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考古发掘(重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峡库区考古发掘(重庆)
2000年,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移民开发局投资3380万元用于重庆三峡库区、迁建区地下文物的保护,下达总发掘面积12.6万m2,总勘探面积189.4万m2的计划,涉及重庆市8个区县的75处文物点。2000年度投放资金、任务总量超过前3年计划总和。
为保证工作质量、如期完成年度计划,重庆市文物局三峡办公室在全国范围内组织42家考古队伍参加发掘,并聘请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作为监理方,负责考古发掘的质量监督。至年底,完成69处文物点的发掘,获取大量资料和珍贵文物。
一、巫山县
(一)双堰塘遗址
位于巫山县大昌镇大宁河左岸,发掘3025m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第四次发掘。发掘选点于遗址的北部。发现大量遗迹,清理一座火道、窑塘、作业坑保存基本完整的西周陶窑。出土遗物种类丰富,有陶、石、骨、角、铜等类,骨角器多为锥、针、簪,磨制精美;铜器以刀、削、鱼钩等小件为主;陶器中发现簋、大羊角杯等新的器类。
(二)琵琶洲遗址
位于大宁河右岸一级台地,是一处保存较好的汉代遗址,发掘1000m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第四次发掘。通过发掘了解:遗址东、南部一般堆积较浅,文化层较薄;遗址西、北部中心区域,文化层堆积相对较厚,且有不同时代的堆积;此次发掘,除发现大量的汉砖、汉瓦外,还发现水道、汲水管、蓄水池等房屋的附属设施,表明这里曾经存在一定规模的建筑。
(三)蓝家寨遗址
位于大宁河左岸的一级台地上,以东周遗存为主,发掘575m2,重庆市博物馆、湖南益阳文物考古队联合第二次发掘。发现灰坑、灰沟、陶窑、陶灶、房基、土坑墓等东周遗迹,出土遗物较为丰富,其中楚式青铜剑、矛等遗物的出土,为研究东周时期大昌盆地巴楚文化提供重要的实物资料。此外,在遗址附近勘探发现大量东周墓。
(四)巫山古城遗址
位于巫山县巫峡镇,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第二次发掘,发掘1000m2。清理的主要遗迹有原古城墙基及附近墓葬。通过对城墙的解剖,暴露出明显的夯层痕迹;本次发掘进一步确定巫山古城墙的结构与附近的遗存情况,墓葬主要为汉宋及明代的砖室墓和土坑墓,砖室墓中的花纹砖图案达20余种,为研究汉、宋墓提供宝贵资料;土坑墓多流行头龛放置随葬品的习俗,部分尸骨头部佩有铜髻。在遗址附近采集到有“城”字的方砖,为古城墙考古研究提供了实物资料。
(五)培石遗址
位于巫山县碚石镇碚石村,地处巫峡峡谷区内,长江左岸一至三级阶地之上,2000
年完成发掘1011m2,由南京博物院主持第二次发掘。在遗址B区发现新石器时期文化堆积,并有灰坑1座;出土物有石器、骨器、陶器,其中以扁三角形足鼎、石璜等为典型器;商周文化层出土有卷沿划刻小口罐、侈口花边唇长腹罐、向领罐、尖底罐、浅盘豆等。发掘结果说明历史上该地区不断有先民在此活动。
(六)江东嘴遗址
位于巫山县巫峡镇江东村,大宁河与长江交汇之三角地带的一级阶地上。2000年完成
勘探50000m2,发掘1500m2,由南京大学主持发掘。其文化遗物包括新石器时代、商周、秦汉、魏晋和明清时代;发掘中只采集到新石器时代的陶片和在汉代文化层中发现商周陶片,未发现新石器时代和商周文化层。主要遗迹有墓葬、灰坑、灶坑等,墓葬有魏晋时期的砖室墓,汉代的土坑竖穴墓;灰坑的时代多为明清时期,汉代灰坑较少;灶坑的时代多为魏晋以后。出土有绳纹釜、窄沿鼓肩罐、卷沿罐、辫索纹规鬲、蓝纹大口尊、器盖等商周时期遗物。从采集的新石器时代矮把豆、支座分析,该址可能保存有大溪文化晚期的堆积。
(七)柏树林遗址
位于巫山县曲尺乡朝阳村6组,长江左岸一级阶地上,主要堆积为商周至汉代。2000年完成勘探15000m2,发掘1500m2,由武汉大学主持发掘。文化堆积含汉六朝至明清层,少量商周遗物的出土说明该址可能保存有此期堆积。遗迹有灰坑、墓葬、房址等,发现的墓葬以战国至汉代的土坑墓为主。
(八)上阳村遗址
位于巫山县碚石镇上阳村,属碚石迁建区。2000年完成勘探20000m2,发掘2000m2。遗址文化堆积以唐宋元明为主,遗址东北部有部分东周文化层分布,重庆市博物馆、湖南益阳文物考古工作队联合发掘。发现历代房基7座,灰坑8个,灰沟4条,灶2座,陶窑1座,水井1处,其中东周小件铜器和铁农具以及保存较好的部分东周遗迹较为重要。
(九)水田湾墓地
位于巫山县巫峡镇东北,大宁河右岸一级阶地。本年度完成勘探75000m2,发掘2111m2。重庆市博物馆与武汉市博物馆联合发掘。发掘墓葬21座,其中战国墓葬1座,汉代墓葬15座,明清墓5座,墓葬多为中小型,有砖室和土坑墓;战国和西汉早期墓葬呈现浓郁的楚文化风格;王莽时期砖室墓砌砖墙仍用木料盖顶,是该地区砖室墓的雏形;东汉中晚期
墓葬反映当地传统文化因素与中原地区汉文化因素共存。出土的铜提梁壶、铜壶、铜鍪、铜碗等制作精制,保存较好,具有较高价值,还发现有肩部戳印“工”字的陶罐,这在战国楚墓中亦属少见。
(十)小三峡水泥厂墓地
位于巫山县巫峡镇秀峰村二社。2000年完成勘探65000m2,发掘1510m2。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发掘。发堀墓葬6座,其中东汉砖室墓5座,宋墓1座,可分为竖穴土坑墓、竖穴砖室墓和穴土洞砖室墓3种形制。出土铜盆、铁剑、镏金铜牌、玉彘和大量陶器。
(十一)秀峰一中墓地
位于巫山县巫峡镇,大宁河西岸的丘陵台地,为战国、两汉时期墓地。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发掘。本年度完成勘探75000m2,发掘2000m2。发掘墓葬17 座,出土遗物丰富,有青铜鼎、敦、剑、戈、矛、铙、削、勺以及陶鼎、敦、壶、盆、鬲、豆、罐等,其中一战国墓的随葬品兼有楚人与巴人风格,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十二)涂家坝遗址
位于巫山县大昌镇,大宁河左岸的一级阶地,主要包括东周、汉代、和明清时期的文化遗存,以东周文化遗存为主,由中山大学主持发掘。2000年完成勘探5000m2,发掘1000m2,发现遗迹有房址、灰坑、灰沟、灶;遗物较丰富,以陶器为主,有鬲、盂、豆、罐、鼎、釜等。出土遗物中巴、楚文化类型都有发现且较丰富,为了解大宁河及周围地区的文化变迁提供了材料。
(十三)大溪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