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衰中医治疗

合集下载

心衰中医治疗方法

心衰中医治疗方法

心衰中医治疗方法心衰,又称心力衰竭,是一种心脏功能减退的疾病,常见症状包括气促、乏力、水肿等。

中医认为,心衰是由于心脏失去了正常的调节功能,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针对心衰,中医有一套独特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针灸、中药汤剂等,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心衰的中医治疗方法。

首先,药物治疗是中医治疗心衰的重要手段之一。

中医药物治疗心衰的主要原则是调整心脏功能,增强心脏的收缩力和舒张力,改善心脏的供血和排血功能。

常用的中药包括补益心气、活血化瘀、利水消肿等功效的药物,如丹参、黄芪、桃仁、山楂等。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调节心脏功能、改善心脏供血和排血功能,从而缓解心衰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其次,针灸疗法也是中医治疗心衰的重要手段之一。

针灸可以通过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改善心脏功能,从而达到治疗心衰的目的。

常用的针灸穴位包括心俞穴、膻中穴、神门穴等,这些穴位可以调节心脏功能,增强心脏的收缩力和舒张力,改善心脏的供血和排血功能,从而缓解心衰症状。

另外,中药汤剂也是中医治疗心衰的常用方法之一。

中药汤剂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特点进行调配,具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特点。

常用的中药包括人参、黄芪、当归、川芎等,这些药物可以补益心气、活血化瘀、利水消肿,从而缓解心衰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总之,中医治疗心衰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药物治疗、针灸、中药汤剂等,这些方法可以通过调节心脏功能、改善心脏供血和排血功能,缓解心衰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当然,在接受中医治疗的过程中,患者也应该注意饮食调理、适当运动、避免过度劳累,以及保持心情愉快,这样才能更好地配合中医治疗,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希望广大患者能够及时就医,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早日康复。

心衰病中医诊疗方案

心衰病中医诊疗方案

心衰病中医诊疗方案
心衰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心脏无法有效泵血,导致供血不足及心功能受损。

传统中医学认为,心衰是由于心气衰弱、气血不足或气滞血瘀所致。

中医诊断心衰时,会根据患者的症状、舌脉等进行辨证施治,诊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针灸、中药配方等。

一、药物治疗:
1.补气药物:包括党参、黄芪等,可提升机体的免疫力,增加心脏供血量。

2.活血化瘀药物:包括桃仁、红花等,可以改善心脏供血,促进血液循环。

3.利水消肿药物:包括茯苓、车前子等,可以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减轻水肿症状。

4.清热解毒药物:包括黄连、黄芩等,可以减轻心脏的炎症反应,改善心脏功能。

二、针灸疗法:
1.舌尖灸:针灸舌尖,可达到清热燥湿,活血化瘀的效果。

2.心包经穴位针灸:通过刺激心包经相关穴位,以调节心脏功能。

3.神阙穴针灸:刺激神阙穴可以调整心脏的神经内分泌功能,有助于提高心脏泵血能力。

三、中药配方:
1.复方丹参片: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改善心脏功能。

2.通心络胶囊:含有丹参、川芎、水蛭等中药,可改善心脏供血不足,保护心脏功能。

3.莲子心血康胶囊:主要成分为莲子心、石菖蒲等,可补气养血,改
善心脏功能。

以上是心衰病的中医诊疗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中医医生会进
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应与西医治疗相结合,根
据患者的病情综合考虑,制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同时,患者应遵守医生
的指导,定期复诊,坚持治疗,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中医治疗心衰医案

中医治疗心衰医案

中医治疗心衰医案心衰是由于心脏不能泵出足够的血液来满足身体需要而导致的一系列症状,包括疲劳、呼吸急促、水肿等。

中医认为,心衰与肾虚、阴虚等有关。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位中医师的成功治疗心衰的医案。

患者是一名60岁的女性,她一直感到疲惫乏力,呼吸困难,胸部有压迫感,夜间出汗,并且有时会出现手脚发凉,腰膝酸软等症状。

她有高血压病史,已经服用了多年的降压药,但效果并不好。

经过中医师仔细询问和检查,发现该患者肾虚、心阴虚,以及经络不畅。

医师根据中医诊断,制定了具体的治疗方案。

首先,医师从药膳方面入手,给患者开了一剂补肾养心的药膳,包括枸杞、红枣、淮山、山药等。

这些食材具有滋阴补肾、益气健脾的功效,可以帮助患者恢复体力,补充失去的能量和营养。

另外,在中药治疗方面,医师开了一剂心脾气药方,包括人参、黄芪、白术、麦冬等。

这些中药不仅可以调和脾胃,增强免疫力,还可以滋润心脏,增强心脏的收缩能力,帮助患者恢复心血管功能。

此外,在针灸方面,医师采用了“四神针”的针灸疗法。

通过针刺患者的足三里、关元、太溪、神阙等穴位,可以调整人体的能量平衡,促进血液循环,达到增强身体免疫力和恢复心脏功能的目的。

经过数次的中医治疗,患者的症状明显得到了改善。

她的疲劳感减轻了,呼吸也变得容易了,胸部的压迫感也消失了。

患者感到非常满意和感激,并且坚持继续中医治疗。

总之,中医治疗心衰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从整体的角度来调节人体机能,恢复身体健康。

同时,中医诊疗也强调因人而异,因病制宜,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较好地解决了各类患者的病症问题。

因此,患者在治疗心衰时可以考虑中医治疗,以获得更好的疗效。

心衰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心衰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精选ppt课件
4
诊断依据
1、有心脏病基础。 2、突然出现烦躁,极度气急。 3、四肢湿冷。 4、咯白色泡沫或粉红色泡沫痰。 5、发绀、双肺满布湿罗音、哮鸣音、休 克。
精选ppt课件
5
辅助检查
X线检查心肺对诊断也有帮助,必要时可行 血液动力学监测以明确诊断。
精选ppt课件
6
治疗原则
1.镇静。 2.清除泡沫痰,改善气道通畅。 3.强心、增强心肌收缩力。 4.扩张动静脉,减轻心脏前后负荷。
精选ppt课件
3
临床表现
病人常突然感到极度呼吸困难,迫坐呼吸, 恐惧表情,烦燥不安、频频咳嗽,咯大量 白色或血性泡沫状痰液,严重时可有大量 泡沫样液体由鼻涌出,面色苍白,口唇青 紫,大汗淋漓,四肢湿冷,两肺满布湿罗 音,心脏听诊可有舒张期奔马律,脉搏增 快,可呈交替脉。血压下降,严重者可出 现心原性休克。
心衰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康复科
精选p血 管综合征,冠心病引起的心肌功能不全、 高血压、心律失常、瓣膜异常、甲亢都 可引起心力衰竭。其临床表现反映了一 种基本的异常: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输 出量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不同程度的 心衰,即便是最轻的一种也是严重的健 康问题,必须予以治疗。
精选ppt课件
14
全心衰竭
可同时存在左、右心衰竭的临床表现,也 可以左或右心衰竭的临床表现为主。
精选ppt课件
15
检查
X线检查心肺对诊断也有帮助,必要时可行 血液动力学监测以明确诊断。
精选ppt课件
16
治疗
一、心力衰竭的治疗: 减轻心脏负荷。
休息。 控制钠盐摄入:减少钠盐的摄入,可减少体内水潴留,
减轻心脏的前负荷,是治疗心力衰竭的重要措施。 利尿剂的应用。常用利尿剂:

心衰的最佳治疗方法

心衰的最佳治疗方法

心衰的最佳治疗方法引起心衰的原因有很多,如急性弥漫性心肌损害,导致心肌收缩无力;急起的机械性阻塞,引起心脏阻力负荷加重,排血受阻;急起的心脏容量负荷加重,如外伤,急性心肌梗塞或等;急起的心室舒张受限制,如急性大量心包积液或积血;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心室颤动、心室暂停等,以上的都是导致心衰的原因。

1.心衰的西医治疗心衰的最佳冶疗方法就是先要选对药物,一般治疗心衰有好几种药物,我们要根据自身不同的情况去选择,这样才能加大其疗效;(1)增强利钠肽系统是心力衰竭治疗的良策之一,也就是可以通过给予外源性心房利钠肽、脑利钠肽;应用利钠肽受体激动药及应用中性内肽酶抑制药。

利钠肽,静脉输注BNP具有较强的排钠、利尿、扩张血管,抗有丝分裂、肾素、醛固酮的效应,能够在心肌舒张过程中起松弛作用。

中性内肽酶既能抑制BNP分解、增强有利的神经体液作用,又能同时抑制有害的神经激素作用。

(2)血管加压素受体拮抗剂。

(3)他汀类药物在心力衰竭中的作用,通过抗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等,改善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生存率。

(4)EPO一种新的广泛性机体保护因子,在中重度心力衰竭病人应用EPO治疗均可以明显提高病人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

(5)醛固酮拮抗剂的应用。

2.心衰的中医治疗心气不足,心阴亏型的患者可以服用葶苈生脉五苓散加减,有益于益气敛阴,活血利水;脾肾阳虚,水湿不化证的患者,为了益气温阳,活血利水,可服用真武汤加减;对于气虚血瘀,痰湿阻滞证的患者则可服用血府逐瘀汤加减,具有活血化瘀,兼以补气之效。

心衰的患者在平时也要遵守一些注意事项,在冬季要注意保暖,避免感冒而出现发烧、贫血、甲亢等疾病,注意控制饮水量,心衰主要是心脏的泵血有问题,如果喝水过多就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同时禁止过量饮茶喝咖啡,因为这对心衰极之不利;积极适当地运动,循序渐进,若是比较严重的患者,可以先在床边坐一下,然后扶着床沿走几步,再走到屋子门口,再逐渐走出去散散步。

1.急性心力衰竭一旦确诊,应按规范治疗。

治疗心衰出汗的中药方剂

治疗心衰出汗的中药方剂

治疗心衰出汗的中药方剂
1. 人参党参汤,主要用于治疗心衰出汗,伴有气短、乏力等症状。

方剂成分包括人参、党参、黄芪等,具有补气益阳、健脾和胃的功效。

2. 参附汤,适用于心阳虚导致的出汗过多,伴有心悸、短气等症状。

方剂成分包括人参、附子、黄芪等,具有温补心阳、固表止汗的作用。

3. 五苓散,用于治疗心衰出汗伴有脾胃湿滞、水肿等症状。

方剂成分包括茯苓、白术、桂枝、猪苓、泽泻等,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化湿的功效。

4. 四逆散,适用于心阳虚导致的出汗过多,伴有肢体冰冷、脉沉细等症状。

方剂成分包括干姜、附子等,具有温阳散寒、固表止汗的作用。

需要强调的是,中药治疗心衰出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调配,同时患者在服用中药期间需要密切观察症状变化,及时向医生反映,以便调整方剂。


外,中药治疗心衰出汗的同时,患者也应该结合饮食调理和生活方式改变,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急性心力衰竭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急性心力衰竭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兼证
❖ ( 1 ) 水 饮证 。 治法 通 阳 利水。推荐方药:水饮内停 者 , 五苓散 、 苓桂术甘汤 、 木 防己汤加减 ; 水凌心肺者 ,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 ; 脾虚水肿者 ,防 己 黄芪汤加减 ; 阳 虚水泛者 , 真武汤 、 防 己 茯苓汤加减。 常用 药物 : 附子 、 茯苓 、 猪苓 、 桂枝 、 泽泻 、 芍药 、 白术、 防 己 、 葶苈子 、 生姜等 。
❖ 急性右心衰竭常伴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是大面积肺栓塞、右 心室AMI和心脏手术后休克患者的主要死因。
❖ 右心衰竭的诊断标准为: (1)存在可能导致右心衰竭的病因。 (2)存在右心衰竭的症状和体征。 (3)心脏影像学检查显示存在右心结构和(或)功能异
常及心腔内压力增高。 所有怀疑右心衰竭的患者首选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
急性心力衰竭病因
❖ 新发心衰的常见病因为急性心肌坏死和(或)损伤(如ACS、 重症心肌炎等)和急性血流动力学障碍(如急性瓣膜关闭不全 、高血压危象、心包压塞)。
❖ 慢性心衰急性失代偿常有1个或多个诱因,如血压明显升高、 ACS、心律失常、感染、治疗依从性差、急性肺栓塞、贫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急性加重、围手术期、肾功能恶化、甲状 腺功能异常、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皮质激素、负性肌力药 物)等。
中医在重症
重症患者中无肠内营养禁忌者,鼻饲或口服中药治疗。
重症患者心力衰竭以阳虚、水饮、痰浊多见。惯用苓桂 术甘汤加减温阳渗湿利水;水饮者合葶苈大枣泻肺汤+三子 养亲汤泻肺平喘;痰浊者合二陈汤加减燥湿化痰平喘
(一)患者赵某,男,80岁,因“喘累伴意识障碍1小时 ” 急诊入院。入科见患者昏迷状,叹气样呼吸,全身湿冷,散在 花斑,喉间痰鸣,SPO2 72%,无二便失禁。舌质暗淡,苔 白腻。脉弦细数。

急性心力衰竭

急性心力衰竭

三、急性心力衰竭急救治疗-西医
AHF治疗时的一般内科问题
感染:常见呼吸道或泌尿道感染、败血症或院内感 染。老年心衰病人感染,建议常规血培养。 糖尿病:AHF合并代谢紊乱,常发生高血糖,应使用 短效胰岛素控制血糖,血糖正常能改善危重 症合并糖尿病的存活率。 分解代谢状态:持续心衰时,肠道吸收减少,要维 持热量和氮的平衡。血清白蛋白浓度和氮平 衡有助于监测代谢状态。 肾功能衰竭: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相互关系,密切 监测肾功能,应考虑保护肾功能。
二、急性心力衰竭 临床表现
不同临床类型的临床特点
(4)心源性休克:是急性心衰严重的临床表现,临床特 点有意识异常,血压降低、四肢湿冷、胸部指压征阳 性、皮肤花纹或粘膜苍白、紫绀,少尿,脉搏快等。 (5)伴有高心输出量的急性心力衰竭:特征是高心输出 量,通常心率较快、四肢温暖、肺充血,有时在感染 性休克中伴有低血压。 (6)右心衰竭:特征是低心输出量综合征,并伴有颈静 脉压增加、肝大和低血压。
二、急性心力衰竭 病因病理-西医
常见病因与诱发因素 (4)、急起的心室舒张受限制 如急性大量心包 积液或积血、快速异位心律等。 (5)、严重的心律失常 如心室颤动以及其他严 重的室性心律失常、心室暂停、显著的心动过缓等, 使心脏暂停排血或排血量显著减少。 (6)、其它因素 如对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缺乏 依从性,感染,大型手术,肾功能减退,哮喘,药物 滥用,酒精滥用等。
急性心衰的急救措施 (1)、高流量氧(30%--70%乙醇湿化), 必要时机械通气; (2)、无禁忌证静脉注射吗啡; (3)、硝酸甘油舌下含服或静脉滴注; (4)、静脉注射速尿(40—80mg); (5)、控制快速心律失常;
三、急性心力衰竭急救治疗-西医
急性心衰的急救措施

心衰的中医治疗思路

心衰的中医治疗思路

心衰的中医治疗思路概述心衰是一种常见病症,主要表现为心脏功能衰竭,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引起全身各器官的供血不足。

中医学认为,心衰主要是因为心气不足所致,治疗心衰的中医思路主要包括调补心气、活血化瘀和清热解毒等方面。

调补心气1.补心脏:使用中药材如人参、黄芪等来补充心脏的能量,并增强心脏的收缩力和泵血功能。

2.补脾气:中医认为,心衰患者往往伴有脾气虚弱的状况,所以需要使用中药材如党参、白术等来补充脾气,从而增强血液的生成和运输功能,保证心脏有足够的血液供应。

活血化瘀1.祛瘀通络:使用中药材如桃仁、红花等来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环,防止血液淤积在心脏和其他器官中。

2.温经络:中医认为,心衰往往伴有寒凝的状况,需要使用中药材如川芎、肉桂等来温经络,促进血液的流动和循环。

清热解毒1.清热利湿:中医认为,心衰患者往往有湿热痰浊的状况,需要使用中药材如茵陈蒿、金银花等来清热利湿,减轻痰浊对心脏的影响。

2.解毒散结:心衰患者还常见有毒素积聚和结块的情况,可以使用中药材如蒲公英、皂荚壳等来解毒散结,改善心脏功能。

中医内、外结合1.内服中药:首选用中药内服来治疗心衰,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配方调整。

中药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单味或复方中药,也可根据个体情况进行个性化调配。

2.外治疗法:针对特定症状和病情,可以采用外治疗法如针灸、艾灸、拔罐等来辅助治疗心衰,促进血液循环和心脏功能的恢复。

注意事项1.饮食调理:心衰患者应少食油腻、辛辣食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过度饮食或饮酒过量。

2.生活调节: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适度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对心脏的影响。

3.定期随访:心衰患者需定期复诊,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治疗方案。

中医治疗心衰是一种综合性的治疗方式,可以通过调补心气、活血化瘀和清热解毒等手段来改善心脏功能,缓解心衰症状。

但是中医治疗心衰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个体化调整,并结合合理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心衰中医治疗方法

心衰中医治疗方法

心衰中医治疗方法心衰,又称心力衰竭,是一种以心脏泵血功能减退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在现代医学中,心衰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等方法。

然而,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心衰的治疗中也有独特的优势和方法。

中医治疗心衰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针灸治疗和中药调理等。

首先,中医药在治疗心衰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通过调理气血、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等方法,可以改善心脏的功能,增强心肌的收缩力和舒张力,从而达到治疗心衰的目的。

其次,针灸作为中医的重要疗法之一,在心衰的治疗中也有着独特的作用。

针灸可以调节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改善心脏的供血和排血功能,从而改善心衰的症状和预后。

此外,中药调理也是中医治疗心衰的重要方法之一。

中药可以通过调理气血、益气养阴、清热解毒等作用,改善心衰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在中医治疗心衰的过程中,中医医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的选择、针灸的穴位和中药的配伍等。

此外,中医治疗心衰还注重患者的平时调理,包括饮食调理、起居调养、情志调摄等。

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心衰患者的症状和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总之,中医治疗心衰的方法丰富多样,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作用。

在临床实践中,中医医师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从而达到治疗心衰的目的。

当然,中医治疗心衰也需要在现代医学的基础上,结合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等方法,进行综合治疗,以取得更好的疗效。

因此,中医治疗心衰是一种值得重视和发展的治疗方法,它在改善心衰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和预后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作用。

希望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应用中医治疗心衰的方法,为心衰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心衰病中医怎么治疗?

心衰病中医怎么治疗?

心衰病中医怎么治疗?心衰通常情况下是指由于心脏的收缩或者舒张功能发生了障碍,进而无法将静脉的回心血量充分的排出心脏,最终导致心脏发生循环障碍的病症。

67岁的李大爷一直以来都饱受心衰的困扰,在此期间李大爷一直选择西医进行治疗,但在治疗期间李大爷的病情经常性出现反复。

为此李大爷非常苦恼,恰巧最近几年中医也被广泛的应用于心衰的治疗,李大爷想尝试选用中医进行治疗。

那么中医怎么治疗心衰病呢?1.心衰的分类有哪些呢?1.1急性心力衰竭患有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早期症状为较之以往更易疲乏,且运动能力降低,心率快与正常值,而后会相继出现呼吸困难。

通过CT检验可以发现其左心室有增大的症状。

同时肺部会出现干湿啰音以及哮鸣音。

1.2 慢性心力衰竭通常情况下将慢性心力衰竭分为左心衰、右心衰与舒张性心衰。

左心衰最明显的症状是呼吸困难,临床表现主要为劳力性的呼吸困难,阵发性的夜间呼吸困难等症状。

严重性左心衰的患者还会出现陈施呼吸,经CT检查可发现左心室增大。

右心衰的出现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持续性慢性瘀血所导致的各脏器功能的改变,患者的临床特征通常为腿部或者腹部出现水肿,并且其运动耐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下降。

经CT检查患者心脏增大、肝脏增大。

舒张性心力衰竭指的是在心室收缩功能正常的情况下,心室充盈压升高,最终导致体循环和肺循环出现瘀血。

但该类心衰的初期症状通常情况下表现不明显,但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患者会出现运动耐力逐渐下降,肺水肿且呼吸急促的症状。

1.中医对于心力衰竭是怎样认识的呢?在中医传统的文献中并无关于心力衰竭的具体记载,但将心衰的具体临床表现可以将该疾病归结为中医中的“心弊”、“水肿”等范畴。

中医普遍认为心衰病的发病原因是由于外邪的侵袭、年老久病、饮食不节等,久而久之就会对患者的心脏产生一定的影响,最终发展为心衰之病。

心衰病在实质上是心之虚证,主要表现为心气虚以及心阳虚,该病的最主要的表现是血瘀、痰多等。

1.中医如何治疗心衰呢?在治疗心衰时应当注重改善冠状动脉的循环,同时还应当降低心肌氧耗。

中医如何治疗心衰

中医如何治疗心衰

中医如何治疗心衰心衰可以从字面儿的意思进行理解就是我们的心脏失去了一定的动力,失去动力后的心脏没有办法进行泵血,这种情况就会造成我们人体出现心功能异常的情况,对人们的生活以及身体造成不利影响。

而且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心衰的情况是极为常见的,尽管现在对于心衰的疾病治疗也越发成熟,但是在疾病治疗过程中治疗方法仍然较为单一。

大部分人在选择治疗心衰的情况下,都会过多考虑西药或者是西医的治疗方式,而忽略了中医治疗心衰。

其实中医治病已经很普遍了,治病结局很好很高效,而且对人体损伤也是较小。

所以接下来就由我为大家说明,心衰在治疗过程中中医是如何进行医治的,希望看了我的讲解,能够让你更新自己对心衰疾病治疗的认知,同时更加正确的认识中医治疗。

其一,什么是心衰心衰的全称是叫做心力衰竭,从字面意义上我们就可以简单地理解,衰竭是功能减退的意思,心力衰竭就是心脏的功能出现了障碍,心脏工作状态异常,进而导致心脏以及其他器官功能不良。

我相信很多人在生活中听到心衰之后就都会感觉到特别危险,毕竟和心脏有联系,心脏作为人体中主要的功能器官,如果心脏出现了问题那么这个人就是不安全的。

而且通常情况下心衰是可以分为不同类型,例如急性、慢性、完全性等类型。

如果患者疾病是急性的,就会在短时间内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而且会伴有一定的汗液出现,当患者在安静的环境下长时间坐着,这种情况才会逐渐好转。

如果患者疾病是慢性的,就会出现胸部很难受,并且呼吸存在一定的异常,这种情况下患者是没有办法从事体力劳动的,如果非要从事体力劳动,那么自己的呼吸就会加重,影响自己的生命安全。

如果患者疾病是完全性的,这种情况下,患者就会出现包含上述两种疾病的症状,例如胸部憋闷,很难进行呼吸,而且还会出现腿部发生肿胀。

其二,中医治心衰通常情况下大部分人会选择西药进行心衰的治疗,因为西药具有一定的见效快,对于心衰导致的胸部憋闷以及呼吸不畅等症状均可以在短时间内有效改善。

但是长时间服用西药,也会使患者机体组织产生损伤。

中医治心衰案例

中医治心衰案例

1111心衰全称心力衰竭,是指心脏的收缩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不能将静脉回心血充分排出心脏,导致静脉系统血液淤积,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从而引起心脏循环障碍症候群。

中医将心衰归属于“心悸”“喘证”“水肿”等范畴,以下是一个中医治疗心衰的案例:患者男性,72 岁,因“反复心悸、喘促、水肿 5 年,加重 1 周”入院。

患者 5 年前开始出现心悸、喘促、水肿等症状,曾多次住院治疗,诊断为“心力衰竭”,经西医治疗后症状缓解,但易反复发作。

1 周前,患者上述症状加重,故来我院就诊。

刻下症见:心悸,喘促,不能平卧,咳嗽,咯白色泡沫痰,下肢水肿,纳差,腹胀,大便溏薄,舌淡胖,苔白滑,脉沉细无力。

西医诊断:心力衰竭。

中医诊断:心衰-阳虚水泛证。

治法:温阳利水。

处方:真武汤加减。

炮附子、白术、生姜、白芍、茯苓、猪苓、泽泻、桂枝、葶苈子、大枣。

二诊:患者心悸、喘促、水肿等症状减轻,可以平卧,仍有咳嗽,咯白色泡沫痰,纳差,腹胀,大便溏薄,舌淡胖,苔白滑,脉沉细无力。

上方去猪苓,加陈皮、半夏。

三诊:患者心悸、喘促、水肿等症状明显减轻,咳嗽、咯痰症状缓解,食欲增加,腹胀减轻,大便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

上方去葶苈子,继续服用 7 剂,以巩固疗效。

按语:心衰属于中医“心悸”“喘证”“水肿”等范畴,其基本病机为心肾阳虚,水饮内停。

真武汤加减方中炮附子温补肾阳,化气行水;白术健脾燥湿利水;生姜温散水气;白芍养阴利水;茯苓、猪苓、泽泻利水渗湿;桂枝温阳化气;葶苈子泻肺平喘利水;大枣调和脾胃。

诸药合用,共奏温阳利水之功。

以上是一个中医治疗心衰的案例,具体的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制定。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心力衰竭中医治疗法

心力衰竭中医治疗法

心力衰竭的中医治疗法心力衰竭听说是老年人患的疾病,真的是这样吗?其实大家的理解都是错的。

心力衰竭这个疾病现在患上的年轻人也是越来越多了。

而且心力衰竭对我们身体的伤害是特别大的。

那么我们从哪些地方能看出来我们是不是得了这个疾病呢?那我们就得了解心力衰竭的具体症状,才能更好的进行预防保健等。

我们的中医对心力衰竭症状进行了介绍如下:1.支饮:亦有心悸、气促等症状,但具有心包积液症状和体征,如奇脉,脉压小,心音遥远等,X线及B超可明确诊断。

2.心痹:心衰常为心痹等病的发展,当出现气喘不能平卧,下肢水肿,心界明显扩大等时,应有心衰的诊断。

3.哮病:无心脏病史,以发作性喉间哮鸣有声为特征。

哮病日久可形成肺心病而出现心衰。

4.肺胀:有久咳、哮病等病史,有桶状胸、肺部叩诊呈过清音等体征,X线胸透示透亮度增加。

5.肾水等:尿常规见蛋白、管型等。

中医对心力衰竭的治疗可分为以下几类:1,心阳气虚证:心悸,气短,胸闷,.神疲乏力,头晕,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补阳益气,保元汤加白术、茯苓、远志等。

2。

心肾阳虚证:心悸,面色晄白,肢冷,口唇青紫,或见腰膝酸软,舌质嫩,苔薄白,脉弱而数。

温补心肾。

参附汤合金匮肾气丸加减。

3.阳虚水泛证:心悸气喘,胸闷不适,小便短少,下肢水肿,舌淡胖,苔白滑,脉沉弦。

温阳利水。

真武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

4.心气阴两虚证:心悸,气短,下肢水肿,心烦失眠,舌质偏红或紫黯少津,脉细数或促。

益气滋阴。

炙甘草汤加减。

5.阴阳两虚证:胸闷心悸,难以平卧,下肢水肿,畏寒肢冷,心烦热,喜冷饮,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温阳滋阴。

济生肾气丸合生脉散加减。

上面的介绍是不是对您有了一些具体的帮助呢?相信应该会有一些收获吧。

不管是怎么样的症状,您都要记住,身体是我们最宝贵的,有不舒服的时候一定要及时的到医院进行检查。

以免到后期出现一些严重的后果。

所以您要是还有不明白,不懂的地方都可以和我们联系。

希望您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心衰(心力衰竭)中医诊疗方案

心衰(心力衰竭)中医诊疗方案

心衰(心力衰竭)中医诊疗方案一、中西医病名(一)中医病名:心衰是以心悸、气喘、肢体水肿为主症的一种病症。

(二)xx病名: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和(或)射血功能受损,心排出量不能满足机体组织代谢需要,以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为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体力活动受限和体液储留。

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1)心悸、气喘、水肿为本病的主要特征。

(2)早期表现气短心悸,或夜间突发惊悸喘咳,端坐后缓解。

随着病情的发展,心悸频发,动则喘甚,或持续端坐呼吸,不能平卧,咳嗽咯痰,或泡沫状血痰;水肿呈下垂性,以下肢为甚,甚则全身水肿。

终末期出现胁痛,或胁下积块,面色苍白或青灰,肢冷,唇舌紫黯,脉虚数或微弱。

常伴乏力、神疲、腹胀、纳呆、便溏。

(3)多有心悸、胸痹、真心痛、心痹、心瘅、肺胀、眩晕、消渴等病史,或继发于伤寒、温病,也可见于一些危重疾病的终末期。

以中老年人为多。

感受外邪、饮食不节、劳倦过度、五志过极等可能导致心衰发作或加重。

BNP(B型脑钠利肽)或TN-ProBNP(N-末端原脑钠利肽)、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X线胸片、冠状动脉造影、心脏ECT(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等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2.xx诊断标准:1)、症状(1)左心力衰竭的症状以肺淤血及心排血量降低表现为主:①程度不同的呼吸困难:a、劳力性呼吸困难。

b、端坐呼吸。

c、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

d、急性肺水肿。

②咳嗽、咳痰、咯血:咳嗽、咯痰是肺泡和支气管粘膜瘀血所致,开始常于夜间发生,坐位或立位减轻,咳白色浆液性泡沫状痰为其特点;长期慢性淤血,肺静脉压力升高,导致肺循环和支气管血液循环之间形成侧支,在支气管粘膜下形成扩张的血管,一旦破裂可引起大咯血。

③乏力、疲倦、头晕、心慌:这些都是心排血量不足,器官、组织、灌注不良及代偿性心率加快所致的症状。

④少尿及肾功能损害症状:严重右心室血液重分配时,首先是肾血流量减少,患者出现少尿,长期慢性肾血流量减少可出现肾功能不全的各种症状。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中期急性左心衰竭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中期急性左心衰竭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中期急性左心衰竭摘要:目的:观察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早中期急性左心衰竭(肺水肿)的临床疗效。

方法:西医西药:(1)综合治疗,(2)基本治疗:速尿10mg,静脉推注;西地兰0.4mg加入50%葡萄糖20ml中缓慢静脉推注。

氨茶碱0.25g加入0.9%生理盐水100ml中静脉缓慢滴注。

中医中药:用参附注射液40-60ml加入5%葡萄糖150ml中静脉滴注减,。

上述中西药物必要时2小时后重复直至病情缓解。

结果:36例全部好转,有效率100%。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早中期急性左心衰竭(肺水肿)疗效显著。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急性左心衰竭;临床疗效左心衰竭主要表现为肺循环淤血和心排血量降低所致的临床综合征。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晚期、冠心病、各种恶性心律失常,急性弥漫性心肌损害、急性机械性梗阻、急性容量负荷过重、急性左室舒张受限等都可能引起[1]。

发病急、突然出现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烦躁不安、口唇发绀、大汗淋漓、心率加快、两肺广泛湿罗音及哮鸣音、心尖部奔马律,严重者后期肺毛细血管压继续升高可咯粉红色泡沫痰,还可发生心源性休克或心搏骤停[2]。

本病症包括在中医的哮证、喘证、心悸、水肿、胸痹、厥证等疾病中[3]。

由于上述症状中医辨证多属阳气暴脱,阴阳离绝,故对于这一类病症我们自2013年以来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本病症46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46例全部为门诊病人,男性27例,女性19例。

年龄60-70岁21例,70岁以上25例。

基础病分类:慢阻肺肺心病心衰32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心衰8例,快速型心律失常者6例。

本组不包括急性弥漫性心肌损害、急性机械性梗阻等病例。

1.2 诊断标准(1)病人有上述慢阻肺肺心病,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快速型心律失常等基础疾病。

(2)以发病急、突然出现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烦躁不安、伴或不伴哮鸣音。

(3)早期肺间质肺水肿期:呼吸困难进下步加重,咳嗽无泡沫痰,哮喘伴双肺底湿啰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心衰的中医辨证分型
1.水饮凌心
证候:心悸怔忡,咳嗽气喘,不能平卧,口唇发绀,尿少肢肿,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苔白滑,脉滑数或结代。

治法:活血化瘀,泻肺利水
方药:苓桂术甘汤《伤寒论》合葶苈大枣泻肺汤《金匮要略》加减
血瘀明显者,予复方丹参注射液、葛根注射液、红花注射液等静脉注射。

阳虚者,可选用参附注射液40-60ml静滴
2.痰热壅肺证
证候:心悸喘促,不能平卧,发热口渴,咳嗽痰多,尿黄量少,肢体浮肿,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化痰,降气定喘
方药:麻杏石甘汤《伤寒论》。

可加双黄连注射液10-20ml静滴(金银花、黄芩、连翘。

)已经被紧急叫停生产。

3.阴不敛阳
证候:心悸不宁,气短喘促,烦渴汗出,头晕目眩,少寐多梦,面色潮红,舌红少苔,脉细数或虚弦。

治法:滋阴敛阴,镇肝息风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可加罗布麻、羚羊角粉冲服。

或天麻注射液,神昏加用清开灵注射液或醒脑静等
4.阳气虚脱
证候:心悸气喘严重,烦躁不宁,大汗淋漓,四肢逆冷,不能平卧,尿少浮肿,面色苍白或灰暗,舌质紫暗,苔少,脉沉细欲绝。

治法:益气固脱,回阳救逆
方药:参附汤《正体类要》
偏于阳脱者加参附注射液40-60ml,偏于阴脱者加参麦注射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