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染丝感想
墨子的“染丝说”及其启示
墨子的“染丝说”及其启示墨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和哲学家之一,他的“染丝说”是他思考和探索自然世界的一个重要贡献。
这个理论给我们带来了非常重要的启示,而这些启示在今天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
墨子的染丝说是指,在染色时,为了使颜色均匀,需要在丝线上一段段地绑上木片或箩筐,使得染料只进入某些地方,而其余部分则被保护起来,不受染色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墨子发现了“光影衍射定律”,即:当光线进入染丝时,会因为染丝上的结物或阴影产生不同程度的折射和反射,使得透过丝线的光线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和亮度,从而产生了美丽的色彩。
这个理论不仅仅对于染织业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今天的科学中,它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启示。
首先,它告诉我们,即使是看似简单的事物,它们也可能隐藏着大量的科学和哲学思考。
墨子对于染丝的考察和研究,从一个简单的日常事物开始,逐渐发现了自然界复杂多样的规律和原理,这对于我们今天的科学研究也是非常重要的启示。
我们需要关注、研究那些看似普通甚至被忽视了的日常生活现象,通过仔细观察和深入思考,来发现自然界的规律和本质。
其次,墨子的染丝说还反映了一种科学研究的态度和方法。
科学家需要保持一种好奇心和求知欲,关注真实的事物。
而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去发问和质疑,不断地进行观察和实验,以探索事物的规律和本质。
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谦逊和开放的态度,不盲目确定任何事物的真相,而要尊重和接受科学发现的进程。
这样的科学态度和方法,对于今天的科学发展和研究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最后,墨子的染丝说也反映了人类对于美的追求。
通过染色使白丝线变得五颜六色,让我们看到了人类对于美的渴望。
我们不仅需要追求科学和技术的进步,还需要关注和发展人类的精神文化,所以对于美的感受和追求应该成为人类不断发展和进步的一个方向。
墨子的染丝说在当时具有重要的科学和文化意义,而在今天,也仍然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它告诉我们,应该关注并研究生活中的真实事物,保持谦逊和开放的科学态度和方法,同时也应该追求美的感受和追求。
墨子染丝寓意的作文
墨子染丝寓意的作文篇一《近墨者真的黑吗》墨子看到染丝时感叹,丝染了不同颜色就会变成不同色彩,人也是如此,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就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
我对这个寓意有点自己的想法。
我想起我上小学的时候,班里有个同学叫小宇。
这小宇吧,最开始是个挺老实的孩子。
他搬家以后,就跟一群比较调皮捣蛋的孩子凑一块玩了。
每天放学就看他们几个在胡同口那瞎晃悠,拿石头子儿丢来丢去的,有时候还吓唬路过的小猫小狗。
以前小宇在家写完作业还看看书呢,跟他们玩了一阵子之后,书碰都不碰了。
小宇妈妈还老跟街坊唠叨这事儿,说好好一个孩子,怎么就变了呢。
这就有点像墨子染丝里说的,小宇这根“丝”被染变色了。
但也不完全是这样吧。
我就发现啊,有回学校组织给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捐文具。
那些调皮孩子都没啥动静,小宇却把自己积攒的好几支新笔还有笔记本都捐了出去。
你看,他本质里的善良可没丢。
虽说他在那群调皮孩子的影响下变得有点贪玩不爱学习了,但他骨子里那种好的东西还在呢。
所以我就琢磨,近墨者黑是有道理,但是“黑”得可能不那么彻底,人还是有自己的判断力的。
就像那染了色的丝,你仔细看,说不定还能看出原来的颜色呢。
这就说明,环境影响人,但是人也有自己的坚持,不能全让环境给主导了。
篇二《染丝般的成长》要说墨子染丝这个事儿,我觉得就像人在成长过程中的变化一样波折有趣。
我邻居家那孩子,叫小刚,他就是一个特别好的例子。
小刚小时候那可是聪明伶俐的很,就跟那新染丝一样白洁无瑕充满潜力。
他爸妈对他那个培养啊,各种兴趣班安排上。
每次我从他家门口路过,都能听见他弹钢琴的声音,那曲儿弹得真就像电视里播的音乐一样悠扬。
家里到处都是他画的画,色彩斑斓的,一看就是个很有创造力的小子。
可是上了初中后,小刚跟一帮不爱学习的人交了朋友。
那些人天天就想着打游戏、抄作业,对什么学习、进步全都不放在眼里。
小刚就慢慢受到影响了。
我再路过他家的时候,钢琴声没了,取而代之的是他在屋里打游戏嗷嗷喊的声音。
他的学习成绩也是一落千丈。
读《《墨子》之所染篇》心得
读《《墨子》之所染篇》心得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幼年家贫,毫无家学,对国学经典无从涉猎。
长至入学后,语文数学仅是入门而已。
逮至小学四、五年级,方翻阅《三国演习》和《西游记》。
从邻家借阅,用繁体字写成。
懵懂读其部分,兹是读古典作品之开端。
及至中学阶段,幸赖语文教材之文言作品,始涉古典作品。
而立之后,对经典作品备感兴趣,读儒家经典。
几读之后,始感儒家之华而不实,实乃国民思想一大束缚。
国民思想若求得根本之解放,非破除儒家之囿围、思想之禁锢。
故转而功读墨家经典。
感二者之区别乃前者是贵族哲学,维护贵族统治之工具;后者是平民哲学,从平民之角度观世界而演绎出来之学说。
墨子出身平民,其兼爱、尚贤、节用、尚同、非攻、人文教育与科技教育并重之观点,追求兼爱、平等之政治理想,暗合思想根底,佩服至致。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经济变革和发展达至今日之高度,若想继续深化,必需有根深之文化基础。
儒家讲究中庸,“扣则鸣,不扣则不鸣”,缺乏进取精神,缺乏积聚财富之动力,缺乏对草根平民关怀之胸怀,对国家经济的更深发展缺乏新教那种骨子里进取动力。
唯有墨家精神,摩顶放踵,以利天下,体现对平民之深厚关怀,远甚于儒家精神。
儒家重人文教育,意在学而优则仕,功利思想重。
墨家人文与实践教育并举,其科技成就实乃中华古代科技史上之一奇葩。
墨子其人也是技艺高超之工匠,墨家强调做中学,换成今日之语言,强调动手能力之培养,实乃今日职业教育之鼻祖,其目的是为平民寻求安身立命之技能。
教学内容涉猎天文、几何、力学、光学、数学等,均有深厚造诣。
古代思想家,大多又兼教育家。
收徒办学,教学中宣传并完善其思想。
诸子百家诸流派都重视教育,以实现本学派之理想。
惟道家例外,其独善其身,无兼济天下之意愿。
儒家从人性善恶入手,强调教育之于人格发展之重要。
读《《墨子》之所染篇》心得
读《《墨子》之所染篇》心得
《墨子》之所染篇是一部令人深思的著作,读完它使我由内而外受到深深的洗礼。
书中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即“染者天下”,这个观点强调了染得本质决定着天下的政治状况。
书中
通过墨子的学说来支持这一观点,指出政治改革的关键在于染。
染的根源位于人心,它影响和改变人们的行为举止,让人们的价值观和理想得到改变,从而重新构建社会文明。
书中提出,实现政治改革,必须先从改变人心开始,将正确的思想观念传播给民众,同时排斥不正当的思想意识,从而达到提升社会整体精神水平的目的。
书中还提到了实施政治改革的重要方法——调和。
调和并不是改变任何一方的意识,而是用墨子的思想理论提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以对抗以往的对立思想,以让大众更加理性地看待问题,让政治制度更加符合实际社会发展和人民利益,实现政治改革。
通过阅读《墨子》之书,我认识到了政治改革的重要性,也增强了我明辨是非、正义正道、为民服务的信念。
它教会我们社会文明改革始于改变人心,只有通过调和手段来改变整体精神,才能真正实现政治改革的目标。
它的思想观点令我深受触动,也带给我无尽的启发,让我受益匪浅。
墨子的寓言故事
墨子的寓言故事关于墨子的寓言故事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说到寓言故事,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寓言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你知道有哪些广为流传的寓言故事吗?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墨子的寓言故事,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驳巫马子墨子多次与儒家弟子巫马子辩论。
一天,巫马子对墨子说:“你行义,没见有人帮助人,也没见鬼神赐福给你。
但你还在做,你有疯病?”墨子回答:“假若你有两个家臣,一个表里不一、一个表里如一、你看重哪个?”巫马子说:“我看重后者。
”墨子说:“既然这样,你也看重疯病的人。
”答公孟子公孟子多次与墨子讨论学术、人生等问题。
一次,公孟子头戴礼帽,腰间插笏,穿着儒者服饰来见墨子,问服饰与行为有何联系。
墨子说:“从前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越王勾践四位国君,服饰好孬贵践不同,但作为却一样。
我认为有作为不在于服饰。
”用事实折服了公孟子。
一分为二墨子对程子说,儒家学说有四个方面足以丧亡天下。
程子说墨子诋毁儒家。
墨子说此为告闻绝非诋毁。
数日后,墨子又与程子辩论,称赞孔子。
程子问:“您一向攻击儒家,为什么又称赞孔子?”墨子答道:“孔子也有合理而不可改变的地方,应予区别对待”。
墨子一生坚持对事不对人,真正做到了“不以言废人”。
言行之论鲁国的南部有一个叫吴虑的人,冬天制陶,夏天耕作,自比尧舜。
墨子听说后就去见他。
吴虑对墨子说:“义,贵在切实可行,何必到处宣传!”墨子说:“你亲自陶稼,分之于民,获利太小,我宣传义,可以救天下,获利巨大,怎能不去宣传呢?”墨子破云梯在战国初年的时候,楚国的国君楚惠王想重新恢复楚国的霸权。
他扩大军队,要去攻打宋国。
楚惠王重用了一个当时最有本领的工匠。
他是鲁国人,名叫公输般,也就是后来人们称为鲁班的。
公输般使用斧子不用说是最灵巧的了,谁要想跟他比一比使用斧子的本领,那就是不自量力。
所以后来有个成语,叫做“班门弄斧”。
公输般被楚惠王请了去,当了楚国的大夫。
墨子所染
《墨子》之《所染》本篇以染丝为喻,说明天子、诸侯、大夫、士必须正确选择自己的亲信和朋友,以取得良好的熏陶和积极的影响。
影响的好坏不同关系着事业的成败、国家的兴亡,国君对此必须谨慎。
子(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
故染不可不慎也!墨子说他曾因看到染丝而感叹:“洁白的丝放进青色的染料中,就会变成青色,放进黄色的染料中,就会变成黄色。
放进去的染料不同,染出的丝的颜色也跟着变化;放进去五种不同的染料,就一定会出现五种不同的颜色了。
所以对于染丝这种事情不能不谨慎啊!”非独染丝然也,国亦有染。
舜染于许由(许由:传说中唐尧时代的隐士)、伯阳(伯阳:传说舜七友之一),禹染于皋陶(皋陶:传说中东夷族的首领,虞舜时任掌管刑法的官)、伯益(伯益:传说中蓄物和狩猎行家,曾助禹治水),汤染于伊尹(伊尹:商汤大臣,助汤灭夏建国)、仲虺(读huì三声,仲虺:汤时大臣),武王(武王:周文王之子)染于太公(太公:姜尚,佐武王伐纣而封于齐)、周公。
此四王者所染当,故王天下,立为天子,功名蔽天地。
举天下之仁义显人,必称此四王者。
不单单染丝是这样,国君也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舜受到许由、伯阳的影响,禹受到皋陶、伯益的影响,汤受到伊尹、仲虺的影响,武王受到太公、周公的影响。
这四位君王受到的影响正确得当,因此能称王于天下,立为天子,功盖四方,名扬天下。
要列举天下仁义、显达的人,一定会推举这四个君王。
夏桀染于干辛、推哆,殷纣染于崇侯、恶来,厉王染于厉公长父、荣夷终,幽王染于傅公夷、蔡公榖(读gǔ)。
此四王者所染不当,故国残身死,为天下僇(同“戮”,杀戮)。
举天下不义辱人,必称此四王者。
夏桀受到干辛、推哆的熏染,殷纣受到崇侯、恶来的熏染,周厉王受到厉公长父、荣夷终的熏染,周幽王受到傅公夷、蔡公谷的熏染。
这四个帝王所受到的熏染不当,因此国破身亡,被天下人耻笑。
墨子《所染》思想对品德教育的价值
墨子《所染》思想对品德教育的价值作者:胡乙来源:《科技视界》2020年第06期摘要墨子《所染》的理论价值包括:其明确提出环境决定论,个人品德受不同环境的影响。
君主与百姓,都要选择品德高尚的人为伴,以获得良好的熏陶和积极的影响。
其实践价值包括:人们应重视家庭教育、社会风气对个人品德的影响。
为消除教育功利化的弊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中应突出乐于就业、爱岗敬业培养目标。
关键词墨子;所染;品德教育;价值中图分类号: G642.0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 ADOI:10.19694/ki.issn2095-2457 . 2020 . 06 . 570 引言春秋战国时期,儒学与墨学并称显学。
蔡尚思先生高度评价墨子:“墨子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价值,超过任何一家一派。
”[1]其中,墨家的品德教育思想对当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燕良轼指出:“品德称为道德品质,是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规范采取行动时,经常表现出的一些稳定的特征。
”[2]据此,品德不同于道德,燕良轼指出其区别有:“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品德是个体现象,品德是道德要求的局部反应。
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不仅要受到社会发展制约,也要受到个体生理,心理规律制约。
”据此,品德虽是个体现象,但是容易受到社会风气、社会习俗、社会声望人物言行等外部条件影响。
价值属于主客体关系的一种,如果教育思想能满足教育者实际需要,则其具有正价值;反之,则相反。
墨子《所染》中,初步讨论了品德形成机制、影响品德形成外部条件、品德教育内容等品德教育思想。
本文将从理论、实践角度,讨论该思想对品德教育的价值。
墨子《所染》中,明确提出环境决定论,认为个人品德受不同环境的影响。
无论君主治国,还是世人修身,都要求选择贤人、品德高尚的人,以获得良好的熏陶和积极的影响。
如果不知道把握治国修身重点的人,不能选择贤良,就会导致国家灭亡,身败名裂。
1 墨子《所染》思想对品德教育的理论价值墨子用染丝做比喻,提出人性无所谓善恶,而受后天環境影响。
人在少年(古文原文及译文)
人在少年
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xiá),熏渍(zì)陶染,言笑举对,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何况操履艺能,较明易习者也?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
墨子悲于染丝,是之谓矣。
君子必慎交游焉。
孔子曰:“无(w ù)友不如己者。
”——《颜氏家训》节选之二
注释
①神情:思想情操。
②与:结交.
③款狎(xia)不庄重的亲近。
④熏渍(zi)陶染:熏陶感染。
⑤操履:操行。
⑥艺能:技能。
⑦鲍鱼之肆:出售咸鱼的店铺。
鲍鱼:咸鱼,其气味腥臭。
肆:店铺。
⑧是之谓:即“谓是”,宾语前置。
说的就是这个。
是:这个。
⑨但:只。
君子慎交译文
人在少年时期,思想情操尚未定型,受到与他亲近的朋友熏陶感染,言谈举止,即使并不是有意向对方学习,也会潜移默化,自然而然的相似起来,何况操行技能等明显容易学习的方面呢?因此,和品学兼优的人在一起,好像进入种满芝和兰等香草的屋子,时间长了自己就会变得芳香起来;和坏人在一起,就像进了卖咸鱼的店铺,时间长了自己也会发出腥臭。
墨子曾对被染上颜色的素丝发出感叹,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啊。
德才兼备的人对于结交朋友必定很谨慎啊!孔子说:“不结交和自己不同道的人做朋友。
”像颜回、闵损那样的人哪能常有!只要有胜过我的地方,就很可贵了。
211125885_墨子“兼爱”“非攻”思想的分析及启示
065[摘 要] 春秋战国之际,战争频发,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墨子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深切地感受到了战争给老百姓带来的伤害,因此提出“非攻”思想,其主要是以一个和平的态度来解决矛盾。
墨子进一步提出“兼爱”思想,倡导人与人之间相互爱护,墨子的“兼爱”思想具有平等性、互利性、仁爱性,将小爱化为人间大爱。
当今经济快速发展,环境对人的影响也越来越大,通过分析墨子“兼爱”“非攻”思想,不仅有利于美化社会环境,而且有利于人们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
[关 键 词] 墨子;兼爱;非攻;影响墨子“兼爱”“非攻”思想的分析及启示殷转转 闫仕杰一、墨子“兼爱”“非攻”思想的内涵(一)墨子“兼爱”思想的内涵“兼”的古字像一只手里拿着两把禾苗,有多倍的、多种事物的意思。
“爱”则是人的一种感觉,是人与人之间的帮助、信任、爱护。
在墨子看来,“兼爱”是没有差别地爱人,与人互爱、与人互利。
墨子“兼爱”思想强调平等性。
他提出的“兼爱”的理想社会是以为人民谋利益为目的。
将“兼爱”之心付诸实际,从而构建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的理想社会。
墨子说:“无穷不害兼。
”(《墨子·经下》)[1]如果说空间是无穷无尽的,那么将每一个穷的区域都充满“兼爱”,那么社会中就不会出现穷的区域了。
社会中每个人都怀有一颗“兼爱”之心,“兼爱”的社会就会实现。
墨子“兼爱”思想强调互利性。
“兼而爱之”就是“从而利之”,“兼相爱”就是“交相利”。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墨子·兼爱下》)[1],互相帮助、懂得感恩,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重要准则。
互利性不仅体现在同一阶层之间,也体现在不同社会阶层之间。
墨子特别强调王公大臣和平民之间的互利性。
只有不同阶层之间实现互利性,才能推动整个社会实现互爱互利。
墨子“兼爱”思想强调仁爱性。
墨子的“兼爱”和孔子的“仁爱”都提倡在人与人相处中爱人。
但是孔子的“仁爱”侧重于“克己复礼”,孔子希望人们通过克制自己内心的欲望来达到爱人爱己。
墨子的“染丝说”及其启示
墨子的“染丝说”及其启示一、详解墨子“染丝说”“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
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
故染不可不慎也。
非独染丝然也,国亦有染,……非独国有染也,士亦有染。
”①(新译:墨子看到染丝的人感叹说:丝用青色染料染过就变绿,用黄色染料染过就变黄。
所用的染料不同,颜色就不一样。
浸入五种染料就会有五种颜色,所以染色的工艺必须慎重。
)此即为墨子的染丝说。
墨子认为,首先,人性不是先天决定的,生来的人性就像一块待染的素丝。
其次,把丝投入什么样的染缸,就能染上什么样的颜色。
就是说人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与教育里,就会塑造成什么样的人。
因此,人性如丝,必慎其所染,择其所染。
墨子以染丝的过程比喻环境教育对人品性形成的影响。
他的这一比喻实际提出了人性如素丝的观点,即“染丝说”,也有人概括为“人性素丝说”。
墨子的“染丝说”即可理解为环境影响论,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习性养成有很大的影响作用。
纵观国内外其他教育家相似的观点也有不少。
教育家孔子也强调后天环境影响对人性心理发展的作用,他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性,即先天秉性;习,即后天习惯。
就是说,人的先天禀赋是相差不多的,但习惯性格则是后天塑造的结果,所以也相差甚远。
英国哲学家洛克也提出过著名的“白板说”。
他认为人的心灵生来就像一张白板,没有一切特性,没有任何观念。
一切思想、观念都是后天获得的,都是从经验中获得的。
笔者认为,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品性形成虽然不一定有绝对的决定作用,但是在很大程度上是有影响作用的。
墨子的“染丝说”虽然另一方面也冲淡以至忽视了人在接受教育中的主观能动作用,但客观上还是充分肯定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作用。
所以,从环境方面来看,其理论对于我们构建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教育环境有很大的启示。
二、理论启示:创设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教育环境(一)父母应当为孩子建立和睦的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启蒙的奠基石。
由墨子《所染》浅说引导之教育
一
益 , 日安 , 日荣 , 身 名 处官得其理 矣 , 则段 干木 、 禽子 、 说之徒是 兴趣是越来越高还是越来越低 。要让他对学 习的 兴趣越来越高 , 傅 也 。其 友 皆好 矜 奋 , 作 比 周 , 家 日损 , 日危 , 日辱 , 官 失 要适 当的夸奖和赞美他 。 创 则 身 名 处 其理矣 , 则子西 、 易牙 、 竖刀之徒是也。 日“ 诗 比择所堪 , 必谨所堪 ” 1. 的评 比标准 ,0 为满分 , 1 同样 10分 如果你 的学 历是大学 本 者, 此之谓也 。 科, 了7 得 O分 , 别人看 你还 是 7 0分 ; 果你的学历是 小学 , 如 你得 苟子 日 :假 舆马者 , “ 非利足也 , 而致千里 ; 假舟楫 者 , 非能水 了 7 分 , 0 别人看你就是 9 O分 。 也, 而绝江河 。 君子生非异也 , 善假于物也 。” 哲学 的角度而 言 , 从 唐朝有一位正直的丞相很受唐 太宗的赏 识 , 叫魏征 。他说 他 内因是事物 变化的基础 , 外因则是变化 的条件 , 外因通过 内因起 过 一 句 话 :立 身 成败 在 于所 染 ” 这 句 话 的意 思 就 是 说 , 个 人 一 “ 。 一 作用 。 但是一个 天赋再聪 明的人在现实生活 中如不去充分利用现 生 成败 的 关键 在 于 交 友 。 实客观环境 中的有 利因素来充实 自己, 塑造 自己, 以提升 自己的 孔 子日 :与善人居 , “ 如入芝兰之室 , 久而不 闻其香 , 即与之化 内涵 , 么等到他人生的终点 之时 , 那 也只能是 块 于人于 己毫 无 矣 ; 与不善人居 , 如入鲍鱼之肆 , 久而不 闻其臭 , 亦与之化矣 。” 这 用处 的顽石 ! 到头来也只好落个“ 而今识尽愁滋味 , 却道 天凉好个 句话说 的就是近朱者赤 , 近墨者黑的意思。古 今中外的达人圣贤 秋。 的人生凄凉 ! 业精于勤 , ” “ 荒于嬉 , 行成于思 , 毁于随 。 , ” 一个 们 , 都认 为交友不慎 是人生之大忌 , 因为这 事关你一生 的成败。 人活在这个社会上总是有其所思 , 有其所 行。 管子日 :一年之 汁, 我理解 的交友包括两个方面 , “ 一是读什 么书 , 二是跟什 么人来往 。 莫如树谷 ; 十年之 汁, 如树木 ; 莫 百年之计 , 莫如树人 。” 天下那个 因为书籍是人类最 好的朋友 , 不论 看什么书 , 都会对你有 影 做父母的不望 子成龙 , 是 , 但 孩子将来是龙是 虫 , 是凤是雀 , 那是 响 ,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 ;读 书就好像我们跟书 中的人物在倾心 由您 今 天 的 意 识 、 念 和 引 导 所 决 定 的 … . 观 . 交谈 , 书中1 容和思想 内涵都会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你的价值观 人 J 孩子乃是 父母生命的支点 的延 伸 , 在现实生活 中 , 我们也 常 常把孩子喻 为 自身的影子 , 然而许 多做父母的却忽视 了 自己这个 形与 自己的那个影之 间的关系 , 言道 : 常 影从形来 , 有形才 有影 , 形 影 不离 , 随 形 移 。这 就 是 i我 们 这 些 做 父 母 的 一 定 要 在 百 忙 影 兑 中抽 出一定的 ̄ f -q俯下身子去在生活 中关心和 引导您 的孩 子 , , t 做 和世界观。所以 , 列宁说 : 有的书应 该放在脚下 , 有的书应该放在 枕边 。读书是应该有选择 的。 I样 , 司 你的朋友你更应该做个 筛选 , 简单地说 : 你要成为什么
墨子见染丝者而叹曰阅读答案
墨子见染丝者而叹曰阅读答案篇一:“墨子染丝”和“反法反刑”“墨子染丝”和“反法反刑”墨子染丝出自——《墨子》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所入者变,其色亦变。
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
故染不可不慎也。
”非独染丝然也,国亦有染。
——《墨子》墨子先生见到染丝时感叹道:“在蓝色中染就是蓝色,在黄色中染就是黄色。
所放入的颜色变了,它的颜色也就变了。
将丝绦放入五种颜色(的染缸中),最后就是五种颜色了。
所以染丝不能不慎重啊。
不仅仅是染丝有这种情况,国家也有如染丝一样我们不能盲目跟随别人,凡事都应该经过慎重考虑。
不可人云亦云,亲近品德修养不高的人,这样只会玷污了自身的心性。
反法反刑出自——《长短经》《长短经》又名《长短论》。
其中有两段对刑和法的著名论述。
原句:?法者,所以齐众异,亦所以乖名分。
——反法也。
议曰:《道德经》云: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贾谊云:法之所用易见,而礼之所为至难知也。
又云:法出而奸生,令下而诈起,少匕乖分也。
?”“ 刑者,所以威不服,亦所以生次暴。
——反刑也。
”解注:“这是讲法治的道理,每个人处处规矩,每人都有他的守则或范围,这本来很好,可是毛病也出在这里,正如《道德经》上说的:一个社会法令越多,犯法的人越多,法令规定越繁,空隙漏洞毛病愈大,历史上秦始皇的法令那么严密,还是有人起来革命。
汉高祖一打进咸阳,把秦始皇的法令全部废了,约法三章,只有三项法令: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很简单的三条,老百姓就服了他,所以贾谊也说,法令越严密,犯法的人也越多起来,有的人要做坏事之前,先去找法令的漏洞做根据,做出来的坏事就变成合法的,法律不能制裁他。
法规定了,有时反而容易作假,真正会犯法的人,都是懂法的,法令对这种人毫无办法,这就是乖分。
而刑与法不同,刑是杀人,或拘留人,或处罚人,给人精神上、肉体上一种痛苦的处罚。
这是以刑树威,进而遏阻那些不守法的人。
但是执行的人,会滥用刑法来欺负别人,有时好人也会受到刑法惩罚的痛苦,这便是刑的反作用。
“夸父”“嫦娥”“玉兔“墨子”的故事
《夸父逐日》夸父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巨人,是幽冥之神后土的后代,住在北方荒野的成都载天山上。
他双耳挂两条黄蛇,去追赶太阳。
当他到达太阳将要落入的禺谷之际,觉得口干舌燥,便去喝黄河和渭河的水,河水被他喝干后。
他想去喝北方大泽的水,还没有走到,就渴死了。
夸父临死,抛掉手里的杖,这杖顿时变成了一片鲜果累累的桃林,为后来追求光明的人解除口渴。
《嫦娥奔月》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妻子名叫嫦娥。
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
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
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没有外出。
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持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
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
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已逃走,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嫦娥,这时他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
后羿思念妻子,便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嫦娥平时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玉兔》玉兔捣药是中国神话传说故事之一。
见于汉乐府《董逃行》。
相传月亮之中有一只兔子,浑身洁白如玉,所以称作"玉兔"。
看染丝的感悟的故事
看染丝的感悟的故事
墨子在经过一家染坊时,看见工匠们将雪白的丝织品分别放进热气腾腾的染缸里,浸泡良久后取出,在晾晒时就变成不同颜色的织物了。
工匠们工作得十分辛苦而认真。
墨子仔细地观察了染丝的全过程后,顿有所悟,不觉长叹一声,自言自语地说:“本来都是雪白的丝织品,而今放到青色颜料的染缸里浸泡后就变成了青色,放到黄色颜料的染缸里浸泡后就变成了黄色。
所用的颜料不同,染出来的颜色也随之不同。
如果我们将白丝先后放到五种不同颜色的染缸里各染一遍,它就会改变五次颜色了。
如此看来,染丝的时候,人们就不能不谨慎从事啊。
”
接着,墨子又从染丝的原理引伸开去,进一步产生联想,从而深深地感到,其实在人世间,不仅是染丝与染缸的颜料有关,即使是一
个人、一个国家,不也存在着一个会染上什么颜色的问题吗?
------------
这个故事提醒人们,对于一个涉世未深、纯洁无瑕的青少年,当他身处五颜六色的社会大染缸之中时,一定要牢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真理,不要轻易的随波逐流,而失去自己固有的特点,以促使自己更健康地成长。
“染丝”随感
作者: 甘建忠[1]
作者机构: [1]不详
出版物刊名: 政工学刊
页码: 35-35页
主题词: 染液;墨子
摘要:《墨子·所染》记载:墨子见染丝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变者,其色亦变。
"这段话的大意是:墨子见到染丝而悲怆凄楚,感慨万千。
丝本是洁白无瑕的,一旦浸入青色染液之中,它就变为青色;侵入黄色染液之中,它就变为黄色;染液不同,色泽各异。
由染丝我想到了育人,它直观而深刻地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启示:环境能锻造人,风气能影响人。
笔者案头上有这样两个材料:一是某机务大队军政主官坚持以军事训练为中心,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带头习武,全大队叫响了这样一个口号:“军人不习武,不如回家卖红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墨子染丝故事感想
子墨子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所入者变,其色亦变。
五入必(系物的丝绦),而已则为五色矣。
故染不可以不慎也。
”
白话文大致意思为:“在青色中染就是青色,在黄色中染就是黄色。
所放入的颜色变了,它的颜色也就变了。
将丝绦放入五种颜色(的染缸中),最后就是五种颜色了。
所以染丝不能不慎重啊。
”
人在自然、社会面前是一粒小小的尘埃。
呱呱坠地之时,人是一粒还没有发芽的种子,你没有能力选择你出生的环境,没有能力去选择你适合的环境,更没有能力去改变所处的环境。
不管你所处的环境是黑色、白色、还是黄色,不管你是积极乐观还是消极悲观,不管你是被染成黑色、白色还是琉璃色,你必须接受它,因为它就存在在哪里,没有任何原因。
所以在人生的起步阶段,我们面前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勇敢的接受所处的环境,利用目前仅有的土壤,让自己的种子破除而出发育成一个小树后,才有机会和阳光接触。
小树是人生成长的关键阶段。
当我们是一个小树的时候,我们接触的事物越来越多,好的、坏的、红的、白的、说不清的也有,社会本身就是包罗万象、千姿百态的。
小树要敢于尝试不同的染缸,每个人的底色不一样,只有经过不同的染缸,你才会知道那个适合自己;染到什么程度,会得到自己想要的颜色。
染于苍并非你就真的成了青色;染于黄并非你就真的成了纯黄色,这个完全取决你的自制力和判断力。
跳入染缸方能晓色,跳出染缸才会出色。
存在的也代表是过时的,如果用你看到的染缸的颜色来绘制你的人生,你永远不会绘出美丽的图画。
有人看到阳光是五彩的,有人看
到阳光是白色的,而有的人看到阳光觉得还不如看黑色。
你是一颗小树的时候,不脱离染缸才能汲取营养。
但也不能被染缸彻底束缚,每个人都应坚定当初你还是一颗种子时候的梦想,要敢于用你对阳光的理解来绘制自己的蓝图,只有这样你才会超越染缸里的色彩,找到属于自己的缤纷。
一颗小树肯定会长大的!有的成长中枯死了,有的成为了参天大树,有的被取名叫歪脖子树,也有的成了屹立在狂风暴雨中的迎客松。
这一切都是我们自身也是整个世界的一部分,你我或许到最后都发现不能左右,但人生总要经历,何不走的勇敢一些、果敢一些、活的坦坦荡荡。
当我们是一颗小树的时候,总避免不了去畅想一下,成为大树的样子。
作为大树:小风过,微微一笑;大风过,舞姿婀娜;小雨过,嘻嘻一乐;大雨过,甩臂洒脱。
雷电劈向你的那一霎,大树伟岸的鬼影照亮了整个大地,纵然在大风雷雨中,掉了叶子,折断了臂膀,也无言疼痛,默默的矗立在哪里,看日出日落,云卷云舒。
发达的根系和粗庞的躯干,使大树不管经历过几翻折磨,在某个春天定会使你又变的枝繁叶茂、郁郁葱葱。
对大树来说不是得与失,而是一种心态,一种胸怀。
我们是一种生命,不是被渲染的布料。
在人生抛物线向上走的时候,要有勇气,要坚持、要奋进,争取突破前所未有的高度;在人生抛物线向下走的时候,要微笑、要淡然、要学会宽容自己、宽容他人、宽容这个世界。
这样你生命的抛物线才平滑、才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