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骨伤科学》教学大纲(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骨伤科学》教学大纲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与人才培养方案一致)
课程类别: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课程性质:必修课/限制性选修课
学时/学分:4学分,总学时72,理论48,实验(见习)24,网络××
一、课程简介
《中医骨伤科学》是一门研究骨关节及周围筋肉损伤与疾病的课程。
讲
授本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在已学过中医学各门基础课程的基础上,了解
与掌握中医伤科的基本理论与伤科疾患诊断、治疗的基本方法。
《中医骨伤科学》分为总论、各论两部份。
总论包括第一章至第五章,主要
阐述中医伤科发展简史、损伤分类与病因病机、临床诊查、治疗方法及创伤急救
等内容:各论从第六章至第十章,着重介绍骨折、脱位、筋伤、内伤及骨病等骨
伤科常见疾患的诊治要领。
二、课程目标:
1.建立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系统的掌握常见病的辩证诊治规律急重病疑难病的诊断、救治的原则杨凌以及了解和本学科相关的边缘学科的新成果。
在教学中既强调中医理论的系统性,又要突出伤科的学术特点,贯彻“少而精”的原则;对重要学术内容必须讲深讲透,既强调临床实用性,又能反映当代本学科的新成就、新成果,造就新世纪高水平的应用型中医药人才。
2.建立能力目标。
在授课时逐步培养学生中医临床辨证思维能力、运用中医术语进行语言表达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运用网络资源获取新知识和相关信息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培养,让学生逐渐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3.建立态度目标。
对教学内容作适度调整,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和新安医学特色,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和中医专业的热爱。
要通过创新的多种教学手段以激发和提高学生的探索、求知的习
积极性,以适应新世纪对中医药人才的需要。
三、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
(一)总论
第一章中医伤科发展简史
【目的要求】
1.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使学生了解中医伤科的起源及其发展的漫长历程。
2.掌握历代中医伤科的主要成就。
【教学内容】
1.中医伤科的起源、发展。
2.历代中医伤科的主要成就。
3.清代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医学传入,中医伤科受到歧视的历史。
4.解放后,由于正确地贯彻党的中医政策,中医伤科得到新生与发展,并取得巨大的成就。
第二章损伤分类与病因病机
第一节损伤的分类
【目的要求】
1.了解损伤的概念及各种分类法的特点。
2.熟悉损伤各种分类法的相互联系。
3.掌握损伤常用的分类方法。
【教学内容】
1.按损伤部位分类(外伤、内伤)。
2.按损伤性质分类(急性损伤、慢性劳损)。
3.按受伤时间分类(新伤、陈伤)。
4.按受伤部位皮肤或粘膜是否破损分类(闭合性、开放性)。
5.按受伤程度分类(轻伤、重伤)。
6.按伤者的职业特点分类(生活损伤、工业损伤、农业损伤、交通损伤、运动损伤等)。
7.按致伤因素的理化性质分类(物理损伤、化学损伤、生物损伤等)。
第二节损伤的病因
【目的要求】
1.掌握损伤的内因、外因。
2.了解损伤内因与外因的相互关系。
【教学内容】
1.外因、内因的定义。
2.外因:包括外力伤害(直接暴力、间接暴力、肌肉过度强烈收缩和持续劳损)、外感六淫及邪毒感染等。
3.内因:包括年龄、体质、解剖结构、先天因素、病理因素及职业工种及七情内伤等。
第三节损伤的病机
【目的要求】
1.了解皮肉筋骨、气血津液、经络脏腑的生理活动。
2.熟悉皮肉筋骨、气血津液、经络脏腑的相互关系。
3.掌握骨伤科疾病发生后,皮肉筋骨、气血津液、经络脏腑的病理变化。
【教学内容】
1.简述人体皮肉筋骨、气血津液、经络脏腑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2.重点介绍损伤后皮肉筋骨、气血津液、经络脏腑的病理变化。
第三章临床诊查
第一节损伤的症状体征
【目的要求】
l.了解损伤的全身情况。
2.掌握损伤的局部症状体征。
【教学内容】
l.损伤后全身情况。
2.损伤的局部症状体征,包括一般症状体征(疼痛、肿胀、瘀斑、功能障碍等)及特殊体征(畸形、骨擦音、异常活动、关节盂空虚、弹性固定等)。
常见骨病的症状(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与体征(畸形、肌萎缩、筋肉挛缩、肿块、疮口、窦道等)。
第二节骨病
【目的要求】
l.了解骨病的全身症状体征。
2.了解骨病的局部症状体征。
【教学内容】
l.骨病的全身症状、体征
2.骨病的局部症状体征,包括一般症状体征(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及
特殊体征(畸形、肌萎缩、筋肉挛缩、肿块、疮口、窦道等)。
第三节四诊
【目的要求】
1.熟悉望、闻、问、切四诊方法。
2.掌握望、闻、问、切四诊在骨伤科运用要点。
【教学内容】
l.望诊:望全身、望局部。
2.闻诊:一般闻诊、局部闻诊。
3.问诊:一般情况、发病情况、全身情况、其他情况。
4.切诊:伤科常见脉象。
第四节骨关节检查法
【目的要求】
1.掌握肢体角度,长度及周径测量方法。
2.掌握肌力测定标准
3.熟悉人体各关节活动功能及其检查方法。
【教学内容】
1.检查方法和次序:遵循对比原则,并按照一定次序进行。
2.测量检查:包括脊柱与四肢的角度、长度及周径测量法,关节活动范围测量法及测量注意事项。
3.肌力检查:检查内容(肌容量、肌张力)、肌力测定标准(0~5级)。
4.临床检查法:包括摸法(触摸、挤压、叩击、旋转、屈伸、摇晃)与特殊检查法(颈部、腰背部、骨盆及四肢各部位)。
第五节影像学检查
【目的要求】
1.熟悉X线检查方法。
2.了解CT、MRI、放射性核素的应用原理。
【教学内容】
l. X线检查方法:一般x线检查法(x线透视、平片摄影);特殊x线检查法(体层摄影、立体摄影)。
2.CT、MRI、放射性核素的检查原理及应用范围。
第四章治疗方法
第一节药物
一、内治法
【目的要求】
l.了解骨伤科内治法的特点和分类。
2.熟悉损伤三期辨证和部位辨证方法。
3.掌握骨病内治法的适应症和常用方剂。
【教学内容】
l.骨伤内治法
(1)损伤三期辨证治法:①初期治法(攻下逐瘀法、行气消瘀法、清热凉血法、开窍活血法)的适应症、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
②中期治法(和营止痛法、接骨续筋法)的适应症、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
③后期治法(补气养血法、补益肝肾法、补养脾胃法、舒筋活络法)的适应症和临床应用。
(2)损伤部位辨证治法:①按部位辨证用药法:②主方加部位引经药:如《跌损妙方.用药歌》等。
2、骨病内治法
(1)清热解毒法的适应症和临床应用。
(2)温阳散寒法的适应症和临床应用。
(3)祛痰散结法的适应症和临床应用。
(4)扶正祛邪法和临床应用。
二、外治法
【目的要求】
1.了解骨伤科常用的药物外治法种类。
2.掌握药物外治法的临床应用和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
1.敷贴药(药膏、膏药、药散)的配制方法、种类及临床应用。
2.搽擦药(酒剂、油膏、油剂)的配制方法及临床应用。
3.熏洗湿敷药(热敷熏洗、湿敷洗涤)的配制方法及临床应用。
4.热熨药的种类、配制方法及临床应用。
第二节手法
【目的要求】
l.熟悉正骨手法的注意事项。
2.掌握正骨手法的操作要领。
【教学内容】
1.施行正骨手法注意事项。
2.正骨手法的操作要领:重点介绍拔伸、旋转、屈伸、提按、端挤、摇摆、
触碰、分骨、折顶、回旋、蹬顶、杠杆等手法。
第三节固定
一、外固定
【目的要求】
l.了解石膏绷带的用法及优缺点。
2.熟悉牵引疗法的分类和操作方法。
3.了解外固定器的种类和适应症。
4.掌握夹板固定的原理、适应症、禁忌症、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
l.夹板固定:作用机理、适应症、禁忌症、操作步骤和固定后的注意事项。
2.石膏固定:石膏绷带的用法、衬垫、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3.牵引疗法:皮肤牵引、布托牵引和骨牵引的适应症、禁忌症及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4.外固定器固定:类型、适应症及操作方法。
二、内固定
【目的要求】
l.了解内固定物的材料要求和缺点。
2.熟悉切开复位内固定的种类。
3.掌握切开复位内固定的适应症。
【教学内容】
1.切开复位与内固定的适应症:手法复位失败、关节内骨折不能达到满意的闭合复位、
合并血管或神经损伤等。
2.切开复位与内固定的缺点:延迟愈台或不愈合、手术创伤和失血、神经或血管损伤、
组织粘连等。
3.内固定物的材料要求:抗酸抗碱、不起电解作用、有较高的机械强度等。
4.内固定的种类:钢丝、螺丝钉、接骨板、髓内针等。
第四节练功
【目的要求】
1.了解练功疗法的分类、作用及注意事项。
2.熟悉全身各部位常用骨伤练功方法。
【教学内容】
l.练功疗法分类:按照锻炼的部位分类(局部锻炼、全身锻炼)及按有无辅助器械分类。
2.练功疗法作用:活血化瘀、消肿定痛;濡养患肢关节筋络;促进骨折迅速愈合;防
治筋肉萎缩;避免关节粘连和骨质疏松;扶正祛邪等。
3.练功注意事项:包括运动强度、动作要领、循序渐进、随访等。
4.全身各部位练功法:包括颈项部、腰背部、肩肘部、腕手部、髋膝部、足踝部常用骨伤练功法。
第五章创伤急救
第一节急救技术
【目的要求】
1.熟悉急救技术的原则及其意义。
2.掌握保持呼吸道通畅、止血、包扎、固定、搬运五项急救基本技术。
3.掌握创伤的创口情况及清创术具体步骤。
【教学内容】
l.急救救护的原则与创伤救护的步骤。
2.创伤救护的五项基本技术:保持呼吸道通畅、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与转送。
3.创伤处理:伤口、清创术、术后处理及内治。
第二节周围血管损伤
【目的要求】
1.熟悉周围血管损伤的病因病机与诊查要点。
2.掌握周围血管损伤的治疗原则。
【教学内容】
l.病因病机:血管断裂、血管痉挛、血管内膜损伤、血压受压、创伤性动脉瘤和动静脉瘘。
2.诊查要点:临床表现、检查。
3. 治疗:急救止血、休克和多发性损伤的处理、血管痉挛的处理、清创与
探查术、手术治疗及血管损伤的术后处理。
第三节周围神经损伤
【目的要求】
1.熟悉周围神经损伤的病因病机。
2.掌握周围神经损伤的诊查要点。
3.掌握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原则。
【教学内容】
l.病因病机:周围神经损伤原因、分类、病理过程。
2.诊查要点:外伤史、局部检查、症状体征及电生理检查。
3.治疗方法:非手术及手术疗法。
第四节创伤性休克
【目的要求】
1.熟悉创伤性休克的病因病机及诊查要点。
2.掌握创伤性休克的治疗方法。
【教学内容】
l.创伤性休克的定义。
2.病因病机:失血、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组织破坏、细菌毒素作用。
3.诊查要点:诊断要点(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辩证分型(气
脱、血脱、亡阴、亡阳)。
4.治疗方法:积极抢救生命、消除病因、处理创伤、补充与恢复血容量。
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度的紊乱,防治并发症、中医疗法(中
药、针灸)及其它治疗。
第五节筋膜间隔区综合征
【目的要求】
1.熟悉筋膜间隔区综合征的定义与病因病机。
2.了解筋膜间隔区综合征的诊查要点与治疗方法。
【教学内容】
l.筋膜间隔区综合征的定义。
2.病因病机:肢体外部受压,肢体内部组织肿胀,大血管受阻,导致肌肉坏死。
3.诊查要点:诊断要点(病史,症状体征、压力检查、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各部筋膜间隔综合征特征、辩证分型(瘀阻经络、肝肾亏虚)。
4.治疗方法:改善血循环、切开减压、防治感染及其他并发症、中医治疗
(中药、理筋、练功)。
第六节挤压综合征
【目的要求】
l.熟悉挤压综合征的定义与病因病机。
2.了解挤压综合征的诊查要点与治疗方法。
【教学内容】
1.挤压综合征的定义。
2.病因病机:躯干或肢体严重受压.筋膜间隔区内压力不断上升,肌肉发生缺血性坏死,肌红蛋白、钾离子、酸性代谢产物等大量进入血流,造成肾脏损害,终致肾功能衰竭。
3.诊查要点:诊断要点(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辩证分型(瘀阻下焦、水湿潴留、气阴两虚、气血不足)。
4.治疗方法:包括现场急救处理,伤肢早期切开减压,全身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及高血钾处理,中药治疗等)。
(二)各论
第六章骨折
笫一节骨折概论
【目的要求】
1.熟悉骨折的定义、病因及分类。
2.了解骨折的愈合过程及其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
3.掌握骨折的诊查要点及其并发症及后遗症。
4.掌握骨折的治疗原则。
5.了解骨折愈合标准及预防与调护方法。
【教学内容】
1.骨折的定义。
2.骨折的病因病机:外因(直接暴力、间接暴力、肌肉牵拉、疲劳骨折)、内因(年龄、健康、解剖位置与结构、骨骼病变)及骨折移位(成角、侧方、缩短、分离、旋转)。
3.分类:根据骨折处是否与外界相通、损伤程度、骨折线的形态、稳定程度、就诊时间及骨之是否正常分类。
4.诊查要点:受伤史、临床表现及X线检查。
5.骨折的并发症:外伤性休克、感染、内脏损伤、血管损伤、缺血性肌挛缩、脊髓损伤、周围神经损伤、脂肪栓塞、坠积性肺炎、褥疮、尿路感染及结石、损伤性骨化、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僵硬、缺血性骨坏死、迟发性畸形。
6.骨折的愈合过程。
7.骨折的治疗:抚慰、固定、练功、药物治疗及畸形愈合及迟缓愈合、不愈合的处理原则。
第二节上肢骨折
【目的要求】
1.掌握锁骨、肱骨外科颈、肱骨干、肱骨髁上、桡骨远端等骨折的病因病机、诊查要点、整复手法及夹板固定方法。
2.熟悉肱骨外髁、肱骨内上髁、桡尺骨干双骨折、桡尺骨干单骨折的诊查要点、整复
手法及夹板固定方法。
3.了解上肢其他骨折的诊治方法。
【教学内容】
复习上肢各骨的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讲授上肢各种常见骨折的发病机理、诊查要点、整复方法、固定方法、药物治疗及练功疗法等。
锁骨骨折
1.病因病机:多为间接暴力所致,骨折多发生在锁骨的中外l/3交界处。
儿童可为青枝骨折,成人多为横断。
内侧段向后上移位,外侧段向前下移位,同时可有重叠移位。
2.诊查要点:局部肿痛、功能障碍及典型姿态。
3.治疗:重点讲解整复方法和“8”字绷带、双圈等固定方法。
4.预防和调护:保持双肩后仰,及时调整绷带松紧度。
肱骨外科颈骨折
1.病因病机:多为传达暴力所致,可分为外展型、内收型及合并肩关节脱位等。
2.诊查要点:局部疼痛、肿胀、瘀斑、功能障碍、畸形及骨擦音等。
3.治疗:着重讲解两种不同类型骨折整复手法、同定方法及练功疗法等。
4.预防和调护:固定早期应注意保持适当体位。
肱骨干骨折
1.病因病机:直接或间接暴力均可造成,可发生在肱骨干的上部、中部或下部,应注意有无桡神经损伤。
着重讲解因肌肉牵拉而造成骨折移位的规律。
2.诊查要点:除肿胀及功能障碍外,常有明显的骨擦音、假关节活动、畸形等骨折特征。
3.治疗:重点讲解手法整复、夹板加压垫固定、练功活动等。
在治疗过程中应防止过
牵及桡神经的损伤。
4.预防和调护:注意防止断端分离。
肱骨髁上骨折
1.病因病机:常为间接暴力所致,多见于儿童。
骨折可分为伸直型和屈曲型。
重点讲解伸直型受伤机制。
2.诊查要点:局部急剧肿胀疼痛,甚至可出现水泡、明显畸型、骨擦音和功能障碍等。
应与肘关节后脱位相鉴别。
密切注意有无循环障碍及神经损伤。
3.治疗:重点讲解伸直型骨折整复方法、夹板固定及早期练功疗法。
4.预防和调护:注意固定体位,密切观察患肢血运情况,应防止肘内翻和缺血性肌挛缩的发生。
肱骨外髁骨折
1.病因病机:常为间接暴力所致,可造成骨折不同程度的移位。
2.诊查要点:肘外侧明显肿胀、疼痛、压痛、骨擦音、功能障碍等。
骨片旋转移位时可摸到活动骨片。
3.治疗:根据骨折不同移位,采用整复与嘲定方法,手法整复失败者,需手术切开复位。
4.预防和调护:注意观察血循环,调整夹板松紧度,避免发生压疮。
肱骨内上髁骨折
1.病因病机:多数为间接暴力所致,临床可分为四度骨折。
2.诊查要点:局部肿胀、疼痛、压痛,可摸及骨片。
3.治疗:讲解1~4度骨折的整复与固定方法。
4.预防和调护:参照肱骨外髁骨折。
尺骨鹰嘴骨折
1.病因病机:直接暴力或肌肉猛烈收缩而造成。
2.诊查要点:局部肿胀、疼痛、骨擦音、肘关节功能障碍,常可扪及明显的骨折裂缝。
3.治疗:根据不同类型,采用整复与固定治疗。
4.预防和调护:伸直位固定,逐渐屈曲肘关节,扎缚松紧适当。
桡骨头骨折
1.病因病机:多数为间接暴力所致。
有裂纹、粉碎及歪戴帽等类型。
2.诊查要点:局部肿胀、疼痛、关节功能障碍较为突出。
3.治疗:根据不同类型,采用整复、同定等治疗方法。
4.预防和调护:复位固定后注意患肢血运、感觉及运动情况。
尺骨上1/3骨折合并桡骨头脱位
1.病因病机:多数为间接暴力所致。
根据暴力方向及移位情况,可分为伸直、屈曲、内收等不同类型。
2.诊查要点:局部肿胀、疼痛、功能障碍及典型畸形。
3.治疗:根据不同类型,采用整复、固定、练功等治疗方法。
4.预防和调护:复位固定后注意患肢血运、夹板松紧度。
桡、尺骨干双骨折
1.病因病机:间接暴力或直接暴力所致。
介绍不同外力所致不同类型的骨折。
儿童常以青枝骨折多见。
2.诊查要点:局部肿胀、疼痛、骨擦音、异常活动等。
X线片应注意上、下桡尺关节位置是否正常。
3.治疗:重点讲解手法整复、夹扳、分骨垫及有柄托板固定,强调要正确使用压垫,在骨折尚未愈合前,禁止作前臂旋转活动,以防止骨折再移位。
4.预防和调护:复位固定后,前臂维持在中立位,在骨折尚未愈合前,禁止作前臂旋转活动,以防止骨折移位。
桡、尺骨干单骨折
1.病因病机:多由直接暴力所致。
讲解因受肌肉收缩等因素影响,可使断骨向不同方向移位的规律。
2.诊查要点:局部肿痛、功能障碍、骨擦音、畸形或假关节活动等。
3.治疗:手法整复、夹板固定、练功疗法等,应强调待骨折愈合后方可作前臂旋转活动。
4.预防和调护:应强调待骨折愈合后方可作前臂旋转活动。
桡骨下1/3骨折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
1.病因病机:多由间接暴力所致。
根据暴力方向及骨折移位情况可分为稳定、不稳定、特殊等不同类型。
2.诊查要点:局部肿痛、功能障碍及典型畸形。
3.治疗:根据不同类型,采用整复、固定、练功等治疗方法。
4.预防和调护:经常检查夹板和分骨垫的位置、松紧度,防止再移位。
桡骨下端骨折
1.病因病机:多由间接暴力所效,可分为伸直型和屈曲型。
重点讲述伸直型骨折。
2.诊查要点:局部肿确,功能醉碍。
伸直型骨折可出现“餐叉样”畸形。
3.治疗:着重介绍整复方法、夹板固定及练功疗法。
4.预防和调护:复位固定后注意患肢血运、夹板松紧度,保持正确体位。
腕舟骨骨折
1.病因病机:间接暴力所致,骨折可发生在舟骨近端、结节处和腰部。
以腰部骨折多见,愈台较难。
2.诊查要点:腕部活动受限,在“鼻烟窝”有明显的压痛,x线摄片可疑者,可于2~3周后重复摄片。
3.治疗:多数骨折无移位,一般不需整复,可用塑形夹板、纸壳或短臂石膏管形外固定。
掌骨骨折
1.病因病机:多数为直接暴力所致,也可因强力扭转等间接暴力所造成。
临床以第1掌基底部、第5掌骨颈部骨折为多见。
2.诊查要点:局部肿胀.疼痛、压痛、骨擦音、畸形等,
3.治疗:重点讲解手法整复、夹扳固定等。
指骨骨折
1.病因病机:多数为直接暴力所致,以近节指骨骨折为多见。
2.诊查要点:局部肿胀.疼痛、压痛、骨擦音、畸形等,
3.治疗:重点讲解手法整复、夹扳固定等。
第三节下肢骨折
【目的要求】
1.掌握股骨颈、股骨干、胫腓骨干、髌骨及踝部骨折的病因病机、诊查要点、整复手法、固定与牵引方法。
2.熟悉股骨转子间、跟骨骨折的诊查要点、治疗原则、整复方法与固定方法。
3.了解其他骨折的诊查与治疗方法。
【教学内容】
简要复习下肢各骨的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
讲授下肢各种常见骨折的病因病机、诊查要点、整复方法、夹板固定、牵引及练功疗法等。
股骨颈骨折
1.病因病机:多数为间接暴力所致。
可分类外展型与内收型。
内收型移位较多,血运破坏较大,骨折愈合率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率较高。
2.诊查要点:髋部疼痛,不能站立步行,患肢屈曲、外旋畸形及腹股沟压痛等。
3.治疗:重点讲解牵引、整复手法、内固定、练功疗法等。
4.预防和调护:固定期间应注意预防长期卧床并发症。
股骨转子间骨折
1.病因病机:多为间接暴力所致。
骨折可分为顺转子间型,反转子间型,转子下型
2.诊查要点:局部疼痛、压痛、肿胀、功能障碍,患肢内收、短缩、外旋畸形,讲解与股骨颈骨折的鉴别点。
3.治疗:重点讲解牵引、整复手法、内固定、练功疗法等。
4.预防和调护:预防老年人长期卧床并发症。
股骨干骨折
l.病因病机:多数为直接暴力所致,以儿童多见,骨折可发生在股骨上1/3、中1/3、下l/3,讲解因受附着肌肉的影响可出现不同的骨折移位的规律。
2.诊查要点:局部肿胀,疼痛剧烈,压痛明显,功能障碍.患肢有明显畸形、假关节活动等。
下1/3骨折时应注意有无动脉受压。
3.治疗:按上、中、下l/3骨折采取不同的整复方法,夹板固定加牵引及练功疗法等。
3岁以下儿童常采用双下肢垂直悬吊牵引法。
4.预防和调护:注意牵引重量,方向的调整,防止压疮。
股骨髁上骨折
1.病因病机:多为严重的间接暴力所致,可分为屈曲型、伸直型,以屈曲型多见。
2.诊查要点:局部肿痛剧烈,功能障碍。
应注意有无血管神经损伤;X线片可确定骨折类型和移位情况。
3.治疗:重点讲解抽吸关节内积血、整复方法、夹板固定加牵引等。
要注意加强关节练功疗法。
股骨髁间骨折
1.病因病机;多为严重的间接暴力所致。
常形成“T”或“Y”形骨折。
2.诊查要点:局部肿痛剧烈.功能障碍,关节腔常有大量积血。
注意有无合并腘血管损伤。
3.治疗:重点讲解抽吸关节内积血、整复方法夹板固定加牵引等。
骨折线波及关节面可影响日后关节功能,要注意加强关节练功疗法。
髌骨骨折
1.病因病机:多为间接暴力造成横断分离骨折。
少数为直接暴力所致粉碎性骨折。
2.诊查要点:局部肿胀疼痛,功能障碍,在上、下两断骨间可摸到间隙。
3.治疗:根据骨折不同类型。
采用整复,同定及练功疗法。
4.预防和调护:注意调整抱膝圈、抓髌器的松紧度。
胫骨髁骨折
l.病因病机:多数由间接暴力造成单髁或两髁同时骨折,骨折后影响关节面的平整,同时常合并膝部韧带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