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馏塔调节操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精馏塔的操作调节

1:当进料组成下降时

如果保持回流比和馏出液的采出率(塔顶)不变,则精馏段操作线斜率不变。但受进料组成下降的影响,塔内每塔板上易挥发组分减少,则塔顶馏出液组成和塔釜组成也随之下降。要维持塔顶产品质量(原馏出液组成不变)。可采取增大回流比或减少塔顶采出率。如果进料组成变化很大时,可以适当下调进料位置增加精馏塔板数,并同时加大回流比和减少塔顶采出率的方法来调节。

2:当进料热状态发生变化时

当进料带入塔的热量增加时,如果保持回流比不变时,为保持塔顶冷凝器的负荷不变,进料越多则塔底供热就越少,则塔釜上升的蒸汽量就减少,从而减少提馏段每块塔板的分离能力;如果保持塔釜的汽化量不变,进入塔的热量增加,精馏段上升的蒸汽就越多,塔顶冷凝器的负荷增加,回流相应增加,则塔顶馏出液组成增加。则进料热状态变化时,应根据冷凝器和再沸器的负荷能力调节回流量和塔釜的汽化量。

1、当进料中轻组分增加。如混硝带水和甲苯含量大,会带来加料不稳,釜温下降,真空下降,真空水池水发白(带有甲苯)等等问题。

应采取⑴检查混硝中是否带水还是甲苯含量大,找出原因加以解决。

⑵加大顶采量减少回流比。

2、进料中轻组分减少。表现为塔顶温度上升。

应采取⑴减少顶采量增大回流比。

⑵改变加料点位置。

三进料温度变化进料组成变化时对精馏操作的影响及调节

⑴进料温度低,使上升蒸汽的一部分冷凝成液体,向下流增加了精馏塔提馏段的负担,使再沸器蒸汽消耗增加,引起釜采质量下降,甚至不合格。

⑵进料温度高,进料气体直接上升,进入塔的精馏段,造成顶采质量下降,甚至不合格。

进料温度变化对塔内上升蒸汽量有很大影响,因此塔釜加热量及塔顶冷凝量需要调节。

四塔釜温度波动原因及调节方法

在精馏过程中,当塔压一定时,只有保持一定的釜温,才能保证一定的残液组成,因此釜温是精馏操作重要的一个控制指标。

其釜温波动有以下几点:

⑴进料组成变化会引起釜温波动。

⑵调节回流比也会引起釜温变化,如回流比加大(顶采量减少)则轻组分压入塔釜,使其温度下降。

⑶精馏塔真空波动,也会引起釜温变化。

当釜温变化时,通常是用调节再沸器加热量来使釜温调节正常,当然釜温变化还可能是其它原因。

(a) 再沸器疏水不畅再沸器积水传热面积减少,釜温下降。

(b) 釜温循环量小再沸器部分干管,传热效果下降,釜温下降。釜液位太高,使再沸器出口受阻,釜温下降。.

五塔顶温度波动原因及处理

在精馏过程中,顶压一定时,塔顶温度高低就反映了塔顶产品组成,只有保持一定的塔顶温度才能保证一定的馏出液组成因此精馏操作中塔顶温度也是重要控制条件。

顶温随进料量的进料组成变化而变化,顶温的调节主要是调节回流量来控制顶温低时,应适当减少回流量,具体操作应提高顶采量。顶温高时应适当加大回流量,减少顶采量。

顶温的变化因素也很多,而且顶温,釜温是密切联系的,有时是由于釜温控制不当引起全塔的温度变化这是应控制釜温,不能去调节顶温。

六精馏塔的生产控制

在塔的正常控制中,严格保持塔顶压力,塔釜温度,进料量和预热温度的稳定,根据分析的结果调整原则为:如果釜液中难挥发组分低,塔顶易挥发组分不是很高应加大顶采;反之应减少顶采或进入全回流状态。生产中一定做到稳定均衡,避免大起大落的现象发生,即使塔内出现严重的不平衡也不要对调整幅度过大。

萃取法

溶剂萃取的基本原理

(1)分配定律和萃取平衡

萃取:一种物质在R溶剂中高度分散时,加入另一种与R互不相溶的溶剂S,而使溶

质从R相转移到S相的传质过程。

若溶质在两相中的分子状态相同,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两相平衡浓度的比值为一常数

[A1]、[A2]——溶质A在两种溶剂中的平衡浓度。萃取是利用分配定律的原理,用一种与水不互溶而对废水中某种污物溶解度很大的有机溶剂,从废水中分离去除该污染物的

过程。

实际上由于分子缔合、络合、离解等原因,溶质在两相中的形态也不可能完全相同,因此被萃取组分在两相中的平衡分配浓度比值不可能为一常数,而是随溶质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用分配系数D来表征被萃取组分在两相中的实际平衡分配关系。

——表示溶质在有机相中总浓度y和在水相中总浓度x的比值,D越大被萃取组分在有机相中的浓度越大,也就是越容易被萃取。

(2)萃取速度

萃取时两相之间物质的转移速率(kg/h):

G=KF△C

F——两相接触面积(m2)

K——传质系数(m/h),与两相性质、浓度、温度、pH等因素有关。

△C——传质推动力——污染物实际浓度与平衡浓度之差(kg/m3)。

提高传质速率途径:

1、增大传质推动力

逆流传质,密度小的自下而上。

2、增大两相接触面积

一相呈分散状态;另一相为连续相。

3、增大传质系数

分散相液滴反复破碎、聚集

加表面活性剂预处理,去除悬浮物油污等杂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