发原因;通过分析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明白新政在一定程度上让美国经济复苏,但改变不了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从而培养学生的辩证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讲述罗斯福的故事,引导学生感知挫折在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从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特点;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

难点:评价罗斯福新政。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讲授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规模空前的经济大危机,各国政府纷纷采取措施应对。

美国依靠罗斯福新政走出困局,罗斯福采取那些措施挽救危机?为什么这些措施被称为“新政”,本节课我们将讲述这些内容:(二)、讲授新课:一、从繁荣到危机1、背景:政治相对稳定: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使世界处于相对稳定时期。

经济繁荣:1924—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繁荣”的表现: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空前繁荣,新兴产业迅猛发展,收音机、电冰箱、吸尘器等新产品开始进入大众家庭,汽车也不再是富人才能卖得起的奢侈品。

但是,繁荣的表象下隐藏着巨大的危机。

材料一:1920—1929年,美国工人工资增长2%,而工厂生产率却增长55%。

到1929年,美国国家财富的3/5由只占人口总数的2%的人拥有。

材料二:1929年的美国,大约60%的家具和75%的收音机都是用分期贷款购买的。

90%的股票是投机性的,投资者只需支付10%至20%的现金购买股票,其余的均可借贷。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课标要求】知道经济大危机,了解罗斯福“新政”,理解国家干预政策对西方经济发展的影响。

【教材内容分析】本课是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第一节内容,经济危机不仅仅是资本主义世界在经济上的一次重大危机,也是整个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场危机,对世界各国,特别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以及国际局势产生了重大影响,推动了世界整体性发展进程。

所以本课在世界现代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同时,面对危机美国实行了罗斯福新政,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先例,为其他西方国家解决危机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学情分析】通过半个多学期的学习,九年级学生已经基本上适应了世界历史学习的习惯,具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对于学生而言,基础的知识可以通过预习,结合学案提纲解决。

对于重点和难点的把握还需要教师讲解补充,通过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感受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作用。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及影响;掌握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效果等史实。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这次经济危机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通过对罗斯福新政措施、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新政是为应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采取的措施,有助于美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但是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

通过对史实的分析,培养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经济危机的原因和影响,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和影响。

难点: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教学方法】本课主要采用预习法、角色扮演法、合作探究法等方法进行学习。

1.预习法。

课前先预习,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2.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便于知识的掌握。

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3课罗斯福新政
1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原因、特点、实质;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教学难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位美国记者对一位美国总统的评价:“他推翻的先例比任何人都多。

他打碎的古老结构比任何人都多。

他对美国整个面貌的改变比任何人都要迅猛而激烈。


师:你们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我们这节课的主人公——富兰克林·罗斯福。

师:请同学说说你眼中的罗斯福。

生:一位身残志坚的总统、一位成就了伟业的总统;改革创新、自强的伟人;维护世界和平的总统等。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
1.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与发生原因、实质。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图文资料并结合材料,说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和实质。

材料一:1922—1929年,美国经济出现了繁荣的景象:汽车猛增、家用电器丰富、建筑市场活跃。

汽车、电器、房屋建筑业成为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的三大支柱行业。

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初,在一个美国煤矿工人家里,瑟瑟发抖的女孩问妈妈:“妈妈,天气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起火炉呢?”妈妈叹了口气,说:“因为我们家里没有煤,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买煤。

”“妈妈,爸爸为什么会失业呢?”“因为煤太多。

”与此同时,在密西西比河畔,农场主们正把一桶桶牛奶倒入河中,把一车车肥猪倒入河中……
设问:材料一、二分别反映的是美国的什么情况?农场主为什么要将商品倒入河中?
提示:材料一反映了美国经济的空前繁荣;材料二反映了美国的经济危机。

原因:为了维持商品价格,保证利润。

说明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而不是绝对过剩。

(2)总结经济危机原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教材总结:如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工人的工资却增长缓慢,购买力严重不足,导致出现生产过剩等。

【图解原因】
2.经济危机的表现与特点
提示:(1)表现:工业生产下降、贸易锐减、物价暴涨、银行破产、失业增加。

(2)特点: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

目标导学二:罗斯福新政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材料,结合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与特点。

材料一:时代呼喊变革,人民呼唤变革,就是在这一片变革声中,美国1932年大选年拉开了序幕。

罗斯福与时任总统的胡佛对决。

胡佛总统依旧坚持最好的经济是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最好的政府是不干预经济的政府。

而罗斯福说:“我保证将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幸福的日子又来到!”他给美国人民带来了希望,最终罗斯福以472∶59的绝对优势胜出。

美国人民选择了罗斯福,意味着美国人民选择了创新。

但是罗斯福总统真的能引导美国人民从危机中走出来吗?当时很多人都是心存疑虑的,说他是一个瘫痪的总统治理一个瘫痪的国家。

大获全胜的罗斯福与农民交谈
材料二:工人有权组织起来,可选派代表与雇主进行谈判,签订集体合同,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

(1)结合上述材料思考胡佛与罗斯福在化解危机的政策上有何不同。

为扩大就业,罗斯福采取了什么措施?
提示:胡佛采取自由放任政策(即反对政府干预经济,完全由市场调节)。

罗斯福采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消除经济危机。

为扩大就业,推行了“以工代赈”,兴建公共工程,增加就业机会等措施。

(2)根据材料二回答这些措施出自哪一法规。

如何看待“新政”中“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规定?提示:《国家工业复兴法》。

美国政府实施“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协调了劳资关系,缓和了阶级矛盾,有利于恢复和发展生产,克服经济危机。

但是,这些调整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

【图解特点】(引导学生解读“新政”中工业、农业、金融等举措,总结“新政”的特点)
“新政”的特点:政府全面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2.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评价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材料展示:罗斯福……从一开始就遭到一部分资本家的反对……报纸上连篇咒骂罗斯福向富人敲竹杠,说罗斯福天天都吃“烤百万富翁”……罗斯福回应: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1)结合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简析罗斯福遭到一部分资本家反对的原因。

提示:因为新政的部分内容和措施触及了一些资本家的利益,对垄断资本家追求最高利润进行一定限制,如《国家工业复兴法》中规定:“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


(2)罗斯福的举措是否能“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简述理由。

提示:不能。

因为罗斯福新政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也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

归纳总结: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1)积极影响:新政期间,美国经济开始了缓慢的复苏,工业和生产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新政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2)消极影响: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三、课堂总结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打击了美国,罗斯福放弃了美国自由放任政策,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消除危机。

罗斯福新政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增强了国家对社会经济的调控能力,重振了美国经济,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挽救和加强了美国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先例。

它说明: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调节手段,不同体制和政策可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促进体制创新和发展。

3板书设计
4教学反思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性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合作交流,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采用对比的方法增加了学生讨论的时间,加强了讨论的力度,培养了学生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方法。

本课不足之处:在引导学生探究问题时,问题设计的深度和技巧不够成熟,学生探讨深度不够,课堂的趣味性不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