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章学诚方志理论
章学诚史学理论著作《文史通义》内容简介
章学诚史学理论著作《文史通义》内容简介Excerpt《文史通义》是一部史学理论著作。
它是清代著名学者章学诚的代表作,与刘知几的《史通》一直被视作古代中国史学理论的双璧。
道光十二年(1832年)由作者次子华绂首刊于开封,称为大梁本。
图书目的章学诚撰写《文史通义》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阐发史意或史《文史通义》是一部史学理论著作。
它是清朝有名学者章学诚的代表作,与刘知几的《史通》一向被视作古代中国史学理论的双璧。
道光十二年(1832年)由作者次子华绂首刊于开封,称为大梁本。
图书目标章学诚撰写《文史通义》最主要的目标是为了分析史意或史义。
他在《和州志·志隅自叙》一文中说:“郑樵有史识而未有史学,曾巩具史学而不具史法,刘知几得史法而不得史意。
此予《文史通义》所为做也。
”在这里,他经由过程与以上诸家的对照,明确指出本身撰写《文史通义》一书,就是为了分析史意。
别的,章学诚还在《文史通义》的许多篇章中谈到了分析史意的主要性。
比方他在《文史通义·言公》篇中说:“做史贵知其意,非同于掌故,仅求事文之末。
”在《文史通义·史德》篇中说:“史所贵者义也。
”在《中郑》篇中说:“史家著作之道,岂可不求义意所归乎?”等等。
《文史通义》定名泉源。
章学诚为什么云云强调史意的主要性呢?他认为史学主要包孕史事、史文、史义三个局部,个中史义是魂魄,因而最为主要。
他在《文史通义·申郑》篇中说:“孔子做《年龄》,盖曰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其义则孔子自谓有取乎尔。
”据此,章学诚把本身的著作定名为《文史通义》,注解他愿望经由过程对史乘和史文的研讨到达知晓史义的目标。
头脑显示起首,搀扶世教,改正民气。
他在《上尹楚珍阁学书》一文中说:“学诚念书着文,耻为无实空言,所述《通义》,虽以文史题目,而于世教民彝,民气习俗,何尝不三请安,每每推演古今,窃附墨客之义焉。
”学诚在这里说的“世教”,当然是指儒家的仁义道德学说,这正是他的汗青局限地点,不外我们照样应该辩证对待这个题目。
“六经皆史”的视角:章学诚方志思想新论
作者: 和卫国[1]
作者机构: [1]北京市东城区大雅宝胡同1号梓峰大厦5008—1室,100730
出版物刊名: 中国地方志
页码: 16-23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1期
主题词: 章学诚;六经皆史;志为史体;道器;志义
摘要:章学诚以“志为史体”为前提,以“六经皆史”为根本,在自我追求学术“正统”的实践中,通过方志分立三书之法,实现了志与经的理论对接,建构起经、史、志的学术系谱,从而大大提升了方志的地位,凸显了方志编纂的意义,“六经皆史”与“志为史体”因此成为章学诚方志思想的两大理论支柱。
以此为出发点,章学诚以道、器之说重塑了经、史与道的关系,实际将志也纳入了撰述以求道的器的范畴,由此确立了方志“明道”的终极功能和根本宗旨,修志明道成为其积极从事方志编纂的动力所在。
此外,章学诚在定位“史义”的基础上,还提出了“志义”的命题。
在章学诚的理论话语中,“志义”与“史义”一样,秉承《春秋》事、文、义的有机结合,成为“道”在不同载体形式中的表现。
“志义”的内涵要求方志不仅要具有思想性,更要求方志必须服务于“明道”的根本宗旨,体现了“义”的双重要求。
章学诚及其编纂理论
一、章学诚其人章学诚(1738—1801),字实斋,浙江会稽人。
他是我国杰出的史学理论家和方志学家。
原名为文酕、文镳,字实斋,号少岩。
他是一位学术上的多面手,既是杰出的史学评论家,又是很有影响的目录学家、方志学编纂和理论的奠基者。
章学诚所生活的时代,正是“乾嘉盛世”。
他出身于书香门第,青少年时有很安定的学习环境,有机会学习中国古代各类书籍。
经过二十一史和其他史籍的深入学习,对史学产生了浓厚兴趣,自称“乍接于目,便似素所攻习然者”[1],显示了他在史学方面的特殊才能。
自31岁起,因父亲病故,家道中落,不得不以主持书院讲学、为大官们编书、替地方政府修方志来维持家庭生计。
章学诚的方志编纂理论,是他长期实践的经验总结。
章学诚从小就对中国文史有浓厚的兴趣,立志追求学问。
章学诚回忆他的童年时说:“仆尚为群儿,嬉戏左右,当时闻经史大义,已私心独喜,决疑质问,间有出成人拟议外者。
”[2]可见章学诚从儿童时期开始,已经在周围人的耳濡目染之下对经学和史学理论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并且常常能发出一些令成年人也十分惊讶与佩服的言论,早早便在经学和史学方面显示出良好的资质。
在章学诚长到十五六岁时,他跟随着父亲来到了湖北应城,并从馆师学习举子业。
但他内心深处对于通过科举考试从而进入官场没有兴趣,倒是对于中国史学的相关研究充满乐趣。
虽然经济上并不宽裕,但他私下与妻子商量,并最终说服妻子,将所戴的金银首饰摘下换钱,并换得笔墨纸砚,雇用书吏,抄写春秋内外传,以及东周、战国时的子、史书,并且按照自己的观察与理解,将它们重新整理组合,编纂成纪、表、志、传体裁的史书,一共100多卷。
但是他早期的这些从事史学研究的努力尚未完成,他便因“馆师所觉,呵责中废”。
可见他在青少年读书时期,便有志于此,主要经历也是用在历史编纂学方面的。
26岁肄业国子监。
28岁在京师师从大学士朱筠,因为朱筠的原因,从而有机会看到许多之前难以看到的珍贵书籍,并且得到了与当时许多学术名流交流探讨史学的机会,在这段时间里,章学诚的学业大为长进。
从方志学的视角看章学诚的史学理论及成就
是图经 , 但是作为方志学的创始人而言 , 章学诚认 为 :郡县 “ 志乘 , 即封建时列 国史官之遗也 。而近代修志诸 家 , 误仿唐 宋 州郡 图经 而失 之者 也 ……是方 志之 与 图经其 体截 然不
同。”章学诚 明确指 出了方志是与图经截然 不同的 , ③ 纠正 了 传统将方 志视 为图经的错误 观点 。从 “ 志乃史官 之遗” 这句 话 中 ,章学诚 明确 了方志学 的性 质—— “ 志乃史 体” “ 、 志属 信史 ” 。
Ke r s Z a g Xu c e gh so ig a h e r ; s c o i y wo d h n e h n ; i r r p y t oy me o h r t o h c Au h rS a d e s Hitrc l n C h r l n t u e S u h to’ d r s s i a a d n u a I si t , o t o t C i a No ma ie st, 6 0 Gu n z o , a g o g C i a hn r l Un v ri 51 3 , a g h uGu n d n , h n y 0
中图分 类号 : 0 1 9 2 文献标识码 : A
广 东・ 州 5 0 3 ) 广 1 6 0
文章编号 :6 2 7 9 ( 0 )0 0 7 — 3 17— 8 42 1 2 — 0 2 0 1
摘
要 章 学诚 . 为 一 名 杰 出 的史 学理 论 家 . 拥 有 丰 富 作 他
1 史 学经 世 论
所谓 “ 志”从 现代定 义来说 , 方 , 是指全面 、 系统 、 综合记 述特定地方 、特定 区域 的 自然 与社会各个方面 在空间及时 间上发展 、 变化 的著作 。隋唐直至清朝都 有人将方 志误认为
试论章学诚对鲁迅的影响
March ,2012第25卷第2期重庆教育学院学报Vol.25No.22012年3月Journal of Chongqing Education College收稿日期:2011-09-14作者简介:赵献涛(1975-),男,河北邯郸人,文学博士,讲师,主要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李晓彩(1981-),女,河北广平人,文学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文艺学。
1914年11月26日,鲁迅得到二弟所寄书籍两束,其中有《文史通义》一部六册,同月的29日,鲁迅“午后往南通县馆访季自求,以《文史通义》赠之。
”这是鲁迅日记中对于《文史通义》的记载,从中看不到鲁迅对《文史通义》阅读情况,遑论影响了。
但1933年鲁迅所写《中国文坛的悲观》一文,其中说到文坛的斗争、谩骂和诬陷,就谈及了清朝的章实斋和袁子才,李莼客和赵撝叔,如水火之不可调和。
[1](P247)由此可知,鲁迅非常熟悉章学诚的《文史通义》,因为《文史通义》里就有章学诚对于袁枚的批评文章。
章学诚对于鲁迅的影响,陈方竞先生已经做了论述[2],笔者试加以补充。
一、章学诚方志学理论对鲁迅辑录工作的影响鲁迅乡邦文献的辑录与浙东历史学存在着密切关系,章学诚方志学理论对鲁迅辑录工作有着很大的影响。
方志,“它是记载某一地区的有关历史、地理、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内容的著作。
”[3](P256)浙东史学传统有许多自己的特点,其中一个特征是“提倡方志学,推广方志这种社会史体”[4](P256)。
浙江自古就有撰修方志的传统,《越绝书》不仅是浙江最早的方志,也是方志史上最早的地方志雏形。
这个传统在以后的历史中延续,形成了浙江修志最为繁盛的历史事实。
这一历史事实,并且被章实斋从理论上给予阐发,中国方志学理论发展到章学诚,得以系统化和理论化。
章学诚在自己与前人撰修方志的基础上,在批判继承前人方志理论的基础上,对方志的性质、起源作了明确的探讨。
章学诚极大地提高了方志的地位,“有天下之史,有一国之史,有一家之史,有一人之史。
章学诚创新方志学理论之功
章学诚 (7 & 8 1 是清 代著名 的史 学家 、 13 一10 ) 目录 学家 , 实 具体详述为特征 。即方志就是一种 分门别类地记载地方行政区域 字 斋, ( 会稽 今浙江绍兴 ) , 人 乾隆进士。曾官 国子监典籍 , 主讲定州定 内政治 、 经济 、 文化 、 社会 、 人文 民俗 、 建置地理等 主要事 实情 况历 武、 保定莲池 、 归德文正等书院。后人湖广总督毕沅幕府 , 协助编纂 史和现状 的记述性材料 。 《 续资治通鉴》 等书 。一生精力 , 都用于讲学、 著述和编修方志。章学 2 . 方志具有社会教育 的功 能。章学诚认 为史 “ 有天下之史 , 有 诚不仅主修、 编修了《 和州 志》《 、永清县志》 《 、天门县志》《 、亳州志》 和 一国之史 , 有一家之史 , 有一人之史 。传状志述 , 一人之史也 , 家乘 《 湖北通志分》有着丰富的修志实践经验 , , 而且从理论上对方志编修 谱谍 , 一家之史 也 ; 部府县志 , 国之史也 。综纪一 朝 , 一 天下之 史 作了集大成性 的概括和总结。 在其所撰《 文史通义》 中的《 方志立三书 也。”在章学减看来 , 方志作 为“ 信史”其 卜正史相类似 , , j 有着资治
同。嶂 学诚把方志与地理书区分为两种不同性质的书籍 , ” 纠正了长 体而作志 ; 仿律令典例 之体 而作掌故 ; 文选 、 仿 文苑之体而作文征 。 期以来视方志为地理书的错误观点 , 明确 了“ 并 志乃史体 ”、志属信 三书相辅而行 , 蜘“ 网一不可 , 合而为一 , 尤不可也 。”q 【所谓“ 三书” 即 , 史”, 蝈这对于确定方志的作用及体例 、 结构等有着积极的意义。
的高质量志书来 。同时 , 对于他产所修志书 , 出于一个方志学家 的
章学诚方志思想对同乡后辈学者的影响
章学诚方志思想对同乡后辈学者的影响∗沈松平摘 要 章学诚是中国古代修志流派中方志新派(或称撰著派㊁文献派㊁历史派)的代表人物,被公认为我国方志学学科的奠基人㊂其方志思想对身后的学者产生过一定影响,代有 传人 ,其中绍兴或越地的学者受到的影响更为显著,如李慈铭㊁蔡元培㊁寿鹏飞等㊂即便是在民国成为 显学 之前也是如此㊂关键词 章学诚 方志思想 同乡后辈学者章学诚(1738 1801),字实斋,号少岩,浙江绍兴上虞道墟人,中国古代修志流派中方志新派(或称撰著派㊁文献派㊁历史派)的代表人物,被公认为我国方志学学科的奠基人㊂①他所处的乾嘉时代,考据学已成为时代精神,在方志新派与旧派(或称纂辑派㊁考据派㊁地理派)的流派之争中,方志旧派占据绝对优势,其体例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广泛推行,而以章学诚为代表的方志新派的主要特点,如认为方志是历史书,主张方志分立三书,套用史书的写法来修志,强调无一语不出于己,重视当代文献和地方档案,强调方志的实用价值,长于史裁而短于考据,不以征引见长,等等,不为当时的主流学风所接受,以至于曲高和寡,知音难觅, 撰著一派,则惟实斋为集成之祖,因此遂树无数之敌,到处皆受弹射以去 ②, 当时人务反章氏修志之种种,可见方志学新派撰著家初倡时,大不容于世口矣! 此章氏孤行修志之高作,率绝迹于世之总因欤? ③事实也的确如此,章学诚受湖广总督毕沅之邀在武昌修‘湖北通志“时,曾指㊃901㊃∗①②③本文为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绍兴文理学院越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课题 越地方志发展史 (项目编号:16JDGH113)研究成果㊂章学诚是我国方志学学科奠基人这个说法,也有少数人提出不同看法,如傅振伦认为中国方志学的创立者应是民国时期的李泰棻,其标志是1935年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方志学“一书,见傅振伦‘方志学的创始人究竟是谁“,‘方志研究“1993年第6期;王广荣则认为直至民国,方志学学科也没有诞生,见王广荣‘章学诚有没有创立 方志学 “,‘河北地方志“1997年第3期㊂王葆心:‘清代方志学撰著派与纂辑派争持论评“,朱士嘉编著:‘中国旧志名家论选“,史志文萃编辑部1986年版,第120页㊂王葆心:‘清代方志学撰著派与纂辑派争持论评“,朱士嘉编著:‘中国旧志名家论选“,第135页㊂导过湖北的荆州㊁麻城㊁广济㊁罗田,湖南常德等几部府县志的总纂或裁定体例,但后来不仅‘湖北通志“未能刊印,章学诚帮助裁定的这几部府县志的体例和篇目,也几乎无一不受到当地士人的强烈抵触㊂后来正式刊印的乾隆‘荆州府志“㊁嘉庆‘常德府志“㊁乾隆‘广济县志“,章氏体例几乎都被窜改㊂乾隆‘罗田县志“虽未刊印,但体例也遭窜改㊂‘麻城县志“为章氏总纂,书成未及刊印而版毁,仅遗未校定之本, 至光绪初修志时犹存㊂其时纂‘麻城县志“者, 因不满章书之故,并仅存未校之红本,但供取材,而不用其书焉㊂是章氏之方志学,至光绪初,犹被攻诘,此新派修志之所以终难推拓于时人也 ①㊂周震荣(乾隆年间任直隶永清知县)在‘书庚辛之间亡友传后“提到章学诚在修志上对张维祺(时任直隶大名知县)㊁周棨(时任直隶获鹿知县)的影响②,章氏本人也在‘文史通义“中提及王维屏(时任湖北石首知县)接受了他的方志思想③㊂但是如果细究一下这一时期推崇章学诚的学者的背景,不难发现,其中多为章学诚的亲属及师友,抑或与章氏及其家属有较密切联系者,可见这一时期,章学诚虽非湮没无闻,但始终未能进入学术地图的中心㊂他本人也在穷困潦倒中度过自己的一生,去世后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处于默默无闻㊁少为人知的状态㊂直到进入民国后,经胡适(1922年完成‘章实斋先生年谱“④一书,交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和梁启超(1924年出版‘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一书)对章学诚的推崇,章氏之学才瞬间成为显学,章学诚本人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章氏旦夕间变为中国史学界炙手可热的人物 ⑤㊂在此之前,章学诚属于被忽视的学者,而在此之后,则一跃成为与戴震齐名的清代学术界著名人物,他的学术地位也一直居高不下,始终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人物,以致当时的西洋史学者何炳松担心 章学 过热,怕读者会因此看不起西洋史家, 我以为章实斋的学说,固然值得我们的研究,但是我觉得现在这样程度已经足够了㊂我们似乎不应该过分的热心㊂我以为过分了就有 腐化 的危险㊂现在我们中国人有下面这种风气:就是凡是我国原有的东西,不管好坏总要加上一个很时髦的 国 字来做保镖的武器㊂ 我们倘使把章实斋的史学鼓吹得过分了,那不但要使章氏和我们自己都流入腐化的一条路上去,而且容易使得读者看不起西洋史家近来对于史学上的许多重要的贡献 ⑥㊂方志学产生于清代乾嘉时期和章学诚是中国方志学奠基人的说法在民国以后遂深入人心,章氏之学俨然传统方志学的标杆,民国的方志学者,无论是继承或者批评㊁扬弃传统方志学理论,都言必称章氏之学㊂如吴宗慈在‘修志丛论“的前言中说: 章学诚氏在方志学史上创一代宗风,虽时代不同,未能刻舟求剑以从事,第㊃011㊃①②③④⑤⑥王葆心:‘清代方志学撰著派与纂辑派争持论评“,朱士嘉编著:‘中国旧志名家论选“,第134页㊂(清)周震荣:‘书庚辛之间亡友传后“,‘章学诚遗书“,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第196页㊂(清)章学诚:‘与石首王明府论志例“,‘文史通义校注“卷八,外篇三,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861页㊂民国学人为章学诚作的年谱主要有胡适著,姚名达订补的‘章实斋先生年谱“,陶存煦的‘胡适姚名达 章实斋先生年谱⓪举正“,吴孝琳根据孙次舟‘章实斋著述流传谱“订补的‘章实斋年谱补正“㊂杜维运著:‘清代史学和史家“,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67页㊂胡适著,姚名达订补:‘章实斋先生年谱“,何炳松序,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㊂原则所存,实为现今修志者所不能外㊂平日阅‘章氏遗书“时,其关修志讨论,偶有意见出入,辄随笔纪录㊂ ①黎锦熙也在‘方志今议“序中,自述写此书是受到了章学诚方志学说的启发, 未冠时,习史地,研究章实斋氏之书,初读其‘文史通义㊃内篇“,颇不喜之,但其文不但如戴东原氏之所讥:有八股气;且确有 绍兴师爷 气也㊂及读至‘外篇“创论方志之学,又读其‘校雠通义“阐明目录之要,而所主修之方志,其 艺文 一篇又便能打通而实践其 校雠 之旨,则 闻其风而大悦之 ㊂自是好览方志㊂ 民初入北平,教育部之图书室承清末学部之所藏,全国各省道府厅州县新旧方志殆无不备,一一览之,其修于章氏前者,真多不成东西,无怪章氏之奋起而改革也 ㊂②李泰棻的‘方志学“㊁傅振伦的‘中国方志学通论“㊁王葆心的‘方志学发微“㊁寿鹏飞的‘方志通义“㊁吴宗慈的‘修志丛论“㊁瞿宣颖的‘志例丛话“等专著,大都有专章论述章学诚的方志学理论,或表赞同,或提出质疑,间或也有批评者㊂万国鼎等学者在各自的论文中对章学诚的方志思想也有所论及㊂他们所修的志书,如余绍宋的‘民国龙游县志“㊁吴宗慈的‘民国江西通志“等,序例中也多次提及章氏之学㊂本文拟探讨清代和民国时期章学诚方志思想对其家乡绍兴地区后辈学者的影响㊂一我们知道,章学诚的家乡绍兴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著名的 方志之乡 ,文风鼎盛,地方文献丰富,绍兴的学者作为章学诚的同乡后人,是否受到的影响会更为显著呢?李慈铭㊁蔡元培㊁寿鹏飞是清代和民国时期绍兴地区与章学诚方志思想联系最为密切的方志学者或修志名家,皆为章学诚的后辈同乡,都研读过章学诚的‘文史通义“,后来也都从事过修志活动㊂李慈铭承认章学诚是 志学专家 ③,但总体上是批评多过肯定;蔡元培是章学诚方志思想的极力推崇者;而修志活动主要在民国的寿鹏飞则把章氏之学作为传统方志学的标杆,以章学诚方志思想为镜,对传统方志学理论作了全面扬弃㊂通过以上三人对章学诚方志思想态度的分析,可窥一斑而见全豹,大体梳理出清代和民国时期章学诚方志思想对绍兴地区学者的影响程度㊂李慈铭是晚清集文学家与官员于一身的名士,平生著述丰富,在文㊁史㊁经㊁方志学等领域均取得了不俗的成就,著有‘弟子职集解“‘国朝儒林经籍小志“‘元代重儒考“‘越缦堂诗文集“‘越缦堂读书记“等,他的‘越缦堂日记“与‘翁同龢日记“㊁王闿运的‘湘绮楼日记“㊁叶昌炽的‘缘督庐日记“齐名,并称 晚清四大日记 ㊂此外,他还留心地方文献,治史工诗之余,潜心于地方志的整理㊁研究和编纂㊂同治六年(1867),因病归籍的会稽籍官员兼学者宗稷辰(字涤甫)拟修绍兴府志和山阴㊁会稽县志,李慈铭得与其事,因宗氏病,旋故,事终未成, 至修志之事,诚为当务之急,㊃111㊃①②③吴宗慈:‘修志丛论“前言,1941年刊本㊂黎锦熙:‘ 方志今议⓪序“,黎锦熙㊁甘鹏云:‘方志学两种“,岳麓书社1984年版,第17页㊂(清)李慈铭:‘越缦堂日记“第6册,广陵书社2004年版,第4353页㊂。
章学诚方志思想的再认识
章学诚方志思想的再认识沈松平【摘要】Though Zhang Xuecheng was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for his contributions to the science of local records, his achievements on local record studies do not match his praises. To be frank, because of the constrains of time and place, there are some feudalism in his thoughts and some deviations in his cognition, i.e., treating history books as local records, replacing local records with history books, and his pursuing of an extreme“essay writing style”. He also mistakenly thought that h e pioneered the“the biography of former local records”, and argued that emperor, empresses and people who had biographies in official history works should not be included in local records. He was against the idea of upgrading some chapters, even the chapters reflecting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But in practice, he did not fully follow his theory.%章学诚在方志学上的贡献,有口皆碑,但也有过誉之处。
章学诚“立三书”理论之体现——以乾隆年间两部方志为例
章学诚“立三书”理论之体现——以乾隆年间两部方志为例发布时间:2022-04-22T05:28:59.389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1月中作者:彭筱溦[导读] 章学诚是我国著名的清代史学家、思想家,也是一位方志学大师。
他独创的方志“立三书”理论,在我国方志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他所参与编修的《湖北通志》与《麻城县志》两部志书成书时间相近,都是实践“立三书”理论的代表作品。
湖北省图书馆彭筱溦 430070[摘要]章学诚是我国著名的清代史学家、思想家,也是一位方志学大师。
他独创的方志“立三书”理论,在我国方志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他所参与编修的《湖北通志》与《麻城县志》两部志书成书时间相近,都是实践“立三书”理论的代表作品。
[关键词]章学诚;方志学;湖北通志;麻城县志一、关于章学诚与其方志“立三书”理论章学诚,清浙江会稽人,字实斋,号少巖。
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进士。
官国子监典籍。
曾主讲定州、保定、归德各地书院。
少时习闻刘宗周、黄宗羲之学说,熟于明末朝政始末。
后为安徽学政朱筠幕僚,博览其藏书。
主修和州、亳州、永清等志,主编《湖北通志》,于方志之学颇具卓见。
又有《文史通义》《校雠通义》。
曾佐湖广总督毕沅纂《续资治通鉴》,并欲藉毕沅之力搜求遗书,编巨著《史籍考》未果。
后人辑其撰述,编为《章氏遗书》。
乾隆五十七年(1792),通过对编纂方志经验的总结,章学诚撰写了代表其方志理论的核心之作《方志立三书议》。
二、章学诚纂《湖北通志》之介绍《[嘉庆]湖北通志检存稿》四卷、《[嘉庆]湖北通志未定稿》一卷,(清)章学诚纂,民国十一年(1922)吴兴刘氏嘉业堂刻章氏遗书本。
该志系章学诚在清乾隆年间纂修《湖北通志》时所写。
前有章氏《为毕制府撰湖北通志序》[1],述其编纂缘起。
称雍正十一年(1733)迈柱等所修《湖广通志》兼载湖南、湖北两地,湖南已有乾隆二十一年(1756)湖南巡抚陈宏谋等所创修《湖南通志》,湖北仍用雍正志分部之书,尚缺单独一省通志。
新旧史学视野下的章学诚方志学
170新旧史学视野下的章学诚方志学文/阚明娜摘要:章学诚被梁启超称作“方志之圣”,一是由于其将方志写作的思想理论化,形成了一套“方志学”理论并亲身实践,同时也是因为其在方志学思想与今天新史学视野下的地方志新概念有了很大重合,在地方志理论建设上跨出了及其重要的一步。
关键词:章学诚;地方志;新史学章学诚的《方志立三书议》《州县请立志科议》《修志十议》三篇文章构成了其一套完备的方志理论,也为整个方志学的创建以及中国以后地方志的修纂标准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而章学诚本人也因此被梁启超称作“方志之圣”——一方面是由于章学诚将宋以来从方志的资料收集到编写到保存的一系列思想系统理论化,使之真正成为一门学术学问,并亲身实践于其中;同时,章学诚的方志学及其志书撰写蕴含了一种远不同于乾嘉考据的史志观,体现出一种与当时主流相抗衡的学术风气以及同梁启超所提倡的新史学视野下地方志新概念的一种重合。
提及章学诚及其方志学,就不得不提及宋代方志学。
张国淦《中国古方志考•叙例》说:“方志之书,至赵宋而体例始备。
”[1]宋代是方志盛行的时期。
不仅有官修方志,私家著述也很发达。
宋代方志一反隋唐以前“多分别单行,各自为书”的状态,而将自然、历史、政治、文化、人物等汇于一编,由地理扩展到人文、历史方面,上承历代志书余绪,下为后世修志创立了基础。
[2]有宋一代经过乐史《太平寰宇记》、王存《元丰九域志》、欧阳忞《舆地广纪》、祝穆《方舆胜览》以及王象之《舆地纪胜》这一系列总志的修纂,志书从方法到体例都已经是相当成熟了,以致后代修志书——无论是官方的一统志还是私人修书——都是依例按照宋代志书的体例先写建置沿革,然后写各类事要。
而自近代以来,各种学科及学科内部之间边缘及学科内部之间边缘都有了严格的界定。
在新史学的影响下,地方志的概念也与从前有了很大不同。
我们今天的地方志是记载某一地区特定年限间自然、历史、地理、社会、经济和文化各方面纵横的情况和资料一种著述体裁,是按一定体例编纂而成的资料性的科学文献,是纂述历史借以取材的一个资料库。
论章学诚方志理论
论章学诚方志理论作者:立新中国方志学历史由来已久,历朝历代所编纂的方志,到今天所能见到的多达八千多部,可谓洋洋大观。
但方志学理论的真正建立还是到清朝中叶。
历史上方志学家们通过编纂方志,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并进行了理论上的探索,取得了许多丰硕的成果。
章学诚正是在前人编纂方志所积累的经验的基础上,并通过自己的编纂方志的实践,提出了比较完整的方志学理论,为我国方志学的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为后人编纂方志学提供了理论上的借鉴。
章学诚,字实斋,号少岩,会稽人。
生于乾隆三年(1738年),卒于嘉庆六年(1801年),我国杰出的史学家和方志学理论的奠基人。
他生活于充满着浓郁史学氛围的家庭,祖父章如璋“惇行隐德,望于乡党,尤嗜史学。
晚岁闭关却扫,终日不见一人。
取司马《通鉴》往复天道人事,而于惠迪从逆吉凶,所以影响之故,津津盖有味乎其言。
”〔1〕父章镳,“少孤,先祖遗书散失,家贫不能购书,则借读于人,随时手笔记录,孜孜不倦。
晚年汇所札记,殆盈百佚,尝得氏《江表记》及五代十国时杂史数种,欲钞存之,嫌其文体破碎,随笔删润,文省而意义更周。
”〔2〕章学诚生长于这样的家庭,虽“二十岁以前,性绝呆滞,读书日不过三二百言,尤不能久识,学为文字,虚字多不识其理”,但“廿一二岁,骎骎向长,纵览群书,于经训未见领会,而史部之书,乍接于目,便似夙所攻习者,其中利病得失,随口能举,举而辄当。
”〔3〕可见与家庭熏染不无关系。
章学诚从少年时,就在父亲的指导下钻研史学,十五六岁时删节改编《左传》、《国语》,这种从少年时期对史学的学习和训练,使章学诚在史学研究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他穷毕生精力于治史、修志、讲学以终。
著有《文史通义》、《校雠通义》和《史籍考》等史学著作。
从二十七岁起,随父纂修《天门县志》,并着手撰写方志论文。
从乾隆三十八年至五十八年,陆续纂修或参修《和州志》、《永清县志》、《大名县志》、《亳州志》、《通志》等方志。
在纂修志书的的同时,他注重总结修志的经验,进行志书的理论建设,写出了《方志辨体》、《方志立三书议》、《记与戴东原论修志》和《修志十议》等论文,提出了较为完整的方志理论,成为我国历史上方志理论的奠基人〔4〕。
【doc】试论章学诚目录学思想在方志中的体现
试论章学诚目录学思想在方志中的体现试论章学诚目录学思想在方志中的体现17张勇(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北京100875)[摘要]章学诚目录学思想在他的方志中的体现是:通过目录学辨明"志乃史体",在此基础上提倡方志"艺文"应为着录之书,并立"文征"以折中着录与存献;又以目录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宗旨指导方志的纂修,赋予了方志保存文献的功能和学术研究的价值.[关键词]章学诚;目录学;方志;艺文[中图分类号]K29,G25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434(2006}04--0017--05章学诚一生致力于方志的纂修,纂有《和州志》,《永清县志》,《毫州志》和《湖北通志》,并且还参修了多部方志,在此过程中撰写了诸如《方志立三书议》,《州县请立志科议》,《修志十议》等多篇阐述方志理论的文章.在纂修方志的实践中,他的目录学思想得到了运用.他主张通过对书籍"部次条别",区分类例,着录书目并撰写叙录揭示书籍的内容,评价书籍的得失,注意互着,别裁的运用,以最终达到"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治学目的.这些思想,后来集中体现在他的目录学着作《校雠通义》和《史藉考》中.而《校雠通义》,正是他在《和州志艺文书序列》的基础上,仿照郑樵《通志?校雠略》写成的.然而一直以来,学者往往就他的方志学论方志学,就目录学论目录学,没有注意到章学诚自身的学术背景,从而忽视了他不同学术领域之间的联系.笔者认为,章学诚的目录学思想影响了他的方志纂修,同时,方志的纂修为他目录学思想成型和成熟进行了实践.一,理论基础的构建章学诚的目录学思想在方志中的体现,主要集中在对方志"艺文"的探讨上,同时在方志的纂修的其他方面也有所体现,这些都是建立在他"志乃史体"[1]的理论基础上.而章学诚对这个理论基础的构建,正是他通过目录学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达成的.章学诚说:"校雠之意,盖自刘向父子部次条别,将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2]即通过对历代书籍进行分类,以弄清楚各家学术的源流演变,从而为实际的学术研究服务.长期以来,学者们都将方志划归为地理类,而非史类.尤其是到了乾嘉时期,受到只重考据不重实用的学风影响,学者们更是"偏于地理",将方志视作考证一方地理沿革之书,"而撰述之业,略似类书"[3].针对导致这些偏差的原因,章学诚指出:三代以后,官守其书的优良传统没有得到继承,致使历代方志流传至今,仅有为数不多的宋元存本,文献不足征,致使学者们探讨和纂修方志时"误承流别,不复辩正其体"[4],且"古人有专门之学,即有专门之书,有专门之书,即有专门之体例"[5],流别不明,自然体例失当.章学诚从"官分其守,书别其流"[6]最初的图书分类法出发,追溯方志的源头是周官外史所掌的四方之志,他说:"余考之于《周官》,而知古人之于史事,未尝不至纤析也.外史掌四方之志,注谓若晋《乘》,鲁《春秋》,楚《祷杌》之类,是一国之全史也."[7]通过辨明方志的流别,指出"方志如古国史,本非地理专门"],还进一步说:"天下之史,有一国之史,有一家之史,有一人之史.传状志作者简介:张勇,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2004级硕士研究生.l8广西地方志2006年第4期述,一人之史也;家乘谱牒,一家之史也;部府州郡,一国之史也;综纪一朝,天下之史也.,,E83过去的一国之史即相当于今天的方志,今天的方志即是一方之全史.章学诚通过目录学溯清方志流别,指出方志应当是史书,那么其纂修就应当承袭史法,从而奠定了章学诚将目录学运用于方志的理论基础.二,方志"艺文"中的目录学思想在方志中,集中体现章学诚目录学思想的是"艺文"一门.章学诚说过:"独'艺文'为校雠之所必究."Ez]这里的"艺文"指的是正史中的"艺文志","经籍志",而章学诚对以往方志"艺文"的批判和讨论方志"艺文"应当如何编撰,正是建立在他所构建的"志乃史体"的理论基础上.1.方志"艺文"当为"着录之书".章学诚指出:"方志为史氏要删,则记载当宗史法."[9]所以方志中的"艺文"应仿效汉臣班固,"为着录之书"003,以达到考一方文献之流传得失,辨一方学术之演变源流的目标.然而一直以来,方志家却不明其中要领,"编次'艺文',不明诸史体裁,乃以诗词歌赋,记传杂文,全仿选文之例,列于书志之中,可谓不伦不类者也"En].不遵史法编撰的"艺文"不伦不类,猥滥不堪,根本无法起到"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作用.所以,章学诚在编撰方志中"艺文"时,倡导"着录当宗《七略》"E3,即主张"艺文"应当是对书籍进行分类并着录书目,而非滥人诗文杂体.章学诚编撰"艺文",既有对史志着录之法的继承,同时又根据方志自身的特点有所突破和创新.在图书分类法上,章学诚曾对四分法有过质疑,希望回归《七略》的七分法,但最后还是不得不接受"《七略》之流而为四部,如篆隶之流而为行楷,皆势之所不容已者也"的学术发展必然性,认识到"四部成法,而能讨论流别,以使之恍然于古人官师合一,则文章之病,可以稍救"l_1.所以在他纂修的方志中,"艺文"多按四部分类.但同时他也指出,方志并不一定要将文献部次为四部,而应该根据地方书籍的实际情形有所应变.他在驳斥陈增提出的方志"艺文"应该按照《四库全书》的目录,以经,史,子,集分门的观点时说:一方书籍"因门类不备,家数不全;又详略多寡太不匀,故止分时代,此方志之目类岂乎全史之必当分也"[¨]. 即不同的地方,其书籍在种类上齐备不一,在数量上多寡有别,当书籍不足以按经,史,子,集来分类时,不必因袭史志强为之四部,可以按时代来划分.在择书人目的原则上,首先对于史志"书之已经亡逸者,不必载人,但条注于各类标题之下"的传统,章学诚非常不屑,认为这种方法不适合方志.他说:一方"见存之书能有几何?是大书者寥寥无几矣.且考内原注存逸字样,即与《隋志》有何分别?不过争一注于下方,与隋部顺注之别耳"E¨].主张图书即使已经散佚,如果在旧志中有其目录,应遵循旧志的着录,"仍准人志,而于目录之下注一'亡'字,以别之".而不是像史志那样,不在部类中着录其书目,只在部类标题之下注有某人某书若干卷今散逸,起不到什么实质作用. 其次,对于史志中"人艺文志例取盖棺论定,现存之人,虽有着作例不人志"的传统也不赞同,认为这是"御纂续考馆成法,不同近日志乘".史书详古略今而方志详今略古,且纂修方志时具有地近易核,时近迹真的便利条件,所以编撰"艺文","凡本朝前代学士文人,果有卓然成家者,可垂不朽之业.无论经,史,子,集,方技,杂流,释门,道,藏,图画,谱谍,贴括,训诂,均得净录副本,投柜送馆, 以凭核纂"l_13.利用纂修方志的便利条件,及时的,尽量多的着录当代书籍,避免一方文献有所缺失.在章学诚的目录学思想中,他十分重视叙录,认为叙录是介绍,评价图书和阐明学术源流的重要表达方式,是"讨论群书之旨""最为明道之要"l_13.据此,他将书籍的叙录比作人物的列传, "在人即为列传,在书即为叙录"E¨3.可见叙录在书目着录和学术研究上的重要性.而正史中多只撰大小序,于目录只剩下简单的着录,没有叙录. 章学诚认为这是因为一代之书,四方之书太过浩繁.而州县之志就不一样了,"毕竟一方之书,不比全史川E.3∞,其数量规模远不及正史"艺文"浩瀚,在着录时不仅仅要记载目录,"登其卷帙",还应稽查作者源流始末,于"叙录后略标作者之旨"l_】.3,甚至"可仿照陈直斋,晁公武诸家,增附跋题"[1(.∞.而对于正史,甚至是一省之通志来说,由于受到体制的局限,要完成这些都是非常困难的.试论章学诚目录学思想在方志中的体现19在目录学中具有开创意义的"别裁","互着"之法,章学诚于方志中也早有论述.他在《和州志艺文书序例》中说:"夫编次可以别出,则学术源流,无阙间不全之患也",此为"别裁";"部目可以互见,则分纲别纪,无两歧牵掣之患也",此为"互着",并在编撰方志"艺文"的实践中也予以运用.后来根据《和州志艺文书序例》撰写《校雠通议》时,他才对"别裁","互着"给予了明确的提法并加以充实..在通过对旧志"艺文"的批判和亲自编撰"艺文"的实践之后,章学诚总结出方志"艺文"应该"取士邦学士着撰书籍,分其部汇,首加目录,次序颠末,删芜撷秀,掇取大旨,论其得失,比类成编,乃使后人得所考据,或可为馆阁雠校取材,斯不失为志乘体尔"I-.从中可以看出,章学诚目录学的主要内容基本上都被概括了.2.立"文征"折中"着录之艺文"与"猥滥之艺文".章学诚虽然一再批判"近人修志,'艺文'不载书目,滥入诗文杂体-I-2o3.但他也认识到志家这样做,为的是"欲见一方文物之盛"[,虽然多是猬选诗文,但实际上也的确为地方保存了一些比较有价值的文献.只是志家没有认识到方志"为一国史裁",从而在体例上偏离了史法,才使艺文志变得猥滥不堪.为了解决方志这种"着录"与"存献"的矛盾,章学诚首先是倡导"艺文"的编撰应回归史法正宗,成为着录之书;另一方面,他开创性的提出在"艺文"以外,效仿《文选》,《文苑》之体别作一书,谓之"文征".他在《麻城县志?文征序列》中说:"诗文杂着,闻见旁出,志家往往列于艺文,既不免于猥滥;而矫枉过正,削而去之,则又黯然失色.用是折中文质,别为文征一书,与志相辅相成."从而折中了着录与存献的矛盾.章学诚编撰"文征",不仅是要把各种有价值的文献收编到一起,既然与方志相辅相成,同样要对这些文献划分类属,别其部次.他在纂修《永清县志》时,"取一时征集故事文章,择其有关永清而不能并收入志者,又自以类相从,别为奏议,征实,论说,诗赋,各为一卷,总四卷"l_2..,编为"文征",自为一书,附志而行.到他纂修《湖北通志》时说得就更具体:"取传记,论说,诗赋,箴铭之属,别次甲乙丙丁,上下八集,以为文征."_2章学诚在编撰《史籍考》时,主张在史志之外,另编相应的资料汇编,名之日"文鉴",以保存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文献,应该是借鉴了方志立"文征"的经验.三,修志思想中的目录学思想章学诚说:"志体横看."1-223即方志是以类系事,以类为限,分门别类地记录一方各种情况,通过梳理各门类的发展演变,达到从总体上展现一方的全貌.志体"以类系事"的这一特点使得方志尤重类例,用郑樵的话说:"欲明书者,在于明类例","类例既分,学术自明"1-233.章学诚深明其中道理,"于志例,极具裁剪苦心"I-.类例是否恰当,直接制约方志纂修时,文献资料的搜集,取舍以及事情原委能否说得清楚.志体的"以类系事"与目录学"部次条别,将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宗旨有相通之处.从而,纂修方志就为章学诚提供了一个将目录学思想运用于学术实践的舞台. 1.部次条别,备国史采择.章学诚一直主张地方修志,网罗一方文献,可以备国史采择.他说:"一代浩繁,史官之籍有所不胜;独州县志书,方隅有限,可以条别诸目,琐屑无遗,庶以补国史之力所不能给也"[2引,所以"朝廷修史,必将于方志取其裁"1-83.从中可以看出,方志能够做到备国史取裁,主要是因为它能够做到"条别诸目,琐屑无遗",即根据合理的篇目设置来搜罗和整理一方文献.因此,方志纂修首重文献的搜罗与分类,这也正是章学诚目录学的基础. 方志为存一方文献,备国史之采择,其取材必应尽一方之所有,甚至更甚.章学诚在《修志十议》中说道:"所应用之书,自省府邻境诸志而外,如廿二史,《三楚文献录》,《一统志》,圣祖仁皇帝御纂《方舆路程图》之属,俱须加意采访.他若邑绅所撰,野乘私记,文编稗史,家谱图牒之类;凡可资搜讨者,亦须出示征收,博观约取.其六曹案牍,律令文移,有关政教典故,风土利弊者,概令录出副本,一体送馆,以凭详慎铨次,庶能巨细无遗,永垂信史."对于这些种类繁多,内容丰富的文献, 若"及时不与搜罗,编次不得其法,去其或失其宜,则他日将有放矢之难稽,湮没无闻矣"I-.然而一直以来志家修志,于平日不注意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到修志之时仅凭一时采访,泛收篇什,仓惶成书,以致所修之书编次失伦,体无当要.州县仅持这些猥滥无法之志书,根本不足以备国史采择. 要改变这一现状,章学诚主张学习三代之良法,于20广西地方志2006年第4期州县设立志科,办理文献的搜罗和整理.三代之良法,章学诚认为是目录学的渊源,他说:"有官斯有法,故法具于官;有法斯有书,故官守其书;有书斯有学,故师传其学;有学斯有业,故弟子习其业.官守学业皆出于一,天下以同文为治,故私门无着述文字."据此,他总结出在三代之时,"官守之分职,即群书之部次"[1.l.而现在纂修方志恰恰是丢弃了这一传统,"其书无官守制度,而听人之自为,故其例艺参差,而不可为典要, 势必然也".以致后人修志,"间有好事者流,修辑志乘,率凭一时采访,人多庸猥,例罕完善.甚至挟私诬罔,贿赂行文;是以言及方志,荐绅先生每难言之"【.正是前面"官守之分职,即群书之部次"的思想,促使章学诚产生于州县设立志科的想法.州县设立志科,"凡政教典故,堂行事实,六曹案牍,一切皆令关会,目录真迹,汇册存库,异日开局纂修,取材甚丰."[1即平日里由典吏负责相应文献的搜集和保管,一方之六科案牍,官长行事, 家谱传述,师儒公论,经史诗辞,修建端委,铭金刻石等由相应得典吏各司其职,录以副本,分科别类,置于藏室,使"登载有一定之法,典守有一定之人"L8],如此修成的方志,无论"征文考献,馆阁檄收,按志而求,易如指掌"_2.章学诚提出于州县设立志科,依类征献,依类存献,其目录之学在修志这一阶段的运用,还停留在"部次条别"这一基本的层次上.而这一阶段的工作,正是后来使方志能够达到考一方诸事源流的基础.2.部次条别,考一方诸事源流.按类求书,纂修方志,以备国史采择,这只是方志的一个作用.方志还有一个作用,就是通过方志将一方文献别次条别,以追溯一方诸事的源流,以最终达到经世致用的修志目的.这是章学诚将目录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治学宗旨升华地运用于方志的纂修.章学诚说目录之学"不徒为甲乙部次",为图书部次条别还只是目录之学的基础,是门径,而是要通过对图书"甲乙部次"的手段和方法,以求得"申明大道,叙列九流百氏之学,使之绳贯珠联,无少缺逸;欲人以类求书,因书究学"l_2I,最终达到"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治学目的.纂修方志,将一方文献按类征求,采编到相应的类目之中,还只是"三月聚粮","萧何转饷".其最终目的还不在于此.而是要通过对同类文献的梳理,归纳,总结,提炼等途径,使一方诸项情况在方志中得以简洁明了的体现出来.章学诚对自己纂修的《湖北通志》中"食货考" 下"田赋"一门的评述,正好能体现他纂修方志能够起到辨章源流的作用.他说:"余取赋役全书, 布政司总汇之册.等其款数;而采名人及本朝人所着,财赋利弊奏议详揭,与士大夫私门论撰之属, 联络为篇,为文不过四五千言.而读者于十一州府,数百年间,财赋沿革利弊,洞若观火."章学诚于文献多方征集,从不同的资料中采择其同属, "使之绳贯珠联"以理清原委,区区数言就能让人"洞若观火",清楚地了解了一方财赋的演变沿革, 利弊得失,从而为现实的经济活动提供资鉴.这正是他将目录学用于学术研究所希望达到的目的.在目录学宗旨的指导下,章学诚纂修的方志,改变了过去由于流别不辨,造成志家修志一味考证地理沿革而不重实用,或剪裁成书纂辑而成宛如类书的流弊,使得志书不具有史着的思想性和学术性.他认为方志应为"部次之书,下正家藏之目,上备中秘之征……况乎典籍文章,为学术源流之所自出,治功事绪之所流传;不于州县志书,为之部次条别,治其要删,其何以使一方文献无所缺失耶?"[1]从而赋予了方志同目录学一样的,具有保存文献的作用和学术研究的价值,这是章学诚对方志纂修的一个创新和飞跃.四,小结章学诚治学极为重视学以致用.在他看来,目录学仅仅是治学之"器",必须运用于究学求"道"的实践中,方志的纂修就是他实现"道器合一"的一个途径.文章第一节引章学诚所云:"古人有专门之学,即有专门之书,有专门之书,即有专门之体例."学术的源流与体例是相辅相成的, 源流得以辨明,自然清楚该运用何种体例;体例得以确定.追本溯源,便能弄清源流.章学诚通过目录学,辨明方志的流别,确定方志的体例,更将目录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宗旨升华地运用于方志的纂修中,从而赋予方志具有了学术性,打破了历来方志纂修的许多弊端,带来了许多大胆的变革与创新,促成他的方志理论达到历史的巅峰.试论章学诚目录学思想在方志中的体现21章学诚一生从事方志的纂修,多次到过北京,足迹遍及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河南,河北,陕西等地,接触了大量丰富的图书资料,在不断修志的实践中检验和完善他的目录学思想,促成了他的目录学思想能够超越于前人,集千古之大成.章学诚晚年总结自己的学术生涯时说:"鄙人所业,文史校雠.文史之争义例,校雠之辨源流.,,E283文史,校雠在他纂修方志的实践中实现了统一.[参考文献]E1]答与甄秀才论修志第一书[A].文史通义卷八外篇三Ec-].E2-]校雠通义?序EM].[3]记与戴东原论修志[A].文史通义卷八外篇三Ec-].[4]中郑[A].文史通义卷五外篇五[C].E5-]和州志舆地图序例[A].文史通义卷六外篇一[C].[6]章学诚着,张树菜纂辑,朱世嘉校订.湖北文征序列[A].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章实斋方志论文集[c3.1983年重印.237.[7]方志立三书议[A].文史通义卷六外篇一[C].E8-]州县请立志科议[A].文史通义外篇一Ec-].[9]章学诚着,张树菜纂辑,朱世嘉校订.湖北通志?序传[A].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章实斋方志论文集[c3,1983年重印.[1O]章学诚着,张树菜纂辑,朱世嘉校订.湖北通志?凡例[A].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章实斋方志论文集[c3.1983年重印.203.El1]和州志文征序例[A].文史通义卷六外篇一[C].[12]章学诚着,张树菜纂辑,朱世嘉校订.和州志艺文书序例[A].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章实斋方志论文集[C].1983年重印.103.刘歆《七略》虽不是史志,但班固将《七略》改写为《汉书?艺文志》,从而开创了正史纂修《艺文志》的先例,所以"宗刘"与"仿效汉臣班固"并不矛盾.[13]校雠通义?宗刘第二[M].[14]章学诚着,张树菜纂辑,朱世嘉校订.修湖北通志驳陈螬议[A].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章实斋方志论文集[C].1983年重印.279.[15]修志十议[A].文史通义卷A.~I-篇三[C].[16]校雠通义?原道第一[M].[17]和州志艺文书序例EA].文史通义卷六外篇一[C].D8-]章学诚着,张树菜纂辑,朱世嘉校订.湖北通志辨例[A].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章实斋方志论文集[C].1983年重印.[19]和州志前志列传序例中[A].文史通义》卷六外篇一Ec-].E2o-]永清县志文征序例[A].文史通义卷七外篇二[c-]. [21]章学诚着,张树菜纂辑,朱世嘉校订.为毕制府拟进湖北三书序[A].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章实斋方志论文集[c3.1983年重印.198.E22-]答甄秀才论修志第二书[A].文史通义卷八外篇三Ec-].[23]郑樵.校雠略[A].通志卷七十一[C].[24]章学诚着,张树菜纂辑,朱世嘉校订.方志辨体[A]. 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章实斋方志论文集Ec-].1983年重印.5.E253和州志田赋志序例[A].文史通义卷六外篇一[C].[26]和州志氏族表序例中[A].文史通义卷六外篇一Ec-].[27]校雠通义?互着第三[M].E283与孙渊如观察论学十规[A].章学诚遗书Ec3. (上接第12页)配有志书光盘;装帧印刷精美.《广西通志?邮电志》编辑室的同志为此做了大量的艰苦细致的工作,作出了新的贡献.我们相信,大家会从这次会议,学到如何加强对地方志编纂工作的组织,领导的经验;学到多个单位如何合作编纂好一部志书的经验;学到如何保证第二轮志书编纂质量的经验.大家参加这次会议是一定会有收获的.今年5月18H温家宝总理签署国务院第467号令颁布的《地方志工作条例》,2000年11月自治区人民政府下发的66号文件,是我们开展地方志工作的法律依据和政策依据,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希望各单位在学习贯彻《地方志工作条例》,自治区人民政府2000年66号文件的同时,结合学习《广西通志?邮电志》编纂领导小组,自治区通信管理局关于加强对地方志编纂工作的组织领导,落实"一纳入,五到位"的经验,学习《广西通志?邮电志》编辑室认真做好编纂工作,严格志书编纂质量的经验,按照自治区人民政府的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性很强的修志的计划和措施,并以倒计时的方式对各项工作抓好落实,加快进度,以保证在20]0年前完成自治区人民政府提出《广西通志》各专志的编纂任务.。
方志编纂基本理论(提纲)
方志编纂基本理论(提纲)王晖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没有理论思维,就会连两件自然的事实也联系不起来,或者连二者之间所存在的联系都无法了解。
一、方志简史方志史是与历史、地理史紧密相连并行发展的。
(一)方志与古史——古方志1. 方志概念诞生于周朝据《周礼》记载:“外史掌书外令,掌四方之志“。
“小史掌邦国之志“。
“诵训掌道方志, 以观诏事。
”《周礼》又称《周官》,今文经学家认为是刘歆伪造,古文经学家认为是周公(公元前1046年前后)所作,其内容是周王室和战国时代各国设官分职的制度汇编。
方志的槪念诞生至今已有3000余年。
2“古方志”就是古国史《周礼》所载“方志“内涵是什么?方是指方域、方国;志,记也。
方志是记方国(地方)之事的书。
方志即方国之志,一国之史,古方志就是古国史。
历史概念诞生晚,所以“古方志”是史之源流。
宋人郑樵:’‘古者记事之史,谓之志。
”淸代章学诚:“志者,古之国史。
I外史掌四方之志,若晋《乘》鲁《春秋》、楚《祷机》之类,是一国之全史也。
“近代梁启超:“最古之史,实为方志。
”3.历史学概念形成于明朝“历史“的形成大约经历以下七个阶段:第一阶段无文字历史,即口述历史。
第二阶段史书没有统一统称。
都属于方志系列。
第三阶段记事之史称之为“志“。
第四阶段记事之史称之为“书”。
第五阶段记事之史称之为“历“。
第六阶段记事之史称之为“史“。
第七阶段将“历”与“史"合二为一称历史。
史书诞生很早,而历史概念形成至今才430多年。
4•史官的“史"不等于史学的“史”方志学家李泰菜说:“史乃官需,非学需。
-商代设垃,原为驻守在外的武官《周礼•春官》之属有内史,执国法及国令之贰。
同时也主管文书、典籍和记事之官,故有大史、小史、内史、外史、御史等名。
汉代以前史官编纂的书不称史,如同淸代翰林编的史书不称翰林一样,史官的“史"不等于史学的“史”。
汉以前只有经学而没有史学概念。
章学诚方志学理论创新述略
tg te t c in i tl tcr l sa d c niu ainwrtn ra iai n d si g ih n a u ea dS n. o eh r ha t ,t syi i ue n o fg r t , i go g n z t , it us igf tr n Oo wi o s s o i o n e
u h a sT i a e x o n sZh n e he g St e r n o ain e a ae yo o a h o ils su is n tr p t e me n .h sp p re p u d a g Xu c n h o y i n v t ss p rt l n l c lc r n ce td e au e o
【 e od】 hn ueeg Lclh n l uy T e nvtn K yw rs Zag e n ; oacr ie s d ; ho i oao X h o cst y rn i
章学诚 ( 78 81 是清代著名的史学家 、 13 ~10 ) 目录
学家 , 会稽 ( 今浙江绍兴 ) 。 人, 两者 的性 质本有严格 区别 , 但把方 志与 “ 舆地 ”
归合就混淆 了它 的性质 , 以至清代学者戴 东原 ( 戴震 )
等认为方 志属地理书 。 章学诚针对戴 氏这一观点 , 辩明 “ 志如古 囝史 , 方 本非 地理 专门” : “ l{ 方志乃一方之 。 全史也 , 自来误 以为地理 图经” J 而 。所谓 “ 方之全 一 史 ”, 就是不专记 地理 沿革 , 重在记 载地方 之政治 、 更 经济 、 文化 、 社会 、 人文等等 。章学诚进… 步指 } : 郡 } “ {
方 志虽 然起 源很早 , 它却长 期与 “ 但 舆地 ”归合 ,
论章学诚对方志学的贡献
章学诚 (7 8 8 1 , 13 —10 )清代 乾嘉 时期 著名 的史 学家和方志学家。字 实斋 , 号少岩 , 江 会 稽 ( 绍 浙 今
质 讲 , 是 最早 的方 志 。 应
方志辑存 的史 料和 地文 资料特别 丰富 , 凡正史 未具 、 专史不详者 , 往往详备于地方志 。章学诚从经 世致用的史学 观出发 , 强调 “ 修志 非示观美 , 将求其 实用也” 提出一方之志 , “ , 要 切于一方之实用” 。
关于方志的性 质 , 由于历史 的局 限 性 和 观念 的
的奠基人 。 关 于章学诚在方 志学上 的贡献 归 纳 起 来 , 主要
有 以下 几 点 :
一
“ 郡县志乘 , 即封建时列 国史官之 遗也 , 而近代修 志 诸家, 误仿唐宋 州郡 图经 而失 之者 也。……是方 志 之与图经 , 其体 截然不 同。而后人不辨其类 , 已久 盖
矣 O [] ’。 。 ’
也” [] “ 考之 于《 官》 ……外 史 四 方 之 志 , , 余 周 , 是一国之全史也 。 [] 所谓“ ” 四方 之 志 ” 就是 ,
… …
当时诸侯各国的历史 , 也就是记载地方 史 事 的 书籍 , 如《 郑志》 是郑 国的历史 ,晋乘 》 晋 国 的历 史 ,楚 《 是 《 祷杌》 是楚国的历史 。章学诚认 为上 述 著 作 就其 实
年至五 十八年 , 先后 主编 了《 和州志 》 《 清县 志》 、永 、 《 毫州志》 《 和 湖北 通 志》 有 着 丰 富 的 修 志 实 践 经 , 验。梁启超称赞他编 的《 湖北通志》 书 是 “ 界独 一 史 有千古之作品 , 独方 志之圣 而 已 ” 不 。又 说 : 方 志 “ 学之成立 , 自实斋始 , … 称章学 诚 为 中 国方 志学 实 ”
章学诚方志艺文思想探述
章学诚方志艺文思想探述马春晖【摘要】该文就清代方志学家章学诚的方志艺文思想进行提炼和总结,包括对章学诚的学术见解、学术成果、关注的重心及对方志艺文志发展的贡献的研究,肯定他启迪后学而导夫先路的学术影响.【期刊名称】《大学图书馆学报》【年(卷),期】2012(030)005【总页数】5页(P114-117,113)【关键词】章学诚;方志;艺文志【作者】马春晖【作者单位】北京工商大学图书馆,北京,100048【正文语种】中文方志艺文志,顾名思义,是指我国传统文献方志之中的艺文门类,又称艺文略、文艺考、典籍志、经籍志等。
它来源于一地的图经、档案、牒谱、传志、碑碣、钟鼎、笔记、信札以及逸闻轶事等原始材料,专门展现一地的著作名称、著者、成书年代、序跋、内容提要及记载诗文、奏疏、金石碑刻等内容,阅读艺文志可了解一地的图书文献、学术源流及文化发展情况。
方志艺文志发展在清代进入到鼎盛时期,体现在编纂数量激增、质量精良、品类齐备,宏编巨制迭见纷出。
它的发展,和这一时期学者的大力推动紧密相关,许多志家,既是方志编纂的中坚力量,又是方志理论的集大成者。
而在众多学者中,对方志艺文研究较为深入的,当首推章学诚,他的艺文理论独树一帜,在方志艺文志的编纂和理论阐述上,能穷波讨源,䌷绎百家,左右采获,游刃有余,建树宏巨,处于既承前人之精微,又启后学之津梁的独特地位。
1 章学诚艺文思想及实践成果章学诚重视艺文,对于艺文志的研究,术有专攻,他在《校雠通义》序言中说“独‘艺文’为校雠之所必究。
”此处艺文指的是正史的经籍志和艺文志。
其文史巨作《文史通义》和唐代刘知几的《史通》并称为史学理论的“双璧”。
王重民先生曾在《〈校雠通义〉通释》一书中指出,“《校雠通义》的内容百分之九十以上是讨论《汉书·艺文志》的,所以,一般的书名、人名,也就是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出于《汉书·艺文志》”[1]。
《汉书·艺文志》是我国目录学著作中发凡起例的经典之作,同时又具有纪传体史书的典型体征,对其研究和探讨,必然能覆盖方志艺文志在史学和目录学上相应的问题,对方志艺文志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大有裨益,故章氏对方志艺文志的功用认识非常到位。
章学诚方志图学思想探述
作者: 刘克明
作者机构: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喻园27单元202,430074
出版物刊名: 中国地方志
页码: 14-18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10期
主题词: 章学诚;方志;图学思想
摘要:清人编修志书所取得的成就,在我国方志史上占有十分突出的位置。
其方志图学思想成就更大。
章学诚一生著作颇多,由其主修、参修的方志也不少。
他在方志中有关图学思想的论述,不仅探讨了图学的认识功能和资治作用,而且强调了志书图样的绘制技术。
章学诚图学思想对于促进中国图学的发展和地方史志中图样的编绘,并追赶世界图学发展的步伐,具有积极的作用。
论章学诚的“方志立三书”说
作者: 何林夏
出版物刊名: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81-87页
主题词: 方志学研究;章学诚;三书;章氏;修志;掌故;遗书;地理沿革;专志;史家
摘要: <正>章学诚是清代乾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和方志学家。
由于他在方志学上的贡献,受到了后世学者的盛誉,如梁启超,黎锦熙,瞿宣颖以及今世众多的方志学研究者。
诚然,章学诚有着丰富的方志编纂经验,又擅长史学,他的方志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在我国方志学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但他的方志学思想体系又非无瑕白壁,客观地评价章学诚的方志学思想,吸取其精华,摒弃其糟粕,对于我们今天研究和编纂社会主义时期的新方志,无疑是有重要意义的。
本文仅就章学诚方志思想体系中的“方志立三书”说略陈管见。
方志三书,即“志”、“掌故”、“文征”,这是章学诚为方志拟定的编纂体例。
章氏认为,“志者,识也,典雅有则,欲其可以诵而识也。
”“志”由纪、表、图、考、略、传等部分组成,立志以“备史裁”,志是一部方志的主体。
所谓“掌故”、“文征”,是志的两翼,掌故用以“昭典例”,即保存典要掌故。
文征用以“俟采风”,主要辑录诗赋艺文。
掌故、文征,似今日资料汇编,设此二书,既可使志简明得体,又不失保存史料和与志互证的作用。
在三书之外,章氏又别立“丛谈”一门,以收录修志取材所余,“拦入则不伦,弃之则可惜”的资料,使方志体例更加完备。
方志立三书,是章学诚在方志编纂中的创新,以
为“凡欲经纪一方之文献,必立三家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章学诚方志理论作者:张立新中国方志学历史由来已久,历朝历代所编纂的方志,到今天所能见到的多达八千多部,可谓洋洋大观。
但方志学理论的真正建立还是到清朝中叶。
历史上方志学家们通过编纂方志,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并进行了理论上的探索,取得了许多丰硕的成果。
章学诚正是在前人编纂方志所积累的经验的基础上,并通过自己的编纂方志的实践,提出了比较完整的方志学理论,为我国方志学的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为后人编纂方志学提供了理论上的借鉴。
章学诚,字实斋,号少岩,浙江会稽人。
生于乾隆三年(1738年),卒于嘉庆六年(1801年),我国杰出的史学家和方志学理论的奠基人。
他生活于充满着浓郁史学氛围的家庭,祖父章如璋“惇行隐德,望于乡党,尤嗜史学。
晚岁闭关却扫,终日不见一人。
取司马《通鉴》往复天道人事,而于惠迪从逆吉凶,所以影响之故,津津盖有味乎其言。
”〔1〕父章镳,“少孤,先祖遗书散失,家贫不能购书,则借读于人,随时手笔记录,孜孜不倦。
晚年汇所札记,殆盈百佚,尝得郑氏《江表记》及五代十国时杂史数种,欲钞存之,嫌其文体破碎,随笔删润,文省而意义更周。
”〔2〕章学诚生长于这样的家庭,虽“二十岁以前,性绝呆滞,读书日不过三二百言,尤不能久识,学为文字,虚字多不识其理”,但“廿一二岁,骎骎向长,纵览群书,于经训未见领会,而史部之书,乍接于目,便似夙所攻习者,其中利病得失,随口能举,举而辄当。
”〔3〕可见与家庭熏染不无关系。
章学诚从少年时,就在父亲的指导下钻研史学,十五六岁时删节改编《左传》、《国语》,这种从少年时期对史学的学习和训练,使章学诚在史学研究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他穷毕生精力于治史、修志、讲学以终。
著有《文史通义》、《校雠通义》和《史籍考》等史学著作。
从二十七岁起,随父纂修《天门县志》,并着手撰写方志论文。
从乾隆三十八年至五十八年,陆续纂修或参修《和州志》、《永清县志》、《大名县志》、《亳州志》、《湖北通志》等方志。
在纂修志书的的同时,他注重总结修志的经验,进行志书的理论建设,写出了《方志辨体》、《方志立三书议》、《记与戴东原论修志》和《修志十议》等论文,提出了较为完整的方志理论,成为我国历史上方志理论的奠基人〔4〕。
一、志为信史1.志乃史体在我国,方志虽然起源很早,但对方志的性质的认识,却一直存在着偏差,即一般认为,方志为地理书。
唐刘知几《史通》中说:“九州土宇,万国山川,物产殊异,风化异俗,如各志其本国,足以明此一方,若盛宏之《荆州志》,常璩《华阳国志》、辛氏《三秦》、罗含《湘中》。
此之谓地理书者也。
”〔5〕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也把方志归入地理类,到淸前期,纪昀等编《四库全书总目》依然认为方志为地理书:“古之地志,载方域山川,风俗、物产而已。
其书今不可见,然《禹贡》《周礼》职方氏其大较矣。
《元和郡县志》颇设古蹟,盖用《山海经》例。
《太平寰宇记》增以人物,又偶及艺文,于是为州县志书之滥觞。
”〔6〕章学诚对于这样的认识是不赞同的,他认为,方志乃“封建时列国史官之遗”,〔7〕“志乘为一县之书,即古者一国之史也。
而后人忽之,则以家学不立,师法失传,文不雅训,难垂典则故也”〔8〕。
章学诚主张“六经皆史”,因而他从儒家经典中寻找方志为史书的依据,他说:“余考之于《周官》,而知古人之于史事,未尝不至纤析也。
外史掌四方之志,注谓:若晋《乘》、鲁《春秋》、楚《檮杌》之类,是一国之全史也。
”〔9〕当时乾嘉学者多主张方志为地理之书,戴震曾与章学诚论辩说:“夫志以考地理,但悉心于地理沿革,则志事已竟。
侈言文献,岂所谓急务哉?”〔10〕在戴震看来,方志只是记述地理的专书,撰写志书,只需把一地的地理沿革考证清楚就可以了。
章学诚对此颇不以为然,他认为,“方志如古国史,本非地理专书”〔11〕,而历史上多数方志撰写者不懂这一道理,“方志一家,宋元仅有存者,率皆误为地理专书。
明代文人见解,又多误作应酬文墨。
近代渐务实学,凡修方志,往往侈为纂类家言。
纂类之书,正著述之所取资,岂可有所疵议?而鄙心有不能愜者,则方志纂类诸家,多是不知著述之意,其所排次-襞积,仍是地理专门见解。
”〔12〕按照章学诚的见解,他认为“志乃史体”〔13〕,方志是众多史书之一种:“有天下之史,有一国之史,有一家之史,有一人之史。
传状志述,一人之史也;家乘谱牒,一家之史也;部府县志,一国之史也;综纪一朝,天下之史也。
”〔14〕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章学诚认为地方志是地方史,按今天的方志学理论来看,这种理论显然不正确。
但他把方志从纯粹的地理考证学中分出,归为史学范畴,无疑扩大了方志学的学科范围,也提高了方志学的作用。
当然,把方志作为史书看待,并不是章学诚的首创。
早在宋代,郑兴裔在《广陵志序》中就说过:“郡国有志,犹国之有史。
”〔15〕但似乎并未引起志家的重视。
到了明代,这个说法开始流行起来,许多方志的序、凡例、跋中都从不同的角度说明过这个见解,如姚九功在为冯惟贤修的《潞城县志》所作的《序》中说:“夫志,即古列国史也。
古者列国各有史,以纪时事,触类而推,故郡邑各有志以存实录。
”〔16〕到清代,李绂也提出了“志属于史”的主张:“志始见于《周礼》,小吏掌邦国之志,外史掌四方之志,国史之属也。
春秋列国皆有史,后世郡县皆有志,而后征文考献,千载犹旦暮焉。
……一邑之志与天下之志,无以异也。
”〔17〕不过,真正从理论和实践上对方志学的史学性质给以论证的,章学诚是功绩最大者。
2.志属信史章学诚在确立了“志乃史体”的理论基础上,进一步论证了“志属信史”〔18〕的观点。
他认为:“夫家有谱,州县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
”〔19〕志和家谱、国史有着共同之处,其义就在于真实可信。
他在论述方志为人物作传时说:邑志尤重人物,取舍贵辨真伪。
凡旧志人物列传,例应有改无削。
新志人物,一凭本家子孙列状投柜,核实无虚,送馆立传。
此俱无可议者。
但所送行状,务有有可记之实,详悉开列,以备采择,方准收录。
如开送名宦,必详曾任何职,实兴何利,实除何弊,实于何事有益国计民生,乃为合例。
如但云清廉勤慎,慈惠严明,全无实征,但作计荐考语体者,概不收受。
又如卓行亦必开列行如何卓,文苑亦必开列著有何书,见推士林,儒林亦必核其有功何经,何等著作有关名教,孝友亦必开明于何事见其能孝能友。
品虽勿论庸奇偏全,要有真迹,便宜采访。
否则行皆曾、史,学皆程、朱,文皆马、班,品皆夷、惠,鱼鱼鹿鹿,何以辨真伪哉?〔20〕从章学诚的观点看,作为信史的方志,必须以真实为基础,人物传记必有实征,无有实征,无法辨其真伪者,是不能入方志人物传的。
他批评当时的志书编写中的不良现象,“闻近世纂修,往往贿赂公行,请托作传,全无征实,”认为“善恶惩创,自不可废”,“今之志书,从无录及不善者,一则善善欲长之习见,一则惧罹后患之虚心尔。
仆谓讥贬原不可为志体,据事直书,善否自见,直宽隐彰之意同,不可专事浮文,以虚誉为事也。
”〔21〕由此看来,章学诚主张,讥贬人物,并非志书的体例,至于人物的善与恶,只要据实书写,就可以了,这实际上是他“志为信史”的体现。
对于志书中的褒贬问题,钱大昕有不同的看法,钱氏虽也主张据实直书,但又认为应有褒无贬,钱大昕说:“盖郡县之志,与国史不同。
国史美恶兼书,志则有褒无贬,所以存忠厚也。
公论所在,固不可变黑为白,而桑梓之敬,自不能已。
”〔22〕钱大昕与章学诚的不同,不仅仅是对方志学的作用的认识不同,更主要的是对方志的性质的认识存在差异,其中最大的差异就是章学诚认为方志乃一方之信史,而钱大昕则折衷章学诚和戴震的理论,将方志看做“一方之征信”即一方地情文献记录。
〔23〕二、从“四体”到“三书”1.志书四体志书的体例是方志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历代方志学家都十分重视志书的体例问题,章学诚尤其重视。
由于章学诚因生活所迫,也因性格所致,一生都没有写出一部完整的史书,编写志书就成为章学诚实现史学理想的主要途径,他说:“丈夫生不为史臣,亦当从名公巨卿,执笔充书记,因而得论列当世,以文章见用于时,如纂修志乘,亦其中一事也。
”〔24〕二十七岁时,从其父修《天门志》,后“屡庸志乘之聘,阅历志事多矣”〔25〕,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从而也为其研究志书体例奠定了基础。
章学诚为方志所创制的体例,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乾隆二十八年后,他在《答甄秀才论修志第一书》中说:州郡均隶职方,自不得如封建之国别为史,然义例不可不明。
如传之与志,本二体也。
今之修志,既举人物典制而概称曰志,则名宦乡贤之属,不得别立传之色目。
传既别分色目,则礼乐兵刑之属,不得仍从志之公称矣。
窃思志为全书总名,皇恩庆典,当录为外纪;官师诠除,当画为年谱;典籍法制,则为考以著之;人物名宦,则为传以列之。
变易名色,既无僭史之嫌;纲举目张,又无遗漏之患。
其他率以类附。
至事有不伦,则例以义起,别为创制可也。
〔26〕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章学诚方志学的体例,包括四个部分:外纪、年谱、考和传。
在这封书信中,章学诚显然把这四个部分看作志书的主要体例,从“窃思志为全书总名”一句来看,这里的“四体”,是就方志的总体来说的,并非只对后来“三书”中的“志”所说。
所谓“变易名色,既无僭史之嫌;纲举目张,又无遗漏之患”,正是最好的说明。
但根据他修志的经验,有些内容无法全部包含其中,如何处理它们,当时还没有个成熟的看法,只好根据具体的情况,创立新的体例:“至事有不伦,则例以义起,别为创制也。
”他说:今世志艺文者,多取长吏及邑绅所为诗赋记序杂文,依类相附,甚而风云月露之,无关惩创,生祠碑颂之全无实征,亦须入焉。
此姑无论是非,即使文俱典则,诗必雅驯,而诠次类录,诸体务臻,此亦选文之例,非复志乘之体矣。
夫既志艺文,当仿《三通》《七略》之意,取是邦学士著选书籍,分其部汇,首标目录,次序颠末,删芜撷秀,掇取大旨,论其得失,比类成编,乃使后人得所考据,或可为馆阁雠校取材,斯不失为志乘体尔。
至坛庙碑铭,城隄纪述,利弊论著,土物题咏,则附入物产、田赋、风俗、地理诸考,以见得失之由,沿革之故;如班史取延年、贾让诸疏入《河渠志》,贾谊、晁错诸疏入《食货志》之例可也。
学士论著,有可见其生平报复,则全录入本传;如班史录《天人三策》于《董仲舒传》,录《治安》诸疏于《贾谊传》之例可也。
至墓志传赞之属,核实无虚,已有定论,则即取为传文;如班史仍《史记自序》而为《司马迁传》,仍扬雄《自序》而为《扬雄列传》之例可也。
〔27〕对于这些文献资料,当时的章学诚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体例,而是延续了以往史传体例各入相应的内容之中。
在后来的《答甄秀才论修志第二书》中,他把志书的以上四种体例又给以概括,并说明了其中原因,他说:州县志乘,混杂无次,既非正体,编分纪表,亦涉僭妄。
故前书折衷立法,以外纪、年谱、考、传四体为主,所以避僭史之嫌,而求记载之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