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墨子《所染》原文及翻译

合集下载

《墨子》

《墨子》

《墨子》墨子亲士【原文】入国〔1〕而不存其士,则亡国矣。

见贤而不急,则缓〔2〕其君矣。

非贤无急,非士无与虑国。

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未曾有也。

昔者文公出走而正天下〔3〕;桓公〔4〕去国而霸诸侯;越王勾践遇吴王之丑而尚摄中国之贤君〔5〕。

三子之能达名成功于天下也,皆于其国抑〔6〕而大丑也。

太上〔7〕无败,其次败而有以成,此之谓用民。

【注解】〔1〕入国:治理国家。

〔2〕缓:怠慢,耽误。

〔3〕文公:晋文公,名重耳。

春秋时晋国的国君。

出走:逃亡。

〔4〕桓公:齐桓公,名小白。

春秋时齐国国君。

〔5〕遇:遭遇,遭受。

吴王:名夫差。

春秋时吴国国君。

摄:震慑。

〔6〕抑:容忍,忍耐。

〔7〕太上:最好的。

【译文】治理国家,如果不体恤爱护有才能的人,那么国家就会灭亡。

看到贤能的人不立即亲近,那么这是对国君的怠慢。

没有贤才就不能应付急难,没有士人就无法考虑国家大事。

怠慢贤才,忘记士人,而能够使国家长治久安的,从来不会有这样的事。

从前晋文公重耳逃亡国外,而后匡正天下;齐桓公离开国家,而后称霸于诸侯;越王勾践遭遇吴王夫差灭国的耻辱,而后成为震慑中原诸侯国的贤君。

三人之所以能够扬名天下,取得成功,都是由于对治理国家能够忍耐奇耻大辱。

最好的是不要失败,其次失败了而能够成功,这叫做善于用人。

【原文】吾闻之曰:"非无安居也,我无安心也;非无足〔1〕财也,我无足心也"。

是故君子自难而易彼,众人自易而难彼。

君子进不败〔2〕其志,内〔3〕究其情;虽杂庸民,终无怨心,彼有自信者也。

是故为其所难者,必得其所欲焉;未闻为其所欲,而免其所恶者也。

是故逼臣〔4〕伤君,谄下伤上。

君必有弗弗之臣〔5〕,上必有谘谘之下〔6〕,分议者延延〔7〕,而支苟〔8〕者詻詻,焉可以长生保国。

【注解】〔1〕足:充足,满足。

〔2〕败:衰败,丧失。

〔3〕内:退。

〔4〕逼臣:宠爱的臣子。

〔5〕弗弗之臣:直言进谏的臣子。

〔6〕谘谘(zīzī)之下:敢于争辩的臣子。

墨子名言

墨子名言

1.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2. 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伪诈)而立也。

君子以身戴(载)行者也。

3. 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4. 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

5.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6. 节俭则昌,淫佚则亡。

7. 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8. 力,形之所以奋也。

圆,一中同长也9. 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10. 兼爱。

11. 非攻。

12. 尚贤13. 尚同。

14. 节用。

15. 节葬。

16. 非乐。

17. 非命。

18. 天志。

19. 明鬼。

20. 兼相爱,交相利。

21. 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22. 今重不为不义攻国。

23. 备者,国之重也。

24. 无不让也,不可,说在殆。

25. 无言而不信,不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26. 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

27. 万事莫贵于义。

28. 以攻战亡者,可胜数。

29. 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

30. 钓者之恭,非为鱼赐也;饵鼠以虫,非爱之也。

31. 俭节则唱,淫佚则亡。

32. 人不分幼长贵贱,皆天只臣也33. “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

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国家熹音湛湎,则语之非乐、非命;国家淫僻无礼,则语之尊天、事鬼;国家务夺侵凌,即语之兼爱、非攻。

”34. 三表:“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35. “顺天意者”,“必得赏”;“反天意者”,“必得罚”。

36. 快马加鞭解:给快跑的马再抽几鞭,使它跑得更快。

用来形容:快上加快,疾弛飞奔,或用以比喻不断努力,继续前进。

述源:《墨子•耕柱》:"耕柱子曰:'将驱骥也。

'子墨子曰:'何故驱骥也?'耕柱子曰:骥足以责。

'子墨子曰:'我亦以子为足以则。

《墨子》原文及译文

《墨子》原文及译文

墨子》原文及译文墨子》墨子亲士【原文】入国〔1〕而不存其士,则亡国矣。

见贤而不急,则缓〔2〕其君矣。

非贤无急,非士无与虑国。

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未曾有也。

昔者文公出走而正天下〔3〕;桓公〔4〕去国而霸诸侯;越王勾践遇吴王之丑而尚摄中国之贤君〔5〕。

子之能达名成功于天也,皆于其国抑〔6〕而大丑也。

太上〔7〕无败,其次败而有以成,此之谓用民。

【注解】〔1〕入国:治理国家。

缓:怠慢,耽误。

〔3〕文公:晋文公,名重耳。

春秋时晋国的国君。

出走:逃亡。

〔4〕桓公:齐桓公,名小白。

春秋时齐国国君。

〔5〕遇:遭遇,遭受。

吴王:名夫差。

春秋时吴的。

【译文】治理国家,如果不体恤爱护有才能的人,那么国家就会灭亡。

看到贤能的人不立即亲近,那么这是对国君的怠慢。

没有贤才就不能应付急难,没有士人就无法考虑国家大事。

怠慢贤才,忘记士人,而能够使国家长治久安的,从来不会有这样的事。

从前晋文公重耳逃亡国外,而后匡正天下;齐桓公离开国家,而后称霸于诸侯;越王勾践遭遇吴王夫差灭国的耻辱,而后成为震慑中原诸侯国的贤君。

三人之所以能够扬名天下,取得成功,都是由于对治理国家能够忍耐奇耻大辱。

最好的是不要失败,其次失败了而能够成功,这叫做善于用人。

【原文】吾闻之曰:'非无安居也,我无安心也;非无足〔1〕财也,我无足心也'。

是故君子自难而易国国君。

摄:震慑。

〔6〕抑:容忍,忍耐。

7〕太上:最好彼,众人自易而难彼。

君子进不败〔2〕其志,内〔3〕究其情;虽杂庸民,终无怨心,彼有自信者也。

是故为其所难者,必得其所欲焉;未闻为其所欲,而免其所恶者也。

是故逼臣4〕伤君,谄下伤上。

君必有弗弗之臣〔 5 〕,上必有谘谘之下〔6〕,分议者延延〔7〕,而支苟〔8〕者詻詻,焉可以长生保国。

【注解】〔1〕足:充足,满足。

〔2〕败:衰败,丧失。

〔3〕内:退。

〔4〕逼臣:宠爱的臣子。

〔5〕弗弗之臣:直言进谏的臣子。

〔6〕谘谘(Z izi)之下:敢于争辩的臣子。

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二单元6兼爱提升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二单元6兼爱提升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兼爱【课外拓展阅读】思维发展与提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所染《墨子》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

故染不可不慎也!”非独染丝然也,国亦有染。

舜染于许由、伯阳,禹染于皋陶..、伯益,汤染于伊尹、仲虺,武王染于太公、周公。

此四王者所染当,故王天下,立为天下,功名蔽天地。

举天下之仁义显人,必称此四王者。

夏桀.染于干辛、推哆,殷纣染于崇侯、恶来,厉王染于厉公长父、荣夷终,幽王染于傅公夷、蔡公毂。

此四王者所染不当,故国残身死,为天下僇。

举天下不义辱人,必称此四王者。

齐桓染于管仲、鲍叔,晋文染于舅犯、高偃,楚庄染于孙叔、沈尹,吴阖闾染于伍员、文义,越勾践染于范蠡、大夫种。

此五君者所染当,故霸诸侯,功名传于后世。

范吉射染于长柳朔、王胜,中行寅染于藉秦、高强,吴夫差染于王孙雒、太宰嚭,智伯摇染于智国、张武,中山尚染于魏义、偃长,宋康染于唐鞅、佃不礼。

此六君者所染不当,故国家残亡,身为刑戮,宗庙..破灭,绝无后类,君臣离散,民人流亡。

举天下之贪暴苛扰者,必称此六君也。

凡君之所以安者何也?以其行理也。

行理性于染当。

故善为君者劳于论人而逸于治官不能为君者伤形费神愁心劳意然国逾危身逾辱。

此六君者,非不重其国、爱其身也,以不知要故也。

不知要者,所染不当也。

非独国有染也,士亦有染。

其友皆好仁义,淳谨畏令,则家日益,身日安,名日荣,处官得其理矣,则段干木、禽子、傅说之徒是也。

其友皆好矜奋,创作比周,则家日损,身日危,名日辱,处官失其理矣,则子西、易牙、竖刀之徒是也。

《诗.》曰“必择所堪[注],必谨所堪”者,此之谓也。

【注】堪:同“湛”,浸染。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D )A.故善为君者/劳于论人而逸于治官/不能为君者/伤形费神/愁心劳意/然国逾危身逾辱B.故善为君者劳于论人而逸于治官/不能为君者伤形费神/愁心劳意/然国逾危/身逾辱C.故善为君者劳于论人而逸于治官/不能为君者/伤形费神/愁心劳意/然国逾危身逾辱D.故善为君者/劳于论人而逸于治官/不能为君者/伤形费神/愁心劳意/然国逾危/身逾辱【解析】“者”表提顿,其后一般应停顿,排除B、C两项。

墨子的“染丝说”及其启示(全文)

墨子的“染丝说”及其启示(全文)

墨子的“染丝说”及其启示(全文)作者简介:段姗姗(1990――)女,汉,重庆,重庆师范大学政治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专业:学科教学(思政)摘要:“人之初,性本灵,染于苍,入于黄。

”中国古代教育家论述教育作用时都离不开谈人性,墨子的贡献就在于提出“染丝说”,肯定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的引导和培养作用。

本文以此得出启示,从家庭、学校、社会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创建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教育环境。

关键词:墨子,染丝说,教育环境,青少年,家庭,学校,社会一、详解墨子“染丝说”“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

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

故染不可不慎也。

非独染丝然也,国亦有染,……非独国有染也,士亦有染。

”①(新译:墨子看到染丝的人感叹说:丝用青色染料染过就变绿,用黄色染料染过就变黄。

所用的染料不同,颜色就不一样。

浸入五种染料就会有五种颜色,所以染色的工艺必须慎重。

)此即为墨子的染丝说。

墨子认为,首先,人性不是先天决定的,生来的人性就像一块待染的素丝。

其次,把丝投入什么样的染缸,就能染上什么样的颜色。

就是说人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与教育里,就会塑造成什么样的人。

因此,人性如丝,必慎其所染,择其所染。

墨子以染丝的过程比喻环境教育对人品性形成的影响。

他的这一比喻实际提出了人性如素丝的观点,即“染丝说”,也有人概括为“人性素丝说”。

墨子的“染丝说”即可理解为环境影响论,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习性养成有很大的影响作用。

纵观国内外其他教育家相似的观点也有不少。

教育家孔子也强调后天环境影响对人性心理发展的作用,他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性,即先天秉性;习,即后天习惯。

就是说,人的先天禀赋是相差不多的,但习惯性格则是后天塑造的结果,所以也相差甚远。

英国哲学家洛克也提出过著名的“白板说”。

他认为人的心灵生来就像一张白板,没有一切特性,没有任何观念。

一切思想、观念都是后天获得的,都是从经验中获得的。

墨子名言及翻译

墨子名言及翻译

墨子名言及翻译言则称于汤文,行则譬于狗豨。

《墨子耕柱》战国墨子《墨子耕柱》。

言:言谈。

称:称扬。

汤文:汤,成汤,商朝的建立者;文,周文王姬昌,商末周族领袖。

行;行为。

譬:比如。

稀(xi西):猪。

这两句大意是:言谈必称扬商汤周文,行为则比如猪狗一般。

这两句以言美行恶的反差对比,十分典型地概括出那类言行不一的人的低下品格,可用以形容说的一套,做的又是一套的虚伪可耻的两面派人物。

不党父兄,不偏贵富,不嬖颜色。

《墨子尚贤中》战国墨子《墨子尚贤中》。

党:袒护。

偏:偏爱,偏私。

嬖(bi 避):宠爱。

颜色:指女色。

这几句大意是:不袒护自己的父兄,对有钱有势的人不讲私情,不宠爱女色。

这种待人处世的态度,体现了公正无私的品格,至今仍有教育意义,可以借用以表彰那些公正的掌权者。

义人在上,天下必治。

《墨子非命上》战国墨子《墨子非命上》有道义的人在上位,天下一定能太平安定。

说明在上位的国君应实行义政,所作所为要符合道义,这样国家才能安定。

义人:主持道义的人。

听其言,迹其行,察其所能而慎予官。

《墨子尚贤中》战国墨子《墨子尚贤中》。

迹:察看行迹。

这几句大意是:听听他们的言论,看看他们的实际行为,考察他们所具有的才能,谨慎地授给官职。

除官授职要慎重。

对准备授官的人要先听听他的言论如何,再看看他的实际行为如何,综合考察出他的才能有多大,然后授予适当的官职,切不时盲目行事。

这几句对当今领导者考察选拔干部有借鉴意义。

原浊着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耗。

《墨子修身》战国墨子《墨子修身》。

原:同源。

(h o浩):同浊的江河水流必定不清,行为不守信用的人名声必然败坏。

这两句以水源和水流的关系作比,说明行不信者一定有名必耗的恶果,规劝人们注意养成恪守信用的美德,今天仍可引用。

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

《墨子非乐上》战国墨子《墨子非乐上》。

利人:对别人有利。

乎:语助词,表示停顿。

这两句大意是:有利于别人的事就做下去,不利于别人的事就停止不做。

这两句不仅语言平易浅近,而且所说的道理也很朴实。

人在少年(古文原文及译文)

人在少年(古文原文及译文)

人在少年
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xiá),熏渍(zì)陶染,言笑举对,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何况操履艺能,较明易习者也?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

墨子悲于染丝,是之谓矣。

君子必慎交游焉。

孔子曰:“无(w ù)友不如己者。

”——《颜氏家训》节选之二
注释
①神情:思想情操。

②与:结交.
③款狎(xia)不庄重的亲近。

④熏渍(zi)陶染:熏陶感染。

⑤操履:操行。

⑥艺能:技能。

⑦鲍鱼之肆:出售咸鱼的店铺。

鲍鱼:咸鱼,其气味腥臭。

肆:店铺。

⑧是之谓:即“谓是”,宾语前置。

说的就是这个。

是:这个。

⑨但:只。

君子慎交译文
人在少年时期,思想情操尚未定型,受到与他亲近的朋友熏陶感染,言谈举止,即使并不是有意向对方学习,也会潜移默化,自然而然的相似起来,何况操行技能等明显容易学习的方面呢?因此,和品学兼优的人在一起,好像进入种满芝和兰等香草的屋子,时间长了自己就会变得芳香起来;和坏人在一起,就像进了卖咸鱼的店铺,时间长了自己也会发出腥臭。

墨子曾对被染上颜色的素丝发出感叹,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啊。

德才兼备的人对于结交朋友必定很谨慎啊!孔子说:“不结交和自己不同道的人做朋友。

”像颜回、闵损那样的人哪能常有!只要有胜过我的地方,就很可贵了。

《墨子.所染》阅读练习

《墨子.所染》阅读练习

《墨子.所染》阅读练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

故染不可不慎也!”非独染丝然也,国亦有染。

舜染于许由、伯阳,禹染于皋陶、伯益,汤染于伊尹、仲虺,武王染于太公、周公。

此四王者所染当,故王天下,立为天下,功名蔽天地。

举天下之仁义显人,必称此四王者。

夏桀染于干辛、推哆,殷纣染于崇侯、恶来,厉王染于厉公长父、荣夷终,幽王染于傅公夷、蔡公毂。

此四王者所染不当,故国残身死,为天下僇。

举天下不义辱人,必称此四王者。

齐桓染于管仲、鲍叔,晋文染于舅犯、高偃,楚庄染于孙叔、沈尹,吴阖闾染于伍员、文义,越勾践染于范蠡、大夫种。

此五君者所染当,故霸诸侯,功名传于后世。

范吉射染于长柳朔、王胜,中行寅染于藉秦、高强,吴夫差染于王孙雒、太宰嚭,智伯摇染于智国、张武,中山尚染于魏义、偃长,宋康染于唐鞅、佃不礼。

此六君者所染不当,故国家残亡,身为刑戮,宗庙破灭,绝无后类,君臣离散,民人流亡。

举天下之贪暴苛扰者,必称此六君也。

凡君之所以安者何也?以其行理也。

行理性于染当。

故善为君者劳于论人而逸于治官不能为君者伤形费神愁心劳意然国逾危身逾辱。

此六君者,非不重其国、爱其身也,以不知要故也。

不知要者,所染不当也。

非独国有染也,士亦有染。

其友皆好仁义,淳谨畏令,则家日益,身日安,名日荣,处官得其理矣,则段干木、禽子、傅说之徒是也。

其友皆好矜奋,创作比周,则家日损,身日危,名日辱,处官失其理矣,则子西、易牙、竖刀之徒是也。

《诗》曰“必择所堪”,必谨所堪”者,此之谓也。

【注释】①:堪通湛,浸染之意。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染于苍则苍苍:深青色B.宗庙破灭,绝无后类绝:全然C.其友皆好仁义,淳谨畏令淳谨:敦厚谨慎D.其友皆好矜奋,创作比周比周:结党营私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舜染于许由、伯阳不求闻达于诸侯。

染于苍则苍

染于苍则苍
• 1.环境能改变人的品格,你对自己的
生存环境满意吗?你认为现在环境存 在哪些问题? • 2.你交往中选择益友了吗?给你影响最 大的人是谁?是什么影响?
பைடு நூலகம்
调查资料
• 对北京市10所中学207名学生进 行的调查显示,86%的受访者相信 算命或者算过命,另有60%的学生 因为考试、升学等问题求过神、拜过 佛。对北京另外5所学校106名学 生的调查也显示,50%的学生带着 护身符,家长给他们佩带时要求24 小时不能离身。

子墨子见染丝者而叹曰:染 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 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 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 非独染丝然也,……士亦有染。
• 其友皆好仁义,淳谨畏令, 则家日益,身日安,名日荣, 处官得其理矣,则段干木、 禽子、傅说之徒是也。
• 其友皆好矜奋,创作比周, 则家日损,身日危,名日辱, 处官失其理矣,则子西、易 牙、竖刁之徒是也。
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 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 都很正直的严正的朋 友。——爱因斯坦
墨子图像
墨子简介
• 墨子:出生日期:前468 ,逝世日期:前 376;名翟(dí ),鲁人。墨子是我国战国时 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 家、社会活动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创 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传世。墨 子在政治上提出了 “兼爱”、“非攻”、 “尚贤”、“尚同”、“节用”、“节 葬”、“非乐”等主张。“兼以易别”是 他的社会政治思想的核心,“非攻”是其 具体行动纲领。
• 诗曰“必择所堪,必谨所 堪”者,此之谓也。
灵犀一点
• 孔子曰:“益者三友。”与正直的人 交朋友,与比较能原谅人、宽厚诚实 的人交朋友,与见闻广博的人交朋友, 便受益了。墨子认为,人也会被环境 浸染,“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这个观点和孔子的“益者三友”的观 点有哪些想通之处?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选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选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选(一)《墨子》寓言选奉水和掺火(《墨子·耕柱》)巫马子谓墨子曰:“子兼爱天下,未云利也;我不爱天下,未云贼也。

功皆未至,子何独自是而非我哉?”子墨子曰:“今有燎者于此,一人奉水,将灌之;一人掺火,将益之。

功皆未至,子何贵于二人?”巫马子曰:“我是彼奉水者之意,而非夫掺火者之意。

”子墨子曰:“吾亦是吾意,而非子之意也。

”注释:1.兼爱:互相爱护,爱天下的一切人。

这是墨家学派的基本观点之一。

2.未云:不见得。

3.贼:毁坏,引申为害处。

4.燎者:放火的人。

5.奉:捧。

6.掺:shǎn ◎持,握:~手。

~沙子。

7.贵:认为贵重。

8.是:肯定,赞许。

译文:巫马子对墨子说:“您博爱天下,谈不上什么好处;我不爱天下人,谈不上什么害处。

都没有产生什么效果,您怎么能认为只有您对而我不对呢?”墨子说:“现在有一处失火,一个人端来水,要浇灭它;一个人举着火,要使它烧得更大。

都还没有产生后果,您更赞同二人中的哪一个呢?”巫马子说:“我赞同那个端水者的意愿,而否定那个举火人的意愿。

” 墨子先生说:“我也是赞成我的理念,而不赞成您的理念。

”简评:灭火者总比纵火者强。

多言何益(《墨子》佚文)子禽问曰:“多言有益乎?”墨子曰:“虾蟆、蛙蝇,日夜恒鸣,口干舌擗,然而不听。

今观晨鸡,时夜而鸣,天下振动。

多言何益?唯其言之时也。

”注释:1.选自《墨子·墨子后语》。

2.子禽(qín):人名,墨子的学生。

3.益:好处。

4.蛙蝇:蛙。

黾、蛙的一种。

(可以理解为蛙和蝇)5.恒:常常6.观:看,看到。

7.时夜而鸣:时,切合时机、按时。

恒,常常。

鸣,啼叫。

在黎明按时啼叫。

8.多言何益:多说话有什么好处呢?9.以时而鸣:按时鸣叫。

10.擗(pǐ):同“敝”,困、疲劳。

11.时夜而鸣,天下振动:翻译天未亮时就引吭高歌而鸣,惊醒天下生灵,纷纷振作行动起来。

译文:子禽向老师请教道:“多说话有好处吗?”墨子答道:“虾蟆、青蛙,白天黑夜叫个不停,叫得口干舌疲,然而没有人去听它的。

墨子名言及白话翻译

墨子名言及白话翻译

墨子名言及白话翻译(一)亲士1、太上无败,其次败而有以成,此之谓用民。

【译文】最好是不失败,其次则是败了却还有办法成功,这才叫善于用人。

2、是故君子自难而易彼,众人自易而难彼。

【译文】所以君子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而平庸的人却宽以待己、严于律人。

3、是故为其所难者,必得其所欲焉。

未闻为其所欲,而免其所恶者也。

【译文】所以,即使做很困难的事情,也一定能够达到目的,没听说过想达到自己的愿望,而能回避困难的。

4、桀纣不以其无天下之士邪,杀其身而丧天下。

故曰∶“归国宝,不若献贤而进士。

”【译文】夏桀好商纣就是没有任用天下之贤士而遭到杀身之祸吗?所以说∶“赠送国宝,不如举荐贤能的人才。

”5、故彼人者,寡不死其所长,故曰∶太盛难守也。

【译文】这些人很少不是死于自己的所长,所以说∶事业达到顶峰就难以持久。

6、是故江河不恶小谷之满己也,故能大。

圣人者,事无辞也,物无违也,故能为天下器。

【译文】所以江河不嫌弃小溪的水来灌注,就能汇成巨流。

被称为圣人的人,不推辞难事,不违背物理,所以能成为天下的大人物。

7、夫恶有同方不取而取同己者乎?【译文】怎么会有不用同道的人而只用与自己意见相同的人的道理呢?8、是故天地不昭昭,大水不潦潦,大火不燎燎,王德不尧尧者,乃千人之长也。

【译文】所以,天地不夸耀自己的明亮,大水不夸耀自己的清澈,大火不夸耀自己的炎烈,有德之君不夸耀自己德行的高远,这样才能做众人的领袖。

(二)修身9、君子战虽有陈,而勇为本焉。

【译文】君子作战虽然布阵,但还是以勇敢为本。

10、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

【译文】办丧事虽有一定的礼仪,但还是以哀痛为本。

11、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译文】做官虽然讲究才学,但还是以品行为本。

12、是故置本不安者,无务丰末。

【译文】所以,根基树立不牢的人,不要期望有茂盛的枝叶。

13、近者不亲,无务来远。

【译文】身边的人都不能亲近,就不要希望招徕远方的人。

14、亲戚不附,无务外交。

【译文】亲戚都不归附,也就不要对外办交际。

《墨子》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墨子》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墨子》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墨子·小取》夫辩者② ,将以明是非之分③ ,审治乱之纪④ ,明同异之处,察名实之理,处利害⑤ ,决嫌疑⑥ :焉......•《墨子·经上、经说上》〔经1〕故② ,所得而后成也。

〔经说〕故③ 。

小故④ :有之不必然⑤ ,无之必不然⑥ 。

体也⑦ ,......•《墨子·城守》[备城门] 禽滑厘问于子墨子曰① :“由圣人之言,凤鸟之不出,诸侯叛殷周之国,甲兵方起于天下,大攻小,......•《墨子·公输》公输般为楚造云梯之械成① ,将以攻宋② 。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③ ,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④ ,见公输般......•《墨子·鲁问》1. 鲁君谓子墨子曰:“吾恐齐之攻我也,可救乎?”子墨子曰:“可。

昔者,三代之圣王禹汤文武,百里之诸侯也......•《墨子·公孟》1. 公孟子谓子墨子曰:“君子拱己以待① ,问焉则言,不问焉则止。

譬若钟然,扣则鸣,不扣则不鸣。

”子墨......•《墨子·贵义》1. 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

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

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墨子·耕柱》1. 子墨子怒耕柱子① ,耕柱子曰:“我毋愈于人乎② ?”子墨子曰:“我将上大行,驾骥与羊,子将谁驱?”......•《墨子·大取》1. 概念种类(逻辑学) 以形貌命者① ,必知是之某也,焉知某也。

诸以形貌命者,若山丘室庙者,皆是也。

不可......•《墨子·经下、经说下》〔经101〕止① ,类以行之② ,说在同③ 。

〔经说〕止。

彼以此其然也④ ,说是其然也⑤ 。

我以此其......•《墨子·非儒》[下] 儒者曰:“亲亲有杀① ,尊贤有等② 。

”言亲疏尊卑之异也。

其礼曰:“丧父母三年③ ,妻后子三年 ......•《墨子·非命》[上] 子墨子言曰:古者王公大人为政国家者,皆欲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

墨子简介文言文翻译,初中高中文言文,免费译文

墨子简介文言文翻译,初中高中文言文,免费译文

墨子简介文言文翻译,初中高中文言文,免费译文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墨子,名翟,汉族,是道家之人。

中国先秦墨家学派创始人。

中国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科学家、人权活动家。

他曾提出“兼爱”“非攻”等观点,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传世。

墨学在当时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

墨子生于西鲁,死后也葬于鲁山。

墨子是山东滕州人。

墨翟相传原为宋国人,出生在鲁阳。

后长期住在鲁国。

曾学习儒术,因不满“礼”之烦琐,另立新说,聚徒讲学,成为儒家的主要反对派。

据说楚王曾计划攻宋,墨子前往劝说楚王,并在与公输般的模拟攻防中取得胜利,楚王只得退兵。

墨子的思想与主张见墨家。

西汉太史公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的末尾提到:“盖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为节用。

或曰并孔子时,或曰在其后。

”所以后世一般认为他是宋人。

公元前5世纪初,墨子可能是出生在宋国一个以木工为谋生手段的手工业者家庭。

墨子简介当时的社会是一个“处工就官府”的社会,即工匠处于官府的严格控制之下,隶属和服务于官府,社会地位十分低下。

而当时的工匠是世袭的,因此墨子从小就承袭了木工制作技术,并由于他的聪明巧思,使他成为一名高明的木工匠师和杰出的机械制造家,为他后来的社会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他精通手工技艺,可与当时的巧匠鲁班相比。

他自称是”鄙人”,被人称为”布衣之士”和”贱人”。

汉朝的王充甚至说,孔子和墨子的祖先都是粗鄙之人。

墨子曾做宋国大夫,自诩说”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是一个同情”农与工肆之人”的士人。

墨子曾经从师于儒者,学习孔子之术,称道尧舜大禹,学习《诗》、《书》、《春秋》等儒家典籍。

但后来逐渐对儒家的烦琐礼乐感到厌烦,最终舍掉了儒学,形成自己的墨家学派。

墨子简介墨子”好学而博”,并且是个以天下为己任、立志救民于水火中的大好人。

孟子对他这种”士志于道”的精神还是十分赞扬的:”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庄子也由衷得称赞:”墨子真天下之好也,将求之不得也,虽枯槁不舍也,才士也夫!”。

六年级下册语文素材-【文言文】墨家:《墨子》(无答案)全国通用

六年级下册语文素材-【文言文】墨家:《墨子》(无答案)全国通用

【文言文】墨家:《墨子》韩非子《显学》世之显学,儒、墨也。

儒之所至,孔丘也。

墨之所至,墨翟也。

译文:孔子、墨子都称道尧舜……公开明确地说自己的学说是以先王之道为根据,断然坚决地肯定尧、舜的一切主张,应该说不是愚蠢就是欺骗。

墨子,何许人也?墨子,名翟,春秋末期战国初期人。

墨子所处时代,周天子尸位素餐,早己失去了号令天下的实权:诸侯趁机拥兵自立,各自称王,为了获得更多实际利益,诸侯国间相互争战不休,搞得天下政局混乱,战争连绵。

墨子创立了墨家学说,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

在当时的百家争鸣,有“非儒即墨”之称。

墨子出生于个木工世家,受家庭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墨子很快就熟悉了各种手工制作的工艺和技巧,成为一个出色的匠人。

据《韩非子》记载,墨子曾用木片制作了一只会飞的老鹰,受到弟子们的热烈称赞。

墨子虽然出身于手工业者阶层,但日常言谈不离耕织百工之事,说明他极熟悉整个下层社会生活。

墨子虽出生于工匠家庭,但自幼聪慧好学,一生苦读不怠,甚至到各诸侯国游说时,也抓紧时间攻读。

墨子自称遍读百国春秋,在平时谈话中常常引经据典,《墨子》一书就有多处引用《尚书》、《诗经》的文句。

《庄子·天下》说墨子“好学而博”。

墨家vs儒家后来墨子认为儒家的思想“华而不实”,在各地聚众讲学,以激烈的言辞抨击儒家和各诸侯国的暴政。

大批的手工业者和下层士人开始追随墨子,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墨家学派,成为儒家的主要反对派。

墨子主要思想兼爱——墨子思想核心墨子认为社会混乱,出现种种罪恶的根源,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不相爱,诸侯国之间的不义之战和上位者对下位者的残酷剥削就是不相爱的集中体现。

而这种不相爱,实又起于每个人的自爱,即自私自利。

只要把自私自利的心去掉,则一切罪恶就自然消灭。

“兼爱”就是不分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和等级身份的高低贵贱的普遍的无差别的爱。

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孟子摩顶放踵:全身从头顶到脚后跟都因劳累而磨伤。

文言文文段翻译

文言文文段翻译
文言文文段翻译
司马光好学
【原文】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
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
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
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词语解释】
本文选自《三朝名臣言行录》
司马温公:即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死后被封“温国
【注释】
1、尝:曾经
2、聊:随意
3、贼:毁坏
4、田:种田
5、鞭:用鞭子打
6、持:拿
7、贼:损害,糟蹋
越王勾践事吴
越王勾践与吴战而不胜,困于会稽,忿心张胆,气如涌泉, 选练甲卒,赴火若灭,然而请身为臣,妻为妾,亲执戈为吴 兵先马走,果禽之(吴王夫差)于干遂。故老子曰‘柔之胜刚 也,弱之胜强也’。天下莫不知,而莫之能行,越王亲之,故 霸中国。”
晏子回答说:
“您让宫内妇女穿扮男人服饰,却在宫外禁止它,
就如同在门口挂牛头却在里面卖马肉,您为什么不让宫内女
人不穿扮男人服饰,那么外面也就没有人敢了。”
灵公说:“好。”令宫内不要女穿扮男人服饰,过了一个月, 全国就没有女穿扮男人服饰了
《墨子•所染》原文及译文
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於苍则苍,染於黄则黄。所入
咏:吟咏。
倍诵:“倍”通“背”,背诵。
【译文】
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 人。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别的兄弟已经会背诵了,去玩耍 休息了;(司马光却)独自苦读,像董仲舒和孔子读书时那 样专心和刻苦,一直到能够熟练地背诵为止,(由于)读书
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 终身不忘。司马光曾经说:“读书不能不背诵,在骑马走路的 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 意思,收获就多了!”

墨子《所染》原文及翻译译文

墨子《所染》原文及翻译译文

墨子《所染》原文及翻译译文《墨子《所染》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墨子《所染》原文及翻译译文墨子《所染》原文及翻译墨子原文: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

故染不可不慎也!”非独染丝然也,国亦有染。

舜染于许由、伯阳,禹染于皋陶、伯益,汤染于伊尹、仲虺,武王染于太公、周公。

此四王者所染当,故王天下,立为天下,功名蔽天地。

举天下之仁义显人,必称此四王者。

夏桀染于干辛、推哆,殷纣染于崇侯、恶来,厉王染于厉公长父、荣夷终,幽王染于傅公夷、蔡公毂。

此四王者所染不当,故国残身死,为天下僇。

举天下不义辱人,必称此四王者。

齐桓染于管仲、鲍叔,晋文染于舅犯、高偃,楚庄染于孙叔、沈尹,吴阖闾染于伍员、文义,越勾践染于范蠡、大夫种。

此五君者所染当,故霸诸侯,功名传于后世。

范吉射染于长柳朔、王胜,中行寅染于藉秦、高强,吴夫差染于王孙雒、太宰嚭,智伯摇染于智国、张武,中山尚染于魏义、偃长,宋康染于唐鞅、佃不礼。

此六君者所染不当,故国家残亡,身为刑戮,宗庙破灭,绝无后类,君臣离散,民人流亡。

举天下之贪暴苛扰者,必称此六君也。

凡君之所以安者何也?以其行理也。

行理性于染当。

故善为君者劳于论人而逸于治官不能为君者伤形费神愁心劳意然国逾危身逾辱。

此六君者,非不重其国、爱其身也,以不知要故也。

不知要者,所染不当也。

非独国有染也,士亦有染。

其友皆好仁义,淳谨畏令,则家日益,身日安,名日荣,处官得其理矣,则段干木、禽子、傅说之徒是也。

其友皆好矜奋,创作比周,则家日损,身日危,名日辱,处官失其理矣,则子西、易牙、竖刀之徒是也。

《诗》曰“必择所堪”,必谨所堪”者,此之谓也。

【注释】①:堪通湛,浸染之意。

译文:墨子说,他曾见人染丝而感叹说:“(丝)染了青颜料就变成青色,染了黄颜料就变成黄色。

染料不同,丝的颜色也跟着变化。

经过五次之后,就变为五种颜色了。

最新吾生于乱世文言文翻译

最新吾生于乱世文言文翻译

一、原文:吾生于乱世,长于戎马,流离播越①,闻见已多。

所值名贤,未尝不心醉魂迷向慕之也。

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所与款狎②,熏渍③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默化,自然似之;何况操履艺能④,较⑤明易习者也?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⑥鱼之肆⑦,久而自臭也。

墨子悲于染丝,是之谓矣。

君子必慎交游焉。

孔子曰:“无友不如己者。

”颜、闵之徒⑧,何可世得!但优于我,便足贵之。

(选自《颜氏家训·慕贤》)【注释】①播越:离散。

②款狎:指相互问关系亲密。

③渍:染。

④操履:操守德行。

艺能:本领,技能。

⑤较:通“皎”,明显。

⑥鲍鱼:咸鱼,气味腥臭。

肆:店铺。

⑧之徒:那样的人。

二、翻译:我生在动乱的年代,在兵荒马乱中长大,一生流离漂泊,所见所闻很多。

遇到有名望的贤人,没有不心醉神迷地向往倾慕的。

人在年轻的时候,精神性情还没有定型,和所结交的情投意合的朋友朝夕相伴,就会受到熏陶濡染,一言一笑一举一动,即使没有存心去学,但在潜移默化中自然就和朋友相似了。

何况操守德行和本领技能是明显容易学到的东西呢?因此与善人相处,如同进入满是芷兰香草的居室,时间久了,自然也会变得满身芳香;与坏人相处,如同进入满是鲍鱼的店铺,时间久了,自然会染上臭味。

墨子看见人们染线就叹惜,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君子与人交往一定要慎重啊!孔子说:“不要与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

”像颜回、闵损那样的贤人,一辈子都难得遇上。

只要比我强,也就足以让我看重他了。

三、点评:朋友之交不宜浮杂。

简述施工组织设计是以施工项目为对象编制的、用以指导施工的技术、经济和管理的综合性文件。

若施工图设计是解决造什么样的建筑物产品,则施工组织设计就是解决如何建造的问题。

由于受建筑产品及其施工特点的影响,每一个工程项目开工前,都必须根据工程特点与施工条件来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任务是根据国家有关技术政策、建设项目要求、施工组织的原则,结合工程的具体条件,确定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对拟建工程在人力和物力、时间和空间、技术和组织等方面统筹安排,以保证按照既定目标,优质、低耗、高速、安全地完成施工任务。

墨子《尚贤》原文和翻译译文

墨子《尚贤》原文和翻译译文

墨子《尚贤》原文和翻译译文《墨子《尚贤》原文和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墨子《尚贤》原文和翻译译文墨子《尚贤》原文和翻译《尚贤》——《墨子》墨翟(战国初鲁国人)子墨子言曰:「今者王公大人为政於国家者,皆欲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

然而不得富而得贫,不得众而得寡,不得治而得乱,则是本失其所欲,得其所恶。

是其故何也?」子墨子言曰:「是在王公大人为政於国家者,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

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

故大人之务,将在於众贤而巳。

」曰:「然则众贤之术将奈何哉?」子墨子言曰:「譬若欲众其国之善射御之士者,必将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善射御之士将可得而众也。

况又有贤良之士,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者乎?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

亦必且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良士亦将可得而众也。

」是故古者圣王之为政也,言曰:「不义不富,不义不贵,不义不亲,不义不近。

」是以国之富贵人闻之,皆退而谋曰:「始我所恃者,富贵也;今上举义不辟贫贱,然则我不可不为义。

」亲者闻之,亦退而谋曰:「始我所恃者,亲也;今上举义不辟疏,然则我不可不为义。

」近者闻之,亦退而谋曰:「始我所恃者,近也;今上举义不辟远,然则我不可不为义。

」远者闻之,亦退而谋曰:「我始以远为无恃,今上举义不辟远,然则我不可不为义。

」逮至远鄙郊外之臣、门庭庶子、国中之众、四鄙之萌人闻之,皆竞为义。

是其故何也?曰:「上之所以使下者,一物也;下之所以事上者,一术也。

譬之富者,有高墙深宫,墙立既,谨上为凿一门。

有盗人入,阖其自入而求之,盗其无自出。

是其故何也?则上得要也。

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

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

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

曰:「爵位不高,则民弗敬;蓄禄不厚,则民不信;政令不断,则民不畏。

」举三者授之贤者,非为贤赐也,欲其事之成。

《千字文》—墨悲丝染—原文、译文及释义

《千字文》—墨悲丝染—原文、译文及释义

《千字文》—墨悲丝染—原文、译文及释义《千字文》—墨悲丝染—原文、译文及释义
墨悲丝染诗赞羔羊:墨子为白丝染色不褪而悲泣,「诗经」中因此有「羔羊」篇传扬。

墨悲丝染,诗赞羔羊。

这两句话属于用典,典故出自《墨子》与《诗经》。

“墨”指的是墨子,《墨子》一书中有个“墨悲丝染”的故事。

话说墨子有一次路过染坊,看到雪白的生丝在各色染缸里被染了颜色。

任凭你怎样漂洗,也无法再将染色丝恢复生丝的本色了。

墨子悲泣地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不可不慎也”。

这个故事暗喻了人的本性像生丝一样洁白,一旦受到污染被染了色,再想恢复本性的质朴纯洁,已经不可能了。

“诗”指的是《诗经》,《诗经?风?召南》里面有“羔羊”一篇,赞美了小羊羔毛皮的洁白。

意思与墨子说的差不多,也是感叹人的本性像羔羊的皮毛一样洁白柔软。

人应该永远保持这种纯善的、没有污染的本性才好。

这两句话联起来的意思就是:
墨子为白丝染色不褪而悲泣,
《诗经》因有《羔羊》一篇而被传颂四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墨子《所染》原文及翻译
墨子
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

故染不可不慎也!”
非独染丝然也,国亦有染。

舜染于许由、伯阳,禹染于皋陶、伯益,汤染于伊尹、仲虺,武王染于太公、周公。

此四王者所染当,故王天下,立为天下,功名蔽天地。

举天下之仁义显人,必称此四王者。

夏桀染于干辛、推哆,殷纣染于崇侯、恶来,厉王染于厉公长父、荣夷终,幽王染于傅公夷、蔡公毂。

此四王者所染不当,故国残身死,为天下僇。

举天下不义辱人,必称此四王者。

齐桓染于管仲、鲍叔,晋文染于舅犯、高偃,楚庄染于孙叔、沈尹,吴阖闾染于伍员、文义,越勾践染于范蠡、大
夫种。

此五君者所染当,故霸诸侯,功名传于后世。

范吉射染于长柳朔、王胜,中行寅染于藉秦、高强,吴夫差染于王孙雒、太宰嚭,智伯摇染于智国、张武,中山尚染于魏义、偃长,宋康染于唐鞅、佃不礼。

此六君者所染不当,故国家残亡,身为刑戮,宗庙破灭,绝无后类,君臣离散,民人流亡。

举天下之贪暴苛扰者,必称此六君也。

凡君之所以安者何也?以其行理也。

行理性于染当。

故善为君者劳于论人而逸于治官不能为君者伤形费神愁心劳意然国逾危身逾辱。

此六君者,非不重其国、爱其身也,以不知要故也。

不知要者,所染不当也。

非独国有染也,士亦有染。

其友皆好仁义,淳谨畏令,则家日益,身日安,名日荣,处官得其理矣,则段干木、禽子、傅说之徒是也。

其友皆好矜奋,创作比周,则家日损,身日危,名日辱,处官失其理矣,则子西、易牙、竖刀之徒是也。

《诗》曰“必择所堪”,必谨所堪”者,此之谓也。

【注释】①:堪通湛,浸染之意。

译文:
墨子说,他曾见人染丝而感叹说:“(丝)染了青颜料就变成青色,染了黄颜料就变成黄色。

染料不同,丝的颜色也跟着变化。

经过五次之后,就变为五种颜色了。

所以染这件事是不可不谨慎的。


不仅染丝如此,国家也有“染”。

舜被许由、伯阳所染,禹被皋陶、伯益所染,汤被伊尹、仲虺所染,武王被太公、周公所染。

这四位君王因为所染得当,所以能称王于天下,立为天子,功盖四方,名扬天下,凡是提起天下著名的仁义之人,必定要称这四王。

夏桀被干辛、推哆所染,殷纣被崇侯、恶来所染,周厉王被厉公长父、荣夷终所染,周幽王被傅公夷、蔡公谷所染。

这四位君王因为所染不当,结果身死国亡,遗羞于天下。

凡是提起天下不义可耻之人,必定要称这四王。

齐桓公被管仲、鲍叔牙所染,晋文公被舅犯、高偃所染,楚庄王被孙叔敖、沈尹茎所染,吴王阖闾被伍员、文义所染,越王句践被范蠡、文种所染。

这五位君主因为所染得当,所以能称霸诸侯,功名传于后世。

范吉射被长柳朔、王胜所染,中行寅被籍秦、高强所染,吴王夫差被王
孙雒、太宰嚭所染,知伯摇被知国、张武所染,中山尚被魏义、偃长所染,宋康王被唐鞅、佃不礼所染。

这六位君主因为所染不当,所以国破家亡,身受刑戮,宗庙毁灭,子孙灭绝,君臣离散,百姓逃亡。

凡是提起天下贪暴苛刻的人,必定称这六君。

大凡人君之所以能够安定,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他们行事合理。

而行事合理源于所染得当。

所以善于做国君的,用心致力于选拔人才。

不善于做国君的,劳神伤身,用尽心思,然而国家更危险,自己更受屈辱。

上述这六位国君,并
非不重视他们的国家、爱惜他们的身体,而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治国要领的缘故。

所谓不知道治国要领,即是所染不得当。

不仅国家有染,士也有“染”。

一个人所交的朋友都爱好仁义,都淳朴谨慎,慑于法纪,那么他的家道就日益兴盛,身体日益平安,名声日益光耀,居官治政也合于正道了,如段干木、禽子、傅说等人即属此类(朋友)。

一个人所交的朋友若都不安分守己,结党营私,那么他的家道就日益衰落,身体日益危险,名声日益降低,居官治政也不得其道,如子西、易牙、竖刀等人即属此类(朋友)。

《诗》上说:“选好染料。

”所谓选好染料,正是这个意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