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孟子的教育思想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孟子的教育思想理论
09学科教学语文段雪茹
摘要:孟子作为儒家的重要学派“孟氏之儒”的代表人,是中国古代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孟子一生热衷教育事业,并深切体会着从事教育为其人生所带来的巨大乐趣。孟子的教育思想,是其毕生教育实践的经验总结,闪烁着耀眼的真知之光,彰显出非凡的智慧光辉,今日仍可资借鉴。
关键词:孟子教育教学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鲁国邹(今山东省邹县)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继孔子之后又一位儒家学说的集大成者。
孟子上承曾子、子思,学习、宣传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倡唯心的先验论,并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下启后世儒家学者,开创了主观唯心主义的一派,对封建道德伦理学说的形成影响很大,唐代的儒学大师韩愈曾说:“孔子之徒没,尊圣人者孟氏而已”,因此,后人将他看得很重,尊他为“亚圣”。
战国初年,诸侯争雄,“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史记·孟子苟卿列传》),生逢百家争鸣高潮和兼并战争炽热期的孟子,一方面批判道家的“为我”,驳斥墨家的“兼爱”,攻击法家的“耕战”,一方面以明显与时代格格不入的主张周游列国、四处游说,以弘著孔子之道。
孟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包括了政治、经济、哲学、教育等各个方面,而具体看孟子的教育思想理论,也不难发现,它是与其政治、哲学等思想观点相互融会贯通的。要理解孟子的教育思想,必须先了解他的“仁政”学说和“性善论”。孟子把教育看作仁政的一部分,认为没有教育,仁政是不能实现的,他把对教育目的和作用的论述与其政治主张密切联系,认为统治者得天下,行“天道”,首先要“得民心”,而得民心不仅要用政治,经济的手段,更要有效地进行教育,即所谓“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孟子把教育的作用同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
把教育放在如此重要的地位,是很有远见的。
春秋时期,孔子曾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的观点,但他没有明确说明人之性善还是性恶。孟子将孔子“性相近”的观点发展为性善论,他认为人性生来就是善的,人生而就有“不学而能”的“良能”和“不虑而知”的“良知”。“性善论”是孟子教育思想的心理基础,而从性善论出发,孟子又非常重视教育在人性发展上的作用。显然这种脱离社会关系、社会实践和一切外在条件谈道德善恶的观点是一种先验论的“伦理绝对主义”,但同时也指出了教育和学习是人的必须与可能,明确了教育和学习需要遵循人的内在依据,因势利导才能发扬人的自觉。孟子对人的主观作用的提倡,成功地开创了中国教育史上强调个体理性自觉地“内发说。
孟子从性善论出发,把教育看作是“求放心”、扩展内心善端的过程,虽然过干偏重人性的内发作用,但并没有忽视外界环境等外部条件对人的重大影响。他深刻地指出外界环境对人的性格、品质、意志形成和发展的重大意义,强调了善的社会习得和对教育的依赖,并以具体事例说理,诠释“人皆可以为尧舜”这只是就可能性而言,而将可能变成现实,还要靠教育、物质生活条件、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从而促使人所固有的善端健康成长起来。
孟子大半生从事教育,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看作是人生的三大乐趣之一。他施教的目的在于培养“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君子,并认为要培养这样的人才,最根本的问题在于“修身”,要使之具有“忠君”和“事亲”的道德修养。因此,孟子非常重视道德教育,并根据自己指导学生“修身”的实践经验,对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提出了一系列的主张。孟子认为,人的本性虽然是善的,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充分发挥其善性,都能使自己道德的发展顺乎人性的本然,他提出养心莫善于寡欲,即反对言利,以“寡欲”作为养心的主要内容。孟子把欲和性完全对立起来的观点,显然是有些偏颇的。但是若从道德品质的教育方面来讲,一个人为了真理正义、为了实现理想而不为物质利益所迷,不为私欲所惑、淡薄名利、保持清心寡欲和廉洁的节操,是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反求诸己与改过迁善,是儒家在过德教育方面的一贯思想,也是孟子提出的重要的修养方法,他主张积极学习别人的善行,而当一个人有了过错时,应该欢迎别人的批评,应当注意改过迁善,一个人不但要学习人家的长处,乐干改过,
而且还要偕同别人一道行善。显而易见,这比孔子“见贤思齐”的思想更前进了一步。与此同时,孟子标立了“善养吾浩然之气”的思想,要求人们不管处在得意或穷困的时候,都要能坚持自己的志向。孟子认为,人的道德、聪明、才智都是在艰难困苦中历练出来的,所以作为一个有志之士,须磨练意志才能担当重任。
孟子晚年归邹,专心著述讲学,并大力赞扬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孟子提出了一些有关教学的方法和原则,这是孟子教育思想中另一个很有价值的方面。
孟子特别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求自得,他认为人们经过学习、理解,才能达到思想高深的境界,只有当学生懂得思考而又注意积累知识时,他才能变得学识渊博。洞察精微,“默然心通”,自然得之,才是最高妙的。在教学过程中,孟子告诫学生,“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因此孟子特别提倡学习要有主动的精神,鼓励学生要多学而又详尽地研究,要在对知识融会贯通以后,反过来阐明其中的道理,而且学习需有质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就是他的一句至理名言。
孟子认为,学习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应该循序渐进。他说:“原泉(有源之泉)混混(水涌出状),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手四海”(《孟子·离娄下》),就是说正确的学习进程应当像源源不断地流水那样,注满一个洼坎之后再注往下一个洼坎,未注满时绝不下流,由此渐进汇入大海。在人一生的教育过程中,孟子很重视基础阶段的学习。他认为,经过基础训练的人,才有发展前途。清初的王筠很注意孟子的这一思想,他在《教童子法》一书中曾指出:“孔子善诱,孟子曰教亦多术。……蒙养之时,识字为先,不必遽读书”同样强调了打好基础的重要性。为了宣扬专心致志、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孟子以下棋这种小技艺为例,证实学习不仅要专心,还必须持之以恒,切勿一暴十寒。
在教学方法上,“因材施教”是孟子丰富和发展孔子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为了达到“因材施教”的教学目的,孟子力求尽量精细地观察事物。据《孟子·尽心下》记载,浩生和不害问孟子乐正子其人,孟子不仅能给予“善人”、“信人”评价,还能头头是道地讲出理由。在教师的问题上,孟子特别强调要“以身作则”,认为君子先正己,方可正人,进一步发展了孔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思想。孟子很清楚,教师不能以身作则便不能有效地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