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伏尔加船夫曲学习资料

合集下载

(花城版)音乐四下第6课伏尔加船夫曲说课稿

(花城版)音乐四下第6课伏尔加船夫曲说课稿

(花城版)音乐四下第6课伏尔加船夫曲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伏尔加船夫曲》是一首广为流传的俄罗斯民歌,它描绘了伏尔加河上船夫们辛勤劳动的情景,歌曲旋律优美,歌词感人,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

这首歌曲选自花城版音乐教材四年级下册,是我国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一首重要曲目。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俄罗斯的音乐文化,感受民歌的魅力,同时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学会了识谱、唱谱和简单的音乐鉴赏。

但是,对于这首具有俄罗斯特色的民歌,他们可能还存在一些认知上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的背景,感受其独特的音乐风格。

2.学会唱《伏尔加船夫曲》,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4.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掌握《伏尔加船夫曲》的旋律,学会用正确的音准和情感演唱。

2.理解歌曲的内涵,感受俄罗斯民族的音乐特色。

3.学会合作演唱,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欣赏、模仿、演唱、分析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全方位地感受音乐。

2.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俄罗斯的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背景。

3.学生进行分组合作演唱,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4.进行个别辅导,针对学生的音准、节奏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纠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播放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讲解:介绍歌曲的背景、作者以及俄罗斯民族的音乐特色。

3.学唱:教唱《伏尔加船夫曲》,重点讲解歌曲的音准、节奏和情感表达。

4.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展示:学生进行演唱展示,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

6.总结: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总结课堂教学。

伏尔加船夫曲教案

伏尔加船夫曲教案

伏尔加船夫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伏尔加船夫曲的背景、特点及意义。

2. 培养学生对俄罗斯音乐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3. 通过对伏尔加船夫曲的学习,提高学生音乐欣赏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伏尔加船夫曲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伏尔加船夫曲的音乐特点,如曲调、节奏、旋律等。

3. 伏尔加船夫曲在俄罗斯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4. 欣赏和学唱伏尔加船夫曲。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伏尔加船夫曲的背景、特点及意义。

2. 难点:对伏尔加船夫曲音乐特点的深入理解和把握。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伏尔加船夫曲的背景、特点及意义。

2. 示范法:教师示范唱伏尔加船夫曲,学生跟随学唱。

3. 欣赏法:播放伏尔加船夫曲,让学生感受和体验音乐的美。

4. 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伏尔加船夫曲的理解和感受。

五、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伏尔加船夫曲的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伏尔加船夫曲的起源、发展历程、音乐特点及在俄罗斯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3. 示范:教师示范唱伏尔加船夫曲,学生跟随学唱。

4. 欣赏:播放伏尔加船夫曲,让学生感受和体验音乐的美。

5. 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伏尔加船夫曲的理解和感受。

6. 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伏尔加船夫曲的重要性和价值。

7. 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复习本节课内容,并选择一首伏尔加船夫曲进行自学。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问题、讨论等。

2. 演唱能力:评估学生在学唱伏尔加船夫曲时的音准、节奏和表达能力。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对伏尔加船夫曲的理解和自学成果。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合适的音乐教材,提供关于伏尔加船夫曲的详细信息。

2. 音响设备:确保音响设备正常运行,以便播放伏尔加船夫曲。

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查找相关的视频、音频和图文资料,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

伏尔加船夫曲范读

伏尔加船夫曲范读

伏尔加船夫曲范读摘要:1.伏尔加船夫曲的概述2.伏尔加船夫曲的历史背景3.伏尔加船夫曲的艺术特点4.伏尔加船夫曲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5.伏尔加船夫曲的价值与意义正文:【伏尔加船夫曲的概述】伏尔加船夫曲,又称《伏尔加河船夫曲》,是一首源自俄罗斯的著名民歌。

这首歌曲以描绘伏尔加河船夫艰辛生活为主题,展现了俄罗斯人民在艰难环境中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其独特的旋律、鲜明的节奏以及富有表现力的歌词,使这首歌曲成为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的经典之作。

【伏尔加船夫曲的历史背景】伏尔加船夫曲起源于19 世纪初,当时的俄罗斯正处于农奴制时期,社会矛盾尖锐,人民生活水平低下。

伏尔加河是俄罗斯的母亲河,河流两岸的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在恶劣的条件下从事船运工作。

这首歌曲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诞生的,它反映了船夫们生活的艰辛,也表达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伏尔加船夫曲的艺术特点】伏尔加船夫曲具有鲜明的俄罗斯民族风格,其旋律优美、节奏鲜明,歌词质朴感人。

歌曲以船夫的视角展示了他们在伏尔加河上的艰辛生活,以及在逆境中保持乐观、奋发向前的精神风貌。

同时,歌曲中还融入了俄罗斯独特的民间音乐元素,使得这首歌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伏尔加船夫曲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伏尔加船夫曲自20 世纪初传入我国以来,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这首歌曲以其优美的旋律和感人的歌词,激发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在中国,伏尔加船夫曲成为了许多音乐家、歌唱家和合唱团的保留曲目,成为了中俄友好交流的象征。

【伏尔加船夫曲的价值与意义】伏尔加船夫曲不仅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民歌,更是一部生动的历史画卷,它反映了俄罗斯人民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

初中音乐说课稿:《伏尔加船夫曲》说课稿范文

初中音乐说课稿:《伏尔加船夫曲》说课稿范文

初中音乐说课稿:《伏尔加船夫曲》说课稿范文引言概述:《伏尔加船夫曲》是一首著名的俄罗斯民歌,曲调优美动人,深受人们爱慕。

作为初中音乐课程中的一部份,通过对《伏尔加船夫曲》的说课,可以匡助学生了解俄罗斯音乐文化,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对不同文化的尊重。

一、曲调和旋律1.1 《伏尔加船夫曲》的曲调简单明快,易于记忆和传唱。

1.2 曲调中融入了俄罗斯独特的音乐元素,如使用大调和小调的转换,体现了俄罗斯音乐的悲壮和豪迈。

1.3 旋律流畅优美,通过重复和变奏的方式,表达了船夫们的劳动场景和情感。

二、歌词和情感表达2.1 歌词描绘了伏尔加河上船夫们的艰辛劳作和对家乡的深情眷恋。

2.2 歌词中蕴含着对俄罗斯大自然的赞叹和对生活的热爱,展现了俄罗斯人民的顽强和乐观。

2.3 通过歌词的情感表达,可以引导学生感受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生活的态度和情感体验。

三、背景介绍和文化内涵3.1 《伏尔加船夫曲》源自俄罗斯民间,是俄罗斯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

3.2 曲中融入了俄罗斯人民的劳动精神和对祖国的热爱,体现了俄罗斯文化的深厚底蕴。

3.3 通过介绍曲子的背景和文化内涵,可以匡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音乐文化,拓宽视野,培养国际视野。

四、演奏方式和表现技巧4.1 演奏《伏尔加船夫曲》时,可以采用合唱、器乐或者合唱加器乐的形式,丰富演奏效果。

4.2 在演奏中要注重情感表达,通过音乐的表现力和节奏感,展现出船夫们的劳动场景和情感体验。

4.3 指导学生掌握演奏技巧,如音准、节奏和呼吸控制,提高演奏的质量和感染力。

五、教学目标和评价方式5.1 通过学习《伏尔加船夫曲》,培养学生对俄罗斯音乐文化的兴趣和理解,促进跨文化交流和交融。

5.2 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从音乐技巧、情感表达和对文化内涵的理解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5.3 通过对学生的评价和反馈,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和综合能力。

结语:通过对《伏尔加船夫曲》的说课,可以匡助学生深入了解俄罗斯音乐文化,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文化素质。

音乐教案-音乐欣赏:《伏尔加船夫曲》_初中音乐教案_模板

音乐教案-音乐欣赏:《伏尔加船夫曲》_初中音乐教案_模板

音乐教案-音乐欣赏:《伏尔加船夫曲》_初中音乐教案_模板音乐欣赏:《伏尔加船夫曲》重庆市万州区长滩初级中学梁清友年级:七年级课时安排:1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目标:1、学会聆听音乐。

2、能够辨别男高音、男中音和男低音。

3、能够对欧洲民族民间音乐感兴趣,喜欢不同民族的艺术风格,并主动探索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内涵。

教学重点:音乐所表达的情感、主题思想。

教法:讲授法、讨论法、欣赏法。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室墙上挂着俄罗斯风景画、地图、国旗和列宾所作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播放由古筝演奏的乐曲,让学生愉快地走进教室。

课件播放歌曲片段:(1)王宏伟演唱的《西部放歌》(2)佟铁鑫演唱的《我爱祖国的蓝天》(3)《伏尔加船夫曲》师:请同学们辨别它们分别属于那种音色?它们各有什么特点?生:(1)属于男高音、高亢纯正甜美。

(2)男中音、浑厚。

(3)男低音、浑厚。

师:同学们注意区分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它们主要是由音的高低和音色的本身特点来划分的,而不是单纯听音的高低,男低音音色浑厚、沉重。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引入课题,感悟音乐,以音响的美吸引学生,辨别男高音、男中音和男低音,它们音色的特点。

)二、新课教学师:今天我们大家一起学习以男低音演唱的《伏尔加船夫曲》。

课件出示课题:音乐欣赏《伏尔加船夫曲》。

1、聆听音乐(第1遍)。

师:请同学们听音乐《伏尔加船夫曲》,并思考:你从音乐中听到了些什么?歌曲属于哪个国家?体裁是怎样的?歌曲的力度是怎样的?生:(1)我听到了沉重的号子声。

(2)俄罗斯歌曲。

(3)力度有弱有强。

(4)体裁不清楚(说明:歌曲用俄语演唱,学生不易理解)。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聆听音乐,感受音响的乐趣,从音响中能有所闻。

)师:请大家看墙上列宾所作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并结合小学所学过的课文,刚才聆听的音乐,讨论歌曲的思想内容。

生:画面描绘出一些不同表情贫穷的人们在拉一条货船,反映了沙皇的统治下人们承受着痛苦。

伏尔加船夫曲音乐课件

伏尔加船夫曲音乐课件
• 其余的纤夫都弯着腰低着头,似乎已没有多余的力气再来 表现点什么,在他们身上剩下的,惟有贫苦、艰难与无奈
• 在这幅反映纤夫苦难生活的画里,与其说是人与自然在搏 斗,不如说是人在与残酷无情的黑暗命运和社会搏斗。
• 世界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列宾 的代表作,也是他的成名作,现实主义绘 画杰出的代表作之一。
• 在劳动过程中,尤其是集体协作性较强的 劳动,为了统一步伐,调节呼吸,释放身 体负重的压力,劳动者常常发出吆喝或呼 叫。
歌曲的节奏、速度、力度有 怎样的特点?
歌曲的音乐特点
段落划分
力度 速度 旋律 情绪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由弱渐强
缓慢
很强
缓第三部分
由强渐弱
缓慢 平稳 沉重
• 《伏尔加船夫曲》深刻地揭示了这样一个主题: 在沙皇统治下的俄国,人民群众处在水深火热之 中。
• 他们忍辱负重,却饥寒交迫。
• 因此,他们以—“踏平世界的不平路,对着太 阳唱起歌。”
踏平世界的不平路 对着太阳唱起歌
拉纤夫之歌
涅克拉索夫
到伏尔加河边去, 是谁在伟大约俄罗斯河上呻吟, 这呻吟声是一支沉痛的歌曲, 那就是拉纤夫们在痛苦的行进。
• 号子是直接伴随体力劳动,并和劳动节奏密切配 合的民歌。
• 它产生于劳动过程中,直接为生产劳动服务,真 实地反映劳动状况和劳动者的精神面貌,其音乐 形象粗犷豪迈、坚实有力,是某些体力劳动中不 可缺少的有机部分。
• 号子的作用:
• 劳动号子是产生并应用于劳动的民间歌曲 ,具有协调与指挥劳动的实际功用。
力度的变化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速度、旋律起伏有什么表现作用?
力度在歌曲中表达的作用:
• 歌中一再重复的劳动号子动机, 在力度变 化上很有层次。

音乐欣赏伏尔加船夫曲

音乐欣赏伏尔加船夫曲
艺术价值
该曲目的艺术价值在于其通过音乐的方式表达了 时代精神,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氛 围。
05 音乐欣赏的意义与影响
对个人审美的影响
提升审美意识
音乐欣赏能够培养个人的审美意识,通过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 提高对美的敏感度和鉴赏能力。
丰富情感表达
音乐欣赏能够激发个人的情感表达,通过音乐的语言和旋律,体验 不同的情感和心境,增强情感共鸣和沟通能力。
对未来音乐欣赏的展望
我认为未来的音乐欣赏将会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多元化。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和审美需求的多样化,人们对音乐作品的需 求也将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因此,未来的音乐欣赏将更加注重满足不同人群的审美需求,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音乐作品和 欣赏方式。
此外,未来的音乐欣赏还将更加注重互动性和参与性。随着数字技术和社交媒体的发展,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到音乐 的创作和表演中,实现自我表达和交流。因此,未来的音乐欣赏将更加注重与观众的互动和参与,让观众不仅仅是音乐的聆 听者,更是音乐的创造者和参与者。
这首曲子中的诗歌与音乐的结合恰到好处,二者相互补充、相互衬托,共同营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氛 围,使听众能够更好地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04 音乐风格与特点
民族音乐风格
民族音乐风格
《伏尔加船夫曲》是一首典型的俄罗斯民族音乐风格作品, 其旋律悠扬、节奏明快,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音乐元素
该曲运用了俄罗斯民间音乐的典型元素,如多利亚调式和 弗里吉亚调式等,展现了俄罗斯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
作品概述
作品特点
伏尔加船夫曲以其深沉、有力的旋律 和感人的歌词而著名,表现了船工们 坚韧不拔的劳动精神和顽强的生存意 志。
作品形式
这首歌曲采用了俄罗斯民歌常见的三 段体结构,旋律优美、节奏明快,具 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人音版七年级上册音乐课件 4.3欣赏 伏尔加船夫曲 (共21张PPT)

人音版七年级上册音乐课件 4.3欣赏 伏尔加船夫曲    (共21张PPT)
的理解即兴表演,体验一 下拉纤的感受。 同时,其他学生随着录音的力度变化用 劳动号子的固定音型来伴唱。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不仅仅了解了劳动号子, 而且感受到力度在处理音乐作品中的 重要性,最重要的是我们跟随伏尔加 河上的纤夫们一起体会到沙皇统治的 残暴,体会到他们生活的悲惨,但是 他们没有在苦难中沉默和忍受,而是 勇往直前的向着光明前进,这种乐观 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俄国画家列宾的油画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伏尔加河
是欧洲最长的一条河流。俄罗斯 人民称它为“母亲河”。这是因为 伏尔加河流域自然风光秀丽,资源 丰富,两岸人民勤劳勇敢,并且建 立起自己生活的家园,创造了优秀 的俄罗斯文化的原故。所以,他们 对伏尔加河的感情就像对母亲的感 情一样。
费多尔·伊万诺维奇·夏里亚宾 (1873-1938),俄国男低音 歌唱家。被誉为世界低音之王, 他是一位具有独创精神的艺术 家,表演与人物、语言和歌唱 高度融合,富有很强的表现力。 他擅唱《伏尔加船夫曲》、 《两个掷弹兵》等歌曲,主演 过电影《可怕的沙皇伊凡》和 《堂吉诃德》,录有近 200张 唱片,著有《我生活的一页》 和《面具和人》等书。
歌曲深刻地揭示了这样一个主题:在沙皇统治下的
俄国人民群众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忍辱负重,却饥 寒交迫。因此,他们以坚忍不拔的精神,担负起历史所 赋予的重任――踏平世界的不平路,对着太阳唱起歌。
思考
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男低音独唱。音色低沉浑厚。
我们来聆听两首歌:
男高音独唱歌曲《我的太阳》,男高音 的音色高亢明亮。 男中音独唱《多情的土地》, 男中音浑厚。
表现他们齐心合力,向往光明,充满乐观主义精神。
这里的同音反复,表现了什么?
显示了他们的力量和奔向未来的决心。

伏尔加船夫曲_赏析课件解析

伏尔加船夫曲_赏析课件解析
力度速度情绪演唱形式主题思想伏尔加船夫曲由弱渐强渐强到弱徐缓忧郁深沉深沉男低音独唱独唱反映了在沙俄统治下的劳动人民的痛苦呻吟和向往光明的理想黄河船夫曲强急速激昂高亢混声合唱反映了中国人民前赴后继的抗战决心和必胜的信念今天我们不仅仅了解了劳动号子而且感受到了力度在作品处理中的重要性最重要受到了力度在作品处理中的重要性最重要的是我们跟随了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们一起体会到了沙皇统治的残暴体会到他们悲惨的生活但是他们并没有在苦难中沉默和忍受而且是勇往直前地向着光明前进希望同学们能够珍惜现在的打好时光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景: 轻波荡漾的河边 干涸的河边
画 的 底 色 : 土黄色 翠绿色 透明
纤夫的行动: 正在拉纤 正在休息 正在聊天

绪: 痛苦悲愤 欢欣鼓舞 平静舒缓
1=D 力度很弱,你从音乐中想到了什么?
纤夫在远方拉纤时迈着沉重的步伐,渐渐向我们走来,只能 (唱一唱) 听到隐约的号子声,同时表达了他们内心的不平和痛苦,呻 吟和叹息。
歌曲的力度变化( ppp < ff > ppp )
悲愤的情感
歌曲的力度 速度 旋律 节奏
徐缓 朴实 由弱到强,又由强到弱 规整
这首音乐作品的体裁属于 劳动号子 歌曲一再重复的劳动号子动机:
生活中常见的号子的固定音型:
XX XX| 嘿呦 嘿呦|
X• X | X X | X• X | X - | 嘿• 呦|嘿 嘿|嘿• 嘿|嘿 - |
表现他们的齐心合力,向往光明,充满乐观主义精神;
(演一演)
1=D 4/4
音区的同音反复又想表现的是什么?
显示了他们的力量和奔向未来的决心;
歌曲的尾声你想到了什么?
开头低沉的声音再现,首尾呼应统一,描绘出纤夫们拖 着沉重的货船,迈着艰辛的步伐消失在远方……

初中音乐说课稿:《伏尔加船夫曲》说课稿范文

初中音乐说课稿:《伏尔加船夫曲》说课稿范文

初中音乐说课稿:《伏尔加船夫曲》说课稿
范文
引言概述:
《伏尔加船夫曲》是一首著名的俄罗斯民歌,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深厚的历史背景。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通过对《伏尔加船夫曲》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俄罗斯音乐文化,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合作意识。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阐述《伏尔加船夫曲》的说课稿。

一、曲目背景
1.1 《伏尔加船夫曲》的创作背景
1.2 《伏尔加船夫曲》的流行与影响
二、曲目特点
2.1 《伏尔加船夫曲》的曲式结构
2.2 《伏尔加船夫曲》的旋律特点
2.3 《伏尔加船夫曲》的节奏和动态特点
三、曲目意义
3.1 《伏尔加船夫曲》的历史背景与意义
3.2 《伏尔加船夫曲》的文化内涵
3.3 《伏尔加船夫曲》的艺术价值
四、教学目标
4.1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4.2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3 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创新思维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5.1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曲目背景和特点
5.2 运用分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生互动
5.3 利用合唱、乐器演奏等形式进行曲目的练习和表演
总结:
通过对《伏尔加船夫曲》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了解俄罗斯音乐文化,还能培养音乐欣赏能力、合作意识和表演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分组合作和各种形式的演奏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使学生在音乐方面得到提升,还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伏尔加船夫曲》这首经典曲目,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音乐教育体验。

《伏尔加船夫曲》PPT课件2

《伏尔加船夫曲》PPT课件2
小 表 演《两个犹太人》
小结 1、今天我们听了哪几首曲子? 2、在《伏尔加船夫曲》和《牛车》两首乐曲中,都是如何表现动态过程的?
《伏尔加船夫曲》 《牛车》 《两个犹太人》
弱——强——弱 远——近——远
欣赏音乐
动物 怕 无知 不怕 喜欢 了解 民歌 听不惯 亲近 喜欢 了解 多听 爱听
《伏尔加船夫曲》
— 俄罗斯民歌
- .
1、歌曲是属于什么类型的独唱曲? 2、音乐描写的是什么形象? 3、音乐是怎样刻画这些形象的?
节奏 劳动 强弱 动态 音调 情感
男低音独唱
场 景: 轻波荡漾的河边 干涸的河边
纤夫的行动: 正在拉纤 正在休息 正在聊天
画 的 底 色 : 土黄色 翠绿色 透明
情 绪: 痛苦悲愤 欢欣鼓舞 平静舒缓
请你跟据欣赏这首曲子的感想来预测列宾的著名 油画《伏曲家采用了什么处理手法来表现什么造型艺术?
2、音乐中两主题有何特点?
人 物:一个富人(胖),一个穷人(瘦) 自拟情节提示: 富人炫耀自己的财富和权势。 穷人述说自己的不幸与悲哀。 穷人向富人借贷,二人发生争执。 富人盛怒之下,赶走穷人。 要 求:根据音乐完成动作。
强 力 集 团
穆 索 尔 斯 基
巴拉基列夫
居 伊
李姆斯基.柯萨科夫
鲍罗丁
牛 车
1、音乐的节奏和旋律上有什么特点?音乐基调是什么?
2、乐曲力度如何处理?
3、如果让你根据音乐画画,你将画一幅什么画? 4、它与《伏尔加船夫曲》在音乐表现上有何共同之处?
弱——强——弱 远——近——远
《图画展览会》
(管弦乐组曲)
(俄)穆索尔斯基 曲 (法)拉威尔 配器
穆索尔斯基(1839-1881) 俄国作曲家,19世纪中晚期俄罗斯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主要作品有:歌剧《鲍里斯 戈杜诺夫》,交响音画《荒山之夜》,钢琴套曲《图画展览会》,讽刺歌曲《跳蚤之歌》等。

音乐教案-音乐欣赏:《伏尔加船夫曲》

音乐教案-音乐欣赏:《伏尔加船夫曲》

音乐教案-音乐欣赏:《伏尔加船夫曲》音乐欣赏:《伏尔加船夫曲》重庆市万州区长滩初级中学梁清友年级:七年级课时安排: 1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目标:1、学会聆听音乐。

2、能够分辨男高音、男中音和男低音。

3、能够对欧洲民族民间音乐感爱好,喜爱不一样民族的艺术风格,并主动探索和其相关的音乐文化内涵。

教学关键:音乐所表示的情感、专题思想。

教法:讲授法、讨论法、欣赏法。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室墙上挂着俄罗斯风景画、地图、国旗和列宾所作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播放由古筝演奏的乐曲,让学生愉快地走进教室。

课件播放歌曲片段:王宏伟演唱的《西部放歌》佟铁鑫演唱的《我爱祖国的蓝天》《伏尔加船夫曲》师:请同学们分辨它们分别属于那种音色?它们各有什么特点?生:属于男高音、高亢纯正甜美。

男中音、浑厚。

男低音、浑厚。

师:同学们注意区分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它们关键是由音的高低和音色的本身特点来划分的,而不是单纯听音的高低,男低音音色浑厚、沉重。

二、新课教学师:今天我们大家一起学习以男低音演唱的《伏尔加船夫曲》。

课件出示课题:音乐欣赏《伏尔加船夫曲》。

1、聆听音乐。

师:请同学们听音乐《伏尔加船夫曲》,并思索:你从音乐中听到了些什么?歌曲属于哪个国家?体裁是怎样的?歌曲的力度是怎样的?生:我听到了沉重的号子声。

俄罗斯歌曲。

力度有弱有强。

体裁不清楚。

师:请大家看墙上列宾所作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并结合小学所学过的课文,刚才聆听的音乐,讨论歌曲的思想内容。

生:画面描绘出部分不一样表情贫穷的大家在拉一条货船,反应了沙皇的统治下大家承受着痛苦。

2、分析、了解、聆听音乐第2遍分部。

师:请问欧洲最长的河是?生:伏尔加河。

师:对,伏尔加河是欧洲最长的一条河流。

俄罗斯人民称它为“母亲河”,这是因为伏尔加河流域自然风光秀丽;资源丰富、两岸人民勤劳勇敢,而且建立起自己生活的家园,发明了优异的俄罗斯文化的原故。

因此,她们对伏尔加河的感情就像对母亲的感情一样。

最新人音版音乐 七年级上册《伏尔加船夫曲》ppt课件

最新人音版音乐 七年级上册《伏尔加船夫曲》ppt课件

乐曲介绍
• 中世纪时,由阿拉伯及北非侵入西班牙嘚摩尔人,在西班牙南部嘚 格拉纳达城建立了格拉纳达王国。摩尔人在格拉纳达山丘上盖起了 阿尔罕布拉宫。在这座中世纪嘚宫殿里,珍藏着闻名于世嘚壁画— —这是古代伊斯兰文化嘚宝贵遗产。15世纪时,西班牙人开展复 国运动,摩尔统治者被赶出了西班牙。但是,格拉纳达王国嘚遗址 及阿尔罕布拉宫中珍藏嘚壁画却成为后世旅游嘚胜地和观光嘚对象。 西班牙吉他演奏家、作曲家塔雷加曾到阿尔罕布拉宫游览。他 对那古老嘚宫殿建筑和华丽嘚壁画留下了极为深刻嘚印象。因而在 1896年创作了《阿尔罕布拉宫嘚回忆》
• 小提琴曲将原曲在高低音分别呈现一遍,然后加以变化后重 复。最后回到原来嘚情绪上结束全曲。这首乐曲充分发挥了 小提琴歌唱性强嘚优势,因而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
《阿尔罕布拉宫嘚回忆
作者简介
• 塔雷加(1852 —1909) 西班牙吉他演奏家。从小家 境清寒,一边做工,一边师从盲音乐家学习吉他。1874 年获资助进入马德里音乐学院学习钢琴与和声,后从事教学 和演奏活动。1878年在巴塞罗那举行吉他独奏会获得成 功,以后经常到巴黎、伦敦演出。1885年定居巴塞罗那, 并常在西班牙和法国巡回演出。他创作了八十余首吉他曲, 其中不少曲目已成为吉他音乐嘚古典名作。
歌中一再重复嘚劳动号子动机:
在力度变化上很有层次。它采用了由弱到强、又由强到弱
嘚处理方法从而形象地描绘了纤夫们拖着沉重嘚货船、迈着艰 辛嘚步伐由远而来,复又远去,直到最后消逝在远方嘚情景。
主题思想
• 《伏尔加船夫曲》深刻地揭示了这样一个主题:在沙皇统治 下嘚俄国,人民群众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忍辱负重,却 饥寒交迫。因此,他们以坚韧不拔嘚精神,担负起历史所赋 予嘚重任——“
歌曲分析

中学音乐赏析《伏尔加船夫曲》案例分析

中学音乐赏析《伏尔加船夫曲》案例分析

中学音乐赏析《伏尔加船夫曲》案例分析摘自:《富阳教研信息网》课题:欧洲风情总课时:第课时执教人:李玲一教学内容.人音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册第三单元----《伏尔加船夫曲》。

.补充欣赏《黄河船夫曲》。

二教学目标.能够感受体验《伏尔加船夫曲》的音乐情绪特点。

.能够参与演唱活动中的即兴表演,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创造力和表现力。

三教材简析《伏尔加船夫曲》是一首流传很广的俄罗斯民歌。

它的速度徐缓,旋律朴实,为小调调性,适合男低音演唱。

基本格调为忧郁深沉。

歌中一再重复的劳动号子动机:|在力度变化上很有层次,采用了()哎嗨哟嗬的处理方法。

全曲深刻揭示了在沙俄统治下劳动人民的痛苦呻吟和向往光明的理想。

《黄河船夫曲》由著名诗人光未然作词,人民音乐家洗星海作曲,创作于年月,为《黄河大合唱》八个乐章的第一个乐章,是一首混声合唱曲,全曲快速高昂激动,表现了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体现了中国人民前赴后继的抗战决心和必胜的信念。

四教学思路本课从学生创编感知劳动号子的特点入手,继而欣赏与分析讨论具有劳动号子风格特点的两首民歌,通过学生的感受体验探索想象和鉴别等多种方法,深刻了解作品的艺术特点及主题思想,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力和表现能力。

五教具准备投影磁带黑板等。

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受体验两种不同的情绪.欣赏伏尔加流域的风光图片,感受人们的美好生活。

⑴提问:被俄罗斯人民称为母亲河的是哪一条河流;⑴播放。

设计意图通过视觉语言,感受体验两种不同的情绪,为新课教学作好情感铺垫。

.出示列宾的油画《伏尔加纤夫》,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并且大胆表现作品。

⑴视觉启示:看图讨论画面所描绘的内容色彩人物的面部表情及劳动状态,以及表现怎样的思想感情;⑴有声音表现画面情景:让学生创编劳动号子,表现船工们的劳动;老师创编,引出这一动机。

⑴引出劳动号子概念。

设计意图让学生创编劳动号子,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发挥学生的创造性,通过感知劳动号子的特点,总结归纳出号子概念,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

初中音乐说课稿:《伏尔加船夫曲》说课稿范文

初中音乐说课稿:《伏尔加船夫曲》说课稿范文

初中音乐说课稿:《伏尔加船夫曲》说课稿
范文
引言概述:
《伏尔加船夫曲》是一首著名的俄罗斯民歌,以其悠扬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而闻名于世。

作为一名初中音乐老师,我将为大家带来一篇《伏尔加船夫曲》的说课稿范文。

通过这篇说课稿,我们将深入了解这首歌曲的背景、曲调和歌词,以及它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正文内容:
1. 背景介绍
1.1 《伏尔加船夫曲》的起源和创作背景
1.2 该曲在俄罗斯的流行程度和文化意义
1.3 为什么选择这首歌曲进行教学
2. 曲调分析
2.1 曲调的基本特点和风格
2.2 曲调中的节奏和音域
2.3 曲调的情感表达和传达方式
3. 歌词解读
3.1 歌词的意义和主题
3.2 歌词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3.3 歌词与曲调的结合方式和效果
4. 教学应用
4.1 通过演唱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
4.2 利用歌曲中的情感表达,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和情感表达能力
4.3 利用歌曲的旋律和节奏进行节奏训练和音乐感知
5. 教学方法和评价
5.1 教学方法的选择和理由
5.2 教学过程中的评价方法和标准
5.3 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反馈
总结:
通过本次说课稿,我们深入了解了《伏尔加船夫曲》的背景、曲调和歌词,并探讨了它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这首歌曲不仅具有悠扬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情感认知和情感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以确保学生对于这首歌曲的理解和反馈。

通过对《伏尔加船夫曲》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音乐的魅力,同时也能够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初中音乐说课稿:《伏尔加船夫曲》说课稿范文

初中音乐说课稿:《伏尔加船夫曲》说课稿范文

初中音乐说课稿:《伏尔加船夫曲》说课稿范文引言概述:《伏尔加船夫曲》是一首著名的俄罗斯民歌,曲调优美,富有悠扬的旋律,深受人们爱慕。

在初中音乐课堂中,通过对这首曲子的分析和讲解,可以匡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的魅力,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一、曲调特点1.1 旋律优美动听:《伏尔加船夫曲》的旋律优美动听,节奏明快,富有激情。

1.2 调性明显:曲子以明显的小调为主,给人以沉郁、深沉的感觉。

1.3 节奏感强烈:曲子的节奏感非常强烈,有明显的起伏和变化,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

二、歌词内容2.1 描绘伏尔加河:歌词中描绘了伏尔加河的壮丽景色,唱出了船夫们的艰辛生活。

2.2 表达船夫情感:歌词中表达了船夫们对家乡的眷恋和对生活的热爱。

2.3 呈现民族风情:歌词中融入了俄罗斯独特的民族风情,展现了俄罗斯人民的生活状态。

三、演奏技巧3.1 节奏把握:演奏时需准确把握曲子的节奏,保持稳定的速度和节奏感。

3.2 表现情感:演奏时要注重情感的表达,通过音乐的表现力将船夫们的情感展现出来。

3.3 注意和声和弦:在演奏过程中,要注意和声和弦的处理,使整个曲子更加和谐。

四、文化背景4.1 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是一首典型的俄罗斯民歌,反映了俄罗斯人民的生活和情感。

4.2 伏尔加河:伏尔加河是俄罗斯最长的河流,被誉为“俄罗斯的母亲河”,在俄罗斯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

4.3 船夫文化:船夫是伏尔加河上的劳动者,他们的生活和工作状态反映了俄罗斯社会的一面。

五、教学方法5.1 聆听演奏:让学生聆听不同版本的《伏尔加船夫曲》演奏,感受不同演奏者的表现力和情感。

5.2 分析歌词:通过分析歌词内容,让学生了解曲子暗地里的故事和情感。

5.3 演奏体验:让学生亲自演奏《伏尔加船夫曲》,体验音乐的魅力,提高他们的演奏技巧和表现力。

通过对《伏尔加船夫曲》的深入讲解和分析,可以匡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的内涵和魅力,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演奏技巧,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人音版音乐《伏尔加船夫曲》ppt课件

人音版音乐《伏尔加船夫曲》ppt课件

歌曲分析
• 小提琴曲将原曲在高低音分别 呈现一遍,然后加以变化后重 复。最后回到原来的情绪上结 束全曲。这首乐曲充分发挥了 小提琴歌唱性强的优势,因而 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
《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
作者简介
• 塔雷加(1852 —1909) 西班牙吉他 演奏家。从小家境清寒,一边做工,一边 师从盲音乐家学习吉他。1874年获资 助进入马德里音乐学院学习钢琴与和声, 后从事教学和演奏活动。1878年在巴 塞罗那举行吉他独奏会获得成功,以后经 常到巴黎、伦敦演出。1885年定居巴 塞罗那,并常在西班牙和法国巡回演出。 他创作了八十余首吉他曲,其中不少曲目 已成为吉他音乐的古典名作。
乐曲介绍
• 中世纪时,由阿拉伯及北非侵入西班牙的摩尔人, 在西班牙南部的格拉纳达城建立了格拉纳达王国。 摩尔人在格拉纳达山丘上盖起了阿尔罕布拉宫。 在这座中世纪的宫殿里,珍藏着闻名于世的壁 画——这是古代伊斯兰文化的宝贵遗产。15世 纪时,西班牙人开展复国运动,摩尔统治者被赶 出了西班牙。但是,格拉纳达王国的遗址及阿尔 罕布拉宫中珍藏的壁画却成为后世旅游的胜地和 观光的对象。 西班牙吉他演奏家、作曲家塔雷加曾到阿尔 罕布拉宫游览。他对那古老的宫殿建筑和华丽的 壁画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因而在1896年 创作了《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这首传世之作。
科学课件:/kejian/kexue/ 物理课件:/kejian/wul i/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生物课件:/kejian/she ngwu/
地理课件:/kejian/dili/
歌曲分析
• 《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的结构形 式是:A+B+尾声(即单二部曲 式带尾声)。其第一乐段为a小调、 3/4拍、行板。旋律优美,采用轮 指的手法奏出;其伴奏音型为分解

《伏尔加船夫曲》赏析

《伏尔加船夫曲》赏析

《伏尔加船夫曲》赏析背景:《伏尔加船夫曲》是一首流传很广的俄罗斯民歌。

《伏尔加船夫曲》深刻地揭示了这样一个主题:在沙皇统治下的俄国人民群众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忍辱负重,却饥寒交迫。

因此,他们以坚韧不拔的精神,担负起历史所赋予的重任踏平世界的不平路,对着太阳唱起歌。

它的速度徐缓,旋律朴实,是由著名的男低音歌唱家夏里亚宾演唱的,这种种因素形成了《伏尔加船夫曲》那忧郁、深沉的基本格调。

节奏与旋律:歌中一再重复的劳动号子动机:5 3 6 3 0 | ”,在力度变化上很有层次,它采用了由弱到强的处理方法,从而形象地描绘了纤夫们拖着沉重的货船、迈着艰辛的步伐由远而来,复又远去,直到最后消逝在远方的情景。

伏尔加河流是欧洲最长的一条河流。

俄罗斯人民称它为“母亲河”。

这是因为伏尔加河流域自然风光秀丽,资源丰富,两岸人民勤劳勇敢,并且建立起自己生活的家园,创造了优秀的俄罗斯文化的原故。

所以,他们对伏尔加河的感情就像对母亲的感情一样。

伏尔加船夫曲歌词大意哎哟嗬,哎哟嗬,齐心合力把纤拉!哎哟嗬,哎哟嗬,拉完一把又一把。

穿过茂密的白桦林,踏着世界的不平路!我们沿着伏尔加河,对着太阳唱起歌,哎嗒嗒哎嗒,哎嗒嗒哎嗒,对着太阳唱起歌。

哎呦嗬,哎呦嗬,齐心合力把纤拉,伏尔加,可爱的母亲河,河水滔滔深又阔,哎嗒嗒哎嗒,哎嗒嗒哎嗒,河水滔滔深又阔,伏尔加,伏尔加,母亲河,哎呦嗬,哎呦嗬,齐心合力把纤拉!哎呦嗬,哎呦嗬,拉完一把又一把!哎呦嗬,哎呦嗬!这是著名的伏尔加船夫曲歌词大意。

像我们的黄河一样,俄罗斯人民把伏尔加河也称为母亲河。

伏尔加河流域是俄罗斯最富庶的地方之一。

千百年来,伏尔加河水滋润着沿岸数百万公顷肥沃的土地,养育着数千万俄罗斯各族儿女。

伏尔加河的中北部是俄罗斯民族和文化的发祥地。

内容思想:表现了船夫们迈着沉重步伐拉纤的劳动场面。

作品的基调深沉而又粗壮有力,表现了一定的反抗精神。

歌曲开始的节奏显示出拉纤时动作的协调性和一致性;微弱在叹息声、号子声仿佛纤夫们拉着笨重的货船从远方缓缓走来,而在沉重的叹息声中又隐藏着反抗的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品分析
《伏尔加船夫曲》深刻地揭示了这样 一个主题:在沙皇统治下的俄国人民 群众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忍辱负 重,却饥寒交迫。因此,他们以坚忍 不拔的精神,担负起历史所赋予的重 任 --— 踏平世界的不平路,对着太阳 唱起歌。
配合音乐做拉纤动作
再见!
伏尔加船夫曲作品分析
《伏尔加船夫曲》是一首流传很广的俄罗 斯民歌。它的速度徐缓,旋律朴实,为b小 调调性,是由著名的男低音歌唱家夏里亚 宾演唱的,这种种因素形成了《伏尔加船 夫曲》那忧郁、深沉的基本格调。歌中一 再重复的劳动号子动机:“ 5 3 6 3 0 | ”, 在力度变化上很有层次,它采用了由弱到 强的处理方艰辛的步伐由远而来,复又远去,直到 最后消逝在远方的情景。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局部图
最后一组
最后一组三人,走在前面的是个退 役军人,白色的衬衫外面加了一件 坎肩,帽子压得很低;背后一个皮 肤黝黑,巡回展览画派评论家斯塔 索夫说他是个流浪的希腊人。最后 一个人只见到 了他的低垂的头顶, 此人似乎走得更加吃力,他正在往 一个小坡上移动。
油画作品分析
全画以淡绿、淡紫、暗棕等色调来描 绘上半部的空白,使这条伏尔加河流 显得更为惨淡了。这是为了加强人物 的悲剧性,烘托干燥炎热的天气.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局部图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局部图
拉里卡
穿一身粉红色破衫裤的少年名叫拉里卡。 看来这个少年是初加入这支行列,他那还 未晒黑的皮肤,紧蹙的眉头告诉观者,这 种劳动对他来说是负荷过重了。他正用于 在调节压在自己肩头那根据痛了皮肤的纤 索。画家在这个新的受压迫者身上似乎要 找到一种希望,那就是不甘心受剥削,要 反抗。令人注目的是,在这个少年颈上还 挂着一只十字架,这是父母给孩子的信物, 祈求上帝能保佑他路上平安。少年拉纤这 种现象,也如资本家利用童工榨取劳力一 样残酷,这是沙皇俄国的农奴制度的罪恶, 也是画家所要抨击的主要目标。
音乐欣赏 伏尔加船夫曲
闽清城关中学刘琴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列宾简介
列宾(ИльЯ ЕфИМОВИЧ РеПИН,1844— 1930),是俄国19世纪后期的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绘 画主要的代表之一 。
列宾在所有作品的创作中,总是认真写生,寻求 最具典型性的环境和人物形象,一丝不苟地描绘、 推敲,因而他的作品显得极为生动感人,为俄国 风俗画增添了新的语言,被誉为俄罗斯社会生活 的真实写照,十月革命后,列宾居住的故乡—— 俄国边境省份哈尔科夫省的楚古耶夫镇,因签署 “苏芬条约”划为芬兰领土。列宁曾多次写信请 他回到祖国,但终因年老力衰而未能成行,直到 1930年9月病逝故乡。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所描绘的焦黄 的河岸、空蒙的天空、只显露一点蓝 色的河水,以及那几个迈着沉重脚步、 挣扎在生存边缘的纤夫,影响了几代 中国人的美术想象 .
俄罗斯地图局部图
伏尔加河
伏尔加河是欧洲最长的一条河流。俄 罗斯人民称它为“母亲河”。这是因 为伏尔加河流域自然风光秀丽,资源 丰富,两岸人民勤劳勇敢,并且建立 起自己生活的家园,创造了优秀的俄 罗斯文化的原故。所以,他们对伏尔 加河的感情就像对母亲的感情一样。
欣赏曲子
男声合唱版本
再欣赏一遍
伏尔加船夫曲
请同学来回答问题
1.力度层次上的变化? 2.劳动号子动机? 3.曲子的基调?(人声) 4.揭示了一个什么样的主题呢?
劳动号子
劳动号子:劳动号子是产生并应用于 劳动的民间歌曲,具有协调与指挥劳 动的实际功用。在劳动过程中,尤其 是集体协作性较强的劳动,为了统一 步伐,调节呼吸,释放身体负重的压 力,劳动者常常发出吆喝或呼号。这 些吆喝、呼号声逐渐被劳动人民美化, 发展为歌曲的形式。有好多类型的号 子。如搬运号子、工程号子、农事号 子、作坊号子、船渔号子等等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