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态度对现代人的启发与借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渊明的人生态度对现代人的启发与借鉴

陶渊明的价值不在于诗中购置了一个虚拟的田园,更重要的是他让每一个人心里都能开出来了一片乐土,就是他日子过得很乐呵。

在不如意的情况下,坚持志节,不肯随俗浮沉的思想,也应为现代人所效法。他少有济时之志,后屡遭挫折又放弃了这种理想,但能坚守志节。

对人生的旷达、乐观情绪,包括自己未曾去逝之前就写好的挽歌等,都可以对现代人对生死的认识和体会有借鉴作用。

苏轼的人生态度:豁达的人生态度寄情山水,力求超越

虽遭贬谪,苏轼并没有把自己封闭起来,他常常登山临水,怀古凭吊,去感受大自然的雄奇美丽,抒发自己的壮志豪情,在苦闷中寻求超越和解脱。

在这篇千古传诵的《前赤壁赋》中,作者运用了辩证的观点来看待政治失意和人生无常的苦闷,从而消解内心的痛苦。自不变者观:盈虚、消长、荣辱、得失,一切事物在不断变化;自不变者观:水、月、人、我,一切都无增减,没有变化。虽然在历史的长河中,自己只不过是沧海一粟,但即使在逆境中,有为的生命仍其永恒的价值。况且,大自然对于每一个人都是那么慷慨,馈赠给你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无穷无尽,任你享用。正象李白的《把洒问月》那样: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不必强求尘世间的功名利禄,只要精神上充分理解大自然的规律,顺应自然,寻求心灵的自由,那么美好的东西就会长期属于超脱的灵魂。因此,人生的根本意义不在于世俗的荣辱毁誉、成败得失,而在于精神的超越升华,对生命的彻底把握。作者辩证地看待自己所处的逆境,采用了变通的态度排解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从困厄中解脱出来。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苏轼在逆境中以超脱的态度面对人生,创作了大量的名篇,奠定了他在北宋文学史上首屈一指的地位。所以许多人认为,贬居黄州,放逐领海不是苏轼的不幸,而是时代对他的磨炼和造就。就连苏辙也感叹:“(轼)尝谓辙曰:…吾视今世学者,独子可与我上下耳‟既而谪居于黄,杜门深居,驰骋翰墨,其文之一变,如川之方至,而辙瞠然不能及也。”因为苏轼在逆境中豁达超脱的人生态度,使他无论处在何时何地,照样保持浓郁的生活情趣,登山览胜,临渊赋诗,保持着旺盛的创作活力。

李白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追求

李白功成身退的现实人生志向,指导他做出了完美的人生设计;漂泊的人生际遇,书写出他传

奇的人生经历;强烈的个性意识和自由飘逸的生存理念,凝练出他独立、天真的性格特点;他继承传统、富于创新,以杰出的文学天赋、丰富的感情、理想浪漫的思想、超然的想象、奇特的夸张、清丽的语言、爽朗的风格,铸造出卓越的文学成就。

朱光潜的通达人生中通达表现在

对人生的根本看法。他认为:人生有价值,正因其有悲剧。他还说:“我们所居的世界是最完美的,就因为它是最不完美的。这话表面看去,不通已极。但是实含有至理。假如世界是完美的,人类所过的生活……便呆板已极,因为倘若件件事都尽美尽善了,自然没有希望发生,更没有努力奋斗的必要。人生最可乐的就是活动所生的感觉,就是奋斗成功而得的快慰。世界既完美,我们如何能尝创造成功的快慰?”

朱光潜的人生态度和生存智慧

一、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这种作品可以是艺术的,也可以是不艺术的。正如同是一块顽石,这个人可以把它雕成一座伟大的雕像,而另一个人却不能使它“成器”,分别全在各人的追求和修养。朱光潜也说:“过一世生活好比做一篇文章,完美的生活都有上品文章所应有的美点”。

二、伟大的人生和伟大的艺术都要同时兼有严肃与豁达之胜。一般人谈到艺术家,往往认为他们是一批最随便的人,其实在进行艺术创作时,艺术家常常是最严肃不过的。许多艺术家锤炼作品时呕心沥血,一字一句不肯苟且。人生既要能“执著”,又要能“摆脱”,究竟如何把握呢?朱光潜认为,关键在于怎样取舍以及取舍是否恰到好处。他指出:

艺术家估定事物的价值全以它能否纳入和谐的整体为标准,往往出于一般人意料之外。他能看重一般人所看轻的,也能看轻一般人所看重的。在看重一件事物时,他知道执著;在看轻一件事物时,他也知道摆脱。艺术的能事不仅见于知所取,尤其见于知所舍。艺术化的人生也是如此。善于生活者对于世间的一切,也拿艺术的胃口去评判它,合于艺术胃口者毫毛可以变成泰山,不合于艺术胃口者泰山也可以变成毫毛。他不但能认真,而且能摆脱。在认真时见出他的严肃,在摆脱时见出他的豁达。

三、我们处世有两种态度:人力能做到的时候,我们要竭力征服现实;人力莫可奈何的时候,我们要暂时超脱现实。人的意志,或者说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朝两个方向发展,一是现实界,一是理想界。不过现实有时受我们意志支配,有时不受我们意志的支配。如何克服这种事与愿违的冲突?在朱光潜看来,当理想在现实中受到挫折而又一时没有别的办法时,不应徒生烦恼,悲观失望,以至自暴自弃。因为我们人类从来就不是懦弱者,这种消极的人生观决不是解决理想和现实冲突的好办法。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怎样解决矛盾呢?关键是要能够在精神上“超脱现实”。朱光潜说了这样一段话:

我们处世有两种态度,人力能做到的时候,我们要竭力征服现实;人力莫可奈何的时候,我们要暂时超脱现实,储蓄精力待将来再向其他方面征服现实。超脱到那里去呢?超脱到理想界去。现实界处处有障碍和限制,理想界是天高任鸟

飞。现实界不可以空中造楼阁,理想界是可以空中造楼阁的。现实界没有尽善尽美,理想界是有尽善尽美的。

关于超脱现实的具体途径和方法,朱光潜提出了三种:一是宗教信仰,二是艺术活动,三是保持一点孩子气。这三者之中,宗教有利也有害,并与科学思想相矛盾;保持一点孩子气,是指能像孩子一样天真烂漫,这也不易做到;而文艺超脱法则简单易行并富有效果。

朱光潜推崇从文艺这条路来超脱现实,主要是文艺能使“心灵获得自由活动的机会”,“现实界不能实现的理想,在艺术中却有机会实现”。正是如此,人们不会因为理想和意志在现实中碰壁,就导致理想的破灭和意志的消沉,进而导致人生的沉沦和颓废,而是在精神上仍然保持住实现理想和意志的动力。因此,超脱现实虽然不是直接与环境奋斗,却是在养精蓄锐为征服环境作准备。

这种奇特的、带有艺术意味的应付世事的态度,是朱光潜当时感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无法调和,而“在精神上求安慰”的一种方法。作为一种人生态度,超脱观念因带有暂时避世的色彩,具有明显的消极倾向;但作为一种保存理想,不让理想破灭的手段,它又具有积极的意义。朱光潜以他自己的切身体会说:我不敢说超脱观念对于别人怎样,但它对于我却是一种救星。它帮助我忘去许多痛苦、免去许多烦恼、容忍了许多人所不能容忍的人和事,并且使我增添了许多乐观和豁达,也使我增加了许多生命力,使我更加勤勤恳恳地做人。总之,超脱观念是一个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它是朱光潜对当时理想和现实剧烈冲突这一无法解决的矛盾,提出的一种解决办法,既顾及到当然,又顾及到可然,显示了他的苦心孤诣,更是当时社会矛盾的反映。

四、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朱光潜所说的处世的两种态度,即人力能够做到的时候,我们要竭力征服现实;人力莫可奈何的时候,我们要暂时超脱现实。这常常使人产生误解,认为他对待人生的态度比较消极,更多地具有道家“超然物表”、“清虚无为”的隐逸思想。其实,在朱光潜的人生观中,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对于孔子积极济世的执著精神及其所表现出的人格力量,他向来推崇备至。他在四十年代写作出版的《谈修养》一书中,特别提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