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总线和工业以太网

合集下载

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工业无线

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工业无线

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工业无线【前言】目前工业通信领域的三大主流技术: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工业无线。

综合应用趋势:将现场总线、以太网、嵌入式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融合到控制网络中,在保证系统稳定性的同时,又增强了系统的开放性和互操作性,从而有助于企业加快新品开发、降低生产成本、完善信息服务。

【现场总线】现场总线的出现不仅简化了系统的结构,还使得整个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投运、检修维护都大大简化,给工业自动化带来一场深层次的革命。

但现场总线技术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事实上,从现场总线的概念提出开始,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国际标准协会(IEC/ISA)就着手开始制定现场总线的标准,至今统一的标准仍未完成。

很多公司也推出其各自的现场总线技术,但彼此的开放性和互操作性还难以统一。

【工业以太网】正当现场总线标准大战硝烟正浓之时,以太网悄悄进入了控制领域,从而产生了一个新的名词工业以太网,并且由于以太网传输速率较现场总线更快等优势,以太网技术一出生就风华正茂,近年来其势头更是盖过了现场总线。

然而,正如当年的现场总线的标准之争一样,工业以太网也出现了多种不同的以太网技术,如Ethernet/IP,Profinet,ModbusTCP,EtherCAT,Powerlink等,而且这些网络在不同层次上基于不同的技术和协议,包括了OPC,CP,IP等,而且,每种技术的背后都有不同的厂商阵营在支持,这就决定了多种以太网技术并存的局面。

【工业无线】再说说无线技术,从复杂的布线到如今仅需要一台无线信号发射器,从依赖PC机到现在可利用任何配有无线终端适配器的设备,连接网络呈现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域、任何设备上都畅通无阻的现状。

技术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无论是军用产品、工业产品,甚至民用产品,无线技术俨然成为社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相比有线网络,无线网络具有移动性,。

现场总线与工业以太网-ProfiBus通讯技术

现场总线与工业以太网-ProfiBus通讯技术

ProfiBus通讯技术的概述
1
类型
按传输速度分为ProfiBus DP、ProfiBus PA和ProfiBus FMS三种类型。
2
特点
传输距离长、接口方便、可靠性高、实时性好、适用性强。
3
应用领域
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过程自动化以及工控网络。
现场总线和工业以太网的区别
1 支持的节点类型不同
ProfiBus适用于工厂自动化现场的传感器、执行机构等自动控制设备,而工业以太网适用 于计算机网络中的各种数据传输节点。
身技术的改进和完善,与现有工业控制网络 相结合,不断满足不同行业的自动化需求。
方便的接口
标准的RS-485接口易于连接和维护。
适用性强
适用于多种设备和场合,能适应多变的现场环 境需求。
ProfiBus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
生产过程中的控制
ProfiBus应用广泛,如轨道交通信号控制系统,飞机 发动机控制系统,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控制以及机器 人控制平台等。
物流行业中的应用
Proபைடு நூலகம்iBus应用在物流行业中,如卷烟机设备、包装设 备、包卷设备和输送带设备。
ProfiBus的未来发展趋势
1
实现更高速率
为满足控制网络不断提升的数据传输速度和容量需求,ProfiBus正在不断研发设计更高速率的 新产品,比如ProfiNet IOC。
2
支持IEEE 802标准
正在开发能够支持IEEE 802标准的ProfiBus产品,以增强ProfiBus网络兼容性和互操作性。
现场总线与工业以太网ProfiBus通讯技术
现场总线与工业以太网是工业自动化领域中最常见的现场通讯技术。本次演 示将深入探讨其中最前沿的ProfiBus通讯技术。

工业通信中的工业以太网与现场总线比较

工业通信中的工业以太网与现场总线比较

工业通信中的工业以太网与现场总线比较工业通信是指在工业环境中实现设备之间信息传递和控制的过程。

随着工业自动化的发展,工业通信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中,工业以太网和现场总线是两种常见的通信技术。

本文将对工业以太网和现场总线进行比较,探讨其各自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一、工业以太网工业以太网是一种基于以太网技术的通信网络,它采用了以太网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协议,同时也引入了一些工业特定的协议。

与普通的以太网相比,工业以太网在实时性、可靠性和稳定性方面进行了优化。

它支持高速通信和大带宽传输,能够满足现代工业环境中对数据传输速度和质量的要求。

工业以太网适用于需要高速通信和大规模连接的场景,如工业自动化、机器人控制和分布式控制系统。

它可以同时传输多个数据流,并支持实时监控和控制。

由于其基于标准的以太网协议,工业以太网具有较好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易于集成和维护。

二、现场总线现场总线是另一种常用的工业通信技术,它是一种分布式控制系统中用于实现设备之间数据传输和通信的协议。

现场总线通常采用串行通信方式,将控制系统中的各种设备连接起来,通过总线传输数据和命令。

现场总线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它是一种实时性较好的通信技术,能够满足工业自动化对实时监控和控制的需求;其次,现场总线采用分布式的网络结构,可以减少布线的复杂性和成本;第三,现场总线支持多主控制,可以实现多台设备之间的并行操作;最后,现场总线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和可靠性,能够适应恶劣的工业环境。

现场总线适用于需要分布式控制和小范围通信的场景,如工业机械、设备监控和传感器网络。

由于现场总线采用串行通信方式,它的传输速率相对较低,适用于不需要大带宽和高速通信的应用。

三、工业以太网与现场总线的比较工业以太网和现场总线在工业通信中都有自己的优势和适用场景。

下面对它们进行比较:1. 传输速率:工业以太网的传输速率相对较高,可以达到百兆甚至千兆级别,而现场总线的传输速率一般在几十到几百kbps之间。

现场总线与工业以太网总线知识概述

现场总线与工业以太网总线知识概述

现场总线与工业以太网总线知识概述1. 简介现场总线和工业以太网总线是现代工业自动化中常用的通信协议,用于实现工业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和联网。

本文将对现场总线和工业以太网总线的基本概念、特点、应用、优缺点等进行概述。

2. 现场总线概述2.1 定义现场总线是一种用于工业现场设备之间数据交换和通信的网络协议,它通过将控制和信号传输集成到一根通信线上,实现设备的多对多通信。

2.2 特点•高可靠性:现场总线具有高抗干扰性和冗余技术,能够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

•简化布线:现场总线使用单根通信线连接多个设备,减少布线工作量。

•实时性强:现场总线能够实现实时数据交换和控制,满足工业自动化的要求。

•易于扩展:现场总线支持设备的插拔,方便系统的扩展和维护。

2.3 应用现场总线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用于实现工业控制系统中各个设备之间的通信和数据交换。

常见的现场总线协议有Profibus、DeviceNet、Modbus等。

3. 工业以太网总线概述3.1 定义工业以太网总线是基于以太网技术的通信协议,用于实现工业现场设备之间的高速数据交换和通信。

3.2 特点•高带宽:工业以太网总线支持高速数据传输,满足对数据通信速度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

•灵活可靠:工业以太网总线支持灵活的拓扑结构和冗余技术,能够满足复杂工业环境中的通信需求。

•开放性强:工业以太网总线基于标准以太网协议,具备良好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

•易于集成:工业以太网总线可以与现有的以太网设备和IT系统进行无缝集成。

3.3 应用工业以太网总线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大规模工业控制系统中。

常见的工业以太网总线协议有Ethernet/IP、Profinet、EtherCAT等。

4. 现场总线与工业以太网总线的比较4.1 网络结构现场总线采用集线器或总线控制器连接多个设备,形成总线型拓扑结构;而工业以太网总线通常采用交换机连接设备,形成星型或树型拓扑结构。

4.2 通信速度工业以太网总线的通信速度较快,可达到千兆位级别,适用于对通信速度要求较高的场景;而现场总线的通信速度较慢,一般在10M或100M的范围内。

现场总线与工业以太网及其应用技术

现场总线与工业以太网及其应用技术

“现场总线和工业以太网之间的转换是可能的,但是需要使用相应的转换设 备或者转换软件来实现。”
“在选择合适的通信协议时,需要考虑控制系统的具体需求和实际情况,包 括设备的成本、通信距离、数据传输速率、可靠性等方面的需求。”
这些摘录不仅可以帮助读者理解现场总线和工业以太网的基本概念和技术, 还可以帮助读者了解这些技术在现代工业控制网络中的应用和优势。这本书还提 供了大量的应用案例,这些案例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到的知识。
“Modbus是一种非常流行的现场总线协议,它可以支持多种不同类型的数据 传输,包括ASCII、二进制和RTU格式。”
“Profinet是一种基于以太网的工业自动化通信协议,它可以在TCP/IP网络 上实现实时的数据传输。”
“对于一个典型的工业控制系统来说,控制器、传感器和执行器之间的距离 可能会非常远,这需要使用合适的通信协议来实现远距离通信。”
《现场总线与工业以太网及其应用技术》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它既提 供了关于现场总线和工业以太网的基本知识,又展示了这些技术在现代工业中的 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这个领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有 了更全面的认识。这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库,也提升了我对现代工业自动化的理 解和分析能力。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现场总线和工业以太网的应用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我了解到,这两种网络技术在现代工业自动化和过程控制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 的作用。它们的出现,大大简化了复杂的网络结构,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 性。特别是在实现远程监控和维护方面,这两种技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我也对现场总线和工业以太网的技术发展趋势有了新的认识。随着新技术的 不断发展,这两种网络技术也在不断演进和完善。例如,对于工业以太网而言, 其正在向更高速度、更远距离、更灵活的方向发展;而对于现场总线而言,其正 在追求更开放、更智能、更安全的特点。这些发展趋势,为我提供了新的视角和 思考。

现场总线与工业以太网融合的技术路径

现场总线与工业以太网融合的技术路径

现场总线与工业以太网融合的技术路径现场总线与工业以太网融合的技术路径随着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制造的快速发展,现场总线与工业以太网的融合成为了实现工业4.0的关键技术之一。

现场总线技术以其简单、可靠、成本效益高的特点,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而工业以太网则以其高速、大容量、易于扩展的优势,在现代工业通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现场总线与工业以太网融合的技术路径,分析其发展趋势和实现策略。

一、现场总线与工业以太网概述现场总线是一种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数字通信网络,它连接了现场设备与控制系统,实现了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和控制命令的传输。

现场总线技术具有实时性、可靠性和抗干扰性强的特点,能够满足工业现场复杂环境的要求。

工业以太网则是基于传统以太网技术发展起来的,专门用于工业环境的网络通信技术。

它继承了以太网的高速、大容量、易于扩展等优点,同时针对工业环境的恶劣条件进行了优化,如增强了抗电磁干扰能力、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融合技术的必要性与挑战随着工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对现场通信网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现场总线虽然在实时性和可靠性方面表现优异,但其数据传输速率相对较低,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传输需求。

而工业以太网虽然传输速率高,但在实时性和可靠性方面尚需进一步提升。

因此,将两者的优势结合起来,实现现场总线与工业以太网的融合,成为了满足现代工业自动化需求的有效途径。

然而,融合技术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是技术兼容性问题,不同的现场总线和工业以太网标准之间存在差异,需要通过技术手段实现互联互通。

其次是性能优化问题,如何在保证实时性和可靠性的同时,提高数据传输速率和网络容量,是融合技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此外,还有成本控制问题,融合技术的研发和部署需要考虑成本效益,以确保其在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

三、融合技术的关键技术实现现场总线与工业以太网的融合,需要依赖一系列关键技术。

这些技术包括但不限于:1. 协议转换技术:通过协议转换器,将现场总线的数据包转换为工业以太网的数据包,或者反之,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数据交换。

现场总线与工业以太网CAN总线

现场总线与工业以太网CAN总线

现场总线的应用领域
1 工业自动化
现场总线广泛应用于工业 自动化领域,可以连接各 种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 设备。
2 智能建筑
现场总线可用于实现智能 建筑系统,如自动调光、 空调控制和安防监控。
3 交通运输
现场总线在交通运输领域 中用于车辆控制、交通信 号控制和智能交通管理。
工业以太网CAN总线的定义和特点
什么是工业以太网CAN总线
工业以太网CAN总线是一种用于工业控制系统的 高速通信协议,具有分布式控制和实时性的特 点。
特点
工业以太网CAN总线具有高可靠性、抗干扰性强、 支持多主控制的特点,适用于复杂的工业环境。
工业以太网CAN总线的应用领域
1 汽车制造
工业以太网CAN总线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领域,用于车辆控制和数据通信。
现场总线
优势:实时性好、可扩展性强 劣势:系统复杂、通信速率较低
工业以太网CAN总线
优势:通信速率高、可靠性强 劣势:系统复杂性较低
结论和总结
现场总线和工业以太网CAN总线都是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的通信协议,根据实 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协议对于构建可靠的控制系统至关重要。
现场总线与工业以太网 CAN总线
现场总线和工业以太网CAN总线是工业领域中常见的通信协议。本次演讲将深 入探讨它们的定义、特点、应用领域以及比较优劣。
现场总线的定义和特点
什么是现场总线
现场总线是一种用于工业自动化中的数字通信协议,允许多个设备共享同一通信线路。
特点
现场总线具有实时性好、可扩展性强、可靠性高的特点,能够支持复杂的工业控制系统。
2 工业自动化
工业以太网CAN总线可用于工业自动化系统的设备连接和实时通信。
3 能源监控

现场总线与工业以太网

现场总线与工业以太网

现场总线与工业以太网现代工业领域的通信技术在不断发展,为了满足工业自动化的需要,现场总线和工业以太网成为了两种主流的通信技术。

本文将从介绍两者的定义、特点、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论述,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现场总线和工业以太网的区别与联系。

一、现场总线的定义现场总线,顾名思义,是指在工业现场中用于连接各种现场设备和传感器的通信技术。

它采用串行通信方式,将各个设备连接到统一的总线上,使得各个设备可以进行数据的交互和通信。

现场总线常见的标准有Profibus、Modbus、CAN等。

二、现场总线的特点1. 高可靠性:现场总线采用多级冗余和容错技术,能够提供稳定可靠的通信环境,抵抗电磁干扰和噪声的干扰。

2. 实时性强:现场总线通信速率快,能够满足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工业自动化应用。

3. 灵活性高:现场总线支持多种拓扑结构,可根据现场设备的不同需求进行灵活搭配,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可调整性。

4. 成本相对较低:现场总线技术成熟,设备价格相对较低,适用于中小型工业系统。

三、现场总线的应用领域现场总线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传感器和执行器的连接以及数据采集等领域。

例如,在工厂生产线上,通过现场总线可以实现对各个设备的监控和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四、工业以太网的定义工业以太网是指将以太网技术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的通信网络。

它基于以太网标准,通过对物理层接口和网络协议的改进,使得以太网能够适应工业环境的要求,提供可靠的通信服务。

五、工业以太网的特点1. 高带宽:工业以太网支持高速数据传输,能够满足工业自动化中对大数据量的实时传输需求。

2. 网络结构灵活:工业以太网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支持各种网络拓扑结构,满足不同工业场景的需求。

3. 兼容性强:工业以太网基于以太网标准,与传统以太网兼容,可以与企业内部的办公以太网进行连接。

4. 安全性高:工业以太网提供各种安全机制和协议,保护工业控制系统的安全和隐私。

六、工业以太网的应用领域工业以太网被广泛应用于诸如工厂自动化、能源管理、交通运输、智能建筑等领域。

现场总线CANopen与工业以太网总线知识概述

现场总线CANopen与工业以太网总线知识概述

1 2 3 4 5 6
PROFILE POSITION MODE(标准位置模式) HOMING MODE(回原点模式) INTERPOLATED POSITION MODE(插补位置模式) PROFILE VELOCITY MODE(标准速度模式) PROFILE TORQUE MODE(标准转矩模式) VELOCITY MODE(速度模式)
SDO报文格式
*
现场总线CANopen与工业以太网总线EtherCAT
SDO报文格式
水现场总线CANopen与工业以太网总线EtherCAT *
SDO应用举例
*
现场总线CANopen与工业以太网总线EtherCAT
预定义报文或者特殊功能对象
同步(SYNC) 时间标记对象(TimeStamp) 紧急事件(Emergency) 节点/寿命保护(Node/Life guarding)
➢ PDO通讯参数:包含哪个COB-ID将被PDO使用,传输类型 ,禁止时间和定时器周期
➢ PDO映射参数:包含一个对象字典中对象的列表,这些对象 映射到PDO里,包括它们的数据长度(in bits)。生产者和 消费者必须知道这个映射,以解释PDO内容
PDO消息的内容是预定义,映射应用对象到PDO中是在 设备对象字典中描述的。
*
现场总线CANopen与工业以太网总线EtherCAT
CANopen概述
(6)可使用多种线缆和连接器; (7)数据通信可采用事件驱动、远程请求、 同步传输等多种方式; (8)采用心跳报文、节点保护、寿命保护等 多种设备监控方式,有利于节点之间的可靠通 信; (9)提供典型的预定义主/从连接组,最多可 支持127个节点; (10)提供很大的灵活性,应用非常广泛。

超详细的工业以太网与现场总线分析

超详细的工业以太网与现场总线分析

超详细的工业以太网与现场总线分析导读随着“工业4.0”战略的展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IT技术的发展已经渗入到工控领域,其中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工业现场总线技术和工业以太网技术。

其中工业现场总线技术,特别是以太网技术的广泛使用,为自动化技术带来了深刻变革。

随着“工业4.0”战略的展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IT技术的发展已经渗入到工控领域,其中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工业现场总线技术和工业以太网技术。

其中工业现场总线技术,特别是以太网技术的广泛使用,为自动化技术带来了深刻变革。

现场总线现场总线是应用在生产现场,用于连接智能现场设备和自动化测量控制系统的数字式、双向传输、多分支结构的通信网络。

它是一种工业数据总线,是自动化领域中底层数据通信网络。

控制组成01、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它的软件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控制系统的软件有组态软件、维护软件、仿真软件、设备软件和监控软件等。

首先选择开发组态软件、控制操作人机接口软件MMI。

通过组态软件,完成功能块之间的连接,选定功能块参数,进行网络组态。

在网络运行过程中系统实时采集数据、进行数据处理、计算。

优化控制及逻辑控制报警、监视、显示、报表等。

02、现场总线的测量系统其特点为多变量高性能的测量,使测量仪表具有计算能力等更多功能,由于采用数字信号,具有高分辨率、高准确性、抗干扰畸变能力强等特点,同时还具有仪表设备的状态信息,可以对处理过程进行调整。

03、设备管理系统可以提供设备自身及过程的诊断信息、管理信息、设备运行状态信息(包括智能仪表)、厂商提供的设备制造信息。

04、总线系统计算机服务模块以客户机/服务器模式是目前较为流行的网络计算机服务模式。

服务器表示数据源(提供者),应用客户机则表示数据使用者,它从数据源获取数据,并进一步进行处理。

客户机运行在PC机或工作站上。

服务器运行在小型机或大型机上,它使用双方的智能、资源、数据来完成任务。

05、数据库它能有组织的、动态的存储大量有关数据与应用程序,实现数据的充分共享、交叉访问,具有高度独立性。

广义现场总线标准与工业以太网

广义现场总线标准与工业以太网

由于CAN没有规定应用层和物理接口,一些组织给它制定了不同的应用层和物理接口标准构成了几种完整的现场总线协议,其中比较有名的有下文提到的DeviceNet、SDS以及CANopen等。
(2) 1999年9月IEC TC9(铁路电气设备技术委员会)发布的国际标准IEC 61375列车通信网(TCN)[5]。
WTB用于车辆之间的连接,每一车辆一个节点,WTB可有32个节点(最大62个),860m,媒体冗余,采用有护层的屏蔽双绞线、变压器隔离、曼彻斯特(Manchester)编码,速率1.5Mb/s。
由于总线长,接收信号动态范围大,解码器采用SDSP(统计数字信号处理器)。媒体访问采用主从方式,主站固定,但所有节点均有作为主站的能力,必要时(如主站失效、列车重组等)可改变主站节点。
ISO 11898 3的特点是具有总线管理功能和容错性能。在总线CAN H和CAN L之一断线、CAN H和CAN L之一对电源短路或对地短路、CAN H和CAN L相互短路及线路与终端电阻断开时均能给出指示。总线在正常状态时为差分传输,故障时转为单线传输,故障消除后又自动转为差分传输。
Type1,IEC 61158技术规范。这是由IEC/ISA负责制订的,曾试图使之成为统一的国际标准的一个技术规范,基金会现场总线FF的H1(低速现场总线)是它的一个子集。
Type2,ControlNet现场总线。美国AB公司、Rockwell开发,ControlNet International(CI)组织支持。
除了IEC 61158外,IEC及ISO还制定了一些特殊行业的现场总线国际标准。
(1) 1993年ISO/TC22/SC3(公路车辆技术委员会电气电子分委员会)发布的ISO 11898公路车辆—数字信息交换—用于高速通信的CAN以及低速标准ISO 11519。

现场总线与工业以太网基金会现场总线仪表

现场总线与工业以太网基金会现场总线仪表
为了对用户友好,引入了功能块的概念。这样,用户能容易地建立和综观一个具有复杂控制策略的系统。另一个优点是增加灵活性,控制策略不需要重新接线或改变任何硬件即可编制。
在发展整个302系列现场总线仪表时,已考虑了在小系统和大系统中实现现场总线的各种需要。302系列现场总线仪表具有共同的特点:既能在网络上作为主站使用,也可在本地(机)用磁性工具组态,这样在许多基本应用条件下不再需要组态器(手持终端)或控制盘。
01
04
02
03
与介质接触的部分采用316不锈钢、哈氏合金和钛等;数字指示器为任选件,它是一个四位半数字值和五位字母的LCD(液晶显示)显示器。
LD302是Smar公司完整的302系列现场总线仪表的一部分,将多个现场总线仪表互联起来,用户通过功能块的连接,即能建立适合于用户中所需的控制策略。
与常规仪表相比,基金会现场总线仪表的主要特点表现在功能块和通讯功能两个方面。
首先,现场总线仪表的功能由所带的功能模块决定,同类型被测变量的变送装置如果所带的功能模块不同,所具有的功能也不同。例如,北京华控技术有限公司的温度变送器HK2F102TT仅具有AI功能模块,而Smar公司的302温度变送器不仅有AI功能模块,还有PID功能模块。因此,它们可应用在不同的场合。此外,同类型的执行器,由于采用的智能阀门定位器所带功能模块不同,同样,会具有不同的功能。例如,ABB公司的TZID2C120220定位器只有AO功能,而SamsonAG公司的3787定位器除了带AO功能模块外,还带PID功能模块。 另外,不同版本的现场总线仪表功能也可能有所不同。不同版本的现场总线仪表所带的功能模块不同,所具有的通讯类型不同。通常,常规仪表使用不必考虑仪表的版本。现场总线仪表中,由于总线通讯中有发布方和约定接受方之分,不同版本仪表的发布方和接受方的数量不同。

现场总线与工业以太网基金会现场总线

现场总线与工业以太网基金会现场总线

一种经典旳工程实例
• FF总线在拜耳漕泾工厂旳应用

上海拜耳漕泾园区(Bayer Material
Science)下属工厂旳涂料厂、公用工程厂和
聚酯厂已于2023年建成投产,该项目选用了
FF基金会现场总线,在仪表选型和安装调试
方面有自己旳特色,尤其是聚酯厂,使用旳
FF现场总线仪表较多,系统设置明朗、可靠
FF-H1主要用于过程工业(连续控制)旳自动化。FFHSE则采用基于Ethernet (IEEE802.3) +TCP/IP旳六层构造, 其通信距离为750m和500m。物理传播介质可支持双绞线、 光缆和无线发射,协议符合IEC61158-2原则。FF-HSE主要 用于制造业(离散控制)自动化以及逻辑控制、批处理和高级 控制等场合。
3.基金会现场总线这一开放、可互操作旳技术已经成为全球 范围内领先旳数字化控制系统处理方案。近年来,越来越多旳 最终顾客采纳了基金会现场总线技术。该技术已广泛应用在石 油、天然气、石油化工、化工食品、制药、电力、水处理、钢 铁矿山、造纸、水泥等行业有着广泛应用,其中石化领域目前 是FF总线最主要旳应用领域。
(6)系统测试技术。
它涉及通信系统旳一致性与互可操作性测试技术、总线监 听分析技术、系统旳功能和性能测试技术。一致性与互可操作 性测试是为确保系统旳开放性而采用旳主要措施。一般要经授 权过旳第三方认证机构作专门测试,验证符合统一旳技术规范 后,将测试成果交基金会登记注册,授予FF标志。只有具有 了FF标志旳现场总线产品,才是真正旳FF产品,其通信旳一 致性与系统旳开放性才有相应保障。有时,对由具有FF标志 旳现场设备所构成旳实际系统,还需进一步进行互可操作性测 试和功能性能测试,以确保系统旳正常运转,并到达所要求旳 性能指标。总线监听分析用于测试判断总线上通信信号旳流通 状态,以便于通信系统旳调试、诊疗与评价。

现场总线与工业以太网_CAN__总_线

现场总线与工业以太网_CAN__总_线

ISO11783(农业和森林机械)都在美国标准J1939的基础上定 义了基于CAN应用的子协议。 3.CAN的发展过程 尽管当初研究CAN的起点是应用于客车系统,但CAN的第 一个市场应用却来自于其他领域。特别是在北欧,CAN早已得 到非常普遍的应用。在荷兰,电梯厂商Kone在电梯上使用了 CAN总线,Philips医疗系统也使用CAN构成X光机的内部网络, 成为CAN的用户。 1992年5月,CiA“CAN in Automation”用户集团正式成立。 CiA推荐仅使用遵循ISO11898的CAN收发器。现在,在当时的 CAN网络中使用非常普遍但并不兼容的RS-485收发器已基本消 失。 从1990年中期起,Infineon公司和Motorola公司等生产 CAN模块集成器件的15家半导体厂商已向欧洲的汽车厂商提供
同时,由于CAN总线的特点,其应用范围目前已不仅局限 于汽车行业,已经在自动控制、航空航天、航海、过程工业、 机械工业、纺织机械、农用机械、机器人、数控机床、医疗器 械及传感器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4.1
概述
4.1.1 4.1.2 4.1.3
CAN工作原理、特点 发展背景及应用情况 一个典型的工程实例
4.1.1 CAN的工作原理、特点
1. CAN 的工作原理 当CAN 总线上的一个节点(站)发送数据时,它以报文形 式广播给网络中所有节点。对每个节点来说,无论数据是否 是发给自己的,都对其进行接收。每组报文开头的11位字符 为标识符(CAN2.0A),定义了报文的优先级,这种报文格式称 为面向内容的编址方案。在同一系统中标识符是唯一的,不 可能有两个节点发送具有相同标识符的报文。当一个节点要 向其它节点发送数据时,该节点的CPU 将要发送的数据和自 己的标识符传送给本节点的CAN芯片,并处于准备状态;当它 收到总线分配时,转为发送报文状态。

现场总线与工业以太网工业数据通信和控制网络

现场总线与工业以太网工业数据通信和控制网络
2 网络拓扑结构
现场总线采用总线拓扑结构,而工业以太网可以使用多种拓扑结构,如星型、环形和树 形。
3 可靠性和实时性
现场总线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实时性,而工业以太网在可靠性和实时性方面存在挑战, 但有不断改进的解决方案。
现场总线与工业以太网的互联方式
1
网关转换
通过网关转换,可实现现场总线和工业以太网之间的互连,实现数据的交换和通 信。
总结
现场总线与工业以太网是工业数据通信和控制领域的重要网络技术。通过了解它们的介绍、应用领域、比较和 互联方式,可以更好地应用于实际项目中。
现场总线与工业以太网工 业数据通信和控制网络
现场总线与工业以太网是用于工业数据通信和控制的两种关键总线介绍
定义与特点
现场总线是一种用于现场设备之间通信的串行通信系统,具有简单、可靠和低成本的特点。
应用领域
在工业自动化、智能交通系统和智能建筑等领域广泛应用,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和控制。
工业以太网介绍
定义与特点
工业以太网是一种基于以太网技术的工业网络,具 有高速、大带宽和可靠性强的特点。
应用领域
在工业自动化、远程监控与控制以及物联网等领域 广泛应用,实现高效的数据传输和通信。
现场总线与工业以太网的比较
1 传输速度和带宽
现场总线通常较慢,适合小规模系统,而工业以太网速度更快,适用于大规模系统和高 带宽需求。

现场总线与工业以太网现场仪表功能块及常用参数

现场总线与工业以太网现场仪表功能块及常用参数

积分饱和和控制回路初
PV
D/ 始提化供 给 上 游 块 的 RO BKCAL_IN,用于抗积
分饱和和控制回路无扰
切换
1 RCAS_IN D6-65 7
1 ROUT_IN DS-65 8
1 FF_VAL DS-65 9
2 0
FF_SCAL E
DS-68
2 FF_GAIN 浮点 1
2 HI_AIM DS-71 2
功能块是现场总线技术的载体,不但仪表制造厂要掌握 它,用户工程师更要掌握它。只有掌握了功能块的配置组合 和参数设定,才能根据控制对象的动态特性,形成各种各样 的控制策略。
功能块及其应用是一个十分重要和复杂的问题,为了实 现最佳的优化控制方案,对功能块的配置组合和参数设定, 还需一个长期的工程实践和经验积累。每个功能块都有十几 个或几十个参数,并预先定义了名称。,通常列成参数表。只 有理解每个参数的含义,才能在组态中设定好参数,从而形成 合适的控制策略。
1.功能块类型
每种类型的功能块都有一个不同的内部算法以及几个参数 来执行不同类型的功能。功能块不依靠I/O硬件,独立运行基 本的监测和控制功能。例如,模拟输入模块(AI)提供测量所需 基本功能:仿真、推算量程、传递函数、阻尼以及报警。压力 变送器中的标准AI模块跟温度变送器中的相同。无论在变送器 中、定位器中或中央控制器中,无论设备制造商是谁,标准 PID模块都相同。共有四类具备不同特性的功能块(图2.60):
它通常接收来自AI功能块的数据,可以执行最大 (MAX)、最小(MIN)、中间(MID))、平均(AVG)、第一 好(FIRST GOOD)运算和状态的信号选择。功能块的 另一个输出参数是“选中通道(SELECTED)”,它指明 了算法(由SE_LECT_TYPE设定)选中了哪个输入。功 能块支持OOS、Man和Auto模式。

什么是现场总线,什么是工业以太网

什么是现场总线,什么是工业以太网

在工作中,很多新人问我究竟什么是现场总线,什么是工业以太网,对于刚入行的新人来说是比较难理解,我这里尽量采用通俗的讲法给大家解释一下现场总线和工业以太网。

现场总线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国际上发展起俩的一种工业控制技术。

通俗地讲,现场总线就是用在现场的总线技术,和计算机内部的总线概念一样,但是由于现场的特殊环境(如温度,安装条件,干扰等等),不同余计算机通常用于室内,为了区别,所以我们把这种总线称为现场总线。

做过PLC的人都知道,如果现场有100个I/0点,我们就需从PLC柜引超过100根的电线到现场,如果是1000个呢??所以有人就想,能不能把这些所有的点用一根电缆都连接起来呢?不错,现场总线就实现了这种功能。

它及大方便了布线。

还有一点,现场总线把原先PLC要实现的功能分散到了现场设备/仪表。

还有一点很重要:现场总线采用的数字传输。

数字化是各行各业普遍的趋势。

我们的电视现在都数字化了。

工业控制也要数字化!!数字传输比较模拟量传输就很大的优势!世界就是这么奇怪,当人类自以为聪明,把问题复杂话的时候惊奇的发现0和1才是世界的本质。

现场总线技术实际上是次采用串行数据传输和连接方式代替传统的并联信号和连接方式,它依次实现了控制层和现场总线设别之间的数据传输,同时保证传输实时性的情况下实现信息的可靠性和开放性。

一般的现场总线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布线简单2、开放性3、实时性4、可靠性对于上面几个概念应该都比较好理解,深入的了解,大家可以参考相关资料。

工业以太网,所谓工业以太网通俗地讲就是应用于工业的以太网。

以太网是目前计算机局域网最常见的通信协议标准,但它是为办公自动化的应用而设计的,并没有考虑到工业现场环境的需求,比如高温、低温、防尘等,所以以太网不能直接应用于环境恶劣的工业现场。

所以工业以太网就随之产生了。

还有一个问题,很多人常问:为什么有那么多的现场总线协议,那么多的工业以太网协议呢?工业网络的发展经历了20多年,由于对未来的自动化控制的战略意义重大,市场潜力巨大,国际上著名的自动化设备制造商都千方百计地研发有自己特色的工业网络,各种现场总线和工业以太网相继产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工作中,很多新人问我究竟什么是现场总线,什么是工业以太网,对于刚入行的新人来说是比较难理解,我这里尽量采用通俗的讲法给大家解释一下现场总线和工业以太网。

现场总线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国际上发展起俩的一种工业控制技术。

通俗地讲,现场总线就是用在现场的总线技术,和计算机内部的总线概念一样,但是由于现场的特殊环境(如温度,安装条件,干扰等等),不同余计算机通常用于室内,为了区别,所以我们把这种总线称为现场总线。

做过PLC的人都知道,如果现场有100个I/0点,我们就需从PLC柜引超过100根的电线到现场,如果是1000个呢??所以有人就想,能不能把这些所有的点用一根电缆都连接起来呢?
不错,现场总线就实现了这种功能。

它及大方便了布线。

还有一点,现场总线把原先PLC要实现的功能分散到了现场设备/仪表。

还有一点很重要:现场总线采用的数字传输。

数字化是各行各业普遍的趋势。

我们的电视现在都数字化了。

工业控制也要数字化!!数字传输比较模拟量传输就很大的优势!世界就是这么奇怪,当人类自以为聪明,把问题复杂话的时候惊奇的发现0和1才是世界的本质。

哈哈~~
现场总线技术实际上是次采用串行数据传输和连接方式代替传统的并联信号和连接方式,它依次实现了控制层和现场总线设别之间的数据传输,同时保证传输实时性的情况下实现信息的可靠性和开放性。

一般的现场总线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布线简单
2、开放性
3、实时性
4、可靠性
对于上面几个概念应该都比较好理解,深入的了解,大家可以参考相关资料。

工业以太网,所谓工业以太网通俗地讲就是应用于工业的以太网。

以太网是目前计算机局域网最常见的通信协议标准,但它是为办公自动化的应用而设计的,并没有考虑到工业现场环境的需求,比如高温、低温、防尘等,所以以太网不能直接应用于环境恶劣的工业现场。

所以工业以太网就随之产生了。

还有一个问题,很多人常问:为什么有那么多的现场总线协议,那么多的工业以太网协议呢?
工业网络的发展经历了20多年,由于对未来的自动化控制的战略意义重大,市场潜力巨大,国际上著名的自动化设备制造商都千方百计地研发有自己特色的工业网络,各种现场总线和工业以太网相继产生。

为了统一这些标准,形成最终的唯一的世界标准,各方面都进行了长时间努力,但出于各自的利益,最终以失败告终,妥协形成了了多个标准:
现场总线的标准不断完善和更新,先后发表了3个版本,目前正在制定第4个版本。

IEC61158 ,1984年IEC提出现场总线国际标准草案,1993年才通过了物理层的标准,数据连路层的标准几经反复,修改的IEC61158国际标准才于1999年12月投票通过,形成2000年版本的IEC61158标准,共8中类型的现场总线:
类型1:原IEC61158技术报告即FF H1
2:ControlNet
3: Profibus
4: P-Net
5: FF HSE
6: Swift Net
7:WordFIP
8: Interbus
2002年IEC61158标准增加了9 10
1/5/9 FF HSE
2 ControlNet/EthernetIP
3 10 Profibus Profinet
4 P-Net
6 Swift-Net
7 WorldFIP
8 Interbus
预计第四个版本
11 TCnet
12 EtherCAT
13 Ethernet PowerLink
14 EPA
15 Modbus-RTPS
16 SERCOS
17 VNET/IP
18 CC-Link
中国的现场总线国家标准是哪个呢?
答案是:Profibus
没错,是Profibus,它为中国目前唯一现场总线方面的国家标准,这个标准是推荐性的,就是GB/T类的,不是强制性的国家标准。

世界标准的现场总线和工业以太网标准由谁来制定呢?
答案是:IEC
IEC:是国际电工委员会,是电气、电子、电信方面全球最权威的标准化组织,其认可或发布的标准就是国际标准。

IEC TC65:是IEC中主管工业流程测量和控制(Industrial-process Measurement and Control)的国际标准化,他分为下面几个部门:
TC 65A:系统考虑(System Aspects)
TC 65B:元件(Devices)
TC 65C:数字通信(Digital Communication)
TC 65D:分析设备(Analyzing Equipment)
工业网络方面的标准由TC 65C负责。

现场总线和工业以太网标准都是由TC 65C来制定的。

引用本文请注明出处:PLC资料网 作者:一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