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三化学试题及答案
2024年人教版高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4年人教版化学高三上学期期末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哪种物质在水溶液中不会电离产生H⁺离子?A. HClB. CH₃COOHC. NaOHD. H₂SO₄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物的是()A、水B、氯化钠C、硫酸钠D、硫酸3、根据质子理论,下列物质既能作为酸又能作为碱的是:A、NaOHB、HClC、H2OD、NaCl4、下列关于化学键类型的说法错误的是()A. 离子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B. 分子间作用力可分为范德华力和氢键C. 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共价键D. 金属晶体中存在自由电子5、下列哪种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够完全电离产生Cl-离子?A. 氯化银 (AgCl)B. 氯化氢 (HCl)C. 氯化铜 (CuCl2)D. 氯化铝 (AlCl3)6、下列物质中,具有最高正价的是:A、氧气(O2)B、氯气(Cl2)C、氢气(H2)D、氮气(N2)7、在25℃下,下列叙述中哪一个描述了水的离子积(Kw)?A、Kw = 1.0 × 10^-14,因为水不会发生电离。
B、Kw = 1.0 × 10^-7,因为这是弱电解质的离解度。
C、Kw = 1.0 × 10^-14,因为水的离解是微弱的,但完全离解的产物会相互作用。
D、Kw = 1.0 × 10^-22,因为水是极性分子。
8、下列反应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2H2 + O2 = 2H2OB. 2HCl + Zn = ZnCl2 + H2↑C. 4Fe + 3O2 = 2Fe2O3D. 2KClO3 = 2KCl + 3O2↑9、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成正比,与温度无关。
B、反应速率越快,反应物的转化率就越高。
C、在相同条件下,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D、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摩尔比成正比。
高三化学高中化学人教版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化学高中化学人教版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生活中常用的食物储存方法中,所加物质不与氧气反应的是A.A B.B C.C D.D【答案】A【解析】A. 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与氧气不反应,A正确;B.酚羟基易被氧气氧化,B错误;C. SO2具有还原性,能被氧气氧化,C错误;D.铁是活泼的金属,易被氧气氧化,D错误,答案选A。
2.化学是你,化学是我,化学深入我们生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材纤维和土豆淀粉遇碘水均显蓝色B.食用花生油和鸡蛋清都能发生水解反应C.包装用材料聚乙烯和聚氯乙烯都属于烃D.PX项目的主要产品对二甲苯属于饱和烃【答案】B【解析】A.遇碘水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而木材纤维的成分不是淀粉,因此不能遇碘水变蓝色,A错误;B.食用花生油属于油脂,含有酯基,能发生水解;鸡蛋清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能水解生成氨基酸,B正确;C.烃指的是只含有C、H两种元素的有机物,而聚氯乙烯中还含有Cl元素,因此属于烃的衍生物,C错误;D.对二甲苯中含有苯环,是不饱和烃,D错误。
故答案B。
【考点】考查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和分类。
3.将2.7g铝溶解于100mL3mol•L-1NaOH溶液中,然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400mL1mol•L-1的盐酸,最后可得沉淀的质量是( )A.2.7g B.5.2g C.7.8g D.10g【答案】B【解析】2.7铝的物质的量=2.7g÷27g/mol=0.1mol,NaOH的物质的量=0.1L×3mol/L=0.3mol,2 Al+2 NaOH+2H2O=2NaAlO2+3H2↑,2 2 20.1mol 0.1mol 0.1mol生成NaAlO2为0.2mol,溶解金属铝后剩余的氢氧化钠是:0.3mol-0.1mol=0.2mol,再加入盐酸,先是和氢氧化钠反应,则:NaOH+HCl=NaCl+H2O0.2mol 0.2mol中和NaOH后剩余HCl为0.4L×1mol/L-0.2mol=0.2mol,然后剩余的盐酸发生反应:H2O+NaAlO2+HCl=NaCl+Al(OH)3↓0.1mol 0.1mol 0.1mol还会剩余HCl为0.2mol-0.1mol=0.1mol,最后的反应是:3HCl+Al(OH)3=AlCl3+3H2O3 10.1 0.1mol/3最后可得沉淀氢氧化铝的质量是(0.1mol-0.1mol/3)×78g/mol=5.2g,故选B。
化学人教版试题及答案

化学人教版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 氧气B. 氮气C. 空气D. 二氧化碳2. 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定律指的是()。
A.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B.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C. 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D. A、B、C三项都正确3. 以下化合物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 硫酸B. 蔗糖C. 氢氧化钠D. 氯化钠4. 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特点不包括()。
A. 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个B. 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较大C. 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多于4个D. 金属元素的原子通常具有较高的电负性5. 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B. 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二氧化碳C. 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氧气D. 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氢气6. 以下物质中,属于碱的是()。
A. 氢氧化钠B. 硫酸C. 盐酸D. 碳酸钠7. 根据化学平衡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B. 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C. 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D. 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正反应速率小于逆反应速率8. 以下物质中,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
A. 甲烷B. 二氧化碳C. 碳酸钠D. 硫酸9.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氧化剂在反应中被还原B. 还原剂在反应中被氧化C. 氧化剂在反应中被氧化D. 还原剂在反应中被还原10. 以下物质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
A. 铁B. 碳C. 硫D. 钠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元素周期表中,第IA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
2. 一个水分子由______个氢原子和______个氧原子组成。
3. 根据化学式,硫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
4. 金属元素通常具有______价态,而非金属元素通常具有______价态。
2024年人教版高三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及解答参考

2024年人教版化学高三上学期期中模拟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A. 正丁烷和异丁烷B. 2-氯丙烷和1-氯丙烷C. 乙醇和甲醚D. 1,2-二氯乙烷和1,1-二氯乙烷2、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速率越快,反应程度越大B. 反应速率越慢,反应放出的热量越多C. 反应速率与反应的活化能成正比D. 在相同条件下,不同反应的反应速率相同3、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反应速率越快,反应时间越短B、浓度越大,反应速率一定越快C、温度越高,反应速率一定越快D、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越小,反应速率越快4、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共价键是由两个非金属原子共用一对电子形成的。
B、离子键是由金属原子和非金属原子之间的电荷相互吸引形成的。
C、金属键是由金属原子中的自由电子和金属离子之间的电荷相互吸引形成的。
D、氢键是由氢原子和氮、氧、氟等原子之间的电荷相互吸引形成的。
5、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叙述正确的是()A. 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无关B. 在相同条件下,所有化学反应的速率都相同C. 增大压强,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加快D. 增大反应物浓度,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加快6、下列关于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元素周期表中,同一主族元素原子半径从上到下逐渐减小B. 同一周期内,元素的金属性从左到右逐渐增强C. 原子的电子层数与其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周期数相等D. 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内,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从左到右逐渐减小7、下列有关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Cl > S > P > SiB、电负性:F < O < NC、第一电离能:He < Ne < ArD、电子亲和能:Cl < Br < I8、下列关于化学键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所有金属元素都能形成金属键B、共价键的形成一定伴随着电子的转移C、离子键的形成是由于电子从电负性较小的原子转移到电负性较大的原子D、非极性共价键的形成是由于两个原子共享相同数量的电子9、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主族相邻元素原子序数之差可能为8、18或32。
人教版高三化学试题及答案

高三化学试题及答案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高三化学试题宝鸡铁一中 曹平慧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3O 气体含有×1023个3O 分子B.常温常压下,46g 2NO 气体含有×1023个2NO 分子21CuCl L mol -•溶液中含有×1023个+2CuD.标准状况下,含有×1023个H 2O 分子8.有五瓶溶液分别是:①NaOH L mol mL 160.010-•溶液 ②42150.020SO H L mol mL -•溶液 ③HCl L mol mL 140.030-•溶液 ④HAc L mol mL 130.040-•溶液 ⑤120.050-•L mol mL 蔗糖溶液.以上各瓶溶液所含离子、分子总数的大小顺序是A. ①>②>③>④>⑤B. ②>①>③>④>⑤B. C. ②>③>④>①>⑤ D. ⑤>④>③>②>①9.C t o 时,将100g 某物质A 的溶液蒸发掉10g 水,恢复至C t o ,析出晶体;再蒸发掉10g 水,恢复至C t o ,析出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C t o 时原溶液是饱和溶液B. C t o 时A 的溶解度为75gC. 若A 是4CuSO ,则晶体中含水D. 原溶液中A 的质量分数为40%10.已知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越大时,某溶液的密度越大,将90%和10%的两种42SO H 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的质量分数为A.大于50%B.等于50%C.小于50%D.无法确定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直径介于1nm ~10nm 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B.电泳现象可证明胶体属于电解质溶液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与胶体D.胶体粒子很小,可以透过半透膜12.为了将淀粉和KI 分离,把混合物装入半透膜袋中,将袋侵入烧杯的蒸馏水中,过一段时间后进行实验,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A.取杯中袋外溶液,加3AgNO 溶液有黄色沉淀B. 取杯中袋外溶液,做焰色反应呈紫色C.取杯中袋内溶液,加淀粉溶液变蓝色D. 取杯中袋内溶液,加碘水变蓝色1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铝片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OH Al 2=↑+-22H AlO B.硫酸镁溶液跟氢氧化钡溶液反应:+-+224Ba SO =↓4BaSOC.碳酸钙跟醋酸反应:COOH CH CaCO 332+=↑+++-+22322CO O H COO CH CaD.铜片跟稀硝酸反应:+-++H NO Cu 43=O H NO Cu 222+↑++二、非选择题27.我国化学家侯德榜改革国外的纯碱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可简要表示如下:1上述生产纯碱的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副产品的一种用途为________________.2沉淀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上述流程中X 物质的分子式___________.4使原料氯化钠的利用率从70%提高到90%以上,主要是设计了________填上述流程中的编号的循环.从沉淀池中取出沉淀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5为检验产品碳酸钠中是否有氯化钠,可取少量试样溶于水后,再滴加________________.6向母液中通氨气,加入细小食盐颗粒,冷却析出副产品,通氨气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a.增大+4NH 的浓度,使Cl NH 4更多地析出b.使3NaHCO 更多地析出Cl NH 4c.使3NaHCO 转化为32CO Na 提高析出的纯度28.将的镁、铝混合物溶于100mL2mol/L 42SO H 溶液中,然后再滴加1mol/L NaOH 溶液.请回答:1若在滴加NaOH 溶液的过程中,沉淀质量m 随加入NaOH 溶液的体积V 变化如图所示.当1V =160mL 时,则金属粉末中nMg=__________mol,2V =________mL. 2若在滴加NaOH 溶液的过程中,欲使+2Mg 、+3Al 刚好沉淀完全,则滴入NaOH 溶液的体积V NaOH __________mL.3若混合物仍为,其中Mg 粉的物质的量分数为a,用100mL2mol/L 的硫酸溶解此混合物后,再加入450mL1mol/L 的NaOH 溶液,所得沉淀中无3)(OH Al .满足此条件的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29.铁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可用下式表示: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Fe 与过量稀硫酸反应可以制取4FeSO .若用反应所得的酸性溶液,实现上述①的转化,要求产物纯净.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选填序号;2.Cl a Fe b . 3.HNO c 22.O H d2上述转化得到的硫酸铁可用于电化浸出黄铜矿精矿工艺.精矿在阳极浸出的反应比较复杂,其中有一主要反应:S Fe Cu Fe CuFeS 2542232++=++++.2CuFeS 中S 为-2价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选填序号;a.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黄铜矿属于合金b.反应中,所有铁元素均被还原c.反应中,2CuFeS 即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d.当转移1mol 电子时,有46g 2CuFeS 参加反应3下述反应中,若4FeSO 和2O 的系数比为2:1,试配平下列方程式:4高铁酸钾42FeO K 是种新型、高效的绿色水处理剂,在水中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铁胶体.高铁酸钾作为水处理剂发挥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B 、C 、D 都是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 、B 、C 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副产物已略去.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若D 为强氧化性单质,则A 可能是________填序号.S a . 2.N b Na c . Mg d . Al e .2若D 为用途最广的金属单质,向C 的溶液中滴加3AgNO 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B 的化学式为________;C 溶液在贮存时应加入少量的D,理由是________;检验B 溶液中金属元素的试剂是_________,写出检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3若D 为强电解质,A 和C 在溶液中反应生成的B 是白色絮状沉淀,则B 的化学式________.A 和C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化学答案:。
2021高三化学人教版:晶体结构与性质含答案

②气态物质冷却不经液态直接凝固(凝华)。
③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2.晶胞(1)概念:描述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
(2)晶体中晶胞的排列——无隙并置。
①无隙:相邻晶胞之间没有任何间隙;②并置:所有晶胞平行排列、取向相同。
(3)一般形状为平行六面体。
(4)晶胞中粒子数目的计算——均摊法晶胞任意位置上的一个粒子如果是被n个晶胞所共有、那么、每个晶胞对这个粒子分得的份额就是1 n 。
长方体(包括立方体)晶胞中不同位置的粒子数的计算命题点1晶胞中粒子数与晶体化学式的确定1.如图所示是某原子晶体A空间结构中的一个单元、A与某物质B反应生成C、其实质是每个A—A键中插入一个B原子、则C物质的化学式为 ( )A.AB B.A5B4C.AB2D.A2B5C [根据结构、可知、在晶体C中、每个A连有4个B、每个B连有2个A、故C中A∶B=1∶2、故C的化学式为AB2。
]2.某Fe x N y的晶胞如图1所示、Cu可以完全替代该晶体中a位置Fe或者b位置Fe、⎩⎪⎨⎪⎧①A周围有4个B ,B 周围有12个A②A周围有2个C ,C 周围有6个A ③B周围有6个D ,D 周围有2个B ④B周围有8个C ,C 周围有8个B ⑤C周围有12个D ,D 周围有4个C ⑥A周围有4个D ,D 周围有4个A命题点2 晶体密度、晶胞参数和空间利用率的计算 5.(20xx·全国卷Ⅰ、节选)图(a)是MgCu 2的拉维斯结构、Mg 以金刚石方式堆积、八面体空隙和半数的四面体空隙中、填入以四面体方式排列的Cu 。
图(b)是沿立方格子对角面取得的截图。
可见、Cu 原子之间最短距离x =________pm 、Mg 原子之间最短距离y =________pm 。
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 、则MgCu 2的密度是________g·cm -3(列出计算表达式)。
5.石墨晶体——混合型晶体(1)石墨层状晶体中、层与层之间的作用是范德华力。
江苏省镇江市2024届高三3月月测化学试题试卷(人教版)含解析

江苏省镇江市2024届高三3月月测化学试题试卷(人教版)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炼铁、炼钢过程中,先被氧化后被还原的元素是()A.炼铁过程中的铁元素B.炼铁过程中的氧元素C.炼铁过程中的碳元素D.炼钢过程中的铁元素2、下列各表述与示意图一致的是A.25℃时,用0.1mol·L-1盐酸滴定20mL 0.1mol·L-1NaOH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酸体积的变化B.10mL 0.01mol·L-1 KMnO4酸性溶液与过量的0.1mol·L-1 H2C2O4溶液混合时,n(Mn2-)随时间的变化C.曲线表示反应2SO2(g)+O2(g) 2SO3(g) △H<0 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的变化D.a、b曲线分别表示反应CH2=CH2(g)+H2(g)→CH3CH3(g) △H<0使用和未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3、通过加入适量乙酸钠,设计成微生物电池可以将废水中的氯苯转化为苯而除去,其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b极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B.一段时间后b极区电解液的pH减小C.H+由a极穿过质子交换膜到达b极D.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e-=Cl-+4、下图为某有机物的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物质的名称为甲基丙烷B.该模型为球棍模型C.该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共面D.一定条件下,可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5、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疫苗因未冷藏储运而失效,与蛋白质变性有关B.天然气既是高效清洁的化石燃料,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C.“中国天眼”的镜片材料为SiC,属于新型有机非金属材料D.港珠澳大桥水下钢柱镶铝块防腐的方法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6、干电池模拟实验装置如图。
人教版化学高考试卷与参考答案(2024年)

2024年人教版化学高考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碱的是:A、氢氧化钠B、硫化氢C、苛性钾D、氨水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A. 氧气(O2)和臭氧(O3)B. 氯化氢(HCl)和氯化氢酸(HCl)C. 氢气(H2)和水(H2O)D. 氮气(N2)和二氧化氮(NO2)3、在实验室中,下列哪种方法能有效地从氯化钠溶液中去除少量的硫酸钠杂质?A. 加入适量的硝酸钡溶液后过滤B. 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后过滤C. 加热蒸发溶剂D. 通过活性炭吸附4、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聚乙烯B、淀粉C、甲烷D、蛋白质5、对于以下化学反应方程式,哪一项属于置换反应?A.(2H2O2→2H2O+O2↑)B.(Zn+H2SO4→ZnSO4+H2↑)C.(CaCO3+2HCl→CaCl2+H2O+CO2↑)D.(2KClO3→2KCl+3O2↑)6、下列哪种物质不具有酸性?A. 硫酸氢钠 (NaHSO4)B. 硼酸 (B(OH)3)C. 氯化氢 (HCl)D. 磷酸 (H3PO4)7、下列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 氯化钠(NaCl)B. 氢氧化钠(NaOH)C. 硫酸(H2SO4)D. 醋酸(CH3COOH)8、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A. MgB. AlC. CuD. Fe9、下列物质中,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A. 乙烷和丙烷B. 乙醇和乙醛C. 甲苯和苯甲醇D. 乙烯和丙烯10、下列关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在任何浓度的NaCl溶液中,[c(Na+)=c(Cl−)]B. 在任何温度下,[c(H+)⋅c(OH−)=1×10−14]C. 在任何浓度的醋酸溶液中,[c(CH3COO−)>c(H+)]D. 在任何温度下,水溶液中[c(H+)=c(OH−)]11、下列哪个物质在常温常压下为液态?A. 氢气(H2)B. 氧气(O2)C. 氯化氢(HCl)D. 二氧化碳(CO2)12、下列关于原子结构叙述正确的是()A. 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中子数B. 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泡利不相容原理C. 同位素的原子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D.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价电子数13、关于化学平衡常数K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增加反应物浓度会使得平衡常数K增大B. 升高温度一定会使平衡常数K减小C. K值越大,说明正向反应进行得越彻底D. 平衡常数K只与温度有关,不受压强影响14、在一定条件下,下列反应中属于可逆反应的是()A. 2H2 + O2 = 2H2O(点燃)B. CaCO3 = CaO + CO2↑(加热)C. H2O2 = H2O + O2↑(MnO2催化)D. 2SO2 + O2 = 2SO3(催化剂)15、下列物质的分类组合正确的是()A. 盐酸——酸,氯化钡——盐,纯碱——碱B. 氢氧化铁胶体——胶体,氯化银——分子晶体,氨气——非电解质C. 硫酸铜——盐,碳酸钠——酸式盐,水——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D. 碳酸氢铵——强电解质,苛性钠——强碱,二氧化硫——酸性氧化物16、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金属腐蚀类型的是()A. 电化学腐蚀B. 化学腐蚀C. 生物腐蚀D. 热腐蚀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题目:某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C5H10,其可能的结构有几种?请列举所有可能的结构,并说明判断的依据。
2021高三化学人教版:原子结构与性质含答案

能层 K L M N …… 能级 1s 2s 、2p 3s 、3p 、3d 4s 、4p 、4d 、4f…… 原子轨 道数目 1 1+3=4 1+3+5=91+3+5 +7=16 …… 最多容纳 电子数目281832……2.原子轨道的形状、数目及能量关系 (1)轨道形状⎩⎨⎧s 电子的原子轨道呈球形对称p 电子的原子轨道呈哑铃形(2)s 、p 、d 、f 能级上原子轨道数目依次为1、3、5、7、其中n p x 、n p y 、n p z 三个原子轨道在三维空间相互垂直、各能级的原子轨道半径随能层数(n )的增大而增大。
(3)能量关系错误! 3.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1)能量最低原理: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简称能量最低原理。
构造原理:原子的核外电子在填充原子轨道时、随着原子核电荷数的递增、原子核每增加一个质子、原子核外便增加一个电子、这个电子大多是按着能级的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依次填充的、填满一个能级再填一个新能级、这种规律称为构造原理。
其填充能级顺序为1s →2s →2p →3s →3p →4s →3d →4p →5s →4d →5p →6s →4f →5d →6p →7s →5f →6d →7p ……、总之:填充顺序为n s →(n -2)f →(n -1)d →n p 。
(2)泡利原理:在一个原子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2个电子、且它们的自旋状态相反。
如2s 的2个电子可表示为、不可表示为。
(3)洪特规则: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时、基态原子中的电子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状态相同。
如2p3的电子排布图为、不能表示为或。
特例:当能量相同的原子轨道在全充满(p6、d10、f14)、半充满(p3、d5、f7)和全空(p0、d0、f0)状态时、体系的能量最低。
如24Cr的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4s1、而不是1s22s22p63s23p63d44s2。
高三化学试题及答案人教版

高三化学试题及答案人教版高三化学试题及答案(人教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元素周期表,下列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A. 钠(Na)B. 镁(Mg)C. 铝(Al)D. 硅(Si)2. 化学反应中,下列哪种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A. 铁与氧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B. 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C. 碳酸钙受热分解D. 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3. 根据化学平衡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 升高温度,平衡一定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C. 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 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平衡状态4. 下列化合物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A. 氯化钠(NaCl)B. 氧化镁(MgO)C. 硫酸(H2SO4)D. 氢氧化钠(NaOH)5. 根据电离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强酸在水中完全电离B. 弱酸在水中部分电离C. 强碱在水中完全电离D. 所有盐类都在水中完全电离6. 根据酸碱中和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B. 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C. 酸和碱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D. 中和反应不一定生成盐和水7. 根据有机化学知识,下列化合物属于芳香烃的是:A. 甲烷(CH4)B. 乙烯(C2H4)C. 乙炔(C2H2)D. 苯(C6H6)8. 根据物质的量浓度计算,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 1L 0.1mol/L的硫酸溶液中,硫酸的物质的量为0.1molB. 1L 0.1mol/L的硫酸溶液中,硫酸的质量为0.1gC. 1L 0.1mol/L的硫酸溶液中,硫酸的质量为98gD. 1L 0.1mol/L的硫酸溶液中,硫酸的质量为1g9. 根据化学动力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成正比B. 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成反比C. 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无关D. 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取决于反应的级数10.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将浓硫酸稀释时,应将水倒入浓硫酸中B. 将浓硫酸稀释时,应将浓硫酸倒入水中C. 配制溶液时,应使用容量瓶定容D. 配制溶液时,应使用量筒定容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根据化学键理论,共价键和离子键的主要区别在于_________。
人教版化学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知识点增分训练(详细解析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一、选择题(共12小题)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一定不需要的仪器是()①蒸馏烧瓶②容量瓶③玻璃棒④量筒⑤烧杯.A.①③ B.②⑤ C.① D.④⑤分析: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步骤为:计算、称量或量取、稀释或溶解、冷却、转移、洗涤、定容、摇匀等,据此判断使用的仪器,然后判断选项中不需要仪器;注意蒸馏烧瓶一般由于蒸馏操作中.解答:解: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称量或量取时通常使用托盘天平或量筒、稀释或溶解时使用烧杯和玻璃棒、转移溶液使用容量瓶和玻璃棒、定容使用胶头滴管,所以选项中使用的仪器为:②容量瓶③玻璃棒④量筒⑤烧杯;配制过程中不会用到①蒸馏烧瓶,故选C.2.实验室中需要配制2mol/L的NaCl溶液950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是()A.950mL B.500mL C.1000mL D.任意规格分析:容量瓶在实验室中常见的规格有50mL、100mL、250mL、500mL、1000mL等,实验室中没有950mL规格的,所以在配制溶液时应该选取稍大的容量瓶.解答:解:容量瓶在实验室中常见的规格有50mL、100mL、250mL、500mL、1000mL等,配制950mL 的溶液,为减小误差,应该一次性配制完成,故应选用稍大于950mL,即选用1000mL容量瓶,故选C.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KOH溶液时,下列操作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的()A.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B.洗涤烧杯和玻璃棒的溶液未转入容量瓶中C.定容时观察液面俯视D.定容加水超过刻度线又吸出少量分析:分析操作对溶质的物质的量或对溶液的体积的影响,根据c=判断对溶液浓度的影响.解答:解:A、溶液配制需加水定容,容量瓶中有少量的蒸馏水,对所配溶液浓度无影响,故A正确;B、洗涤烧杯和玻棒的溶液未转入容量瓶中,移入容量瓶内氢氧化钾的质量减少,所配溶液浓度偏低,故B错误;C、定容时观察液面俯视,所配溶液体积偏小,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故C错误;D、定容加水超过刻度线,又吸出少量或导致吸出少量的溶质,所以溶质质量减小,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小,故D错误.故选A.4.有关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把1molNaCl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B.把0.1molNaCl投入1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线,充分振荡后,浓度为1mol/LC.把7.4gCa(OH)2放入烧杯并加水搅拌冷却,将溶液转移到100mL容量瓶,再加水至刻度线,浓度为1mol/LD.需要48mL0.1mol/L的Na2CO3溶液,应选用50mL容量瓶分析:A、把1molNaCl溶于水中配成1L溶液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B、不能在容量瓶内溶解氯化钠;C、未洗涤烧杯及玻璃棒,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小;D、没有48ml规格的容量瓶,故应选择大于48ml且相近规格的容量瓶.解答:解:A、1molNaCl溶于水中配成1L溶液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体积1L是指溶液的体积,不是溶剂的体积,故A错误;B、不能在容量瓶内溶解或稀释,故B错误;C、未洗涤烧杯及玻璃棒,移入容量瓶内氢氧化钙的质量减小,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小,故C错误;D、没有48ml规格的容量瓶,故应选择大于48ml且相近规格的容量瓶,太大的容量瓶会造成试剂浪费,故D正确.故选:D.5.实验室里需要480mL 0.100mol/L的NaOH溶液,现选取500mL容量瓶进行配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A.称取1.92gNaOH,加入480mL水B.称取1.92gNaOH,配成500mL溶液C.称取2.0gNaOH,配成500mL溶液D.称取2.0gNaOH,加入500mL水分析:欲配制480mL 0.1mol•L﹣1的NaOH溶液,需要配制500ml 0.1mol•L﹣1的NaOH溶液,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为0.5L×0.1mol•L﹣1=0.05mol,需称取NaOH的质量为0.05mol×40g/mol=2g,据此对各项进行判断.解答:解:由于实验室中没有480mL容量瓶,只能选用500mL容量瓶,即需要配制500ml 0.1mol•L ﹣1的NaOH溶液,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为:0.05mol×40g/mol=2g;加入500mL水,溶液的体积不是500mL,故选C.6.为达到预期的实验目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欲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ZnSO4溶液,将10gZnSO4.7H2O 溶解在90g水中B.欲制备Fe(OH)3胶体,向盛有沸水的烧杯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并长时间煮沸C.欲配制0.2mol/L的Na2CO3溶液950mL,需要称量Na2CO3固体21.2gD.欲配制0.1mol/L的NaOH溶液,将4.0g NaOH溶解于lL水中分析:A.10gZnSO4.7H2O中硫酸锌的质量小于10g;B.长时间煮沸导致产生沉淀;C.配制溶液应该是1000mL,称量碳酸钠固体质量=0.2mol/L×1L×106g/mol=21.2g;D.4.0gNaOH的物质的量==0.1mol,c=中V指溶液体积.解答:解:A.10gZnSO4.7H2O中硫酸锌的质量小于10g,所以配制溶液质量分数小于10%,故A错误;B.长时间煮沸导致胶体产生聚沉,从而导致生成沉淀而得不到胶体,故B错误;C.实验室没有950mL容量瓶,有1000mL容量瓶,所以配制溶液应该是1000mL,称量碳酸钠固体质量=0.2mol/L×1L×106g/mol=21.2g,故C正确;D.4.0gNaOH的物质的量==0.1mol,C=中V指溶液体积,欲配制0.1mol/L的NaOH溶液,将4.0g NaOH溶解于水中配制成1L溶液,故D错误;故选C.7.配制0.1mol/L的NaCl溶液,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是()A.称量时,右盘高,左盘低B.定容时俯视读取刻度C.原容量瓶洗净后未干燥D.定容时液面超过了刻度线分析:A、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天平左盘放药品,右盘放砝码;B、定容时俯视读取刻度,溶液的实际体积偏小;C、原容量瓶洗净后未干燥对实验结果无影响;D、定容时液面超过了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大;解答:解:根据c=和m=n×M进行判断:A、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天平左盘放药品,右盘放砝码,称量时,右盘高,左盘低,药品实际质量偏大,n偏大,则c偏大,故A不选;B、定容时俯视读取刻度,溶液的实际体积偏小,c偏大,故B不选;C、原容量瓶洗净后未干燥对实验结果无影响,故C不选;D、定容时液面超过了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大,c偏小,故D选.故选D.8.在室温条件下,如下方法配制溶液,其浓度正确的是()A.1mol Na2CO3固体溶于1L水中配成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B.40g NaOH固体溶于100g水,配成的溶液质量百分比浓度为40%C.22.4L氨气溶于水配成1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D.1mol NaCl固体溶于水配成1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分析:A.1mol Na2CO3固体溶于1L水中配成溶液,所得溶液体积不是1L;B.溶质质量为40g,而溶液质量为140g,溶质质量分数小于40%;C.没有告诉标况下,不能使用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D.根据物质的量浓度c=计算.解答:解:A.1mol Na2CO3固体溶于1L水中配成溶液,配制的溶液体积不是1L,则物质的量浓度不是1mol/L,故A错误;B.40g NaOH固体溶于100g水,溶液质量为140g,则溶液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0%<40%,故B错误;C.不是标况下,不能使用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22.4L氨气的物质的量,故C错误;D.1molaCl固体溶于水配成1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故D正确;故选D.9.实验室里需用道480mL0.1mol/L的硫酸铜溶液,以下配制溶液的操作正确的是()A.称取7.6g硫酸铜,加入500 mL的水B.称取8.0g硫酸铜,配成500mL溶液C.称取12.0g胆矾,配成500mL溶液D.称取12.5g胆矾,加入500mL水分析:需要480mL溶液,实际只能配置500mL,根据n=c×V计算溶质的物质的量,配制硫酸铜溶液可以用硫酸铜,也可以用胆矾,根据m=n×M计算各自质量,配制溶液时注意水的体积不等于溶液的体积.解答:解:需要480mL溶液,实际只能配置500mL,配制500mL 0.100mol•L﹣1的CuSO4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为:n=c×V=0.5L×0.100mol/L=0.0500mol,需要溶质的质量为:m(CuSO4)=0.05mol×160g/mol=8.0g,或m(CuSO4•5H20)=0.05mol×250g/mol=12.5g.A.应称取8.0gCuSO4,配成500mL溶液,水的体积不等于溶液的体积,故A错误;B.称取12.5g胆矾,配成500mL溶液,故B正确;C.称取8.0gCuSO4,配成500mL溶液,溶液的浓度为0.100mol•L﹣1,故C错误;D.称取12.5g胆矾,配成500mL溶液,水的体积不等于溶液的体积,故D错误.故选B.10.利用100mL0.50mol•L﹣1 Na2CO3溶液配制Na+浓度为0.20mol•L﹣1的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将该Na2CO3溶液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稀释至刻度线,摇匀B.将该Na2CO3溶液转移至250mL烧杯中,用量筒量取150mL蒸馏水加入,搅拌C.将该Na2CO3溶液转移至500mL烧杯中,用量筒量取400mL蒸馏水加入,搅拌D.将该Na2CO3溶液转移至50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稀释至刻度线,摇匀分析:A、容量瓶不能作为稀释仪器;B、配制一定体积一定浓度的溶液要使用容量瓶;C、配制一定体积一定浓度的溶液要使用容量瓶;D、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计算配制后的溶液的体积,再根据配制步骤进行即可.解答:解:A、容量瓶不能作为稀释仪器,是一种定容仪器,故A错误;B、根据稀释前后,钠离子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计算需要溶液的体积为:mL=500mL,故B错误;C、配制一定体积一定浓度的溶液要使用容量瓶来定容,不能在烧杯中进行,且100mL的碳酸钠溶液加上400mL水之后所得溶液的体积不一定是500mL,故C错误;D、根据稀释前后,钠离子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计算需要溶液的体积为:mL=500mL,要使用500mL的容量瓶,故D正确.故选D.11.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方法,错误的是()A.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硫酸溶液时,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硫酸后,要用水洗涤量筒2﹣3次,一起转移入容量瓶中B.少量的钠保存在煤油中,使用后多余的钠块放回原瓶中C.用托盘天平称取5.2gNaOH固体时,不能把NaOH放在纸片上称D.硅酸钠溶液用带橡胶塞的细口玻璃试剂瓶贮存分析:A.用于量取浓硫酸的量筒不能洗涤,否则会导致量取的硫酸的物质的量偏大;B.钠化学性质活泼,需要隔绝空气密封保存,使用剩余的钠可以放回试剂瓶,不会污染原试剂;C.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易潮解,需要放在小烧杯中快速称量;D.硅酸钠具有粘性,不能使用玻璃塞,可以使用橡胶塞的试剂瓶盛放.解答:解:A.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硫酸溶液时,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硫酸后,不能用水洗涤量筒,否则会导致量取的硫酸的物质的量偏大,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故A错误;B.钠密度小于煤油,所以少量的钠保存在煤油中;钠不会污染原试剂瓶中试剂,故使用后多余的钠块放回原瓶中,故B正确;C.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不能直接放在纸片上称量,称量时需要放在小烧杯中快速称量,故C正确;D.硅酸钠具有粘性,能够将玻璃塞和玻璃瓶粘在一起,所以不能使用玻璃塞的试剂瓶盛放,可以使用橡胶塞的试剂瓶,故D正确;故选A.12.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下列哪个原因会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高()A.所用NaOH已经潮解B.向容量瓶中加水未到刻度线C.有少量NaOH溶液残留在烧杯里D.定容时观察液面仰视分析:分析操作对n、V的具体影响,根据c=分析不当操作对浓度的影响.解答:解:A、所用NaOH已经潮解,实际称量的氢氧化钠的质量减小,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低,故A错误;B、向容量瓶中加水未到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高,故B正确;C、有少量NaOH溶液残留在烧杯里,移入容量瓶内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低,故C错误;D、定容时仰视观察液面,实际加水量超过了容量瓶的容积,所配溶液浓度偏低,故D错误.故选:B.二、填空题(共3小题)(除非特别说明,请填准确值)13.实验室用NaOH固体配制480ml 1.0mol/L的NaOH溶液,填空并请回答问题:(1)配制480mL 1.0mol/L的NaOH溶液应称取NaOH的质量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除容量瓶外还需要的其它玻璃仪器g mL 、、容量瓶上标有以下五项中的;①浓度②温度③容量④压强⑤刻度线(3)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A、将容量瓶盖紧,颠倒摇匀B、用天平准确称取所需的NaOH的质量,加入少量水(约200ml),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充分溶解C、将已冷却的NaOH溶液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D、用50ml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1﹣2cm处(4)下列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的是;A、称量NaOH时,砝码错放在左盘(注:1g以下用游码,以本题计算结果判断)B、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不慎有液滴洒在容量瓶外面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D、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E、配制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分析:(1)根据m=nM=cvM计算溶质的质量;根据溶液的体积确定容量瓶的规格;根据实验操作的步骤以及每步操作需要仪器确定反应所需仪器;根据容量瓶上标有:规格、温度和刻度线;(3)根据实验操作的步骤;(4)根据c=分析操作对溶质的物质的量或对溶液的体积的影响判断.解答:解:(1)溶质的质量m=nM=cvM=1mol/L×0.5L×40g/mol=20g,配制500mL溶液,则选用容量瓶的规格为500mL,配制时步骤有称量、溶解、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操作,一般用托盘天平称量,用药匙取用药品,在烧杯中溶解,冷却后转移到500mL容量瓶中,并用玻璃棒引流,当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所以还需要的仪器为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故答案为:20;500;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因容量瓶上标有:规格、温度和刻度线,故答案为:②③⑤;(3)配制时步骤有称量、溶解、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操作,故答案为:BCDFEA;(4)A、称量NaOH时,砝码错放在左盘,溶质的质量减少,浓度偏小,故A正确;B、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不慎有液滴洒在容量瓶外面,溶质的质量减少,浓度偏小,故B正确;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小,浓度偏大,故C错误;D、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大,浓度偏小,故D正确;E、配制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无影响,浓度不变,故E错误;故答案为:ABD.14.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的方法叫做.用0.10mol/L盐酸溶液滴定25.00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该盐酸溶液应注入滴定管中,滴定管中,滴定完成时如果用去盐酸25.00mL,则c(NaOH)=mol/L.分析: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的方法叫做中和滴定,中和滴定的实质是H++OH﹣=H2O,据此计算氢氧化钠的浓度.解答:解: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的方法叫做中和滴定,酸应该放在酸式滴定管中,碱应该放在碱式滴定管中,酸碱中和的实质是H++OH﹣=H2O,所以c盐酸•V盐酸=c氢氧化钠•V氢氧化钠,所以c(NaOH)=0.10mol/L,故答案为:中和滴定;酸式;0.10.15.有下列化学仪器:①托盘天平,②玻璃棒,③药匙,④烧杯,⑤量筒,⑥容量瓶,⑦胶头滴管,⑧细口试剂瓶,⑨标签纸.(1)现需要配制500mL 1mol/L硫酸溶液,需用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mL.从上述仪器中,按实验使用仪器的先后顺序.其编号排列是.(3)若实验遇到下列情况,所配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小的有(填序号).①用以稀释硫酸的烧杯未洗涤;②未经冷却趁热将溶液注入容量瓶中;③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④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⑤定容时仰视观察液面.分析:(1)可设出溶液的体积,利用m=ρV求出质量,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来列式解答;根据实验操作的步骤;(3)根据c=分析操作对溶质的物质的量或对溶液的体积的影响判断.解答:解:(1)设需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 g•cm﹣3的浓硫酸的体积为V,V×1.84 g•cm﹣3×98%=0.5 L×1 mol•L﹣1×98 g•mol﹣1,V≈27.2 mL.故答案为:27.2;配制顺序是:计算→量取→稀释、冷却→移液→定容→摇匀→装瓶→贴签,因此使用仪器的顺序为:⑤④②⑥⑦⑧⑨,故答案为:⑤④②⑥⑦⑧⑨;(3)①用以稀释硫酸的烧杯未洗涤,造成溶质偏少,浓度偏少,故正确;②未经冷却趁热将溶液注入容量瓶中,一旦冷却下来溶液体积减小,浓度偏大,故错误;③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造成体积偏大,浓度偏小,故正确;④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不会影响实验结果,故错误;⑤定容时观察液面仰视,造成体积偏大,浓度偏小,故正确.故选①③⑤.三、解答题(共3小题)(选答题,不自动判卷)16.某同学需用NaOH固体配制0.2mol/L的NaOH溶液480mL,(1)所需仪器为:玻璃棒、托盘天平、药匙、胶头滴管、量筒,还需要哪些玻璃仪器才能完成该实验,请写出:①②.补充完整该实验步骤①计算②称量NaOH g ③溶解④冷却转移⑤⑥定容⑦摇匀.(3)定容时的操作为.(4)下列情况对所配制的NaOH溶液浓度有何影响?(填“偏大”“偏小”“无影响”)A.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残留有少量的水B.定容时仰视刻度线C.溶液未经冷却就立即转移D.称量氢氧化钠速度过慢.分析:(1)根据仪器的作用选取仪器;根据m=nM=CVM计算氢氧化钠的质量,注意计算时溶液体积为500mL,操作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转移、洗涤、定容、摇匀;(3)定容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切;(4)根据C=分析误差,如果n偏大、V偏小,则C偏大,如果n偏小、V偏大,则C偏小.解答:解:(1)还需要用于配置溶液的500mL容量瓶,用于盛放溶解药品的烧杯,故答案为:500mL 容量瓶;烧杯;m=nM=CVM=0.2mol/L×0.5L×40g/mol=4g,注意计算时溶液体积为500mL,操作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转移、洗涤、定容、摇匀,故答案为:4;洗涤;(3)定容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切,俯视或仰视都造成误差,故答案为: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切;(4)A.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残留有少量的水,对n、V无影响,所以配制溶液浓度无影响;B.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导致V偏大,则配制溶液浓度偏小;C.溶液未经冷却就立即转移,溶液有热胀冷缩性质,导致V偏小,则配制溶液浓度偏大;D.称量氢氧化钠速度过慢导致NaOH吸水,则n偏小,导致配制溶液浓度偏小;故答案为:无影响;偏小;偏大;偏小.17.下面a~e是中学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几种定量仪器:a、量筒b、容量瓶c、滴定管d、托盘天平e、温度计①使用容量瓶的第一步操作是.②若用上述仪器配制500mL 2mol•L﹣1的NaCl溶液,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烧杯和;.分析:①根据容量瓶的使用方法来回答;②根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使用的仪器进行分析.解答:解:①使用容量瓶之前一定要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故答案为: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②若用上述仪器配制500mL 2mol•L﹣1的NaCl溶液,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500mL 容量瓶、胶头滴管等,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故答案为:玻璃棒;胶头滴管.18.掌握仪器名称、组装及使用方法是中学化学实验的基础,如图为两套实验装置.(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a.b.若利用装置里Ⅰ分离四氯化碳和酒精的混合物,还缺少的仪器是,冷凝水由(填f或g)口通入口流出.(3)现需配制0.1mo1/L NaOH溶液450mL,装置H是某同学转移溶液的示愈图.①图中的错误是.除了图中给出的仪器和托盘天平外,为完成实验还需要的仪器有:.②根据计算得知,所需NaOH的质量为g⑧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A.用30mL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B.准确称取计算量的氢氧化钠固体于烧杯中,再加入少量水(约30mL),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充分溶解C.将溶解的氢氧化钠溶液沿玻璃捧注入500mL的容量瓶中D.将容量瓶盖紧,反复颠倒摇匀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F.继续往容盆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1﹣2cm处(4)操作A中,将洗涤液都移入容量瓶,其目的是,溶液注入容量瓶前需恢复到室温,这是因为:;(5)若实验过程中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应如何处理?.分析:(1)根据仪器的结构特点判断;分离四氯化碳和酒精的混合物需用蒸馏,必须用酒精灯加热;根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方法和操作来寻找装置中的错误;(3)①根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方法和操作来寻找装置中的错误;根据配制溶液的实验操作过程选择所用仪器;②先依据常见容量瓶的规格及所配溶液的体积选择合适的容量瓶,然后根据m=nM=cvM计算所需氢氧化钠的质量;③根据操作步骤有计算、称量、溶解、移液、洗涤移液、定容、摇匀等操作步骤确定顺序;(4)所有药品全部转移到容量瓶,否则导致浓度偏低;氢氧化钠溶于水,温度升高溶液体积增大;(5)若实验过程中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应重新配制.解答:解:(1)a为蒸馏烧瓶,b为冷凝管,c为容量瓶,故答案为:蒸馏烧瓶;冷凝管;分离四氯化碳和酒精,根据沸点不同分离,即用分馏的方法,蒸馏必须用酒精灯;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在蒸馏烧瓶支管处,冷凝水由下口进入,由g口通入f口流出,故答案为:酒精灯;g;f;(3)分离四氯化碳和酒精的混合物,根据沸点不同分离,即用分馏的方法,分馏需要酒精灯加热;故答案为:酒精灯;(3)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是必须用玻璃棒引流,防止液体外溅;②没有450mL规格容量瓶,所以选用500mL容量瓶,操作步骤有计算、称量、溶解、移液、洗涤移液、定容、摇匀等操作,一般用托盘天平称量,用药匙取用药品,在烧杯中溶解(可用量筒量取水加入烧杯),并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冷却后转移到500mL容量瓶中,并用玻璃棒引流,洗涤烧杯、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移入容量瓶中,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最后定容颠倒摇匀,所以所需仪器有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药匙;故答案为:没有用玻璃棒引流;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药匙;②没有450mL规格容量瓶,所以选用500mL容量瓶,需氢氧化钠的质量为m=0.5L×0.1mol•L﹣1×40g/mol=2.0g;故答案为:2.0g;③配制溶液500mL,配制步骤有称量、溶解、移液、洗涤、移液、定容、摇匀等操作,用托盘天平称量2.0gNaOH,在烧杯中溶解,并用玻璃棒搅拌,冷却后转移到500mL容量瓶中,并用玻璃棒引流,洗涤,并将洗涤液移入容量瓶,当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使溶液凹液面的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最后定容颠倒摇匀,所以操作顺序为BCAFED;故答案为:BCAFED;(4)所有药品全部转移到容量瓶,否则导致浓度偏低;氢氧化钠溶于水,温度升高溶液体积增大,故答案为:将剩余的氢氧化钠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温度升高溶液体积增大;(5)若实验过程中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应重新配制,故答案为:重新配制溶液.。
2021高三化学人教版:原子结构化学键含答案

考纲定位要点网络1.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2.了解原子的构成,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掌握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结构式的表示方法。
4.了解化学键的定义,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
(3)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性质的关系①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小于4,较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表现出金属性,在化合物中显正化合价。
②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大于或等于4,较易得到电子,活泼非金属原子易形成阴离子,在化合物中主要显负化合价。
③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为8电子(氦为2电子)稳定结构,不易失去或得到电子,通常表现为0价。
[基础判断](1)任何原子的原子核均有质子和中子,任何离子均有电子。
( )(2)一种元素可以有多种核素,也可能只有一种核素,有多少种核素就有多少种原子。
( )(3)核聚变如21H+31H―→42He+10n,因为有新粒子生成,所以该变化是化学变化。
( )(4)H2、D2、HD均为氢元素的不同单质,三者属于同素异形体。
( )(5)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 )(6)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粒子化学性质也相同。
( )[答案](1)×(2)√(3)×(4)×(5)×(6)×[知识应用]1.H、D、T形成的氢气分子有____________;H、D、T与16O、17O可形成的水分子有________种;其中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洞百出______________;这些水分子的物理性质________;化学性质________。
[答案]H2、D2、T2、HD、HT、DT 12 HT16O与D162O、HT17O与D172 O、HD16O与H172O、HT17O与D162O 不同几乎相同2.现有下列9种粒子:1H、21H、13 6C、14 6C、14 7N、5626Fe2+、8O2、16 8O3。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2期末试卷及答案_人教版_2024-2025学年

期末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在下列元素中,最易失去电子的是()。
A. 钠(Na)B. 镁(Mg)C. 铝(Al)D. 钾(K)2、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氯化钠B. 硫酸铁C. 聚乙烯D. 十二烷醇3、在下列反应中,哪一个是典型的酯化反应?A. CH3COOH + C2H5OH → CH3COOC2H5 + H2OB. NaCl + AgNO3 → AgCl↓ + NaNO3C.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D. Zn + CuSO4 → ZnSO4 + Cu4、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因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增大反应物浓度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B、降低温度会减慢化学反应速率C、使用催化剂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但不影响化学平衡D、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增大,化学反应速率会加快5、下列关于电离平衡常数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离平衡常数不受溶液浓度影响,只受温度影响。
B、电离平衡常数可以反映电解质电离的难易程度,但不能反映电离过程的快慢。
C、对于同一弱电解质,无论是纯水中还是稀盐酸中,其电离平衡常数相同。
D、电离平衡常数越大,相应的电解质电离越容易。
6、下列关于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所有化学键都是永久性结合B. 分子间作用力在固体中比液体和气体中更强C. 离子键形成的物质一定是晶体结构D. 分子间作用力与化学键的作用力强度相当7、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A. 第二周期元素从左至右原子半径逐渐增大B. 同一族元素从上至下电负性逐渐增加C. 同一周期元素从左至右第一电离能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存在个别异常现象D. 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等于其最外层电子数8、在下列物质中,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 氯化钠 (NaCl)B. 葡萄糖 (C6H12O6)C. 聚乙烯 (Polyethylene)D. 氧气 (O2)9、对于下列化学反应:[2SO2(g)+O2(g)→2SO3(g)+Δ],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正确的是()。
高三化学高中化学人教版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化学高中化学人教版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生活中常用的食物储存方法中,所加物质不与氧气反应的是A.A B.B C.C D.D【答案】A【解析】A. 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与氧气不反应,A正确;B.酚羟基易被氧气氧化,B错误;C. SO2具有还原性,能被氧气氧化,C错误;D.铁是活泼的金属,易被氧气氧化,D错误,答案选A。
2.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由于操作不当,会引起误差,下列情况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是( )①用天平(使用游码)称量时,被称量物与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②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后,烧杯及玻璃棒未用蒸馏水洗涤③转移溶液前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④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⑤定容后摇匀,发现液面降低,又补加少量水,重新达到刻度线A.①②⑤B.①③⑤C.③④⑤D.②③④【答案】A【解析】①用天平(使用游码)称量时,应左物右码,砝码错放在左盘,会导致药品的质量偏小,则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①选;②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后,烧杯及玻璃棒未用蒸馏水洗涤会导致溶质的损失,则浓度偏低,②选;③转移溶液前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对溶液浓度无影响,因为只要定容时正确,至于水是原来就有的还是后来加入的,对浓度无影响,③不选;④定容时,俯视视容量瓶的刻度线,则溶液的体积偏小,浓度偏高,④不选;⑤定容后摇匀,发现液面降低是正常的,又补加少量水重新达到刻度线则导致浓度偏低,⑤选;答案选A。
【考点】考查配制溶液中的误差分析。
3.下列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A.用溴水可鉴别苯、CCl4、己烯B.加浓溴水,然后过滤可除去苯中少量己烯C.苯、溴水、铁粉混合制成溴苯D.可用分液漏斗分离己烷和苯的混合物【答案】A【解析】A.溴水与苯和CCl4分层,溴水与苯混合,苯在上层,溴水与CCl4混合,CCl4在下层,苯乙烯使溴水褪色,现象各不相同,所以用溴水可鉴别苯、CCl4、苯乙烯,故A正确;B.三溴苯酚溶于苯中,加浓溴水与苯酚反应生成三溴苯酚,三溴苯酚与苯互溶,苯中引入新的杂质,故B错误;C.苯与溴水不反应,苯、液溴、铁粉混合制成溴苯,故C错误;D.己烷和苯互溶,不可用分液漏斗分离,故D错误;故选A。
高三化学高中化学人教版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化学高中化学人教版试题答案及解析1.选择萃取剂将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这中萃取剂应具备的性质是A.不溶于水,且必须易与碘发生化学反应B.不溶于水,且比水更容易使碘溶解C.不溶于水,且必须比水密度大D.不溶于水,且必须比水密度小【答案】B【解析】选择萃取剂的原则:①不与原溶剂互溶;②不与被萃取物质发生反应;③被萃取物质在萃取剂的溶解度远远大于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碘易溶于有机溶剂,故选项B正确。
【考点】考查萃取剂的选择等知识。
2.苹果酸的结构简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苹果酸中能发生酯化反应的官能团有2种B.1 mol苹果酸可与3 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C.1 mol苹果酸与足量金属Na反应生成1 mol H2D.与苹果酸互为同分异构体【答案】A【解析】A、苹果酸中能发生酯化反应的官能团为羧基和羟基,为2种,A正确;B、苹果酸分子含有2个羧基,所以1mol苹果酸可与2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B错误;C、羧基和羟基都可,C错误;D、以与Na反应生成氢气,所以1mol苹果酸与足量金属Na反应生成生成1.5mol H2—CH(OH)—COOH与苹果酸为同一种物质,D错误。
HOOC—CH2【考点地位】本题主要是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判断【名师点晴】本题通过苹果酸考查学生对官能团性质的理解和掌握,对同分异构体的理解和判断,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析和判断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首先要找出有机物中含有的官能团,根据官能团确定有机物的性质,同时要注意羧基和羟基的性质,与NaOH和金属Na反应的区别,理解同分异构体的含义,对比有机物的结构判断同分异构体。
对于同分异构体的判断应判断化学式相同而结构不同,要特别注意是否是同一种物质。
3.在某无色溶液中缓慢地滴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右图所示,由此确定,原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可能是A.Mg2+、Al3+、Fe3+B.Na+、Mg2+、Al3+C.H+、Ba2+、Al3+D.H+、Mg2+、Al3+【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知溶液为无色溶液,则一定不含Fe3+;从图象上看,开始时加入NaOH没有沉淀产生,说明溶液中有H+,随着氢氧化钠的加入沉淀量逐渐增加,达到最大值,然后又减少说明溶液中存在Al3+,沉淀量减少到一定量后,不再发生变化,结合选项知溶液中还存在Mg2+,选D。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化学试题(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考点1化学实验常用仪器与基本方法

考点1化学实验常用仪器与基本方法一、选择题1.(2023山东卷)实验室安全至关重要,下列实验室事故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A.眼睛溅进酸液,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冲洗B.皮肤溅上碱液,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2%的硼酸溶液冲洗C.电器起火,先切断电源,再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D.活泼金属燃烧起火,用灭火毯(石棉布)灭火答案:A解析:饱和Na2CO3溶液显碱性且有一定的腐蚀性,A项错误;皮肤上溅上碱液,先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稀的硼酸溶液,B项正确;电器起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C项正确;活泼金属燃烧起火,可以用灭火毯盖灭,D项正确。
2.下列药品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
A.氢氟酸保存在棕色细口玻璃瓶中B.镁条能与氧气反应,所以必须保存在煤油中C.硅酸钠的水溶液保存在带有玻璃塞的细口玻璃瓶中D.碘单质保存在带有玻璃塞的棕色广口玻璃瓶中答案:D解析:氢氟酸能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发生反应,A项错误。
镁在空气中会被氧化为氧化镁,这层保护膜能阻止内层的镁继续被氧化,所以镁条无须保存在煤油中,B项错误。
硅酸钠溶液具有黏性,能使玻璃塞与瓶口黏在一起,C项错误。
碘易升华,所以要避光密封保存,由于是固体药品,所以使用广口瓶(带玻璃塞),D项正确。
3.下列实验中,实验设计或所选装置合理的是()。
A.用乙醇提取碘水中的碘,应选择图③所示装置B.用图①和图②所示装置进行粗盐提纯C.用图④所示装置进行石油分馏实验制取汽油D.图⑤所示装置中盛有饱和Na2SO3溶液,用于除去SO2中含有的少量HCl答案:B解析:图①为过滤操作,图②为蒸发操作,图③为分液操作,图④为蒸馏操作,图⑤为洗气装置。
碘在乙醇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则碘更易溶解在乙醇中,但乙醇与水可以任意比互溶,不能用于萃取碘水中的碘单质,A项错误。
粗盐提纯过程中需要过滤和蒸发操作,B项正确。
石油是混合物,根据其成分的沸点不同,可用蒸馏的方法将成分进行分离,进行石油分馏实验制取汽油需用温度计测量以控制馏分的温度,C项错误。
人教版高三最后一卷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

B. 充电时,阳极反应式为LiFePO4−xe−=Li1−xFePO4+xLi+
C. 若用该电池精炼铜,阴极增重12.8 g,则电池中移向正极的Li+为0.2 mol
D. 磷酸铁锂(LiFePO4)是电池的电极材料之一,其中铁的化合价为+2
(3)庚中采用甘油浴加热,该加热方式的优点温度稳定,且不会产生水蒸气;
(4)丁装置中长玻璃导管B的作用是冷凝回流,由于1,2−二氯乙烷液体易溶于有机溶剂,先装入1,2−二氯乙烷液体,其作用是溶解Cl2和乙烯,促进气体反应物间的接触;
(5)制得的1,2−二氯乙烷中溶解有Cl2、乙烯,逐出Cl2和乙烯采用的方法是适当加热;
【详解】A.根据分析,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LixC6−xe−=xLi++C6,故A正确;
B.充电时,阳极反应式为LiFePO4−xe−=Li1−xFePO4+xLi+,故B正确;
C.精炼铜时,阴极增重12.8 g,增加的铜的物质的量为 ,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4mol,Li+移向正极,Li1−xFePO4+xLi++xe-= LiFePO4,转移xmol电子时,移向正极的锂离子为xmol,故电池中移向正极的Li+为0.4mol,故C错误;
<全国百强校>江西省新余一中2019-2020学年度毕业年级
考试化学最后一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Cu 64 Ag 108 In 115 Sb 122
1.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诗中涉及了许多化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人教版化学高考试题及答案指导(2024年)

2024年人教版化学高考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化学实验操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量筒中直接加热液体,以避免液体溅出。
B、使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值时,可以直接将试纸浸入溶液中。
C、在制取氢气时,为了防止氢气与空气混合爆炸,可以使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
D、在进行过滤操作时,漏斗的尖端应紧贴烧杯内壁,以防止液体溅出。
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A. 乙醇和二甲醚B. 正丁烷和异丁烷C. 丙烯和环丙烷D. 乙炔和苯3、下列关于元素周期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同一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金属性逐渐增强B. 同一主族元素,原子半径从上到下逐渐增大,非金属性逐渐减弱C. 同一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从左到右逐渐增大,但第IIA族和第V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其相邻元素D. 同一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负性从上到下逐渐增大4、下列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NaCl(固体)B、H2SO4(稀溶液)C、CH3COOH(醋酸)D、C6H12O6(葡萄糖)5、下列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NaOH(氢氧化钠)B、HCl(盐酸)C、CH4(甲烷)D、KCl(氯化钾)6、下列物质中,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A. 氧气(O2)和臭氧(O3)B. 水(H2O)和过氧化氢(H2O2)C. 氢气(H2)和氧气(O2)D. 碳酸钙(CaCO3)和二氧化碳(CO2)7、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A. CuSO4B. Na2CO3C. Al(OH)3D. FeCl38、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离子化合物都含有共价键。
B、所有共价化合物都含有极性键。
C、金属晶体中,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作用力是金属键。
D、非极性分子中可能存在极性键。
9、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正确的是:A. 所有物质都含有共价键。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化学试题(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考点14无机非金属材料

考点14无机非金属材料一、选择题1.下列“我国制造”所用的材料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
A.航天服所用的聚酯纤维B.“天眼”反射面板所用的铝合金C.港珠澳大桥所用的水泥D.“蛟龙号”所用的钛合金答案:C解析:航天服所用的聚酯纤维为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A项错误。
“天眼”反射面板所用的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B项错误。
港珠澳大桥所用的水泥为硅酸盐材料,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C项正确。
“蛟龙号”所用的钛合金属于金属材料,D项错误。
2.硅及其化合物是带来人类文明的重要物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纯硅可用于制作光感电池B.水玻璃是纯净物,可用于生产黏合剂和防火剂C.陶瓷、水晶、水泥、玻璃都属于硅酸盐D.高纯硅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答案:A解析:水玻璃为硅酸钠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B项错误。
水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是氧化物,不是硅酸盐,C项错误。
二氧化硅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D项错误。
3.《天工开物》记载:“凡埏泥造瓦,掘地二尺余,择取无沙粘(通‘黏’)土而为之”“凡坯既成,干燥之后,则堆积窑中燃薪举火”“浇水转釉(主要为青色),与造砖同法”。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沙子和黏土的主要成分为硅酸盐B.“燃薪举火”使黏土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C.烧制后自然冷却成红瓦,浇水冷却成青瓦D.黏土是制作砖瓦和陶瓷的主要原料答案:A解析:沙子的主要成分为SiO2,不属于硅酸盐,A项错误。
“燃薪举火”是使成型的黏土器皿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而制成陶器,B项正确。
烧制过程中铁的化合物被氧化为氧化铁,得到红瓦,若浇水则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得到氧化亚铁而成为青瓦,C项正确。
制作砖瓦、陶瓷的主要原料是黏土,D项正确。
4.下列变化中,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Na2SiO3H2SiO3B.H2SiO3SiO2C.SiO2H2SiO3D.SiO2Na2SiO3答案:C解析:Na2SiO3H2SiO3;H2SiO3SiO2;SiO2Na2SiO3;SiO2不能与H2O 反应,故不能一步转化为H2SiO3。
高考化学总复习 专题十 第3讲 晶体结构与性质练习(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化学试题

第3讲晶体结构与性质一、单项选择题1.二茂铁[(C5H5)2Fe]的发现是有机金属化合物研究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它开辟了有机金属化合物研究的新领域。
已知二茂铁熔点是173 ℃(在100 ℃时开始升华),沸点是249 ℃,不溶于水,易溶于苯、乙醚等非极性溶剂。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二茂铁属于分子晶体B.在二茂铁结构中,C5H5-与Fe2+之间形成的化学键类型是离子键C.已知:环戊二烯的结构式为,则其中仅有1个碳原子采取sp3杂化D.C5H5-中一定含π键答案 B 碳原子提供孤电子对,铁原子提供空轨道,两者形成配位键,B项错误。
2.下列有关晶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氯化钠和氯化铯晶体中,阳离子的配位数均为6B.金刚石为空间网状结构C.金属钠晶体采用体心立方堆积,每个晶胞含2个原子,配位数为8D.干冰晶体中,每个CO2分子周围紧邻12个CO2分子答案 A NaCl和CsCl晶体中,阳离子的配位数分别为6和8,A项错误;金刚石为空间网状结构,B项正确;金属钠的晶体采用体心立方堆积,每个晶胞含(1+8×1)个原子,配位数为8,C项正确;干冰晶体中,每2个CO2分子周围紧邻12个CO2分子,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3.(2018淮阴中学高三上检测)金属钛性能优越,被誉为继Fe 、Al 后应用广泛的“第三金属”。
(1)Ti 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2)钛能与B 、C 、N 、O 等非金属元素形成稳定的化合物。
第一电离能:N (填“>”或“<”)O。
(3)月球上的岩石——玄武岩的主要成分为钛酸亚铁(FeTiO 3)。
FeTiO 3与80%的硫酸反应可生成TiOSO 4。
S O 42-的空间构型为 形,其中硫原子采取 杂化,写出S O 42-的一种等电子体的化学式: 。
(4)Ti 的氧化物和CaO 相互作用能形成钛酸盐CaTiO 3,CaTiO 3的晶体结构如图所示(Ti 原子位于立方体的顶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化学试题
宝鸡铁一中 曹平慧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3O 气体含有×1023个3O 分子
B.常温常压下,46g 2NO 气体含有×1023个2NO 分子
21CuCl L mol -•溶液中含有×1023个+2Cu
D.标准状况下,含有×1023
个H 2O 分子
8.有五瓶溶液分别是:①NaOH L mol mL 160.010-•溶液 ②42150.020SO H L mol mL -•溶液 ③HCl L mol mL 140.030-•溶液 ④HAc L mol mL 130.040-•溶液 ⑤120.050-•L mol mL 蔗糖溶液。
以上各瓶溶液所含离子、分子总数的大小顺序是( )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①>③>④>⑤
B. C. ②>③>④>①>⑤ D. ⑤>④>③>②>①
9.C t o 时,将100g 某物质A 的溶液蒸发掉10g 水,恢复至C t o ,析出晶体;再蒸发掉10g 水,恢复至C t o ,析出晶体。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C t o 时原溶液是饱和溶液
B. C t o 时A 的溶解度为75g
C. 若A 是4CuSO ,则晶体中含水
D. 原溶液中A 的质量分数为40%
10.已知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越大时,某溶液的密度越大,将90%和10%的两种42SO H 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
A.大于50%
B.等于50%
C.小于50%
D.无法确定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直径介于1nm ~10nm 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
B.电泳现象可证明胶体属于电解质溶液
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与胶体
D.胶体粒子很小,可以透过半透膜
12.为了将淀粉和KI 分离,把混合物装入半透膜袋中,将袋侵入烧杯的蒸馏水中,过一段时间后进行实验,下列现象不正确...
的是 A.取杯中袋外溶液,加3AgNO 溶液有黄色沉淀
B. 取杯中袋外溶液,做焰色反应呈紫色
C.取杯中袋内溶液,加淀粉溶液变蓝色
D. 取杯中袋内溶液,加碘水变蓝色
1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铝片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OH Al 2=↑+-22
H AlO B.硫酸镁溶液跟氢氧化钡溶液反应:+-+224
Ba SO =↓4BaSO C.碳酸钙跟醋酸反应:COOH CH CaCO 332+=↑+++-+22322CO O H COO CH Ca
D.铜片跟稀硝酸反应:+-
++H NO Cu 43=O H NO Cu 222+↑++
二、非选择题
27.我国化学家侯德榜改革国外的纯碱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可简要表示如下:
(1)上述生产纯碱的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副产品的一种用途为________________。
(2)沉淀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上述流程中X 物质的分子式___________。
(4)使原料氯化钠的利用率从70%提高到90%以上,主要是设计了________(填上述流程中的编号)的循环。
从沉淀池中取出沉淀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
(5)为检验产品碳酸钠中是否有氯化钠,可取少量试样溶于水后,再滴加________________。
(6)向母液中通氨气,加入细小食盐颗粒,冷却析出副产品,通氨气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
a.增大+4NH 的浓度,使Cl NH 4更多地析出
b.使3NaHCO 更多地析出
c.使3NaHCO 转化为32CO Na 提高析出的Cl NH 4纯度
28.将的镁、铝混合物溶于100mL2mol/L 42SO H 溶液中,然后再滴加1mol/L NaOH 溶液。
请回答:
(1)若在滴加NaOH 溶液的过程中,沉淀质量m 随加入NaOH 溶液的体积V 变化如图所示。
当1V =160mL 时,则金属粉末中n(Mg)=__________mol ,2V =________mL 。
(2)若在滴加NaOH 溶液的过程中,欲使+2Mg 、+3Al 刚好沉淀完全,则滴入NaOH 溶液的体积V (NaOH )__________mL 。
(3)若混合物仍为,其中Mg 粉的物质的量分数为a ,用100mL2mol/L 的硫酸溶解此混合物后,再加入450mL1mol/L 的NaOH 溶液,所得沉淀中无3)(OH Al 。
满足此条件的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29.铁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可用下式表示:
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Fe 与过量稀硫酸反应可以制取4FeSO 。
若用反应所得的酸性溶液,实现上
述①的转化,要求产物纯净。
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选填序号);
2.Cl a Fe b .
3.HNO c 22.O H d
(2)上述转化得到的硫酸铁可用于电化浸出黄铜矿精矿工艺。
精矿在阳极浸出的反应比较复杂,其中有一主要反应:S Fe Cu Fe CuFeS 2542232++=++++。
(2CuFeS 中S 为-2价)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选填序号);
a.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黄铜矿属于合金
b.反应中,所有铁元素均被还原
c.反应中,2CuFeS 即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d.当转移1mol 电子时,有46g 2CuFeS 参加反应
(3)下述反应中,若4FeSO 和2O 的系数比为2:1,试配平下列方程式:
(4)高铁酸钾(42FeO K )是一种新型、高效的绿色水处理剂,在水中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铁胶体。
高铁酸钾作为水处理剂发挥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B 、C 、D 都是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 、B 、C 均含有同一种元素。
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副产物已略去)。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若D 为强氧化性单质,则A 可能是________(填序号)。
S a . 2.N b Na c . Mg d . Al e .
(2)若D 为用途最广的金属单质,向C 的溶液中滴加3AgNO 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B 的化学式为________;C 溶液在贮存时应加入少量的D ,理由是________;检验B 溶液中金属元素的试剂是_________,写出检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3)若D 为强电解质,A 和C 在溶液中反应生成的B 是白色絮状沉淀,则B 的化学式为________。
A 和C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化学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