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知识系列专题八_常见修辞方法——中考语文复习专题

合集下载

语文修辞手法及作用-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复习方法

语文修辞手法及作用-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复习方法

语文修辞手法及作用|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复习方法中考语文考试中考察考生十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那么有关修辞手法有哪些常考的内容呢?下面我为大家带来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复习方法,供考生参考阅读。

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复习方法一、复习要点1、正确辨识和运用比方、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对比、反复、设问、反问、借代等十种常见的修辞手法,理解它们在详细语境中的表达作用;2、能依据要求选用、仿用、变换句式;3、语言表达能做到简明、连贯、得体;4、理解并把握常见的修辞方法的表达作用。

二、从题型分析看,近年来,中考对修辞的考查要求是:①有对修辞手法的辨识选择题,包括一种或多种方法的辨识。

解答时,要求考生能透彻了解八种修辞手法各自特点,尤其留意区分清晰简单混淆的几种修辞手法,如比方的三种形式,设问与反问的区分,排比与反复的区分等。

②有对各种修辞作用的理解、分析、推断题。

解答时,除了抓住各种修辞的本质特征去辨析外,更重要的是结合句意进行理解,不仅要分析修辞对描述对象的表现效果,还要体会出珠思想、意图。

有的还要结合课文内容去把握。

③还有修辞手法的实际运用题(包括主观题和客观题),其中主观题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重视。

如供应带有某种修辞手法的情境,用规定的方法仿写句子等。

三、《课程标准》中要求同学辨析、运用的修辞格有:比方、拟人、夸张、排比、反复、对偶、设问、反问等八种,教材中常消失的修辞格还有借代、引用、反语等。

对要求把握的修辞格,首先要熟记其定义、理解其要点。

1、比方:依据事物的相像点,用详细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浅显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

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详细形象,给人以鲜亮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浅显生疏事物解说、关心人深化理解。

比方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比方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类别特点本体比方词喻体明喻甲象乙消失像、似的、似乎、如、宛(犹)如、好比、消失暗喻甲是乙消失是、成为消失借喻甲代乙不消失无消失2、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给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中考语文常用的修辞手法考点汇总

中考语文常用的修辞手法考点汇总
7
中考语文修辞手法知识讲解:设问法的辨析与作用
9
中考语文修辞手法知识讲解:常用的八种修辞手法解析
整理
中考语文常用的修辞手法考点汇总
为您整理“中考语文常用的修辞手法考点汇总”,欢迎阅读参考,更多有关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中考栏目。
1
中考语文修辞手法知识讲解:排比
2
中考语文修辞手法知识讲解:借代
3
中考语文修辞手法知识讲解:夸张
4
中考语文修辞手法知识讲解:比喻
5
中考语文修辞手法知识讲解:对偶
6
中考语文修辞手法知识讲解:比拟

中考语文修辞方法的复习

中考语文修辞方法的复习

中考语文修辞方法的复习修辞方法是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增强文章的艺术性和表现力,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准备中考语文的同学们,要对常用的修辞方法进行复习,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形象修辞法1.比喻:用一个事物来形容另一个事物,以便使表达更加形象生动。

比如:“她的笑声如银铃般清脆悦耳。

”这个比喻用“银铃”来形容笑声,增加了形象感受。

2.拟人: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性质和行为,使表达更加生动活泼。

比如:“大地在微笑”、“风儿轻轻地告诉我”。

3.夸张:对事物的特性进行夸张处理,增加语言的艺术感染力。

比如:“我累得连蜜蜂都能感受到”。

4.括号:用一些有特殊形象的词语进行修饰,使表达更加形象生动。

比如:“阳光明媚(灿烂),万物生长(蓬勃)”。

二、符号修辞法1.象征:用一个事物来代表一个抽象概念,增强作品的哲理性和深度。

比如:“红灯亮起,象征着危险”、“白鸽代表和平”。

2.比照:将一组事物相比较,以反映其中一种观点或道理。

比如:“红苹果和绿苹果,像是冬天和春天的交汇”。

三、对比修辞法1.对偶:通过对照对比的方式表达不同的事物或概念,使语言更加鲜明。

比如:“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2.反复:通过反复的对比,突出其中一种观点或感情色彩。

比如:“我疾奔在黑暗的夜路上,追赶着光明”。

3.省略:通过省略一些极具对比性的词语,使表达更加简洁明了。

比如:“他不怕困难,勇往直前;我则犹豫不决,止步不前”。

四、排比修辞法1.并列:通过列举多个具备相同特点的事物,加强表达的力度。

比如:“红红的花朵、绿绿的叶子、黄黄的果实”。

2.重复:通过重复一些词语、句子或句型,使表达更为突出。

比如:“我需要勇气,需要勇气去面对困难,需要勇气去实现梦想”。

3.省略:通过省略一些极具对比性的词语,使表达更加简洁明了。

比如:“我爱我的家乡,爱它的山川、爱它的湖泊、爱它的人民”。

五、夸张修辞法1.对景生情:通过描述美丽的自然景观,使人产生美好的情感。

中考语文专项训练专题八:修辞的手法与仿写

中考语文专项训练专题八:修辞的手法与仿写

专题八修辞的手法与仿写(含语法、应用文)(一)修辞1.(2018巴中)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反复、拟人)B.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

(比喻)C.他以微笑战胜暴力,以嘲笑战胜专制,以讽刺战胜宗教的自以为是,以坚毅战胜顽固,以真理战胜愚昧。

(排比)D.我难道就没有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吗?我不是常常让你们丢下功课替我浇花吗?(设问)答案:D导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辨析,难度不大。

ABC.正确;D.考查设问的用法,有问有答是设问,本题运用的修辞手法是反问;故选:D。

2. (2018吉林)下面各项中,修辞手法与选句一致的一项是( )A. 比喻——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鲁迅《故乡》)B. 反复——风声在云外呼唤着,远山也在送青了。

(张晓风《到山中去》)C. 排比——山河睡了而风景醒着,春天睡了而种子醒着。

(洛夫《湖南大雪——赠长沙李元洛》)D. 拟人——他的耳后脖根,土壤肥沃,常常宜于种麦。

(梁实秋《雅舍小品》)答案:A导析:此题考查修辞手法辨析。

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解答时根据各个修辞手法的特点来判断。

A.选句与所给出的修辞手法一致;B.选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C.选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D.选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

3. (2018邵阳)下列语句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面对青春时光,我们必须坚持一个信念:珍惜,珍惜,再珍惜。

B. 电影《芳华》是冯小刚与严歌苓联手打造的一部反映我军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文工团生活的大片。

C.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D. 中国军人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煞了。

答案:B导析:考查修辞手法的理解。

A句运用了反复的修辞;B句没有使用修辞;C句运用了借代、反复和对比等修辞;D句运用了对偶的修辞。

中考语文常见修辞手法课件.ppt

中考语文常见修辞手法课件.ppt

三、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 等的两句(或短语)组成一对句 子,把两方面的意思突现出来。
例: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四、排比:把内容相关,
结构相同,语气一致的三个(或 三个以上)句子或短语接连起 来用。
例: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 没它,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 不坏它。
五、反复:为了强调某事物或 感情,使同一词语或句子再 次出现
十三、顶针:用上一句的结尾的 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
例:归来见天子,天 子坐明堂。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
顶 寐思服。 针 ?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十四、通感:五官功能能出现 互相补充,互相转化的彼此沟 通现象。
? 5、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是故弟子 不必如师,师不必贤於弟子。
? 6、这难道不能引人深思吗?
? 7、我们青少年应该这么做?应该刻苦学习。
? 8、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 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 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 9、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 3、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 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 答: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漓 江水清、静、绿,表达了作者对漓江水的喜爱 之情。语调铿锵,句式整齐,增强语势,突出 情感,增加表现力。
? 4、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 下列各句话分别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 1、友情是舞,舞出激情之火。 ?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初中语文:常见八大修辞详解,含中考真题和解析

初中语文:常见八大修辞详解,含中考真题和解析

初中语文:常见八大修辞详解,含中考真题和解析一、比喻1、定义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用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

多用一些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2、三个要素(1)本体:即被比方的事物;(2)喻体:即用来作比方的事物;(3)比喻词:用来表示比喻关系的词。

3、常见比喻词像、好像、若、似、似的、似乎、好似、恰似、如、犹如、有如、仿佛、好比、一样、成了、是、变成等。

4、典型例句(1)露似珍珠月似弓。

(2)阳光下盛开的百合花就是您的笑容。

(3)云彩好似一朵朵洁白的羽毛,轻轻地飘浮在空中。

(4)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颗颗宝石缀在湖面之上。

(5)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二、拟人1、定义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2、表达效果赋予事物以人类的行为特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让读者感到所描写的物体显得更活泼、亲近,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3、典型例句(1)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2)录音机接受了女主人的指令,“叭”地一声,不唱了。

(3)青蛙唱着恋歌,嫩蒲的香味散在晚春的暖气里。

(4)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儿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5)鸟儿将巢安放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三、排比1、定义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意义相近、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借以增强表达效果。

2、表达效果(1)用排比来说理,可收到条理分明的效果;(2)用排比来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3)用排比来叙事写景,能使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总之,排比的行文有节奏感,琅琅上口,有极强的说服力,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和气势,深化中心。

3、典型例句(1)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

中考语文专项复习--修辞

中考语文专项复习--修辞

其三 ,不是所有的“像”字句都是比喻 句。 ①他长得很像他哥哥。 --表示比较的
②他刚才好像出去了。
--表示推测、揣度的
③攀枝花有很多风景优美的去处,像二滩水库、米易 溶洞。 --表示例举的 ④托起它,好像世界上的一切生命都在我掌中似的。
--表示想象的
2、[拟人]
(定义):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
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或思想感情。
4、[对偶]
(定义):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意
义相关联的两个短语或句子成对的排列强,高度概括,看起来醒目,读起来顺 口,听起来悦耳,便于记忆和传诵。
[举例]: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5、[ 排比]
(定义):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 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 来,使语势得到增强,感情得到加深的修辞 方式。 (作用):节奏感强,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 达效果,多用于说理或抒情。 [举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 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 质是那样的纯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 的美丽和宽广。
例:
√ √ √
西沉的落日像 一只金色的圆盘。
√ √
√ √
青春是盛开的鲜花。
屋顶垂下无数的小瀑布,地 上射起无数的箭头。
(作用):
1、化平淡为生动;
2、化深奥为浅显;
3、化抽象为具体;
4、化冗长为简洁。
比喻
<1>明喻(甲象乙)
例:共产党象太阳。 <2>暗喻(甲是乙) 例: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3>借喻(甲不出现,直接把甲 说成乙,也不用喻词) 例:在稿纸上踩几朵小梅花。(喻"猫 爪子印")

中考语文复习攻略:修辞知识点

中考语文复习攻略:修辞知识点

中考语文复习攻略:修辞知识点一、复习要点1、正确辨识和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对比、反复、设问、反问、借代等十种常见的修辞手法,理解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表达作用;2、能依据要求选用、仿用、变换句式;3、语言表达能做到简明、连贯、得体;4、理解并掌握常见的修辞方法的表达作用。

二、从题型分析看,近年来,中考对修辞的考查要求是:①有对修辞手法的辨识选择题,包括一种或多种方法的辨识。

解答时,要求考生能透彻了解八种修辞手法各自特点,尤其注意区别清楚容易混淆的几种修辞手法,如比喻的三种形式,设问与反问的区别,排比与反复的区别等。

②有对各种修辞作用的理解、分析、判断题。

解答时,除了抓住各种修辞的本质特征去辨析外,更重要的是结合句意进行理解,不仅要分析修辞对描述对象的表现效果,还要体会出作者珠思想、意图。

有的还要结合课文内容去把握。

③还有修辞手法的实际运用题(包括主观题和客观题),其中主观题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重视。

如提供带有某种修辞手法的情境,用规定的方法仿写句子等。

三、《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辨析、运用的修辞格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对偶、设问、反问等八种,教材中常出现的修辞格还有借代、引用、反语等。

对要求掌握的修辞格,首先要熟记其定义、理解其要点。

1、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

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

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类别特点本体比喻词喻体明喻甲象乙出现像、似的、好像、如、宛(犹)如、好比、出现暗喻甲是乙出现是、成为出现借喻甲代乙不出现无出现2、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如: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中考复习——八大修辞方法

中考复习——八大修辞方法

中考复习——修辞方法基本知识1、【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

比喻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

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明喻as或like等词将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两种不同事物连接起来的一种修辞手法。

明喻的表达方法是:A像B。

以两件基本上不相同的事物作比喻的修辞手段。

比喻的一种,明显地用另外的事物来比拟某事物,表示两者之间的相似关系。

常用“如”、“像”、“似”、“好像”、“像…似的”、“如同”、“好比”等比喻词。

如:鲁迅的杂文像匕首、投枪一样,刺向敌人的心脏。

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

暗喻又称为“隐喻”,是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它们之间在形式上是相合的关系,说甲(本体)是(喻词)乙(喻体)。

喻词常由:是、就是、成了、成为、变成等表判断的词语来充当。

如: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借喻,比喻之一。

是以喻体来代替本体,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把甲(本体)说成乙(喻体)。

如“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鲁迅《故乡》)以“厚障壁”来比喻“我”和闰土之间形成的感情距离。

如: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2、【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拟人可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如: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3、【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夸张可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夸张类别有:扩大夸张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缩小夸张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我家门前只有巴掌大的地方。

2024年初中语文考点常见修辞方法

2024年初中语文考点常见修辞方法

一、比喻:
1、喻借:用一种事物的属性或特点指代另一种事物。

2、近喻:将不相近的事物比喻成相近的事物。

3、拟人:将事物或抽象概念比喻成人。

4、象征:用一种事物比喻另一种事物的一个特征,以代表数种抽象
的概念。

二、排比:
1、普通排比:将一类事物一个一个列出,增强语言的密度和重复性。

2、倒排:将一类事物的最后一个先说出来,以增加语言的节奏感。

3、升降排比:用对比的语气表现出事物的变化或先后次序。

三、对偶:
1、句中对偶:将句中的句子成对地表达,增强语气和意群密度。

四、比兴:
1、表达式比兴:把两个同时出现的事物比较出来,使说话者的感情
和思维有序表现出来。

2、反表式比兴:将一类事物中的一方形象的反表,以此显示另一方
的美好性。

五、拟声:
1、失真拟声:把人们认为没有声音的东西,模仿出其中一种真实或
想象的声音来表达它们。

2、变调拟声:用不同的语气表达不同的感情,以增加文章的艺术表现力。

六、夸张:
1、肯定夸张:使用比实际更好的话语,表达赞美之意。

2、否定夸张:把事物的缺点放大,表现出一种反面的感情。

2023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八 语文运用(含答案)

2023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八  语文运用(含答案)

专题八语文运用类型1仿写、补写1.[2022·杭州]参照画线句,从备选人物中任选一个,补写句子。

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现代中国,涌现出一大批这样的英雄人物;江竹筠(江姐原型)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坚贞不屈,英姿好比傲雪的红梅;;航天员进入茫茫太空,舍生忘死,功绩犹如闪耀的星辰。

(备选:邓稼先/袁隆平/《红星照耀中国》里的人物)2.[2022·新疆]请依照例句进行仿写。

要求:句式一致,表达通顺。

例句:河岸上,春天的脚步所经过的地方,到处是繁花与茂草。

(《艾青诗选》)3.[2022·威海]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中华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厚的文化内涵,赓续绵延,代代流传。

端午节,;中秋节,食月饼,赏月亮,寄托着团圆幸福的美好心愿;重阳节,赏菊花,登高处,寄寓着感恩敬老的传统美德。

4.[2022·常德]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不超过15字)在这个世界上,易逝去的东西很多,能永驻的只有知识,,读书,能使自己成为有意义的人;一个民族的强大,也与读书密不可分。

5.[2022·吉林]下面是一位同学为“不负青春,勇担使命”演讲稿拟写的提纲,请你仿照句式,帮他将分论点内容补充完整。

青春,当以爱国之心勇担历史使命;青春,当以勇担历史使命;青春,当以勇担历史使命。

类型2对联1.[2022·宁波]下面是“和美家庭”推荐组为宁宁家庭拟写的颁奖词和备选对联。

请依据颁奖词,从备选对联中选出最适合宁宁家庭的一副对联()【颁奖词】热心公益,志愿服务,全家行动,用奉献诠释和美;疫情紧急,义无反顾,医者仁心,用行动践行和美;千里驰援,守望相助,三代和睦,用家风传承和美。

【备选对联】A.义方教子勤为德大志兴家寿乃康B.移山岂笑愚公拙填海当知精卫专C.白衣逆行担道义薪火相传远家声D.风雨有情洁宇宙人间重爱育桃李2.[2022·包头]根据下联写出上联。

中考语文的修辞方法3篇知识点

中考语文的修辞方法3篇知识点

中考语文的修辞方法3篇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 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或方法。

为了适应特定的情境以及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考语文的修辞方法,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初中语文知识点:修辞方法主要使用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比、排比、对偶(又名对仗、排偶)、反复、借代、比拟(又名比体)、象征、寄寓(寄托), 互文、设问、引用、呼告、反问、顶真(又名联珠、顶针)等。

其中比喻可以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又名复喻)、倒喻(又名逆喻)、反喻、互喻(又名回喻)、较喻(可分为强喻, 弱喻)、譬喻、曲喻、饰喻、引喻、隐喻。

其他特殊性描写方法:有白描, 避复, 变用, 层递, 衬垫(又名衬跌), 衬托(正衬、反衬、陪衬), 倒文,倒装, 迭音, 叠字, 复叠, 翻新, 反复, 反语, 仿词, 仿化, 飞白, 分承(又名并提、合叙、合说);复迭错综, 复合偏义, 共用, 互体, 换算, 回环, 回文,降用, 借代, 歧谬, 摹绘(又分为:摹形, 摹声, 摹色),列锦, 连及, 警策, 示现, 双关, 重言, 重叠, 指代, 用典, 移用, 谐音, 歇后, 镶嵌, 析字,委婉(又分为:迂回语、谦敬语、避讳语), 婉曲, 通感(又名移觉), 移就, 跳脱, 转文, 复沓, 拈连(又称:顺拈)。

常用的修辞方法:(1)比喻(明喻、暗喻、借喻):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两类事物, 本体和喻体必须有相似点。

明喻是明显的比喻, 它的本体, 喻体和喻词都出现。

例:海洋上卷起千万堆雪浪, 简直就像那刚刚裂桃的大片棉花田。

(喻词“像”, 本体是“雪浪”, 喻体是“棉花田”)暗喻从表面看是判断, 叙述或说明, 暗中包含着比喻关系,它的本体和喻体都出现, 喻词由“好像, 仿佛”变成了“是、成为”。

例:十个被鲜血泡起的手指头肿的变成了大熊掌。

(喻词“变成”, 本体是“手指头”, 喻体是“大熊掌”。

中考语文修辞手法知识讲解:常用的八种修辞手法解析

中考语文修辞手法知识讲解:常用的八种修辞手法解析

中考语文修辞手法知识讲解:常用的八种修辞手法解析中考语文修辞手法知识讲解:常用的八种修辞手法解析1.比喻:用具体常见的事物、情境或道理来比方抽象、生疏的事物、情境或道理的修辞方法。

【作用】:可使语言形象、生动,把抽象的事理具体化,形象化。

【例句】: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作用分析】:以虹的形状比喻石拱桥的桥洞,形象生动地写出石拱桥形式优美的特点,引起人们美的联想。

2.拟人:拟物为人,把事物人格化,将它写成和人一样有感情、有行为的修辞方法。

【作用】:增强语言亲切感、形象性,使读者感到栩栩如生,往往有十分鲜明的情感色彩。

【例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作用分析】:用拟人的方法写出了春花艳丽、桃李争春的热闹景象,使读者感到亲切、形象。

3.夸张:运用丰富的想象,为了更突出、鲜明地勾画某一事物而对其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传神的扩大或缩小描述的修辞方法。

【作用】:可以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可以突出事物的特征或在增强读者对作者主观感情、态度和理解上起积极作用。

【例句】: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作用分析】:形象地写出了黄河封冻之快,突出了北国的严寒。

4.排比: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基本相同或相似、语气基本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句子或短语递相排列,用来表达相近或相关语意的修辞方法。

【作用】:便于把复杂的内容表达得比较集中、透彻、感情强烈,使气势贯通、流畅,使形式整齐,音节响亮。

【例句】:他不能抬头,不能睁眼,不能呼吸,不能迈步。

【作用分析】:具体描绘了祥子在暴风雨中拉车的感受,渲染了在恶劣的环境下祥子的痛苦、无奈,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5.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内容关联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的修辞方法。

【作用】:从形式上看句式整齐,增强语言的形式美;从内容上看,凝练集中,概括力强,加强了语意的相反相成,也使音韵和谐,节奏鲜明,读来琅琅上口,意义严谨而又富有表现力。

中考必考的八种修辞手法常见的修辞手法有以下八种

中考必考的八种修辞手法常见的修辞手法有以下八种

中考必考的八种修辞手法常见的修辞手法有以下八种:1.比喻:用具体常见的事物、情境或道理来比方抽象、生疏的事物、情境或道理的修辞方法。

【作用】:可使语言形象、生动,把抽象的事理具体化,形象化。

【例句】: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作用分析】:以虹的形状比喻石拱桥的桥洞,形象生动地写出石拱桥形式优美的特点,引起人们美的联想。

2.拟人:拟物为人,把事物人格化,将它写成和人一样有感情、有行为的修辞方法。

【作用】:增强语言亲切感、形象性,使读者感到栩栩如生,往往有十分鲜明的情感色彩。

【例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作用分析】:用拟人的方法写出了春花艳丽、桃李争春的热闹景象,使读者感到亲切、形象。

3.夸张:运用丰富的想象,为了更突出、鲜明地勾画某一事物而对其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传神的扩大或缩小描述的修辞方法。

【作用】:可以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可以突出事物的特征或在增强读者对作者主观感情、态度和理解上起积极作用。

【例句】: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作用分析】:形象地写出了黄河封冻之快,突出了北国的严寒。

4.排比: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基本相同或相似、语气基本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句子或短语递相排列,用来表达相近或相关语意的修辞方法。

【作用】:便于把复杂的内容表达得比较集中、透彻、感情强烈,使气势贯通、流畅,使形式整齐,音节响亮。

【例句】:他不能抬头,不能睁眼,不能呼吸,不能迈步。

【作用分析】:具体描绘了祥子在暴风雨中拉车的感受,渲染了在恶劣的环境下祥子的痛苦、无奈,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5.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内容关联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的修辞方法。

【作用】:从形式上看句式整齐,增强语言的形式美;从内容上看,凝练集中,概括力强,加强了语意的相反相成,也使音韵和谐,节奏鲜明,读来琅琅上口,意义严谨而又富有表现力。

【例句】:(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精品推荐】中考语文总复习——常见修辞方法 知识讲解(含答案)

【精品推荐】中考语文总复习——常见修辞方法  知识讲解(含答案)

中考总复习——常见修辞方法责编:高菲考点透视《新课程标准》对常见修辞方法的要求是: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是常见的修辞方法。

复习时我们要注意提高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些常见修辞方法的能力。

这种能力既包括正确辨析具体语句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并能分析其特有的表达效果的能力,也包括正确使用修辞手法的能力。

修辞部分的复习,应注意与实际语言运用相结合。

在阅读中,要结合具体内容,体会他们的表达效果:比喻、拟人、夸张,具有生动的描绘性,产生形象美;对偶、排比产生结构美;设问、反问,借助语调、语势,分别产生引人注意、激发情感的作用。

在写作时,要运用这些修辞方法,追求最佳的表达效果。

知识讲解常用修辞方法及其作用一、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

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

作用: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用在议论文中,能使抽象道理变得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最常用的还是生动形象。

二、借代。

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

借代的种类:1.特征代本体。

例如:大胡子...凶神恶煞地吼叫着。

2.具体代抽象。

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3.专名代泛称。

例如: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4.人名代著作。

例如:我们要多读点鲁迅..。

作用:能起到突出形象,使之具体、生动的效果。

三、夸张。

夸张指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

夸张的几种形式:1.扩大夸张。

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缩小夸张。

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3.超前夸张。

例如: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

作用: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

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2023年语文中考专题复习—— 修辞与仿写 课件(共18张PPT)

2023年语文中考专题复习—— 修辞与仿写  课件(共18张PPT)
读之中。关于“仿写句子”的考查有与字音字形、名著阅读、综合性 学习、现代文阅读等综合考查的可能。对联补写(拟写)是该考点的考 查热点。
2 数据链接 真题试做
一、 核心素养·审美创造 下面是河北省园博园中的四块广告牌,请从中 选出一则你最喜欢的公益广告词,并说明理由。(3分)
我选
中的广告词,理由是:
……的情感;或阐述 了……的哲理),语
地排列起来,给人音节匀 物的两个方面,互为补充、衬托。 言凝练,句式整齐,
称、音律和谐的美感。
音韵和谐,富有节奏
感和音乐美。
对偶(对仗)就是“对
对子”,它把字数相等、
对偶
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 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成对
地排列起来,给人音节匀
称、音律和谐的美感。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 牛。

示例一:甲 示列二:乙 示例三:丙 示例四:丁
用词典雅,而且押韵,富有文化气息,具有良好的宣传效果。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读来朗朗上口。 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提示人们要爱惜花草树木。 用平实的语言提示我们要珍爱环境,浅显易懂,明白晓畅。
二、(2013·河北中考)从《西游记》中选取一个人物及其相关故事,根 据下面的例句仿写句子。(2分)
前后呼应是指如果被仿句前面的句子与后面的句子在语意上存在相互 联系、相互对应的关系,那么仿句也要在语意上体现这种相互联系、相互 对应的关系。 (2)句式要统一。 句式,即句子的结构形式。句式要统一,是指仿句与被仿句的结构要一致
仿写前仔细观察整体和局部。有时要仿写的是一个短语,那就要首先考虑 到短语结构一致,如例句是主谓结构,仿写语句也应如此。 (3)修辞手法要相同。 修辞手法要相同是指仿句和被仿句所用的修辞手法要完全相同。仿写前 要仔细审视,看被仿句运用了哪种或哪几种修辞手法。 (4)字数要相等或大致相等。 仿句的字数与被仿句的字数应尽量相等,对联、标语等则必须相等。 此外,仿写完成后,还需验证。尤其要验证仿写的句子是否有语病。

中考专题复习修辞方法

中考专题复习修辞方法

中考专题复习修辞方法在中考语文的复习中,修辞方法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掌握好修辞方法,不仅能够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帮助我们在阅读和写作中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系统地复习一下中考常见的修辞方法。

一、比喻比喻是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

比喻一般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组成。

比喻的作用主要有:使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例如:“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在这个句子中,把“春天”比作“小姑娘”,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的美丽和活力。

在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两类事物。

2、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二、拟人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拟人的作用是赋予事物人的情感、动作,使事物更加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

比如:“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这里把鸟儿“高兴”“呼朋引伴”“卖弄”等人类的行为赋予鸟儿,生动地展现了鸟儿的活泼欢快。

三、夸张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

夸张可以分为扩大夸张、缩小夸张和超前夸张。

扩大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的夸张形式。

例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的夸张形式。

比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超前夸张: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

例如:“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

’”夸张的作用是突出事物的本质,加强作者的某种感情,烘托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

四、排比排比是把三个或以上结构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排比的作用在于增强语势,提高表达效果,使文章更有节奏感,更能突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拟
1.定义: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 的修辞方法。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 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 写(拟物)等几种形式。事实上,前一种形式 是把事物“人化”,后两种形式则是把人“ 物化”或“把甲物乙物化”。
2.种类:拟人、拟物
判断下列比拟句的种类:
①他骄傲自满,取得一点成绩,尾巴就翘得天
3.作用: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使层次 分明,结构紧凑;加强语气,突出作者某种 情感。
反问
1.定义:反问又称反诘、诘问。用疑问形式 表达确定的意思。
2.特点: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 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 肯定。 3.例如:
①我呢,难道没有该责备的地方么? ②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4.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 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语言的气势和 说服力。
⑶借喻:不出现本体和比喻词,直接叙述喻体 。典型形式是“甲代乙”。 例如:①秋风阵阵地吹,折扇形的黄叶落得满 地都是。风把地上的黄叶吹起来,我们拍手叫 道:“一群黄蝴蝶飞起来了!” ②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4.作用: (1)说理浅显易懂,使人容易接受。 (2)借其他类似事物揭示事物的本质,令人
D 4.对下列公益广告运用修辞方法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说好普通话,走遍神州都不怕。(“推广普通话”公 益广告)
理解: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突出了学好普通话的益处。
B.别踩,我怕疼。(“爱护草坪”公益广告)
理解: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表现小草的娇嫩柔弱、惹人喜爱。
C.为何血浓于水?因为爱在其中。(“无偿献血”公益广 告)
理解:这句话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强调了这棵大树所经受的种 种磨难,表现了它的坚韧和顽强。
B.石间细流脉脉,如线如缕;林中碧波闪闪,如锦如缎。
理解: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水的绵长轻柔和汹涌澎湃的特点,同时又使表意凝练,音韵和谐
C.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 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3.分类:明喻、暗喻、借喻。
⑴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 “像、似、若、仿佛、犹如、宛如、像…… 一样、仿佛……似的,恰似”等连接。
常见形式是“甲像乙”。 例如:①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②优美短小的散文,如一盏醇酒,似一曲清歌。
⑵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 是、变成、构成了”等连接。 典型形式是:“甲变成乙。” 例如:①广场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纪念 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冈。 ②在此刻,长街静穆,万民伫立/一颗心—— 一片翻腾的的大海/一双眼——一道冲决的大 堤。
(10)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设问
(11)徜徉在故事的海洋里,陶渊明的悠然遐
思,李太白的潇洒飘逸,杜子美的济世情怀,
岑加州的边塞放歌,无不让人荡气回肠。排比
(12)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
类自掘的陷阱呢? 反问
A 2.对下面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
的一项是( ) 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②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 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③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 天上。 ④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 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5.全篇笔锋自然流畅,语言亲切活泼 ,抒情 色彩极 为浓重 ,容易 打动读 者感染 读者, 读后能 给人以 启迪与 思考。

6.童 年 生 活 , 是无 忧无虑 ,天真 烂漫的 时光, 对它的 描摹更 能激起 学生的 共鸣, 相似年 纪发生 的事情 也会更 具说服 力,更 能使学 生体会 作者丰 富的情 感,能 引导学 生健康 的成长 。
对偶
1.定义: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或基本相 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 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2.种类: (1)正对。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 补、相衬的对偶形式。 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 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反对。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 形式。 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A、①对偶 ②排比 ③ 拟人 ④反语 B、①排比 ②夸张 ③拟人 ④比喻 C、①排比 ②对偶 ③反问 ④反语 D、①夸张 ②对偶 ③反问 ④排比
A 3.下列句中,判断修辞手法及作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 ,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比 喻,生动形象写出了杨二嫂的体型,突出了“瘦”。) B.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运用比喻 、对偶、拟人,赋予寂静的大自然以旺盛的生命力,突 出了无畏的气概和敢于斗争的精神。) C.胡老爹方才这个嘴巴打的亲切,少顷范老爷洗脸,还 要洗下半盆猪油来!( 夸张,活画出该邻居讨好范进的 小市民嘴脸,揭示了胡屠户对没中举人前的范进极少帮 衬的嫌贫爱富的本质。) D.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反复, 反映了“我”对处于贫困状态的于勒叔叔的深切同情和 对父母六亲不认的困惑、苦闷及不满。)
3.作用:反复咏叹,表达强烈的情感。整齐 有序,又回环起伏,充满节奏感和韵律美。
设问
1.定义: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 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2.例句:①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 物质基础。
②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 。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 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著一种未了 的责任。
排比
1.定义: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 内容密切相关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叫排比。
2.例句: (1)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
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 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 美丽和宽广。
(2)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 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 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比拟是仿照“拟体”(被模拟的事物)的特 征模写本体。重点在“拟”;比喻是用喻体比 方本体,重点在“喻”。
4.比拟的作用: ①感情色彩鲜明; ②描绘形象生动; ③表意更加丰富。
夸张
1.定义: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对事物的 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 缩小的方法叫夸张。 2.种类: ⑴扩大夸张。故意把事物说的“大、多、 高、深、强”等的夸张形式。 例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3)排比含有反复的词语,对偶则要求 尽量避免字面上的重复现象。
反复
1.定义: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 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
2.种类: (1)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 例句: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2)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例句: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 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
理解: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体现了老城舒适温暖的特点 ,强调了春天的老城带给人们的内心感受。
D.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理解: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草破土萌发 的情态,突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再见

1.本文为我们讲述了一位老人收养弃 婴的感 人故事 。本课 的教学 旨在引 导学生 关注自 己的生 活实际 ,去真 切地感 悟这种 人间真 情,并 让学生 体会爱 的伟大 ,从而 也能奉 献爱心 。
样高。
拟物
②风雨能摧残樱花,但是顶风冒雪,樱花不是
也能舒展笑脸么? 拟人
③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拟人
④指导员讲得真来劲儿,嘎子竖起耳朵听。
拟物
⑤还有一问,是:“公理”几块钱一斤?
拟物
3.比拟与比喻的主要区别是: 比拟意在“拟此为彼”,彼此交融,常常
体现在动词上,而拟体始终不出现;比喻意在 “以此喻彼”,彼此是两个不同的事物,常常 体现在名词和名词短语上,喻体必不可少。
其它修辞
1.修辞手法一共有六十三大类,七十 八小类。 2.其它修辞方法:借代、白描、衬 托、顶真、对比、反语、互文、双 关、用典、引用、象征、通感……
综合练习
1.判断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
(1)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
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比喻
(2)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
更加清楚明白。 (3)使语言形象生动,突出特点。
5.注意: 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否则,就不是比喻。一个句子是不是比 喻,不能单看比喻词。 下面几例不是比喻句:
⑴他的性格像母亲。-----同类事物做比较
⑵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表示猜测
⑶不要带着思想包袱去工作。-----词的比喻义
⑵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实说的“小、 少、低、浅、弱”等的夸张手法。 例如:乌蒙磅礴走泥丸。
⑶超前夸张。用事物的将来可能出现的结果 来形容这种事物现在的状态,或把事物将来 的状态提到现在的状态之前的夸张手法。 例如:①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翠绿的麦 田,就都嗅出白面包子的香气来了。”
②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3.作用: 鲜明地表达作者对事物的情感和态
度,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烘托气氛, 增强感染力,增强语言生动性。
4.运用时注意问题: ⑴夸张不是浮夸,必须合乎情理,不能脱离 生活的基础和依据。 ⑵夸张和真实要有一定的距离。否则就分不 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 ⑶夸张要注意应用的场合。严肃的汇告 、 报告,科技说明文,说理文章等文体,不宜 使用夸张的修辞。

2.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生活实际,去 真切地 感悟这 种人间 真情, 并让学 生体会 爱的伟 大,从 而也能 奉献爱 心。

3.该组散文诗短小精巧,富含诗意哲 理,把 纷繁的 事物经 过高度 浓缩, 使之呈 现出简 洁美, 给人以 启迪, 令人从 中品味 出诗意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