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平台技术建议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政务平台技术建议书

目录

第一章概述 (4)

1.1建设背景 (4)

1.2需求分析 (4)

第二章设计思路与设计目标 (5)

2.1平台总体设计思想 (5)

2.2平台系统总体建设原则 (5)

2.3遵循业务标准规范 (6)

2.5系统总体性能指标 (7)

第三章系统整体架构设计 (8)

3.1系统逻辑架构设计 (8)

3.2系统层级架构设计 (9)

3.3系统技术架构设计 (10)

3.4系统物理架构设计 (11)

3.5系统网络架构设计 (12)

第四章应用支撑平台设计 (13)

4.1统一用户管理系统 (13)

4.2工作流管理平台 (14)

4.3自定义表单管理 (15)

4.4统一消息服务 (16)

4.5全文搜索引擎 (17)

第五章系统功能设计 (17)

5.1公文管理类 (17)

5.2日常办公类 (20)

5.3信息服务类 (22)

5.4个人事务类 (23)

5.5系统管理类 (24)

第六章移动办公设计 (26)

6.1移动办公功能设计 (26)

6.2办公系统改造设计 (27)

6.3移动办公安全设计 (27)

第七章数据集成(接口)设计 (27)

7.1组织模型接口 (28)

7.2表单工作流集成接口 (29)

7.3文档导出接口 (29)

7.4消息集成接口 (30)

第八章组件对象技术应用 (31)

第九章系统特点 (33)

9.1可视化流程定义和监控 (33)

9.2便捷的表单自定义 (33)

9.3文件修改保留痕迹 (33)

9.4公文格式及处理方式 (33)

9.5意见输入多样化支持 (34)

9.6支持文件催办提醒 (34)

9.7支持多样式的信息查询和全文搜索 (34)

9.8提供多种消息提醒渠道 (34)

9.9办公工作门户 (34)

9.10个性化应用和管理 (34)

9.11系统更新维护特性 (35)

9.12系统平滑升级 (35)

第十章技术规格 (35)

第一章概述

1.1建设背景

电子政务是信息社会管理发展的一种趋势,在各国积极倡导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中,电子政务建设被列在第一位,成为世界各国的关注焦点。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在探索中逐步完善,政府门户网站体系初步形成,政府内部沟通交流系统应用开始普及,政务透明度进一步增强。

电子政务信息化是提高管理效率,最大限度保证管理科学化和民主化的一个有效手段。行政管理与电子政务的结合,是行政管理部门提高效率,增强政务公开与透明度,自觉接受公众监督,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举措。

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各地政府机关正在探索和创新行政机关内部协作、管理、服务模式,以政府体制改革和职能转换为契机,推进管理机制的转变。将办公环境、管理和服务职能由线下迁移至线上完成,从而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等条件的限制,进一步扫除信息资源共享障碍,改变内部交流“纵强横弱”格局,逐步消除“信息孤岛”现象,向全社会提供高效、优质、规范、透明和全方位的服务,全面实现政府职能从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

1.2需求分析

推行电子政务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政务管理方式的一场深刻变革,可以有效提高政府办公效率,提升政府服务水平,规范政府管理程序。防止出现以下情况:

●不利于联合办公,降低了办公效率;

●不利于公众查询信息,需要逐个登陆不同的网站获取信息;

●不利于效能监察,无法一次性监察众多系统的信息;

●造成重复建设,形成资金浪费。

第二章设计思路与设计目标

2.1平台总体设计思想

系统采用B/S多层体系架构,分为数据资源层、技术适配层、运行时层、基础组件层、基础功能层、工具层和集成表现层。系统完全遵循业界标准技术规范,例如工作流引擎遵循WFMC,XML,门户系统遵循Portlet、LDAP等开放的通用协议标准,基于良好的技术架构设计和业务架构设计,遵循开放式标准的技术规范,应用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平台从安全保障策略、标准、管理、服务、技术等多个层面,提供科学系统化的整体解决方案,支持对称密钥加密解密、非对称密钥加密解密,信息摘要、USB Key、动态口令卡、电子签章、手写签名等多种可选安全技术手段。从应用系统访问控制层面,提供了基于角色的授权机制,从模块、功能点、数据权限(可以细化到字段级控制)、资源权限(可以细化到人员的读、写、打印等控制)、外系统接口等多层面多角度地对系统的正常以及非正常访问,进行全方位系统化地控制。平台提供对日志进行统计分析的工具,提供资源占用情况的分析工具,能够方便地对应用系统的登录、使用情况进行监控,对资源占用情况进行分析,识别应用中的异常情况和性能瓶颈。并提供日志的备份存档工具。平台提供数据备份工具,能够制定备份计划,支持自动执行备份计划和手工备份计划,备份计划能够可以对系统的数据和文件等资源进行全备份和增量备份。

针对灵活多变的公文、事务处理流程,平台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流程化管理解决方案,包括工作流引擎、电子表单设计工具、图形化流程设计工具、组织结构、人员建模工具、消息引擎、以及丰富的接口以及快速开发工具等。对于应用系统的高效实施部署和快速响应业务需求的变化,提供了有效的保证。平台具有良好的开放型和和扩展型,能够集成第三方应用工具,如portal门户、报表工具等。

2.2平台系统总体建设原则

本项目中所采用的系统以及系统的构成将遵循以下原则:

●先进性

把握最新的电子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的发展方向,采用先进的体系结构,选择先进的软件和硬件技术构造系统的支撑平台和运行环境,建设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协同办公系统。

●实用性

充分考虑各类使用人员的能力和素质、专业结构、处室业务需求等诸多因素对系统产生的综合影响;注重突出各项系统功能的实用性;人机界面友好,可操作性强。

●开放性

考虑到将来发展需要及扩充性能要求,在应用平台和系统设计时,要支持跨平台和开放数据接口,保证协同办公系统相对独立的设计要求外,要充分考虑到与其他各应用系统之间的互连,实现数据共享、交换等应用集成服务。

●可扩展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