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语言品味
中考语文专题5根据具体语境品味语言特色(解析版)
专题05:根据具体语境,分析语言特色考点5:根据具体语境,分析语言特色【考情梳理】★词语的赏析★从词义的角度①理解词语的本义→②分析词语在语境中的意思→③表达的情感。
格式:加点词语的原意为……,这里指……,表达了人物……的思想感情。
从词性的角度①判断词性→②词语反映的情形→③表现出的作用,即人的形象、品质等。
A.动词、形容词:××动词(形容词)极富表现力,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B.副词:××副词准确生动地修饰(限制)了××一词,贴切形象地体现了……的特征,表达了……的情感。
C.叠词:运用了叠词××,音律和谐,起到了加深语意的作用,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韵美。
D.拟声词:运用拟声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的情态美,流露出作者……的情感。
从修辞的角度①运用的修辞手法→②修辞的作用→③表达的情感。
格式:加点词语运用了(比喻、拟人、夸张、反复)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表现/达了事物/人物……的特点/情感。
从人物描写的①运用的描写手法→②描写手法的作用→③表达的情感。
格式:××词是××描写,该词写出了人物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角度★句子的赏析★1.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
先判断该句运用的修辞手法,然后结合语境,根据该修辞手法的一般作用具体赏析。
2.从描写的角度赏析。
先判断该句的描写对象和使用的描写方法,再结合语境,根据该描写方法的一般作用进行赏析。
分类类别特点作用/答题规范根据描写对象分类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指对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的描写。
①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②渲染……气氛;③烘托人物……心情(感情);④衬托人物……精神品质;修辞手法赏析思路比喻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xx比作xx,生动形象地写出了xx物的xx 特点,表达了作者的xx感情。
【初中语文】语言品味题答题技巧例析
【初中语文】语言品味题答题技巧例析,“品味语言”无非是弄明白句子表达了什么意思,运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方法或者句子有怎样的美感。
下面,笔者结合一些中考题来说说语言品味题的解答技巧。
一看怎样措辞。
为了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文章常常通过运用精当的词语,来表达出丰富的内涵。
分析句子时,应抓住这些关键的词语,紧扣上下文内容和文章的思想情感来品味语言。
例1:本文语言富有表现力。
请参照示例简要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示例:营业员脸上显出了更多的怜悯,这位阿姨甚至因此变得漂亮起来。
分析:“漂亮”主要反映了“我”当时的心理感受,营业员的怜悯使我产生好感。
(1)书店干净的木地板在脚下发出好听的声音。
(2)但上面几个凹印的字却一下撞进了眼里:“汉语成语小词典。
”(参见2021年广东省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阅读题《词典的故事》)解析:题目中已经点出关键的词语,一是形容词(好听),一是动词(撞)。
根据示例和上下文可知,两题其实都是考查选用的词语对表现人物的心理有什么作用。
(1)句中“好听”一词突出反映了“我”进入新华书店时的喜悦心情;(2)句中,一个“撞”字,形象地表现了“我”发现梦寐以求的词典的惊喜。
二看怎样造句。
汉语句式丰富多彩、灵活多样,根据表达的需要变换和选用句式,可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相同的意思,往往因为句式的不同表达效果而存在一些差别。
如朱自清的散文《春》中“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一句,将“嫩嫩的,绿绿的”单独成句,而不作“小草”的定语,既强调了小草的特点“嫩”“绿”,又使句子长短错落,读来颇有情致。
赏析佳句若从句式考虑,可选择以下几个角度:整句或散句,长句或短句,常式句或变式句等。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中考语言品味题复习指导(语文版九年级下册)
中考语言品味题复习指导(语文版九年级下册)中考语言品味题复习指导(语文版九年级下册)张占营这里,我们特指的是记叙文(含散文、小说)语言品味题复习指导。
语言品味能力的考查,就是品词析句,所选的一般是运用了修辞手法、含义深刻、表达巧妙的句子。
其实,在我们平时的学习中,已经做过这方面的训练。
如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三题:品味下面的句子,体会雨果饱含激情、诗化的语言中蕴蓄的深刻含义。
再如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孔乙己》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三题:联系上下文,揣摩以下句子,探究括号中的问题(也可以另外圈点几个精彩的句子进展分析、体味)。
还有,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胡适《我的母亲》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二题:结合上下文,品味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分寸感。
诸如此例,比比皆是,不再列举。
教材这样编写,是基于《课标》的指导思想。
课标要求:01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02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
03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课标》是教材编写的依据,也是考试命题的依据。
语言品味题,是近年来各省地的一个热点、亮点题,也是必考题型。
命题形式:简答题答题形式:主观表述题。
考点讲解:1.体味推敲重点词语和特色词语在详细的语言环境中的意义。
2.理解体会句子在详细语言环境中的含义,蕴含作者的思想感情。
3.感受品味文段运用的修辞方法,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4.试分析文段用词、造句、段式上的特色并品析其中的美点妙处。
品词析句就是从语言运用的角度去分析,注意看语言是否准确、简练、生动、形象,具有怎样独特的语言风格,这些祖国语言具有怎样独特的表现力,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等。
了解一下考查题型1.品味句中词语的含义及表达效果。
(xx年河南)10.体会第13段加点词语在表达上的好处。
(xx年河南)9.结合语境,品味下面加点文字的表达效果。
最新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第一篇文学类文本阅读考点三 语言品味:赏词句表达作用
那个年代,粮食不宽裕。有时接济不上了,或者家里来了客,麦子还没磨,都要去邻居家 借面。家里磨了麦面,头等事就是还面。娘舀起满满一瓢面,再用一个小碗向上加,边加边轻 轻拍实,直到堆出一道尖儿。我说:“借的时候是平平的一瓢。”娘瞪我一眼:“你懂啥!”还叮 嘱我路上不要跑,别把面洒了。
还面的路上,我弓着腰护着瓢,小心翼翼,生怕有风来。但偶尔也有尖塌了、风吹飞的时 候,弄得我一身白。我家的面倒入别家的面缸时,“噗”的一声,会升起一小团尘雾,真是欢腾。 还三婶的面时,她说:“你娘这个人呀,就是讲究!”在粮食紧缺的那些年,还面时的这道尖儿,让 娘在村里有个好名声。
在那明晃晃的阳光下,在那与粮相依的岁月里,在爹娘的衣襟边,馍香仿佛能在胃里 留存好多年,未来某个特定时刻就会热乎乎地翻腾起。
老家是旱田,一年两季主粮,五月收麦,十月收苞谷。白花花的麦面是细粮,黄灿灿的 苞谷是粗粮。家里来了客,娘都是擀面、蒸馍。苞谷是粗粮,一般不用来招待客人,除了 自家人吃,还留一些给牲畜吃。每一粒粮食都到了肚子里,不仅是粮食,粮食那一层外衣 也是牲口的好粮,比如麦糠、玉米包壳。
题型二:赏析富有表现力的句子 答题思路 1.看修辞手法:如果使用了修辞手法,则依据修辞手法的作用进行具体分析。 2.看表现手法:比如对比、象征等,若有则依据相应表现手法的作用进行分析。 3.看关键词语:比如一系列动词的使用、一系列四字短语的使用等方面分析。 4.看句子含意:即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句子对文章的作用等。
收麦后的第一顿馍,是我们最期待的。蒸馍前,爹挑水,劈上好的筋骨柴。娘 揉面,做馍,上蒸笼。我和妹妹烧火,打下手。蒸笼开始变得潮湿,不断冒出麦香味 儿时,两个小肚子开始“咕咕”叫,我和妹妹一步不离地守在旁边,等着开笼。娘 心中有数,她说蒸馍的火候要刚刚好,不够火或者蒸过了,都不好吃。她一声“起 笼”,笼盖一掀,那叫一个香啊!
05 品味说明文语言-2024年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考点通关秘钥(全国通用)(原卷版)
品味说明文语言(原卷版)通关秘籍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
所以说明文的语言要足够严谨。
对说明文语言的考查题目,近几年的中考题目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多,且分值越来越重,掌握这些题目的答题规律,可以在现代文阅读题块占据绝对优势。
通关技巧[常见题型]1.选文第×段加点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2.画线句子中加点词语能否换成另外一个词语?请说明理由。
3.找出体现语言准确性的词语或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或“生动”特点的句子,并体会其作用。
5.“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方法点拨]1.限制性词语能否删除答题法:中考常考查的是:表程度(比较、几乎……)、表估计(大约、可能……)、表时间限制(刚刚、迄今……)、表范围(一切、部分……)、表频率(常……)的修饰限制性的词。
答题思路:①亮明观点,不能删;②说明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具体作用,本词表示“……”,是对“……”的限制,突出说明或表明……;③若删去,句子表意与事实不符;④本词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对应题型1】词语能否互换答题模式:答题思路:①确定态度,不可以;②原词的意思或内容;③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④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不符合实际),原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对应题型2】2.说明文语言特点分析法:说明文语言特点主要有两点:一是准确、严密。
例句一般找①有精确数据的句子;②有概数的句子;③使用限制性词语的句子;二是形象生动,例句可以从运用了修辞、描写性词语的句子中找。
答题步骤:首先根据文章具体内容判断其特点,其次要结合相关语句举例说明是怎样体现这种语言特点的。
【对应题型4】3.代词指代内容分析法:分析代词的指代内容是比较常见的题型。
注意以下几点:①一般来讲,代词所指代的内容是代词的前句或后句;②在具体语境中,指代内容,有的是原句,有的则需要进行分析、概括;③将所找出的指代内容代入原文,看是否通畅合理。
中考语文 写作 文采飞扬 灼灼生华——语言要美
技法三:善用描写 有些作文读起来干巴巴,不仅内容偏少,语言也往往乏味,其中一 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善于描写。作文中常见的描写有两个方面,一是 景物,二是人物。无论写景、写人,都要抓住基本特征,写得生动传神, 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有利于突出中心。
1.景物描写 景物描写是对环境景物和场面的描写,通过描写景物和场面,有利 于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推动情节发展,从而升华情感,突出主旨。 警官奥楚蔑洛夫穿着新的军大衣,提着小包,穿过市场的广场。他 身后跟着一个火红色头发的巡警,端着一个筛子,盛满了没收来的醋栗。 四下里一片沉静。广场上一个人也没有。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 着,面对着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门口连一个乞丐也没 有。(契诃夫《变色龙》)
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 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 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鲁迅《藤野先生》)
【借鉴】“黑瘦”简明扼要地描述藤野先生的肤色、身材特征,“八 字须”点明他的肖像特征。寥寥数语,抓住了人物的典型特征,使他的 形象生动地浮现在读者眼前。
第四讲 文采飞扬 灼灼生华——语言要美 【教材链接】七下第五单元:文从字顺;七下第六单元:语言简明;八 上第四单元:语言要连贯;八上第六单元:表达要得体。
技法一:遣词造句 遣词造句,指写文章时,根据文章内容和表达需要,准确运用词语 组织句子,一般体现在对动词和形容词的巧妙使用上。作文时要精选能 突出人物形象和事物特征的词语,使文字具有画面感。
技法二:巧用修辞 想把文章写出彩,一定要精当地使用一些常见修辞手法来增加文采。 根据主题表达的需要,使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往往能收到多方面效果, 但注意不要堆砌辞藻。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能力训练方案六:语言品味能力篇
2010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能力训练方案六语言品味能力篇【常见考点】语言品味能力指的是词语品味能力、句子品析能力和文段品读能力。
在中考阅读题中,考查语言品味能力的考点主要有:1.在具体的语境中品析词义,体会句义。
2.比较、品味词、句、段的表达作用和效果。
3.品析词语的准确严密、生动形象等。
4.品析成语、俗语等的精练准确及表达作用。
5.品析句式的变化及表达作用。
6.品析修辞手法的精妙及其表达作用。
7.品析段落及全篇的语言特色。
【答题点拨】解答语言品味题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紧密联系语境。
即结合词语所在的句子、句子所在的段落来理解品味词语和句子的语境义;要瞻前顾后,揣摩词、句、段之间的前后联系。
2.要准确把握角度。
如表达意图、语体(书面语、口语)、感情色彩、表达方式、句法、修辞手法、语言风格等。
3.要精练准确地表述。
比如,品析修辞手法的精妙及其表达作用,比喻的作用是使语言更形象优美,排比的作用是使语言酣畅淋漓、气势磅礴、感情强烈,对偶的作用是使语言形式整齐、音韵铿锵。
【单项训练】(一)冬眠之谜科学家们通过实验证明,动物冬眠会引起甲状腺和肾上腺作用的降低。
与此同时,生殖腺却发育正常,冬眠后的动物抗菌抗病能力反而比平时有所增强,它们到翌年春天苏醒以后,动作更加灵敏,食欲更加旺盛,身体内的一切器官更会显出返老还童现象。
动物中的鸟兽都是温血动物,那么冷血动物昆虫又是怎样熬过漫长的冬季的呢?昆虫学家进行了长期的观察和研究,终于查明了昆虫越冬的部分奥秘。
冬天,为了防止汽车散热器结冰,人们要加入防冻液。
昆虫竟然也会采用相似的办法,在严寒的冬季保护自己。
在冬天,昆虫要保持活动,不被冻僵是至关重要的。
活的组织一旦被冻结,膨胀的冰晶体势必使细胞膜受到破坏,造成致命的创伤。
当细胞里液体不足,不能保持维持生命所必需的酶活性时,即使没有完全被冻结,也会造成死亡。
那么,昆虫是怎样解决这一难题的呢?它们主要是靠降低体内液体的冰点,从而提高抗寒能力,办法就是产生大量的“防冻液”。
2023年中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考点精准讲解语言特色(原卷版部编版)
2023年备战中考古诗鉴赏高频考点精准讲解-----语言特色(原卷版)一、知识点讲解梳理所学诗文,归纳语言风格大致类型。
古诗词语言风格一般有清新、明快、凝练、含蓄、华丽、质朴、晦涩等类型。
清新主要指语言浅显而有新意。
比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四句写了四种景色,动静结合,语言清新生动。
明快主要指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的语言风格。
如白居易的诗等。
凝练主要指语言简洁而含意丰富。
如杜甫的《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八句皆为工整对仗,全用实词,意象密集。
含蓄有时也称蕴藉,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后期的词。
华丽主要指有富丽的词藻,绚丽的文采,奇幻的情思。
如《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还有李商隐、李贺的诗。
质朴主要指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但平淡不等于简陋和寒伧,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体现了作家的真功夫。
如陶渊明的诗,李煜的词。
晦涩主要指语言艰涩、冷僻、难懂。
如李商隐的一些朦胧诗。
“韩孟诗派”的奇崛险怪。
1.提问方式:⑴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⑵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⑶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2.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技巧,而且要品味整首诗(词)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常见错误是从语言的使用上去揣摩作者的炼词、炼字,阐述字词运用巧妙,要注意语言的特色不能等同于语言的使用。
用来答题的词语一般有:清新自然、明快清新、平淡自然、朴实无华、明快浅显、明快直露、明白晓畅、流畅自然、多用口语、通俗易懂、华美绚丽、辞藻华丽、深沉隽永、委婉含蓄、含蓄深沉、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缠绵哀怨、温婉悲凉、庄谐俱见、简练生动、简练传神、准确精练、生动形象、准确传神等。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常见语言风格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常见语言风格1.豪迈雄奇。
此类风格的诗,多用具有气势和节奏强烈的语言来塑造博大新奇的形象,营造恢宏阔远的意境,表现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描写八月塞外飞雪的奇观,以春花喻冬雪,取喻新、设想奇,颇为豪迈雄奇。
2.悲壮慷慨。
此类风格的作品,感情悲壮,语出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
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3.生动形象。
诗歌的语言往往以其生动形象而感人至深,其中,巧妙使用动词能取得独特的效果。
如苏轼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念奴娇·赤壁怀古》),“穿”“拍”“卷”等动词生动地展现了赤壁的壮丽景色,气势雄伟,境界开阔。
4.绚丽飘逸。
诗歌辞藻华丽,色彩繁多,景象绮丽、变幻莫测。
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就呈现出俊逸秀美的特色,具有绚丽飘逸的特点。
5.沉郁顿挫。
沉郁就是深沉蕴藉。
诗人似乎有千言万语积压在胸,而后沉吟再三,勃发于笔端。
顿挫,一般为音节、音韵有节奏,有力量。
杜甫的《登高》和《蜀相》二诗,就是沉郁顿挫的典型代表。
6.幽默讽刺。
在诗中多指诙谐、风趣或辛辣的笔调和趣味。
如:“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章碣《焚书坑》)7.朴素自然。
其语言力求平淡,不追求辞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中蕴含着深意。
如陶渊明《饮酒》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的语言非常朴素自然,而蕴含了淡泊名利、隐居田园的意蕴。
8.清新明丽。
这种风格往往用清丽的语言来营造优美的意境,表达怡然喜悦的感情。
其艺术境界多如大雨过后的青青柳色、荷叶上颤动着的晶莹水珠。
如:“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中考语文复习——文学作品的语言赏析
中考语文复习——文学作品的语言赏析“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主要包括: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词语、句子,甚至是标点符号。
在现代文阅读中,文学作品的考查体裁以散文和小说为主,其语言赏析题常常是分值大、题型多。
这类试题没有太大的审题难度,关键是发现语言的特点,一般要关注四个角度,即用词、句式、修辞、写作手法,抓住语言的特点后,再用规范的格式、准确的语言来表达。
语言赏析题要避免答题笼统,不妨落实以下四个答题点:一怎样写的;二写出了什么;三写得怎么样;四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或给读者怎样的感受。
(一)词语互换和选词填空例:下面两句话中的加点词语能否互换?为什么?(4分)1.要义无反顾....。
青春诚美好,但青春必凋零。
(《青春的门槛》)2.为了如期登上珠穆朗玛峰,四位勇士仍然勇往直前....地行进在崎岖的山路上。
(《登上地球之巅》)【解析】词语替换是常用的语言鉴赏方法之一,有利于考查评价学生的语感与理解能力。
这类试题和选词填空题相似,其答题规律都在于从两个词语的含义入手,先“找同”,后“比异”。
【答案】不可以。
因为“义无反顾”是在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绝对不能退缩回顾;“勇往直前”是不畏艰险,勇敢地一直往前走。
这两个词语都有勇敢前行的意思,但是“义无反顾”,强调认定了就不回头;“勇往直前”强调不畏任何艰难险阻,一直走下去。
(本题共4分。
一点1分。
)思路点拨:成功完成词语互换题或选词填空题,关键在“找同”“比异”。
比较所给词语含义的异同,一般从程度轻重、范围大小、感情色彩的褒贬、前后搭配等角度来进行比较,还要注意联系上下文内容来确定。
(二)谈谈对文中关键句的理解例:……随着欢呼声,风筝重又飘然升起。
当放到得意处,猛不防风筝也会断线,摇头晃脑地越飘越远。
我们拉着断了的风筝线,不胜惋惜……韶光如流。
虽说童年已悄然离去,可风筝这根若有若无的线,却每每牵着我的童年。
我常想捡回那逝去的童年。
谈谈你对文段中画线句含义的理解。
【2015中考复习语文中考总复习课件品味重要词句,赏析语言特色(共31张PPT)
第13课时┃ 品味重要词句,赏析语言特色
题型3:指出散文的语言风格。 [答题技巧] (1)先指出语言特色。常用的词语有:简洁准确、生 动传神、优美感人、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内涵丰富、富有文 采、风趣幽默、感染力强、典雅、活泼、凝练、朴素等等。(2) 然后结合具体段落或句子进行分析。 [ 答 题 模 式 ] 本 文 的 语 言 具 有 „„ 的 特 点 , 如 „„( 段 或 句 ) 中,„„(简要分析)。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随堂演练
第13课时┃ 品味重要词句,赏析语言特色
③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大北风刮得正猛,我因为生计关系 ,不得不一早在路上走。一路几乎遇不见人,好容易才雇定了 一辆人力车,教他拉到S门去。不一会,北风小了,路上浮尘早 已刮净,剩下一条洁白的大道来,车夫也跑得更快。刚近S门, 忽而车把上带着一个人,慢慢地倒了。 ④跌倒的是一个女人,花白头发,衣服都很破烂。伊从马路 边上突然向车前横截过来;车夫已经让开道,但伊的破棉背心 没有上扣,向外展开,所以终于兜着车把。幸而车夫早有点停 步,否则伊定要栽一个大斤斗,跌到头破血出了。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随堂演练
第13课时┃ 品味重要词句,赏析语言特色
随 堂 演 练
【2014·鄂州】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不一样的爱 须一瓜 ①有件事,让我特别感激我的父母,觉得他们了不起。长 大后,我有时猜想,如果不是那样,我是否已经成为江洋大 盗? ②那时候,我大概七八岁,和邮电大院里的孩子一起到郊 外玩。在河滩上,我们欣喜地发现了大片的西瓜地,西瓜只 有皮球大小。确认是西瓜后,所有的小孩都疯狂了。我们扑 进瓜地,非常享受亲手摘瓜的感觉。我不知道别的孩子的情 况,只知道我见了大的就扔了小的,最后留了两个比皮球大 点的西瓜,反正糟蹋了不少。
中考语文分析说明方法-,品味说明语言复习课件
• (3)列数字:更科学、准确、具体地说明 了……的……特点。 • (4)打比方: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特 征)。 • (5)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 • (6)作比较:使被说明的事物特点突出。(答 题要结合内容寻找比较点) • (7)列图表:直观形象地写出了……。 • (8)引资料: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 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
• 例如:请分析“潜水器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 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 答:“大体上”是限制性的词语,意思是 “大致”“大概”;句中表示这是大致的分类, 还有其他类型,说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可能会产生新的类型;该词语的运用体现了说 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三步走)
随堂热身反馈
• 一、【2012·南充】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 题。 • ①现在,我们都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对石 油过分依赖,会让国家安全、经济安全及环境 安全遭受威胁。 但文明不能因此停下前进的步 伐,我们必须找到新的能源来保障世界运输系 统的顺利运转。以非粮原料或农业废弃物为原 料转化的液态燃料——纤维素生物燃料有利于 环境安全,技术可行性强,近期内最有希望替 代传统化石能源。
• 3.最后总结该词语用在这里对说明事物特 点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或说明去掉、替换该词 语所带来的不良后果(不符合客观实际、不准确 等)。(共性) • 个性 + 共性 • 归纳:解释词语+带词解句+去(换)词解句 +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 如果是解答能否去掉或调换(颠倒)类题目, 先表明态度,一般不能去掉或调换(颠倒)的情 况比较多。
• ④无独有偶,2010年10月,法国图卢兹大 学的行为学家奥若瑞等训练蜜蜂分辨方向也取 得了成功。他们也使用分叉的迷宫来做实验, 并将绘制有位置的简单图像展示给蜜蜂,蜜蜂 只有飞到正确的位置才能获得蜂蜜奖励,如果 飞错了则会受到一些惩罚性刺激。经过训练, 蜜蜂迅速完成了学习,它们不仅能分辨出图像 中代表的方向,并且能从混合图像中找出学过 的图像,甚至能够理解一些和原来不同的图像, 可谓战绩惊人! • ⑤而这些小生灵给我们带来的震撼还远不止
中考语文品味语言探究问题专攻试题
中考语文品味语言探究问题专攻试题(一)足球也能发电徐娜①2012年欧洲杯大幕落下之际,正是发电足球在南非的学校操场上腾空而起之时,课余时间尽兴踢足球,天黑了抱着足球点灯看书,这并非天方夜谭,而是一些非洲少年的现实生活。
他们踢的那个足球并非是传说中的阿拉丁神灯,而是美国几名大学生发明的可以发电的足球。
②发电足球的发明者是美国哈佛大学的4名女生,她们认为这项发明可以帮助偏僻地区的人们在夜晚照明。
目前,利用运动的能量发电的发明越来越多,其基本原理都是差不多的,就是把运动时的部分动能转化为电能。
当杰西卡·马修斯提出足球发电的设想后,她的3名好友也十分赞同。
大家一起查找资料,并利用零花钱购买一些材料在业余时间进行研制。
③女生们利用感应线圈发电技术,把金属线圈、磁铁和蓄电池安装在足球内。
当足球无论是在脚下滚动还是腾空飞行时,线圈都会在球中不停地转动发电,所产生的电能被储存在蓄电池内。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要让发电机正常工作,要合理安排发电线圈与磁铁的位置,并让发电装置无论足球怎么剧烈运动都不会脱落而乱晃。
女生们花费了不少心思,才让发电线圈固定在一个合适的角度上。
④这款足球由12块六边形的弹性泡沫面板组成,耐用性强,95%的材料都能回收重复利用,且防水防潮,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都照样发电。
在足球的表面有一个隐形的插座,类似于耳机接口。
这个插座安装在一个哑铃形揭盖下,可以为LED灯、手机、MP3等小电器提供电能。
⑤目前,这款足球已经在南非一些学校进行了实验,效果还不错。
一群少年按照通常的方法玩了半个小时足球,结果让一盏10瓦的LED灯亮了3个小时。
可见,学生们下午的足球运动完全可以为晚上的学习提供照明。
由于安装在足球内的发电装置很轻,额外增加的质量约.为150克,不会影响正常的足球运动。
少年们拿到这款足球后只是注意到隐藏在一块皮面上的插座,没有感觉它比其他球重,玩起来感觉也和其他球没有什么差异。
⑥哈佛女生的足球发电创意甚至引起了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关注,他评价说:“面对电力资源紧缺的问题,这是一种另辟蹊径的解决办法。
说明文阅读之品味说明文语言、句段分析 课件(共66张ppt)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
③为什么没有绿色哺乳动物呢? ④既然绿色是眼睛看到的,那么我们先从眼睛来分析。其实,除了 人类等少数的灵长类动物之外,几乎所有哺乳动物都是红绿色盲,大部 分哺乳动物的天敌也是哺乳动物,比方说狐狸就会捕食兔子和田鼠。
⑤人类眼睛有3种类型的颜色传感器:红色的、绿色的和蓝色的。 而狐狸等哺乳动物只有2种颜色传感器:绿色的和蓝色的。这说明大多 数哺乳动物的视觉效果跟人类不一样,它们无法将绿色和其他颜色分辨 开来。就狐狸而言,棕色的兔子只是一个较深的绿色影子;而棕色的兔 子可能认为自己是在与自身体色一样的草木之下隐藏着;但在人类看来 却不是,棕色的兔子已经暴露了它的位置,因为棕色和绿色草木有明显 的色彩差异。
①旧手机都去哪儿了?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更新换代不 断加快,越来越多废旧手机被淘汰下来。有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手机社 会保有量达到18.56亿部,废旧手机产生量和闲置量也逐年增长,预计“十 四五”期间闲置总量累计将达到60亿部。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安全有效回 收利用废旧手机,值得深入探讨。
以智能手机更新换代不断加快,越来越多废旧手机被淘汰下来的现 象,引出文章的说明内容(说明对象);运用问句,引发读者思考, 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的说明对象。
2.概括选文②~⑤段说明的主要内容。
主要说明废旧手机再利用潜力巨大,处置不当的危害,回收现状及 回收利用的办法。
3.选文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例2、本文以“梦回繁华”为题有何作用?
①内容:作者在介绍《清明上河图》时,中心突出,即强调这幅画所 要表现的“梦回繁华”这一主题,标题在紧扣文章中心的同时也向我 们说明了文章所要讲述的内容。 ②表达效果:给人以穿越时空之感,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考点八 标题的含义及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做语言赏析题的两个注意
理解分析时注意 答题表述时注意
明确赏析的角度 结合上下文语境 联系文章的中心 结合作者的情感 抓住关键的词语 结合具体语句表达 语言简明准确到位
赏析句子的角度
修辞手法。
关键词语。 特殊句式。 多种感官。
关键词——句中关键的、富有表
现力的动词、形容词、副词、叠 词。
1.排比的句式。 如:“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
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 幻。” 2.对举的句式。 如: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 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 的父亲。” 3.倒装等特殊的句式。 如: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 绿绿的。” 再如:“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 是飞扬的流苏。”
答案: 内容上:运用比喻,生动地表现了我理
解母亲之后的感激之情。 结构上:点明中心,照应题目。
(四)如何品析句子的表达作 用或效果。
问法二:请赏析这个句子,说说它 的作用。
19.品味文中两处画线句,按要求答题。 (1)赏析下面句子。 雨点轻轻重重、缓缓急急地也在我清 澈的心湖上奏响,泛漾起重重细细的 波纹。 ——2010年中考 南京《天窗》
答案:瀑布一直处于不自由的境地中,
但是一直在歌颂自由(在追求自由)。
(三)如何品析字词的表达作 用和效果:
基本方法: 1.抓住修辞 2.联系语境。
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 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 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问:句中的“标致”应该如何理解?
答题步骤:
语言赏析的出题角度
一 理解词句在文中的含义
二 体会词句在文中的作用
三 品析文章语言特色
四 体味词句表达的情感
答题方法指导
(一)如何品析字词含义: 含义:耐人寻味的深刻内涵,话外
音,潜台词。 基本方法——依据具体语境。 理解本义。 结合语境,理解语境中的特殊含义。 联系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结合了中 心
结合了具 体语句
案例二
③当我们十来个弟兄“保甲连坐”般拥挤在那间斗 大宿舍里时,一片黑乎乎的身影在墙上漫涌着。常 常是这边正谈着天底下最高雅清玄的问题,那边忽 然杯翻壶仰,刹那间造就了几位诗(湿)人。于是 老钱笑得更加开心,青黄的灯光在他秃的未免过早 的头顶上波动着。我常常首先倡议解散,因为我知 道人走茶凉之后,那只灯说不定要亮到寅时卯刻。 23。这篇文章的语言诙谐幽默,请以第三段语句为例 作简要分析。(3分)
病例一:“青黄的灯光在他秃的未免过早的
头顶上波动着。”这句话从侧面表现了老钱 在学习上孜孜不倦的精神。 问题分析:没有审清题目,赏析角度有误 (幽默的语言风格)。
病例二:用了“保甲连坐” “刹那间造就了
几位诗(湿)人。”这词句,使故事生动幽 默,使情景更形象。 问题分析:没有结合上下文语境,分析空洞。
悬
内容上:塑造形象,突出主题,
作者情感
表达
表达效果上:生动形象,准确,严密
达到表达效果的常见途径
生动形象
运用修辞,如:排比,反问,设问,反复, 对偶,夸张,拟人,比喻,(引用,谐 音,双关)
准确,严谨
运用一些修饰限制性词语,如:大约,据 说,基本上,一般情况下,…之一,可 能
三 品析文章语言风格(语言特色)
“语言风格”有;朴实,诙谐,严谨,
优美,形象生动,(犀利,深沉)等
例:①本文的说明语言有什么突出特点?试 举例分析。 ——05徐州 说明文《萤火虫》
②这篇文章的语言诙谐幽默,请以第3段 语句为例作简要分析。 ——06鼓楼一模 散文《老钱的灯》
四 体味词句表达的情感
情感可以是作者的,也可以是所描写的人 物的。
答案示范: 用“保甲连坐” 这个古代法 律制度中的刑法,诙谐地表现老钱的小屋中 师生挤作一团的情景结合具体语句 。 联系上下语境
有角度
(“刹那间造就了几位诗(湿)人” ,用谐 音法诙谐地表现了大家被茶水弄湿时的狼 狈情景。)
有方法有角度
结合具体语句
同时也很好的烘托了其乐融融,轻松愉快 的气氛,表现了老钱的平易近人。
例: ①结合上下文,谈谈“整个城墙显得铁青铁青, 千疮百孔,像死了一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 情? ——05广东 散文 《一窠八哥的谜》
②体味“他扔下刮刀,以一个男子把披肩披到 他情人肩上的那种温存,关怀般的把湿布蒙在女正 身像上。”所蕴含的人物的思想感情。 ——05宁波 散文 《从罗丹得到的启示》
……
联系上下文:普鲁士人消灭法语的目的? 得出答案:民族语言是一个民族的标志,
守住本民族的语言,就能守住本民族的文 化,就能将民族的优秀精神代代流传,就 能使民族内部产生凝聚力,这个民族就不
当堂练习
2.阅读《瀑》,联系上下文按要求回
答。 理解第⑿节画线句子的含义。 终生囚禁在悬崖上,终生是自由的歌者。
语 言 品味
中考对语言赏析能力的要求
⒈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在语言环境中 的意义和作用
⒉借助常用的修辞知识体会文中重 要词语的表达效果。 ⒊能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语言赏析的出题角度
一 理解词句在文中的含义
“含义”指:耐人寻味的深刻内涵,话外音,潜台词 例:理解“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中“标本”一词的含义。——《苏州园林》 解题:结合上下文,了解“标本”指的是苏州园林在我 国各地园林中的地位。所以得出答案—— “标本”指 各地园林学习效仿的范例,样本。
语境——丑态百出。
修辞——反语。
得出答案——“标致”一词运用了反
语的修辞手法,表明了作者对清国留 学生的厌恶与嘲讽。
当堂练习
3. 阅读《瀑》,联系上下文说
说第④节画线句中加点字“分娩 着层次不穷的雪浪。”的妙处。 答案:“分娩”运用拟人手法, 贴切地表现瀑布不断衍生的形态, 体现它的生命活力和激情。
案 例 分 析
《老钱的灯》 案例一 ⑧所以还是盲目崇拜一点什么为好,一种主义,一个人, 一盏灯……当我面对书本“读欲”不振时,当我独望窗 外无所事事时,当我觉得白天之重和黑夜之轻都压得自 己难以承受时,我就想:去看看老钱的灯吧,顺便吃个 煎饼果子。站在那窗下,仿佛能听见那灯嗡嗡的喘息着, 好像一盘时间的磁带在转动。有时真想喊一声:“嘿, 老钱,悠着点儿!” 21。品析第⑧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多种感官——听觉、嗅觉、视觉、
触觉、味觉等 。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
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 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 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 空气里酝酿。
赏析下面句子: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 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修辞——采用比喻、引用的修辞手法,将 春风吹拂比作母亲的手在抚摸,生动形象 地写出了春风的温暖,充满生活气息。引 用诗词名句,更彰显了春风的和煦,使文 章更富于文采。
病例:形象生动的表现了灯亮的长久。 问题分析:答案空洞,没有结合具体语境,没有联
系文章的中心(体会老钱的性格特点)。得1分
有角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答案示范: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灯的嗡
嗡声比做人的喘息,将灯的持续点亮比做时间的磁 带在转动,突出了老钱的灯工作的时间很长,也从 侧面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老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治 学过程。
(二)如何品析句子含义:
抓住关键词。 借助修辞手法。 结合上下文内容,联系文章的主
旨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韩麦尔先生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
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 的钥匙。”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步骤:
抓关键词:只要 …… 就 抓修辞:比喻
例:理解“树是世袭的土著,是春泥的效死者”的含义。 解题:抓住关键词“世袭”“效死者” ;联系修辞, 拟人。 “世袭”指世代继承,“效死者”指树对大 地的极度忠诚。所以得出答案——句子理解为那树世 代生长于土地之上,对土地极度忠诚,至死不渝。
二 体会词句在文中的作用
结构上:线索,铺垫,照应,过渡,设
(四)如何品析句子的表达作 用或效果。
问法一:在全文中的作用 结构上——线索、铺垫、照应、
过渡、设置悬念、总结全文…… 内容上——塑造形象,突出主题, 升华中心,表达作者情感……
15.品析文中画线句子,结合全文,从内容
和结构上分析其在全文中的作用。(3分) 因为我在妈妈简单而温暖的爱里,突然明 白,女儿离不开妈妈,就像豌豆离不开温 暖的豆荚。 ——2009年中考 河池《一场难堪的暗恋》
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
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苏州园林》 “标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答题步骤:
理解本义:标本,是指保持实物原样或
经过整理的,供学习、研究时参考用的 动物、植物、矿物。 结合语境:苏州园林……我到过的不过 十多处。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 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 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 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得出答案:苏州园林是别处园林修建时 学习、研究、参考用的典范、样本、范 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