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古诗表达技巧.
公开课(课外古诗词)
(1)诗歌采用什么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诗歌运用什么表达技巧?表达了怎样的人生理想? 回答技巧: 描绘了怎么样的景,是怎样描绘的(运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技巧), (1分)抒发了怎样的情感(1分)。
诗歌常见的情感类型如下:
1、生活杂感
① 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② 昔盛今衰的感慨 ③ 借古讽今的情怀 ④ 青春易逝的伤感 ⑤仕途失意的苦闷 2、思乡怀人 ① 羁旅愁思 ② 思亲念友 ③ 边关思乡 ④ 闺中怀人 3、建功立业 ①建功立业的渴望 ② 保家卫国的决心 ③ 报国无门的悲伤 ④ 山河沦丧的痛苦 ⑤ 年华消逝,壮志未酬的悲叹 4、忧国伤时 ①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② 反映离乱的痛苦 ,③ 同情人民的疾苦, ④对国家民 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5、长亭送别 ① 依依不舍的留恋 ② 情深意长的勉励 ③ 坦陈心志的告白
古诗词常见的表达技巧有:
(1)表现手法: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动静结合、以 动衬静、以乐景写哀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衬托(正衬、反 衬),联想、想象、用典、借古抒怀、借古讽今、虚实相生等。 (2)修辞手法:对偶、比喻、拟人、夸张、通感、双关等
返回
试题演练:
十五夜望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这首诗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意境?
问: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诗歌一二句写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看到天色已 晚,自己仍漂泊在外,诗人触景生情,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 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 人相亲相近,诗人借景抒情,抒发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绝句二首(其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3)运用恰当的形容词概 括特征。
公开课 对比与衬托
(2010年湖北卷)鹊桥仙·七夕 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 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注】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 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注】争:怎。
此词多处采用了对比、衬托的艺术表现手 法,请举出两例并结合作品赏析。
①通过“群仙相妒”(具体表现为“月 姊满眉颦”和“风姨吹雨”)反衬“双 星良夜”的美好。
准确指出下列诗句的表现手法
1、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
鸣春涧中。
以动衬静 以声衬寂
2、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
日是归年?
乐景衬哀情
3、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
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
酒杯。
哀景衬哀情
寒山几堵①,风低削碎中原路②。秋空一 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③。人间 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注]①堵:座。 ②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 飞过。 ③轩举:意气飞扬。
(1)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 鹰的?请作简要分析。
谢谢,再见!
07年 湖北卷
法
09、借代:简练含蓄
10、互文:言简意赅
11、反问 设问:承启深化、强调
12、反复:强调突出
结构技巧
诗歌常见的技巧:
首尾照应 开门见山 层层深入 先总后分 先景后情 卒章显志
过渡 铺垫 伏笔 照应等
正衬 用次要内容从正 面衬托主要内容 哀景衬哀情
衬
……
托
分
类
以动衬静
反衬
咏史怀古诗(公开课)
08江苏高考题答案展示
• (1)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 丽的自然风物;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 朝兴废的感慨。 • (2)比喻。①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 作歹;②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
答案展示:
• 1、 一指秦始皇已死,二指秦王朝迅速灭亡, 三指生前声势显赫的秦始皇形象在后人心 目中彻底崩溃。 • 2、非常妥当,用汉文帝的谦和仁爱与秦始 皇的刚愎凶残;用路人对汉文帝的怀念同 秦始皇在人民心中的地位的崩塌作对比, 反衬出暴君的形象,含蓄地表达作者的批 判之情。
实战演练之二:
台城 韦 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 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 依旧烟笼十里堤。 台城 刘禹锡 台城六代竞豪华, 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千门成野草, 只缘一曲后庭花。
• “怀古”是指登临游览,触景生情,由于历史遗
迹的诱发,而抒发感慨——长于情景交融
•
“咏史”是翻阅古书,捡点旧说,针对特定的人
和事,而陈述自己的独到见地。——长于议论精 辟。
二、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 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 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
三、复习已学的咏史怀古诗,了解特点
• • •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二)分析咏史怀古诗思想感情及表现手法
• 例1、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 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 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 思想感情: 羡慕英雄业绩,感慨年华易逝,壮志难酬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表现手法 触景生情、联想、虚实相生、对比、用典
2024年古诗《小池》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古诗《小池》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教材《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古诗二首》中的《小池》。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诗句内容,感受小池中泉眼、树阴、小荷、蜻蜓等景物的特点;学习古诗的韵律美,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古诗《小池》,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插图,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体会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诗句内容,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难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插图、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幅美丽的荷塘景色,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美景的兴趣。
2. 学习古诗: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小池》,理解诗句内容,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3. 研究诗句:结合插图,引导学生观察诗句中描述的泉眼、树阴、小荷、蜻蜓等景物,理解其特点。
4. 例题讲解:以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为例,讲解诗句中的修辞手法,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境。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诗句内容,画出自己心中的小池景色。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小池2. 板书诗句: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3. 板书重点词语:泉眼、树阴、小荷、蜻蜓。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根据自己的理解,用画笔画出你心中的小池景色,并配上一段描述性的文字。
2. 答案:无统一答案,要求画面美观,文字描述生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多种方式,使学生较好地理解了古诗《小池》的内容,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但在课堂组织方面,还需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提高课堂效果。
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9.《古诗三首》精品公开课说课稿
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9.《古诗三首》精品公开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古诗三首》是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了《望洞庭》、《峨眉山月歌》和《夜宿山寺》三首古诗。
这三首诗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佳作,既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又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它们描绘了我国美丽的自然风光,反映了古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
通过学习这三首诗,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古诗文的魅力,培养他们对古典文化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古诗文阅读基础,他们掌握了基本的阅读技巧和鉴赏方法。
但是,对于这首诗的深层含义和创作背景,他们可能还有一定的距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让他们体会古诗文的魅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这三首古诗,理解诗歌的大意,把握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鉴赏古诗文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化的热爱,培养他们对自然美和人生哲理的感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这三首古诗,理解诗歌的大意,把握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2.教学难点: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体会古诗文的魅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讲解、朗读、讨论、写作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和简单介绍,让学生对这三首诗的作者和背景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朗读:让学生正确地朗读这三首诗,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的把握。
3.讲解:对每首诗的主题、意境和情感进行详细的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4.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5.写作: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写一篇关于这三首诗的短文。
6.总结:对学生的讨论和写作进行点评,总结这三首诗的主题和情感。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公开课)
观祈雨(哀与乐的对比)
对比
李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
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
犹恐春阴咽管弦。
Hale Waihona Puke 久旱无雨,桑树枝都长不出叶子来,地面异常干燥,
尘土飞扬,土地好像要生烟燃烧;龙王庙前,人们敲锣
打鼓,祈求龙王普降甘霖。而富贵人家却处处观赏歌
舞,还怕春天的阴雨使管弦乐器受潮而发不出清脆悦
如此繁华的台城,现在已经是野草丛生,满目疮痍的 景象。一个“成”字,不但表现了台城今昔的不同, 也给人以一个发展变化的感受,从而留给人以想象、 思考的空间。享受中不知不觉变成现在模样,说给谁 听?当今的老大听,借古讽今!
下面结合一道模考题,运用刚才学到知识点,试验 一把,跟我走!
台城 刘禹锡 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对比双方并没有主次之分,而其主旨需要两方共同构 建突出。
而衬托双方则有明显的主次之分,其主题表现则主 要依靠被衬托事物来表现。
看下面例子,对比和衬托可以在一首诗词当中哦!
对比与衬托区别举例 《白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提问:为了塑造梅花的形象,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 写作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回答:主要运用了衬托和对比。——明确概念 衬托,以冰雪衬梅之坚毅耐寒;——具体分析 对比,用桃李对比以显示梅之高洁守志。 表达了作者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 想感情。——思想感情
虚与实的对比 诗歌中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 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的。——可以答:对比 例如姜夔《扬州慢》中的虚景是指“春风十里”,
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实景是“尽荠麦 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由这一虚一实 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公开课PPT课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 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 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 亭台宫殿。“膏锋锷”:兵士的血滋润了兵器的尖端。
巧妙含 具体形
象蓄;。东积雨风声知。我
欲山
行,吹
断檐间
——苏轼《新城道中》
借 以简代繁,以实代虚,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3 代 形象突出,特点鲜明。——李清照《如梦令》
4
夸 张
突出 烘托 力。
特 气
征 氛
,,强增化强感感情染;.白—发—三李千白丈《,秋缘浦愁歌似》个长。•3
对 结构对称,节奏鲜明,
【注】龙钟:湿漉漉的样子。
问题:“双袖龙钟泪不干”一句,诗人运用的是什 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1)诗人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2)说泪下如雨湿袖难干,这种夸张手法的运用强烈地 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3)诗人托入京使捎话时内心波澜起伏,深切思念亲人 的心情可见一斑。
.
•11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岳飞
③人比菊花还要瘦弱,词人用夸张的语气生动形象 的反映了作者因思念丈夫而孤独、愁闷的思想感情。
.
•5
答题步骤
①指出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
②结合具体诗句阐释怎样运用这种修辞 手法的。
③点出运用该修辞所表达的诗人的情感。 (表达效果)
.
•6
水仙子•舟中 孙周卿 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朔风吹老梅花
⑴这首词中 “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中用了哪 种修辞手法?并作简要分析。
古典诗歌表达技巧之“列锦”(公开课)
二、“列锦”手法,使诗词的叙事更简远
问:陆游的《书愤》中的“楼船夜雪瓜洲渡,铁 马秋风大散关” 叙述了什么事情?描述了怎样 的画面?
答:作者这是回顾当年的戎马生涯,只抓住其中 几个基本的要素:主体——楼船、铁马;时间— —夜雪、秋风;地点——瓜州渡、大散关。勾勒 出一幅辽阔宏伟的图画:在大雪飘飞的夜里,乘 船抢渡瓜洲;在秋风瑟瑟的大散关,骑马挥刀与 敌军厮杀。(或:雪夜渡江、战船森列;金戈铁 马、秋日杀敌的激烈战斗场面。)
•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上句是视觉画面——秋夜星空一只孤飞的雁,下句是听觉意象— —千家万户的砧杵之声。上下句的串联叠合,不但鲜明准确地描 绘了秋夜景色的典型特征,而且构造了一个幽远凄清的意境。
• 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的佳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 全句由十个纯名词构成六个意象,叠映出商山黎明之前的一幅完
初中诗欣赏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配图欣赏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高中词《雨霖铃》名句欣赏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
晓风残月
高中诗《书愤》名句欣赏
楼船
夜雪
瓜洲渡
铁马秋风
大散关
归纳总结:
• 这些诗词名句在遣词造句方面有什么特色?
一去二三里 (又名 《山村咏怀》) (宋)邵康节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古典诗歌表达技巧之 ——“列锦”专题鉴赏
信宜一中 刘文生
学习目标:
1 了解“列锦”这种较少见的修辞手法的含 义,特点;
2 理解“列锦”手法在已学古诗中的应用及 其表情达意的作用;
3 了解“列锦”手法在高考中的应用。
古诗鉴赏之表现手法(公开课)
课堂导入
诗词鉴赏 艺术手法 (表达技巧)
表达方式(艺结术构构章思法)表现手法修辞手法
一.什么是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也称为表现方法。凡是能使文章整体或部分产生鲜明 强烈的表达效果,感染读者的手段或方法,都可视为表现手法。 主要着眼于使文章的整体或部分产生效果。
二、重点掌握 六种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它的含义有广狭之分。广义上 的等同于表达技巧,而高考通常在狭义方面使用它,主要包括:借景 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托物言情),虚实结合(虚实相生), 衬托、对比,联想、想象,化用典故(用典),借古讽今,烘托,渲 染,比兴等。
【参考答案】韦庄在诗中用虚实相生的方法来表 现自己的感情。诗的首联先写“实”,写自己 “等闲挥袂”“别家”“客天涯”的豪迈和潇洒; 诗的第二联写“虚”,虚写自己的“灯前一觉” 所做的梦。这“梦”是“江南梦”,即思家梦。 诗人将离家的苦闷转入到梦境,以此寄寓自己现 实中的困惑、矛盾和失意之情。末句再用“山月 斜”映衬自己的“惆怅”和孤独,“斜月”意象 的加入,使诗人的感伤表露无遗。【解析】解答 此题,要学会运用一些赏析诗词的术语来概括, 比如,对抒情诗,有情景交融、借景抒情、触景 生情、融情于景等;对说理诗,有托物言志、寓 理于物等。其他还有动静结合、有声有色等。
(2014年云南高考)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
成8—9题(11分)
含山店梦觉作
宿渔家
【唐】韦庄①
【唐】郭震②
曾为流离惯别家, 几代生涯傍海涯,
等闲挥袂客天涯。 两三间屋盖芦花。
灯前一觉江南梦, 惆怅起来山月斜。
灯前笑说归来夜, 明月随船送到家。
8.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 析。(5分) 9.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自表 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6分)
《咏怀古迹》(其三)公开课教案
咏怀古迹(其三)【教学目标】1. 品读诗句,感悟诗歌内容与手法。
2. 了解昭君和杜甫的相似命运,体会诗人深层的情感。
3.通过合作探究练习,理解并掌握鉴赏“咏史怀古诗”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难点】1.了解昭君和杜甫的相似命运,体会诗人深层的情感。
2.通过合作探究练习,理解并掌握鉴赏“咏史怀古诗”的一般方法。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汉元帝年间,巴山楚水一个有着“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的女子,背负着民族的希望,义无反顾地走进了朔风劲草的茫茫大漠,最终化为青冢里的一缕魂魄,默默地守望着她的故园。
她就是王昭君!唐朝大历年间,怀才不遇、漂泊西南、历尽沧桑的杜甫,来到了昭君的家乡——湖北秭归,在绵延起伏、势若奔驰的山林间,遥想八百年前的美人,诗人会生发怎样的感怀呢?今天,让我们走进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去寻找答案吧!展示学习目标二、整体感知《咏怀古迹》是一组七律诗,共五首,每首各抒一人一事,分别为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
本首写的是王昭君,那么,诗人写了什么?为什么要写这些?又是如何写的呢?首先我们来诵读这首诗歌诵读指导:注意把握诗歌的节奏与情感,情感沉郁怨愤,所以语气要舒缓。
教师范读,学生齐读。
读后点拨读音和重点词意。
请学生用诗意的语言复述诗歌内容:千山万壑逶迤不断一直延伸到荆门,生长王昭君的山村还存在。
他离开了汉宫廷,远嫁到了北方的沙漠,如今只留下一座坟墓沉寂在黄昏中。
当初汉元帝在画图中曾经见过王昭君的容貌,如今只有王昭君的魂魄仍在月夜归来,千百年来流传的她做的胡音琵琶曲,分明是在诉说她满腔的怨恨。
这首诗歌首联点出王昭君出生地,颔联叙述其一生的不幸遭遇,颈联揭示造成其悲剧命运的原因,尾联表达出蕴含其内心的感情。
开篇不写昭君,却描绘了一幅雄奇壮丽图画:群山起伏,连绵不绝;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
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
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昭君奇伟形象,正所谓地灵人杰,钟灵毓秀,好山好水好姑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咏山泉
(唐)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本诗表现手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表现了诗人怎样 的情怀?
最突出的特点是托物言志(象征)。 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淡泊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怀。
咏山泉
(唐)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 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 来抒发情感的?请具体分析。 (4分) 法?请具体说明。 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请具体分析。 (4分)
☆答题三步骤
① 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② 结合诗句阐释如何运用了这种手法。 (分析) ③ 此手法有什么突出的效果和好处,表达 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作用、主旨)
此诗的行文结构颇具特色。请简要分析。(4分)
照应。首联紧扣“泉”字叙事,照应标题。 运用了欲扬先抑(先抑后扬)的手法。首联写山泉的平凡无名, 为抑;颔联凸显泉流山中的奇观,为扬。一抑一扬,形成对比, 突出山泉的奇特(不平凡)。 铺垫。颔联描写了山泉得天地之声色,颈联写出了山泉具有满 涧平池的才能,这些描写为下文称赞山泉作铺垫。 ④卒章显志。尾联关合全诗,由叙而议,点明诗旨:山泉的“恬 淡”无人关注,可它仍然年复一年,自洁自清,保持着一尘不染 的秉性。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淡泊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怀。
归纳总结
1 .诗歌鉴赏三环节:读懂诗歌 —— 审清题 意——答出规范 2.答题三步骤:准确指出诗句运用了什么 手法 —— 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是怎样运用这 一手法的 ——运用这一手法表达了什么感 情或起到了什么效果。
课后巩固训练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 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 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注:此诗写于安史之乱平息后不久 。
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 ①对偶,其中“芳树”对“春山”,“花”对“鸟”,“自落” 以乐景写哀(反衬),作者描绘了春花吐芳、鸟语宛 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但诗又不是 对“空啼”。②视觉与听觉相结合,“花自落”是视觉,“鸟空 这两句用了对偶的修辞,其中“芳树”对“春 转的佳境 ,充分显示了山路的荒寞 ,婉曲深刻写出 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 啼”是听觉,③以乐景写哀(反衬),作者描绘了春花吐芳、鸟 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使诗句 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 了诗人因社会动乱而感伤,哀愁的心情。 语宛转的佳境 ,充分显示了山路的荒寞 ,婉曲深刻写出了诗人 音节和谐、具有韵律感,读起来朗朗上口。 情。 因社会动乱而感伤、哀愁的心情。
咏山泉
(唐)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本诗的颔联运用了什么手法描写山泉。请简要分析。
本诗的颔联运用了视听结合(动静结合)手 法来描写山泉。它流淌在平地之时,恰似一面新 亮的镜子将蔚蓝的天宇尽映水底,这是视觉(静 景);它飞泻于山下之际,又如潇潇春雨般泼洒 半空,这是听觉(动景)。形象生动地摹绘出山 泉的澄澈与灵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018/11/27
提问变体: (1)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 手法)。 (2)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3)这首诗写法上有何特点? 这首诗是怎样表现------的?
【规范答题】
答此类题的步骤是:(1)呈现表达技巧的名称; (2)解说表达技巧在诗词中的使用情况。(3)说明表 达技巧的作用、效果。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诗歌鉴赏专题
——表达技巧
学习目标
1.能厘清概念。
2.能指出古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
3.能分析古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的
表达效果。 4.能根据题目要求,用通顺的语言,
规范答题。
表 达 技 巧 ( 表 现 手 法 艺 术 手 法 )
表 达 方 式
抒情 记叙 描写 议论
借物抒情 托物言志 叙事抒情 用典抒情 间接抒情 怀古伤今 借古讽今 角度变化(远近俯仰) 感官结合(视听嗅触)
点面 正侧 动静 虚实
直接抒情 直抒胸臆 借景抒情
渲染 烘托 白描 细描
比喻 比拟 借代 夸张 对比 衬托 叠词 修辞手法 对偶 列锦 起兴 互文 设问 反问
开门见山 曲笔入题 过渡照应 结构方式 卒章显志 以景结情 伏笔铺垫 篇章结构 层层深入 以小见大 抑扬
提问方式:
这首诗(或哪一联)运用了怎样的 表现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