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和P的临床意义

合集下载

如何看激素六项化验单

如何看激素六项化验单

如何看激素六项化验单如何看激素六项化验单性激素六项检查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检查女性内分泌疾病的方法,包括卵泡生成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催乳激素PRL,基本满足了临床医生对内分泌失调与否的筛查和对生理功能的一般性了解。

月经是女性一生中重要的生理环节,它反映出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发育、成熟和衰退的过程。

正因如此,凡是与女性月经周期相关的疾病,都会抽血做激素检查。

然而,很多女性在面对激素六项化验单的时候,却一头雾水,激素六项的每个指标各有什么意义呢?激素六项检查的临床意义雌二醇E2早卵泡期雌激素的均值是40.68±19.55pg/ml,通常在20-50 pg/ml之间。

月经期(早卵泡期)检查雌二醇可以了解卵巢的储备功能。

文献表明早卵泡期(月经期)E2大于100pg/ml表明卵巢功能欠佳,如果此期数值超过100pg/ml,则代表卵巢储备功能较差。

E2走势在排卵前三天开始明显升高,排卵前3天达200pg/ml,2天达300pg/ml(均值为291.08±75.61 pg/ml),E2在排卵前24~46h 达高峰,E2峰值后24~48h排卵。

排卵后三天降至低值。

近排卵期,每一成熟卵泡约分泌E2 200~300 pg/ml,根据E2浓度高低可反映卵泡的成熟度及估计成熟卵泡数目。

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妇女,E2水平不同。

E2>9pg/ml,为性腺功能启动的标志,青春期前测定可辅助判断是否为性早熟;也可用以评估是否已临停经,绝经期E2 < 30 pg/ml;对于卵巢早衰者,E2亦低于正常水平。

另外,E2水平过高还见于颗粒细胞瘤、浆液性囊腺癌、肝硬化、SLE、肥胖、吸烟者、正常妊娠及糖尿病孕妇。

E2降低见于原发性性腺发育不全(卵巢性)、继发性性腺发育不全(下丘脑或垂体性)、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17-a 羟化酶缺乏)、妊娠期胎儿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无脑儿,唐氏症儿)。

促黄体生成素是检查六项雌激素指标之一。测定性激素六项的临床意义是

促黄体生成素是检查六项雌激素指标之一。测定性激素六项的临床意义是

促黄体生成素是检查六项雌激素指标之一。

测定性激素六项的临床意义是通过测定性激素水平来了解女性内分泌功能和诊断与内分泌失调相关的疾病.常用的性激素六项即卵泡生成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催乳激素(PRL),基本满足了临床医生对内分泌失调与否的筛查和对生理功能的一般性了解.1、促卵泡成熟激素(FSH):是垂体前叶嗜碱性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激素,其主要功能是卵巢的卵泡发育和成熟。

血FSH的浓度,在排卵前期为1.5-10U/L,排卵期8-20U/L,排卵后期2-10U/L。

FSH值低见于雌、孕激素治疗期间、席汉综合征等。

FSH值高见于卵巢早衰、卵巢不敏感综合征,原发性闭经等。

2、促黄体生成素(LH):也是垂体前叶嗜碱性细胞分泌的一种糖原蛋白激素。

主要功能是促进排卵,形成黄体分泌激素。

血LH浓度,在排卵前期2-15U/L,排卵期20-100U/L,排卵后期4-10U/L。

低于5U/L比较可靠地提示促性腺激素功能低下,见于席汉综合征。

高FSH 如再加高LH,则卵巢功能衰竭已十分肯定。

LH/FSH>=3,则是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依据之一。

3、催乳素(PR1):由垂体前叶嗜酸性细胞之一的泌乳滋养细胞分泌,是一种单纯的蛋白质激素,主要功能是促进乳腺的增生乳汁的生成和排乳。

在非哺乳期,血PR1正常值为0.08-0.92nmol/L。

高于1.0nmol/L即为高催乳症。

4、雌二醇(E2)则卵巢的卵泡分泌。

主要功能是使子宫内腺生长成增殖期,促进女性第二性征的发育。

血E2的浓度在排卵期为48-52lpmol/L,排卵期370-1835pmol/L,排卵后期272-793pmol/L。

低值见于卵巢功能低下、卵巢功能早衰、席汉综合征。

5、孕酮(P):由卵巢的黄体分泌。

主要功能是促使子宫内膜从增殖期转变为分泌期。

血P 浓度在排卵前期为0-4.8mnol/L,排卵后期7.6-97.6nmol/L。

激素系列临床意义

激素系列临床意义

激素系列临床意义激素系列临床意义●∙E2(雌二醇):临床意义:雌二醇分泌增加见于妇女妊娠期、卵巢颗粒细胞瘤、卵泡细胞瘤、肾上腺皮质瘤、性早熟、男子乳房发育症等。

减少见于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性幼稚、垂体性矮小症、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和绝经期综合症等。

注意事项:标本用空腹血清。

参考值:男性:128.5~239 pmol/L(35~65 pg/ml)。

女性:卵泡期:147~209 pmol/L(40~57 pg/ml)排卵前夕:1.29~2.63 nmol/L(305~715 pg/ml);黄体期:0.55~1.4 nmol/L(150~310 pg/ml)●∙Prolact(泌乳素):临床意义:泌乳素瘤是引起高泌乳素血症的常见病因,也是垂体肿瘤的常见病因之一。

下丘脑肿瘤、神经胶质瘤和颅咽管瘤可使泌乳素抑制因子分泌减少,使得泌乳素分泌增加。

注意事项:血清标本要避免溶血和脂浊,于2~8 °C保存最多能稳定48小时,长期保存需-20°C冷冻,且不得超过6个月,可加0.1%又叠氮钠(W/V)作为防腐剂。

参考值:男性:0~20 ng/ml 女性:2~25 ng/ml●∙PRGE(孕酮):临床意义:测定血中孕酮含量主要是了解卵巢有无排卵,在卵泡期孕酮含量很低,排卵后增加,如排卵后孕酮持续升高。

则可能为妊娠。

对于某些由于黄体功能不全而致的习惯性流产患者,测定其中孕酮,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参考值:男性:0.48~1.53 nmol/L(0.15~0.48 ng/ml)女性:卵泡前期(月经周期的1~9 天)0.48~3.50 nmol/L(0.15~1.10ng/ml);卵泡后期(月经周期的7~16 天)0.48~13.36 nmol/L(0.15~4.2 ng/ml);黄体前期(月经周期的16~24 天)25.12~65.51 nmol/L(7.9~20.6 ng/ml);黄体后期(月经周期的22~30 天)3.18~56.92 nmol/L(1.0~17.9 ng/ml)●∙TSTO(睾酮):临床意义:含量增高可见于睾丸的良性间质细胞瘤、性早熟、先天性肾上腺增生症、多囊卵巢综合症及部分女性多毛症等。

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比值变化的临床意义

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比值变化的临床意义

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比值变化的临床意义
杨冬梓
【期刊名称】《生殖医学杂志》
【年(卷),期】2010(019)A01
【摘要】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由一种共同的促性腺激素(Gn)细胞分泌,在正常生殖周期中有不同的分泌模式,调控卵巢生理功能的作用明显不同,其各自的分泌调控不同,在不同的生理时期其比值有变化。

了解FSH/LH的变化特点及其意义可以指导对该比值评估的临床应用及思考。

生殖医学的发展为女性内分泌的更加深入探讨提供了挑战、机遇和平台。

在辅助生育技术临床实践中,卵巢反应的预测是一个必要的步骤,但同时,又是一个相关因素复杂、实际操作不易的难题。

从理论上讲,
【总页数】4页(P9-12)
【作者】杨冬梓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广州51012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
【相关文献】
1.血清黄体生成素与卵泡刺激素比值及雄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多囊卵巢关系的探讨 [J], 潘莉娜;周从容;黄永利;吕晶;罗希
2.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比值变化的临床意义 [J], 杨冬梓
3.血清黄体生成素与卵泡刺激素比值对卵巢多囊样改变患者确诊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价值 [J], 余刚
4.基础状态血清高黄体生成素水平及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比值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体外受精妊娠结局的影响 [J], 耿旭景; 欧湘红; 廖旖欣; 谭雯雅; 王松; 全松
5.临床研究基础状态血清高黄体生成素水平及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比值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体外受精妊娠结局的影响 [J], 耿旭景; 欧湘红; 廖旖欣; 谭雯雅; 王松; 全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激素六项

激素六项

基本简介武汉楷伦定义激素六项(Ji shu liu xiang)是女性基础内分泌,通过激素六项可测定激素水平。

了解女性内分泌功能,诊断与内分泌失调相关的疾病。

包括常用的激素六项即1、促卵泡生成激素(FSH):是垂体前叶嗜碱性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激素,其主要功能是促进卵巢的卵泡发育和成熟.2、促黄体生成素(LH):也是垂体前叶嗜碱性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激素,主要是促使排卵( 在FSH的协同作用下),形成黄体并分泌孕激素.3、催乳素(PRL):由垂体前叶嗜酸性细胞之一的泌乳滋养细胞分泌,是一种单纯的蛋白质激素,主要功能是促进乳腺的增生,乳汁的生成和排乳.4、雌2醇(E2):由卵巢的卵泡分泌,主要功能是促使子宫内膜转变为增殖期和促进女性第2性征的发育.5、孕酮(P):由卵巢的黄体分泌,主要功能是促使子宫内膜从增殖期转变为分泌期.6、睾酮(T):女性体内睾酮,50%由外周雄烯2酮转化而来,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约25%,仅25 %来自卵巢.主要功能是促进阴蒂,阴唇和阴阜的发育.对雌激素有拮抗作用,对全身代谢有一定影响.六项激素促卵泡生成激素(FSH)含义:垂体分泌卵泡刺激素(FSH)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作用:垂体前叶嗜碱性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成分为糖蛋白。

主要作用为促进卵泡成熟。

人卵泡刺激素促进卵泡颗粒层细胞增生分化,促进整个卵巢长大。

作用于睾丸曲细精管可促进精子形成。

注射FSH只增加卵泡数目,对卵泡成熟并无作用。

下丘脑分泌的促卵泡激素释放激素控制卵泡刺激素的分泌。

在月经周期中,血中FSH浓度及每日由尿排泄的FSH的量随周期变化而变化。

在停经后,血和尿中FSH排出量增加。

是由垂体前叶嗜碱性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激素,受下丘脑促性腺释放激素控制,其功能为促进卵泡的发育,在男性则促进生精管形成和生精作用。

主要促进卵巢的卵泡发育和成熟。

血FSH的浓度在排卵前期为 1.5~10mIU/ml,排卵期为8~20mIU/ml,排卵后期为2~10mIU/ml。

性激素的临床意义

性激素的临床意义

对于女性不孕者或者月经不调者,通常医生会开出的月经来潮第2-5天的性激素六项检查,包括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催乳激素(PRL),卵巢分泌的性激素——雌激素(E)、孕激素(P)、雄激素(T)。

通过检测这些血清的激素水平,可了解女性的卵巢基础功能,并对生殖分泌疾病进行诊断。

检查分泌最好在月经来潮的第2-3天,这一段时间属于卵泡早期,可以反应卵巢的功能状态。

但对于月经长期不来潮而且又急于了解检查结果者,则随时可以检查。

查基础性激素前至少一个月不能用性激素类药物,包括黄体酮、雌激素类及避孕药类,否则结果不靠谱,当然治疗后需要复查性激素者除外。

确定是来月经第3-5天,检查性激素5项即可,可以不查孕酮,孕酮应该在黄体期检查(月经21天或排卵后7天);但不能肯定阴道流血是否月经,应该检查6项,根据孕酮P数据可以大概判断月经周期时段。

月经稀发及闭经者,如尿妊娠试验阴性、阴道B超检查双侧卵巢无≥10mm卵泡,EM厚度﹤5mm,也可做为基础状态。

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1.卵巢功能衰竭:基础FSH﹥40IU/L、LH升高或﹥40IU/L,为高促性腺激素(Gn)闭经,即卵巢功能衰竭;如发生于40岁以前,称为卵巢早衰(POF)。

2.基础FSH和LH均﹤5IU/L 为低Gn 闭经,提示下丘脑或垂体功能减退,(1)下丘脑-垂体功能低下;(2)用GnRH-a垂体抑制性药物注射后;(3)妊娠期、哺乳期、雌孕激素(避孕药)治疗期间。

而二者的区别需借助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试验。

3.卵巢储备功能不良(DOR):基础FSH/LH﹥2-3.6提示DOR(FSH可以在正常围),是卵巢功能不良的早期表现,4.基础FSH﹥12IU/L,下周期复查,连续﹥12IU/L提示DOR。

5.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基础LH/FSH﹥2-3,可作为诊断PCOS的主要指标(基础LH水平﹥10IU/L即为升高,或LH维持正常水平,而基础FSH 相对低水平,就形成了LH与FSH比值升高)。

性激素六项临床意义

性激素六项临床意义

性激素六项临床意义1.促黄体生成素(LH)在女性体内,LH在月经周期的卵泡期与FSH一起促进卵泡的成熟,雌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促进排卵和使排卵后的卵泡转变成黄体并促进黄体合成孕激素和雌性激素。

因此LH测定可用预测排卵和排卵异常的诊断。

但口服避孕药、超排卵药、激素替代治疗、卵巢切除术等也可影响黄体生成素水平,男性LH则促进睾丸间质细胞增生,并促进合成和分泌睾丸酮。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称为克氏综合征的先天性曲细精管发育不良、促性腺激素分泌细胞瘤、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等。

减低常见于西蒙氏病、席汉氏综合征、肥胖性生殖器退化综合征、睾丸肿瘤、卵巢肿瘤等。

促卵泡激素(FSH):主要作用是促进和维持正常的性腺发育和生殖功能。

FSH对男性是促进产生精子、刺激睾丸支持细胞发育。

对于女性有促进卵泡生成和成熟以及促进颗粒细胞增殖的作用,促进卵泡分泌激素,并与LH协同作用促进排卵。

测定FSH是研究和判断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的主要检查方法。

常用于排卵时向,内分泌治疗的检测及对不孕症的诊断等。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卵巢或睾丸发育不良、原发性卵巢功能低下、卵巢排卵功能障碍、原发性不孕、等。

减低常见于多囊卵巢综合征、假性性早熟、原发性不孕、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垂体泌乳素(PRL):是腺垂体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腺垂体是合成PRL的主要部位,主要性功能是维持产后的泌乳,同时与卵巢激素共同作用促进分娩前乳房导管和腺体的发育。

临床意义:催乳素合成和释放过多将导致性腺功能低下综合症,女性PRL水平升高可引起泌乳、原因不明的不育症,无排卵伴闭经,严重者可出现重度雌激素降低。

高催乳素血症是导致女性不育的常见原因。

常有异常泌乳、原因不明的不育、垂体腺瘤时,是检查促乳素的适应症。

应激刺激如麻醉、手术、运动、胰岛素所致低血糖等均引起PRL的分泌。

手术时血清PRL可以增高5倍。

雌二醇(E2):为体中生物活性最强的雌激素。

主要由卵巢中发育卵泡膜细胞和颗粒细胞协同分泌妊娠期间中E2 主要来源于胎儿胎盘复合体。

FSH、LH、PRL......性激素六项结果解读一文梳理

FSH、LH、PRL......性激素六项结果解读一文梳理

FSH、LH、PRL......性激素六项结果解读一文梳理随着女性年龄的增长,各种疾病都会导致内分泌失调。

临床上用于评估病情的最基本手段就是激素水平检测。

女性常见的六项激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往往使得患者和新手医生都措手不及。

经常有患者跑来问:「医生,我的六项激素水平都在正常范围内呀,怎么就多囊卵巢了呢?这个激素的正常范围有好几个,我该看哪一个?」判读之前,先了解激素六项都有哪些以下是一张典型的激素检测结果单,女性激素六项检查包括: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催乳素(PRL),雌激素(E2)、孕激素(P)、雄激素(T)。

而激素水平又可以根据检测时间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参考范围。

LH、FSH、E2 检测结果单图源:作者提供PRL、孕激素、雄激素检测结果单图源:作者提供女性激素的分泌和调节机制丘脑-垂体-卵巢轴(HPO 轴)调节着女性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各种神经精神或疾病因素都会导致激素分泌异常和月经失调,例如减肥和精神压力。

下丘脑脉冲释放促性腺释放激素(GnRH),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

垂体接到下丘脑的指令,分泌FSH 和LH,分别促进卵巢中的卵泡发育和黄体生成。

促性腺激素作用于卵巢,促进卵巢分泌 E2 和 P。

而 E2 和 P 反向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其中 E2 具有正负反馈的双重调节作用,而 P 只有负反馈调节作用。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根据文献翻译制作(更正:图中 FSH 中文为卵泡刺激素)女性激素水平在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发生着动态变化,并调节着女性的生理过程。

FSH、LH、雌二醇和孕酮随着月经周期的变化根据文献翻译制作各项指标的意义1. 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FSH 和LH 在下丘脑的作用下,由垂体分泌产生。

FSH 在月经周期的排卵期前到达峰值。

LH 则存在两个峰值,首先在排卵前达到峰值,促进卵子排出;随后,在黄体中期再次达到峰值,伴随着黄体的退化而逐渐降低。

性激素检查在男科中的重要临床意义

性激素检查在男科中的重要临床意义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性激素检查在男科中的重要临床意义
导语:男性私处的健康不仅要做好日常的护理,定期检查也是一种重要的预防方式,那么在生活中性激素检查对男性的意义有哪些呢? 1 血清卵泡刺激素(
男性私处的健康不仅要做好日常的护理,定期检查也是一种重要的预防方式,那么在生活中性激素检查对男性的意义有哪些呢?
1.血清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
什么是FSH和LH?
血清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的合成与分泌主要受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调节,GnRH促进FSH和LH的分泌,后者随前者的频率同步释放,同时还受睾酮(T)和雌二醇(E2)的负反馈调节。

它们是非常重要的内分泌激素,男性体内FSH主要作用于睾丸的生精和支持细胞,LH 主要作用于睾丸的间质细胞。

故其两者有着十分重要的生理作用。

2.血清睾酮(T)
什么是T?
睾酮(T)主要由睾丸间质细胞分泌,血浆中仅约2%的睾酮以游离的形式存在,以这种形式存在的睾酮是具有生物活性的,其余绝大部分的睾酮与血浆蛋白结合。

睾酮有着十分重要的生理作用,比如可以诱导含Y染色体的胚胎向男性分化,促进内生殖器的发育;维持生精作用;刺激附性器官的生长和维持性欲;也可促进特别是肌肉和生殖器官的蛋白质的合成,骨骼的生长等。

3.血清垂体泌乳素(PRL)和雌二醇(E2)
什么是PRL和E2?
垂体泌乳素(PRL)是垂体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故可以很好的间接生活中的小知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激素6项化验单及临床意义

激素6项化验单及临床意义

化验结果化验均为月经第三天测定女性性激素6项的常识及临床意义PostBy:2009-1-18 22:08:00测定女性性激素6项的常识及临床意义目前国内尚无完整的、统一的妇产科内分泌性激素测定值,且由于各种试剂的来源,测定的方法,数据的计算,采用的单位不同,即使同一激素标本,各实验室所得结果也不完全相同。

下列有关性激素检查参考值系参考国内外各种专业书藉、杂志等资料汇集而成,希望能为各位同道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检查性激素常识检查基础性激素前至少一个月不能用性激素类药物(包括黄体酮、雌激素类),否则结果不可靠(治疗后需要复查性激素除外)。

月经任何时间检查性激素都可以,每个时段的正常值不同。

但是诊治不孕症一定要了解基础性激素水平,首先要选择月经第2~5天检查,称为基础性激素水平,第3天测定最好。

确定是来月经第3天,检查性激素5项即可,可以不查孕酮,孕酮应该在黄体期检查(月经21天或排卵后7天);但不能肯定阴道流血是否月经,应该检查6项,以防止误诊(根据P数据可以大概判断月经周期时段)。

月经稀发及闭经者,如尿妊娠试验阴性、阴道B超检查双侧卵巢无≥10mm卵泡,EM厚度﹤5mm,也可做为基础状态。

基础性激素化验单应该这样看:基础LH和FSH正常值为5~10IU/L,基础E2正常值为25~50pg/ml(91.75-165.15 pmol/L)(这3项结果不能看化验单上的参考值,要按这个标准);PRL、T可以对照该医院化验单参考值,P正常值见后。

LH在3左右上下波动,FSH在6左右。

二、性激素检查的临床意义(一)FSH和LH:基础值为5~10IU/L正常月经周期中,卵泡早期(月经2~3天)血FSH、LH均维持在低水平,排卵前迅速升高,LH高达基础值的3~8倍,可达160IU/L甚更高,而FSH只有基础值的2倍左右,很少﹥30IU/L,排卵后FSH、LH迅速回到卵泡期水平。

监测卵泡早期的FSH、LH水平,可以初步判断性腺轴功能。

激素六项检查结果分析了解激素检查的意义和结果解读

激素六项检查结果分析了解激素检查的意义和结果解读

激素六项检查结果分析了解激素检查的意义和结果解读激素六项检查的意义激素六项指的是生殖激素(FSH、LH、T)、泌乳素(PRL)、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促甲状腺激素(TSH)这六项检查。

激素六项检查是一个常见的检查项目,可以了解人体内分泌系统的工作状态,有助于诊断和治疗各种内分泌和生殖系统疾病,如不孕不育、月经紊乱、性腺发育特别、乳腺疾病、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等。

激素六项检查结果解读激素六项检查的结果需要综合分析,一项指标特别并不肯定表示有疾病,需要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推断。

以下是详细的几项指标分析:1. 生殖激素(FSH、LH、T):FSH颗粒细胞生成素、LH黄体生成素和睾丸素是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重要调整激素。

男性患者假如FSH、LH水平上升,提示睾丸功能下降;女性患者假如FSH、LH水平上升,提示卵巢功能下降。

假如睾丸素水平降低,可能影响男性生殖力量。

2. 泌乳素(PRL):PRL主要作用于乳腺组织,促进乳腺发育和乳汁分泌。

假如PRL水平上升,可能导致女性肿瘤、不孕不育和月经紊乱。

3.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ACTH是通过启动肾上腺皮质合成皮质醇,对人体的应激状态进行调整的激素。

假如ACTH调整失常,可能导致肾上腺皮质功能障碍、皮质醇分泌增加等疾病。

4. 促甲状腺激素(TSH):TSH是促使甲状腺合成和分泌甲状腺素的重要调整激素。

假如TSH水平过高,可能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的表现。

激素六项检查可能消失的特别状况1. 生殖激素特别:男性FSH、LH水平上升、睾酮水平下降可能是睾丸功能减退的表现,女性FSH、LH水平上升可能是卵巢功能减退的表现,女性生殖激素特别可能引起月经不调、不孕不育等问题。

2. 泌乳素特别:PRL水平上升可能引发不孕不育、月经紊乱等问题,常见的缘由是垂体瘤或其他药物、神经精神因素的影响。

3.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特别:ACTH水平特别可以引起肾上腺皮质功能障碍,导致肾上腺髓质和皮质分泌失常,病情可能严峻。

性激素测定临床意义

性激素测定临床意义
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弱。女性由卵巢分 泌,月经周期中未有周期性波动。
生理作用
促进胎儿副性器官的分化;刺激男性特征的出现。
促进青春期副性器官的发育、成熟和第二性征的发育。
促进蛋白的合成增加糖酵解、供给蛋白质合成所需的能量。
促进骨骼的生长,骨骼线的融合、和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的 合成。
控制精子的发生、发育、成熟的全过程。
性别和年龄:睾酮系雄性激素,男女两性水平悬
殊,男性胎儿睾丸的间质细胞在胚胎7-10周时开
始出现,青春期开始后睾酮的合成分泌逐渐增加。 成年男子的睾酮水平较稳定,50岁后随年龄增长 而下降,游离睾酮的下降尤为明显。
分泌节律:睾酮分泌量比较稳定,但青年
男子可有昼夜节律性分泌,午夜2时最低,
上午8-10时最高,波动范围在10%-25%之间。
间质细胞分泌,肾上腺皮质及卵巢也少量分泌。
理化特性与作用
理化特性:T的化学结构属于19碳类固醇激素,成年男子 每日约分泌4-6mg睾酮,成年女子每日约分泌0.3mg,血循
环约40%与白蛋白结合,约50%与性激素结合蛋白(SHBG)
结合,游离T只占2%,在精液中的游离T约占67%,33%为结
合T。T在肝脏代谢,灭活后产生17酮类固醇从尿中排出。
多,末梢组织转化为双氢睾酮和睾酮数量增多。
其它:如女性特发性多毛症,多囊卵巢综合症,肥胖及
中晚期孕妇激素类药物等引起T增高。
T降低见于: 垂体病变或垂体肿瘤引起垂体功能减退。 男性性功能低下,临床最常见的先天性曲细精管
发育不全,睾丸功能低下,阳萎,隐睾,睾丸炎,
原发性睾丸发育不全性幼稚等。
PRL腺瘤,是垂体肿瘤中多见的一种,表现为女性
理化特性和作用
理化特性:孕酮属于21碳类固醇激素,是合成一

女性性激素六项(生殖激素测定)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女性性激素六项(生殖激素测定)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最新资料推荐------------------------------------------------------ 女性性激素六项(生殖激素测定)正常值及临床意义下丘脑-垂体-卵巢构成一个轴系(HPOA),下丘脑调节垂体功能,垂体调节卵巢功能,卵巢激素再作用于多种靶器官如子宫等,同时卵巢激素对下丘脑-垂体有正、负反馈调节作用。

HPOA 的功能正常,是维持女性生育功能的基本条件之一。

月经的正常生理、卵子的发育成熟、受精、早期胚胎的着床发育,均是在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调控下进行的,有赖于体内正常的内分泌环境。

正常女性卵巢每月经历 1 次周期性变化。

在卵泡早期,血清卵泡刺激素(FSH)水平逐渐升高,卵巢内一组窦状卵泡群被募集,FSH 使颗粒细胞继续增殖,激活颗粒细胞的细胞色素 P450芳香化酶,促进雌二醇(E2)的合成与释放。

到月经周期第 7 天,被募集的发育卵泡群,FSH阈值最低的卵泡优先发育成为优势卵泡,优势卵泡生成和分泌更多的 E2,反馈抑制了垂体 FSH的分泌,使其它卵泡逐渐退化。

优势卵泡决定了该周期卵泡期的期限,血清及卵泡液 E2 水平与优势卵泡的体积呈正相关关系。

月经周期第 11~13 天,优势卵泡迅速增大,分泌 E2,达到300pg/ml(1100pmol/L)左右,由于 E2 高峰的正反馈作用,垂体大量释放黄体生成素(LH)及 FSH,使卵母细胞最终成熟并发生排卵。

排卵后的优势卵泡壁细胞结构重组,颗粒细胞与卵泡内膜细胞黄1 / 19素化,约在排卵后 5 天内先后形成血体及黄体,黄体可生成与分泌孕酮(P)及E2,为接纳孕卵着床及维持早期胚胎发育做准备,排卵后 5~10 天黄体功能最旺盛。

若卵子未受精,黄体的寿命为 14?2 天,黄体退化使血 E2、P 水平下降,FSH 水平又升高,新的卵巢周期开始;若卵子受精着床,则黄体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作用下转变为妊娠黄体,至妊娠 3 个月末才退化。

性激素六项的临床意义

性激素六项的临床意义

性激素六项的临床意义卵泡期检测:是在月经周期的第2~3天内测定血清中的性激素,目的是为了了解卵巢的“基础状态”。

而检测的内容是全部的六项,不可缺少。

因为各项性激素可以反映不同的情况。

如促卵泡素(FSH)过高,说明卵巢的储备功能差,这时可先用药增加卵巢储备,保护卵巢内的激素受体;如雌二醇(E2)过高,考虑病人可能有残存的卵泡,提示不宜进行促排卵治疗;如促黄体生成素(LH)过高,就会影响卵泡质量,卵泡受精力下降,流产率增加,可先行降LH治疗;如催乳素(PRL)过高,也会影响排卵和黄体功能,这时主要用溴隐亭对症治疗即可;如睾酮(T)过高,会影响卵泡的发育,造成无数的小卵泡竞争性发育迟缓或根本不发育。

而如果FSH、LH、E2均太低,就可能是下丘脑-垂体性的功能低下,可考虑用促性腺激素替代治疗。

六项激素的临床意义1、雌二醇(E2):E2是雌性激素中活性最强的一种,主要产自卵巢的卵泡和胎盘,少量产自肾上腺和睾丸。

血清E2测定对评价各种月经异常是非常有用的指标:如女孩青春期提前或延迟、原发性或继发性闭经、卵巢早衰等。

在不孕症患者中,血清E2的监测对于监控诱导排卵及随后的治疗,如用克罗米芬、LH释放激素(LHRH)或外源性的促性腺激素的治疗是非常有用的。

在体外受精(IVF)中,对卵巢进行过刺激时,通常每天对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使用和卵母细胞的收集进行最佳的调整,也需要检测血清E2浓度。

2、孕酮(P):女性主要由卵巢和胎盘产生。

孕酮的主要功能是促进子宫内膜增厚,腺体增生,为受精卵植入做准备。

从孕酮浓度的升降可以推测卵巢滤泡和黄体的活动,因此血液中孕酮测定在临床上用于监测未怀孕妇女的排卵和黄体的正常功能,孕酮疗法监控及早期妊娠的评价等,在判断黄体功能状态上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对不怀孕妇女和反复自然流产妇女可帮助查找原因。

在月经周期中,孕酮的浓度:滤泡期:0.14~1.61μg/L。

排卵期后明显上升,黄体期达:2.41~31.2μg/L,并与血中E2的增加平行。

LH(黄体生成素)和FSH(卵泡刺激素)

LH(黄体生成素)和FSH(卵泡刺激素)

LH(黄体生成素)和FSH(卵泡刺激素)LH和FSH均为蛋白激素,由脑垂体前叶嗜碱细胞产生.FSH作用于男性睾丸的生精和支持细胞,促进生精;在女性可促进卵泡成熟及分泌雌激素,并诱导产生芳香化酶,使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

LH可刺激男性睾丸Leydig细胞产生睾酮,与FSH协同促进精子成熟;在女性,可与FSH协同促进卵泡成熟,在月经中期急骤升高,促进排卵,继而,促进黄体发育,分泌孕酮.白天FSH〉4IU/L和LH>7.5IU/L提示青春期启动,青春期前儿童LH和FSH同时升高,提示真性性早熟;FSH和LH不高,E、T及其代谢产物升高,提示假性性早熟。

卵泡早期FSH升高(〉10—15IU/L)提示卵巢功能减退,FSH>40IU/L提示卵巢功能衰竭,超排可能反应不良,绝经期妇女LH和FSH也明显升高。

LH水平可确定排卵日,排卵约在LH峰值后24—38h,临床常测定尿或血的LH水平预测排卵的发生,并决定何时给予HCG以诱发排卵,在LH峰出现后注射HCG排卵率更高。

LH和FSH测定还可鉴别中枢性或卵巢性闭经。

FSH>30IU/L为高促性腺激素(卵巢性)闭经;FSH和LH均<5IU/L,为低促性腺激素(下丘脑或垂体性)闭经,如席汉综合征;血LH/FSH比值〉2—3或LH>25IU/L为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诊断指标之一。

临床可通过内分泌刺激实验测定某些激素变化水平确定病变部位.行卵巢兴奋试验,即予hMG75-150IU肌注4-6天后,测定E升高,有卵泡发育,提示病变在垂体或以上水平,否则,病变在卵巢.行垂体兴奋试验,即予LHRH100ug静注,15、30、60、120分后各测定LH。

LH 升高2—4倍,说明垂体功能正常,提示病变在下丘脑,否则,病变在垂体;也可采用Combes 方法:予LHRH100ug静滴,LH30—45分后升高、60—90分后下降、2—4小时又升高,病变在下丘脑引起垂体惰性,无反应,说明垂体有缺陷。

性激素测定的临床意义

性激素测定的临床意义
来源: 腺垂体。 作用: 刺激卵巢排卵和黄体生成,刺激睾
7
性激素来源
➢ 雌孕激素主要由卵巢分泌,肾上腺皮质和睾丸产生少量
➢ E2(雌二醇)

来源: 女性,卵泡、黄体为主,胎盘、肾上腺皮质少量。

作用: 促进女性生殖器官发育及副性征出现。
➢ P(孕酮)

来源: 女性,黄体、胎盘。男性,睾丸、肾上腺皮质。
卵泡竞争性发育迟缓或根本不发育 FSH、LH、E2均太低, 就可能是下丘脑-垂体性
的功能低下, 可考虑用促性腺激素替代治疗
16
排卵期检测
在月经周期的第14天左右测定性激 素,结合B超,可了解卵泡的发育状态。 测定 FSH、LH、E2.P 才有意义 当E2正常,卵泡大小也正常,LH有峰值, P值不高,是理想的排卵条件,预计可于 LH峰出现后的24~36小时排卵
雌激素
促进垂体GnRH受体合成增加垂体 促性腺激素细胞对GnRH的敏感 性
促进垂体促性腺激素细胞合成LH, FSH
对垂体促性腺释放激素的正、负反 馈作用
阈值以下: 负反馈 阈值以上: 正反馈 促进LH排卵峰
孕激素 雌、孕激素联合对促性腺激素
的合成和释放是负反馈抑制
与雌激素协同增强LH排卵峰
11
性激素检测项目
最佳受孕时间(受精窗,fertilizing window)是 LH高峰日及其后2天内, 第一次出现LH峰后第 一天是最佳性交和人工授精时间
42
临床意义
确定排卵日,并决定何时给予HCG诱发 排卵
青春期启动: 白天FSH>4IU/L和 LH>7.5IU/L提示青春期启动——性早熟

作用: 主要作用对子宫保证受精卵着床和维持妊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和P的临床
意义
(一)FSH和LH:基础值为5~10IU/L
正常月经周期中,卵泡早期(月经2~3天)血FSH、LH均维持在低水平,排卵前迅速升高,LH高达基础值的3~8倍,可达160IU/L甚更高,而 FSH只有基础值的2倍左右,很少>30IU/L,排卵后FSH、LH迅速回到卵泡期水平。

监测卵泡早期的FSH、LH水平,可以初步判断性腺轴功能。

FSH在判断卵巢潜能方面比LH更有价值。

1、卵巢功能衰竭:基础FSH>40IU/L、LH升高或>40IU/L,为高促性腺激素(Gn)闭经,即卵巢功能衰竭;如发生于40岁以前,称为卵巢早衰(POF)。

2、基础FSH和LH均<5IU/L为低Gn闭经,提示下丘脑或垂体功能减退,而二者的区别需借助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试验。

3、卵巢储备功能不良(DOR):基础FSH/LH>2~3.6提示DOR(FSH可以在正常范围),是卵巢功能不良的早期表现,往往提示患者对超排卵(COH)反应不佳,应及时调整COH
方案和Gn的剂量以提高卵巢的反应性,获得理想的妊娠率。

因为FSH/LH升高仅仅反映了DOR,而非受孕能力下降,一旦获得排卵时期,仍能获得理想的妊娠率。

4、基础FSH>12IU/L,下周期复查,连续>12IU/L提示DOR。

5、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基础LH/FSH>2~3,可作为诊断PCOS的主要指标(基础LH水平>10IU/L即为升高,或LH维持正常水平,而基础FSH相对低水平,就形成了LH与FSH比值升高)。

6、检查2次基础FSH>20IU/L,可认为是卵巢早衰隐匿期,提示1年后可能经。

(二)P:基础值一般<1ng/ml
1、判断排卵:黄体中期(月经周期28日的妇女为月经第21日)P>16nmol/L (5ng/ml)提示排卵,﹤16nmol/L(5ng/ml)提示无排卵。

2、诊断黄体功能不全(LPD):黄体中期P﹤32nmol/L(10ng/ml)、或排卵后第5、7、9天3次测P,总和﹤95.4nmol/L(30ng/ml)为LPD;或孕10周前P﹤47.7nmol/L(15ng/ml)为诊断LPD的标准。

3、判断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预后:排卵前P水平可以估计IVF-ET预后。

4、鉴别异位妊娠:异位妊娠血P水平偏低,多数患者血P﹤47.7nmol/L(15ng/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