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等差数列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 题:2.2 等差数列(一)
教学目的:
1.明确等差数列的定义,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2.会解决知道n d a a n ,,,1中的三个,求另外一个的问题
教学重点:等差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教学难点:等差数列的性质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 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内容分析:
本节是等差数列这一部分,在讲等差数列的概念时,突出了它与一次函数的联系,这样就便于利用所学过的一次函数的知识来认识等差数列的性质:从图象上看,为什么表示等差数列的各点都均匀地分布在一条直线上,为什么两项可以决定一个等差数列(从几何上看两点可以决定一条直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上两节课我们学习了数列的定义及给出数列和表示的数列的几种方法——列举法、通项公式、递推公式、图象法和前n 项和公式..这些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反映数列的特点下面我们看这样一些例子: 2. 小明目前会100个单词,他打算从今天起不再背单词了,结果不知不觉地每天忘掉2个单词,那么在今后的五天内他的单词量逐日依次递减为: 100,98,96,94,92 ①
3. 小芳只会5个单词,他决定从今天起每天背记10个单词,那么在今后的五天内他的单词量逐日依次递增为 5,15,25,35,45 ②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看看以上两个数列有什么共同特征??
·共同特征: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面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即等差);(误:每相邻两项的差相等——应指明作差的顺序是后项减前项),我们给具有这种特征的数列一个名字——等差数列 二、讲解新课:
通过练习2和3 引出两个具体的等差数列,初步认识等差数列的特征,为后面的概念学习建立基础,为学习新知识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由学生观察两个数列特点,引出等差数列的概念,对问题的总结又培养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能力。
(二) 新课探究
1、由引入自然的给出等差数列的概念:
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开始它的每一项与前一项之差都等于同一常数,这个数列就叫等差数列, 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通常用字母d 来表示。强调: ① “从第二项起”满足条件;
②公差d 一定是由后项减前项所得;
③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必须是同一个常数(强调“同一个常数” );
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由学生将等差数列的文字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归纳出数学表达式:
an+1-an=d (n≥1)
同时为了配合概念的理解,我找了5组数列,由学生判断是否为等差数列,是等差数列的找出公差。
1. 9 ,8,7,6,5,4,……;√ d=-1
2. 0.70,0.71,0.72,0.73,0.74……;√ d=0.01
3. 0,0,0,0,0,0,…….; √ d=0
4. 1,2,3,2,3,4,……;×
5. 1,0,1,0,1,……×
其中第一个数列公差<0, 第二个数列公差>0,第三个数列公差=0
由此强调:公差可以是正数、负数,也可以是0
2、第二个重点部分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在归纳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中,我采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给出等差数列的首项,公差d ,由学生研究分组讨论a4 的通项公式。通过总结a4的通项公式由学生猜想a40的通项公式,进而归纳an 的通项公式。整个过程由学生完成,通过互相讨论的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协作意识又化解了教学难点。
若一等差数列{an }的首项是a1,公差是d,
则据其定义可得:
a2 - a1 =d 即: a2 =a1 +d a3 – a2 =d 即: a3 =a2 +d = a1 +2d
a4 – a3 =d 即: a4 =a3 +d = a1 +3d
……
猜想: a40 = a1 +39d
进而归纳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an=a1+(n-1)d
三、例题讲解
例1 ⑴求等差数列8,5,2…的第20项
⑵ -401是不是等差数列-5,-9,-13…的项?如果是,是第几项?
解:⑴由35285,81-=-=-==d a
n=20,得49)3()120(820-=-⨯-+=a
⑵由4)5(9,51-=---=-=d a
得数列通项公式为:)1(45---=n a n
由题意可知,本题是要回答是否存在正整数n ,使得)1(45401---=-n 成立解之得n=100,即-401是这个数列的第100项
例2 在等差数列{}n a 中,已知105=a ,3112=a ,求1a ,d ,n a a ,20
解法一:∵105=a ,3112=a ,则
⎩⎨⎧=+=+311110
411d a d a ⇒⎩⎨⎧=-=32
1d a ∴53)1(1-=-+=n d n a a n
5519120=+=d a a
解法二:∵3710317512=⇒+=⇒+=d d d a a
∴5581220=+=d a a 3)12(12-=-+=n d n a a n
小结:第二通项公式 d m n a a m n )(-+=
例3 梯子最高一级宽33cm ,最低一级宽为110cm ,中间还有10级,各级的宽度成等差数列,计算中间各级的宽度
解:设{}n a 表示梯子自上而上各级宽度所成的等差数列,
由已知条件,可知:1a =33, 12a =110,n=12
∴d a a )112(112-+=,即10=33+11d 解得:7=d
因此,,61,54,47740,407335432===+==+=a a a a
,103,96,89,82,75,6811109876======a a a a a a
答:梯子中间各级的宽度从上到下依次是40cm ,47cm ,54cm ,61cm ,68cm ,75cm ,82cm ,89cm ,96cm ,103cm.
例4 已知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q pn a n +=,其中p 、q 是常数,那么这个数列是否一定是等差数列?若是,首项与公差分别是什么?
分析:由等差数列的定义,要判定{}n a 是不是等差数列,只要看1--n n a a (n ≥2)是不是一个与n 无关的常数
解:当n ≥2时, (取数列{}n a 中的任意相邻两项1-n a 与n a (n ≥2))
])1([)(1q n p q pn a a n n +--+=--p q p pn q pn =+--+=)(为常数
∴{n a }是等差数列,首项q p a +=1,公差为p
注:①若p=0,则{n a }是公差为0的等差数列,即为常数列q ,q ,q ,…
②若p ≠0, 则{n a }是关于n 的一次式,从图象上看,表示数列的各点均在一次函数y=px+q 的图象上,一次项的系数是公差,直线在y 轴上的截距为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