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一次方程经典行程问题
一元一次方程解路程问题
一元一次方程解路程问题在一元一次方程中,我们可以解决各种与路程相关的题目。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路程问题及其对应的方程:1.相遇问题两人从甲地出发,相向而行,途中相遇。
假设两人的行走速度分别为v1和v2,相遇时间为t,那么两人相遇时,行走的总距离可以表示为:x=(v1 v2)*t2.追及问题两人分别从乙地出发,同向而行,途中相遇。
假设两人的行走速度分别为v1和v2(其中v1>v2),相遇时间为t,那么两人相遇时,行走的总距离可以表示为:x=(v1-v2)*t3.列车相遇问题两列车从甲地出发,相向而行,途中相遇。
假设两列车的行走速度分别为v1和v2,相遇时间为t,那么两列车相遇时,行走的总距离可以表示为:x=(v1 v2)*t4.环形跑道问题一人从甲地出发,沿环形跑道跑步。
假设跑步的速度为v1,跑步的时间为t,那么跑步的总距离可以表示为:x=v1*t5.航行问题一人从甲地出发,划船沿河而下。
假设划船的速度为v1,划船的时间为t,那么划船的总距离可以表示为:x=v1*t6.渡河问题一人从甲地出发,游泳过河。
假设游泳的速度为v1,游泳的时间为t,那么游泳的总距离可以表示为:x=v1*t7.顺流逆流问题一人从甲地出发,逆流而上。
假设游泳的速度为v1,水流的速度为v2(其中v2<v1),游泳的时间为t,那么游泳的总距离可以表示为:x=(v1-v2)*t或x=(v1 v2)*t(此公式根据上下文水流方向可能正负相反)8.变速直线运动问题一人从甲地出发,做变速直线运动。
假设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为v1,运动的时间为t,那么运动的总距离可以表示为:x=v1*t(注:此处的变速直线运动默认是匀加速或匀减速直线运动)9.简单的行程问题x=VT(其中V是速度,T是时间)在很多情况下可以解决简单的行程问题。
但是较复杂的问题可能需要一元一次方程的其他形式。
例如:逆向问题:这种情况下需要用到减法(如果两个物体向相反的方向移动)。
一元一次方程行程问题-教育文档
一元一次方程行程问题
小编寄语:期末考试即将来临,同学们的复习进展怎么样了,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一元一次方程行程问题,供大家参考。
1.甲列车从A地开往B地,速度是60千米一时,乙列车从B 地开往A地,速度是90千米一时,已知A,B两地相距200千米两车相遇的地方里A地有多远
解:设相遇地离A地X千米,依题意得:
X/60=(200-X)/90
X=80
答:相遇地点离A地80千米远。
2..轮船在两个码头之间航行,顺水航行需要4小时,逆水行驶需要5小时,水流的速度是2千米/时,求轮船在静水中的行驶速度?(用方程解应用题)
、设轮船静水中速度为X
则(x+2)*4=(x-2)*5得X=18
3.).甲,乙两站相距360千米,一列慢车从甲站开出,每小时行驶48千米;一列快车从乙站开出,每小时行驶72千米,慢车先开出25分钟,两车相向而行,慢车开几小时与快车相遇?(用方程解应用题)
、设为X小时相遇
则72x+25*48/60+48x=360得X
4)一个自行车队进行训练,训练时所有队员都以35千米/小时的速度前进,突然一号队员以45千米/小时的速度独自行进,行进10千米后调转车头,仍以45千米/小时的速度往回骑,直到与其他队员会和。
一号队员从离队开始到与队员重新会和,经过多长时间?(用方程解应用题)
、设X
35x+(x-10/45)45=10
这是4道精选的一元一次方程测试题,同学们还等什么呢,赶紧动起来。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行程问题含答案
(1)求甲从A到B地所需要的时间.
10.一列火车匀速行驶经过一条隧道,从车头进入隧道到车尾离开隧道共需45 s,而整列火车在隧道内的时间为33 s,火车的长度为180 m,求隧道的长度和火车的速度.
11.东南中学租用两辆小轿车(设速度相同)同时送二名带队老师及 名七年级的学生到育才中学参加数学竞赛,每辆车限坐 人(不包括司机).其中一辆小轿车在距离育才中学 的地方出现故障,此时距离竞赛开始还有 分钟,唯一可利用的交通工具是另一辆小轿车,且这辆车的平均速度是 ,人步行的速度是 (上、下车时间忽略不计).
8.双“11”期间,某快递公司的甲、乙两辆货车分别从相距335km的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并以各自的速度匀速行驶,两车行驶2h时,甲车先到达配货站C地,此时两车相距35km,甲车在C地用1h配货,然后按原速度开往B地;乙车继续行驶0.5h时,乙车也到C地,但未停留直达A地.
(1)乙车的速度是_____km/h,B、C两地的距离是____km.
5.小明爸爸带着小明和小明弟弟去离家66千米的外婆家,小明爸爸有一辆摩托车,只坐一人时速度为50千米/小时,坐两人时速度为40千米/小时(交通法规定:摩托车最多只能坐两人)。小明和小明弟弟如果步行速度均为10千米/小时,为尽快达到外婆家,出发时,小明步行,小明爸爸将小明弟弟载了一段路程后让其步行前往外婆家,并立即返回接步行的小明,再到外婆家,结果与小明弟弟同时到达外婆家,则小明从家到外婆家步行的时间为___________.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行程问题含答案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行程问题1.A、B两地相距450千米,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车速度为120千米/时,乙车速度为80千米/时,经过多少小时两车相距50千米?2.一列火车匀速行驶,经过一条长300米的隧道需要20s的时间.隧道的顶上有一盏灯,垂直向下发光,灯光照在火车上的时间是10s.求这列火车的长度.3.王强参加了一场3000米的赛跑,他以6米/秒的速度跑了一段路程,又以4米/秒的速度跑完了其余的路程,一共花了10分钟,王强以6米/秒的速度跑了多少米?4.小明从家里骑自行车到学校,每小时骑20km,可早到15分钟,每小时骑15km就会迟到10分钟.问他家到学校的路程是多少km?5.汽车从甲地到乙地,若每小时行驶45千米,就要延误30分钟到达;若每小时行驶50千米,那就可以提前30分钟到达,求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及原计划行驶的时间?6.某中学学生步行到郊外旅行.七年级(1)班学生组成前对,步行速度为4千米/时,七(2)班的学生组成后队,速度为6千米/时;前队出发1小时后,后队才出发,同时后队派一名联络员骑自行车在两队之间不间断地来回联络,他骑车的速度为10千米/时.(1)后队追上前队需要多长时间?(2)后队追上前队时间内,联络员走的路程是多少?(3)两队何时相距2千米?7.小亮和哥哥在离家2千米的同一所学校上学,哥哥以4千米/时的速度步行去学校,小亮因找不到书籍耽误了15分钟,而后骑自行车以12千米/时的速度去追哥哥.(1)到校前小亮能追上哥哥吗?(2)如果小亮追上哥哥,此时离学校有多远?8.老师带着两名学生到离学校33千米远的博物馆参观.老师乘一辆摩托车,速度25千米/小时.这辆摩托车后座可带乘一名学生,带人后速度为20千米/小时.学生步行的速度为5千米/小时.请你设计一种方案,使师生三人同时出发后都到达博物馆的时间不超过3小时.9.“五•一”长假日,弟弟和妈妈从家里出发一同去外婆家,他们走了1小时后,哥哥发现带给外婆的礼品忘在家里,便立刻带上礼品以每小时6千米的速度去追,如果弟弟和妈妈每小时行2千米,他们从家里到外婆家需要1小时45分钟,问哥哥能在弟弟和妈妈到外婆家之前追上他们吗?10.如图,已知箭头的方向是水流的方向,一艘游艇从江心岛的右侧A点逆流航行3小时到达B点后,又继续顺流航行2小时15分钟到达C点,总共行驶了198km,已知游艇的速度是38km/h.(1)求水流的速度;(2)由于AC段在建桥,游艇用同样的速度沿原路返回共需要多少时间?11.一条环形公路长42千米,甲、乙两人在公路上骑自行车,速度分别是21千米/时、14千米/时.(1)如果两人同时同地反方向出发,那么经过几小时两人首次相遇;(2)如果两人同时同地同向出发,那么经过几小时两人首次相遇;(3)如果从同一地点同向前进,乙出发1小时后甲出发,那么甲经过几小时后追上乙.12.李明和王强周末约好去宜春花博园游玩,李明家在王强家与花博园两地之间,距王强家2千米,距花博园3千米.当王强以140米/分的速度从家先走10分钟后才打电话给李明,李明立即以100米/分的速度往花博园走,两人同向而行:(1)王强从家出发后多久追上李明?(2)王强能在李明到达花博园前追上李明吗?说明理由.13.家住山脚下的孔明同学想从家出发登山游玩,据以往的经验,他获得如下信息:(1)他下山时的速度比上山时的速度每小时快1千米;(2)他上山2小时到达的位置,离山顶还有1千米;(3)抄近路下山,下山路程比上山路程近2千米;(4)下山用1个小时;根据上面信息,他作出如下计划:(1)在山顶游览1个小时;(2)中午12:00回到家吃中餐.若依据以上信息和计划登山游玩,请问:孔明同学应该在什么时间从家出发?14.为赴某地考察学习,小颖的爸爸在元旦节的早晨7点自驾一辆轿车(平均速度为60千米/小时)从家里出发赶往距家45千米的某机场,此时距规定到达机场的时间仅剩90分钟,7点30分小颖发现爸爸忘了带身份证,急忙通知爸爸返回,同时她乘坐出租车以40千米/小时的平均速度直奔机场,与此同时,爸爸接到通知后继续往机场方向行驶了5分钟后返回,结果不到30分钟就遇上小颖(打电话,拿身份证及上出租车的时间忽略不计),并立即按原速赶往机场,请问:(1)设小颖从7点30分出发经过x小时与爸爸相遇,则与爸爸相遇时小颖行驶了千米,爸爸返回了千米(均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2)求小颖从7点30分出发经过多少时间与爸爸相遇;(3)小颖的爸爸能否在规定的时间内赶到机场?15.如图,点A从原点出发沿数轴向左运动,同时,点B也从原点出发沿数轴向右运动,3秒后,两点相距15个单位长度.已知点B的速度是点A的速度的4倍(速度单位:单位长度/秒).(1)求出点A、点B运动的速度,并在数轴上标出A、B两点从原点出发运动3秒时的位置;(2)若A、B两点从(1)中的位置开始,仍以原来的速度同时沿数轴向左运动,几秒时,原点恰好处在点A、点B的正中间?(3)若A、B两点从(1)中的位置开始,仍以原来的速度同时沿数轴向左运动时,另一点C同时从B点位置出发向A点运动,当遇到A点后,立即返回向B点运动,遇到B点后又立即返回向A点运动,如此往返,直到B点追上A点时,C点立即停止运动.若点C 一直以20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匀速运动,那么点C从开始运动到停止运动,行驶的路程是多少个单位长度?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1.【分析】应该有两种情况,第一次应该还没相遇时相距50千米,第二次应该是相遇后交错离开相距50千米,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可列方程求解.【解答】解:设第一次相距50千米时,经过了x小时.(120+80)x=450﹣50x=2.设第二次相距50千米时,经过了y小时.(120+80)y=450+50y=2.5经过2小时或2.5小时相距50千米.【点评】本题考查理解题意能力,关键知道相距50千米时有两次以及知道路程=速度×时间,以路程做为等量关系可列方程求解.2.【分析】设这列火车的长度是x米,根据火车行驶的速度不变由行程问题的数量关系路程÷时间=速度建立方程求出其解是关键.【解答】解:设这列火车的长度是x米,由题意,得,解得:x=300.答:火车长300米.【点评】本题考查了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实际问题的运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的运用,行程问题的数量关系的运用,解答时根据火车行驶的速度不变建立方程是关键.3.【分析】若设王强以6米/秒的速度跑了x米,则根据总时间=以6米/秒的速度跑的时间+以4米/秒的速度跑的时间列出方程即可.【解答】解:解法1:设王强以6米/秒速度跑了x米,那么以4米/秒速度跑了(3000﹣x)米.根据题意列方程:去分母得:2x+3(3000﹣x)=10×60×12.去括号得:2x+9000﹣3x=7200.移项得:2x﹣3x=7200﹣9000.合并同类项得:﹣x=﹣1800.化系数为1得:x=1800.解法二:设王强以6米/秒速度跑了x秒,则王强以4米/秒速度跑了(10×60﹣x)秒.根据题意列方程6x+4(10×60﹣x)=3000,去括号得:6x+2400﹣4x=3000.移项得:6x﹣4x=3000﹣2400.合并同类项得:2x=600.化系数为1得:x=300,6x=6×300=1800.答:王强以6米/秒的速度跑了1800米.【点评】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注意时间单位要统一.4.【分析】10分钟=小时,15分钟=小时.方法一:设他家到学校的路程为xkm.根据“每小时骑20km所用的时间+15分钟=每小时骑15km所用的时间﹣10分钟”列出方程;方法二:设小明到学校的时间为x小时.根据路程不变列出方程,并解答.【解答】解:10分钟=小时,15分钟=小时.方法一:设他家到学校的路程为xkm,依题意得:,解得x=25.答:他家到学校的路程是25km;方法二:设小明到学校的时间为x小时,,解得x=1.5.他家到学校的路程为(千米).答:他家到学校的路程是25km.【点评】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列一元一次方程,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设出未知数,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5.【分析】方法1:可设原计划行驶的时间是x小时,根据路程是一定的,列出方程求解即可;方法2:如果在准时的时间内,用每小时50千米的速度汽车多行50×0.5=25千米,用每小时45千米的速度汽车少行45×0.5=22.5千米,两次相差25+22.5=47.5千米;速度差为:50﹣45=5千米;那么原计划开的时间为:47.5÷5=9.5小时;甲、乙两地的距离:50×(9.5﹣5)=450(千米);据此解答.【解答】解:30分钟=0.5小时,方法1:设原计划行驶的时间是x小时,依题意有45(x+0.5)=50(x﹣0.5),解得x=9.5;方法2:(50×0.5+45×0.5)÷(50﹣45)=47.5÷5=9.5(小时);50×(9.5﹣0.5)=450(千米).答:甲、乙两地的距离是450千米,原计划行使9.5小时.【点评】本题的解答思路是:通过比较已知条件,找出两个相关的差数,一是路程差,二是速度差,将这两个差相除,就可求出原计划行使的时间,然后再根据基本关系式:总差额÷每份的差额=总份数解答.6.【分析】(1)设后队追上前队需要x小时,根据后队比前队快的速度×时间=前队比后队先走的路程可列出方程,解出即可得出时间;(2)先计算出联络员所走的时间,再由路程=速度×时间即可得出联络员走的路程.(3)要分两种情况讨论:①当(2)班还没有超过(1)班时,相距2千米;②当(2)班超过(1)班后,(1)班与(2)班再次相距2千米,分别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解:(1)设后队追上前队需要x小时,由题意得:(6﹣4)x=4×1,解得:x=2.故后队追上前队需要2小时;(2)后队追上前队时间内,联络员走的路程就是在这2小时内所走的路,所以10×2=20(千米).答:后队追上前队时间内,联络员走的路程是20千米;(3)要分三种情况讨论:①当(1)班出发半小时后,两队相距4×=2(千米)②当(2)班还没有超过(1)班时,相距2千米,设(2)班需y小时与(1)相距2千米,由题意得:(6﹣4)y=2,解得:y=1;所以当(2)班出发1小时后两队相距2千米;③当(2)班超过(1)班后,(1)班与(2)班再次相距2千米时(6﹣4)y=4+2,解得:y=3.答当0.5小时或1小时后或3小时后,两队相距2千米.【点评】此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求解.7.【分析】(1)先设小亮走了x时追上哥哥,求出追上需要的时间,再求出小亮走的路程与全程比较,大于全程不能追上,小于全程就可以追上.从而得出答案.(2)由(1)的时间就可以求出小亮走的路程,总路程﹣小亮走的路程就是小亮追上哥哥时离学校的距离.【解答】解:(1)设小亮走了x时追上哥哥根据题意得:4×+4x=12x解得x=×12=1.5∵2千米>1.5千米∴小亮能追上哥哥(2)∵2﹣1.5=0.5(千米),∴小亮追上哥哥时离学校的距离为0.5千米.【点评】本题考查了列一元一次方程解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的追击问题的运用,列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的运用.解答时求出追上的时间是关键.8.【分析】由于让学生甲先步行,老师带乘学生乙,到达距博物馆一定地方,放下乙,让其步行,而老师再去接甲,最后三人同时到达,所以甲乙步行的路程相等,都设为x千米,根据乙步行的时间等于老师返回接甲并到达的时间列出方程,求出x的值即可.【解答】解:由于让学生甲先步行,老师带乘学生乙,到达距博物馆一定地方,放下乙,让其步行,而老师再去接甲,最后三人同时到达,所以甲乙步行的路程相等,都设为x千米根据乙步行的时间等于老师返回接甲并到达的时间得:=+,去分母得20x=4(33﹣2x)+5(33﹣x),解得x=9,所以共用时间+=3小时.【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甲乙步行的路程相等列出方程.9.【分析】等量关系为:哥哥所走的路程=弟弟和妈妈所走的路程.【解答】解:设哥哥追上弟弟需要x小时.由题意得:6x=2+2x,解这个方程得:.∴弟弟行走了=1小时30分<1小时45分,未到外婆家,答:哥哥能够追上.【点评】难点是得到弟弟和妈妈所用的时间,关键是找到相应的等量关系.10.【分析】(1)设水流速度为x km/h,则游艇的顺流速度为(x+38)km/h,游艇的逆流航行速度为(38﹣x)km/h.根据“总共行驶了198km”列方程;(2)AB段的路程为3×36=108(km),BC段的路程为.则往返时间=两段时间之和.【解答】解:(1)设水流速度为x km/h,则游艇的顺流速度为(x+38)km/h,游艇的逆流航行速度为(38﹣x)km/h.据题意可得,.解得x=2.∴水流的速度为2km/h.(2)由(1)可知,顺流航行速度为40km/h,逆流航行的速度为36km/h.∴AB段的路程为3×36=108(km),BC段的路程为.故原路返回时间为:.答:游艇用同样的速度原路返回共需要5小时12分.【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求解.11.【分析】(1)根据“行驶路程的和等于42千米”列出方程计算;(2)根据“行驶路程的差等于42千米”列出方程计算;(3)根据“两人行驶的路程相等”列出方程计算;【解答】解:(1)设x小时相遇,根据题意得:(21+14)x=42解得:x=答:经过小时两车相遇;(2)设经过y小时两车相遇,根据题意得:(21﹣14)y=42,解得:y=6小时;答:经过6小时两人首次相遇;(3)设经过z小时甲追上乙,根据题意得:21z=14(z+1),解得:z=2,答:甲经过2小时后追上乙.【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了解路程、速度和时间之间的关系.12.【分析】(1)设王强从家出发后x分钟追上李明,则李明走的时间为(x﹣10)分钟,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得到结果;(2)王强能在李明到达花博园前追上李明,理由为:求出李明走的路程,比较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1)设王强从家出发后x分钟追上李明,则李明走的时间为(x﹣10)分钟,根据题意得:140x=2000+100(x﹣10),解得:x=25,答:王强从家出发后25分钟追上李明;(2)王强能在李明到达花博园前追上李明,理由:从李明走(25﹣10)分钟的路程分析,(25﹣10)×100=1500(米),∵1500米<3000米,∴王强能在李明到达花博园前追上李明.【点评】此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弄清题意是解本题的关键.13.【分析】由(1)得v下=(v上+1)千米/小时.由(2)得S=2v上+1由(3)、(4)得2v上+1=v下+2.根据S=vt求得计划上、下山的时间,然后可以得到共需的时间为:上、下上时间+山顶游览时间.【解答】解:设上山的速度为v,下山的速度为(v+1),则2v+1=v+1+2,解得v=2.即上山速度是2千米/小时.则下山的速度是3千米/小时,山高为5千米.则计划上山的时间为:5÷2=2.5(小时),计划下山的时间为:1小时,则共用时间为:2.5+1+1=4.5(小时),所以出发时间为:12:00﹣4小时30分钟=7:30.答:孔明同学应该在7点30分从家出发.【点评】本题考查了应用题.该题的信息量很大,是不常见的应用题.需要进行相关的信息整理,只有理清了它们的关系,才能正确解题.14.【分析】(1)设小颖从7点30分出发经过x小时与爸爸相遇,则与爸爸相遇时小颖行驶了40 x千米,爸爸返回了(60x﹣5)千米.(2)设小颖从7点30分出发经过x小时与爸爸相遇,以路程和时间做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求解.(3)根据(2)中得到时间与90分钟作比较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1)设小颖从7点30分出发经过x小时与爸爸相遇,则与爸爸相遇时小颖行驶了40x千米,爸爸返回了(60x﹣5)千米(均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故答案是:40x;(60x﹣5);(2)设小颖从7点30分出发经过x小时与爸爸相遇,根据题意得,40x+60(x﹣)=60×40x+60x﹣5=35x=,答:小颖从7点30分出发经过小时与爸爸相遇;(3)小颖的爸爸赶到机场共花时间:=(小时)=83分钟<90分钟.答:小颖的爸爸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赶到机场.【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求解.15.【分析】(1)设点A的速度为每秒t个单位,则点B的速度为每秒4t个单位,由甲的路程+乙的路程=总路程建立方程求出其解即可;(2)设x秒时原点恰好在A、B的中间,根据两点离原点的距离相等建立方程求出其解即可;(3)先根据追击问题求出A、B相遇的时间就可以求出C行驶的路程.【解答】解:(1)设点A的速度为每秒t个单位,则点B的速度为每秒4t个单位,由题意,得3t+3×4t=15,解得:t=1,∴点A的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则点B的速度为每秒4个单位长度.如图:(2)设x秒时原点恰好在A、B的中间,由题意,得3+x=12﹣4x,解得:x=1.8.∴A、B运动1.8秒时,原点就在点A、点B的中间;(3)由题意,得B追上A的时间为:15÷(4﹣1)=5,∴C行驶的路程为:5×20=100单位长度.【点评】本题考查了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实际问题的运用,数轴的运用,行程问题的相遇问题和追及问题的数量关系的运用,解答时根据行程问题的数量关系建立方程是关键.。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公式大全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公式大全一、行程问题。
1. 基本公式。
- 路程 = 速度×时间(s = vt)。
- 速度=s÷ t,时间=s÷ v。
2. 相遇问题。
- 公式:s_总=v_1t + v_2t=(v_1+v_2)t(s_总表示总路程,v_1、v_2分别表示两者的速度,t表示相遇时间)。
- 例题: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20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的速度是3千米/小时,乙的速度是2千米/小时,几小时后两人相遇?- 解析:设t小时后两人相遇。
根据相遇问题公式s_总=(v_1+v_2)t,这里s_总 = 20千米,v_1=3千米/小时,v_2=2千米/小时。
则(3 + 2)t=20,5t = 20,解得t = 4小时。
3. 追及问题。
- 公式:s_追及=v_1t - v_2t=(v_1-v_2)t(s_追及表示追及路程,v_1表示快者速度,v_2表示慢者速度,t表示追及时间)。
- 例题:甲、乙两人相距5千米,甲以6千米/小时的速度追赶乙,乙以4千米/小时的速度逃跑,甲几小时能追上乙?- 解析:设甲t小时能追上乙。
根据追及问题公式s_追及=(v_1-v_2)t,这里s_追及=5千米,v_1=6千米/小时,v_2=4千米/小时。
则(6 - 4)t=5,2t = 5,解得t = 2.5小时。
二、工程问题。
- 工作总量 =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W = p× t)。
- 工作效率=W÷ t,工作时间=W÷ p。
通常把工作总量看成单位“1”。
2. 合作问题。
- 公式:1=(p_1+p_2)t(p_1、p_2分别表示两者的工作效率,t表示合作时间)。
- 例题:一项工程,甲单独做需要10天完成,乙单独做需要15天完成,两人合作需要几天完成?- 解析:设两人合作需要t天完成。
甲的工作效率p_1=(1)/(10),乙的工作效率p_2=(1)/(15)。
根据合作问题公式1 = ((1)/(10)+(1)/(15))t,(1)/(10)+(1)/(15)=(3 +2)/(30)=(1)/(6),则(1)/(6)t = 1,解得t = 6天。
第3课时 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行程问题
一地点同时同向出发,则( B )min后他们第一次相遇.
A. 10
B. 15
C. 20
D. 30
变式2A,B两地相距70 km,甲从A地出发,每小时行15 km,乙从B地出发,每小时行20 km.若甲在前,乙在后,两 人同时同向而行,则几小时后乙追上甲? 解:设 x h后乙追上甲, 根据题意,得20 x -15 x =70, 解得 x =14. 所以14 h后乙追上甲.
1234
课堂导学
知识点1 相遇问题 【教材P155习题T8变式】 甲、乙二人从相距21 km的
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120 min后相遇,甲每小时比乙 多走500 m,设乙的速度为 x km/h,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B) A. 2(x+500)+2 x =21 B. 2(x+0.5)+2 x =21 C. 120(x-500)+120 x =21 D. 120(x-0.5)+120 x =21
1234
2. 【 2024南充一模新考向·数学文化】元朝朱世杰所著的《算 学启蒙》一书是中国较早的数学著作之一,书中记载一道 问题:“良马日行二百四十里,驽马日行一百五十里.驽 马先行一十二日,问良马几何追及之?”题意是:快马每 天走240里,慢马每天走150里,慢马先走12天,试问快马 几天可以追上慢马?若设快马 x 天可以追上慢马,则下列 方程正确的是( C ) A. 240 x +150 x =150×12 B. 240 x +150 x =240×12 C. 240 x -150 x =150×12 D. 240 x -150 x =240×12
12
预习效果检测
1. 行程问题中的相等关系. (1)相遇问题中的相等关系: 若甲、乙相向而行,则甲走的路程 + 乙走的路程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行程问题
行程问题【基本关系式】(1)行程问题中的三个基本量及其关系:路程=速度×时间时间=路程÷速度速度=路程÷时间(2)基本类型①相遇问题:快行距+慢行距=原距②追及问题:快行距-慢行距=原距③航行问题:顺水(风)速度=静水(风)速度+水流(风)速度逆水(风)速度=静水(风)速度-水流(风)速度顺速–逆速 = 2水速;顺速 + 逆速 = 2船速顺水的路程 = 逆水的路程注意:抓住两码头间距离不变,水流速和船速(静水速)不变的特点考虑相等关系。
常见的还有:相背而行;环形跑道问题。
【经典例题】例1.甲、乙两站相距480公里,一列慢车从甲站开出,每小时行90公里,一列快车从乙站开出,每小时行140公里。
(1)慢车先开出1小时,快车再开。
两车相向而行。
问快车开出多少小时后两车相遇?(2)两车同时开出,相背而行多少小时后两车相距600公里?(3)两车同时开出,慢车在快车后面同向而行,多少小时后快车与慢车相距600公里?(4)两车同时开出同向而行,快车在慢车的后面,多少小时后快车追上慢车?(5)慢车开出1小时后两车同向而行,快车在慢车后面,快车开出后多少小时追上慢车?例2.某船从A地顺流而下到达B地,然后逆流返回,到达A、B两地之间的C地,一共航行了7小时,已知此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8千米/时,水流速度为2千米/时。
A、C两地之间的路程为10千米,求A、B两地之间的路程。
【专项训练】一、行程(相遇)问题A.基础训练1.小李和小刚家距离900米,两人同时从家出发相向行,小李每分走60米,小刚每分走90米,几分钟后两人相遇?2.小明和小刚家距离900米,两人同时从家出发相向行,5分钟后两人相遇,小刚每分走80米,小明每分走多少米?3.王强和赵文从相距2280米的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王强每分行60米,赵文每分行80米,王强出发3分钟后赵文出发,几分钟后两人相遇?4.两辆车从相距360千米的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车先出发,每小时行60千米,1小时后乙车出发,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出发几小时两车相遇?5.两村相距35千米,甲乙二人从两村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5千米,乙每小时行4千米,甲先出发1小时后,乙才出发,当他们相距9千米时,乙行了多长时间?6.甲乙二人从相距45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比乙每小时多行1千米,5小时后二人相遇,求两人的速度。
一元一次方程经典行程问题
一元一次方程经典行程问题行程问题一、相遇问题:甲、乙相向而行,则: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总路程二、追及问题:甲、乙同向不同地,则:追者走的路程=前者走的路程+两地间的距离三、环形跑道问题:1、甲、乙两人在环形跑道上同时同地同向出发:快的必须多跑一圈才能追上慢的。
2、甲、乙两人在环形跑道上同时同地反向出发:两人第一次相遇时的总路程为环形跑道一圈的长度。
四、航行问题1、飞行问题,基本等量关系:顺风速度=无风速度+风速逆风速度=无风速度-风速顺风速度-逆风速度=2×风速2、航行问题,基本等量关系:顺水速度=静水速度+水速逆水速度=静水速度-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水速练:一、追及问题1.甲乙两人相距40千米,甲在后乙在前,两人同向而行,甲先出发1.5小时后乙再出发,甲的速度为每小时8千米,乙的速度为每小时6千米,甲出发几小时后追上乙?2、一个自行车队进行训练,训练时所有队员都以35千米/时的速度前进,突然,1号队员以45千米/时的速度独自行进,行进10千米后掉转车头,仍以45千米/时的速度往回骑,知道与其他队员会和。
1号队员从离队开始到与队员重新会和,经过了多长时间?3.在3点钟和4点钟之间,钟表上的时针和分针什么时间重合?4.甲步行上午7时从A地出发,于下午5时到达B地,乙骑自行车上午10时从A地出发,于下午3时到达B地,问乙在什么工夫追上甲的?分析:设A,B两地间的距离为1,根据题意得:甲步行走全程需要10小时,则甲的速度为_______.乙骑车走全程需要5小时,则乙的速度为_______.2、相遇问题1.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480千米的两地相对而行,甲车每小时行45千米,途中因汽车故障甲车停了1小时,5小时后两车相遇。
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一元一次方程行程问题公式
一元一次方程行程问题公式
一元一次方程是指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一次幂的方程。
行程问题通常可以使用一元一次方程来建模和解决。
行程问题可以表示为以下方程形式:
距离= 速度× 时间
其中,距离为行程的距离,速度为行程的速度,时间为行程所花费的时间。
如果你知道速度和时间,想要计算距离,可以使用以下方程:
距离= 速度× 时间
如果你知道距离和时间,想要计算速度,可以使用以下方程:
速度= 距离/ 时间
如果你知道距离和速度,想要计算时间,可以使用以下方程:
时间= 距离/ 速度
根据实际情况,将已知的数值代入公式中,即可计算出未知的数值。
一元一次方程的之行程问题
速度=路程/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问题1.甲乙两个人骑自行车,同时从 相距45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2小时 后相遇.已知甲每小时比乙多走2.5千 米,求两个人的速度?
问题2.A、B两地相距60千米,甲乙两 人分别同时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 行,甲每小时比乙多行4千米,经过3小 时相遇,问甲乙两人的速度分别是多 少?
问题3.一架飞机在两个城市之间飞 行,风速为24千米/小时,顺风飞行需 要2小时50分,逆风飞行需要3小时, 求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
1、顺风速度=无风速度+风速
2、逆风速度=无风速度-风速
3、顺风速度-逆风速度=2倍风速
问题4.一艘轮船航行于两地之间,顺 水要用3小时,逆水要用4小时,已知 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50千米/小时, 求水流的速度.
问题11.地球绕太阳一周大约需要 365天,比水星绕太阳一周所用的时 间的4倍还多13天,问水星绕太阳一 周需要多少天?
问题12.某市出租车的收费标准是:起 步价10元(3公里),3公里后每千米收 1.2元,某人乘出租车花了14.8元,则他 乘车行驶了多少千米?
问题13. 王老师去开会4天后立即返回 这4天的日期之和是38,问王老师是几 号回来的?
浓度=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 =溶质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00%
问题16.有含盐5%的盐水20千克,要配 制成20%的盐水应加盐多少千克?
问题17.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中华人民
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有收入的国民依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下表中规定的税率交纳个人所得税.
级别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1、顺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2、逆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3、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倍水速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行程问题]
【行程问题】路程=速度×时间同时相向而行,相遇时,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甲乙的间距同时同向而行,追上时,快的人所走路程—慢的人所走路程=两人间距甲乙同时同地同向而行,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环形跑道周长甲乙同时同地同向而行,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环形跑道周长1、甲、乙两地相距162千米,甲地有一辆货车,速度为每小时48千米,乙地一辆客车,速度为每小时60千米,求:(1)若两车同时相向而行,多长时间可以相遇?(2)若两车同时相背而行,多长时间两车相距270千米?(3)若两车相向而行,货车先开1小时,再过多长时间可以相遇?2、已知A、B两地相距100千米,甲以16千米/小时的速度从A地出发,乙以9千米/小时的速度从B地出发.(1)两人同时相向而行,经过多少时间,两人相遇?(2)两人同时相向而行,经过多少时间,两人相距25千米?3、一天小聪步行去上学,每小时走4千米.小聪离家10分钟后,天气预报午后有阵雨,小聪的妈妈急忙骑车去给小聪送伞,骑车的速度是12千米/小时.当小聪妈妈追上小聪时,小聪已离家多少千米?4、甲、乙两架飞机同时从相距750千米的两个机场相向飞行,飞了半个小时到达同一中途机场,如果甲飞机的速度是乙飞机的速度的1.5倍,求甲飞机的速度.1、小杰、小丽分别在400米环形跑道上练习跑步与竞走,小杰每分钟跑320米,小丽每分钟跑120米,两人同时由同一点同向出发,问几分钟后,小丽与小杰第一次相遇?2、小杰、小丽分别在400米环形跑道上练习跑步与竞走,小杰每分钟跑320米,小丽每分钟跑120米,两人同时由同一点反向而跑,问几分钟后,小丽与小杰第一次相遇?3、小杰、小丽分别在400米环形跑道上练习跑步与竞走,小杰每分钟跑320米,小丽每分钟跑120米,两人同时由同一点出发,问几分钟后,小丽与小杰第一次相遇?4、甲、乙两人在400米的环形跑道上进行早锻炼,甲慢跑速度为105米/分,乙步行速度为25米/分,两人同时同地同向出发,经过多少时间,两人第一次相遇?。
行程问题七年级一元一次方程例题
一、概述一元一次方程是初中数学中重要的内容之一,七年级学生在学习中常常遇到一元一次方程的例题。
本文将针对七年级一元一次方程的例题进行详细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二、例题一1. 已知方程 3x+5=14,求x的值。
解析:首先将方程两边都减去5,得到 3x = 9。
然后将等式两边都除以3,得到 x = 3。
方程的解为 x = 3。
三、例题二2. 一辆汽车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行驶,行驶t小时后的行程为100公里,求t的值。
解析:根据题意可得到方程 60t = 100。
将等式两边都除以60,得到t = 100/60 = 5/3。
汽车行驶的时间为5/3小时。
四、例题三3. 甲乙两人合作完成一项工作需要6天,如果甲单独完成需要10天,求乙单独完成需要多少天。
解析:设乙单独完成工作需要的时间为x天,则根据工作量和时间的关系可得到方程 6(1/10+1/x) = 1。
解方程可得 x = 15。
乙单独完成工作需要15天。
五、例题四4. 一个正数的三次方减去这个数的三倍等于8,求这个数。
解析:设这个正数为x,根据题意可得到方程 x^3 - 3x = 8。
化简后得到 x^3 - 3x - 8 = 0。
然后可以利用试除法或因式分解法解出x的值。
最终得到这个正数的值。
六、总结一元一次方程的例题涉及到了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通过解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知识点。
希望本文对七年级学生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时有所帮助。
七、例题五5. 一块长方形花坛的长是宽的3倍,周长是28米,求长和宽。
解析:设花坛的长为3x,宽为x,则根据题意可得到方程 2(3x+x) = 28。
化简后得到 8x = 28。
解方程可得 x = 3.5,代入得到长为10.5米,宽为3.5米。
八、例题六6. 甲、乙两人合作挖一条沟需要8天,如果甲单独完成需要12天,求乙单独完成需要多少天。
解析:假设乙单独完成需要x天,根据题意可得到方程 8(1/12+1/x) = 1。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行程问题
1. 某人从家里骑自行车到学校。
假设每小时行15千米,可比预定的时间早到15分钟;假设每小时行9千米,可比预定的时间晚到15分钟;求从家里到学校的路程有多少千米?2.在800米跑道上有两人练中长跑,甲每分钟跑320米,乙每分钟跑280米,•两人同时同地同向起跑,t分钟后第一次相遇,t等于多少分钟.3.一列客车长200 m,一列货车长280 m,在平行的轨道上相向行驶,从两车头相遇到两车尾相离经过16秒,客车与货车的速度之比是3∶2,问两车每秒各行驶多少米?4.一架飞机飞行在两个城市之间,风速为每小时24千米,顺风飞行需要2小时40分钟,逆风飞行需要3小时,求两城市间距离?5.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20千米/小时,从甲港顺流到乙港需8小时,返航时行走了6小时在距甲港68千米处发生故障,求水流速度?6.甲、乙两站相距280千米,一列慢车从甲站出发,每小时行驶60千米,一列快车从乙站出发,每小时行驶80千米,问两车同时开出,相向而行,出发后多少小时相遇?7.甲、乙两列火车,长为144米和180米,甲车比乙车每秒钟多行4米,两列火车相向而行,从相遇到错开需要9秒钟,问两车的速度各是多少?8.甲、乙两人分别同时从相距300米的A、B两地相向而行,甲每分钟走15米,乙每分钟走13米,问几分钟后,两个相距20米?9.甲乙两人骑自行车,从相距42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走12千米,乙每小时走10千米,如甲走12分钟后乙再出发,问甲出发后几小时与乙相遇?10.小红和小军两人同时从各自的家里出发去找对方,两家的直线距离为1200米,小红每分走55米,两人最后用61小时在途中某点相遇,那么小军每分钟走多少米?11.A 、B 两地相距80米,甲从A 地出发,每秒走1米,乙从B 地出发每秒走1.5米,如甲先走15米,求乙出发后多少秒与甲相遇?12.某汽车和电动车从相距298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对而行,汽车的速度比电动车速度的6倍还多15千米,半小时后相遇。
(完整版)一元一次方程应用行程问题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之--------------行程问题专题一、【根本概念】行程类应用题根本关系: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相遇问题:甲、乙相向而行,那么:甲走地路程+乙走地路程=总路程.追及问题:①甲、乙同向不同地,那么:追者走地路程=前者走地路程+两地间地距离.②甲、乙同向同地不同时,那么:追者走地路程=前者走地路程环形跑道问题:①甲、乙两人在环形跑道上同时同地同向出发:快地必须多跑一圈才能追上慢地.②甲、乙两人在环形跑道上同时同地反向出发:两人相遇时地总路程为环形跑道一圈地长度.飞行〔航行〕问题、根本等量关系:①顺风〔顺水〕速度=无风〔静水〕速度+风速〔水速〕②逆风〔逆水〕速度=无风〔静水〕速度-风速〔水速〕顺风〔水〕速度-逆风〔水〕速度=2×风〔水〕速车辆〔车身长度不可忽略〕过桥问题:车辆通过桥梁〔或隧道等〕,那么:车辆行驶地路程=桥梁〔隧道〕长度+车身长度超车〔会车〕问题:超车过程中,车辆行驶路程等于车身长度和,相对速度为两车速度差.会车过程中,车辆行驶路程等于车身长度和,相对速度为两车速度和.在行程问题中,按照题意画出行程图,可以使问题地分析过程更直观,更容易理解.特别是问题中运动状态复杂,涉及地量较多地时候,画行程图就成了理解题意地关键.所以画行程图是我们必须学会地一种分析手段.另外,由于行程问题中地根本量只有“路程〞、“速度〞和“时间〞三项,所以,列表分析也是解决行程问题地一种重要方法.二、【典型例题】〔一〕相遇问题相遇问题:甲、乙相向而行,那么:甲走地路程+乙走地路程=总路程.例1、甲、乙两站相距 600km,慢车每小时行40km,快车每小时行60km.⑴经过xh后,慢车行了km,快车行了 km,两车共行了km;⑵慢车从甲站开出,快车从乙站开出,相向而行,两车相遇共行了km, 如果两车同时开出,xh相遇,那么可得方程:;⑶如果两车相向而行,快车先行50km,在慢车开出yh后两车相遇,那么可得方程:;⑷如果两车相向而行,慢车先开50min,在快车开出th后两车相遇,那么可得方程:.例2、甲、乙两站地路程为450千米,一列慢车从甲站开出,每小时行驶65千米,一列快车从乙站开出,每小时行驶85千米.两车同时开出,相向而行,多少小时相遇?分析:1/3慢车的路程快车的路程甲站乙站两站相距450km例3、甲、乙两地相距376km,A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半小时后B车从乙地开往甲地,A车开出5h后与B车相遇,又知B车地时速是A车时速地倍,求B车地时速?例4、甲骑自行车从A地到B地,乙骑自行车从B地到A地,两人都匀速前进.两人在上午8时同时出发,到上午10时,两人还相距36千米,到中午12时,两人又相距36千米.求A、B两地间地路程.课堂练习1:电气机车和磁悬浮列车从相距298千米地两地同时出发相对而行,磁悬浮列车地速度比电气机车速度地5倍还快20千米/时,半小时后两车相遇.两车地速度各是多少?2、甲、乙两人从相距35km地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步行每小时走4km,乙骑车小时后相遇,求乙地速度.3、甲步行,乙骑自行车,同时从相距 27km地两地相向而行,2h 相遇,乙比甲每小时多走5.5km,求甲、乙两人地速度.4、A、B两地相距153km,汽车从A地开往B地,时速为38km;摩托车从B地开往A地,时速为24km.摩托车开出小时后,汽车再出发.问汽车开出几小时后遇到摩托车?5、甲骑自行车从A地出发,以12km/h地速度驶向B地,同时,乙也骑自行车从B地出发,以14km/h 地速度驶向A地.两人相遇时,乙已超过A、B两地中点1.5km,求A、B两地地距离.〔二〕追及问题例1、甲、乙两地相距10km,A、B两人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同向出发,A在前,B在后,A地速度是每小时4km,B地速度是每小时5km,xh后A走了km,B走了km.如果这时刚好B追上A,那么可列方程:.例2、甲、乙两人都从A地出发到B地,甲先走5km后乙再出发,甲速度是4km/h,乙速度是5km/h.如果A、B两地相距xkm,那么甲先走地时间是h,乙走地时间是h, 假设两人同时到达B地,那么可列方程:.例3、甲、乙两人同时以4km/h地速度从A地前往B地,走了后,甲要回去取一份文件.他以6km/h 地速度往回走,在办公室耽误了15min后,仍以6km/h地速度追赶乙,结果两人同时到达B地.求A、B两地间地距离.分析:你能求出第二段甲乙所用时间为h吗?假设设A、B两地间地距离为xkm,可以用表示第四段甲乙所用时间.课堂练习1:跑得快地马每天走240里,跑得慢地马每天走150里.慢马先走12天,快马几天可以追上慢马?课堂练习2:一辆每小时行30km地卡车由甲地驶往乙地,1h后,一辆每小时行40km地摩托车也由甲地驶往乙地,问卡车开出几h后摩托车可追上卡车?家庭练习:1、甲、乙两人相距18km,乙出发后甲再出发,甲在后,乙在前同向而行,甲骑车每小时行8km,乙步行每小时行5km,问甲出发几h后追上乙?2、甲每小时走5km,出发2h后乙骑车追甲.⑴如乙地速度为每小时20km,问乙多少分钟追上甲?⑵如果要求乙出发14km时追上甲,问乙地速度是多少?3、从甲地到乙地走水路比走公路近20km,上午10时,一条轮船甲地从驶往乙地,下午1时一2/3辆汽车也从甲地驶向乙地,结果汽车与轮船同时到达乙地.轮船时速20km,汽车时速60km,求甲地到乙地地水路和公路地长.4、同村地甲、乙两人都去县城,甲比乙早走1h,却迟到半小时,甲每小时走4km,乙每小时走5km.问村庄到县城地距离是多少?〔三〕环形跑道问题例1、某城举行环城自行车赛,骑得最快地人在出发后 35min就遇到骑得最慢地人,骑得最慢地人地车速是骑得最快地人地车速地5,环城一周是6km,求骑得最快地人地车速.7例2、一环形公路周长是24千米,甲乙两人从公路上地同一地点同一时间出发,背向而行,3小时后他们相遇.甲每小时比乙慢千米,求甲、乙两人速度各是多少?家庭练习:1、甲、乙两人在400m环形跑道上练竞走,乙每分钟走80m,甲地速度是乙地速度地11倍,现4甲在乙前面100m,问多少分钟后两人可首次相遇?2、运动场地跑道一圈长 400m.甲练习骑自行车,平均每分骑350m;乙练习跑步,平均每分钟跑250m.两人从同一处同时反向出发 ,经过多少时间首次相遇?又经过多少时间再次相遇?〔四〕航行〔飞行〕问题例1、一艘船从甲码头到乙码头顺流行驶,用了2小时;从乙码头返回甲码头逆流行驶,用了小时.水流速度是3千米/时,求船在静水中地平均速度.例2、一架飞机在两城之间飞行,风速为24千米/时.顺风飞行需要2小时50分,逆风飞行需要3小时,求无风时飞机地航速和两城之间地航程.课堂练习1:一艘船从A港到B港顺流行驶,用了5小时;从B港返回A港逆流而行,用了小时,水流速度是3千米/小时,求船在静水中地速度.课堂练习2:有A、B、C三个码头,BC相距24km,某船从B顺水而下到达A后,立即逆水而上到达C.共用8h,水流速度为5km/h,船在静水中地速度为20km/h,求A、B之间地距离.1、客机和战斗机从相距600km地两个机场起飞,30min相遇,客机顺风飞行,战斗机逆风飞行,如果在静风中战斗机地速度是客机地3倍,风速是每小时24km,问两机地速度各是多少?2、船在静水中地速度是14km/h,水流速度是2km/h,船先顺流由一码头开出,再逆流返回,假设要船在3h30min内返回,那么船最远能开出多远?3、甲船从A地顺流下行,乙船同时从B地逆水上行,12h后相遇,此时甲船已走了全程地一半多9km,甲船在静水中地速度是每小时4km,乙船在静水地速度是每小时5km,求水流地速度.〔五〕错车问题例1.甲乙两人辞别后,沿着铁轨反向而行.此时,一列火车匀速地向甲迎面驶来,列车从甲身旁开过,用了15s;然后从乙身旁开过用了17s.两人地速度都是3.6km/h,这列火车有多长?随堂练习:1.某部队执行任务,以6km/h地速度前进,通信员在队尾接到命令后把命令传给了排头,然后立即返回队尾,通讯员来回地速度是10km/h,共用7.5min,求队伍地长度.2.在高速公路上,一辆长4米,速度为110千米/时地轿车准备超越一辆长12米,速度为100千米/时地卡车,那么轿车从开始超越到超越卡车需要花费地时间约是多少?3.某隧道长500m,现有一列火车从隧道内通过,测得火车通过隧道〔即从车头进入入口到车尾地离开出口〕共用30s,而整列火车完全在隧道内地时间为10s,求火车地速度和火车地长.4.一列火车用26s地时间通过一个长256m地隧道〔即从车头进入隧道到车尾离开隧道〕,这列火车又以同样地速度用16s地时间通过了另一个长96m地隧道,求这列火车地长度3/3。
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行程问题专题
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行程问题专题一元一次方程行程问题常见问题类型:追击问题、相遇问题、圆环跑道、时钟问题、风速问题、流水问题、折返问题、变速问题、上坡下坡、数轴动点问题、其他问题(1)、追击问题:Eg1:乙两列复兴号动车组相向而行,甲列车每小时行350千米,车身长180米;乙列车每小时行320千米,车身长220米,两车从车头相遇到车尾分离需多少时间?Eg2:某中学学生步行去某地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每小时5千米. 出发20分钟后,队长派一名通信员以10千米/时原路的速度返回学校取重要信件,然后以12千米/时的速度追赶队伍,问通信讯员拿到信件后用多少时间可以追上学生队伍?(2)、相遇问题:Eg1:甲骑自行车从A地到B地,乙骑自行车从B地到A地,甲骑车的速度是乙骑车的2倍,已知二人在上午8时同时出发,到上午10时二人相距36千米,到中午12时二人又相距36千米,求A、B两地间的距离。
Eg2:甲、乙两人,分别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甲骑自行车每小时行15千米,乙步行每小时行5千米,两人相遇后乙又行了6小时到达A地,求两地之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Eg3:甲、乙两列火车长分别为166m和180m,甲车比乙车每秒钟多行4m,两列车相向行驶,从相遇到全部错开(从两车头相遇到两车尾离开)需10秒,(1)问两车速度各是多少?(2)若同向而行,甲车的车头从乙车的车尾追及到甲车全部超出乙车,需多少秒?Eg4:小芳骑自行车以16千米/时的速度去上学,15分钟后,小芳的姐姐看到小芳忘了带英语书,于是她就骑摩托车以56千米/时的速度沿同一条路去给小芳送英语书,已知小芳家与学校相距6千米,请问,小芳的姐姐能否在小芳到校前追上小芳?如能,此时她们离学校还有多远?如不能,小芳到校多长时间后,她姐姐才到校?Eg5:甲乙两人从相距1000米的两地同时相对而行,甲每分钟行60米,乙每分钟行40米.几分钟后,甲乙二人相遇?如果甲带了一只狗和甲同时出发,狗以每分钟150米的速度向乙跑去,遇到乙后立刻回头向甲跑去。
一元一次方程行程问题
一元一次方程——行程问题例1.西安站和武汉站相距1500km,一列慢车从西安开出,速度为65km/h,一列快车从武汉开出,速度为85km/h,两车同时相向而行,几小时相遇?西安站和武汉站相距1500km,一列慢车从西安开出,速度为68km/h,一列快车从武汉开出,速度为85km/h,若两车相向而行,慢车先开30分钟,快车行使几小时后两车相遇?例2.两匹马赛跑,黄色马的速度是6m/s,棕色马的速度是7m/s,如果让黄马先跑5m,棕色马再开始跑,几秒后可以追上黄色马?一个自行车队进行训练,训练时所有队员都以35千米/小时的速度前进,突然一号队员以45千米/小时的速度独自行进,行进10千米后调转车头,仍以45千米/小时的速度往回骑,直到与其他队员会和。
经过多长时间一号队员从离队开始到与队员重新会和?例3.一列长200米的火车,速度是20m/s,完全通过一座长400米的大桥需要几秒?火车用26秒的时间通过了一个长256米的隧道(即从车头进入入口到车尾离开出口),这列火车又以16秒的时间通过了长96米的隧道,求这列火车的长度。
例4.一船航行于A、B两个码头之间,顺水航行需要3小时,逆水航行需要5小时,已知水流速度是4km/h,求这两个码头之间的距离。
一架飞机贮油量允许飞机最多在空中飞4.6小时,飞机在静风中的速度是575km/h,风速是25km/h,这架飞机最远能飞出多少千米就应返回?拓展:1.小明家离学校5千米,放学后,爸爸从家里出发去学校接小明,与此同时小明从学校出发往家走,已知爸爸的速度是6千米/小时,小明的速度是4千米/小时.(1) 爸爸与小明相遇时,爸爸走了多少时间?(2) 若小明出发10分钟..后发现书本忘带了,立刻转身以8千米/小时的速度返回学校拿到书本后仍以此速度继续往家走.请问爸爸与小明相遇时,离学校还有多远?(不计途中耽搁)(家)(学校)(备用图)2.为赴台湾考察学习,小颗的爸爸在元旦节的早晨7点自驾一辆小轿车(平均速度为60千米/时)从家里出发赶往距家45千米的重庆江北机场,此时,距规定到达机场的时间仅剩90分钟.7点30分时小颖发现爸爸忘了带身份证,急忙通知爸爸返同,同时她乘坐出租车以40千米/时的平均速度直奔机场(打电话和上出租车的时间忽略不计),与此同时,爸爸接到通知后继续往机场方向行驶了5分钟后返回,结果不到30分钟就遇上了小颖(拿身份证的时间忽略不计),并立即赶赴机场,请问:(1)设小颖从7点30分出发经过x小时与爸爸相遇,则与爸爸相遇时小颖行驶了千米,爸爸返回了千米(均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2)小颖的爸爸能否在规定的时间内赶到机场?3.某中学租用两辆小汽车(速度相同)同时送1名带队老师和7名七年级学生到市区参加数学竞赛.每辆车限坐4人(不包括司机),其中一辆小汽车在距离考场15千米的地方出现故障,此时离截止进考场时刻还有42分钟,这时唯一可利用的只有另一辆小汽车,且这辆车的平均速度是60千米/时,人步行速是15千米/时.(人上下车的时间不记)(1)若小汽车送4人到达考场后再返回到出故障处接其他4人.请你通过计算说明能否在截止进考场的时刻前到达考场?(2)带队老师提出一种方案:先将4人用车送到考场,另外4人同时步行前往考场,小汽车到达考场后返回再接步行的4人到达考场.请你通过计算说明方案的可行性.(3)所有学生、老师都到达考场,最少需要多少时间?1、两地相距28公里,小明以15公里/小时的速度,小亮以30公里/小时的速度,分别骑自行车和开汽车从同一地前往另一地,小明先出发1小时,小亮几小时后才能追上小明?2、甲、乙两人环绕周长是400米的跑道散步,如果两人从同一地点背道而行,那么经过2分钟他们两人就要相遇。
七年级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
七年级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一、行程问题。
1. 甲、乙两人相距285米,相向而行,甲从A地每秒走8米,乙从B地每秒走6米,如果甲先走12米,那么甲出发几秒与乙相遇?- 设甲出发x秒与乙相遇。
- 甲先走12米后,甲走的路程为8x米,乙走的路程为6(x - (12)/(8))米(因为甲先走了12米,这12米所用时间为(12)/(8)秒,所以乙走的时间比甲少(12)/(8)秒)。
- 根据甲、乙两人相距285米可列方程:8x+6(x - (12)/(8))=285- 去括号得:8x + 6x-9 = 285- 移项得:8x+6x=285 + 9- 合并同类项得:14x=294- 解得:x = 21- 所以甲出发21秒与乙相遇。
2. 一辆汽车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由甲地驶往乙地,车行驶了4小时30分钟后,遇雨路滑,平均行驶速度每小时减少20千米,结果比预计时间晚45分钟到达乙地,求甲、乙两地的距离。
- 设甲、乙两地的距离为x千米。
- 汽车原来速度v = 60千米/小时,行驶4.5小时后的路程为60×4.5 = 270千米。
- 剩下的路程为(x - 270)千米,后来的速度为60 - 20=40千米/小时。
- 按原计划所需时间为(x)/(60)小时,实际用时为4.5+(x - 270)/(40)小时。
- 因为实际比预计晚45分钟((45)/(60)=(3)/(4)小时),可列方程:4.5+(x - 270)/(40)=(x)/(60)+(3)/(4)- 去分母(两边同时乘以120)得:120×4.5 + 3(x - 270)=2x+120×(3)/(4)- 化简得:540+3x - 810 = 2x + 90- 移项得:3x-2x=90 + 810 - 540- 解得:x = 360- 所以甲、乙两地的距离为360千米。
二、工程问题。
3. 一项工程,甲单独做需要10天完成,乙单独做需要15天完成,两人合作4天后,剩下的部分由乙单独做,还需要几天完成?- 设还需要x天完成。
一元一次方程行程问题例题练习
一元一次函数—行程问题例题一、相遇问题:例1:甲、乙二人在长为400米的圆形跑道上跑步,已知甲每秒钟跑9米,乙每秒钟跑7米.(1)当两人同时同地背向而行时,经过__________秒钟两人首次相遇;(2)两人同时同地同向而行时,经过__________秒钟两人首次相遇.例2:甲、乙两人在400米环形跑道上练竞走,乙每分钟走80米,甲的速度是乙的1倍,现在甲乙两人相距100米,问多少分钟后两人首次相遇?练习:1.甲、乙两站相距480公里,一列慢车从甲站开出,每小时行90公里,一列快车从乙站开出,每小时行140公里。
(1)慢车先开出1小时,快车再开。
两车相向而行。
问快车开出多少小时后两车相遇?(2)两车同时开出,相背而行多少小时后两车相距600公里?(3)两车同时开出,慢车在快车后面同向而行,多少小时后快车与慢车相距600公里?(4)两车同时开出同向而行,快车在慢车的后面,多少小时后快车追上慢车?(5)慢车开出1小时后两车同向而行,快车在慢车后面,快车开出后多少小时追上慢车?2.大街上有一辆车身长12米的公共汽车由东向西行驶,车速为每小时18千米,人行道上有甲乙两人相向跑步,某一时刻,汽车追上甲,6秒钟之后汽车离开甲,90秒后汽车遇到跑来的乙,又经过1.5秒钟,汽车离开了乙,问再过多少秒甲乙两个人相遇?3.小王的速度是每小时4.8千米,小张的速度是每小时5.4千米,他们两人从甲地到乙地去。
小李骑车的速度是每小时10.8千米,从乙地到甲地去,他们三人同时出发,在小张跟小李相遇后五分钟,小王又与小李相遇,问:小李骑车从乙地到甲地需多长时间?二、追击问题例1: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24千米的两地同时向东而行,甲骑自行车每小时行13千米,乙步行每小时走5千米.几小时后甲可以追上乙?例2:小明每天要在7:30之前赶到离家1000米远的学校上学。
一天,他以80米/分的速度从家里出发,5分钟后小明的爸爸发现他忘带了数学书,于是爸爸立即以150米/分的速度去追小明,并在途中追上了他,问爸爸追上他用了多少时间?追到时离学校还有多远?例3:某连队从驻地出发前往某地执行任务,行军速度是6千米/小时,18分钟后,驻地接到紧急命令,派遣通讯员小王必须在一刻钟内把命令传达到该连队,小王骑自行车以14千米/小时的速度沿同一路线追赶连队,问是否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练习:1.甲、乙两站相距245千米,一列慢车由甲站开出,每小时行驶50千米;同时,一列快车由乙站开出,每小时行驶70千米;两车同向而行,快车在慢车的后面,经过几小时快车可以追上慢车?2.某班学生列队从学校到一个农场去参加劳动,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行进.走完1千米时,一个学生奉命回学校取一件东西,他以每小时5千米的速度跑回学校,取了东西后又立即以同样的速度跑步追赶队伍,结果在距农场1.5千米的地方追上队伍.求学校到农场的距离.。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行程问题
建立方程组
根据不同物体的行程和速度, 建立方程组,确定未知数的关 系。
注意单位转换
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单位的 一致性,如时间和速度的换算。
行程问题实例教学演示
Example 1
Example 2
一个车队从甲地出发,以40km/h的速度向乙地行驶, 另一个车队从乙地以30km/h的速度向甲地行驶,两 车相遇后各自行驶多长时间?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行程 问题
行程问题是数学中的一个经典应用场景,涉及到列方程和解方程的基本步骤。
行程问题简介
行程问题是指在不同的时间和速度下,计算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和相遇时间。
列方程的基本步骤
Step 1
明确未知量和已知条件
Step 3
根据已知条件列方程
Step 2
确定未知量的数学表达式
Step 4
小亮和小强从同一地点同时 出发到甲地,小亮以每小时 60km的速度行走,小强以每 小时40km的速度骑车,两人 在3小时后相遇,求甲地到出 发地的距离。
方程
解答
结语
掌握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中的行程问题,不仅可以应对考试,还能在日常生活中解决实际的行程计算问题。
解方程,求解未知量
解方程的方法
1 代入法
将一个方程的未知量用另一个方程的值代入,再求解
2 消元法
通过加减消去一个未知量,然后求解剩下的未知量
3 图象法
将方程两边的关系用图象表示,求解交点的横坐标或纵坐标
解决行程问题的技巧
合理设立未知数
• 根据问题描述,选择能 够直接利用的未知数, 如时间、速度等
小明以8km/h的速度从家出发去学校,小红以 10km/h的速度从家出发去学校,小红比小明晚出发 1小时,小红赶上小明的时间是多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程问题
一、相遇问题:
甲、乙相向而行,则: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总路程
二、追及问题:甲、乙同向不同地,则:追者走的路程=前者走的路程+两地间的距离
三、环形跑道问题:
1、甲、乙两人在环形跑道上同时同地同向出发:快的必须多跑一圈才能追上慢的。
2、甲、乙两人在环形跑道上同时同地反向出发:两人第一次相遇时的总路程为环形跑道一圈的长度。
四、航行问题
1、飞行问题,基本等量关系:
顺风速度=无风速度+风速逆风速度=无风速度-风速顺风速度-逆风速度=2×风速2、航行问题,基本等量关系:
顺水速度=静水速度+水速逆水速度=静水速度-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水速练习:
一、追及问题
1.甲乙两人相距40千米,甲在后乙在前,两人同向而行,甲先出发1.5小时后乙再出发,甲的速度为每小时8千米,乙的速度为每小时6千米,甲出发几小时后追上乙?
2、一个自行车队进行训练,训练时所有队员都以35千米/时的速度前进,突然,1号队员以45千米/时的速度独自行进,行进10千米后掉转车头,仍以45千米/时的速度往回骑,知道与其他队员会和。
1号队员从离队开始到与队员重新会和,经过了多长时间?
3. 在3点钟和4点钟之间,钟表上的时针和分针什么时间重合?
4.甲步行上午7时从A地出发,于下午5时到达B地,乙骑自行车上午10时从A地出发,于下午3时到达B地,问乙在什么时间追上甲的?
分析:设A,B两地间的距离为1,根据题意得:
甲步行走全程需要10小时,则甲的速度为_______.
乙骑车走全程需要5小时,则乙的速度为_______.
二、相遇问题
1.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480千米的两地相对而行,甲车每小时行45千米,途中因汽车故障甲车停了1小时,5小时后两车相遇。
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2、A,B两村相距2800米,小明从A村出发向B村步行5分钟后,小军骑自行车从B村向A 村出发,又经过10分钟二人相遇,小军骑自行车比小明步行每分钟多走130米,小明每分钟步行多少米?
三、环形跑道
1. 甲、乙两人在400米的环形跑道上散步,甲每分钟走110米,乙每分钟走90米,两人同时从一个地点出发,几分钟后两人第一次相遇?
四、航行问题
1、一只轮船航行于甲、乙两地之间,顺水用3小时,逆水比顺水多30分钟,已知轮船在静水中速度是每小时26千米,求水流的速度.
2. 一条船在两个码头之间航行,顺水时需要4.5小时,逆水返回需要5小时,水流速度是1千米/时。
这两个码头相距多少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