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天津市红桥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天津市2020届高考一模语文试题精选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

天津市2020届高考一模语文试题精选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

天津市2020年高考一模语文试题精选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2020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

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

嘉祐二年,试礼部。

主司欧阳修思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

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神宗崩,哲宗立,召为礼部郎中。

轼起于忧患,不欲骤履.要地,辞于宰相蔡确。

确曰:“公徊翔久矣,朝中无出公右者。

”卒不许。

四年积以论事,为.当轴者所恨。

轼恐不见.容,请外,知杭州。

未行,谏官言前相蔡确知安州,作诗借郝处俊事以讥太皇太后。

大臣议迁之.岭南。

轼密疏:“朝廷若薄确之罪则于皇帝孝治为不足若深罪确则于太皇太后仁政为小累。

谓宜皇帝敕置狱逮治,太皇太后出手诏赦之,则于仁孝两得矣。

”宣仁后心善轼言而不能用。

轼出郊,用前执政恩例,遣内侍赐龙茶、银合,慰劳甚厚。

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

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

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

杭本近海,地泉咸苦,居民稀少。

唐刺史李泌始引西湖水作六井,民足于水。

白居易又浚西湖水入漕河,自河入田,所溉至千顷,民以殷富。

湖水多葑,自唐及钱氏,岁辄浚治,宋兴,废之,葑积为田,水无几矣。

漕河失利,取给江潮,舟行市中。

潮又多淤,三年一淘,为民大患,六井亦几于废。

轼见茅山一河专受江潮,盐桥一河专受湖水,遂浚二河以通漕。

复造堰闸,以为湖水畜泄之限,江潮不复入市。

以余力复完六井,又取葑田积湖中,南北径三十里,为长堤以通行者。

堤成,植芙蓉、杨柳其上,望之如画图,杭人名为“苏公堤”。

(选自《宋史•苏轼传》有删节)7.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辄能语.其要 语:说出B. 不欲骤履.要地 履:担任职务C. 轼恐不见.容 见:显现D. 又减价粜.常平米 粜:卖8.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后以.书见修 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B. 为.当轴者所恨 且为.之奈何C. 大臣议迁之.岭南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D. 轼请于.朝 不拘于时,学于.余9. 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由于父亲外出游学,所以苏轼的学习和成长受到了母亲的很多影响。

2020年天津市红桥区高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0年天津市红桥区高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0年天津市红桥区高考语文一模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西当太白有鸟道,______ 。

(李白《蜀道难》)______ ,到黄昏,点点滴滴。

(李清照《声声慢》)______ ,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归园田居》)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______ 。

(王羲之《兰亭集序》)到成都的武侯祠旅游时,你可以用诗句“______ ,______ ”来感叹诸葛亮的功业。

二、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2.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作答。

李氏小园•郑燮晨起缝破衣,针线不成行。

母年七十四,眼昏手又僵。

装绵苦欲厚,用线苦欲长。

线长衣缝紧,绵厚耐雪霜。

装成令儿暖,母衣单薄凉。

不衣逆母怀,衣之情内伤。

初望淮山•黄庭坚风裘雪帽别家林,紫燕黄鹂已夏深。

三釜古人干禄意,一年慈母望归心。

劳生逆旅何休息,病眼看山力不禁。

想见夕阳三径里,乱蝉嘶罢柳阴阴。

下列对作品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李氏小园》用大量细节勾画了母亲晨起为儿缝衣的人物形象。

B.“逆旅”意为客舍,在《初望淮山》中体现的是无家可归的苦楚。

C.《初望淮山》结尾以景结情,含蓄蕴藉,余韵悠长。

D.两首诗的语言风格各不相同,但是情感都真切诚挚。

两首诗都运用了对比的艺术手法,请分别加以赏析。

两首诗表达的主题有什么异同,请简要分析。

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30.0分)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新闻机器人用时25秒写了一条速报,这条新闻通过中国地震台网官方微信平台推送,实现了最快速度的全球首发。

这让人们想起了9年前的汶川地震和4年前的雅安地震。

同样是地震,同样是媒体全天候关注,短短几年间,新闻的模样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除了传统获取新闻的方式,微博发布、微信互动、客户端即时更新、视频直播随时在现场……多端口呈现已成为每一场“新闻战役”的标配。

2020届天津市红桥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2020届天津市红桥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高三语文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 分,考试用时150 分钟。

第Ⅰ卷 1 至 6 页,第Ⅱ卷7至10页。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Ⅰ卷注意事项:1.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9 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20 年新年戏曲晚会喜庆、祥和,在精彩纷呈里彰显传统艺术的时代精神,是一台精美、精炼、精致的戏曲晚会。

戏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蕴含着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近年来,随着戏曲振兴工程的实施,一大批地方戏呈现出新老()、生机焕发的生动景象。

2020 年新年戏曲晚会参演剧目既有观众耳熟能详、传播较广的京剧、昆曲、豫剧,也有极富地方风味的婺剧、绍剧、闽剧和川剧,可谓梨园百花齐放,剧种争奇斗艳。

晚会群英荟萃、少长咸集,充分展现了我国戏曲艺术传承有序、后继有人的美好前景。

一大批青年戏曲工作者展现出高超的艺术技巧,唱念做打,功底扎实,对人物内心的挖掘与塑造,立体生动,给戏曲艺术增添了青春的力量。

家国情怀(),经过艺术家的匠心演绎,历久弥新。

晚会中一些剧目是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深受群众喜爱。

这既因为其中蕴含着家国情怀,承载着追求正义与美好,更因为其艺术价值高。

豫剧《苏武》、绍剧《佘太君》、晋剧《于成龙》这三部戏,分别塑造了坚守气节的志士、爱国救国的英雄和清廉为民的官员三个人物形象,时代虽然不同,角色虽然各异,但家国情怀却是一以贯之、一脉相承的。

戏曲艺术植根于人民,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和审美心理,,使古老的戏曲艺术绽放出时代光华,而更为群众所喜爱。

2023年天津市红桥区高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年天津市红桥区高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年天津市红桥区高考语文一模试卷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

秋天的物候,很容易让人想到芦苇,一句“_____”,不仅道尽了深秋的(),也是古往今来咏芦苇诗的祖宗。

芦苇,没有袅娜的身姿和妍丽的容颜,只是江边湖畔平凡的存在,对它()的人实在寥寥。

不过,一叶虽小,或可障目,一苇虽轻,有时也能载无亚之重。

我们熟知的典故“一苇渡江”,流传千年,影响甚广。

其大概率是出于民间的传说想象,也一直是中国文学戏曲美术作品中大家()的题材。

它要赞颂的一种所承载者大,所凭藉者微,不畏险阻、坚忍不拔的开拓担当精神。

也再次告诉世俗众人:只要有初心恒心决心,一苇也可渡过大江,如果没有勇猛精进的意志,即有艨艟巨舰也难到光明彼岸。

1. 下列填入文中画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A.青青子衿,悠悠我心B.桑之未落,其叶沃若C.蒹葭苍苍,白露为霜D.彼黍离离,彼稷之苗2. 下列是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内容,最恰当的一组是A.气象青睐喜闻乐见B.气相青睐脍炙人口C.气象垂青脍炙人口D.气相垂青喜闻乐见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它赞颂的是一种所承载者大,所凭藉者微,不畏险阻、坚忍不拔的开拓担当精神B.它赞颂的一种所承载者大,所凭藉者微,是不畏险阻、坚忍不拔的开拓担当精神C.它要赞颂的一种所凭藉者微,所承载者大,是不畏险阻、坚忍不拔的开拓担当精神D.它是要赞颂一种所凭藉者微,所承载者大,不畏险阻、坚忍不拔的开拓担当精神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汉语文学天然具有一种能指优势。

从语言学的角度说,汉语是一种单音节分析语,在语言表达中,词的地位非常重要。

汉语没有印欧语复杂的形态变化,不像后者那样在数、格、时态、语态和词性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词句的组合主要依靠语序和语义,因此汉语的词就像一个个活泼的小球,常常可以凭借语义的关联随意滚动碰撞。

语言学家索绪尔将句子的生成看成是纵向聚合与横向组合这样一种双重活动的结果,纵向聚合其实就是句子组合中词语的联想关系,也就是在选择轴上对相关词语的选择。

2020年2020届天津市部分区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一)及解析

2020年2020届天津市部分区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一)及解析

2020年2020届天津市部分区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一)★祝考试顺利★(解析版)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Ⅰ卷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9分)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从先秦《诗经》《楚辞》到汉魏古诗再到唐诗宋词,高潮迭起,名家辈出,而唐诗就是诗歌长河中最璀璨的明珠。

它()“初、盛、中、晚”四个时期,每一时期都涌现了富有才情的诗人和诗作,大唐盛世所激发的宏大气象在盛唐的诗歌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诗仙”和“诗圣”的伟大成就后世鲜有能及,因此,元明清三代的诗坛多以“诗必盛唐”相号召。

______________。

明初高棅编选的《唐诗品汇》首开以“初、盛、中、晚”四分期论唐诗的先河,此后胡应麟的《诗薮》、胡震亨的《唐音葵签》等论著对唐诗人、诗作多有()。

至清代蘅塘退士编撰的《唐诗三百首》则对唐诗的学习与普及起了极大的推进作用。

民间谚语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的说法,足见唐诗的魅力之大。

古代的唐诗选本除《唐诗三百首》外至今多不流行,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鉴赏热中,《唐诗鉴赏辞典》的编纂为民众欣赏唐诗魅力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2011年,应中国青年出版社《名家品经典》丛书之约,霍松林先生又编成《唐诗鉴赏举隅》《宋诗鉴赏举隅》两部书。

《唐诗鉴赏举隅》共选唐代作家36人,作品86首。

其中以“李杜”“元白”的作品为最多。

先生的鉴赏文章常常能将深邃的文学理论与敏锐的文学感悟相结合,情感表达与写作技巧一并解析,既引经据典,又(),让人爱不释手。

天津市2020届高考一模语文试题精选分类汇编-名篇名句默写专题

天津市2020届高考一模语文试题精选分类汇编-名篇名句默写专题

天津市2020年高考一模语文试题精选分类汇编-名篇名句默写专题2020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西当太白有鸟道,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2)______________,到黄昏,点点滴滴。

(李清照《声声慢》)(3)______________,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归园田居》)(4)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______________。

(王羲之《兰亭集序》)(5)到成都的武侯祠旅游时,你可以用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感叹诸葛亮的功业。

【答案】(1). 可以横绝峨眉巅(2). 梧桐更兼细雨(3). 久在樊笼里(4). 亦足以畅叙幽情(5). 三顾频烦天下计(6). 两朝开济老臣心【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

本题两者兼具。

对于直接默写,考生需要根据上下句提示回顾诗句,写出正确句子。

理解性默写需要结合具体语境考虑。

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峨眉巅、樊笼、幽、烦。

【点睛】考生默写名句名篇时,容易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一时回忆不起来(背诵不出);二是顺序错乱,张冠李戴;三是书写错漏。

因此,答题时要沉着认真,要善于借助出处、引导句去回忆,万一一时记不起来,可以先放一放,不要急躁,做完其他题后可能又会突然记起来。

答完题一定要反复默念,包括引导句在内,进行“全程回放”,这样,语序不当和书写错漏的问题一般都可以被发现。

2020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17. 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爱国主义精神是一种坚定的信念,荆轲高歌着“①____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慷慨羽声就车赴死,终已不顾;孟子用“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②_______”劝谏梁惠王不要归罪于民,要实行王道;贾谊以史为鉴,指出秦的过失“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③______” 告诫后世帝王要施行仁政;杜甫无论自身际遇如何,始终心系国家和百姓,因而吟唱出“④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毛泽东则在革命的浪潮中勇于担当时代大任,抒发出“曾记否,到中流击水,⑤______” 的豪情壮志。

2020届天津市红桥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0届天津市红桥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新媒体的媒介形态层出不穷,深刻地改变了原有的社会思维习惯、传播方式和交往模式。

新媒体对传播时效的推进,加快了社会的整体节奏。

快节奏、高效率成为新型的生活方式。

新媒体的全时性特点不得不使人们时时保持一种待命状态。

搜索引擎的出现对人们的思维习惯也带来冲击,譬如,上网搜索成为不少人解决问题的途径,因而记忆策略也发生变化,更多的选择记忆重要的信息点和信息的获取路径。

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对传统传媒形式是一种解构。

其话语方式更多地表现出反规则、碎片化、去中心的特点。

大量短小、碎片化的信息,解构现有的语法规则和话语结构,但是同时新媒体也通过对不同碎片的拼接,形成一种新的立体的全景式的图景,在解构权威的同时也在建构新的话语体系。

当然,传播渠道的急速扩展,也必然造成冗杂、无效的信息充斥传输媒介,降低人们参与的热情。

新型移动终端的出现、物联网等迅速发展,人与物的直接“对话”越来越常见。

互联网即时通讯、视频聊天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与人的交流变成了“人——物——人”的互动,手机、电脑成为很多人生活中的必需品。

新媒体给社会交往带来了方便,但在享受技术优势时,也要防止人的异化,人创造了新的传播技术,不该被自己创造的东西所控制,要防止为物所役。

媒体形态的多元化带来的最为直接的收获就是表达渠道的扩展,每个人都被赋予了自我表达和社会参与的权利,都可以借助方便快捷的渠道使自己的声音被传递。

但是渠道的扩展并不一定会带来良好的传播效果,在众声喧哗的时代,如何让自己的声音被听到而不仅仅是能够表达,成为新媒体带来的新挑战。

同时,渠道的多元,要求传播内容的丰富和高质量,而信息相对过剩与优秀资源的稀缺,是目前的新问题。

新媒体造就的趋向无限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也可能会将人们引向精神的泯灭。

一切处于矛盾中,等待着我们抉择和妥善处理。

(摘编自《网络对思维方式及思想发展的正负面影响》)材料二麦克卢汉在研究广告时发现,信息时代的生产中,商品本身越来越具有信息的性质,成本中相当部分用于广告预算。

2020届天津市红桥区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0届天津市红桥区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0届天津市红桥区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第Ⅰ卷 1 至 6 页,第Ⅱ卷 7 至 10 页。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第Ⅰ卷本卷共 11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33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9 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 1~3 题。

2020 年新年戏曲晚会喜庆、祥和,在精彩纷呈里彰显传统艺术的时代精神,是一台精美、精炼、精致的戏曲晚会。

戏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蕴含着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近年来,随着戏曲振兴工程的实施,一大批地方戏呈现出新老()、生机焕发的生动景象。

2020 年新年戏曲晚会参演剧目既有观众耳熟能详、传播较广的京剧、昆曲、豫剧,也有极富地方风味的婺剧、绍剧、闽剧和川剧,可谓梨园百花齐放,剧种争奇斗艳。

晚会群英荟萃、少长咸集,充分展现了我国戏曲艺术传承有序、后继有人的美好前景。

一大批青年戏曲工作者展现出高超的艺术技巧,唱念做打,功底扎实,对人物内心的挖掘与塑造,立体生动,给戏曲艺术增添了青春的力量。

家国情怀(),经过艺术家的匠心演绎,历久弥新。

晚会中一些剧目是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深受群众喜爱。

这既因为其中蕴含着家国情怀,承载着追求正义与美好,更因为其艺术价值高。

豫剧《苏武》、绍剧《佘太君》、晋剧《于成龙》这三部戏,分别塑造了坚守气节的志士、爱国救国的英雄和清廉为民的官员三个人物形象,时代虽然不同,角色虽然各异,但家国情怀却是一以贯之、一脉相承的。

戏曲艺术植根于人民,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和审美心理,,使古老的戏曲艺术绽放出时代光华,而更为群众所喜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语文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1至6页,第Ⅱ卷7至10页。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Ⅰ卷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9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20年新年戏曲晚会喜庆、祥和,在精彩纷呈里彰显传统艺术的时代精神,是一台精美、精炼、精致的戏曲晚会。

戏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蕴含着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近年来,随着戏曲振兴工程的实施,一大批地方戏呈现出新老()、生机焕发的生动景象。

2020年新年戏曲晚会参演剧目既有观众耳熟能详、传播较广的京剧、昆曲、豫剧,也有极富地方风味的婺剧、绍剧、闽剧和川剧,可谓梨园百花齐放,剧种争奇斗艳。

晚会群英荟萃、少长咸集,充分展现了我国戏曲艺术传承有序、后继有人的美好前景。

一大批青年戏曲工作者展现出高超的艺术技巧,唱念做打,功底扎实,对人物内心的挖掘与塑造,立体生动,给戏曲艺术增添了青春的力量。

家国情怀(),经过艺术家的匠心演绎,历久弥新。

晚会中一些剧目是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深受群众喜爱。

这既因为其中蕴含着家国情怀,承载着追求正义与美好,更因为其艺术价值高。

豫剧《苏武》、绍剧《佘太君》、晋剧《于成龙》这三部戏,分别塑造了坚守气节的志士、爱国救国的英雄和清廉为民的官员三个人物形象,时代虽然不同,角色虽然各异,但家国情怀却是一以贯之、一脉相承的。

戏曲艺术植根于人民,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和审美心理,,使古老的戏曲艺术绽放出时代光华,而更为群众所喜爱。

1. 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 精英融合源远流长B. 精英调和源源不断C. 精粹融合源远流长D. 精粹调和源源不断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这不仅因为其中蕴含的家国情怀,更因为其艺术价值高,承载着追求正义与美好。

B. 这不仅因为其艺术价值高,还因为其中蕴含着家国情怀,承载着追求正义与美好。

C. 这既因为其中蕴含着家国情怀,更因为其艺术价值高,承载着追求正义与美好的理想。

D. 这既因为其艺术价值高,更因为其中蕴含着家国情怀,承载着追求正义与美好的理想。

3. 在文中横线处填入句子,最恰当的一句是A. 我们应该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点创新发展B. 我们应该稳步推进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C. 我们应该号召地方大力实施戏曲振兴工程D. 我们应该提倡戏曲演员年轻化,给戏曲艺术增添青春力量二、(9分)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新闻机器人用时25秒写了一条速报,这条新闻通过中国地震台网官方微信平台推送,实现了最快速度的全球首发。

这让人们想起了9年前的汶川地震和4年前的雅安地震。

同样是地震,同样是媒体全天候关注,短短几年间,新闻的模样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除了传统获取新闻的方式,微博发布、微信互动、客户端即时更新、视频直播随时在现场……多端口呈现已成为每一场“新闻战役”的标配。

“当下爆款新闻产品,多是社交媒体与移动传播相结合,最接近面对面交流的效果,人民日报社的H5产品就是很好的证明。

”人民日报社研究部主任崔士鑫认为,如果不是通过社交平台传播,很难出现类似天文数字的浏览量。

崔士鑫提到的“天文数字浏览量”,是这些产品实现内容影响力提升最形象的描述。

在2014~2016年间,国内83.7%的报刊出版单位,制定了未来3至5年融合发展战略规划文本;90.12%的报刊出版单位出台了媒体融合的具体措施和工作安排;超过三分之一的单位进行了项目实施。

融合发展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报刊业融合发展已经从加和式转型进入质效并重时期。

(摘编自《喜迎十九大之融合发展:开启媒体报道新时代》) 材料二:《艾瑞咨询:2016年中国网络新媒体用户研究报告》指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数量已近6.9亿,其中手机网民数量近6.2亿。

(资料来源:艾瑞咨询 2016 年 1~3 月网络新媒体调研数据) 材料三:纵观传媒业的发展进程,技术一直是驱动其变革的重要力量。

在技术“喜新厌旧”本性的作用下,整个传媒行业在残酷的“破”与“立”之间寻找着动态的平衡。

如果说web1.0和web2.0的关键词分别是“网络化”和“数字化”,那么web3.0的关键词就是“智能化”。

它与传媒业的耦合,催生了机器新闻写作,并将内容生产范式从媒体精英式的内容产出和用户生产内容转换到算法生成内容。

在西方传媒界,机器新闻写作自2006年首次被引入以来,已经在体育报道、财经报道、气象报道等诸多领域得到较为普遍的应用。

美联社更是在机器写作之外,启动编辑机器人对机器自动生成的稿件进行审查,成为第一家全面引入机器新闻人的传媒机构。

在中国,机器新闻写作虽然起步较晚,但其也已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双平台发力”。

从腾讯财经的Dreamwriter到新华社的“快笔小新”再到今日头条的“张小明”,这些写稿机器人的不断涌现以及升级换代,无不暗示着传媒业深层次的改变。

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全面渗透是近年来的一个现象级的发展,其中,机器新闻写作是人工智能在传媒领域的具体应用之一。

有研究表明,未来传媒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将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和应用关联在一起。

(摘编自《新闻人的价值位移与人机协同的未来趋势》)4.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2016年1~3月,在用户常用的媒体形态中,用户使用比率最高的是视频类网站/APP,最低的是杂志。

B. 对比两年前,除纸质传媒、电视(不联网)和广播电台外,其他媒体形态的用户使用比率在最近3个月都呈上升趋势。

C. 电视(不联网)的用户使用比率不断减少与互联网电视的用户使用比率不断增长的对比,显示出新兴媒体形态具有强劲生命力。

D. 五年以来,新兴媒体形态的用户使用比率增长强劲,传统媒体形态的用户使用比率下降明显。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多端口呈现已经成了媒体报道的标配,融合发展已经成了时代潮流。

B. 我国传媒业的发展必然将实现新媒体形态对传统新闻方式的彻底淘汰。

C. 在2014~2016年间,国内三分之二以上的报刊出版单位,制定了融合发展战略规划文本,并付诸实施。

D. 写稿机器人的不断涌现以及升级换代,已带来传媒业的彻底变革,机器人的全面参与、主导是未来传媒业发展趋势。

6. 根据上述材料,不属于新时代媒体报道的特点的一项是A. 新闻推送可以实现快速全球发布。

B. 社交媒体与移动传播相结合。

C. 新闻从业人员的作用正在弱化。

D. 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全面渗透。

三、(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

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

嘉祐二年,试礼部。

主司欧阳修思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

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神宗崩,哲宗立,召为礼部郎中。

轼起于忧患,不欲骤履.要地,辞于宰相蔡确。

确曰:“公徊翔久矣,朝中无出公右者。

”卒不许。

四年积以论事,为.当轴者所恨。

轼恐不见.容,请外,知杭州。

未行,谏官言前相蔡确知安州,作诗借郝处俊事以讥太皇太后。

大臣议迁之.岭南。

轼密疏:“朝廷若薄确之罪则于皇帝孝治为不足若深罪确则于太皇太后仁政为小累。

谓宜皇帝敕置狱逮治,太皇太后出手诏赦之,则于仁孝两得矣。

”宣仁后心善轼言而不能用。

轼出郊,用前执政恩例,遣内侍赐龙茶、银合,慰劳甚厚。

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

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

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

杭本近海,地泉咸苦,居民稀少。

唐刺史李泌始引西湖水作六井,民足于水。

白居易又浚西湖水入漕河,自河入田,所溉至千顷,民以殷富。

湖水多葑,自唐及钱氏,岁辄浚治,宋兴,废之,葑积为田,水无几矣。

漕河失利,取给江潮,舟行市中。

潮又多淤,三年一淘,为民大患,六井亦几于废。

轼见茅山一河专受江潮,盐桥一河专受湖水,遂浚二河以通漕。

复造堰闸,以为湖水畜泄之限,江潮不复入市。

以余力复完六井,又取葑田积湖中,南北径三十里,为长堤以通行者。

堤成,植芙蓉、杨柳其上,望之如画图,杭人名为“苏公堤”。

(选自《宋史•苏轼传》有删节)7.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辄能语.其要语:说出B. 不欲骤履.要地履:担任职务C. 轼恐不见.容见:显现D. 又减价粜.常平米粜:卖8.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后以.书见修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B. 为.当轴者所恨且为.之奈何C. 大臣议迁之.岭南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D. 轼请于.朝不拘于时,学于.余9. 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由于父亲外出游学,所以苏轼的学习和成长受到了母亲的很多影响。

B. 礼部考试,苏轼和曾巩的文章都得到了主考官的好评,分列第一、二名。

C. 苏轼曾受到多位高官的赏识,但是由于多次表达个人政见,仕途并不通达。

D. 杭州历史上曾有过多次水利工程,造福一方百姓,但是到宋代却荒废了。

10.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A. 朝廷若薄/确之罪则/于皇帝孝治为不足/若深罪/确则于太皇太后仁政为小累B. 朝廷若薄确之罪/则于皇帝孝治为不足/若深罪确/则于太皇太后仁政为小累C. 朝廷若薄确之罪则/于皇帝孝治/为不足/若深罪确则/于太皇太后仁政为小累D. 朝廷若薄确之罪则于皇帝/孝治为不足/若深罪确则于太皇太后/仁政为小累11.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 殿试,又称“廷试”“廷对”,是我国古代科举考试内容之一。

B. “朝中无出公右者”与“位在廉颇之右”句中的“右”的意思是相同的。

C. “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与“烽火扬州路”中“路”意思是不同的。

D. 文中提到的苏洵、欧阳修、曾巩、以及苏轼,都位列“唐宋八大家”。

12.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

(2)宣仁后心善轼言而不能用。

(3)漕河失利,取给江潮,舟行市中。

13. 文言文阅读材料中,体现了苏轼的哪些特点?第Ⅱ卷注意事项: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