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王毕,四海一》教学设计
第13课 六王毕 四海一
第13课六王毕四海一教学内容:秦的建立秦的政权建设教学目标:1.知道秦灭六国及其意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书同文,车同轨、统一货币,度量衡、焚书坑儒、修筑万里长城、秦朝的疆域。
2.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归纳秦巩固统一的各项措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综合概括能力和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指导学生自己设计或制作秦朝疆域的简便口诀或图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秦王扫六和”和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教学难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概念和作用。
教学过程:基础梳理自主预习建立:公元前年,由秦王建立,定都咸阳。
建立意义结束了以来长期的,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首次的局面。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的的国家。
中英:秦王嬴政自称,设、和,合称“三公”地方:推行。
政治特点:中英和郡县的主要官员都由任免,并绝对服从皇帝的命令。
皇帝把从到的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
影响这套制度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秦经济:统一货币、。
朝统一文字。
巩固文化修筑驰道,统一车轨。
目的:为了加强思想控制。
焚书:除朝廷外,民间只允许收藏、医药、、措施种树的书,其他书籍一律。
坑儒:把在背后指责他的和数百人活埋。
危害:给我国古代造成了巨大损失。
秦派大将率军出击匈奴,收复被匈奴占领的地区。
军事修筑万里长城目的为防止再次南下。
规模:西起、东到,全长一万多华里。
四至:东到,西到,南到,北到一带。
疆域地位:是当时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要点归纳精讲精析1、秦朝能够实现统一的原因(1)基础: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最强(经济发达和庞大的军队)。
(2)关键:嬴政的雄才大略。
(3)人心所向:长期混战,人们渴望统一。
(4)东方六国力量分散。
2、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示意图皇帝最高统治者 君主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 专制行政 军事 监察 中央郡 集郡县制 地方政府 权县3、 文字的演变:甲骨文 金文(钟鼎文) 大篆 小篆 隶书4、 秦朝巩固统治的措施及其影响课时训练 基础达标一、选择题:1、“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斩浮云,诸侯尽西来。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六王毕 四海一》教学设计 岳麓版
第13课六王毕四海一一、课标内容:1.知道公元前221年秦兼并六国,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2.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二、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秦王扫六合和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2.难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概念与作用三、教学设计:(导入新课)(新知教学)一、秦王扫六合1.秦统一的历史条件生:各组推出代表回答问题。
2.秦统一的经过3.秦统一的意义生:各组学生积极回答,相互补充,共同完善。
师:归纳总结,安排学生讨论:你能否描绘一下课本上嬴政的画像?秦统一是嬴政一个人的功劳吗?生答师补充:联系秦统一的历史条件,指出,秦王嬴政的功劳只是实现统一的因素之一,秦统一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作为封建时代的政治家,秦王嬴政顺应历史潮流,在完成统一中所起的作用,应给予充分肯定。
师过渡:秦王嬴政在历史上的功绩不仅仅是灭了六国,完成了国家的统一,而且还在于他在完成了统一之后,为巩固统一制订和推行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重大措施。
下面,分别请四个组的同学对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进行归纳总结。
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第一组学生探究讨论)1.秦朝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包括哪些内容?生:看书归纳出皇帝制、三公制、郡县制。
2.嬴政为何自称皇帝?为何被称为秦始皇?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
3.“三公”是指什么?各自的职权范围是什么?生:根据课本“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示意图”回答。
4.郡县制与分封制有何不同?生:联系以前学过的西周分封制的知识与郡县制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5.这套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有什么作用和影响?其中,哪项措施一直沿用到了今天?生:从这套制度对当时以及以后的封建王朝产生的作用和影响角度来讨论回答,并说明今天我国的县级地方行政机构是对秦朝郡县制的沿用。
6.这套制度的建立属于哪个方面的措施?生:回答政治方面。
师过渡: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是从政治上巩固了统一。
但战国以来,各国文字、货币、度量衡各不相同,相当混乱,这不仅对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造成极大不便,还影响到国家政治上统一的巩固。
第13课_六王毕_四海一1
第13课六王毕四海一学习目标:(一)课标要求:1、公元前221年秦兼并六国,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2、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1、秦灭六国及其意义;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2、能够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面貌重点难点:重点: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其作用难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学习过程与指导:〔阅读教材〕给同学们5分钟时间,请大家认真阅读教材,看书时用笔标出你认为应该掌握的内容或者你不理解的内容,看完书之后,要求大家合上书本,回顾你记忆中的本课内容。
采点布点秦灭六国时间策略顺序意义长平之战皇帝丞相太尉御史大夫郡县李斯文字货币度量衡车轨焚书坑儒长城灵渠再读教材(大约2分钟)快速提问(5分钟)①秦灭六国的时间?(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的十年间。
进一步提问:公元前230年是几世纪多少年代?)②秦灭六国的策略是什么?(远交近攻,各个击破。
秦灭六国的过程,概括为四句顺口溜:秦灭六国计谋精,远交近攻二步行,打败削弱再灭亡,十年统一顺民心。
)③秦灭六国的顺序是什么?(韩、赵、魏、楚、燕、齐,)④秦灭六国的意义是什么?(结束了长期以来分立混战的局面,建立了统一的秦王朝,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符合当时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⑤秦王嬴政灭六国后,自称什么?(“始皇帝”,后人称其为秦始皇。
秦国与秦王朝,秦王嬴政与秦始皇的区别:秦国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之一,秦王朝指的是秦王嬴政灭六国后建立的王朝。
灭六国,称皇帝前称为秦王嬴政,称皇帝之后称为秦始皇。
)⑥秦始皇在中央设立的主要官职?他们的职责是什么?(丞相——掌管政务;太尉——掌管军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
他们孝必须绝对服从和执行皇帝的命令。
)⑦秦始皇在地方实行的制度是什么?职权怎样?(略)⑧请回答有关“焚书坑儒”的问题?⑴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坑儒”?(为了加强专制统治,防止儒生借古非今,扰乱民心。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六王毕 四海一》教学设计 岳麓版-岳麓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第13课六王毕四海一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知道秦统一六国的时间及秦朝建立。
掌握秦朝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
2.了解秦朝疆域和秦长城;归纳并试评“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提高初步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认识:统一是历史发展必然趋势,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的统一在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和进步作用。
重点难点重点: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其作用难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教法讲述法、启发式教学、问题探究法、导疑法、故事教学法学法读书指导法、合作探究法、练习法教具学具多媒体教学过程集体智慧个性设计教学后记一、自主学习,梳理新知1.秦朝统一(1)时间:。
(2)都城:。
(3)意义:。
2.秦巩固统一的措施(1)建立制度。
嬴政自称,在中央设、、,合称“三公”;在地方,推行。
(2)统一、货币、、,修筑。
(3)焚坑。
(4)修筑。
3.秦朝疆域北()西东()()南()二、合作探究,提升能力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1)说一说,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是什么?导入:电视剧《秦始皇》片头视频导入。
学生自学并回答问题。
过渡:举例。
新电脑买来首先是安装杀毒程序,保证电脑正常运行。
相类似,政权建立后首先是要巩固,保证正常运行。
小组合作完成相关知识点。
教师出示相关图片并讲授:统一文字:举例,现实中不同国家不同语言交流障碍。
统一货币:(1)举例,七人持七国货币去市场从事交易活动,最终产生了摩擦。
(2)指出今天的硬币和银行徽标源于秦统一货币。
统一车轨:小故事,秦始皇外出巡游因车轨不一导致马车翻车。
学生小组讨论,合作回答中央集权的内容,教师予以点视频导入,带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效果较好。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学生难以直接回答完全,采用填空的形式便于学生学习。
采用小故事的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性。
(2)想一想,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影响。
2.千古一帝——秦始皇嬴政(1)谈一谈,秦始皇像给你的感受。
(2)议一议,千古一帝的开创性。
《六王毕,四海一》教案
《六王毕,四海一》教案石门中学:贺建豪教学目标:1.掌握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间2.理解秦统一中国的意义3.分析秦为了加强统治所采取的措施4.评价秦始皇的功过5.讨论秦如何采取正确的统治措施教学重点:1.掌握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间2.分析秦为了加强统治所采取的措施教学难点:评价秦始皇的功过教学过程:一、导入: 复习提问:1. 请同学们说出战国七雄的名称。
(齐楚秦燕赵魏韩)2. 统一中国的的任务会由其中的哪一个来完成?(秦)3. 为什么这个国家能够完成统一大业?(商鞅变法)附:商鞅变法内容有:A、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B、奖励耕战;C、建立县制。
商鞅变法意义是:商鞅变法,促进了农业生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为以后兼并六国,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自读:思考:1、秦吞并六国,完成统一的时间。
(前221年)2、秦统一中国的历史意义。
A、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的分裂割据,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大一统的局面。
B、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3、秦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统治,采取了哪些措施?A、建立了一整套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
秦王嬴政自称皇帝,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合称“三公”。
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B、秦始皇下令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还修筑驰道,统一车轨。
C、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D、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修筑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解除北方匈奴的威胁。
三、讨论:秦始皇的功过。
(一)、功:1、统一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的分裂割据,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大一统的局面。
2、建立了一整套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书同文,车同轨。
这些措施促进了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
4、修万里长城,对防止匈奴南下有一定作用。
(二)、过:1、“焚书坑儒”给我国古代思想文化造成了巨大损失。
六王毕,四海一_七年级历史教案_模板
六王毕,四海一_七年级历史教案_模板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3课六王毕四海一教案石门中学:贺建豪教学目标:1.掌握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间2.理解秦统一中国的意义3.分析秦为了加强统治所采取的措施4.评价秦始皇的功过5.讨论秦如何采取正确的统治措施教学重点:1.掌握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间 2.分析秦为了加强统治所采取的措施教学难点:评价秦始皇的功过教学过程:一、导入: 复习提问:1. 请同学们说出战国七雄的名称。
(齐楚秦燕赵魏韩)2. 统一中国的的任务会由其中的哪一个来完成?(秦)3. 为什么这个国家能够完成统一大业?(商鞅变法)附:商鞅变法内容有:A、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B、奖励耕战;C、建立县制。
商鞅变法意义是:商鞅变法,促进了农业生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为以后兼并六国,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自读:思考:1、秦吞并六国,完成统一的时间。
(前221年)2、秦统一中国的历史意义。
A、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的分裂割据,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大一统的局面。
B、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3、秦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统治,采取了哪些措施?A、建立了一整套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
秦王嬴政自称皇帝,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合称“三公”。
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B、秦始皇下令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还修筑驰道,统一车轨。
C、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D、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修筑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解除北方匈奴的威胁。
三、讨论:秦始皇的功过。
(一)、功:1、统一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的分裂割据,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大一统的局面。
2、建立了一整套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书同文,车同轨。
这些措施促进了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
4、修万里长城,对防止匈奴南下有一定作用。
六王毕,四海一教案1岳麓版(美教案)
《六王毕,四海一》教课设计历史组蒋自清教课目的知识与能力:知识:秦灭六国及其意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成立书同文,车同轨一致钱币、胸怀衡焚书坑儒修建万里长城秦代的领土能力:(1)、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归纳秦一致的各项举措,培育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守信息和综合归纳能力。
(2)、指导学生剖析议论秦一致及稳固一致中的有关问题,逐渐培育学生综合剖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指导学生自己设计秦代领土的简略图表,培育学生的着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经过议论秦的一致,让学生理解一致是历史发展的必定趋向,是民心所向,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永久是灾害,我们要做和平的使者,爱惜和平,反对战争,反对分裂,保护国家的团结、一致。
经过学习的合作、体验与研究,理解集体力量和智慧的难得,要热爱班级,团结同学,要擅长扬长避短。
教课要点:秦王扫六合和秦的一致教课难点:中央集权制度及其作用教课时间:课时教具:多媒体教课手段、方法:怀疑—研究(阅读、独立思虑、分组议论、合作达成、角色体验等)—解惑——启示(反省)教课过程温故知新(故事中):课前分钟故事播放:《上下五千年——秦王嬴政》展现“战国七雄”图(师发问)、“战国七雄”是指哪几个诸侯国?(中放学生)、“商鞅变法”的重要意义。
(中等学生)、“七雄”之中谁最后兼并其余六国,一致全国?(中上学生)新课解说:一、秦王扫六合(板书)、秦灭六国一致全国公元前年嬴政咸阳(板书)(教课手段、方法:指引-演示、思虑—解答:)师导:战国后期,秦国经过“商鞅变法”,成为最兴盛的诸侯,开始了兼并其余六国的称霸战争。
动漫演示:“秦王扫六合”:公元前年灭韩→公元前年灭赵→公元前年灭魏→公元前年灭楚→公元前年灭燕→公元前年灭齐学生在观看动漫演示的过程中思虑问题:秦灭六国,一致中国的时间、人物及国都所再地。
依据学生回答归纳、板书。
(学生自由举手回答)2、秦一致的条件(板书)怀疑—阅读—议论—归纳—启示:师怀疑:“‘七雄’之中,秦为何能够一致全国?”要修业生阅读资料,小组议论后回答。
第13课 六王毕 四海一
第13课六王毕四海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秦灭六国统一全国的过程及原因,了解秦朝的疆域和秦长城、灵渠两项古代工程,掌握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自学和分组讨论“秦朝完成统一的原因”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等问题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培养学生初步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充分利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秦朝统一历史作用的分析,结合现实从情感上激发学生对祖国统一的渴望,使学生认识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对秦始皇所创建的一系列制度措施的学习了解,学会公正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通过“统一文字”、“统一货币”措施的学习,是学生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的有关规范。
教学重点:秦灭六国和巩固统一的措施教学难点:理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这个概念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复习提问:战国七雄指的是哪几个国家?(生回答)展示《战国七雄》图,指出七雄的位置。
导入新课:战国时期群雄割据纷争,不断发动兼并战争,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秦灭六国,才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秦为什么能统一六国?统一后建立了什么朝代?又是怎样进行统治的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学习第13课《六王毕四海一》一、秦王扫六合提问:同学们还记得《纸上谈兵》这个成语的出处吗?(学生回答:略)同学们,自长平之战后,东方各国再也无力抵抗秦军的强大攻势,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国灭掉其他六国,建立起秦朝,请同学们看书后介绍秦朝建立的有关情况。
生: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定都咸阳。
那么秦为何能消灭其他六国完成统一呢生:看书、思考、回答[讲解]:综合同学们的回答。
首先,民心所向。
春秋战国时期割据混战,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灾难,也不利于各地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和交流。
因此,结束战争,实现国家统一是当时各族人民的强烈愿望。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案六王毕四海一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案六王毕四海一一、课时安排本教案适用于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材第六单元“民族融合与中华文明”的毕业课。
本教案共设有两节课,每节课45分钟,具体课时安排如下:第一节课:第1~2页第二节课:第3~4页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以及宋朝初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2.掌握金朝的统治及其对中国的影响;3.了解南宋的建立以及发展;4.了解南宋时期的科技、文化成就;5.分析南宋时期的民族融合、中华文明的独特性。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文化素养;2.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和历史事实的辨证能力;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1.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2.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包容性;3.建立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和历史使命感。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梳理五代十国、南北朝、宋朝的历史;2.分析南宋时期的科技、文化成就;3.探讨民族融合和中华文明的独特性。
2、教学难点1.如何正确理解南宋时期的民族融合与文化多元性;2.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文化素养。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课件及相关资料;2.学生个人学习笔记和岳麓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材。
五、教学过程1、第一节课(一)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南方景点和北方景点的图表,引导学生探讨两地文化的异同,达到激发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文化素养的目的。
(二)新课讲解1.讲解五代十国、北方政权、南方政权的形成及失败原因;2.讲解宋朝初期的建立、经济、政治、文化状况;3.讲解金朝的崛起、对中国的影响;4.讲解南宋的建立、发展以及科技、文化成就;5.讨论南宋时期的民族融合与中华文明的独特性。
(三)讨论与交流根据教师提供的问题,学生自主分组进行讨论,分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四)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写出本节课要点摘要,完成《历史小报》的编写。
2、第二节课(一)导入通过展示陆游的名句《钗头凤·世情薄》以及夏瑶的名句《浪淘沙·北戴河》的对照学习,引导学生感受南北朝的历史背景与差异。
第13课六王毕四海一教案
七上历史第13课六王毕四海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秦灭六国及意义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焚书坑儒修万里长城秦朝的疆域1.指导学生看课文,归纳秦统一的要素及意义和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及综合概括能力。
2.分析讨论秦统一及巩固统一的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想象分析和综合能力。
过程与方法:课前布置学生搜集秦朝故事,课堂上引导学生看影片,图片课文等资料,对问题进行思考和展开讨论,让学生多角度地获取历史信息,多层次地探究历史问题,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
秦始皇所采取巩固统一的措施对中国历史产生深远影响,培养学生树立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定信念。
教学重点:秦统一六国及秦朝的巩固措施教学难点:秦朝的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问题导学讨论探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引导:欣赏秦始皇影片,看完后,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剧中的秦王是谁,你还了解到他的哪些故事?师:战国末年,七国割据纷争不断,秦王嬴政用了十年的时间,先后攻灭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割据纷争的局面。
这正是“六王毕,四海一”。
秦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大一统的局面。
下面就让我们共同走进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学习第13课六王毕四海一二、导入新课:(一)秦王扫六合1、秦统一六国的要素请同学们阅读课文57页第一段,找出秦统一六国的三个要素:时间、人物、都城。
记住它的三个要素:建立的时间、建立者和都城。
2、秦灭六国的经过看幻灯秦灭六国图,秦王嬴政亲政后,便开始部署统一六国的战争,他先是用各种手段分化瓦解六国,进而实行远交近攻的策略,各个击破,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
这样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先后灭六国,最终完成统一大业,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500多年的分裂局面,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看幻灯李白诗和秦始皇图“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感受秦始皇千古一帝的风貌和神韵。
六王毕四海一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六王毕,四海一》教学设计临湘市坦渡中学叶恒永【课程标准相关内容】:课程内容:知道秦始皇和秦统一中国,了解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教学活动建议:观察秦疆域图,建立时空概念;搜集秦陵兵马俑的图片,举办主题展览。
【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秦统一的过程,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训练史实归纳、比较说明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师生和谐共创教学过程,利用网络资源,丰富教材内容,深化学生的认识,教师利用网络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网络支撑教学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秦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割据状态,是一件历史大事;秦始皇巩固统一,初创了许多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重点】:秦巩固统一的措施【难点】:中央集权制【本课地位】:本课是岳麓版初中《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3课,安排在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第一课时。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的时代特征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并得到初步巩固。
秦朝虽然存在时间不长,但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朝代。
主要原因有两点:(1)秦朝统一结束了500多年的分裂割据局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统一。
(2)秦朝为巩固统一,初创了许多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如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圆形方孔钱、万里长城、以政治权力压制思想,也为后世所沿用。
本时期上承春秋战国时期,战国七雄、战国变法、百家争鸣等可以作为本课的基础知识。
本时期下启秦朝因暴政速亡,历二世而终结,与本课焚书坑儒、修筑长城等知识点有关联。
秦兵马俑是秦朝文化的代表,但根据教材编排,在第19课进行教学。
本课三个方面的重要内容是:秦始皇完成统一;秦朝采取四个方面的措施巩固统一;秦朝拓土开疆,疆域广大。
【主要教法】:采用新课程背景下的目标教学法,控制讲述时间,腾出时空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设计导学案,让学生一边看书,一边查网,通过努力自己完成新知学习。
《六王毕,四海一》教案设计
《六王毕,四海一》教案设计安陆市巡店镇初级中学刘季安【教材依据】: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3课六王毕四海一【课标内容】:1、公元前221年,秦兼并六国,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2、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秦灭六国及意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书同文、车同轨,统一货币、度量衡,焚书坑儒,修筑万里长城.秦朝的疆域等基本历史知识.①通过引导,讨论探究,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动手能力、理解能力以及综合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①教师引导学生看文字、图片等资料,以多媒体教学为手段,使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体验历史事件.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到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②结合课文的内容,设计一些恰当的问题,通过学生讨论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秦朝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使学生懂得专制与民主都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唯物史观,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树立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定信念.【教学重点】:秦王扫六合和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教学难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概念与作用.【教学方法】:情感设置、置疑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及启发创新等方法. 【教学手段】:CAI课件教学.【教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回顾置疑、导入新课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秦商鞅变法的内容和作用各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归纳)顺势引导、巧妙置疑:提问: ①变法后的秦朝是如何实现全国统一的呢?②秦朝建立后又是怎样巩固统一的呢?2、点击CAI课件显示新课标:第13课六王毕四海一二、探索新知、讲授新课(点击CAI课件播放影片《秦始皇》片段)(一) 秦王扫六合(点击CAI课件)提问:秦朝为什么能担任起统一全国的历史使命呢?(即:秦朝统一全国的历史条件。
《六王毕 四海一》教学设计
《六王毕四海一》教学设计中考历史教学设计:六王毕四海一第13课六王毕四海一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案一、课标内容:1.知道秦在公元前221年吞并了六国,实现了国家统一。
2.了解秦吞并六国、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探讨建立统一国家的意义。
二、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秦王扫六合和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2.难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概念与作用三、教学设计:师:战国时期,战国七雄割据混战,不断兼并,给人民带来极大的痛苦和灾难。
渴望结束割据战争,实现国家的统一,已成为当时各族人民的强烈愿望。
由诸侯割据向统一的封建国家发展,成为历史的必然趋势。
那么,在七国中,哪一个诸侯国最终实现国家的统一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秦是怎样统一中国的。
一、秦王扫六合1.秦统一的历史条件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的相关内容,分组讨论秦国统一的历史条件。
生:各组推出代表回答问题。
老师:综合学生回答的要点,进行点评和总结。
2.秦统一的经过师:秦王嬴政亲政后,开始周密部署统一六国的战争,一方面用贿买、离间等手段,分化瓦解六国,另一方面实行了远交近攻的正确策略,各个击破。
人物:嬴政;时间:公元前221年;都城:咸阳。
)老师:公元前221年,秦朝消灭了六国,实现了统一。
西隅的秦国历史结束,大一统秦的历史开始。
这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创举,对我国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秦统一的意义师:同学们请回答秦统一有什么历史意义?生:各组同学积极回答,互相补充,共同提高。
师:归纳总结,安排学生讨论:你能否描绘一下课本上嬴政的画像?秦统一是嬴政一个人的功劳吗?答:根据秦国统一的历史条件,指出秦王嬴政的贡献只是实现秦国统一的因素之一,秦国统一的因素还有很多。
但秦王嬴政作为封建时代的政治家,顺应历史潮流,为完成大一统发挥了重要作用,应予以充分肯定。
师:以上我们探讨了秦统一中国的历史条件、经过和意义,那么,下面我们来探讨秦始皇统一中国与我们今天解决台湾问题有什么联系?老师:秦王嬴政在历史上功不可没,不仅灭六国,完成国家统一,而且在统一后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巩固统一的重大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课《六王毕,四海一》教学设计
执教者XXX
教学内容六王毕四海一
课时安排1课时
教材版本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教材分析《六王毕四海一》是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首篇教学内容,根据《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的内容,让学生了解秦兼并六国、实现国家的统一,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以及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使学生认识到秦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秦始皇是中国古代一位雄才大略的封建帝王.他所采取的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对以后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本节课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秦灭六国及其意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书同文车同轨、统一货币度量衡、焚书坑儒、修筑万里长城、秦朝的疆域”的学习,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综合概括能力,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看文字、图片、录像等资料,让学生感知秦始皇统一全国和巩固统一的措施的史实,并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懂得专制与民主都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从而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唯物史观、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树立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定信念,进而理解当前我国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并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教学重点“秦王扫六合”和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教学难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概念与作用。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查询书籍、网络、录像、搜集一些有关“秦始皇”的历史资料。
教师准备:制作本课的课件;教学参考书中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设计:
板书设计
第13课六王毕四海一
一、秦王扫六合
历史条件
秦统一的过程:嬴政;公元前221年;咸阳。
意义
称皇帝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设“三公”
(政治方面)推行郡县制
统一文字
二、秦巩固统一的措施书同文车同轨统一货币
(文化经济方面)统一度量衡
修筑驰道,统一车轨
焚书坑儒
(思想方面)
修筑万里长城北击匈奴修长城
(民族关系方面)南征越族凿灵渠
三、秦朝的疆域:东到东海西到陇西南到南海北到长城
本课知识口诀参考
前 230 — 221(年),秦灭六国大统一,
始皇咸阳来登基,至高无上大权集。
丞相、太尉和御史,地方推行郡县制,
全国统一度量衡,还有货币和文字,
为了思想大控制,焚书坑儒有得失。
抵御匈奴筑长城,开发南疆修灵渠,
开疆拓土好疆域,世界大国了不起。
11/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