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科协科技创新智库建设调研课题
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公开征集湖北省“十四五”规划前期研究课题合作单位的公告

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公开征集湖北省“十四五”规划前期研究课题合作单位的公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19.05.29•【字号】•【施行日期】2019.05.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公开征集湖北省“十四五”规划前期研究课题合作单位的公告“十四五”时期是湖北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的开局五年,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需要对中长期发展的全局性、前瞻性、关键性、深层次问题开展深入研究。
为进一步凝聚共识、集思广益,更好发挥中长期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我委经广泛征集多方意见,论证确定了一批湖北省“十四五”规划前期研究课题,其中,拟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合作单位的研究课题有17个(见附件1)。
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研究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聚焦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全面推进“一芯两带三区”区域和产业布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解决社会主要矛盾、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等事关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长远的重要方面,坚持问题导向、以用为主、虚实结合、远近结合的原则,研究提出既符合长远目标要求、又能在未来一个时期推进实施的思路和举措,作为“十四五”规划思路起草和纲要编制的重要基础。
1.紧扣时代主题。
根据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要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的新目标,坚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把事关湖北“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关键领域的重要问题研究深、研究透。
2.强化战略导向。
围绕构建“一芯驱动、两带支撑、三区协同”的区域和产业布局,加强全要素、全产业链、全地域地统筹谋划,同时,注重前瞻性和引领性,使研究成果更加符合湖北发展特点,遵循发展规律。
湖北智库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湖北智库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作者:孙细明,刘芝兰来源:《党政干部论坛》 2019年第8期孙细明,刘芝兰智库是公共政策制定和影响政府决策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智库建设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区域智库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亟待解决的痛点问题。
2012 年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智库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我国智库建设相对滞后的现状,从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指示,既为中国传统智库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也鼓励学界和业界不断探索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组织形式和治理方式,促成智库为政府公共决策提供更多高质量的智力支持[1]。
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既是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服务政府科学决策、完善国家治理体系的现实需要,也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需要[2]。
新型智库作为服务公共决策和适应经济全球化时代对外交流的重要平台,也要更多地参与国际对话与交流,通过与国际著名研究机构合作开展重大项目研究,不断提高综合分析与战略谋划能力,为政府公共决策提出更多科学可行的对策建议。
未来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持续推进,不仅我国的国际地位将逐渐上升,而且在全球化进程中所承担的责任也将更大,国内所要面对的各种矛盾也会更多,我国政府必须统筹利用国内外各类智库资源和专业人才,促成智库开展中国实践经验与政策主张的对外解读和广泛传播。
本文立足于湖北智库的发展现状,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等形式进行了大规模综合调查。
调查涵盖党政部门、社科院、党校(行政学院)等智库120余家,社科联相关智库160余家,高校智库300余家,以期为湖北建立新型智库体系提供对策建议。
一、湖北智库建设调查结果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一)问卷设计发放问卷设计分为调研对象基本情况、区域智库建设的主要问题和智库建设的有效措施三大部分,其中区域智库建设的主要问题涵盖战略谋划与综合研判能力不强、对决策的影响力有待提高、政策实用性有待增强、组织形式不合理、没有形成有效的管理、形式上是一盘散沙、人员数量及其比例不合理、研究人员学科背景单一、研究人员流动性差、奖励机制不完善、资金筹措机制不健全、缺少战略性与对策性研究的差异化评价机制、没有建立完善的数据信息系统和研究方法与技术手段较为滞后十三个方面,共17道基本情况类和指标类选择图,2道开放性简答题。
湖北省智库建设情况汇报

湖北省智库建设情况汇报
近年来,湖北省智库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
要力量。
下面我将就湖北省智库建设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汇报。
首先,湖北省智库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
省内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智
库建设,加大投入力度,积极引进国内外一流专家学者,建设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智库机构。
这些智库通过深入调研、提供决策咨询等方式,为地方政府提供了重要的决策支持和智力支持,为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其次,湖北省智库建设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智库建设仍然存在一定
的薄弱环节,如人才队伍建设、研究能力提升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另一方面,智库的研究成果转化率不高,与地方政府的决策需求和社会实际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需要更加注重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和落地。
最后,我认为湖北省智库建设未来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和提升。
首先,要加大对智库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为智库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其次,要加强智库与地方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促进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同时,要加强智库内部的人才队伍建设和研究能力提升,培养更多高水平的研究人才,提高智库的整体实力和影响力。
总的来说,湖北省智库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力度,不断完善智库建设,为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智力支持和决策支持。
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湖北省智库建设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武汉市众创空间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CONTEMPORARY ECONOMICS No.4,2019武汉市众创空间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倪艳1,秦臻2(1、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湖北武汉4300772、华中农业大学,湖北武汉430070)当前国家中心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自主创新示范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国家重大改革发展试点在武汉同时发力。
武汉市创新创业生态呈现出勃勃生机。
作为武汉市创新创业生态的重要一环,武汉市众创空间的发展经历了快速发展期,初步布局已经基本完成,迎来众创空间的深耕期及深度调整期,未来众创空间将进一步分化和整合,武汉市各众创空间必须抓住时间窗口期的机遇,练好内功,助力武汉创新发展。
一、武汉市众创空间发展现状1、正从野蛮生长的井喷期走向深度调整的关口自2015年国家首次部署“众创空间”发展工作以来,全国众创空间从2014年的50家增长到2016年的4200多家。
但是从2016年开始,北京、深圳就已经有部分众创空间倒闭或合并,经过短暂的野蛮生长之后,行业开始洗牌。
当前,武汉市有各类众创空间130多家,其中,经过各级政府认定的有80余家。
按出资人来看,其中国有的众创空间有2家,其他多为民营或混合所有制企业。
在调研中发现,部分众创空间感受冷热不均,部分规模小、模式单一的众创空间在政策支持力度下降的情况下,明显感到经营比较困难。
武汉市也正在积极引进国际国内知名众创空间,同时部分本地众创空间也正在本地深耕和不断向其他城市扩张。
2、涌现出一批优质特色众创空间武汉市本土涌现出一批优势明显的众创空间,如光谷创业咖啡已经在深圳、成都、海口、仙桃等地布局。
OVU创客星也走进青岛、合肥、沈阳、北海、西安等十几个城市。
武汉天使翼首创了“深度创辅+种子投资+自主孵化”的创业服务新模式。
武汉怪兽实验室成立不到1年,发展迅猛。
烽火科技集团的光通信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烽火创新谷)和武汉光电工业技术研究院的光电显示专业化众创空间,入选首批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示范名单。
2023 年市科协科技创新智库研究课题

2023 年市科协科技创新智库研究课题在2023年市科协科技创新智库研究课题中,我们将探讨如何促进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增强国家竞争力。
一、背景1. 科技创新是当今世界各国竞争的焦点之一。
作为一个发展我国家,我们需要加强科技创新,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以应对国际市场的竞争。
2. 经济发展是国家的生命线。
科技创新可以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提高产业竞争力,带动经济增长。
3. 国家竞争力的提升是科技创新的最终目标。
只有不断推动科技创新,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二、促进科技创新1. 加强基础研究是促进科技创新的关键。
只有深入探索前沿科学,才能为未来的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2. 推动产学研合作,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科研成果需要转化为生产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3.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核心,需要为人才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三、推动经济发展1. 促进科技创新可以带动产业升级,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2. 科技创新可以为企业提供新的发展机遇,带动经济增长。
3. 科技创新还可以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为国家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四、增强国家竞争力1. 科技创新可以提高国家的科技含量,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
2. 科技创新可以打破国外技术封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3. 科技创新可以提升国家的软实力,增强国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总结与展望2023年市科协科技创新智库研究课题将围绕如何促进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增强国家竞争力展开探讨。
通过加强基础研究,推动产学研合作,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等措施,促进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将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带动产业升级,推动经济增长;科技创新也将为国家竞争力的提升做出重要贡献,增强国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期待该研究课题能够取得丰硕的成果,为我国的科技创新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2023年市科协科技创新智库研究课题的最终目标是促进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增强国家竞争力。
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坚持“五服务一加强”——华中科技大学科协工作

近年来,华中科技大学科协在学校党政的领导下,在上 编印年度科技《黄皮书》和《蓝皮书》
级科协指导下,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挥优势,
一是委托国家权威部门检索,组织实施全校年度优秀
开拓创新;提高质量,主动服务”工作思路。紧紧围绕“五 论文奖励。根据学校科技奖励规定,通过购买中国科学院
服务 一加强”开展工作,为学校中心工作、全校科技工作 JCR-SCI 期刊分区数据库,协同校图书馆检索全校年度高
理,主动服务各类学术期刊,促进在校青年师生成长,认 发表的高水平论文 2979 篇。通过实施论文奖励,提升全校
真落实年度优秀论文奖励,强化科技普及、科技咨询与科 科技工作者论文发表的数量和质量。2016 年 SCI 收录我校
论文数、进入 SCI 学科影响因子前
1/10 的期刊论文、我校科技工作者
作为第一作者与国际合作产生的论
二、积极向上级科协举荐优秀人才,助推青年成 长成才
一是组织推荐申报第十五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及中国青 年女科学家奖,2018 年我校有两名青年人才进入公示名 单。二是协助组织推荐第四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2017 年和 2018 年分别入选 4 人和 8 人,分别位列全国高 校第七和第三。三是组织推荐申报中国科协优秀青年中外 交流计划,2018 年我校材料学院 2 名博士研究生获得资 助。四是组织推荐申报中国科协研究生科普能力提升计划, 2017 和 2018 年共有 5 位科普研究生入选。五是组织推荐 申报青年晨光计划和青年科技朝阳计划,2017 和 2018 年 共有 11 人入选。六是支持大学生和研究生科协建设,助力 青年人才培养。支持我校研究生科协和大学生科协开展品 牌活动,如“研究方法论坛”“优博论坛”“下午茶 - 走进 重点实验室”学术沙龙、“大学生科技节”和“科普讲座”等。
中国科技创新的智库作用科技政策研究与决策支持的重要性

中国科技创新的智库作用科技政策研究与决策支持的重要性中国科技创新的智库作用---科技政策研究与决策支持的重要性科技创新是推动国家发展和增强竞争力的关键之一。
而在中国,智库在科技政策研究和决策支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中国科技创新的智库作用以及科技政策研究与决策支持的重要性。
一、智库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智库是指专门从事科技政策研究和提供决策支持的机构或组织。
它们汇聚了一批专业人才,拥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和专业知识,在科技创新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智库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在科技政策的制定过程中,政府需要准确的数据和研究成果来支持决策的制定。
智库通过开展科技政策研究,收集整理相关数据和资料,提供科学依据,帮助政府科学、全面地制定科技政策。
其次,智库在科技创新中发挥着咨询和评估的作用。
科技创新涉及到各个领域的专业知识,智库可以依托自身专业人才的力量,为科技创新项目提供咨询和评估服务。
通过专业的评估和咨询,可以帮助创新项目更好地了解当前科技发展的趋势和需求,提供改进方案和建议。
最后,智库还在科技创新中发挥着智囊团的作用。
当政府面临科技创新领域的重大决策时,智库可以提供专业的技术和决策支持。
他们汇聚了一批领域专家和学者,可以对政府的决策进行评估和指导,提供科学的决策建议。
二、科技政策研究与决策支持的重要性科技政策研究和决策支持在科技创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全球科技竞争激烈的背景下,科技政策的制定和决策的支持对于国家的科技创新发展非常关键。
首先,科技政策研究和决策支持可以帮助国家把握科技发展的方向。
科技的发展是一个快速变化的领域,政府需要及时了解科技的前沿动态和趋势,以便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科技政策研究和决策支持可以提供及时的信息和分析,帮助政府把握科技发展的方向,制定科学有效的政策。
其次,科技政策研究和决策支持可以推动科技创新的协调发展。
科技创新涉及到多个领域和多个利益主体的合作,需要政策的协调和支持。
武汉科协科技创新智库课题结题报告要求

武汉市科协科技创新智库课题结题报告要求及格式规范一、成果要求及形式1.研究总报告。
含目录、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调查问卷、访谈提纲等其他附件及2篇专报等,字数3万字以内,供存档备查。
2.主报告。
总报告精简版,只需正文,略去目录、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等附件信息,字数2万字以内,供结集汇编。
3.两篇决策咨询专报。
每篇字数3000-5000字,以便武汉市科协编印《科技工作者建议》决策咨询内刊,呈报供省市领导决策参考。
二、格式要求1.正文标题层次采用连续编号:如:一(一)1(1)1)①。
2.报告题目:小二号方正大标宋简体。
报告1级标题:四号黑体;报告2级标题:四号楷体;报告正文:四号仿宋;正文中的数字及西文字母用Times New Roman字体3.每个图表应有自己的表序(图序)和表题(图题),位于图表上方正中。
统一用阿拉伯数字依序编排,例如:图2.1 ,表3.1 ,序号与标题之间空一格,无需加冒号。
图表标题用小四号楷体。
4.全文行距:26.5磅。
5.作者落款格式举例:课题组成员:(黑体)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楷体)6.研究总报告封面信息、摘要及目录格式详见如下举例:结题报告示例:2013年武汉市科协科技创新智库建设调研课题武汉市科技创新成果向科普资源转化的机制与对策研究结题报告计划类别:决策咨询课题研究(公开招标)项目编号:××××负责单位:××××项目负责人:×××联系方式:××××结题时间:××××年×月武汉市科技创新成果向科普资源转化的机制与对策研究课题组组成人员名单课题负责人:×××(××××××)课题组主要成员:××××××××××××负责人联系方式:单位:××××××地址:××××××邮编:××××××电话:××××××(办)×××××(手机)E-mail: ×××××摘要基于我国“区域科技创新成果向科普资源转化”理论研究的不足,本研究首先以国际化的视野,从科技创新成果向科普资源转化的内容、途径、经费投入和制度四个方面比较了美英日中四国在科技创新成果向科普资源转化中的异同。
科技智库研究的理论、方法与范式

科技智库研究的理论、方法与范式目录一、内容简述 (3)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5)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6)1.4 论文结构安排 (7)二、科技智库概述 (8)2.1 科技智库的定义与特点 (9)2.2 科技智库的分类与功能 (10)2.3 科技智库在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11)三、科技智库研究的理论基础 (12)3.1 创新理论 (13)3.2 协同创新理论 (15)3.3 智库协同创新理论 (16)3.4 科技战略管理理论 (17)四、科技智库研究的方法论 (18)4.1 定性研究方法 (20)4.1.1 案例研究法 (21)4.1.2 文献分析法 (22)4.1.3 专家访谈法 (23)4.2 定量研究方法 (24)4.2.1 问卷调查法 (26)4.2.2 实证分析方法 (27)4.2.3 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 (28)4.3 混合研究方法 (30)4.3.1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31)4.3.2 模型构建与仿真方法 (32)五、科技智库研究的范式 (34)5.1 基于问题导向的范式 (35)5.2 基于目标导向的范式 (36)5.3 基于过程导向的范式 (37)5.4 基于绩效导向的范式 (38)六、科技智库研究案例分析 (40)6.1 国内外典型科技智库案例分析 (41)6.2 案例比较与启示 (42)6.3 对我国科技智库发展的启示与建议 (43)七、结论与展望 (44)7.1 研究结论 (45)7.2 研究不足与局限 (46)7.3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47)一、内容简述科技智库研究的理论、方法与范式文档主要围绕科技智库的研究体系展开阐述。
本段落将简要介绍文档的核心内容,包括对科技智库研究的理论的概述,研究方法的探讨,以及研究范式的阐述。
理论方面,文档将介绍科技智库研究的理论基础,包括相关学科的理论支撑以及科技智库自身理论体系的构建。
武汉市科协科技创新智库建设优秀决策咨询成果

武汉市科协科技创新智库建设优秀决策咨询成果评选管理办法(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切实推进武汉市科协科技创新智库建设工作,规范优秀决策咨询成果评选活动,保证评选工作公开、公平、公正,提高评选活动的权威性、公信力和影响力,依据《中国科协关于加强决策咨询工作,推进国家级科技思想库建设的若干意见》(科协发调字[2010]16号)和《关于加强国家级科技思想库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科协调函综字[2012]32号),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决策咨询成果是指各市属学会、协会、研究会,各区科协,各高校科协,企业科协,机关各部室,各直属单位,在规定时段内独立或牵头组织完成的决策咨询成果。
参评成果类型包括:(一)课题研究类成果;(二)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类成果;(三)决策咨询建议类成果;(四)科协组织自身建设类成果;参评成果体现形式为:研究论文、调研报告、咨询成果、工作建议等。
不参评成果包括:(一)翻译类、新闻报道类、简报类等成果;(二)已获市科协科技创新智库专项经费资助的研究成果。
第三条武汉市科协决策咨询成果评选活动每年举办一次,实行自愿申报、逐级推荐、专家评选、择优奖励的原则,重视发挥优秀成果的激励作用和导向作用。
第四条各市属学会、协会、研究会,各区科协,各高校科协、企业科协,机关各部室,各直属单位负责各自工作职责范围内的优秀决策咨询成果的收集、汇总、审核、推荐工作。
第五条武汉市科协调研宣传部为优秀决策咨询成果评选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有关优秀决策咨询成果评选的具体组织工作,包括成果受理、形式审查、评选组织、结果发布、成果宣传及档案管理等。
第二章申报第六条决策咨询成果评选实行个人申报与科协组织集中推荐相结合的办法。
第七条申报成果须问题感强、调研方法科学、引证资料翔实、数据图表准确、写作体例规范,对策建议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第八条申报成果不得存在知识产权争议。
内部调研成果参评时,须严格遵守国家相关保密规定。
武汉市科学技术局关于2017年度市级科技创新平台绩效考核结果的通知

武汉市科学技术局关于2017年度市级科技创新平台绩
效考核结果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武汉市科学技术局
•【公布日期】2017.11.21
•【字号】
•【施行日期】2017.11.2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
正文
武汉市科学技术局关于2017年度市级科技创新平台绩效考核
结果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经单位自主申报、各区(开发区)科技部门推荐、专家评审、实地考察、局长办公会审定和公示等程序,现将2017年度市级科技创新平台绩效考核结果通知如下:
武汉市光纤通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18个市级科技创新平台绩效考核结果为优秀,武汉市肿瘤纳米诊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19个市级科技创新平台绩效考核结果为合格,武汉市动漫专业技术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2个市级科技创新平台绩效考核结果为不合格(详见附件)。
附件:2017年度市级科技创新平台绩效考核结果.pdf
武汉市科学技术局2017年11月21日。
扬州市科协科技创新智库建设调研报告

近年来,市科协每年通过科技界人大代表和政协委 员提交相关提案,反映科技工作者关心、关注的问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包括建设科技馆,打造科技思想库、提高人均科普经费, 建设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等,并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重视, 其中科技馆和科技思想库(院士专家咨询委员会)已经 建成,人均科普经费也有所提高,科技界代表和委员对 提案的办理结果比较满意,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也比较高 。
一、精准是缸剧学盯造"豆佩"琶库
( 一 )成立院士专家咨询委员会,对扬州市经济社 会发展的重大决策提供决策咨询
受市政府委托,市科协牵头组织成立了扬州市院士 专家咨询委员会,并于 201臼5 年 4 月 28 日正式揭牌。 委 员会由时任扬州市市长朱民阳担任名誉主任、欧阳平凯 院士担任主任。 咨询委员会由国内知名院士专家、海外 海智专家 、 本市知名科技专家三个部分组成,设 7 个专 业组,涵盖了扬州市发展所需的各领域、各专业、各学 科的专家。旨在充分发挥院士专家的科技思想库作用, 借助高端智力,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长远性、全局性、 战略性的重大问题、重大决策进行调研论证,提出意见 、 建议和方案,供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
二、举荐表彰促世智库人才成长
( 一 )开展优秀科技工作都平选表彰 扬州市科协自 1996 年以来,受市政府委托 , 每三 年开 展一次扬州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的评选工作,目前 已举办了 8 届评选活动,共有 240 名优秀科技工作者 受到市政府表彰。另有近 50 名科技工作者分别荣获"全 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 张洪程院士领衔的团队获江苏省创新 争 先奖牌,扬州 大学水利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副院长 、 研 究 员汤方平 获江苏省创新争先奖状。市科协还积极开展 "201 7 年 江苏省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推选工作,扬州市先 后有 3 人入选 。 通过对科技工作者的举荐表彰,有力 地激发了全市科技工作者为扬州市创新驱动发展建功 立业的热情 。 ( 二 ):Jf展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表彰 自 1991 年以来,受市政府委托,市科协已连续 9 次 组织开展扬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活动,受到 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欢迎。 今年开展的 2014-2016 年度扬 州市自 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活动,共收到论文 903 篇, 评出一、 二、三等奖论文 215 篇,市政府于 10 月份下发 了相关表彰决定。 论文评选活动对提升扬州市科技工作 者的自然科学研究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 。 ( 兰 )开展"讲创新、比贡献"活动评选表彰 1990 年 以来,由市科协、市经信委共同承办的扬州 市企业科技人员"讲创新 、 比贡献"活动已连续举办了 9 届, 每 3 年开展一次评选,先后有 90 个单位、 200 多名企业 科技工作者受到市级表彰 。 另有 6 名同志先后荣获全国 "讲、 比"活动科技标兵和优秀组织者。 "讲、比"活
2023 年市科协科技创新智库研究课题

2023 年市科协科技创新智库研究课题2023 年市科协科技创新智库研究课题一、背景介绍2023 年市科协科技创新智库研究课题,作为科技领域的重要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驱动力。
二、课题意义科技创新智库研究课题涉及到科技创新领域的重要议题,对于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我国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手段。
深入研究科技创新智库研究课题,可以为科技创新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三、研究内容1.科技创新的现状与问题:深入分析当前科技创新领域存在的问题,包括科技创新资源不足、科技成果转化困难等。
2.科技创新政策研究:针对当前科技创新政策的实施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政策对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
3.科技创新发展趋势分析:对未来科技创新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和分析,为科技创新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四、研究方法1.文献综述法:对相关领域的文献进行综述,梳理科技创新领域的研究现状。
2.实地调研法:通过实地调研的方式,深入了解科技创新领域的实际情况,为研究提供场地基础。
3.专家访谈法: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访谈,获取专业意见和建议。
五、个人观点和理解科技创新智库研究课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
通过深入研究科技创新领域的现状和问题,并且结合政策的分析和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可以为科技创新提供有力的支撑和指导。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认为应该积极参与到这一研究课题中,为推动科技创新做出更大的贡献。
六、总结与展望通过本次研究,我对 2023 年市科协科技创新智库研究课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未来,我将继续关注科技创新领域的发展,并积极参与相关研究,为推动科技创新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本文中,我根据你提供的内容、主题或概念,按照深度和广度的要求进行了全面评估,并撰写了一篇有价值的文章,希望能够帮助你更深入地理解这一主题。
科研院 科技创新 调研报告

科研院科技创新调研报告科研院科技创新调研报告概述•科研院是我国重要的科研机构之一,致力于科技创新。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科研院的科技创新状况,为进一步推动科技发展提供参考。
调研目的•了解科研院的科技创新理念和战略规划。
•调研科研院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成果与进展。
•分析科研院在科技创新中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
科技创新理念与战略规划•科研院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科研院以产学研结合为基础,重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结合。
•科研院设立专门的科技创新战略规划部门,负责制定科技创新发展规划。
科技创新成果与进展•科研院在多个领域取得了重要的科技创新成果,如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
•科研院与多家企业合作开展技术转移与转化,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科研院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大量优秀的论文,树立了良好的学术声誉。
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措施•科研院在科技创新中面临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需加大对科研项目的资助。
•人才引进与培养是科研院科技创新的重要环节,需要加强与高校合作,建立人才培养机制。
•科研院需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积极申请与保护科技创新成果的专利。
综合评价与建议•科研院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展现出强大的科研实力。
•科研院应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提高研究人员的激励机制。
•科研院应与更多的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科研院应加强对研究成果的宣传和推广,提升科技创新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影响力。
注:以上报告仅为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调研方法和数据来源•本次调研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文献研究、实地访谈和数据分析等。
•文献研究主要通过查阅相关报告、文章和科研院的官方网站获取信息。
•实地访谈主要与科研院的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他们对科技创新的看法和体会。
•数据分析主要通过搜集科研院的统计数据和相关数据报告进行分析和整理。
科技创新的重要性•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我国科技创新智库建设的机制分析

我国科技创新智库建设的机制分析科技创新智库是指由政府、企事业单位、高校、研究机构等组织参与,以研究与咨询为主要职能,集科技信息咨询、政策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等为一体的非营利性、独立性的知识型组织。
发挥智库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就需要建立一定的机制保障。
第一,政策推动机制。
科技创新智库在开展工作时,需要依托政策的支持,政策推动机制是保障智库顺利运转的必要条件。
政策考虑的方向应包括智库的资金投入、科技研发、科技成果转化等,以帮助智库快速实现自我价值并发挥作用。
第二,管理完善机制。
科技创新智库在运转过程中,需要合理规范管理,建立管理完善机制是保障智库有效运作的重要环节。
机制构建包括人事管理、经费管理、评价评审等方面,确保智库工作有效性。
第三,人才支撑机制。
人才是科技创新智库推动科技发展的关键因素,建立人才支撑机制是为了保障智库有足够优秀的人才支撑。
人才机制包括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使用等方面。
既要吸引优秀人才参与,又要探索更有效的人才使用方式,努力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
第四,资源协同机制。
科技创新智库需要广泛整合资源,形成协同合作,建立良好的资源协同机制。
资源协同机制包括科技资源、人力资源、物质资源等各种资源整合和协同合作的方式和方法,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第五,社会责任机制。
科技创新智库所从事的是对科技发展和产业发展有着直接影响的工作,承担着极高的社会责任。
建立社会责任机制是保障智库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这方面包括智库员工的道德伦理要求、机构的公益性质要求、专业责任要求等,对智库从事的工作实际效果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总之,建立起完善的机制,将为科技创新智库的建设与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
将智库机制合理构建,严格管理评估,制定有效的激励和引导机制,努力营造和发展适合智库发展的良好环境,将有助于发挥智库的专业优势和价值,推动科技创新不断向前发展,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全人类的福利普遍提升。
武汉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打造创新人才集聚高地

武汉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打造创新人才集聚高地坚持把创新摆在事关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围绕“四个面向”,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政产学研金服用”高效协同联动,畅通创新策源“最先一公里”和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实现更多“从0到1”“从1到10”“从10到N”的突破,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创建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突出“一个东湖科学城、七个湖北实验室、九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推动原创性、颠覆性科技攻关,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中的战略要地。
一、建设东湖科学城高标准规划建设东湖科学城,集中布局高水平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研究型大学等,打造研发转化、产业发展和科技商务三大板块,营造科学氛围浓厚、生态环境优美、配套功能齐全的工作生活环境,打造创新国家队、发展动力源、改革试验田。
以东湖科学城为创新极核,东湖高新区联动武昌区、洪山区、江夏区,发展大光谷创新组团,串联“武鄂黄黄咸”重点园区和重要创新平台,完善梯次联动的区域创新与产业布局,以点带面提升区域间互联互通与协同创新水平,将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打造成为创新转化轴、产业协作轴、设施连通轴,将“中国光谷”打造成“世界光谷”。
二、做强基础研究重大平台聚焦光电科学、生物安全、空天科技、生物育种等领域,加快推进光谷实验室、江夏实验室、珞珈实验室、洪山实验室、江城实验室、东湖实验室、九峰山实验室等7个湖北实验室建设,争取成为国家实验室。
对标国家实验室建设标准和要求,提升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等29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功能,谋划建设人与动物共患传染病、移植医学、园艺植物生物学、精细爆破等国家重点实验室。
加快推进和谋划脉冲强磁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精密重力测量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生物医学成像设施、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设施(武汉光源)、作物表型组学研究设施(神农设施)、磁约束氘氘聚变中子源预研装置、深部岩土工程扰动模拟设施、农业微生物设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九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武汉创新型企业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武汉创新型企业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引言近年来,随着武汉市加大对创新型企业建设的投入,创新创业热潮逐渐兴起。
然而,我们也不得不面对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围绕武汉创新型企业建设的问题展开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问题一:创新资源不足首先,武汉在创新资源方面存在不足之处。
创新资源包括人才、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
然而,武汉在这些方面相对薄弱。
创新型企业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但是目前武汉的高层次人才相对较少,缺乏吸引力。
此外,资金对于创新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但是武汉的风险投资机构相对不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创新型企业的发展。
对策一: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为了解决人才不足的问题,武汉需要加大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可以通过设立高校创新创业基地、吸引高层次人才到武汉工作等方式来提高人才吸引力。
同时,加大高校科研经费的投入,提高科研人员的待遇,培养更多的科研人才。
对策二:提升风险投资环境为了解决融资难的问题,武汉需要加大对风险投资机构的支持力度。
可以通过设立风险投资基金、建立政府与企业合作的投资机制等方式,吸引更多的风险投资机构进入武汉,为创新型企业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
问题二:创新创业氛围不浓其次,武汉的创新创业氛围不够浓厚。
创新创业需要一个良好的氛围,包括政策支持、文化氛围、创业环境等方面。
然而,目前武汉在这些方面存在问题。
政策支持不够明显,创新创业的政策体系尚不完善。
文化氛围不浓厚,缺乏对创新创业的价值观认同和社会认可。
创业环境相对不成熟,创新型企业面临的法律、行政等方面的问题较多。
对策一:完善政策支持体系为了提升创新创业的政策支持,武汉需要完善政策体系,制定更加明确、具体的创新创业政策。
同时,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创新型企业了解到政策的支持和优惠措施。
对策二: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为了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武汉需要加强对创新创业的宣传和教育。
可以通过举办创新创业大赛、成立创新创业俱乐部等方式,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创新创业中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市科协科技创新智库建设调研课题
管理办法(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武汉市科技创新智库建设调研课题(以下简称“科技创新智库调研课题”)管理工作,实现课题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实施和经费的使用效率,根据《中国科协政策研究课题管理办法》、《中国科协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项目管理办法》、《国家级科技思想库(湖北)研究课题管理办法(试行)》和《武汉市科协项目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由武汉市科协负责的科技创新智库调研课题,围绕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从科技角度提供决策咨询参考;就科技工作者普遍关心的问题开展专题调研,反映科技工作者状况、意见和建议。
第三条科技创新智库调研课题属重大研究项目,由市科协调宣部归口管理,负责制定年度选题计划、发布招标指南、组织项目申报、评审、实施及其监管等工作。
第四条科技创新智库调研课题一般在年终开展集中立项工作,后期根据需要追加立项。
立项流程一般为:公开征集选题、专家评审选题、科技创新智库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审定选题。
第五条科技创新智库调研课题按组织申报形式分公开招标课题和委托研究课题。
公开招标课题面向社会,公平竞争,择优确定承担单位。
对党委、政府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可以直接立项为重大决策咨询研究课题,委托有较强研究实力的武汉市科协科技创新
智库子库建设单位或良好信誉的研究团队承担。
第二章申报与受理
第六条科技创新智库研究课题公开招标课题的申报与受理流程为:发布招标公告及申报指南,申报单位提交课题申报书,对课题申报单位和课题负责人进行资格审查、对《课题申报书》进行形式审查和初步遴选,组建评审专家委员会并组织召开评审会议,科技创新智库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审定评审结果,发布评审结果公告并通知课题负责人准备开题。
委托研究课题的申报与受理参照公开招标课题执行。
第七条课题的申报单位须具有完成课题必备的人才条件和物质条件。
课题负责人应当在相关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和具有与课题相关的研究经历;具有组织高水平研究团队完成研究课题的管理和协调能力;具有完成研究课题的良好信誉,近3年无被撤销其他研究课题的记录;一人不得同时主持两个以上(含两个)研究课题;在主持的课题未完成时,不得申请主持新的课题。
第八条招标评审专家委员(从科技创新智库评审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下同)由相关领域社会公认、具有权威的知名专家和课题单位全权代表组成,组成人数一般不少于5人,独立实施评审职能。
招标评审专家委员会召集人由相关领域权威专家担任,以会议方式按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提出推荐意见。
第三章实施与监管
第九条科技创新智库调研课题的组织实施流程为:组织开题评审、签订课题任务书、课题中期评估、结题验收。
第十条组织专家举行开题报告评审会。
开题评审采取集体合议方式,综合考虑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研究团队构成、时间进度、经费合理性等因素,做出是否通过开题评审的结论。
第十一条与通过开题报告的课题承担单位签订《武汉市科技创新智库建设调研课题任务书》(简称《课题任务书》,一式五份)。
《课题任务书》为课题实施、工作检查、结题验收的依据。
课题承担单位须在规定时间内,将签章后的《课题任务书》报送市科协,因课题承担单位原因逾期未签订《课题任务书》的,按自动放弃处理。
由多个单位合作完成的研究课题,由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与市科协签订《课题任务书》。
签约单位视项目的具体情况,与合作单位签订《子课题任务书》,并报市科协备案。
未通过开题评审者,可根据开题报告会专家意见和市科协的要求对开题报告做出修改,于10个工作日内再次申请评审,若仍未通过,则取消课题承担资格。
第十二条课题承担单位应将获准资助的课题列入本单位工作计划,保障实施所需的各种条件,督促检查研究课题实施情况,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如遇目标调整、内容更改、课题负责人变更、关键设计方案变更、不可抗因素等对课题进度产生重大影响的情况,课题承担单位须向市科协提出书面申请,经批准后方可执行。
第十三条课题负责人有义务确保课题研究的时间进度与质量保证,督促加强各子课题间的协调一致,并与市科协保持经常性联系和沟通,定期报告进展情况(每个课题每个研究周期报送书面研究进展情况不少于3次),按市科协要求编写专报(期数视课题具体情况在《课题任务书》中约定),接受业务指导。
第十四条课题承担单位须按要求提交中期研究报告及相关资料。
课题负责人必须按要求参加中期评估会议,向市科协组建的评估专家组报告研究进展情况,以确保课题研究按预期进度与方向进
行。
第十五条课题中期评估专家根据《课题任务书》及市科协的要求,对课题进展情况及其对需求目标的响应程度和偏离程度进行分析,提出评估意见;课题负责人按照市科协要求,根据专家意见,提出调整和修正研究方向、方法和进度的具体措施。
中期评估未通过者,可在2个月内再次申请评估。
若仍未通过,即中止资助并视情况给予相应处理。
第十六条课题承担单位或课题负责人在研究过程中,发生严重政治问题、严重学术不端行为、严重合同违约行为等问题,视情况给予警告、减拨或停拨直至追缴课题经费、撤销课题等处分。
情况严重的,给予通报批评,并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十七条课题承担者按《课题任务书》要求完成课题研究后,应按时提交研究成果,并填写《武汉市科技创新智库建设调研课题鉴定结题申请书》(简称《鉴定结题申请书》),报市科协申请验收。
第十八条市科协接到验收申请后,及时组织专家进行结题验收。
结题验收形式根据研究课题情况确定,可采用会议评审、通信评审(函审)等方式进行。
验收专家组由相关专家组成,独立行使评审职能,提出是否予以结题的意见,并提出理由和修改意见。
第十九条课题存在下列情况之一者,不能通过结题验收:
(一)预定成果未能实现;
(二)违反知识产权保护的有关法规;
(三)提供的验收文件、资料、数据不真实。
第二十条通过验收的研究课题,课题承担者须根据验收专家组的意见和市科协的要求,在进一步修改完善的基础上,提交正式的课题报告文本。
通过验收的研究课题,市科协将向课题承担单位出具结题证明。
未通过结题验收的研究课题,须根据验收专家组的意见和市科协的要求做出修改,并在3个月内再次提出结项验收申请。
仍未通过验收的,根据《课题任务书》规定终止研究任务,并在一定范围内予以通报等。
第二十一条调研课题的最终成果应为系列研究报告,包括3万字左右的研究总报告(供结集出版)、至少2篇不超过5000字的决策咨询专报(供领导决策参考)以及其他相关研究资料等。
成果形式须在《课题任务书》中注明。
研究成果具有突出学术价值、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或研究成果获得市委市政府领导重要批示的,在市科协今后确定课题承担者时,予以优先考虑,但连续承担课题一般不得超过两次。
第二十二条除《课题任务书》另有约定外,课题成果和相关数据属武汉市科协所有,由市科协调宣部统一管理和协调使用。
如课题承担者认为该课题成果需要公开发表或公开宣传,须事先征得市科协同意。
课题组和研究者享有署名权,同时须注明“本项研究属武汉市科技创新智库建设研究课题,编号XXXXXX”等字样。
所有未正式公开的研究内容、原始数据、重要结论,未经许可,不得以市科协以外的任何单位或个人名义对外泄露和公开发布。
擅自发布,将追究责任。
课题研究中涉及国家机密的,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密级规定执行。
第四章经费管理
第二十三条课题研究经费来源采取申请市级财政资助和申请市级财政资助与自筹资金相结合两种方式。
申请市级财政资助部分,报经市科协调宣部批准后,依据《课题任务书》从科技创新智库课
题经费中拨付。
第二十四条课题经费按《课题任务书》的约定,分两次拨付。
签订任务书后即拨付50%经费;结题验收通过后,拨付剩余的50%经费。
第二十五条课题成果获得市委、市政府领导肯定或具有突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给予奖励经费。
奖励办法另行制定。
第二十六条对未按要求完成任务、质量达不到要求或未通过验收的课题承担方,将视情况扣减资助经费,并责令限期完成。
课题承担者未能完成课题研究的,须向市科协提交书面报告,并退回已拨经费。
第二十七条课题实施过程中,如发生《课题任务书》变更,其经费按变更后的《课题任务书》执行。
撤销或终止《课题任务书》时,除经核准开支的经费外,课题承担者应退还其余的课题经费。
第二十八条由市级财政资助的研究课题,经费管理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财务规定执行,专款专用,即主要用于课题研究所需的资料费、国内调研差旅费、会议费、计算机使用费、印刷费、管理费等。
课题结题后,课题组须填写课题经费决算表,报送市科协。
第二十九条市级财政资助的课题经费不得用于以下开支内容:
(一)应纳入课题承担单位基本支出预算开支的各项费用;
(二)应列支基建支出的费用;
(三)罚款、还贷、捐赠、赞助、对外投资等费用;
(四)与课题实施无关的费用;
(五)有关财务制度规定的其他不得列支的费用。
第三十条对课题经费账目管理混乱或者经费滥用的,市科协将视情况给予警告、通报批评、撤销资助、收回经费、直至取消其
申请课题资格,并在市科协网站公布。
情况严重的,追究法律责任。
第五章附则
第三十一条本办法由武汉市科协调宣部负责解释。
第三十二条本办法自2016年2月1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