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与系统教案
信号与系统教案
信号与系统教案一、引言信号与系统是电子工程及通信工程等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并培养其分析和设计信号与系统的能力。
本教案适用于大学本科阶段的信号与系统课程。
二、教学目标1. 理解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特性;2. 掌握信号与系统的数学表示和分析方法;3. 学习信号与系统的线性时不变性质和傅里叶变换等重要理论;4. 培养学生分析和设计信号与系统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本教学按照以下章节安排:1. 信号的基本概念1.1 信号的定义与分类1.2 连续信号和离散信号1.3 周期信号和非周期信号2. 系统的基本概念2.1 系统的定义与分类2.2 线性系统和非线性系统2.3 时变系统和时不变系统3. 时域分析3.1 连续信号的时域描述3.2 离散信号的时域描述3.3 系统的时域描述4. 频域分析4.1 连续信号的频域描述4.2 离散信号的频域描述4.3 线性时不变系统的频域描述5. 傅里叶变换5.1 连续时间傅里叶变换5.2 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5.3 傅里叶变换的性质和应用6. 课程总结与回顾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和演示,系统介绍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2. 实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解析信号与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和意义。
3. 实验实践:利用仿真软件或实验设备,进行信号与系统方面的实际操作和实验验证,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出勤、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
2. 课程设计与报告:学生根据指导要求,完成一份信号与系统相关课题的设计和报告。
3.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信号与系统的整体掌握情况,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
六、教材及参考资料1. 主教材:《信号与系统导论》2. 参考资料:2.1 《信号与系统分析》2.2 《信号与系统原理》2.3 信号与系统相关期刊论文七、教学进度安排本教案按照每周4学时的教学进度计划,共计15周。
《信号与系统教案》课件
《信号与系统教案》课件第一章:信号与系统概述1.1 信号的概念与分类定义:信号是自变量为时间(或空间)的函数,用以描述物理现象、信息传输等。
分类:模拟信号、数字信号、离散信号、连续信号等。
1.2 系统的概念与分类定义:系统是由信号输入与输出之间关系构成的一个实体。
分类:线性系统、非线性系统、时不变系统、时变系统等。
1.3 信号与系统的处理方法信号处理:滤波、采样、量化、编码等。
系统处理:稳定性分析、频率响应分析、时域分析等。
第二章:连续信号及其运算2.1 连续信号的基本运算叠加原理、时移原理、微分、积分等。
2.2 连续信号的傅里叶级数傅里叶级数的概念与性质。
连续信号的傅里叶级数展开。
2.3 连续信号的傅里叶变换傅里叶变换的概念与性质。
连续信号的傅里叶变换公式。
第三章:离散信号及其运算3.1 离散信号的基本运算叠加原理、时移原理、差分、求和等。
3.2 离散信号的傅里叶变换离散信号的傅里叶变换的概念与性质。
离散信号的傅里叶变换公式。
3.3 离散信号的Z变换Z变换的概念与性质。
离散信号的Z变换公式。
第四章:数字信号处理概述4.1 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概念数字信号处理的定义、特点与应用。
4.2 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算法滤波器设计、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等。
4.3 数字信号处理硬件实现数字信号处理器(DSP)、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等。
第五章: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时域分析5.1 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定义与性质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数学描述。
线性时不变系统的特点。
5.2 系统的零状态响应与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的定义与求解。
零输入响应的定义与求解。
5.3 系统的稳定性分析系统稳定性的定义与判定方法。
常见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第六章:频率响应分析6.1 频率响应的概念系统频率响应的定义。
频率响应的性质和特点。
6.2 频率响应的求取直接法、间接法求取频率响应。
频率响应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
大学二年级信息工程课教案信号与系统
大学二年级信息工程课教案信号与系统【大学二年级信息工程课教案】信号与系统【引言】信号与系统作为信息工程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二年级承担着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电子与通信知识的重要任务。
本教案旨在通过系统化的教学安排和内容设计,帮助学生全面理解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并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信号与系统的原理与应用,为将来在信息工程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1. 理解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包括信号、系统、线性时不变系统等;2. 掌握信号与系统的数学表示方法,如离散/连续时间信号的表达和运算;3. 理解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方法,包括冲激响应、单位阶跃响应和卷积等;4. 掌握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方法,包括傅里叶变换和拉普拉斯变换等;5. 学习应用信号与系统的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如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滤波器设计等。
【教学内容】1. 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1.1 信号的定义与分类1.2 系统的定义与分类1.3 时变与时不变系统2. 信号的数学表示方法2.1 离散时间信号与连续时间信号的表示2.2 时域离散信号与频域连续信号的转换2.3 时域连续信号与频域离散信号的转换3. 信号的时域分析3.1 冲激响应与单位阶跃响应3.2 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冲激响应与单位阶跃响应4. 信号的频域分析4.1 傅里叶变换的定义与性质4.2 频域表示与逆变换4.3 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与性质4.4 频域表示与逆变换5. 应用信号与系统5.1 系统的稳定性分析5.2 信号的滤波与滤波器设计5.3 信号采样与重构【教学方法】1. 授课法:通过讲授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帮助学生全面掌握信号与系统的基本知识;2. 实例分析法:通过实际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培养学生应用信号与系统知识的能力;3. 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加深对信号与系统原理的理解;4. 讨论与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问与互动,促进思维碰撞与知识共享。
信号与系统教案
信号与系统教案信号与系统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2. 掌握信号与系统的数学描述方法;3. 理解信号与系统的主要特性和性质;4. 能够应用信号与系统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信号的定义、分类和表示方法;2. 系统的定义、分类和表示方法;3. 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分析;4. 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分析;5. 傅里叶分析与频域分析方法;6. 信号与系统的线性性质;7. 信号与系统的时不变性质;8. 采样定理和时域采样方法;9. 信号与系统的卷积运算。
三、教学方法:1. 教师讲解:结合实例讲解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理解相关知识;2. 互动讨论: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促进学生参与讨论;3. 实验操作:设计相关实验,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4.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习题,巩固学生的基本概念和计算能力。
四、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考察学生对信号与系统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2. 实验报告:考察学生对实验操作和结果分析的掌握情况;3. 作业考核:考察学生对习题的解题能力。
五、教学资源:1. 课本:信号与系统教材;2. 计算机实验室:用于信号与系统实验操作;3. 多媒体设备:用于辅助教学。
六、教学进度安排:第一节: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1. 信号的定义和分类;2. 系统的定义和分类;3. 信号与系统的关系。
第二节:信号的表示方法1. 连续时间信号的数学描述;2. 离散时间信号的数学描述。
第三节:系统的表示方法1. 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数学描述;2. 非线性系统的数学描述。
第四节:傅里叶分析与频域分析方法1. 傅里叶级数与傅里叶变换的定义;2. 频域分析的应用。
第五节:信号与系统的特性1. 线性性质的定义和判定;2. 时不变性质的定义和判定。
第六节:采样定理和时域采样方法1. 采样定理的原理和应用;2. 时域采样方法的实现。
第七节:信号与系统的卷积运算1. 连续时间信号的卷积运算;2. 离散时间信号的卷积运算。
《信号与系统教案》课件
《信号与系统教案》PPT课件第一章:信号与系统概述1.1 信号的概念与分类定义:信号是自变量为时间(或空间)的函数,用于描述物理量或信息。
分类:模拟信号、数字信号、离散信号、连续信号等。
1.2 系统的概念与分类定义:系统是由输入信号、系统本身和输出信号三部分组成的。
分类:线性系统、非线性系统、时不变系统、时变系统等。
第二章:信号的运算与处理2.1 信号的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基本运算。
叠加原理与分配律。
2.2 信号的处理滤波器、放大器、采样与量化等。
第三章: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性质3.1 齐次性定义:若系统对于任意输入信号f(t),其输出信号y(t)都满足y(t)=af(t),则称系统为齐次系统。
3.2 叠加性定义:若系统对于两个输入信号f1(t)和f2(t)的输出信号y1(t)和y2(t)满足y1(t)+y2(t)=a(f1(t)+f2(t)),则称系统为叠加系统。
3.3 时不变性定义:若系统对于任意输入信号f(t),其输出信号y(t-t0)与输入信号f(t-t0)的输出信号y(t)相同,则称系统为时不变系统。
第四章:傅里叶级数与傅里叶变换4.1 傅里叶级数定义:将周期信号分解为正弦、余弦信号的和。
傅里叶级数的展开与系数计算。
4.2 傅里叶变换定义:将信号从时域转换到频域。
傅里叶变换的性质与计算方法。
第五章:拉普拉斯变换与Z变换5.1 拉普拉斯变换定义:将信号从时域转换到复频域。
拉普拉斯变换的性质与计算方法。
5.2 Z变换定义:将信号从时域转换到离散域。
Z变换的性质与计算方法。
第六章: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6.1 系统的时域响应定义:系统对输入信号的响应称为系统的时域响应。
系统的时域响应的计算方法。
6.2 系统的稳定性定义:系统在长时间内能否收敛到一个稳定状态。
判断系统稳定性的方法。
第七章: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7.1 傅里叶变换的应用频谱分析:分析信号的频率成分。
滤波器设计:设计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滤波器。
信号与系统教案第3章x
3.1信号分解为正交函数3.2 傅里叶级数3.3 周期信号的频谱3.4 非周期信号的频谱——傅里叶变换3.5 傅里叶变换的性质3.6 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3.7 LTI系统的频域分析3.8 取样定理3.1信号分解为正交函数一、矢量正交与正交分解时域分析,以冲激函数为基本信号,任意输入信号可分解为一系列冲激函数;而y f (t) = h(t)*f(t)。
本章将以正弦信号和虚指数信号e j ωt 为基本信号,任意输入信号可分解为一系列不同频率的正弦信号或虚指数信号之和。
用于系统分析的独立变量是频率,故称为频域分析。
矢量V x = ( v x1, v x2, v x3)与V y = ( v y1, v y2, v y3)正交的定义:由两两正交的矢量组成的矢量集合---称为正交矢量集如三维空间中,以矢量v x =(2,0,0)、v y =(0,2,0)、v z =(0,0,2)所组成的集合就是一个正交矢量集。
例如对于一个三维空间的矢量A ,可以用一个三维正交矢量集{v x ,v y ,v z }分量的线性组合表示。
即A=C 1v x + C 2v y + C 3v z 矢量空间正交分解的概念可推广到信号空间,在信号空间找到若干个相互正交的信号作为基本信号,使得信号空间中任意信号均可表示成它们的线性二、信号正交与正交函数集1. 定义:定义在(t 1,t 2)区间的两个函数f 1(t)和f 2(t),若满足⎰=21t t 210t d )t (f )t (f (两函数的内积为0) (3-10)则称f 1(t)和f 2(t) 在区间(t 1,t 2)内正交。
2. 正交函数集:若n 个函数g 1(t),g 2(t),…,g n (t)构成一个函数集,当这些函数在区间(t 1,t 2)内满足⎰⎧≠=2t j i ,0t d )t (g )t (g3. 完备正交函数集:如果在正交函数集{g 1(t),g 2(t),…,g n (t)}之外,不存在函数g(t)(≠0)满足则称此函数集为完备正交函数集。
教案信号与系统
教案:信号与系统一、教学目标:1. 了解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2. 掌握信号的分类与性质。
3. 理解系统的概念和特点。
4. 学习信号与系统的基本运算和变换。
5. 培养分析和处理信号与系统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信号与系统的概述1.1 信号的定义和分类1.2 系统的定义和特征1.3 信号与系统的关系2. 基本信号的性质2.1 常用信号的定义和特点2.2 奇偶信号与周期信号2.3 指数信号和复指数信号3. 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3.1 连续时间信号的表示与性质3.2 连续时间系统的表示与性质3.3 连续时间信号的基本运算和变换4. 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4.1 离散时间信号的表示与性质4.2 离散时间系统的表示与性质4.3 离散时间信号的基本运算和变换5. 线性时不变系统5.1 线性系统的定义和特性5.2 时不变系统的定义和特性5.3 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性质和表示6. 信号和系统的连续时间和离散时间表示关系6.1 数模转换和模数转换6.2 连续时间信号的采样与重构6.3 采样定理和抽样定理三、教学方法:1. 讲授教学法:通过讲解教师将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传授给学生。
2. 实践教学法: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让学生亲自感受信号与系统的性质和运算。
3. 讨论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促进彼此之间的思维碰撞和交流。
四、教学重点:1. 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信号和系统的基本运算和变换。
3. 线性时不变系统的特性和表示。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小测验:通过课堂小测验检查学生对信号与系统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
2. 实验报告:通过学生完成的实验和实验报告,评价其对信号与系统的基本运算和变换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3. 期末考试:通过期末考试检查学生对信号与系统整体知识体系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资源:1. 课本:信号与系统教材。
2. 电子实验设备:电脑、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等。
七、教学反思:信号与系统作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青教赛 信号与系统教学设计范例
高校青教赛信号与系统教学设计范例信号与系统课程设计教案一、matlab工作空间介绍。
二、信号处理部分:1)信号的产生,matlab工具箱,自己编程函数仿真,导入实际数据。
2)信号的卷积,奇偶分解,各种性质的验证。
3)信号分解的基本原理。
4)信号分解的算法实现,自己编程验证。
5)结合实验给出实验分析和结论。
三、离散信号处理部分:1)信号分解算法的离散化。
2)信号分解的基本原理。
3)信号分解的算法实现,自己编程验证。
4)结合实验给出实验分析和结论。
四、信号滤波处理部分:1)将信号进行傅里叶分解。
2)在频率域进行理想滤波。
3)将信号变换到时间域。
4)结合实验结果给出实验分析和结论。
五、连续系统分析部分:1)电路系统建模或者已有微分系统方程。
2)根据输入求解系统的响应。
3)求解系统的单位冲激响应。
4)编程实现,验证系统的因果性,稳定性。
六、离散系统分析部分:1)电路系统建模或者已有差分系统方程。
2)根据输入求解系统的响应。
3)求解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
4)编程实现,验证系统的因果性,稳定性。
实验报告组成:1、实验基本原理2、理论分析求解3、实验编程验证4、实验结果分析。
一、基本函数:1、函数变量的定义。
syms是定义符号变量sym是将字符或者数字转换为字符比如syms x y %就是定了符号变量x y以后x y就可以直接使用sys('a+b')%就是将a+b转化为符号表达式。
2、单位阶跃信号。
Heaviside()。
syms t;f=heaviside(t-4);或者f=@(t)heaviside(t-4); ezplot(f,[0 5])3、单位冲激信号f=@(x)dirac(x-2);二、示例演示分析示例1:1设f(t) e 2tu(t),画出该信号的及其幅频图。
21、概述:掌握信号傅立叶变换的计算方法。
2、设计任务,即要设计的主要内容和要求等掌握信号傅立叶变换的计算方法以及程序求解方法。
大二大三必修课信号与系统教案
大二大三必修课信号与系统教案一、课程背景及目标信号与系统是电子信息类学科的基础课程之一,也是理解和应用现代通信、控制系统的重要基础。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掌握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理论,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信号与系统基础,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本课程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旨在帮助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特性、表示方法和分析方法。
理论教学内容:1. 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 信号的定义与分类- 系统的定义与分类2. 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 常见信号的时域表达- 系统的时域特性与响应3. 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 傅里叶级数与傅里叶变换- 系统频率响应4. 信号与系统的传递函数与滤波器- 信号的线性时不变系统与传递函数- 滤波器设计与应用实践教学内容:1. 信号的采集与重构- 信号采集设备的原理与应用- 采样定理与重构方法2. 信号的变换与处理- 时域信号的变换与滤波- 频域信号的变换与滤波教学目标:1. 掌握信号与系统基本概念、特性和表示方法。
2. 理解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和频域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3. 能够使用信号与系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4. 具备信号采集和处理的能力。
5.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实践创新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教学方法:1. 讲授与实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通过理论讲解和典型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信号与系统的理解。
2. 实践教学方法。
通过实验、编程等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评价方式:1. 平时成绩占比60%,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期中考试占比20%,检验学生对基本概念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3. 期末考试占比20%,综合检验学生对信号与系统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四、教学进度安排本教案按照每周4学时、共16周进行教学。
具体安排如下:第1-2周: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 信号的定义与分类- 系统的定义与分类- 信号的时域与频域表示第3-4周:信号的时域分析- 时域信号的基本操作与性质- 系统的时域特性与时域响应第5-6周:信号的频域分析- 傅里叶级数与傅里叶变换- 系统的频率响应与频域分析方法第7-8周:信号的传递函数与滤波器 - 信号的线性时不变系统与传递函数 - 滤波器的基本原理与设计第9-10周:信号的采集与重构- 信号采集与采样定理- 信号重构方法与应用第11-12周:信号的变换与处理- 时域信号变换与滤波- 频域信号变换与滤波第13-14周:复习与总结- 知识回顾与巩固- 典型题目解析与讲解第15-16周:综合测试与评价- 期末考试- 课程总结与回顾通过以上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的设计,学生将能够全面地掌握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分析方法和应用技巧,为日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信号与系统教案》课件
《信号与系统教案》课件第一章:信号与系统导论1.1 信号的概念与分类讲解信号的定义和特性介绍常见信号的分类,如连续信号、离散信号、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等1.2 系统的概念与分类讲解系统的定义和特性介绍常见系统的分类,如线性系统、非线性系统、时不变系统等1.3 信号与系统的研究方法讲解信号与系统的研究方法,如数学分析、仿真实验等第二章:连续信号与系统2.1 连续信号的基本性质讲解连续信号的定义和特性,如连续性、周期性、对称性等2.2 连续信号的运算介绍连续信号的基本运算,如加法、乘法、积分等2.3 连续系统的基本性质讲解连续系统的基本性质,如线性、时不变性等第三章:离散信号与系统3.1 离散信号的基本性质讲解离散信号的定义和特性,如离散性、周期性、对称性等3.2 离散信号的运算介绍离散信号的基本运算,如加法、乘法、求和等3.3 离散系统的基本性质讲解离散系统的基本性质,如线性、时不变性等第四章:模拟信号处理4.1 模拟信号处理的基本方法讲解模拟信号处理的基本方法,如滤波、采样、量化等4.2 模拟滤波器的设计与分析介绍模拟滤波器的设计方法,如巴特沃斯滤波器、切比雪夫滤波器等讲解滤波器的频率响应、阶数等特性分析4.3 模拟信号处理的应用讲解模拟信号处理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如音频处理、通信系统等第五章:数字信号处理5.1 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方法讲解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方法,如离散余弦变换、快速傅里叶变换等5.2 数字滤波器的设计与分析介绍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方法,如IIR滤波器、FIR滤波器等讲解滤波器的频率响应、阶数等特性分析5.3 数字信号处理的应用讲解数字信号处理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如图像处理、语音识别等第六章: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6.1 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时域特性讲解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时域特性,如叠加原理和时移特性6.2 常用时域分析方法介绍常用时域分析方法,如单位脉冲响应、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6.3 时域分析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讲解时域分析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如信号的滤波、去噪等第七章: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7.1 傅里叶级数与傅里叶变换讲解傅里叶级数的概念和性质介绍傅里叶变换的定义和性质,包括连续傅里叶变换和离散傅里叶变换7.2 频域分析方法介绍频域分析方法,如频谱分析、滤波器设计等7.3 频域分析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讲解频域分析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如通信系统、音频处理等第八章:信号与系统的复频域分析8.1 拉普拉斯变换和Z变换讲解拉普拉斯变换的概念和性质介绍Z变换的定义和性质8.2 复频域分析方法介绍复频域分析方法,如系统函数分析、滤波器设计等8.3 复频域分析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讲解复频域分析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如数字通信系统、信号的调制与解调等第九章:信号与系统的状态空间分析9.1 状态空间模型的概念和性质讲解状态空间模型的定义和性质,如状态向量、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等9.2 状态空间分析方法介绍状态空间分析方法,如状态预测、状态估计等9.3 状态空间分析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讲解状态空间分析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如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分析等第十章:信号与系统的应用案例分析10.1 通信系统中的应用讲解信号与系统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如信号的调制与解调、信道编码与解码等10.2 音频处理中的应用讲解信号与系统在音频处理中的应用,如音频信号的滤波、均衡等10.3 图像处理中的应用讲解信号与系统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如图像的滤波、边缘检测等重点解析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其分类信号与系统的研究方法连续信号与系统的性质和运算离散信号与系统的性质和运算模拟信号处理的基本方法和应用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方法和应用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方法及其应用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方法及其应用信号与系统的复频域分析方法及其应用信号与系统的状态空间分析方法及其应用信号与系统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案例分析难点解析信号与系统理论的数学基础和抽象概念的理解不同信号与系统分析方法的相互转换和应用信号与系统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复杂性和挑战高频信号处理和数字信号处理的算法优化和实现状态空间分析方法的数学推导和系统设计的实践应用。
教案信号与系统
信号与系统授课教案一、授课内容:1.学科名称: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第四版)2.授课题目:2.1 LTI连续系统的响应:微分方程经典解法和初始值0+的求法。
3.教学形式:讲授+课堂练习4.授课教师:X X X5.学时:1二、教学目的:1.掌握连续时间系统微分方程的建立与微分方程经典解法。
2.掌握系统起始点的跳变,0+和0-的求解。
三、教学重点:微分方程的求解,起始点状态的转换。
四、难点分析及对策:难点1:微分方程的建立难点在于有电路定理推导并建立微分方程,这一部分内容属于电路理论的基础知识,但是由于电路理论中对相对复杂电路的分析与计算过程比较繁琐,计算量较大,有的电路甚至会涉及到多变量方程组求解,多种电路定理的应用,因此学生大多觉得学习过程比较困难。
解决方法:主要进行举例分析。
难点2:连续时间系统中起始点的跳变,即从0-到0+的转换过程的求解是一个难点。
解决办法:以例题进行详细讲解并布置相关习题多加练习。
五、教学过程:(一)导课:对第一张内容简单回顾一下,以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以及主要知识点和重点的导课方式,进入这节课的教学内容。
(二)教学内容:LTI连续系统的时域分析过程可以理解为建立并求解线性微分方程,因其分析过程涉及的函数变量均为时间t,故称为时域分析法。
本章知识的前期预备知识为高等数学的线性微分方程的求解,后续内容是连续时间系统的频域分析——傅里叶变换,连续时间系统的S 域分析——拉氏变换。
因此,本章是知识的学习非常重要。
主要知识点如下:(1)经典法求解微分方程主要包括:a.微分方程的建立b.微分方程的经典法求解(2)关于0-与0+主要包括:从已知的初始状态y (j)(0-)设法求得y (j)(0+)LTI 连续系统的响应1.微分方程的经典解法LTI 连续系统可以由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来描述。
例如:u C (t ))()(d )(d d )(d 22t u t u tt u RC t t u LC S C C C =++ 22d ()d ()11()()d d C C C S u t u t R u t u t t L t LC LC ++=二阶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抽去具有的物理含义,可写成100''()'()()()y t a y t a y t b f t ++=一般LTI 连续系统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通式可写为:y (n)(t) + a n-1y(n-1)(t) + …+ a 1y (1)(t) + a 0y(t) = b m f (m)(t) + b m-1f(m-1)(t) + …+ b 1f (1)(t) + b 0f(t) 方程解的形式: y(t)(全解) =y h (t)(齐次解) +y p (t)(特解)(1)齐次解齐次解是齐次微分方程y(n)+a n-1y(n-1)+…+a1y(1)(t)+a0y(t)=0 的解。
《信号与系统教案》课件
《信号与系统教案》PPT课件第一章:信号与系统概述1.1 信号的概念与分类信号的定义信号的分类:连续信号、离散信号、随机信号等1.2 系统的概念与分类系统的定义系统的分类:线性系统、非线性系统、时不变系统、时变系统等1.3 信号与系统的研究方法解析法数值法图形法第二章:连续信号及其运算2.1 连续信号的基本性质连续信号的定义与图形连续信号的周期性、奇偶性、能量与功率等性质2.2 连续信号的运算叠加运算卷积运算2.3 连续信号的变换傅里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Z变换第三章:离散信号及其运算3.1 离散信号的基本性质离散信号的定义与图形离散信号的周期性、奇偶性、能量与功率等性质3.2 离散信号的运算叠加运算卷积运算3.3 离散信号的变换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离散时间拉普拉斯变换离散时间Z变换第四章:线性时不变系统的特性4.1 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定义与性质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定义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性质:叠加原理、时不变性等4.2 线性时不变系统的转移函数转移函数的定义与性质转移函数的绘制方法4.3 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响应输入信号与系统响应的关系系统的稳态响应与瞬态响应第五章:信号与系统的应用5.1 信号处理的应用信号滤波信号采样与恢复5.2 系统控制的应用线性系统的控制原理PID控制器的设计与应用5.3 通信系统的应用模拟通信系统数字通信系统第六章:傅里叶级数6.1 傅里叶级数的概念傅里叶级数的定义傅里叶级数的使用条件6.2 傅里叶级数的展开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展开非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展开6.3 傅里叶级数的应用周期信号分析信号的频谱分析第七章:傅里叶变换7.1 傅里叶变换的概念傅里叶变换的定义傅里叶变换的性质7.2 傅里叶变换的运算傅里叶变换的计算方法傅里叶变换的逆变换7.3 傅里叶变换的应用信号分析与处理图像处理第八章:拉普拉斯变换8.1 拉普拉斯变换的概念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拉普拉斯变换的性质8.2 拉普拉斯变换的运算拉普拉斯变换的计算方法拉普拉斯变换的逆变换8.3 拉普拉斯变换的应用控制系统分析信号的滤波与去噪第九章:Z变换9.1 Z变换的概念Z变换的定义Z变换的性质9.2 Z变换的运算Z变换的计算方法Z变换的逆变换9.3 Z变换的应用数字信号处理通信系统分析第十章:现代信号处理技术10.1 数字信号处理的概念数字信号处理的定义数字信号处理的特点10.2 现代信号处理技术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数字滤波器设计数字信号处理的应用第十一章:随机信号与噪声11.1 随机信号的概念随机信号的定义随机信号的分类:窄带信号、宽带信号等11.2 随机信号的统计特性均值、方差、相关函数等随机信号的功率谱11.3 噪声的概念与分类噪声的定义噪声的分类:白噪声、带噪声等第十二章:线性系统理论12.1 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状态空间模型的定义与组成线性系统的性质与方程12.2 线性系统的传递函数传递函数的定义与性质传递函数的绘制方法12.3 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系统稳定性的定义与条件劳斯-赫尔维茨准则第十三章:非线性系统13.1 非线性系统的基本概念非线性系统的定义与特点非线性系统的分类13.2 非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非线性微分方程与差分方程非线性系统的相平面分析13.3 非线性系统的分析方法描述法映射法相平面法第十四章:现代控制系统14.1 现代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现代控制系统的定义与特点现代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14.2 模糊控制系统模糊控制系统的定义与原理模糊控制系统的结构与设计14.3 神经网络控制系统神经网络控制系统的定义与原理神经网络控制系统的结构与设计第十五章:信号与系统的实验与实践15.1 信号与系统的实验设备与原理信号发生器与接收器信号处理实验装置15.2 信号与系统的实验项目信号的采样与恢复实验信号滤波实验信号分析与处理实验15.3 信号与系统的实践应用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重点和难点解析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理解信号与系统的定义、分类及其研究方法。
(完整版)信号与系统教案
通过适当的例子加深巩固奇异信号的计算.
通过评定练习来了解学生所掌握知识的情况。
课堂练习、作业:
4。9 4。11(3) (6) (7)
课后小结:
此部分是该理解的重点内容,讲解速度偏慢,学生吸收效果良好。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线性时不变系统的辨别,强调线性、时不变性、因果性的独立.
教学方法及师生互动设计:
先列举部分系统,导入LTI系统,然后列举习题,让学生判别LTI系统。
板书与PPT演示相结合介绍其系统的描述方法和数学模型。
课堂练习、作业:
课后小结:
此部分内容稍易,大多数同学在学习过程中思路清晰,理解较为容易。
第10次课2学时 授课时间
课堂练习、作业:
7.1 (1)
课后小结:
该部分内容讲解学生较容易吸收,讲解效果良好.
第7次课2学时 授课时间
课题(章节)
6 零输入响应的求法
7 零状态响应的求法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零输入响应的概念与求法
掌握零状态响应的概念与求法
教学重点、难点:
几个概念的引入,冲激相应h(t)的求解.
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的求法。
课堂练习、作业:
7.14 7.16 (2)
课后小结:
该内容是教学重点,通过例举例题讲解系统全响应的计算方法,并通过习题巩固该内容,讲解还是偏快,应进一步降慢讲解速度。
第9次课2学时 授课时间
课题(章节)
第3 章 傅里叶变换
1 周期信号表示为傅里叶级数
2 周期信号的频谱
教学目的与要求:
正确掌握傅立叶级数的三种表示形式;掌握周期信号幅度谱﹑相位谱的特点。
《信号与系统教案》课件
《信号与系统教案》PPT课件第一章:信号与系统导论1.1 信号的定义与分类定义:信号是自变量为时间(或空间)的函数。
分类:连续信号、离散信号、模拟信号、数字信号等。
1.2 系统的定义与分类定义:系统是一个输入与输出之间的映射关系。
分类:线性系统、非线性系统、时不变系统、时变系统等。
1.3 信号与系统的研究方法数学方法:微分方程、差分方程、矩阵分析等。
图形方法:波形图、频谱图、相位图等。
第二章:连续信号与系统2.1 连续信号的性质连续时间:自变量为连续的实数。
有限能量:能量信号的能量有限。
有限带宽:带宽有限的信号。
2.2 连续系统的特性线性特性:叠加原理、齐次性原理。
时不变特性:输入信号的延迟不会影响输出信号。
2.3 连续信号的运算叠加运算:两个连续信号的叠加仍然是连续信号。
齐次运算:连续信号的常数倍仍然是连续信号。
第三章:离散信号与系统3.1 离散信号的性质离散时间:自变量为离散的整数。
有限能量:能量信号的能量有限。
有限带宽:带宽有限的信号。
3.2 离散系统的特性线性特性:叠加原理、齐次性原理。
时不变特性:输入信号的延迟不会影响输出信号。
3.3 离散信号的运算叠加运算:两个离散信号的叠加仍然是离散信号。
齐次运算:离散信号的常数倍仍然是离散信号。
第四章:模拟信号与系统4.1 模拟信号的定义与特点定义:模拟信号是连续时间、连续幅度、连续频率的信号。
特点:连续性、模拟性、无限可再生性。
4.2 模拟系统的特性线性特性:叠加原理、齐次性原理。
时不变特性:输入信号的延迟不会影响输出信号。
4.3 模拟信号的处理方法模拟滤波器:根据频率特性对模拟信号进行滤波。
模拟调制:将信息信号与载波信号进行合成。
第五章:数字信号与系统5.1 数字信号的定义与特点定义:数字信号是离散时间、离散幅度、离散频率的信号。
特点:离散性、数字化、抗干扰性强。
5.2 数字系统的特性线性特性:叠加原理、齐次性原理。
时不变特性:输入信号的延迟不会影响输出信号。
《信号与系统教案》课件
《信号与系统教案》课件第一章:信号与系统概述1.1 信号的概念与分类介绍信号的定义和基本特性讲解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区别分析常用信号及其应用场景1.2 系统的概念与分类介绍系统的定义和基本特性讲解线性系统、时不变系统和非时变系统的概念分析常用系统及其应用场景1.3 信号与系统的研究方法介绍信号与系统的研究方法讲解数学建模、仿真和实验研究的方法分析信号与系统的研究意义和应用前景第二章:信号的运算与处理2.1 信号的运算介绍信号的运算方法,如叠加、移位、求导等讲解信号运算的性质和规律分析信号运算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2.2 信号的傅里叶变换介绍傅里叶变换的定义和性质讲解傅里叶变换的应用,如信号分析、滤波等分析傅里叶变换在信号处理中的重要性2.3 信号的采样与恢复介绍采样定理和采样过程讲解信号恢复的方法和算法分析采样与恢复在数字信号处理中的应用第三章:线性时不变系统的特性3.1 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定义与性质介绍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定义和基本特性讲解线性时不变系统的矩阵表示和运算规律分析线性时不变系统的优点和应用场景3.2 系统的状态空间表示介绍状态空间表示的方法和概念讲解系统的状态转移矩阵和控制矩阵分析状态空间表示在系统分析和设计中的应用3.3 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介绍系统稳定性的概念和判定方法讲解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和李雅普诺夫指数分析系统稳定性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第四章:信号与系统的应用4.1 通信系统介绍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讲解调制、解调、编码和解码等过程分析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和应用场景4.2 控制系统介绍控制系统的原理和组成讲解反馈控制、PID控制等方法分析控制系统在工程应用中的重要性4.3 信号处理的应用介绍信号处理在图像、音频、视频等领域的应用讲解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分析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挑战第五章:实验与实践5.1 信号与系统实验设备及软件介绍信号与系统实验设备及其功能讲解实验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分析实验设备和技术在教学和科研中的应用5.2 信号与系统实验项目介绍常见的信号与系统实验项目,如信号运算、傅里叶变换、采样与恢复等讲解实验步骤、方法和注意事项分析实验项目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的重要性讲解实验报告的结构和内容分析实验报告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中的作用第六章:离散信号与系统6.1 离散信号的概念与分类介绍离散信号的定义和基本特性讲解离散信号的采样定理和实现方法分析常用离散信号及其应用场景6.2 离散系统的概念与分类介绍离散系统的定义和基本特性讲解离散系统的数学模型和运算规律分析常用离散系统及其应用场景6.3 离散信号的处理方法介绍离散信号的处理方法,如离散傅里叶变换、快速傅里叶变换等讲解离散信号处理方法的应用,如数字滤波、数模转换等分析离散信号处理方法在数字信号处理中的重要性第七章:数字信号处理技术7.1 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原理介绍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讲解数字信号处理的算法和实现方式分析数字信号处理的优势和应用场景7.2 数字滤波器的设计与实现介绍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方法,如窗函数法、频率抽样法等讲解数字滤波器的实现方式,如直接型、级联型等分析数字滤波器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和性能评估7.3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应用介绍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通信、控制、图像处理等领域的应用讲解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解决方案和案例分析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挑战第八章:现代信号处理技术8.1 现代信号处理技术概述介绍现代信号处理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讲解现代信号处理技术的方法和算法分析现代信号处理技术的应用领域和挑战8.2 小波变换及其应用介绍小波变换的定义和性质讲解小波变换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如去噪、压缩等分析小波变换在现代信号处理中的重要性8.3 稀疏信号处理技术介绍稀疏信号处理的概念和方法讲解稀疏信号处理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挑战分析稀疏信号处理技术在现代信号处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九章:信号与系统的仿真与实验9.1 信号与系统仿真概述介绍信号与系统仿真的概念和方法讲解信号与系统仿真软件的使用和技巧分析信号与系统仿真在教学和科研中的应用9.2 信号与系统实验案例分析分析实际信号与系统实验案例,如通信系统、控制系统等讲解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方法分析实验案例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中的作用9.3 信号与系统创新实验与实践介绍信号与系统创新实验的项目和方案讲解创新实验的实施方法和步骤分析创新实验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协作和科学素养中的作用回顾整个信号与系统课程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强调信号与系统课程在电子信息领域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信号与系统课程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贡献10.2 信号与系统领域的发展展望介绍信号与系统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前沿技术讲解信号与系统领域在国家战略需求中的应用分析信号与系统领域面临的挑战和机遇10.3 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探讨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和方法讲解教学创新的理念和实践案例分析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改革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中的作用重点和难点解析1. 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信号的概念与分类、系统的概念与分类以及信号与系统的研究方法。
《信号与系统教案》课件
《信号与系统教案》课件第一章:信号与系统概述1.1 信号的概念与分类定义:信号是反映随机过程或者确定过程的变量,在时间或空间上的函数。
分类:模拟信号、数字信号、离散信号等。
1.2 系统的概念与分类定义:系统是输入与输出之间存在某种关系的装置。
分类:线性系统、非线性系统、时不变系统、时变系统等。
1.3 信号与系统的处理方法信号处理:滤波、采样、量化、调制等。
系统处理:稳定性分析、频率响应分析、时间响应分析等。
第二章:连续信号及其运算2.1 连续信号的基本运算叠加原理:两个连续信号的叠加,其结果也是连续信号。
时移原理:连续信号的时间平移,其结果仍为连续信号。
2.2 连续信号的傅里叶变换傅里叶变换的定义与性质常用连续信号的傅里叶变换2.3 连续信号的拉普拉斯变换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与性质常用连续信号的拉普拉斯变换第三章:离散信号及其运算3.1 离散信号的基本运算叠加原理:两个离散信号的叠加,其结果也是离散信号。
时移原理:离散信号的时间平移,其结果仍为离散信号。
3.2 离散信号的傅里叶变换傅里叶变换的定义与性质常用离散信号的傅里叶变换3.3 离散信号的Z变换Z变换的定义与性质常用离散信号的Z变换第四章: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4.1 系统的时域响应单位冲激响应:系统对单位冲激信号的响应。
单位阶跃响应:系统对单位阶跃信号的响应。
4.2 信号的时域处理滤波器设计: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等。
信号的采样与恢复:采样定理、信号的恢复方法。
4.3 信号的时域分析方法傅里叶级数:信号的分解与合成。
拉普拉斯展开:信号的分解与合成。
第五章: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5.1 系统的频域响应频率响应的定义与性质常用系统的频率响应分析5.2 信号的频域处理滤波器设计: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等。
信号的调制与解调:调幅、调频、调相等。
5.3 信号的频域分析方法傅里叶变换:信号的频谱分析。
离散傅里叶变换:信号的离散频谱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章节)
3傅立叶变换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频谱函数和频谱密度函数之间的关系;掌握非周期信号的频谱计算;掌握傅立叶变换的性质,并能准确的计算频谱。
教学重点、难点:
非周期信号的频谱计算
傅立叶变换的性质,强调傅里叶系数的物理理解。
教学方法及师生互动设计:
板书与PPT演示相结合先介绍傅氏变换的物理意义,通过板书让学生明确频谱函数与频谱密度函数之间的关系。
通过列举介绍与实例讲解并举的方式讲解傅立叶变换的性质,并通过习题深化该知识的讲解。
课堂练习、作业:
5.8 (1) (2) (4) 5.10
课后小结:
该内容是重点。通过实例讲解,提高学生如何运用傅里叶变换的性质进行理解、解题。速度偏快,学生吸收有些困难,因此需进一步讲慢课时间
课题(章节)
第5章拉普拉斯变换
1傅氏变换到拉氏变换
2单边拉普拉斯变换性质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拉氏变换的条件和收敛域,理解拉氏变换的物理含义;掌握拉氏变换的基本性质;记住常用信号的拉氏变换。
教学重点、难点:
拉氏变换的物理含义
教学方法及师生互动设计:
通过傅氏变换引入到拉氏变换,着重让学生了解其中的物理过程,然后通过习题讲解介绍拉氏变换的计算,最后用逐步介绍与习题讲解相结合的方式来讲解拉氏变换的性质。
通过适当的例子加深巩固奇异信号的计算。
通过评定练习来了解学生所掌握知识的情况。
课堂练习、作业:
4.9 4.11(3) (6) (7)
课后小结:
此部分是该理解的重点内容,讲解速度偏慢,学生吸收效果良好。
第5次课2学时授课时间
课题(章节)
3卷积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熟悉卷积积分的运算方法,理解叠加积分和卷积积分之间的关系,了解频谱函数和频谱密度函数之间的关系;
第4次课2学时授课时间
课题(章节)
第2章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1奇异信号
2信号的分解
教学目的与要求:
熟练掌握奇异信号描述的各种方法,以及各自的特性及计算。
了解信号的常见分解。
教学重点、难点:
奇异信号的特性及计算。强调冲激函数与普通函数的区别,明确冲激信号的定义和性质。
教学方法及师生互动设计:
板书与PPT演示相结合介绍奇异信号包括单位冲激函数、阶跃函数,通过表达式、图形等方式理解及其相互的关系。
罗斯一霍尔维茨判定系统稳定性的方法
教学方法及师生互动设计:
列举系统方框图的多种形式,介绍信流图与模拟图,然后列出梅森公式求解系统传输函数 。
通过板书与PPT演示相结合介绍罗斯一霍尔维茨判定系统稳定性的方法,最后通过部分习题来巩固学生对该知识的理解。
课堂练习、作业:
9.11 9.15 (2) 9.17(a)
课堂练习、作业:
补充习题
课后小结:
本节是重点内容,讲解稍慢。通过多举习题,提高学生解题能力。与学生互动发现学生接收过程偏慢,其原因是学生的基本计算能力还需要提高,应讲解更细致更慢。
第3次课2学时授课时间
课题(章节)
3系统概述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系统分类的思路,熟练掌握连续﹑动态﹑时不变线性系统的描述方法和数学模型,对算子法表示系统应能正确运用。
课堂练习、作业:
6.6
课后小结:
该内容是重点,通过傅氏变换引入到拉氏变换,同学比较容易地就了解了其中的物理过程,再讲例题时,同学们的反映良好,基本掌握了本次课内容。
第15次课2学时授课时间
课题(章节)
3单边拉普拉斯反变换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单边拉普拉斯反变换
教学重点、难点:
单边拉普拉斯反变换的计算
教学方法及师生互动设计:
课题(章节)
4傅立叶反变换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傅立叶反变换概念与计算
教学重点、难点:
傅立叶反变换的计算
教学方法及师生互动设计:
进一步复习巩固傅立叶的性质,用典型习题来讲解傅氏性质的应用,然后讲解傅氏反变换,以及如何利用傅氏性质求解反变换。
布置部分习题,深化学生对该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课堂练习、作业:
5.5 5.17
第1次课2学时授课时间
课题(章节)
第一章绪论
引言
信号概述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信号与常用信号,熟练掌握信号描述的各种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对该课程的认识,强调该课的学习方法和要求,以及该课程在今后课程中的作用。
信号的表示方法。
教学方法及师生互动设计:
以通信系统为例,导入信号与系统的教学任务,简单介绍通信系统的知识,让学生逐渐进入专业学习,领会该课程在今后专业学习中所发挥的作用。
板书与PPT演示相结合列举实例介绍信号抽样的过程,以及信号恢复的过程,并用表达式显示其过程,了解频谱的变化过程。
课堂练习、作业:
8.1 8.14(1)(3)
课后小结:
这堂课比较重要,前面同学有了点频谱的概念,但将信号离散化,在时域内对离散信号进行计算,同学们又迷糊了,只是死记公式,对各个式子的含义还不了解,往后要多举几个例子,让同学们深刻了解频谱变化的过程。
教学重点、难点:
非周期信号作用下系统响应的计算和分析
教学方法及师生互动设计:
板书与PPT演示相结合通过傅氏变换的卷积性质,推导频域响应的计算,让学生理解其中的物理意义,并掌握该计算方法。
课堂练习、作业:
8.4(1) 8.5
课后小结:
同学们脑中有了卷积的概念,上课时又复习了一下卷积的性质,再推导频域响应的计算时,同学比较容易消化。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更加深入的明白卷积不仅只是抽象的数学运算,它还可以用来计算系统响应,课后学生探讨氛围浓厚。
课后小结:
在上次教学的基础及同学们回去复习的基础上,这次又进一步巩固傅里叶的性质,在讲例题的时候,明显同学的反应比上节课好了很多。再讲傅里叶反变换就比较容易接收了,同学基本掌握了本次课的内容。
第12次课2学时授课时间
课题(章节)
第4章连续时间频域分析
1频域分析法
2无失真传输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周期信号﹑非周期信号作用下系统响应的计算和分析,会分析系统的频域特性,掌握信号通过线性系统的不失真条件条件。
教学重点、难点:
卷积积分的概念与运算
教学方法及师生互动设计:
板书与PPT演示相结合介绍卷积的物理意义,理解频谱函数和频谱密度函数之间的关系。通过多个例子讲解卷积积分的例子及其性质。
通过评定提问等方式启发学生同步理解知识。
课堂练习、作业:
4.4 (1) (4) 4.7 (a) (b)
课后小结:
该内容是难点,对于 的反褶、移位理解不大清楚,以后可做成动画显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卷积的全过程。
第17次课2学时授课时间
课题(章节)
3系统方框图表示
4信号流图
5稳定性判定
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系统方框图的多种组合连接方式,会把信流图与模拟图相互转变。熟练掌握运用梅森公式求解系统传输函数 的方法,
熟练掌握零、极点和罗斯一霍尔维茨判定系统稳定性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梅森公式求解系统传输函数 的方法
板书与PPT演示相结合进一步讲解拉氏性质,然后介绍其反变换方法,重点介绍部分分式展开法求解拉氏反变换。通过评定练习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情况,来调整讲解的速度。
课堂练习、作业:
6.8 (2)(5) 6.10 (3)(6)(12) 6.13
课后小结:
此部分教起来稍易,同学掌握了典型反变换式子的规律,遇到题目都会将式子往典型式子上去展开,再反变换。学生吸收效果良好。
通过评定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应如何运用算子方程表示系统。
课堂练习、作业:
7.1 (1)
课后小结:
该部分内容讲解学生较容易吸收,讲解效果良好。
第7次课2学时授课时间
课题(章节)
6零输入响应的求法
7零状态响应的求法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零输入响应的概念与求法
掌握零状态响应的概念与求法
教学重点、难点:
几个概念的引入,冲激相应h(t)的求解。
第16次课2学时授课时间
课题(章节)
第6章连续时间系统的复频率域分析
1复频域系统的传输函数
2系统全响应求解
教学目的与要求:
能用拉氏变换对微分方程求解全响应,熟练掌握利用传输函数 分析系统响应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用拉氏变换对微分方程求解全响应
利用传输函数 分析系统响应的方法
教学方法及师生互动设计:
课堂练习、作业:
7.14 7.16 (2)
课后小结:
该内容是教学重点,通过例举例题讲解系统全响应的计算方法,并通过习题巩固该内容,讲解还是偏快,应进一步降慢讲解速度。
第9次课2学时授课时间
课题(章节)
第3章傅里叶变换
1周期信号表示为傅里叶级数
2周期信号的频谱
教学目的与要求:
正确掌握傅立叶级数的三种表示形式;掌握周期信号幅度谱﹑相位谱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周期信号幅度谱﹑相位谱的特点,建立频谱的概念。
教学方法及师生互动设计:
板书与PPT演示相结合通过实例导入周期信号幅度谱、相位谱的特点及概念,让学生逐步树立起物理概念。
通过评定练习进一步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课堂练习、作业:
课后小结:
该内容是重点,学生首次理解频谱概念,还是有些抽象,需加强督促学生复习,加深频谱概念。
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的求法。
教学方法及师生互动设计:
板书与PPT演示相结合先介绍零输入响应系统的物理意义,然后再介绍其计算,最后通过典型实例讲解其具体的求法。
先介绍零状态响应系统理意义,然后再介绍其计算,最后通过典型实例讲解具体的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