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天津市红桥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天津市2020届高考一模语文试题精选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
![天津市2020届高考一模语文试题精选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https://img.taocdn.com/s3/m/6bf6456dfd0a79563d1e7209.png)
天津市2020年高考一模语文试题精选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2020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
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
嘉祐二年,试礼部。
主司欧阳修思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
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神宗崩,哲宗立,召为礼部郎中。
轼起于忧患,不欲骤履.要地,辞于宰相蔡确。
确曰:“公徊翔久矣,朝中无出公右者。
”卒不许。
四年积以论事,为.当轴者所恨。
轼恐不见.容,请外,知杭州。
未行,谏官言前相蔡确知安州,作诗借郝处俊事以讥太皇太后。
大臣议迁之.岭南。
轼密疏:“朝廷若薄确之罪则于皇帝孝治为不足若深罪确则于太皇太后仁政为小累。
谓宜皇帝敕置狱逮治,太皇太后出手诏赦之,则于仁孝两得矣。
”宣仁后心善轼言而不能用。
轼出郊,用前执政恩例,遣内侍赐龙茶、银合,慰劳甚厚。
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
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
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
杭本近海,地泉咸苦,居民稀少。
唐刺史李泌始引西湖水作六井,民足于水。
白居易又浚西湖水入漕河,自河入田,所溉至千顷,民以殷富。
湖水多葑,自唐及钱氏,岁辄浚治,宋兴,废之,葑积为田,水无几矣。
漕河失利,取给江潮,舟行市中。
潮又多淤,三年一淘,为民大患,六井亦几于废。
轼见茅山一河专受江潮,盐桥一河专受湖水,遂浚二河以通漕。
复造堰闸,以为湖水畜泄之限,江潮不复入市。
以余力复完六井,又取葑田积湖中,南北径三十里,为长堤以通行者。
堤成,植芙蓉、杨柳其上,望之如画图,杭人名为“苏公堤”。
(选自《宋史•苏轼传》有删节)7.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辄能语.其要 语:说出B. 不欲骤履.要地 履:担任职务C. 轼恐不见.容 见:显现D. 又减价粜.常平米 粜:卖8.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后以.书见修 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B. 为.当轴者所恨 且为.之奈何C. 大臣议迁之.岭南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D. 轼请于.朝 不拘于时,学于.余9. 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由于父亲外出游学,所以苏轼的学习和成长受到了母亲的很多影响。
2020年天津市红桥区高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0年天津市红桥区高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ab95f9e050876323112125b.png)
2020年天津市红桥区高考语文一模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西当太白有鸟道,______ 。
(李白《蜀道难》)______ ,到黄昏,点点滴滴。
(李清照《声声慢》)______ ,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归园田居》)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______ 。
(王羲之《兰亭集序》)到成都的武侯祠旅游时,你可以用诗句“______ ,______ ”来感叹诸葛亮的功业。
二、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2.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作答。
李氏小园•郑燮晨起缝破衣,针线不成行。
母年七十四,眼昏手又僵。
装绵苦欲厚,用线苦欲长。
线长衣缝紧,绵厚耐雪霜。
装成令儿暖,母衣单薄凉。
不衣逆母怀,衣之情内伤。
初望淮山•黄庭坚风裘雪帽别家林,紫燕黄鹂已夏深。
三釜古人干禄意,一年慈母望归心。
劳生逆旅何休息,病眼看山力不禁。
想见夕阳三径里,乱蝉嘶罢柳阴阴。
下列对作品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李氏小园》用大量细节勾画了母亲晨起为儿缝衣的人物形象。
B.“逆旅”意为客舍,在《初望淮山》中体现的是无家可归的苦楚。
C.《初望淮山》结尾以景结情,含蓄蕴藉,余韵悠长。
D.两首诗的语言风格各不相同,但是情感都真切诚挚。
两首诗都运用了对比的艺术手法,请分别加以赏析。
两首诗表达的主题有什么异同,请简要分析。
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30.0分)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新闻机器人用时25秒写了一条速报,这条新闻通过中国地震台网官方微信平台推送,实现了最快速度的全球首发。
这让人们想起了9年前的汶川地震和4年前的雅安地震。
同样是地震,同样是媒体全天候关注,短短几年间,新闻的模样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除了传统获取新闻的方式,微博发布、微信互动、客户端即时更新、视频直播随时在现场……多端口呈现已成为每一场“新闻战役”的标配。
2020届天津市红桥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2020届天津市红桥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383af93a19e8b8f67d1cb988.png)
高三语文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 分,考试用时150 分钟。
第Ⅰ卷 1 至 6 页,第Ⅱ卷7至10页。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Ⅰ卷注意事项:1.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9 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20 年新年戏曲晚会喜庆、祥和,在精彩纷呈里彰显传统艺术的时代精神,是一台精美、精炼、精致的戏曲晚会。
戏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蕴含着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近年来,随着戏曲振兴工程的实施,一大批地方戏呈现出新老()、生机焕发的生动景象。
2020 年新年戏曲晚会参演剧目既有观众耳熟能详、传播较广的京剧、昆曲、豫剧,也有极富地方风味的婺剧、绍剧、闽剧和川剧,可谓梨园百花齐放,剧种争奇斗艳。
晚会群英荟萃、少长咸集,充分展现了我国戏曲艺术传承有序、后继有人的美好前景。
一大批青年戏曲工作者展现出高超的艺术技巧,唱念做打,功底扎实,对人物内心的挖掘与塑造,立体生动,给戏曲艺术增添了青春的力量。
家国情怀(),经过艺术家的匠心演绎,历久弥新。
晚会中一些剧目是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深受群众喜爱。
这既因为其中蕴含着家国情怀,承载着追求正义与美好,更因为其艺术价值高。
豫剧《苏武》、绍剧《佘太君》、晋剧《于成龙》这三部戏,分别塑造了坚守气节的志士、爱国救国的英雄和清廉为民的官员三个人物形象,时代虽然不同,角色虽然各异,但家国情怀却是一以贯之、一脉相承的。
戏曲艺术植根于人民,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和审美心理,,使古老的戏曲艺术绽放出时代光华,而更为群众所喜爱。
2023年天津市红桥区高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年天津市红桥区高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3b4c0e9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b1.png)
2023年天津市红桥区高考语文一模试卷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
秋天的物候,很容易让人想到芦苇,一句“_____”,不仅道尽了深秋的(),也是古往今来咏芦苇诗的祖宗。
芦苇,没有袅娜的身姿和妍丽的容颜,只是江边湖畔平凡的存在,对它()的人实在寥寥。
不过,一叶虽小,或可障目,一苇虽轻,有时也能载无亚之重。
我们熟知的典故“一苇渡江”,流传千年,影响甚广。
其大概率是出于民间的传说想象,也一直是中国文学戏曲美术作品中大家()的题材。
它要赞颂的一种所承载者大,所凭藉者微,不畏险阻、坚忍不拔的开拓担当精神。
也再次告诉世俗众人:只要有初心恒心决心,一苇也可渡过大江,如果没有勇猛精进的意志,即有艨艟巨舰也难到光明彼岸。
1. 下列填入文中画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A.青青子衿,悠悠我心B.桑之未落,其叶沃若C.蒹葭苍苍,白露为霜D.彼黍离离,彼稷之苗2. 下列是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内容,最恰当的一组是A.气象青睐喜闻乐见B.气相青睐脍炙人口C.气象垂青脍炙人口D.气相垂青喜闻乐见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它赞颂的是一种所承载者大,所凭藉者微,不畏险阻、坚忍不拔的开拓担当精神B.它赞颂的一种所承载者大,所凭藉者微,是不畏险阻、坚忍不拔的开拓担当精神C.它要赞颂的一种所凭藉者微,所承载者大,是不畏险阻、坚忍不拔的开拓担当精神D.它是要赞颂一种所凭藉者微,所承载者大,不畏险阻、坚忍不拔的开拓担当精神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汉语文学天然具有一种能指优势。
从语言学的角度说,汉语是一种单音节分析语,在语言表达中,词的地位非常重要。
汉语没有印欧语复杂的形态变化,不像后者那样在数、格、时态、语态和词性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词句的组合主要依靠语序和语义,因此汉语的词就像一个个活泼的小球,常常可以凭借语义的关联随意滚动碰撞。
语言学家索绪尔将句子的生成看成是纵向聚合与横向组合这样一种双重活动的结果,纵向聚合其实就是句子组合中词语的联想关系,也就是在选择轴上对相关词语的选择。
2020年2020届天津市部分区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一)及解析
![2020年2020届天津市部分区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一)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287c87f3169a4517623a328.png)
2020年2020届天津市部分区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一)★祝考试顺利★(解析版)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Ⅰ卷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9分)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从先秦《诗经》《楚辞》到汉魏古诗再到唐诗宋词,高潮迭起,名家辈出,而唐诗就是诗歌长河中最璀璨的明珠。
它()“初、盛、中、晚”四个时期,每一时期都涌现了富有才情的诗人和诗作,大唐盛世所激发的宏大气象在盛唐的诗歌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诗仙”和“诗圣”的伟大成就后世鲜有能及,因此,元明清三代的诗坛多以“诗必盛唐”相号召。
______________。
明初高棅编选的《唐诗品汇》首开以“初、盛、中、晚”四分期论唐诗的先河,此后胡应麟的《诗薮》、胡震亨的《唐音葵签》等论著对唐诗人、诗作多有()。
至清代蘅塘退士编撰的《唐诗三百首》则对唐诗的学习与普及起了极大的推进作用。
民间谚语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的说法,足见唐诗的魅力之大。
古代的唐诗选本除《唐诗三百首》外至今多不流行,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鉴赏热中,《唐诗鉴赏辞典》的编纂为民众欣赏唐诗魅力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2011年,应中国青年出版社《名家品经典》丛书之约,霍松林先生又编成《唐诗鉴赏举隅》《宋诗鉴赏举隅》两部书。
《唐诗鉴赏举隅》共选唐代作家36人,作品86首。
其中以“李杜”“元白”的作品为最多。
先生的鉴赏文章常常能将深邃的文学理论与敏锐的文学感悟相结合,情感表达与写作技巧一并解析,既引经据典,又(),让人爱不释手。
天津市2020届高考一模语文试题精选分类汇编-名篇名句默写专题
![天津市2020届高考一模语文试题精选分类汇编-名篇名句默写专题](https://img.taocdn.com/s3/m/653000109ec3d5bbfc0a7409.png)
天津市2020年高考一模语文试题精选分类汇编-名篇名句默写专题2020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西当太白有鸟道,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2)______________,到黄昏,点点滴滴。
(李清照《声声慢》)(3)______________,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归园田居》)(4)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______________。
(王羲之《兰亭集序》)(5)到成都的武侯祠旅游时,你可以用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感叹诸葛亮的功业。
【答案】(1). 可以横绝峨眉巅(2). 梧桐更兼细雨(3). 久在樊笼里(4). 亦足以畅叙幽情(5). 三顾频烦天下计(6). 两朝开济老臣心【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
本题两者兼具。
对于直接默写,考生需要根据上下句提示回顾诗句,写出正确句子。
理解性默写需要结合具体语境考虑。
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峨眉巅、樊笼、幽、烦。
【点睛】考生默写名句名篇时,容易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一时回忆不起来(背诵不出);二是顺序错乱,张冠李戴;三是书写错漏。
因此,答题时要沉着认真,要善于借助出处、引导句去回忆,万一一时记不起来,可以先放一放,不要急躁,做完其他题后可能又会突然记起来。
答完题一定要反复默念,包括引导句在内,进行“全程回放”,这样,语序不当和书写错漏的问题一般都可以被发现。
2020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17. 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爱国主义精神是一种坚定的信念,荆轲高歌着“①____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慷慨羽声就车赴死,终已不顾;孟子用“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②_______”劝谏梁惠王不要归罪于民,要实行王道;贾谊以史为鉴,指出秦的过失“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③______” 告诫后世帝王要施行仁政;杜甫无论自身际遇如何,始终心系国家和百姓,因而吟唱出“④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毛泽东则在革命的浪潮中勇于担当时代大任,抒发出“曾记否,到中流击水,⑤______” 的豪情壮志。
2020届天津市红桥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0届天津市红桥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e36dc5964bcf84b8d57b8e.png)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新媒体的媒介形态层出不穷,深刻地改变了原有的社会思维习惯、传播方式和交往模式。
新媒体对传播时效的推进,加快了社会的整体节奏。
快节奏、高效率成为新型的生活方式。
新媒体的全时性特点不得不使人们时时保持一种待命状态。
搜索引擎的出现对人们的思维习惯也带来冲击,譬如,上网搜索成为不少人解决问题的途径,因而记忆策略也发生变化,更多的选择记忆重要的信息点和信息的获取路径。
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对传统传媒形式是一种解构。
其话语方式更多地表现出反规则、碎片化、去中心的特点。
大量短小、碎片化的信息,解构现有的语法规则和话语结构,但是同时新媒体也通过对不同碎片的拼接,形成一种新的立体的全景式的图景,在解构权威的同时也在建构新的话语体系。
当然,传播渠道的急速扩展,也必然造成冗杂、无效的信息充斥传输媒介,降低人们参与的热情。
新型移动终端的出现、物联网等迅速发展,人与物的直接“对话”越来越常见。
互联网即时通讯、视频聊天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与人的交流变成了“人——物——人”的互动,手机、电脑成为很多人生活中的必需品。
新媒体给社会交往带来了方便,但在享受技术优势时,也要防止人的异化,人创造了新的传播技术,不该被自己创造的东西所控制,要防止为物所役。
媒体形态的多元化带来的最为直接的收获就是表达渠道的扩展,每个人都被赋予了自我表达和社会参与的权利,都可以借助方便快捷的渠道使自己的声音被传递。
但是渠道的扩展并不一定会带来良好的传播效果,在众声喧哗的时代,如何让自己的声音被听到而不仅仅是能够表达,成为新媒体带来的新挑战。
同时,渠道的多元,要求传播内容的丰富和高质量,而信息相对过剩与优秀资源的稀缺,是目前的新问题。
新媒体造就的趋向无限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也可能会将人们引向精神的泯灭。
一切处于矛盾中,等待着我们抉择和妥善处理。
(摘编自《网络对思维方式及思想发展的正负面影响》)材料二麦克卢汉在研究广告时发现,信息时代的生产中,商品本身越来越具有信息的性质,成本中相当部分用于广告预算。
2020届天津市红桥区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0届天津市红桥区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0ca5b90b4c2e3f572763a7.png)
2020届天津市红桥区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第Ⅰ卷 1 至 6 页,第Ⅱ卷 7 至 10 页。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第Ⅰ卷本卷共 11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33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9 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 1~3 题。
2020 年新年戏曲晚会喜庆、祥和,在精彩纷呈里彰显传统艺术的时代精神,是一台精美、精炼、精致的戏曲晚会。
戏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蕴含着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近年来,随着戏曲振兴工程的实施,一大批地方戏呈现出新老()、生机焕发的生动景象。
2020 年新年戏曲晚会参演剧目既有观众耳熟能详、传播较广的京剧、昆曲、豫剧,也有极富地方风味的婺剧、绍剧、闽剧和川剧,可谓梨园百花齐放,剧种争奇斗艳。
晚会群英荟萃、少长咸集,充分展现了我国戏曲艺术传承有序、后继有人的美好前景。
一大批青年戏曲工作者展现出高超的艺术技巧,唱念做打,功底扎实,对人物内心的挖掘与塑造,立体生动,给戏曲艺术增添了青春的力量。
家国情怀(),经过艺术家的匠心演绎,历久弥新。
晚会中一些剧目是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深受群众喜爱。
这既因为其中蕴含着家国情怀,承载着追求正义与美好,更因为其艺术价值高。
豫剧《苏武》、绍剧《佘太君》、晋剧《于成龙》这三部戏,分别塑造了坚守气节的志士、爱国救国的英雄和清廉为民的官员三个人物形象,时代虽然不同,角色虽然各异,但家国情怀却是一以贯之、一脉相承的。
戏曲艺术植根于人民,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和审美心理,,使古老的戏曲艺术绽放出时代光华,而更为群众所喜爱。
天津红桥区2020 年高三语文高考一模试卷附答案解析
![天津红桥区2020 年高三语文高考一模试卷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a7f1c5a360cba1aa811da9b.png)
天津红桥区2020年高三语文高考一模试卷第Ⅰ卷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9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2020年新年戏曲晚会喜庆、祥和,在精彩纷呈里彰显传统艺术的时代精神,是一台精美、精炼、精致的戏曲晚会。
戏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蕴含着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近年来,随着戏曲振兴工程的实施,一大批地方戏呈现出新老()、生机焕发的生动景象。
2020年新年戏曲晚会参演剧目既有观众耳熟能详、传播较广的京剧、昆曲、豫剧,也有极富地方风味的婺剧、绍剧、闽剧和川剧,可谓梨园百花齐放,剧种争奇斗艳。
晚会群英荟萃、少长咸集,充分展现了我国戏曲艺术传承有序、后继有人的美好前景。
一大批青年戏曲工作者展现出高超的艺术技巧,唱念做打,功底扎实,对人物内心的挖掘与塑造,立体生动,给戏曲艺术增添了青春的力量。
家国情怀(),经过艺术家的匠心演绎,历久弥新。
晚会中一些剧目是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深受群众喜爱。
这既因为其中蕴含着家国情怀,承载着追求正义与美好,更因为其艺术价值高。
豫剧《苏武》、绍剧《佘太君》、晋剧《于成龙》这三部戏,分别塑造了坚守气节的志士、爱国救国的英雄和清廉为民的官员三个人物形象,时代虽然不同,角色虽然各异,但家国情怀却是一以贯之、一脉相承的。
戏曲艺术植根于人民,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和审美心理,,使古老的戏曲艺术绽放出时代光华,而更为群众所喜爱。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精英融合源远流长B.精英调和源源不断C.精粹融合源远流长D.精粹调和源源不断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这不仅因为其中蕴含的家国情怀,更因为其艺术价值高,承载着追求正义与美好。
天津市2020届高考一模语文试题精选分类汇编-古诗词阅读专题
![天津市2020届高考一模语文试题精选分类汇编-古诗词阅读专题](https://img.taocdn.com/s3/m/1beb2b9af7ec4afe05a1df03.png)
天津市2020年高考一模语文试题精选分类汇编-古诗词阅读专题2020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作答。
李氏小园郑燮晨起缝破衣,针线不成行。
母年七十四,眼昏手又僵。
装绵苦欲厚,用线苦欲长。
线长衣缝紧,绵厚耐雪霜。
装成令儿暖,母衣单薄凉。
不衣逆母怀,衣之情内伤。
初望淮山黄庭坚风裘雪帽别家林,紫燕黄鹂已夏深。
三釜古人干禄意,一年慈母望归心。
劳生逆旅何休息,病眼看山力不禁。
想见夕阳三径里,乱蝉嘶罢柳阴阴。
14. 下列对作品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李氏小园》用大量细节勾画了母亲晨起为儿缝衣的人物形象。
B. “逆旅”意为客舍,在《初望淮山》中体现的是无家可归的苦楚。
C. 《初望淮山》结尾以景结情,含蓄蕴藉,余韵悠长。
D. 两首诗的语言风格各不相同,但是情感都真切诚挚。
15. 两首诗都运用了对比的艺术手法,请分别加以赏析。
16. 两首诗表达的主题有什么异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14. B 15. 《李》母亲的单衣和为儿缝制的棉衣形成对比,突出了老母对儿子的怜爱。
《初》离家时的装束和现在的景色进行对比,表现了时光的流逝,暗含离家已久。
16. 同:都写到了母亲对儿子的慈爱。
异:《初》更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隐居的愿望。
【解析】【分析】【14题详解】本题属于综合考查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
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B项,“在《初望淮山》中体现的是无家可归的苦楚”错误,逆旅,常用以喻人生匆遽短促。
“劳生逆旅何休息”意思是终生劳碌,如同暂时居于旅店,何时能够得到休息。
诗人感叹人生短促,并非表达“无家可归的苦楚”。
天津市2020届高考一模语文试题精选分类汇编-语言知识运用专题
![天津市2020届高考一模语文试题精选分类汇编-语言知识运用专题](https://img.taocdn.com/s3/m/0a3fe9803c1ec5da51e27009.png)
天津市2020年高考一模语文试题精选分类汇编-语言知识运用专题2020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六、(10分)23.当下常见的阅读方式有三种:纸质书、电子书、在线收听。
如果阅读《红楼梦》这样的文学名著,你觉得哪种方式更好。
请写一段话,阐明自己的观点。
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条例清晰,不少于80字。
【答案】尽管电子书和纸质书各有利弊,但是阅读《红楼梦》这样的经典著作,还是应当阅读纸质书。
因为这更符合人们的阅读习惯,除了纸质图书比较严谨、更加精准之外,读纸质《红楼梦》更便于我们理解和记忆。
并且,伴随一盏黄灯,品一杯香茗,坐于桌前,翻一页红楼,除了读书仪式感,更给我们一种精神的愉悦和享受。
【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能力。
首先明确题干要求,然后明确表达观点,赞同哪种阅读方式,再陈述理由。
注意表述流畅清晰,不少于80字。
纸质书有手感,容易携带。
但是不宜携带太多本,带多了会很笨重,搬回家麻烦,随身携带的话有点重。
做记号、写写画画方便。
而且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写在纸上的笔记不易丢失、比较安全。
翻页快,一翻即到,不像电子书找半天。
比如说做个书签夹在里面,或者把书页折叠一下,一翻就找到了。
电子书具有方便携带、轻巧、信息量巨大等特点,而纸质书也不甘落后,纸质书具有方便书写、有立体感、有手感、一翻即开等特点,纸质书的缺点有比如容易弄脏、弄坏、弄丢,而电子书只要多注意云备份,却基本永远都不会丢。
学生需要结合题干中“阅读《红楼梦》这样的文学名著,你觉得哪种方式更好”,注意观点鲜明,理由充分。
24.欣赏下面的获奖公益海报,并补写出与画面内容、作品主题相符的八字宣传语。
【答案】绿色(环保)出行,改变地球(世界)【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
解答时首先认真阅读题干要求,然后认真观察海报,按照由左到右、由上到下、由外到内、由整体到局部等观察顺序,分析海报内容。
尤其要注意海报中的文字、变形部分、人或物的细节动作、表情等。
2020年天津市高考语文模拟真题(含答案解析)
![2020年天津市高考语文模拟真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649effcb84ae45c3b358cf4.png)
天津市2020年高考语文模拟真题含答案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1至6页,第Ⅱ卷7至11页。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Ⅰ卷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追溯.(sù)隽.(jùn)永忙不迭.(dié)返璞.(pú)归真B.信笺.(qiān)洗漱.(shù)一溜.(liù)烟恪.(kè)守不渝C.收敛.(liǎn)蕴藉.(jiè)一刹.(chà)那敷衍塞.(sè)责D.整饬.(chì)框.(kuàng)架肇.(zhào)事者心无旁鹜.(wù)【答案】C【考点定位】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中/华-资*源%库【名师点睛】字音需要结合词义、词性、运用场合等记忆。
相连字形的考核主要考核形近字和音近字,试题的内容有两字词语,三字熟语和成语,成语的考核是重点。
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辨析字形当然要从字音和字义上下功夫。
主要的方法是①形辨法。
形近字虽然字形相近,但却有细微的区别,这细微处就是辨析的关键。
②音辨法。
有些形近但读音不同的字,可以通过读音的不同加以辨析。
③义辨法。
即结合具体语境,根据字的意思辨析正误。
如骛:追求。
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大多数人的中,真与美并不是一回事,尤其是文艺复兴以后,美成为人文素养中的主要,真与美就了。
高中语文高三模拟天津红桥区高三一模语文
![高中语文高三模拟天津红桥区高三一模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58948aea7e21af45b207a853.png)
高三语文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
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同时将准考证号及考试科目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
在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I卷(选择题33分)一、(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涉嫌.xián 采撷.xié遴.选lín 沆瀣.一气xiè酩酊.大醉dīngB.请帖.tiē麾.下huī惬.意qiè冠.状动脉guān 刚愎.自用bìC.巨擘.bò剽.窃piāo 肇.始zhào 果实累累.léi 孑.然一身jiéD.尽.jǐn 腈.纶qīng 饬.令chì海市蜃.楼shèn 亘.古未有gè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引度诡秘革故鼎新欲加之罪,何患无辞B.筵席捏塑物阜民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C.斡旋鏖战认罪服法塞翁失马,焉知非福D.辩别联袂金碧辉煌失之毫厘,谬以千里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万竿碧竹,郁郁葱葱,蔚为壮观,透出一派清韵,让人难以。
②上次“一弹多头”空中拦截试验失败的教训,美国决定暂缓多级导弹的研制。
③最近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幅度并不那么大,由于欧洲货币、亚洲货币大幅贬值。
人民币实际上也处在升值的状态。
A.忘怀鉴于虽然/但是B.释怀基于虽然/但是C.释怀鉴于因为/所以D.忘怀基于因为/所以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青藏铁路是一条穿越世界屋脊的“雪域天路”,被人们描绘成“商贸金桥、藏旅坦途、文化通衢”,它为青藏高原架起了通往祖国各地的通道,也使得更多的百姓圆了前往青藏旅游的梦想。
2020年天津市红桥区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2020年天津市红桥区高考语文一模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352cf62977232f60ddcca1b8.png)
高考语文一模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当童真与诗意相遇,诗歌有了童话色彩,既隽.(juàn)永,又可爱。
这种返璞.(pú)归真的呼唤,并不意味着而立之年还得重回摇篮,而要常怀有一颗天真无邪的心。
B. 人们认识到,开放才是必由之路,封闭只能会窒.(zhì)息生机,以临为壑.(hè),画地为牢,只会错失机遇,损人不利已;同周共济,相向而行,才能携手共赢。
C. 城市内涝,要探索加快湿地修复;园林绿化,要考虑本地植被不受外来植被蚕.(cán)食;空间规划,要合理规划人的空间,也要为鱼类、鸟类留好栖.(xī)息地。
D. 它的好看,不是惊鸿一瞥.(piě),也不是富贵斗艳,它的好看是淡淡的,如大地的篱笆、乡村的炊烟,默默地、自然地,自有生动摇曳.(yè)之美。
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进行“厕所革命”,一方面是由于当今的中国城市,厕所的数量、分布以及人性化设施远不能满足人们______增长的需求;另一方面,今天________的冲水马桶,尽管是人类文明的标志物之一,但导致水资源浪费、管网建设投入巨大、污水处理成本高。
面对新世纪一系列城市问题,“厕所革命”____。
A. 日益习非成是势不可挡B. 日趋习非成是势在必行C. 日益习以为常势在必行D. 日趋习以为常势不可挡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观,推进和挖掘环境治理工作,建设山清水秀的美丽家园。
B. 决议指出,大会承担着谋划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 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推出七期特别节目,目的就是为了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增强他们自救自护的法律意识和能力。
天津市红桥区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含解析
![天津市红桥区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d66c1ecf121dd36a32d8290.png)
高考语文一模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2.0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与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暂.(zàn)时签署策源地向隅.(yú)而泣B. 镌.(juān)刻贵恙烂摊子大块朵颐.(yí)C. 熨帖.(tiē)谏言莫需有明眸.(móu)皓齿D. 扎.(zhā)染诫勉洗涤剂越俎.(zǔ)代庖2.依次填入下面语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时下的网络文学能否赓续文学传统,成为文学史上一个有价值的历史节点,还需要得到理论与实践双重逻辑的_______。
(2)历史虚无主义者打着“还原真相”的旗号对长征英雄及其英雄精神肆意否定,这是对历史的_______,是站不住脚的。
(3)_______,今天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可精神世界却缺少了关照。
(4)作为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刚健有为”精神,其具体表现或凝结的文物、制度、风俗等实例不胜枚举,可谓_______。
A. 确认误解毋庸置疑触目皆是B. 确证曲解毋庸讳言触目皆是C. 确认误解毋庸置疑俯拾皆是D. 确证曲解毋庸讳言俯拾皆是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评论界指出,根据“麦子”和“太阳”这两大核心意象看,诗人海子是用全新的生命体验激活了一组非古典的、有着巨大冲击力的诗歌。
B. 自成立以来,天津自贸试验区自觉承担起“改革开放先行区”和“制度创新试验田”的重任,金融改革创新举措频出,成为天津金融业发展的“新名片”。
C. 团泊镇依托风光秀美的团泊湖,立足旅游休闲、生态宜居的产业发展,着力打造产业集群,逐步建成了多业态、多功能的生态居住区。
D.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在学术界和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尊崇孝道”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又一次成了人们津津乐道谈论的话题。
4.下面四句诗分别吟咏了国内四大著名建筑,其中写岳阳楼的一句是()A.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语文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1至6页,第Ⅱ卷7至10页。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Ⅰ卷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9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20年新年戏曲晚会喜庆、祥和,在精彩纷呈里彰显传统艺术的时代精神,是一台精美、精炼、精致的戏曲晚会。
戏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蕴含着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近年来,随着戏曲振兴工程的实施,一大批地方戏呈现出新老()、生机焕发的生动景象。
2020年新年戏曲晚会参演剧目既有观众耳熟能详、传播较广的京剧、昆曲、豫剧,也有极富地方风味的婺剧、绍剧、闽剧和川剧,可谓梨园百花齐放,剧种争奇斗艳。
晚会群英荟萃、少长咸集,充分展现了我国戏曲艺术传承有序、后继有人的美好前景。
一大批青年戏曲工作者展现出高超的艺术技巧,唱念做打,功底扎实,对人物内心的挖掘与塑造,立体生动,给戏曲艺术增添了青春的力量。
家国情怀(),经过艺术家的匠心演绎,历久弥新。
晚会中一些剧目是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深受群众喜爱。
这既因为其中蕴含着家国情怀,承载着追求正义与美好,更因为其艺术价值高。
豫剧《苏武》、绍剧《佘太君》、晋剧《于成龙》这三部戏,分别塑造了坚守气节的志士、爱国救国的英雄和清廉为民的官员三个人物形象,时代虽然不同,角色虽然各异,但家国情怀却是一以贯之、一脉相承的。
戏曲艺术植根于人民,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和审美心理,,使古老的戏曲艺术绽放出时代光华,而更为群众所喜爱。
1. 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 精英融合源远流长B. 精英调和源源不断C. 精粹融合源远流长D. 精粹调和源源不断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这不仅因为其中蕴含的家国情怀,更因为其艺术价值高,承载着追求正义与美好。
B. 这不仅因为其艺术价值高,还因为其中蕴含着家国情怀,承载着追求正义与美好。
C. 这既因为其中蕴含着家国情怀,更因为其艺术价值高,承载着追求正义与美好的理想。
D. 这既因为其艺术价值高,更因为其中蕴含着家国情怀,承载着追求正义与美好的理想。
3. 在文中横线处填入句子,最恰当的一句是A. 我们应该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点创新发展B. 我们应该稳步推进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C. 我们应该号召地方大力实施戏曲振兴工程D. 我们应该提倡戏曲演员年轻化,给戏曲艺术增添青春力量二、(9分)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新闻机器人用时25秒写了一条速报,这条新闻通过中国地震台网官方微信平台推送,实现了最快速度的全球首发。
这让人们想起了9年前的汶川地震和4年前的雅安地震。
同样是地震,同样是媒体全天候关注,短短几年间,新闻的模样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除了传统获取新闻的方式,微博发布、微信互动、客户端即时更新、视频直播随时在现场……多端口呈现已成为每一场“新闻战役”的标配。
“当下爆款新闻产品,多是社交媒体与移动传播相结合,最接近面对面交流的效果,人民日报社的H5产品就是很好的证明。
”人民日报社研究部主任崔士鑫认为,如果不是通过社交平台传播,很难出现类似天文数字的浏览量。
崔士鑫提到的“天文数字浏览量”,是这些产品实现内容影响力提升最形象的描述。
在2014~2016年间,国内83.7%的报刊出版单位,制定了未来3至5年融合发展战略规划文本;90.12%的报刊出版单位出台了媒体融合的具体措施和工作安排;超过三分之一的单位进行了项目实施。
融合发展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报刊业融合发展已经从加和式转型进入质效并重时期。
(摘编自《喜迎十九大之融合发展:开启媒体报道新时代》) 材料二:《艾瑞咨询:2016年中国网络新媒体用户研究报告》指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数量已近6.9亿,其中手机网民数量近6.2亿。
(资料来源:艾瑞咨询 2016 年 1~3 月网络新媒体调研数据) 材料三:纵观传媒业的发展进程,技术一直是驱动其变革的重要力量。
在技术“喜新厌旧”本性的作用下,整个传媒行业在残酷的“破”与“立”之间寻找着动态的平衡。
如果说web1.0和web2.0的关键词分别是“网络化”和“数字化”,那么web3.0的关键词就是“智能化”。
它与传媒业的耦合,催生了机器新闻写作,并将内容生产范式从媒体精英式的内容产出和用户生产内容转换到算法生成内容。
在西方传媒界,机器新闻写作自2006年首次被引入以来,已经在体育报道、财经报道、气象报道等诸多领域得到较为普遍的应用。
美联社更是在机器写作之外,启动编辑机器人对机器自动生成的稿件进行审查,成为第一家全面引入机器新闻人的传媒机构。
在中国,机器新闻写作虽然起步较晚,但其也已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双平台发力”。
从腾讯财经的Dreamwriter到新华社的“快笔小新”再到今日头条的“张小明”,这些写稿机器人的不断涌现以及升级换代,无不暗示着传媒业深层次的改变。
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全面渗透是近年来的一个现象级的发展,其中,机器新闻写作是人工智能在传媒领域的具体应用之一。
有研究表明,未来传媒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将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和应用关联在一起。
(摘编自《新闻人的价值位移与人机协同的未来趋势》)4.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2016年1~3月,在用户常用的媒体形态中,用户使用比率最高的是视频类网站/APP,最低的是杂志。
B. 对比两年前,除纸质传媒、电视(不联网)和广播电台外,其他媒体形态的用户使用比率在最近3个月都呈上升趋势。
C. 电视(不联网)的用户使用比率不断减少与互联网电视的用户使用比率不断增长的对比,显示出新兴媒体形态具有强劲生命力。
D. 五年以来,新兴媒体形态的用户使用比率增长强劲,传统媒体形态的用户使用比率下降明显。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多端口呈现已经成了媒体报道的标配,融合发展已经成了时代潮流。
B. 我国传媒业的发展必然将实现新媒体形态对传统新闻方式的彻底淘汰。
C. 在2014~2016年间,国内三分之二以上的报刊出版单位,制定了融合发展战略规划文本,并付诸实施。
D. 写稿机器人的不断涌现以及升级换代,已带来传媒业的彻底变革,机器人的全面参与、主导是未来传媒业发展趋势。
6. 根据上述材料,不属于新时代媒体报道的特点的一项是A. 新闻推送可以实现快速全球发布。
B. 社交媒体与移动传播相结合。
C. 新闻从业人员的作用正在弱化。
D. 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全面渗透。
三、(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
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
嘉祐二年,试礼部。
主司欧阳修思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
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神宗崩,哲宗立,召为礼部郎中。
轼起于忧患,不欲骤履.要地,辞于宰相蔡确。
确曰:“公徊翔久矣,朝中无出公右者。
”卒不许。
四年积以论事,为.当轴者所恨。
轼恐不见.容,请外,知杭州。
未行,谏官言前相蔡确知安州,作诗借郝处俊事以讥太皇太后。
大臣议迁之.岭南。
轼密疏:“朝廷若薄确之罪则于皇帝孝治为不足若深罪确则于太皇太后仁政为小累。
谓宜皇帝敕置狱逮治,太皇太后出手诏赦之,则于仁孝两得矣。
”宣仁后心善轼言而不能用。
轼出郊,用前执政恩例,遣内侍赐龙茶、银合,慰劳甚厚。
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
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
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
杭本近海,地泉咸苦,居民稀少。
唐刺史李泌始引西湖水作六井,民足于水。
白居易又浚西湖水入漕河,自河入田,所溉至千顷,民以殷富。
湖水多葑,自唐及钱氏,岁辄浚治,宋兴,废之,葑积为田,水无几矣。
漕河失利,取给江潮,舟行市中。
潮又多淤,三年一淘,为民大患,六井亦几于废。
轼见茅山一河专受江潮,盐桥一河专受湖水,遂浚二河以通漕。
复造堰闸,以为湖水畜泄之限,江潮不复入市。
以余力复完六井,又取葑田积湖中,南北径三十里,为长堤以通行者。
堤成,植芙蓉、杨柳其上,望之如画图,杭人名为“苏公堤”。
(选自《宋史•苏轼传》有删节)7.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辄能语.其要语:说出B. 不欲骤履.要地履:担任职务C. 轼恐不见.容见:显现D. 又减价粜.常平米粜:卖8.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后以.书见修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B. 为.当轴者所恨且为.之奈何C. 大臣议迁之.岭南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D. 轼请于.朝不拘于时,学于.余9. 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由于父亲外出游学,所以苏轼的学习和成长受到了母亲的很多影响。
B. 礼部考试,苏轼和曾巩的文章都得到了主考官的好评,分列第一、二名。
C. 苏轼曾受到多位高官的赏识,但是由于多次表达个人政见,仕途并不通达。
D. 杭州历史上曾有过多次水利工程,造福一方百姓,但是到宋代却荒废了。
10.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A. 朝廷若薄/确之罪则/于皇帝孝治为不足/若深罪/确则于太皇太后仁政为小累B. 朝廷若薄确之罪/则于皇帝孝治为不足/若深罪确/则于太皇太后仁政为小累C. 朝廷若薄确之罪则/于皇帝孝治/为不足/若深罪确则/于太皇太后仁政为小累D. 朝廷若薄确之罪则于皇帝/孝治为不足/若深罪确则于太皇太后/仁政为小累11.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 殿试,又称“廷试”“廷对”,是我国古代科举考试内容之一。
B. “朝中无出公右者”与“位在廉颇之右”句中的“右”的意思是相同的。
C. “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与“烽火扬州路”中“路”意思是不同的。
D. 文中提到的苏洵、欧阳修、曾巩、以及苏轼,都位列“唐宋八大家”。
12.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
(2)宣仁后心善轼言而不能用。
(3)漕河失利,取给江潮,舟行市中。
13. 文言文阅读材料中,体现了苏轼的哪些特点?第Ⅱ卷注意事项: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