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的5个阶段
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历程
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历程
3、国企解困始终是20世纪90年代 国企改革的主题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与非公经济迅速发 展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国有企业由于高负债率、冗 员多、社会负担重、摊派严重、员工积极性不高等 原因,陷入了发展的困境,效益逐年下滑,亏损面 逐年增大。 为了给国有企业解困,中央推出了多项政策, 包括兼并重组、主辅分离及债转股等。
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历程
4.股份制和公司制试点的推进
1999年,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国有大 中型企业尤其是优势企业,宜于实行股份制 的,要通过规范上市、中外合资和企业互相 参股等形式,改为股份制企业,发展混合所 有制经济,重要的企业由国家控股。
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历程
5、利用与发展资本市场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的提出《中共中央 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若干问题的决 定》指出,要利用资本市场积极稳妥地发展 债券、股票融资。同时,资本市场的发展有 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历程
4、股份制和公司制试点的推进
股份制试点在1986年就被提出了,但当 时是为了增强企业活力,仅针对少数有条件 的大中型全民所有制企业。1992年国务院颁 布了《股份制企业试点办法》等11个法规, 引导股份制试点走向规范化。全国各地根据 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先后选定了2500多家国 有企业参与现代企业制度试点。
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历程
2、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与国有经济布局调整
1995年9月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要 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通过存量资产的流动和 重组,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这种改组要以 市场和产业政策为导向,搞好大的,放活小的,把 优化国有资产分布结构、企业结构同优化投资结构 有机结合起来,择优扶强、优胜劣汰”。 中共十五大的报告中进一步强调要调整国有经 济布局,明确指出,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 现在控制力上。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对 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 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 组和结构调整,以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 质量。
国企改革发展历程
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脉络文章来源:中国网 《发展和改革蓝皮书》从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实践来看,改革的脉络呈现出由浅入深的阶段性推进特征。
本章通过透视改革进程,揭示推动每一阶段改革的基本因素和根本动力,对我国国企改革的推动模式进行全面梳理与总结,以便我们能够在今后的改革中把握规律,掌握主动,尽快实现国企改革乃至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第一节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一、1978~1992年:国企改革的初步探索从1978年到1992年,是我国国企改革的初步探索阶段,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就,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
1.国企改革起步于放权让利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会议公报中明确指出,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陷就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大胆下放,让地方和企业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
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环节,国企改革开始于对国有企业进行扩权让利的改革试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以计划经济为主,同时充分重视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调整国家与企业的关系;二是扩大企业自主权,并且把企业经营好坏同职工的物质利益挂起钩来,着眼于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
1979年7月,国务院先后颁布了《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自主权的若干规定》等五个文件。
通过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改革,企业有了一定的生产自主权,开始成为独立的利益主体,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都有所提高,并打开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缺口。
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约束机制难以规范,出现了企业为扩大自销比例而压低计划指标、不完成调拨任务和财政上缴任务等问题,结果是形成了“内部人”控制,出现了“工资侵蚀利润”和行为短期化问题。
实践效果与改革预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背离。
在这种情况下,1982年中央推广实行工业经济责任制,旨在解决放权让利中暴露的问题,处理好国家和企业之间的分配关系,解决大锅饭问题,在硬化企业预算约束,强化企业内部管理等方面收到了成效,尤其是国家财政赤字大幅减少。
但是由于企业外部环境不平等,企业内部条件也千差万别,该政策很难找到可操作化的指标来规范国家与企业之间的责、权、利,企业激励不足问题十分严重。
国企改革大事记
中石油成为亚洲最赚钱的公司。
2007年,国务院确定了中央企业按照企业合并报表净利润8%的综合 比例上缴国有资本收益,央企开始上缴“红利”。
2008年,国资委发布《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
三、各阶段国企改革大事记(6)
2009年,2008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通过,并 于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2011年, 中央企业“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围绕“做强做优、世界 一流”的核心目标,大力实施“一五三”战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促进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 域集中。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 2014年,混合所有制改革破冰;
2000年,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石油等央企先后在纽约或香港上市。
2002年,十六大指出继续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改革国有资产管 理体制,十届人大一次会议决定设立特设机构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 委员会。
三、各阶段国企改革大事记(5)
全面改革阶段:
2、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2003年以后) 2003年,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挂牌成立,颁布实施《企业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 2004年,国资委选择宝钢等7家国有独资的中央企业进行董事会试点 工作。 2006年,国资委加大中央企业兼并重组力度。 国有银行市场化改造完成,各大银行相继上市。
1987年:石家庄造纸厂厂长马胜利成为改革典型, 被称为“企业承包第一人”。
1989年:国营企业遭遇“三角债”困扰。 1990年:沪市、深市开市。 1991年:山东诸城市探索国企
产权实验,通过股份制、股份
合同制等形式将国营或集体 企业出售给个人。
三、各阶段国企改革大事记(4)
国企改革的几个关键阶段
国企改革的几个关键阶段作者:邵宁来源:《英才》2012年第03期国有企业改革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对中国来说尤其如此。
中国的国有企业是作为计划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建立的。
这些企业自诞生之日起,与市场经济、市场竞争就完全没有关系,其管理体制、结构特征、社会定位、职工观念都是非市场化的。
把这样一个体系庞大、员工众多的企业群体,转制到市场经济的轨道运行,参与市场竞争是一个难度极大、风险极大的系统工程。
体制要改、机制要转、结构要调、定位要变、观念要换,改革的过程必然是长期的。
经过几十年艰苦的探索和推进,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实现了重大进展,国有经济的布局结构、国有企业的体制机制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国企改革之路大致经历了这样几个关键性的阶段:在不具备比较优势的中小企业领域,国有经济实施了大规模的主动退出。
涉及几十万家企业的国有中小企业改革的成功,使国有经济的战线大大收缩,优化了国有经济的布局结构。
对由于经济转型或经营不善造成的困难国有企业,疏通了破产、退出市场的通道。
企业破产的同时帮助职工再就业,成为化解经济转轨背景下大量结构性矛盾的主要方式。
通过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的政府职能改革,初步形成了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
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国有资产监管制度和对经营者的激励约束机制,激发了国有企业内在的发展活力。
对国有大企业的一系列改革全面展开。
包括公司制与股份制的改造,建立市场化的内部人事、劳动、分配制度,推进企业之间和企业内部的资源重组,减轻企业的各类社会负担,等等。
经过上述多方位的改革,中国国有企业的生存状态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效果十分明显。
大家都还记得:在十几年前,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和市场竞争的冲击下溃不成军,成为国家经济的包袱和社会稳定的隐患,不得不进行改革和脱困。
而现在,国有企业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积极的、稳定的因素,是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一支重要的生力军。
这种历史性的变化是在短短十几年中发生的,过程复杂而艰难。
国企改革
抓大放小
•
放大就是国家大力培育实力雄厚,竞争力强 的大型企业和集团
• 在放小方面,各地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不搞一刀切,
采取改组、联合、兼并、股份合作、租赁、承包经营和出售 等多种形式,把小企业直接推向市场,使一大批小企业机制 得到转换,效益得到提高。 • 此外,一大批新型的民营企业从自身发展的需要出发,参与 国有企业改革。通过兼并、收购、投资控股、承包、租赁、 委托经营等改革举措,将非公有制经济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 式融入国有经济运行中,盘活了大量的国有资产。特别是中 共十五大肯定股份合作制和提出调整所有制结构后,各地国 有中小国企改革的步子加快,改制企业的比重迅速上升。
改革措施
1984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 制改革的决定》初步确立了商品经济在社会主义经济结构中的 地位,明确国企的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认为政企 不分是传统国有企业的弊端,改革的基本思路是沿着所有权和 经营权分离的原则逐步推进政企分开,是企业成为独立经营、 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1988年4月七届人大一次通过同年8月1日实行《企业法》。承包 制和租赁制、企业自主权、厂长负责制、政企关系以法律方式 确定。 1984年10月实行以税代利的第二步“利改税”,目的是将国家 和企业之间的隶属式分配关系改为税收关系,为企业创造平等 竞争的机会。
改革总结
优点: 第一阶段的改革在对传统 经济体制认识的基础上摸索了一些改革思路,实施 了一些改革措施。通过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初步 解决了国家对企业管得过死和职工报酬与企业经营 效率脱节的问题,增强了企业和职工利益激励机制, 但对国有企业原有的经营机制没有形成根本转变。 不足: 随着时间的推移,利改税不能解决合理确定 调节税,不能解决企业之间的“苦乐不均”和“鞭 打快牛”的弊端愈趋严重。国企改革需要寻找新的 方向。
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
关于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一点思考国有企业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承接着中国的历史和现实,牵动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
在全球经济变革的大环境中,国企的改革与发展在近年来更是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不仅仅因为它们关系着我国经济实力,更在于它们关系着广大人民的福利和社会的稳定。
国有企业的改革是中国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改革成败的关键。
一、国企改革具体进程三十多年来国有企业改革可以划分为以下五个阶段:1978年底至1984年9月,以放权让利为特征的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改革阶段;1984年10月至1991 年底,以两权分离为特征的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改革阶段;1992 年至1997 年,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阶段;1997 年至2002 年,为大中型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的改革阶段;从2003 年至今,以股份制为现代产权制度主要形式的改革阶段。
1) 以放权让利为特征的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改革阶段:中国国有企业演化到20世纪70年代,已充分暴露出其缺陷,本应归企业行使的各项权利被高度集中在各级政府手中,企业成为行政的附属物,严重抑制了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企业缺乏活力。
在这种情况下,放权让利、扩大企业自主权成为中国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的突破口,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由此进人第一阶段:扩大企业自主权阶段。
但是这一阶段改革是在原有计划经济体制框架下建立企业激励机制,具有较大局限性。
2) 以“两权分离”为特征的转换经营机制的改革阶段:经过第一阶段放权让利的改革,国有企业活力有了一定的增强。
由于许多扩权措施没有落实,特别是由于这些改革本身的局限性,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并没有真正活起来。
针对这一问题,党中央和国务院又提出“要使企业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具有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成为具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法人”。
这一阶段是力图摆脱计划经济体制,实行多种激励机制,探索自主性国企改革模式,但是并没有摆脱国有企业困境。
国企改革历程回顾与当前改革重点_国家发展改革委体管所课题组
中国经贸导刊责任编辑○张振○国资监管国企改革历程回顾与当前改革重点文国家发展改革委体管所课题组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始终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国有企业基本实现了向市场主体的转变。
从1978年开始到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这一过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的国有企业改革历程回顾(一)第一阶段(1978—1993年):“扩权让利”的国企改革初步探索这个阶段从改革开放初期到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之前,用了15年时间。
改革开放以前,国家对国有企业实行计划统一下达,资金统贷统还,物资统一调配,产品统收统销,就业统包统揽,盈亏都由国家负责,国有企业没有经营自主权,长期处于低效率的运行状态。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号角,也拉开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序幕。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做出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增强企业的活力,特别是增强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针对传统国企政企不分的弊端,三中全会后,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文件,推动了国企经营权层面的改革,意在使国企成为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四自”经济实体。
先后在国有企业推进了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利润递增包干和承包经营责任制的试点,调整了国家与企业的责权利关系,进一步明确了企业的利益主体地位,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的生产经营积极性,增强了企业活力,为企业进入市场奠定了初步基础。
(二)第二阶段(1993—2003年):“抓大放小”的国企改革战略攻坚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之后,打破了思想上的禁忌。
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企改革进入第二阶段。
从十四届三中全会到十六届三中全会的10年里,国企改革坚持“抓大放小”,收缩战线,让国有中小企业退出,让困难企业破产;转变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分离企业办社会的职能,减少企业包袱。
国有企业改革历程
第一阶段:1978年-1992年
第二步“利改税”
• 实行完全的以税代利,即将利税并存阶段的上缴利润也改为上缴税收。第二步“利改税” 从1984年10月开始,并对税目、税率进行了调整。
第一阶段:1978年-1992年
第一步“利改税”
重要文件:
• 1983年4 月
• 《关于国营企业利改税试行办法》
重要内容:
• 采取利税并存的制度,即在企业实现的 利润中,先征收一定比例的所得税和地 方税,然后对税后利润采取多种形式在 国家与企业之间进行分配。
影响与策略
第一步“利改税”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国家与企业 之间在利益分配方面讨价还价所带来的弊端,对规 范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分配关系作了有益的尝试。 但 由于价格、投资等其他宏观体制没有进行配套改革, 结果只能根据不同企业的情况采取多种税率,从而 加剧了企业税负苦乐不均的现象,再加上第一步 “利改税”过分强调增加财政收人,对企业发展后 劲考虑不足,严重削弱了企业的投资能力和发展后 劲。
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自此,扩大企业自主权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起点。
第一阶段:1978年-1992年
重要文件
1979年7月 国务院颁布
• 《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自主权的若干规定》 • 《关于国有企业实行利润留成的规定》 • 《关于开征国营工业企业固定资产税的暂行规定》 • 《关于提高国营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率和改进折
案例
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以及1999年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国 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国家层面开始从战略上调整国 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
国企改革历程
第三阶段:深化改革(2003—至今)
国 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企
“ 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混 改
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
1.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划分国有企业不同类别 ➢推进商业类国有企业改革 ➢推进公益类国有企业改革
2.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 推进公司制股份制改革 ➢ 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 建立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分类分层管理制度 ➢ 实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薪酬分配
➢ 三、制约了具有生命力的非公有制经济 的发展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多种公有制形式
➢ 第一、股份制是一种新型的公有制形式 ➢ 第二、混合所有者是一种新型的公有制形式 ➢ 第三、国有经济实现形式的多样性
➢ 1.国家完全垄断国有企业 ➢ 2.垄断竞争型国有企业 ➢ 3.自有竞争型国有企业 ➢ 4.社会公益型公有形式 ➢ 5.发展基础型公有形式 ➢ 6.发展战略型公有形式
Hale Waihona Puke 第二阶段:艰难探索(1992—2002)
构建现代企业制度
改 革
积极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
历 程
国有资产的监管及运营
企业脱困及抓大抓小
市场化进程中的国有经济三层次改革
➢ 第一、以增强国有企业活力为中心的第一层次改革企 业承包责任制阶段
➢ 第二、以增强国有资产增值力为目的的第二层次改革 ➢ 第三、以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为目标的第三层次改革
国有资产的监管及运营:针对国有资产流失
国有资产流失的基本形式
➢ 1.改革型流失 ➢ 2.评估型流失 ➢ 3.体制型流失 ➢ 4.管理型型流失 ➢ 5.功能异化型型流失 ➢ 6.改革型流失 ➢ 7.决策性流失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对策
浅谈国企改革30年
浅谈国企改革30年风雨历程——法学0902 高舒40982056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逐步转变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激发出了强大的企业活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取得了重大进展,国有经济效益实现了持续增长。
要实现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目标,必须继续深化国有企业轧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与影响力。
一、国企改革简要回顾国有企业的改革至今已走过三十多年的历史,回顾这个过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9—1986年,国有企业经营权层面的改革。
传统的国有企业是委托人即政府垄断了企业近乎全部的剩余权利的奢望,也没有创造剩余产品的积极性。
因此国有企业势必会长期处于了低效率运行状态。
由此不难看出,让渡国有企业的经营权,必然会对经营者积极性产生激励,进而有利于改变过去权力集中与外部化的状况,使企业成为“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济实体。
针对传统国有企业政企不分、经营者缺乏自主权和低效率运行的弊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文件,推动了国有企业经营权层面的改革。
1979年4 月中央工作会议做出了扩大企业自主权的决定,同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若干规定》等五个管理体制改革文件,并在四川省进行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
根据中央政策,政府向企业让渡了生产自主权、原料选购权、劳动用工权和产品销售权等十四项经营权。
经营权的让渡意味着企业的经营者具有了一定程度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企业经营者和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明显提高。
由于这一过渡性制度的安排,使得国有企业的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1979年国有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比1978年增长了10.1%,高于1957—1978年的平均增长率。
国家财政收支也从1978年的财政赤字10.17亿元转为1979年的财政盈余135.41亿元。
国企改革30年历程回顾
国企改革30年历程回顾作者:宋养琰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08年第19期回顾30年来的改革历程,国企改革是我国经济改革的中心环节,改革的成败关系到经济改革和国民经济的命运。
为了将国企改革进一步深入下去,很有必要看看国企改革如何走过来的,并从中总结经验,以利再战。
国企改革30年来的历程,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78—1986年。
在这一阶段上,主要是进行国企经营层面的改革。
传统的国企是政府垄断企业的经营权和产品的支配权以及收益处置权,因而导致国企长期处于低效率的运行状态。
针对政企不分的弊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文件,推动了国企经营权层面的改革。
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做出了扩大企业自主权的决定,同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若干规定》等5个管理体制改革文件,并在四川省进行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
根据中央政策,政府向企业让渡了一定的生产自主权、原料选购权、劳动用工权和产品销售权等14项经营权。
企业经营权的部分让渡意味着企业的经营者具有了一定程度的剩余产品的控制权和索取权。
这一阶段改革意在使国企成为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四自”经济实体。
从结果上看,虽然这一阶段改革是浅层次的,采取的是一些权宜之计的放权让利措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979年国有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比1978年增长了10.1%,高于1957—1978年的平均增长率。
国家财政收支也从1978年的财政赤字10.17亿元,转为1979年的财政盈余135.41亿元,职工实际工资比上年增长了7.5%。
这一阶段改革之所以取得成效,主要是因为:第一,它能使各利益主体在改革中获得程度不同的利益,具有普惠性质,从而产生了较强的激励作用,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第二,这种改革是在不改变原有产权框架内进行的,只在政府和国企之间进行利益调整,这种调整并不涉及“姓公姓私”或“姓资姓社”的问题,因而阻力较小,改革能够被全社会所接受,进行比较顺利。
国企深改不同阶段面临的法律风险及其应对
国企深改不同阶段面临的法律风险及其应对近年来,随着国企深化改革的步伐,不同阶段的改革面临各自的法律风险和挑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国企深改不同阶段面临的法律风险及其应对方法。
第一阶段:产权改革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是国企深化改革的第一步。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国有资产的划转和流转。
但是,产权改革中涉及到的法律风险也相对较大。
例如,国有资产划转过程中,资产评估、资产交易等环节可能涉及到价格不公等问题。
此外,国有资产流转过程中,资产管理、资金流转等问题也需要注意。
对于这些法律风险,国企可以采取以下应对措施:首先,加强风险预防。
在产权划转和流转过程中,国企应该注重开展风险评估工作,制定风险防范措施。
其次,规范行为。
国企应该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产权划转和流转过程合法合规。
市场化改革是国企深化改革的关键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推进国企市场化运营,加快国企改革步伐,提高国企竞争力。
但市场化改革中也存在着一些法律风险。
例如,在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国有企业可能涉及垄断、恶意竞争等行为,这些行为可能引发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等法律纠纷。
此外,在国企资产重组、并购等过程中也可能遇到股权纠纷、债务问题等法律挑战。
首先,强化法律风险管理。
国企应该建立法律风险预警机制,加强法律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国企市场化改革过程中符合法律法规。
例如,在国企IPO(首次公开募股)过程中,可能遇到证券法律风险、披露风险等问题。
此外,在股份制改革和企业治理过程中,国企也可能面临股权分置、信息披露等法律关系问题。
其次,规范行为。
国企应该遵守证券法律法规,确保IPO过程合法合规。
此外,国企应该加强股权管理,确保股权分置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总的来说,国企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政策、法律、制度等方面的问题。
在国企深化改革过程中,我们需要认真分析、分类处理各种可能的法律风险,制定应对策略,确保国企深化改革的安全顺利进行。
国企改革30年历程回顾
国企改革30年历程回顾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重点调整国家与企业的责权利关系。
这一阶段的改革试图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内,通过向企业放权让利来增强企业的活力。
自主权的扩大和利润留成制度的实行,激活了传统体制下作为生产单元的国营企业的盈利意识和发展意识,为逐步适应市场竞争初步奠定了基础。
但这一时期计划经济体制仍居主导地位,大部分商品的价格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仍受指令性计划的控制,市场体系尚属萌芽状态。
(二)1985年左右,开始以实施承包经营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国有企业改革。
1984年,党的十二大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
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条件下,出现了承包经营责任制、租赁制、资产经营责任制、税利分流以及股份制试点,探索搞活企业的多种经营方式。
1984年,出现包括股份制在内的各种形式的改革尝试。
1984年12月,上海飞乐音响公开发行股票,这种股票是1949年以来我国首次公开发行的股票,1986年,邓小平同志人民大会堂会见了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范尔森,这一历史性会晤最具意义的场面是美国客人赠送给我国领导人一枚纽约股票交易所的会徽,而我国领导人则赠送给这位美国来访者一张上海飞乐音响公司股票。
这次不寻常的会见和不寻常的赠送的意义是非常深远的,揭开了我国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国有企业改革序幕。
因此,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叶,为进一步明确企业的利益主体地位,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按照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理论构想,全国的国营企业开始一户一策,推行多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到1987年底,全国预算内全民所有制企业有78%实行了承包制。
虽然承包制仍属于放权让利的范畴,但承包制的普遍实行是计划经济下的国营企业向市场经济下的国有企业转化迈出的第一步,使企业初步完成了从面向计划到面向市场的转变,但承包制所存在的体制缺陷并未消除政企不分的问题。
(三)自1992年起,我国开始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国有企业改革沿市场化方向深入推进。
国企改革历史
国企改革历史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历史性决定,开始对国家经济管理体制和经营管理方式进行调整和改革。
这一重大决策,标志着国有企业改革掀开了历史性篇章。
回顾三十年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每当遇到重大问题的时候,党中央、国务院都非常及时地总结经验,提出新的战略目标和指导方针。
作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历次重大决定为主要标志和动力,国有企业改革从深度和广度上不断推进。
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五大阶段(一)1980年前后,进入初期的放权让利阶段。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扩大企业自主权为主要形式,调整国家与企业之间利益关系的国有企业改革方针,在企业内部建立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在企业领导体制上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重点调整国家与企业的责权利关系。
这一阶段的改革试图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内,通过向企业放权让利来增强企业的活力。
自主权的扩大和利润留成制度的实行,激活了传统体制下作为生产单元的国营企业的盈利意识和发展意识,为逐步适应市场竞争初步奠定了基础。
但这一时期计划经济体制仍居主导地位,大部分商品的价格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仍受指令性计划的控制,市场体系尚属萌芽状态。
(二)1985年左右,开始以实施承包经营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国有企业改革。
1984年,党的十二大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
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条件下,出现了承包经营责任制、租赁制、资产经营责任制、税利分流以及股份制试点,探索搞活企业的多种经营方式。
1984年,出现包括股份制在内的各种形式的改革尝试。
1984年12月,上海飞乐音响公开发行股票,这种股票是1949年以来我国首次公开发行的股票,1986年,邓小平同志人民大会堂会见了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范尔森,这一历史性会晤最具意义的场面是美国客人赠送给我国领导人一枚纽约股票交易所的会徽,而我国领导人则赠送给这位美国来访者一张上海飞乐音响公司股票。
国资国企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第二阶段1993—2014年,国资国企改革的内容主要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 建立和完善。这期间有几个标志性事件。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 革。1993年底《公司法》出台,使国有企业踏上了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改革途径。国有企业改制, 由企业改为公司,抓大放小,一部分中小企业完成所有制的转换。1994年国有企业开始了以公司制改 革为内容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试点,从100家到2700多家。到2000年,这些试点企业绝大部分实现了公 司化改造,并强调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作为国有企业未来改革的方向。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建立了 公司治理的基本框架,设立了董事会和监事会。
聚焦
Focus
编制并实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组织实施企业关闭破 产;负责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及群众工作;进行国有独资 企业董事会建设试点;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宜。由此可 以看出,国资委的工作已经远超出了出资人职责,它在 行使着部分董事会的权力,确切地说,它现在的角色更 像是国有企业集团公司的管理机构。
国资国企改革的关键环节
国有企业改革的复杂性在于国有产权的存在,需 要解决几方面的难题。挑战之一,是如何在有效行使国 家所有权职能的同时,避免对公司管理进行不适当的干 预;挑战之二,是如何确保在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市 场中维护公平竞争秩序,并使政府在行使其监管权力时 不对市场竞争规则造成损害;挑战之三,是如何在国有 企业引入恰当的问责机制和提高国有企业的透明度。
国资委明确将自己定位于履行出资人职责,行使 股东权力。从国资委的主要权力和职能看,主要包括任 免集团公司正副职高管并考核他们的经营业绩、确定他 们的薪酬;核准企业的发展战略,核准或审批企业的 投资;制定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接收并汇总企业财务报 表;批准企业的改革及重组方案;登记企业国有产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企改革的五个阶段
对于中国的经济改革来说,国有企业改革成败与否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伴随中国经济改革的进程,中国国有企业改革至今已有20年的历程。
20年的经济改革之所以较以往的体制调整更为深刻,更富于革命性意义,重要的一点便在于这场改革不仅真正触及了企业制度,而且随着改革深入越来越从根本上触及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
回顾国企改革的路径轨迹,可以大致的将其分为五个阶段,即扩权让利阶段、利改税阶段、承包制阶段、转换企业经营机制阶段、盘活国有资产阶段。
一、扩权让利阶段(1978-1984)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会议公报中明确指出,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陷就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大胆下放,让地方和企业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
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环节,国企改革开始于对国有企业进行扩权让利的改革试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以计划经济为主,同时充分重视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调整国家与企业的关系;二是扩大企业自主权,并且把企业经营好坏同职工的物质利益挂起钩来,着眼于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
1979年7月,国务院先后颁布了《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自主权的若干规定》等五个文件。
通过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改革,企业有了一定的生产自主权,开始成为独立的利益主体,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都有所提高,并打开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缺口。
二、利改税阶段(1984-1986)
该阶段改革的核心是调整和规范国有企业与政府间的权、责、利关系,重点是实行“利改税”和“拨改贷”。
自1983年开始采取第一步利改税,即把国有企业应上缴利润和税合并,采取利税合一的方式,按照统一确定的比例上缴财政,其余则属于企业。
到1984年采取第二步利改税,即把国有企业利润的100%全部纳入“利税合一,按章纳税”的轨道。
在投融资体制上,中央进行了“拨改贷”改革、成立国有资产管理局。
20世
纪80年代中期,国家建设项目投融资体制从拨款改为贷款,国家不再给新建企业投入资本金。
在监管体制上,1988年4 月,为了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管理,理顺国家与企业的财产关系,国务院直属的国有资产管理局成立,行使国有资产所有者的代表权、监督管理权、投资和收益权、处置权。
三、承包制阶段(1987-1990)
该阶段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实行国有企业承包制。
承包制的宗旨是所有权和企业经营管理权两权分离,承包的对象是企业上缴的利税,承包制的性质是政府与国有企业围绕上缴的利税这一核心目标形成的一种行政契约关系。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承包制的绩效开始下降,显出其内在弱点。
主要表现在:包死基数和经济周期的矛盾难以调和;难以确定科学合理的承包基数;难以消除企业的短期行为;要求企业包盈不包亏,违背市场经济规律;企业与政府之间责任不对称;破坏了大中型企业内部的治理结构。
四、转换企业经营机制阶段(1991-2002)
该阶段以中共十四大召开作为标志,整个改革的目标明确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之相适应,国有企业的改革明确为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为基本目标,国有企业的改革从以往主要在分配关系上,转向从产权制度上进行改革。
计划与市场关系的明确,使国企改革从政策调整阶段进入了制度创新阶段。
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要求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加快经济改革步伐。
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是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和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要求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企改革实践的重大突破,具有划时代得意义,为国企改革指明了方向。
五、盘活国有资产阶段(2002-至今)
该阶段是以2002年中共十六大召开作为标志,国有企业改革从外部环境到改革本身的深入程度都发生了新的变化。
本阶段,国企改革依然是以抓大放小为主,同时以产权多元化和治理结构建设为中心。
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要“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包括物权、债权和知识产权等各类财产权。
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有利于维护公有财产权,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有利于保护私有财产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有利于各类资本的流动和重组,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有利于增强企业和公众创业创新的动力,形成良好的信用基础和市场秩序。
”《决定》第一次把产权制度提到如此的高度,提出“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是对“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的重大创新和历史突破,进一步明确具体了国企改革的任务和目标。
这一阶段,如何处理非公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的关系问题成为了理论探讨和政策制定的重点。
非公经济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步壮大起来,在许多领域占有绝对优势,非公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在改革中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出现了个体、私营、外资与公有制经济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趋势,如非公经济在行业分布上从以制造、建筑、运输、商贸和服务业等领域为主,已经开始向基础设施、公共事业等领域拓展。
非公经济与公有制经济之间的冲突时有发生,如石油行业的民营资本问题。
此外,外资企业在我国的发展也迅速膨胀,外资的并购问题成为了各界关注的热点。
非公经济遇到了重新定位和判断的问题,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
为了正确处理非公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的关系,2005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非公36条”)。
该政策一定程度上给予了非公经济更大的发展空间,并扫除了人们对非公经济去向问题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